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8: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教改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教改论文

篇1

对此,课题组决定精减课时总量,“让学生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学完课本”。一方面,实验教师以现时学生生理特征和智力水平为依据,减少单位教学内容的用时。如将汉语拼音教学由通常的8周浓缩至3周完成,以及适量增加识字量为阅读提前作准备等举措,均收到较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实验教师将部分时代间隔远、学生较难理解的课文,以泛读、速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经试验调整,我校常规课程精减为原课时总量的50%。“用比别人少的时间学完课本”,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提供了足够空间。

“课本之外,学生更需要些什么”,这一直是我们课题组教师思索的焦点。通过对学生个案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家庭及周边环境、影视等媒体影响,如今的小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了解和关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现有教材的时间滞后和空间狭窄,与学生个体成长需求形成鲜明反差,除了“听、说、读、写”之外,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面开阔、眼界拓宽、对事物认知的形成有效判断等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引不起兴趣的内容,最终成为学习的负担。

为此,课题组教师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开设学生自选课程,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将自己喜爱和感兴趣的作品推荐到课堂上,再加上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精选文章,由课题组汇编成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自选辅助读本,使一大批学生喜闻乐见、充满情趣的作品跃入学生的视野。

在对现有的教材补充完善之时,我们课题组教师还认识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但有赖于兴趣的引发,还需要在学生自觉的交际活动中得到激发和形成。为此,课题组为学生设计了系列活动课程。从低年级的“自我推荐”、“讲身边小故事”,中年级的“自编故事”和“辩论赛”等,丰富多采的课型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交际与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翱翔,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挖掘培养。

就以“辩论赛”为例: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只能按照教师精心设计和期望的轨道,“小心翼翼”地进行,不能有所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然而,从辩论课中,我们则看到:无论是辩题的确定,论点的选定,还是正反双方人员组成,学生不必履行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可根据辩题,自由选择观点,收集材料,并精心加以组合。这些无不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了使本方的观点获胜,在分头各自准备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交流;删选整理材料;设想各种情况,研究制定对策。这种在一般教学活动中较难实现的“积极参与、交往合作”的效果,在辩论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辩论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课堂教学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辩论会上,学生把平时“唱主角”的老师“冷落”在一旁。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学生也不必受选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起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

篇2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对于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大学生的见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等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大学语文的公共课性质,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少困境,亟待在实践中进行改革。

一、大学语文教学困境

大学语文课开设的面比较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将共性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与中学教材有重复,教与学两方面受局限。虽然现行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多个版本,但在编排体例上基本都沿用高中语文的,甚至所选的有的篇目在高中期间就上过了,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复。中学教学及学习的惯性自然或不自然地就会带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难以跳出中学教学方式的窠臼,学生难以产生太大兴趣。

2.缺乏硬指标,学生没有学习压力。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普通的公共课,与其他公共课比较,既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性,又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学校对大学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也没有硬性规定,因此不少学生因为专业课学习压力大,就放松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放弃了大学语文的学习,也就是放弃了很重要的掌握语文工具的一个机会,无形中削弱了掌握和运用其他知识的能力。

3.课程地位低,教师没有动力。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课,每一所高校都开设,按理说是比较重要的,但事实上,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来说,其地位明显偏低。部分中文教师仅仅将大学语文视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选择,不少优秀教师不愿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个别教师甚至认为担任大学语文教学是专业水平低受歧视的表现。大学语文在教师心目中如此重要,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课时数量少,效果难以保证。同样作为基础公共课,大学语文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课的课时安排很不一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性使得任何一个大学不能任意删减课时,外语课因为有四六级考试,很多学校都十分重视,课时开设较多。一般来说,政治理论课开设一学年,大学英语开设二学年,而大学语文开设一学期、30多个学时,有的专业根本就没开大学语文课,过少的教学时数,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造成大学语文教学困境的原因

造成大学语文教学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三方面:

1.受高校“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养”的人才观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建设领域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特别是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的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人才。面对这种社会现状和实际所需,削减综合性大学,发展理工科的专门院校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大多数从师范专科新升本科的高校都选择了理工方向;老牌本科院校多选择维持或缩减人文学科,多发展理工、经济、管理专业,造成了高等教育重理工、经管,轻人文的结构特征。另外,在学生就业方面,用人单位多以专业水平高低决定聘用与否,影响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课程选择。

2.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构建带来了竞争、平等、民主的新鲜血液,但同时也强化了人们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的涌入,整个社会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倾向,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功利化,人文精神因此逐渐走向失落。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属于人文精神领域的大学语文课程遭到社会的冷落就不足为奇了。

3.西方强势文化的挤压。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世界各国文化在我国相互交流碰撞,这对于具有深厚底蕴的汉民族文化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民族文化如何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生存、发展,不仅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孔子学院”已在许多欧美国家设立,但其文化传播内容的局限性,以及外来文化在我国的大行其道,依然反映出汉民族文化受到的冲击。

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越来越弱势的局面,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但总的来说,要从理念和技术方法两方面着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大学语文教改理念创新

大学语文作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把握这些特性,创新教改理念是大学语文教改的基础。

1.强化工具性特征,明确课程定位。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中国语文作为母语,是我国大学中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交流沟通的工具、学习接受其他学科知识的桥梁,可以说,它是我们学习一切科学知识的工具,没有中国语文,中华文明就无法传承。作为具有明显工具性特征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应明确课程定位,强化工具性特征的重要性,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判断和表达能力上,提高学生运用这一工具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

2.强化审美性特征,提高人文素质。中国语文的人文性明确了大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字词句、行音意、判断、推理等工具性知识传授,还是一个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过程。它需要在知识灌输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审美性特征,将情感、美感、韵感教学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片面的工具目的教学转向素质教育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和学生能力。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优美的诗歌、散文篇章能够陶冶性情,给人提供美感和愉悦的享受。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潜心体验和感受其中的自然美、艺术美、人情美和人格美,在作品的动人风采中完成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影响和熏陶。这有助于大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

3.强化专业辅,进行兼容式教学。目前,高等教育有着明显的专业化倾向,各专业有着各自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在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在教学中需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授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心理实际调整教学内容,选用不同教学方法,以期与各专业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教学时应尽量使各专业知识合理地融于其中,避免牵强附会。寓大学语文教育于各门专业知识教育之中,是避免人文知识与理工技术知识“两张皮”现象,保持大学语文教育魅力的根本所在。

四、大学语文教改的技术方法创新

1.增加授课时数。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一个学期、每周两节的课时很难满足师生教与学两方面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1)可增加课时量,将大学语文课开设一至两个学年,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更有增加的必要;(2)开设一定专题的公选课,既相应增加大学语文的课时量,又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审美情趣的学生的需要。

2.改进授课方式。传统的大学语文授课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单篇作品分析与欣赏为主,师生互动少、内容衔接差、学生主动性弱等不足很明显。要改变不足,教学方法的创新很有必要。(1)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授课。可采用“一老师一专题”,也可采用“一老师多专题”的方式授课。每个专题以时间或内容作为一定的纬度排列,让学生心中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老师围绕某一专题深入剖析,指导学生吃透作品;专题与专题之间衔接自然,使整个大学语文课程系统、完整。(2)引导学生参与。在专题讲座式的课堂讲授之外,还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开列必读书目――文本细读――质疑讨论的教学思路,要求学生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以自己的心灵触角探索文本中的另一个心灵世界。二是设计鉴赏理论教学――鉴赏示范――学生自己欣赏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模仿创造中找到成就感。(3)坚持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课内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写作、演讲能力,课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融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越来越不适应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为了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备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教材要求教师运用开放性、多元化的思维观,“浅化”与“深化”相结合的思想,驾驭教材,充分发挥创造性,教学精讲与泛读相结合,搞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课外自学相结合的学习观。

4.改进考核方式。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整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所以在考核上应以综合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一是把整个动态学习过程纳入考核目标,增大平时成绩比例,平时成绩评定范围可包括学习态度、搜集的研究材料、论文的质量、发言的见解水平、知识掌握的灵活性,等等。二是期末考试形式要多样化,既可以是闭卷考试,又可以是开卷考核,还可以是论文式。三是将学生参与各种人文竞赛的获奖情况纳入成绩评定,主要是反映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写作竞赛、演讲竞赛、文学创作竞赛等。通过考核改革,综合评定学生的表现,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篇3

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就必须在教学和学习上加强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的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的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我觉得,一个有进取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形象地这样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独立的人格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出于对领导、权威的信任和崇拜,出于对各种律令的尊重,出于自己想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甚或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热情,盲目的服从,思想独立与自由的空间在教参、权威、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面愈来愈小。这主要表现在:按照教参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搞“一刀切”,试图用一个模子要求,把学生造成统一标准;遵照考纲要求,在教学任务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教,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任务的核心是“唯书”“唯知”,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雪化了只能是水”,不可能是春天;承袭老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入式教学独占课堂,单纯向学生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支粉笔,从黑板的左上角一直写到右上角;盲从新的教改模式,无论什么课型都利用多媒体去循循善诱,填唯一答案;强调学生行为互动,不管其是否心动、脑动……..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学行为,培养的结果必定是: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个性发展被扭曲,主动精神被扼杀,创造精神被淹没……..这样的人才如何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如何能承担起迅速并持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任。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不难发现:新课程设计的理念“促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设计的原则“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为有“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原则注意“主体多元化”。可见新课标强调: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要真正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需要具备自由独立的人格。

三、深厚的文化素养

中学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落实中学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教好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的修养,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打好古诗文的基础。此次中学新大纲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特别重视优秀古诗文的积累。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生要背诵80篇古诗;初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初中生背诵古文20篇,古诗50篇。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高中生背诵古文20篇,古诗50篇。初中语文新大纲规定语文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高中语文新大纲规定课文中现代作品、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的“比例一般可为5:4:1”。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新大纲对古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师,70%是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古文功底较弱恐怕是多数人的通病。这将成为我们用好中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绊脚石。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自觉主动补好古文这一课。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高中语文新大纲则要求“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又规定“在全部(高中)课文里文学作品可占60%”。同时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第三、四册,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强调文学教学,是新大纲新教材的又一重大变化。这同时也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文章鉴赏能力。

做学生听说读写楷模。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读、写、听、说的楷模。语文教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必须能作文、多作文、作好文。高中新教材选取文学作品时,选入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莱蒙托夫的《祖国》、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等;选取科技文时,选入了杨振宁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里夫金等的《熵的定律》、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王磊的《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等,另外还有钱中书、余光中、朱光潜、宗百华和余秋雨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教师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的要求都相当高。

知识面广博、文理兼备。长期以来人们将语文归为文科,因为它是文学性很强的学科,主要进行现象性思维,故而认为,只要能读、能写便可,对于其它诸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常识,可以不去理会。其实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在语文教材中,除了那些散文性很强的记叙文外,还有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如果教师不懂得一定的科学知识,那么势必会把错误的信息传给学生,这样又何以体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况且,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个性化,有时候他们在某一些方面懂得的比老师还多,不要抱着“他们什么都不懂”的态度去教学,而应抱着“他们懂得的很多”的态度去和他们一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不会陷入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

总之,现代语文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己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当前,许多在校教学、教研上卓有成就的语文教师被誉为‘杂家’”,也说明了一个语文教师应是既专亦博、博学多能的‘通才’。如今,各类全国性的语文课程教学赛课比赛最后一项就是教师才艺展示,如此看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只限于“三笔一话”,还要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更要才艺兼备。四、高超的教学技能

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让他们因一堂优质课脱颖而出,使他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白遮百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精巧的语言表达。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普通话要标准、清晰、流利,更重要的是声音还应该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且把这种美融入教学的情景中。从声音上发挥语文教师的个性优势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有时是制作精良的录音带无法比拟的。

扎实的写作能力。读、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有的教师讲解作文的写作,在理论上头头是道,但由于自己不会写,所以只能玩“空手道”,对学生的指导只能隔靴搔痒,根本无法具体和深入。同时,由于自己写作能力不够,经验教训无法总结交流,教学工作不能及时反思,阻碍了自己向高深层次的发展。

规范的书写技能。汉字是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从科学方面看,汉字书写本身就是语文素养和语文习惯的内容。写好字,是语文学习的范畴;教好写字,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谭惟翰在《中学生语文教材教法》一书中说:“写字是作文的基础,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书写的基本功。中学语文教师不是书法家,但必须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懂得书法的规律,写得一手工整、规范的好字,包括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从个人角度看,一手漂亮的字,会使教师魅力无限,激发出学生的亲师之情。

娴熟的电教手段。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花样繁多、功能各异的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等。但由于某些教师课堂使用不当,引起许多人的非议,但这并非科技本身的过错,错还在我们使用者,没有注意使用对象、场合,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有娴熟的使用技术。恰当使用电教手段,会使语文课堂色彩纷呈、乐趣无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应该养成上网的习惯,在网上阅读,获取信息;在网上写作,表达思想、与人沟通。足不出户,我们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的内蕴也会借此而丰富起来。

如果说“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是一位语文教师的“玉”内的话,那么“高超的教学技能”便是语文教师的“金”表,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想只要语文教师把握了以上四点后,在实践教学中施之于行动,融注自己的个性色彩于其中,那么语文课也就会释放出它应有的光芒。末了,以王安石的诗“不畏浮云遮眼望,只源身在最高层”与广大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篇4

当前,社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但要看专业基础和技能,还要看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口才也很重视。文章写作、语言理解、口语交际等能力在就业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来实现。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加强语言功底、增进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与社会更好地进行交往,提高职业服务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持续发展基础。只有有了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的基础,才能掌握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否则,学生学不好专业,也无法实现毕业后的后续学习,缺少持续发展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大学生必修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特点、双重功能。

2.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构想

2.1 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我院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以三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渗透职业教育的思想,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主动融合职业德育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应根据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通过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他们将来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2 培养目标

高职语文课程直面学生的文化基础,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紧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重视人文素养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乐观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2.3 课程体系改革构想

语文教学改革应遵照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方针政策和语文作为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以人为本,每个专业均应开设《人文基础教育》、《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礼仪》等必修、选修课程,以适应强化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达到我校作为文、商科类院校全方位塑造人才的教育目标。针对我院学生具体情况,可以尝试把部分必修课改为选修课、限选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

3.改革措施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而语文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教学改革难度相对较大。

篇5

二、教师本位明显语文教育改革

20年来的历程大体上由“满堂灌”到“满堂问”。“灌”教师本位思想支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问”说明教师本位思想虽然有了改变,但教师本位的教育教学事实仍然存在。当前为数不少的教师认识到“三为主”原则的同时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中,这就使语文教育走进了“重知识灌输和技能的反复操练”的误区,学生在被动接受教育中普遍法不得法,心理素质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其作用。

而在语文教学中,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有较高的求知欲。从而扩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格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一切动机也随之得到激励,从中知道学以致用,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要做到各个学生善于的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提。

篇6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活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长此以往,思维发展受到了阻碍。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要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为此,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就要恰当、灵活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首先。创设激起学生思维的情景,情景的系统性促进思维的条理化。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一上课,教师播放一幅幅“四个讲究”的画面,以便于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脑海中留下了园林的轮廓,文章的条理也会一清二楚,再学苏州园林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就是水到渠成了。实践证明,丰富的感性材料不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形成了思维的表象,更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美感”。

有的课文融文学、艺术为一体,增强了美的感受。如《月光曲》一文,学生很难通过文字、符号这些抽象的表述去理解《月光曲》的真实内容。我在教学中,边读课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边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录音,使学生感受到了每一句文字与每一段音乐的联系,文学内容的起伏变化正反映了音乐的高低不同。这段文字内容反映了乐曲中蕴涵的思想意境,如果不是亲耳所听,决不会凭空想象出任何美妙的音乐。音乐美与情境美,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语言美与外在的形式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创新思维。

篇7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强有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首先,对外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确定合作的主要内容,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由学校牵头组建由政府(或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合作平台,以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为纽带,将社会服务、校企文化、科技研发等融合在一起开展合作。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合作平台的决策和管理运行制度,形成合作方之间人、财、物、地的供给保障机制及合作的激励机制。其次,对内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调动内部资源为校企合作有效服务。健全学校内部校企合作校、系、专业(群)三层级组织机构,重点改革学校内部有关工作经费自主使用、劳资分配、人事管理、教学管理、招生就业、学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保障和激励制度,同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工作职责和义务,调动校内资源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和服务。

(二)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形成合作

链,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长效合作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指学校或学校的一个强势专业或专业群选择区域内相关行业领域内产业链长、成长性好的企业集团或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一个人才培养的实体,开展丰富的多元合作。各专业(群)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与校企合作平台的企业成员单位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围绕切入点开展系列合作形成合作链,促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校企双方唯有有效整合双方的人、财、物,才能促使利益共同体更快形成并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实现长效合作机制。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育改革

校企利益共同体只有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同时在社会服务、校企文化、科技研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才能确保校企双方实现最广泛的合作双赢。由于企业和生产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学校传统的师资素质和结构、课程内容、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已难以满足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和运营要求,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为了更利于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企业唯有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从而形成连续完整的改革和建设链,有力促进学校的全方面改革。

三、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实践

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问题。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改革内部管理,为校企合作提供可靠保障

成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在校级层面设置秘书处、人才培养委员会、科技合作促进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资金筹措委员会,明确校企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系、专业(群)等设置相应工作组,明确行政职能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出台或改革相应的工作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二)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以建设“七位一体”实训基地为着力点推进利益共同体的建设

良好的实训条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开展社会服务、科技研发等也迫切需要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实现“双赢”效果。为此,各专业(群)与理事会的企业成员以共建具有“生产、教学、培训、竞赛、科研、实习、就业”等功能的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为抓手,共同推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和运营为载体,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教育改革

1.探索实践“筑巢引凤”合作模式,建设校企人才订单培养利益共同体

汽车专业群整合50多年办学积累的雄厚优质资源,根据企业生产任务、流程、规范和标准,与企业共同将基地建成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省级学生技能竞赛基地,在广西同类基地中脱颖而出。国际知名企业德国博世科技、美国福特汽车、芬兰通力电梯、日本丰田汽车、日本小松工程机械等10多家国际名企将其企业生产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等引入基地。校企双方以人才培养为载体,在师资、课程、就业、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建设人才订单培养利益共同体便瓜熟蒂落。

2.探索实践“共建共管”合作模式,建设校企共营“双赢”利益共同体

交通土建专业群与校外对口企业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创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学院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将生产、教学、科研等融为一体,不仅是国家级实训基地,也是广西资质最全、通过实验室能力认可试验参数最多的专业检测机构之一。学校提供场地、员工(学生)、技术,企业提供生产任务和管理;双方共同提供资金、设备和师资开展合作。学院根据企业提供的实际生产任务,结合教学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和实践,完成路桥、建筑、铁路、港口等项目的勘测设计,材料检测、质量监测、工程应用技术研发、技术培训、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等生产合作便水到渠成。

3.探索实践“品牌效应”合作模式,建设校企产学研利益共同体

信息类专业群与企业联合举办的技能竞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更好地举办竞赛,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要求,在将信息类实训基地建成企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展成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广西信息类专业学生技能竞赛基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类专业校企技能竞赛在广西同类专业中已形成极具影响力的合作品牌,在广西信息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吸引了广西润建等10多家广西名企参与合作。企业冠名并提供实际生产任务、奖励资金和产品考核标准;学校设计竞赛项目并组织竞赛;校企共同对产品(竞赛结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奖励,产品归企业所有。竞赛结束后,双方共同举办竞赛产品展示会、技术论坛、就业双选会、表彰晚会等便顺理成章。

篇8

母语第二次习得是笔者根据心理语言学中的语言学习、语言习得等术语提出的一个概念。“心理语言学认为,每一个人的第一语言(一般指母语)都是在他一岁半至六岁之间,随着发育成长而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己获得的,这就称为语言习得(languageacquisition)。”而语言学习(languagelearning)“一般都需要在正式场合(课堂)进行,而且学习有成有败,不像第一语言那样都能习得。”(《心理语言学》,桂诗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显然,语言习得不同于语言学习。不过,要指出的是,这里语言习得指的是儿童的母语口语习得;语言学习指的是外语学习,当然,其含义与语文学体相当。

人类习得自己母语的迅速、高效与学习语言(包括母语书面语和外语)时的困难重重形成了鲜明对照,这引起了心理语言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对母语习得提出了种种解释,希图借此提高人类学习语言的效率(主要是外语),目前已有不少收获。其中,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习得自己的母语这样一套复杂的行为。这个观点已为很多人所接受。然而,这套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到了人类学习母语书面语或外语时却不那么灵了。有人曾认为外语学习不具备母语那样的语言环境,因而难于习得。但母语书面语并不缺乏母语口语那样的语言环境,为什么学起来同样困难重重、效率低下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在母语书面语学习中没有像口语习得那样启动人类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若能启动这套语言习得机制,母语书面语也应和口语一样,可以有效地习得。简言之,儿童母语的口语习得完成之后,随着初步的阅读能力的获得,还有一次类似于口语习得的书面语习得,可以把它看作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它是指从儿童认识足够的汉字,获得初步的阅读能力开始到完全获得正常的语文读写能力的一段过程,这一过程可与语言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步。

(二)它是一种不同于语言学习或一般语言训练的获得语文能力的过程。它以获取语言材料的内容为中心(或为手段),通过语言学习者自己在大量的、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启动语言习得机制,培养语感,从而自然地获得语言运用能力。

(三)它和语言学习或语言训练虽不相同,但并不对立。一方面在语言学习或语言训练中也包含有母语第二次习得的因素;另一方面语言学习或语言训练也可以帮助提高母语第二次习得的效率。

目前,有的心理语言学家,比如克拉申就已经明确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learning)获得的,而是习得(acquisition)的。”(《中小学外语教学》1993年第4期)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人们获得母语书面语的能力,也主要是通过习得,而不是学习,虽然语言学习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母语第二次习得的概念与俄罗斯(前苏联)心理语言学界的“直觉掌握”和我国语文学界目前广泛使用的“语感训练”这两个概念在意义上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内涵并不完全一样。

二、母语第二次习得的特点

(一)大量的。母语第二次习得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语言学习者自己通过大量的语言读写活动获得语言能力,尤其是大量阅读。在这方面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很多宝贵的经验,现代语文教学在这方面也有不少行之有效的作法,在此不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以下几点:

(1)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也必须在有足够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完成。所以,在语言能力发展的某些阶段,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是既不同步,也不等量的。过去语文教学中的读什么就写什么的读写结合法值得商榷。

(2)大量并不是指无限量或越多越好,事实上这也是难于做到的,因此必定有一个足以引起语言能力变化提高的基本量或足够量。

(3)有人认为,课本内容已难于完成,还能够再增大阅读量和写作量吗?其实,既然语言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学习者自己从语言实践中习得,那么,大量削减不必要的讲授,减少低效率的训练,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语文读写活动。而增大阅读量或写作量反而会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理论又为不少语文或外语教改实验所证明。

(二)真实的。所谓“真实的”是指语言学习者只有在输入(或输出)了含有真实信息的语言材料之后才能实现语言能力的习得。具体地说,它包含如下内容:

(1)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应该是略高于语言学习者水平并为其所接受的。在心理语言学上有人称之为“可理解的输入”或“吸入”。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一流文章,而学生似乎并未“取法乎上而得其中”,对此,我们是否要作一些反思呢?

(2)语言学习者主要关注材料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研究表明:语言交际能力“只能在语言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时传递、同时加工的交际活动中形成。”(《教育研究》1992年第11期)而“理解语言表达意思的过程就是习得的过程。”(《中小学外语教学》1993年第4期)在这方面,语文教学中似乎也不合其例。例如,几乎所有的作文尖子都认为他们良好的写作能力主要得益于课外,得益于课外自由的阅读和写作。不少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这种现象的确耐人寻味。

(3)语言能力最容易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这是因为真实的语言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潜能,从而更快、更有效地发展语言能力;而且,语言能力的提高最终要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得到检验。就这一点而言,母语第二次习得论与大语文教学观以及语文教学要面向社会、引入时代活水等认识完全一致。

(三)反复的。与母语的口语习得不同,母语第二次习得不是一种纯自然的习得,这首先是由于母语第二次习得缺乏口语习得那样的自然反复,其次是由于书面语的复杂程度和能力要求要大大高于口语。所以,在母语第二次习得中,要求选择一些典型的语言材料适当的反复阅读(或精读),这种反复不是对语言材料进行抽象分析,而是对语言材料的直接感知。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通过多种形式的必要反复,可以培养语感,实现语言能力的内化,变对语言材料的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或直觉记忆。

(2)反复还可以加强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材料意义的理解,进而把握其主题、结构、风格等更高层次的东西,达到古人所说的如出于己之心,如出于己之口的境界,即同化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3)通过反复达到记忆、积累语言材料的目的,它可以使语言学习者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等,并能进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法就是可供借鉴的一种基本方法。

(四)渐进的。这一点是借助心理语言学中口语习得顺序和中介语理论确立的,其内容有:

篇9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课程。课程是人们对社会共同经验——文化的一种特殊选择和组织,其目的是使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很显然,儿童通过学校安排和确立的某些课程,才能达到一定的目标,获得某种能力。课程编制一般为两类:一类是重视学科的,传统的法国语文教学即属此类;另一类是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重视学科,是以系统的、富有逻辑性的教材的形式出现的。在教材的编制上,则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内部的系统、结构和规律。优点是可以有系统地接触文化遗产,但难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创造性、责任感和宽容性等民主价值观。法国以往的语文教材很重视法语语言和法语文学内部的规律性。编制的语言课本从法语语言到作为其源头的拉丁语、希腊语,从词、词汇到句子、语法规则,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封闭的内在结构性;文学课本则既从诗歌、戏剧、童话、民间故事、小说等体裁组编课文,又按由古至今的顺序安排法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特别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作品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以引导学生直接与人类文化遗产接触。这种教育的一个重要缺陷是顾此失彼,没有顾及作为学习和接受主体的学生。这种后果在70年代末已暴露无遗。当时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法国初中学生有1/3没有掌握基本语法和基本阅读能力。初中四个年级平均留级率12%,而11—13岁留级的儿童成千上万。1977年出台的一项措施是废除留级制(除非家长要求),解放学生。从1977年实行的新的教学大纲强调,课程本身要求与学校周围的生活和经验有更加“具体”的和“实在”的联系,鼓励学校教育与社会适当接触、开放和相互影响,把青少年在社会上、情绪上的成长作为教育中心目标,实施所谓“生活适应教育”。强调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和实用化,以形成生活的主体。这种“生活适应教育”表现在法语学习上有二:一是在确立课程目标时,注重运用一交际目标。以前的法语教学注重学术性目标。1989年在全国实施的新的教学计划,就指出要巩固和扩大学生使用现代法语,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活动,发展学生掌握语言方面的实际技能;二是在教材编写上,更注重选择那些与生活有联系或更及时深广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好课文。此外,法国语文教学界还引进第二课程概念,即将法语课本以及以此为内容的课堂教学称为第一课程,将除此而外设置的活动课、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等统称为第二课程。第二课程的特点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在哈比教育部长的改革方案中,要求把社会上发行的多种报纸引进初中,作为正规的语文教材阅读。因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世界的公民,就得训练他们加工和改造庞大的“信息”的能力,并对社会重大的问题展开讨论、评析与思考,提高学生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古典人文教育和科技实用教育并重。法国教育是欧洲大陆型教育制度的典范。从笛卡尔开始,就一直强调理智至上。人文主义教育指出,理智与日常生活是有区别的。学校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掌握精深的学问,强调系统的正确知识,强调为公共生活而参加竞争的准备。从法语教学来看,这种古典人文教育思想更明显和突出,他们指出法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直接与人类文化遗产接触,通过学习古典语言、古典文学、古典文化等科目,最有效地学会思维和论述。这种严格的注重学术的古典人文教育,能为学生开辟足够的多方面的发展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国教育界一直以不利于法兰西文明为由,拒绝和反对实用主义教育和科技教育。尽管偏重于古典人文课程的法语教育中含有的许多观念已经渗透到现代人认识之中,化为民主观念,但缺乏科技和实用性的教育仍然使得法语教学脱离了时代,也使得法国中学生在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远不如英、美、日诸国。英美重视科技和实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启示了法国。法国开始探讨教育如何适应和促进战后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特别是法国在获得了科技优势之后,长期注重理智训练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终于得到了改变。即在基础教育包括在法语教育中逐步开始重视培养实用主义的思想方法及旨在提高个人适应性的科技教育。人们认为,信息科学技术知识是普及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语教学的活力仅仅在于传授古典人文主义价值观是不全面的,教材只选名家名篇也是不适当的。教材必须扩大选择范围,除文学作品之外,要增添科技作品的分量。法国的语文教材由国民教育部委派专门机构负责编写,按教学大纲、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出各种不同教材。同一门课程的教材可达几种或几十种。编写教材的专家几乎一致认为,当今社会知识剧增,教材应以最快的速度来反映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比如生命科学、宇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等,都在教材或教学内容里得到了反映。此外,传统的应用文教学也丝毫没有削弱,它要求学生学会写信、写电报、写总结等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应用文,能查阅参考书,编排资料。法国教育学家称:只有这样,教育才能迎接国际竞争和科技发展的挑战。

个性教育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法国1986年开始实行新的教学大纲,正式颁布的训令中强调,所有的学科都是基础的。基础的学科有三项共同的首要目标: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让他们掌握书写、口头表达和形象表达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习惯。完成这三项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够的。法国过去在个性教育方面重视得不够,50年代著名教育家弗雷内始倡个性教育,推行活动教学法。80年代以后对于个性教育的探讨和研究则渐成声势。有关改革方案指出:寻求统一答案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同一类学校里,一个学生只用同一类课程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学校,这是具有真正多样性的地方。《若斯潘高中改革建设》中也说,教育改革要有助于学生的单元学习,减少传统意义的课时,设立补充性教育。要求每周拿出三学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某一些课程。在学有余力时,选修社区语言和原籍语言文化,以丰富和完善个性。

发展个别化教育,从内容上看,增加了选修课的分量;从教学计划上看,则注重因材施教和弹性学习制度。早在70年代末,法国即建立了初中三年级的补习课和加深课制度。补习是对在法语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每周为一学时,谓之“支援课”。而对那些在法语学习中有特殊禀赋和能力的学生,则开设加深课。加深课是在不增加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的前提下,对优秀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外辅导,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以促使教育尽量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法国在一些中学还尝试改变班级授课制度,按学生学习能力组织教学,取消原来的教学班,把一年级按100人左右组成新的教学单位——教学体,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混编在一起,让学生在教学体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进度。

初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敏感的环节,它关系全法国的教育水平。因此,在法国初中法语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许多学生对以往的教学方式感到痛苦,要求教师不能再按照固定形式一节节讲课。一次听课如超过20分钟,学生就会干预并要求讨论。学生甚至可以拒绝完成教师布置的过多的家庭作业。总之,传统课堂上教师的“权威”受到了动摇和挑战。新的教学有“创造学习活动”“现场学习”“通过影视学习”等等。有的学校甚至废除课程表……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将智力、情感和人性贯穿于语文学习活动中。在评价教学时,更注重教学本质的发展。如阅读课上,一般就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以下几个环节学习全篇课文:①读课文;②找出教师可能提出的问题;③根据问题写出简短的摘要;④朗读摘要,抄写新单词,讨论,熟记。著名教育家弗雷内倡导的学习方法亦如此。他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作三步:一自由表达。在老师充分信任、许可和自由的气氛中,让学生毫无顾虑地自由表达(口头、书面)。二实验探索,培养探索思想和批判精神。让学生一面学习拼写,一面学习写和读,即在表达的同时,学会掌握语言,熟悉和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协作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研习,鼓励他们集体协作,并归纳学习成果。

篇10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大,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单指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词江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等等。

创新教育是以探究性为核心,以科学学习为主体,以兴趣学习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亲自动手实践,鼓励实践和创新的教育。

二、加大提高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力度

教师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率先垂范,克服思维的定势,拒绝平庸,大胆想像,敢于创新,不怕失败,以研究型的学者风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研读教材,因材施教。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2.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具备丰富深厚的综合文化素养,学习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结合本校实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以致用,探索适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理论,培养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型的创新人才。

三、利用教学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教学手段,我们能够在更广大的空间、更广阔的领域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创新。例如,在讲授《杨修之死》这一课时,可将《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关键情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播放于课堂。学生通过观看,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情节,而且能够深刻领会曹操的虚伪狡诈、忌才多疑、老谋深算和杨修的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课文,学生轻松接受。三是在美育和德育中创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德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美、辨别美、创造美,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达到语文科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的。四是在口语表达中创新。例如,讲《春》这一课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制作成课件并配以经典录音,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声、光、色融汇一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伴着美妙音乐,模仿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是当前教学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入手。

首先,要改变课堂气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相互对话的过程,是师生间人际关系交流的过程。融洽师生关系,努力创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才有可能畅所欲言,真实地表现自己所思所想,学生才能走出自己的领域,打破陈旧的模式,大胆地想象与创新。

其次,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以及课堂上要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时间限制,不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有关活动,往往是少数优秀生得以活动锻练,而大多数学生只是陪衬。这显然有悖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启发诱导,设置背景、环境、情景,诱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思考、活跃思维。第二,质疑引导,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易难适度,而又富于启发性,能够拓展创新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第三是延伸指导,即通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向纵向、横向指出研究方向,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再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过去,学生在课堂上是“录音机”,考试时是“放映机”,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创造性。常言道:“方法大似气力”。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借鉴先进学法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养成关于观察,主动积累,大胆质疑,勇于革新,不畏挫折的学习精神。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可以把语文教学活动置入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如在听说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主题演讲的比赛,即兴辩论等;定期开展班级、校级演讲比赛。在读写能力培养方面,坚持“一日一记”制度;坚持“读书活动”制度,并摘录读书笔记,使校园充溢浓浓的“书香”气息。引导学生将语文理论知识及课外积累的知识充分展示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办好校刊,学生“手抄报”、板报等。积极组织学生稿件向相关报刊推荐等。在实际操作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他们的丰采。

篇11

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它重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相对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应当随之发生改变,教学模式关乎语文教学改革的成败。但是目前部分教师还保留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够彻底。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思路比较落后,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仍然把学生的成绩放在首位,一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同时教师主要是整合教材上的内容,然后灌输给学生。

1.2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高中语文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中接受教师灌输的这些知识即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学生的参与及思考。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2.1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正确面对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对素质教育有正确认识,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正确定位教学目标,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教师在课堂中把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讲,这种新颖的教学思路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2.1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加入符合教学需要的画面或视频等,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各方面专家研究:视觉上的接收效果和画面的接受效果比单纯的声音效果要好许多,即学生在看画面或视频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有效节省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纯黑板、粉笔、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能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同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遵循适度原则,不能太依赖于多媒体和计算机等新型手段,否则可能导致学生懒得思考,忽略了自主思考能力,从而违背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2.2.2充分利用各种阅读材料

语文教师的讲课范围不能只单纯停留在教材知识上,而是要进行适当扩展,充分利用一切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字材料,有选择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从而丰富课堂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引用的阅读材料可以是报纸杂志上的内容,也可以是相关影视作品,只要与语文教学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或者培养学生能力即可。

2.2.3开展课外活动

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是要适当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生活及大自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感悟能力,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广泛性,语文知识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教材上,而是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课外知识积累,除了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语文知识活动。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时组织学生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及知识竞赛等。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能力及思辨能力等。

篇12

二、素质教育进课堂

在此大背景下,如火如荼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在全国铺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思考,重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一切就决定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千方百计让课堂活起来。围绕“动”起来和“活”起来,可以说,全国各地涌现了一些课改先进校,这些先进校从“校情”、“师情”、“学情”的实际出发,以生为本,因势利导,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素质”与“应试”螺旋攀升

(一)课堂教学过分模式化。如就课堂上学生交流而言,可以说很多时候是让学生做无用功。如果交流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交流就成了一种摆设,导致课堂乱而无序,一时半时收不回心来,不仅完不成学习任务,也无意中助长了学生乱说的习性,课堂应有的“静”得不到保证,事倍而功半。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些课程特别是理科课程,形式真的不是很重要,如果一堂课学生对知识脉络不清楚,往往形式越多,学生就会被牵扯的越多,而学生一堂课的注意力和思考力是有限的,很多时候突破重、难点,把握关键点的好时光在一些形式中荒废了,一堂课下来,头脑中没有留下重要的值得储存的东西,到实战时就会无所适从。

(二)课堂教学片面化。由于课堂上程序多,班级小组也多。尽管我们追求关注每一位学生,实际上在超过20人的班额中很难做到。学生台上展示是现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主旋律,且不说为了展示学生在头一天和课前要做多少“精心”准备,单就展示而言,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为了尽可能完成教学任务,最终也只能是一些优生频繁亮相,中等生和学困生在观战,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优生更优,庸生更庸。加大两极分化,同时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强大的优等生面前更加没有自信,甘拜下风,丧失了进取的意识。其实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高度来讲,应该更多地给中等生和学困生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在低台阶、小坡度、高密度的学习氛围中找回自信,学到一些东西才是有良知的教学。

(三)课堂教学单一化。现在一上观摩课,一评课,有人就会有这样的言说:“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完全不顾学科特点和课的类型。将传统好的做法全部抛弃,尽量让学生多说多讲,老师少说少讲,甚至不说不讲,以至于整堂课老师不写一个字,没说几句话,本该老师讲的也不讲,本该老师拔的也不拔。其实学生终归是学生,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难点和关键处不容易突破。很多难点只有靠老师的高屋建瓴、居高临下、旁征博引,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听懂会用。一个中学生要面对多门学科,如果多数学科或者一半的学科这么做,学生们是吃不消的,更不要说能坚持下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很多无谓的“热闹课堂”会使学生变得热衷于表面风光,好大喜功,浮华气躁,对他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做为老师,不要把太多的任务压给学生,该讲的要仔细地讲,要负起责任,有所担当。不要只图热闹,做学问很多时候来自于“静”思,“静”也是很美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多摸索,多提炼,学会“扬弃”,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