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9: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艺术品鉴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艺术品鉴赏论文

篇1

二、系统平台架构

作为提供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站,网络的安全、健壮、性能、稳定与可管理性十分重要,任何方面都必须有周全的考虑。一直以来,人们的观念中总认为WindowsNT不够安全,不够稳定,无法支撑一个访问量巨大的Internet站点。但是实际上,无论是Linux,Solaris,还是WindowsNT,没有哪个产品天生就比别的稳定。现实世界的例子证明,建立在WindowsNT上的站点也可以很安全,很稳定。有不少大型的商务站点,比如,eBay,以及Dell,都是建立在WindowsNT和IIS之上的,这些都是些流量很大的站点。基于上述理由,我们选择WindowsNT+IIS4.0架构,并采用Microsoft用于建立动态网页的技术--ActiveServerPages(ASP),前台开发工具使用VisualStudio6.0,FrontPage98,PhotoShop5.0,Flash等,后台数据库拟采用在NT上有良好表现的MSSQLServer7.0大型数据库。

三、系统功能结构及运作流程分析

针对文化艺术品的广义性,艺术品网上商城除了提供BtoB,BtoC,CtoC等目前较流行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外,还针对较特殊的文化艺术收藏品提供对小批量发行的纪念物品等进行形式多样的集体竞价。网上商城是一个虚拟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为入驻收藏家、拍卖行等艺术品销售商家提供网上文化艺术品展示销售及客户网上在线竞价拍卖等服务。整个系统拟开发成为通用的电子商城,只要拍卖行、藏家等提出在线申请,经过验证后,即可为之开通。之后系统通过提供相应的空间,以及交易的平台,结合客户网页自助生成系统,无需客户了解任何互联网技术,就可方便地进行网上艺术品的交易与交流。针对网上商城商家与用户之间进行的交易,除非有网上商城公司直接介入,可以提供一定条件下的鉴定等服务,除此之外,包含鉴定在内的相关服务由商家自主提供,与此同时,提供相应的信用等级处理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收藏家、拍卖行以及客户的交易活动。对于成功的交易,网上商城提供如下结算方式:

1、网上直接划付;

2、银行汇款、银行转帐、邮局汇款等;

3、送货上门、货到付款、EMS代收货款。

网上商城提供如下的实际运作模块:

1、管理机构运作系统其中包含:入驻商家注册及相关信息管理;入驻商家产品登录及管理;客户注册及相关信息管理;在线销售统计系统。

篇2

1.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审美之“雅”与“俗”

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中国古代汉族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无论其音乐创作人员是民间艺人、文人还是宫廷乐师、宗教人士,也无论其表现目的是反映人民日常生活还是服务于文人修身养性、交际言志,是为宫廷享乐或为宗教服务,从其音乐表现因素来划分的话,可大致归纳为普通民众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故中国汉族古代传统音乐之审美归属,一为普通民众,二为文化精英或上层阶级,三为宗教民众,其中宗教民众又与普通民众群体有所重叠。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关系密切,如将宗教音乐视为民众音乐,这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汉族传统音乐,按照音乐风格与受众群体来区别,主要可划分为“雅乐”与“俗乐”两大部分。当然,此处的“雅乐”非指中国古代宫廷祭祀活动与朝会仪礼中所用的音乐,而是指审美意蕴与审美表达均符合儒家“中和”之道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文雅类的音乐;此处的“俗乐”泛指古代各种民间音乐。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当中,可视为文雅类音乐的,主要包括魏晋以来的琴乐、宋词调音乐、清宫廷音乐以及昆剧等;俗乐则最大量地涵括了历朝历代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唐代宫廷燕乐、民间说唱音乐以及绝大多数的戏曲音乐、宗教音乐等。

“远古时期,属于娱乐形式的‘乐’是没有雅俗之分的。”[3]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逐渐分为雅和俗两大类。这样的音乐文化格局本属中国古代音乐常识,但目前众多的有关中国音乐审美的文献,总是或强调中国传统音乐“和静、简易的审美观”[4],或强调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是“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立象尽意”的最高境界[5]等。从最大范围、最高艺术特征的美学角度论述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点,难免使人觉得中国古代汉族的传统音乐,全是那些乐简意深、文质彬彬的音乐作品,而忽略中国历代汉族俗乐文化的审美特点。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当中写到:“……我们应当注意到人们生活的实际的世界中,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因此,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在思想史的视野中。”与中国思想史的学术研究传统相类似,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学者们,主要关注着中国古代文雅类的官方主流音乐文化的审美特点,坚守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雅正”传统,从而使雅致音乐文化的土壤――全民化的民间俗乐消失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虚无当中。

2.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元组合

历经时间考验而传承至今的中国古代普通民众的俗乐其实并非低俗的音乐。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古代汉族传统音乐当中的雅致之乐,它的最初往往也是俗乐。俗乐的生命力就在于“俗”,俗得有民族特色,有大众品位,俗得清新又活泼。雅致的音乐如果没有俗乐的滋养与洗刷,必将走向雕章琢句、绵软气弱的萎靡不振的地步。虽然雅俗也可相互转化,但俗乐精品,往往俗中见雅、大俗大雅、雅俗共赏,这也就是所谓的“俗到家时便是雅”[6]。

我们承认,“在中国历史上,抒情美典是最为上层文化所赞许,又对整个文化圈最具影响力。”[7]中国古代儒家推崇雅正之乐,隆雅鄙俗,致使中国古代官方音乐理念始终崇尚着“中和”之道。但“大体上,任何文化有上层的美典,也必须有低层的美典。中国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终于以中国文化型的抒情美典为主导,但其他美典或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集团、某一时期甚至成为主导美典”[8]。在任何人群聚居之地,一定会存在许多并不优雅也不含蓄更不精致但却是普通民众甚为热爱的音乐。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历史是如此悠久,中国地域是如此辽阔,人口是如此众多,音乐文化大一统于“中和”之美只可当作如是观,圣人们的宏大的音乐美的追求,与中国丰富的生活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古代官方所提倡的主流音乐思想并不能左右汉民族全部的音乐格调布局,古代汉族传统音乐文化是多种思想文化的组合,这是历史的真实。

学术界对汉民族的起源问题现已持多元论。秦汉之际方成型的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汉民族在中国历史上,以其先进的经济制度与高文化结构,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将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以及蛮、俚、僚、等西南少数民族逐步汉化;又在宋辽金元时期与契丹族、女真族等北方少数民族长期杂居,在民族大迁移运动当中将不少少数民族同期同化。[9]汉民族文化的历史,是一部多民族文化汇聚的历史,古代汉族传统音乐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融入后的音乐文化产物。

二、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鉴赏之“术”的多样化

丰子恺曾明确表示,对于不同的艺术类别,“应当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美学特性而具有不同的鉴赏方法,应当掌握各类艺术鉴赏活动的特殊性。”[10]鉴赏者对同一类音乐进行鉴赏,因为艺术鉴赏本就有审美创造差异,所以鉴赏差异客观存在;且不同类的音乐鉴赏途径与方法,技术层面的差异也比较大。

1.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雅致音乐类的鉴赏之“术”

前面提及的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当中的文雅类音乐,主要包括魏晋以来的琴乐、宋词调音乐、清宫廷音乐以及昆剧等。

文雅类的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的鉴赏有一些具体的鉴赏技术要求。如琴乐,它用不同音色、不同风韵的泛音、实音与散音音点,吟揉绰注、轻重疾徐的演奏合成了一条虚实相间的旋律线,又用如生命脉搏般的自由散板节奏,营造出了琴乐律动的从容。在古琴音乐当中,虽然散板的精神贯穿始终[11],实则是“形散而神不散”。这种浓淡相间的音乐时空布局,构建出了一个“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心灵与自然相映衬的审美空间,丰沛的艺术张力从中或激越或悠缓地布局了出来。所以琴乐的鉴赏之“术”,主要应当注意它的“美点”至“美(旋律)线”,它的节奏律动、音乐曲体空间布局之美,等等。

虽然宋词保存至今尚有两万多首,但我们现在能够鉴赏到的词调音乐仅有南宋姜夔的词调音乐作品17首(其中自度曲14首)。姜夔的词调音乐作品被视为中国的古典艺术歌曲,品鉴它的时候,除需要运用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常识、词调美学知识以外,在歌曲曲调的分析处,鉴赏者还应知晓宋词均(“韵断”)与乐句的音乐布局关系,用均的疏密与音乐表情之间的关系,均处即是歌唱表演的击节处等艺术常识。词调音乐作为文学与音乐之双璧,字调与曲调是否合律还需要音韵学的基本修养。

昆剧的腔词声韵关系与词调音乐基本一致,昆剧的文学性强是这个剧种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与词调音乐不同之处应当是它的戏剧性,鉴赏它也就相应地增加了中国戏曲艺术特质的分析与欣赏,如所谓的超时空、程式化、虚拟性、综合性,等等。另要注意昆剧亦歌亦舞的表演特点,昆剧音乐构成的基本规律。昆剧的歌唱风格也迥异于其他剧种,明代沈宠绥的《度曲须知》曾叙述其歌唱特点为“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清圆,收音纯细”。如要比较简易地揭示出它的歌唱特点,罗艺峰所谓的“川剧的‘叫’,秦腔的‘吼’,昆曲的‘吟’,越剧的‘唱’”[12]可资鉴别与审美。

大多数人都认为,培养一个人对精致艺术的鉴赏能力相对比较困难,因为精致艺术的意境、神韵、气势等审美构成品格较高,品鉴它对鉴赏者的文化修养、联觉通感等音乐鉴赏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古代汉族音乐当中的雅正艺术,如琴乐、词调音乐与大部分宫廷音乐、昆剧等均吻合言近旨远之艺术要义,如将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结语所云的“深文隐蔚,馀味曲包”,陆机《文赋》当中所言的“石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篇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诸多言语,用于阐释雅致艺术的审美特点,这将大大提高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雅致音乐的审美成效。

2.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民众俗乐的鉴赏之“术”

如对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汉族民歌文本进行研究,很容易得出“到了明代(主要指明中期以后),民歌才算是完全解放了自己”[13]的文本民歌研究观点,因为《诗经》与《楚辞》《乐府诗集》等历史性的民歌文本相比于明中后期的民歌文本而言,更具规范性与蕴藉有度的文学特征。笔者相信,中国历代的汉族民歌元典都是清新活泼、真挚动人的普通民众的心声。我们现在所读阅到的历史性的一些汉族民歌文本,绝大多数是经过文人润笔、官方许可才采编流传至今的。温柔敦厚的诗教是儒家教化思想的产物,而民歌作为民众艺术的一种普通体裁,在生活当中“矢口寄兴”“放情长言”,整体的艺术特点应当是真切而生动,简朴而深刻。“其感人之深,有时还驾专门诗家的诗而上之。”[14]民歌地方风味浓郁,沁人心脾,文学价值并不低。对于民歌的鉴赏之“术”,固然文词与曲调均需鉴赏,但其人文性、民族性的鉴赏才是民歌鉴赏的根本。

清代说唱音乐可供鉴赏的主要有京韵大鼓与苏州弹词。这两种说唱曲种的共同艺术特征,是唱腔的叙述性、抒情性较强,口语化明显,地方语音的音韵美完全渗透在说唱音乐的唱腔当中,演唱极具个性,等等。[15]要鉴赏好这两种说唱艺术,一定得适当了解它的唱词框架特点,句式组合特点,语音的辙韵与用韵特点,唱腔的板式、腔型特点,伴奏音乐的艺术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详细了解刘宝全的京韵大鼓表演特点,清中叶之后的苏州弹词陈调、俞调、马调的演唱特点等。说唱音乐的鉴赏,尤要注意其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独特艺术组合方式,享受说唱音乐因为语言与音乐的丰富结合而产生的音韵美。

清代戏剧音乐鉴赏主要鉴赏中国早期的京剧艺术,但京剧第一代“老生三鼎甲”既无录音又无录像保存并流传他们的京剧表演艺术,我们只能从“新三鼎甲”之一――谭鑫培的极少录音当中了解中国早期京剧的某些艺术特点。京剧艺术自谭鑫培开始才统一使用京剧的音韵规范,这也有利于我们鉴赏现今存在的京剧艺术。鉴赏谭鑫培的京剧表演势必得了解京剧板腔体声腔结构特点,西皮、二黄两种主要声腔及其音乐特点,伴奏乐器与伴奏音乐特点,京剧行当与脸谱,京剧的“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等相关的艺术因素。除去戏剧艺术的基本特点,如要熟悉这种戏曲音乐,得从唱腔的外部形态入手。如同昆曲可从一支支曲牌入手,秦腔可从一种种板式入手一样,“而行当分腔发展得比较完善的多声腔的剧种如京剧,则又加了一个‘行当’的层次,所以在京剧的每一个唱段前,总要标上行当、声腔、板式三项内容。如旦腔西皮二六、生腔二黄散板,等等。”[16]所以应注意京剧每一个行当的唱腔唱词结构、基本句型与其他变化板式等艺术内涵与艺术形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艺术表演特点;且同样的行当唱腔板式,在每一位优秀的京剧演员的表演当中又独具魅力。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深化戏曲程式化的艺术认识,提高京剧艺术的审美能力。

文雅的古代汉族传统音乐与普通民众的古代俗乐并非绝对对立。且不说那些不同类的音乐文化之间决不会壁垒森严、泾渭分明,单说雅致的上层人士们享受的音乐文化与普通市井民众的民间音乐文化之间,历史上始终处在一个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发展的态势当中――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实为一个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整体。

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具体的鉴赏之道与鉴赏方法的多样,并不说明鉴赏之“道”与鉴赏之“术”的截然对立。严格而言,“术”在“道”的具体范围之内,“术”是“道”的具体体现。但在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的鉴赏当中,如果只有“道”而没有“术”,此“道”将为“虚道”。我们强调,古代汉族传统音乐的鉴赏教学一定要加强各种艺术品种鉴赏方法的研究,即必须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鉴赏的基本程序与鉴赏途径、鉴赏此类音乐需具备哪些文化修养、取何种文化视角进行多维认识(此中涉及到了审美之“道”的具体对应),等等,至此方可评论其鉴赏教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水准。在“术”的训练基础上,学生升华形成对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审美之“道”的音乐文化的认识,即对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的整体文化特征有所把握,依此才能确定音乐鉴赏主体的中国古代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稳定性质的内构。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51.

[2]田青.中国宗教音乐[M].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3]曹顺庆,李天道.雅论与雅俗之辨[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9.

[4]蒲亨强.中国音乐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3.

[5]杜亚雄.中国传统乐理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09-218.

[6]刘道广.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25.

[7] [8]张凤.哈佛心影录[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72-73.

[9]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10]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2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3.

[11]费师逊.简论“内向文化”的几个音乐基本的问题[C].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音乐资料馆.香港1988中国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359.

[12]王耀华,伍湘涛.音乐鉴赏(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13]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M].凤凰出版社,2005:301.

[14]梁启超.中国文学讲义(老清华讲义)[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

篇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一直以来被家长和社会所认可,职业导向作为近些年出现的新事物,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职业导向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意义以及教学重点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因其系统的高质量教学一直受学生青睐与社会企业的认可。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对事物的完成需要与他人配合,如土木工程专业的楼房施工作业。而艺术设计更多的是对设计师逻辑思维、艺术创造力、表达能力、行动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1]。艺术设计专业有一定的服务性,艺术设计与艺术品不同。艺术是纯粹的,无功利性。而艺术设计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平淡的东西通过艺术赋予其美感,提高人感官上对其的审美享受,最终产生的是具有艺术审美属性的生活实用品。艺术设计不能背离生活独立存在,这样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如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最开始出现的目的是为人们遮体。后来经过数千年的演变,逐渐成为现代有欣赏美感和生活具体需要的时装。现代对服装的基础要求是美感以及穿着的舒适感,满足这两点才可以是在市场上出售的服装。如果设计师设计过于倾向服装整体的美感忽略用户的穿着体验,这样的服装是不会被大众所接受的;反之过分追求舒适感却忽略其上身效果,也很难被大众所接受。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是直面就业的,他们学习的内容要与社会需求接轨,就要求课堂中要有更多实用性强的内容。艺术设计的范围很广泛,如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艺术类)、动画专业、服装设计、展示设计等。网络范围的有网络艺术、三维动画、视频设计、音频艺术、互动媒体设计等。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从业方向,除学生自身的思考外,老师要加以引导。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对未来的职业选择至关重要。例如内向寡言的人在卖场进行产品的推销工作,过分嘈杂的环境会使其有不适感,工作起来效果自然不好,也很难有事业上的突破。一个人所从事工作的行为方式如果和个人性格相匹配,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容易获得工作上的发展和个人心理上的满足,反之则会缩手缩脚、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对工作充满怨气,影响个人生活。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对学生日后的生活、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高职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加入心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想法和性格特质,从而让他们对自己以后所从事的事业做出更慎重的选择。

二、艺术教学中的职业导向

职业导向是对于学生日后就业的引导。设置职业导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有具体的目标性,增强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人生规划,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减少迷茫感,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导向性学习,减少非主要课程的上课占比,按照职业规划引导学生上课。设置职业导向性学习小组在日常教学中调整上课结构,除专业的基础性知识理论外,增加课外实践学习。例如广告设计可以由老师出题,学生自主设计并打印完成,在班级里展示评选优胜者。同时,学校也可以将校企合作的企业需求,纳入学生教学实践中,学生根据企业提出的需求进行设计,最终企业采纳的学生设计,企业可支付一定费用,这样可以更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更加的密切,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部分经济负担。除此之外,一个好的艺术设计师必定是懂得欣赏表达美的。在日常教学中,增加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如进行国际美术油画鉴赏、雕塑作品鉴赏学习培养学生美感抽象思维,以及将抽象思维具体化的艺术表达能力。艺术设计师在保证作品质量外还要把握市场。一个艺术家对艺术品的构思时间是很长的,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从构思到完成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但如果一个产品广告制作两三年的话可能产品都已经下线了[2]。这样的设计师是没有市场价值的,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要与市场需求接轨。

三、职业导向对教学的影响

篇4

红宝石一样的晶莹液体流动在酒杯里,啜一小口只觉醇厚宜人,满口溢香,那浓郁的醇香和丰富的层次在唇齿间缠绵,微微的果香缓缓地流过味蕾,慢慢咽下去,更觉惬意异常,通体舒坦。

自古以来,红葡萄酒作为美容养颜的佳品,备受人们喜爱,其功能性保健作用更被人们称赞乐道,究竟怎样饮用才能发挥最好的养生功效呢?

品鉴有道

打开一瓶葡萄酒之前,先验证瓶标是否干净,塞子是否紧密,以确认这瓶酒保存是良好的。开瓶后,要仔细观察取出的瓶塞是否湿润,因为瓶塞如果太干燥就有提前氧化的可能。保存颇久的陈年上等酒需要倒入醒酒器来“醒一醒” ,而含单宁酸较强的红葡萄酒只要直接倒进杯子里就可以。

观酒可以直接目视,倒些许红酒至杯中,端起酒杯,下置一张白纸,细心观看,如果红酒的边缘呈透明状,说明这酒很新;如果边缘呈浅黄色,说明这酒至少有6年的酒龄;如果边缘带紫红色,说明至少已有十年的酒龄。

倒酒的时候酒瓶口不能紧挨着酒杯口,倒至酒杯1/3的位置即可,然后贴着桌面将酒杯稍作摇动,使酒味慢慢从杯中溢出。在快倒完之前把瓶口向上转一圈再抬起来,这样可以防止酒滴到桌面上。

入口的时候用舌尖把酒包住然后在口腔里转动它,也可进行“咀嚼”,使酒散发出酒香,再由鼻子来感受它。主要通过舌头的味觉再配合鼻子的嗅觉,感受葡萄单宁里的果香与醇度。

家庭贮藏葡萄酒时,要使葡萄酒不被阳光直射,温度在一周内波动不超过10℃,酒瓶必须横躺或倒立,以便酒液与木塞接触,使木塞保持湿润,膨胀后可与外界空气隔绝,使酒不被氧化。

喝出健康

葡萄酒中的天然原料及酿制过程,使它蕴藏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都是人体必需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养生功效,可见一斑。

美容养颜的佳品

有人说,法国女子皮肤细腻、润泽而富于弹性,与经常饮用红葡萄酒有关。除此,还有不少人喜欢将红葡萄酒外搽于面部及体表,因为低浓度的果酸有抗皱洁肤的作用。

葡萄酒能直接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从而提高肌肉的紧张度;也可对神经运动中枢起作用,给人以舒适、欣快的感觉。这种精神平衡状态,使我们的思维更为敏捷,判断更为准确,使我们精神愉快。因此,对于那些由于焦虑而受神经类病症折磨的人,饮用少量的葡萄酒可以平息焦虑的心情,真是一款美味可口的镇静剂。

抗氧化抵衰老

人体跟金属一样,在大自然中会逐渐“氧化”。研究表明,人体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会有破坏作用,这是人类衰老和患病的根源。

红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剂,如酚化物、鞣酸、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锌、锰等,能消除或对抗氧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

红葡萄酒中的抗氧化物可以多种方式对活性氧基团产生作用,最简单的方式是清除活性物质。另外,红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于葡萄果皮的花色素,花色素是天然的植物色素,花色素除了显示一定的颜色外,还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预防心脑血管病

红葡萄酒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而HDL的作用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所以能有效的降低血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如此,红葡萄酒中的多酚物质,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形成。

葡萄酒中的原花色素对心血管病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在动脉管壁中,原花色素能够稳定构成各种膜的胶原纤维,能抑制组氨酸脱羧酶,避免产生过多的能降低管壁透性的组氨,防止动脉硬化。而那些成分较多的花色苷、前花青素、单宁等物质,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增强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抗癌性能最好

1997年1月,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药学院的John Pezzuto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葡萄的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的抗癌活性》的论文,引起医学科学界的轰动。论文证明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与癌症各过程相关的细胞活动,也就是说,在癌症发生的起始、增进和扩展三个主要阶段,白藜芦醇都有防癌活性,并对癌症发生的三个阶段全部抑制。

在各种葡萄酒中,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最高。葡萄皮中含有的这种白藜芦醇,抗癌性能在数百种人类常食的植物中最好。白藜芦醇可使癌细胞丧失活动能力,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此外,白藜芦醇还具有防治冠心病、高血脂症、抗氧化、扫除自由基、抗血栓、抗炎症和抗过敏等作用。

由于红葡萄酒的单宁、白藜芦醇等多酚化合物含量高于白葡萄酒,因此从这两种成分上讲,红葡萄酒的保健功效远远高于白葡萄酒。

搭配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