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8: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石油工业概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政工师在国有企业中是负责着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的,是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的,同时还需要积极的贯彻落实党的政治思想和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政工师同时还通过各种的教育培训、文化构建等丰富的活动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内在觉悟,同时挖掘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激发出企业员工的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从而通过企业员工的内在觉悟来提高和推动整个国有企业工作的蓬勃发展。
2、增强国有企业凝聚力
国有企业中的政工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来增强国有企业的凝聚力。政工师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与人打交道的,是给企业员工做思想工作的,是单位的协调和纽带,通过政工师的工作可以充分的调动本部门和相应部门的力量,协调员工彼此之间的恭喜,并且通过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激发国有企业员工的潜能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给国有企业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相互尊重和积极沟通的良好工作氛围。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来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增加国有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
3、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是可以推动着国有企业迅速发展的内在源泉和不竭动力,是通过调动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的精神动力源泉,而国有企业的文化就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因此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国有企业的政工师是通过自身的工作来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的,是可以帮助国有企业进行夯实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骨干,通过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国有企业的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来不断的将国有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宣传和贯彻,并最后落实于各项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去,把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来。
4、宣扬以人为本思想
在国有企业中,当前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只有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人的作用,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向上发展。国有企业的政工师要时刻的宣传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时刻谨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虽然科学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但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变化,依然是国有企业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政工师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要把国有企业员工的利益当成政工师的言论行为的最高标准。在国有企业中,要根据自身及其企业的发展,来不断的培养企业员工并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养。在政工师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形象和修养,以较高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国有企业员工,在国有企业内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要仅今年牢记时刻帮助企业员工解决困难,宣扬以人为本理念,让企业员工对我党的政治思想、路线和方针有着明确的认识。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保持原则
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工作水平的不同,必然会造成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工作分配问题的出现。如很多人是只挂虚名不工作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来积极的处理这些问题。首先要有着工作原则,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政工师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认清事实,敢于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还需要讲究务实性。对于在国有企业中此类问题所涉及的人员要积极的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以此来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的务实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招贤纳才
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人才的共同努力,而人才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着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于人才的吸收引进和培养。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状况进行编制相应的人才引进方案和机制,来为国有企业引进人才,同时根据引进人才的经验来不断的完善人才引进方案。对于吸收引进的人才,要根据相应的培养方案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于人才的管理,要把正确的人放到正确的岗位上来,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的长处,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加大创新力度
国有企业只有时刻保持着创新的力度和热情,才能够紧跟时代潮流,赶上时代步伐。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加大对于改革内容的创新,要在保持着思想政治原则的情况下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应用,从而避免了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发生。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宣传,使国有企业员工都能够充分的了解改革的内容,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工师要在改革的过程中勇于冲锋,要充分的发挥自身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的对改革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通过采用新载体来进行宣传,引导着改革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4、不断的学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环境。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国有企业的政工师面对的环境比较复杂,企业员工的思想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彻底的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学习他人的先进工作经验和工作方式,来为我所用。同时,还需要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要向书本和实践多学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提升自身能力。政工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增加了知识,丰富了经验,极大的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尤建新,江苏省苏州市人,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法国GRENOBLE管理学院荣誉博士,同济大学教授,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专业和科技发展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99-2008年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2008年起任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兼任职务: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山东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以及美国UTA商学院合作教授和法国GRENOBLE管理学院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学会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高等商科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质量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经营者资质评审专家、上海市工程设备监理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建设科技委员会委员和浦东新区建设科技委建设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企业兼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和咨询顾问。
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科技管理。专长:管理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专业业绩:长期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科技管理等学科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和发展基金项目等3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的科研论文200多篇,著作20多部。2008年,领衔讲授的《质量管理学》课程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出版著作:《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高级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顾客满意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广告心理学》(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管理学概论》(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公共管理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质量成本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顾客抱怨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现代城市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物业管理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等。
[3] 周凤起.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J].国家发改委能源所.2006,(10):12.
[4] 江哲生,董卫国.国产1000 MW 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综述[J].电力建设.2007,(3):1.
[5] 宋继红,石家骏.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简介[J].人文社科,2005,(4):2.
[6]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Knowledge[M]. USA: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2000:236-241.
[7] RALPH L, IRW S. L. Reducing Project Risk[M]. England: Gower PublishingLimited Gower House, 1997:163-171.
[8] DEL C A, DELA C M P. Integrated Methodology Project Risk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2, 128(6):773-785.
[9] 王金海.做好锅炉压力容器基建监督检验工作[J].电力建设,2004(4):7.
[10] 樊乐乐.“5+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分析方法及研究[D].天津大学学报.2008,(6):41.
[11] 胜.国电泰州一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D].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3.
[12] 厚金库.浅谈电力施工项目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
[13] 苏志坚、林法戴.项目管理在进口设备检验监管中的应用[J].检验检疫科学.2008,(6):3.
[14] 孙森.项目过程质量控制与应用[D].郑州大学学报.2006,(5):10.
[15] 朱玉桥.长春二热扩建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D].2005,(11):12.
[16] 施国洪.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工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1-65.
[17] 王长峰,李建平,纪建悦.现代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7-112.
[18]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质量手册[Z],2007:49-53.
[19] 施国洪,陈敬贤,马汉武,等.基于混合智能算法的多资源约束项目优化调度 [J].工程设计学报,2008,15(2):140-156.
[20]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质量手册[Z],2007:101-132.
[21] 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国电北仑电厂三期工程#6机组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Z],2007:12-34.
[22] 万长华.TJ集团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6:10.
[23] 龚晓海.工程建设企业质量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78-91.
[24] 卢向南.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8-40.
[25] 沈建明.浅谈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J].建筑经济.1997,(5):32-35.
[26] DAVID J B,LYNNE 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Focus of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s [J].The TQM Magazine , 2007,19(1):50-61.
[27] 邢文英.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回顾与思考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6,(8):12-31.
[28] SHIEH H M, WU K 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roject Performance in Building Planning Phase: an Empirical Study of Real Estate Industries in Taiwan[J].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2002, 13(1):133-51.
[29]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仑电厂2×1000MW机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厂锅炉安装质量检方案.2006:20-21.
[30] ARTTO K, MARTINSUO M, DIETRICH P. Project Strategy: StrategyTypes and Their Contents in Innovation Proj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ing Projects in Business, 2008, 1(1): 49-70.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Z].
[32] 郝玉玲.大顶子山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2007:42-50.
[33] Kuihui ye,Weiyanjiang.Project competition intensity(PCI)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a case study in China.Construction management & economics,2005,26:4.
[34] TAYLOR W A, WRIGHT G H.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QM Implementation: Factors Influencing Success and Failure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03, 31(2): 97-111.
[35] Hollyoak,David M..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on complex construction projects. Research Report - University of Sydney, School of Civi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May, 1995, p1-64
[36] 姜建民.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0.12(2):14-17.
[37] 黄存旺.浅谈火电厂焊接施工质量管理[J].机械工人.2002,(7):31-36.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95-02
“地质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一方面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如油藏工程等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然而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缺乏对这一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在很多学生看来,“地质类”课程是地质专业学生学的课,与他们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也正是基于很多学生的这一想法,石油工程专业“地质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越是这种情况,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紧迫性就越迫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探讨了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地质类”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地质类”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类专业基础课。该类课程目前我校设置了油田地质基础、石油测井、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这三门课程,从不同侧重点讲述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条件、油气藏特点与分布规律,油气层综合识别与评价,储层研究与评价方法,各类地质图件的编制,储量计算基本方法等。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油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油田地质方面的正确思维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油田勘探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地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石油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在石油工程领域内从事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生产管理与施工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主要有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钻井工程,另一个是油气田开发工程。很多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钻井与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提高采收率以及油气田增产改造措施等工作,只有“三大”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只要这些课程学好了就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觉得“地质类”课程仅仅是一类锦上添花的课程,没有多大意义。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表现在: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上课没有几个人做笔记;总是希望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不要超出课本内容且与最终考试有关;课后基本不复习或思考问题;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上课基本上就是要个学分,以达到毕业要求。正是这一“错误”观念的存在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该类课程不够重视。
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地质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以“板书”为主,演示图表不规范,而且信息量有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易引起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在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许多教师把多媒体作为教科书的翻版,一页一页低着头顺着多媒体往下念,没有发挥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的真正作用。可以说是只念不解,基本不考虑学生课堂气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的看书、有的玩手机、有的睡大觉,根本谈不上取得什么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作以后的现场应用。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单一地强调如何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家,认为学生只要将书本知识掌握好了就可以满足以后学习或工作的要求,那就大错特错。现在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授课时只讲书本上的内容,很少将所讲授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油田生实践相结合,很少讲授学科前沿理论,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该课程。造成教师好像很卖力、学生好像很无奈的困境,其实教育如果解决不了学生的尴尬,那就是教育的尴尬。
三、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方法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读一样的书,听一样的课,同一个老师讲解,而学习成绩却有很大差别。究其原因是:是否用心听,是否与老师产生共鸣。
人类从不厌倦于对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只要这些知识能够指向他们心中悬而未决的巨大疑问。针对学生不够重视“地质类”课程的情况,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主要要讲授哪些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与后续相关课程的关系等,使学生明白该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置及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地质类”课程石油测井为例,首先应该从测井手段的提出、石油测井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后续开发地质课程的关系入手,讲述石油测井在石油工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门学科在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讲授过程中再配合油勘探开发实例,对比分析石油测井技术的应用与油田勘探开发效果的关系,必定能够唤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油田地质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也需要以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几年笔者在课程第一节课绪论部分讲完后,总是花一点时间,用具体事例给学生讲: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严谨的作风,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计划,没有可行的措施,没有吃苦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将不会有突出的表现,甚至会被社会淘汰。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效果。
2.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多媒体的使用像做大会报告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意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是传递的信息量大,另一方面是演示的图表规范,节约了老师在课堂上绘制图表占用的时间。但是,如果把所有要讲的内容全部集成到多媒体里,学生就会产生视力疲劳感。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如果再辅以“粉笔+黑板”的传统手段,在黑板上将重要知识点予以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必然会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3.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就像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在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们有些教师仍然延续上个世纪大学精英化教育的思维,想象着学生应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平时的样子与觉得该怎么样去比较,这种思维是现代高等教育最大的障碍,如果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与学生建立联系。
教师上课,学生听不明白或不够重视,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教学这个环节过程中,学生是上帝,上帝没有听懂,上帝没有错,我们的教师都是高职称、高学历,所讲述的知识与方法肯定也没有错,那么唯一错的就是内容层次安排、言辞清晰度及知识密度出现了问题,导致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被传递。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投入不够,没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才能把该门课程学好;没有下工夫把该门课的知识结构与层次理清;没有下工夫思索针对现在个性化很强的学生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热情、教学技艺,这个感受就会被传递,学生就会热爱这个老师,爱学这门课,同时这种感受也会向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缓慢滋养。
诚然,现在大学教师压力比较大,不但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许多科研任务,同时又要应对考核发表科技论文。但大学的主体是教学,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事实,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消极教学的借口,况且教学、科研、并不矛盾,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难点仅仅在于教师如何去很好地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4.加大课堂随机提问力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不间断地提问无疑非常重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们可以采取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当场回答;也可以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下一节课随机请多名学生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逐一点评,对回答好的进行表扬,对差的进行鼓励。通过不断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证明,上课经常提问到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得非常好。
5.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力结合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不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及时地把自己科研中遇到的与所讲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场实例带入课程,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油田地质基础课程油藏类型部分过程中,笔者在讲授完一种油藏类型的定义及书本典型案例之后,都会将自己熟悉的某油田实际的该类型油藏进行详细解剖,引导学生寻找书本理论定义与现场实际油藏特征的差异性。然后还会给出一组地层数据与油层数据,让学生利用软件绘制出该油藏的剖面图和平面图,并分析油藏特征,同时简单讲解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所采取的不同开发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质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四、结论与认识
“地质类”课程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是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给他们传授的是找到自己生活之路所需要的才能与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参考文献:
[1]徐波.石油工业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续践[J].石油教育,2009,(1):79-81.
[2]聂翠平,李琪.石油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认识[J].石油教育,2006,(4):89-90.
[3]王凤琴.“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09-111.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7-0053-02
对于一些山地、丛林、岛屿或沙漠腹地等特殊地域,即使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因为无法修筑公路或交通条件不适合地面行驶而使勘探开采变得非常困难。 为了适应这些地域开采的特殊要求,需要研制开发一种直升机吊装的模块式钻机,每个模块的重量受到直升机提升能力的限制,而现有的车载式绞车和模块式绞车均不能满足直升机吊装的要求,新设计的这种适应直升机吊装的可拆分绞车模块正好满足了直升机对重量的要求,同时,由于钻井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每口井的纯钻井时间占整个钻井周期的比例不断下降,而拆卸、移运、安装时间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要求设计出的钻机各个模块能拆装便捷、吊装可靠、移运高效。
本论文以SL20H钻机为例,介绍这种适应直升机吊装的可拆分绞车模块的结构及其特点。
1结构
不同重量的绞车模块,可以适合于不同吨位的直升机运输, SL20H钻机是一种高度集成的模块钻机。用户要求整台钻机可以用4吨的小型直升飞机吊运,也可用12t的大型直升飞机吊运。根据这个要求,我们以车载ZJ20钻机作为基本车型,进行了合理的模块划分和优化设计。考虑4吨的模块较小,各个系统设计时都按照4吨的小模块进行,同时可以满足12t的模块组合。绞车作为钻机的主要传动部件,按4t的小模块设计,满足小型直升机搬运钻机的要求。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绞车模块分成了两个吊装模块,每个吊装模块重量不超过4t,能够满足小型直升机吊装的要求,其中一个吊装模块包括了带离合器的角传动箱, 带离合器的202型水刹车,前半截动力输入护罩,前半截水刹车链条护罩,连接座(用于固定角传动箱和水刹车),另外一个吊装模块包括了绞车架,主滚筒,后半截动力输入护罩和后半截水刹车链条护罩。连接座及绞车架都是通过螺栓螺母和撬座固定,前、后两截链条护罩端部均焊有法兰,通过活节螺栓连接,拆卸和安装都非常方便。在吊装模块上焊有耳板,保证吊装的可靠性,由于离合器是安装在角传动箱和水刹车输出轴端,与安装在主滚筒轴端相比,速度大扭矩小,选用的离合器型号要小,运行会更加平稳。
1. 角传动箱;2. 离合器;3. 螺栓;4. 螺母;5. 连接座;6. 202型水刹车;7. 主滚筒;8. 绞车架;9. 前半截动力输入护罩;10. 前半截水刹车链条护罩;11. 后半截动力输入护罩;12. 后半截水刹车链条护罩;13 撬座;14.限位块;15. 活节螺栓。
2特点
这种可拆分的绞车模块能方便实现绞车空中搬运,作业现场的快捷安装和拆卸,并且这是国内乃至国际直升机吊装的模块钻机上首次实现吊装模块重量低于4t。
现有的单滚筒绞车,离合器都是安装在主滚筒轴的两端,动力通过角传箱输出轴上的链轮以及链条传到主滚筒输入链轮,再通过离合器带动主滚筒轴转动,水刹车布置在绞车架和主滚筒后侧,也是通过输出轴上的链轮、链条以及主滚筒轴端的离合器,实现辅助刹车的作用,现有的绞车重量均超过了4t,并且都是直接焊在车架或者撬座上,不能满足直升机吊装的要求。
可拆分模块绞车与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将离合器分别移到了角传动箱和水刹车输出轴上,由于角传动箱输出链轮的齿数比主滚筒上输入链轮的齿数少,这样角传动箱输出链轮的转速比主滚筒输入链轮的转速大,而轴所承受的扭矩要小,所以选用的离合器型号比安装在主滚筒轴上时要小,同样,在水刹车上安装的离合器型号比安装在主滚筒轴上时也要小,另外,为满足直升机吊装的要求,将水刹车布置在了绞车架和主滚筒之前,和角传动箱固定在同一个连接座上,绞车动力输入护罩和水刹车链条护罩做成了分体式,前、后两半截护罩分别固定在两个不同的吊装模块上。为方便拆卸和安装,前、后两半截链条护罩端部均焊有法兰,用活节螺栓连接,绞车模块和撬座之间用螺栓螺母连接,并且在撬座上都定好了安装位置,前、后、左、右均焊有限位块,这样既满足了强度要求,又给安装和拆卸带来方便。动力传输方式详见传动示意图3:
3安装及拆卸
该绞车模块可拆分成两个吊装模块,分别为图4和图5所示。
用螺栓螺母将角传动箱和202型水刹固定在连接座上,布置在主滚筒和绞车架之前,前半截动力输入护罩和水刹车链条护罩分别固定在角传动箱和水刹车上,组成了第一个吊装模块(图4),后半截动力输入护罩和水刹车链条护罩分别固定在主滚筒的两侧,与绞车架组成另外一个吊装模块(图5),通过直升机或者其他运输工具将两个吊装模块搬运到作业现场,安装时,将两个吊装模分别放在撬座上,由于撬座上均焊有限位块,能保证安装的准确定位,用螺栓螺母将连接座与撬座固定好,将绞车架与撬座固定好,分体式动力输入护罩与水刹车链条护罩连接的法兰均用活节螺栓固定,拆卸时,只需要松开活节螺栓,卸掉与撬座固定的螺栓螺母及传动的链条后即可搬运,非常方便。
4现场应用
这台直升机吊装的模块式钻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作业三年的时间,反应良好,故障率低,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传动部件的绞车模块也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当然,对于局部出现的密封失效和漏油问题,经过更改密封型式,已彻底得到解决,总体上受到了作业工人的欢迎。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4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3-11-6
Reflec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conventional Energy Development in Henan
Yao Yaming Huang Zhiquan Cui Jiangli Xing Kuang Wang Hongjia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 450011)
Abstract: Henan has not only wid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 but also complete age distribu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base for conventional energy, but also a province with large new energy resources. Simultaneously, it will be a promising provi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conventional energy (including geotherm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Henan unconventional energy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optimizing energy structure, adhering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entral Plain Economic Zone and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realizing Henan leap development. Thus it is suggested to rel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nan unconventional energy development action plan,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major project planning as guidance, to coordinate the exploration, demon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work of unconventional energy; take unconventional ener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as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laboration platform, to converg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unconventional energy talent and technology;take three major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ation zones as carriers to realize breakthrough in the key technology and process. Ultimately,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unconventional energy in Henan can be realized, adding fue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entral pla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Key words: Henan;unconventional energy; Silk Road Economic Belt;opportunity;how to develop;reflection
家中原经济区、世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全面启动,作为这个区、带上具有重要地理、历史地位的河南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已经在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方面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河南,由于还蕴藏着更为丰富的非常规能源(含地热资源),对于其的勘探开发利用,将会成为河南实施清洁能源、美丽中原一个新的亮点。
近些年,我国能源面临着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油气供需缺口大,每年需大量从海外进口石油、天然气。 2015年进口原油3.28亿吨,天然气621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60.6%、32.6%,特别是石油,已大大超过50%的心理防线,严重影响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二是结构不合理,我国能源构成中,煤炭占比高达70%以上,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危害人们身体健康[1]。
目前,人们虽说采用了许多对策,包括节约能源和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如开始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可再生资源,但短期内则难以替代油气资源;发展生物质油,但存在着与人类争夺粮食的危险;进行煤化工,但是造成的环境污染亦不容小视。
当前,北美特别是美国成功开采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给我们在替代能源开发方面带来新的启示。2009年美国煤层气产量就达到560亿立方米,2015年页岩气产量更是达到2 800亿立方米,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页岩气的规模化开采让美国政府相比过去有了更大的战略调整空间,大大增强了美国在能源外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主导权,也对全球天然气市场、能源供应格局以及地缘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河南是中国常规能源(石油和煤炭)生产基地,也是新型能源(生物制油)潜在大省,同时也是非常规能源(页岩气和煤层气,以及地热资源)蕴藏量巨大的地区。据专家估算,河南省页岩气资源量预计3万亿立方米以上,煤层气资源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在国内排名均比较靠前。
适逢国家加紧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能源需求必将会越来越多,河南有非常好的非常规能源资源,应该成为下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建议省政府启动和实施“非常规能源行动计划”,做好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规划以及示范实验区建设工作,构建综合创新平台,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建立起一支具有解决理论问题和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队伍,早日形成常规能源(煤炭)、新能源(生物制油)和非常规能源(煤层气、页岩气、地热)三足鼎立的格局。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将极大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装备制造业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水平的提升,对河南人才培养和扩大就业以及进一步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非常规能源开发起到积极推进作用,使河南成为非常规能源创新开发和技术输出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已组织有关科研人员对国际国内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且在相关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具有了非常规能源方面一定的人才和技术基础,希望成为非常规能源开发中的重要力量[2]。
总之,加快河南省非常规能源勘查、示范和开采步伐,对不断改善能源结构,提升河南省能源战略地位,建设美丽中原,造福全省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非常规能源开发的必要性
我国近年从海外进口原油所占比例接近60%(2015年已达60.6%),不但每年要用掉大量外汇,而且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即使是超级大国――美国,也不敢使能源依赖进口。
1.1 我国石油依赖度接近60%,严重威胁到国家战略安全
自1993年起,中国成为原油纯进口国;2004年,原油进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2009年,中国进口石油约2.04亿吨,比上年增长约14%,进口依存度达到52%,首次超过舆论认为的50%心理防线;2015年,中国石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已达60.6%。据中国社科院的《2014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计,2020年、2030年国内所需的石油量分别为5.3亿吨和6.5亿吨。如果未来10~20年中没有大油田被发现,石油进口量还将不断提高,国内油价会受国际油价波动、地缘政治、气候变化、运输等种种因素影响,涨跌更加频繁。中国能源环境已从“比较安全”向“比较不安全”转移,国内能源供求将更多受制于国外,严重威胁到国家战略安全[3-4]。
因此,大力勘探、开发本土能源,降低对外依存度,是改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的根本。
1.2 煤炭所占比重过大,环境污染严重
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煤炭占比依然高达77.8%。而我国煤炭利用中的80%是原煤直接燃烧,同年全国发电量47 000.7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发电量为38 253.2亿千瓦时,占81.39%。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2014年全社会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 059万吨和2 218万吨,名列各国之首,其中因燃煤产生的排放量分别占70%和90%,由此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首先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国际社会碳减排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在应对生态环境气候改善和承担碳减排义务谈判过程中承受巨大国际舆论压力;其次,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的现状已造成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第三,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与主要产煤国家相比相对较差,煤层埋藏深、自然灾害多,且随着开采强度、深度逐年增加,条件越来越复杂,煤矿安全生产的压力加大;高强度开发煤炭资源,富煤地区环境承载能力面临挑战,由此带来的次生灾害增多[5]。
加大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既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1.3 加快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美丽中原的迫切需要
中国常规油气资源不足,而且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开发非常规能源是改善这种局面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河南省在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程度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且已初见成效,但是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河南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而河南非常规能源在全国占有一定的比例,必将是下一步勘探开发非常规能源的重点区域。为此,我们要加快非常规能源的勘查、开采力度,加速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以及地热资源的利用步伐,优化河南能源生产结构,早日形成常规能源、新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三足鼎立的格局,实现河南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本地化,增加河南省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6-7]。
河南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对改善河南省人民生活、优化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开发的可行性
2.1 国际上有成功开采非常规能源的先例
2.1.1 美国“页岩气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为了调整国内能源供应格局,增强能源外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导权,近年来利用水平井加多段压裂、清水压裂和同步压裂等先进技术,对本土蕴藏丰富的页岩气进行开发,大量生产液化天然气替代原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超过1 38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年总产量的23%,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2015年,美国页岩气产量更是高达2 800亿立方米,比我国常规天然气产量还多1 400亿立方米。美国页岩气开采量大幅提升,使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不断降低。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2005年的60.3%降至2013年的42%。未来十年美国计划把石油进口量再削减三分之一,届时,美国能源综合自给率将达到75%[8-9]。
2.1.2 美国、加拿大煤层气开发效益显著。煤层气作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美国是世界上煤层气商业化开发最早取得成功的国家,是迄今为止煤层气产量最高的国家。加拿大是目前煤层气商业化开发速度最快的国家。2009年美国煤层气年产量已达560亿立方米;截至2015年底,美国煤层气井共32 000余口,其中17 000口井在进行生产;2016年新增1 000口煤层气井,美国煤层气产业开始进入稳定的发展阶段。目前,美国煤层气年产量已占天然气年总产量的8%~10%,对美国天然气的市场供应已形成重要的补充。
尽管各国的煤层气资源条件和政策等有所差别,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状况有所不同,但国外煤层气的成功开发和快速产业化发展,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方面表明煤层气资源的开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可行和现实的,另一方面显示煤层气产业会随着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发展壮大[10-11]。
2.2 河南非常规能源资源丰富,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
2.2.1 页岩气开发潜力较大,前景最为乐观。页岩气作为富有机质页岩地层系统中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开采寿命长。中国国土资源部调查的结果初步显示,中国页岩气资源量巨大,预测总量高达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页岩气储量约25.1万亿立方米,将满足我国今后200年的天然气需求。到2020年,我国的页岩气产量有望达到1 000亿立方米以上,成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一个重要来源。
河南页岩气预测资源量超过3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太康隆起海相页岩,濮阳凹陷、周口坳陷等海陆交互过渡相页岩和南襄盆地陆相页岩层中[9,12]。
2.2.2 煤层气资源较为丰富,分布非常广泛。河南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相应地煤层气资源也十分可观。据权威人士评价,河南省煤层埋深2 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为10 427亿方,平均资源丰度为1.18亿方/平方千米。全省主要煤层含气量集中在中二叠世早期山西组二1煤,以二1煤甲烷含量最高;豫北、豫西、中部、南部煤田为中高煤层气含量区[11-14]。
2.2.3 地热资源相当可观,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地热资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能源之一。据测算,地球内部的总热能量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对于地热资源丰富的河南省来说,其开发的重要意义自然不言而喻。河南省中低温地热资源非常S富,主要分布在郑州、开封、周口、新乡、鹤壁、安阳、洛阳、濮阳等地。据计算:河南省每年的地热可开采热水量资源为5.510063×108立方米,可利用热能量为1.0947881×1017焦,折合标准煤3.7415×106吨[7]。
2.3 河南已初步具有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和人才基础
近年来,河南煤田地质局、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在煤层气资源评价、勘查选区、开采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河南地质矿产局积极涉足页岩气勘探开发,并且积极参与国土资源部第二轮页岩气开发招投标,一举中标温县、中牟两个页岩气区块;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队在郑州、开封等地进行地热水开采实验,为地热资源的开采进行了很好的技术储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学校现设有54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9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3个专业学位类别、13个专业学位领域。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学校1981年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具有硕士研究生单考权资格和推荐并接受免试研究生资格、开展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及工程硕士招生培养资格。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特别是2016年年初,成为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成员,从此开创了学校国际合作的崭新局面。
学校拥有教职工1 5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顾金才、王浩、倪维斗、周丰峻、王光谦为我校教授、双聘院士。学校现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院士工作站,1个院士实验室,30余个研究院所。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5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加单位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课题的研究。近3年,学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完成的2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2项,其中学校作为主持单位获得的省部级奖励30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能源企业合作,就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以及低热资源勘查、开采、利用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汇聚了一批专业人才,掌握了一些工艺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科技援疆,为新疆非常规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7,15]。
以上技术和人才储备为河南非常规能源的开采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3 非常规能源开发思路
3.1 基本情况
依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科专业优势和非常规能源团队实力,开展河南非常规能源(地热)勘探、开发、利用一体化和理论、方法、技术三创新综合配套示范工程。其目的是,为落实《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发展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济,创造绿色环保,实现能源结构和供应多元格局,建设美丽中原。
总体思路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化,借助国家中原经济区的良机,将河南建设成为全国特色鲜明、经济效益好、竞争力强、产业体系先进的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绿色环保基地。项目定位是全国非常规能源大型研发、试验、开发、利用示范区。项目目标是解决河南在开发非常规能源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工艺、重大理论和实践难关,实现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创新理论、方法、技术,实现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目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河南页岩气资源评价、目标选区、开发利用的综合物探、地质理论与钻探技术研究;二是河南煤层气富集规律、压裂工艺、井上下联合开采综合方法应用研究;三是河南地热资源前景、分布规律预测与勘查开采、循环利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13,16]。
3.2 实施的主要内容、步骤
3.2.1 成立机构。成立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该中心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主,以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利学院、电力学院、机械学院主要人员为基础,与省内、外有关从事非常规能源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能源集团等大型企业共同组成。
3.2.2 创新立项。按照科技部和省科技厅有关科技项目相关规定,对河南非常规能源项目进行立项。题目:河南非常规能源(地热)勘探、开发、利用一体化和理论、方法、技术三创新综合配套示范工程。按照重大专项类别,先后在河南省、科技部和国家分别进行立项。
题目下设三个分课题:
一是河南页岩气资源评价、目标选区、开发利用的综合物探、地质理论和钻探技术研究[6-9];下设四个子课题:
① 河南主要沉积盆地(坳陷、凹陷)盆地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页岩分布状况;② 河南页岩气资源潜力及其分布规律;③ 页岩气储集物性分析;④ 水平井钻井工艺及压裂改造技术。
二是河南煤层气富集规律、压裂工艺、井上下联合开采综合方法应用研究[6,7,11];下设四个子课题:
① 河南煤层气地质与资源综合评价;② 河南煤层气含气量、储集物性研究;③ 压裂工艺技术研究;④ 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研究。
三是河南地热资源前景、分布规律预测与勘查开采、循环利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6-7];下设四个子课题:
① 河南地热形成条件、资源远景及分布规律;② 河南深部地热资源、浅层地热能和干热岩资源特点;③ 地热循环、可持续开采技术攻关研究;④ 地热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的保护措施研究。
3.2.3 示范试验区工程。改变过去固守在校园或研究室内封闭式研究模式,一开始就走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分别在主要盆地(坳陷、凹陷)选择三个示范实验区,完成非常规能源(地热)勘探、开发、利用一体化和理论、方法、技术三创新综合配套研究生产[1-3,6-7]。
① 页岩气项目选择在中牟地区;② 煤层气项目选择在平顶山地区;③ 地热项目选择在洛阳地区。
3.2.4 预期成果。在预定的时间内,力争达到5项预期成果。
① 取得一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以上级别奖励;② 提出一套适合河南地质条件的非常规能源探、采、用一体化理论、方法、技术;③ 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SCI10篇,EI10篇,核心期刊20篇);④ 申报一批国家专利(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制定一套非常规能源行业标准,其中,页岩气、煤层气、油页岩分别1~2个标准;⑤ 打造一个在国家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科研创新团队。
3.2.5 孵化园区。先期已经完成的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一种连通地面与地下开采煤层气的方法;一种循环开采地热资源的方法。计划先行将这些专利向省政府汇报,以技术入股形式M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省内煤炭、水文等企业,在河南全面推广这些技术。
3.2.6 实施规划。按照“1133”目标进行规划实施,即成立一个研究中心,设立一个项目,建成三个示范区,分三个阶段进行。
① 一个中心:非常规能源(地热)开发利用研究中心;② 一个项目:河南非常规能源(地热)勘探、开发、炼制、利用一体化和理论、方法、技术三创新综合配套示范项目;③ 三个示范区:一是页岩气项目选择在中牟地区;二是煤层气项目选择在平顶山地区;三是地热项目选择在洛阳地区;④ 三个阶段:一是2016.1―2016.12完成机构组建、人才引进、项目立项;二是2017.1―2018.12完成项目评价、技术研发、示范工程实施、试生产;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储备;三是2019年开始,全面开发利用,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4 效益预测
4.1 经济效益非常突出
到2020年页岩气形成10亿立方米、煤层气形成10亿立方米、地热利用10亿方的年生产能力,并随着技术进步和工艺的进一步成熟,2020年后产量将会快速增长。按目前天然气1.5元/立方米价格计算,1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值为15亿元,10亿立方米煤层气产值为15亿元,10亿立方米地热产值为10亿元,合计40亿元。以后,每年会逐步增加。
4.2 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第二,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循环综合利用,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第四,有利于河南省能源地质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第五,能提供各层次大批就业岗位。
4.3 产业带动效应显著
河南省非常规能源(地热)勘探、开发、利用一体化和理论、方法、技术三创新综合配套示范工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密切,成功实施将带动中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效调整产业结构。
4.4 专业人才培养加快
通过非常规能源行动计划的实施,不仅能加快非常规能源开发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还能带动相关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促进高校扩大工科人才培养规模,成为我国在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综合评价、工艺技术、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0-13]。
5 问题与建议
由于河南非常规能源成藏条件、分布规律有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在开发难度上面临着比美国更加复杂的技术和环境问题,即使与四川、山西、新疆等省区相比,河南开发方面的问题也较多。因此,建议无论是在地质理论,还是开采工艺或组织管理,还是具体实施等方面都要及早筹划,统一部署。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5.1 建立机构,统筹能源开发
在省级层面成立非常规能源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科学可行的非常规能源专项规划,统一部署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适时建立河南非常规能源集团,尽快使非常规能源成为河南能源的重要成员,进一步提升河南在国家能源领域的地位,为减少CO2的排放,创造绿色GDP做出贡献。
5.2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主成立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
依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科人才优势,联合省内外相关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企业,成立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建议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予以资助,汇聚非常规能源高端领军人物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5.3 以项目建设为依托,解决重大理论和工程问题,加快人才培养
按照科技部和省科技厅有关科技项目相关规定,对河南非常规能源(地热)勘探、开发、利用一体化和理论、方法、技术三创新综合配套示范项目按照重大专项类别,先后在省、科技部和国家分别进行立项。
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摸清河南非常规能源(地热)的资源状况和分布规律;解决非常规能源勘探和开发的重大理论问题;加快河南非常规能源勘查、开采、利用的人才培养步伐。5.4 以三大示范实验区为载体,攻克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
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和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走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建议省政府投入资金分别在中牟、平顶山、洛阳建立三个示范实验区,引进、吸收、消化、集成和创新先进技术,攻克河南非常规能源开采关键技术,编制科学开采工艺流程,制定水质、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达到规模化商业性开采的目标[14-16]。
5.5 加强国际战略合作
在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成员的优势,积极与国际上在非常规能源开采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相关研究机构和能源公司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设立非常规能源专业论坛,以促进国际交流,从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方面保障非常规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池洋,张复新,高飞.“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J].中国地质,2007(3).
[2] 吾满江.艾力,姚亚明,张俊敏.能源科学知识概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 邹才能.非常规油气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4] 赵文智,何等发,宋岩,等.中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J].地质论评,1999(3).
[5] 崔民选.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 童怨.“非常规油的成因与分布”[J].石油学报,2012(S1).
[7] 姚亚明,崔树军,陈建军,等.“地球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7(2).
[8] 张义杰.准噶尔盆地断裂控油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9] 车长波,杨虎林,刘招君,等.我国油页岩资源勘探开发前景[J].中国矿业,2008(9):1-4.
[10] 李小地.“中国大油田的分布特征与发展前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2).
[11] 刘成林,车长波,樊明珠,等.“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J].中国煤层气,2009(3).
[12] 聂海宽,唐玄,边瑞康.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J].石油学报,2009(4):484-491.
[13] 姚亚明,刘池阳,赵增禄,等.“焉耆盆地侏罗系煤系源岩评价与成烃机理研究”[J].沉积学报,2003(3).
0 引言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而学习一种语言的终极目的亦通过其社会沟通价值的实现而实现的。培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即培养其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是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这四个方面技能的实现无不与语法这一要素相关。故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汉语语法教学的成功直接影响着汉语教学的成败;没有语法,无论是汉语母语者还是二语学习者,顺畅且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很难成为可能。
而对于缺乏语法形态变化的汉语,虚词在人们进行表达时显得尤为重要。诸如“但是”“的”这样的连词,其不仅可以改变书面或口头交际的意义,对于篇章的一致与连贯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除了有标记、尚有痕迹可寻的虚词外,“意合”也是实现汉语篇章连贯、交际顺畅的重要手段。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会通过意义层面而非形式层面的串联来实现篇章或言语的衔接与连贯。
如果将作为功能词类的虚词与其他包括名词、动词在内的实词一道视作珍珠项链上的珍珠,那么诸如意合这样的语法手段就是将独立的珍珠串联在一起的丝线。正如语言学家Wikins(1972)所说:“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因为词汇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组成部分,没有语法的词汇就如没有树干和树枝的树叶,只是一片零散的叶子。[9]”
本文欲从汉语语法若干特点的讨论为出发点,提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中“横纵轴”的说法,即通过虚词教学以“意合”这一语法手段的教授与强化,为提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成效提供些许有意义的参照。
1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汉语语法的特点不论在汉语的本体研究中还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讨论中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自1898年《马氏文通》的发表,人们开始关注汉语的语法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专家学者对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基本达到共识。概括说来,现代汉语语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语法形态比较少。从世界语言类型的角度看,汉语属于缺乏词形变化的孤立语,它对语法范畴的表达,一般不依靠或不必强制性地依靠固定的句法形态(动词变位、词尾等)。
2) 词序对语义表达具有重要作用。汉语语法关系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词序的变化。相同的词语,不同的组合排列顺序,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3)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里有大量的虚词,这些虚词在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的虚词不仅意义复杂,而且用法灵活,何时必用、何时可用不可用,有各种条件的限制。
4)词法和句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复合词占主导地位,而由词组合成的短语,在结构上又往往与复合词具有平行一致的关系,这就使许多短语,尤其是陈述、支配、补充型的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自然实现为句子。
5)主题比主语更为突出。在印欧语中充当主语的成分是有一定限制的,而汉语则不同,各种语义角色,比如施事、受事、工具等,只有能成为被陈述的对象都可以占据主语的位置,几乎没有什么语法关系的限制。从这个角度理解,汉语句子的主语更多地具有主题的色彩。
6)汉语语法重“意合”。现代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故而汉语语法有重“意合”的特点。这里的意合,指的是语言单位主要凭借语义上的联系而组合,在形式上并没有显性的标志。
2 “横纵轴”说法的缘起
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其犹如几何中的横轴和纵轴,将所有的语言单位网罗其中。这两种根本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理解和掌握了它,就犹如抓住了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结合汉语语法的若干基本特点,学界普遍认可的,虚词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中既是教学的难重点之一,也是学术、教学研究的热点议题。而汉语由重“意合”而带来的语义关系意义“凌驾”于句法规则之上,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往日单纯从语法形式角度认识、学习汉语的新路子。
若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也看做是一个纵横的网络的话,虚词这个较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更为抽象的功能词类恰可与实词一道被看做是这个网络中的纵轴,也就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聚合规则”;传统的组合关系,指语言单位形成更大的单位所依据的句法规则,侧重于语法形式上的“组合”,而“意合”是依据处于句法形式意义之上的语义关系进行的“组合”,其不局限于具体形式的规则,故暂称之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准组合规则”,即网络中的横轴。本文提出将虚词与“意合”归为这样一个框架之中,意欲更为系统地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进行更为宏观、且脉络更为清晰的把握。
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的“纵轴”――虚词教学
从跨语言角度看,虚词在人类自然语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无论在西方语言或汉语中,也论文在书面材料或口头言语中,没有了虚词这一功能词类,精准而顺畅地进行表达几乎没有可能。而对汉语而言,由于在其语法系统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的虚词就担负起了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
3.1 虚词的教学研究
普遍而言,相关学者对虚词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虚词用法的研究,一是虚词意义的研究。众所周知,不论是在语法研究还是语言学整个领域的研究中,关于“意义”的研究远难于“形式”的研究,只因“意义”的内涵抑或外延都太过纷繁复杂,难以把握。至于虚词,正如马真[4]所说:“对于虚词的用法必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考察。不过,虚词用法上需要注意的地方,常见的也就是以下十个方面:句类、词类、轻重音、肯定与否定、简单与复杂、位置、跟其他词语的搭配、语义指向、社会心理。”那么我们沿着这条路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虚词教学进行探索,相信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3.2 虚词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
在对外汉语语法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汉语二语者传授的语法知识,既不可等同于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主流学校中所接收的内容,也不可等于学界内相关学者所研究的内容。故而我们要明确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要服务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个总目标,即我们要分清所谓“专家”语法与教学语法,以及一语教学及二语教学的界限。就如何对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进行虚词的教学的问题,我们有如下看法:
首先,要加强虚词的比较辨析,以正确精准地理解其语法意义。具体方法有:
1)不仅要注意辨析那些意义相近、容易混淆的虚词,如:“都、全、净”“和、及、以及、及其”等;而且要注意辨析那些意义相对,但又有着一定语义关联的虚词,如人们常常将介词“把”和“被”放在一起比较,以分别凸现、说明这两者不同的语法意义。
2)不仅要注意辨析同形异义的不同虚词。以“和”为例,其既可充当介词,如:和妈妈一样,她也是个善良的人;又可充当连词,如:小李和小王都当上了大队长。还要注意同一虚词的不同义项,以副词“还”为例,其义项多达十几个,确实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课文材料通过反复操练使学生较为正确地掌握。
其次,要注意虚词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的限制条件,以把握其具体用法:
1)要注意虚词的使用范围。如,同为语气词的“吗、呢、哪”,是外国学习者在学习中易混淆的一组词,就要明确其区别主要表现为所进入的句子的类型不同;再如,“一下子”和“突然”这对近义词,也貌似难以区分,但只要把握了这两者为可充当的句法成分不同,就不易弄错了。
2)要注意有些虚词使用时的特殊情况或限制条件,如,“很”这类的程度副词无法修饰状态形容词;“不”这类的否定副词不可以修饰名词等等。
这两点也都是在掌握虚词具体用法的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的。对比分析、比较辨析等“对比习得”的观念要贯穿在虚词教学的始终,这样,外国学习者才能明确不同虚词的使用范围。
总之,要奉行精讲多练的原则,反复地练习,使之形成语感。即通过课文、练习、讲解外国学习者出现的病句等,进行针对性的讲授,给予潜移默化地影响。
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中的“横轴”――“意合”
4.1 何为“意合”
所谓“意合”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即有意义关联(或相似或相对)就可在人们心中构建起无形的联系,于是便形成了“意合”。简言之,意合就是在句法关系意义之上的语义关系意义。
语言是讲这种语言的人或民族的文化载体、精神的外在体现,故而汉语重“意合”,主要在于汉语本身是表意文字,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神”、重“意”的传统。Fowler曾这样描述汉语意合的特点:“犹如海浪向前推进,浪峰浪谷似分似和,彼此相像,又各不相同;隐含着某些规律,但却过于复杂,难以分析或表述;这些规律规范着波浪与波浪、波浪与大海、词组与词组、词组与语段之间的各种关系。[1]”这段话极富美感且对于汉语“意合”的描述很是贴切。
4.2 “意合”在汉语语法教学中的体现
首先,从汉语合成词的构造、词组的结构类型到句法结构所体现的语义、语用特点,再到语境中的句式变换、省略等都体现出了这种意合的特点。
例如:(1) 养病;(2) 恢复疲劳;(3)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些短语或句子隐含了内在的逻辑结构,汉语母语者正确理解其蕴含意义并非难事,但是对并不熟悉汉语这一特点的二语学习者而言,他们就很难将隐含在句子中的信息正确地、得体地读取出来。抑或者,外国学习者一般难以弄清楚这种缺乏一定形式标志的语言单位在组合中所表现的语义搭配关系,组合时经常出现搭配不当的语病。
因为意合而成的语言或言语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主要由语义成分所承载,这就使汉语常常能以经济、简洁、凝炼的表层形式包含丰富的深层语义,表达多层次的内容,承载最大的信息量,从而使汉语的表现力显得格外的强。但这也正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难重点。
其次,除了上述所说的句子中所隐含的逻辑关系是外国学习者难以把握之外,汉语出于委婉表达的习惯,而衍生出的“微言大义”以及“意在言外”就更是教学中的难点了。
汉语的句子成分之间总是同时存在着显性的语法结构关系和隐性的语义结构关系。这两种关系有时候是相对应的或基本相对应的,但在更多的场合是不对应的。当汉语母语者碰到一句多义的情况可凭借已有的语感体会到这些隐含在同一句法结构中的不同的语义关系,或者可以根据当时的语义或社会环境推断出蕴含于句子之中的言外之意,而汉语二语者却不容易做到这一点。况且汉语是“无标记”的语言,也就我们通常说的“神聚而形散”,对于汉语二语者而言,在初始阶段甚至在中高级阶段对此确实很难理解和把握。
4.3 利用汉语独有的重“意合”特点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吕必松[2]提出,汉语是组合型语言。汉语的各级单位都是由小到大逐级组合生成的,组合生成是汉语的生命线,是汉语无限活力的源泉。
可以这样理解,“意合”亦是组合生成的一部分,与吕先生所提出的汉语的“二合机制”相比,范围似乎窄了点,因为“意合”指的是所有组合生成中的“无标记”的那一部分,不借助以虚词等显性形态标记的,仅仅通过语义上的关联组合在一起的词、词组、句子等一系列语法单位。所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应当加强对句法结构中语义关系的分析,帮助其理解和掌握语言单位组合时的意义搭配规律。在反复操练的前提下,不仅要让学生顺畅地掌握句法结构模式,而且要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弄清楚在句法结构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及使用的条件。
另外,一个民族的文化正是该民族的社会文化甚至思维的根源所在,所以对于外国学习者在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方面知识的讲授与渗透,相信对于更好地理解体会掌握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会很有帮助的。故而,我们要重视并充分利用好这条关键的“横轴”――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与虚词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以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做到“纲举目张”,让汉语二语者更好地领会汉语语言单位组合时语法、语义以及语用上的各种联系,以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尽量为其消除汉语难学的潜在影响,促进二语学习者学习方法上的良性循环,使其高效甚至快乐地学习汉语。
5 结语
虚词的用法固然复杂多样,但相比之下,虚词的用法比虚词的意义还是容易考察和把握的,因为虚词的用法是显性的,有标记可循的,都表现在外;而虚词的意义却是隐性的,难以考察和把握。更何况在对外汉语语法的教学中,各环节的教学――包括语法教学都是秉着培养外国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这一总目标进行的,故而如何让学生们正确、精准、得体地掌握虚词的用法,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中应下大力气研究所在,这亦符合汉语语法研究走语法形式路子的大方向。
另外,如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字”“词”本位之争一样,关于汉语的“意合”特点,亦有相反的声音。金万鑫[8]就明确提出对于“汉语的意合语法”的反对意见,其认为若过分以“语义”作为汉语的组合的单位,完全摒弃形式,会走上用意义解释意义的“歧路”。但是不论是字、词的本位之争,还是对于“汉语”意合的正面支持或反面驳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争论焦点并不在于谁是谁非,而旨在如何更好地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或汉语教学服务。故而凡是有利用汉语教学的方法,我们愿意从教学成效的角度出发,取其精华为教学所用。而我们相信,关注虚词与“意合”语法手段的教学,会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吕必松. 语言教育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陆俭明.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马真.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 商务印书馆,2004.
[5]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赵金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商务印书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