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8: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二: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目标三: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懂得关爱别人,用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干旱图片)师叙说: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都没有下过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都枯竭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此时此刻,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
(2)是啊,那个时候,水是多么的珍贵,《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水罐去找水,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2.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要求学生大声读2-3自然段,将觉得神奇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并想想为什么神奇。
(2)(课件出示文中五处描写神奇的句子)学生读一读,并帮助学生们归纳出神奇的是水罐不断地发生了变化。
(3)水罐到底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呢?(课件显示四次的变化)
3.小组合作,探究课文
(1)第一次变化―一空罐变水罐。①为什么空罐能变成水罐?(小姑娘很孝顺,用孝心感动了上天,使罐子发生了第一次变化板书:孝心感天)②小姑娘很辛苦地找水,想象一下,小姑娘会怎样去找水?(指名读,要求读出艰辛)如果你是天上的一位神,看到了小姑娘在那么艰辛地找水,你会怎样想?③天上的神和你们一样,有着善良的心,看到了小姑娘那么辛苦、那么孝顺,就给了小姑娘一罐清亮清亮的水,小姑娘――(引读,要求读出喜出望外并出示)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第二次变化一一变银罐。①找一找变银罐的理由?②小姑娘因同情焦渴而“哀哀地尖叫”的小狗得到了快乐,这颗善良的心使她的水罐变成银罐。③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呀,她看到这只可冷的小狗在叫,你听到了吗?小狗在哀求什么?(说话练习)小姑娘也听懂了,善良的她把水倒了一点给它(引读)。④原来是小姑娘的“爱心如银”,让水罐变成了银的,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这神奇的变化!⑤(质疑,如果学生提出最好)水罐摔出去了,为什么水却一点也没有洒出来呢!(因为孝心)
(3)第三次变化――变金罐。①为什么?②因为母爱,无私的爱,宁愿自己死去,也要把水留给自己的女儿,伟大的母爱再次感动了上苍,银罐又变成了金罐了!(板书:母爱似金)。③指导朗读。
(4)第四次变化一一跳出钻石。①为什么?②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小姑娘自己也很想喝,但有着善良的心,宁愿自己不喝也要让给别人!③想象,有了水,发生了什么。(让学生明白,因为有了爱心,才有了水!只要有爱心,世界就能变得美好!)④播放《爱的奉献》。
(5)最后一段。在人们的欢声中,七颗钻石升上了天空,就变成了大熊星座!①自读。②理解“七颗钻石的含义”(懂得星星像钻石一样,把爱洒向人间)。
四、扩展思维,总结全文
提问:学了这课,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姑娘和母亲说?
总结:今天,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文章,老师也被感动了,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会关爱父母,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好吗?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五、作业
练习一:造句。
一、巧设文本内部的“关联点”,妙解文章内容
1.以“趣”为联结点,巧解文章。如余老师在《童趣》的教学设计中以“忆”“小”“趣”三个字作为品读课文的“关联点”。“忆”字总提全文内容;“小”字串起文章的事例材料;“趣”字渗透全篇。这样“有趣”的“关联点”很艺术地将文章的叙事、情感、艺术手法有机地整合起来,而且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数字”为切入点,巧妙联结文章内容。余老师善于用数字将课文内容进行有效关联,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己来找文章的关联点。
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设计中他以四个“一”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即第一个“一”是“讲一个故事”,在教师示例讲解“一鸣惊人”的故事后,引导学生讲文中其他的成语故事;第二个“一”是“编一组练习”,即要求学生自编一组“词义辨析”的练习;第三个“一”是“想一个问题”,即引导学生深思“你认为文章中有哪几个关键字引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着人物的特点”;第四个“一”是,“一点”没有完成,在学生对文章的词语、成语、主题进行探究的基础上,余映潮老师最后设计了一个微型讲座即文章的写作特点――繁、简、虚、实。
3.选取能够概括文章特征的字词作为关联点。例如余映潮老师在《小石潭记》的设计中他分别以课文标题“小”“石”“潭”“记”的角度引导品析与欣赏文本。
二、从文本的外延寻找与文本内容的有机关联点
将“文本内容”与“文题”合理“联读”,使得教学“丰厚”。用余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运用“扩读”“联读”等方法,将文章课内外资料左右勾连。
于文章外部,余老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穿插式”教学:其主要关联的角度是以文本知识内容为切入点,以方法为关联点,将与课文相关联的点巧妙引进课文的学习中。
例如,余映潮老师在余光中的《乡愁》教学设计中,首先将席慕容的同题诗歌《乡愁》导入新内容的学习,然后将什么是“乡愁诗”和余光中的有关《乡愁》创作的两句话“虽然只用了20分钟写出来,这种感情却在我心中酝酿了20年”和“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穿插新课伊始,这样的关联极大地丰厚了教学内容。
在理解诗意时,余映潮老师穿插了“《乡愁》之中的‘乡’与‘愁’”的知识卡片:《乡愁》之“愁”,有两种:前三节写的是与亲人生离死别后的愁怀,末节所写的是思念故乡祖国的愁怀;因此《乡愁》之“乡”有“家国”之意。在理解诗意的主旨时,关联了余光中对《乡愁》的解说:诗的前三句思念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由此,这“乡愁”其实也是一种“国愁”,所以才有了厚重万分的分量。
三、“类读”关联法,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创新性“语用关联”
在写作与阅读之间,余老师采用“类读”法整理出课文中的雅词、美句、精段和优美的语言表达模式巧妙地与作文指导进行关联。如他在阅读教学中积累了各种形式文章的开头句子,把它们作为写作指导素材。
如他积累的开头句有:1.直接入题句。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直接入情句。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3.直接入景句:天亮的时候,雨停了。4.直接入事句。如: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5.直接入物句。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同时也积累了有关文章的结尾的写作范例句:1.有余味。如: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2.有情感。如: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3.有含义。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4.有意境。如: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5.有警策。如: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
四、阅读与生活的“语用关联”教学法
余映潮老师非常善于以生活为外延,巧设教学情境,将文本与生活巧妙勾连,形成语用教学的最大关联。如他执教的《七颗钻石》课型为朗读活动课,共分为三个教学版块:
(一)进入录音棚。用播音员的口气,让学生用童声读出故事味,读出文中情。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学生已进入课文课文意境,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首先,了解学生,把握学习起点。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面对我们的学生,在上课前,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③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
如专题《鸟》的教学。这个专题的信息量非常大,知识纵深度高。而很多学生对此虽然有一些了解,但深度理解并不够。怎样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备课上课必须考虑的问题。
为此,我将课堂活动思路设计为“导入――识鸟篇――观鸟篇――咏鸟篇――读鸟篇――爱鸟篇”。从走近“鸟”去观察,让学生懂得观鸟赏文可以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到进入“鸟”去感受,让学生明白用心体会能感受作品的具体内容,再到透过“鸟”去思考,让学生深入灵魂去思考“鸟”的哲理,从作品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在情景创设上注意到诗、画、乐的融合,诗句与配图紧扣专题内容,音乐自然、幽静、辽阔,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对鸟类的喜爱之情和参与探讨的兴趣,实现了从虚假情景到真实情景的跨越。
其次,吃透教材,把握教W目标。
课堂教学追求“挈领而顿,百皱皆顺”的境界,“领”在哪儿呢?“领”在教材中。制定目标,务必要吃透教材,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找准切入点。教师要搞清哪些方面需要在教学中“浓墨重彩”加以突破,哪些方面可作“淡化处理”。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三峡》一课时,考虑到《三峡》是《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记载,又是不可多得的写景美文,我在课前进行了仔细的教材分析。
《三峡》一文通过对三峡一年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神奇。作者郦道元先写山,后写水,写水则又从不同季节落笔,布局自然,思路清晰。赏读本文的关键还是在于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以“文”悟文,进而赏析美点。比如在解读“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从汉字的偏旁部首体会词句含义。“清荣峻茂”一字一景,描绘出泉水清澈、树木繁荣、山岩高峻、花草丰茂,语言精练,生动传神地赞美了三峡之美。再通过指导朗读,剖析“清、荣、峻、茂”字面背后的“水之清,木之荣,山之峻,草之茂”,从而使学生懂得如何用最简练的文字勾勒描写对象的精髓。目标设定细巧,文章读之有神,品之也就有味。
再次,适当留白,灵性生成习得。
布卢姆说:“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确实,课前精心预设很重要,但是学生的思维如同流动的泉水没有定势,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可过于精细,需要有意识地预先“留白”。
曾经执教《七颗钻石》,原定从标题入手启发学生领会“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可是无意间发现一名女生课本插图上小姑娘的衣裙被涂上了红色。我灵机一动,随机抛出一个问题:“文中的女孩,在每个人的眼里形象可能是不一样的。你想象中的小姑娘可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大家纷纷抢着发言。有人说:“小姑娘是白色衣裙。小姑娘找到了水却留给了妈妈,她的心灵就像她的外表一样纯洁。”有人说“小姑娘的衣裙应该是蓝色的。她爱妈妈、爱小动物、爱陌生人,她的爱像蔚蓝的天空一样广博。”还有人说“我眼中的小姑娘应该会穿着绿色的衣裙。课文第一段说地球上发生过大旱灾,小姑娘找到了水,并从水罐里面涌出了巨大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善良纯真的小姑娘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希望,我觉得象征希望与生机的绿色最适合她。”我忍不住和同学们一起为他们精彩的发言而鼓掌。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2402
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深入到各个学科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遭到了极大的冲击,多元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今语文教学模式的主流。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化教学即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开展多方位的、系统的学习。对比小学语文层面而言,初中语文摆脱了单一的读背写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增加了大量的知识,如语言组织、句子品读、学生心理以及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与补充。
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学生在掌握思维方法的同时,深化他们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应夯实教材基础,再进行多元化教学,以此促进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多元化,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的践行
1.创设教学情境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和品格;而表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它是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形象生动的语文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如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常言道:“好戏看开头。”良好的导语情境,像一把钥匙启开学生的心扉,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教《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导入新课时,我在展示一幅幅美丽的西双版纳的风景图的同时播放着《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在葫芦丝深情委婉的旋律中欣赏着西双版纳的风光,欢呼声不断,整个教室都沸腾了,我顺势问学生:你想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去领略西双版纳的美丽吗?学生迫不及待,就这样,授课之始的情境创设激起了学生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
2.优化课堂提问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使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提问方式优化教学,如在导入新课时提问 ,在涉及教学重点时提问,在化解难点时提问,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提问的时间,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更要精心设计问题。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设计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核心,设计的问题要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比如我在讲解《七颗钻石》时,先问学生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奇”,然后让学生说出究竟是什么让水罐一次次地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通过文章末尾的一句话“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提出问题:你是怎么理解这样的结尾的?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想象、思考、概括,使学生明白了“爱心的力量”。由于这几个问题紧扣了文章的中心,使整个教学活动不蔓不枝,紧凑严谨。学生弄懂了这几个问题,对文章的主旨也就领会了。
设计好课堂问题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途径,一个好问题具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3.教学评价多元化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的。所以,不仅教师的教育过程应该多元化,而且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应该多元化,同时更应侧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的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手段要多元化,有体态鼓励,也要有言语鼓励,不管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都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深受鼓舞,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另外,评价时机要多元化。在学生进步成功时,教师要及时地加以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赞赏;在学生失意失败时,教会学生在逆境中正确看待自己,学会发现失败中留下的成功痕迹。还有其他的评价,例如作业的评价、阅读的评价、学生跟踪性评价、不同学生个体的评价等,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因此,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应该多元化。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在提升自身学习成绩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这有利于培养新一代综合实力强大的人才。希望在这种模式下,初中Z文的教学拥有更高的质量。
[参考文献]
余老师说:不进行提问又让学生活动起来,其方法在于:提要求,作示范,递“抓手”。余老师的课中活动设计一般会采用这种方法,要求具体细致,示范引领学生美读、美品、美说,既递了“抓手”,又美化了课堂,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活动时间。
例如《口技》的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体味。教学活动: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遍:要求读得流畅响亮。(这一遍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人人出声,要读得沸沸扬扬。)第二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这里重点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先进行示范,学生学读。)第三遍:要求读得层次分明。(这里从理解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两段,老师不进行提示,请同学们读出段中层次。)第四遍:要求读得有情有景。(这里训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们演读。)第五遍:要求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中层次。)这里的五遍朗读,要求细致具体,层次明朗,教师又作了示范朗读,递了“抓手”,没有进行课堂提问,但是却让学生在朗读之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让学生真正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细在方式,美在情境
设置一定的生动情境,渲染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在看来幽雅而又真切的氛围中进行灵动的多种感官并用的美好语文学习活动,也是余老师教学常用的一种诗意手法。
一是用语言的描述来再现课文情境。如《七根火柴》的朗读课文:
(1)茫茫的草地,恶劣的气候,可怕的黑夜,无路的征途,难耐的饥饿——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阴冷的环境里。我们朗读课文,就要注意叙述中低沉的语调,这就叫做:朗读,要把握基调。同学们读“草地的天气就是这样奇怪……半个晚上”这一部分。
(2)一声低微的“同志”,让我们看到无名战士。濒临死亡的他出现了,他是在雨中淋着的,是倚着树杈半躺着的。奄奄一息的他,与其说是熬过了风、雨、雷交加袭击的夜晚,不如说是为了要把这七根火柴献给战友们才坚韧地活下来的。我们朗读课文,就要读清楚对无名战士的外形的描写,这就叫做:朗读,要读清层次。同学们读“卢进勇蹒跚……同志——”这一部分。
(3)无名战士的声音,他的语言,表现了他处境的艰难、生命的垂危,但同时又表现了他的眷念,表现了他的情感。他数火柴的声音虽然微小,却让人感到无比深沉;牺牲前的反复嘱托,真可谓语重心长。最后一句话虽是断断续续,没有说完,但极其深刻地表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我们此时的读,就要读出人物此情此境下的言行,要注意的是:朗读,要控制语速。同学们朗读“那同志……在火旁……”这一部分。
(4)无名战士终于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部队,留给了战友,他的形象成了一支路标,成了一座丰碑。此时的读,就要做到:朗读,要渗透情感。同学们朗读“就在这一瞬间……方向……”这一部分。
每一部分的朗读之前,对课文内容深情描述,设置一种情境,渲染一种动心动情的朗读氛围,然后指出细腻的朗读方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作品真情。
可以用语言的描述来形成与课文相关的假设情境,有角色的假设、场景的假设、情节的假设、事件的假设、活动平台的假设、生活情景的假设、虚幻世界的假设。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还有另外一种读法,此诗本是给邻居小女孩的题词,如与人谈心,请你用跟同桌说话的方式读;遇到困难时我们会默想名言自励,请用内心独白式读。再如《七颗钻石》学习活动:“让我们来到演播厅”。这一块学习与实践的任务就是朗读,但不用直白的“请同学们来朗读”的说法。一句“让我们来到演播厅”就是一个“情境”,它让同学们觉得自己都是小小播音员了。
三、细在手法,美在灵活
细在手法。在余老师的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中,精细、精美的朗读的手法层出不穷。读得流畅,读出快慢,读出轻重,读出力度,读出韵味,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情境,读出情感,读出激情,读出层次,读出波澜,读出故事的味道,读出……的味道,读出……情形姿态,配乐读,想象画面读,主持引领读,一唱三叹(反复)读,穿插式读,变形式读,表演式、表情式朗读,假设情境、假设角色朗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细化、美化、具体化。
美在灵活。在余老师创新设计中,既有以朗读活动为主的或者以朗读活动为线索的朗读课型,也有把朗读与听、说、读、写活动灵活结合的环节或课型。有学读课——学生学习朗读方法与技巧,提高朗读能力;有析读课——在“朗读”过程中或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文意、文理、文情的分析;有品读课——就是赏析式地读,用朗读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有评读课——对课文进行评点,边评点边朗读;有听读课——听朗读,听配乐朗读,学读;有演读课——用组织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这些课型,精彩纷呈,灵动多姿。
例如:朗读课型——《马说》,余老师研读教材不下几十遍,听读、吟读教材不下几十遍,终于发现了此课朗读教学的角度:语气。但怎样通过“语气”来表现对千里马的同情?选取哪几点呢?在此朗读板块余老师设计了如下步骤:1、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正确;2、中速朗读,读出文章句内的停顿,体会文中的语气;3、轻声朗读,要读好句中的关键词语中表达出来的语气;4、有情感地读,读出三个段末的“也”字所表达出来的语气;5、体味式地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运用多种语气表现作者的内心不平。建议:可边朗读课文边感受每一段的意思。从“语气”角度朗读选点是:句内的停顿、关键词语角度巧妙,各段末的“也”字、课文的最后一段非常精细巧妙。
再如:品读课型——《散步》的教学。在语言品析阶段,师生一起读、评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读:用叙述的平静的语气朗读。评:这是开门见山的开头;这是倒叙的写法;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生活的画面。
读:用有情致的语气朗读。评:“散步”二字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全句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读:朗读时可稍稍突出“我”字的重音。评:“我”这个字摆的地方很重要,暗示出一种责任感。多次出现“我”,不觉得繁琐,倒是觉得有节奏感。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读起来给人富有诗意的感觉。这样写很庄重,表现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将课文朗读与课文欣赏结合起来,是读品结合。余老师比较满意的一次“读评结合”的活动,是《狼》的三读三评活动。
又如:说读课型——《夸父逐日》的教学。余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要求用朗读停顿表现出读懂了课文的层次。这里的要求不是一般的朗读要求,“用朗读停顿表现出你读懂了课文的层次”是既有朗读的要求——停顿,又有分析的要求——层次,用朗读停顿标示分析的结果,这就是“以读带析”。
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如《卖炭翁》说读交替、读品结合的说读课教学。第一步:朗读——读得流畅;说话——翻译课文(叙说性语言表达训练)。第二步:朗读——读出轻重;说话——品析文句(分析性语言表达训练)。第三步:朗读——读出情景;说话——品析字词(欣赏性语言表达训练)。第四步:朗读——读出情感;说话——表达想象(描叙性语言表达训练)。全课的主体教学方式是“说读”,学习活动的视点定位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学习过程中有朗读,有品析,有鉴赏,有想象,显现出思路明晰、层次生动、活动热烈的教学特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参考文献]
好的文本往往像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一样,是有留白的,这就为教师拓展教学预留了空间。或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作品在内容上都存在空白,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利用文本中的留白或者空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如有教师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在教学结束之前做了这样的拓展:如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再添加几幅有关建国后的浮雕,你认为应该添加哪些事件、哪些英雄人物?再如笔者在教学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一文时,在品赏完作品中关于想像世界的美好的人、事、景的描绘后,做了这样的拓展:你认为在蔚蓝的王国中还有可能出现哪些美好的人、事、景,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这两个拓展教学的例子都是挖掘利用文本的空白,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开拓学生思路,激活学生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向现实生活和学生个人生活方向拓展。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即“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现实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我们的教育更是追求打通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而教师在进行拓展教学设计时,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材料,考虑学生个人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提升学生认识现实生活、评价现实生活的能力,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生活智慧。
如有教师在教学《热爱生命》一文时,在教学结束之前做了这样的拓展:从唐山大地震、伊朗大地震等无数地震中,世界心理学界总结出一个铁律:地震发生,受灾幸存者焦虑之后是抑郁,严重抑郁的结果是漠视生命,半年之后,将是灾区自杀行为高发时节。学完本文后,你对热爱生命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思考几分钟后,把你对生命的理解说出来,鼓励灾区人民度过将至的这场精神灾害。这种拓展教学设计就将课文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结起来,并且在学生完成鼓励灾区人民时,对学生自己的心灵也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建设,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向写作方向拓展。
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思维训练的一种常见手段。写作作为阅读教学拓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更能使拓展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为拓展教学的写作形式多种多样。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补写,如有教师在教学《月迹》这篇散文时,在品赏完本文极富童真童趣的语言后,提出任务要求:孩子们还有可能在哪里发现月亮呢?请仿照课文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为课文补写一段;可以续写,如教学《窗》这篇小说时,有教师拿文章结尾大做文章:小说结尾写到那位不靠窗的病人以见死不救的手段赢得靠窗的床位,结果发现窗外并没有曾经靠窗的病人所描绘的种种美景,窗外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故事到这里还会如何发展呢?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合理想像,续写小说结尾;还可以改写,如有教师在进行童话《七颗钻石》的拓展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对这篇童话进行质疑,可以是情节上的,也可以是语言上的,然后对相应片断进行改写。除此之外,根据课文内容拟写标语、广告语、祝福语等也是拓展教学中常见的形式。笔者还曾经把传统的对联写作作为拓展的方式:在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经典散文后,为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以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为依据,拟写一副对联,这样的拓展设计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写作作为拓展教学的一种途径,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还是文字表达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向作家经历和写作背景方向拓展。
所谓“知人论世”,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适当地引进一些作家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教学那些穿越时空、经历了时间检验的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时,这样的拓展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徐志摩的经典诗篇《再别康桥》时,除了运用诗歌教学常规方式――朗读吟咏、品味意象外,还适时的引进徐志摩的生平经历,特别突出其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期间的生活或者说在康桥边的生活对他一生的重要意义――“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只有这样的拓展,学生才能理解诗人对康桥的情感,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诗人寄寓在诗作中的那种淡淡的伤感、依依不舍的幽微情感,才会明白诗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丰富内涵。
向作家经历、写作背景方向拓展和传统语文教学中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介绍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后者往往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以识记为掌握知识的手段,常常在上课伊始就进行传授;而前者却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为目的,对作家经历、背景资料的引进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的,材料呈现的时机也是因文而异的。
五、向相同题材或作家不同风格作品拓展。
好的文本往往像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一样,是有留白的,这就为教师拓展教学预留了空间。或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作品在内容上都存在空白,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利用文本中的留白或者空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如有教师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在教学结束之前做了这样的拓展:如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再添加几幅有关建国后的浮雕,你认为应该添加哪些事件、哪些英雄人物?再如笔者在教学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一文时,在品赏完作品中关于想像世界的美好的人、事、景的描绘后,做了这样的拓展:你认为在蔚蓝的王国中还有可能出现哪些美好的人、事、景,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这两个拓展教学的例子都是挖掘利用文本的空白,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开拓学生思路,激活学生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向现实生活和学生个人生活方向拓展。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力争打破教材的局限、变封闭性课堂为开放性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拓展教学越来越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态。
如有教师在教学《热爱生命》一文时,在教学结束之前做了这样的拓展:从唐山大地震、伊朗大地震等无数地震中,世界心理学界总结出一个铁律:地震发生,受灾幸存者焦虑之后是抑郁,严重抑郁的结果是漠视生命,半年之后,将是灾区自杀行为高发时节。学完本文后,你对热爱生命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思考几分钟后,把你对生命的理解说出来,鼓励灾区人民度过将至的这场精神灾害。这种拓展教学设计就将课文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结起来,并且在学生完成鼓励灾区人民时,对学生自己的心灵也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建设,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向写作方向拓展。
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思维训练的一种常见手段。写作作为阅读教学拓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更能使拓展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为拓展教学的写作形式多种多样。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补写,如有教师在教学《月迹》这篇散文时,在品赏完本文极富童真童趣的语言后,提出任务要求:孩子们还有可能在哪里发现月亮呢?请仿照课文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为课文补写一段;可以续写,如教学《窗》这篇小说时,有教师拿文章结尾大做文章:小说结尾写到那位不靠窗的病人以见死不救的手段赢得靠窗的床位,结果发现窗外并没有曾经靠窗的病人所描绘的种种美景,窗外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故事到这里还会如何发展呢?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合理想像,续写小说结尾;还可以改写,如有教师在进行童话《七颗钻石》的拓展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对这篇童话进行质疑,可以是情节上的,也可以是语言上的,然后对相应片断进行改写。除此之外,根据课文内容拟写标语、广告语、祝福语等也是拓展教学中常见的形式。笔者还曾经把传统的对联写作作为拓展的方式:在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经典散文后,为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以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为依据,拟写一副对联,这样的拓展设计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写作作为拓展教学的一种途径,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还是文字表达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向作家经历和写作背景方向拓展。
所谓“知人论世”,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适当地引进一些作家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教学那些穿越时空、经历了时间检验的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时,这样的拓展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徐志摩的经典诗篇《再别康桥》时,除了运用诗歌教学常规方式――朗读吟咏、品味意象外,还适时的引进徐志摩的生平经历,特别突出其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期间的生活或者说在康桥边的生活对他一生的重要意义――“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只有这样的拓展,学生才能理解诗人对康桥的情感,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诗人寄寓在诗作中的那种淡淡的伤感、依依不舍的幽微情感,才会明白诗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丰富内涵。
向作家经历、写作背景方向拓展和传统语文教学中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介绍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后者往往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以识记为掌握知识的手段,常常在上课伊始就进行传授;而前者却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为目的,对作家经历、背景资料的引进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的,材料呈现的时机也是因文而异的。
五、向相同题材或作家不同风格作品拓展。
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朗读。个人读、分组读、集体读;表演读、配乐读,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但余映潮老师的朗读教学设计有着更为高远的创新境界和更加诗意的教学情境,表现出诗意的细节之美。
请看余老师执教苏版课标课文、童话《七颗钻石》时的朗读指导。
请同学们这样朗读:
1. 用童声来读,语速要舒缓,语调要清新。
2. 请带着表情朗读,语音要甜美。
3. 朗读的时候要有孩子们讲故事的韵味。
4. 用重音的方式,用上扬的语调,读好故事中的几次“变”。
5. 可爱的小姑娘感动着我们,让我们进行表演式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动。
再请看余老师执教《我愿意是急流》的阅读欣赏课的朗读训练设计。
师:我们这节课的上法是: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第一个教学板块:美美地听。
1. 请同学们听男声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想象诗中的“画面”。
2. 请同学们再听女声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感受诗中的“情感”。
3. 请同学们第三遍听读课文,听的时候要感受“以声传情”的细节,同时要轻声地跟读。
第二个教学板块:美美地读。
①请同学自己朗读: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
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
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杨,抒情性)。
②请大家一起来感受与表达:
第一,请同学们先试读首尾两段。
第二,请同学们在轻音乐中朗读全诗。
纵观余老师在课堂中的朗读,或小步轻迈,层层推进;或角度精细,不断变化;或听读结合;或有引有读;或读中有析。有时是浅吟低唱,有时是慷慨而歌。余老师的这种朗读设计,形式高雅,有着优美的文学氛围,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身处其中的角色感,能够激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分享受审美的喜悦。
二、诗意的提问
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达到了两个境界。正是这两个境界,展示了提问设计的诗意——它们回答了人们多少年来对提问设计最大的疑惑:人们总是说提问太多、太细、太滥,但就是没有很好的解决的方法。
余老师提问设计的第一个境界是:主问题的设计。即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
先看余老师的教例。
例一:《荷塘月色》的结构分析教学,设计这样的提问:
这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从作者行踪、作者感情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三种角度分层划段吗?还有没有另外的分层划段的角度呢?
很明显,要探究或者回答上述问题,就得进入课文全文。一个这样的提问,牵动了同学们对全篇文章的反复阅读。
例二:《沁园春 雪》的文意理解教学,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训练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地用对联的形式概括上下阙的意思。如“上阕绘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议论抒情,评古论今”。
面对这样的表达要求,学生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读并进行反复的概括和修改。活动的设计既暗合了“沁园春”词牌的特点,又让学生进行着阅读理解之中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
这种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就是余老师所研究的“主问题”。
余老师提问设计的第二个境界是:微型话题的设计。
如余老师教学《散步》时设计的微型话题讨论:
① 课文标题欣赏;
② 课文的开头之美;
② 记叙文中的风景画;
③ 说说课文中的“波澜”;
④ 课文美句赏析;
⑤ 欣赏课文的情感美;
⑦“世界”一词的意味;
⑧我看课文的主题。
微型话题的设置,使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见解的活动能够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队分时间,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智力发展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流,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诗意的评价
余老师的课堂评价,可概之为:精到敏妙,诗意盎然。一语之力化腐朽为神奇,“点”在要害,“评”在关键。看似随意之语,却能点醒梦中之人。
请看余老师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下面,静静地、静静地思考一下,准备抒发感受。
生1:读完这首诗,我想起一首古诗,它里面有两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广为传诵,它告诉我们,遇到挫折不要气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要在黑暗中看到一线希望,要在希望中向前奋进。
师:经历了“山重水复”的痛苦,就会有“柳暗花明”的快乐。谢谢你!
生2:这首诗虽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试问谁没有被生活欺骗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谛。
师:生活就是海洋,海洋就是不平静。
生3:人生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当自己迷失方向时,这首诗灯塔一样为我指引方向,使我到达成功的彼岸。
师:它告诉我们,苦难是人生的必经的一课。好,继续来。
生4: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自己,不要放弃,要对未来怀有希望。当你成功时,回忆这些苦难,你会品味成功的乐趣、滋味。
师:也就是说艰辛能够让你领略到更美的人生风光。
生5:我们都是养尊处优的一代,生活很幸福,但是人生总会遇到些困难,这首诗告诉我们,当你感到无助时,坚信阳光总会来临,未来的路很曲折,有悲伤,有欢喜。
师:要知道,你同样有坚实的双肩。
生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像给你身上留了一块伤疤。你要细细去品味这种痛苦,镇静地想一想,快乐就会让这个伤疤愈合。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它们蕴涵着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信息,视觉的触摸产生的效果绝对远胜于文字的表达,动态的信息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记住了故事的内容,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这些媒体信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抽象的知识,对他们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七颗钻石》一课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将水罐五次不同的变化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充实了学生学习的各种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点.让学生以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研读中。这样,就拓宽了学生视听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水平。
(二)有效整合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凭借网络的优势,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上网络教学课件的应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等等,在探究的实践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更深入地了解,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通过小组讨论、网上答疑等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整合提高了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帮助教师更好地解释重难点内容,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西沙群岛,对它的情况不了解,我出示了西沙群岛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在网络上对西沙群岛的图片等信息进行简单搜索,使他们对丰富的特产和美丽的景色有了深入的了解,身临其境,再结合文章的自主研读与教师的引导分析,很容易地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让他们很快理解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有效整合提高了综合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能力、思维水平、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调整都有很大的帮助,更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整体上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中的困难和误区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误区,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历,将整合的误区总结如下。
(一)对技术应用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很多教师排斥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农村的年龄较大的教师,对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技能掌握较少,或者学校的硬件设备无法支持多媒体教学,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或者无法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实,真正的整合是将教育理论、信息技术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来选择我们所需要的资源,从而确定需要我们了解哪些技术。如果自己的技术无法完成,可以选择和其他有能力的教师合作进行。总之,不要让技术成为整合的障碍。
(二)教学方法和思想上的误区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否应用信息技术,我们都应该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用教师的智慧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教学资源应用上的误区
部分教师对网络资源过于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未使用网络等资源,忽视教学目标和效果,过分重视助教的资源建设,从而忽视了助学的资源建设。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一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资源都应该是有效的教学资源,而不是仅仅限定一定是数字化资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适合教学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应用,让教学资源真正的为教学服务。
著名思想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进行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使他们的心灵获得感悟。事实证明“小组讨论”是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建立在个性化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合作讨论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下面,笔者就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小组讨论”的误区一:置身事外。课堂中常常看到老师布置完小组讨论的任务后,学生们都忙开了。而此时老师该干什么?有的忙于看一下教学环节的设计;有的在一旁悠闲地等待;有的只是象征性地到学生中巡视;更有甚者,此时去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对此,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应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能去干扰。殊不知,没有老师参与的小组讨论缺少思想引领,没有规则的小组学习成了“自由市场”,嘈杂无序,有的学生甚至趁机大谈特谈与本课毫无瓜葛的话题。
“小组讨论”的误区二:草草收场。有时限于时间,老师布置学生围绕一段文字合作学习讨论,或是围绕几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一两分钟后便匆忙收场,让学生展示讨论结果。而此时有的学生文章尚未读懂,甚至还没读通;有的学生还未来得及将问题与文本结合起来,讨论结果从何谈起?此时只能有两类学生“展示”讨论结果,一类是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但是由于时间仓促他们汇报的只是个人理解并非思维碰撞的结果;还有一类是乖巧型的学生,为了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事论事敷衍几句。随后老师便草草总结,话题一转,按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下去。此举看似节约时间,其实不然。这样“草草收场”式的合作讨论,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通过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
“小组讨论”的误区三:形式单一。小组集合讨论是课堂讨论中运用得最多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给大家交流的机会。但是,这种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讨论时一些优秀学生往往会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中等生及后进生则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又回到被动学习的老路上。这种单一的小组集合讨论形式,达不到提高全体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
“小组讨论”的误区四:变相灌输。有的教师为了让小组讨论之后的交流更顺利,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吻合,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巡视的机会,通过一些提示,将自己所希望的结论有意识地暗示给学生,甚至趁机安排好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和程序。这样的课堂从表面看,学生积极动手,充分讨论,教师放下架子,参与其中,其实质却是“变相灌输”,教师过早地介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而且介入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和探究结果引导到自己预设的教案上来。
“小组讨论”的误区五:无果而终。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有些老师便匆匆进入新教学环节,既没有让学生展示讨论的成果,又没有对讨论及时总结评价,讨论无果而终。究其原因,还是教者对小组讨论理解不够,驾驭课堂能力不强。这样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脑海里仍在想着讨论内容及争辩的有关问题,陷在自己的思维中。“无果而终”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怎样的小组讨论方式才是科学而有效的?我想,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一小组讨论应该是有序的
自新课标颁布以来“合作学习”这个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走进当今课堂,“小组合作”的形式随处可见,小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小组讨论要富有成效,在合作的方式上首先是有序的,即是有组织的、有分工的,成员间一段时间后形成默契。讨论结果的汇报展示应该形成小组各自的风格。同时,小组讨论前教师要考虑小组讨论的时间要求,这个要求不一定是硬性的,主要是告诉学生速度的重要性。过短的时间会使讨论流于形式;过长的时间又会使讨论偏离主题。教师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适时调节。
二、小组讨论应该是交互式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平等中的首席”。若只强调学生主体而忽视自身在小组讨论中的角色地位,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少,师生间在知识情感层面就不能产生碰撞和共鸣。交流和互动是小组讨论的基本特征。它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要注意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各小组的行为,洞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注意小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应该是有效的
小组讨论的有效性首先表现在是否全体参与上。其次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讨论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充分展示成果的机会,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教师应尽量让更多的小组充分展示其成果,每位学生的发言都代表小组的意见,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思想的交流碰撞是受到老师尊重和认可的,以此来提高学生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展开小组讨论呢?
一、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座位编排上根据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有组长负责小组分工、讨论,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或者采用1+2、1+3等灵活的汇报展示方式。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以好带差,取长补短。
二、借助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是小组讨论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向学生渗透自主、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中只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进步,要做到互教互学,互相切磋。
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七颗钻石》一课时,我让全班同学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交流,课前自主搜集到的关于“爱”的美文、图片,并运用想像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爱”的场景。然后各小组通过各种形式讨论展示,全班交流,“大家教一人,一人教大家”。由于小组同学围绕讨论问题,互相激发感情共同讨论,在讨论时大家思维显得异常活跃,积极表达自己的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舞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以满足其展示自己的愿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1、在学生中开展“小老师”活动。在学生中选派一名小老师。这位小老师除了带领学生学习字词等基础知识外,还可以向展示学生提问、追问,对小组讨论的汇报展示加以评价。
支教的X老师执教“七颗钻石”和“狼专题”的部分激励性语言的运用:
“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
“别紧张,你的想法挺好,能把想法说清楚吗?”
“你理解对了,要是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
“你读得这么好,老师真高兴,教教同学,当小老师行吗?”
“没关系,老师相信你会改正。”
“这个故事同学们想不想表演一下?”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XX同学请坐,谁来帮帮他?”
“XX真聪明,答到点子上了?”
“我们班同学们的知识就是丰富。”
“刚才的两个同学很勇敢,谁还敢挑战他们?”
……
【案例二】
一位老师在执教“紫藤萝瀑布”,与学生作如下对话:
师:大家预习时就知道,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按照常理,作者这时候应该十分焦虑悲痛,可老师不明白的是,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她看到紫藤萝还会产生“喜悦”的情绪,这岂不是有违常理吗?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研究这个矛盾――一个焦虑悲痛的人怎会一下子变得“宁静”“喜悦”。
生:因为作者看见了美丽的紫藤萝花儿。
师:你是说,只要看见美丽的花儿,人们的悲痛之情就会缓解,甚至还会转悲为喜吗?
生:不是,只有遇见紫藤萝花才会这样。(有学生露出疑惑沉思之色)
师:如果我们在医院门口都栽种紫藤萝花儿,是不是心理诊所就都不需要了?栽种一些像瀑布一样的紫藤萝就可以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了嘛!
生: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见到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觉得花儿仿佛有了生命,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所以会带走焦虑和悲痛。
师:但老师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紫藤萝花儿就能够带走焦虑和悲痛呢?
生:虽然作者很是焦虑悲痛,但文章后面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个体生命虽然有止境。人类生命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作者从花的生命力中感悟到人生的美好。
在目前的日常语文教学中,特别是有人在班级听课时,我们都希望班上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多举手,甚至有时在听课前一天特别叮嘱学生,明天有领导和老师来听课,课上一定要敢说、多说。在经过一番叮咛之后,也许那堂教研课上孩子们举手的稍微多了几个,但好景不长,慢慢地,课堂又会回到原来一样的沉寂状态。这种现状,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不得不令人反思。在平时的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发现,学生不愿说,甚至到了高年级干脆不说的现状,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自己造成的。
我想,高效的课堂必定是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共同思考的课堂,那就需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愿意倾听、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敢于站起来回答,有想说、乐说的愿望。案例一中的X老师通过他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表达氛围,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表达习惯,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语言对学生课堂表达欲望的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别紧张,你的想法挺好,能把想法说清楚吗?”――这位有“想法”的学生分明是一个很聪明,但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这应该是一个没有回答出问题的中等生或后进生。案例中X老师及时的鼓励性点评很好地呵护了那些基础薄弱,不善言谈学生们的自尊,让他们感觉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只要有了思考即便是答错了老师也是认可的,再加上平时适时表扬这些学生的点滴进步,包括他们课堂上经过思考后的好的、精彩的答案,久而久之,孩子们在课堂上就有了敢说、想说的欲望。X老师的两堂教研课上学生参与积极,乐于表达,特别是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都有举手表达的欲望,这与老师平时重视学生课堂表达愿望,对学生有效激励是分不开的。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师道尊严”,但是,殊不知,这样会让学生更加害怕教师,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想,只有老师真正放下架子,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发自内心地“移情”于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才会克服心理障碍,对学习产生兴趣,在课堂和课后敢说、乐说、善说。
其实,让学生想说、乐说,除了需重视对学生个体的鼓励性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小组竞赛机制。我想,在小组中引进竞赛机制对于调动学生表达愿望的作用丝毫不得小觑,有不少中等生、后进生,经过思考也能获得一些自己的感受,可是他们向来是属于徘徊在“说”与“不说”之间的一类人,现在引入小组竞赛机制后,他能毫无疑问地选择“说”,因为小组需要他“说”,他“说”的动机能得到认可,他不是为自己,他是为集体而战斗。有很多学生向来没有信心主动回答问题,可是现在的形势要求为了集体的荣誉必须站起来,在小组竞赛或考核机制下,他不站起来,他的组员会“胁迫”他站起来,几次之后,他的声音就逐渐大起来了,他的表达就能逐渐清晰起来,此时老师适时地为他送去掌声,沉默寡言的他就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表达得很好。当然,个人评价也好,小组激励也罢,都是为了找出学生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对症下药,找出应对解决的办法。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想法,我们也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而应该从中找出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找出问题的原因,点评的范围也要全面、细致,从内容、语言、态度、情感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进行评价。总之,采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想说方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层层递进,不断进步,从而变得乐说、善说。当然,我们解放学生的嘴巴,方式还有许多,比如让学生自评、互评、开放表达。总之,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表达愿望的非智力因素都要充分运用起来。
当然,让学生敢说、想说,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对教师而言也许只是较低层次的要求,运用于各门学科知识,也许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因为老师们只要牢固树立一种对学生多鼓励、多激励的意识就可以了。但语文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广度、思考的深度对语文老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在平时的课堂上,语文素养特别好的学生,无需引领,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的引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时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考虑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种种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