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7: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比尾巴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比尾巴教案

篇1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4、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好问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具的准备

1.准备好六种小动物的卡片、头饰、尾巴图;

2.学生的学案(给动物加上尾巴的图),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设计

(一)趣味揭题,导入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想请咱们的同学参加当小裁判,你们想去吗?那么,它们要比什么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板书:比尾巴)。(指名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认识“比尾巴”三个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识字

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呢?先听老师读读课文。(师范读课文)

2、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有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汇报,教师随学生汇报随机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图片、名称及生字。)

3、黑板上有一些字是红色的,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看看这些字,你你最想先学哪个字?(根据学生说的字,按照学生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4、你的方法很好,谁还有其他方法?

5、同学们想的办法真棒!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其他生字,同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记得快?(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及时点拨,并及时指导新偏旁:矢、八、鸟。)

(三)、指导朗读和写字

1、(装做听小动物说话的样子)刚才小动物告诉老师:咱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小动物还说:谁能根据这些生字把这些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再说一说呢?(学生自由汇报)

2、课文是怎么问的,又是怎么答的呢?谁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节?

(指名读,指导问句的朗读方法,再指名读)

3、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想给每一个同学的机会,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读一读,谁读的好,就请谁为大家表演。(学生练读,指名读)

4、看到同学们这么起劲,老师也想参加,你们欢迎吗?

5、(装做小动物的说话)刚才,小动物们又夸奖同学们啦!它们说,咱们班的同学不但生字学得快,而且课文也读得好,不过,不知道你们生字写得怎么样,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把生字写好吗?

6、请同学们看书后生字表,有几个生字是需要我们写的?你们能读一读吗?(生读)

(1)这三个字里都有一个笔画,也是一个新笔画:(撇折)

(2)指导书空(师逐个指导生字,先书空,再指导书写)

7、小动物对同学们写的字非常满意,他们想请你们参加一个游戏:安尾巴。(把六种小动物的身子与尾巴的分割图片分别发给12名学生,其它学生朗读课文,当读到“谁的尾巴长”时,拿猴子的图片的学生上台,拼成一个整体,其他以此类推。)请拿着动物尾巴的同学向前走一步,同学们看一看,拼一拼,评一评,谁的尾巴最好看!

8、我们完成了小裁判的任务,让我们和小动物说再见,回到课堂中来吧!

(四)、思维拓展

1、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篇2

其实,生命中又何尝不存在很多的“彼岸”和“海”呢?

篇3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病人40例,ASA Ⅰ~Ⅱ级,年龄28~62岁,性别不限,体重波动范围不超过标准体重20%,心、肺、肝、肾功能及神经肌肉功能未见异常,近期未服用干扰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药物。按完全随机法分两组(n20):静脉输注组(Ⅳ组)和TCI组。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常规监测ECG、BP和SpO2。静脉滴注东莨菪碱0.3mg。采用HXD-Ⅰ型多功能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颤搐情况,待病人意识消失后启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以TOF(电流60mA,频率2Hz,波宽0.2毫秒,间隔14秒)刺激尺神经,记录拇内收肌的肌松程度。

麻醉诱导:两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和芬太尼3μg/kg,采用TCI-Ⅰ型注射泵,靶控输注异丙酚,Ce 3.0μg/ml,TCI组采用TCI-Ⅰ型注射泵TCI顺阿曲库铵,Ce 0.5μg/ml,Ⅳ组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15mg/kg,两组于T1 5%时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0.05~0.10mg,TCI异丙酚,Ce 2.0~3.0μg/ml,Ⅳ组采用TCI-Ⅰ型注射泵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1~2μg/(kg•分);TCI组TCI顺阿曲库铵,Ce 0.15~0.2μg/ml,两组维持T1<10%;开始缝合腹膜时停止给予顺阿曲库铵,开始缝皮时停止给予异丙酚,手术结束前1小时停止给予芬太尼。记录用量、顺阿曲库铵给药调节次数、手术时间、T1恢复25%时间(从停止给予顺阿曲库铵到T1恢复25%时间)和拔管时间(从停止给予顺阿曲库铵到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管指征:病人能听从指令,抬臂和抬头可持续5秒,呼吸空气5分钟时SpO2>94%。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各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IV组比较,TCI组异丙酚用量和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阿曲库铵用量和给药调节次数减少,T1恢复25%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P<0.05),见表2。

讨 论

本资料分别参照文献选择顺阿曲库铵的输注速率和Ce[2]。术中维持T1<10%可满足腹部手术的肌松要求。两组病人术中丙酚用量和芬太尼用量无差异,与IV组比较,TCI组顺阿曲库铵用量和给药调节次数减少,T1恢复25%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提示TCI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可减少麻醉科医生的工作量,切可减少顺阿曲库铵的用量,从而有利于术后肌松恢复。TCI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3],从而产生稳定肌松效果,因此顺阿曲库铵用量较少且给药调节次数教少,顺阿曲库铵用量少因此清除时间较短,导致术后肌松恢复较快;而以恒定速率静脉给药时血药浓度逐渐升高,因此顺阿曲库铵用量及给药调节次数较多,顺阿曲库铵用量多因此清除时间较长,导致术后肌松恢复延迟。

综上所述,与静脉输注比较,TCI顺阿曲库铵可减少工作量,术后肌松恢复较快,建议临床上采用靶控输注顺阿曲库铵。

参考文献

1 Botman JM,Arps H,Westenskon DR.A bolus plus continuous infusion protocol for controlling neuromuscular blockade during anesthesia.Int J Clin Monit Comput,1995,12(2):89-95.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2,1912.

3 王若松.静脉麻醉与药物输注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

篇4

[收稿日期] 2013-05-3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60373)

[通信作者] 罗素元,Tel:(0852)8609552,E-mail: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1],就目前对于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治疗,难点在于怎样有效遏制急性脱毒后的高复吸(半年内复吸率90%以上[2])。心瘾,即精神依赖是高复吸最主要的原因,而阿片类作用于中脑腹侧被盖(VTA)、伏核(NAc)和前额叶皮质(PFC)及其递质联系形成的脑奖赏环路(VTA-NAc-PFC神经环路)所引起的奖赏效应是精神依赖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条件,多巴胺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前期研究结果已发现延胡索及其单体L-THP抑制吗啡CPP行为效应的途径之一是通过调控奖赏环路中的谷氨酸递质及其受体NR2B实现的[4-5],然而,延胡索及其单体抑制吗啡CPP行为效应是否还通过多巴胺系统发挥作用则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延胡索和L-THP对大鼠吗啡CPP效应消退作用,以及对VTA-NAc-PFc神经环路各脑区多巴胺递质含量和多巴胺D2 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比较探讨二者抗吗啡精神依赖的中枢多巴胺能药理作用机制,为其阿片类精神依赖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并通过观察其作用的相似性与一致性程度,为延胡索的现代应用增加新的内容。

1 材料

1.1 动物 8周龄雄性SD大鼠(Sprague-Dawleyrats,SD),体重120~140 g,购于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渝)2007-0005,实验前在动物房适应性饲养1周。实验室通风良好,室温24 ℃,光照周期8:00至20:00,大鼠自由进食饮水。

1.2 试剂及药品 盐酸吗啡注射液(沈阳第一制药厂,批号TD2006-0028)。D2受体免疫组化一抗(美国Santa Cruz公司),二抗(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D2受体Western blot一抗(美国Millipore公司),二抗(北京博奥森公司)。延胡索水提液的制备:取醋制延胡索中药饮片500 g,加水1 800 mL,浸泡70 min 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煎煮40 min,将药液冷至室温,过滤后得水提液500 mL( 即1 g延胡索得1 mL水提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 mL水提液含L-THP 的量为0.076 5 mg,实验时用蒸馏水分别稀释成含延胡索0.2,0.1,0.05 g・mL-1的溶液;L-THP(左旋延胡索乙素,又名罗通定)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452-200301);L-THP实验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其纯度>94%),购于广西中医药研究所。试验时用蒸馏水及少量稀HCl分别配置成0.376,0.188,0.094 g・L-1的溶液。

1.3 仪器 条件性位置偏爱箱根据文献制作[6](60 cm×30 cm×30 cm),中间有可抽取的隔板间隔成为大小相同的2个箱,一箱为底部白色光滑,另一为底部黑色粗糙箱,抽取隔板时,实验大鼠可以自由穿梭其中;条件性位置偏爱视频跟踪-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上海吉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LeicaQwin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德国莱卡公司);680型酶标仪(BIO-Rad, Japan);美国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汉邦Lichrospher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建立吗啡CPP模型 将适量大鼠放置黑白箱中任其自由穿梭,15 min/次,每天1次,第3天分别记录大鼠在黑、白箱中停留的时间,剔除对黑或白箱有明显偏爱的大鼠,并确定黑箱为天然偏爱侧,选白箱为伴药箱。将合格的19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每组22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吗啡CPP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组(NS治疗组)、延胡索高、中、低剂量组、L-THP高、中、低剂量组。除生理盐水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吗啡剂量递增颈背部皮下注射,每天上午注射吗啡,起始剂量为10 mg・kg-1 ,逐日递增,至第10天为100 mg・kg-1,注射后20 min置白箱训练40 min,连续10 d;下午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20 min置黑箱同法训练。NS组除给予等量NS代替吗啡外,其余方法皆同上。各组大鼠在末次吗啡训练48 h后,进行CPP测试。模型建立成功后,即刻处死NS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参照脑立体定位图谱[7]分别取其VTA,NAc和PFC脑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0只)多巴胺递质含量;免疫组化(6只)和Western blot(6只)检测D2受体的表达。

2.2 药物治疗 吗啡CPP模型建立成功后,对模型各组大鼠给予药物灌胃治疗,延胡索高、中、低剂量组给予延胡索2,1,0.5 g・kg-1水提液,L-THP高、中、低剂量组给予L-THP 3.76,1.88,0.94 mg・kg-1溶液,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1,NS治疗组给予等体积NS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6 d。并于第6天灌胃治疗后再次CPP测试各组大鼠在白箱的停留时间。

2.3 高效液相检测递质 各组取10只大鼠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断头处死,开颅取脑,取VTA,NAc,PFC组织称重后置2 mL匀浆器中,加入300 μL含0.1 mol・L-1的HClO4和0.2 mmol・L-1的EDTA-2Na的混合溶液,匀浆,4 ℃ 12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50 μL上清液进样。

2.4 免疫组化检测D2受体 各组取6只大鼠麻醉,用多聚甲醛经心脏灌注固定后开颅取脑,再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并连续冠状切片(厚4 μm)。每只大鼠参照《SD大鼠大脑立体定位图谱》取包含VTA,NAc,PFC的脑区切片6张(每间隔20 μm取1张),按照D2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操作后,采用ABC法进行染色,同时用磷酸盐缓冲液替代一抗做阴性对照。LcicaQwin细胞图像分析系统400倍镜下观察各脑区D2受体阳性免疫反应产物。相同条件下每张切片随机拍摄6个视野,拍摄部位亦参照《SD大鼠大脑立体定位图谱》。Image-Pro plus软件计算每张照片D2受体阳性免疫反应产物的平均吸光度。

2.5 Western blot检测D2受体 各组取6只大鼠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断头处死,开颅取脑,取VTA,NAc,PFC组织称重,将收集的样品置4 ℃预冷裂解缓冲液中匀浆,离心后取上清。用BCA 蛋白试剂盒检测蛋白。然后用10%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质, 每孔蛋白加样量为28 μg。100V电泳约2 h,100 mA转膜1.5 h;5%脱脂奶封闭1 h后一抗孵育4 ℃过夜(一抗浓度为1∶1 500);次日, 复温1 h后1×TBST 洗3次,每次5 min, 二抗孵育1 h(二抗浓度为1∶1 500);再次1×TBST洗3次,每次5 min。内参β-actin操作步骤同上, 一抗浓度为1∶1 500, 二抗为1∶2 000;显影、定影。Genetools软件分析并测定吸光度。

2.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以P

3 结果

3.1 吗啡训练前后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白箱停留时间 与训练前各组和造模后NS对照组比较,模型、延胡索与L-THP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在白箱中停留时间均明显延长(P

表1 各组大鼠实验各时间点在白箱的停留时间 (±s,n=22)

Table 1 Accumulative detention time for the rats spent in the drug-paired chamber of the test apparatus(±s,n=22)

3.2 各组大鼠VTA,NAc和PFC脑区内多巴胺含量 与NS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脑区多巴胺含量明显增高;与NS治疗组和模型比较,延胡索与L-THP高、中剂量组的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P

表2 各组大鼠VTA,NAc和PFC中多巴胺含量(±s,n=10)

Table 2 The contents of dopamine in VTA,NAc and PFC(±s,n=10)

3.3 各组大鼠VTA,NAc和PFC脑区内D2受体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VTA,NAc和PFC部位均可见阳性反应产物,颜色呈棕黄色,主要集中在胞膜和胞浆位置。分析发现,模型组各脑区中D2受体的平均吸光度NS对照组显著减少(P

与NS对照组比较1)P

图1 各组大鼠VTA,NAc和PFC中D2受体平均吸光度(±s,n=6)

Fig.1 The 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 of D2R positive cells in VTA,NAc and PFC(±s,n=6)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应用Leica Qwin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2组图片进行分析,模型组各脑区中D2受体的平均吸光度较NS对照组显著减少(P

图2 各组大鼠VTA,NAc和PFC中D2受体蛋白平均吸光度(±s,n=6)

Fig.2 The 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 of D2R protein in VTA,NAc and PFC(±s,n=6)

4 讨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浓度的延胡索和L-THP治疗后,延胡索2,1 g・kg-1和L-THP 3.76,1.88 mg・kg-1组大鼠在白箱的停留时间较NS治疗组显著减少,说明延胡索和L-THP均可加速吗啡CPP效应的消退,即延胡索和L-THP均有抑制吗啡奖赏效应即精神依赖的作用(与前期研究结果一致),其中L-THP与文献报道结论一致[5]。同时,上述各组大鼠VTA-NAc-PFC奖赏神经环路各脑区内多巴胺递质含量降低、D2受体表达水平上调,接近NS对照组,提示:延胡索和L-THP通过下调奖赏环路中升高的多巴胺递质含量、以及上调D2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加速大鼠吗啡CPP效应消退的又一药理作用机制。此外,实验还显示延胡索2,1 g・kg-1及L-THP 3.76,1.88 mg・kg-1组不仅对大鼠吗啡CPP效应的影响相同,并且同步出现VTA,NAc和PFC中升高的多巴胺含量和下调的D2受体表达被逆转的结果,这提示:含1倍量L-THP单体的延胡索中药不但在抑制吗啡CPP行为学方面相当于单独应用约24倍L-THP单体的效果,而且,在对奖赏环路VTA,NAc和PFC脑区中多巴胺递质和D2受体的药理作用机制方面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已有研究发现,持续给予成瘾类药物可以损伤多巴胺能神经突触的正常结构,导致DA释放增加并抑制多巴胺的重摄取加重精神依赖的形成[8]。从VTA至NAC,PFC的中脑边缘多巴胺能系统的改变,在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的躯体和精神依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11]。而延胡索中所含的原小檗碱类化学成分进入中枢后,可优先阻滞脑内DA受体最丰富的脑区的D2受体亚型,逆转DA神经元的“损伤”。因此推测本实验延胡索和L-THP能下调奖赏环路各脑区中升高多巴胺递质含量,上调D2受体的表达量,主要与它们能逆转DA神经元的损伤和对多巴胺受体的阻滞作用有关。进一步,通过阻滞脑奖赏环路中的D2受体亚型,可降低吗啡产生的欣,减轻吗啡的奖赏效应,从而导致CPP效应的消退[12]。此外,本实验还发现延胡索与L-THP在治疗吗啡精神依赖的行为学和多巴胺能系统药理作用机制方面均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量效关系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延胡索中药内存在L-THP的同类物,可协同对抗吗啡的精神依赖,如延胡索乙素的右旋体D-THP虽然不是DA受体阻滞剂,但却具有协同L-THP阻滞DRD2的作用[13];DL-THP亦具有阻断DA受体、对抗DA能神经系统功能增强的作用等[14]。所以,L-THP和延胡索功效虽然类似,但由于L-THP缺乏成分间的协同效应,而延胡索的疗效较好是其有效成分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阶段在对延胡索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多追求单体化合物的作用,而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是成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以达到整体治疗功效[15]。本研究揭示对VTA-NAc-PFC奖赏神经环路中多巴胺递质含量与D2受体的影响,是延胡索和L-THP抑制吗啡CPP效应的又一药理作用机制,这说明二者的作用靶点不是单一的,而且延胡索中可能有其他成分与L-THP协同作用,但具体是什么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从以延胡索为主药的戒毒单、复方中开发出治疗阿片类精神依赖的药物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同时,通过比较二者对其多巴胺能系统影响的相似性程度,也为延胡索中药的现代化研究补充了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Hyman S E, Malenka R C.Addiction and the brain:the neurobiology of compulsion and its persistence[J].Nat Rev Neurosci,2001,2:695.

[2] 邓艳萍.防复吸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0, 19(5): 329.

[3] Robinson T E.Neuroscience.Addicted rats[J].Science, 2004,305 (5686):951.

[4] 郭萍, 钱刚, 凌锌, 等.吗啡精神依赖大鼠 VTA-NAc-PFC神经环路谷氨酸递质和NR2B表达的变化[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10(5): 471.

[5] 罗素元,郭萍,钱刚,等.延胡索水提物及左旋延胡索乙素抗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机制研究和效果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2):3457.

[6] Randall C K, Kraemer P J, Bardo M T.Morphine-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preweanling andrats[J].Pharmacol Biochem Behav, 1998, 60(1): 217.

[7] 包新民, 舒斯云.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9.

[8] Lyness W H, Friedle N M, Moore K E.Destruction of dopaminergic nerve terminals in nucleus accumbens: effect on d-amphetamine self-administration[J].Pharmacol Biochem Behav,1979,11(5):553.

[9] Mizoguchi H, Watanabe C, Osada S, et al.Lack of a rewarding effect and a locomotor-enhancing effect of the selective μ-opioid receptor agonist amidino-TAPA[J].Psychopharmacology, 2010, 212:215.

[10] Russo S J, Dietz D M, Dumitriu D, et al.The addicted synapse: mechanisms of synaptic and structural plasticity in nucleus accumbens[J].Trends Neurosci, 2010, 33: 267.

[11] Johnson P M, Kenny P J.Dopamine D2 receptors in addiction-like reward dysfunctions and compulsive eating in obese rats[J].Nat Neurosci, 2010, 13(5): 635.

[12] 赵娜, 党永辉, 陈腾.左旋四氢巴马汀在治疗药物成瘾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11, 20(1): 8.

[13] Jin G Z, Xu S X, Yu L P.Different effects of enantiomers of tetrahydropalmatine on dopaminergic system[J].Sci Sin B, 1986, 29: 1054.

[14] 葛晓群, 张洪泉, 周华珠.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缓解吗啡戒断症状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1999, 8(3): 182.

[15] 王红, 田明, 王淼, 等.延胡索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 2010, 38(6): 108.

Study on effects of Corydalis yanhusuo and L-THP on dopamine of

reward circuitry in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rats and comparison

YU Shou-yang, YANG Pei-run, QIAN Gang, WU Ming-song, BAI Wei-feng, TU Ping, LUO Su-yuan

(Research Room of Cytogiology and Genetics,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563000, China)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