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8: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计划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计划管理论文

篇1

配网物资通用化程度不高。分析某公司近2年间的配网物资申报情况,并进行梳理、统计,涉及14中类(67小类)配网物资。统计发现,物料编码及申报单位的离散度较高。比如,低压电力电缆一小类,需求涉及658项物料编码,而其中534项为仅四家及以下单位上报的需求。配网物资标准化程度低,前期应用差。配网可研和初设阶段是整个配网管理的源头,配网管理工作中对物资的通用性管理几乎是空白,前期项目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按自己的经验预估物资需求,而与实际施工使用的物料编码、使用数量等差异较大,进而导致配网物资计划执行率较低,库存结构不合理,不能有效保证物资供应。配网物资标准化推进力度不够。配网项目设计由于分散在各市、县公司,未形成从上到下统一的通用化、标准化设计。各单位按照各自使用习惯和地区差异分别申请物料,导致配网物资型号和规格等较多,各地区库存调配困难,造成库存居高不下。

2.采购模式分析

由于配网物资招标采购原来采用集中批次招标的管理方式,各单位在考虑计划申报均有不同程度的预留,整个供应链中的各单位成员间常常缺乏很好的信息沟通与协作机制,由于采购的不确定性,物资需求在逐级上报的过程中被逐级放大,产生较为明显的牛鞭效应。直接造成了配网库存资源的大幅增加。

3.计划执行分析

配网物资计划执行率较低。配网物资计划申报和执行编码范围偏差较大。如,柱上断路器类申报的物料数量为22项,领料使用的物料数量为10项,占申报物料的45%;通过分析可知,配网物资的计划申报和执行一致性差,导致计划执行率低。

二、主要做法

1.创新标准化设计实现物料通用互换

(1)通用化初步选型。分析以往物资使用情况。通过统计从近2年中配网物资计划申报和物资领用的频度,按通用性进行排序,形成通用性分析表作为参考。相关部门共同参考通用性分析表和以往的配网标准化成果,以全面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坚持安全性、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原则,注重节能环保,兼顾环境协调,结合当地电网实际,按照优化设备序列、简化设备型号的原则,分专业、按类别编制形成配网通用物资列表。(2)通用设计标准修编。按照配网物资通用化初步成果,结合配网工程通用设计和配网规划和供电典型模式研究,开展配网工程通用设计标准修编工作。最终形成配网工程标准化通用设计(配电分册、线路分册)。制订了导线选型原则、电杆选型原则、电缆选型原则、中压配电设备选型原则、接户线选型原则等配套选型原则,极大地提高了配网物资的通用互换性。

2.固化技术规范书提高计划申报效率

根据配网通用物资列表,对照配网工程通用设计标准,结合电网建设、运行的实际,进一步开展技术规范书固化工作,将固化技术规范覆盖到全部配网物资,形成技术规范的ID对照表。在计划申报过程中,需求单位不需另行编制技术规范,提高了计划申报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技术规范书编制、审查的工作量。

3.借助信息系统强化物资通用化管控。

(1)改进计划管理方式。针对配网物资协议库存计划管理特性积极探索管理思路,持续改进物资计划管理工作方式,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支撑配网物资协议库存计划申报,优化调整ERP系统功能,加强信息系统计划审核流程节点管控,严格控制需求单位配网物资计划提报范围。

(2)自动实现标准物料比对。在SAP物资集约化系统内,拓展部分功能,能够实现自动比对,在需求单位提出物资需求时,SAP系统能够自动提示物资的标准化(通用化)情况。

(3)引入目录外审批流程。针对目录范围外的配网物资,系统引入需求主管部门特批流程,由技术主管部门确定物资技术标准与采购计划有效性,加大了对非通用物资的管控,推动通用化物资的应用。同时保障部分技术特殊要求物资采购与供应。

4.运用需求侧管理严控物资计划执行

(1)提前介入协同管控。按照配网物资每年固定协议批次招标计划的安排,采用了年底集中重点申报、年中适量增补的计划申报方式。根据项目储备、综合计划及批次计划安排,设定配网物资计划管理的重要节点,对各节点关注事项进行明确,并确定由节点事项归口管理部门发起,对关键节点工作结果告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各部门工作内容,落实完成相关工作。

(2)创新模块化管理。按照物资需求模块化与物资计划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以设备、材料相组合的方式建立模块。需求部门只要按照已经“打包”好的模块化物资数据,按照计划上报流程录入系统,实现快速的计划上报,同时也避免了结构型缺货及计划上报错误的发生,打破物料品种之间的界线,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物资,包括设备、材料、配件等,在逻辑上视模块化的物资为一个物料,有利于计划的全过程管控。以台区模块为例,结合配网通用化设计,针对不同的容量,将一个配变台区所用的物资作为一个模块,需求单位只需上报台区容量及台区个数,就可以完成整个台区中所涉及物料需求的申报工作。

(3)综合分析需求用量。准确的物资需求预测是有效掌握物资未来需求,保证物资及时供应的前提。浙江公司转变原先批次计划申报中仅依据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的工作思路,以历年系统领用数据为依据,结合综合投资计划和财务预算,采用历史数据分析法,来综合确定协议库存需求计划。物资部门从信息系统中导出近几年的物料凭证,统计出各种型号物资历年领用数量,提供需求部门作为参考。需求部门统一按照省公司配网通用化物料编码根据历年物资领用量和年度配电网投资规模,计算出下一年度的招标需求基准量。再在预测基准量的基础上,考虑一定的增量,以形成协议库存招标批次间的余量滚动、衔接循环。

(4)分级开展平衡利库。根据“先利库,后采购”的原则,开展各级需求单位的平衡利库工作。物资部门根据各需求单位提出的物资需求,分级组织开展需求审核和平衡利库工作。各单位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物资需求的核对和确认,物资部门会同项目管理部门和需求部门,召集履约、仓库管理人员采取分级的方式进行平衡利库工作,对照库存可用资源进行充分核减,形成最终经平衡利库后的物资需求。

(5)内外部协同配合。内外部协同管控是优化物资供应链的重要保障,强化物资供应链相关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参与,从需求预测、计划申报审查直至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通过外部各部门(单位)、内部物资各专业的协同配合,进一步优化物资供应链。通过同一物料编码不同ID技术规范书的编制,实现前期计划精益管控促进后期履约顺畅。在技术规范书ID固化过程中,通过技术、设计、需求等部门(单位)的协同,在同一物料无法区分具体参数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规范书ID的固化,实现了物料加技术规范对应到实际的需求,减少了后期履约的难度。通过协议库存招标标包的优化划分、创新统购统配供应模式的开展,实现后期招标履约管控保障前期计划执行。在协议库存招标标包划分中,在招标采购环节,充分考虑各种规格需求预测可能存在的偏差,通过同一标包涵盖同类物资的所有规格,以标包金额作为合同依据的方式,弥补需求预测时物资结构可能存在的不足;在履约环节,创新开展统购统配,实现省公司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弥补了不同地区需求预测时的差异。

三、主要成效

1.减轻设计压力,提高物资计划准确率。通过采用通用化设计成果,设计人员直接选择配网项目所涉及的模块,查找所附物料清单,可便捷准确地选择物料,避免个体理解偏差造成的选择性错误,大大提高了物料申报和执行的准确率。截至目前配网物资计划申报准确率达到了100%。

2.整合和减少物料编码,提高计划申报标准率。通过已开展的配网物资通用化工作,物料品种大大减少,极大地提高了配网物资的通用互换性。

3.固化技术规范书,提高计划申报效率。技术规范书固化后,根据通用物料编码--技术规范的ID对照表,可直接上传技术规范ID,大大提高了计划申报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技术规范书编制、审查的工作量。

篇2

2严格执行三级预审制度

我省物资需求计划预审分为物资需求单位、省物资公司和省公司三级预审。物资需求单位的需求部门根据设计院的设计成果,在ERP编制物资需求计划,导出《物资需求计划审核表》,报本单位预审会集中审核。物资需求单位预审包括ERP计划审核和技术规范书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本单位分管物资的领导在《物资需求计划审核表》上签字确认,报省公司对口专业管理部门审核。省公司专业管理部门审核通过签字确认后,将审核表返还给物资需求单位专业管理部门。需求单位专业管理部门再将审核表报本单位物资公司审核,审核通过后通过ERP系统报省物资公司计划部审核。省物资公司计划部专责对ERP计划和技术规范书进行审核。计划部在技术规范书审核阶段,部门四名员工分成两组,两人一组,一组审核线路材料技术规范书,一组审核变电设备技术规范书。若时间允许,还要进行交叉审核。审核通过后报省公司物资部计划合同处。计划合同处将计划转给招标采购处,由招标采购处委托招标机构聘请专家,组织省公司需求计划及招标文件审核会。省公司审核会期间,省公司物资部计划合同处、省物资公司计划部配合开展工作。对于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各物资需求单位会同设计院进行远程修改。垂直的三个层面的预审解决了技术规范书绝大多数的技术问题。

3上报国网公司前严把关

省公司审核会结束后,省物资公司计划部重新介入审核,针对技术规范书模版选用错误、表格填写不完整和不规范、前后参数不一致等情况重新审查,彻底解决ERP计划和ECP技术规范书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物资计划管理人员要与省公司专业管理部门、需求单位专业管理部门、设计院、需求单位的物资公司计划专责进行沟通,对不符合要求的计划或技术规范书进行最后的修改或退回不招。

4高度重视国网需求计划及招标文件审核会

由省物资公司计划部主任带队,计划部专责分两组参加国网线路材料、变电设备需求计划及招标文件审核会。在国网审核会期间,针对国网专家提出的意见,计划部人员立刻联系项目单位和设计院进行修改。设计人员有时存在一些疑问和顾虑。针对这些疑问,计划部人员反复和专家沟通,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确认,直到专家满意,设计院认可。既要保证我省物资需求计划和招标文件通过审核,又要竭尽全力保证同业对标指标。

5总结与考核并举

每批计划上报结束后,省公司物资计划部进行全面总结,理解消化国网新精神。对全省各单位进行考核,在时间轴上按初审、省审核会、国网审核会,将出现的问题分门归类,制作考核表,排名次,撰写分析报告,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通报全省。做到出现过的问题绝不出现第二次。

6加强专家队伍的建设

每次召开省招标文件审核会,省物资公司计划部要将上批国网审核会中出现的问题、从国网带回来的会议精神、本批初审意见和最新审核要点给专家进行集中讲解。为了提高我省专家的审核水平,分批带领我省学习能力强的专家去国网审核会学习、锻炼。侧重培养年轻后备专家,促进各专业的均衡发展。通过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促进专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并且向国网推荐我省骨干专家成为国网审核专家。

7注重计划从业人员的培训

在每批次计划上报前,对计划申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宣讲审核要点的变化,通过及时和有针对性地宣贯培训,提升了采购技术文件的规范性,保证了采购标准应用执行率。地市公司物资计划专责是计划审核的第一把关人,因此安排他们轮流参加省招标文件审核会。省物资公司计划部邀请工程技术人员给计划部员工进行电力专业知识培训,派计划专责参加省公司举办的智能电网与继电保护培训班。计划管理人员不仅要物资业务过硬,还需要熟练掌握电力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目前的物资计划管理工作。

8重点帮扶

地市公司有时更换物资计划专责,让兄弟单位有经验的计划专责和新人结对子,帮助其尽快适应计划工作。对于连续考核排名垫底的地市公司,其物资计划专责要到省物资公司计划部学习,查找计划和技术规范准确率低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

篇3

2计划编制

冲压件生产计划是基于安全库存的滚动式生产计划。因此,在计划编制前需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每种零件的安全库存警戒线。为了保证安全库存的合理性,对于有生产淡旺季的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不同产量下的安全库存,以保证在不同时期使库存资金占用处于合理状态。另外,还要结合零件使用频率利用ABC分类法对各种零件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A类零件,在计划编制时可以考虑分批投放;对于使用频率一般的B类零件,可以按照生产周期进行投放;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C类零件,可以根据预算大纲一次性投放。在确定了每种零件的有效产能、经济批量、安全库存警戒线、投放标准之后,就可结合预测需求数量、需求时间、板料到货时间等进行冲压件计划的初步编制。

3计划优化

在初步编制完成后,我们需要对生产线作业平衡、工位器具数量分别进行定量评估,以保证计划的指导性和可执行性。生产线作业平衡包括线内作业平衡以及线体间作业平衡。线内作业平衡主要是指计划作业时间和实际要求工作周期的平衡。即将计划数量和产能相互匹配得出计划生产时间,再将其与实际要求的工作周期进行比较。如果小于要求周期,则可满足生产要求;如果大于要求周期则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需要加班生产或委外加工。线体间作业平衡是指对各条生产线的计划作业时间进行平衡,避免线体间工作时间差异过大,导致生产资源浪费。工位器具数量的评估是指对计划中各种零件需求的工位器具(特别是通用料框类工位器具)数量进行估算,确保每种零件生产完成时有足够的空工位器具承装零件。在实际操作中,可分别计算出计划中每种零件所需的工位器具,对所需工位器具数量进行分类累加,再结合现有空工位器具、周期内回转工位器具,计算工位器具是否可以满足计划需求。

篇4

2各层次计划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1)工程建造一级进度计划。

在工程前期阶段确定建造工程的总体工程进度。它规定了工程总的进度目标及工期安排、关键线路、项目主要里程碑,对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由业主公司,是编制工程二级进度计划的基础。

(2)工程建造二级进度计划。

二级进度计划是由工程总承包方编制和,它是在一级进度计划基础上的细化。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二级进度计划主要里程碑、核岛、BOP和常规岛设计、制造、设备交付、土建施工、安装施工、房间移交、调试、系统移交、TOTO时间要求。二级进度计划是编制工程三级进度计划的基础,也是编制其它计划综合考虑的要素之一。

(3)工程建造三级进度计划。

三级进度计划是工程总承包单位与土建、安装分包单位签订工程分包合同的进度计划。由分包单位根据二级进度计划编制的,明确了合同范围内各安装区域的主要施工活动、系统移交目标日期等重大项目,内容涵盖上游图纸、设备、材料供应以及土建区域\房间的交付、下游系统调试等外部接口信息。其内容比二级进度计划更加详细、全面、具体,本计划对施工活动进行了细化和逻辑关系的严密、合理的加载,以充分使计划能合理控制和有效组织指导施工。三级进度计划体现了各施工逻辑关系和关键路径等。其时间和工期满足二级进度计划要求。它是编制总体人力动员计划、劳动力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工机具进退场、非永久性消耗材料等计划的基础。

(4)四级计划母本。

分包单位编制的指导工程施工、工程进度控制、工程协调等各方面工作进行的总体控制计划,对整个施工活动过程的管理计划。在建造三级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对施工活动进行进一步的分解,按照厂房、工作包、施工标高、施工区域等对各专业进行步骤的细化,从文件准备到最后安装完工报告的编制、,都做了具体时间安排。它是编制年度计划、六个月滚动计划、系统完工计划的基础文件。

(5)四级计划(年度计划)。

四级计划母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其基础上截取一年的施工作业活动,由分包单位编制,由工程总承包单位审核和正式,作为年度施工活动完成情况的参照计划。

(6)五级计划(六个月滚动计划)。

四级计划母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其基础上截取六个月施工作业活动,由分包单位编制,是具体的为生产和施工服务的计划文件,定期更新、编制、审批、,对过程进展实施动态管理,所反映的工作开展情况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是指导各施工队/厂编制施工计划的基础性文件。六个月滚动计划所反映的施工周期为六个月,由分包单位每月15日开始编制、每月25日以提交总承包单位。其中第一月反映过去施工阶段的累计施工进度,第二、三月为执行月,第四、五、六月为预测月,对未来要开展的施工活动所需要解决的先决条件予以预测。从上游文件的接受、物项的现场交货、现场设计、现场预制、安装、回路试压、各种文件、报告的编制、提交等活动都囊括其中。

(7)六级计划(双周滚动计划)。

六级计划由各施工队/厂编制、的周施工作业计划。该计划编制的依据是分包单位编制的安装五级进度计划,将月计划完成的指标分配到每一周来完成,综合考虑现场房间状态、材料和文件准备状态、班长日报反映出的现场实际情况等,计划出下周可以安排的工作。它反映未来两周的工作活动内容,即双周滚动计划。在编制该计划时,要考虑到各种变更因素,可以具体到每一个安装步骤,每周编制。

(8)安装系统完工计划。

安装系统完工计划由分包单位编制和(此计划编制开始时间为第一份EESR提交前6个月),该计划包括了每个系统的主要活动项目和相关信息,管道水压试验计划、系统EESR目标日期等。每月编制一次,提交总承包单位。其主要内容包括:(a)各系统涉及的工作包安装进度信息;(b)EM4包回路水压试验活动;(c)各系统、各工作包EESR目标日期、实际完成日期。(d)各系统符合性检查日期。

(9)房间移交计划。

土建分包单位根据现场施工进展情况,以及后续施工计划安排,每月编制房间移交计划,并提交总承包单位。在房间移交之后,安装分包单位将进行安装施工活动。

(10)房间返移交计划。

在房间移交后,安装分包单位将在该区域实行安装施工,在对移交后房间实行保护的情况下,精心施工,保持房间清洁。在安装完成后,土建单位将进行第二阶段装修或其它土建施工活动。在安装工程收尾阶段,考虑到该房间所有施工活动结束日期的前提下,每月20日安装分包单位将编制房间返移交计划,并提交总承包单位。

(11)核清洁计划。

在房间返移交后,土建单位将在该区域实行二阶段装修等施工活动,在对房间内设备进行保护的情况下,精心施工。施工完成之后,将进行核清洁。核清洁计划由土建分包单位编制,并提交总承包单位。

篇5

2备件计划的编制

编制备件计划是将备件工作从提出需求到备件落实消耗的全部业务活动,有目的地统筹安排、把备件管理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确保维修和生产。

2.1备件需求计划的编制

目前编制备件需求计划的方法有三种。方法一:以备件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为依据。储备备件数量达不到储备定额要求,且消耗定额中在订货周期内的备件。同时还应包括专项备件如:技改、技措和安措等备件需求计划。方法二:以各作业部和作业区的年修、定修和日修为依据,以备件定额和消耗定额为参考,考虑专项备件,由设备部备件处和检修处、技术处全方位考虑提出。方法三:无完整的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备件工作又多头分散,部分备件编入计划,另一部分则不编入计划,客观上形成了“需要就是计划”的局面。

2.2备件订货计划的编制

根据备件需求计划中的单项数量,减去到库部分,减去合同期货(包括在途的数量),再减去修旧利废部分,得出备件订货总计划数;然后根据不同的渠道制订出分类订货计划,所以备件订货计划是分类计划的汇总。

2.3年修备件计划的编制

编制好年修备件计划,是确保检修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减少流动资金占用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年修备件是我公司专为大修准备的一次性消耗备件,按照储备分类不属正常储备范围,原则上应按计划100%的消耗掉,如果在现场中出现消耗不掉的情况,应从大修专用资金中冲销或专储。

3备件计划的审核、执行和检查

备件计划的审核主要指备件工程师编制出的所有备件计划,都需呈送主管备件的领导进行审核,这是备件计划获得批准,成为生效备件计划的必备手续。

3.1备件计划的执行

备件计划一旦经过各级领导审核、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并且做到要使所有备件计划得到落实。

3.2备件计划的修订与调整

由于基层备件工程师和点检工程师缺乏对作业区实际情况掌握或设备检修计划的变动等,都会造成备件计划的调整。

3.3备件计划的检查对备件计划还要经常检查其执行情况,对计划本身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然后上报给各单位的备件员,由备件员汇总并审核本单位各区域提供的备件计划和物料主数据。按要求对本单位所需急件备件进行催交,以满足正常生产需求。如果现场工程师所提报计划经审核合格并汇总分类后在系统中发起审批。备件员还要对本单位的备件计划进行成本核算,不能超出设备部所核定的金额标准。最后把计划电子版报给设备部的计划员,并及时对设备部各专业与本单位各专业及领导间的信息进行沟通。在提报采购申请前,各单位区域点检或专业工程师对要提报的备件物料必须做好“四查”(查消耗、查定额、查库存、查在途)工作,不得“宽打窄用”,凡是库存(包括机旁备件)数量大于最低储备数量和有在途备件的物料原则上不允许再报,设备部计划员一经查出,将归属为不合格计划,确实有特殊需要的须书面说明情况,并有主管部长签字确认,同时确认需求时间。

篇6

2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关系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社会角色更加复杂、多样,行业之间、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分工越来越精细,过程越来越复杂,协调关系越来越严密。要把这些繁杂的个体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每个环节的工作不仅能够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相互衔接,围绕整体目标协调工作,又能相对独立自由的履行自我职责,就必须由一种职能来构建整体框架,进而达到组织调控的目的,而在管理活动中,只论火电厂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的有机结合王剑(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40有进行计划管理才能达到此目的。然而,企业风险无处不在,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宏观的管理活动还是微观的机械生产行为,都含有风险因素。当企业预见可能遭遇的风险,而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时,等待企业的将只有遭受损失或者与机遇失之交背。因此,计划管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风险管理又反作用于计划管理,为其制定目标界限,标定“零界点”。计划管理与风险管理共同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它们越来越被企业的经营者重视,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权重比例日益增大。

3火电厂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现状

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我国火电企业基本上已形成较为科学全面的计划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一些因领导者意识、专业人员岗位技能以及企业制度等原因,造成计划管理不能及时指导生产经营,甚至会产生误导效果的现象。而火电厂风险管理刚刚起步,除一些管理能力卓越的先驱者外,大部分电厂的风险管控机制功能尚不健全,建设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实用性的风险管控理念及方法还在摸索阶段。电厂中实施的管理方法,风险管控只是僵化的针对部门内部工作设立类似计划管理模式的风险管控,并未在企业整体层面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宏观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往往是间接的、间断性的,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现阶段大部分火电厂的计划管理和风险管控彼此单独行驶各自的职能,未形成相互融合的局面。计划管理不能有效地为风险管控提供依据并全面协调掌控各项管理工作,风险管控也无法对企业计划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职能起到限定、指导与反馈作用。

4如何做好火电厂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

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协调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主导因素之一,欲做好火电厂的计划管理与风险管控的有机结合,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点:

4.1提高管理者对计划管理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绝大部分电力生产还是由国家统一调控按需生产,自由化电力市场竞争生产方式刚刚兴起,还未达到左右企业电量生产的程度。正是在这种体制下,造成一些电厂管理者未清楚认识到计划管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发电机组安全可靠可随时接带电力负荷即可,生产多少电力完全是由国家来调控,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编制计划没有意义”,这样一来,对于计划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就变得肤浅,进而使计划管理的现实职能变得薄弱,不能起到全方位调控作用。因此,在企业内部,要提高管理层的计划管理意识,充分发挥领导作用,为有效的开展计划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风险管控做铺垫。

4.2全员掌握计划管理基本技能

电厂具有复杂的生产过程,对于计划管理的专职人员,必须在拥有电力生产经验同时具备管理学知识以及相应的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胜任计划管理岗位,培养一个计划管理人才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此外,计划管理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就能够做好的事情,需要每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分析、制定计划,付诸实施并实时反馈。计划管理部门起到的是统领、指导、协调作用,而各个部门都是计划管理系统中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全局计划管理的实施效果。所以,计划管理工作应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不应该只属于管理层。做计划管理培训时,应包括自上至下、从领导到基层员工都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包括计划方面、统计方面、财务方面以及生产经营流程方面的知识技能,成为全面应用型人才,更好的为计划管理工作做铺垫。

4.3强化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及应用相对落后,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较为分散,虽然已渗透到各个部门中,但未搭建起一个相互传递信息并相互促进的网络,在处理风险时表现的较为被动。在实际工作中,可在企业内部构建风险管控平台,定期、汇总工作过程中的相关风险管控技术指标,并依据指标完成情况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这样便达到企业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效果,并且还能清晰的反映出企业发展时期的关键风险因素,帮助企业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计划和措施,尽早将有害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还可便于发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优势,突出管理特色,使之成为自身的企业文化,进而转化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4.4加强同行业间交流

管理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同样的管理方法不一定能够适合同行业间的不同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核心竞争力不同、经营理念不同,管理方法就会变得多种多样。电厂也不例外,在自己总结管理经验时,也要多学习借鉴其他企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不断摸索适合本企业的管控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管理可以更细致全面的融入到工作的各个角落中,使企业创造独特的属于并适合自身情况的风险管理系统。

篇7

二、供电企业计划管理现状

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基础部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我国供电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发挥。第一,计划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比如,在深度上,计划管理只重视整个企业的宏观管理,忽视了对计划细节管理,使计划管理中的各项指标缺乏协作,各自独立,这样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计划管理的预测性和准确性就大大降低了。第二,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计划管理中,有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他们都非常重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供电企业的各个部门只是简单地把综合计划的管理方式运用于单个项目的实施上,而专项计划中的指标很少被融入到综合计划中,从而使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脱节,两者不能很好地衔接在一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计划管理的监督力度有待提高。监督是保证计划管理得到落实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有些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相应考核评价机制,在考核的时候,主要以企业效益的高低作为参考标准,而不是以计划指标作为标准,不能很好地对计划管理的实施进行评估考核,导致计划管理如同虚设。

三、解决计划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针对目前企业计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从而使计划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对计划管理的重视。鉴于计划管理在供电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企业需成立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由企业主要领导牵头负责,重大的计划制定需通过委员会审定通过。第二,明确计划管理的内容和职责。在管理内容上,计划管理涉及数据采集、报表编制和报送、规范操作流程以及完善制度等多个方面,供电企业要依据这些内容制定出一个完善的计划,从而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和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在职责上,供电企业要把计划管理中的各项指标分配给各个部门,各部门再分配到班组和个人,每一个人都明确了职责,就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整体效益。第三,完善计划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是计划管理落实的制度保障。在有些供电企业中,计划管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计划管理功能的发挥。因此,供电企业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细化计划管理中的各个流程,比如,计划管理中的制定、审核、执行以及考核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他们分工合作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完善的管理机制使计划管理在制度的保障中运行,这样,各个部门的执行力度才会加大,计划管理中的各项指标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篇8

二、基于精益化模式下全过程管控的综合计划管理主要做法

一是综合平衡,实现对公司工作的全覆盖。首先完善公司三级计划管理网络,将上级部门业绩考核责任书、总经理工作报告、年度综合工作计划层层分解,逐级细化,形成月度工作计划指导日常工作。其次,召开月度综合计划例会,发挥其协调推动作用,分系统、分层次对月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特别是对重点工作的过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计划有效执行。

二是逐级分解,健全综合计划指标体系。首先,以上级部门业绩考核责任书和公司发展战略为依据,采取双向沟通的方式,确定下达各部门、单位关键业绩指标计划,并在充分调研沟通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确定公司年度综合工作计划。其次,各部门、单位建立部门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并要督导车间建立班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做好与全员绩效管理指标系统相结合,分层次、有重点的将指标落实岗位和个人。

三是跟踪监控,全面深化经济活动分析。首先,建立和完善综合计划跟踪分析制度,拓展分析思路,更新分析方法,缩短“问题”指标分析周期,以跟踪分析为主;适当延长优势指标分析周期,以趋势分析为主。通过对指标不同侧重点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质量和实效性,为领导正确判断经营形势起到积极作用。其次,指标分析分层次开展,自下而上,由班组分析开始,到车间、部门,最终到公司。第三,对月度绩效计划完成情况定期检查,纳入工作绩效,按月考核,按季度通报,按年度兑现。

四是严格考核,完善并优化计划考评机制。完善年度业绩考核办法,细化月度考核细则,健全考核内容,针对每一项计划工作,认真开展完成情况的成效分析,修订完善《综合计划管理办法》、《经济活动分析会管理办法》、《全员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以制度保障计划考核的实效性。

三、基于精益化模式下全过程管控的综合计划管理的效果

基于精益化模式下全过程管控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益。

一是形成了企业整体效益观念。精益化模式全过程管控的综合计划管理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项工作均在统一目标下进行,增强了企业决策层的指导作用、管理层对生产经营活动控制作用。在电网规划、电网投资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做好了资源配置的综合平衡和优化,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合理分配人、财、物,提升了企业整体效益。

篇9

2设计计划管理

设计计划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计划是整个项目进展的导向。设计计划管理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线表计划管理、技术协议谈判计划管理、设备资料供图计划管理、详细设计图纸送审/G版图计划管理、生产设计模型平衡计划管理、生产设计图纸计划管理、MP/POR计划管理、计划考核管理等内容。通过对计划管理内容的梳理,逐步形成了设计院内的设计计划管理业务流程。

2.1产品设计线表计划

产品的设计线表计划主要针对各船型的首制船在设计院内部编制的设计线表,确定各专业室的详细设计、生产建模、生产设计出图等关键节点,通过节点来控制设计的整体进度。一般首制船的总设计周期为10个月,其中详细设计周期为6个月,生产设计周期为6个月,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并行周期为2个月。由于船舶市场竞争激烈,营销部在接船时会过多考虑船东的要求,压缩设计和生产的周期以满足船东要船的时间。计划员在编制院内计划时就会适当压缩设计周期,运用并行协同设计的方式压缩设计周期。

2.2设备技术协议谈判计划

设备技术谈判是船舶详细设计的开始,设备技术谈判对船舶设计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船舶的性能,并关系到产品的成本。根据产品设计线表主计划,计划员按照厂商表内、厂商表外设备清单编制设备谈判计划。船型首制船一般为开工前10个月开始,后续船开工前6个月开始进行设备谈判以及技术协议的签订。计划员按照项目的开工时间、设备的重要性和系统设计的顺序倒推编制设备谈判计划,而设备的POS文件的提交时间为设备谈判计划前10d。由于厂家和自身的原因,对设备技术协议的签订过程控制比较困难,一般采取看板管理,由计划人员定期更新看板中的谈判时间、技术协议签订时间和技术协议提交SEM系统时间,以保证设备技术协议按计划签订。

2.3设备资料供图计划

设备资料的供图计划主要包括设备认可图、设备工作图、设备完工图。设备资料的供图计划管理对后续设计的详细设计图纸送退审以及生产设计建模出图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计划员将根据技术协议签订的具体签订时间往后推20d要求设备厂家提供认可图资料,设备工作图的供图时间为认可图意见关闭后15d,设备完工图供图计划为试航前2个月全部提供完成。由于设备资料的供图时间比较紧,国内的厂家提交设备资料不及时,对设计的影响比较大,“供图预警机制”和看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解决方式,经常会采取双周供图滚动机制进行每周报警。

2.4详细设计图纸送审/O版图计划

详细设计图纸送审/O版图是设计人员进行生产设计的基础,所以合理编制详细设计图纸送审计划/O版图计划是进行生产设计的关键。详细设计图纸送审计划根据设计院产品设计大日程计划、设计主节点计划标准和详细设计关键图纸的先后顺序进行计划的编制和平衡。详细设计的O版图即详细设计的清洁版,是生产设计建模出图的输入。详细设计图纸送审结束后,船东、船检进行图纸退审,设计人员对退审意见进行回复和关闭后,进行最后O版图的出图。O版图的出图计划一般按照图纸送审结束后一个月进行编制O版图的初步计划,后续根据退审情况以及意见回复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但是必须满足设计院的大日程计划。

2.5生产设计模型平衡计划

生产设计模型平衡是生产设计出图的基础,保证船舶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产生的返工。模型平衡的原则:根据产品设计线表主计划,按分段总段划分图、区域划分图、搭载网络图,根据搭载顺序,确定生产设计模型平衡的区域计划。首先,确定各区域平衡计划节点包括结构建模开始时间、结构背景提供时间、结构建模完成时间、舾装建模开始时间、舾装建模结束时间、区域平衡时间、开孔/加强提供时间、出图前平衡时间。结构背景提供时间一般在建模开始后15~20d内完成;舾装建模开始时间即结构背景提供时间;区域平衡时间在舾装建模结束时间2~3个工作日进行区域平衡;区域平衡后5个工作日为开孔/加强提供计划时间;区域平衡后10个工作日为出图前平衡计划时间。由于模型平衡后,经常会发现平衡的内容由于专业室的疏忽或者牵涉的专业较多等原因,导致模型修改不到位的问题。计划管理需要进行模型平衡后的检查确认工作,保证模型的准确性。

2.6生产设计图纸计划

生产设计模型平衡后,将进入生产设计出图阶段。根据项目中的设计图纸目录,计划员编制生产设计图纸计划。计划员根据公司生产先行中日程计划以及各类图纸标准提前期,在公司SEM系统中生成设计图纸的发放计划。生产管理部通过与生产部门、设计院沟通协调后确定的民船首制船标准提前如下:1)船体切割、加工、组立、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最早分段切割(A)时间提前10d;船体出库单以相应分段切割(A)时间提早12d;钢板BOM以相应分段切割(A)时间提早20d导入SEM;船体涂装图以相应分段涂装(E)、总段涂装(H)时间提前30d;2)C阶段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组立舾装(C)开始时间提前45d,安装图以及相应分段工艺以相应分段组立舾装(C)开始时间提前20d;3)B阶段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预舾装(D)开始时间提前45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预舾装(D)开始时间提前20d;4)P阶段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总段舾装(G)开始时间提前45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总段舾装(G)开始时间提前20d;5)D阶段图纸,以该区域里最后一个总段搭载(K)开始时间提前45d;6)分段U单元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预舾装(D)开始时间提前45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预舾装(D)开始时间提前20d;7)总段U单元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总段舾装(G)开始时间提前65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总段舾装(G)开始时间提前20d;8)区域U单元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该区域最后一个总段搭载(K)开始时间提前60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该区域最后一个总段搭载(K)开始时间提前20d;以上标准可以随着公司生产节奏的变化以及设计的进度进行阶段性的调整,保证设计出图和生产的进度要求。

2.7POR/MP计划

由于以前的设备订货计划主要靠设计部门按照生产管理部的生产大节点编制设备订货,会经常出现设备订货晚和过早的问题。设备订货晚会导致生产节奏脱节,设备订货太早可能会导致仓库丢失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司利用SEM的订货系统进行控制订货的计划。SEM中的POR就是设计采购订单的需求,即设计部提供给配套部的采购号船的物资依据。MP就是物资计划,即设备或者材料的采购计划。MP的计划是通过PND(现场需求日期)和LEADTIME(采购周期)由SEM系统精确的自动计算出物资采购计划,做到采购的JIT。设计院所、配套部和生产管理部共同编制完善准确的MP计划是保证配套及时订货和设备及时到厂顺利生产的保证。

2.8动态计划

对于设备技术协议谈判计划、设备认可图退审计划、POR发放计划、详细设计送退审计划、详细设计O版图计划、生产设计建模平衡计划、施工图出图计划等各产品计划,若因船东/船级社退审、设备资料供图、设计专业自身等原因,无法满足相应计划,专业室必须提前14d进行计划延迟申请。由设计管理部计划运行室和生产管理部(海工项目部)协调同意后方可进行计划延迟,以保证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顺利完成。

2.9计划考核

计划考核管理就是通过对设计研究院产品设计任务计划完成情况的过程跟踪和考核,更有效地推进设计研究院产品设计任务有序、节拍化开展,提高计划执行率,确保公司经营计划的顺利实现。设计计划管理以考核为手段,通过对设计院所专业室进行周度和月度的考核,促进各专业室对项目计划的及时完成,保证公司的经营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篇10

2《阴山学刊》项目进度计划管理过程分析

传统纸介质的出版物中,图书和期刊是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期刊作为连续型出版物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不符合项目的一次性、唯一性的特征,但事实上每一期刊物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项目。从期刊现实的出版过程来看,期刊虽然有固定的出版周期,每期之间的出版流程大致相同,但实际的出版现状是,许多的期刊并不能够保证在规定的出刊时间出刊,仍然需要用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予以规范。尤其是在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常常会有各种突况,如作者突然撤稿、稿件中发现重大错误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刊物出版时间,给项目带来直接的损失。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出版的进度,项目管理者应该建立明确的项目进度计划表,必要的时候在进入出版流程前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项目管理者还要督促责任编辑经常与作者保持联系,对文稿进行及时的修改、润色与提高。在考虑进度安排时,要监督出版项目的实时进展,防止拖延误期的情况发生。《阴山学刊》是一本创刊近三十年的传统省级学术刊物。过去刊物的编辑、印刷、发行基本按照流水作业,三个审次、六个校次,每个环节的完成时限、指标没有明确的规定,刊物拖期时有发生,引入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后,刊物的出版过程有了更科学的规划和监督,整个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以下对《阴山学刊》出版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阴山学刊》出版项目进度管理,按以下程序依次进行。

2.1划分工作任务。

《阴山学刊》出版项目可分成几个子任务,并确定每个子任务的具体工作方法,同时要监控每个子任务的落实情况。合理分配每个子任务的工作量,同时分配相应的工作人员,控制任务进度。划分子任务的作用,主要是合理分工,同时使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提高项目进度,缩减项目开发成本。具体的项目子任务见下图。

2.2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制定每一子任务的工作时间。

子任务的工作时间要根据出版时间和每个子任务的难易程度来进行合理划分,包括工作的起始时间和最终的结束时间,以减少项目开发时间,提前完成《阴山学刊》的出版工作。进度安排一般采用倒推法,以出刊时间为结束时间,以征稿时间为开始时间,从后往前排,排出整个项目的总体时间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阴山学刊》每期出刊时间为双月20日(社会科学版),每期出刊日为下一期刊物截稿日,刊物以两个月为一个出版周期。从征稿开始到出刊总时间大约为120天,具体过程有:收稿、初审、复审、终审、编辑、校对、印刷等。制定刊物的进度计划,可以绘制甘特图。传统进度计划表仅仅显示各个工作程序的时间安排,如果出版过程有变化,调整起来十分麻烦,如果遇到某些阶段要同步进行,很难直观看出。而根据书刊出版流程内容不能随意更改,但程序可以变动的热点,甘特图更符合出版进度管理的需要。与传统的出版进度计划的方法相比,甘特图可以根据出版进度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最终保证出版目标的实现。估算各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是制定进度计划的关键。项目负责人(执行编辑)要根据最后期限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内外人力、物力等实际情况来进行时间估算。一期刊物一校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排期10天,但如果项目期限紧,项目负责人就可能让不同的校次同时进行,一校、二校的时间可能共同占用10天。如果估算时间太少,可能造成执行人(编辑)负担过重,如果估算时间太多,则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编制时间进度计划还必须把节假日、各项工作的交接时间、稿件的传递时间等因素考虑在内。

2.3合理分配每个子任务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就是要确定每个成员的优势和劣势,合理安排他们在每个子任务中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不同工作的轻重缓急程度不同,根据项目工作的繁简程度,合理确定完工时间,有时相互关联的两项工作也可以由一个工作组成员来完成。提前合理分配好每个子任务对应的工作人员,既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加快工作进度,提前完成出版工作,同时还能够避免多个不同任务分配到一个人的情形,造成出版工作的临时调度和仓促应对。结合《阴山学刊》出版活动,将每个子任务分配到具体的工作部门或成员,同时监督其工作进度。

篇11

二、“卓越计划”中断的原因分析

当企业真正介入到高校办学环节中,当学生必须进入企业“真刀实枪”做毕业设计时,必定引发一些前所未有的矛盾。“卓越计划”中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第一,企业改变招聘计划。学生参与“卓越计划”到企业实习,多数希望早点工作,实习期满后能继续留任。但由于有些企业后期的招聘计划有变,学生无法留在原岗位。第二,企业未能兑现承诺。一些企业签订合同时许下模糊的承诺,多数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无法实现。第三,个人定位与企业定位错位。有些学生急于想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谋求大的进步,喜欢做新鲜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他们长时间做同样的工作,无法达到他们的自我满足感,产生厌倦情绪。第四,个人提升转岗或其他私人原因。学生在实习期间,仍然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招聘信息,实习结束后,提升了整体素质,就业选择余地更大。

三、“卓越计划”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卓越计划”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努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建立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通过寻求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三方面的有效契合,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以校园作为学生锻炼的社会环境和活动舞台,实现由“学生”到“卓越工程师”角色的逐渐转换,最终达到培养人才之目的。

(二)规范公平的原则

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的人选通过选拔产生,坚持自愿申请和择优选拔相结合。为保证选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应专门设立一个“卓越计划”学生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好相关选拔的政策。学校在建立学生的遴选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学生的淘汰和退出机制,以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

(三)系统可行的原则

严格按照程序实现人才培养计划的初衷,为“卓越计划”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保证其能顺利且高质量地运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人才。

(四)能动发展的原则

“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的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实践中进行调研,根据学生和企业的亲身经历及他们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修改培养方案中出现的问题,使“卓越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规范化,满足学生、企业和学校的要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卓越计划”相关管理制度归纳、建议

(一)预备期:宣传制度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宣传工作应从新生刚入学时开始。首先,在新生报到时向新生及其家长发放卓越计划相关的资料,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卓越工计划”的相关政策,也可让家长为孩子今后的选择做好把关工作。其次,在新生导论课上,学校可安排学生进入“卓越计划”合作企业内参观,更加直观地感受实际情况。再次,邀请同专业已就业的学长来校与新生做专业交流会,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激发他们对于工程师这一职业的兴趣。

(二)前期:选拔、签约制度

成立“卓越计划”学生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的政策,坚持自愿申请和择优选拔相结合。选拔分为初选和面试两个阶段:初选阶段,学院依据报名学生的智育成绩和参与科研竞赛的情况,按一定比例计算出进入面试环节的学生名单。面试阶段,邀请我校“卓越计划”合作企业的专家一同参与面试,一般更倾向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同时学校与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签约制度。

(三)中期:反馈、考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者之间应建立反馈和考评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在校内和企业内更好地学习和开展工作。反馈和考评工作具体可通过调查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展开,通过学生和企业的反馈发现卓越计划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学校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卓越计划”。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同样重要,在尽量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在学生中应树立权威,制定好各项考评制度。学校和企业的考评结果也将成为判断该学生最终能否通过实习期,顺利进入该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后期:答辩、保障制度

本科毕业设计要求参与“卓越计划”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源于企业的实际问题,真题真做,以毕业设计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进入毕业答辩阶段,学校应将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单列入“卓越工程师”组,考核老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答辩时间灵活安排,可根据学生和企业的要求适当提前答辩的时间,这个阶段学校更要和企业接洽好,充分帮助在时间、地域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为他们的按时毕业及顺利进入企业工作提供便利。

篇12

企业生产最重要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因此,大多煤炭企业都以生产作为企业计划的依据,大量开发煤炭资源,忽略对市场方向的调研。另外,运行部门在企业计划管理的工作上,以“卖家心理”上的市场需求不断地生产产品,而忽略“买家心理”上的实际需求,这就导致不能满足市场价格上的销售,从而出现大量产品库存堆积的情况。这不仅增加了资源的消耗,还浪费了企业不少的资金。为了减少产品的库存量,企业会采用降低产品价格或赊销方式进行销售,这不利于企业的资金运作,且经济损失严重。在经营计划上,由于经营环境随市场变化,管理部门对经营活动难以控制,导致计划管理始终低于市场管理;又由于企业在经营计划的落实与监督上不严格,导致管理失效;再者,经营计划方案长期不创新,导致经营计划落空。

1.2环保意识欠缺,安全意识薄弱

大多煤炭企业只看重经济,忽视企业生产对环境的危害性。长期开发煤炭产品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比如,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的钛、镍等重金属含量极高,如果长时间不处理,水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型悬浮体及碳煤粒,导致水中的动植物死亡;且污染体产生的气体被人体吸入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企业在开采煤矿时,对地表面也会造成影响,比如采矿区倒塌、水土流失等。在安全管理方面,由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在员工安全的管理上不够全面,导致事故频频发生,这不仅给员工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据相关数据统计,仅2007年发生的煤矿伤亡事故就有2345起,因此,煤炭企业应对煤炭生产安全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危险降到最低。

2煤炭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对策

2.1加强指标平衡,完善统计工作

加强指标平衡,首先需去除分散性指标管理,提倡综合指标一体化。开展技术交流会,使指标间相互配合,利于促进计划工作的整体性;然后加强计划指标的研究。通过数据计算的方法,分析各指标间计划工作的协调性。提高计划工作的质量,有利于缓解指标间的制约关系。目前,企业管理者存在经验不足、计划操作不精练等问题,因此,企业应培养更多的全能型计划管理人才,提高计划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要想完善统计工作,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提高数据统计的质量。根据管理机制,严格核对员工的业绩报表。②积极收集外部信息。收集市场经济外部信息,并结合企业本身的情况加以整合。③重视数据分析,并对其进行预测。将基本的报表任务完成后,研究计划指标间的关系,着重分析数据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进度,并开展科学的预测工作。

2.2树立管理观念,提高经营认知

树立生产计划管理观念。在企业管理中,计划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市场发展的趋势进行研究,从而优化和整顿企业自身的管理资源。计划管理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的正确调配,合理利用经营活动对管理产生的效果,进而实现新的管理理念。由于欠缺合理的管理计划,许多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很难立足,生存受到严重的考验。因此,应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认知,多汲取外界的经营经验,重视销售能力的培养。计划管理作为企业的生产方向,应有的放矢,以效益为经营中心,全面优化计划工作。管理观念的提升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因此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2.3实行节约理念,建立安全机制

要实现此目标,需从以下三方面做起:①合理排放污水,并对废水进行处理,将污染指数降到最低。处理后的废水可用来冲洗道路及煤矿器械。②对煤矿中遗留的煤柱和边角煤进行回收,用来填充坑洼道路;对生产中的废弃木头、铁质支架等进行回收,用于下次生产。在煤矿生产中,实行节约理念,将废弃物重复利用,有利于优化生态环境。③在员工的安全问题上,应合理分配员工的劳动时间,提高员工的饮食营养;工作时,发配手套、头盔等护身工具,保证员工安全生产;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减少员工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系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