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1-17 17:03: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篇1

一、凡村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走访察看了该村村容村貌和与该村部分村干部的座谈后获悉,该村有12个村民组370余户1054口人,水田1113亩,有林山场3600多亩,2005年该村农村人均纯收入3060元。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认为当前在该村推动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该村只有集体林场300余亩,主要是松、杉、杂木和毛竹林,但每年的林场收入也只能应付山场的管护费用;村集体养猪场和水面养鱼等收入每年也只有二、三千元,微不足道,除此没有其他经济实体。农民人均只有1亩水田、3.5亩山场,正常年景全年的收入除去生产成本,农业纯收入还不足2000元。

第二,资金投入不足,村内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差,向农民筹资筹劳等操作性弱,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难度很大。这个村的村民居住非常分散,长达10公里的村级道路,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贯通,但路面窄,路面硬化率却为零,长期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

第三,村庄建设无序,环境卫生很差。农民建房普通缺乏规划,房舍散而零乱,渠、路、林不配套,柴草乱堆滥放,农家肥门口“看家”,“露天厕”,“鸡鸭院”,猪栏牛圈随意建,家禽牲畜满街跑,垃圾随处见的现象很普遍。

第四,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难度大。该村有劳动力600余人,凡有一技之长或体力强壮的劳力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和文化技能较低的群体。因此他们就业培训的可塑性不强,从业单一,管理难度较大。

第五,农业农村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为“三农”发展提供较好的服务。一是农村金融网点收缩,农民贷款难;二是科技服务组织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服务不到位;三是农资市场管理不到位,坑农误农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缺乏,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销售等等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既使遇上风调雨顺的“丰年”,富余的农产品也没有好的销路,或低价贱卖,或烂掉倒掉,增产却不能增收。

综上所述,凡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新农村,困难还很多,任务十分艰巨。可喜的是通过接触和群众反映该村有一个团结齐心的村领导班子,村支书杨金友踏实稳重,在书记岗位上30年来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山场资源,走多种经营发展的路子并小有规模,村级道路等基础设施也是在他的多方求助下贯通了全部10公里的初坯,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村主任徐云开年轻有为,有经济头脑,富有开拓精神,在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肯动脑、有点子。

二、思路与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良好状态,它函盖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等内容。具体的就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建设村镇,改善环境;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因此,对于凡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必须着重从抓好帮助农民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问题入手。

(一)从帮助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切实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1、严格管理,全面规划建设农民新村。遵循“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逐步实施”的指导方针,做好村庄规划。凡村是一个自然村较多(12个村民组有9个自然村),农民居住相对分散的行政村,除上、下凡和大川相对集中外,其他都是依承包山承包地而散居,在编制凡村村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现状,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换新、以旧改新,规划区内新建民房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手段,不能简单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千房一面”,规划时还要充分考虑农民在建牛栏、猪圈、鸡鸭舍等传统的农业生产用地,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村庄建设或改

和我县大多地方一样,凡村也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场所,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这些都是大都市的人们非常向往的所在。他们有意在这里安营扎寨或短期居住,共享“农家乐”。目前已有一范姓沪商决定在凡村丁岭向该村租用土地依两个山丘建设“生态园”,园内在保持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兴建一批木屋,以吸引沪人一年四季来村小住。我认为这是我县的一大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借势充分发挥其作用。建好“生态新村”起码有以下三个好处:一是实现城市人与农民的直接融合与思想观念及信息的交流,互为取长补短,提高农民素质;二是可以拓宽农民辛苦劳动收获的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与城市人的直接交易,提高农民收入;三是“生态新村”不但本身是一个亮点,而且可以有效带动和改善凡村的基础设施(有外商的投入和支持)。用地方面,建议全县在凡村先行试点,根据皖政(2002)60号文件精神,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采取集体土地流转形式解决,或“租赁”,或“入股”。这项工作做好了,不但可以增加供地农民的收成,而且还可以带动当地群众的其他收入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三改”(改水、改厕、改路)为突破口,改变村庄“脏乱差”的现象。改水方面:加大投入,继续实施好农村“人饮工程”,首先拿出一部分资金,修缮、改造和巩固好已建“人饮工程”(因原建工程投入少,质量差,加上多年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损坏,需维修、扩容),确保其高质量高效率地发挥作用。争取利用两年的时间,增加政府投入,集中力量解决好凡村剩下的1/3人口卫生饮用水问题。改厕方面:使用政府拨付的每户800元的发展农村沼气专项资金,用2年时间拆除现有全部露天厕所,结合“沼气工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改建水冲式卫生厕所。今年政府安排的首期150户的沼气建设任务要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改路方面:大力争取专项资金,3年内改建和硬化村级公路10公里、村内道路5公里,一年内力争做到村内无成片暴露垃圾。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

(二)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不断拓宽群众的基本增收门路,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凡村的土地资源布局是“七分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滩涂”,因此,凡村的农业生产重点应该放在“山”和“田”上。

1、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在保障农民基本口粮自给有余的前提下,扩大蔬菜、西瓜、吊瓜等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收入。

2、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充分发挥本村山场面积大的优势发展立体农业,修建围栏,大力发展鸡、鸭、猪、牛等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向市场提供具有特色的当地土鸡、土蛋、土猪等无公害农产品。特别是在经济林中养畜禽,既能灭食害虫,又能为林地提供农家肥,一举两得,林畜双收。

3、做好“山”文章,突出抓好经济林建设。凡村是一个典型的“山上有村、村内有山”的行政村,山场面积大,且大多为低矮山丘,且坡度小,这类山地因为便于人工劳作,对种植经济林极为有力,这是凡村的比较优势。通过该村两委班子的多年努力和极力引导,竹子(400余亩)、板栗(200多亩)、柿子等经济林小有规模,我认为还可以扩大面积,力争人均种植1.5亩经济林,将其做大做强。

4、组建公司,注册商标,搞好农产品加工和包装,增加农产品的存储时间和销售渠道。腌制品是该村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县城菜市场的腌尖椒、腌豇豆,腌制雪里红等大多来自该村,每年该村的腌制品出售达3—4吨,而且这些腌制品鲜嫩香脆,口感很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可以注册“登云”(产地之名)牌商标,村集体组建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扩大生产加工规模,加上板栗、柿子、竹笋、吊瓜子等可以搞真空包装,有组织地向市场提供系列特色产品,实现村集体与农户的双赢。

5、努力增加非农收入。主要有:①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帮助农民就近务工增收;②加强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有组织地输出劳力外出务工增收;③打造“生态新村”,发展生态旅游业,增加农民群众旅游业收入等。

(三)以提高群众基本素质为根本,努力增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这是县、乡两级政府需要抓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按照“围绕产业抓培训,依托平台搞培训”的思路,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有计划、有针性地围绕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使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或从业技能,由传统农民向产业农民、产业工人转变,积极

篇2

XX镇,辖8个村,农业人口7533户2.96万人,农村劳动力1.2万人,全镇总面积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万亩,农业生产总值1300万元。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对“三农”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镇有五个“新农村”试点,分别分布在碧石、沙田、十六都、溪头四个行政村五个试点自然村。这些试点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十六都村组织实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青山绿水,沿河路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公路畅通,是个人见人赞的好地方。

我镇新农村建设虽取了一定成效,但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村生产力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是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农民大都是老、弱、妇、幼。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我镇除了十六都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各种因素,老百姓响应不积极,“六改四普及”难度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够,有些农民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观念,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大事,个人存在不愿让利、不愿筹资的思想。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但“理事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水、改厕、改栏工作进展缓慢。

(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1、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镇、村投入资金有限;2、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虽有所改善,但通达深度、通车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且镇村都面临通村公路的养护资金紧缺的困难。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镇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扰,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农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动,“__”等赌博活动有抬头的趋势。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完善、强化、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文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要根据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要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民房设计上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和地方特色,注重与自然相和谐。重点整治脏乱差,加大 宣传力度,转变镇村干部工作作风,耐心做好引导、疏通工作,认真按照“三清、三通、三改、三规范”的要求,进行一次村庄整治建设。成立“村民理事会”,并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加快“六改四普及”步伐,集中力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净化、绿化、美化村容村貌,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三)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篇3

Abstrac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basis of the countries, something concerned about the rural construc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life of farmers is the current national key problems, in the government’s permission, at present how to improve farmers' feasible living situation is the subject of a lot of designers and engineers . Comrade MAO zedong said "no investigation, no voice", complete the site investigation is the necessary objective premise of the subject .

Key words: New rural,Lantian County,Residential ,Alteration .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

一、地理环境.文化背景;

蓝田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蓝田以盛产美玉而得名.古属京畿之地,灞水横亘,通衢纵贯,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文自然景观众多,生态环境良好.百万年前”蓝田猿人”遗址举世闻名,数千年的蓝田美玉蜚声中外,辋川王维手植银杏树逾时千年仍蓬勃茂盛,创建于六朝的历史名刹水陆庵被誉为第二敦煌,辋川溶洞群、蔡文姬纪念馆令人留连忘返,迷人的汤泉湖为千年古泉增添了新的景观,王顺山森林公园景色宜人,素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泰山之雄。这些景观已成为中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蓝田矿产资源丰富,是西安市矿产资源大县之一。现已发现金属、非金属矿38种,探明储量的有21种,其中地热水、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等蕴藏丰富。据水文地质部门普查,地热主要分布于焦岱、汤峪、三里镇及华胥地区,目前已成井多眼,水温47—60°C。

二、村庄风貌和人口现状:

闫河村横跨清峪河, 村庄延河而建与自然和谐共处,依偎在山脚下. 当地多丘陵地 貌,物种丰富.风景秀丽.此次,我们对村庄中保存良好的土木结构民宅进行了测绘和调研.分别是闫河村22号和16号住所.这两处老式民居分别是当时地主居住的房屋,无论是结构还是材质,保存现况都是比较完好的.老式民居占村庄的70%.由于居民主要收入仍靠传统农作物,和当地石料的加工收入偏低.所以改造过的房屋占全村总房屋面积比例很小,村庄没有经过任何的场地规划.居民居住环境条件偏低.道路设计不合理,仍然以土路为主.给水和污水

处理系统建设不完善,达不到标准.生设施条件差.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针对此次调查对象进行调研结果分析,其中居民以中老年为调研的主要对象,大部分年轻人在外务工居多.家庭居住条件较差,用水.吃水问题无法解决.电力.取暖.排污设施无法为居民提供正常的生活需要.房屋结构不合理,没有进行功能和空间的合理运用. 还保留着老式的灶炕相连的不合理格局.农作物.农具堆放不合理,使空间格局混乱.家畜和人的居住环境没有明显的分界.卫生条件十分不理想.没有独立式卫生间.房屋使用年代久远,村庄的建筑密度很大.没有一块属于居民的专用公共空间.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

三、当地特殊的建筑用材;

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因素.当地老式民居多是硬山是结构建造.主梁一般采用杨木.辅助梁多用松木,椿木.当地建筑的地台和铺地大都用河石完成.现代式建筑也多用当地特色的石料,蓝田玉,河石做装饰建材.例如,著名设计师马清运的``玉石山宅’’和``井宅’’都很好的运用了当地原生态材料和当地文化特色为背景的构建材料,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即节约了建筑成本的造价,又与当地的环境景观融为一体.

当地天然石材------蓝田玉色彩斑斓,色彩以翠绿居多,所以俗称菜玉,但也有乳白,青,黄,红诸色错杂者,矿物学为之蛇纹化的大理石.为设计师建造提供了想象来源和空间.

四,当地的景观植物;

猪尾草,延命菊,柿子树,杨树,椿树,松树,盐草,沙棘,野香菜,野生吊等绿色植物这些物种净化了当地的生活空气质量.

五、房屋结构及建筑特色:

在对村中某居民家中进行了细致的测绘和勘察发现.该房屋属于土木建筑结构,共有厢房五间,厅房一间.里外共三个院子,正房一间,天井一处,其形状成长方形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例如:连檐,斗拱,鹊替,瓦当,滴水,柱基制作都非常精细。.

1:生活用水,房屋没有自来水供应设施,生活用水基本都是靠井水维持.

2:排水系统,由于屋内比屋外地势低,没有一套细致完备的排水系统.导致暴雨来临时,屋外的水会聚集入屋内,并通过屋内,流到天井及前庭.这是迫切需要改善的一点.

3:排污系统,卫生间位于主卧后面的后院中,且露天而建,不方便的同时也十分不卫生.

4:功能分区混乱,厨房,餐厅,卧室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内.无法达到动静分离.

5:室内采光条件差.导致屋内环境比较潮湿.

6:老式的建筑在抗震,抗压,防洪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破损,坍塌等现象.

当然,老式的民居建筑也有一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吸取的地方.

如:建筑高度使得室内环境冬暖夏凉.天然的建筑材料一方面节省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方便就地取材,同时也使得房屋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符合现代提倡的生态建筑理念.老式的居民建筑的细节,体现了传承中国独特建筑风格.

六,改造方案与目的:

1, 先对村子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做好统一的安排,如对给水,排水,排污,废弃物排放,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供电,广电,能源利用系统。环境卫生,综合防灾,道路交通进行完备的规划.这些整体的村里的规划为村民家里的个体规划提供了前提

2, 其次对村民的房屋进行规划,根据其不同的程度进行改建或者重建。大的格局和布局不动,只是在原有建筑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完善各类用地,注重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的延续,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景观环境的完善和配套建设.

3,对建筑的空间进行细致的划分,使房屋的功能分区更人性化合理化。结合当地关中的特殊建筑风格,古建筑特色和历史因素,人民生活习惯,利用自然条件,气候因素,地理条件。结合天然材料,建造出有合理的,科学的,特色鲜明的,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篇4

近年来,我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狠抓农业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市始终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并且围绕我市的“六条龙型经济”和“五大新兴产业”开展项目建设。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开工建设项目76个,竣工项目17个,完成投资14.37亿元,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73家。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全市拥有“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村1815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2%。较为规范并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728个,经济人队伍发展到2万多人,全市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127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9%。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32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

2、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工程。总数达到303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3%。截至到9月底,全市确定的创建村已完成道路硬化1818.8公里,栽植各类林木762.43万株,建设“村民中心”1273个,累计达到2078个。实行公路客运村村通工程。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农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发展了农村有线电视和互联网进乡(镇)入村,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了43%,互联网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目前全市已完成了106个村、6.25万人饮水安全任务,全市安装自来水的村达到3448个,受益人口为314.52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9.5%。实施“一建三改”工程。推广了农村沼气池和改厕、改圈、改厨,截至到9月底,全市新建沼气池34032户,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28.8万户,占适宜建沼气池总户数的21.1%。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城乡一体的流通网络建设,全市发展“农家店”1970家。

3、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是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到目前,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已向学校累计拨付资金3724万元,其中拨付免杂费资金3166万元,全市免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资金全部到位。二是健全完善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市农业人口参合率达到了93%。得到医疗补偿的96.2万人次1.13亿元,住院补偿的13.4万人次,9945万元,补偿在1万元以上的346人次。并且完成193所乡镇卫生院整合和规范化改造任务,全市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省级标准。与此同时,市级财政又投入6000多万元,为所有乡镇卫生院和5278个村卫生室完善设备配置,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国家和省颁标准。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全市共有21374名五保供养对象被纳入保障范围,其中集中供养6173人,分散供养15201人,集中供养标准平均达到2984元/年,分散供养标准平均达到2687元/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由800元提高到了1000元。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有4.87万户、9.71万人,已发放低保资金4657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四是逐步实施养老保险政策。全市共有63.65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人数共计9.59万人。

二、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我市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村落社区化、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基层智力结构民主化的大趋势,因地制宜的探索了一些新农村建设模式。

1、小城镇建设带动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坚持镇村互动、协调发展,发挥城镇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我市丰南区的黄各庄镇对本乡镇的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现代化小城镇,形成了行政文化中心区、商贸服务区、居民住宅区和惠达工业园区等四个功能区,并初具规模。该镇以城镇化为带动,着力推进“两个集中、一个转移”(即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有序向城镇集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全面促进了镇村融合、共同繁荣。占地3平方公里的惠达工业园区,吸引发展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入区发展,初步形成了卫生陶瓷、塑料制品、机械制造、煤化工等产业集群,并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达11500个,职工年均工资收入15500元。同时,伴随农业经营方式向集约型、规模型、企业型的转变,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民进入企业、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几年来,全镇累计投入1.25亿元实施沿街改造,建设商居楼12.6万平方米、市场5个,全镇各类三产服务网点累计达到2750家。并通过做好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发展各类经济大户136户,形成了文化用品、家具用品、蔬菜生产和交通运输等17个专业村,占全镇总村数的32%。目前,全镇从事非农产业人员达到2.1万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72%,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

2、循环农业示范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理念指导农业发展,改变农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变废为宝,实现农村的清洁生产,改变农村的面貌,提高农业的投入产出率。

位于我市乐亭县县城南部的赵庄村,自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示范村和市级文明生态村以来,以循环农业和清洁生产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大力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全村共新建10立方米沼气池115口,占全村总户数的90%。沼气池的建设使农户庭院卫生明显改善,提高了空气质量。厕所用沼液冲洗,无蚊蝇乱飞现象,特别是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后,通过沉淀除卵、厌氧杀卵灭菌、氨态氮杀卵灭菌、温度杀卵灭菌等环节,大大减少了疾病传播,达到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发展循环农业和清洁生产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把家庭妇女从繁重的家庭劳动解放出来,促进了家庭和睦。使农民有时间从事文化娱乐活动,讲卫生,爱整洁,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沼”综合利用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成为农民学用科技的新时尚,并且改变了农村街道柴草乱堆乱放、粪水横流的卫生状况,使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根本变化。全村每个建池户年可产气350立方米,完全满足了一家四口的做饭、照明的需求,可节约燃料费600余元,电费150余元。沼气池年产的50立方米沼渣、沼液,通过作底肥、追肥、叶面喷施等方式用于棚菜生产,年节省化肥、农药投入1200元。

3、农业产业化促进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带动周边农村成为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土地收入和务工收入。

我市玉田县玉田镇、陈家铺、唐自头和林南仓四个乡镇,依托北京同仁堂河北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益民制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强化示范引导,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并且全县有板蓝根、荆芥、地丁3个品种通过了GAP认证。通过作为大企业的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样,遵化市团瓢庄乡的西下院寺村作为广野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东旧寨镇的大寨村作为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西下营乡作为栗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板栗原料基地,也都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重点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

各县(市)、区都把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突破口。立足传统农业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选定产业,调优结构,培育基地,突出龙头,发展能人,注重科技,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突出培植奶牛、海珍品、蔬菜、食用菌、板栗、甘薯、瘦肉型猪、肉蛋鸡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特色和品牌,全市“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村达到了1815个,占全市农村总数的32%。滦南县柏各庄镇交六村的蛋鸡产业、奔城镇张官寨村的畜牧养殖、迁安市寺后村的百亩粉丝加工园区、汉沽管理区四队的芦笋种植、遵化市平安城镇平一村的食用菌、娘娘庄乡相古庄村的香白杏、上、下马峪村的秋蜜桃等都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典型。

5、区位优势受益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本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商机和机遇,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服务化水平。

唐海县位于我市的南部沿海,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曹妃甸工业区的腹地,兼具行政建制县和国营农场双重体制,港口的建设发展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唐海发展临港经济带来大好机遇。该县在着眼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后方服务基地和冀东油田生活基地目标下,下大力量推进城市开发建设,累计启动财政资金近3亿多元、吸引社会资金20多亿元、完成城建工程150多项。在加快城市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的同时,以文明生态村镇创建为抓手,加快农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共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31个,八农场进入“全国文明村镇”行列。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开发建设了“落潮湾”、“恒行蟹园”等一批集湿地旅游、农业观光、港城游览、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景区。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星级宾馆、大型商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城市服务业,同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目前从事服务业的农村务工人员达到8000人,年人均收入达到超万元。

6、县域经济辐射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以点带面促进周围农村地区的发展,“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形成多点开花、共同发展的新气象。

迁安市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其发展主题和方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一是利用县域内较好的农业自然资源基础,发展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传统农业产业,尤其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延伸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服务业随之出现。*市鑫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迁安市禽类制品生产龙头企业,该公司集种蛋生产、雏鸡孵化、饲料加工、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为一体,可以向当地肉鸡养殖户(场)提供种鸡、饲料、养殖技术指导、防疫服务,并与养殖户(场)签定肉鸡保护价收购合同。二是利用该市拥有较多的旅游景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大五里乡重点发展塔寺峪、老爷山、挂云山、云山峡谷森林公园等自然景点和高家大院、贯头山酒等文化景点,大崔庄镇重点发展了白杨峪等旅游景点,并都开发了乡村民俗游、采摘游。三是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大力发展钢铁产业,并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联营,使得该市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马兰庄镇李家庄与首钢的联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县域经济发展,使该市走上了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道路。

7、第三产业主导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靠农村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大力发展旅游、餐饮、商场、娱乐等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建设。

迁西县从建设全县的生态家园入手,坚持保护与绿化并举,深入实施“三环两沿”工程。在此基础上,该县提出了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目标,搞好景区生态建设,做好与京津唐承秦景点的衔接,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积极推动青山口、太阳峪、石梯子、小黑汀等村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目前,以“青山、绿水、古长城”为主题的乡村游已初具规模,带动了当地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800万元,农民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创社会效益1亿元以上。

迁安市大五里乡拥有众多的自然旅游景点,塔寺峪、老爷山、挂云山等自然景区风光旖旎;高家大院、贯头山酒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原始森林”之称的云山峡谷森林公园里有高达200米的绝壁、桃花洞、春山洞等景点,山鸡、野兔、貉子、狐狸等时常出没,并有八百余种中药材。拥有得天独厚资源的大五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游,重点开发了云山峡谷景区、山叶口景区、水峪农牧园和佑龙湾水上乐园等,形成了集自然生态景观游、乡村风情民俗游、采摘山果等于一体的旅游新亮点,带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8、经营体制创新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通过土地置换、与大企业联合经营等方式改变农民的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迁安市马兰庄镇李家沟村三面环山,“大姑娘不嫁李家沟、要饭的不到李家沟”的顺口溜流传久远。上世纪90年代,村里开办的铁矿以及与首钢的联营,使李家沟村开始走向富裕。改造居住环境,像市民一样拥有整洁舒适的住房、洁净方便的自来水、硬化平坦的道路成为富裕的李家沟村人的新追求。李家沟村按照科学规划、集约建设、规范管理的思路,从2003年起着手建设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基础设施相对聚集的高标准新农村。对全村整体拆迁,建设统一的别墅85座,无偿提供给85户村民使用;建设村民公园和植物园,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硬化村路,安装路灯,修筑河防工程;全村电力、通讯、有线电视“三线”入户,实现网络统一和集中给排水、集中供热……2005年,李家沟村被命名为河北省卫生村。在整治环境的同时,李家沟村实现了“人人有保障”的目标,村集体出资为全体村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为失地村民办理养老保险,每个村民年终有分红,上了年纪的村民按月领取生活费。

9、政策法规推进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按照河北省提出的“四个一批”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重点抓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切实做到“转变一批”、“提升一批”、“改善一批”、“迁建一批”。

我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积极按照省政府提出“四个一批”建设要求,重点抓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如玉田县结合蓟运河滞洪区村庄搬迁,确定了宋庄、小辛庄、船窝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滦县响?镇结合采矿区压矿搬迁,确定了前常峪、后常峪等7个村进行连片规划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唐海县四农场抓了村队撤并迁建,促进人口向场部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建设新农村示范典型;开平区抓了贾庵子村以村企共建方式实施并村搬迁,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示范典型等等。

10、协会组织帮扶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公共设施,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迁安市围绕农产品产、加、销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速崛起,市优质农产品产销协会、市甘薯产业协会、苗木协会、花卉协会、养猪公司、养鸡公司、养牛公司等行业专业协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扣庄乡寺后村甘薯加工协会、大崔庄镇长城绿宝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上庄乡银田棚桃协会、凉水河村果菜协会等围绕本地区域特色产业的各类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62个,拥有固定资产总额29276万元,社(会)员总数14560人,带动了全市91155农户的生产,占全市总农户数的56.8%,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生产资料服务、农副产品购销贮运等多个领域。仅甘薯加工业,就有规模型甘薯粉丝加工企业43家、加工专业村29个,参与农户达1400户,从业人员1万人,年产粉丝19.2万吨,年加工产值6.42亿元,年可实现纯效益9636万元,仅此一项,全市每户农民增收580元。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稳定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1、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要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应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点面统筹”的步骤推进其发展。各县(市)、区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聘请高层专家为本县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科学的规划。唐海县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制定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把文明生态村创建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布局全力予以推进;遵化市全面启动了镇村规划编制工作;丰南区的黄各庄镇投资45万元,统一编制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科学规划的实施,使得各县(市)、区的新农村建设能够稳步、扎实地推进。

2、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需要扶持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坚持以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内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切实改善了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解决了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市共完成道路硬化1818.8公里,解决6.25万人饮水安全任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59.5%,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运。也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发展生产的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3、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支撑

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是根本、是关键。各县(市)、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农产品增值增效和农民增收,形成了“县县有特色、乡乡有产业、村村有精品”的产业格局,使得传统的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现在我市500万元以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22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额达到了245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7%。农业龙头企业的周边乡村利用为企业提供原料基地和输送务工人员来推进新农村建设,既增加农民土地收入,又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

4、政府扶持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取向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我市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县两级在财政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得到了资金支持,使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娱设施等有了资金投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制定了以城乡统筹为基本途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思路、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

5、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经营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我市各级政府都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并融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迁安市与河北省农科院合作开发出省级名优产品8个,获得农业部认定的绿色产品标识11个;玉田县与双汇集团共同兴建了*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基地;唐海县与中国农科院、河北省农科院合作开发了千亩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与日本山星株式会社合作了河豚鱼加工项目等等。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大大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进而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四、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与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农民收入问题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问题。虽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市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的收入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全市来看,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1,绝对额相差5906元。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1,绝对额相差7221元。农民增收不快、生活水平偏低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尽管我们一直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农业基础不牢、农业装备和农业技术生产手段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现代农业、外向型农业发展还不快。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水、电、路、气、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服务方面差距很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还不高。

3、农民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总体来说,我市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长期坚持工业化战略,资源配置总体偏向城市,使得劳动力的素质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由于农民的素质不高,使得一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无法得到推广,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无法得到应用,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智力阻碍,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

4、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其小生产、小资本、小流通的通性难以面对大市场的冲击,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但我市农村面临的建设资金难以筹措、社会保障难以兑现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五、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坚持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要继续打牢农业基础,这不仅是保证粮食安全,支持城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客观要求。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切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重点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园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改造农村,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使全市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一个关键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农村较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在道路硬化、院街净化、村庄绿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村容村貌,并且要推进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娱乐设施的建设,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

4、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篇5

通过视察,我们认为,我市农村的形势是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效显著,态势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领导,农村的发展始终有着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农村得予持续发展、农民得予休养生息;三是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四是农村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视察中,我们看到,我市农村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从年的36·5:27·1:36·4,调整为年的31·6:31·7:36·7。二是农民生活不断改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年,农民人均有粮达365·7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553元;贫困人口减少为100万人。三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改观。年,农业水利化程度达20·9%;已有890个村通了路、989个村通了水、939个村通了电、814个村通了电话、91·7%和93·8%的村分别通了广播、电视;建沼气池18万口,40·1万户农户有了永久住房。四是社会事业取得了进步,乡村文明水平有所提高,农民素质得到增强。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5·94年。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健全,制度逐步完善,民主管理得到加强。

视察中,我们也看到,我市农村在发展中同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较弱;产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大,经济发展仍很滞后;集体经济实力弱,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农村市场培育程度低,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二是农村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农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面貌仍然较差。四是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乡村文明程度低,农民素质教育不够。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组干部的待遇较低;农村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农村任务艰巨。

二、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

通过视察,我们认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围绕生产发展,突出村容村貌整治,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归结起来,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加强领导,提供保证。各县(区)成立了强有力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并组建了工作机构,抽调了得力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新农村建设日常事务,指导和协调新农村建设,还划拨了一定的经费,做到了新农村建设有机构负责、有领导分管、有人员落实、有经费保障。二是积极试点,探索途径。各县(区)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选择了一些有一定发展基础、建设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进行试点,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为全面进行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视察中看到,试点村工作进展顺利,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区)通过会议、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单、标语等方式,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思路目标和任务措施,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各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在逐步形成。四是抓住机遇,稳步推进。各县(区)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培植致富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认真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特别是试点村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村容村貌有了新的改观,农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

三、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通过视察,我们也看到,我市新农村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少数地方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有误区,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二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还不够充分,对基层群众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存在“上级热、下级冷,政府热、农民冷”的现象。三是规划编制较滞后。新农村建设规划均处在把握上情、分析下情的酝酿阶段,均未形成明确的规划,编制工作仍然较慢。四是建设中困难较多。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与可能差距大,投入严重不足,争取发展项目、资金难度大,加之原已建设的基础设施缺口资金大、欠帐多,建设新农村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把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精神上来,使广大干部群众清楚明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从而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

加强领导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协调和指导,健全有关机构,充实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应当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督促检查,采取市负责县、县负责乡、乡负责村的办法,分别派出工作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督查的重点应当是组织机构的建立及经费保证情况、宣传发动情况、规划编制情况、试点推进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通过督查,确保新农村建设试点和整个建设稳步推进。

(二)加强培训,增强能力

加强培训、增强能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的认识水平,增强组织实施者的工作能力,强化广大农民群众致富技能。应当继续将新农村建设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成技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不断加大对各级干部、组织实施者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培训应当结合农村实际、当地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尽力满足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智力渴望和技能需求。

(三)因地制宜,加快规划编制

规划是对今后一定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设想。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规划编制应当坚持加快发展、突出整治、重在基础的原则,把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做到目标宏伟、增强信心,又做到结合实际、切实可行。除市县(区)制定全面规划外,乡村组也应当制定出具体的规划或是打算,明确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任务,突出产业发展,一村一策,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四)立足市情,分层次建设新农村

我市农村的发展条件不同,内地与边疆、坝区与山区、交通便利地区与偏僻闭塞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应当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发展层次,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台阶式梯次推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了按村、温饱村、贫困村三类推进。从视察的情况看,建议还可增加两个层次,把新农村建设分为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5000元)、温饱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24元——3000元)、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7元——924元)、绝对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7元以下)五个层次比较符合实际,更有利于整个农村的发展和进行具体的工作指导。根据我市贫困村、绝对贫困村所占比重大的实际,在制定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及进行工作指导时,应重点关注贫困村和绝对贫困村。分层次建设的目标及要求建议为:

1、村: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村容村貌特色化,乡风文化文明化,生存环境生态化,社会保障体系化。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基础设施完善,连村路通柏油路,村内道路通水泥路,住永久住房,饮用安全水,使用安全能源,普及电话、广播和电视,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场、公厕、垃圾场配套;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美观且具特色;文化生活丰富,乡风文明;农民生、育、老、病、养得到保障。

2、村:按标准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走向产业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基本普及电话、广播和电视,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场、公厕、垃圾场基本配套;生态环境较好,村容村貌美观且具特色;文化丰富,乡风文明,娱乐条件好;农民生、育、老、病、养初步得到保障。

3、温饱村: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抓好产业培植,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稳定解决温饱,重点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0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基本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文化娱乐条件进一步改善,生存环境进一步好转。

4、贫困村: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培植脱贫致富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摆脱贫困。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3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元以上,逐步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及致富技能。

5、绝对贫困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创造发展条件,重点解决温饱。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3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以上,着手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问题,努力改善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

(五)建立投入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

篇6

*乡共有6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2437户,8962人,耕地38686亩,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0*年达到4594.6元,比20*年增加2*元。全乡有党员612人,党支部12个,党小组40个。

二、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全乡农村经济出现四大变化: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二三产业、养殖业、林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农作物品种结构优化。优质抗虫棉达到75%以上,肉羊新品种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业高接换优等新技术全面推广。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2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596.6元,比20*年增加200元,增长8.03%,比*年的3386元,增加1210元,年均增长202元,年均递增7.4%。四是农村住房建设发展迅速。全乡共有2437户,20*年共修建高标准小康房45户,95%的农户按照统一的标准修建了砖混结构的住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乡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部分农民比较富裕,房子比较漂亮,农村也比较稳定。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1、村级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近年来,由于乡村两级加大对重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及文教卫生等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使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少则数万元,多则上十万、几十万,甚至更多。村级经济实力薄弱,发展经济包袱沉重,使经济发展难以形成牵引力、向心力。

2、传统农业难以拓展,支撑力不强。*是一个传统的产棉大乡,棉花在全乡的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现在由于受气候、品种、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棉花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除了进一步调优、调精、提高单产外,发展的潜力似乎不大。同时,传统农业还受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处在一种“望天收”的极不稳定的状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十分有限。

3、加工产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足。近年来,各村都相继建设了一批小型加工企业。但由于资金有限,投资规模小,市场风险大,经济效益差,这些企业都还处在创业的初期阶段,自身的生存发展还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4、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在深入基层调研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农民增收门路狭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四、对策和建议

1、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尽管“十五”期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96元,初步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但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基础并不稳固,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全乡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要抓住主线,巩固和发展增收基础。在现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调整的着力点从局部面积的加加减减转到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上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加大示范带动。结合本乡实际,通过引进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加大棉花的产出率,同时通过棉花膜下滴灌等新技术的示范,带动棉花产业增产增收。二是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在继续推广JD-3、JD-4、9665、丰棉8号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同时,要以科技为动力,坚决淘汰劣质低效品种,积极探索推广棉花双株双层立体间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综合效益和潜力。三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做到农产品按标生产、有标上市。农产品的竞争已进入质量竞争、品牌竞争的时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效益呈倍增长。“十一五”期间,要顺应消费需求,高度重视标准化,普遍推行标准化,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关。

篇7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2803万元,同比增长14.4,比2000年增加68405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6088万元,比“九五”期末增加571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647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9450万元。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59156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89043万元,年均增长8.52,粮食年产量基本稳定在14万吨以上。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2005年,市属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57697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4932万元,年均增长29.4。以化工、竹加工、电力能源为主的三大门类工业已成为工业经济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以竹业和旅游业为主线,以农业“四大产业”为重点的地方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现。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到2005年,全市竹林面积达102万亩,开工建设黔北20万吨/年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项目,竹业综合收入实现9.5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3.2亿元。旅游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58.6万人次,门票收入1520万元,旅游总收入实现2.65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93、660和185。以“竹、畜、药、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31提高到2005年的41。**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审查验收。柚果产业稳步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十五”期间,境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两纵两横四连一环线”骨架公路和**河水路运输网络,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完成农田水利投资8000多万元,有效治理病险水库7座,完成坡改梯19265亩,解决农村80437人饮水困难,农田保灌、防灾抗灾、农村人畜饮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建设和国土资源治理成效显著,实施天保工程封山育林3.2万亩,森林覆盖率比“九五”期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免征农特税、农业税。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市政公用事业、财政体制、粮食流通体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殡葬改革、农村金融和科教文卫体制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经济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512元,比2000年净增711元,年均增长6.88。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五年共脱贫3900人,贫困人口下降到9500人。“两个确保”制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得到社会更多救助和关注。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以“两基”巩固提高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人口计生工作保持全省领先位次,计生率95.46,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3.7‰下降到2.28‰,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速度,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94.97。

二、正视差距,认真分析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主要体现在:一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由于我市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切割较大,加之我市大多数水利工程均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技术、施工条件、资金投放等因素的限制,造成工程质量差,且不配套,多年来因我市财力有限,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多年的运行,许多工程隐患开始暴露,水利工程效益逐年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差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全市的进出口通道交通困难。通村公路通达深度、通达里程和通车质量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仍然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

(二)扶贫工作需加大力度

我市共有重点扶持乡镇6个,重点扶持的乡镇占乡镇总数17个的35.29。重点扶持村132(老村,以下同)个,占村总数257个的44.44。2005年底,全市农村低收入人口(625—865元)2.03万人,占**市农业人口的9;未解决温饱人口(625元以下)1.01万人,占**市农业人口的4.53;经估算,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68元,人均占有粮食480公斤,比2005年全市平均水平(2512元、670公斤)分别低1544元、190公斤。无劳动力收入来源,需民政救济2438户,8759人。贫困地区有劳动力3.7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45万人,初中文化3.1万人,高中文化0.26万人。我市有近200个村处于气候条件较恶劣的高山和半高山地带,有85个村不通公路,101个村无卫生室和文化室,63个村无学校,分别占贫困村总数的64.4、0.75、87.14、47.7;有50个村广播电视未覆盖,有5.5万多农民和5.3万头牲畜未解决饮水问题。非凡是在条件较恶劣的高山和半高山地区,由于资金的匮乏和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制约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有待加强

据调查,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33434人,初中学历67583人,小学学历55903人,文盲2036人。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不到6,多数劳动力仍滞留在本乡本土,外出务工人员并不多,仅占劳动力总数的26.23,外出人员绝大多数也是无一技之长,有专业技能的人员还不到2。对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需求脱节。就业观念及其指导存在误区。农民工外出的组织化程度低。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主体体现在:一是农村教育比较落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教育基础设施差,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师资队伍水平相对教育发展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农村教师队伍相对不够稳定。二是村级卫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医疗设备比较缺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气构73个,床位528张,平均每千人1.8张,村卫生室142所,村级卫生员385人,平均农村每千人1.75人,乡村医生300人。三是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治理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从这些年违法生育的对象中,至少有90以上是在外生育,并且绝大多数是流入外地生育,给计划生育治理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四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一方面,由于缺乏一些电视网络设备,加之原有的电视网络比较老化,导致闭路电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缺乏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和文艺人才,导致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艺活动难度较大。

(五)基层民主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是农民群众在民主意识上存在偏差。部分群众不会、不能、不善于行使自己的民利;二是少数村组干部受文化修养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政治素质不高,办事缺乏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缺乏民主参与、民主决策;三是多数村的《村规民约》针对性不强,应当纳入规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没有纳入。有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也制定了相应的处理程序,但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落实。

(六)“四在农家”创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一是部分农户对“四在农家”创建内涵熟悉还不够到位,创建热情还没有全部释放出来;二是由于部分农户资金有限,室内外环境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三是部分农户的陈规陋习还没有彻底转变,创建点上的环境卫生保持得不够好,存在有卫生死角的现象;四是由于工作繁杂,在总结和提炼“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经验上还显得不够。

三、理清思路,研究制定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1、围绕竹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壮大农业四大产业,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竹产业:以竹基地建设和竹加工开发为两个重点,逐步形成制浆造纸、竹建材、竹家俱、竹工艺品、竹食品、竹保健品等六大竹产品体系。至2010年,力争全市竹加工产值突破40亿元,竹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0。旅游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4A级旅游区为重点,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构建“食、住、行、游、购、娱”协调配套的大旅游产业格局。到2010年,力争接待旅游人次达到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0亿元,把**建成中国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黔北地区川黔渝金三角的旅游明珠。

着力推进“竹、畜、药、果”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全市特色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市竹业产值40亿元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药业产业5000万元以上;柚果产业稳定现有面积,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链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加强以产业协会、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认证制度,继续抓好农业科技增收工程。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树立“建设大通道,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村村通”为目标,加快出境公路、乡际公路、旅游公路、通村公路、竹基地公路建设,至2010年,初步形成水陆运输优势互补,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和“沃土工程”项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护“三同时”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建设,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切实防治耕地和水污染。

(二)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农村生活宽裕。

1、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完善、强化、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全省深化农村改革试点的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土地征用和流转制度、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制、县乡财政治理体制和农村金融等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力争“十一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2、继续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围绕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坚持实施结对帮扶和整村推进,基本消除所有重点扶持乡镇(村)的贫困人口;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对移民帮扶的力度,努力帮助其解决好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对非凡贫困人口实行长期社会救助并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加大对农村危房的改造力度;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重点帮助其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努力帮助脱贫。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做到农村乡风文明。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力争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大力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环境,到201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经费占GDP的1.5以上。三是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市外优秀人才,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市、乡、村三级文化场馆建设,巩固和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逐步构建覆盖全市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五是着力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到2010年,90以上的农村医务人员达到中专以上水平,80的村级卫生室达到甲级标准。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和扶持民营医院发展。六是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加快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步伐,“十一五”期间,全市生育政策符合率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到农村村容整洁。

1、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道路、水利、人畜饮水、农业浇灌,“十一五”期末力争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2010年力争高速宽带网到镇,全市通程控电话的行政村达到100,电视普及率城市达到100,农村达到80,建设“数字**”。加强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网改造工程的后续建设,解决好农村用电公平和安全问题,全市农村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2、推行生态农业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旅游工程和生态多样性保护工程,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把退耕还竹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等措施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后续产业,切实解决好退耕农户长远之计;继续实施好天然林、长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不断扩大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规模。至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

3、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治理”的要求,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供电、供水、供气、防洪、排污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四民社区”创建,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导向和调控,加快经济强镇(办)建设步伐,促进全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把**建成黔北地区川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到村务治理民主。

篇8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利用工作之余,对我镇实际情况进行一番调研。

夏甸镇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乡镇,位于东经120°22′36.87"—120°22′37.09",北纬37°11′9.50"—37°11′14.23"。东临毕郭镇,西接莱州市三元镇,北靠齐山镇,南与青岛莱西市接壤,总面积190.6平方公里,位居招远市第二。镇政府驻新村南,距离招远市区19公里。交通便利,东临烟台港,北临渤海湾龙口港,南靠青岛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4663人,辖区西起官里庄村西端,东止后路家村东端,东西最大距离19.3千米,南至西河南村南,北至小尹格庄村北,南北最大距离17.1千米,总面积190.59平方千米。

近年来,我们镇党委、政府日益重视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完善。

一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功能不断提高。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硬化连村路25公里、村内街道6万余平方米,完成沼气建设400户,农村危房改造1220户;规划建设了总投资2000万元的新村居民小区2万平方米,目前完成建设7000余平方米,配套完善了供电、供暖、供水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二号楼已具备入住条件,一号楼已建至三层。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下东庄完成整村改造93户,新增加耕地40亩,可为村集体增收300万元。完成留仙庄大东沟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曹家洼南沟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市级水利重点项目10个,新建新北二级扬水站等镇、村两级水利项目200多项,修复水毁桥涵10余处,整修河道2200余米;对曹孟、岚子东等30余个村自来水进行改造。投入140万元,完成了镇污水处理场一期工程建设,日均处理量达200吨。完成了3处垃圾集中处理场的选址规划,并投入资金20余万元购买了小型铲车、挖掘机,垃圾统一清运机制初具形态。

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生态城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统一规划调度,控制用水需求,防止水源衰减。大力推广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草害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普及应用优质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对水源的污染。着力搞好山区绿化和山体治理、道路绿化美化、河滩造林等工程,继续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坚决打击滥砍滥伐、盗伐林木等不法行为。

三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丰富。新增图书8000余册用于支持镇村两级文化大院、文化书屋建设,成立了8个农村业余剧团、4支秧歌队伍,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并于2009年被评为烟台市镇级文化站合格乡镇。投入1200万元,建成集远程教育、文化娱乐、社区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了镇驻地文体硬件建设水平。投入30余万元为全镇2600余名中小学生免费发放校服。

四是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累计完成养老保险征缴1180多万元,投保人数达21267人,新农合参保总额近20万元,参保率达90%。发放“三老优抚”对象优抚款1133万元,低保金380万元,五保金242万元,大病统筹、自然灾害、爱心救助等其他救助款100余万元。发放种粮补贴800多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20万元,汽车摩托车补贴110余万元。投入450多万元完善镇敬老院各项设施配套建设。

五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城镇。加强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着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开展法制培训、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增强群众依法维权意识,积极提供法律救济。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消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六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文明乡镇。以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为主线,以消除矛盾、稳定社会、转变村风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活动。以镇综合文化站为中心,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受众面创造一个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七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农民收入逐年增加。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优势产品,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村经济总量逐步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以臧家“草莓—甜瓜”基地、山罩李家食用菌生产基地、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样板园为示范,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初步实现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镇果园面积达到4.5万余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45%,2万亩果园获取了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并被评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富冠”牌红富士苹果获中国农业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果品收入成为全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镇新增高效经济作物16000余亩,新植果园14000多亩,完成荒山造林12000多亩。2011年全镇可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8亿元,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当然,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镇也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篇9

(二)农(林、牧)业生产情况:包括耕地面积、水利设施、有无支撑产业(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等;

(三)有关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包括农村低保、农村合作医疗落实情况,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计划生育状况等;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包括村“两委”班子组成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班子成员的“双带”能力,农民党员构成、培训、管理、发展情况,基层民主建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情况,乡风民俗等。

(五)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方面有哪些优势;比如驻点村使用能源情况,发展沼气的条件和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驻点村劳务输出、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情况等。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对照扶贫开发目标及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认真分析贫困村在开展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困难。

(一)贫困的现状、贫困的主要原因;(二)在“生产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在“乡风文明”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在“村容整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五)在“管理民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等。

三、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

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

包括农民增收的主要目标;发展生产方面的主要目标;改善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的主要目标;社会发展、提高素质方面的主要目标;生态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方面的目标等等。

为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办好哪些事情,需要采取什么行动,需要建设什么项目,需要投入是多少等内容。

四、其它工作方面

(一)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支农(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

篇10

通过对xxxx年显化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显化村现行的养老保障方式总要有以下几种:

1、家庭保障方式。可以说,“以家为主”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家庭生活的重要作用。对于保障和维持年老体衰的人群的生活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家庭保障,包括赡养老人和哺育幼儿不仅仅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被上升到政策和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认了老年人被赡养的权利,以及从侧面规定了年轻儿女有义务抚养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xx”计划和xxxx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实际上,家庭赡养一直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家庭赡养形式中最主要的又是子女供养。根据显化村的统计,按照六十岁以上人员统计,目前显化村完全由家庭抚养的老人有xxx人,这些老人的抚养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这部分家庭的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有点困难。

2、五保保障方式。农村五保指依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料和物质帮助。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对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供养对象,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显化村目前享受五保政策的有x人,这五位老人基本上的由显化村给予照顾和帮助,生活情况良好。

3、优待抚恤保障方式。准确来说,这一种保障方式并不能说是一种常态化的保障方式,因为这种保障方式具有特殊性性,其保障对象为老、复员军人、烈军属、伤残军人等。根据有关政策,对这些人给予不同的优待抚恤,其业务由村民政负责管理。因此,严格意义上讲,优待抚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社会保障。但是该保障方式对于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优抚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根据统计,显化目前有x人享受此类社会保障方式。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x政[xxxx]xxx号)和《xxx市人民政府转发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政[xxxx]x号),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人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其中对于已按《xx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x政[xxxx]xx号)参保缴费的女性农村居民,待遇领取年龄仍为55周岁。显化村现有xxx户,人口xxxx人,符合社会保障的有xxx人,整体上说,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绝大部门农民是认同和欢迎的。

5、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这项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地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基础上,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在夫妇年满60周以后,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享受年均不低于xxx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实施该项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对实施了计划生育的家庭给予经济奖励和扶助,部分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困难问题,形成利益导向机制,以更好地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显化村目前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分为奖扶对象7人,特扶对象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双提对象x人。

6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该项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不仅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服务,而且承担着儿童计划免疫、妇女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地方病疫情监测等任务,并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开展各种疾病预防工作,对保障广大农民健康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显化村目前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2389人,基本上覆盖所有长居于显化的农村居民,对于该项制度,农民普遍表示很有价值。

7、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项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补助。显化村历来重点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资格评选和认定工作,在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的同时,注意被保人的生活情况变化,适当、适时的调整,使得应该保的人享受到政策,可以保也可以不保的人民主评选,不可以保的人坚决不保。在XX年最新的最低生活保障名单中,保障了xx户,xx人。在公示之内,无任何异议!

除上述主要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方式外,显化村对于自然灾害专项救助、特困救助等临时救助和保障措施,也执行到位,对显化村重点贫困对象予以适当的生活救济。

二、显化村社会保障状况及原因

xxxx年,显化村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均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和依据显化村的具体实际做过适当的调整,比如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开展中,在村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于所有长居于显化村的居民,村委会先行为每人垫付了xx元,垫付金额xxxxx元,为该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显化村的社会保障情况仍然不是十分乐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群众对于自身的社会保障不热心,缺乏认识。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例,该保险于已于开始xxxx年开始推广,但xxxx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继续开展实施的阶段,依然有很多农民对此有深深的顾虑。

究其原因这首先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决定的;其次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可能在农村各项负担降低的情况下,人们并不认为养老是一种问题,传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依然束缚着这一政策的推行和执行力度;有部分农民担心这是保险是不是和公司做生意,担心缴的钱不知去向,这是极少部分的言论。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效果不是很理想现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大部分以“保小病”为主,部分农民对于减免挂号费和辅助检查费的态度是无关痛痒,致使普通患者对此也缺乏热情。此外,作为合作医疗载体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并不能让农民信服,在调查的过程中,很多农民认为镇医院就是看看感冒,挂挂吊水的地方,对于镇医院检查大病的能力,都表示怀疑,更愿意去市区的医院,因此导致很多农民对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产生了不冷不热的态度。

(三)政策的不连贯性也是导致农民对部分政策产生疑虑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关于女性享受保障年龄的规定。根据《xx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x政[xxxx]xx号)参保缴费的女性农村居民,待遇领取年龄仍为55周岁。但是今年女性享受此项社会保障的年龄和男性相同,均为60周岁,因此,很多人对此产生了质疑。此外,自然灾害专项救助、特困救助等临时救助方式在救助方式普遍使用打卡的方式,但是这些临时的、特殊的救助在这些资金到位之前村里均已垫付相关救助资金,采取打卡方式,将会产生村里垫付资金无法收回,若村里不采取垫付方式,将导致受灾人的生活困难,这种尴尬的情况。长期困扰着基层的救助工作。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总体思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是:从实际出发,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分重点(先保障农村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再一般群众),分人群(先思想观念接受能强者,后影响接受能力弱者),分项目(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等基础性项目,再养老保险等大型项目),分批次(先完成可以完成的项目,再推进其他项目,先易后难)进行。

(二)具体建议

篇11

一、调研范围和对象

1、现存企业:日杂公司

2、退休干部:2人,安置职工2人,享受低保职工2人,下岗后购买供销社门店仍然经营农资、日杂、百货的职工3人。

3、“两社一会”创办中,吸纳为综合服务社的社员及部份协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4、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部分村委会及个别农户。

5、目前我社现代流通网络产业协会辐射的部分乡(镇)、村。

6、区社财务、报表、债权、债务、固定资产、有关档案资料。

7、劳动社会保障局查阅供销系统相关人员的医疗保险等情况。

二、区社基本情况

**区供销社机关现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正科1人,副科1人,副主任科员1人,事业推公人员3人,工勤人员1人,合同制工人1人(驾驶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

三、改革改制情况

我社认真贯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改革方案,“以社有资产退出,职工身份置换,债务不悬空,按照保留牌子,人员分流安置,向个体私营经济转化”的总体思路,于98年开始进行企业改革改制。改革前全系统有12个企业,干部职工597人,根据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保留了农资公司和日杂公司两块牌子,其中,日杂公司仍进行经营活动,在区社的指导支持下,将原资产进行改造建设成茶叶市场,管理人员3人。其余基层社、购销店、厂、公司、营业执照全部到工商注销。一次性安置职工192人,内退18人,其它124人(调动、死亡等),支付安置职工补偿金总额192万元,分流职工参加社保192人,医保192人。

四、离休人员情况

离休人数2人,离休人员由区老干局统一管理,医疗费全额报销,退休人员247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47人,年上交医疗保险费82万元,参加大病医疗保险247人,年上交医疗保险费25万元,247名退休人员向社会化管理过渡,支付社会化管理费用20万元,33名退休党员向社区过渡。社区管理费、社保费、医疗保险费、丧葬抚恤费都按标准要求解决,不存在大的困难和问题。

五、“两社一会”的发展情况

20xx年至20xx年6月底共发展“两社一会”46个,其中:协会11个,专业合作社2个,综合服务社27个,市场4个,协会带动农户1259户,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27户,20xx年1—6月份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377万元,综合服务社销售化肥11200吨,日用消费品购销总额35万元,经营总额4084.58万元。

六、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现状:目前已发展的农资流通网络辐射全区7个乡(镇)20个村,还有3个乡(镇)80个村的农民没有享受到供销社农资流通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全区共102个村委会,33个市场,其中区级7个,乡级10个,村级16个,有75%的村没有集贸市场。

2、构想:“十一五”期间,新建和改造4个农村集贸市场,新建忙畔街道文伟村集贸市场,改造凤翔街道复合村街、圈内乡宁安街、蚂蚁堆乡蚂蚁堆街集贸市场,建设1个区级农资配送中心,年配送能力1000万元,建设博尚、那招片区,圈内、平村片区,凤翔、忙畔、邦东、马台、南美片区的区域性配送中心。发展100个“两社一会”其中专业合作社15个,综合服务社70个,行业协会15个,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四进村”、“五个有”工作的开展,巩固和发展好**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3、政府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从20xx年起,“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每年给改造和新建一个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给予5万元的资金扶持,区政府配套5万元;市政府副市长和市供销社领导对重点市场实行挂钩联系,以确保市场建设按质、按期完成,每年安排1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配送中心建设,继续安排5万元的化肥储备贴息资金、专项用于配送中心建设,农药仓储设施建设和3万吨化肥储备。

七、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

**区共发展协会82个,总会员数2396人,其中供销社领办11个,均为农产品行业协会,占协会总数的13%,发展会员1259人,占全区总会员数的52%,其中团体会员22个,农民会员10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数227个。创办农产品经纪人协会1个,会员62人,进行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一期,培训62人,全区农产品交易总量13003万元,通过供销社服务所占农产品交易比例约为20%。

八、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参与新农村建 设中3个试点村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支持产业发展资金4万元,发展核桃200多亩,茶叶500亩,支持民居房改造1户资金5000元,带领试点村协会会员到外考察学习32人,投入资金1.5万元,进行农业科技培训12期,培训492人。

九、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企业改革遗留问题多、负债重,主要是欠货款和银行贷款,整个系统共负债257万元。

2、企业改革期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上报特殊工种59人,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确定,20xx年12月份以前,以办理退休手续22人,现有37人,从20xx年1月1日起省局不认可,无法办理退休手续。

3、基层社、购销店都处置变现,农村经营网络只能以供销社分流职工和社会能人大户为主体,依托原有门店改造升级,但因供销社没有执法资格,对他们只能作一些业务上的监督、指导和要求。

4、资金投入不足,集贸市场建设均需20万元以上资金,而上级扶持资金1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

十、对策、措施

1、供销社工作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2、上级要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以推进真正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3、从**区供销社目前现状看,物流配送中心只能采取开放办社、招商引资的形式进行,而在立项标准上应相对发达大城市有所降低,才符合边疆城市的实际情况。

4、在领办、创办协会、专业合作社过程中,供销社只能按照引导而不强制,支持而不干预,扶助而不包办的原则,组织、扶持、服务其发展。

5、巩固供销社农资流通的主渠道地位,以减少和杜绝不合格化肥在市场上泛滥,保障农民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化肥。

篇12

点、选准着力点。

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财政支农的落脚点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财政支农工作的永恒主题。只有农民增收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才会有希望。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财政支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看到,近几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

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困难。因此,要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财政部门干部增强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责任感

和紧迫感。从大的方面来讲,要求我们各级干部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大力支持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担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新农村的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的重要

性,增强帮农民致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具体的方面讲,要求我们各级财政部门干部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运用好财政政策,围绕

本职工作,抓好工作落实,促进农民增收。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细化新农村建

设的目标,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措施,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帮助农民致富的能力和本领,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二、抓好关键环节落实,选准财政支农的切入点

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财政从多方面予以支持,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不可“包打天下”。

当前,应当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切入点,围绕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开展工作,搞好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围绕蒲县的农

村工作实际,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财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类发展资金,重点抓好村村

通油路、中小学布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加大农业内部调产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蒲县农村实际出发,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发展。捆绑使用各种财政资金,支持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土豆、烟叶、中药材

、大棚菜、糯玉米等高效产业。以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搞好发展壮大,抓好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逐步完善公司+

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走规模化、市场化的道路。利用昌源土豆深加工项目,搞好土豆的深加工;逐步扩大龙泉千头猪场规模

,形成饲养、屠宰、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线,提高产业化程度,促进养殖户增收。三是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发展农民经纪人

。财政每年都应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引导农民、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

系列化服务,提高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也可以尝试通过财政贴息或预付政府储备金等形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

,向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建立最低保护价或联动价,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生产,占领市场。四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要增加培训资金。县一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

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夜校、基层学校、中小学校、乡镇科技站、文化站等培训基地开展培训;要丰富培

训内容。开展以农业实用技术和产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如可组织农民参加烹调、服装、电焊、美容美发、水产养殖、林果栽培等

实用性强、易于掌握的农业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增加农

民的现金收入,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找准财政支农的着力点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重点,抓住着力点,不断改变财政支农的管理方式,改革财政支农工作的体制,达到重点突破、整

体推进的目的,真正把“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着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一是支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鼓励激励机制,鼓励精简机构,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确保机构改

革的平稳过渡;调整乡镇财政支出结构,引导乡镇政府转变职能。二是支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落实各级政府“责

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公用经费

投入,增加人员经费安排。四是继续支持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建设,做好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三是支持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不应该由农民负担的公共支出列入财政支出范围,不断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

入。

(二)着力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一是努力增加资金投入。用足用好省、市帮扶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上报各类投资项目并尽可能

挤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省“两区”开发范围之内,争取得到上级更多的资金投入。二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以主导产业或重点建设

项目为资金整合平台,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与扶贫开发、农业生态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等支农项目相配合、统筹安排的投入机

制,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强化支农资金监管。要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要强化资金运行监管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财政支农资金县级报账制等管理办法。四是推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财政支农资金跟踪问效管理,对

效益好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效益差的项目不再安排资金。五是加强支农资金检查。主动与审计、财政监督部门协作,加大联合检查审

核的力度,增强资金使用单位的责任感。六是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对一些相关项目,应根据建设规模实行以奖代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

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配套投入、民办公助、以物抵资等激励手段,吸引民间资金对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的投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七是着力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支农支出预算高于上

年预算安排,积极探索和完善利用补助、贴息、保险、担保等方面手段建立投入的激励机制,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对农业农

村的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着力加强乡村财务管理。应将县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向乡镇延伸,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模式。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

,对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筹资渠道和债权债务管理实行“六个不变”,在此基础上,采取预算统编、账户

统设、工资统发、票据统管、采购统办、费用统付、网络统联、凭证统审的财政管理模式。同时,应推行“村账镇管”,将村级财务纳

入乡镇财政所“零户统管服务中心”集中管理。各村只设一名报账员,在保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

收入直达专户、支出集体会签、核定现金限额、定期集中结报、统一使用票据、档案集中管理”的办法。此外,要推行村级主要干部离

任审计制度。凡村级主要干部离任时,纪检、财政部门应相互配合,进行离任联合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如实向村民公布。

(四)着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一是整合现有的自然灾害救济、临时救济、特困定补、五保户供养等各项资金,探索建立农

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而建立覆盖所有农村低收入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