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7: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班个别化学习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美工区个别化学习活动作为幼儿教育重要的一部分,能够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对幼儿大脑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3-4岁的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兴趣,有动手尝试的愿望,因此小班美工区学习材料的投放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投放材料才能使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有效,激发幼儿兴趣,这也是相关工作者研究的主题。
一、投放材料应体现主题性
目前,小班美工区材料投放难度较大,材料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不受幼儿的欢迎,美工区常常被忽略,因此为解决此种问题,小班美工区的材料的投放应根据活动主体进行更新和补充,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案例分析1:
某小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主题为《下雪啦》,让幼儿创作“小雪花的样子”,首先教师为孩子们准备好了小雪花样子的模版,同时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颜色的画棒,通过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为小雪花涂上不同颜色,开始孩子们对涂颜色并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增加了一些实物,收集了许多有雪花图案的帽子和手套,并挂在了美工区的墙上,供幼儿欣赏和观察,同时可以让幼儿进行试戴,我们发现这些实物的增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因此我们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帽子和手套,并提供毛线、颜料、棉签以及皱纹纸等材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手套和帽子,并为帽子上的雪花图案进行上色,这时孩子们非常有兴趣,手套和帽子完成之后,对帽子上的雪花图案涂上了丰富多彩的颜色,这样不仅使幼儿完成了这次活动的任务,还加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二、材料投放应具有趣味性
小班美工区材料的投放应具有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的缺乏丰富的知识,所以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小班美工区材料应分层投放,同时应不断的增加和更换材料,从而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2:
在《风车》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收集了许多废弃的材料,并把这些材料应用到风车制作中,这样做不仅环保,还节省材料,刚开始所有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制作风车,但是随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制作风车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对材料进行补充和更新,如卡通电风扇、扇子等材料,让孩子做更多新奇的作品,并引导幼儿探索不同风车制作的过程,从而重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幼儿体验到不同的乐趣。
三、材料的投放应凸显年龄性
(一)创设真实情境
活动真实情境的创设,对提高幼儿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突出,有趣、丰富的操作材料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游戏活动需要教师创设比较真实的情境,并利用游戏材料组成一个连贯的游戏情节,增加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游戏内容贴近生活
根据上海的《课程指南》的要求,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应贴近生活,活动内容应具有真实性、生活化等特点,由于幼儿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认识不足,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主题应是幼儿所熟悉和理解的,不应选择难度大、不易理解的活动主题,游戏中材料的选择也应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
(三)提倡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
游戏需要幼儿自由、自主、自发的活动,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游戏经历,这样才能使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有效。
案例分析3: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小手掌大本事》中,幼儿对活动中印小手的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评价时,我让每个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让幼儿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的小手做什么了”,幼儿回答:“印小手”,然后,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你把小手印在哪里了啦?”,幼儿回答:“盘子上”,之后,又提出第三个问题:“印在盘子上变成了什么?”,幼儿回答:“花”,由于在活动之前我在纸上已经画好了一个盘子,并认为孩子们在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就能说出用小手做成了花,孩子们的回答使我明白孩子们把印小手只当成一个游戏,并不是为装饰盘子。
【结 语】
总之,小班美工区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懂得更多的道理,因此小班美工区个别化学习材料的投放应体现游戏的主题性、趣味性,同时材料的投放应凸显年龄性,同时一切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创设真实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情境,为幼儿提供自由轻松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查阅国内外各种研究,发展大班幼儿讲述能力的研究以集体活动为主,从如何教的角度阐述的较多。但是集体活动当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受到师生比例的差距大的影响,生均练习的机会较少,受到关注的次数有限。使得幼儿的讲述能力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提升。因此幼儿园开展了语言领域的个别化活动、小组活动来弥补集体活动中幼儿语言讲述活动练习量少的问题,并且对已有经验进行巩固。
一、归纳幼儿园讲述个别化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1.材料设计目标不明确
个别化材料的设计和使用是运用多种手段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自主性学习材料,需要设定与讲述活动相关的目标,并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但在调查中发现个别化材料投放简单无提示,材料摆放混乱扰乱幼儿思维,使其不理解个别化材料的操作方法,需要成人一一示范陪伴指导,使得幼儿实际操作与老师原有目标的设定大相径庭。
2.材料设计年龄特点、实际水平把握不足
大班幼儿对语言符号的学习是被动而不完整的过程。在需求的促使下幼儿才会去探索记忆中需要使用到的词汇或句子,尝试性的进行讲述。在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讲述个别化材料年龄特点把握不足,材料设计距离幼儿最近发展区较远,出现过难或过易的讲述型材料,幼儿出现操作时间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讲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提升。
3.材料设计形式单一,讲述练习较少。
从查阅相关研究及现场收集到的语言类材料表明,语言个别化材料中“文字符号”方面发展较优,“讲述表达”的个别化材料材料较少,则说明幼儿在倾听理解、口语表达等方面发展没有得到家长及教师的重视。偏重语言对识字、拼音及字结构的学习,忽略了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发展。其次,大班讲述个别化材料多以:复述故事、看图讲述的材料较多,实物讲述、表演讲述、主题事件讲述的内容较少。平面的卡片和图书居多,贴近生活的立体操作的材料较少。
4.材料与其他领域无整合
调查中发现,讲述个别化的材料倾向于单纯的语言练习,与其他领域的内容整合较少。语言是需要在交流、使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在各个领域中都可以渗透语言,因此,在其他四大领域中有效的结合讲述的能力,能使多个领域的能力同时发展。
二、大班讲述个别化材料投放方法与策略
1.加强大班年龄特点及语言教育的学习
创设讲述个别化材料的前提,在于教师对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目标、年龄特点熟练掌握,对幼儿现有经验充分了解,以此作为目标设定的依据。大班幼儿身心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属于巩固和继续发展期,课堂活动、个别化活动、区域活动中表现得更爱说话,感情逐渐丰富,有较强的自主独立意识,喜欢各类自由活动。因此,在讲述个别化活动创设的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结合期语言发展特点进行引导、教育才能更好的促进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
2.以生活经验和游戏为基础围绕目标设计材料
在讲述活动中,当幼儿学习了一种讲述经验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以游戏的形式设计操作材料能够吸引幼儿运用已有的思路和方式在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讲述心得内容,在实际运用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1)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制定弹性目标。在区域活动中最容易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需要老师在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创设环境制作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多层次弹性目标。例如:“可爱的自然角”是在大班幼儿已有的种植、饲养等观察和管理经验基础上开展的实物讲述个别化区域能力强的幼儿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介绍,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进行自然角植物名称的介绍。同时结合前期幼儿自己种植和观察的记录进行讲述。旨在让幼儿清楚的介绍自然较重陈列的物品的名称、摆放的位置等。既可以发展幼儿讲述的有序性,又能调动幼儿各种科学小常识。
(2)整合各个领域发展讲述能力。语言使用范围广泛,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发展语言的逻辑性、流畅性可以与其他领域共同提升。因此,从分析五大领域目标出发,整合多个目标共同设计个别化活动。
①与科学领域整合。数学是逻辑性较强的领域,与语言领域整合可以促进讲述的逻辑性的提升。例如:看图口述应用题,既锻炼幼儿看图理解图意的能力,又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运算。创编数学故事,讲述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②与艺术领域的整合。讲述与绘画的结合,幼儿在绘画作品展示栏里介绍自己的作品。运用绘画的手段记录经历过的趣事,再运用语言讲述出来。③与社会领域的整合.社会性区域中是幼儿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领域,在角色区这个个别化氛围浓厚的活动,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认真专注的体验。在两个领域整合的同时,幼儿从了解每个角色的特点、职能入手,逐渐扮演表现与角色相呼应的语言和行为。例如:医院游戏可以需要幼儿介绍自己的不舒服的位置等等,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讲述进行分析诊断;餐厅游戏,服务员需要用各种语言介绍餐厅里的各种菜肴,吸引客人进来用餐。真正意义的促进了幼儿各个领域发展。
3.行动研究推进讲述个别化材料的发展
本次研究重点是引导教师在讲述个别化活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中教师观察、分析、反思、调整的各项能力,在“实践――修正――再实践――在修正”的过程中,研究个别化学习材料的个体差异性、操作性、趣味性,在跟踪研究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使材料目标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园需要对讲述个别化活动的材料投放进行调查,掌握材料与幼儿的互动,材料使用的适宜性,然后通过教师培训和区域实地研讨的方式,让大班教师在掌握讲述个别化材料的问题所在,以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开展材料推进工作。老师需根据实际问题调整讲述个别化材料的内容,提供材料操作辅助功能,用图示、标示让材料有自己的指引新从而提高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性,提升使用率。观察和调整的方法伴随材料投放循环使用,教师可清晰的掌握幼儿操作材料情况、讲述能力的变化,让每份讲述个别化材料具有生命力。
教师讲述个别化活动指导策略。
教师在讲述个别化活动开展中担任着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幼儿活动中给予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观察有方法。观察记录的方法众多,不光可以用白描式的方法辅助教师进行观察记录,可以搜集表格式、照片式、抽样式、等等方法,或者单独使用或者综合使用,根据活动需要设计出不同的观察记录表格辅助教师进行观察记录。
适时介入幼儿的讲述活动,关注幼儿使用讲述个别化材料的情况,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忌幼儿讲述过程中打断幼儿或者急于引导幼儿使用材料,应幼儿充分的探索和讲述的时间和空间。但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应给与引导和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43-02
当前国际基础教育改革中,最突出的是两条:其一,让每个学生成功,加强“个别化教育”;其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由此可见,基础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是以人为本,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
一、了解每个教育对象,构建课堂目标和内容
1、了解每一个教学对象的个体。个别化教学的前提是学生个性及个性差异的测查诊断,根据诊断安排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需要、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为他们安排灵活的课程和内容,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最大可能的得到发展。
2、建立适应性的学习目标。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所以个别化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建立了适应性目标。适应性目标既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也不是永远达不到的,而是指经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身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
个别化教学强调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改“课堂”为“学堂”,改“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教”为“学”服务。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能力强者的学习目标层次较高,能力差者的学习目标层次较低,内容较简单。由于教师对学生已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确定了每一个学生的适应性目标,所以不同的学习目标为不同的学生的“学”服务,以期达到人人发展目标。
3、提供可选择的多样性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提供可选择的多样性的教学内容。除了一般程度的教材内容外,教师可以指导能力较高的学生利用其它资源自行练习、阅读相关的资料。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能简化其教学份量及内容。
二、探索个别化课堂教学形式,形成个别化教学模式
1、营建个别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氛围。小班化教育环境为个别化教育的展开提供了自由的心理环境。心理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促进学生潜力、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客观条件。个别化教育教学中,教师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心,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气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关系。课堂上,让学生不怕老师,让学生敢说“我不懂”,让学生会说“我认为”,让学生觉得“我讲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的理解对大家很重要”,让学生提高学习需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中,给学生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空间;让学生兴趣发展、个性舒张,但对于个性过分张扬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扬“长”改“过”,一步步走向自我完善;对于胆怯自卑个性的儿童,坚持多肯定,少否定。
2、倡导交互型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个别化教学中积极倡导交互型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课堂中的一切因素,在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中,使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可利用的空间与频率、密度都大大加强,活动的双方激情燃烧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认知碰撞不断发生,使每一个独特的自我得到张显,每一个个体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都有不同,但大家又能悦纳不同的观点,从而整个课堂摆脱静止,呈现动态。
3、安排不同的辅导策略。学生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相同,但能力差者需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适时的辅导。具体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辅导。课前辅导: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和个别化教育对象自身特点,课前对个别化教育对象进行个别辅导,这里的个别化教育对象指的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内容可以包括教材内容的预习指导,并预估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为课中的及时辅导和反馈作铺垫,以降低他们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课中辅导: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特点,预估其掌握的速度、程度,预设教学反馈和调整教学过程的措施。课堂中,教师力求从课堂教学反馈中发现问题,随机应变,及时点拔;课后辅导:对课堂教学尚不够理解和掌握学生,则应进行课后辅导,可由教师负责,也可由合作伙伴担任,有时甚至可以是家长。对课堂教学中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欲望和好奇的学生,教师应于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型的辅导。调整学生的学习速度。允许能力较高的学生自我控制学习速度,熟练一项内容之后,接着学习新的内容,以期加速学习。
4、开展“双休日”分层作业设计活动。从学校班级人数较少的实际出发,开展双休日分层作业设计。学生们双休日的作业是自助餐式的,有自己选择作业的余地,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通过双休日分层作业布置可以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使作业发挥出反馈、矫正及交流的功能,而不是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5、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对一”的教学只有父母才能做到,所以,在小学父母是学习困难学生的最好老师。学习困难学生的家长,一般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通过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建立“一对一”的家庭辅导机制,使学校教育在家中得到延伸,保证个别化辅导在家中也能实施。
6、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集体教学+合作教学+个别化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伙伴帮助、补偿教育等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结构。
这样,通过交替采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既满足了学生的个别需求,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个别化教学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三、展开过程评价,建立以个别化学习的评价机制
个别化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教育理念为指导,力图改变传统评价内容的单一性、统一性、被动性,评价根据多方面的内容,对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过程评价,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评价时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亲子互动”。具体有:
1、自我评价。注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我分析,从而实现自我调整。其过程为: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回顾、自鉴自评。小组互评:小组之间集体互评。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征求家长、老师的评价。
2、对话式的评价。教师和学生之间每天通过“家校联系册”上的“心情日记”和“留言板”进行对话。教师请学生当天的表现和对他的评价写在“留言板”中,学生则在“心情日记”中回答老师的评价,有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会在“心情日记”中互相评价,互相激励。
小班化教学,顾名思义是指教师根据学生数量较少的班级现状,采用相应教学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旨在将小班化的时空优势“化”为更强劲的教育力,从而减少教育盲区。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班化教学具有四大优势:其一,班额小能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关注,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教育的实施,使学生成绩提高、能力增强。其二,班额小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更为亲密频繁,从而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和班级凝聚力。其三,班额小便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多样化,使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四,班额小使学生享有更广阔的教室物理空间、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充裕的个人展示机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具有如此突出优势的小班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紧紧跟随目前的课堂改革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关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情趣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前进方向。对语文教学而言,小班化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自主式学习”、“多元化评价”更是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相符。
总之,语文小班化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语文教学的创新和重大发展趋势之一。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小班化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策略提出几点创新思考。
二、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创新思考
1.打散课堂“排排坐”,探索课堂组织新形式
大班“排排坐”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固化”在座位上,存在诸多弊端:难以实现深入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使课堂氛围呆滞、不灵动,此其一;不同基础、不同才能的学生接受相同的学习内容,优秀的孩子“吃不饱”,后进的孩子“跟不上”,使语文教学面临“不上不下”的困境,此其二。
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这种课堂“排排坐”的情况亟须打破,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应用而生。
(1)优化组合。优化组合策略是指教师整体优化学习内容,促进学生与能力各异的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小型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特长、学习基础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组,课堂座位可以根据分组情况,调整为马鞍形、田字形、U字形等。
教师在上课时,可把要求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去讨论,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营造一种既有“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又有“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学习形式,这样,优秀的学生能对后进生给予及时帮助,而集体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
(2)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在课堂中可将语文程度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类或一层,依据差异提出分层要求,然后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分层施教,之后加强个别辅导。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施教的因素。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为例:
(3)走班制。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如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同一年级4个班,固定相同的语文课上课时间,开设A、B、C、D等4个不同层级的语文课,不同层级的学生到相应层级的班级上课。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兴趣特长,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并逐渐找到努力的方向。
小班化实施走班制,相较大班而言,避免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便于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
2.改变课堂“一言堂”,探索课堂教学新策略
“一言堂”就是指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教师完全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完全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语文课更容易出现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分析课文的情况。小班化教学采取新的教学策略,让更多的人有发言权,让学生主导自己的课堂,让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练练讲讲的课堂变得更多元、更丰富、更精彩。
(1)前置学习。小班化具有班额小,教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突出优点,这就为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前置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前置性学习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即“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
课堂操作步骤简单概括为:学生根据前置性学习单自学――小组交流分享――组员汇报学习成果――教师介入,解决共性问题――课堂练习或拓展。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训练交流汇报的技巧等,同时要促进人人参与,切实扭转以往那种少数“尖子”撑局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局面。
(2)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学习材料,或者说将学习内容附着于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主动交流,实现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活动教学是一种“做中学”,教师可通过开展“实践操作、游戏竞赛、角色表演、质疑讨论、分组辩论”等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时,组织学生改编课文,借助表演课本剧的形式体会藏在善意的谎言下的“爱”和“美”,比讲解更有效。
(3)家长课堂。小班化使师生关系紧密的同时,也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加紧密,这种密切的家校联系,使家长走进课堂、参与课堂成为可能,使学校教育焕发出多方参与的奇异光彩。“家长课堂”中,家长可扮演三种不同的角色:其一,旁观者。家长只在教室中倾听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其二,引导者。家长在课堂问题中,协助老师指导学生讨论、活动。其三,传授者。家长传授自己擅长领域的知识。比如,在上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时,可以邀请会做风筝的家长来介绍风筝,指导学生做风筝,让学生做中学。
三、结束语
实行小班化教学是语文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体现。优化组合、分层教学、走班制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 前置学习、活动教学、家长课堂重新划分了课堂话语权,不仅增加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目前,小班化教学模式并不成熟,还有待进一步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笑梅 文莉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
笔者一直从事计算机课程的国际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国际课程中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将从所任教的课程背景、学科内容、学科特征和个性化教学几个方面来阐述国际课程中的个性化教学:
1.课程的背景及课程的要求
NCC教育“国际预科年”(InternationalFoundationYear)课程是专门为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量身定做的,被“英国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UCAS)列为英国大学本科的入学课程。因为中国和英国教育体制的差别,中国的高中学生在入读英国的学生学位课程之前,通常需要读为期一年的预科课程---这就是IFY国际预科年。
2.计算机专业课内容
在IFY项目中,计算机和商科是大的发展方向。计算机基本原理是理论考试是笔试,这门课程有六个单元的知识,分别是:
第一单元:计算机系统介绍;第二单元:计算机结构;第三单元:信息管理;第四单元:人机交互;第五单元:计算机网络;第六单元:图像与多媒体。
3.学科特征
难度增加:在这六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计算机的内容和他们初中接触的国内普及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太一样,更难、更深和更加地专业。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内容在国内的高中是不会涉及的,并且这里也有着专门的教学要求,也会有课堂练习,也会有拓展的内容。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是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本身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英语表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无指定教材:在内地,教材通常是按照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写的。而在英国是把课程标准称为课程指引也就是课程的大纲,它也是教材编写以及评价的重要依据。关于教材方面,课程大纲指出,教材是支持教学的基本学习材料。学生的学习目标,发展科目知识和技能、共通能力、以及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在优秀教材帮助下得到发展。大纲指引还提出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课程。
4.个性化教学
以下我以计算机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在第五单元计算机网络这个单元中,有一节的内容为“安全问题”。由于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愿意对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言听计从,他们更喜欢课堂是他们的舞台,讲究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学习来掌握知识。所以在进行教法分析上,在设计个性化教学的理念中始终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教学的核心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在大量的资源中学会提取有用的知识,并在课堂最后一个阶段要求学生使用Ipad进行在线练习,并对练习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反馈。在情感态度方面作为探究者能够自主完成关于相应的病毒的探究活动,作为交流者能够聆听他人介绍的病毒,能够思考并同时学会评价,作为思考者能够思考网络时代的信息道德,思考如何养成良好的使用电脑习惯。
教学过程介绍:
[导入新课]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每天我们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但也意味着我们把自己的电脑对全世界开放,所以计算机安全很重要。如果电脑中毒了是什么状况?让我们看一个小视频来做一个了解。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如果计算机中了病毒所带来的后果。
引发思考如何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指导学习]
通过两节课的探究学习我们能够感受到无论是什么病毒它都有这一些共同点,你是如何看的?
通过事例来说明病毒的共同性:
a.危险性;b.传播性;c.隐藏性
[个性化学习与共享学习]
我们可以从病毒的不同危害功能将病毒分为以下几种:
a.传统病毒;b.蠕虫;c.木马;d.广告
学生听讲并思考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思考如何去把展示效果做的更好。
第一组:
a.提问第一小组同学给出蠕虫定义。
学生给出蠕虫病毒的定义:蠕虫病毒是一个程序,可以运行本身,可以传播一个完全工作版本到其他机器。
b.要求学生给出实际病毒的例子介绍蠕虫如何入侵电脑以及入侵特征
第一组同学以接收邮件,熊猫烧香事例展示蠕虫病毒如何入侵电脑以及入侵特征。
c.提问学生如何保护电脑,以及如果不幸中招怎么清除。
第一组同学讲解病毒的预防和清除。
d.教师总结蠕虫病毒带来的经济损失。
学生思考病毒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
第二组:
a.通过图表让学生明白木马是最宽泛比例的病毒,无处不在。
学生思考木马为什么会这么重的比重?
b.提问第一小组同学给出木马定义。
特洛伊木马是一种程序,执行一个有用的任务同时执行一些秘密破坏性的行为。
b.要求学生给出实际病毒的例子介绍木马如何入侵电脑以及入侵特征。
第二组同学以网上银行展示木马如何入侵电脑以及入侵特征。
第二组同学讲解病毒的预防和清除。
c.提问学生如何保护电脑,以及如果不幸中招怎么清除。
d.教师总结木马病毒的黑色产业链接。
学生思考如何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避免成为“肉鸡”?
[个性化学习与选择性学习]
个性化学习:在资料中你认为些对你养成良好的使用电脑习惯是重要的?为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勾选对自己有使用意义的建议。
老师巡回指导,适当的进行提示和讲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课堂练习效果检查]
使用Ipad进行及时的练习,巩固知识,对出错较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 引言
2007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后,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情况,建立多媒体中心和自主学习中心,纷纷尝试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逐步提高用外语交流的能力,使师生都体会到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资源丰富性、开放化,学习自主性、独立化、教学针对性、个性化,交流互动性、合作化。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更是学生自身发展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本体诉求。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听说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知识构建,是通过新知识学习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而不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信息输入。因此,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去构建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自主学习定义。Henri Holect(1981)在《自主性与外语学》一书中指出自主学习就是“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且认为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够确立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五个方面。因此,自主学习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的自我构建过程。它受智力因素和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因素、文化因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所影响。根据学生现状,可分为完全自主学习和半自主学习。我国高校大部分采用的是依靠教师辅助的半自主学习模式。
三、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是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仍倾向应试。进入大学后,随着英语学习的较高要求,大学新生容易对新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呈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有的学生对自主学习产生兴趣低下、厌烦的心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不好,没有能力自主学习,这些因素会形成不当的学习动机。只有当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者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开始的学习活动,并使其朝向一定学习目标发展,动机才对语言学习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否则会对学习结果产生制约作用。
张庆云对2041名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观念进行调查,刘玲对西南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2009级学生进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调查,得出的结论大致相似:多数学生愿意课下自主学习,承担学习任务,也希望课下老师给予相应指导,但对短、长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做自我评价,也不会衡量同伴的学习效果。多数学生,尤其是新生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英语水平弱,自主学习能力差,无法有效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这些都会产出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对学习者的进步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基于这些调查为较大研究样本,具有可靠性,参考性。
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题和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我们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现代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掌握系统化的知识本身,而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掌握正确的认知手段和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1.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就是要求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主体,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生生网际协作、教师面授教学、小班口语授课和课外合作学习。
1)布置教学任务。为了确保学生网上学习能收到预期效果,在学生上网自主学习之前我们要采用引导先行的做法。首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个人意愿、英语实际水平以及网络操作能力等情况,并指导每个学生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并适当布置学习任务。
2)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学生到自主学习中心登录校园网上的网络教程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以及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
3) 生生网际协作。在自主学习时,学生之间可以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间在线交流,网上答疑。
4)教师面授教学。学生每完成1个单元的视听说网上自主学习之后,任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面授课教学。其目的,一是以每单元网上学习材料为内容,以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指导等方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重点培养和提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对学生课下网上学习的进度和程度进行监督检查,随时掌握其自学效果,解答疑问,个别指导。
5) 小班口语授课。根据现阶段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小班口语主要以选修课为主。它可以是以培养发音训练为主的基础口语课,也可以是以演讲、辩论形式为主的高级口语课。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面对面的用英语交流,同时教师给予辅导。
6)课外合作学习。课外合作学习是课内合作学习的补充和扩展。它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课外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为完成课内未完成的任务或一个新的任务而在课外进行的共同合作学习。课外合作学习模式创设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由学生自主安排的、适合学生参与的课外英语学习环境,从而把学生学习英语的空间逐渐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所以课外合作学习是课内合作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2.协商和合作是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自主学习并不等于独自、孤立的学习,交流、协商和合作是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协作学习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注重将教学内容活化为不同的任务,分配到各小组,组员之间分工协作,共享信息与资源,共负责任,共担荣辱,共同完成任务。目前的协作模式有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彼此的交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英语水平,有利于学习他人长处,不仅语言本身,而且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这些活动又与学生平时成绩相关,学生在准备这些活动时非常认真和投入, 表现出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3. 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在课上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对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融入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如听力学习中的计划、监控、评估等元认知策略和预测、推理、联想、记笔记、积累文化背景知识等认知策略。此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其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这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与态度等。情感策略的运用是指听的过程中对情感的控制,如提高兴趣、克服焦虑等。面对一些不利的情感问题及影响,如自主学习策略实践的程度不够,对听力过程的误解以及听力的自我效能低等,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心理情感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口语学习中,除了有朗读、复述与背诵、收集和整理习语、使用肢体语言等直接策略,也要让学生了解一些间接策略,如注意对目的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创造机会,营造口语环境、缓解紧张感、勇于开口等。在阅读学习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词汇输入策略、语法输入策略、翻译策略、查询词典策略、寻读、浏览策略、反复阅读策略、语法分析策略、补偿策略、逻辑梳理策略、判断推理策略、选择注意策略、猜测策略、上下文策略、广泛阅读策略等。
4.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为策划者、推动者、指挥者、评判者、陪伴者、帮助者、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监督者和评价者。因此,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制定长短期学习计划,传授学习策略,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及教学平台进行有效自主的学习,还要动态跟踪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减轻英语四、六级考试焦虑,创造更多交流机会,鼓励个性化参与模式。
同时,要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监控。内容既要关注学生技能,还要关注影响学生语言学习发展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兴趣、态度、自信心、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等。由于学生明白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均能积极参与,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来自己选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空间。此外, 在实施学生自评或互评的课堂评价时,学生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此外,形成性评价通常由教师组织,但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在评价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如果学生理解学习目的和评价标准并有机会反思自己完成的任务,他们参与评价能强化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加强自我评价的能力,取得更大的提高。一旦通过形成性评价使学习者对学习有了总体把握,逐渐掌握学习策略并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就会更有动力,效率也会更高,他们会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动力,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相信自己能成功并不断进步,这将帮助他们成为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性学习者。
五、结语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这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下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如运用合理,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动力、增强学习自信、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高校外语教学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网络化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和方法,使大学生们能够个性化发展,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师生长时间共同努力,长期坚持不懈,这也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3]张庆云.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观念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2012.
综合评述:
混合学习的发展
混合学习在国外被称为hybrid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也可以说是这二者的融合。形式上,混合学习是在线学习和教室面对面学习的混合;实质上,混合学习是直接教学法和建构主义教学法的混合。就是说,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通过实体环境中的探究和实践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创造。
最早的混合学习成功案例来自IBM公司。1997年,IBM转型后,每年需要培训的新经理人数目激增。庞大的受训队伍不但大幅增加了差旅费、住宿费,更为困难的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点,让这些业务繁忙的经理人集中起来参加面授培训。虽然,IBM从1960年就成功尝试了将E-learning用于公司培训;不过,数年后人们却开始厌倦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因为,网络课程的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其需要学习者有更强的主动性,且在网络学习中既无法享受咖啡和点心,也无法和同学交流。所以,早期参与E-Learning学习而中途放弃的比率是60%或者更高。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为突破此困境,1999年IBM推出了精心规划的BasicBlue for Manager课程,将原来为期五天的教室面授式课程,扩展为连续学习一年的混合式课程学习――网络课程与教师面授结合起来。这种混合式培训减少了资金和集中时间的支出,学习者所学到的内容则较传统集中培训方式多,5倍。而因为要在网络学习后接受教室训练,所以学习者的主动性更高,网络课程放弃率也大幅降低。
现在,混合学习已经从企业培训的应用走进了学校教育的场景。2014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关于“加速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关键趋势”中提到:教育范式正在向包含更多的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向转移。例如,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统计学系的教师们正在试验一种“混合式灵活教学(HyFlex)”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充分运用各种在线技术,包括交互式投票、课堂录像、同步通信等技术。据教师反映,这个试验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的模式。学生们能够选择参与课程学习的方式――既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家中学习,也可以同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同样,在2014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关于“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关键趋势”中也提到:“已经使用混合学习模式的学校发现:协同使用物理和虚拟学习环境能达到的最佳学习效果。允许教师深化个性化学习体验,让学生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参与学习,甚至将一天的学习时间延长。如果能够有效地设计和实施混合学习模式,学生就可以利用在校时间开展小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活动,课余时间上网阅读、看视频及其他学习材料,使线上线下两种环境下的学习优势互补。”
K-12在线学习国际协会(iNACOL)对全球在线和混合学习实践的最新调查显示,这一数字化教学战略呈普遍增长态势。该报告认为,北美、西欧、亚洲和大洋洲这些地区的小学和中学生越来越多地采用混合学习的方式。美国已经有24个州正在试验混合学习。由Knewton和Column Five Media在2011年联合的关于美国数字化教育的一份名为The State of digital education报告揭示:至2020年,98%的学习将实现混合学习。
美国创见研究所(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所)也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角度对混合学习的发展进行了预测。他们的多篇论文都论述到:混合学习被看作一项革命性创新举措,能够充分发挥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当一些价值主张如个性化学习、教育公平更为流行时,混合学习的更多颠覆性模式将战胜传统的K-12教育。2014年11月,该研究所新出版的《混合:利用破坏性创新改善学校》一书中更是列举了大量最新的案例来证实这一重要趋势的到来。
帕蒂的蜕变
联合特南鲍姆家庭技术高中(以下简称“特南鲍姆高中”),是位于美国洛杉矶东区的特许学校。很多原本落后的孩子正在发生化蝶般的蜕变。16岁的帕蒂拥有一头浓密的黑发和闪电般的大脑,虽然戴着看起来有点特别的牙套,但丝毫不影响她的侃侃而谈。前不久,帕蒂离开了她觉得非常无聊的洛杉矶高中,在那里,她一年累积超过了49次无故缺席,作为一个懒鬼而名声在外。她从来没有想过上大学,因为周围没有人谈论它。而当她谈起她以前的高中,“我甚至不认为我的教师知道我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帕蒂代表无数毕业无望但有能力做得更好的学生们。幸运的是,她发现了一所新学校,这里能帮助她展现自己的能力。
曾经,帕蒂常常呆呆地坐在教室的后面;而现在她却在教室的前面,处于同伴的中心,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参与。她的数学已经飞速地超过了同伴,并获得了3.28分的好成绩。如今的帕蒂总是谈论着希望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她已经是教室里48名学生中最引人注目的那个。
帕蒂的改变受益于其就读的新学校特南鲍姆高中的混合学习模型。其融合了在线和传统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其美妙之处在于它为在线学习增强了人的因素。计算机帮助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实现竞争力。而软件能解决批改数学测验和标记语法错误等琐事,把教师解放出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即指导、吸引和激励学生。
帕蒂以前就读的高中,像美国大多数学校一样,使用普遍熟知的群体教学模型。混合式学习撼动了这种模型。虽然教师仍然与群体在一起,但是学生们却被分散,进行独立学习或同伴互助。这不是远程教育,让一个孩子坐在家里孤独面对显示器。学生们在同一间教室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学习。
特南鲍姆高中采用的混合学习模型全称叫做Blended Learning for Alliance School Transformation,(简称BLAST)。其特点在于它对技术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使用,以及采用了掌握学习法的教学原理。
在BLAST模型中,对每个学习日做了详细的安排。
从上页图可知,每个学习日上午通常有两节课,一节课主修一个学科。BLAST模型把一节课延长至120分钟,而每节课通常在三个环节(或叫做三个学习站)循环,学生在每站花费40分钟左右。除周三外,每个学习日下午都有一节120分钟时间用于学生个性化在线学习和完成每日测评。另外,还可根据需要安排部分学生参加120分钟的课后辅导,仍然包含三个学习站的循环。每周三,下午是教师进修的时间,因此周三学生会提前放学。
具体操作时,教师根据每日常规测试显示出学生之前的学习掌握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每组16人。第二天,这三大组学生按下面规则被分配到三个不同的学习站:成绩低的学生去参加教师面对面的讲授和辅导,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同伴讨论环节,成绩中等的学生则参加在线学习。另外,教师每天还为三个组准备了三份不同的学习日程表,每份日程表清晰地描述了每个大组的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学习任务。
第一站,教师主导教学。在这个时间段教师为学生提供直接讲授,或者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只有16人,比传统课堂面对的学生要少得多;所以教师能帮助每名学生解疑答惑。
第二站,同伴合作学习。16名学生被分成4个小组。小组内同伴协同分工,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创建演示文稿、视频和其他媒体来展示自己对现实世界问题的理解。同时,能鼓励同伴互助、培养团队意识。
第三站,个性化在线学习。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接收即时反馈,并掌握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在线数字内容能解决个别学生的需要,确保学生不会掉队。
学生在每个学习站学习40分钟后,便会快速地转移到下一个学习站。由于每名学生有自己的号码(1~16号),每次转移在教室内部完成,学生只需找到下一站自己对应号码的位置即可,因此能保证每次移动不混乱,花费时间只有2分钟左右。
重要的是,学生在每天的学习后,只有在证明了掌握相关学习材料后,才能继续向前迈进。一个平均分是D的新生是不可能进入到下一个年级水平进行学习的。好在有了在线课程,学生可以一次次地重复学习。每天下午的在线学习时间和课后辅导时间就是为没过关的学生准备的。
BLAST混合学习模型的另一个优势是利用数据帮助教和学。在线学习软件记录学生每一次点击,搜集大量关于学生正在学什么以及如何学习的数据。例如,学生对关键概念的理解到底是通过教师讲解而明白,还是在线学习领悟,亦或是在同伴讨论明晰的?对于一道难题,学生尝试多少次才能做对?学生学习的速度有多快?所有这些数据都会被软件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后呈现给教师,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备课,制作第二天的学习日程表。
每日评估,能帮助学生们看到自己学习的进度;而每季度标准评估,能让学生们看到自己在同伴中所处的位置。数据统计结果会以专为学生和教师准备的成绩分析图呈现出来。“不只是为教师,也让孩子们明白使用数据是很重要的”。塔布斯校长说,“他们知道,如果想要去加州大学,他们的蓝思分级得分必须达到800分。”
“拥有学习”是BLAST混合学习模型的关键理念。它来自萨尔曼・可汗所著的《一个世界一间教室》,书中可汗阐述了混合学习的优势。他指出,学生的天性是主动的,他们不喜欢坐着不动,听教师的讲解,被动接受;相反,他们更希望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能够学习,或者说主动学习,能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选择自己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行动起来。
另外可汗还提出,传统教学容易让学生不断地留下知识漏洞。因为传统学校总是要求学生按统一的进度完成学习,不管他准备好了没有;所以,不断遗漏的基础信息形成了无数的知识漏洞,结果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千疮百孔,最终导致整幢学厦轰然倒塌,学生再也无法继续完成学业。而BLAST混合学习模型采用的掌握学习理念和胜任力模型,就是为了填补漏洞,防止学习差距的产生。
火箭船学校的腾飞
Rocketship教育是一个连锁的K-5(幼儿园到五年级)公立特许学校。它始建于2006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海湾地区的圣何塞市。Rocketship学校主要设立在低收入地区,其中约90%的学生有资格获得免费午餐,约75%的学生第一语言不是英语。在过去几年,Rocketship学校创新地应用教育技术大幅提高了学生成绩令人印象深刻,引起了全美的关注。了解Rocketship学校的教学模型是理解其成功的关键。
Rocketship的教育管理者们了解技术和在线学习对于教育未来的重要性,不过他们并不想把学校办成一个完全在线学习的模式,因为,他们也认识到了教师的重要性――没有计算机程序可以构筑能帮助学生成长的社会和情感环境。
Rocketship学校把其混合学习模型分为两部分:教师和学习实验室。其中教师负责面对面的教学基本概念,指导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把所学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习实验室则负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为了具有可操作性,Rocketship模型把学生的日常学习时间分为“75/25”两段。即学生花一天的75%的时间与教师合作,理解概念;然后他们花25%的时间在学习实验室中使用有趣的、自适应的在线教育课程,并进行练习以掌握这些概念。这样,教师就不再需要投入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反复对学生进行训练和评估了。
“学习实验室把教师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把重点放在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上。”Rocketship女发言人雪莉蒂尼琪(Sherri Dairiki)说。
Rocketship教育的管理者们不仅设置了计算机教室,更配备了诸多先进的课程学习软件,如游戏化学习系统、自适应学习平台。我们以该特许学校旗下的马刁希迪小学为例来了解Rocketship学校的课堂。
马刁希迪小学的一年级有4个班。在传统教学模型下,这4个班需要4间教室,以及4位全科教师各负责1个班。采用新的模型后,学校为4个班配备了3间教室,3位专科教师分别教授数学、阅读和社会科学,另外还配备了1间学习实验室和1位实验室助教。
学校把一天的学习日程分为4段。每个时段都有3个班在普通教室参加面对面教学活动,另一个班则在学习实验室进行在线学习。这样,每个班都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参与面对面学习数学、阅读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四分之一时间参加在线自主学习,并完成作业和评价。在面对面课堂上,教师着重提升学生的关键思维能力;学习实验室利用计算机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创新的技术应用是Rocketship学校最突出的亮点。其“75/25”模型是一种混合学习模式。美国创见研究所的专家认为,这种混合学习模式利用新兴技术打破了传统学校的工厂化教学模式,重新定位了教师、学生的角色,以及技术和环境的作用。“75/25”模型用较低的成本把学生个体与教师、技术连接起来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即技术帮助学生能按自己的节奏和步调完成课程,教师可对有困难的学生即时施以援手。
Rocketship教育混合学习模型的成功,使学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计划在2020年以前新增40所新学校,这也代表着技术推动下的新的办学模式逐渐被主流教育体系认可。
荒漠中的教育绿洲
坐落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荒漠中的犹马镇街上有一所Carpe Diem中学,没有足球场和棒球场,外观看起来像一个大型的零售商店。这所学校有近300名6~12年级的学生,大部分为西班牙裔;其中约46%的学生有资格获得免费或减价午餐,近10%接受特殊教育服务。近几年该校学生参加亚利桑那州标准化统考,平均成绩都遥遥领先。Carpe Diem中学孩子们优异的表现引起了外界的关注。2012年9月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走进了犹马镇,报道了Carpe Diem中学,让这所被誉为“荒漠中的教育绿洲”的学校立体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走进犹马镇Carpe Diem中学,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布满300台计算机和格子间的大厅,看起来像是一个呼叫中心或是写字楼。这就是位于学校建筑中间的“学习中心”。学生各自坐在格子间中,头戴耳机,对着计算机自主地学习着不同的课程。每个格子间因为学生的装扮而各有特色。
在学习中心的两边有几个安放着课桌和白板的房间,这类似于传统的教室,不过没那么大。在这些缩小版的教室中,有的是几名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有的是几名学生在进行讨论,有的则是学生在教师辅导下做作业。其中有一个房间中布置着各种健身器材,有学生在里面运动。
这真是一所奇怪的学校,与我们脑海中固有的学校形式完全不同。在这样的学校学生到底是怎样进行学习的呢?
Carpe Diem中学的学生每周4天,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4时在学校学习。周五则留给需要更多时间的学生。每年学生上学145天,获得共1007小时的教学,很少有或没有课外作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通常是在学习中心的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之间循环,每次循环大约35~55分钟,每天大概完成2~3次循环。
在每个学习日,学生有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是在线学习。学校采用Edgenuity的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教学视频、交互式探究课程和在线练习。如果在线学习遇到困难,学生可以反复学习,或者申请教师的帮助。
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这种学习方式,觉得按自己的步伐前进是件快乐的事情。并且相比其他学校,学生们认为得到了教师更多的关注。
“这种学习方式真棒。”七年级的Sevanna说,“当我在学习分数时,遇到了困难,我会再次看视频中的讲解。可是有些问题我还不明白,我会向教师求助。在学习中心旁边的教室中,数学教师会给我们更详细的讲解,或与同伴一起讨论。当我再次回到计算机前完成作业时,系统给了我一个优秀的成绩。”
“我父母认为这种方式非常适合我。”14岁的Bineetha Aluri正在超前学习,进度远远快于同龄人。“当我很快完成学习内容时,我没必要像以前那样等着同伴。”
这是一个正在逐步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混合学习方式,曾经被认为是翻转课堂的模式。不过,与翻转课堂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不是回家看视频进行在线学习,而是在学校的学习中心,在教师的监控和帮助下进行在线学习。另外,比翻转课堂更棒的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之间的时间跨度也没有翻转课堂那么大,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请求面对面帮助,而不必等到第二天。
Carpe Diem中学优异的教学成绩与美国其他学校的小班化教学取得的成绩不同,这里有更小的师生比。学校只为数学、语言艺术、科学、社会研究、选修课程等学科各配备了一名教师。每名教师负责所有学生的相应学科的面对面教学和指导。“如果在线课程有足够吸引力,我们并不需要更多的教师。”学校的教务长切特・克雷恩说。
学校聘请了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全职认证教师,他们对整个学科教学有全面和系统的思考。教师主要是帮助少数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面对面的辅导,而不是大规模地教学和批改作业。因为自适应学习系统已经足以胜任这些繁重且重复的工作了。
况且,学校还为学习中心还配备有4名学习助教来关注和监控学生的在线活动。这些助教的任务就是留意学生是在学习还是在玩;及时解决个别学生简单的问题;借助自适应学习系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另外,如果学生学累了,还可以到健身室进行体育锻炼,那里有一名专门的体育教练做指导。
关键词:学困生 转化 爱心 责任心 信心
一、导入
“学困生”又名“后进生”,是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只有诊测清楚他们落后的原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谈一点体会。
二、确定何为“学困生”
一提起学困生,每位教师都会感到头痛,学困生是指智力、身体正常,但学习困难,厌学以至于在规定期限内未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的学生。所以学困生应强调只是学习有困难,而并非智力差。
仔细分析,出现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客观原因。我通过多年教授小班英语学困生的教学经验积累,发现英语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性格内向型
这部分学生通常胆子较小,又安分守己,上课不喜欢举手发言,经过仔细观察,他们既不顽皮,也不刁钻,老师不提问他们,他们便在那儿自己看看书或写写作业。英语知识吸收得越来越少,他们对英语也越来越没有兴趣,慢慢地便成了英语的学困生了。
2.贪玩懒惰型,学习习惯不良型
这类学生生性好动,十分爱玩,智力正常,而且有的还特别聪明,但缺乏学习的动力。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对老师的提问无动于衷,似乎与自己不沾边,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常常不完成。不参与学习思维过程,学习十分被动,这类学生令教师和家长都很头疼。因为长期没有好好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较差,所以英语这门课自然就谈不上学得好了。
3.学困生的具体成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2)知识迁移过程中造成的知识断链和破网,导致基础知识薄弱。
(3)学习方法和策略运用不当。
(4)考试障碍,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
(5)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
有的教师还没有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整个课堂仍然是自己在起主导作用,学生被动地听、记。课堂过程沉闷、乏味,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
针对以上原因,因人而异地提出解决措施,英语老师应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及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用“情景化,交际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能力才能显著提高,所谓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4.学困生的行为具体体现
(1)杂乱无章。书桌上乱七八糟,书包里学习用具与其他东西混在一起,于是写作业找不到本子、铅笔,上英语课抓出一本数学书,该交作业了才想起它还在家里。
(2)心不在焉。注意力很难集中,几乎每节课思想都“开小差”。于是一节课老师讲的内容听不到三分之一,听课效率低,又直接影响了作业和复习。
(3)虎头蛇尾。做事有头无尾,拉开架式要读书,摊开一桌子书本等学习用具,看了几眼又想起了别的事,放下这一摊子就走,不少时间、精力都浪费了就没有任何结果。
(4)得过且过。做事喜欢拖拉。这里的问题没读懂,算了罢,以后再说,于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5)抄袭作弊。学习不实事求是。英语考试监考不严格,可以看看别人的,作业可以抄袭别人的,久而久之,抄袭成了习惯,形成“不看别人的,心里就难受”的心理。
(6)知难而退。学习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精心准备了英语的值日报告,因为紧张、害羞而放弃了发言的机会,于是稍一纵身可以摘到的果子没有得到,再坚持一下就能成功的追求却被
半路放弃了。针对上述学困生形成的各种因素,该如何做好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
三、树立信心,拥有爱心,坚守责任,积极转化学困生
1.树立“学困生”也能成才的教育观念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另外后进是相对的,学困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已被古今中外的事实所证明。
德国大诗人海涅在学校里是尽人皆知的学困生,老师常常骂他“一窍不通”;大诗人拜伦在阿巴丁小学读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小学时被老师认为是智障儿。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不少。据《中国少年报》刊载:一个在平时连两位数运算都不会做的学困生,谈起“养鸟经”来却头头是道;一个六门功课“挂红灯”的学困生,居然心灵手巧,能熟练地拆装多种规格的电视机。老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积极引导他们走出误区。
转困对策:从心理上要求我们老师要具备爱心、恒心、和责任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及时深入到学生当中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和亲切。师生之间只有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困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挖苦讽刺和轻易下结论,而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只有这样,学困生才有可能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2.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学习中,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往往对学习失去信心。作为教师,就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
转困对策:
(1)建立完善的课堂激励和评价体系,努力地去寻找任何一个表扬的机会,放大他们身上任何一个细小的优点和成功之处。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人性最深刻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时期,但是心理发育并不配比的尴尬期,所以逆反心理较强,内心十分的敏感而脆弱。他们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和鼓励。所以上课时我会用一些小道具如盖有“terrific”的sticker,每次只要举手发言不论对错都会给一张“terrific”。就是这一张张小小的sticker调动了那些常年不肯开口说英语的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样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
课堂被调动起来之后,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就提高了课堂的听课效率。然后每周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价。把他们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的态度都量化评价。然后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没有进步的继续给予鼓励。
(2)重点照顾,认真辅导学困生。
差生之所以差,第一种情况是因为平时没认真学习。如上课不注意听讲,课上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等。对待这类学生,上课要多提问检查,多让他们参与游戏等。从而吸引其注意力。发现他们思想开小差时,最好不马上批评,运用眼神或走到他身边予以提醒;
第二种情况是接受能力差。如思考速度慢,想象力差等,从而导致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课下又懒得及时补上。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讲课时尽量照顾。要讲得尽可能慢一点儿,详细一点儿,浅易一点儿。同时让他们提前做好预习,消化一部分知识,课上听讲心中有数,尽力跟上大部队;
第三种情况是接受能力差,学习态度又不端正的学生。这类学生虽然少,但最危险。须上述两种方法共用。不管哪种差生,都需补课。具体做法:
(1)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抓紧在校工作的时间做好有效的课外辅导。我觉得对于学困生比较有效的做法有面批作文和翻译作业,当场限时做完形和阅读题,定期总结单词和短语,及时解决语法难点。
(2)让成绩好的学生一带二、二带一、三带一,给差生讲解,辅导。使用“兵教兵”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学困生,因差异而各有侧重。
3.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老毛病;二是要落实具体措施;三要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得好:“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
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 更有名人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在此过程中无疑会出现多次的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当强的责任心和恒心,对他们做出细致耐心的引导和纠正,并且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只要你愿意付出,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4.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困生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我们正是在耕耘着这份神圣的工作。学困生难免有自卑感,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少责备,多表扬,多鼓励,用爱去浇开迟开的花蕾,以真诚的爱心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1)思想沟通和精神鼓励。一般开学第一周我都会去找我们班的每个学生交流一次,尤其是学困生。给他们提出明确的、科学的目标,心理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每次的测试之后都会为他们做仔细的试卷分析,找出每个阶段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给孩子推荐或免费提供相应的辅导资料。以这些细微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正关心他们。
(2)捕捉闪光点,及时表扬学困生。有人说,赞赏是射入学生心灵的一道阳光。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也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赏识。学困生更是如此,他们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学生的白眼,自认为满身缺点,缺少自信。所以我们应用一双慧眼敏锐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而后在班内放大,让同学们对学困生刮目相看。一旦这段时间有了些许的进步一定不能放过任何可以表扬的机会,先个别表扬,然后班级内表扬,再打电话给家长表扬。让其得到充分的肯定,逐渐树立信心。取得家长的配合和认可会使我们的转差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5.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英语方面都是由于单词的拼读和记忆有困难,所以导致学好英语的基石——词汇这关没过,所以在起点上他们就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了兴趣。
所以我首先要帮助他们解决单词的拼读问题。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先生说过,任何语言都分为两个系统,听说系统和读写系统。从听说系统而言,全世界的语言没有难易之分,但从读写系统来说,语言是有难易之分的。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分为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拼音文字只要学会说了,学读写就相对容易了,其拼写形式也比较容易记忆。
英语基本上是拼音文字,只要掌握了拼读规则之后,在词汇的记忆上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开学之初就先利用有效的音标教学法帮助他们过“拼读关”。可以帮助学困生扫除英语学习第一步的障碍,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此外,老师在备课上需要花很多的心思,注重学困生的参与。例如,在教授单词时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老师叫个别同学操练时,便可以先叫优等生,然后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让学困生也跟着读,一方面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体现一回自身价值,让他们有成就感。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教师要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使他们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人才。”对这些学困生,我们教师要用锐利的眼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走向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牟新利(1979-),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朱丹(1963-),女,重庆梁平人,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重庆?40412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02320)、重庆三峡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090803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139-02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小组的成员通过组织进行互相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1]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在欧美教育界广泛传播使用。改革开放后合作学习传入我国,尤其是在中小学中进行了许多的实践,因此教育部于2001年在中小学的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要倡导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求将合作学习进行推广。在高校中虽然没有类似的文件要求以制度化开展合作学习,但是还是有许多高校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开展了合作学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
一、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具有较多的优点。[2,3]
1.有利于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由于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经验上本身都具有差异,正如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们分享与他人不同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吸取他人的长处,尽快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也能避免他人走过的弯路、错误。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对个人合作意识和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培养合作精神的机会,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使学生理解其他同学,学会倾听,掌握人与人之间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因此,合作学习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和培养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间的同学情感能够互动,通过共同解决问题、取得成绩等形式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同时,学生通过集体合作,攻克难关,也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合作学习在一个小范围内实现,可以克服后进生的自卑感,逐步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断取得进步。
4.小组的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传统班级授课的局限性
在现在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为四五十人的情况下,传统授课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与教师之间形成互动,往往课堂上是个别优秀的、活跃的学生参与,而大多数的学生则无法参与,合作学习则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由几个学生组成的小组能保证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讨论的环节。
二、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虽然合作学习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我国的实际教学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4,5]
首先,由于合作学习更多的强调课堂教学,而在高校由于课时有限,课堂教学进度一般较快,即便如此也无法在课堂上全部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学生课下花一定的时间完成。因此,高等院校的合作学习应该考虑拓展到课堂外,而不是仅仅拘囿于课堂,这样可以使合作学习更加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
其次,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呈现“两极化”,有些热情活跃的学生往往会自始至终在合作学习中滔滔不绝的讨论,这种讨论常常由于没有教师的监控,往往偏离了本来讨论的议题。而性格有些腼腆的学生则可能静悄悄的,不参与讨论。甚至出现遇到难题的时候,一些学生不积极参与,把困难留个其他同学,这是一种“搭便车”效应。其后果则是部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努力程度减少,以避免去完成全部的工作,即产生了“吸盘”效应,这样就使得两类学生都会减少在合作学习这个过程中的积极性,参与程度降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再次,合作学习往往是在课堂上进行,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虽然使大部分的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教师的监控作用有限。这是因为合作学习源于美国,而欧美等国家的班级多为小班级,学生人数一般是在30人以下。而在我国,班级学生人数往往是四五十人,甚至更多,因此虽然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但学生人数规模大,使得教师无法全面的监控管理课堂。
最后,合作小组分组时虽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等不同将4~6人分成一个小组,在选择组长时往往是根据成绩、是否承担班级干部等的因素优先,而这个指派的组长本身可能并不适合承担这项工作,导致很多时候组长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这样就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合作学习小组组长角色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中组长是一个关键的岗位,提高小组组长的技能对于合作学习十分重要,这在已有的合作学习实践中往往被忽视,因此,在高校开展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小组组长的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组员以及组长自身对组长的角色认知程度往往不同。[6]在教师视角下,选择的组长是能干的学生,所谓能干,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较为优秀,能够获得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其他同学的信任,同时口才较好,表达能力强,能担负起联络教师的任务,同时在小组内能协调组员之间的矛盾,使大家共同进步。而评价组长的工作,则注重于是否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是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评价小组完成情况如何,较少的单独点评组长工作的好坏。在组员的视角中,得到组员认可的组长往往是大家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但是也有可能一些组长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组长独断专行,没有认识到合作学习中其他组员的积极作用,忽视了合作学习中民主的作用,与之相反的是组长不问世事,漠不关心,使得整个合作学习小组处于一种松散的形态。在小组组长自身的视角中,组长可能发现他的组织与管理没有得到组员的认可,即无法领导全体组员,久而久之,会使组长产生情绪上的低落感,如果再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组员的抱怨,组长往往会产生逆反的心理,不想再继续承担组长的角色。
由此可以看出,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设立可以起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积极的一面表现在可以领取、发放学习材料,总结归纳小组全体组员的想法与意见,协调小组组员之间的关系,代表小组同教师或者其他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并维护本组的利益与荣耀。消极的一面则表现为一些小组其他成员往往把责任推给组长,这些小组成员不愿付出努力,很多的学习任务变成了组长一人的任务,与这种情况相反的则是小组组长将任务分配给其他组员后撒手不管,本身没有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设立有利有弊,但有实践证实合作学习小组中,有组长比没有组长计划性强、分工明确、节省时间,大多数组员在心理上习惯于有“负责人”的合作学习活动模式,希望组长凭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带领全体组员团结进取,顺利完成活动任务。[7]
四、培养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措施
为了更好的发挥组长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作用,需要对小组组长进行培养。首先要选取组长。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有限,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一是完成小组人员的安排后,由小组组员自己进行推荐,这样选择的组长可能在学习上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一般来说,是组员眼中认为具有一定号召力、综合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另外一种方法则是让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使全部的组员都能感受组长的角色,体会其中的成功与艰辛,这样有利于全体组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换位思考,为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增添融洽的氛围。
合作学习小组组长选取之后,首先要进行“岗前”培训。在思想上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一些不足,避免在合作学习中产生负面的影响,教师应当给予小组组长一些基本的要求,如保持与教师的沟通,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在课下可以通过QQ、电子邮件、电话以及面谈等多种渠道进行沟通,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并能将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教师,有利于教师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教学。在培训中要调动组长的积极性,培养其情绪感知能力,使之在开展合作学习后能够调动组员的学习热情,保持稳定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除了对组长进行“岗前”培训,还应在合作学习进行中每2~3周开展一次全体组长会谈,听取组长们在这一段时期的工作总结,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经验的分享,不能够立刻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组长会谈上大家一起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对策。通过这种制度化的会谈,能及时反馈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也使小组组长能够吸取其他组长的经验教训,交流学习体会,促进班级的共同进步。
五、结束语
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构成小组完成的学习,小组组长在教师、组员中起到了连接与纽带的作用,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小组组长的重要性,通过合理挑选组长,培训组长,为合作学习顺利的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小平,黄玉兰,李奇能,等.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运用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07,(2):34-36.
[2]李坤凤.浅谈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J].教育探索,2010,(11):52-53.
[3]刘引娣.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281-283.
[4]周广强.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科技资讯,2006,(18):159-160.
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新模式,关于它有不少热门话题,如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目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等。本文将从学生的角度探讨多媒体的使用问题,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发展史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但由于程序教学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同时因程序机器固有的机械性难以解决学习材料的呈现和反馈,因而陷人了机械主义和客观主义境地。此后心理学和教育学不断发展,出现了认知主义,而建构主义则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的提高,出现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目前经常采用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堂示教模式、网络协同教学模式、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和虚拟现实教学模式。
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是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还是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模式,都强调教师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利用媒体主动建构知识,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当我们一再强调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角色转变时,却忽略了学生本人是否对多媒体外语教与学持有正确态度,是否能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学生与学习内容、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二、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时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时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多媒体面授课堂里,部分学生感觉信息量大、节奏快、记忆知识困难,难以适应;部分学生只关注多媒体所呈现的声音、视觉而忽略了语言学习内容;还有部分学生在新型课堂里仍采用老办法,忙着做笔记,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充耳不闻。二是在多媒体面授课堂以外的网络学习和上机自主学习时,“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感到无法把握大量的信息资源,信息甄别过程耗时长、效率低,有些学生因此放弃网络自主学习”;也有个别学生没把多媒体网络看作是帮助学习的工具和手段,而陶醉于单纯的聊天、交友、看电影。学习自觉性、自控力差,没有达到多媒体辅助外语学习的目的。
三、学生利用多媒体主动建构知识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多媒体网络教学强调学习自主性,要求学生必须有独立意识。在信息多元化、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面前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主动地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加人到学习群体中。但如前所述,有学生在多媒体学习中不能明确自己学习的重点和目标,学习方法落后,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不能自己检测和评价自己。为此,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学习策略,使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学习。
(二)学生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的关系
1.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多媒体外语教学也必然要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即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模式的使用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各种课件的制作、软件的开发、情景的设计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英语教学的特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编写而成的,所以学生在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时,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而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与学的任务。这样才不会如大海里到处漂流的船只,迷失方向,偏离教学目标。教师的指导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了解自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健康人格。如教师可利用网络提供的交互手段,合理地配置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施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提供有效、及时的调整和帮助;而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教师的作用更是机器所无法代替的。在多媒体外语辅助外语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协商、合作、和谐的关系,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会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2.正确处理学生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使多媒体更好地服务学习。信息素质是指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等利用、分辨、传递、繁殖的能力和获取、运用信息的意识。有调查显示,学生在多媒体网络学习中感到的焦虑主要源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贫乏、网络学习策略欠佳,因此作为学生首先要乐于接受新型的学习手段和技术,学会运用各种媒体去获取知识;其次,在技术上,要主动接受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尤其是利用它们为学习服务。如学会使用Baidu, Yahoo, Google,Express search等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教育资源信息;学会使用校园网查找教师的信息;学会用E-mail,BBS,QQ等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协商,学会用skype与以英语为母语的网友交流。
3.正确处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来源,在多媒体教学中,学习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或某些课外书籍,软件和网络信息已打破了学习内容的同一性。同时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也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现阶段,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基于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教材,如《大学英语全新版》、《新视野大学英语》、《当代大学英语》等,它们提倡学生在关注课本的同时,自觉、主动地利用配套光盘、网络课程创造性地学习,拓展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可从课本开始,通过因特网延伸到多元的信息世界。如:以课本为基础,到网上查找相关背景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目标语的理解;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加深对语言点的理解和操练,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提高对目标语的文化素养,学生们应积极地参与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大班小班、自学面授等一系列互动互补的学习。此外,学生还应针对自己的情况,对多媒体网络学习实施监控和评价。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了解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辨别和批判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4.正确处理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语言学习绝不可能是学习者的个人行为,它必须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正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多媒体外语学习不仅强调学习者在课堂时间内的交流与合作,更强调课外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流与合作。由于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在目标与语言环境欠缺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又受时空限制,学习者能进行语言操练和讨论的机会不多,所以学习者应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与同学交流。因此,学习者要克服焦虑情绪,克服怕羞心理,积极大胆地利用电子邮件、语音、视频与同学交流,取长补短,共享学习资源,真正使自己成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员。
总之,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教师、学生、媒体是相辅相成的,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某一单方面所能完成的。当我们关注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时,也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帮助他们利用现代技术去主动建构知识。
参考文献:
[1]黄若好.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0-06-16.
作者简介:赵舒怡(1983-),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省电力学校中外合作学校,助理讲师。(山东泰安271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33-02
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主要特点及现状
1.生源经济环境优越,学习上进心不强
就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来看,虽然办学层次在逐步提高,但学生的生源仍然以高中生为主且录取分数线一般比同一层次的要低,加上合作办学项目的学费较高,因而,学生主要来源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部分学生缺乏对自己的准确定位,优越感强,群体合作意识薄弱。衣食无忧的生活也滋养了学生在物质生活上盲目攀比、在学业上的怕苦畏难情绪。他们有些人习惯了安逸舒适的生活,而缺少自我奋斗的动力,对学业缺乏规划,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2.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理解认知能力较强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普遍来说,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较好,父母比较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方面的培养,所以这些学生往往特长突出,大胆直率,有强烈的表现欲;善于接受新事物,有活力,有主见,感知能力强。但也使得有些学生过于张扬自我,以己为中心,缺乏集体责任感。
3.课程压力大,与国际接轨的适应期过渡较为艰难
中外合作办学的普遍教学模式为中外双语教学,引入外方多种模块教学,外教全外文授课,学生在出国前要达到符合要求的外语水平以及外方规定的专业课成绩等较高的教学目标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入学后课程安排紧凑、学习内容充实,学习目标也较为明确,但是高强度的学习经常给学生带来压抑感及挫败感,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也给学生带来诸多不适应,严格的教学管理与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形成冲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稳定,给学生管理造成不和谐因素。
二、更新观念,积极应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首要的是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鲜明特征,正确分析和面对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1.教学管理监督体系创新
面对外语语言的强化学习,加之要尽快适应外方独特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压力也相对较大,这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努力把握合作办学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做到整体考虑、超前部署、未雨绸缪。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合理安排双语课程的比例和难度。中外合作办学中相当一部分课程是全英文教材,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困难,这就需要精心规划中英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逐渐提高外方课程(全外文课程)的比例。在英语课程的安排上,基本思路是第一学期以强化外语学习为主,每周l0节左右的外语课时,再加一门外方课程,在以后的学期中依次增加外方课程;在双语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增加英语讲授的比例,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
教学模式要严格实行小班式教育,实行小组学习制,分层次教学;学分制与文凭、学位获取密切联系,课程建设较为完善,打造精品课程,建立电子教案,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使学生能利用自己的帐号登录国内外校园网,可以在校园网上检索到各科的讲义、学习材料和学校的各种资源,如图书目录、教学计划、课表等。
建立考试淘汰机制。国外学校每年每门课程的淘汰率均在20%~30%左右,学生没能通过所学课程时,可在下一次开课时重修这门课程,并按所修学分进行收费。这一考试机制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有竞争感,又有经济上的压力,自然会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学好每门课。
2.抓好学生组织,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会和团总支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发挥自我水平的两大学生组织。绝大多数学生都对这两个组织充满热爱和憧憬之情。在历届学生会和团总支的竞选与改选中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较好的素质。但也有部分学生集体观念较差,较早地被社会的世俗风气侵害,认为学生会和团总支的工作与己无关,淡漠视之,甚至认为这两个组织是与学生对立的、无聊至极的,以敌视的态度去对待。这两种观念都十分要不得,不仅会形成堕落、不求上进的不良思想,还会给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极大的阻碍和破坏。要防止或扭转这两种观念的产生,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让学生会和团总支成为学生的朋友、知己、快乐家园。从学生干部抓起,鼓励学生自己针对问题考虑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开会商讨研究,形成实施意见和纲要。多思考研究一些适合学生自身的鼓励、奖励性政策,自觉培养学生内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会和团总支的成员要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素质,除了注意自我内外在形象以外,要对自己和所在部门提出更高地要求。既要贴近普通学生,又要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使自己和所在的部门有吸引力、权威性。要及时倾听普通学生的心声,与各种特色的学生接触、沟通,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制定、实施策略,甚至可以对个别的班级、个人制定出不同于其他班级和个人的有效措施,使其发挥个性,从而带动或改变一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一贯模式或体制。也可以在一般学生中征集就某个事情的见解,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大家都参与到学生管理、组织工作中来。总之,要抓好学生组织,发挥其潜能,重点在于提高他们的内在素质,不断充实,要让输血变成造血,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整个合作办学集体这台大机器以动力和养分,才能使其变得更加强大。
3.解决学生的实际难题,帮助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
作为中外合作体系下的学生来说,在课业上最大的普遍的难题是外方教学模块中的专业课过难,上课听不懂。针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要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学生会、班主任或学生管理部门要鼓励学生或创造条件让学生与任课教师多多联系、沟通,一个难题如果存在普遍性,学生可以及时地反映给任课教师并通过互联网、校刊等途径(请有关教师对此问题作出详细解答刊登在校刊或在校内网上)找到答案。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信息,彼此取长补短,千万不能让教与学互相脱节,那样,不会的问题积攒成堆,不但难于解答,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更深层次的学习。其次,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自觉的学习习惯。难题的解决根本上不是靠外在条件,而是需要有内在的源动力。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勤于动脑、善于钻研、勇于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倡导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班风是班主任、学生会等各个管理层面要下工夫做的工作。对于学习上的进步和突出事例要予以高度的赞赏,对于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不愿下苦功的学生要予以积极引导和有效鼓舞,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们进行其他活动的热情,才能有助于培养各类业余爱好,形成强固的向心力。
4.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中外合作办学的独特魅力
中外合作办学既是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以其显著的特色有别于普通办学模式,拥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开展各类有特色的课余活动,提供给学生自由发挥特长、个性的平台,不但能够展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越性,也能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寓学于乐、全面发展的乐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增强个体的才艺魅力。可以开展很多能够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学生活动,比如在学生内部成立有关跨文化交流或中西方文化、风俗差异对比等主题的期刊编辑部,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策划、排版、征集资料、设计封面,分派学生担任主/副编、稿件统筹、审理、新闻撰写、报刊记者等,管理教师予以引导、扶助,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我解决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也通过充分调查了解了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文知识的热情,提高了将来作为留学生的交际能力。诸如此类的活动,比如建立英语剧团、英语协会,开放英文周末影院,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开展活动等各项方案只要落到实处,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都可以为中外合作办学这一平台的个性发展、特色教育起到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不断创新的系统性、动态性工程,是一门科学,是学校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别于普通办学模式,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管理工作者既要把握一般合作办学的规律,又要结合自身学校合作办学的性质特点,突破传统观念和旧有的模式,大胆创新,研究总结出一套能够适应学校和学生发展需求,体现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优点特色的管理策略方法,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发现学习;网络课程;职业英语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现代经济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有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的实务型人才。这其中就包含一项重要的能力,即职业转换能力”[1]。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必须结合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范围内以英语为工具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并为其未来的职业转换和职业提升打下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在实际职场环境中的真实交际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具有现实意义。对于职业英语教学改革而言,通过网络课程方式,将职业英语教学资源进行有目的的整合与完善,个性化的定制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丰富的资源库使其置身于真实的职场语言环境,线上交互方式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网上测试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检验,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将来的职业转换能力,显然是有帮助的。
一、理论基础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罗姆杰.S.布鲁纳(Je-rome.S.Bruner)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高职英语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和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认知体系”[2]。在他看来,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中的发现确实影响着学生,使之成为一个‘构造主义者’”[3]。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开展的主题感兴趣,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学习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把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储存,以便以后在一定的场合下予以运用。“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4]。英语学习有其特殊性,学习结果不能过于看重知识点的掌握,而是素养的形成。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学习内容的结构、学生独立思考等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发现式学习为学生主体的的自主探究过程提供可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获得自主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民航运输英语口语课程是一门针对民航类非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学生需求开设的课程。课程设置基于对在校学生特征进行的分析,教学目标和内容定位紧扣职业岗位需求,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一)设置现状
在校学生英语程度大多处于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之间,个体差异大,存在基础薄弱和学习动机不足等问题。针对班级规模扩大,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关注不足,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互减少,课堂效果难以保证的现状,我校为不同专业学生开设不同类别的英语口语课程。口语课程实施小班教学,每班不超过40人。
(二)教学目标
据对民航企业进行的专业调研结果与对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和学生未来的就业结构进行的预测,我们将候机楼和客舱作为学生的备选就业岗位,确定包括售票服务、值机及行李运输旅客服务、客舱服务以及到达服务等民航旅客服务流程的教学任务清单。然后围绕实际工作任务,得出典型民航服务岗位知识要求和素质要求,从而确定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将来实际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内容定位
民航运输英语口语课程内容设计以职业岗位技能为主线,内容按照乘坐飞机的顺序涉及订票、机场咨询、安检、登机、空中服务、各类机上问题、着陆和到达等近二十个专题。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场景为主轴,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体系。
三、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在民航运输英语口语网络课程的设计上,遵循四个原则:
(一)发现学习原则
要保证学生在网络学习的主体地位,应该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实施个性化发现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主题,调控学习进度,并对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这就要求网络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有方便灵活的检索方式,并能实现学习过程与进度的自动记录。网络课程的设计应以课堂外的异步学习为基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英语网络课程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二)情境体验原则
职业英语的特点在于其贴近行业的实用性。要充分发挥网络多元载体的优势,以尽可能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真实的职场环境和语言应用场景。学生可以带着特定学习目的,探究工作中的具体事实,在模拟实景中反复操练,并将习得的技能转换应用到其他场景中,从而达到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提升的目的。
(三)实时交互原则
网络媒体是多点多向互动的。既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互动,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估、评价与反馈。网络课程的无纸化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到有针对性的题库与学习场景,而多样的多媒体形式又使人机对话式的口语训练成为可能。现代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正在克服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只能进行客观性评价的局限,可以智能化地对英语发音和写作进行评测,交互手段日趋丰富。
(四)资源扩展原则
不能将职业英语网络课程仅仅当做一门课程,而更应当做一个与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集成平台。要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突出资源的扩展性。开发者要提供该课程的主要知识构架和基本学习内容,包括课程涉及到的行业相关背景知识、专业术语等,并开放编辑、管理工具,方便教师随时添加补充。学生本身也是参与建立职业英语知识体系的主力,可以在自己建立的学习档案里,自主添加相关学习资源,并可与同学、老师交流分享。
四、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
民航运输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模块分为网络课堂教学模块、专业应用模块、管理模块和网络化自主学习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进行练习。
(一)网络课堂教学模块
网络课堂教学系统嵌入了具有完善且实用的教学功能和教学工具,网络课堂教学系统模块分为课程介绍、教学课件、教学音频、教学视频、课后作业、专业论坛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创造了基于网络环境下平等对话的平台,提供与师生以及生生交流平台。教师可通过网络系统增进与学生的互动,以集体辅导加个别辅导的形式,解决学习中随时出现的问题。小组协作式学习,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选择相应的学习流程、媒体进行自主学习。
(二)专业应用模块
该模块设空乘英语专区和地面服务英语专区,补充和民航运输相关各职能岗位的相关英语资源。空乘英语专区列有航空公司英语培训课件、乘务英语录音、乘务英语会话等栏目。针对空乘岗位,提供来自航空公司、培训机构等来源丰富的行业培训资源,学生可以各取所需,了解乘务英语考试大纲、学习空乘英语常用词汇和句型、准备空乘面试常见问题等。在地面服务英语专区,列有物流岗位服务英语、地面服务情境会话和广播英语等专栏。
(三)管理模块
通过语言学习平台创设学期学业成绩评估新模式,增加形成性评估在学生学业成绩中所占的分量,重视学习过程和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使学生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针对民航运输英语口语课程,学生的总成绩由学生平时课堂参与每个单元教学活动的次数、质量和完成授课教师布置任务的情况来构成,要求每位老师在学生完成每次活动后都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学习过程记录、作业情况记录、自主测试记录、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学业是否取得进步等)以作考核标准。
(四)网络化自主学习模块
网络化自主学习系统模块分为共享视频、口语课程库、语音课程库、电影视听、英语学习网址等。视听资料经过编辑,在该模块下,学生可以进行语音训练、跟读和朗诵、听写、人机对话等互动操练。有用的资源链接,为学生提供有用的校内校外链接,节省查找相关信息使用时间,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
五、网络课程学习任务的实施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口语课程学习并不脱离英语课堂教学,只是在进行好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应用的同时,重视发挥课外自主学习的辅助作用。民航运输英语口语课程教学采取基于任务的职业情境体验的教学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分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任务前阶段:核心任务涉及学习目标的制定以及任务的布置。学习目标的确定是活动的准备性环节。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明确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组织学生以此目标为起点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负责制定学习目标,有益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接着,学生着手各项准备,如决定学习材料的选取、制定任务的实施方案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提醒学生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合作学习等各种方式完成任务。任务中阶段:这一阶段涉及学生课堂或课后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课堂上,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运用情境交际、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电影配音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课后,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在线学习。由于教师布置了明确的任务,学生会通过在线学习、同伴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的差异,完成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需要教师一方面通过网络监控功能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对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帮助,尤其是加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学生最终完成了任务,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任务后阶段:任务完成后,要对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真实性评价。教学中主要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如通过观察、问卷调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种方式的形成性评价,往往能让学生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由此强化了他们对语言学习本身的关注和投入,从而使学生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六、结束语
网络课程设计要体现发现学习、情境体验、实时交互和资源扩展原则,在丰富的开放性资源库支撑下,配合以学习效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观察发现,网络课程构成的虚拟网络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情感交流方式发生变化,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往往被鼠标、键盘、屏幕等取代。在虚拟的网络中学习,学生反映容易产生身心疲惫、人际关系疏远等问题,容易出现学期开始热情高,学期中期和末期容易出现懈怠现象。实践中也发现由于设计和开发周期短,导致出现可提供的交互时间不足、针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还不充分、专业论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正确引导,不断完善网络课程的资源,丰富答疑系统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职业英语教学平台上更好发挥主体作用,从而真正达到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者:韩涌波 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新宇.大学生职业转换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