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05 04:34: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心理素养论文

篇1

1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并有效应对心理压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国家重要的储备人才,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大学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不仅事关其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与精神生活质量状况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院校作为具有明确职业定位和鲜明行业色彩的特殊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将在未来肩负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执法工作,其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如何,从短期来看,影响着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态,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效果,从长期来看则事关公安院校能否培养出心智健全和专业素养优异的警务人员,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压力对其规范有效地开展执法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205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注重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王宇,2007);二是编制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压力测评工具(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2003);三是部分论文运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张林,车文博,黎兵,2007);四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与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应对措施与缓解策略(周曼,2010);五是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力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周林,宋海娟,2013)。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以“大学生精神生活”为关键词,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进行精确查询,共获得17篇期刊研究论文。进一步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这些论文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温梅,吴子国,赵艳萍,2007;李燕华,2001);二是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状(葛操,2000;陈春雷,2012);三是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影响、干预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李继兵,周小宁,2008;刘春兵,2000);四是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评价标准(吴子国,路宝剑,赵艳萍,2008)。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地方大学的大学生,缺乏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与分析;二是当前研究偏重于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缺乏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相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三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研究多是分散进行的,缺乏对这两个重要心理变量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四是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干预引导策略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缺乏指导价值。因此,以公安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化、可操作化的提升策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涵,通过实证调研的方法考察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现状,分析影响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并深入分析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减少大学生心理压力并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应对策略。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

采用崔丽娜(2009)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该问卷共包括突发性压力(7个题目)、经济压力(6个题目)、就业压力(7个题目)、学业压力(6个题目)和人际关系压力(10个题目)5个维度,共36个题目,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压力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3,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可以分为5个维度,且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介于0.80到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突发性压力”是指一些重大与突发的事件或对大学生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压力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面临退学、违纪处分、亲友死亡等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经济压力”是指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没有足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担心产生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是指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学习负担沉重导致的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是指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焦岚博士(2012)编制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价值判断(16个题目)、心理健康(11个题目)、生命质量(6个题目)、幸福体验(4个题目)和心理成长(3个题目)5个维度,共40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计分。相关编制和研究结果表明,5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介于0.83~0.90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x2/df为2.04,IFI、GFI、NFI和RMSEA分别为0.92、0.90、0.86和0.04,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维度的具体内涵如下,“价值判断”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协调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情绪反应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生命质量”是指大学生涉及生存质量方面的身体健康、生命活力及劳动质量方面的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幸福体验”是指大学生主观体验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客观体验方面的幸福指数、幸福比较;“心理成长”是指大学生心理成熟方面的认知统一、人格完善及心理创造方面的内心生活、心理环境。

2.3 调查程序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某公安院校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29名,剔除无效问卷22名,获得有效问卷207名,问卷有效率为90.4%。所调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下文的具体研究。

2.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基本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得分的均分为2.00,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心理压力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1.85~2.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为2.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为1.93。

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得分的均分为3.89,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精神生活质量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介于3.65~4.15之间,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为4.15,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为3.65。

3.2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为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的关系,对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及其各附属维度均为负相关,除“突发性压力”与“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部分维度相关不显著外,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水平越高,那么精神生活质量就会越低。

3.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

为了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精神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明晰心理压力与精神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我们以心理压力的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价值判断”、“心理健康”、“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成长”得分和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压力”可以解释“价值判断”3.6%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健康”12.2%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生命质量”12.0%的变异;“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可以解释“幸福体验”9.6%的变异;“学业压力”可以解释“心理成长”5.5%的变异;“就业压力”可以解释“精神生活质量”9.2%的变异。由此可见,“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分别能够显著预测精神生活质量诸维度,其中“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发挥着更为普遍的预测效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改善和缓解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对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就业压力,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突发性压力。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心理压力的总体水平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压力在心理压力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毕业时需要参加竞争性的公务员考试才能参加公安工作,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从警的业务能力,达到公安院校的毕业标准,而且还需要通过“门槛性”的公务员考试,这就给其顺利就业增加了双重的压力。因此,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面临最大的心理压力为就业压力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研究结果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看到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得分较高的心理压力维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特别要注重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公务员考试能力。

4.2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现状

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价值判断”,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心理健康”。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对自我价值方面的价值追求、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方面的社会期望与社会比较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这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安院校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中,“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心理健康在整个精神生活质量中占有基础性地位,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会有着较高的精神生活质量。因此,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可以从精神生活质量的诸维度入手,以“心理健康”等得分较低的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来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

4.3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生活质量关系

篇2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社会竞争的激烈,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日益突出。为此教育部下达文件,要求高等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如何用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学生的政治思想服务的。因此,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应发挥特有的优势,拓宽自身的职能,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给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少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学习竞争、择业竞争、经济条件限制、人际关系难处、家长期望值过高以及因社会变革加快而带来的多方面信息冲击下,造成了大学生心理负荷过重,致使相当部分的在校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其中只有极少数学生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帮助。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首要的原因,不良的家教、个体因素及学校的环境和不当的教育方法等也都是重要的原因。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工作尚未步入正轨,多数高校设立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心理咨询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在心理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高等院校一定要特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一手抓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图书馆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根据学生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探索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积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健康地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二、高校图书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

1.营造良好浓厚的文化氛围,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图书馆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背景,都营造出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氛围和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能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各种挑战。

2.馆藏文献资源的优势。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印刷体信息资源,近年来又补充不少多媒体信息资源。这为学生的成长准备了丰富的营养,他们徜徉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中,不仅使他们的智育得到发展,也会使他们的德育成长包括心理素养和道德水平得到应有的提高。

3.图书馆是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独特场所。图书馆是接触学生最多的部门,学生在图书馆通过查询书刊文献,与网络交流对话,在不触及个人隐私,不必进行心理咨询情况下,主动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在平和的状态下释放压力。这种方式是易于学生接受的自我教育方式,可极大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工作人员的优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仅担负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而且也担负着学生利用资料获取知识的指导工作。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为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助一臂之力。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1.充分利用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源开展心理教育。图书馆应利用丰富的纸质资源的优势,有意识有计划地收集、整理、提供大量高质量、品位高的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信息资源,如优秀图书资料、书刊、专题文章等,供学生们阅读。

2.利用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电子信息资源在高校图书馆中日益增多,它是对纸质资源的扩充。电子资源多样、快速、易于获取,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高校图书馆应努力做好心理健康电子资源的征订工作,为学生提供免费阅读场所,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从而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3.构筑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是最好的心理观察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网络积极主动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在网上与学生直接沟通,形成网络交流机制,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这丰富的网络资源,扎实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空间,可最新心理研究动态,开设心理学知识、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等。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让网络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相对宽松的网络世界自然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的教育作用。

4.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情况,设计宣传橱窗,举办心理健康咨询日等活动,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通过这些讲座,面对面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宣传,既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又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发掘潜能。从而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各个层面,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优化,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使之起到预防、疏导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

5.把“以学生为本,从服务出发”的理念始终贯彻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图书馆不仅依靠其丰富的馆藏和强大的网络信息为广大师生服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更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读书指导,和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图书馆人员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我教育。我们应热情周到地为学生服务,创造和谐舒适的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净化心灵,做一个积极向上、正直而热情的人。

6.强化馆员素质是心理教育工作的基石。学生进入图书馆,除了接触图书资料外,就要接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因此,馆员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是活的教材,馆员治学的严谨态度,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生的热情帮助和指导,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馆员素质是图书馆的灵魂和心理教育的基础。因此,这对馆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一,图书馆要重视对馆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健康的知识素养,为扎实扮演好学生“心理保健医生”这一重要角色打好基础。其二,馆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到编外政治辅导员的职责,以自己的情操、人格魅力、积极向上的心态感染学生。其三,馆员要有意识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员,要努力学习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思考他们存在的问题及运用心理知识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总之,需要馆员用心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大学生的心智与人格得到协调发展。

7.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资料库。从学生入学初、学习中、毕业前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出现的规律特点,采用不同的对策。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情况预估、指导。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丰富内容,使资料库不断丰富,成为图书馆的一份文献资料馆藏。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世纪的人才观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在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勇于开拓,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必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东辉,孙黎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1(5).

篇3

一、问题提出

1.问题的缘起

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何有效开展,众说纷纭。其中,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被许多人关注。对于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在国内研究中有许多研究者用理论阐述的方式进行研究。周善美(2011)认为,音乐欣赏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提高审美能力和趣味,提升审美标准和情趣,使学生更好地正确认识自己;通过“游戏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潜能;培养感情,调控情绪,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1]詹薇(2004)理论阐述了音乐欣赏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文化作用、教化作用、审美作用、心理作用,并指出了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通过对表达各种情感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情感获到调节,心理得到和谐;通过音乐会的欣赏方式、以电声为传媒的欣赏方式等课外辅助式的多种欣赏途径进行调适。[2]柯锦泉(2002)从音乐欣赏的特点谈到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音乐欣赏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手段。[3]还有徐威、郑玉香(2005)、王婷(2007)、符彦虹(2005)等人也进行了理论研究。他们在各自论文中都看到了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有一些学者提到了在实践中运用音乐欣赏的有效方式与方法。但国内学者都是从理论探讨的方式来研究的。在国外研究中,JoelW.Krueger(2011)指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事情,将有助于控制情绪[4];JaakkoErkkil等人(2008)从音乐治疗的角度探讨了音乐治疗对负性情绪的积极作用[5]。但目前国外研究中,并没有系统地直接研究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没有研究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以往研究只是从理论上探讨了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而没有采用实证研究(问卷、访谈等)的方式来研究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因此,这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2.研究思路与内容

本研究主要通过定量研究(问卷测量、统计分析等)的方式结合深度访谈、文献查阅等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揭示出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通过问卷、访谈、文献查阅、理论总结等方法研究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行为,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将理论最有效地运用于实践。

3.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研究目标,是以往研究所未有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丰富了音乐的作用、心理健康塑造的途径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优化了该研究领域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同时,本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可以更好地为改善高校通识课程设置、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践行教育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具体良策。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来揭示出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行为,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有量表SCL-90(测量心理健康水平)和自编的《大学生音乐鉴赏行为的问卷》(测量音乐鉴赏行为)。SCL-90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成熟问卷,它的分值越高则心理健康程度越差。《大学生音乐鉴赏行为的问卷》共11题,其中测谎题为2题,经过专家评定,是有效问卷;整个问卷的Alpha系数为.743,分半信度为.769。因此,本问卷是基本符合要求的。

3.施测与数据处理

研究取样对象为130名大学生,取样时兼顾性别、年龄、专业等因素,均为随机取样。施测主要采用问卷法,由主试清晰地宣读指导语,并提醒注意事项。问卷做答完毕由主试收回。研究者将无效答卷剔除,再依据研究的具体问题,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采取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研究对象

实验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130名大学生(注:由于问卷是在3月份发放的,大四年级学生已经不集中上课了,故在被试样本中缺失大四年级学生)。由样本的基本人口资料统计表(见表1)可以看出,此次测量所取样本是比较合理的。

三、结果

1.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行为的相关性

如表2,通过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行为的相关分析,a7(音乐鉴赏主动)与心理健康程度的相关系数p值等于.015,p<.05,可得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主动正相关的关系具有显著性。如表3,进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敌对、恐惧与音乐鉴赏主动的相关系数p值分别等于.038、.033、.041,p<.05,相关关系均呈显著性。

2.音乐鉴赏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预测情况

通过音乐鉴赏各种行为对心理健康程度的多元回归分析(采用Stepwise法),从表4中可知a7(音乐鉴赏主动)对心理健康程度的回归系数t检验所对应的p值为.015,p<.05。因此,音乐鉴赏主动可以预测心理健康程度。从表5可知,决定系数R2=.045,亦即a7(音乐鉴赏主动)能预测心理健康程度4.5%的变异量。

四、分析与讨论

1.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

前文得知,音乐鉴赏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揭示,音乐鉴赏主动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鉴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人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情感强度适中,时间延续适度,精神能量消耗减少,疲倦的身心恢复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趋于平衡。[6]同时,个体通过对思想、精神境界较好的音乐作品的鉴赏,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情操。另外,音乐作品会表达出作者的自我意识,个体通过音乐鉴赏促进了对“自我”的探索,从而强化了自己的自我意识,并对自己的心理及行为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了心理问题产生的概率。故一个主动进行音乐鉴赏的人,心情抑郁时能更及时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高兴时能更适时地表达自己,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美,丰富自己的情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意识,净化自己的心灵,调控自己的行为,必然有助于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因此,音乐鉴赏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音乐鉴赏主动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前文进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敌对、恐惧与音乐鉴赏主动的相关系数p值分别等于.038、.033、.041,p<.05,相关关系均呈显著性。这其实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越主动地鉴赏音乐,那么他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或缓解抑郁、敌对、恐惧等负面心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音乐鉴赏主动能预测个体心理健康4.5%的变异量,但毕竟是有限的。心理健康变量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这要求大学生应该通过多个方面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对策

既然音乐鉴赏主动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促进作用,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或完善自己的音乐鉴赏主动,以促进心理健康?根据问卷调查,特对大学生提出以下建议:(1)树立对音乐鉴赏正确的认识音乐鉴赏不仅可以娱乐消遣、打发时间、排解寂寞、孤独、悲伤等情绪,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只有对此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主动将音乐鉴赏行为落实在长期实践中,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2)主动、合理地进行音乐鉴赏,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第一,主动拓宽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欣赏的方法,努力提高音乐修养。我们音乐鉴赏时若不懂音乐基础知识,那么鉴赏音乐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听音乐的同时要学习一些有关的音乐基础知识,并把理性的知识融汇于感性的体验之中,这样才能使我们逐渐具备一双能听懂音乐的耳朵。[7]大学生可通过上课、上网、书本学习等渠道深入了解有关音乐基础知识。只有对音乐基础知识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内涵,陶醉在其中。同时只有学习音乐鉴赏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改善对音乐的理解,陶冶人身心。可见,这些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高。第二,多听音乐、专心地听。多看音乐鉴赏节目或视频,多听经典曲目;试着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认真用心欣赏音乐,尤其是多听一些有文化背景的音乐,感受其内涵。这些均有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注意力和意志力。第三,与他人一起欣赏、交流,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培养自己宽容、豁达的心理。每个人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会有所不同,通过交流知己不足,知人之长,长期以往,可培养自己宽容、豁达的心理。第四,积极主动利用音乐的力量来改变自己。首先,多听一些有内涵的音乐、积极向上类型的音乐,塑造自己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胸怀;其次,加强对音乐的了解,结合自身的感情、经历,升华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和心理素养;最后,善于通过音乐来调节情绪。例如,当自己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一些情调欢乐、节奏明快、风格悠扬的音乐来提升情绪。这时,自己可欣赏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斗牛曲》、旋律呈螺旋式上升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表现鸽子自由飞翔的手风琴曲《白兰鸽》。[8]第五,要长期坚持良好的音乐鉴赏行为。这种长期的良好音乐鉴赏行为可以使心理不断优化。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通过音乐鉴赏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大学生要长期坚持良好的音乐鉴赏行为,要将之变成一种习惯。

五、结论

音乐鉴赏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音乐鉴赏主动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

参考文献:

[1]周善美.音乐欣赏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192-193.

[2]詹薇.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401-402.

[3]柯锦泉.浅谈音乐欣赏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2,(9):63-65.

[4]Krueger,W.Doingthingswithmusic[J].PhenomCognSci,2011,(10):1–22.

[5]Erkkil,J.Gold,C.etal.Theeffectofimprovisationalmusictherapyo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protocolfor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BMCPsychiatry,2008,(8):50.

[6]李华东.欣赏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塑造的正面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8):88-91.

篇4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篇5

2005年陈励的调查发现,与全国青年组SCL—90常模相比,湖南省大学生各因子的得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1],因心理疾病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25%和40%[2]。近年的高校极端事件屡见不鲜,以上情况足以证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日趋尖锐。为此,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了有关工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成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而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直接影响受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

但另一方面的研究显示,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高而实际求助程度低,即多数大学生在遭遇心理压力时,即便是在很方便获得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3][4];心理健康服务脱失率偏高、服务盲点相对普遍[5][6];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信任度低、学校心理辅导效果欠佳等等[7]。那么是哪些原因阻碍了困境中的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从而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效果呢?赵崇莲认为缺少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方——大学生的角度考量建立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不足与缺陷是直接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绩效的重要原因[8]。大量研究还表明,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帮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从个体自身因素来讲,影响求助的原因既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受教育程度、来源地、种族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也包括对专业心理求助的了解程度、认知态度、自我表露、自我隐匿、情绪管理能力、治疗恐惧等心理因素[9][10][11]。本研究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样本,从大学生的角度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点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拟探讨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态度和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信任程度与其服务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望为该校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及对策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实证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390份,回收问卷375份,其中有效问卷342份,问卷有效率91.2%,所调查对象涵盖院内各年级、各专业类别,生源地含城市、乡镇及农村,调查对象性别比例相当,充分保证了研究样本的代表性(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表

(二)调查工具

采用赵崇莲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4,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80-0.91之间。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从服务质量、服务队伍、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四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同时采用五点自评量表考察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态度,以期考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施测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使用统一指导语。施测时间为2012年3月-10月。对所回收问卷的真实性进行了认真甄别。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总体状况分析

1.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可知,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总体需求是比较强烈的(M=3.54±.45)(问卷采取1-5五点计分,3分为理论中值,均分超过3分),从服务的内容到服务的形式,以及服务的专业队伍都表现出了比较高的需求,特别是对服务质量的需求,均值超过了4分,见表2。

表2 心理健康服务总体需求

2.让大学生感到困惑、最希望得到帮助解决的心理难题依次是:择业和就业的问题(91.2%)、人际交往问题(89.8%)、情绪问题(87.7%)、自我意识方面问题(87.5%)、学习问题(81.2%)、恋爱与性心理问题(78.1%)。表明当今的大学生很多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特别是在就业、人际交往方面,一方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事业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向往与追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很多大学生在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如何处理同学、朋友关系方面普遍感到茫然,这与该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纪录也是比较一致的。

3.网络(93%)、课堂教育(91.8%)、心理活动(80.4%)是该校大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网络以它的快速便捷性已位居其首。这一方说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阵地上还需要更多的投入,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力上都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数据还显示,他们最希望获得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依次是:个体咨询(89.6%)、心理健康专题讲座(85.1%)、课堂教育(84.2%),这与之前的分析不约而同,也正好为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努力的方向提供了依据。

4.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大学生除了找朋友诉说进行排解外,最希望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排序依次为学校心理咨询人员(90.3%)、德育老师(72%)、受过培训的朋辈辅导员(67%)、学生工作者(64%)、精神科医生(46%)。能够接受的服务机构依次分别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93%)、网上心理健康服务中心(79%)、私人心理咨询所(74%)、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70%)、精神科医院(37%)。这说明大学生对求助专业人员是接受并认可的,这是一种积极的求助模式,这一现象可能与近年来该校频繁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关。

5.在对心理健康服务质量需求的调查中,98.2%的大学生希望服务费用不要太贵;96.5%的大学生希望专业人员能保守秘密;92.9%的大学生认为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是提升心理素质,其次是进一步发挥潜能(92%),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发展性咨询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能否“真诚的关心来访者”(100%)和是否具有“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的个人素质(98.2%)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素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人口学特点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就心理健康服务总体需求来说,女生的服务需求要高于男生,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具体到服务内容方面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别(见表3):择业与就业的压力问题的解决是让大学生感到最需要求助的内容,这点并无性别差异;其次排在前三的男生想求助的分别是人际关系问题、性格与情绪管理、自我意识方面问题,而对应的女生想求助的前三个问题分别是性格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

表3 性别差异分析

2.年级差异分析。将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服务需求及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队伍、服务质量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一新生的服务需求总分及四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在需求总分及四个维度上得分最低的是大二学生。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缘于大一新生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面临新的目标、新的人际圈,一时还难以适应,所以是服务需求最大的群体,而大三的学生马上面临就业的压力,所以其需求也是比较大的。

表4 年级差异分析

3.区域差异分析。据统计数据显示(见表5):生源地来自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总体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来自乡镇与农村的大学生相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要强烈一些,具体体现在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这两个维度上。通过多重比较得知,这两个维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大学生与乡镇、农村大学生之间,而乡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之间并不存在差异。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他们受到的压力更多有关,相对于城市群体大学生,农村大学生要面临更多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更大的家庭期待和人际交往经验方面的贫乏,这些在大学期间更易激起他们的不良情绪,从而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表5 区域差异分析

(三)对心理健康服务认识态度的分析

1.对心理健康服务认识态度的分析。在对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了解程度作调查时发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了解程度并不高(M=2.5965),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态度无差异,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认知态度存在差异,经多重比较,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大一与大二的学生之间,见表6。

表6 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态度分析

2.对心理健康服务信任程度的分析。在是否相信心理咨询能有效地帮助解决生活中的烦恼以及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否认可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纳程度是比较高的(M=3.3728)。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接纳程度无显著差异,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接纳程度存在差异,经多重比较,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大一与大二的学生之间,而且男生与女生在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信任程度方面也有差异,女生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见表7。

表7 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信任程度分析

(四)服务需求状况与认识态度的相互关系

由表8可知,(1)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态度与服务需求中的服务队伍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信任程度与服务需求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信任程度与其对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队伍、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越了解、认知态度越积极、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越信任,就越有可能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服务。

表8 服务需求与认识态度的相互关系

三、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挠是比较多的,就业与择业已经成为对该校大学生心理产生压力最大的因素。不太理想的学校层次、大部分来自农村的生源状况以及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可能使他们承受了较大的择业压力。总体来说,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一年级大学生,刚刚步入人生发展的新阶段,面临新的环境、新的人生目标,强烈的适应需求下产生了强烈的服务需求。虽然在众多的心理困惑面前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但真正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的比例却不高,原因何在?结合该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分析,可能与学生对学校的心理服务的性质、原则等不够了解有关,鉴于此,高校应更加积极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大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服务,树立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正确认知态度。同时也可以推论,对心理健康服务了解程度是影响大学生求助的因素之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以网络搜索为首,但他们同时表示,如果遇到心理困扰,除了找朋友诉说进行排解外,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是学校心理咨询人员(90.3%),最希望获得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是个体咨询(89.6%),这说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纳程度还是较高的,怎样将这种求助的愿望与求助行动统一起来?可能需要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加全面的服务来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心理健康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不同年级、性别、区域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是存在区别的,特别是在服务内容方面。因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贴近学生的实际,可考虑按年级设置分阶段的专题内容,比如大一新生适应训练、学习动力训练,大二人际交往训练、恋爱与性心理教育、情绪控制训练,大三的职业生涯规划训练、面试择业训练等。

参考文献:

[1] 陈励.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117-119.

[2] 张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之

友,2010,(9):113-115.

[3] 邓志军,蔡水清.当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征、影响因素

及教育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7(5):114-117.

[4] 江光荣,王铭.大学生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

学杂志社,2003,(3):180-184.

[5] 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

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6):40-45.

[6] 刘大卫,金其强,宋晓华.南京高校心理咨询室为何“门

可罗雀”[N].新华日报,2006-08-04.

[7]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2009.

[8]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

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9] 余晓敏,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2004,(6):426-428.

[10] 陈英俊,尹蓓莉.国外关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主要影响

因素的研究述评[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

篇6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1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

目前,安全教育似乎只跟学校安全事故、教训相关联,只有当学校发生安全事件,或者社会上出现危害大学生安全事件时,大学生安全教育才能得到高校的关注,高校相关部门就会在这一特定的时期内去抓一抓,管一管,只是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表面文章,缺乏制度和理论支持,没有形成专门的安全教育制度,缺乏长效机制。

2)安全教育的内容较少,方法单一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高校事业的发展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当前社会形势日益变化,安全问题及影响安个稳定的因素增多,迫切要求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停留在传统意义安全上,应该向大安全的层面上拓展。现在高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方法过于单一,形式简单,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排斥和麻痹心理,因而教育效果就会低下。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现象,如:马加爵事件、重庆大学生传销事件、北大学生自杀事件、网络安全问题等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应该做到拓展与创新。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形式也要多样化,既要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搬上课堂教学,也要在大学生生活中体现。

3)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熊事件言犹在耳,不可否认,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正常的,甚至是一流的,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总体水平并不高,他们的情感、自制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可能是滞后的。这些事件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当前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思考

1)转变观念,树立大安全观

转变安全教育"无用论"的观念,树立大安全观,着力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以来,人们的安全观念停留在对生活中的生命、财产、事故安全等传统安全观上,随着社会的进步,改革的发展,我国经济、文化、信息、网络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发展急需一个安全稳定的大环境,需要我们重视非传统安全观,大学生必须树立大安全观,加强安全教育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安全威胁。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长远意义,建立安全稳定的大环境,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要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明确安全是高校稳定的基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2)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安全教育的新内容

当前,威胁大学生安全因素的范围越来越广,来自于经济、金融、生态、信息、资源、疾病、犯罪、恐怖等等方面。正如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中的消费权益、知识产权与保险等权益问题被侵犯的案件屡见不鲜,成为校园中师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应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自觉接受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素养。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还覆盖国家的经济、文化、环境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当代大学生将在不同的领域接受各个行业中的安全考验,必然要求高校在设置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时,必须站在大安全观的角度,其教育内容的设置必须做到既要专又要广,形成一个教育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拓展和延伸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具体来讲,除了原有的重视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外,必须突出如下内容:

3)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

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基本上由政治辅导员承担,辅导员除了处理日常繁杂的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工作,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业学习和考虑未来的出路问题,这样以来,安全教育作为学生工作就显得淡薄,即使有安全教育内容也多半是停留在口头说教方面,缺乏教育实践内容。因此,高校在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不能把此项工作完全放到辅导员身上,应该调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力量,通过学校宣传、教务、学工、保卫部门的协调配合,发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防止实验室内的药品安全和防火安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专职队伍建设,提高安全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提升校园安保人员的知识水平,增加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引导学生加强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活动的警惕,正确对待国内、国际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加强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

3结论

熟练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国家安全知识,文化安全教育,网络技术,防火防盗防身等技术,坚持"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要将国家安全、文化安全、生命安全等安全知识在学生宿舍中、校园网上加强宣传,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社团活动的教育中,突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安全教育知识的"三进"即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工作。控制各种危险事故的发生。

篇7

 

1 大学生心理状况现状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竞争越来越强烈,人类所面对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复杂多变。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类社会关注,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就提出整体健康的概念,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个概念将健康概念从单纯的生物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心理健康成为重要内容[1]。 

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他们有着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学习、经济、竞争、就业、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等都对身心尚未成熟稳定的大学生造成诸多压力,当这些压力导致理想和现实出现矛盾和冲突时,部分人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的同学甚至出现了种种心理障碍。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对大量优秀大学生的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访谈,发现在优秀学生中患有“心理综合症”的比例竟高达40%。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0年上半年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通过对北京23所高校大学生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18%的学生存在中等以上的心理问题[2]。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3.9.13)公布的大学生心理调查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9%,男生高于女生,农村新生高于城市新生[3]。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引起了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教育部2003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各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各个高校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辅助单位应充分发挥丰富馆藏资源优势,加入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支撑的行列中来。而融合医、图书馆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阅读疗法, 在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高校图书馆近年来利用阅读疗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产生了较好效果[5][6]。 

 

2 阅读疗法 

2.1阅读疗法定义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阅读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古埃及的一些寺院图书馆就因是治疗中心而闻名,掌管文献的馆员被称为“生命之宫的文臣”,在古埃及底比斯城的一个图书馆正门上方还刻着“医治灵魂的良药”[7]。中国汉代的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8] 但真正使用阅读疗法这个词还是上世纪初的事。阅读疗法(reading therapy)也叫图书疗法(biblio—therapy),是由美国人塞缪•克罗色尔斯(samuel me—chord crothers)于1916年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monthly)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并使用了这个词。1961年阅读疗法被收入《韦氏新国际词典》(第3版),并给予了这样的解释:①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精神病的治疗;②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我国出版的图书情报学词典将阅读疗法诠释为“为精神障碍者或行为有偏差者选择读物,并指导其阅读的心理辅助方法。”[9] 

2.2 阅读疗法的心理学原理 

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阅读活动起源于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自发生之日起就具有治疗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既能带来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有调动着五脏六腑做着看不见的体操,这些活动起到了调节情绪、锻炼器官机能的作用,从而收到保健祛病的效果[10]。意大利诗人但丁说得好: “我在悲痛时想在书中寻找安慰,结果得到的不仅是慰藉,而且是深深的教诲,就像有人为了寻找银子,竟然发现了金子样”。又如我国古人谈到书对与人犹如“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些话都形象地揭示阅读疗法的魅力及其妙处所在[1]。阅读之所以能够治病,在于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恰好减弱或抵消郁藏于读者心中的不利身心健康的情感,从而缓解减轻读者的病情,这就是阅读疗法的作用机制。阅读是一个思考过程,能充分调动人的注意力,人在书的引导、启悟下不断提高对人生、社会、生命、疾病的认识,心胸豁然开朗,加上书中美好的欢乐情绪的感染,心态变得乐观安详,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阅读是一种心理体验,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的感情内涵融合共鸣的过程,从而产生美的享受,激起某种崇高的感情,改进处世态度,拓宽知识面,激发审美兴趣,陶冶情操,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阅读疗法的干预优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首先图书馆藏书与资料非常丰富,是广大读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的读物,并且是免费提供,可以随时、随地阅览,不受时空限制。其次,图书馆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去的公共场所,而且大学生业余时间的重要去所,到那里进行阅读,不怕泄露任何隐私,不会伤及个人自尊,没有任何精神压力。例如,大多数学生有性困惑,但都难以启齿,不想和别人交流,而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就能了解基本的性知识。最后,通过阅读相关图书,增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抵御心病的能力,起到预防、治疗双重效果,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大学生是充满着对知识渴望的群体,高校图书馆可因势利导,充分发挥“阅读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促进作用,拓展自己的教育职能,把“阅读治疗”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助手段。 

在某医学院2009年至2010年对采取为期一年的阅读疗法,在学生中受到普片欢迎,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分别阅读疗法干预前后对学生进行测评,以观开展阅读疗法的效果。2009年与2010年测评群体间scl一90各因子得分均值的比较,显示2009年的学生群体在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高于2010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结果表明:通过一年的阅读疗法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可以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因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途径。 

 

4实施阅读疗法的措施 

4.1 首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常的心理健康,怎样区分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了解心理问题的症状及危害,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如可能正在被难耐的负向情绪所困扰,可能由于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或不幸而正在遭受精神的痛苦,或者是隐私无法向朋友或家人倾诉,在万般无奈中,又不想向心理咨询师的救助,阅读疗法可以成为唯一的精神解放的归宿。 

4.2 对阅读疗法这种教育方式进行多角度、多途径的宣传 

在日常生活中,用图书来缓解情绪问题自古有之,但阅读疗法并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因此,应对此进行多方面、多途径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普通阅读和阅读疗法的区别在于阅读过程的强度,也在于是否有针对个体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读物选择,是否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对我校某系大一至大四524名学生进行有关对阅读疗法认知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近72.18% 的人对阅读疗法和心理健康疾病认识不足,以至阅读疗法的心理治疗工作不能广泛开展。因此要通过知识讲座、宣传海报、图书馆网站、校广播台以及读者协会等多样化的手段和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阅读疗法,让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明白问题的所在,使大学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使用阅读疗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4.3 培养阅读治疗馆员 

阅读疗法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专业阅读治疗馆员对学生阅读行为的正确引导和心理辅导,这对馆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具有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哲学、心理学、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所以一方面对全体馆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学、医学知识的基本知识、理论、实践的培训,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学生无论何时进入图书馆,遇到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和谐的人际氛围;另一方面要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知识丰富、心理素质好,并且有一定阅历,具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馆员对大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或心理咨询,努力培养一支图书治疗的专业化馆员队伍,使他们不但对图书有精深的研究,而且要非常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并把图书与相应的心理问题对应起来推荐给读者。有条件的可以聘请心理医生,最为合适的是和心理学教研室老师协作。 

4.4 建立阅读疗法服务机构 

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图书馆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柱责无旁贷,但是阅读疗法要有针对性认真计划和精心设计才能取得积极疗效。首先成立一个有阅读治疗人员,心理指导老师和学生义务馆员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服务机构。心理指导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普片的是开展问卷调查,比如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学生进行测评,或者自制心理健康调查表,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制定阅读疗法具体实施办法。如:对有普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开展群体阅读指导服务,患有特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跟踪阅读治疗服务。阅读治疗人员根据科学适用的原则,选择富于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的书、刊、报等馆藏,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学习、择业、交际、恋爱等等问题,编写《阅读疗法专题书目》,为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出书方,并提供正确的阅读指导。学生义务馆员平时与同学联系密切,可以随时及时地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反馈给阅读治疗小组,并把有针对性的阅读治疗书目传递给同学。另外在图书馆内或者是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知心信箱”,每天开箱一次,对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阅读治疗馆员通过会诊,制定阅疗方案。每周末,利用回信的方式将问题予以解答,或推出相关书目索引,或附上专题文章,对问题特殊者请心理医生帮助解决。 

4.5 开辟阅读疗法环境 

由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爱面子、害羞以及怕别人误解等原因,若是大张旗鼓地开辟独立的阅读疗法阅览室,会阻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去阅读相关书籍,像专门心理咨询室鲜有人问津一样适得其反。可以把阅读疗法的场地建立图书馆大的阅读环境之中,于无形之中见有形。前提是培训宣传中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书籍存放的物理位置,便于学生查找,这是开展阅读疗法最重要、最直接的实践措施。图书馆阅览室的建立应主要考虑轻松优雅、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能使读者心情愉悦,如阅览环境的绿化,洁净,图书馆员可以开展微笑服务等,有利于消除顾虑和心理压力。 

4.6 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优化馆藏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图书馆在满足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收集与整理学术性文献的同时,应当增加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文化和文艺修养、道德素养的社科类和文学艺术类文献以及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读物。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特点,建立心理健康书籍虚拟数据库,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整理出相关书籍,建立有关文档,便于学生查询。首先挖掘现有图书资源,并根据需要并不断补充与完善,充分发挥各类图书的辅助治疗作用。 

阅读疗法是进行心理治疗和调节的有效手段之一,还要对它继续深入的研究,不断挖掘和拓展它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让阅读疗法这种集预防和治疗于一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心理健康是全球都关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应依托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其阅读需求,通过从浩瀚的书海中有针对性推选的高质量优秀图书,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阅读治疗,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慰藉从而进行心理调整,力争为满怀憧憬的学子,构建一个健康、阳光、和谐、平衡的心理环境,使其摆脱心理亚健康状态,维护正常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晓蓓,董百申.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43-45. 

[2] 应华. “阅读疗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96):71-72,84. 

[3] 李芬.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131-132. 

[4] 杨丽兵,孟默涵.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拓展[j].现代情报.2010,30(3):109-112. 

[5] 孔繁胜,付婉秋.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之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4):43-45. 

[6] 宫梅玲.泰山医学院的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j].图书与情报.2009,(2):8-13. 

[7] 王波.阅读疗法的类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6):47-53. 

篇8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arents; mental health concept; survey and analysis

随着社会产业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心理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纳入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导向作用。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工作者是不够的,需要与大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让学生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共同促进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本研究对大学生家长心理健康观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意义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45~60岁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对某学院大学生家长随机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6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院图书馆、学术期刊网、心理健康教育类学术论文和论著等进行查询,为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材料与程序

采取自编问卷形式,问卷设计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首先调查大学生家长的基本情况,内容包含性别、出生年月、职业、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要部分,调查大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观念,对家长的心理健康观念调查分为三个部分,家长关注的与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共12个题目)、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8个题目)心理健康教育观(6个题目)。问卷共有26个题目,每个题目包括5个选项,即“完全赞成”“比较赞成”“一般”“不清楚”“完全反对”依次评分为5、4、3、2、1、,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要求家长认真对待、如实客观的反映自身情况,结果,被测试的大学生家长本科及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 88名,中专及大专文化程度97名,高中及初中文化程度53名、小学文化程度8人。城市居民家长106人。农民家长140人,男生家长117人,女生家长129人。实验数据用SPSS17.0软件统计包对测试结果和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文化水平家长关注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

由表1可知,大学生家长最关心前3个问题是“知书达理,尊老爱幼”、“ 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关心集体,有团队精神”这表明大学生家长由于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将文明礼貌、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放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首要位置,从道德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的行为。原因是90后大学生他们普遍的心理特点是热情开放、有创新精神,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应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其次,家长也已意识到,大学生良好的控制情绪能力能够保证学业顺利完成。他们也能够认识到在当今社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有与他人合作精神,融入到集体中。城市居民家长比农民家长认识更清晰些。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社会适应能力关注不够,可能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有关,家长对他们过分溺爱,不愿放手让孩子接受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方面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2.2 家长对健康标准的认识程度

由表2可见,不同文化程度大学生家长对8项调查内容没有显著差别,说明家长对标准的认识不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但不同性别的家长对“智力正常”、“心理品质与实际年龄相符”、“与人和睦相处”选项的认识有显著不同,女性家长更倾向这3项标准。城市居民家长和农民家长除了“自我防范意识强”、“待人接物有正确的辨别能力”认识上一致外,对其余各项认识差异均呈显著水平。从总体上看,多数家长对“智力正常”、“心理品质与实际年龄相符”“人格正常、和谐、给力”这3项是否属于心理健康内涵认识模糊不清,不能正确判断。因此,“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家长要不断学习进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承担起家庭教育工作重担。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家长对心理健康观的认识

篇9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和空间总构成的教育资源,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底蕴的厚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源头和重要基地,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建设校园文化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创设一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在文化设施、制度规章等方面很容易设立,而作为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则需要经年累月、潜移默化的逐渐形成。审美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在提高个人审美情趣的同时,增强人文素养,体认人类的终极关怀,知道自尊自爱,关怀自然、社会和他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纯净心灵,完善人格,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音乐教育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育人和导向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归根到底是育人,目标就是教育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等等。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知识的传递,使广大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文化价值的不断摄取,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亦即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音乐教育以音乐作品生动鲜明的旋律和艺术意象感染人,以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音乐主题教育人。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对形塑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热爱人类等文化主题是国民精神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题,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心是校园音乐文化教育中的重点。高校的音乐教育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播此类人类传承的文化精髓。比如选择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时代歌曲,开展歌咏活动,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和丰富内涵来感染和教育学生;通过乐器独奏、齐奏、合奏等表现形式,在给予学生音乐艺术熏陶的同时,学生思想观念上也得到启迪和感染,让他们在器乐表演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并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想和信念;通过音乐欣赏,加以教师的讲解和诠释,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深刻含义,感染和教育学生。通过这样一些音乐教育活动,在审美育人的同时,也将校园文化的正面导向功能充分体现出来。通过音乐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既统一了学生的思想,面向统一目标,又一致了广大学生的价值理念。

二、音乐教育能够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和激励功能

在高校校园文化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通过音乐课程教学的形式,在大学生中普及音乐乐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艺术社团音乐指导的方式,对那些有一定的音乐技能基础和热爱文艺表演的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辅导,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无论是学生社团联合会举办的各种活动,还是学生自发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在诸如迎新晚会、中秋晚会、联谊会、校园卡拉OK歌手大赛、街舞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合唱比赛、音乐剧展演等等活动中,音乐是这一校园文化的常规表现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思想性引导和训练,以主题性音乐表演来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凝聚力;以催人奋进、健康向上的励志音乐作品,鼓舞学生,让好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主题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强化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向上的动机。通过内容丰富、格调高雅、主题鲜明的系列校园音乐活动,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活力的同时,也将会很大程度上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和激励功能。

三、音乐教育能够增进校园文化的协调功能

校园文化的协调功能是指其能够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意义尤为重大。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要达到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同发展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改变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随之也带来一系列包括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所谓“人的异化”问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强和关注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多种方式,但就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和作用来说,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人格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呈现出来的,大量的音乐作品主题是以情感为纽带,强调欣赏作品时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的和谐统一,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获得自我的教育和情感升华,在艺术氛围中不知不觉就陶冶和完善了自我的人格。

当前,大学生们往往强调自我意识、彰显个性,易受外部社会的多方面影响,社会阅历缺乏,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常常会出现困扰和焦虑,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但专职教师的职业化程度不够,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往往流于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俗套。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音乐在大学生的生活随处都在,特别是流行音乐。从这样一个文化现象的侧面也可以说明,音乐对大学生心理需求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音乐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抵制不良音乐作品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必要的。音乐艺术活动是个人参与的审美历程,而按照美学的一个流行定义“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对美的规律的能动建造、美的理想自觉追求、美的标准的积极实践。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内在情感与外部形象形成相应的交流,通过认知、情感、意志在反复交流中所达到的统一,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而让学生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四、音乐教育能够增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

一个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发现往往都是在具有文化精英意识的校园中产生,校园文化具有创造创新的功能。高校校园里各种文化思想聚集,相对容易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同时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的高等学府,承载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具有批判和创新的思维意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重要阵地,不仅仅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毕业生,更要培养出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有关音乐和创新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多,无不明确地指出音乐审美活动对开发潜能和培养创造力具有独特作用。一个流传很广的例子,是说爱因斯坦就是在他弹钢琴时把“一个奇妙的想法、一个美妙的想法”变成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经过教育科研论证,音乐教育和技术训练能使学生的双手同时活动,促进大脑左右两半球的积极思维,锻炼大脑,提高能力。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以和谐、有节奏、富于形象的声音来反映现实生活。音乐审美活动中,通过听觉产生音乐形象,唤起人的大脑中相关的视觉印象,听觉和视觉的通感效应,促使人想象丰富,进而调动储存的表象,进行重新组合更新,构成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新意象,从而开发智力,增强创造力。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开展音乐审美活动,对增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音乐是美的灵魂,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校园文化,必须有效的利用作为主体的人的审美需求,在高等校园里,重视音乐教育和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建设新世纪符合国际竞争力的大学,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8.

篇10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和空间总构成的教育资源,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底蕴的厚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源头和重要基地,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建设校园文化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创设一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在文化设施、制度规章等方面很容易设立,而作为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则需要经年累月、潜移默化的逐渐形成。审美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在提高个人审美情趣的同时,增强人文素养,体认人类的终极关怀,知道自尊自爱,关怀自然、社会和他人。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纯净心灵,完善人格,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音乐教育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育人和导向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归根到底是育人,目标就是教育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等等。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知识的传递,使广大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文化价值的不断摄取,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亦即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音乐教育以音乐作品生动鲜明的旋律和艺术意象感染人,以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音乐主题教育人。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对形塑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热爱人类等文化主题是国民精神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题,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心是校园音乐文化教育中的重点。高校的音乐教育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播此类人类传承的文化精髓。比如选择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时代歌曲,开展歌咏活动,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和丰富内涵来感染和教育学生;通过乐器独奏、齐奏、合奏等表现形式,在给予学生音乐艺术熏陶的同时,学生思想观念上也得到启迪和感染,让他们在器乐表演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并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理想和信念;通过音乐欣赏,加以教师的讲解和诠释,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深刻含义,感染和教育学生。通过这样一些音乐教育活动,在审美育人的同时,也将校园文化的正面导向功能充分体现出来。通过音乐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既统一了学生的思想,面向统一目标,又一致了广大学生的价值理念。  

  

二、音乐教育能够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和激励功能  

在高校校园文化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通过音乐课程教学的形式,在大学生中普及音乐乐理等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艺术社团音乐指导的方式,对那些有一定的音乐技能基础和热爱文艺表演的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辅导,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无论是学生社团联合会举办的各种活动,还是学生自发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在诸如迎新晚会、中秋晚会、联谊会、校园卡拉ok歌手大赛、街舞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合唱比赛、音乐剧展演等等活动中,音乐是这一校园文化的常规表现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思想性引导和训练,以主题性音乐表演来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凝聚力;以催人奋进、健康向上的励志音乐作品,鼓舞学生,让好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主题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强化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向上的动机。通过内容丰富、格调高雅、主题鲜明的系列校园音乐活动,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活力的同时,也将会很大程度上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和激励功能。  

  

三、音乐教育能够增进校园文化的协调功能  

校园文化的协调功能是指其能够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意义尤为重大。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要达到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同发展的和谐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改变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随之也带来一系列包括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所谓“人的异化”问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强和关注高等院校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多种方式,但就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和作用来说,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人格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呈现出来的,大量的音乐作品主题是以情感为纽带,强调欣赏作品时人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的和谐统一,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获得自我的教育和情感升华,在艺术氛围中不知不觉就陶冶和完善了自我的人格。  

当前,大学生们往往强调自我意识、彰显个性,易受外部社会的多方面影响,社会阅历缺乏,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常常会出现困扰和焦虑,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但专职教师的职业化程度不够,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往往流于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俗套。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音乐在大学生的生活随处都在,特别是流行音乐。从这样一个文化现象的侧面也可以说明,音乐对大学生心理需求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音乐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抵制不良音乐作品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必要的。音乐艺术活动是个人参与的审美历程,而按照美学的一个流行定义“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对美的规律的能动建造、美的理想自觉追求、美的标准的积极实践。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内在情感与外部形象形成相应的交流,通过认知、情感、意志在反复交流中所达到的统一,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从而让学生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四、音乐教育能够增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  

一个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发现往往都是在具有文化精英意识的校园中产生,校园文化具有创造创新的功能。高校校园里各种文化思想聚集,相对容易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同时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的高等学府,承载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具有批判和创新的思维意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重要阵地,不仅仅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毕业生,更要培养出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有关音乐和创新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多,无不明确地指出音乐审美活动对开发潜能和培养创造力具有独特作用。一个流传很广的例子,是说爱因斯坦就是在他弹钢琴时把“一个奇妙的想法、一个美妙的想法”变成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经过教育科研论证,音乐教育和技术训练能使学生的双手同时活动,促进大脑左右两半球的积极思维,锻炼大脑,提高能力。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以和谐、有节奏、富于形象的声音来反映现实生活。音乐审美活动中,通过听觉产生音乐形象,唤起人的大脑中相关的视觉印象,听觉和视觉的通感效应,促使人想象丰富,进而调动储存的表象,进行重新组合更新,构成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新意象,从而开发智力,增强创造力。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开展音乐审美活动,对增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音乐是美的灵魂,建设符合时代需要的校园文化,必须有效的利用作为主体的人的审美需求,在高等校园里,重视音乐教育和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建设新世纪符合国际竞争力的大学,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8.  

篇11

阅读疗法(biblitherpy或reading therapy)起源于希腊语,也称作“图书治疗”或“阅读治疗”,是指通过阅读图书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王波先生对其归纳总结为:“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阅读疗法在西方发展的较早。1848年,高尔特在美国精神病学年会上宣读《论精神病患者的阅读、娱乐和消遣》一文,提出了阅读治疗的功能,开创了有关读书治疗研究的先河。其后,阅读疗法在西方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法国、德国在内的欧美国家的医生,在处方中也都开始开列有利康复的书目清单。目前,阅读疗法在国际上已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我国,自20世纪80、90年代的引进发展之后,阅读疗法也已迎来21世纪头十年的发展高峰。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阅读疗法的理论和实践目前还仍旧处于探索阶段。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的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的论题研究开始于1999年,为黄菊屏发表在《江苏图书馆学报》上的《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疗法的建议》。笔者在CNKI中以“阅读疗法”和“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至2010年,分别获得425条和169条记录,即有关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的研究约占阅读疗法研究领域的39.8%,可以看出,我国阅读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方面。一是由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学习环境优良,设施齐备;二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日益凸显,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相信在大学开展阅读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治愈心理疾病,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类似地,笔者在维普数据库中对(题名或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题名或关键词=阅读疗法)进行了检索,1999-2009年间维普收录有关论文数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在整个研究领域占有较大比重,近年来文献数量也有所增加,特别是2006年以后,但就其研究成果而言,绝对数量还是相当不足的。而通过对近几年论文的浏览,笔者发现,很多文献的内容大同小异,缺少进一步的探索,有关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应如何更好地与实践相联系,以及如何健全评价反馈标准体系等,仍处于空白阶段。

二、目前高校已开展的实践探索

笔者通过在网络搜索引擎、各大主流数据库、各高校图书馆网页的“读者服务”或“图书馆简介”等栏目中的检索与浏览发现,开展阅读疗法服务项目的高校少之又少。

目前成果较突出的为山东泰山医学院图书馆,该图书馆自2000年探索阅读疗法的实施起,已有十余载,经过多次实验论证,开设了同伴辅导与阅读疗法相结合、阅读治疗室、开设新浪博客“书疗小屋-大学生健心房”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同时还发表了数篇关于高校开展阅读疗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这也是当前研究领域内为数不多的实证式的经验总结性文献。

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孔繁胜和付婉秋的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实证研究性质,他们运用实验法、问卷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影响程度的考察来进一步归纳阅读疗法新特点、新规律。除此之外,江西的部分高校也已经逐渐展开了阅读疗法的实践探索,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对于阅读疗法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于理论阶段,提出距今已有12年的历史,能真正实行的高校却又是凤毛麟角。但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发挥图书馆的导读作用,如设立公共书架、热门图书等栏目。虽然个性化服务的方式有待健全,但这种进步无疑为阅读疗法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实施现状的原因

在我国,目前对于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阶段,真正实施“阅读疗法”的高校少之又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研究队伍有限

我国尚未设立学术研究机构对阅读疗法进行研究,研究队伍有限。在搜集论文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2010年5月份在江阴召开了“阅读疗法的理论和实践:2010华夏阅读论坛江阴研讨会”,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阅读疗法的研讨会,但是研讨会主要涉及的是阅读学和图书馆学,很少涉及高校阅读疗法领域。而应用研究面窄、涉及学科领域面广,也使高校阅读疗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过程更为复杂,对于研究者来说欠缺一定的吸引力。

(二)社会认可度不足

尽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但是将心理咨询室与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展阅读疗法这一举措并没有被高校完全认可。一方面,阅读疗法由于其成效难以量化,难以引起广泛关注,多数认为普通高校图书馆与学生的心理治疗关系不大。部分高校尽管设有心理咨询室等机构,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认识仍然不足。另一方面,阅读疗法欠缺行动上的支持认可。缺乏上层的人、物、财力的支撑,也是其不能普遍开展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自我认识欠缺

阅读疗法的开展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性,但多数大学生对图书治疗作用欠缺必要的认识,尚未能自觉地要求进行图书治疗。很多同学不愿正视自己的心理疾病,认为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还有的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足,即使患病了也不能及时认知。

(四)缺乏规范性科学的评价反馈体系

阅读疗法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在阅读疗法诊断和阅读疗法图书推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的实验数据和实践成果都极少,缺少对阅读疗法系统开展的理论研究。由于阅读疗法的成效难以量化,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效果评价和反馈体系难度较大。而缺乏标准化的指导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使得阅读疗法的规范性不强,难免让人对其功效和作用产生质疑。也正因为如此,部分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阅读疗法持审慎态度。

(五)实施难度较大

阅读疗法属于心理治疗领域,阅读过程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推荐书籍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十分慎重。读之恰当,当然很好,若读之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除了要有资金、物力的支持,还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治疗馆员,能够根据读者的心理需求推荐合适的书籍。他们要具备阅读疗法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心理咨询的素养,热爱文学,有广泛的阅读基础。客观上的操作困难也造成了阅读疗法的发展缓慢。

四、高校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一)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力

随着高校的扩张,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的大学生承受了比以往更多的压力,主要表现在求学、爱情和就业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对友情的渴望,对爱情的困惑,对前途的迷茫等等,都困扰着他们。而一旦这些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就会表现出各种心理困惑或心理疾病,如适应障碍、焦虑症、强迫神经症、抑郁神经症、社交恐怖症等。近年来,由于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犯罪、自杀等现象在高校并不罕见,可见心理障碍已成为阻挡大学生成才的主要壁垒。我们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量研究表明,图书具有安抚、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使人心情愉悦,也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培养坚毅的品格。良好的阅读,可以改变读者的心理认知和行为,与作者达成共识,就如同汲取心灵的养分,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净化心灵。

(二)有助于推广图书馆阅读,拓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图书馆阅读推广作为一个课题,已受到广泛重视。阅读疗法的实施有助于充分地挖掘馆藏资源,更深层次地利用图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传播知识,时代的变化要求它的服务方式与范围也要发生变化。阅读疗法作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心灵的深层次服务,是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延伸,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性。

(三)充分整合资源,创建和谐校园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服务,但从开展情况来看,鲜有同学前去咨询,而这部分资源也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开展阅读疗法,可以将此类机构与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同时结合学校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老师,为读者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荐读和帮助,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五、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发展对策

(一)设立“阅读疗法工作机构”

图书馆可设立专门的“阅读治疗工作机构”,负责阅读疗法的人员、资金、设施配置,统筹规划阅读疗法的实施,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如心理咨询室、心理学专家教授等。另外,加强对阅读疗法的宣传,使广大师生对阅读疗法产生认可。

(二)设立环境优雅的图书阅览室

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效果。阅览室内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摆放一些励志美文、心灵鸡汤类书籍,读者可随意取放书籍,营造宁静的阅读氛围。

(三)优化馆藏,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

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是开展阅读疗法的基础。图书馆应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采购相应的图书,并结合现有的馆藏进行优化组合。与校心理咨询室老师联合,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及时将咨询信息反馈,根据同学的各种类型心理问题定期推荐图书,并可提供当面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四)将阅读疗法与图书馆导读功能相结合

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图书馆导读服务,可充分利用导读功能,与阅读疗法相结合。如公共书架功能,可针对就业、求学等不同的需求对图书资源进行聚类整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书目导读工作,并根据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列书目。

(五)培训专业咨询馆员

是否具备有专业素养的治疗馆员涉及到选书及日常活动开展的效果。他们首先应该掌握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哲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有效地开展阅读疗法的服务工作,并且要有乐于助人的心态和较强的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自身修养。

(六)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治疗”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阅读疗法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可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读者咨询室”,其内设立“优秀书目推荐导读”,并建立网络心理咨询服务。这种服务既提供个人匿名方式的咨询服务,可通过RSS个人定制不同类别的书目推荐,同时可浏览相关图书的馆藏信息;还可随时国内外心理知识的讲座,提供心理学各相关的主页链接。

参考文献:

1、李芬,陈颖曼,张建新.我国阅读疗法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0(30).

2、张春慧.阅读疗法在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中的应用[J].山西科技,2008(5).

3、宫梅玲.泰山医学院的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J].图书与情报,2009(2).

篇12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