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9:0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生值周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以往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都比较重视初中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未针对初中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有效的培养。这也致使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现如今,初中班主任必须将工作的重心从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上转移都初中生全面发展上,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充分体现初中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置,进而充分发挥这一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不单单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有利于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在现阶段多种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致使初中生的心理、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但是当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以后,其就可以避免被外界的一些因素所影响,这样更加有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与小学阶段的学科知识相比,初中阶段的所要学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初中生的要求也要更高,如果出总是的自律能力较为薄弱,那么其在教学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其通常就很难再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起来便会更具难度。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很好的激活初中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充分体现初中生自我价值,促使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所有初中生都在进行自我管理,这样便可以消除初中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隔阂,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及时的发现班级内部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通过较容易被初中生所接受的方法加以解决,以此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强化初中生的管理意识
若想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强化初中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这也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比较薄弱,在学习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管理意识也较差。如果在这一阶段,班主任未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指导,很容易致使其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1]。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让初中生认识到自我管理对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重要价值,从而自觉的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很好的约束,逐步的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班主任不单单承担着管理班级的职责,同时承担着学科教学的重要职责。所以,班主任可以将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和学科教学任务进行有机结合。逐步的将自主学习权、自我管理权归还给初中生,以此让初中生感受到班主任对其的信任。这样初中生便会形成自我总结与分析的良好习惯。当初中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不要直接告诉初中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不可以直接帮助初中生解决,而是应该引导初中生与其他同学一同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初中生自我管理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使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并还有助于初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班主任的责任更加重大,对班主任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以往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通常都是将班级秩序的维护、初中生学习行为的监督为中心,利用各项班规来制约初中生的行为。新课改实施后,显然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的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2]。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认识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自己所扮演的不单单是监督者与管理者,同时还需要做好初中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建立起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并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方式,学会站在初中生的角度,加强与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获得初中生的尊重。另外,作为初中班主任在平时可以多学习一些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像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这些知识可以促使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找到新的思路,并且还可以使得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说服力。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重要作用
班干部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重要作用,除了要发挥班干部的辅助作用以外,还应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作用,有效的激活初中生的好胜心,促使其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3]。例如:班主任可以放权给班干部,让班干部组织初中生召开班会,这样不单单能够消除其他初中生对班干部爱和老师打小报告的印象,这样更加有助于班干部自身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在评选班干部时,一定更要公平、公正、公开。并且要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由整体初中生一同投票评选出班干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一次民主投票评选,让人人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这样初中生便会在平时更加努力的规范自身的行为,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
构建规范的班级管理评分制度
初中生虽然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学习,但是其独立思考能力、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依然较差。当初中生遇到困难时,通常都会选择逃避。为此,班主任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初中生,及时对初中生的心理动向进行干预。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构建规范的班级管理评分制度,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对初中生在学习和班级生活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4]。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初中生召开“谁是班级小明星”的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初中生针对自身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以此进一步强化初中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初中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从而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初中生对该名初中生进行补充式评价,以此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随后再由班干部给予其客观的评价打分。最后由班主任进行总结和综合打分,最终评选出该阶段的“班级小明星”。通过班级管理评分制度的构建,可以有效的调动初中生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促使其更加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构建学自我管理模式时,必须注重强化初中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初中生自觉的约束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参考文献
[1]薛万军.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考试周刊,2020(95):19-20.
听是听说读写之首,听力学习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听力测试已作为中考必考部分,并且其分值越来越重,然而,不少学生却因为听力不好而导致英语成绩无法提高,听力成了他们学好英语道路上的拦路虎。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初中生的听力进行训练,提高他们的听力兴趣和水平已经刻不容缓。
一、造成初中生英语听力障碍的原因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现状表明,受我国考试制度的影响,一直以来,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的听力培养和训练摆在足够重视的位置,初中学生在英语听力中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听力与词汇,阅读,语法相比仍然是弱项,我国初中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上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初中生听力不好的原因。
1.1基本语言问题
在初期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基础薄弱,没有掌握好正确的发音,特别对一些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如:hear―here,meat―meet,sheep―ship等。另外,初中生的词汇量也相对较少,而词汇量的多少,记忆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了初中生听力的好坏。
1.2听力习惯问题
听力的根本目的是根据所听材料回答出所问问题,因此在听力考试过程中并不要求初中生听懂所有的内容,理解每句话每个单词的意思。只需要理解文章基本思想,把握主要内容就行。此外,受母语的干扰,学生会下意识的想翻译成中文再理解,不能直接用英语思维,不能自然形成一定的情景,这就影响了反应的速度与和听力的效果。
1.3心理因素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是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考试中,不少初中生会感觉紧张,焦躁和害怕,使本来可以听懂的内容受到影响。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听力也有影响,比如坐在教室的不同位置所听到的效果会不一样,周围噪音的大小会影响考生的注意力,进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
二、提高听力能力的有效策略
2.1注重英语授课及语言知识的传授
有许多初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习惯用汉语进行解说,这对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是没有好处的。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能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沉浸在英语的环境中,感受英语的浓郁氛围,长期坚持用英语教学,对学生听力的提高大有益处。另外,在课堂上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要把好语音关、重视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并且熟悉英语对话中常见的语法结构,如果语法知识欠缺,就会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
2.2过好词汇关
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决定学生听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单词,词汇的掌握及熟练运用。单词和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要想提高英语,必须从基础抓起。初中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初中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掌握的单词和词汇本身就不多,所以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记忆单词和词汇,多阅读和背诵教材,多朗读好的英语读物,打好听力的坚实基础。
2.3熟能生巧,进行强化训练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边做边练,边练边听,这是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的一个有效措施。此外,在课后的泛听也很必要,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确保达到了好的训练效果,很多学生下课时候就忘记了课堂上所听的内容,所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泛听任务,对加强听力的训练是有很大意义的。
2.4心理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听力的前提条件,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可塑性,从听力初级阶段就应注意培养好的心理状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不要惧怕听力,持之以恒的练习,便可以战胜听力。
2.5打好考场之战
有的考生,平时学习认真扎实,可考试成绩却不尽人意,原因出在他们没有掌握应试的策略和灵活的解题技巧。听力材料的播放是转瞬即逝的语言输出过程,稍有分神,就会错失重要的信息。特别对于即将中考的初三学生来说,题型相对灵活,把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将会事半功倍。
三、结束语
听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教师正确的指导。老师和学生都应该从实际水平出发,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提高听力水平,学好英语,为高等教育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石姣. 初中英语如何强化听力训练[J]. 新课程研究, 2012(04).
[2] 陈秀萍. 关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问题及教学策略的探讨[J]. 中学生英语, 2012(03).
传统观念的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大多采用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初中生对生物课程的认知仍停留在一个抽象、枯燥,很难接受的状态,在这种方式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我们广大初中生物学科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从初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初中生差异化培养的目标,论述了回归生活和加强实践对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一、在差异性教学方法中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我们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志是它们对生物知识的识记程度,也正是我们这种对生物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得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陷入了单一的死记硬背之中,也就出现了传统观念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方法。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而且制约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与优化的瓶颈。差异性教学方法的本质就是以新课标中因材施教作为理论基础,突破性地把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分类”的重要目的在于对它们进行分层次的组织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升和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们的“提高区”感受自己的成长,进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我在讲传染病时,首先明确了课堂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传染病的有效了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疾病预防习惯,通过知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我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制定出相应的学习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掌握程度。
二、回归生活,让初中生物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初中生物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初中生综合素质、个人修养、价值观念的培养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他们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规划期”,因此,如何让生物知识发挥其特有的导向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我们课堂教学中,要巧设生活情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进而培养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创新性思维。
众所周知,每一个生物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从知识的角度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变得片面、抽象;反之,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论证观点,那么这个生物观点将会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例如,我在讲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节时,我先把课堂变成一次综合性的拓展活动,然后提出一些具有生物观点的题目,让学生用自己生活学习的例子进行回答,最后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生物知识,而且还对他们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地定位,可见通过课堂教学中生活情景的引入,增加了与课堂的粘合力,使课堂氛围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初中生物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知识是初中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知识支柱,也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生物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是以生物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和全面的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能力然后采用创新性思维的方式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新时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只是我们教师培养初中生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初中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体验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因材施教”,对初中生开展层次性教学,通过对学生差异化培养让他们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积极运用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素材,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与拓展的导向,进而促进初中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1.1.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教学也逐渐走向轻负高效的模式。学生家长繁忙或不重视,导致学生的课余空闲时间也大幅度增加。对于孩子不断增加的空余时间,很多家长就逼迫孩子参加更多的补习班,双休日上完这场,接着上那一场,一刻不得停歇。学生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也就无从谈起参加休闲活动了。另一方面,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外公外婆视之宝贝。节假日在家什么也不用孩子干,什么也让孩子动手。随着孩子空闲时间的增多,加之缺乏对孩子正确的引导也就导致孩子节假日及其余空暇孩子没事可干。他们不知什么是休闲,怎么才算休闲活动,如何去参加。有的便迷上上网导致厌学,助长了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1.1.2初中阶段的休闲习惯和态度,受家庭、同学及学校团体影响最深。目前学校教育体系已从重于知识的传授向“注重知识+综合实践能力”方向发展。在学校教育的课余时间创设学生实际运用及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各种休闲活动中去,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劳动等良好的社会实践方法及社会适应能力。
1.2意 义:
1.2.1休闲活动也是初中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环节,面临当今升学的强大压力,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发展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可缓解学习、精神压力,稳定情绪。不但有益于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建立轻松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
1.2.2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由初中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设计及开展,提高了他们的创新、创设能力。
1.2.3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有其教育性、广泛性、实践性。在关爱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同时,使学校形成良好的休闲活动风气,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作用。
1.2.4课外休闲活动具有休闲性的特点,提倡自由参与,从活动中发现快乐。所以学生也较乐于参加。更因活动的多样性将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这也就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进网吧、上网成瘾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通过休闲游戏活动增进学生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2.课外休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目的
2.1培养学生“四自”品质,即:自主创新、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约束。
2.1.1自主创新:从起初由学校统一设置休闲活动项目,到学生自主创设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性,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
2.1.2自主实践:使学生在群体的活动中,感受活动乐趣,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
2.1.3自主探究:通过参与已有的活动项目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好奇心。并引领学生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多方面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水平。
2.1.4自我约束:通过参与休闲活动,逐步实现学生由被动的他律向主动的自律趋势发展。
3.研究方法
3.1创编课外休闲活动
在课外休闲活动的创编上我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如:球类、棋类、舞蹈类等。另一种是通过体育教师和学生自主创设的休闲活动项目,如:谜语竞猜、百科知识问答、你比画,我猜、环保小卫士――到街面捡垃圾等。
3.2课外休闲活动的实施方案
对于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的实施,我采用分阶段的形式进行,实施方案如下:
3.2.1早期准备阶段:
1.加强休闲活动宣传与人才培养
(1)加强休闲活动的知识、技能和安全教育宣传。
(2)培养能指导学生正确进行休闲活动的活动小组长。
2.创建学校休闲活动环境,发掘周边休闲活动设施。
(1)改善学校休闲活动环境。
(2)建立多样的学校休闲活动设施。
(3)发掘学校周边休闲活动资源合理运用。
3.2.2中期实施阶段:
1.确定以初中生为主体的休闲活动。
(1)确定符合初中生的课外休闲活动。
(2)创建学生活动小组,并定时开展小组活动。
(3)教师对课外休闲活动小组及时检查辅导。
2.建立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管理体制
(1)建立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的评价、奖励办法。
(2)建立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的场地、器材的管理制度。
(3)建立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制度。
3.2.3后期总结阶段:
1992年三峡工程兴建至今的20年,宜昌在支持重点工程的同时,实现了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跨越发展。
与宜昌市区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劳务移民的快速膨胀。宜昌城区的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一,城区初中生的家长相当一部分为葛洲坝集团、清江能源公司、稻花香集团、宜化集团等员工,他们工作地点遍布世界各地,常年在外,家长与初中生聚少离多。其二,宜昌快速发展,给宜昌市民及初中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宜昌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大量的旅游者进出宜昌,作为原住民,宜昌市民的内心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些心理会影响着市民的生活,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
初中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所以在初中阶段开展孝文化的传播,孝认知的教育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是人生最好的阶段。
一、初中生孝认知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针对宜昌市八中、葛洲坝六中、金东方初中学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9份,有效问卷982份,问卷主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初中生对孝的直接观点来判断和发现初中生是否具备孝认知。经过梳理发现,初中生孝认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部分初中生错误地认为孝敬父母是成人后应该面对的事情。
在982份调查问卷中,23%的学生认为不孝顺父母的原因是学习负担重,社会压力大,没时间孝顺父母;34%的学生从小就被父母惯坏了,不知道怎么孝顺父母;38%的学生现在不孝顺父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6%的学生主观上就是不想孝顺照顾父母。27%的初中生认为“尽孝”是使家长吃好穿好住好;72%的初中生认为“尽孝”是好好学习,为家长争气,这其中不难看出初中生认为孝敬父母是成人后的事情。
2、一部分初中生无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
在调查中,有26%的学生认为孝顺与人的道德品质无关;在父母不高兴的时候,73%的学生会逗父母开心,25%的初中生选择“不惹他们”,2%的人选择漠不关心;面对好吃的食物,15%的学生会选择自己先吃;学校和家长“学习至上”的教导不绝于耳,没有或很少关于孝道知识的教育。
在与初中生面对面交流中,一部分初中生直接告诉作者,学习是他们的首要而唯一的任务,他们从来不考虑为父母分担家务、关心父母,有的学生与父母大声争吵甚至意欲动手,有的学生夜不归宿而不告知父母。
3、大部分初中生缺乏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相关知识。
在982份调查问卷中,有6%的初中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35%的初中生偶尔会在节日里为父母送上祝福,60%经常会在在特殊的节日里为父母送上祝福,5%的则选择“不会”;39%的初中生偶尔会帮父母做家务,51%的学生经常帮家长做家务,2%的学生在家长的指示之下做家务,2%的学生从来不帮做家务;54%的初中生烦躁父母的唠叨,但是能理解父母的唠叨,7%的学生称习惯了,无所谓,39%的则表示完全能理解;在跟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候,51%的初中生参考了父母的意见后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想法,4%开始听父母的意见最后做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
二、宜昌初中生孝认知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1、“分数惟一”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初中生孝认知缺乏的直接原因。
宜昌城区“小升初”和中考考试俱侧重语文,语数外各科120分值,思想品德考试100分,“小升初”的思想品德考试是开卷,有的学校也不安排这科考试,而中考是统一考试,无论是“小升初”,还是中考,其试卷主要考察时政和公共规则,进行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没有关于孝认知方面的考题。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安排中,思想品德课一般一周1-3个课时。整体来看,宜昌城区初中生教育中偏重文化课的教育,孝认知的教导在初中生的教育中是片言只字、支离破碎的。
2、新时代的家庭现实状况造成了初中生孝认知的缺乏。
孩子从小依赖成性,只知索取,不知反哺。《孝敬》: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中,部分初中生没有孝的意识,就原因具体来说,两方面,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母长辈溺爱孩子,不放心孩子进入社会,有部分孩子也丧失了独立面对各种压力的能力,社会上存在啃老族的现象,对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造成了负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依赖长辈的习惯,“等、靠、要”是孩子面对父母长辈的心理习惯。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要求。毫无孝敬父母的意识。
3、劳务输出和旅游是宜昌快速发展的主要特色,对于初中生孝认知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二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民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继而影响初中生的孝认知教育。
作为劳务输出的宜昌城区,初中生与父母聚少离多,感情疏远。宜昌城区有葛洲坝集团、清江能建等大型水利水电公司,他们员工多在外工作。宜昌旅游从业人员达25万人,他们起早贪黑,也经常在外。他们的儿女跟随爷爷奶奶者多。隔代教育本身存在一定问题,这部分家长的孩子与父母感情较为淡薄,性格捉摸不透,偏重个人感受。使得这部分初中生的孝认知较为薄弱。
三、提高初中生孝认知的途径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初中生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这个阶段是对他们进行孝认知教育的黄金时期。
1、在尊重初中生发展的心理特征基础上开展家庭教育
家长要更加关爱孩子,细心呵护他们的情感变化,支持理解他们,多和他们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喜欢家长、尊敬家长、爱戴家长。这样,孝认知的传授就潜移默化,水到渠成了。
(1)家长创造一个和谐、健康、温暖的家庭氛围,建立一个亲密的亲子关系。
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导致严重的亲子冲突等,这些会成为一种压力,使得初中生对家庭充满了忧虑,对父母长辈充满了种种矛盾、甚至害怕的心理。使得孩子充满孤独、压抑、郁闷等,甚至不相信父母,不愿意回家,孝认知的家庭教育就没有基础了。
青春期的孩子有种种困扰,使他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需要亲密的亲子关系。理解和不理解、疏离和亲密、融洽和不融洽的亲子关系,深深地触动和困扰着初中生的心灵和情感。在融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导,孝认知的教育容易进行。
(2)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多联系。
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工作压力大,宜昌作为水利水电与旅游城市,一部分父母长年在外,有的出国在外甚至好几年。父母与孩子沟通少,与孩子老师沟通更少,这样不能了解孩子的困惑,不能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思想,不能帮忙孩子排除成长中的烦恼。
家长定期的抽出时间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心理困惑,并给予合理的建议。与学校老师及时沟通,共同探讨,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家长在和孩子以及孩子老师的沟通中,可以及时
发现孩子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找到家长自己的不足,及时做出调整,更科学更合理的培养孩子。在沟通中,家长提出各种要求,并予以解释,孩子会更容易接收。
(3)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法。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在放学期间,给孩子要足够充足的自我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他们自己的健康爱好,让他们身心愉悦。不需要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占用了他们的假期。忽视他们玩耍的天性,他们会觉得父母不体贴他们,不理解他们,让他们本来叛离的心愈加坚定,甚至讨厌父母,这样对孝认知的教育起到反面作用。
(4)以身示范,发挥榜样的力量。
作为家长,给孩子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再忙也要给自己的长辈定时联系、定时探望、过年过节全家团聚,在物质上要让老人无忧,在精神上也要让老人开心,老人过世的,要带孩子在各种节日去扫墓、拜祭,经常挂念老人的好。宜昌是个旅游城市,隔段时间带老人、小孩一起去周边的景点转一转,细心照顾老人、呵护老人、体贴老人,家长在行、神、情各方面做一个孝子。给孩子的孝认知教育是最有效的。
2、以培养有德馨的初中生为目标的学校教育
根据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关系分析,初中阶段是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因此学校教育是孝认知教育的重要渠道,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在对初中的孝认知教育主要坚持一内一外、内外结合、动静相宜的指导方针。内就是课堂上,外就是课外活动,通过课内渗透以告知,课外延伸以强化。为了孝认知的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开展,学校成立初中生孝文化知识推广中心,学校领导、班级班主任、优秀学生代表为该机构的成员。负责各项孝认知的教育事项如期开展,监督各项落实,并开发新的课程或活动更好的进行孝认知的教育,与校外各种机构联系推进孝认知教育的规模化、常态化。
(1)学科安排要与孝文化知识紧密相连。
初中阶段,学校可以通过语文、思想品德、音乐、英语课来传授孝文化知识。多种课程,都可以每周有一个课时以孝为主题,比如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老师就可以结合文章对学生进行孝认知教育。比如音乐课,定期选取一个歌颂父母的、缅怀父母的歌曲。比如英语课,用英语描述对妈妈的爱,掌握孝的英语单词、用法等,通过这种有孝主题的专业课,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传授了孝道。
(2)定期开展孝认知的主题活动。与报社、电视台合作开展一定影响力的孝认知活动。诸如看电影《暖春》、《孝女彩金》、《幸福的泪》、《二十四孝》,孝子孝女评选活动,宣传板设计、制作等。在校内进行孝主题的名家散文、诗文名句、文学典故展览或比赛或讲座,还有诵读比赛、讲故事、表演小品、演讲、记父母生日等方式。
(3)科学设计,营造“孝”的氛围。贴宣传画、孝心墙、雕塑、小路的命名、教学楼的命名等都与“孝”的故事、人物紧密相连,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孝心的世界。
3、以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为目标的政府引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对父母的孝推广到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恩和亲爱,以此营造和谐安稳的社会环境。
(1)举办大型的活动“宜昌孝子”“宜昌孝女”评选活动,“孝文化月”等宣传月,每年政府在“三峡旅游节”活动中办一个关于孝主题的活动,树立宜昌推广孝文化的形象。
(2)建立孝道、孝认知的传播平台,比如专门杂志、户外公益广告、编制新时期孝的书籍等。
(3)通过法律法规、舆论引导加大力度惩罚不孝子女。
(4)通过电视媒体宣传引导家长如何和谐共处,为提高初中生孝认知营造良好小环境。
有了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的系统强化,政府营造孝心的环境,初中生的孝认知教育将获得健康发展,一个有健全孝认知的初中生将茁壮成长。(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宜昌市改革开发三十年年鉴》,
[2]《宜昌辉煌60年》
[3]《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2012修订版,民族出版社
1.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
运用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中的描述分析法,对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情况进行统计,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均值为3.46如表1所示,处于一般水平;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均值为3.31(如表2所示) 7个维度按均值排序依次为:学习结果(3.43)—学习过程(3.40)—学习动机(3.36)—学习时间(3.35)—学习环境(3.28)—学习内容(3.24)—学习方法(3.22)。从排序结果可知,自主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均值最低,且低于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均值3.31,说明初中生不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并在自主学习目标设置及内容选择方面存在困难,没有完全掌握地理自主学习的方法。
2.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分析
为了全面考察不同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本文利用spss18.0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学习成绩的被试者其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及其显著性。
(1)不同性别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比较。表3所示,不同性别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女生均值高于男生,P=0.023
(2)不同民族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比较。表3所示,不同民族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主要体现在朝鲜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朝鲜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强于汉族学生,P=0.002
(3)不同生源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比较。表3所示,在城市中学就读的不同生源被试者其自主学能力,城市被试者高于乡镇被试者,而P=0.0040.05,差异不显著,其他6个维度的P值都小于0.05,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城市生源的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强于乡镇生源的学生。
(4)不同成绩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比较。为了考察地理学习成绩与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参考初中地理会考划分成绩等级标准,按照被试者七年级期末成绩从高到低分别用1(≥90分)、2(75-89分)、3(60-74分)、4(≤59分)表示不同地理成绩水平的学生,在统计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单因素ANOVA显著性检验。
■
表4所示,不同地理成绩被试者在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方面,呈显著性差异(P=0.000
二、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分析结果
(1)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体情况一般(3.46)。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均值(3.31)低于总体水平,是有待提高的主要方面;数据表明,各方面均值大于平均水平3,因此,总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2)延吉市初中生不同性别、民族、生源、成绩被试者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在时间计划与管理、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总结与评价方面明显强于男生;朝鲜族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学习环境方面优于汉族学生;城市生源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强于乡镇生源被试者;地理学习成绩在自主学习能力的7个维度上都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与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地理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地理成绩越高。
(3)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外部影响因素(3.60)状况一般。高于自主学体水平,起到积极作用,但未达到较好的程度,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与外部因素均在0.01水平上呈现出显著相关,其中教材因素、同辈因素相关性最强。
(4)外部因素能联合预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62.9%的变异量。其中教材因素、同辈因素预测力最强,具体表现在普遍认为教材内容偏难,部分学生存在阅读障碍或者难于自主完成活动内容等问题;同辈群体中,在观察和学习他人有效方法上表现不积极,在学习求助中不善于运用合作形式解决。
三、提高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新时期对素质教育有着特殊要求的教学模式不仅体现在教学方式上,一个好的班级氛围,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整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在整个班级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班主任是决定一个班级是否健康积极发展的首要因素。如何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呢?我经过长期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有效办法。
一、构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一个团队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管理模式。班级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建立作用于整个班级的规章制度、建立合理的班级干部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涉及课堂内外的学习与生活,必须是科学的、人性化的、高效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情况做具体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二、实现从管理者到朋友的关系转换
青少年的心智都处于发育时期,如果能消除与学生的隔阂,走到学生中去,将会给班级的管理赋予新的生命力。班主任想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就必须对每个学生投入足够的关心,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深入了解。同时,应该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育心理学,结合初中生接触的文化环境,实现对初中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并应用到与学生实际的交流相处中去。
三、从提升自身素质方面辅助班级管理
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时期的初中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构建起自己成长的榜样。即使学生并没有刻意地模仿甚至崇拜自己的教师,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的人格、为人处世的方式、性格、专业技能等都能对学生产生最直观的影响,能帮助班主任正确地引导每个学生和整个班级的走向,从而实现优质的管理。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时,主要讲完善运输业,怎样去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现在发展如何以及分布情况。知道主要讲的内容后,老师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去让学生观察了解现在的运输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通过了解,学生感觉到了当前生活与发展的状况并不理想,从而让学生生成想改变自己的家乡,甚至改变国家发展进程的想法,使学生热爱国家的心情进一步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的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01-01
1 试论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的地位
1.1 初中实验地位普遍较低的原因分析
实验拥有着丰富的内容以及生动的形式,因此,在教学期间起到了独特的影响力尤其是针对初中生,能够促进初中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实验器材得到了多方面的改进,学校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教学也变得更加娴熟,根据大量调查资料得知大多数初中教学的实验条件都符合国家对学校设施要求的指标,但是对设备的使用频率却不是很高,这就是目前大多数初中实验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初中实验不受到重视甚至是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教材已经将学生实验和老师教学实验划分为两个层次,相比于传统教学还是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比如,老师不在像以往一样拿出大量时间去进行实验教学,而是变成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时间,新课改在实验过程中还存在内容不相符的现象,流程也愈加繁琐等等一系列改动,所以让众多老师不知该如何随之进行相应改变。第二,初中教学注重实验教学模式,即探究实验原理以及操作流程,但是不根据教材内容的探究不利于让初中生更理解实验的内容所在,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困难程度。第三,虽然目前初中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实验条件得到了改进,但是所配发的实验设备以及处理材料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损坏程度也不断加强,再加上学校相关专业人士不足,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故障的排除与修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进度,从而导致实验教学逐渐被忽视的现象。
1.2 试论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地位的提升方法
初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教材的改革也志在必行,这样就可以全方位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流程以及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为提升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的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彻底将教育部提出的要准备书面的思想总结贯彻实验的整个流程之中,还要有序地执行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作为基础,把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做重要环节。而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实验在教育中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增加创造性实验的机会,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对实验教学的改进效率,尤其针对广大的初中生,实验教学一直是教育机构重点投入的项目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教育机构每年向初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补充实验器材,改良教学环境等等。所以只有增加创造性试验的机会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弥补时间上的不足。其次,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要制定好计划以及实施准则,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到最大的效益,这就给初中生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来完成实验要求,学生应细读实验指南,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再合理安排操作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逐渐将实验教学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要想成功完成以上流程,还需要教师的细致教导以及严格的要求,教育机构以及学校应积极配合学生,这样在多方面的督促下,初中科学教学的实验教学地位才不能被弱化或是忽略。
2 试论初中科学教学中实验的现状
2.1 初中实验教学的现状
第一,随着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实验室的数量相应减少来达到增加学生教室的目的,从而导致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场地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然而学校经费有限,又不能第一时间完善实验设备,增添实验器材,学生的实验教学课程便有所削减,初中生的科学素质也受到不小的影响。第二,学校教师虽然能达到充分应用实验教学器材的基本功能,促进加深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从而增强初中生对实验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实验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但是目前还是存在实验老师偏重于应试教育的现状,因为教师受到升学压力大的影响,大型考试对实验内容的考核大多是笔试项目,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途中往往只演示教材上的必考实验,而扩展实验或是创新实验便不受到重视,导致实验教学效果较差,学生上课效率也得不到提高。第三,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提高课堂内容的生动性也有不小的作用,因为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们观察思考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使得课堂上更具有凝聚力,但是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却往往受到忽视。大多是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便不能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比如说,使用学生电源时无法分清正确的接线柱等等,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随着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初中实验教学一定会用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2.2 初中实验考查的现状
通过加强学校实验教学质量以及提高了实验管理意识,初中生的实践能力也大幅度得到提高,然而众所周知,在实验考查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却直接影响了实验考查的积极影响力和获取的成绩。首先,大多数教师未考虑到实验考查给初中生带来的学习压力,所以课堂上往往缺少一些实际操作的现代教学方法。其次,实验考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目前的考查形式则是一种资格考核,即考查结果不被计入最终的考试成绩内容里,所以大多数初中生对考查并不重视,上课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安排的内容,在考查临近时才进行突击复习从而应付过关。所以改进实验考查的内容便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相信适当增添实验考查项目,灵活地处理考查的形式,最终的效果一定会有所突破。
3 结论
本篇论文从两大层次对初中实验进行论述,分别是初中实验在科学教学所处地位以及现状问题,只有有效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才能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初中实验在教学中地位的目的。实验在初中教学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让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茁壮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教育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生所处的特殊学习阶段,其学习动机表现出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长期性与波动性共生,感性和理性同在。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要求初中生树立正确、积极、高尚的学习动机。初中数学教师应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学习动机树立的深远意义,切实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积极的学习动机。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现情
笔者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发现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动性,既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又表现出消极应付的一面。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数学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初中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不能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及学科教学目标要求,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明晰的前进目标、追赶的学习标杆,片面的将学习活动作为应付式的劳动实践,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能结合自身目标理想,进行深入细致、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知、思维探索等实践活动,学习动机上方向性不够,纯洁性不够。如很多初中生数学学习实践活动,是在家长殷切要求和巨大压力下开展和实施。二是主动学习探知能动性不强。部分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不能保持积极探知、能动思维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过分“依赖”教师或其他学生,习惯于“吃现成饭”,不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析,从而导致其学习探知活动“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三是探究研习深刻性不强。学习能力培养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但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未能深入贯彻和落实能力培养要求,导致初中生未能深入认识和理解学习能力锻炼和树立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导致部分初中生学习探究出发点不高,自我要求不严,对知识点深刻内涵和数学案例深刻意义不能深入探索和研析,导致其学习效果事倍功半。
二、培养良好数学学习动机方法策略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目标是行动的主导,是实践探索的“明灯”。教育实践学认为,学习对象良好学习动机的树立,需要正确的学习目标“指引”。初中生作为特殊学习群体,心理上的特殊性和情感上的波动性,更加需要明晰、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在每节课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恰当、适宜的目标“任务”或追赶“对象”,使学生学习上有目标,追求上有对象,行动上有“动力”。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新知教学中,教师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课教学目标要求,针对不同学习群体学习实际,设置“学生能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理解平行四边形被对角线分割的三角形的面积周长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归纳能力”具有递进性、层次性的学习要求,同时,鼓励中下等类型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把中上等学习群体作为“追赶”的“目标”,保证其学习动机更加明晰,更加主动。
二是培树学生积极能动的学习情感。学习情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源动力”。良好的学习情感能够催生出学习对象更加正确和纯洁的学习动机。笔者以为,正确的学习动力,需要良好、积极、能动的学习情感进行“支撑”。因此,教师在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动力进程中,要注重学习对象积极能动学习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善于利用新改版的初中数学教材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因素和生动的情感素材,为初中生提供声情并茂、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学习情感与教学情景产生“共鸣”,碰出“火花”,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如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中,教师利用数学学科发展历史悠久特性,通过向学生讲解我国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研究方面的显著成果,并展示我国古代《周髀算经》中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提出的“勾股定理”的内容,让学生在充满民族自豪感的状态下,主动学习探知相关内容。又如在“相似形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器材,根据该节课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示“某兴趣小组测量旗杆高度”的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逼真、直观、形象的教学氛围中,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深入探知其知识点内容和案例问题。
三是提供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载体。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环节。教师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时,要注重实践锻炼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思维活动中,形成和树立良好的学习技能和素养,使学生在感受劳动“意义”的过程中,树立起更加积极、科学、正确的学习动机。
例如:如图所示,在ABC中,点D和点E分别边BC、AB上的点,如果ABD与ACD以及CAE与CBE之间周长分别相等。假如BC、AC、AB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a,b,c。试求出AE和BD的长度。
现今的初中生与前十年的相比,总体来看心理年龄要比前十年的小2-3岁,尤其是男生比女生生活自理能力更差,以前老师处理学生的矛盾基本是女生受男生欺负,而如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多数是男生受女生欺负。总体来看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以前的学生中不爱学习的绝大多数热爱劳动,老师一说马上自觉拿起工具积极响应,而如今的初中生不爱学习的肢体也懒惰,老师喊不到他的名,装作没听见。具体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种。
1.心理脆弱,想法极端。初中生很多普遍心理脆弱、意志薄弱,面临困惑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受到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有的感到学习好赖无所谓。认为自己自信、开朗的仅仅占20%, 50%表示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闷在心里。
2.自私任性,霸道蛮横。我发现初中生中有不少“小霸王”,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霸道蛮横、脾气暴躁,不听劝告,不服管,甚至对家长、老师有敌视、仇视的畸形心态。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价值扭曲,贪图享乐。初中生中有不少“不差钱”。 他们虽在学校读寄宿,却不常在学校食堂吃。有的甚至邀2个同学翻校墙偷跑出去到家偷拿了钱到网吧,他们出手阔绰,大把大把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毫不心疼,还以此作为向同学炫耀的资本,常常令老师瞠目结舌。
4.学习心态不稳定。由于监护人大多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初中生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部分家长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初中生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5.性格两级分化。初中生中性格两级分化严重,一种是自我约束力很强,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稳重,像个“小大人”;另一部分要么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要么则好斗、天不怕地不怕,对于老师的话是滴水不进。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由于“农村初中生”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很多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亲人溺爱放纵。现今农村初中生家庭普遍存在溺爱放纵孩子的现象。有的年轻父母虽然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不能“留守”在家,总是感觉自己小时候没享受什么,存在用优越的生活条件来补偿的心理,对孩子有求必应,使孩子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和贪图享受。
3.学校教育措施跟不上。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现在的教育指挥棒致使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而其中的“问题初中生”更属于特殊的群体, 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
4.社会因素。因有关职能部门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不少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据我了解有的网吧为了经济效益,绞尽脑汁留住孩子,有的甚至给孩子们提供方便面。由于农村初中生在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出现“断层”,因此,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助、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现象,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格。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农村初中生”能够像城市初中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一是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初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二是要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三是外出务工的家长还要和学校,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以便了解孩子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