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15:59: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项目式教学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项目式教学法论文

篇1

2.课程的改革

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实体项目的引进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实训实践时间,原有专业课程比较分散,不够集中,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所以传统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而课程的设置又是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请行业企业专家,公司设计总监入校,听取他们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让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全过程。经过反复的论证和研讨交流,严格确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总体方向,并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教学活动方案和课程标准。由此,职业院校传统的课程设置要做出大的修改,学生出去第一学期,基本每个学期都要下公司实训实习,这也就意味着需要空出大量时间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要想加大实训课的时间,让时间集中起来,就要将课程改成模块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后期,基本上每个学期都能保证一个月的时间下公司实习,这样才能满足实训课在时间上的分配。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让室内设计课程中的项目式教学充分围绕实战实训来进行,尽可能的让现有课程与市场需求、学生兴趣相结合,比如,有的学生对室内设计本身并不是很感兴趣,但与室内设计行业相关的专业感兴趣,如:营销,预算等。在不变室内设计专业课的情况下,适当的加入其他行业相关的辅助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思维能力、灵活多变的能力,让学生能将所学的软件和理论知识充分的利用起来,能够快速有效的投入到室内设计实战项目之中。

3.师资力量的投入

在项目式教学的改革中,不能将眼光只投入在学生身上,教师也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对自身的业务素质提出学习的要求。师资来源分为4类: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艺术设计教育,他们一般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从事过艺术工作的专门技术人员,具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技术;既有学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在艺术领域具有一定声望和特定技艺的艺术家。前3类师资在高校中比较常见,第4类师资比较紧缺。而针对室内设计行业更新较快的特点,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校可定期将前2类教师放到公司进行蹲点式培养,让教师根据市场的改变来调整课程内容,让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时代不落伍,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目的。第3类和第4类教师,可以采取聘请和讲座的方式进入学校教学,让新鲜的血液不断的更新,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4.实训项目基地和工作室的建立

以上几点都要源于一个基础,就是有没有公司愿意协同学校来办学。经过市场调查,有80%的正规公司愿意给学生提供实训的舞台,原因是室内设计人在在市场上的稀缺。培养一个好的设计人才至少要3年的时间,而公司是没有时间给新人培训的,往往公司带出来的设计师实践经验很足,但在个人修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上有所欠缺,加上室内设计人才流动大,设计行业又随时需要新鲜血液来补充,有专业素养的设计人才是市场的抢手货。而学校恰恰满足了这个条件,学生在学校已经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和绘图技巧,仅仅是欠缺了实战经验,学校与公司的联合能把相互的不足之处弥合的恰到好处,公司能从众多的优秀学生中进行挑选,以得到更为优秀和满意的设计师。当然,与公司联合是一方面,但从培养角度来说,这样的渠道还是过于单一了,我们实行的是学生教师两步走的政策,当学生与教师都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以后,专业工作室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工作室是由学校牵头,教师带队,学生为设计成员的自主经营的室内设计工作室。工作室进行对外业务,由学生进行设计,教师指导,实现自主盈利,为学生的实验实训打下更牢固的基础,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快就能在社会上独挡椅面。

篇2

二、案例项目教学法主要内容

案例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某一案例进行鉴赏、分析,获得该案例的主要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按照该案例进行相关项目的制作,制作环节包括临摹、仿制到独立创作。影视广告欣赏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有:信息、通讯类;金融、保险类;汽车及关联产品;房地产及其用品;家电、食品类;饮料(非酒精、酒精);药品与保健品、卫生用品;时尚商品;文化教育及关联用品、媒体;公用事务及服务、公益类影视广告欣赏。按照界域风格划分,典型的有:法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英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美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日本、韩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中国影视广告的创意风格等。而按照广告节的精品广告来进行授课,又能划分出戛纳广告节、莫比广告节及广告饕餮之夜等。如何在这些教学信息中挑选出重要的信息进行案例项目教学,是教师应重点考虑的教学问题。

三、案例项目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1.房地产广告选择一个优秀案例,分析广告的拍摄手法、建筑动画案例和广告语。通过课堂欣赏、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从广告中体验到美感及制作流程然后进行作业布置、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等,最后点评案例作业。案例作业完成后,教师开始进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自拟课题,进行房地产广告的制作:实地考察,分析该地产的优势特色,提炼该房地产的广告词,进行宣传海报、建筑动画的制作,进行实地拍摄,然后进行后期剪辑合成。最终完成包括建筑动画、广告词语、宣传海报、视频广告等一系列项目化教学。

篇3

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来说,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与日后的就业过程相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实用的基础之下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同时,精选两到三个较为典型的工程项目作为案例,并且将装饰工程的施工图作为背景。让学生在对施工图进行识读的基础之上,进而完成案例工程项目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材料种类方面的统计,再进行材料任务单的编制。

1.2课程体系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将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进行结合,并且围绕项目开展教学与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项目的整个过程当中。建筑装饰材料这门课程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就是通过一些真实的或者说是仿真装饰项目,再根据材料的任务单做好编制工作,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认识选购的材料,进而开展一系列的教学以及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能够使得学生更为直观的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在一种较为真实的环境之中,学生通过直接的体验,学习有关的知识体系,促进日后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3对于材料的选购

建筑装饰材料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材料方面性能以及物理指标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在选购材料方面的能力。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要引导学生依据工程项目的材料选购单到市场上模拟选购材料。学生在制定出相应地选购表以及有关材料的规格、型号之后,再到装饰市场和商家做一个洽谈,最终完成材料的选购任务。

1.4评价

评价对于项目教学法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起到的是一种考核与总结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当中,每个活动小组都需要汇报行动情况,进而对小组最终的结果做一个深入的分析总结。每个小组通过经验的交流,分析其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教师再做一个最终的评价。

2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1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选取的工程项目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最初阶段,所给的工程项目不可太过复杂,因为过于复杂的项目会使得学生有一种畏难的情绪。比如,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办公室的项目开始装修,在有了一些经验基础的条件之上再可以选择一套较为典型的家装项目给学生实践,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可以依据之前的选购情况,选取一些合适的建筑装饰项目,例如,酒店、商场等一些稍微复杂的工程项目。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是所选取的材料应具备两重性:一种是工程项目或者是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另一种是最新的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材料。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教学的开展更为顺利;另一方面能够使得书本上的知识体系能够较好的与实际的工作环节相衔接。

2.2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以职业环境当中的行动能力作为它的目标,以一系列的行动过程作为它的途径,以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自我构建的过程作为它的过程,以所设置的计划作为它的方法。根据其中的内容特征,做到精心的去策划,在组织与分配人员做到科学合理,并且做好部署的工作,注重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一项装饰项目当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品种是众多的,所以需要制定一个选购计划,并且分清主次。注重团队之间的协作配合,在每个小组之间既要分工也要合作。在进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之中,应当加强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也要去关注学生个体的特长。例如,有的学生擅长沟通方面、有的同学适合信息的收集。这些方面的不同就需要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好学生的特长,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和商家之间的交流方式,有一部分学生事先的计划拟定的很好,但涉及到实际的采购就变得怯场,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就导致了整个采购计划全被打乱。在这个时候,一方面需要学生的沟通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对计划做及时的调整,促进采购任务的顺利开展。

2.3收集充分的信息

在材料采购任务开始的前期阶段,需要经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的信息,需要引导学生先对材料的知识、技术性质等具备一定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能够通过样本示例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也能够通过视频资料等方式呈现,甚至也可以创设一个仿真的工程建设情境,通过使用的不同材料演示各种材料在装饰工程当中最终效果,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教师也能够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一些工程项目,直接的去感受材料在工程装饰当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这种材料的认识。在经过这些方式的信息收集之后,学生对材料就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在和商家商谈时,也变得有话可说。

篇4

本校自实施“项目教学法”来,共逐步实施了无需编程的数字钟、手机万能充电器、电话机、调光台灯、数字万用表。这五个项目无一不体现学生的需要。较以前以课本单无电路为题材所设计的实训项目既能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2)周密计划按步实施。要求老师在组织“项目教学”过程中,首先对学生分组(当然也可以自由组合),笔者在实施项目法教学过程中,从任务前分组,到任务的确定,再到资料收集,然后到项目实施,到问题总结,到最后的产品展示与销售各环节都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

(3)突出进步激发能量。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项目教学”更需要积极的学生去发挥。以弥补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所考虑不周全的地方。通过进步的力量,可以让学生将知识纵向深化,将知识向全面结合。通过实施“项目教学”,学生在专业英语,产品销售,环保重视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4)后续延伸培养能力。

学生在项目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生产设计,培养学生从市场调查、元件采购、周边企业、性价比、产品销售都各环节尽量多的去考虑。当然,做为中职学生有别于大学生,不要求学生面面具到,只是要求学生去完善项目产品的性能,有利于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5)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差距。

每一个集体都不乏优秀的代表,那么项目法教学中虽然能发现更多,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实施会发现,会有一批开始有着强烈渴望的学生开始失落,这需要导师去引导,不要求本项目达到好效果(并不是学生达不到),此时应该着手于安排新的任务,而不是对学生有放弃的思想或行动,在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学生接受任务,学生的动力会更大,只要老师相信他,关注他,一样会取得成果。通过一个项目,发现一批进步的存在,而不是去利用这进步去减化教学过程。

二、不足与对策

(1)教学组织不易。

学生只对装配感兴趣,归根结蒂学生只对产品感兴趣。而老师要借助这一主线,将职业能力更好的完成,对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将认识、知识、实践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学、乐思,促使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2)关注学生困难。

学生在“项目教学”中最明显的是成功的激发,那么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其实是动力的源泉,而目前职教师生比例低,专业教师尤显不足,这一矛盾有碍于学生成绩的取得。分组教学有利于老师去发现学生的差距产生,但重视差距与解决这一问题则显得苍白无力。分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对部分学生的放弃,这是后续教研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篇5

2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对我校药学系2008级、2009级、2010级药学、生物制药与药物分析三个专业的469名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68.2%的同学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在于自己的兴趣,12.4%的同学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在于家长的管教,只有10.8%的同学认为动力来自于教师的管教。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自于教学方法的占91.8%,课程的重要性等仅占8.2%。工作任务名称:维生素C片的压制(规格0.1g/片)3.1.2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学习片剂制备的工艺流程、压片机工作原理、电子天平、崩解仪、硬度仪、脆碎度仪等仪器的操作手册。

3老师分组

笔者根据任教的班级人数与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组,一般为4~6人为一组,在分组时,兼顾每组的男、女生搭配,好、中、差学生的合理搭配,以利于组内学生的交流学习提高,同时也能使每组间的基本情况趋于平衡。教师讲解:片剂生产相关的理论知识、ZP-35型压片机的设备知识、ZP-35型压片机的工作原理与设备操作程序(SOP)[4],[5]等。交待本次实训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教师准备:讲解时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生产车间压片的一些视频);ZP-35型压片机;电子天平、硬度仪、脆碎度仪等质量检查仪器;已经制备好的维生素C颗粒料(每组5KG);其它一些辅助工器具。明确本项目模块的学习目标教师通过实体展示(给学生展示维生素C片实物)、播放产品视频等活动,提出本次实训任务(要求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压制出合格的维生素C片)。分组讨论(由各小组长主持)明确本次压片的目标:(1)压片机装拆的顺序;(2)压片装量与硬度的调节;小组进行学习讨论,各组长对各组的讨论情况进行交流与总结。维生素C片压片操作过程的编写由各小组长主持进行缩写:(1)维生素C片压片操作工艺拟定(2)压片机中每个设备部件的操作(3)压片机操作要点与片剂硬度与片重调节。实训操作装中模、上下冲月形栅式饲粉器刮粉器加料斗流片槽除尘机吸风管加油,空车试车加维生素C颗粒料控制面板操作点动调节填充量点动调节压力片剂质量检查点“运行”正常压片;期间教师进行巡查指导,并同时播放压片机操作的PPT及相关视频。结束后,学生做好清场工作,教师进行总结。

篇6

二、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调研》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思路

根据市场调研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内容,以现实营销调研活动为主线,把书本的教学转变为实际操作的任务训练,按照“明确调研主题—编制调研计划—调研组织与管理—调研总结评价”的步骤设计教学过程。具体分为八个任务:①确定营销调研主题。②编制营销调研计划。③选择营销调研方法。④设计营销调研问卷。⑤抽取营销调研样本。⑥实施营销调研。⑦整理分析营销调研资料。⑧提交营销调研报告。按照这八个任务模块,整个课程设计成一个具体营销调研活动实践课,课程的宏观组织按照营销调研活动的主线展开。第一步,学生分组。学生几个人为一组,确定营销调研主题,明确具体的实践项目。第二步,营销调研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根据教学进程,教师给学生明确项目任务,从撰写营销调研计划书,到营销调研活动方法的选择、营销调研问卷设计、抽取营销调研样本,到实施营销调研计划,到最后整理调研资料、总结营销调研活动和提交营销调研报告。第三步,任务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教师要从态度、能力、绩效等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同时组织学生互评,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思路,提升技能。通过“以岗位需求设计教学项目,以工作流程设计教学环节,以真实任务为教学载体”教学思路,可以让《市场营销调研》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三、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调研》实践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1)任务一:确定营销调研主题。

通过教师提供背景资料,由同学分组明确调研主题,列出确定营销调研主题步骤的提纲。通过该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营销调研的含义、种类和程序,掌握确定营销调研主题的步骤和方法。

(2)任务二:编制营销调研计划。

学生明确了各组营销主题后,要求学生分组编制一份营销调研计划书。通过该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营销调研计划书的格式,理解编制营销调研计划书的要求和原则。掌握营销调研计划书的评价方法。

(3)任务三:选择营销调研方法。

根据学生编制的调研计划,指导学生选择使用恰当的营销方法并实施。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理解各种不同调研方法的特点、形式和应用,并能够根据不同调研对象和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并能对各种营销调研方法进行评价。

(4)任务四:设计营销调研问卷。

根据学生编制的调研计划,指导学生独立设计一份符合调研项目主题的调研问卷。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了解问卷的类型和一般结构,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重点掌握营销调研问卷的设计技巧。

(5)任务五:抽取营销调研样本。

根据学生编制的调研计划,指导学生选取适当的方法抽取调研样本。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掌握抽样调查的特点。重点掌握各种抽样方法的操作技术及特点应用。

(6)任务六:实施市场营销调研。

根据学生编制的调研计划,指导学生对访问人员的培训,收集调研数据。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能够组建好调研团队,对调研人员进行培训,并能对调研工作进行初步的评估。

(7)任务七:整理分析营销调研资料。

根据学生收集回收的调研资料,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对调研问卷进行回收、审核、校订,对调研资料进行编码、录入和处理缺失值。能够利用Excel绘制各种统计图表。

(8)任务八:提交营销调研报告。

学生总结整个调研活动,撰写营销调研报告。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掌握调研报告的结构和内容,理解调研报告的撰写原则和方法。

篇7

二、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教学课题实例

项目名称:耳聋助听器电路装配与调试。项目要求:根据对耳聋助听器电路的要求,根据所学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及电子装配和调试技能知识,完成耳聋助听器电路的设计、制作及调试。该项目分解为六个子项目。(1)在参照图的基础上完成耳聋助听器电路的设计。(2)明确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3)绘制PCB印制电路图。(4)完成耳聋助听器电路样品的装配并调试。(5)根据样品的实际调试情况完善电路的设计。(6)每人制作一件。项目准备:电子元器件若干、万用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电烙铁等。

项目实施:(1)讲解原理:教师向学生讲解耳聋助听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尽量用实物演示,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2)项目示范:将事先制作好的耳聋助听器展示给学生,同时讲解制作工艺。(3)项目讲解:解析项目的总体结构,划分子项目;讲解重要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训项目,并指导学生进行调试。(4)学生分组: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十人,推荐选出小组长。(5)任务书下达:教师向每组组长下达任务书,并对各小组产品提出明确要求。(6)小组设计: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老师布置的任务书,小组成员开始进行产品的设计。小组每完成一个子项目,就向教师报告。教师检查每组完成的进度及完成产品的质量并进行评分。(7)产品的交付:每组样品制作完成并调试成功后,交给教师检查,经教师同意后,该小组内的成员开始每人制作一个耳聋助听器。

项目验收及评价:(1)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完成情况分组点评,并给出每组的考核成绩。(2)将优秀作品及设计方案在班级展示,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篇8

一、引言

“中国对外贸易”是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将其设为该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该课程以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为研究对象,具有理论性、政策性和发展性的特点。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法。在教学实践中,单一地使用“讲授法”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使此门课的课程内容能跟上我国外贸发展的形势,学生掌握的也只是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当他们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时,会发现对现实的贸易问题不知从何入手解决。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迫切需要进行改革。针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特点,众多院校都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如东北财经大学的李辉把专题式教学应用于“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包括专题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专题教学方法的设计、专题教学手段与考核评价方式五个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又如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唐勇和陈砺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高校也分别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高校就已开始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状,较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一条很好途径。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均尝试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郭雪峰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中采用了该教学方法,以教学项目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再如,刘波等指出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误区,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和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采用了该教学方法。[4]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实施

从各个高校在不同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实践来看,该教学法在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受到课程特点、学生和学校的支持与配合、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等的影响。因此,针对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特点以及“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定位和性质,需要探索出适合我校该课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我校自2004年开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开设“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目前该课程为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研究内容决定了课程理论性较强,且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正持续更新和发展。因此,自2005年开始,笔者就不断探索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了该课程教学中讲授法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笔者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中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教学内容结构的调整

利用32学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等知识点进行讲授,8学时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分别设置了农产品贸易和区域经贸关系两个方面的项目。项目具体名称根据授课学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前沿热点问题进行确定。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各项目,学会在项目小组中分工合作、对项目研究的整体方案的设计、文献数据等资料的查找、数据的分析、图表的制作、项目研究成果汇报PPT的制作和课程论文写作等。在各项目组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或QQ群等平台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课堂成果汇报时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问展开讨论,最终由教师对各组成果进行评分和点评。因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大多为大三学生,即将要开始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然而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经济论文写作,且对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规范及查阅文献数据的途径等掌握很少。因此,教师在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过程中,使之与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教授学生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规范等,为学生后期课程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的评价

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授课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进行教学法的改进。从近年来所教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反馈结果看,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查找文献、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制作Excel图表、制作PPT以及课程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参与到项目学习的整个过程,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的应用中遇到了如下问题:

(一)授课内容需不断调整和更新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传统的授课方法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之教材内容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热点问题。因此,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首先要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压缩部分理论内容,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少问题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实施时只安排了8个学时的课时,最多只能安排两个项目。因此,需要适当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量,让学生能参与更多的项目研究。

(三)选课学生人数多,项目分组人数设置的问题

目前,每学期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人数在130人左右。如分组过多,学生汇报项目研究结果需要较多课时;如减少小组数量,则每组人数又过多,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四)传统的成绩考核方法需改变

传统的成绩考核以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课下学习过程考查比较欠缺。项目驱动式教学需要学生课下花较多时间查阅文献和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制作PPT以及项目论文的写作。因此,需要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调整与拓展原有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包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基本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关税制度、海关管理制度、贸易促进制度)、对外贸易关系、农产品贸易等专题。教师讲授专题内容前启发学生先自学,教师重点讲授难点,并多结合案例或实例进行分析。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以基本知识点为基础开展的。

(二)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数

由原来的8个学时增加到20个学时,设置农产品贸易、区域经贸关系、贸易争端等方面的项目,具体项目名称结合每学期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热点问题制定。

(三)每组人数控制在7人以内

目前,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一般在100人以上。那么,一个项目的分组数量就会在20组以上,汇报项目组的成果需要较多的课时,且先汇报完成的组到最后几个组汇报时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下降。因此,建议5个行政班选修该课程时,分为两个教学班来授课,每个教学班人数控制在70左右,每个小组7人左右。

(四)对评分量化标准进行细化

篇9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ElsevierSDOL期刊全文库、SpringerLink期刊全文库和LexisNexisAcademic数据库进行了相关研究的检索,结果发现:国内既有对探究式教法的研究,也有对探究式教法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国外只有部分对探究式教法的研究,没有对探究式教法在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因此,只选择了部分国内具有代表意义的论文进行了阅读研究。我们从中发现:在我国,探究式教学法的研究还处于初始状态。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教育教学方式非常单一、教学中普遍存在“灌输”现象,对探究教学的研究可以说仅仅是来源于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选择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2012级体育教育高尔夫2个教学班的本科生共计60人,分为(1)班30人为实验班、(2)班30人为对比班。

二、研究内容

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课程中,针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分别采用探究式教法和传统教法进行授课。通过比较以确定探究式教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笔者自执教以来发现在计算机教学中同行们用的教学模式均为: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上机练习这样的传统模式,导致学生有一种“被学习”的感觉。而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习新知识前给学生提出了要求:对教材的内容提前预习、分析、提炼知识点、完成教师根据本节内容设置问题对应的任务,学生从“被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从角色的转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自学能力。本研究对象为大一新生,随机分班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出两班的差异很小。通过一学期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式授课后继续对两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和测试,以确定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学的效果要优于传统模式教学法。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要求,笔者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ElsevierSDOL期刊全文库、SpringerLink期刊全文库和Lexis Nexis Academic数据库等网站进行了相关研究的检索,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资料,并对所获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

2.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调查。

3.实验法

通过实验来验证探究式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是有效的、可行的。

4.逻辑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分析实验得出的结果及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以改善,并对数据和结果进行比较,以期使本研究效果更客观、更可靠。

四、结论与分析

1.学生方面

一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了考核,从考核结果来看,实验班对本教材各知识点的掌握都要优于对比班。尤其是上机操作部分,实验班的正确率较对比班要高很多。鉴于此,笔者认为,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计算机教学中是可行且效果非常显著的方法。

2.教师方面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教师就要在问题的设置、学生兴趣的培养等问题上多下工夫,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1)在探究式教学法中问题的设置相当关键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 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看,探究式教法中问题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探究式教学法中问题的设置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课题。

(2)教师投入精力的多少决定着实验的成败

在探究式教学法中,要想体现其核心――探究,就得解决学生愿意“探究”与否、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能“探究”多少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在问题的设置中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参与进来后,就会随着教师的引导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游德有,吴敏丽.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与网络,2010(1).

[2]丁小文.探究式教学在高职技能类课程中的应用: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2(3).

[3]李莉.探究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问题设置的基本原则[J].教育革新,2010(2).

[4]杨小艳,张海娟.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09(6).

课题来源:河北体育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2J

YZIC08

作者简介: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118-04案例教学法是将典型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以鼓励学生面对复杂工程环境独立思考,鼓励他们通过团队合作开展案例信息和问题分析,提出见解与决策判断,培养学生大工程观和实践创新理念,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实践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素养的一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具有以师生主动参与、更多投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2],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方式保证教学质量,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以全过程系统联动方式保证教学效果等显著特征,是面向工程教育、培养卓越人才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一、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内涵

(一)工程项目管理案例教学法

工程项目管理旨在实现项目整体目标优化,是复杂环境多因素影响下的实践创新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工程管理学科的创建是工程实践驱动和工程科学创立与完善的结果。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传授学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能力的核心专业课程,既需要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更需要面向工程实践问题分析的实际针对性,其本质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工程环境因素的全面分析和对工程具体实际问题解决的参与实践。面向工程实践的案例教学法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的核心方法。

(二)工程项目管理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就是以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为背景,将反复循环参与工程实践问题分析贯穿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全过程的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活动[3]。其基本思路是多次循环运用完整的工程管理实践案例,概括起来,包括4个循环过程。第一个循环,选择典型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案例,通过多媒体演示和课程网站平台,使学生全面感性认识与了解案例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实施的全过程;以主要章节为切入点,构建实践案例与理论知识结合的实践平台;以工程实践案例相应章节对应问题为导入,以学生参与讨论为主要方式,分析讨论与点评总结相结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4]。第二个循环,针对每章的理论知识内容,结合所选课程教学完整案例难易程度,给学生布置查找和分析自选案例作业,使学生通过重复选择实践案例,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实践环境下深化与巩固所学知识。第三个循环,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教师指导与学生自选相结合,选择与课程教学案例难易程度相当的课程设计案例,基于工程实景按照模块化分工完成课程设计综合训练,检验与提升学生面向工程实践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第四个循环,基于课程教学的综合能力拓展,把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延伸至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真题真做,完成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撰写,综合应用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的相关理论创新性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工程项目管理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及特色

(一)工程项目管理完整案例教学改革

针对2006年提出的工程项目管理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构想,我们扎实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编写工程项目管理教材,开展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下师资培养途径、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有步骤地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按照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要求,开展基于工程实景的模块化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以自主命题、参与式讨论为主要内容,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环境下的考核方式革新。经过系统的课程建设改革实践,基本形成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体系,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基于完整案例教学法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特色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显现出以下3个特征。

其一,面向复杂工程环境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以工程管理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为主线整合与优化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体系,以复杂工程实践的完整案例为中心,面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复杂环境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基于问题导向的正确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管理创新意识。

其二,学生以多种方式全程参与教学,提升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采取案例讨论与评述、模块化综合性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社团、自主参与工程实践、自主命题与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从课前预习、课内讨论分析、课后练习作业、课程设计协作交流、实践实习反馈、毕业设计全过程参与教学活动,自我学习、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传授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方式,强化学生自学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其三,密切与执业资格的联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围绕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建设项目管理师、咨询工程师、招标师等就业岗位需求和考试大纲完善课程教学大纲、革新考核方式、规范考试题型、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未来执业的系统专业知识储备与职业修养训练,按照市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三、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在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遴选与背景分析

遴选典型案例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实践成功的关键。选择典型教学案例必须考虑案例实践的代表性、案例问题的真实性、案例资料的可靠性、案例过程的可提炼性[5]。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案例选择以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单位工程管理实践为对象,保证案例资料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在案例遴选的四个阶段中,学生参与程度有所区别。第一阶段是课程教学引导案例遴选,以教师选择提炼为主,学生补充资料分析为辅,学生课前参与案例讨论分析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查找讨论案例的相关资料,全面分析案例背景资料,对案例系统剖析。第二阶段是课后案例练习,以学生独立选择案例为主要形式,教师仅提出案例选择的原则性要求,学生基于自我选择案例资料,独立完成案例分析作业。第三阶段是课程设计案例选择,师生共同遴选课程设计案例,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模块化要求完成基于工程实景的综合性课程设计任务。第四阶段是学生自主实践与毕业环节的工程案例选择,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指导教师引导为辅,选择实践单位和工程实践对象,围绕实习报告、毕业论文对实践训练与分析的要求,开展工程实践体验和工程问题分析。学生全过程参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案例遴选与背景分析,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教材与规划,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要求学习为自我规划学习,提升主动发现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意识、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课前小组案例讨论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采用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开展课程案例讨论教学。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要章节[6],以完整案例为对象,由教师设计案例讨论问题,学生分4组课前组织讨论,选择或指定小组讨论召集人(或负责人),每次讨论各小组选一名陈述人和评述人,陈述人负责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并在课堂陈述小组讨论结果;评述人对其他3组的陈述进行质疑与评述。课前小组案例讨论既拓展了学生课程学习内容,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又丰富了课外生活,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强化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讨论评述与点评

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每一小组由陈述人用3分钟时间概括陈述小组讨论结果,由评述人用2分钟时间对其他3组陈述内容进行评论并提出质疑。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授知识点点评与总结讨论结果。课题讨论评述与点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搭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平台,又给他们提供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风采、显示应变能力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沟通交流能力与演讲水平。

(四)自主命题与自我评价

结合未来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分章节或模块布置学生参与自主命题的课外作业,题型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自主命题恢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从被动考试变为自主考试,从被评者变为自评者,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根据实践能力和知识需求自我选择考核知识点,学生自主命题、自我考核,并将其纳入平时考核成绩,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参与式讨论考核也采取了学生自评与教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参与式讨论满分10分,分4组(4组中排名第1基础权分得10分,排名2基础权分得9分,排名3基础权分得8分,排名4基础权分得7分),每组30%为优、40%为良、30%为中及其以下(优权重1,良权重0.8,中权重0.7,合格权重0.6,不合格权重0.3)。每个人参与式讨论得分为所在组排名权分与自己优良权分之积。每组排名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拟定其他3组的排名顺序。教师根据每组讨论陈述与评述情况,结合学生提出的排名顺序最后确定各组排名;组内考核由各小组自行确定。

(五)基于工程实例开展模块化课程设计

依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和大纲要求,师生共同选择课程设计工程实例。学生负责实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结合各自兴趣,分小组分工合作,分模块化完成工程项目管理综合性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针对实际工程背景和实践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并进行答辩,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自主实践,深化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体验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热情。40%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周末主动联系工程实践单位,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实际工作,体验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发现工程项目管理实践问题,应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办法。向工程实践工程师学习,深化对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七)自主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拓展知识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工程管理专业以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学生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学习为纽带,围绕工程项目管理实践需求,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真题真做,增强学生就业实践的社会适应性。70%的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结合自身特点和就业意向开展毕业论文选题。从毕业实习开始,学生围绕毕业论文选题收集工程项目管理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全面把握论文选题背景,认真剖析论文选题的实践问题,创造性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整体提升学生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有效运行不仅需要校内资源,而且离不开行业企业的社会资源,如案例资料的收集遴选必须有产学研合作单位、实习基地的大力支持。全面开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可以为工程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现校内、校外两个课堂交融,专职、兼职两类教师互补。学习企业资源共享,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过程,搭建广阔友好的平台,使学生、教师、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受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2]张剑峰,管理类案例教学与案例分析方法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7(2):127-128.

[3]郭汉丁,王凯,马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改革探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7(12):13-17.

[4]郭汉丁,郭伟,马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实践探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24(增刊):122-126.

[5]安蓉,王梅.基于问题解决的工程案例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33-135.

[6]孙承毅,孙万东.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管理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150-151.

Practice of ring-teaching with integrated cases

GUO Handing, GUO Wei, MA Hui

篇11

毕业论文是我院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会计专业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和本科有一定的区别。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学科体系重点在于技能型工作。基于这个基本指导思想要求学生运用三年来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结合在实际单位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提出发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毕业论文也是高职院校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机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本人从2009年起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总结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情况,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调研力度不够,缺少实例论证,明显缺乏说服力,更有部分学生的论文存在着明显的抄袭现象。因此,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选题失误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在工作单位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自身能力情况进行选题,并由指导老师负责把关。但是许多学生都徘徊“写什么”的困惑之中。大部分学生的选题范围过大,很多人潜意识的认为选题范围大则涵盖的内容就多,可以写的东西也就比较多,却忽略了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选题过于空、大、泛,远远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比如我院2011届毕业生中有个学生的选题为“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作为一名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视角去审视整个会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所以很明显,此选题不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做出的选择。还有一些毕业论文选题涵盖内容过于狭小,可操作性不强,没能发挥出学生自身的水平。

2、参考抄袭问题严重

现在社会信息化程度逐年增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渠道得到各方面的信息。但这也为学生去做毕业论文时抄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选题联系实际不够,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网上资料。论文的写作变成了“复制”加“粘贴”,至多对所复制的资料进行“剪碎”和“转述”。论文缺乏创新观点和内容。

3、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参差不齐

我院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包括论文的内容及格式两个部分。对于论文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视角都比较狭隘,或者空洞无实际意义。本来要求3000字的论文,学生在交第一稿的时候往往文章只有不到2000字:或者走另外一个极端,从好几个地方生搬硬套,凑了将近6000字的论文,但是内容却毫无实际意义。对于论文的格式,尽管我们在给学生布置论文的时候都已经把格式的要求讲的非常明白,但是还会有70%的学生的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很大一部分学生连如何设置合适的行间距都不会操作。

二、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对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

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积累。这期间需要老师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安排,同时也需要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1、增强学生的主观意识。向学生灌输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主观上形成一种意识。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增加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这样,在进行毕业论文创作时,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2、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能够持之以恒,能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学会会计方法与技术。其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校内和校外,让学生接受多种实践教学的锻炼,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定期邀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传授会计实务理念。适时邀请一些企业家、经营管理者、财务总监等来学院开展实践性知识讲座,介绍前沿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结合现实中的会计案例解读会计实务方法,介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准则变化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等。

(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

高职的教育理念就是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点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有更大的意义。所以,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应该双管齐下,在不放松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加大实训课的力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到了实习时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深化教学改革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源头开始准备。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从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源头提前安排准备。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与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基本是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成效,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理论不深、实践不精的教条型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我们积极探索各种启发式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比如案例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导向法、项目教学法、技术规程教学法等。

参考文献

[1]曹禧修,新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之症候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篇12

一、引言。

项目式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之一,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这里的项目主要指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利用情景、合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项目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多从实践教学(王平,2004;陈万卷,2007)、双语教学(曲海群,何小洁,2007)、案例教学(元鑫,2011)等方面进行。少数探讨项目法应用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的研究(刘土英,2011)(李国安、张开福、王信平,2011)则侧重于国际贸易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该方法在国际贸易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仅有少数研究可借鉴(侯俊军,凌艳平,2008)。因此,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

二、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存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一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具有较强的经济学理论特点,必须运用经济学理论、原理和工具进行分析。如果一直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枯燥、单调,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在国际贸易等理论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现实问题设置若干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查找资料及深入的研讨完成自己的任务。项目式教学法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完成任务的过程应是一个人人参与、相互合作的创造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实现我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国际贸易等相关理论的创新并提高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和解释功能。

项目式教学法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国际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的发展要求专业课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改革与创新应该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经贸人才为目的,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而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就是实现上述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项目式教学“重学生”、“重能力”、“重过程”的特点有利于以往的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2.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学生都是观众,老师积极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结果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及教学形式的单调而不感兴趣。玩手机、打瞌睡等学生课堂开小差行为又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项目教学法在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关系,教师退出前台,主要担当幕后导演,学生成为主要演员。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人人都有任务,人人必须参与,人人都是主角,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推动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沟通合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

纯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相对变化较小,教师对于同一门课程授课几轮后就能较熟练地掌握相关内容,能顺利完成授课过程,缺乏不断完善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动力和压力。实施项目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项目设计、指导及讨论和总结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必须紧跟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国际国内经贸形势和动态,熟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发展和创新,并时刻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只有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精通理论,了解实践,具备开拓创新能力,才能促进项目式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为了完成项目目标,学生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习,不断探索思考。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推动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项目式教学分别从课堂教学的供求两个角度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使每一节课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师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收获和提高。

三、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项目式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促进其顺利实施并推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项目和任务的设计

由于理论课程的特点,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完成的项目和任务是项目式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和探索阶段,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门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在每一门课程中制定出5~8个项目,占课程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宜。项目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且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时考查学生的协调和协作能力。一个大项目要由不同的小任务组成,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另外,项目的内容要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太难的题目会让学生有挫败感,反而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考核方式的改变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仍然以期末试卷成绩为主,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多以学生的成绩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这种“重成绩、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考核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求,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为后盾。

对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课程的期末考核,除了试卷成绩外,应把平时的项目完成状况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内容,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应提高到50%左右。对于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还要细分具体的考核标准,如道德水平(出席、完成态度积极与否)、专业知识水平、项目完成质量等。由于每一个项目通常由一组同学来完成,而项目组内的每一个同学又都承担项目下的一个小任务。所以,每个项目都可以设置个人分和小组分,既考查每个同学的个人能力,又考查其沟通协作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为主,所以实施项目式教学法的教师应该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阐明该课程实施灵活考核方式的必要性,确保以科学的考核方式推动项目式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3.项目成果展示

在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广泛的调研,开展深入的讨论,需要自己动手制作PPT、撰写论文或报告。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学生的心血,记载了学生的艰辛与收获。因此,对于项目的成果,除了通过课堂上的模拟、演讲、交流和讨论等方式来展示外,还应该让优秀的项目走出课堂,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例如,可以通过专业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辩论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题论坛”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辩论会只能在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中进行,专题论坛也由课堂上项目完成很好的同学来做演讲,对大一、大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讲解,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整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和氛围。

四、结语。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化业务。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性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和经验的积累,项目式教学法将会在培养高素质的实际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