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7: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

篇1

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诗歌难懂,不喜欢,甚至根本不感兴趣,除了课堂学习的几首诗外,几乎没读过其他的诗歌作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诗歌也被公认为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让学生亲近现代诗歌,让教师重拾现代诗歌教学的信心,是现代诗歌教学急需重视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丰富新诗知识,让读诗不再是畏途

要使学生阅读和鉴赏新诗的能力获得真正的提高,就必须千方百计从质和量上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1.挖掘现代诗歌的形象美――意象

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是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抒情诗《星星变奏曲》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赋予星星以丰富的内涵,“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另外,还用“夜、冰雪”等意象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的诗意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探讨“星星”的意义,也就探讨了诗歌的主题,教学难点会迎刃而解。

为了引出意象这一知识,导入时教师出示了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形象(蜡烛、夕阳、月亮、杨柳、流水、落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联想和感受。基于阅读经验,这些事物都是有共识的,学生很快说出了这样的精彩句子:夕阳的光辉灿烂,让人联想到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心中有无限的惆怅……从感性到理性,由此引出意象的概念,从而教给学生读诗的一种基本方法:借助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种通过创设新旧知识迁移的教学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教给学生欣赏现代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投入学习中。

2.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通感

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语言背后融入的作者情怀和观念。现代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师生多元化的解读。

在品读“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时,学生对闪闪烁烁这个词的使用产生了疑问,这样一个用来描述视觉效果的词,现在却用来描述声音,似乎不妥。通过品读设计:“ 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展开讨论。在生生、师生对话之后得出,这是一种新的修辞――通感。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习得了一种诗歌解读的重要知识――通感。

3.挖掘现代诗歌的意蕴美――意境

现代诗歌不仅为学生的感官提供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还通过形象,表达出一种更深沉、更丰厚的意蕴。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透过这一系列的形象,联想和想象,体验感悟其中的哲理意蕴,使现代诗歌因其富有深层次的意蕴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审美内涵与价值。

《星星变奏曲》第一节通过对星星、蜜蜂、萤火虫、鸟、白丁香的描绘,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意、温暖、光明、充满希望的世界,第二节诗,诗人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意象的选择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冰雪、僵硬的土地、旗子、火、瘦小的星,那种僵硬、寒冷、孤寂、苦闷的情境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朗读第二节诗歌,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这节诗歌配乐的话,你们觉得哪种或几种乐器配乐会更适合呢?有学生回答,前面用大提琴,低沉,能传达诗人在黑暗环境中低落、痛苦,后半部分用大鼓,能传达诗人自己幻化为星星照亮大地的决心。也有学生选择二胡,因为二胡凄美的音调跟诗歌的情境相匹配……通过配乐器,学生更直观地与意象接近,能更真切感受到作者创设的情境。

4.挖掘现代诗歌的结构美――变奏

现代诗歌的结构常常是诗人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映,是诗歌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情感的表达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歌的结构分析也是审美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星星变奏曲》引入了一种音乐术语――变奏,这首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多媒体出示:

如果…… 如果……

谁不愿意…… 谁还需要……

谁不愿意…… 谁还会……

谁不喜欢…… 谁愿意……

谁不喜欢…… 谁愿意……

直观的结构,再借助前面品读时随机生成的板书,学生很快能理解诗歌的情感在发生变化,“变奏”的概念,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关于这首诗,还必须了解朦胧诗以及朦胧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十年。此外,还要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朗读的方法、技巧、形式等知识,这些都会对学生准确解读诗歌起到很大的帮助。《星星变奏曲》是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一首朦胧诗,习得这些知识,就是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朦胧诗大门的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越丰富,发现新概念、新思想的机会越多。

二、摆正教师的位子,让教学不再畏难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学《星星变奏曲》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问题,帮助老师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突破教什么的难题。我们设计了这样五个问题:

1.你喜欢现代诗歌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你都知道哪些现代诗歌?(作品、作者)

课内:_____

课外:____

3.你知道诗歌的意象是什么吗?

4.给《星星变奏曲》中的重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àn)( )动 (jiāng)( )硬

凝( )望 安慰( )

静mì( ) 憧憬( )( )

字词方面,你还有哪些疑问:( )

5.初读《星星变奏曲》,你对这篇诗歌有哪些疑问(语句、题目、主旨、结构等等)

我的疑问有:( )

这五个问题,帮助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形成了教案,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的教案,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而学生对于自己实实在在的困惑,当然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参与热情自然高涨,教、学都不再是畏途。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只提供相应的工具,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形成正确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星星变奏曲》第二节诗时,有一个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乐器配乐的环节,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设计的。不同的乐器在表情达意上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就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更需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我们在观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个别老师出于预先的教学设计,在学生课堂发言时很难真正听进去学生的话,有些老师会简单地重复学生的话,有些老师甚至会着急地打断学生,使劲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答案上拉拢,非要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可。其实课堂的最后,可以留下多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是诗歌教学不同于其他课型的一点,也是基于诗歌本身特点决定的。你在抱怨学生不能理解诗句,想拉也拉动学生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是你自己造成的恶果。假如你能静下心来,耐心地聆听孩子们真实的体验,会有意外的惊喜等着你。

当然,当学生的体验达不到理解的层面时,老师也要适时地“引导”,所谓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所不为”,也要“有所为”。曾经听过某位老师执教《我爱这土地》,他在指导上就出现了一个大失误,在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诗句都没法到位的情况下,老师并没有给予适时的示范指导,他可能在为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何时出现才是合适的。这位老师的朗读基本功是非常好的,在示范指导上肯定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听的老师都在替他着急。这就是典型的老师“不作为”,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办法得到提升,从而影响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解读。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确立,是对教师教学诗歌畏难情绪的对症之药,有药到病除的功效。

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感受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发现诗的意境美、形式美、节奏美,让他们学会用心去感悟美、创造美,让学生在课堂中去体验真善美的境界,让现代诗歌教学成为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这样,现代诗教学才能真正地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行在路上,我探寻的脚步永不停歇。

篇2

古老的祖先定下了这个特殊的节日,

祭奠所有的故人。

使他(她)们在天堂那边不要孤独,

不管是自己亲人祖先还是革命的烈士。

他们曾经走过的土地,

血脉仍在延续。

你们的事迹,

你们的历史,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此时荒原的坟墓上插满了鲜花,

烧尽了纸币。

愿你们在那头不要在贫穷,

不要孤寂。

泪水洒满了记忆,

光荣飘满了思绪。

我赞扬革命的烈士,

你们留下了坚强的意志。

中国的军魂,

影响深远,永不停止。

我思念已故的亲人,

泪水淋湿了双眸。

你们的劳累,我们的幸福,

永远联系在一起。

清明节(组诗)作者:简易

土之下

土之下,那是阴界

里面住着不同的姓氏

猜想定是极乐世界

去的人,都没有回来

闭上眼睛,进去

绕过一场葬礼

让一些泪和纸灰

飘起来

土之上的人

不能停止怀念

不相信人真的已经死去

想,他们是去了异地生活

在地下保佑我们

念叨我们

清明

清明节

其实不清明

雨纷扰,雾隐隐

一米外,见鬼骑墙

路上,风佛动白幡与蝶灰

白头荻花,招摇

水涨水落,泼墨春天

清明,不清不明

巫咒,从发霉的蒲坐

不断渗出,漫过三月

语无伦次地诅咒着明媚的诗地

让桃花神经错乱

搅动四月的静,搅动

阴阴的黑,不清明

清明雨

细细的丝

密密麻麻的斜织着

忧伤

不安的灵魂飘动

看不见黑色的睡眠

被雨分割成

泪眼

澹泊的清明

心情沉潜,宁静

在词根里视而不见

做一座山

风来岿然,狗吠无惊

让泪水,在隐忍中闪烁

让巫咒,溺于无声俗尘

雨过,天就会清

清明节作者:超哥

清明的雨

慰息着逝去的身影

人的泪

这天

也只能作为花瓣

点缀着哀伤的风景

春的开始

诞生一个新的生命

制造生命的人

脱去衣服

思念

变成点燃的一团烟

闻着春的味道

想起奶香味

想起喂奶的母亲

也许祭奠故人就这样开始的吧

清明节

烧糊的那些图案

飞到该去的地方

能当饼充饥

能当屋住

篇3

与平静、从容的抒情语调相呼应,沉默是俞昌雄诗中自我的一大特征:“我常常因为这样的时刻而保持沉默/密砸砸的雨水视我为容器,每年总有/几天,我是满的,搬不动自己/要靠风,依赖于星月,甚至是一段符咒/我因大雨而变形,而后独立于世”(《大雨: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沉默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体现为一种无声的力量。而雨水,在这里或许看做是智慧的象征,因此就构成了一个有意思的悖论:被智慧充满的主体却“搬不动自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若要有所改变,往往还需诉诸外部的力量。

篇4

季节感的产生又是与自然意象紧密相关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现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中包含了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趣。这种自然意象情结源远流长。据三国吴人陆玑统计,《诗经》中写到自然意象之草木凡八十余种,鸟兽凡三十余种,虫鱼凡三十种②。当代诗人流沙河统计,仅毛公所标明之《诗经》之“兴”诗,共三百八十九种意象,其取材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者,凡三百四十九种③。此种现象,与几乎同时期的古希腊史诗,多述海上之征伐,社会人事之冲突,显然大异其趣。司马迁云:“《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以达意”④,这也正是看到了诗之原典所呈现的人与自然之生命共感所形成的诗的自然意象现象。诗人或听蟋蟀鸣岁,感光阴之逝(《秦风•蟋蟀》);或睹鸟儿入林,伤夫君之未归(《秦风•晨风》);或因风中飘叶,兴男女之依恋(《郑风•兮》)。自然的丰富意象形态与人的心灵的丰富情感构成了互感与交融。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观念中,自然物象是具有人本意义的。人与自然有着自然感性生命的同一。如:《尚书•洪范》将大自然之“五行”与人之“五味”相对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郑子产所谓“六志”生于“六气”说。庄子齐物论思想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物不是纯然外在的客体,物象和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的联系,人的心灵世界和外在物象的感性品质之间构成了一种互相映照、感应的关系。因此,主体心灵总能在外在物象中找到内心情感的对应。苏轼曾说:“寓意于物则乐,留意于物则病”,指的就是诗人多在具体的物象间悟道达意、表情言志的现象。

这样一种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文化基础之上的心物相感的特征,是与由自然经济构成的农业文化心态紧密相关的。只有在农业文化心态中,人们才能对人与自然之生命节律,抱有亲切的认同与不言而喻的意会。中国的内陆农业经济,以土地自然物为限,与水土、风雨、阳光等自然资源关系紧密。而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中原一带,又以温带之优越气候,黄土之肥沃,水利之便利,自然资源之丰富,优于其他文明发源地。像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为生态基础的古希腊人,由于土地贫瘠,资源贫乏,气候恶劣,在对外界不断的抗争与夺取的生存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人对大自然的征服、奴役、占有的态度。正如黑格尔所说:希腊人一方面“在自然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又学会了“勇悍地、自强地反抗外界”⑤。而中国古代先民,则在长期的农耕生产过程中,遵守节气,留心季节气候,观察日月星辰意象,逐渐形成了与大自然生命相依的心态。外部自然世界的风云变幻、花开花落、日月轮回等都能引起人们产生一种生命的共感。因此,中西文化意识中,自然物象的地位、面貌是有较明显区别的。西方文化对外在物象的认识一般不是确立在其与人的自然感性现象的一致性上的,外在物象一般不以其自然的感性品质进入西方文化意识中,只是作为人的精神理性的体现才有意义,自然是被人的自由意志所认识、所利用的,以其被改造的面目确证人的力量。

因此,在古希腊艺术中,自然是人格化的,西方古典艺术在本质上是“拟人主义”的。在基督教教义中,自然被认为是上帝对人类的馈赠,人类不应对自然表示过多关注而忘记了造物主。在基督教世界中有这样一个三层次结构:上帝居上,人类居中,自然居下。总之,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般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宰。西方文化意识的种种表现皆是以自然与人的各自本体存在的关心为基础的。中国哲学文化一般并不十分关心自然宇宙在本体存在意义上究竟是什么东西,它认为人既然处于自然宇宙之中,那么人的行动当然是应该与自然运行规律相一致。因此,它关心的是人与自然的合一、沟通。这样一种自然与人的一元论哲学文化自然观,直接化入了中国古代诗人的审美意识中。中国古代诗人不仅喜爱将自然意象作歌咏对象,而且大多表现出人与自然的物我相得,欣然融洽的意趣。如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人与山相对无语,含情脉脉。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人与山情貌相通,忘形尔汝。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凄艳的落日与黯淡心情相互对应,融为一体。这种深深烙印着中国文化意识的自然意象情结依然深深植根在中国现代诗歌意象之中。20年代的中国现代诗歌,整体上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最初过渡期。

“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中,的新诗意象论从理论源头看,是受到了英美意象派诗学观的启发。如果我们就他对意象的本质性阐释看,他的意象论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意象诗学的感性论色彩,与西方意象派所包含的现代象征主义意象论有着较大的差异。他站在“文学革命”的立场上,为我所用的吸取了意象派的某些具体的主张,其中主要是采纳具体鲜明的意象论反对晚清以来诗坛的陈腐守旧以及新诗初期的说理化倾向,并没有采取西方象征意象重理性内涵的暗示性表现方法。他写于1919年10月的《谈新诗》一文中提出:“诗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的脑子里发生一种———或许多种———明显逼人的影像。这便是诗的具体性。”他所列举的“具体性”的诗歌都是中国古代以自然为中心的意象化诗歌,如“绿垂红折笋,风绽雨肥梅”,“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

宗白华1920年就新体诗的作法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诗人应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诗人人格,“直接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意诗境的范本”,诗的意境“就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时造成的直觉灵感”⑥。他把诗人心灵与自然的凝合看作是美的诗境与真诗好诗的源泉,极力肯定的是中国诗歌传统中人的生命情意与诗的自然意象形态融化为一的契合。“五四”初期的新诗创作在意象化的探索上并没有真正走出传统诗歌的意象化的格局。到了郭沫若体的《女神》的出现,第一次造成了中国诗歌意象体系的某些现代性变化。《女神》的意象世界中自然意象仍占据中心的位置。诗人在自然意象中渗透了强烈的时代感与现代意识,极大地扩展了中国诗歌自然意象的审美境界。他酷爱大海,崇拜太阳。他在《浴海》一诗中写道:“太阳当顶了!/无限的太平洋鼓奏着男性的音调!”“我的血和海浪同潮,/我的心和日火同烧”。诗人主体的人格力量与情感宣泄与大自然融而为一,企望借自然之伟力完成自我的蜕变,实现新生命的创造。在郭沫若的眼里,“无限的大自然,/成了一个光海。/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光海》);眺望十里松原无数的古松,“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夜步十里松原》)。

自然与生命合一,宇宙外象的自然世界与个体生命内在世界的心物融契是《女神》最主要的,也是最具审美诗情的抒情方式。这一抒情方式既源于西方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又与庄子齐物论的自然生命的哲学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女神》是雄浑壮丽的自然意象与静穆优美的自然意象的合奏与交响,沿袭了古代诗歌自然意象的感性抒情传统,又给中国诗歌自然意象增添了崇高伟美的现代品格。也许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朱自清称道:“郭沫若先生歌咏大自然,是最特出的”⑦。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不满意“五四”诗人盲从欧化的倾向,希望恢复“对于旧文学底信仰”与雅韵的东方文化的精神。新月派诗歌的意象审美选择与价值观体现也主要围绕着自然意象的核心展开。闻一多在“红烛”、“”、“红豆”等传统自然意象中寄托自己理想情怀。徐志摩借快乐的“雪花”、飘逸的“云彩”、星光下的“白莲”抒写对美与爱的向往与留念。自然意象成了他们与中国雅韵文化精神与诗歌传统沟通的桥梁。在自然意象的传统继承中有他们的创造,这突出地表现为现代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人格化、性灵化在自然意象中的浸润,自然意象成了诗人现代人格与现代性灵的凝合物,自然意象内涵聚合了传统与现代多种复合的文化心理因素与美感因素。在30、40年代的诗歌潮流中,现代主义诗歌逐渐成了一股具有生气与声势的诗潮,这种主要接受外来现代主义诗潮影响的诗歌,也同样鲜明而深刻地表现出崇尚自然意象的文化心理与审美倾向。像戴望舒诗歌意象频率出现最多的是:秋天、落叶、残阳、月、花、灯等,自然意象在他的诗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他钟爱“秋”之意象:“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秋天的梦》)。“谁家动刀尺?心也需要秋衣”(《秋夜思》)。他诗中的秋梦、秋思皆是心灵惆怅、青春烦扰的象征,明显体现了传统诗歌“悲秋”情结的文化心理意识的积淀。卞之琳在评述戴望舒时说:“到郭沫若的草创时代,那时候白话新体诗的创始人还很难挣脱出文言旧体诗的老套。现在,在白话新体诗获得了一个巩固的立足点后,它是无所顾虑的有意接通我国诗的长期传统,来利用年深月久,经过不断体裁变化而传下来的艺术遗产。”“倾向于把侧重西方诗风的吸取倒过来为侧重中国旧诗风的继承。”⑧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在中西意象传统沟通中,自觉借鉴象征主义意象艺术,把中国传统诗歌的感性化的单质性比喻意象发展为寄兴的、隐喻式的象征性意象,他们在传统的继承中是有他们现代性创化的。

到40年代冯至的《十四行集》,他的诗歌在自然意象与生命体验的深度凝合中,把中国诗歌自然意象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形态的呈现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说:“有些自然现象,它们给我许多启示”,“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每件事物写出一首诗”⑨。在他的诗中处处表现的是自然万物的生命交流,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第十六首)。自然意象“在生命的深处”与“我们”发生“意味不尽的关联”⑩。冯至诗中这种心物合一的生命体验既接受了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也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禅宗哲学文化的烙印。自然意象不仅是一种感性生命的外化,而且与生命打成一片,直接成为了生命永恒的象征,传统自然意象在冯至手里获得了感性生命与理性智慧的同一的内在品质。

九叶派诗歌沿着冯至的意象化方向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诗歌关于生命的主题,依然与自然意象为核心,不过他们在自然意象的传统因素中赋予了更多新的品质与内涵。同样是秋天的意象,郑敏笔下的“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她并没有停留在秋的自然意象的感性情绪的表达上,而是引向时间,指向生命,表达一种理性沉思,“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金黄的稻束》)。再看穆旦的“春”之意象:“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它渴望着拥抱你,花朵”,“光,影,声,色,都已经,/痛苦者,等待伸入新的组合”(《春》)。春是生命欲望的象征,它表达的是一种与青春生命同质的肉感的生命的体验,显然,它与传统的“伤春”情结毫无瓜葛,使传统的自然意象更富有鲜活的生命气息与现代色彩,给传统的自然意象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它较出色地体现了中国诗歌自然意象深度的内质性的现代嬗变。如郑敏的《树》:“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像我听见树的声音”,“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你走过它也应当像/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你听不见那封锁在血里的声音吗?/当春天来到时/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这里的自然意象把现实的人生感受、时代的民族情绪,历史嬗变的规律,生命蜕变的永恒哲理高度凝合,是九叶派“现实、象征、哲理”这一诗学原则的典型的体现,也是现代诗歌自然意象艺术的新的境界与新的开拓。

二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

在中国古代诗学看来,意象是情与景的统一,心与物的浑融。情与景的统一,心与物的交融过程就是意象思维的过程,意象是意象思维物化的结晶,或者说就是主体通过感观接触外物之后所引发的想象、体验而形成于心中的意象。先秦的《礼记•乐记》最早从心物交感的角度来论述音乐的本质,“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质在人心之感于物者也。”强调的就是物对人的感发作用。钟嵘《诗品》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们讲的这样一种心物交感过程中的感物兴会、情以物兴的诗之生成方式就是诗的意象思维的特征。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更加深入一步地阐释了心物交感、“睹物兴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是“情以物兴”,作者的情因物的感触而起兴,在观察或接触外境万物之时,物引发作者的感受、诱发他的想象,物是起主导作用的。另一方面是“物以情观”,从“物”的角度看,它不仅仅为了表达自身,而且是作为“情”的体现者而出现的。感物的意象生成作用,决不仅仅是“物”本身,而且它的指向与根本意义还在于物所蕴蓄或所激发的情思。他还进一步地阐述了“随物婉转”的意象思维规律:“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他突出的是作家主体遵从客观“物”的内在之“势”,因物变而情迁,使心与物适应、混融,达到化境。

这同西方诗学中主要突出客观物象作为人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对物的主宰,意对象的支配的文化心理与思维定势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中国诗学传统也要求物随心动,景因情变,“与心徘徊”,但它是以感物为前提的,是情景相生的相辅相成,是“情无景不生”。作为感物的传统思维方式,它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与“物”的关系中的艺术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主要体现为比兴的意象思维特征,尤其是“兴”的诗性思维形式。有学者认为:“比兴用于诗歌创作,最初并非出于修辞学上的动机,而是由比兴所代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11比兴的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心物关系的认识论基础上的诗性思维方式。叶嘉莹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中认为,在赋、比、兴三种诗歌表达方式中,“比”和“兴”两种作法,都明显体现了“情感”与“形象”,“比”与“物”相互感发的关系。她认为“兴”的作用大多是“物”的触引在先,“心”的情意感发在后。“兴”的感发大多是由于感性的直觉的触引,而不必有理性的思考安排。“兴”的感发多是自然的、无意的12。叶嘉莹将感物的思维与比兴的方法直接联系,把比兴作为中国诗歌感物传统的诗性思维方法是极有见地的。她对赋比兴的阐释,引宋李仲蒙说,从心物关系上探讨他们写物的关系:“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这种“叙物”,特别是“索物”、“触物”的诗思方式,正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意象思维方式,这一意象诗思方式对中国现代诗歌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诗歌受感物的意象思维方式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感物起情”的意象诗思形式。所谓“感物起情”既包含了先言他物,以引起诗情,又包含有索物为比,情附物中的意象思维方式。也正如古人所云“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13。

“比则取物为比,兴则托物兴词。”14从“五四”开始至40年代感物起情的意象思维模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繁复的发展过程。如的《湖上》就是感物起兴:“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接下是描绘萤火虫越飞越远,“渐渐地并作了一个”。在触景生情,感物赋情的诗思中,他不点破情感,把情绪的表现寄寓在意象的客观呈示中,有一点意象派的意味。像戴望舒的《乐园鸟》体现了比兴兼有的意象思维特征:“飞着,飞着,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由乐园鸟终年无有休止的漫飞引发对“乐园鸟”忧乐的追问与命运的关切,象征性表达生命旅途的复杂感慨。感物起兴的现代意象思维形式,在不少诗歌中不是一种简单显现,一首诗所感之物或起兴之物往往不是一种,所引发的情感也不是单向的贯串到底,由这种起情之物的更替出现而生成的诗情也随之起伏变化,诗情显得更加丰富复杂,形成一种复合多层的感物起兴的意象思维模式。这类意象模式借比兴的运用,靠艺术的联想把多重相关意象连接在一起。如卞之琳的《白螺壳》,由“空灵的白螺壳”起兴,引发的是“掌心里波涛汹涌”的感慨,接下由此转向“大海”,生发出“我感叹你的神工,/你的慧心”。在此,意象出现了转换挪位。在一般的意象化的现代诗歌中,每一个相互联系的意象系列中或形成意象的主辅关系,或构成意象的对应关系,起到意象之间的映衬、烘托、强化或对比、类比、集合的作用。

如戴望舒的《印象》,用飘落深谷的“铃声”,航到烟水去的“渔船”,落到古井暗水里的“真珠”作为并列的聚合意象,构成一种相关情绪的模糊体验,营造出情感意绪的朦胧迷离之美。中国现代诗歌的复合多层意象思维模式比起古代诗歌的意象结构来,显得自由、复杂,更适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人的情感表现。像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表达的内蕴要明朗一些,如“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这是意象思维的平行展开,上句写孟浩然的青年时代,下句写他的老年时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这是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悠长的意象组接,表达一种秋色无边无际的感慨。现代意象思维的规则是少了,但它的多重性多样性体现的是与现代人思想情绪的丰富性、复杂性的一致与统一。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方式的另一种形态则是感物兴思,它与感物起情一道共同构成了感物的意象思维方式的完整内涵。感物所兴常常不只是情感或情绪,诗人因“触物”而引发对社会人生、宇宙、生命的智性体验与哲理的沉思,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感物兴思的意象思维形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类意象思维的诗也是大量存在的。

像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触物抒怀,将家国之感、身世之慨与时光流逝之叹熔为一炉,情景与哲思化而为一,耐人寻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逢席上有赠》),也是托物兴思,索物为比,比中兴思的意象化表现。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感物兴思的诗思模式与古代诗歌一脉相承,然而,比起古代诗歌来现代诗歌的感物兴思更加繁复,它较多地受到了西方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意象诗思的影响,感物兴思常常体现为意象的隐喻结构,或隐喻意象思维,这种意象隐喻不暗示情感,而是隐含人生经验或生命体验。像辛笛的《航》,先感物起兴:“帆起了/帆向落日的去处/明净与古老/风帆吻着暗色的水/青色的蛇/弄着银色的珠”。由此兴发出生命旅程的感慨与思考:“从日到夜/从夜到日/我们航不出这圆圈/后一个圆/前一个圆/一个永恒/而无涯的圆圈”。陈敬容的《律动》,由一组并行意象作为感发对象:“水波的起伏,/雨声的断续,/远钟的悠扬”,“宇宙呼吸着,/我呼吸着;/一株草,一只蚂蚁/也呼吸着。”最后升发出“宇宙永在着,/生命永在着,/律动,永在着”,一切生命本质与意义都在生命万物的律动之中。像穆旦的《春》一开始起兴之物就是托比兴思,比中寓思,“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望着拥抱你,花朵”,接下转向“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再由花朵引出暖风,暖风吹醒“满园的欲望”,由春天里自然欲望的苏醒流转到20岁青春的“紧闭的肉体”被点燃,却无处归依。最后升发出春天里一切生命苏生中的渴望:“呵,光,影,声,色,都已经,/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意象层层递进,思维随物婉转,所感之物与所兴之思高度融合,给人兴会无穷的感受。诗的意象思维不是单线直进,也不是平面平行展开,而是一种曲线流转,容涵了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

可以说这是现代诗歌的一种高层意象象征艺术。这一类诗歌在现代诗歌中并不多见,在40年代九叶诗人的创作中的出现,是现代诗歌意象艺术逐步成熟的体现。感物兴会的意象思维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诗歌本体上的内在联系。有学者指出:“从兴产生以后,诗歌艺术才正式走上主观思想感情客观化、物象化的道路,并逐渐达到了情景相生、物我浑然、思与境偕的主客观统一的完美境地,最后完成诗歌与艺术特殊的本质的要求。”15现代诗歌对传统的感物兴会意象思维方法的倚重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感受到了或自觉到了“兴”与“象征”的联系。“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中出现了一系列诗歌形式上的问题:浅显的写景,刻板的纪实,说教似的议论,想象的贫乏,体式的散漫等,这些都摆在20年代新诗建设者面前。特别关注新诗建设的周作人与闻一多不约而同地看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兴”与西方现代诗中的“象征”的暗合与联系。周作人在1926年为刘半农的《扬鞭集》作序时指出:“新诗的手法我不很佩服白描,也不喜欢唠叨的叙事,不必说唠叨的说理,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而写法则觉得所谓‘兴’最有意思,用新名词来讲或可以说是象征。”闻一多在《说鱼》中指出:“西洋人所谓意象,象征,都是同类的东西,而用中国术语说来,实在都是隐。”而“隐在《六经》中相当于《易》的‘象’和《诗》的‘兴’”16。周作人与闻一多把“兴”与象征等同,显然缺乏周严的辨析,忽略了它们之间的相异,但是他们都揭示了二者之间相通的内在因素是“隐”,看到了“隐”能增加诗的含蓄性。并把中国传统诗学中的“兴”同西方现代诗学范畴“象征”相联系,找到了中西诗学相通的交融点,把“象征”的借鉴与继承作了新诗建设的重要途径。这对后来新诗的感物的意象思维的发展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三意境化的意象旨趣

在意象艺术上,中国古代诗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还突出表现在意象艺术的审美价值倾向上,这就是诗人借意象的整合,创造出一个意象之间有机融合、虚实相生、具有象外之象,激发读者主观联想的一种审美的深层境界,即意象的意境化的审美理想境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意象和意境是密不可分的。“境生于象外”(刘禹锡),一般认为意境是由意象群组合而成的,它是一首诗中诸多意象浑然融合而生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果说意象只是抒情主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个别性的融合,那么意境则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整体性的融合。意境所显示的是在具体生动的意象画面的组合中,一个能激活观赏者想象的艺术空间。王国维认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意胜,或以境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17王国维把“意与境浑”作为意境生成的最佳境界,也视之为文学足以感人的上乘之作的准则。将意境美作为意象艺术的审美理想的诗学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审美价值取向。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诗人在意象的有机性联系中,追求意象系统的整一浑成的意境之美。

意境构成的基础是情景交融,情景浑成则生成意境,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无意境可言。意象的意境之美,体现在一首诗的意象结构系统中,在意象之间的情感或情绪体验的内在联系中。无论意象结构的关系多么复杂,意象之间必须有它一以贯之的内在意脉的联系,意象的共同旨趣在统一浑融的意境营造。在西方诗歌传统中,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不大注重意象之间构成的整体性蕴含,也不强调追求意象组合之外的象外之境。他们习惯将意象作智性化处理。特别是现代主义诗学多把意象作为思想的对应物,意象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读者必须冷静思索,理性分析。中国诗歌的传统思维注重的是直觉感悟、模糊体验,讲究妙悟神思、心解了悟。这样一种传统思维方式积淀为一种文化心理与审美心理定式,给中国现代诗人以深刻的影响。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化在唐代是最有成就的。像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整篇没有一句抒情的言辞,皆为意象呈示。作者选取的是,对峙的天门山,奔腾的东流水,远望中的太阳,一片直下的孤帆。四种意象组成一种雄浑壮阔激荡的境界,诗人青年时期开朗、奋进、昂扬的心态流露其间。这一组意象情与景相兼相惬,浑然一体,折射出一种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的人文精神与审美风韵。宋人司马光《诗话》中评杜甫《春望》一诗时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近世谓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全篇诗歌一片凄楚荒凉意象,传达出感时伤乱的忧患与悲怆之情,营造出一种令人无限感伤的意境之美。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构成,受传统诗歌的影响,十分注重意象之间的有机性联系,注重意象内涵品质层面的同一性或意象情调与情感色彩的统一性,在意象的浑然整合中给人以“象外之象”、意外之旨的意境美的感受。像何其芳的早期诗集《预言》中的代表性诗篇,是以意境美为意象价值追求的典范之作。《月下》一诗写“银色”的梦境,“如白鸽展开沐浴的双翅,/又如素莲从水影里坠下的花瓣,如从琉璃似的梧桐叶/流到积霜的瓦上的秋声”,梦如“一只顺风的船”,盼望驶到她“冻结的夜里”去。感觉的意象化的多向展开,集中营构的是一个浑融的爱之沉醉、爱之神秘的意境之美。一般来说,现代诗歌比起古代诗来,有时体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意象关系层次,往往一首诗包含有几种不同情感色彩或思想质地蕴含的意象群,构成多重意象时空组合,达到对比、烘托或突出强调的作用,营造出一种具有复杂蕴含的审美意境。

像徐志摩的意象化抒情诗《再别康桥》,就是两组意象化意境:由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斑斓的星辉等构成清新优美的意象系列,营造的是对康桥理想的无限眷恋的意境之美。另一组意象是从梦境般的忆念回落到现实的情景意象:别离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无语的康桥等,是一组感伤寂寞的意象群,传达的是理想失落后无限惆怅与迷惘之情。两组意象系列形成对比,强化诗人主体对康桥理想的眷恋与惜别之情以及现实的感伤落寞的情怀。整个诗还具有激发读者深思的潜在意境之美:康桥理想是诗人致力追求与毕生向往的精神之圣境,是诗人唯美的人生与唯美的艺术之境的象征,是徐志摩的精神之恋与心灵的家园,“再别”康桥,蕴含了徐志摩“西天的云彩”幻灭后的无限的心灵之痛与精神之苦,是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理想幻灭的挽歌。意境的虚幻空间作为一种审美的召唤结构,可以激发读者的意境化的审美联想性感受。戴望舒的《雨巷》也是这样一首意境化的现代经典之作。意象的虚实相生而形成的意境的空灵之美是意象意境化的又一特征。一般认为,意境的形成是诸多艺术因素相生的结果。

主要由意象及其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氛围以及可能触发的艺术联想所形成。简而言之,由“象外之象”而生成“象外之境”。这种虚实相生的诗学观有着久远的思想渊源。《易经》的乾坤感荡,阴阳相推的观点,老子的“有无互立”、“大音希声”的思想,荀子的“形而具神生”的主张,至魏晋哲学中的“得意忘象”、“寄言出意”的玄论,都是意象与意境虚实转化论的哲学思想资源。诗歌的意境实际是由意象组合而生成的实境与虚境的结合。意境是由可以捉摸之“象”(或象内)与不易捉摸之“象外”的结合。可以捉摸之象是指诗人用语言描绘出来、为欣赏者可以还原的具象,而“象外”是指欣赏者在象的激活下联想到的更丰富的内容。这也就是司空图所言“象外之象”,“象”是显意象,象外之象为潜意象,意境是双重意象机制化合而生成的结晶。意象的意境化生成主要由于潜意象的作用,具体转化而为虚幻或空洞的意境(虚境)之美。当然整体上离不开显意象的触发或外在显示,它仍是虚实相生的结果。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宋人洪迈称其“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诗中取象少而精,并在“闲话说玄宗”中升发隐情,给读者无尽遐想,让人在抚今追思的联想中体会江山易代之感。再看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眼前江南春色缤纷,可诗人感怀的是历史兴衰,广阔的空间与悠远的时间相互交织,现实景观与历史追忆共生共存,读者想象的翅膀飞翔在历史的治乱兴衰的长河中,可谓意境幽深广远,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的美感。

这种意象的组合而生成的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在中国现代诗歌中是一种常见的审美境界。像废名的诗《花盆》中的春草、树、种子、植树人是生命的意象,而池塘、墓、花钵是与生命相对的生命归宿意象。全诗由六朝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诗句引发感兴,一方面表现诗人爱怜自然天籁之美的禅意,另一方面面对生意盎然的自然界,又让人产生一种人生易老、向往化归自然的感慨,在意象的流动与组合中形成了特有的虚实相生的意象化意境。在形式上采用对白,类似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戏拟,但由意象组合而生成的淡泊、宁静、寂灭的意境却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废名的《星》、《十二月十九夜》、《掐花》等都具有虚实相生的意象化意境之美。这与他受禅宗影响,注重冥思玄想的诗思特征有关,也有他推崇的晚唐诗风的影响。卞之琳曾回忆他30年代的写诗经验:“我写诗总富于怀旧,怀远的情调”,“我总喜欢表达我国旧说的‘意境’或者西方所说的‘戏剧性处境’”18。

篇5

诗中首先揭示了整幅画面的时间:“五更天欲晓,三月春渐浓”;接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两岸的杨柳绿了,笼罩在淡淡的水雾之中;一园的杏花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娇艳;绿叶映衬红花,令人赏心悦目;接下去,诗人用燕子与小虫,赋予了这幅画面动态美。声色俱备,使得安静之中有了活力。最后放眼望去,“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把绿刻画得淋漓尽致。

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中,遵循学生识字规律,从大语境到小语境,并且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

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所谓“入境”,就是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入情”,即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走进文本。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以读促想象。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想象文中描绘的美好情景,体会文章意境,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想象激发朗读。通过学生想象到的美景,来激发学生“喜爱”的情感,引领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想象和朗读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其中的多音字“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想象画面,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圈画生字;借助文中拼音初步朗读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意;查阅有关春夏秋冬的诗歌句子。

2.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从学生学过的古诗和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并建立自己头脑中春天的画面。看图猜古诗中既积累了古诗词,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教师激励性的话语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谈话引入:孩子们,听说你们背过很多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看图猜古诗

出示第一幅图片(柳树),看到这满目的垂柳,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诗?出示第二幅图画,这桃花如此的娇艳美丽,你们又想到了哪首诗?一场春雨过后落花满地啊!你想到了那首诗?

学生猜到后背诵古诗。

古人用那优美的诗句写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什么样子呢?想用哪些词语来表现他?春天的美丽,无论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无法把他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现代诗,再次来品味春天之美。

出示课题,齐读。并解题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早晨。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设计理念:二年级以识字为主,所以教学中遵循着从大语句到小语境的方法教学,放手让生自学生字词。“我和大家来分享”这个环节,学生通过换偏旁学会了很多字,不仅仅是学会了课本上的字,还认识了课外的形近字,增大了识字量。在学习“更”字的时候,因为它是理解的重点,利用钟表,直观的巧妙的给学生展示了其含义。)

同学们请你们轻轻的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遍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教师:现在请同桌两人检查读文,一人读一人听,发现同桌读错了,要帮他纠正,读不通顺的地方你就教他读一遍。读好之后马上坐好。

检查读文:谁来展示读文?读的同学要做到声音洪亮,语句通顺,字音准确。听的同学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评价。

去拼音读课文;读生词:自己读――一生领读――检查读;读字;同桌读――开火车读;分享字;更:多音字;漫:漫过,慢慢蔓延馒头。

4.品读感悟。

(设计理念:所谓“三分诗,七分读”,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因此,朗读是理解诗歌意境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我运用了很多形式的朗读,在读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在读中让学生渐入佳境,来表现对诗歌理解;在读中让学生互相感染、彼此激发,并产生探究诗歌情感美、意韵美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学习诗词最好的催化剂。)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看一遍课文共有几句话。

下面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仔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在你的头脑中浮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读一读。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时候要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你想象到的美丽画面,还可以给你的小组同学读一读。别人说得时候要注意倾听,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汇报:同学们学得可真认真,谁愿意第一个与大家交流?

(1)“两岸轻烟杨柳绿,一园细雨杏花红。”学生想象画面:河两岸的杨柳抽了淡绿的叶子,淡淡的颜色相互掩映着,好似薄薄的烟雾。春雨过后满园的杏花开的更加娇艳了。

结合课件理解“轻烟”,杨柳抽出淡绿的叶子,她长长的枝条垂在水面,那淡淡的绿色相互掩映着,朦朦胧胧,好似薄薄的绿色的烟雾,,杨柳如烟啊,我们再来看看这满园的杏花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语言渲染:若置身于此,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我们在走进杏花再来看一看。这杏花比赛似的开放着,有的花朵已经完全绽放了,有的只是舒展了他的一两片花瓣。火红的骨朵不甘落后啊,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了。这样的杏花我们喜欢,古代诗人王涯赞美道: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叶绍翁也写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岸绿,一园红,交相辉映,美得耀眼,快来读一读。

(2)“堂前住燕子,篱下飞鸣虫。”学生想象画面:燕子在房前飞舞着,有的快乐的玩耍,有的寻找食物。篱笆下的小虫子吱吱的叫着,为这春天增加了生机。

教师指导朗读:你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这幅画面好生动啊。五更的时候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而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春天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啊。谁来读一读

(3)“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漫坡片片青。”学生描述画面:新长出来的荷叶嫩嫩的绿绿的,层层叠叠的浮在水面上面。小草早已长满了山坡,远远望去就像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生体会“层层碧”的含义。指导朗读:一清一碧,真是绿意盎然啊,谁来读一读

(4)整体回味画面,有感情读诗。教师出示课件:孩子们,你们看,天刚刚亮,周围一切静悄悄的。一场春雨悄然过后,两岸烟柳如烟,一园杏花红艳,新荷小草葱茏多姿。这个春天美得无与伦比。如果说这是静静的美,那么燕子、鸣虫的飞舞则让这个春天变得热闹,生机勃勃,有动有静,也难怪作者说说三月春渐浓啊,如此生机勃勃的早晨,你们喜欢吗?(喜欢。)来读一读这首奇丽的小诗吧。(生练读。)

配乐朗读。

5.拓展。

(设计理念:以读引读,拓展更多的阅读资料)

朱自清的《春》片段;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四季景色描写的古诗、词语、句子。

篇6

二、简介作者。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指名让一名学生朗读,教师评点。

四、整体把握诗意。

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五、分析诗的“前奏”。

1、学生齐读前奏部分,讨论前奏中比喻运用之妙。

2、教师分析: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六、分析诗的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本部分。

2、问:从本部分看来,描写的应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女子却不能感觉到那温柔的春风,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写它的心态时,连用了四个比喻,请找出来,并说说它反映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绪?

明确: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刘方平《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句的内涵。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四个比喻的原句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

板书: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3、问:这个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闷、落寞的。春帷不揭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

4、问:她甚至封闭到了连窗帘也不拉开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确: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板书:等待

七、分析诗的第二部分

1、过渡: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

2、学生齐读本部分。

3、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

板书:(蹄声)

惊喜

4、问: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板书:(过客)

失望

5、问: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化?

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

明确: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频洲”啊。

八、总结

1、问:本诗题为“错误”,这为什么是一个错误?(学生讨论,教师分析订正)

明确:(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2)“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2、问: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

明确: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裢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书:(美丽)(错误)

九、解决课后练习。

十、扩展

1、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也就不同。

2、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

天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

自从有了天窗

就象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

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间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

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

这首诗的动人,是因为他用了鲜活的现代生活语言,表现了甚具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它是那么满溢着热切的情绪一—因为怀想着一个人,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带动着意义的推展,使诗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过程中,读者的心被深深吸引,他们被一种美的情愫感动着,直到诗的末尾,当诗人的彩笔照出:“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心中虽意犹未尽,但却得到欣赏上的满足,并且领悟到,这“天窗”,是诗人的化身,而诗人之所以化身为天窗,乃是借此怀想一个人——“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于是,我们也会进一步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

附:整体板书设计

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篇7

COART的理想 为艺术家铺路

COART这个标题是一个西班牙女孩帮忙起的,前面两个字母‘CO’就有联合的意思,这既表明艺术界域的联合,也包括生活与艺术的联合,COART要给年轻艺术家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并着力于为艺术家发展铺路。

COART艺术现场,一个各门类艺术介入的延续性,开放性的活动。每个春天,几十位中外艺术家会打破形式上的条条框框一定之规,以旋律,形体,画布,影像,创意,语言等等各种方法来混搭组合,在古镇中心“玩”出一个艺术嘉年华盛会。

在丽江古镇举办的艺术节对于最富创造力的年轻人来说,COART绝对是一场玩儿过瘾的盛会。云南自古通过“茶马古道”成为中原与东南亚,南亚乃至世界交往的枢纽。多元的文化艺术,,商品货物和少受汉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让这里充满了无拘无束的,自由蓬勃的气息。今天,在曾经的茶马古道重镇,现在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城丽江的束河古镇,以多门类艺术周的形式,重现一个开放跨界,融合亲近的理想生活形态。

各路独立艺术家和音乐人在这里展示最自我的风格;让人灵感迸发的即兴的音乐创作也在丽江古镇上演――从画作到诗句,从歌曲到设计,COART将一切关于创作的天地都收入其中,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意去实现。

回首2012 Coart艺术现场

去年春季和秋季的丽江束河古镇,两次COART艺术现场活动,让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观众和游客对艺术节的含义有了全新的认识。蓝天阳光下的古镇里,当树木掩映的小河边上演着戏剧时,青石拱桥上面弗拉明戈也舞得正劲,四合院中是让大家掌声不断的艺术家讲座;夜晚的星空下,熊熊篝火边,传统吟唱的歌声里是现代舞的身姿,池塘边的水上舞台,那个老外乐队让观众嗨翻整晚。古镇被这种随时随地发生的,不拘形态的艺术改变了气场。这场为期五天的狂欢让所有人领会了“艺术让生活更精彩!”的含义。

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音乐、诗歌、绘画、戏剧等艺术元素会在古镇的青石板路、街头广场、河岸水边自由演绎。展览、表演、创意市集……在中式传统古镇的环境中,当代艺术以各种形式自由混搭,不同的艺术得以在在同一个天空下呈现。

在COART艺术节,最有趣的一点应该是处处充满着新的可能和随机性,你甚至根本不必特意算准时间等待某场演出的上演、或是拿着地图仔细寻找某一处作品的所在。随便一个转角处或许就能给你带来一场惊喜,那可能是诗人们正在广场上慷慨激昂着;某条街深处的院子里大家围坐在草垫上听欢庆和FM3老赵的实验音乐;夜幕降临时酒吧门口万晓利的专场;或者是在古镇一个被大伙称作北京“SCHOOL”的酒吧里,看见正把酒言欢的李亚鹏和张楚。一切都在这个安静的村子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COART艺术现场”是一场关于自由的精神体验。每个人在这五天里不只是看到表演,听到音乐,每个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都将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激发。在这里,所有参与者将一起来完成这个充满自由喜悦的旅程,收获发自内心的快乐。所有人都将从COART出发,满载而归,为各自通往下一站积蓄无限的能量。

在即将到来的这个春天,COART将再次来袭!以更大的规模,更丰富的内容,更多变的形式再次将束河古镇变成一个汇集全球艺术的乌托邦!

作为COART艺术节的官方杂志,《领御》将为您及时呈现艺术节的最新动态,敬请关注!

COART展览

《民刊展―诗的呼吸》

2012年秋季艺术节现场展出了九十年代产生影响的民间诗歌刊物原件一百多件。这些刊物在现代诗歌因某事件进入沉寂期后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精神追求和艺术探索文本。由北京诗人世中人提供。

COART 艺莲市集

“艺莲市集”是COART艺术现场的艺术市集版块,它是推动COART之“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理念实施的重要路径,这个版块包括了青年艺术家作品展览与销售、原创设计手工产品展示售卖,这也体现了COART艺术节的开创理念――为青年艺术家铺路。同时,在活动期间每天会对精选的市集展品进行拍卖,意在发现和扶持青年艺术家。在丽江灿烂的阳光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街头表演者随性的歌唱,你会发现你已经置身于心中的乌托邦。

COART表演

篇8

罗氏心中徘徊着一个「幽灵,一个寻索灵魂的现代人。他被个体生命在「现代所须应对的难题死死缠住:如何担当历史传统的重负、肩负起人类的庄严的职责?如何抵抗群体对个体的虐杀而保持「存在的本真?如何承受时代的危难幷且从破碎的生活中寻回生命的意义和尊严?如何肉搏身内身外的无穷的黑暗、为一颗孤寂的灵魂寻找托身的屋宇?表现「寻求现代认同,因此成为罗诗的拿手好戏。不难理解,「历史、「宇宙、「人类、「上帝等宏大语词何以在其诗里频现,而且与灵魂的归依、爱情的苦涩、生命的意义等私己性的问题重叠。他的[32] 从表面上看,「爱情叙事应是主线,但诗人摆脱青春的哀怨和爱情的感伤的套路,导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承担,一望而知走的是穆旦、王佐良将爱情诗「智性化的路子。先看第一首——

阳光又一次给我慈爱的提携。

要是能用敏感多血的手掌,

抚摸一下皱折的山峦,起伏与光暗,

有如人类全部波涛的凝固;

要是能摹拟鹏鸟的轻盈,

也将振翼而起,在无穷广远的

高空,凝视地球的整体,

它底欢笑与泪水的纵横;

如果能实现这不可能的距离,

我将更领悟血和肉的意义,

感官世界如一幅画里的烟云,

和她面对如我面对沉默的爱人,

怎么能不流下透明的眼泪,

呼吸她深沉的情热与悲哀,

我没入一朵凌空的叹息,

在静寂里缓缓地展开……

第一节叙写诗人对山河大地的深沉的礼赞,与戴望舒的名句「我用残损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庶几相似,但由于前者把国族想象升华到对全人类的关切,气魄更为阔大。第二节暗用庄子《逍遥游》的著名典故,却超越遁世逍遥的传统心态,而希望与芸芸众生哀乐关情。诗尾写诗人的丰富复杂的心理,采用思想知觉化手法,把私人事务与公共事务结合,将国族与情爱融为一体。第二首写个体生命的脆弱如一粒浑圆的水珠,哀乐相寻,旋转轮替,狭小的个人经验要想获得突破,唯有融入社会大众。但诗人没有走向佛教徒式的「浮沤归海的达观,而是对个体融入群体后可能出现的自我埋没的悖论预感到「无穷的焦灼,他不肯干脆利落地走向大众、拥抱国族,而是对个人的梦想拳拳眷念。第三首由黑夜乘列车的经历出发,痛感个体生命在人本哲学意义上的两难。第四、五、六首写道,爱人之间的结合犹如两个成熟的生命融为无所不在的整体,使「我的灵魂为之弥漫和燃烧,以至于爱情成为凝聚了生命力、荣光和意义之所在。总的来看,包含群体与个体的紧张、有限与无限的对抗这些形而上的思考,而以对爱情之神奇魔力的描写收场,起伏跌宕的心理融入张力和思辨,在孤寂、幽郁而沉潜的旋律里夹杂浪漫的调子。

个体生命在现代世界的意义根据问题,乃是罗寄一念念不忘的主题。把城市与乡村、历史与个体进行对照,它揭示的残酷世相瓦解了流行的意识形态,暗示这种情形是亘古的规律:「城市漫布着凌乱的感伤,/躲避在摇摇欲坠的阁楼里,/风吹打他们战栗,那无辜的血液/正泛滥着庞大历史中渺小而真实的课题。[33] 是关于元旦的随想,但抽掉了我们习见的喜庆色彩,而是呈现一个萧索暗淡的世界。开篇是诗人的主观感受的描绘:「无组织的岁月如同一场酣梦,细胞机械地死亡到诞生。第二节出现现实生活中一幕「婚嫁场景,「褪色的旗帜暗示仪式的重复和时间的流逝,「浮在云雾里的笑比喻逢场作戏,「被动员的传统的温情形容神情的矫饰,「婚礼的彩车装载的自动封锁的幸福隐喻个人与群体的隔绝。第三节插入阿Q画圆圈的著名典故,以犀利的笔触解剖人性的自欺怯懦、徒劳无功 [34]。但接下去,诗人的认识出现意外的转折,他决心忍耐无穷的寂寞,抵抗商品世界赠送的「廉价的谄媚。[35] 从乘坐列车的「我的角度来传达见闻与感受。「列车是罗诗频现的意象,象征人生之旅的匆忙寂寞的行进。置身黑夜中挺进的列车里,窗外的景物流动不居、似真似幻,观察者感受到空间位移和时间流逝的齐头幷进。又因为局促于封闭空间,观察者的视听大受限制,无法像在白天那样游目骋怀,只能与单调的钢轨击打声为伴。因此,表现内心世界的散漫思考,必然成为诗的主要内容。诗人写道,外部的景物荒凉黯淡,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内心挣扎,两者相互映衬。火车穿过一程又一程的废墟、坟地和荒野,而车厢内的思想者的智力消耗也在紧张地上演着——

转贴于

废墟,坟地,荒野,废墟,坟地,荒野,

怎么能解脱这激怒的冲动,沉重的

古代的烟火正弥漫这静谧的大谎,

枪弹刺刀在多重幻想外沸腾,

静静地沁入我不幸的运命,夜,

深沉,高大的实体从多度空间奔来,

我要求绝对,它们都要求绝对,

从这些对立中间,徒然去搜索

迷茫中起伏的双轨底交点。

弥漫大地的烟火气息,粉碎了世界静谧的谎言,前缀词「古代说明暴力自古而然。个人内心的多重幻想对照着外部的枪弹刺刀的「沸腾。「我要求绝对地坚持个性,「它们(社会秩序)则要求「我绝对服从。这些对立的声音正如平行的铁轨,诗人想搜索到双轨的「交点,但徒劳无功、茫然失据。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紧张,在姊妹篇[36] 里得到赓续,只不过这次的观察焦点从「火车(短暂人生的象征)转移到「月亮(永恒之美的缩影)上。但是,意象繁美,气氛幽谲,以及抒情主体的斑驳思绪,在在超越前者。月亮的光影穿行于历史深处,引发「千百万疑问的脚步移过,也诱惑世间的「万物期待拥抱的姿态,但诗人的用意不在重复古人的「玩月雅致,而由此联想到传统势力的沉重、人间秩序的混乱与和存在决断的艰难。

罗诗具有反思与内省的气质,伴随散漫的自由联想,声音呈现断续、跳跃、曲折的特色。此种诗风冲击着读者的阅读期待,正如叶维廉所说:「因为诗人自言自语,他是随时可以自由换位的,有时可以向空虚说话,有时转向内心,有时假想有个听众,所以有互相对答的语态,而事实上,他是自己和自己说,所以是半对话题,把自己问的问题往往省略了,却把答案说出来。所以说,抒情的声音,是断续如梦的,有些话说一半就不需说下去,便跳跃到另一个层次去,尤其是以主观内心世界为主的诗,即就以外在世界起兴的诗,诗人随时换位换声音的情况是常见。[37] 罗氏最值得探讨的作品是长诗〈序——为一个春天而作〉。本诗包括四个章节,新与旧、生与死、呐喊与仿徨、悲愤与欣悦、回顾与前瞻、私人世界与公共事务等纠葛一处,形成一个磅礴而曲折的「情绪的迷宫,淋漓尽致地展示「现代性予人的无穷困惑。第一节,先铺陈春天到来时具体的繁荣景象,然后点出它与抽象的幸福的预示的联系,但主要是通过回顾往昔的苦难来从反面加以衬托——

从昨天跨出一步的,我们终于要得到

幸福,即使是嘶哑的,含有昨夜的

叹气,我们也偷看了一角光明。

一切的存在溅满了污泥,这是一节不能逃避的

噩运:丑陋的眼睛——人的,兽的,

充血的,烟黄的,某一种饥渴,失神的疯癫……

魔术棒指着东一点西一点的懊丧,

不知道呼吸的理由,迫害与被迫害的理由,

也茫然于狞笑着牵引我们的“死亡”,

可是爬起来,从一只羔羊的哀怨里,

年青,而且在历史的夹缝里看见光,

每一个取火者都退隐到黑暗里,而我们

惊醒了,(从一个冬日的潮湿的恶梦)

是在褴褛的小屋里,为一个信号,

一个可祝福的使者照花了眼睛……

「丑陋的眼睛这个特写镜头迅速把身体与国族联系起来,点出人间的一切都有病态意味,「魔术棒暗示日常生活的支离破碎,「呼吸的理由比喻存在的意义,形而上焦虑紧跟着社会性的苦恼。但希望依然存在。从生活的苦难里挣扎起来,年青而哀怨的「羔羊看见「历史夹缝里的光明,虽然由于「取火者隐退到黑暗里,能否得到火种尚未可知。但「祝福使者(春天)带来的光亮信号,照花了梦中人的眼睛。诗的第二节从想象的角度落笔。「市场指代资产阶级现代性,它使人丧失存在的本真状态。「威权与高楼、轿车、耀目的门窗相联系,点出阶级批判的向度。为生活而喘息的人在厌倦中等候雕零,见证「冷酷与死亡是唯一的真理。第三节写道,「我对中产阶级的奢华生活感到厌倦,恍若被囚禁在狭窄的空间而近乎窒息,急切地呼吁人们投入生活。但是,「坚持一个萎若的传统,一杯/殖民地的咖啡,溅满了脱页的史篇,说明在殖民地的文化空间里,传统与现实无力提供这种机缘。诗尾部分,「我的生命力被「春天唤醒,荒海般的激情终于被推向巅峰。从目睹春天到来而产生宁静的喜悦,到以感慨忧郁的调子沉思过往的苦难,从对中产阶级世俗生活的批判,到对历史/现实的疑虑,最后以激扬高亢的语调结束全篇,诗人的抒情声音「状态出神,联想自由,沉思活动溢满情感的色彩,旋律跃动不定,动向不易测而时有惊喜的跳跃,全诗入神处都在意识的边缘进行 。[38]

[31]杜运燮、张同道编,《西南联大现代诗钞》,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页289。

[32]同注20,页290-294。

[33]罗寄一,,载天津《大公报?文艺》第72期,1947年5月2日。

[34]同注20,页299-300。

[35]同注20,页294-296。

篇9

20世纪初,为了一战后经济的快速恢复,欧美各国都致力于对工业技术的发明和利用,对自然的开发和破坏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人类的行径是否将把自身的生存环境送上绝路。而这种忧虑在威廉斯的诗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威廉斯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惠特曼的影响,他们共同的特点不仅仅是新式诗体的自由与解放,更有价值的是借用自然万物的主题,向世人展现“自然与人类社会是同一”这一概念,两者应当体现为一种“双向的、相互的渗透”的关系。例如威廉斯主张“诗歌应该向读者展现大自然纯真的一面”,并且认为“作者思想的自然流露,将会使自己置身于永恒的大自然当中。自然不是承载记录人类行为的‘油纸’,自然是不以这个前提而存在的,这也恰恰是自然的价值所在。”

在威廉斯众多的诗作中,《春天和一切》(Spring and All)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这样开始:

去传染病院的路上

冷风――从东北方向

赶来蓝斑点点的汹涌层云。

远处,

一片泥泞的荒野

野草枯黄,有立有伏

一潭潭的死水

偶见几丛大树

沿路尽是灌木

小树,半紫半红

枝桠丛丛纠结

下面是枯黄的叶子

无叶的藤――

作者把该诗的背景放置于自己“去传染病医院的路上”。接着“冷风”“泥泞的荒野”“枯黄的野草”等意象迎面而来。继续前行,诗人看到的是水潭、树木,还有“枯黄的树叶”和“脱尽的藤蔓’,一切如冬天一样荒凉静僻。医院里人们正在经受病魔的煎熬,医院外又是毫无生机的严冬。一个是现实的人类世界,一个是非人类的自然世界,这正是威廉斯想向人们展现的“同一”:人类和自然一样都处于“最萧条”的状态。这里的“传染病院”只是人类世界的一个缩影,同样萧条的景观也是整个生态的缩影。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逐渐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主导,这股“革命的力量”给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无情地撕裂了人类关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梦想。自然环境的恶化正如威廉斯诗歌当中的严冬下的“荒野”“枯草”一样奄奄一息,了无生机。正如库柏(William Cowper)的《工作》(The Task)中的诗句:“God made the country,and man made the town.(上帝造了乡村,人类造了城市)”人类在建造城市的同时毁坏了自然,破坏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根基。而威廉斯的诗歌代表了一种“前现代”意识的自我觉醒。他向人们展现的是关怀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并认为补救为时不晚,正如这首诗后三节写到的一样:

看来毫无生命,倦怠不堪

而莽撞的春天来临――

他们地进入新世界

全身冰凉,什么都不明白

只知道他们在进入春天。

而周围依然是熟悉的寒风――

瞧这些草,明天

野胡萝卜那坚挺的卷叶

一件一件清清楚楚――

越来越快:明晰,这叶子的轮廓

可是在此刻进入春天

依然那么艰难――然而深沉的变化

已经来到:它们扎住的根

往下紧攫,开始醒来

(赵毅衡译)

冬天的背后就是生机盎然的春天。作者只用“野胡萝卜那坚挺的卷叶”就把春天的生机盈盈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他从想象中的春色重现进入对眼前景色的观察:“它们扎住的根往下紧攫,开始醒来。”最后一节既是强烈的感受,也是自然界的真实再现。在人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野胡萝卜根已经开始了一个春天的生命之旅。这里的“春天”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季节,而且是承载着整个生态和人类“复苏”的更深层意义的象征。其实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自古有之。“自‘二希’文化合流的文艺复兴以后,人类普遍盲目自大地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形成了突出的人类中心观念,进而把古希腊开始的对自然的穷究发展为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在笛卡尔及其以后的西方哲学中,主客二分的关系模式,不仅仅是一般地指人与物的关系,而且是以‘我’为‘主’,以‘物’为对象、为‘客’的关系模式。在这一关系中,主客双方并非一种平等关系,而是一种‘主动―被动’的关系,是一种‘征服―被征服’的关系。”从威廉斯的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主张人类要生存就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虽然人类凭借科技力量的强大,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恐惧、敬畏自然,但人如果要达到内在宇宙、精神、心灵的平衡,就要与自然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在《春天和一切》中的三对意象:“传染病医院”和“严冬局部特写”;“死气沉沉的冬天”和“生机盎然的春天”;题目“春天”和“一切”,都是威廉斯表现他自然观念的载体。第一对意象分别代表着生存环境恶化中的人类和正在遭受破坏的自然界;第二对意象中的“冬天”暗指人类和自然同时所处的消极状态――人类自身行径的后果使得自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怀疑与迷惑甚至绝望,而“春天”则象征着两者还有希望;第三对意象中的“春天”代表着整个生态系统,而“一切”蕴含着世界万物,生态系统和世界万物同处于这个精密复杂的生命网之中。这三对意象正是威廉斯“同一”概念的写照。看来如果“生态批评”要追根溯源的话,威廉斯可以说是先驱者之一。

20世纪中后期开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正如生态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所谓自然生态危机是相对人而言的,是人用生产方式从外部参与了自然的生态,造成了整体或类似整体的破坏,并反过来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存。”“文学的生态批评”也随着环境运动的兴起而蓬勃地发展起来。生物中心主义更是提出:“人是地球生物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人类生存依赖于其他生物,这是人的存在的最基本特点;人与自然是各种相互依赖的整体;所有有机体是生命目的的中心。”以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重新细读威廉斯的诗作,追溯诗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的心路历程,辨识其自然象征主义手法与多元表现方式的艺术特质,便能感悟到作者潜在的生态关怀意识。威廉斯这种“深绿色的意识”与当下的“绿色浪潮”即作为人类生存新主题的“环境与发展”不谋而合。威廉斯心中向往的“人诗意地栖居”意味着:“总由一死者栖居,是因为他们接纳本然的天。让太阳、月亮赶自己的路;让星星在自己轨道上运行;让季节自得其乐;不将黑夜变成白天或将白天变得躁动不安。”。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2]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3]鲁枢元.精神生态与生态精神[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

[4]赵毅衡.美国现代诗选[M].北京:北京外国文学社,1985年.

[5]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6]曾思艺.外国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Jay Parini Brett C.Millier.The Columbia History of American Poetry,1993.

[8]Tapscott,Stephen,American Beauty:William Carlos Williams and Modernist Whitma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9]Devall,Bill and Sessions,George,Deep Ecology,Layton:Gibbs M.Smith,inc.,1985.

[10]Garrand,Greg.Ecocriticism.New York:Routledge,2004.

[11]Bate Jonathan,The Song of the eart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2]John McCormick,American & European Literary Imaginati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New Brunswick,2000.

篇10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1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在记忆的隧道里永存。

读着《北方》,仿佛已经置身于苍茫的北地,厚重黄土地给我带来的一种浓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无垠的荒漠上,望着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上坡,河岸,颓垣等都在,感叹着这个时代的悲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的无奈,那种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悲痛和对光明的热切的渴望。作者的笔尖带我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见到了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奄奄一息的民众,也让我看见了他的浓郁的爱国情,尽管这片北地上到处都是抱怨与痛苦,可是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五千年的时间的历练给我们留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仅仅有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且有他们那无私的博大的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啊,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虽然只是简短的文字,可却也深深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为我所爱,因为它承载的是中国千万民众的信念,承载的远方的未知的却必须会出现的曙光。

读完《艾青诗选》,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用生命为祖国颂唱”的艾青,“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的写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此刻生活的思考,我会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说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会找寻近期的“盼望”,盼望着我以后梦想生活的到达。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2《艾青诗选》是我国现代的诗词的选集。暑假过半,今日最终把它啃完了。

TOP1《礁石》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被浪花怕打得脸面不堪的礁石,伤痕累累。表面上写水浪的无情,实际上却象征着被困难困扰的人。

人,应对坎坷,总是会摔得不成不成样貌,容易放弃的人会立刻倒下;坚持到底的人会依然站着,带着一种乐观,微笑地应对生活,这才是一个人应有的魄力。

TOP2《光的赞歌》

“只是因为有了光,

我们的大千世界

才显得绚丽多彩

人间也显得可爱”

“可是有人惧怕光,

有人对光明充满仇视”

“愚昧就是黑暗

智慧就是光明”

世上的人总有明暗两分,我们都崇尚光明,但仍有一些人却把心中的暗念放大。他们想活得权利,有着巨大的野心。

历史上,那些愚昧的皇帝,各个朝代的奸臣,他们把光明的人一个个剥削去,为了不被推翻;把黑暗的人一个个重用起来,为了巩固自我的统治。他们无端地压迫别人,为所欲为。

可是,他们错了,因为世界上光明的人多了去了,在一次次的压迫之下,他们只好选择反抗,决定经过自我的努力,捅破黑暗的统治,虽然他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公正和光明定会眷顾他们的,他们会为国家的英勇斗争,一向到底。

……

看似普通的叙述中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也并不是能看懂每一首诗,也许还需要联系当时的背景。

敬佩艾青,用笔这个犀利的武器,把一个个需要讽刺的社会现象,写成了优美的诗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为国家奋斗。

向艾青致敬……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3早就听说爱情是著名的诗,阅读这本《艾青诗选》时还猜想,他的诗豪迈?还是像徐志摩的一样委婉?都无从得知。这次就以一种未知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不惊奇琪艺朵朵涟漪。

爱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艾青的是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的语言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虽说我可能喜欢乐观话得豁达的诗,可艾青的一生经过很多波折,可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从中提炼出诗人忧国忧民大情怀。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是在记忆里永存。

读完《艾青诗选》这一本书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艾青写这首诗时正难国内当头,这首诗写出了艾青的忧郁。他的忧郁源自于农民的苦难,这里有浓烈的爱国之情。

作者用一只鸟的形象开头,在个体上面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是为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的为祖国大地而歌唱。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也要像爱情那样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而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唯有努力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要保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爱情是重要的事,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会深思,就算少了盼望,我也会努力盼望我以后的理想生活。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努力,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4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他曾任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艾青的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幼年时被父母视为克星的他被寄养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于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作为儿子的疼爱,反而得到大堰河浓浓的爱意和关心,从小感染农民的纯朴和忧郁,在他以后的创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将自己作为儿子的深情寄托到大叶荷身上。于是在他创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达了对大叶荷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她不幸身世的描写。

艾青创作还受西方哲学和文学影响。在诗歌中,他将现实主义主义手法和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吸收世界诗艺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其丰富性。同时他又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感情炽热,结合了革命浪漫主义诗风和现实主义本色,极富革命战斗精神。

艾青在其创作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独特的审美意象,忧郁和崇高之情,反映民族悲剧性境遇。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善于捕捉意象、色彩渲染增加形象鲜明性,具有散文美,融汇光彩和音乐的律动。递进排比句式,首尾呼应的手法。“太阳”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两大中心意象,是其创作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艾青把自己对于祖国和广大农民的深切关心赋予在诸多作品中,他与劳苦大众一齐同呼吸共命运,可谓忧国忧民。他的忧郁就是农民的忧郁,他的愤懑就是农民的愤懑。而他对“太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他对这一个时代的忧虑,他希望光明、春天的到来,能够带领深陷黑暗中的人民走向黎明。两个意象互相映衬,完美融合,达到现实与理想的交汇,民族与世界进步思潮的统一。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中,反映自己名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这是艾青创作的思想主旨。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5《艾青诗选》用了两天时间就翻完了,抄录了几首诗。整体感觉他的诗歌本身与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者说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二者之间是十分不相称的,他的大多数诗歌都不是十分出色,仅有少数的一些还不错。说他不应当在诗歌史上占那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的诗歌的个人特色不够鲜明,他的诗的风格是那种十分多见、一般的诗,他没有为中国的新诗供给多少新的东西,所以贡献也就有限。

我看完穆旦的诗后说他的诗与杜甫的相类似,能够说是“诗史”,那么与艾青的诗比较起来,艾青的诗更应当享有“诗史”这个名词,他的诗的特色之能够说是题材十分广泛,但相对又集中,概括起来能够说是写出了那个年代贫穷落后中国土地上的欢乐与痛苦,他从国统区到大后方,从农村至前线,从树林到旷野,一一都在他的笔下得到展现,所以说他记录下了那样一个时代是可是分的。但遗憾的是他的记录缺少个性,或者说诗性还不太足,至少在许多诗歌那里是如此,所以这些诗的认识价值、历史价值是不低的,但诗的价值却相对较低。即使是他的《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有名的长诗,在我看来也并非异常出色。

艾青的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喜欢用程度副词,“那么”、“十分”等,而在对事物进行描绘时,声、色、形俱全,从各个方面进行描绘,列举东西时同样如此,所以这就造成他的诗歌的第三个特点,铺张。他喜用排比句,有时甚至是六七个相同的句式,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可是他的描绘、比喻有个缺点,就是新颖的不多,常常采用的是一些大家经常很熟悉的东西,这样就使得他的诗缺少个人的东西,但这也许正是他的诗广泛传播的原因,因为这样的诗是大众化的,不是贵族的,更容易为大众理解、欣赏,也更容易得到官方的认可。

篇11

看到题目,先别急着往下读(读经典的文本,最好都能有这样的阅读习惯)。如教学林良的《沙发》。读完题目,可以让学生想想诗人会怎样下笔;看到家里的沙发,你会想到些什么?……也许学生见到沙发的模样会说“请坐,请坐”,因为心中有一份传统美德;但我们万万想不到在诗人眼里,这居然是“抱抱你的/姿势”。在猜测阅读中,可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童诗的“意想不到”,而童诗独特的思维和视角,也就在不经意间和学生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二、整体观照

儿童诗歌一般都短小、有趣,忌讳割裂,不适合进行分析性阅读。课堂教学中宜从诗歌的整体入手,要求学生在整体阅读中体会诗歌大意,在整体观照中领悟诗歌内涵与情感,最后通过整体诵读达到对诗歌的理解。

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包括古诗和现代诗歌教学都是一致的。以五上的《最后一分钟》为例,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在通读全诗后,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最初的、最直观的、最真实的感受:“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分钟?”由于学生个体原有文化积淀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他们的感受是参差不齐的。大部分学生感受到这最后一分钟是难忘的、激动的、高兴的,这是比较浅层次的感受;也有小部分学生感受到这是漫长的、崭新的一分钟,这是比较深层次的感受。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贯穿诗歌始终的情感线,也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气脉。有了整体观照为基础,就为深入研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意象感知

意象是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依托生动的意象完成诗意的传达。因为诗歌讲究含蓄和跳跃,所以有些意象并不那么容易为孩子所直接感知,教学时需要教师借助相应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意象具象化,通过想象,将静止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声音、形象和色彩。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体验

儿童诗中的意境往往是非常生活化的,课前或课中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体验,或开展游戏,或引导表演,都能让学生顺利地进入诗歌意境,与诗中人物展开情感交流。如《雨后》一诗描写了一群孩子玩水的热闹景象,尤其表现了兄妹俩的快乐与矛盾之心。可以让学生趁雨后玩玩校园里的积水,体验丰富了,学生很自然地就把诗中的人物转换成他们自己,感情到位,朗读也就有声有色了。人教版低年级教材中类似的儿童诗歌比较多,如《比尾巴》《鞋》等,都可以采用游戏或表演的办法,让学生加深体验,更好地学习。

(二)图像补充

有些诗歌的意象不是学生所熟悉的,教师就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领学生丰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如《最后一分钟》,香港百年的屈辱史是学生所陌生的,然而只有感受百年来曾经的痛苦,才能体会此时此刻的欢乐。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补充、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租界内中国人的种种屈辱,帮助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当然,诗歌的想象是无尽的,适当的图像补充只是一种引领、一种载体、一种铺垫,而不能完全代替,更不能就此剥夺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阅读链接

当诗歌内容比较抽象时,可以引进新的阅读资源进行支持和补充。如在教学《最后一分钟》时,笔者就准备了关于和的阅读材料作为补充,帮助学生理解“虎门”“紫荆”等意象。

(四)诵读

儿童诗歌的朗读比起古诗来有更多的自由,它不受格律的限制,更多的是依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定,甚至有的儿童诗歌在分行时就考虑到其中的情感元素了。指导诵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边想象边自然地按自己体会到的节奏表达情感,童诗的趣味就流露出来了。

有些诗歌甚至可以有多种读法。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依着各自的理解读,反而更能读出童诗真正的趣味。如上海的卢雷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曾经谈到一首儿童诗的教学。“绿水草,红金鱼,小弟弟,数金鱼,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这样的诗歌该怎么读呢?他让一年级的学生自己读。结果有一生读成“一二三/四五六/七——/”,理由是有一条金鱼藏起来又游出来被发现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原来此首诗歌的言语秘妙就在这,虽然只有简单直白的几个字,却生动刻画出金鱼在鱼缸中游动嬉戏的情状。而朗读就是打开这首诗歌言语秘妙的钥匙。这也提醒我们关注童诗教学的另一重要任务——言语实践。

四、言语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儿童诗歌教学也同样要重视言语实践。

(一)根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开展言语实践

学生对诗歌的言语实践最重要的方式是诵读。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不同目标、不同形式的读,使课堂书声琅琅、诗韵悠悠。

同样以《最后一分钟》为例,在“初读诗歌、读通诗句”板块,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笔者安排了“读准短语,发现规律”这一环节。请学生读第一行词语:脊(jǐ)梁、悄(qiǎo)然落地、旗杆,在朗读中完成多音字正音。又请学生读第二行词语:风雨归程(chéng)、叩问(wèn)、嘴唇(chún)、伤痕(hén)、灵魂(hún)、沸腾(téng)、钟声,在朗读中扫清字词障碍,并且渗透诗歌的一大特点——押韵。紧接着安排“送词回诗,读顺诗句”环节,将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的词语,送回诗行的末尾,再读诗歌,读出韵味。

(二)根据诗歌的表达特点开展言语实践

许多优秀的儿童诗都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在《最后一分钟》一课中,诗歌的第二小节“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是这首诗歌中最具特征的诗歌语言形式。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引导他们发现诗歌的语言规律,感知诗歌的语言形式。同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提炼诗歌的意象,尝试仿写,用诗歌的语言将画面定格。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言语实践

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诗歌学习时,可以通过比较,发现诗歌语言表达的共同点,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诗歌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同时,还可以适时进行中外同题诗歌、同一作家的多篇诗作、古诗和现代白话诗等的拓展比较阅读,在诗文比较中加深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和体会。

模仿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了范本依托,学生容易通过模仿进行语言积累、内化和迁移。诗歌的模仿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观察视角的独特性。同一样事物,诗人看到的、感受到的是哪一点?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如果让我们来观察,会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从观察视角入手,把学生的思维打开,练习观察与思维的独特性。其次是模仿诗歌的表达形式。诗歌表达形式的独特性体现在用词上,也体现在分行上,甚至体现在文字的排列上。通过让学生多读、背诵,体会诗歌形式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引领学生适当模仿,从而提高表达质量。

儿童诗歌是唱着儿童心曲的歌。不管是儿童诗阅读、欣赏还是写作,都要用童心聆听,用童真回应,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这美妙的世界,在他们的心田里播下美的种子,让他们沐浴着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快乐成长。

附:小学阶段教材内儿童诗歌(现代诗)统计 (人教版)

册数 课文 作者 国籍

一上 拼音4《轻轻地》 郑春华 中国

一上 拼音5《猜一猜》

一上 拼音6《在一起》 李秀英 中国

一上 拼音7《“过桥”》 邓元杰 中国

一上 拼音8《欢迎台湾小朋友》

一上 拼音9《小白兔》 刘 御 中国

一上 拼音10《有礼貌》 李光迪 中国

一上 拼音11《月儿弯弯》 王清秀 中国

一上 拼音12《登山》 蒋文美 中国

一上 拼音13《彩虹》 程逸汝 中国

一上 复习四读读背背《秋叶飘飘》

一上 识字(一)课文第4课《操场上》

一上 课文第3课《小小竹排画中游》

一上 课文第4课《哪座房子最漂亮》 杨霞丹 中国

一上 课文第7课《小小的船》 叶圣陶 中国

一上 课文第9课《影子》 林焕彰 中国

一上 课文第10课《比尾巴》 程宏明 中国

一上 语文园地(三)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一上 识字(二) 第1课《比一比》 杨福康 中国

一上 识字(二) 第3课《菜园里》 寒 枫 中国

一上 识字(二) 第4课《日月明》

一上 课文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 王宝柱 中国

一上 课文第13课《平平搭积木》 田 地 中国

一上 语文园地(五)我会读《天上的小白羊》

一下 课文第1课《柳树醒了》 雪 兵 中国

一下 语文园地(二)读读背背《鞋》 林武宪 中国

一下 语文园地(三)读读背背《小鸟》

一下 语文园地(五)我会读《人有两件宝》

一下 课文第25课《快乐的节日》 管 桦 中国

一下 选学课文第1课《春风吹》

二上 课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上 课文第5课《一株紫丁香》 滕毓旭 中国

二上 课文第9课《欢庆》 郭荣安 中国

二上 课文第23课《假如》 白 冰 中国

二上 课文第26课《“红领巾”真好》

二上 选学课文第1课《四季的脚步》

二下 课文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下 课文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下 选学课文第1课《春的消息》 金 波 中国

三上 课文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毕国瑛 中国

三上 语文园地(三)趣味语文《花鸭和彩霞》 阮居平 中国

三上 选学课文第6课《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金逸铭 中国

三下 课文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 薛卫民 中国

三下 选学课文第1课《山城的雾》 蒲华清 中国

四上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雨中的树林》 金 波 中国

四上 选学课文第1课《延安,我把你追寻》 祁念曾 中国

四下 课文第2课《桂林山水》阅读链接《浓碧》 袁 鹰 中国

四下 语文园地(二)趣味语文《说“信”》

四下 课文第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高洪波 中国

四下 课文第21课《乡下人家》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 戴望舒 中国

五上 课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艾米莉·

狄金森 美国

五上 课文第6课《梅花魂》阅读链接《故乡》 杨 牧 中国

五上 课文第18课《慈母情深》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 冰 心 中国

五上 课文第24课《最后一分钟》 李小雨 中国

五上 选学诗歌第2课《斗笠》 王宜振 中国

五下 课文第3课《白杨》阅读链接《帐篷》 艾 青 中国

五下 课文第9课《儿童诗两首》

《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高洪波

张继楼 中国

中国

五下 选学诗歌第9课《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叶 浪 中国

六上 课文第6课《怀念母亲》阅读链接《我的中国心》 黄 霑 中国

六上 课文第8课《中华少年》 李少白 中国

六上 课文第20课《有的人》 臧克家 中国

六上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太阳的话》《白桦》

阅读链接1《我们去看海》

阅读链接2《致老鼠》

阅读链接3《爸爸的鼾声》 艾青\

叶赛宁 中国\

俄罗斯

金 波 中国

阎 妮 中国

六上 选学课文第6课《我们的方阵》 吴 珹 中国

六下 课文第5课《手指》阅读链接《手》

六下 回顾拓展三 日积月累《囚歌》 叶 挺 中国

六下 课文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链接《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刘倩倩 中国

六下 课文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蔡桂林 中国

篇12

一、语言文字出现眼前,语文知识站在背后

我们不妨找个实例,先来“挖一挖”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一首现代诗《最后一分钟》,先看第一节: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短短五行诗,浸透知识里。

社会知识。“午夜”的时间指称,“香港”的地理位置,“最后一分钟”所包含的时间、地点、事件。

语基知识。拼音、构字、组词成句、独词句、单句、复句。

修辞知识。拟人,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看待,便于抒感,倾吐肺腑之言;夸张,“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排比:三个“听”句;仿词,由“风雨兼程”仿造出“风雨归程”。

文体知识。现代诗的分行排列;大体押韵;突破语言常规:第一行“午夜”是句号,没有换行,而“香港”后是逗号,却换行了;凝练:“风雨归程”涵盖了香港被割让到回归的一百多年的艰难历史;跳跃:三个“听”,说的是三个方面——历史风雨、终于回归、万众激动和思考。

写作知识。过渡句的“启下”:这一节的末行“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一个过渡句,以引起下文;下文的第二节就是写看到的升旗仪式和万众激动的场面,扣住“心跳”;第三节则是回顾历史,扣住“叩问”。遣词造句的准确:三个“听”,似乎听到一分钟的倒计时滴答声。第一个是“倾听”,准确表现最后一分钟时大家紧盯着倒计时钟滴答滴答的钟声的情景,这钟声也是风雨归程的声音;后两个用“听”,不宜“倾听”,因为“越走越近的脚步”,声音越来越响;“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应该是更强烈的声音了,更不宜“倾听”。修饰和限制:用“所有”来修饰“中国人”,表明心跳和叩问的还包括香港的、澳门的,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而不仅仅是内地的中国人。

这还是诗的第一节,若是整首诗,各系列的语言文字知识就更多了。此外还有关于课文理解的知识,关于略读课文的知识,关于作者的知识,关于语文作业的知识,而且如果要朗读的话,还有抑扬顿挫起伏疾徐的知识;如果要写诗,还有观察、构思、立意的知识等等。

可以说,知识无处不在,无“知”不成“文”,无“知”不成“章”,无“知”不成“书”。当然,从另一角度看,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此且避过不提。

二、工具人文或左或右,课标修改一锤定音

把罗列的这些知识都作为教学内容,明显是“学究先生”的教法,这样的课堂估计不会有。有四个制约。一、教材。现行教材以主题内容编排,入眼的首先是内容,知识无序,且很少明确标列。二、教师。教材文本是以文字出现的,知识“藏”在文字后面,需要教师自己去发现,见仁见智决定权在执教者手里。三、学生。人一出生,凭着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和大脑,就已经主动或被动地在“习得”各种知识了。像这一节诗,不用教学,学生也能大致“读懂”,尽管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语言规律的术语和各个分支系统。四、课时。按照常态,这首诗教材作“略读课文”处理,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不可能教授系统的知识。

以理解内容为主,知识基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这样的课堂教学这几年比较多见,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强调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发展”,对应试教育的弊端作过比较深入的剖析和批判。可以说,应试教育的主要基因是“知识”。反对应试教育,“知识”当然不可能成为“座上宾”。进入本世纪,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工具性”的内涵并未点出,“人文性”又并非是语文学科所独有,因而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现状是人文性强,工具性弱,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阅读教学重内容轻语言、重情感轻知识、重理解轻运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这些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回归”“返璞归真”“本色语文”“语文姓‘语’名‘文’”“语言是语文课程的DNA”等等主题词和说法不绝于耳。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颁布,对语文的“课程性质”作出了明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内涵有三方面的限制词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使工具性和实践性有了清晰的凸显。“语言文字”是内核,“学习”是手段,“运用”是归宿,“综合性、实践性”是工具的外在特征。只有“语言文字”这张“皮”存在,学习、运用、综合、实践这些“毛”才有依附。

三、精要选择语文知识,不可忽视语用背景

语文教学只重视人文内容或者只关注语文知识,都是“走极端”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正道还应该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指明的。比如阅读教学的建议:“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语文知识“可以”学习,但应该选择“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语文知识学习必须克服一些弊端:脱离运用、系统学习、死记硬背。

教学一定要关注语言文字,但语言文字并不等同于语文知识。语言文字是语言实践的产物,语文知识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挑选、解释、加工、整理、归纳和分析,是对语言运用的系统认识。所谓系统,是指名称、定义、例举、作用、辨析等一系列的知识链条。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需要知识,但更需要实践。获得语文知识尤其是“系统”的语文知识并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语文知识教学没有必要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有这样几点是需要明确的:

1. 学段有别。学习语文知识,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小学是不应该系统化的。小学有低中高段,知识学习也有不同侧重。比如讲比喻,那种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是什么句、喻词、喻体”里边打转转就不应该。修辞学习可以是低段认识变异,中段体会效果,高段学习用法。比如教《林冲棒打洪教头》,花了一些时间介绍古典小说技法“背面铺(敷)粉法”,对小学生而言,也是不妥当的。

2. 实践出知。未受过系统知识教育而成为大家的大有人在。往远的说,《诗经》作者不可能受过什么系统教育。往近的看,小说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写”的大师;脱口秀周立波活跃在大江南北的舞台,无疑是“说”的名人。就圈内而言,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1200多篇,著作130多部,“著作”远远“超身”。可如此能说会道善写的人,竟然都是小学学历,他们是在一次次实践中感悟、反思、总结,掌握了写小说、脱口秀、发专论的真谛。

3. 教材导向。现行教材的编排思路,可以避免教学陷入“语文知识系统化”误区。上世纪70年代起,人教版几套教材是以小学生应当具有的读写能力为序组织单元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读或写的训练项目。现行教材以内容专题组织单元,试图统整各项语文活动。当然,我们更期望内容序列、读写序列都能呈现的“双序列”教材问世。

4. 为用服务。小学生学语文知识,不是培养语言学家,而是为了提高读写能力,当然不需要系统。诗人李小雨以自己《最后一分钟》这首诗为例,谈了新诗四个方面的艺术特点:高度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和细节;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含蓄,注重诗的意境。如果说,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一种语文知识,教学必不可少,那也只能是在帮助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写诗欲望中,选择一些必要的呈现出来。

四、知识面孔不该僵化,语文实践灵活无痕

“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或不是,非我所论,引此是想说明,知识是纯粹的、枯燥的、严肃的,如果在课堂上摆出一副冷冰冰的僵化面孔,再强化知识教学也没有效果。应该把知识乔装打扮,成为活泼的小姑娘,使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无痕地获得语文知识。笔者曾有所实践,在此晒一晒。

1. 口诀。二年下期《雷雨》,怎样写好“垂”字,老师在“田字格”里边范写边说口诀:“千到底,草头宽,长短两横垂好看。”把笔顺、笔画、匀称的写字知识都含在里边了。学生写字姿势不好,关键在于执笔姿势不对,正确的执笔应该是——寸笔(指离笔尖一寸),对齐(中指垫在笔杆后,拇指与食指对齐),朝你(笔尖朝别人,不是朝自己)。

2. 老搞先生。三年下期《女娲补天》,课文中的动词使用丰富准确,常见的教学是找动词、换动词、说作用,繁琐且无必要。我就故意编造说有一“老搞先生”,凡说到动作词语都以“搞”字搞定,如果他来写这一段,会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

五彩石搞齐了,女娲在地上搞个圆坑,把五彩石搞在里面,用神火搞,搞了五天五夜,五彩石搞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搞在一个大盆里,搞到天边,搞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搞,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搞好了。

学生读得笑破了肚皮,然后亮出课文的正解。这样的动词运用知识,学生记得更深刻。

3. 变脸。四年上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变序、重组、增减的训练手段体会古诗的艺术。比如全诗可以漏一字变成词,或每句减一、二、三、四字成另诗。五言:故人西辞楼,烟月下扬州。帆影碧空尽,长江天际流。三言:西辞楼,下扬州。帆影尽,长江流。漏“花”字成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 抬杠。五年上期《最后一分钟》,采用“抬杠法”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先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抬杠,然后老师故意说:“香港是一个地方,怎么能说‘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呢?这句话有毛病。”让学生来“压杠”。学生受此启发,纷纷找出“抬杠”之处,并引起“压杠”。互动说出来的这些“变异句”,都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和修辞特点。

5. 看电影。六年上期《军神》,读小说文字如同看电影,语言简洁直观。要体会这一特色,让学生猜一猜,下列两段话,哪一段仿佛是我们在看电影:

A. 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

B.(课文语言,略。)

A段只是一种记叙,像我们平时的作文;B段语句不介绍谁问谁答,但分行排列,简洁明白,这是电影语言。

6. 猩猩读对联。六年下期《狱中联欢》。采用边体验边填空的方式初步学习对联知识。课文通过特务头子猩猩的眼睛,出现一副一副对联,猩猩还可以看到一些对联,比如来到楼八室、楼九室、楼十室又看到几副对联。呈现以下几副对联填空(第三副是猜字谜填空)。

(1)渣滓洞中练道骨(歌乐山外)吹仙风马到(成功)

(2)旧冬唉声(叹气)(新春)眉飞色舞都有(话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