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测试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8: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智商测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智商测试

篇1

1、测试智商,有专门的智商测试题。现在互联网上有非常多。但是通过测试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更推荐去专门的智商测试机构,让专业人士进行综合的评估。

2、智商测试是一种科学测试行为。智商测验包括十一个项目,有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分别测验,完成整个测验大约需要一小时,汇总分析,写出测验报告约需要一个小时。

3、研究发现,智商测试“存在根本性缺陷”,仅凭智商测试衡量智力是“错误的”。有史以来关于人类智力的最大规模研究发现,认为仅凭智商测试就可以衡量智力的观点是错误的。研究发现,智力至少由三种截然不同的特征组成。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智商又称智能,是指人所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智慧和才能的心理活动,包括对事物的感知、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能力。影响儿童智能发育的因素很多,其中健康的大脑是智能培养的物质基础。刚出生的新生儿脑重量约有360克,头围约36厘米,2岁时脑的重量已经增加到1 400克,头围约47~48厘米,脑的各叶分区明显,沟回形成加深。随着大脑的不断生长发育和完善,孩子的智能也处于迅速的发育过程中,智能的发育有时受到遗传和环境、身体内、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一般看来,大多数儿童的遗传因素相差并不大,其智力发展的差别主要与后天性的教育和实践有关,良好的外界刺激,对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功不可没。印度狼孩的故事告诉人们,儿童的早期教育对智力开发十分重要,而这个阶段的儿童基本上生活在父母身边,所以父母是儿童早期智能开发的第一启蒙人。

篇3

孩子的身体一直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任何检测结果都只能代表孩子在某个时期的发育程度。比如,有些孩子说话早,有些孩子说话晚;有些孩子走路早,有些孩子走路晚,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同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各个功能区发育不均衡的现象也很正常,有的孩子可能在适应性方面比较超前,有的孩子可能在大运动方面比较超前,有的孩子可能在精细运动或语言方面比较超前。家长不应该过度看重智商测试结果,更不能要求孩子的各个功能区都必须完美。

智商测试的结果与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都有关,不同的测试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个认真负责、工作阅历丰富的医生与一个初出茅庐、马虎了事的检测者,检测结果会截然不同。而且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检测结果肯定也不一样。此外,孩子的发育情况同样会影响检测结果。比如,有些孩子较胖,做翻身、攀爬这样的动作肯定不如体重轻的孩子灵活,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是运动神经或者智力发育落后。有些孩子由于当时情绪不佳,在测试时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认生而不配合测试,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也不准确。

篇4

[点评]此事的根源是在“绩效考核”上。教师的工资与学生的分数挂钩,与学生的智商挂钩,这样的做法确实极其不妥乃至荒谬,但我们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目前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下,怎样的评定才更为合理和妥当?这确实是各地教管部门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无锡市虽然已经叫停了这个智商测试,但如果仍然拿不出一套合理的绩效工资考评办法,那么类似的事件就仍有可能再度发生。

少年足球成败论

前段时间,北京地坛小学足球队与来访的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赛,结果以0:15惨败。为挽回颜面,隔几天后北京小学足球冠军队南湖东园小学越野队主动约战俄罗斯队,谁知最终以3:7的比分输掉比赛。据报道,中方的球员在身高上有优势,但在技术、体能上劣于俄方。另据了解,此次来华参赛的俄罗斯小学球队曾获2011年西伯利亚联邦区冠军,实力很强。

[点评]按理说,一两次的成败不足以论英雄,况且中国是以小学校园业余球队对抗俄罗斯专业少年足球队,本身欠缺可比性,所以对这样的失败原本就不该做过多的苛责。该事件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的培养机制,和教育理念,才让公众浮想联翩:我们的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重智力轻体育,我们的家长过度溺爱孩子……都说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如果一个国家的少年整体身体素质不高,那么未来的重任谁来担起?

“校长撑腰体”引发的道德反思

2011年9月21日,在北京大学各院系及行业校友会负责人座谈会上,北大的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在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时,称“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句话后来被网友衍生出多个版本,称为“校长撑腰体”。近期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也公开表示支持吴志攀副校长的“撑腰体”。

[点评]道德当然需要反思,但善行更应该传扬。与其过分谴责路人的冷漠和不义,不如从那些义无反顾的善行中,思考该如何重建我们的道德良心。这种重建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呼吁的层面,也不应仅是法律层面奖惩机制的建立,而应从经济、文化、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它应是良好社会道德秩序的维护。“校长撑腰体”为何而红?因为道德需要“撑腰”。

篇5

智商测试无法定“终身”

“智力水平可以通过智商检测方法验定”的看法。长期被不少心理学家所认同。不过,采用单纯的智商检测法来判断人的聪明和愚笨,也越来越受到质疑。比如,人们发现,虽然智商检验得分能够预示在校学生成绩的优劣,但智商测验得分高低与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是否成功却没有什么必然关系。原因是,孩子的智商是不断变化的,并非一查定终身。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17岁之前的智商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年纪越小变化越大。有关专家认为,一次智商测试只能说明他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而不能作为预测将来智力的指南。就是说,单纯的智商指数并不能说明孩子是“天才”还是“庸才”。事实上,有些儿童时代被测试智力平平但日后却表现出色,也有些曾被证明智商超人,后来却一事无成。这些事例比比皆是。

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

用智商检测来推断孩子的前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人们对智能的定义已有了新的认识,其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智能多元论”的观点最具影响力,并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智力单因素论的批判历来就有,加德纳虽不是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第一人,但他的批判以及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使传统智力测试的若干局限性愈加突显。加德纳认为,人类有7种彼此相对独立的智能。

1、语言能力:即指对文字意义和词句搭配的敏感性。

2、逻辑――数学能力:指处理连锁推理及识别模式和次序的能力。

3、音乐能力:是指对音节、旋律、节奏和音调的敏感性。

4、身体活动能力:是指肢体活动、运动、平衡、反应等的能力。

5、人际关系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即指理解人和能与人处理好关系的能力。

6、空间感知能力:准确地感知世界以及再创造或改造世界某个空间的能力。

篇6

高职院校的授课方式、学习进度和考试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很多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适应,学习没有计划性,也不会运用好的方法,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有的学生是被逼着去上课的,他们缺乏基本的求知欲望,上课是为了拿学分,从而顺利毕业,久而久之,必定导致严重的厌学情绪。赏识教育紧扣素质教育的脉搏,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秉持赏识、鼓励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的态度,主动去学习,最终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它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允许学生失败,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加以扩大与强化,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二)消除逆反心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逆反心理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在家里他们在乎个人的空间,希望得到家长的认同,不再顺从父母的教育言语;在学校他们反感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有时故意与老师抬杆,挖苦思想进步的同学,甚至不顾后果与老师或同学发生冲突,不遵守规章制度,个人英雄主义突出,集体协作精神缺乏。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师生关系紧张,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在学生犯错误或者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一味简单地责罚,而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去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帮学生解决难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建立对教师的信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更愿意把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内化成个人的需求。教育者通过真诚地沟通、积极地鼓励、无私地赞扬,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收敛张扬和叛逆,有利于学习的有效进行。

(三)培养集体观念,强化自制力

高职学生容易过度关注自我,认识或处理事情喜欢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利益为先,喜欢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行为上我行我素,不愿与他人合作共事,认为依赖集体力量解决问题是个人无能的表现,缺少团队精神和团结意识。有的学生做事冲动、不理智,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个人欲望强,自我节制意识淡薄。教育者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现自我塑造好平台,让每个学生感觉自我存在的重要价值,相信集体,依靠集体,热爱集体,在集体中成长,增强集体荣誉感。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教育者要鼓励学生抵制各种诱惑,提出严格的要求,激励学生要与不正之风作长期的、坚决的斗争,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杜绝上课迟到、旷课、考试作弊等违纪行为,摆脱网络游戏的祸害,培养自制、独立、果断、坚定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二、当前赏识教育在实施中的主要误区

(一)只赏识,不批评

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很多教育者陷入了“只赏识,不批评”的误区,一味用赏识满足学生,最后导致出现“赏识依赖症”,学生努力是为了获得赏识而不是进步,考高分是为了博取老师家长的表扬而不是获取知识。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没有把握赏识教育的本质,赏识教育并不是迁就的教育和过分包容的教育,也包含了适当的批评和惩罚。教育者不能一味的表扬或批评,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因材施教,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学生做得对,做得好,就应该客观、真诚地表扬,如果犯了错误,就要及时提出批评,批评也要适当,注意保护学生自尊。

(二)赏识不适度

在赏识教育中,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曾经有一位家长非常认可赏识教育,并将之应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无论做家务,还是完成作业,他都会尽量表扬孩子。后来,他发现孩子听不得批评了,委婉的劝说也会使孩子心情低落,遇到困难也容易自暴自弃。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没有把握好赏识的尺度。教育者要达到赏识的目的,必须掌握好火候,严防“过”与“不及”。若赏识不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反之,则会导致学生自满任性,不能客观认识自己。要把握好赏识的“度”,对胆小的学生多肯定鼓励,善于捕捉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恰当赏识。赏识教育要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赏识人生,赏识世界。

(三)溺爱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但不是“溺爱”。教育者关爱学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要正确区分赏识与溺爱的界限,实施理性的赏识教育。学生的成长需要肯定、包容和理解,一味地满足其物质欲望,忽视心理需求,不能使其健康成长。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其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并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发展,满足学生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溺爱是不科学的,不是真正的爱,更不是赏识教育。要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当学生遭遇挫折时,教育者要本着包容和爱的原则鼓励学生,使其从容面对挫折与困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要鼓励学生培养自信心,自信心越强,对成功的期望越大,就越容易获得成功。

(四)一好百好,相互比较

不少教育者存有一种偏见,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也会好,包括性格与行为,所谓“一好百好”。相反,把成绩差的同学视为在性格、行为各方面都很差。这是典型的对学生缺乏全面了解,没有认识学生优缺点的一种偏见,这种偏见会助长“好学生”的优越感,抹杀“坏学生”积极性,衍生出许多心理问题。相互比较,是指教育者喜欢把学生与学生比较,通过比较来鉴别高低与优劣,对优异者进行赞美,认为有助于学生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这恰恰忽视了学生之间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三、赏识教育实施的主要策略

(一)培养赏识意识,关注学生心理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及时赏识,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还要有崇高的品德及循循善诱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学习、特长等情况有全面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作出不同的赏识;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会因基础好而粗心大意,有的则灰心丧气,教师通过个别鼓励,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防止情况恶化。教师要深入学生生活,关心学生成长,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提供解决策略和必要帮扶。

(二)把握时机,及时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细心观察、倾听和理解学生,注意把握赏识教育的时机,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注,哪怕是非常细微的进步,都要给与相应赞赏,及时鼓励学生,使学生感觉被关爱和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一名同学都关注到位,赏识性、激励性的语言表达不够及时,随性的评价反而占了很大比例。这要求教师善于用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学生的美,不放过任何一个合理的赏识机会,也不滥于给出赏识评价。以此为契机,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其持续进步,用赏识、爱心和真诚去激活高职院校课堂,让一个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在赏识教育中乘着梦想的翅膀飞翔。

(三)因材施教,正确赏识

高职学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赏识的方法也要有所侧重。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教育者要分析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赏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要获得的赏识差异较大,有的想得到信任,有的想得到鼓励,有的想得到赞美,对某些思想顽固的学生,或许适当的批评与惩罚效果更好。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赏识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教育者赏识评价的方法和内容要有所区别,要适时、正确地进行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赏识同批评、惩罚等方法结合运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四)认识局限,讲究艺术

教育者要认识到,赏识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它解决不了所有的教育问题。赏识带给了学生自信,催生了付诸实践的强大动力,使学生获得成功。如果不加节制地赏识学生的一切,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我是无敌超人”的心理陷阱,当遇到失败的挫折时,可能致使学生“一泻千里”,从此不敢面对现实,不再愿意挑战自我。赏识也要讲究艺术,语言上多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促使学生发愤图强,而不是懈怠堕落;可以通过恰到好处的行动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重视和欣赏,激发学习的干劲;不要忽视体态语言的妙效,“拍拍肩”、“摸摸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给予学生无穷的力量;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本文来自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五)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实施赏识教育要注重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联动的机制体制,形成赏识合力,促进教育效果。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身存在自卑、厌学、消极等诸多问题,这些家长、老师眼中的“后进行”如何发生本质改变,进入“优等生”的行列,这需要多方赏识教育的联动。通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共同协调、研究,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家庭要为学校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平台,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7

新数据源分析将打破传统商业模式

以司机保险为例,远程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意味着基于保险精算表格的共享风险模式的终结,因为司机这个群体从整个人口中消失了,保险是基于对实际驾驶行为的分析来进行收费。医疗保险据此也不会太远,而且这可能正成为公共医疗系统的现实――重新将精力集中在主动式的医疗保健而不是被动地响应疾病的治疗。进一步的,越来越多的像审计师这样的白领正期待分析自动化时代的到来。这是脑力劳动机械化的一个逻辑延续――我们已经忘记了不久前“电脑”和“计算器”还曾是人们的职位名称。

决策者将广泛使用共享、沉浸式的分析体验

BI的发展一直专注在小型设备上,但是现在将转为专注于非常大(像一面墙那么大)的触屏设备上。这使得整个团队可以共同对数据进行实时探索并由此做出决策。在2015年,有39%的人表示,影响决策制定的三大原因之一是与同事的意见不一致,而到2021年,我们所有人都会一起在数据中工作。

BI将会支持更广泛、完全的人类学习模式

2015年,数据得以可视化。但并不是所有使用数据的人都能够获得同等的视觉导向。人类运用个体的感官输入进行学习,这通常有三种模式――听觉型、阅读型以及视觉型或动态型。

到2021年,商业智能将利用信息传递手段使用所有学习模式,比如对于听觉型的学习者,会自动生成口头或书面的叙述形式来描述所选数据的形状或者图表内容。与此类似,3D打印图表绘制对于动态型的学习者而言无疑是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这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谁工作得最好。当然,对于视觉导向的学习者来说,他们面临的选择将会增加,利用大量高分辨率显示器实现大量数据集的展现甚至虚拟现实的体验。

对数据的解读能力将大大提高

毫无疑问,在未来五年里,人们对各种形式的数据可视化将更为熟悉,将会更容易从图表中读取和利用其中的深刻洞见。(这与人们对电影的解读非常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熟悉胶片的“语言”并把对电影的解读作为人类的第二天性)也许更重要的是,教育系统将会加入更多商业分析和其他课程。领先的公司将会对员工进行数据读写能力的培训,因为他们意识到员工的数据解读能力将为企业增加竞争优势。当然,更多有数据学习经验的人对于数据的要求也会更多。

个人分析能力成为基本要求

我们看到的一些自我量化的行动也许现在看来非常让人厌恶,但是随着服务和设备产生更多的数据,这些行为很快就会成为一种惯例。因为,这些对“我的数据”进行个人分析会成为自我改善的一种方式。

不仅如此,人们还会越来越多的在家庭生活以及社交生活(无论是地理上的还是兴趣分享上的)中使用分析。对于软件供应商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暗示,它代表了另一个消费趋势,个人喜好终将会导致“携带个人化的分析工具”时代的到来。

更多人将会利用预测分析

虽然许多企业都会安排一些人做更为复杂的统计预测,但是这并不普遍。行业分析师的数据显示,仅不到20%的人在广泛使用预测分析(作为他们BI项目的一部分)。要克服这一障碍有两个至关重要的驱动力。首先是使用技术,通过自动向他们展示未来趋势来推动那些非统计专业的人士使用预测分析工具。比如,使用最佳模式来预测三个时期的支出情况的线形图,用叙述的形式告诉用户,KPI将会在某个日子掉落到一个不可接受的范围,或者在分析应用里使用蒙特卡罗模拟算法。第二个驱动力是让工具变得更广泛可用,从而支持预测性模型。过去,技术和知识是不对称地分布在少数专家手中的。到2021年,这种持续还不到20年(通过开源R统计语言)的现象就将会完成古腾堡为了写作所做的统计概率分析。

分析历史数据变得更简单

数据存储花费的急剧下降意味着,到2021年,各机构将拥有可访问的可读形式的数据(没有磁带备份),可以及时回溯。这将实现算法识别和深度模式的分析,分析过去的数据,证明分析周期超过经济周期是有用的。这还将帮助机构不要重蹈覆辙。以上次经济萧条为例,由于数据已经无法回溯,企业因此不能学到教训,这在2021年就不会发生了。

智能决策自动化(IDA)将随着机器更智能而采用更多商务决策

在2016年,IDA只能处理简单的战术(例如单个客户/状态)决策,但是由于AI在学习和模型中的应用更为广泛,IDA将会有更广泛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决策树形图的展现。像谷歌这样的先行者让它的机器学习软件(TensorFlow)开源化的举措,只会增加AI在决策中的使用,但这是有局限性的。

更多机构将会进行决策回顾

根据Qlik收集的数据显示,2015年只有23%的机构会例行查看商务决策的结果。鉴于此,投入BI的理由常常是“提高决策能力”。到2021年,更多机构将会塑造更多决策。“决策”因此也会成为BI元数据类型,因此也是可以分析的。我们可以看到机构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输入和输出是什么,或许还可以看到哪个团队做出了最佳决策。

混合的启发式/算法管理以及决策制定将会在一些机构内形成

理想的管理团队能够汇集人们学习经验中的积极元素,并通过启发式的决策以及算法计算表达出来。这让每一个会议桌前的人都可以发声。这是主观和客观的混合体――试想柯克船长和斯波克博士――依据数据和其他内容一起做出决策。到了2021年,这种混合的情况将会以自动生成的数据故事的形式来启发和延展人们的观点,除了这以外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呢?由电脑产生出来的阿凡达可展现数据和提供输入语言,这应该不断太牵强。

以上仅是笔者对BI未来的几点预测,当然也可能过于乐观或过于消极,其未来发展趋势或许也会因外部突发事件而带来变化。

相关链接

建立科学决策分析模型

第一步,为数据驱动决策打下基础。 企业需要将各类数据源连接在一起,以便每个业务团队都可在语境中查看数据,这个过程应确保每个人都能基于同一组数据开展业务。

篇8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三角形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4)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5)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x轴、y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轴、y轴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

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

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

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y=0,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x=0,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即原点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上,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初二数学复习方法按部就班

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

强调理解

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新学一个定理,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基本训练

学习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高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

重视错误

订一个错题本,专门搜集自己的错题,这些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复习时,这个错题本也就成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数学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妄想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熟记书本内容后将书后习题认真写好,有些同学可能认为书后习题太简单不值得做,这种想法是极不可取的,书后习题的作用不仅帮助你将书本内容记牢,还辅助你将书写格式规范化,从而使自己的解题结构紧密而又严整,公式定理能够运用的恰如其分,以减少考试中无谓的失分。

平时的数学学习:

1课前认真预习.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得听老师讲课,通过预习,掌握度要达到百分之八十.带着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去听老师讲课,来解答这类的问题.预习还可以使听课的整体效率提高.具体的预习方法:将书上的题目做完,画出知识点,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5-20分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将练习册做完.

篇9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注:硫磺:淡黄色。

4、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篇10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

(1)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三、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全称

简称

行政中心

A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I

内蒙古

呼和浩特

B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J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

C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K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D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H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E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L西藏自治区

拉萨

上海

上海

江西省

南昌

重庆

重庆

福建省

福州

河北

石家庄

广东省

广州

河南

郑州

海南省

海口

湖北

武汉

安徽省

合肥

a、北回归线穿过的省(4个):F台湾、G广东、H广西、A云南

b、邻国最多的省、面积最大的省:J新疆

c、邻省最多的省、跨经度最大的省:I

d、跨纬度最大的省:M海南省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众多的人口的国家及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统计的数据为13.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

(2)人口方面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东部人口密度大,尤其是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密度小。

(5)人口地理界线:黑河(黑龙江)------

腾冲(云南省)。

(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河南省,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56个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1.6%),少数民族55个。

(2)a、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民族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西藏自治区—藏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蒙古族。

c、台湾省--高山族,海南省--黎族,东北地区--满族、朝鲜族,西北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西南地区--傣族、苗族、彝族等。

(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自治。

二、民族分布的最大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民族分布状况:汉族遍布全国,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

三、民族文化

傣族——泼水节,藏族——雪顿节、信奉佛教,回族——开斋节、信奉伊斯兰教,蒙古族——那达慕节,高山族——丰收节,彝族——火把节,朝鲜族——长鼓舞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

地势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之间

盆地和高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和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5)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

天山①~阴山②

昆仑山③~秦岭④

南岭⑤

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⑥~太行山⑦

~巫山⑧~雪峰山⑨

长白山⑩~武夷山11

台湾山脉12

西北-东南

阿尔泰山脉13

祁(qí)连山脉14

南北走向

贺兰山15

横断山16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17(最雄

伟的山脉)

(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①四大盆地:

②四大高原:

准噶尔盆地(A):位置最北,纬度最高

内蒙古高原(E):广阔坦荡

塔里木盆地(B):面积最大,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

黄土高原(F):沟壑(hè)纵横

柴达木盆地(C):海拔最高、“聚宝盆”之称

云贵高原(G):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

四川盆地(D):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有“天府之国”之称

青藏高原(H):世界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③三大平原:

④三大丘陵:

东北平原(I):面积最大,

“黑土地”

辽东丘陵(L)

华北平原(J):主要由黄河冲积形成,也被称为“黄淮海平原”

山东丘陵(M)

长江中下游平原(K):“鱼米之乡”之称

东南丘陵(N)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一、气温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作物

水稻

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

春小麦

青稞

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二、降水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四类干湿区:

干湿类型

降水量(毫米)

分布地区举例

植被

农业类型

湿润区

大于800mm

南方地区

森林

水田农业

半湿润区

400mm―800mm

华北平原

森林、草原

旱作农业

半干旱区

200mm―400mm

内蒙古高原东部

草原、荒漠

畜牧业

干旱区

小于200mm

西北地区大部

荒漠

三、气候: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

(1)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2)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

3、我国的季风:

(1)夏季风与冬季风:

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夏季风

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

偏北风

寒冷干燥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a、季风区: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b、非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

c、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一、我国的湖泊:

(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J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K鄱(Pó)阳湖(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

(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

(2)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2/3。

(3)主要外流河:

a:注入太平洋:

A长江、B黄河、

C珠江、D黑龙江、

E淮河、澜沧江(湄公河)。

b:注入印度洋:

H雅鲁藏布江、怒江

c:唯一注入北冰洋:

F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f:人工运河:

I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

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4)主要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G塔里木河。

(5)内外流河的水源补给: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不同。

三、长江与黄河概况:

识图一:

源地:A唐古拉山

注入海洋:B东海

分界点:C宜昌,

D湖口

支流:E汉江、F嘉陵江、G岷江、H雅砻江、I赣江、

J湘江、K乌江

湖泊:L鄱阳湖、M洞庭湖

水电站:N葛洲坝、O三峡

城市:P上海、Q南京、R

汉、S重庆、T攀枝花

识图二:

源地:A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B渤海

分界点:C河口、

D桃花峪

支流:E湟水、

F汾河、

G渭河

水电站:H龙羊峡、

I刘家峡、

J青铜峡、

K三门峡、

L小浪底

省区城市:M陕西、N山西、O内蒙古、P河南、Q郑州、R山东、S四川

(1)长江、黄河概况:

注入海洋

源地

分界点

主要支流

流经地形区

长江

东海

(青海)

唐古拉山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汉江(最大支流)、嘉陵江、岷江、雅砻江、赣江、湘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

渤海

(青海)

巴颜喀拉山

内蒙古河口

河南桃花峪

湟水、汾河、渭河(最大支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a、长江干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我国最长、水量最大的、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世界前三的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水量世界前三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

b、黄河干流长5500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宝库”: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黄金水道”,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四川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b、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

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

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

灾害种类

分布地区

原因

旱灾

华北平原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

南方地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

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滑坡、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西南最集中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寒潮

北方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风暴潮

东南沿海

濒临西北太平洋

3、避灾:

(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

(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比重最大)

(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

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

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山地多,平地少。(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

后备耕地资源缺乏。(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二节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

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五、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

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

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活动课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及分类:

(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源于自然界、有用性)如土地、矿产、森林、水能、太阳能等。

(2)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矿产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现状: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及其地位:

(1)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部门。

(2)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地区分布

1、东西部差异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为界,可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区。

(2)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2、南北差异

(1)东部以800mm(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2)粮食作物:南稻北麦。

(3)油料作物:南方油菜,北方花生。

(4)糖料作物:南方甘蔗,北方甜菜。

(5)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麦),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冬小麦),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6)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水资源、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

2、布局原则: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区---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耕作业,宜粮则粮;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畜牧业,宜牧则牧;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淡水渔业,宜渔则渔。城市郊区发展郊区农业(花卉、蔬菜、肉、蛋等)---市场需求;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一、工业的地位及分类:(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把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如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

把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玩具等。

二、能源与原材料分布:

(1)煤炭资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

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有“乌金三角”之称。山西有“煤海”之称。

(2)石油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a、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最多,有“西气东输”管道从新疆轮南到上海。

(3)能源分布特点:煤、石油等能源以北方居多,南方多水能

三、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及分布特点:(北重南轻,中间两个为综合)

(1)四大工业基地及特点、中心城市:

代号

工业基地名称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hù)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的性质及特点

重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中心城市

沈阳、大连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广州、深圳、珠海

(2)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我国工业分布不均衡,东部工业分布密集,西部工业分布稀疏,表现沿江河、沿海、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五、高新技术产业:

(1)它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为“龙头”的产业,其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主要特点:从业人员中科研和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大;成本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所占份额大;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3)分布及分布特点:大多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集中地,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大分散、

小集中”的特点。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4)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北京-中关村号称中国的:“硅谷”。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一、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及现代五大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二、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

运速

运价

运量

适合的运输

航空运输

飞机

最快

最高

最少

贵重急需量少等货物运输

铁路运输

火车

较快

较低

较大

远程量大货物运输

公路运输

汽车

较慢

较高

较少

短途运输,灵活方便

水路运输

最慢

最低

最大

远程大宗笨重货物运输

(1)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2)最机动灵活,能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服务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

(3)以运输液体、气体为主,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小:

管道运输。

三、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1)一般说来贵重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选航空运输。

(2)容易死亡、变质的货物、鲜货、短途可用公路运输。

(3)大宗笨重不急需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可选择水路或铁路运输(靠水则水路,靠铁路则铁路)。

四、交通运输网:

(1)铁路主干网。

方向

铁路干线名称

起止点

南北

方向

京沪线

北京-上海

京九线

北京-香港九龙

京哈线

哈尔滨-北京

京广线

北京-广州

焦柳线

河南焦作-广西柳州

宝成-成昆线

陕西宝鸡-成都-昆明

青藏线

青海西宁-拉萨

东西

方向

京包-包兰线

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第二亚欧大陆桥东段)

江苏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沪昆线

上海-昆明

滨洲-滨绥线

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

南昆线

昆明-南宁

(2)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3)全国交通运输中心: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等。

(4)青藏公路---“世界屋脊”生命线,承担着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

(5)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西宁--拉萨。

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1、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

北方民居:院落开阔(地形平坦),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墙厚窗小(冬季低温,保温)。

南方民居:院落较小(地形复杂),墙薄窗大(夏季高温,散热),屋顶坡度大(降水多,便于雨水流泻)。

傣家竹楼:下层架空,上层住人(炎热,潮湿)。

陕北窑洞:(气候干燥,冬季低温)。

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北方吃面食(种小麦);南方吃米饭(种水稻);西北地区以肉奶为主(牧区);北方饮暖性的红茶和花茶(低温);南方饮绿茶(炎热)。

篇11

除了年度最受关注的Hyperaunk,Hyperfuse也备受推崇。它与Hyperdunk同样在技术与理念设计方面表现出众,只不过在科技上稍稍逊色,个人认为,这些技术上的逊色,并不会给实战带来实质的影响,而且相较对于Hyperdunk来说,Hyperdunk的价格更平易近人,这也是本人将Hyperdunk作为首款评测的的原因。

第一次拿到这双鞋的时候,我就被它的轻质所吸引。而看似脆弱的鞋面,触摸后却能明显感觉到透气网布融合胶质涂层所带来的坚韧,这就是Hypermse独有的鞋面材料。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穿上它。首次上脚时,由于是整码,穿进去费了不少力,但鞋内的空间却非常合脚。Hypermse的内靴针对亚洲人脚型进行了改良,借着Hvperfuse独有的鞋面材料,在鞋带系紧的一瞬,能明显感觉到它带来的支撑性,而材料本身就能看出它特有的透气性。

说了这么多,该下场了。Lei’s go!

自于北方冬季的低温,不能进行外场测试,只能针对内场进行,但这也对防滑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耐磨测试是无法做到了。缓震起初也明显偏硬了一些,尤其是前掌带来的感觉――这似乎是前后掌Zoom的安装位置问题,只能期待下场后的反应情况。初期的包裹性令本人非常满意,柔软的内靴紧紧包裹着脚踝,实在按撩不住要去一搏的冲动!

30分钟的半场下来,笔者的肺都要炸了,看来久不运动带来的弊端颇多啊!不过对于Hyperfuse则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它最值得一提的,自然是透气方面。为了保暖,冬季的体育馆并没有通风设置,以往大概十分钟左右脚就会感觉到闷热了。而穿着Hyperfuse却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不需要快速移动的半场对抗,仍能感觉鞋内的空气流通,非常舒服。由于我的脚出汗严重,脱下鞋时脚底虽然湿了,但是仍旧给Hyperfuse的透气性以充分的肯定。如果满分为十分,已的透气性可以得到9分。

说到防滑性,其实这是我最在乎的问题。突破是我最主要的得分方式,失去防滑性几乎就等于失去了得分手段,这绝对是我不能容忍的,而Hyperfuse鞋底的复合纹路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由于纹路过于细小,地板也并不是十分干净,需要笔者花费两分钟时间用手去擦下鞋底,以保证抓地性。所以,Hypeduse应付干净的地板还是不错的,但对不常清洁的地面却有些力不从心了。对于qyperfuse的抓地力,笔者给了7分。

保护性相对职业球员更为重要。因为职业赛场的对抗性更激烈,球员需要更多的保护,同样业余玩家也不能忽略这一点,毕竟多一份保护就多一份从容嘛。Hyperfuse的保护性,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踏实,这一点直到30分钟对抗结束依然没有改变。鞋身涂层材料的强度,以及脚踝的保护性都没有一丝不安的存在,韧度适中,并且不会带来负担感,笔者给予8.5分的高评价。

现在要说说非常重要的缓震性了。在Nike主要的四种科技中(Sole、Max、Zoom、Shox)笔者最青睐的无疑是Zoom,并非Zoom有多么出色,仅仅是适合自己罢了。Hyperfuse在平时行走中,并不会过多地感觉到Zoom的存在,而在跑动中就非常明显了。虽然依旧有些偏硬,不过带来的舒适度确是足够了。在没有碳板支撑的情况下,Hyperfuse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大家都知道,碳板的作用是抗球鞋过度扭转,实际上在今天所生产的球鞋中,大多数都不需要使用碳板来达到这个目的,毕竟球鞋的科技进步已非昨日可比了。缓震方面,给予Hyperfuse8分是绰绰有余的

在接下来的几轮半场对抗中,笔者的双脚逐渐适应了球鞋,球鞋的合脚性也在逐渐提高。纵观Hyperfuse的整体设计,还是非常出色的,不愧是Nike的精心之作,但仍有不足的方面。Hyperfuse的鞋面虽然韧度与支撑性尚可,但显得单薄,配合内靴也感觉得到。好在球鞋本身非常合脚,所以上脚后还是比较令人满意。另外,鞋帮高度有些偏高,保护性提高的同时,必然损失了灵活性。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这种高保护性显得有些多余。笔者长时间穿着后,也感到稍有些酸痛,只能将鞋带稍微松开一些,实属无奈。

内场测试抓地力本身,就会对球鞋有着很高的要求。Hyperfuse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只能说马马虎虎。笔者仔细看了下鞋底的纹路,并不是很深。这就是说,在多次外场实战后,鞋底的纹路会很容易磨平。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进行内场实战,无疑是“杯具”。

当然这个责任不能归咎于Hyperfuse,这也是Nike近几年球鞋制造的通病。大底耐磨度是决定一双鞋寿命的关键,Nike这么做无疑是在降低球鞋的使用寿命(奸商)。

整体来说,Hyperfuse还是令人满意的。新材料的应用无疑是种冒险,从这方面来说,Hyperfuse也算是试水产品,相信在未来的Hyperfuse系列中,会逐渐改善一些不足,这也是笔者的期待。

作为adidas当前力推的鞋款,adlZero的确有着众多出色之处。极致的373克重量。虽然稍逊色于科比的系列鞋,但也大大突破了以往阿迪达斯给人的厚重感,而且相较Nike的耐用度,adidas明显比其高很多。至于性能方面是否有差距,那我们用评测来说话吧!

在接触adlZero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双中帮球鞋鞋子到手才发现是个错误。一双低帮球鞋,附加adlZero特有的脚踝保护装置,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我们知道,罗斯也是喜欢低帮球鞋的,而他又喜欢用护具保护自己的脚踝。阿迪公司也熟知这点,因此贴心地加入了脚踝保护装置。这无疑是鱼和熊掌兼得的做法,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不失去保护性。而大底的新天足设计,也是非常让人看好。毕竟adldas天足的经典,已经不能自拔地深入心中。adiZero同样有着出色的透气性,从鞋子内侧的透气网布,以及鞋身分布的透气孔就能看出这一点。究竟效果如何,当然只有穿上才知道。

寒冬使得外场测试仍然无法进行,但根据以往对adidas的了解,感觉adiZero有着不错的耐磨性、

在进行内场测试之前,笔者早早就换好了鞋子。鞋带系紧后可以感觉到主鞋帮正好位于脚踝下,明显的低帮设计。粘牢魔术贴后,脚踝被稳稳地保护了起来。莱卡弹性材料的内衬,不论从舒适和延伸性来说都非常不错,没有太多的负担感。在进行热身的时候,adiZero的轻量也着实

让笔者吃了一惊。不怕“童鞋”们笑话,笔者至今还没穿上过科比系列的4、5、6代,也不太了解300克左右的球鞋到底是个什么概念,而adiZero上脚后,才有了这种轻量初体验。很奇妙的感觉!如果不是脚踝保护装置在提醒你它是一双篮球鞋的话,你一定会错以为这是一双跑鞋!说心里话,我的脚并不习惯它,但我很喜欢它,前掌的adiPRENE+还是很明显的。不过这种材料在初期会给人很不错的脚感,但是随着球鞋使用欢数的增加,这种感觉会逐渐淡化,甚至最后会被忽略,这也是adidas一直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

经过近40分钟的半场对抗,adiZero实在太让我惊讶了。极致的轻量化几乎让我忘记了它的存在,但每次急停、启动又让我真切地感觉到它,这太奇妙了。我并不排斥低帮鞋,但上脚时仍会有一丝担忧。好在脚踝的保护装置,将这最后的一丝担忧也抹去了。我开始享受比赛,甚至忘记了要针对它的评测。最后十分钟我恢复了清醒,开始认真去感受它。

adiZero的透气性非常不错,但较Hyperfuse还是有些差距,对于我这汗脚选手仍然有些闷。内侧的透气措施,对我本人的作用并不大,我更关心脚背及脚底的透气方式。40分钟下来袜子还是湿了,但在可接受范围。如果透气眼的孔洞再稍大一些的话,相信会有很大的改观,但也必然失去了鞋身的支撑性!透气方面送出7.5分。

天足大底是我非常认可的科技。adiZero的大底是针对速度型开发的大底,鞋底贴地点设计得很合理,三个点都在发力点上,而发力点则用水晶橡胶制成。这种材料的抓地力非常好,在稍有灰尘的地板上,仍能做出急停与快速启动的动作。这种材料的弊端是怕水,稍微湿滑的地面,就会让这双鞋变成溜冰鞋。好在内场不必担心这些,反倒是在外场的塑胶地面应该多注意这个问题,抓地力给予8分。

篇12

1.工作量增加:公开课的性质和普通的课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它是教师业务的展示,谁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课就不能像平时那么随意,投入肯定要大得多。

2.怕被人议论、怕丢丑。教书这个活,说白了,是一个面子活。上的好不好,同行们都要议论几句,甚至有的话还比较刺耳,有压力,抬不起头。加上有的学校风气不正,心理压力更大。

3.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底气不足,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很多教师缺的就是金刚钻,不敢揽公开课这个瓷器活。缺乏自己的思考,缺乏见解,照本宣科,怎么可能上一节好课呢?一节课,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公开课,是一种独特的教研形式,其目的是示范、探索、研究,是教师生涯不可或缺的有效的业务进修,生命力还是存在的。

二、鼓励教师上公开课的措施

1.学校层面的措施

(1)公开课不要搞评比。一搞评比其功能就要异化。公开课的定位最好是就某一点进行探索,比如微格教学、问题生成、新课导入等等,课题要新,入口要小,对授课者、听课者来讲都是新课题,大家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更易于教师之间的交流。

(2)每一个教师都要有所准备,在授课之前,教研组最好搞一个说课活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自己的见解亮出来,把那些确有创新的,能给人启发的课推荐出来,让公开课变得有意思、有收获,这样公开课的研究功能才会放大到极致,起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作用。

(3)公开课要经常化。日本的教育专家左藤学说过:“你要想教师的业务素养得到提高,只有教师之间互相听课,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笔者的看法是,教研组的活动要真正开展起来,听课、评课是最实在的活动,公开课是最好的载体。集美中学每周开展一次教研组的“同题异构”活动坚持数年,大大提升了教研组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

(4)要营造教研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想教师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乐趣,就要把教师引导到教育研究的道路上来。把教育工作当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来研究,教研必须经常化、制度化,像集美中学那样“每周一次”,课后一定要评,评出思路、评出希望、评出反思。只要有一点可取的地方,就要给予掌声、给予肯定。有条件的学校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和外校的同行“同题异构”,打打“擂台”,交流、切磋、学习、提高。评课中要防止只说好话不研究问题的好人主义作风,对于那种“出风头”“好表现”之类的议论则要坚决打击,促进学校学风、教风的健康发展。

2.教师层面的措施

(1)凡是上公开课的教师都想把课上得很完美,无形中加大了自身的压力。其实,课完美不完美不重要,关键在于自己对这一节课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没有一点突破,只要有一点就是贡献,就能得到大家的好评。这就需要我们反复、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不要动不动就翻教参。就笔者的经验看,备课,先不要看别人的东西,首先是读,反复读,当形成自己的见解之后,再去看看参考书,哪些是他人的,哪些是自己的,真正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2)一般来说,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强于对学生、学法的研究,那么,可不可以换个角度想问题呢?把课的重点放在学生或者学法上面?很多人认为,公开课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课是讲给听课教师的――因为评课权在他们手里。其实,这种观念已经十分落后了。任何一节课,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从这个角度看,公开课的空间有多大啊,每一个班的学生不一样,每一节课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会给我们的教研一个大天地。评课,无妨也来一个改革,让学生也来评一评,他们最有发言权。那种所谓的目标明确,难点、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板书规范等僵化的评价指标也应该有所调整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