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9: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工厂管理规章制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
工厂为维护公共安全及避免人员物品之损害特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安全管理,包括空袭、火灾、窃盗、风灾、地震、水灾及身体伤害的预防及抢救之一切措施。
(三)工厂安全管理,除依政府法令规定外,悉依本制度办理。
(四)安全管理之指挥监督除身体伤害由平时业务上的主管人员指挥监督外,工厂人员均有防止灾变及抢救损害的职责。
(五)领班以上的干部均应熟悉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并监督训练属下人员确实遵守。
(六)工厂现场工作人员应适当调配工作,俾危险发生时,能从容应付。
(七)人员必须熟悉被人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
(八)危险发生时,除采取必要行动外并应立即向上级人员报告,火灾防护
。
(九)仓库及工厂内应严禁吸烟及携带引火物品.
(十)工厂门户应向外开,工作时间不得下锁。
(十一)易燃及危险物品应放于安全地点,除必要之数量外,不带入工作地。
(十二)仓库应指派专人看守,并标明“严禁烟火”字样,如系储藏挥发性易燃物,并应注意温度及通风。
(十三)灭火设备应照规定设置,放在明显容易取用之地点,并定期检查,应保持随时可用之状态,同时要熟练使用方法。
(十四)电线不得接用过大保险丝,电力使用后,应确实关闭电源。
(十五)使用氧气乙炔焊接时,应注意附近有无易燃物品,使用易燃物品的
人员需经严格训练,并应有监工人员在场。
(十六)电器设备应经常检查,台风、地震后更应立刻检查有无损害。
工厂规章制度
一、厂规厂纪
1、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公司领导,服从工作分配。
2、上班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节约用水用电,下班随手关灯,关水,关门。
3、保守生产与业务秘密,不带与厂内业务无关人员进入厂区,不将公司的产品,样品,材料等私自带出公司。
4、工作期间,忠于职守,不消极怠工,不干私活,不串岗,不吃零食,不打闹嬉戏,不大声说笑、喧哗等,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二、员工必须遵守如下考勤和辞职制度
1)按时上班、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2)因公外出、须经部门主管证明,交人事方能有效;
3)有事、有病必须向车间主管或人事部请假,不得无故旷工;
4)请假必须事先填写《请假单》,并附上相关证明(病假应有医生证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应提早电话、电报或委托他人请假,上班后及早补办请假手续;
6)未履行请假、续假、补假手续而擅不到岗者,均以旷工论处;
7)员工因故辞职,应提前一个星期向车间主管或人事部提交《辞职通知书》,试用期内辞职应提前三天口头或书面通知;
8)员工辞职由车间主管或人事部批准,辞职获准后,凭人事部签发的《离职通知书》办理移交手续。
二、工作时间和加班工作政策
1、严格遵守公司规定的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迟到或早退当日工资作废.无故旷工半天扣
天,一天扣三天,三天以上为自离。
2、每天早7:30上班,下午6:00交接班,各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节,公司实行每月26天制为满勤,满勤奖为每月每人**元,节假日除外。
3、员工请假应先办理手续,填写请假单,并交人事部作记录凭证,不能事先请假的,可用电话,口信等方式请假,事后必须补办相关手续。
4、连续旷工15天,或1年累计旷工30天,作自离处理。
5、考勤统计员必须在每月工资发放前将考勤统计结果送交财务部。财务部根据统计结果计发工资。
工厂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为健全公司组织,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能安心工作,凡公司员工都应遵守本规章之各项规定。对违规乱记者视情节轻重给于警告或开除处理。
一、员工应忠于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服从各级主管的合理安排。
二、总经理是公司最高负责人,总经理及工厂长有权安排和调配员工的工作岗位,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
三、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或旷工。
四、员工因事请假3天以内(含3天),需提前3天和工厂长请示,请假超过3天,需提前3天和总经理请示,允许后方可休假,事毕需和请示人销假。
五、因个人原因辞职者,需提前30天向总经理或工厂长提出申请。
六、禁止在工作场所或工作时间内吸烟、接打电话、谈笑打闹等一切非工作事宜。
七、对屡次迟到、早退、不服从主管合理指挥经警告未改正者,作开除之处理。
八、对盗窃同仁、公司财物证据确凿者将赔偿损失、开除之处理。
九、未经批准擅自离职,连续旷工*日的员工,以自动离职论处。员工无条件放弃当月工资,放弃任何申诉权,如果给公司造成损失将追究赔偿责任和法律责任。
十、通过培训后不能胜任工作及工作表现不佳者将被公司辞退,公司将提前通知本人,结算工资、离场。严重违反厂规厂纪而被公司开除者,当天结算工资,不得停留在厂,若有损坏公司物品者需照价赔偿。
十一、公司薪资制度为计时制,员工入厂试用期为1个月,如试用期不合格者公司给予辞退处理,清结试用期工资,公司不给予任何其它赔偿或补贴。
十二、上下班时间上午
7:00-12:00下午13:00-17:00
8:00-12:0013:00-18:00
休息时间上午10:00-10:15中午12:00-13:00下午15:00-15:15
十三、凡我公司员工必须无条件遵守以上各条款。
十四、以上所有条款公司具有最终解释权。
工厂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一、上下班班管理制度
1、员工应准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安全帽。
3、员工应团结合作,爱护生产设备,积极工作,完成各项任务。
4、员工下班时应清理垃圾,检查机器并关闭工厂电源。
二、请假制度
1、员工不得无故离开工厂,如需请假向有关领导批请假条。
2、员工不得以谎称家里有事、家属生病等假理由请假。
3、员工一个月内请假不得超过5天,如有特殊情况可向有关领导说明,由领导批示。
4、员工请假未到者应按规定扣除请假期间应得工资,并如实汇报给请假者。
(2)协助锅炉主管工程师制定和实施电厂的生产计划;负责分析和检查锅炉运行、检修中的日常工作 ;组织机组大、小修及修后的分部试运、整组验收试运工作;系统控制参数等。
(3)制定锅炉专业运行、检修操作规程及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考核,负责编制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主持、推动锅炉运行规程和规章制度,及时进行组织和流程的优化调整;
(4)锅炉专业技术性改造,优化工艺流程;负责本专业范围内运行、检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参与生产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的解决;确定电厂机务设备的最佳运行方式,保证锅炉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br style="microsoft yahei"orphans: 2;-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word-spacing:0px"> (6)负责本专业的报表、记录格式设计,负责本专业各类上报资料的统计分析、上报和归档工作;
一、无隐患管理的范围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l、实习、生产者的违章作业。
a、违反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及有关规定。
b、违反学校及工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及有关规定。
c、违反本工种及相关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与动作标准。
2、管理者违章指挥。
a、指派未取得操作证资格的学生、人员上岗作业。
b、不执行危险作业申报监护制度,擅自决定进行危险作业,不顾安全准备工作,强行提前作业。
c、对实习作业中的违章、违纪现象不制止;对实习现场隐患不及时整改。
d、要求学生使用无安全保障的设备及工具或进入无安全保障的危险场所,或强令拆除设备上的安全装置等。
e、强令身心有病的学生担任力所不及的作业,或者对处于危险状态学生不认真组织救援。
f、实习管理者不懂安全操作规程,不具备指挥生产的能力,而在指挥生产时凭个人想象蛮干。
g、强令超限度运行设备。
3、实习者、管理者违反劳动纪律。
a、擅自代岗、离岗、睡岗。
b、干私活,擅自开动机器、设备等。
c、带小孩上班或擅自带亲友进人生产现场。
d、工作现场嬉戏、打闹、追逐。
e、协助作业时,不认真配合。
f、担任监护时不坚持职守。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一)实习现场设施、设备无醒目安全标志。
(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上的安全装置不齐全可靠。
(三)实习现场及作业点未实行定置管理。各种物料堆放、设备安装停靠、工器具摆放不整齐、平稳、可靠;垃圾、碎屑、废油、废物等未及时清理干净;现场无安全通道或通道不畅通。
(四)电气线路、开关、插座、动力、照明箱使用不规范,绝缘接地不完好可靠;各元器件与线路连接不可靠,严重发热或烧损;电气设备接地不好,架空线路不规范。超负荷运行动力设备。
(五)物料运输、提升设备无安全停靠设施、断绳(带)保护、停靠栏杆、安全门、上下限位、断电开关、事故开关、通讯信号装置。
(六)实习现场各种坑、洞、沟、池、轮、轴、台无可靠的盖板、护罩、栏杆、护沿等防护措施。
(七)实习现场通风设备不完善,产尘、产毒、噪声超标等点无治理及防护措施。
(八)实习现场防雷击设施、消防设备、设施不齐全。
(九)各种设备、管道、设施、阀门不清洁,有跑、冒、滴、漏现象。
(十)实习现场、通道、楼梯无充足照明,照明线路、开关灯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十一)实习现场不符合防洪渡汛要求。
(十二)实验室、化验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十三)工作现场零乱,不整齐、不清洁、不卫生。
(十四)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三、安全管理措施、规定不完善
(一)各教研室(组)现有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标准不健全、不完善,或在落实、执行的过程中不严格、不规范。
(二)与国家、上级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不相符或有抵触。
(三)对校及工厂有关安全规章制度、规程等不执行或执行不严。
(四)对新建、改建、扩建、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不及时建立科学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规定或措施、规定无可操作性。
(五)对新增工种、岗位未建立起相应的制度、规程等。
(六)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或责任状签订不合规范。
四、无隐患管理的措施
l、坚持检查制度
a、定期检查:教务科每月组织由教研室、教研组有关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教研室要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教务科要做好日检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
b、专业性检查:由教务科主管领导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踩场所进行检查,如易燃易爆场所、交通、消防、电气、设备(起重、压力容器)检查等。
c、季节性检查:由教务科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根据季节特点,为保护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检查,如防暑降温、秋冬季防火、防寒等。
2、加强考核手段
a、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考核标准:100———300元/次。
h、对物的不安全状态考核标准:100———300元/次。
c、对管理上的问题考核标准:200———600元/次。
d、对教研室第一责任人的考核: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责任部门第一责任人予以黄牌警告:
I:各教研组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出三个隐患(含)以上的;
Ⅱ:各教研组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出隐患的考核结果汇总超过500元(含)或年终累计超过2300元(含)的;
Ⅲ: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或责任未层层落实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责任教研室第一责任人予以低聘:
I: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一次查出六个隐患(含)以上的;
Ⅱ: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发现重大隐患的:
Ⅲ: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一次的事故隐患(除登记上报同意备案外)未及时整改的:
Ⅳ、各部门经校安全检查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隐患的考核结果汇总超过1000元(含)或年终累计超过50O0元(含)的;
Ⅴ:经校或教务科已查出未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或责任未层层分解落实,再次安全检查仍未签订责任状责任未分解落实的:
Ⅵ:隐瞒事故不报的;
Ⅶ:被两次黄牌警告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予以解聘:
I:经校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两次(含)以上的事故隐患(除登记上报同意备案外),仍未落实整改的;
Ⅱ:经校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的事故隐患(除登记上报同意备案外)因未及时落实整改导致发生事故的;
Ⅲ:经校或教务科安全检查查出管理者严重违章指挥,严重违反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及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程、规定的;
Ⅳ:低聘期间被黄牌警告的;
五、无隐患管理的考核程序
(一)教务科每次安全检查后均下发《安全检查隐患整改通报》和《无隐患管理检查考核汇总表》。
(二)当某个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达到黄牌警告条件时,工厂检查组将提请教务科办公会批准下达黄牌警告通知。
(三)当某个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达到低聘或解聘条件时,教务科检查组将历次安全检查汇总材料提交学校党政联席会进行讨论,适时形文给予低聘或解聘。
五、其他事项
(一)各单位在自查中发现的隐患而自己无能力整改或短期不能整改完毕时,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报教务科。
(二)凡不在考核范围内的(如事故、创建等)按学校其它文件执行,考核金额不列入此汇总金额中。
(三)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教务科。
附件1:实习教师安全责任状
附件2:安全隐患通知书
人是企业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是现代管理的核心。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才发展规划,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不仅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企业保持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第一,在时间投入上,尽量减少事务性工作所占比例。
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参与战略决策,为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提供咨询,及时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人力资源部现在的状况是人事行政事务占60%,服务模式占30%,战略功能占10%。合理的比例是人事行政事务占30%,服务模式占50%,战略功能占20%。
一般来说,服务模式的投入是理性管理的开始,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沟通,而事前预防无疑在其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作为劳资纠纷的萌芽地,人力资源部在纠纷的预防方面更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管理人员应该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首先要从源头进行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使劳动者保持心情愉悦。在工业社会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以及生产流水线的发明使用,都在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使自身成为异化产业工人的一种工具。生产线上的工人已经被工艺流程严格约束在生产过程中,变成了一个生产工具和手段。这种机械的生产方式给劳动者心理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长时间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始终重复同样的动作,使释放积聚的压力成为一种必需。因此,为了从源头减少劳动者不理智行为的产生,企业有必要在工厂中设立一些供劳动者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近年来,一些企业为员工设立减压室,使员工可以在此释放压力,就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其次是在纠纷的萌芽阶段,对非理性情况进行预防。现实生活中,发生冲突后,如果仅仅是冲突双方自行解决问题,就很容易导致冲突非理性化,但如果找一个人去单独评理,那么事情就有可能很快得到和解。一个第三方的存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劳动争议处理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多种层次的沟通渠道,让劳动者在遇到他们认为无法接受的情况时,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忧虑,担心甚至愤怒。
经验表明,完备成熟和高效率的沟通渠道的存在,不但对预防劳动纠纷的激化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而且对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件高回报率的事情。
第二,不断提升业务技能。目前80%的企业没有做人力资源规划,实际上它与年度财务预算同等重要,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要清楚地知道:与战略规划相匹配,3-5年内企业所需人员数量与质量,并且有明确的措施;能够根据不同的职能选择不同的招聘渠道,快速收集到目标简历,还要掌握面试技巧,对录用质量负责;不能停留在计算工资层面,而要思考不同职位人员产生业绩的关键点,进而有针对性设计薪酬方案,提升薪酬的激励效果。
除此之外,对离职人员制定处理原则以减少仲裁风险,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很多时候,企业的管理者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无论自己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无论自己多么看重某些人才,无论自己多么苦口婆心地劝说写下离职申请的优秀员工,但终究还是没能让那些决心已定的优秀人才留下来,管理者们一直在努力阻止他们离开公司的原因就是怕他们离职之后为企业带来一系列风险:管理成本增加,人事管理混乱,企业形象受损,经济效益下降。整体竞争力受到重创等。那么对于他们离职之后的风险,企业管理者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段加以处理?在企业的多项管理制度当中,对于员工理智的处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只有遵循处理员工理智的原则采取必要的处理手段,才能从最大限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完善员工离职管理规章制度。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度中,对于离职员工的规范管理应该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仅因为“离职”环节的规范管理将可能为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正因如此,所以在制定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从离职办理手续的各个方面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体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圆满地处理由员工离职引起的系列问题。
在我国,企业制定离职管理规章制度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合法。
2.不得违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若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中就离职有相关的权利与义务约定应按其执行。
3.企业不可通过规章制度在员工离职时增加员工的义务,除非员工认可,否则无效。
4.要向员工公示,公示的目的就是让员工在制度实施时知悉,未经公示而在员工离职时才交于员工阅知的规章制度对员工没有约束力。
各个企业对于离职员工之后的管理办法各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员工离职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都不外乎以下几点:
1.制定员工离职管理办法的目的。
确保员工离职时,能顺利进行工作交接或者促进此工作日后的顺利开展,健全公司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科学化,正规化管理。
2.员工离职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用员工离职时的处理程序
3.员工离职管理的权责;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工作交接,财务部负责工资的结算。
4.员工离职管理的具体条例。
在以上内容中,第四条员工离职管理的具体条例是最为关键的一条,其具体内容有:
1.辞职:员工因故辞职,辞职申请经批准后填写《员工离职审批表》交部门领导审批最后交到人力资源科办理解除合同证明
2.辞退:员工如果公司内部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一的应予除名。员工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公司者,视为自动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