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7: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网建设履职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7月28日,公司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省公司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任务,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扎实推动国家电网战略和省公司要求落地见效。公司总经理出席会议并作题为《担当作为 攻坚克难 优质高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工作报告,党委书记李春光主持参加。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公司上下认真贯彻省公司党委各项决策,全面落实“8+4”重点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各项任务,深化“四个建设”,做好“四篇文章”,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状态,坚持“两手抓”,推动“双胜利”,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指出,今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网公司战略目标落地实施的开局之年。国网公司提出要始终紧扣“稳、进、育、开”四字要求,省公司年中工作会明确“两个排头兵”的定位和“1611”的工作总思路。公司上下要重点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要坚定不移地夯基础、重支撑,二要坚定不移地抓管理、提质效,三要坚定不移地转观念、谋创新,四要坚定不移地优服务、创环境。
强调,下半年要认真贯彻省公司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在推动提质增效上鼓足干劲、靶向发力,奋力攻坚好七方面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任务。一是全力确保安全生产。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坚决杜绝事故发生,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电网安全度夏,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二是奋力攻坚提质增效。强化短板指标补强,紧抓指标精益管控,积极提升经营效益。三是全面提速电网建设。统筹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完成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配网工程,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四是扎实推进改革创新。推进电力改革,深化国企改革,落实内部改革任务,全力提升创新质量。五是进一步优化供电服务。深度对接“七个一批”项目,深化电力协同保障机制,优化前端服务组织。六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培育管理“英才”,全力培育技能“工匠”,遴选市县两级专家,加强职员职级选聘,深化履职积分运用。七是聚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党建+”质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关键词:
工程;跟踪审计
近年来,为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发展对能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各电网企业加大了电网建设投资,2013-2015年分别达到3894亿元、4118亿元和4603亿元,预计“十三五”期间电网投资仍将保持高位。电网企业加强了电网项目工程审计工作,在规范管理、增收节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工程审计一般为事后审计,其所发现的问题大多既成事实,难以整改或整改成本大。笔者所在单位内部审计部门根据电网项目特点,探索开展了电网项目跟踪审计,取得了较好地审计成效。
1定义与定位
跟踪审计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外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均开展了一些理论研究和项目实践,但是,由于时间相对较短,理论界对跟踪审计尚未形成广泛认可的定义,相关的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审计监督方面。笔者根据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将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定义如下: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审计对象实时开展的持续审计监督和及时有效反馈;审计范围可以是项目从前期、建设、后评估等全过程,也可以是部分重点过程。它与传统审计的区别在于将事后审计改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审计,在问题事项未发生或未产生严重后果前,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将事后补救为主改变为事前预警、事中纠偏为主,实现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成本最小化、综合效益最大化。实践中跟踪审计的定位,应当遵循“独立监督、客观评价”的原则,实行监督与执行、服务分离,审计监督流程平行于项目管理流程,确保既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又能保持客观公正。一是跟踪审计流程与项目管理流程应处于平行位置,使审计信息流简洁明了、中间环节少,确保审计的时效性和有序性。二是应将参与项目管理和咨询服务的审计人员(机构)与开展跟踪审计的人员分离,保持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三是跟踪审计业务与项目管理流程间的关联点是项目建设部门(单位);审计机构不应直接对其他参建单位指令,不打断正常的项目进程,确保项目建设部门(单位)对项目进程的主导性,避免“多头指挥”。四是应将微观跟踪审计与宏观跟踪审计相结合,审计流程的定位不局限于单一项目,可针对一类工程或某一管理行为,甚至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审计流程对于单一项目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具有举一反三的功能。
2主要做法
电网项目造价差异较大,大到以亿计的输变电项目,小到万元以下的修理和配网项目;而在数量上又呈现出相反的情况,即造价大的项目数量少、造价小的项目数量多。同时,电网企业审计人员编制相对较少,但是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如东部某省级电网企业本部及所属单位审计人员共175人,约占员工总数的2‰,与电网投资总额相比,人员相对较少。因此,跟踪审计必须依据项目特点和审计资源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方法,才能保证审计效果。
2.1审计资源
电网项目的跟踪审计资源安排适合“以内部审计为主导、多种资源互为补充”,即:同级部门之间协同横向协同监督、上下级单位之间纵向联动监督、内外部审计资源统筹使用。一是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审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审前准备及审计方案研讨,避免了方案实施中的无效工作,增加职能部门急需了解的事项,改变以往“审”与“被审”的对立关系,为共同开展项目管理风险防控和协同监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职能部门自觉自我监督并及时自查自纠专业管理的偏差。二是按照审计资源分布和管理权限,明确各层级审计分工;上级审计部门分项目类型建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统一工作标准和要求;下级单位依据自身特点细化审计实施方案,上级审计部门应做好对下级审计部门的督导检查。三是通过公开招标和竞争性谈判,选择部分优秀社会中介机构作为自有审计资源的有益补充,可以将部分审计业务进行委托,也可以从社会中介机构择优聘请资深注册造价师和注册会计师,以外部专家的身份加入审计组,协助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工程造价等事项审计,提升内部审计专业化水平。
2.2审计方式
一是要根据项目特点和管理需求设置跟踪审计模式。对于重点项目,可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对于一般项目,可采用关键节点跟踪审计模式。二是关键节点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采用关键节点跟踪审计模式的项目,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将关键节点划分为必选关键节点和可选关键节点。所有工程项目必须经过对必选关键节点的跟踪审计,体现出“全覆盖”的目标;但在此基础上,可根据项目特点和以往发现的问题,自行选取其他关键节点,使跟踪审计目标更明确、大幅提高审计资源利用率,同时使“全过程”跟踪审计概念得到较为灵活的应用。三是要碎片化审计方案,增强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各流程的关键节点,制定出各关键节点跟踪审计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采用这种碎片化的各关键节点的具体实施方案统一跟踪审计工作标准和内容,加强对跟踪审计人员(机构)的指导,提高跟踪审计的工作质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跟踪的关键节点快速的组合跟踪审计的审计方案,便于提高跟踪审计效率。四是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提高审计效率。当前,建设单位广泛上线了ERP、建设流程管控以及建设现场视频监控等信息系统。跟踪审计时应熟悉和运用这些信息化工具,建立数据模型实时进行数据比对,全面、深入、快捷的发现问题。
2.3审计重点
审计署京沪高铁跟踪审计等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公告,提出当前建设领域一些较为严重的共性问题,结合电网项目特点,应将建设程序、资金管理、工程质量、招投标等作为审计监督重点。一是沿着资金流向,跟踪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对征地费、青苗赔偿、进度款等资金支付环节,设置前置审计流程,事前审计;对审计权限内施工、监理等单位项目成本支出进行延伸审计,防范“小金库”和资产损失。二是沿着基建程序,跟踪投资控制情况。按照里程碑进度,重点审计开工、重要节点验收等事项,确保程序合法、计量准确;重点关注招标程序、变更、签证、涉及价款的工作联系单等对投资有重大影响的管理事项。三是沿着质量形成过程,跟踪质量控制系统运行情况。重点审计施工图纸的规范性、建设和监理单位履职情况,促进参建单位强化质量基础管控;重点关注施工分包管理,减少转包和违规分包行为的发生,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四是沿着物资交接过程,跟踪物资实物出入库情况。重点关注甲供物资(特别甲供材料)的采购量、入账量和实际使用量的差异,跟踪结余物资、废旧物资的退库管理。
2.4成果运用
跟踪审计报告要体现跟踪审计的特点,第一是要及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及时督促整改;也要定期或根据需要进行综合性分析,将问题整改与管理提升相结合,建立防范风险产生的长效机制。一是审计成果运用也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体现及时性。在事前,审计要结合建设环境和内外部审计在建设领域其他项目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审计对象提示风险,督促其在制定工程实施方案时考虑可能产生的管理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在事中,要及时发现苗头,及时纠正失误,做到“边实施,边审计,边整改”;在事后,及时进行评估补救,确保不出现重大问题。二是要将问题整改与管理提升相结合。对重大问题、普遍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立足顶层设计,从制度、流程查找不足,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其整改与完善,着力构建长效机制,防止老问题反复、新问题滋生。三是要定期形成发出“综合报告”和“重大问题专项报告”,将项目管理主体履职情况的总体评价、发展趋势以及涉及领导层决策等方面的问题,报告领导层、服务科学决策。四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审计要通过各类媒体、会议、培训等平台,宣传监管形势和管理要求,剖析典型案例,提示风险事项,传输依法治企理念,培育合规文化。
3风险控制审计风险
伴随着所有的审计业务,面对跟踪审计这样一个新兴事物,审计风险控制尤为重要。
3.1跟踪审计制度不健全。目前,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鲜有成熟的跟踪审计制度。跟踪审计方式、方法、工作定位以及审计人员的权利、义务等,均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我们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广泛实践并总结固化成果,建立、健全理论体系,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准则,保障跟踪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3.2审计人员素质还需要提升。电网项目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多数项目在野外、现场突发事件多,跟踪审计的实时参与,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工作能力。
4结束语
开展电网项目跟踪审计非常必要,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不过,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研究、实践和创新,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公司高度重视员工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
一是落实技能鉴定组织。将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公司“十二五”规划和总经理年度工作报告,成立总经理任组长的教育委员会,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成立由副总经理任主任的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委员会,每年组织鉴定考核评审,为技能人才打通成长通道。
二是加强职鉴机构建设。结合电力行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规范职鉴中心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明确和优化办公室、职业技能鉴定部等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推行负责人聘任制,提升运作效率。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建站”的原则,向中电联、人社部申请建立电力行业职鉴站,电力行业鉴定站由5个逐步扩充到9个,初步建立功能完备、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特色鲜明的省、市、县三级鉴定实训基地,保障员工培养和鉴定。
三是强化鉴定专业队伍。通过优化选拔、系统培养和考核监督等方式,不断扩充和优化职业鉴定专业队伍力量,现已拥有近500名考评员、近50名质量督导员,切实提升鉴定能力和水平。
健全机制,发挥职业技能鉴定牵引作用
大力加强职业鉴定管理制度和配套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职鉴管理制度。制定《四川省电力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实施细则》、《职业技能鉴定监考、考评暂行规定》、《质量督导员选拔培养管理办法》等规定,构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体系,促进鉴定考务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维护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是抓好过程管理。以培训、考核、督导、调考四个环节为主要抓手,严格按照“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执行标准,全面实施质量督导制度,确保鉴定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优化职鉴流程。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相关流程。如2013年,结合公司技师和高级技师评审规模大、方式相近、评委资源类似的特点,将技师与高级技师评审整合,有效运用评委和场地资源,评审效率提升1倍以上,评审时限缩短约1周,创造技师、高级技师对比评审的条件,评审质量同步提升。
四是加强鉴定站管理。严格按照鉴定站管理办法实施鉴定准入退出和年度评估机制,签订《质量管理责任书》,推出鉴定站质量通报、典型案件查办通报等,规范鉴定行为,增强鉴定质量的透明度。
五是健全配套机制。充分运用职业鉴定结果,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线岗位上岗必备条件;技能等级作为生产序列职业生涯晋升的重要因素,并通过技术津贴等与薪酬待遇直接挂钩;职鉴开展情况、人才当量密度、高技能人才比例等指标纳入对各单位考核,形成领导重视、员工关注、各级履责的良好局面,切实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在电力行业人才培养和储备中的牵引作用。
搭建平台,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方式
通过不断开发灵活的鉴定方式,满足生产人员参与鉴定需求,不断提升鉴定效率
一是服务基层,送考上门。为方便员工就近考试,节约时间,减轻负担,打破了定时集中鉴定常规模式,统筹安排,将考场按区域、分片区直接设置到基层单位。如2012年高级工统考,职鉴中心设置了20个片区,70多个考场延伸到了县供电公司,甚至为偏远地区的个别考生也在当地专设了考点,有效缓解了基层单位“工考矛盾”。
二是拓宽覆盖面,开展小工种鉴定。通过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结合鉴定站实际,添置职鉴设备设施,从2009年起在成都、自贡等鉴定站开展了电力电缆、电力通讯、电力调度、变电一、二次安装、调度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厂站端调试检修等工种的鉴定,努力使各个专业工种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机会均等,让各个生产岗位的员工真正享受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阳光雨露”。
三是职鉴网考,提升职鉴综合效率。2013年,按照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部署,作为试点省份完成3000人规模的初、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化考试,在全国率先创建职鉴网考题库,其中三个工种填补国内鉴定网考题库空白,得到全国职鉴指导中心高度评价。
保障质量,突出职业鉴定人才支撑效果
按照人社部“将鉴定质量实实在在强化提高”的精神,多措并举,切实把鉴定质量抓到实处
一是完善鉴定标准。下大力对变电站值班员、变电检修工、送电线路工、继电保护工、用电监察员等十多个主要电力行业工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鉴定方案和鉴定标准进行了修订,并进行了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等仿真考试,形成了较为规范、科学、严谨的鉴定考核标准体系。
近年来,电网建设跨越式发展,如何控制好电网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提高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引起了各参与方高度关注,造价审计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电网工程造价是电力企业投资建设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造价审计管理就是要在电网工程建设中既能确保工期、质量、安全,又能有效控制造价、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规范建设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
1.投资与决策阶段的造价审计
从审计角度讲,可行性研究报告审计是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审计的重点,详尽、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能为正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重点应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审查:审查是否对项目的必要性、系统方案及投产年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分析,对新建工程站址是否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对新建线路的路径方案是否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否分析了项目及方案的节能降耗效益,是否提出了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远景规模和本期规模,投资估算是否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是否提出影响项目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的重要参数要求等等。
2.设计与招投标阶段的造价审计
电网建设项目设计与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重要环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成果直接决定着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其设计概算、设计精度对项目投资控制十分重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造价审计工作。
(1)审查是否全面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严格控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从而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2)审查是否采用招投标方法确定设计单位,确定的设计单位是否具有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设计的资质。
(3)审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应用了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方案优化,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有限的投资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4)审查概算编制的合规性。检查建筑安装工程采用工程所在地的计价定额、费用定额、价格指数和有关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是否符合现行规定,费用项目是否按国家统一规定计列,具体费率或计取标准是否按有关规定计算,有无随意列项、多列、交叉列项或漏项等,费用是否完整、费用计取是否合规等方面。
(5)审查工程设计是否推行典型设计。通过合理选用典型设计方案和模块,来规范设计内容、保证设计深度、提高设计质量。
3.实施阶段的造价审计
在建设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开展工程审计,能够保证工程的进度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损失浪费,控制工程造价的增加,提高投资效益。该阶段的造价审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监督控制。
(1)审查合同的执行情况。通过对合同条款及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审查是否存在由于条款不清晰、不明确,引起争议,最终增加费用、增加签证等情况;审查合同违约条款的执行情况,对合同中约定的违约条款,结合实际,对履约情况进行揭示评价。
(2)审查索赔情况
索赔是工程承包中经常发生的现象,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气候条件的变化、施工进度、物价的变化,以及合同条款、规范、标准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变更、差异、延误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索赔。
(3)审查监理履职情况。通过监督监理职责的行使来控制工程成本和工程质量。监督已完工程“计量付款”签证制度的执行,未经监理签证不得付款,以保证不突破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4)审查工程物资采购核算、管理情况。一般而言,项目工程物资占工程总造价的50%左右,该项审计有利于直接控制物资采购成本,防止购入低质、劣质材料及设备以至影响到工程质量,也有助于控制物资成本,防止物资“跑冒滴漏”。
(5)审查设计变更情况。审核设计变更的合理性,防止因设计变更、调整的盲目性而影响工程质量,增加工程投资。
4.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审计
竣工决算是确定工程最终造价、了结承包商与建设单位之间合同关系和经济责任的依据。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通常采取各种方式多报结算,以增加工程造价。该阶段的造价审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监督控制。
(1)审核材料设备价格。由于材料设备的价格和定额消耗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施工企业通常都会在编制结算时虚报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重点审核未招标材料设备的单价是否合理,防止施工单位以劣充好,抬高材料价格。
(2)审核定额套用情况。要审核定额套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审核基价是否被套高,定额是否被错用,在选用子目时是否有重复等。例如,挖土方本是普通土,套用定额就不能套用三类土;定额中已包含的工作内容,不能再次重复套用定额等。
(3)审核其他费用控制。严禁虚列、多列费用,严禁摊销与工程无关或不合理的费用,做到工程结算合法、合规。
5.结束语
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关系到电力企业的投资等整体效益,涉及到投资决策、资金运作、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竣工决算等多个领域,为控制好造价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要严格做好造价审计工作,抓住工程造价审计的关键点,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
农网建设争创优秀。推进农网建设标准化,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部采用典型设计;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度,确保11月底中低压升级改造工程、10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工程项目全面竣工,0.4千伏线路绝缘化率达到70%以上;实现乡镇手拉手供电,实现城区配网自动化;农网节能配变比率80%以上。
供电所管理争当典型。加快供电所标准化建设,健全和完善界面清晰、职责明确、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高效供电所管理机制;加快供电所信息化建设,完善并应用供电所视频会议系统;完善远抄集抄系统建设,城乡客户供电“四到户”管理95%以上;在10个供电所全部建成标准化供电所的基础上,力争建成1个标准化示范供电所。
关键业绩指标争做标杆。加大指标管理力度,确保指标先进性,公司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低压线损率分别达到99.892%、98.881%、8.8%。
二、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供电所管理
1、严格落实供电所系统集约化管理措施,形成涵盖规划、计划、执行、考核的闭环管控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加强供电所统一管理。
2、深化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建立界面清晰、职责明确、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高效供电所管理机制,实现配电(检修)和抄表专业化管理。
3、规范供电所组织机构设置和定编定岗定员,研究建立符合农网实际、有利于队伍稳定和农电可持续发展的供电所用工形式。
(二)持续加强安全管理
1、深入推进供电所现场标准化作业,严格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全面完成各项年度安全重点工作。
2、着力提升供电所电力应急保障快速响应及有序处置能力,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组建基层农电保障应急队伍,经常开展应急演练和演习,加强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三)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1、科学编制农网改造升级规划,将升级改造规划纳入公司电网的总体规划,统筹城乡电网,适度超前经济发展,解决农网网架薄弱、供电质量不高、供电线损大、供电“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
2、推进农网标准化建设,按照“两型一化”、“两型三新”和“三通一标”等要求开展工程设计和施工,严格按照中低压配电设施改造典型设计标准进行改造。
3、组织好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工程管理,强化工程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4、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提升农网安全、节能、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装备水平,深入推进新型农网建设。
5、加快“一户一表”建设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村“四到户”供电管理,加快推进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工程建设,推进城乡客户实现“一户一表”。
(四)进一步加快新农村电气化进程
1、进一步做好电气化建设规划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认真做好电气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衔接。
2、认真开展电气化建设的验收和整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成一个验收一个,达标一个,确保全面完成100个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
3、大力实施线路绝缘化,新建和改造的0.4千伏线路全面实现绝缘化。
4、加快实施远抄集抄系统建设和居民用户智能磁卡电能表应用。
5、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家电下乡和现代农业等电力设施配套建设。
(五)扎实开展标准化供电所建设
1、突出抓好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工作差距的整改,高标准建设、规范化运作,推动供电所各项工作标准化。
2、加强创建工作计划落实,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提高供电所设备、设施及管理水平,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改进检查考核办法。
三、工作要求
全面提高供电所系统争先意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大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创先争优工作取得实效。
一、充分肯定2010年公司的工作
2010年公司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成绩显著、队伍建设明显提升,荣获了“农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全市农电系统组织的培训竞赛中,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一批优秀员工和先进供电所受到省电力公司和市农电管理局表彰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正确指导的结果,是公司上下团结进取、奋勇争先、努力工作的结果。公司每一份成绩的取得、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上级的关怀和关心、员工的心血和汗水。我深信,包括公司员工在内的全体电力人都将会铭记住这所有的一切。
二、清醒认识农电工作面临的形势
农电发展到今天,总体趋势是面临良好的机遇。农电大有可为,农电大有作为,农电充满希望。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地刺激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对电力的需求,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负荷需求大,季节性供电矛盾尤为突出;二是服务要求高,农民电力消费维权意识增强。也正因为如此,今年元月初,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决定,按照这一决策,农村电网将面临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较好地解决目前农村电网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温总理提出要深化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将有利于理顺农电管理体制,逐步消除制约农电发展的体制障碍。而在电力系统内部,对农电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国网公司、省公司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做精县公司,实质上就是要加强对农电的管理,把农电做精。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国家电网“两个转变”的深化、“三集五大”体系的构建,对农电管理的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农电的各项管理必须实现与城市用电的管理实现无缝对接。而农村电网明显滞后城市电网、农网科技含量明显低于城市电网、农电安全基础明显弱于城市电网、农电队伍素质还参差不齐,还有农村客户安全用电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这些因素将是管理无缝对接的最大障碍,因此,如何从农电实际出发,规范农电管理,提高农电综合管理水平,这对所有农电管理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考量着农电人的智慧和胆识。
三、对做好2011年农电工作的几点建议
2011年农电工作已经在报告中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非常全面,切实可行,希望大家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逐项抓好落实。在这里,我还想重点强调六个方面的工作。
1.务必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是“1”,没有安全,一切归零。要多站在农村客户的角度来考虑抓农电安全的措施和手段,一切从服务农村安全用电、避免农电外人触电伤害为出发点,农电安全宣传要全覆盖,农电安全整改要全闭环,农电安全措施要全到位。同时,要加强施工作业现场,特别是村网改造施工作业的全过程管控,安全稽查组要当黑脸包公,对违章者要铁面无私,打击违章要毫不留情。
2.务必确保降低线损。线损高是我县农电管理的“短板”,是说不起话的工作。今年要通过扎实开展线损管理年、线损效能监察,切实将高损耗的台区、线路消灭掉。要认真落实高损台区、高损线路、高线损供电所“第一责任人”承包负责制,“最高的”都要与各级第一责任人(所长、经理、局长)挂钩,严格考核。要通过一年的努力,确保农电降损取得明显成效。
3.务必抓好优质服务。公司全体员工一定要转变服务理念,落实供电服务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农村电力设备的故障抢修,必须出警迅速,严格落实国网公司抢修时限要求。要完善和深化农电“阳光服务”,要高度重视舆情工作,对客户的投诉要第一时间响应,要切实做好农网“低电压”整治。
4.务必抓好队伍建设。主要突出这么几点:一是要强化观念的转变。现在的农电、现在的农电工作、现在的农电工、现在的农电管理,与农电体制改革之前,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工作质量、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奖惩考核都更加规范标准严格,想在农电混日子决计是行不通的了。二是要重点管好骨干。就是服务部负责人、班组长以及公司本部人员。公司本部要切实推进作风整顿,每一个人都必须正确履职,认真履责,要以良好的作风引领公司全体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服务部负责人必须静下心来,沉下身子,深入一线,深入现场,与员工同进同出同劳动,要尽可能地吃住在供电所,不允许当“走读生”,更不允许常在公司本部或电力局院内晃来荡去。三是落实好准军事化操练。住所员工每周至少集中操练一次,其他员工每月集中操练2次,要通过准军事化操练来锤炼意志,炼就出一股干工作的精气神。四是抓好员工培训。既要抓专业知识的培训,又要抓现场操作的培训,还要抓思想素质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五是要落实好绩效考核。考核必须动真格,拉开档次和差距。
农电工作是电力局的重要工作内容。农电工作非常重要,农电是电力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紧抓好。借此机会,讲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充分肯定2010年公司的工作。2010年公司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成绩显著、队伍建设明显提升。全市农电系统组织的培训竞赛中,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三名,一批优秀员工和先进供电所受到省电力公司和市农电管理局表彰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上级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正确指导的结果,公司上下团结进取、奋勇争先、努力工作的结果。公司每一份成绩的取得、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上级的关怀和关心、员工的心血和汗水。深信,包括公司员工在内的全体电力人都将会铭记住这所有的一切。
二、清醒认识农电工作面临的形势。农电发展到今天。农电大有作为,农电充满希望。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地刺激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对电力的需求,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负荷需求大,季节性供电矛盾尤为突出;二是服务要求高,农民电力消费维权意识增强。也正因为如此,今年元月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决定,按照这一决策,农村电网将面临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较好地解决目前农村电网存在突出问题。特别是温总理提出要深化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将有利于理顺农电管理体制,逐步消除制约农电发展的体制障碍。而在电力系统内部,对农电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国网公司、省公司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做精县公司,实质上就是要加强对农电的管理,把农电做精。
对农电管理的标准越来越高,但是也必须看到随着国家电网“两个转变”深化、三集五大”体系的构建。要求越来越严,农电的各项管理必须实现与城市用电的管理实现无缝对接。而农村电网明显滞后城市电网、农网科技含量明显低于城市电网、农电安全基础明显弱于城市电网、农电队伍素质还参差不齐,还有农村客户安全用电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这些因素将是管理无缝对接的最大障碍,因此,如何从农电实际出发,规范农电管理,提高农电综合管理水平,这对所有农电管理者来说,一个严峻的挑战,考量着农电人的智慧和胆识。
三、对做好2011年农电工作的几点建议
非常全面,2011年农电工作已经在报告中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切实可行,希望大家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逐项抓好落实。这里,还想重点强调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归零。要多站在农村客户的角度来考虑抓农电安全的措施和手段,1.务必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是1没有安全。一切从服务农村安全用电、避免农电外人触电伤害为出发点,农电安全宣传要全覆盖,农电安全整改要全闭环,农电安全措施要全到位。同时,要加强施工作业现场,特别是村网改造施工作业的全过程管控,安全稽查组要当黑脸包公,对违章者要铁面无私,打击违章要毫不留情。
切实将高损耗的台区、线路消灭掉。要认真落实高损台区、高损线路、高线损供电所“第一责任人”承包负责制,2.务必确保降低线损。线损高是县农电管理的短板”说不起话的工作。今年要通过扎实开展线损管理年、线损效能监察。最高的都要与各级第一责任人(所长、经理、局长)挂钩,严格考核。要通过一年的努力,确保农电降损取得明显成效。
廉政风险涉及企业管理中的各个方面,相对而言,干部选拔任用、资金管理使用、基建工程建设、物资采购、重要业务办理等人、财、物管理方面的风险更为集中。廉政风险防控就是将“风险管理”理念引入反腐倡廉实践,围绕权力配置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全面查找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员工在履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使企业提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掌握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权,增强反腐倡廉的预见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廉政风险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影响,是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机制、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检修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廉政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监察审计部负责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日常组织落实和协调,有序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2.落实防控责任。研究制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按照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重点岗位、业务部门、监督部门、领导机构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的防控责任。
3.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动员会,层层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并通过公司网页进行宣贯,理清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思路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消除干部、员工对查找风险就是“破坏形象”、“对号入座”的思想顾虑,克服“与己无关”、“本部门无风险点” 等思想上的偏差,提高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三、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具体操作
1.开展风险识别。紧密结合各部门、单位职能和业务工作实际,以岗位为点、以流程为线、以制度为面,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五个方面,深入排查岗位履职中可能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及主要表现形式,每年进行一次集中风险识别,确保风险信息的持续更新。
2.实行风险评估。由公司成立专家组,包括公司领导、中层干部、专业管理人员和纪检监察人员,对识别的廉政风险表现形式按照发生的概率、影响程度及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并由高到低划分为重点风险(需建立制度,重点监管)、防范风险(需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一般风险(需落实制度,加强提醒)三个风险等级,为确立廉政风险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3.制定防范措施。针对评估出的廉政风险,对现有工作程序、业务流程、管理方式进行认真梳理,根据“风险定到岗位,制度建到岗位,责任落到岗位”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4.融入协同监督机制。把日常工作和监督工作有效融为一体,通过定期召开协同监督联席会议,听取部门分管范围内廉政风险和突出问题排查情况及工作措施建议,促进职能部门监督职能互补、信息互通、有效衔接。同时,应用协同监督“一书两报告”(整改意见书、情况报告、整改报告)的工作载体,对廉政风险防控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控措施制定不具体的部门和单位,下达协同监督整改意见书,落实整改,有效发挥协同监督对廉政风险预警的促进作用。
5.融入风险预警机制。以开展工程发包和物资采购业务(简称“两商”)分析管控为突破口,积极开发运用“两商”业务数据监察系统,对工程分包业务及物资、设备采购的审批、执行和管理环节实施在线实时监控,每月进行巡检,按照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预警机制建设的要求,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及时提醒和纠错,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廉政风险的发生。
6.融入廉政教育机制。紧贴干部、员工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立足于树立“干事、干净”廉洁理念和普及廉政风险防控知识,通过举办反腐倡廉知识辩论赛、邀请上海市纪委和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领导作廉政教育专题讲座、观看各类反腐倡廉专题片和影视剧、参观上海市院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旁听法院庭审等多种形式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干部员工认清自身岗位面临的廉政风险,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为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初见成效
1.从决策层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将“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运作)集体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创建“四好”领导班子考核体系,按照决策准备、决策形成、决策执行的基本流程,加强对“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管控,重点防控“三重一大”决策过程中违反科学性、民主性、合法合规性的行为,避免盲目决策,临时改动会议决策事项,决策前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忽视法律咨询意见、违规决策,决策执行部门工作不到位或擅自变更决策等问题,从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决策程序和制度执行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自查,进一步界定和规范了“三重一大”事项的具体内容和决策程序,对防范和规范决策风险、强化领导班子决策程序、提高公司决策质量与执行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2.从执行层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岗位进行风险防范,重点防控干部人事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设备物资采购管理等业务领域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从健全岗位责任体系着手,按照不相融岗位分离和关键岗位定期轮换的原则,进一步定岗、定职、定责,明确各岗位在处理有关业务时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加强易发腐败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编制了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将风险控制细化到具体业务操作层面,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3.从制度层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过程,从权力分解是否科学、权限界定是否明确、岗位职责是否清晰、操作流程是否严密、制度规范是否完善、监督管理是否存在疏漏等方面,重新审视现有制度规定对风险点的覆盖面,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工程项目管理、招标监督管理、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干部管理、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夯实廉政风险防控基础。
4.从监督层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把监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监督制约权力运行为工作的着力点,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专项审计检查和效能监察等工作,对岗位履职、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制定纠改措施,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
五、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思考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通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检修公司在廉政风险防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还不够深入,岗位廉政风险应对措施制定还不够完善,自我管控、上下游岗位监控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改进,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更具有科学性、长效性、时效性。
1.健全动态管理机制。结合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定期分析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定期廉情评估、更新风险等级、完善防控措施”的程序,建立起廉政风险信息档案,根据动态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注入持久动力。
2.强化风险预警处置。针对可能发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按照“防范在先、关口前移”的原则,实施廉政风险预警管理,从民主测评、专项治理、经济责任审计、效能监察、举报、舆情动态等多渠道获取和分析廉政风险信息,采取诫勉提醒、诫勉督导、诫勉纠错等应急措施,把廉政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根据市局有关开展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文件精神,做个人述职报告,请批评指正:
一工作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工作要求
XX年1月25日,在x县电力局XX年电力“两会”上,我代表班子制定了XX年“12345”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主题”(深化“两个转变”推进“创先争优”,扎实开展班组建设标杆单位、省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创建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争当县局排头兵)、确保“两个稳定”(安全生产局面稳定和员工队伍稳定)、突出“三个重点”(安全生产、电费回收、现场培训)、完成“四大指标”(安全、经营、电网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五个提升”(班子执行能力和战斗堡垒作用、x县电网结构、安全生产管理质量、供电服务水平、队伍素质和企业素质双提升)。提出了XX年11项具体的奋斗目标,安排部署了11项重点工作,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创一流、当排头”的工作要求。一年来,我局始终按照这一工作思路,瞄准奋斗目标,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到XX年11月,全局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XX年完成指标。
二、XX年重点开展的工作情况
一是坚持“五项制度”,努力做到作业活动全覆盖,严格管控安全生产全过程,实现了安全生产长周期。
二是狠抓pms实用化,落实设备主人制管理,做好设备运行维护,认真组织季节性生产活动,生产管理进步明显。三是积极争取电网建设投资,4项主网工程全部开工,其中2项已经竣工投产;配网工程XX年项目全部竣工,XX年项目实际工程量可完成60%。
四是围绕“量价费损”做文章,落实营销千分制评价制度,规范流程管理,开展客户受电工程“三不指定”自查整改,主要经营指标全面超计划;
五是坚持农电“全日制+专业化+绩效管理”模式,狠抓农村“低电压”整治,扎实开展台线线损效能监察,规范农电业扩管理,推进供电所标准化建设,农电管理更加规范;
六是进一步规范多经管理,积极开拓业务市场,多经实现产值较快增长;
七是认真开展现场培训工作,参加省市两级组织的现场培训竞赛取得较好成绩;
八是党群工作比较活跃,开展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深化“为民服务、创优争先”活动,高度重视舆情监控,关心职工成长和生活,积极创造条件,关心和重视离退工作、青年工作。
九是加强源头控制,落实效能监察,努力做到关口前移,及时查处违规违纪事件,较好地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十是狠抓员工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坚持班前站队,严肃劳动纪律,开通电力服务微博,召开客户座谈会,书面征求并回复客行风监督员意见,建立服务招商引资供电服务机制,赢得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
十一是同业对标稳步开展,制定了管理考核制度,签定目标责任状,分解指标、落实责任、重点攻坚,上半年实现了市局确立的前二十位的目标,全省排17位,处b段。以班组建设标杆单位创建为龙头,创省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取得初步效果。
三、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以及党建、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四、工作作风、学习以及廉洁自律情况
一是本人能勤奋工作,身体力行。近年来,我在全局骨干和领导班子中倡导“走动管理”,号召班子成员和各级骨干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深入到员工、客户中,听民声、查实情、抓督导、搞协调。本人带头垂范,经常到班组站所、施工一线,督导工作,督查安全,与员工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站所、班组、客户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坚持每月到挂点班组(所)参加班组安全、培训和反违章活动。在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期间,常与班子其他成员一起,商讨工作,安排抢修,为客户排忧解难。针对x县客户上网投诉多的特点,坚持每天浏览网站,了解社情民意,或实名回复网友意见和建议,或安排相关部门解决具体问题,较好地引导客户正确对待电力部门的工作,增强了对电力部门的理解度,据不完全统计,XX年处理客户网络投诉60余起(不包括电话投诉、来信来访),解决了不少用电客户反映强烈的“低电压”问题,协调了不少电费回收、业扩办理、农网改造、有序用电等具体矛盾,较好地得到了客户的理解。
二是本人能坚持学习,提高修养。坚持看书读报,认真参加每季度一次的中心组理论学习,重视党的方针政策、法制知识以及上级会议、文件、讲话精神的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贯彻省公司“严抓严管、依法从严治企”管理理念,按照上级要求,安排部署和组织开展全局工作。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管理素养。每年都要购买并阅读一定数量的领导科学、企业管理的书籍。特别是非常重视通过局域网、企业报刊,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在“三级单位”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局实际改进创新,不断推进企业管理素质的提升。XX年3月和5月,本人代表x县电力局先后在省公司农电工作会、省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会上分别介绍了县局管理、县局绩效管理的做法。
三是本人能严于律己,廉洁从业。能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履职,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企业“三重一大”等事项均集体研究决策。
一是在骨干任命上,坚持年度公开民主测评,根据测评情况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局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
二是在电网建设和小型基建等项目上,始终严格遵守法规制度,严格按照系统管理要求,履行县级供电企业组织主网建设项目协调、配网项目施工管理、小型基建前期和建设管理等职责,从不插手任何工程或物资采购方面的事情。
三是坚持不在家里谈公事待客人,公事公办,没有接受过客户的请吃请玩,对个别客户的礼品均当面拒绝。
四是坚持严以律己,要求班子其他成员和员工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求班子成员和员工不能违反的,自己率先遵守,不搞拉拉扯扯,不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
本人直系亲属均在长沙农村,没有一个人来过x县,更无一人从事与电有关的职业。配偶的直系亲属和同学大多分布在x县、津市,亦无一人从事与电有关的职业,本人也从未为他们的工作、生活或经商提供过任何便利;公私分明,坚守廉政底线,在车辆使用、业务接待、往来吃请上较为严格执行局相关规定,班子成员5人,仅有3台小型车辆。本人没有动用公车办理私事,周末往返常德一般亦没用公车接送。在单位食宿,按局规定自行负责水电费、有线电视收视费、餐费等。除正常接待,本人没有搞大吃大喝,或用公费之名行私人消费之实。XX年3月县委、县政府授予本人“个人特别贡献奖”,所得奖金10万元,按规定缴纳税款后,将余下的8.6万元全部捐给了x县教育捐赠中心和县妇联救助失学女童的“春蕾行动”。
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自身的主要不足
二、基于情感管理的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的内涵
国网江苏公司在长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把情感管理引入企业文化激励机制建设,在充分考虑文化传播的受众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核心价值观引导机制,以“感动于事”为主线,寻找小故事、发掘小感动、宣传身边的人和事,加强典型塑造宣传和示范,把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员工遵循的根本信念和价值追求。建立企业精神驱动机制,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以“感悟于心”和“感召于行”为主题,实施全员培训、多形式文化演绎和重点项目建设等举措,强化员工的使命感,形成意志力,使企业精神的驱动力成为企业成功的精神支柱。建立和谐企业氛围的激励机制,以增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思想沟通为主线,开展多轴向的形势任务教育、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多途径的民主管理,致力于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
三、基于情感管理的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的实践
1.建立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机制
(1)贴近实际,促使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不同群体的共同追求。先进典型是实践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公司把员工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信服不信服作为选树典型的重要标准,开展“身边的感动”、“苏电好人”等企业文化故事征集活动,一方面把统一的价值理念的要求转化为不同员工群体的价值目标,融入到学习实践中。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故事会、专题报告会、主题讲述等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互动和分享中亲身体验与感悟高尚道德情操的强大力量,从而思想得到提高,境界得到升华。
(2)贴近群众,引导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持续涌现。公司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善于从普通员工中发现典型、树立典型,让员工从身边凡人小事上看到不平凡的精神境界,使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具体化、人格化、生活化,给广大群众树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标杆。国网江苏公司选树和塑造了韩克勤、许杏桃、周建锋、方美芳等一批先进劳模典型,建立了99名个人、64个集体的先进典型库,形成了“老典型常树常新,新先进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
(3)着眼整体,推动先进典型以一带多形成群体示范效应。公司持之以恒地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学习活动,由韩克勤到“韩克勤党支部”,由陆育海的“大海”精神到“两队三室”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由典型到学习基地、由个体到群体的先进典型宣传工作模式。2013年,国网江苏公司在地市公司、直属单位中选取22个有代表性的实践载体进行培育,充分发挥示范点的标杆引领、榜样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企业文化最佳实践共享,整体推进统一企业文化建设。
(4)健全制度,建立践行核心价值观典型示范效应的长效机制。建立先进典型的发掘机制、筛选机制和培育机制,把那些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中心,工作刻苦、服务优质、管理创新、业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纳入典型选树的视野,及时总结推广,使先进典型在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方面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模范作用来激励员工,引导员工主动服从服务于公司的各项决策,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保持高度一致。建立党员帮带机制,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辐射和影响周围的组织和员工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创先争优,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建立企业精神的驱动机制
(1)纳入全员素质培训,提升职业素养。把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基本理念宣贯作为提高员工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组织内部企业文化系列宣讲,开展“企业文化100问”学习竞答,倡导主动学习、高效执行、创新实践和积极履责工作习惯的养成。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需求,以公司发展要求为导向,制作《从心开始,用心超越——员工职业素养培训之理念落地篇》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员工职业素养培训之岗位实践篇》的专题片,从理念落地和岗位实践两个层面,把企业精神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努力奋斗的工作激情,努力培育敬业爱岗、遵章守纪,业务精湛、技能一流,作风硬朗、高效执行,勇于创新、争先领先的职业素养。
(2)实施多形式演绎,提升传播效果。组织企业文化故事会和“苏电好人”道德讲堂等活动,通过实施企业文化“情景再现式”演绎和“故事化”叙述,吸引受众目光,提升传播效果。制作企业文化理念落地和岗位实践电视片,从普通员工学习实践企业文化的视角出发,经过精心的团队策划和深度解读,用图像、动画、视频、音乐等多元手段来改善传播效果,增强员工体验,避免过于抽象、严肃和呆板,从而使得普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兼具娱乐性和互动性,拓展了传播渠道,提高了传播效果。开发文化传播的手机和网络应用,利用手机携带方便的特点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普通员工随时随地了解公司的信息、身边的人和事。同时,把文化故事搬上舞台,把精彩节目送到现场,把员工心声谱曲成调,将企业文化的主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绎,使广大员工从中获得一种团结进取的精神力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实现落地深植。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围绕构建科学的“三集五大”管理体系,抓好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建设。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重点课题《着力打造企业文化“五统一”在大营销工作中的落地实践》,探索将公司企业精神等价值理念融入江苏省95598供电服务中心建设,用规范服务和亲情服务双轮驱动“让客户省心”,用持续改进来执着追求“让客户更省心”,用服务质量评价来衡量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精神落地成效,实现服务品质、运营管理水平、员工职业素养“三个提升”。承担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项目《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选取22个实践载体,以“感情上认同、执行上到位、工作上改进、机制上保证和业绩上优秀”为标准,突出创建团队企业文化传播和实践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员工认同并实践公司价值理念,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要我管理”为“我要管理”,使统一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融共进,共同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
3.建立和谐企业氛围的激发机制
(1)开展多轴向的形势任务教育。深入挖掘公司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形势、阶段性成果、工作亮点,引导员工知形势、明任务,做到思想上认同、行动上跟进。紧紧依托“岗位创一流、争当排头兵”主题教育活动等载体,持续融入会议宣贯、声像宣贯、文字宣贯等多轴向手段,深入打造省、地(市)、县和班组四级宣传阵地,开展一时、一人、一事的针对性形势任务教育,实现形势任务教育的全面覆盖和全方位渗透,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2)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公司“两个一流”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不同的员工面临的困难不同,利益诉求也不同,公司畅通员工思想动态反映和交流通道,深化了员工思想动态的收集、调研和分析机制,听取员工心声,及时化解员工思想难题,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结合、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贯通公司、部室、基层单位、班组各个层级、上下联动、横向协作、高效运转的工作网格。自2012年以来,公司每季定期开展大规模的员工思想动态调研,调研范围较广,参与调研的员工占总人数的30%以上,包括不同工作岗位、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的员工,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客观地获得第一手可靠的员工思想动态信息。
(3)实施多途径的企业民主管理。公司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宗旨,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职代会、厂务公开为基本载体,以征集合理化建议为渠道,加强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发挥广大员工参与、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决策前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倾听员工愿望和要求,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四、基于情感管理的企业文化激励机制建设的成效
1.统一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公司使命、宗旨、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等一系列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据抽样问卷调查显示,目前99.7%的员工认同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的必要性,95%的员工认为实现统一的企业文化后,将促进公司发展。
2.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统一的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激励下,广大员工精神振奋,经受住各种考验,在抗冰抢险、抗震救灾、世博保电、奥运保电等重特大事件中表现出高度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展现了敢打敢拼能打硬仗、克难攻坚作战迅速的电网铁军风采。
3.企业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公司以统一的价值理念为导向,在公司上下和员工之间,建立起基于国网公司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和感情纽带,促进地域、人员、管理、文化的深度融合,引导干部员工把思想统一到公司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投身改革,确保“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据问卷调查显示,98%的员工认为自2013年以来公司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95%的员工对争创“两个一流”排头兵的前景有信心。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适应国网公司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的需要,国网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训工作意见》,意见认为,培养造就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是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实现公司的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201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报告》将一般管理人员培训列为重点抓好的“四类培训”之一。为供电企业设计形成符合公司经营发展实际和人才发展目标、能够体现并衡量公司对一般管理人员能力要求、有助于科学制定一般管理人员培训规划、有效开展一般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的能力素质模型,为供电企业最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构建一般管理人员培养新格局打下基础。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遵循能力素质模型理论,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及浙江省公司发展要求,从一般管理人员业务定位、岗位职责及工作任务着手,通过标杆经验解析法、业务功能解析法(BFA),研究与之匹配的能力要素,并经过关键行为事件访谈(BEI)、问卷调查进行验证,形成标准清晰、规范可控的能力素质模型。
(一)一般管理岗位功能分析
工作分析是研究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第一步工作,也是基础性工作,它为岗位能力素质研究和访谈、问卷设计奠定了基础。选取地市供电局的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党群工作部等8个部门共计24个一般管理岗位作为分析对象,基本涵盖所有的一般管理岗位。通过对一般管理人员承担的工作职责及业务内容进行梳理,对岗位功能点进行分析,共提炼出了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9项能力素质项。
(二)一般管理人员能力素质调研
1.专业访谈情况
访谈范围主要是浙江省公司人力资源部、2个地市局和2个县局。访谈对象主要是省公司人力资源部领导、地市局(县局)各部门2名具有代表性的一般管理岗位人员及其领导和人力资源部主任,总的访谈对象是86名,其中省公司人力资源部领导2名,地市(县)局人力资源部主任和一般管理人员直线领导40名,一般管理人员44名。根据访谈对象不同,访谈内容有所区别。一般管理人员访谈内容主要是基本信息、对工作认识、工作职责和工作经验、岗位能力要求、行为事件描述(BEI)、培训要求等。一般管理人员领导访谈内容主要是:下属人员结构、工作能力及现状、岗位履职要求、对培训工作意见和建议等。人力资源部主任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整体一般管理人员结构信息、一般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现状、一般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等。
为了避免被访者主观意识对访谈内容进行倾向性的判断,影响访谈信息的真实性,对被访者主要采用了行为事件访谈法(简称BEI)。同时以企业发展目标、岗位职责分析和专家小组研讨等多种方法作为辅助手段。BEI主要做法是借助STAR工具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通过S(Situation,情境)、T(Task,任务)、A(Action,行动)、R(Result,结果)的访谈思路,请一般管理人员讲述他们所经历的2―3件成功和不成功的事件,包括事件的关键情境、面临的主要任务、采取的具体行动、最后的结论及产生的影响等。访谈记录所得信息能较稳定地反映被访谈人样本的水平。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确定被访谈者的能力素质。
2.问卷设计与调查情况
问卷设计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工龄和一般管理岗位工龄等。其目的是了解一般管理人员基本履职信息,通过与岗位履职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比对,了解一般管理岗位的人员结构差距。第二部分是一般管理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主要是了解一般管理人员对完成本职位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匹配程度的认识。课题组共设计了18个能力素质项,并设计了“非常需要”、“需要”、“偶尔需要”、“不需要”、“不知道”5个层级,同时对每个能力素质项进行了阐述释义,以使调查对象能更清楚做出判断和选择。为使调研采样得出的信息具有代表性、更客观真实,本研究选择了11个地市局和部分县局作为调研单位。问卷采用OA(自动化办公系统)形式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330份,有效问卷291份,问卷填写对象是个地市局(县局)一般管理人员。
二、数据分析与建模思路
(一)编制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词典
能力素质词典是一般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合集,是行为事件访谈记录编码的基础。其来源主要包括:其他行业一般管理岗位通用能力素质模型;粗略分析3―5份较详细的一般管理人员行为事件访谈记录,把其中出现的能力素质纳入词典;通过问卷及访谈形式,调查目标岗位的上游岗位相关人员,即一般管理人员直接主管或领导、人资部主任,将他们对一般管理岗位的通用能力素质要求纳入词典。通过以上3种途径,确定了有12项通用能力素质要项组成的词典,作为行为事件编码依据。
(二)数据编码及分析
编码技术就是对BEI访谈资料进行归类和整理,根据资料类别的形态和种类归纳典型行为。通过对照能力素质词典与行为事件访谈资料中的典型行为,辨识出各行为事例所隐含的能力素质。在完成全部样本数据所对应的能力素质编码后,统计各项能力素质出现的总频次、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3项指标。为有效选择更为稳定的指标,分别统计这3项指标与访谈长度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总频次与访谈文本的长度高度相关,而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两项指标较为稳定,所以本研究使用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2项指标作为能力素质要项的统计依据。
(三)数据建模
数据建模综合了岗位访谈编码、企业发展目标和人才发展规划分析、岗位职责分析和专家小组研讨等多种方法。第一,根据行为事件编码结果,按平均等级分数、最高等级分数做排序处理,推导出责任心、敬业精神、执行力、组织协调、沟通交流、计划管理、信息收集与统计分析、学习能力、情绪管理共9项通用能力素质;第二,经过企业相关专家及课题组集体研讨,对各项能力素质进行了筛选及归类合并,最终确定了品格素养、通用能力、通用技能3个维度、12个要项的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对每项能力素质进行解释,并描述其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
三、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
能力素质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获得成功,而对组织内个体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要求。能力素质模型是将能力素质(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按内容、角色或是按岗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中的每项内容都会有相关的行为描述,通过这些可观察、可衡量的行为描述来体现组织成员对于该项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素质反馈至具体工作行为中,然后影响到工作业绩,即有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将有什么样的工作行为。因此,在各岗位的设定中,往往将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中的基准性素质(从事某项工作所起码应该具备的素质)作为该岗位的任职要求。
将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可分为品格素养、通用能力、通用技能3个维度。品格素养是指为符合岗位基本履职要求,应具备的基本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通用能力是指为完成一般管理岗位工作应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通用技能是指为完成一般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础性技能,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工作正常开展,是完成岗位绩效指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及建模思路,构建了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见表1),并对模型中的能力素质项、含义及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确保了能力素质模型与岗位匹配的效度与信度。
四、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应用
能力素质模型可以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中,如:员工招聘、员工发展、工作调配,绩效评估以及员工晋升等,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利用能力素质模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有了一个统一的、可衡量的标准,确保科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可以用在以下2个方面:
(一)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测评
测评体系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一般管理人员现有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推介培训课程,提升一般管理人员履岗能力。测评系统中,一般管理人员在指定时间内作答测评试题,系统将各能力素质要项测评分数与合格分数对比,从而判断一般管理人员是否达到岗位能力素质要求。测评试题的设计来自真实事件,以行为事件访谈采集和提取的关键事件为原型,将其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行为分别编译为测评题目和测评最优选项,用标杆人员经历的实际情境来考察一般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能力素质模型为测评题库的搭建起着关键作用。每个能力素质要项上的测试题目数量来源于其行为表现的维度,每个维度可以设置3―4个测试题目,分别计算这些题目的综合测试得分即可确定被测评者在该能力素质要项上的个人得分。为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可为每项能力素质设置1道验证题,分别插入测评系统的不同页面,根据人在虚伪选择时的记忆会隔时不清或紊乱定律,计算真实性系数,当真实性系数低于75%时,测评结果无效。
(二)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培训体系建设
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为依据,即每门课程均有针对性地提升一项或多项能力素质。遵循ADDIE模型后置的课程研发思路,以提升能力素质模型中各行为要求为依据,对培训课程进行精准开发。
在深入剖析各项能力素质的内涵、行为特征、行为案例素材的基础上,将能力素质要项对应的行为表现分解成多个最小单元知识点。在对全部最小单元知识点进行汇总、归类、合并、归纳、总结、提炼的基础上,设计组合模块化课程,每门课程可能由一个知识点,也可能由多个知识点组成。当课程模块及要点基本确定后,就要根据能力素质特点和成人学习规律设计课程内容各要素逻辑关系和呈现方式。
总之,通用能力素质模型是对一般管理人员进行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由于通用能力素质模型产生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岗位工作要求,体现了企业在公司发展层面上对一般管理人员的能力需求。因此,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很好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一般管理人员通用能力素质模型开发思路也可以成为其他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开发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艳华.能力素质模型与人力资源管理[J].青海金融, 2013,(1).
[2]万官泉.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企业用工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几大矛盾
企业用工需求与高校电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矛盾
对于电网企业,校园招聘是企业补员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企业新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也在影响着企业长远发展中的人才队伍建设。为使新进人员能在较快时间内熟悉业务工作,电网企业重点招聘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专业――电工类,一般占每年招聘人员的80%以上,并明确了在招聘中高学历者优先录用。具体在学历要求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生优先,从而提升人才引进指数,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后劲。同时,电网企业要求学历与实用并重,实用性主要指以引进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全部补充到生产一线缺员岗位,主要是生产技能岗位,并规定了在生产一线的最低履职年限。现执行“1358”生产技能岗位最低履职时间,即电工类专业专科生8年,本科生5年,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1年。
而高校培养学生,兼顾各层次学历教育,特别是以研究生与三本毕业生培养并重。主要原因是有关高校通过扩大研究生培养数量,彰显院校水平与实力。有的高校扩大与社会力量合作范围,大量培养三本毕业生,又可用来增加学校收入。
由此可见,电网企业用工需求中对学历和实用性的要求,与高校的培养方向不全一致。
企业需求专业与高校专业培养方向泛化的矛盾
电网企业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电工类专业毕业生,原来仅限于对专业的选择,但是通过校园招聘交流、招聘笔试面试考核,以及对毕业生入职后培养和上岗工作跟踪考察发现,不同院校电工类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参差不齐、专业技能差异较大。排除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各高校对此专业课程设置不同、师资力量不齐等原因,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现阶段电网企业招聘电工类专业毕业生开始从选专业逐步转化为选学校或课程。某电网企业明确了优先选择招聘985、211工程院校、原电力部所属的上海电力学院、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沈阳工程学院等电力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设备技术优良的院校电工类专业毕业生。还特别提出对于电工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如某电网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考试中,要求电工类专业课科目有: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变电站电气设备等。
在电工类专业毕业生招聘审查及考试中,我们发现:有的高校名称为电工类专业,但没有设置上述相关专业课程或课程时间较短,导致毕业生参加专业的招聘考试时表现不一,录用后的个人发展也不尽相同。
对于高校,仍以江苏省为例,提出了“构建与招生、培养、就业联运的学科专业体系及动态调整机制。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高校实行专业自主设置”。因此,有更多的高校为扩大就业面,统一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录名称。在百度百科中对设立电工类专业的高校进行了排名:A类有13所高校: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还有B类、C类高校。
作为内陆省份的山西省有11所高校设立此专业: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大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现以其中3所院校为例,从主要课程、培养方向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山西部分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比较
高校 主要课程 培养方向
太原理工
大学 电工理论、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控制理论、电机学、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及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等。 培养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等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山西大学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学、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等。 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工程的实践训练,具备从事系统设计与运行、安装与调试、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太原科技
大学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数控技术及电力工程等。 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掌握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具有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与工业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与调试的能力。
可见,电网企业招聘专业知识要求,与高校专业培养内容和方向有诸多不一致的内容。
企业对人才复合需求与高校重理论轻实训的矛盾
目前电网企业对所招聘毕业生的要求,正从普通员工向选拔复合人才转化。在企业发展初期,人才匮乏,对毕业生的学历、专业要求不高。伴随着电网企业的发展壮大,视人才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准则,注重人才长效培养。这一人才培养使用的导向,使得对新进员工的持续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学历、技能基础上,还对综合素质、工作态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对具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获得注册师资格等条件的毕业生,电网企业优先招聘录用。这一招聘用人的思路反映在招聘考试的内容上则是:一是更加注重综合业务测试,在笔试内容中除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等内容外,还加入综合知识测试。主要包括言语理解、数理思维、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内容,各单位组织的笔试可根据本单位情况考查行政能力、企业文化、外语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能力等方面。二是更加注重综合素质测试,面试测试内容涵盖了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职位匹配性、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实践经历、仪表气质等方面。面试方式中采用结构化、半结构化、文件筐等面试手段。三是更加注重性格倾向和心理素质测试。
而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实质上仍存在重已知知识的掌握、轻未知知识的探索,重单一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实战能力培养的现象。只重理论,不重实践,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这是传统高等教育的短板。就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三本院校的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产生的新型办学形式,其招生录取线介于普通本科和高等专科之间,三本院校所培养的学生目标是与传统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强调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的理论能力。但从企业招聘和使用中看,电工类专业三本毕业生的培养定位欠准,出现毕业生理论实践“双低”的现象。
不难看出,企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与高校重理论轻实训培养模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用工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矛盾的探讨
现阶段,电网企业用人需求和高校电工类专业学生培养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愈加突出,基于对上述现存矛盾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对现阶段的高校人才培养试图提出以下建议:
(1)区别培养不同层次毕业生,立足自身实力定位,培养不同层面学生。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毕业生,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可在研究生、本科、专科等教育层次中,设立分段培养、联合培养试点,通过学制衔接、课程衔接等多种途径,依托各类行业协会,开发制订人才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
(2)注重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实施“二元制”培养措施,适应企业实际需求。高校可探索技术技能型毕业生系统培养模式,通过学制衔接、课程衔接等多种途径,构建应用型学历教育――分工协作、有机衔接的现代“二元制”教育体系。可采用以任务为导向的实训体系,吸引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探索把企业化工作环境植入到学校培养体系中,以帮助毕业生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能力始终是大学生求职的短板,除电网企业,那些中小企业,也希望求职者经验丰富,能马上担起重任。院校可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更贴近企业需求,对学生就业将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3)高校可以与电网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用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及管理流程为基础内容资源,配备用于完成项目案例所需的课件资源、知识资源和测评资源,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供真实、全面和规范的内容服务体系。高校还可利用企业现有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情境化训练的项目实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实践学习,也可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聘请电网企业的专家在线上授课或答疑,促进人才知识、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