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1 15:20: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世界科技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以下公布2015年07(下)的获奖论文名单,并由衷地对获奖的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专家点评(合议):
一等奖:《从到英雄:时事新戏〈二十世纪新茶花〉和福州评话〈新茶花〉对“茶花女”形象的改造》
陈 瑜(华南师范大学)
清末民初的中国,正经历着中西文化激荡融合的重要转折点,各种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感官与思维。然而,西方文化在影响中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受到时代风气的“雕琢”,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倾向。本文对这种“本土化”现象进行深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把握中西文化的异同以及文化融合的内在脉络。
法国作家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形象,而在清末民初,“茶花女”的形象同样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得到了全新的演绎,这一改编过程同样体现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本土化”现象。本文即对这一改编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参考文献详实丰富、考据思路清晰严谨、论证精辟入理,为展示清末民初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演变,提供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范例,既形象直观又入木三分。此外,本文还揭示出这一改编过程对于中国传统伦常秩序的自觉皈依,以及对于当时民族救亡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可以说,陈瑜老师的选题准确地抓住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时代缩影,并能够在充分解读现象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背后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体现了作者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经过改编,“茶花女”从一个追求爱情的,变成了助夫杀敌的“巾帼雄杰”,甚至化身为亲上战场荣立战功的“女英雄”。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这一改编是“奇异”的,蕴含着独特的道德意蕴、折射出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实际上,“新茶花”的“新”字,即表明了改编者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意图。可以说,时事新戏《二十世纪新茶花》和福州评话《新茶花》除了女主角的身份以及爱情元素以外,几乎不见原著的影子。两次改编虽有所不同,但目的均在于宣扬男女平等、唤起国民的尚武精神,体现出当时的戏曲从业者引领时代精神的担当与情怀。而这一大胆改编深受当时观众的欢迎,更值得当今的戏曲人深思――传统戏曲要在当下获得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或许不在于究竟是要坚守传统还是要迎合市场;时至今日,我们的戏曲人是否还能如先辈一样,拥有引领时代潮流的雄心与能力?在心浮气躁急于“迎合”的当下,是否应当停下来思考:也许“引领”会比“迎合”更有力量?――而这,也是陈瑜老师的论文所带给我们的另一种特别思考。
二等奖:《传统藏戏作品的戏剧冲突及其审美内涵》
刘玉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养育了一方的戏剧。少数民族戏剧更是以独特的民族风情,诠释着一方民众的精神信仰、承载着当地群众对于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少数民族戏剧不仅是我国戏剧百花园中的绚丽花朵,更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活化石,其价值不容忽视。
本文以《苏吉尼玛》《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智美更登》等经典藏戏为例,以精微睿智的笔触,为我们了解藏族戏剧打开了一扇明澈的窗,更像是展开了一幅幅瑰丽而圣洁的精神画卷,其中有着藏民族以善为美的心灵世界,更有着对于生命诞生的赞颂,以及对于死亡的达观;不仅展示了藏民族独特的生命意识,而且深刻地揭示了藏戏与佛教的深厚渊源,彰显了作者在理论研究以及心灵体验上的广度与深度。这样的论文,不仅能够让读者增长见识,更可令人得到心灵上的涤荡,既有学术价值,又兼具精神高度。
二等奖:《话剧〈我爱桃花〉“戏中戏”结构分析》
潘睿杰(云南艺术学院)
话剧《我爱桃花》是著名编剧邹静之的代表作之一,十余年来常演不衰。该剧采用了“戏中戏”的创作手法,为观众呈现出一个迷离交错的时空,展现了古今如一的人类情感困惑,具有被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本文着眼于《我爱桃花》的“戏中戏”结构,通过反复深入的观看与阅读,对该剧的剧情发展脉络进行了解读,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该剧独到的叙事结构,并恰到好处地阐明了其中的戏剧冲突所蕴含的思想张力。作者思路清晰,思想颇具深度,具备良好的学术潜力。
可以说,戏剧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而高明的剧作家不仅知道该“讲什么”(主题立意),更懂得该“怎么讲”(叙事技巧)。本文不仅准确把握了《我爱桃花》的主题立意,也让我们更为深入地看到了《我爱桃花》之所以成功的内在叙事思路,对于广大的戏剧创作者而言,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等奖:《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的批判与反抗精神》
赵培贝(广西大学)
在元代戏曲大家关汉卿的笔下,有着众多经典鲜活的文学形象,值得人们反复品鉴、深入解读。经典的魅力在于其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不仅指向现实,也指向未来,因而是常读常新的。
国际在线消息:据新华社电,世界著名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23日报告说,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数量近年来上升势头强劲。
该报告调查了全球范围的科研论文数据,结果显示,在引用次数排名最靠前的高质量科研论文中,由中国研究人员发表或参与发表的论文比例在2011年达到11.3%,居全球第四位。该报告还显示,在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中,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者的论文所占比例居前。
该报告预计,到2014年,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数量将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中文学术期刊 走出去 国际化 学术评价
2012年9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召开了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和发展座谈会,这是国内首次就如何打造更多中国人主办的国际一流学术期刊所举行的高端学术研讨。与会代表认为,应推进中国学术期刊实现高水平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精品学术期刊,使之进入国际一流期刊行列。
一、“走出去”的经验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学术期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开始有期刊跻身于世界一流期刊行列。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138种期刊进入SCI,平均影响因子0.904。[1]那么,我国学术期刊如何才能进入国际顶级行列呢?
1. 语言国际化
目前的国际一流期刊一般都是全英文期刊。首先,英文刊物更利于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毕竟目前学术期刊评价机构多为英美国家,使用的语言也多为英语,学术期刊要获得国际认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显然更易于得到国际评价机构的了解和关注。其次,英文期刊更利于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国际学术界使用最多的还是英文,英文学术期刊自然更便于学术上的交流,也更便于得到国际学术界,特别是国外学者的承认和认可。最后,英文期刊更利于吸引国外学者的高水平文章。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虽然国内学者的文章翻译成英文后,经常在国外期刊发表,但由于语言的差别,我国的学术期刊却鲜见国外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国学术期刊向国际顶级水平迈进,而英文期刊通过语言的“国际化”,打破了这种隔膜,因而大大推动了学术期刊的发展。
2. 评审程序国际化
高水平的稿件是学术期刊的生命。我国目前的顶级学术期刊一般实施的都是稿件三审制度,即责任编辑的初审、专家的学术评审和主编的终审,应逐步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这样,可以对文章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等提出意见。同时聘请一些外籍学者为其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把关,为加入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创造了条件。
3. 期刊编委会国际化
学术期刊要成为行业内的一流期刊,须拥有一个国际范围的编委会,这些国际化的编委不仅可组织国内外的稿件,且可提高学术刊物的国际知名度。如果没有一支在国际学术界有较强影响力的学者型编委队伍,刊物很难拥有国际视野。例如,第一家被AHCI收录的中国内地学术期刊《外国文学研究》,有近1/3的外国编委。这些编委提供咨询意见、参与审稿工作,也帮期刊约稿、向期刊推荐稿件,对期刊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 出版模式国际化
中国学术期刊要走向国际学术界,同国外出版公司合作也十分必要。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的《细胞研究》,其影响因子为9.417,是我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刊物,它的成功与和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合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负责期刊的学术审查和国内的出版,外国出版商负责该刊在国外的出版发行以及电子版的出版发行,同时,在正式出版前国外出版商还有专人对期刊的英文进行再次核定。这种国际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节省成本,占领国际市场。
二、“走出去”的瓶颈
1. 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学术期刊实行基于行政级别的分级管理制度,主要根据办刊部门的行政级别将学术期刊人为地划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刊物”或“一级刊物(A类)”“二级刊物(B类)”,这实质上只是学术期刊的管理方式,而不具有学术评价的内涵。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了“中国期刊方阵”,包括“双高”期刊、“双奖”期刊、“双百”期刊和“双效”期刊评比工作的开展,这种评奖虽然仍是政府主导,但已有了学术评价的意味,并掀起了学术期刊评价热潮,各省、市各级主管部门都开始了期刊的评奖活动。但这些评奖水平参差不齐,评价标准高低不一,很难准确地反映期刊的学术面貌,更不可能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连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也认为,“期刊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目前国家与地方期刊的评比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无关,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还没有制订衡量学术期刊质量的权威标准”。[2]
2. 缺乏在评价体系中的话语权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比较权威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国期刊引证报告(CJCR)等,这些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一般都经过权威专家的严格评选,一般被认定为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我国很多机关、高校、研究所也以此为依据作为评审、报奖、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这些期刊数据库建立了我国学术评价体系,对我国的学术期刊发展和学术评价体系的科学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数据库都是仿效的SCI、EI、AHCI等国外数据库的评价标准和遴选程序建立起来的。因此,他们在遴选期刊时不可能考虑到中文期刊的特点和情况,而是以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标准”,将中文学术期刊裹挟到世界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之中,这种标准是否适合中文学术期刊?是否真正有利于中文学术期刊走向世界?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学术水平的提升?还都存在着不少疑问。
3. 缺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近年来,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突飞猛进,世界学术殿堂里越来越多地响起了中国学者的声音。2009年,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为12.75万篇,占世界份额的8.8%,位列第2位;中国论文为9.79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3.9%,位列第1,超过第二名美国7个百分点,增长率为9.5%。即使不含港澳地区,中国内地也达到9.31万篇,比2008年增长了9.4%,占世界总数的份额为22.7%,仍排名世界首位。[3]
论文数量的飙升,并未带动我国学术期刊的兴盛,反而因为高水平文章都发在了国外期刊,导致中国学术期刊陷入了“稿荒”。周光召院士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近年来,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产生了偏颇,片面强调影响因子的作用,对在国外发表的论文给予较高的认可度及高额奖励,导致国内许多高水平论文外流。”[4]
4. 语言的障碍
语言的多元化是学术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包容、开放的学术研究也必然应该允许并鼓励多种语言的存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SCI、AHCI等国际学术期刊评价机构却很少接纳非英文的期刊。“如今,英语作为主要的国际学术语言的地位不可动摇――事实上,国家性的学术系统热情地接纳英语,以此作为国际化、参与竞争及晋级为‘世界级别’的关键手段。然而,英语的统治地位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日趋成为以使用英语的主要学术系统为主导的霸权统治,且给不使用英语的学者和大学带来了挑战。”[5]
三、如何“走出去”
1. “走出去”的姿态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文学术期刊必将走向世界,世界也必然会接纳来自中国的学术期刊,这是中国实力发展和国力提升的必然。然而,“走出去”时的姿态却是可选的。
(1)“低着头走出去”。指完全按照国外的评价标准对中文学术期刊在评审程序、装帧印刷、版式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革。目前,国内一些期刊已在着手开始这方面的改变了,并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然而,以这种姿态走出去,是将国际学术期刊评价的话语权拱手相让,必然伴随着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地位的旁落,从而沦为国外评价机构的“打工仔”。
(2)“昂着头走出去”。昂着头走出去,是指在遵循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规律,充分参考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文学术期刊特点制订一套符合中文学术期刊发展和中国学术环境发展的评价体系,从而推动中国学术成果同世界的交流与融合,进而提升中文学术期刊和中国学术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这种姿态的核心是“以我为主”,建立自己的期刊评价体系和学术评价标准,目标是使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掌控力,为中国的学术发展营造一个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之,前一种姿态更多的表达的是对“国际规则”的臣服与顺从。而后者则是在充分表达国际交流与承认的同时,更主张一种自我的表现。
2. “走出去”的方法
明确了“走出去”的姿态,还应掌握走出去的方法和步骤,合理、恰当的方法可以加速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进程。
(1)评价标准“走出去”。在现行的学术评价标准被国际上的几大索引机构所垄断的情况下,中文学术期刊要“走出去”似乎必须得到这几大检索的认可。这在无形中消解了学科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演变为对中国学术特性与传统的压制和排斥,对于中国学术发展,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学术价值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根据SCI或其他外来机构的排名――也就是说不应该将评价的权力交予外国人。尽管基于本国的评价不容易实现,这样做却很有必要。以本国语言发表的研究成果也需要支持。在国内和国际的出版活动之间做到适度的结合,这将有助于形成一个活跃的研究团体。最根本的是,要对本国的科学和知识团体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创造一种国内和国际的平衡状态或许并非易事,然而,知识的独立却取决于此”。[6]
因此,要建立一套适合于中国学术发展的科学的评价标准,这套标准应独立于现行的几大检索之外,形成一套独立的评价标准。同时,这套标准还要符合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使其拥有成为国际标准的潜力。
(2)语言、文化“走出去”。中文学术期刊要真正走向世界,必须首先使语言和文化走出国门,毕竟这两者是中文学术期刊的基本载体。可喜的是,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就是很好的例证。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各国孔子学院先后举办了近7000场次的文化活动,参加人数达200多万。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3)发行出版“走出去”。目前,我国在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大多与国际权威的出版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国外出版公司将学术期刊境外发行,对于提升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保证学术内容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在封面、印刷等方面,可由国外的出版公司对期刊进行适当的“包装”,以便更好地在国外传播,让更多的人看到并喜欢中文学术期刊。
(4)高水平文章“请进来”。文章的水平最终决定一个期刊的学术质量和业界口碑,中文学术期刊要走向世界,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就必须吸引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一方面,应加强策划和组织,紧跟国际学术热点,并结合我国重大战略需求,发掘一批国内高水平学术论文。另一方面,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吸引一批国外学者的高水平文章,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同时也更便于同国外学术界交流,只有将高水平的论文“请进来”,才能使中文学术期刊更好地“走出去”。
结 语
综上所述,首先,学术期刊是传播学术思想、介绍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争鸣的重要窗口和媒介,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学术期刊还具有学术评估功能,能在本学科的顶级刊物或高级别刊物上发表文章,是研究者们始终不渝的追求。《Nature》《Science》具有这种功能,SCI、EI、CSSCI同样具备这种功能。研究者希望能在更高级别的刊物,以获得学术界更多的认可和关注;学术期刊希望能成为业内的顶级期刊或权威期刊源期刊,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最后,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也是学术话语权的重要体现。目前、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多数高端期刊是英文期刊,中国学者最好的原创论文基本上也是翻译成英文后投向这些期刊。但这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术研究是非常严谨的,但中文翻译成英文后一些表达方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变化,甚至扭曲,肯定会影响原思想的表达(这一点在社科类论文中尤其突出)。另一方面,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章首发权对科技成果的占有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英文期刊几乎完全掌握着首发话语权,这就使得中国研究者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拥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学术期刊。
总之,中文学术期刊只有获得更多的业内关注,掌握更多的学术话语权,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推介中国学术思想、传播最新的学术成果,让世界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思想和中国思维。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评价[M],2010-04-26.
[2] 关鉴航.我国社科期刊评价体系的探索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6).
[3] 李大庆.中国SCI论文统计:突出被引次数,弱化发表数量[N].科技日报,2010-11-28 .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思想,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成为共识。建国以来,经过六十余年的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文化发展,中国科技资源投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科技资源投入变化
科技资源投入规模与强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科技人力资源投入
1952年,全国科技人员达到42.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4万人,农业科技人员1.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2.6万人,科学研究人员8000人。到197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科技人员达到434.5万人,相当于1952年的10.2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57.1万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27.6万人,农业技术人员29.4万人,科学研究人员31.0万人。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时从事研发工作研究人员数稳步增加。1980年仅为32万人,2000年达到69万人,比1980年翻了一番。2005年,中国全时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111.9万人,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3.5%,超过日本。2007年增至19.7%,接近美国和欧盟。2013年中国R&D人员总数为353.3万人,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10~2014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全时当量投入从255.4万人年快速增至393.7万人年,增长了54.2%,基本上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科学研究以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为主,实验开发以企业为主的研究开发人员投入格局。
(二)科技物力资源投入
建国初期,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公共图书馆只有55个。1957年全国科研机构共有580多个,达到建国初期的19倍多。1965年底达到1714个,比1957年翻了两番。1991年全国科研机构数量已达到5463家,相比1965年再次翻了两番。但随着科研机构转制,1991~2010年,中国科研机构数量不断递减,2010年已降至3696家。但高等学校作为培育科研人才和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机构,从1991年的806所增至2006年的1867所,2010年发展到3321所,比1991年翻了三番。2014年,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科学研究以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为主,实验开发以企业为主的格局。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国家高新区115家,成为“中国创造”的主力军。
(三)科技财力资源投入
我国科技研发投入一直在持续不断增长。1978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不足40亿元,1990年超过100亿元,1997年达到509.16亿元。2001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2.5亿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2006年超过3000亿元。2012年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298.4亿元,名列世界第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开始稳步提高。2000年突破1%,2007年达到1.49%,远高于俄罗斯的1.12%、巴西的1.11%、南非的0.92%、阿根廷的0.51%等发展中大国,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2年达到1.98%,与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基本相当。2013年首次超过2%,达到2.01%,高于欧盟28国平均1.92%的投入强度。2014年,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上升至2.05%,接近“十二五”规划目标(2.2%)。OECD公布的《经合组织2014年科学技术与工业展望》显示,中国的研发支出预计将在2019年前后超过美国和欧盟,跃居世界首位。
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的制高点,加快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科学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根据SCI数据库统计,1994~2004年十年段,中国科技在世界的排位在第18位。从2006年起,中国的论文数量先后超过了日本、英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01~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十年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83.6万篇,论文共被引用519.1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21次。中国12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以内,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4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2013年,中国已进入世界前5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92次,提前7年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发展纲要(2006-2020)》提出的“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2004~2014年(截至2014年9月)十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论文共被引用1037.1万次,中国居世界第4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7.57次,其中高被引论文占全球10.4%,有16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
(二)技术创新能力
1985年中国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数占世界的比重只有0.01%,1995年提高到0.3%, 2011年已经达到9.0%。2012年3月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2011年国际专利申请情况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达到了16406件,居世界第四位。2006~2013年期间,中国PCT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7.5%,为世界最高。2014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26169件,从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美国和日本相当于中国的2.41倍和1.66倍。2014年,中国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3.3件)。
(三)科技市场创新能力
198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比重为0.03%。1990年上升至0.6%。200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370.43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3.7%。2006年超过了美国和欧盟(27国),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5488.3亿美元,是2000年的14.8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20.4%,相当于欧盟的1.30倍、美国的1.42倍、日本的3.40倍。2000~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率高达31%。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超过6000亿美元,达到6011.73亿美元。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新增长点。
(四)信息获取能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和应用互联网。1997年中国上网用户数只有62万,其中通过拨号方式上网的用户数占75%, 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数第一大国。2011年12月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3.56亿,均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中国的网民总数达到5.6亿人,为美国的2倍多。2010~2014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从4.57亿人上升至6.5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达到5.57亿人,宽带用户超过7.8亿户,成为世界最大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市场。
三、结论与展望
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增长期,具备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投入基础。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已开始由“追赶式发展”向“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转变。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支撑,相对于我国人口和经济规模而言,我国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还不够多,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需求,必须依托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创新型研究团队,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其次,我国在创新型国际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必须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依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条,推动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再者,我国科技创新体制仍不完善,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的转化机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4[R].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2]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R].人民出版社,2006.
[3]访杨卫: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要积极面对复杂形势[N].光明日报,2015-2-26.
摘 要:变数易是现代易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目前已形成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系统文献资料。为便于查阅下载、传播交流、研究鉴评,本文从概述、论文、专著等方面综述了变数易的文献检索问题。
关键词 :变数法;变数易;甘肃王氏易学;金川易传
中图分类号:B22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266-04
收稿日期:2015-01-08
作者简介:王在华(1963-),男,甘肃榆中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荣誉会长,名誉院长,社科联副主席。研究方向:经济学、哲学、易学研究。
一、概念
变数易文献指变数易近20年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论文、专著或内部交流资料,文献独特、系统、规范、完整,涵盖易学构建、易经释法新说、易经经文新说、易经易图新说、易经易数新说、易经筮法新说、易经管理新说等。
变数易指以变数论即“王氏易学理论:易经新释方法”为理论基础,全面模拟并量化分析了卦、爻的变化属性及变化趋势,提出了应对卦、爻变化的法则和谋略。变数易的核心是以“变数论”为理论基础进行了量化模拟装卦,形成了新的易数、易符、易图、易文,并完成了管理易学基本原理的构建。变数易初稿成于2004年12月,历时9年;最终定稿于2011年,又历时6年。其相关专著近13部。其代表作为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变数易》,该书为变数易的集大成之作,计65万字。1996年至2015年,甘肃学人王氏历经19年科学新说易经,演绎现代伏羲文化,首次提出“变数论”即王氏易学理论:易经新释方法,并对易经之数、符、图、表、文进行了新的通释演绎,完成了对该新说的普适性验证,形成了独具原创性的系统的易经新演成果,该项成果通过85篇现代易学研究论文全部刊发于国家学术刊物及学术数据检索系统,同时以13种不同版本在国内外传播交流,这表明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并作为现代易学研究标志性成果之一的变数易即甘肃王氏易学已完成基本构建。
二、论文检索
(一)期刊论文
1.总论部分
(1)“变数易导论”,《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月。
(2)“变数易术语辑目”,《当代旅游》,2014年12月。
(3)“变数易文献检索”,《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3期。
2.易学构建新说部分
(1)“现代易学概论”,《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易经释法新说部分
(1)“王氏易学理论:易经新释方法”,《学理论》,2010年第6期。
(2)“变数论”,《当代旅游》,2011年12月。
4.易经经文新说部分
(1)“《易经》乾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7(2)期。
(2)“《易经》坤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8(1)期。
(3)“《易经》屯卦新释”,《工会博览》,2010年第6期。
(4)“《易经》蒙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8月。
(5)“《易经》需卦新释”,《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第7期。
(6)“《易经》讼卦新释”,《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8期。
(7)“《易经》师卦新释”,《当代旅游》,2010年第7期。
(8)“《易经》比卦新释”,《当代旅游》,2010年第5期。
(9)“《易经》小蓄卦新释”,《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1期。
(10)“《易经》履卦新释”,《理论探讨》,2009年第6期。
(11)“《易经》泰卦新释”,《科学时代》,2010年第9期。
(12)“《易经》否卦新释”,《学理论》,2010年第8期。
(13)“《易经》同人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10(2)期。
(14)“《易经》大有卦新释”,《商业文化》,2010年第6期。
(15)“《易经》谦卦新释”,《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5卷。
(16)“《易经》豫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11(1)期。
(17)“《易经》随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1期。
(18)“《易经》蛊卦新释”,《科学时代》,2010年第7期。
(19)“《易经》临卦新释”,《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9期。
(20)“《易经》观卦新释”,《中外企业家》,2010年第1期。
(21)“《易经》噬嗑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11(2)期。
(22)“《易经》贲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12(1)期。
(23)“《易经》剥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12(2)期。
(24)“《易经》复卦新释”,《中外企业家》,2010年第5期。
(25)“《易经》无忘卦新释”,《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6期。
(26)“《易经》大蓄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8月(旬刊)。
(27)“《易经》颐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2月(中旬刊)。
(28)“《易经》大过新释”,《商业文化》,2010年第5期。
(29)“《易经》坎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9(2)期。
(30)“《易经》离卦新释”,《当代旅游》,2010年第7期。
(31)“《易经》咸卦新释”,《南北桥》,2009年第10期。
(32)“《易经》恒卦新释”,《管理观察》,2009年9月中旬刊。
(33)“《易经》遁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第3期。
(34)“《易经》大壮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4月(旬刊)。
(35)“《易经》晋卦新释”,《管理学家》,2009年第10期。
(36)“《易经》明夷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5月(旬刊)。
(37)“《易经》家人卦新释”,《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8期。
(38)“《易经》睽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第11期。
(39)“《易经》蹇卦新释”,《科学时代》,2010年第8期。
(40)“《易经》解卦新释”,《商业文化》,2009年第10期。
(41)“《易经》损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6月(旬刊)。
(42)“《易经》益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第11月(旬刊).
(43)“《易经》夬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7月(旬刊)。
(44)“《易经》姤卦新释”,《时代经贸》,2012年2月。
(45)“《易经》萃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9月(旬刊)。
(46)“《易经》升卦新释”,《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47)“《易经》困卦新释”,《当代旅游》,2009年第11期。
(48)“《易经》井卦新释”,《科学时代》,2009年第17期。
(49)“《易经》革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7月(旬刊)。
(50)“《易经》鼎卦新释”,《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第9期。
(51)“《易经》震卦新释”,《商业文化》,2010年第7期。
(52)“《易经》艮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10月。
(53)“《易经》渐卦新释”,《天水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9月第9期。
(54)“《易经》归妹卦新释”,《工会博览》,2010年第6期。
(55)“《易经》丰卦新释”,《商业文化》,2010年第8期。
(56)“《易经》旅卦新释”,《中外企业家》,2010年第3期(下)。
(57)“《易经》巽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9期(1)。
(58)“《易经》兑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8期(2)。
(59)“《易经》涣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9月(旬刊)。
(60)“《易经》节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10月(旬刊)。
(61)“《易经》中孚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7期。
(62)“《易经》小过卦新释”,《网络财富》,2010年第6期。
(63)“《易经》既济卦新释”,《时代经贸》,2011年10月。
(64)“《易经》未济卦新释”,《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4期。
5.易经易图新说部分
(1)“河图新说”,《网络财富》,2010年6月。
(2)“洛书新说”,《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3)“太极、两仪及四象图新说”,《网络财富》,2010年第4期。
(4)“八卦及六十四卦图新说”,《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5期。
6.易经易数新说部分
(1)“易数新说”,《学理论》,2010年5月。
7.易经预测新说部分
(1)“现代易经预测原理”,《时代经贸》,2011年12月。
(2)“变数筮法原理”,《时代经贸》,2013年第5期。
(3)“变数经概论”,《当代旅游》,2014年12月。
8.易经管理新说部分
(1)“太极管理原理”,《管理学家》,2010年第3期。
(2)“阴阳管理原理”,《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4期。
(3)“五行管理原理”,《商业文化》,2010年第3期。
(4)“现代易经决策原理”,《时代经贸》,2011年12月(旬刊)。
(5)“管理易学概论”,《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2月。
9.鉴评部分
(1)“一部对现代易学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书——评王在华的《易经新传》”,大易特刊《涪州点易》,世界文明出版社,2006年3月。
(2)“一部对现代易学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书——评王在华的《易经新传》”,《金昌发展研究》,2006年第3期。
(3)“微言大义 旧邦新命——评王在华的《易经新传》”,《祁连论丛》,2007年第1期。
(4)“易经变化奥义的系统破译及经文的现代阐释——评王在华的《易经新传》”,《伏羲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5)“易学名家.王在华”,世界易经学会 世界周易学会 涪陵易经学会网,2007年11月。
(6)“我与现代易学”,《金昌文史资料》(15),2010年12月。
(7)“王氏易学鉴评”,《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6期。
(二)会议论文
1.《现代易学概论》《现代易经预测原理》《现代易经决策原理》在2006年4月世界易经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易经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交流。
2.《现代易学概论》在2006年5月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2006年国际易学论坛大会”上发表交流。
3.《现代易学概论》在2006年5月安阳周易研究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交流。
4.《易经与现代决策之对接研究》《易经新释方法》在2007年7月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会、中国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主办的“敦煌佛教的世俗化——理论与实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交流。
5.《易经变化奥义的系统破译:易经新释方法》在2007年8月“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上发表交流。
6.《易经的现代阐释》在2007年12月“甘肃省委党校29期学员论坛”上发表交流。
7.《<易经>蒙卦新释》《<易经>既济卦新释》在2009年10月“第二十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究会暨第三届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上发表交流。
8.《<易经>鼎卦新释》《<易经>归妹卦新释》在2010年9月“第五届国际易学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交流。
9.《<易经>丰卦新释》《<易经>旅卦新释》在2010年10月“第二十一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交流。
10.《变数易》《易经管理原理研究》在2014年5月在重庆乾元国学研究院、台湾正先书院主办的“首届渝台两地国学论坛”上发表交流,2014年5月。
(三)报刊论文
主要包括:
1.“《易经新传》在海内外出版发行”,金昌日报,2006年3月。
2.“《易经新传》受到专家学者推崇 王在华荣鹰‘现代易学特别贡献奖’”,金昌日报,2006年3月。
3.“一部对现代易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评王在华的《易经新传》”,金昌日报,2006年3月。
4.“一部对现代易学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书——评王在华的《易经新传》”,大易特刊《涪州点易》/《金昌发展研究》,2006年3月。
5.“桐华万里丹山路——王在华创新传统文化填补易学空白综述”,金昌日报,2007年10月。
6.“王在华和他的现代易学”,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5月。
7.“耕炼学海 无悔人生——中国管理科学成就奖获得者王在华速写”,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2月。
8.“王在华易经新说《变数易》出版发行”,金昌日报,2012年2月。
9.“王在华专著被收入甘肃学人文库”,金昌日报,2012年6月。
10.“王氏易学理论的形成及发展——王在华易经新说《变数易》解读”,2013年1月。
(四)其他论文
1.网络论文
(1)“序(《易经新传》)”在2006年2月世界周易网上发表。
(2)“《易经新传》成功出版”在2006年2月世界易经学会网上发表。
(3)“变数易导论”,国际易学联合会网,2013年5月。
(4)“河图新说”,国际易学联合会网,2013年5月。
(5)“易经新释方法研究”、“现代易学概论”、“易经与现代决策之对接研究”,世界易经学会网,2008年2月。
(6)“王在华在第二届易经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上致辞”,世界易经学会网,2006年4月。
(7)“易经变化奥义的系统破译及经文的现代阐释——评王在华的《易经新传》”,敦煌研究院网,2007年3月。
2.期刊论文
(1)“《易经》萃卦新释”,《今日科苑》,2009年第10期。
(2)“《易经》睽卦新释”,《中国青年科技》,2009年第10期。
(3)“易经与现代决策之对接研究”,《伏羲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4)“现代易经预测原理”,《伏羲文化研究》,2009年第1期。
(5)“现代易经阐释原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6)“易经新释方法研究”,《伏羲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
(7)“现代易学概论”,《祁连论丛》,2006年第1期。
(8)“现代易经阐释原理研究”,《金昌发展研究》,2005年第6期。
3.文集资料
(1)“《易经》益卦新释”,《当代易学名家精品论文集》(国学文化培训管理中心编),2009年10月。
(2)“易经变化奥义的系统破译:易经新释方法”,《易经与和谐世界》(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论文集),2007年8月。
(3)“易经与现代决策之对接研究”,《敦煌佛教的世俗化——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会、中国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编),2007年7月。
(4)“现代易学概论”,《2006年国际易学论坛大会论文集》(国际易学联合会编),2006年5月。
(5)“现代易学概论”“现代易经预测原理”“现代易经决策原理”,《大易集成》,2006年3月。
三、专著检索
(一)公开出版版本
1.《易经新传》,世界文明出版社(香港),2006年3月。
2.《变数易》,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2011年12月。
(二)内部准印版本
1.《现代易经》,甘出准016字总0176号(2005)035号。
2.《现代易学》,甘出准016字总0177号(2005)036号。
3.《金川易传》,甘出准016字总205号(2007)066号。
4.《易经成功顾问》,甘出准016字总0205号(2007)065号。
5.《王氏易学》,甘出准016字总0216号(2010)003号。
6.《王在华现代易学研究文集》,甘出准016字总0214号(2009)074号。
(三)其他版本
1.《甘肃王氏易学研究文稿复印资料全集》,王在华著,1996年——2012年。
2.《变数易——甘肃王氏易学研究文稿复印资料全集》,王在华著,甘肃伏羲文化研究会、涪陵易经学会、金昌市社科联编,1996年——2013年,2013年8月。
3.《变数易占法研修培训讲稿——易经量化模拟预测研究》(电子版),王在华著,2012年12月。
4.《变数易占签解大全》(电子版),世界易经学会、国际易学研究院、涪陵易经学会编,2011年12月。
5.周易预测新说《变数筮法》卷一:《变数筮法教程》(电子版),世界易经学会、国际易学研究院、涪陵易经学会编,2012年12月。
6.周易预测新说《变数筮法》卷二:《变数经》(电子版),世界易经学会、国际易学研究院、涪陵易经学会编,2012年12月。
7.周易预测新说《变数筮法》卷三:《变数签》(电子版),世界易经学会、国际易学研究院、涪陵易经学会编,2012年12月。
8.周易预测新说《变数筮法》卷四:《变数法则》(电子版),世界易经学会、国际易学研究院、涪陵易经学会编,2012年12月。
9.周易预测新说《变数筮法》卷五:《变数谋略》(电子版),世界易经学会、国际易学研究院、涪陵易经学会编,2012年12月。
四、检索方法
(一)期刊检索
变数易的全部论文均可通过以下国内外学术期刊数据检索系统查阅浏览并下载: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CEPS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L)、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知网、龙源国际期刊网等。
(二)图书检索
中国国家图书馆,甘肃、山东、陕西、山西、安徽、湖南、湖北、青海、新疆等近30个省级图书馆;广东、宁夏、内蒙古、河南、重庆、云南、广西、四川、浙江、江苏、福建等近20多个省社科院图书馆;清华、北大、北师大、深圳大学、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天津师大、山东大学、西北师大等近40所重点大学图书馆;港澳台有: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东南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淡江大学等图书馆;国外有:美国耶鲁大学、夏威夷大学、康奈尔大学、缅因州大学、圣地亚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国第七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园光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图书馆;国内外易学组织有国际易学联合会、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委员会、香港世界周易学会、世界易经学会、安阳周易研究会、涪陵易经学会等易学研究团体编发的易学资料,另外还有部分博物馆、档案馆等可查阅变数易的相关图书资料。
(三)网络检索
部分论文也可通过百度文库、百度空间、论文中国、论文中心、清华学术网、职称网、中国发表资讯网、豆丁网、中国新书通报网、论文秘籍网、道客巴巴、吾喜杂志网、KNS数据平台、文发网、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国学大讲堂、世纪图书馆、各类易学网等众多网媒浏览下载。
参考文献:
[1]王在华.变数论[J].当代旅游,2011(12).
[2]王在华.变数易导论[J].中外企业家,2011(12).
[3]王在华.王氏易学理论:易经新释方法[J].学理论,2010(6).
[4]王在华.变数易[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
对亚洲、南美国家来说,中国、巴西、印度和韩国在科技论文能超越欧美和日本,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欧盟(EU)科研与创新部门的负责人提醒欧洲国家,应该在未来10年多和中国合作,否则10年后,欧盟国家将处于被动地位。
我的这篇文章,将讨论目前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在科技论文,科技政策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必须承认科技文章的爆炸性增加,说明中国的科研正在突飞猛进。英国皇家学会觉得,除了数量之外,科技的水平和质量也相当高。中国对工程技术,尤其纳米(Nano)技术的投资很大,而巴西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则前景乐观,有大力发展的良好趋势。
第二,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近些年能发展成为科技论文的大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起飞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强国,有了财力的依靠,故能在科研的创新和发展方面花大本钱用以投资,科研设备得以大大改善。
第三,亚洲在传统上重视教育,中国、印度都是文明古国,巴西也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这三个国家目前拥有庞大的科技队伍,在人数方面是惊人的。这些国家都着重数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久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提出,如果美国要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竞争而维持领先地位,必须在中学加强数学、科学教育水平。奥巴马也不无遗憾地指出:目前美国只有三分之一初中生精通科学,高中毕业生精通科学的比例更降至五分之一。与美国对照,科学教育的相对成功,是亚洲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
第四,科技文章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目前绝大部分的专业文章都在西方的学术刊物发表,科研成果也都刊登在这些西方刊物上,版权也属于这些西方的出版社。也就是说,目前科学出版方面,美国的《科学》(Science)和英国的《自然》(Nature)最具权威性。尽管有人呼吁,中国科技出版界,应该有勇气和能力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具有《科学》或《自然》档次的刊物;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比较头疼的,无论中国还是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一个有效和实际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值得这些国家深思的迫切问题。
衣食住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其中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原始人类开始人们就知道用树叶来遮羞和取暖,可见衣的重要性。那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服装的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把一些高科技的新发现溶入到服装中,使服装的趋势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和挑战,但总体上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多于不利。从国际环境看,加入WTO,中国服装企业将面临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国内环境看,中国服装市场格局将迅速进入全面整合期,届时,国内服装企业群雄纷争、国际知名服装企业和品牌纷纷抢滩登陆,竞争将日趋激烈。在当代的服装产品设计中,单纯地在服装造型(款式、色彩、工艺等)角度进行创新己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了。服装材料的再造和重组逐渐成为服装设计又一次新的突破,材料的再造一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材料本身、材料与材料之间,以及多种材料之间的组合,体现材料的多样性表达,强化服装在视觉上的创新,在高级时装和高级成衣的设计中常常运用这种重组及其相互关系,表达其丰富复杂的艺术审美效果。二是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对材料的再塑造,显示其材料的高科技含量,赋予服装实用功能上的创新,更多地运用在各种成衣的设计中。在近期的对于服装材料的研究中,纳米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随着高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的强势会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另有其他高科技材料(如环保材料、防辐射材料等)和电子技术材料(如电子喷绘、电子绣花等)也不断地产生新的成果,为服装产品的创新带来新的突破。
1.西式风格服装将稳定发展东西方服装审美文化存在很多不同点。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
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荣。免费论文。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
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西式风格在中式服装的基础上将会稳定持久的发展,
2.注重内衣的高质量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其中对内衣更加注重质量,因为它是更加贴近人体,为人所服务的。免费论文。随着内衣面料的不断更新,人们越来越追求新技术产品,单纯棉制品己不再成为人们的需求。微纤维这一举世公认的被称为"第二皮肤"的面料,在女子内衣的历史上再创辉煌。1997年,杜邦公司推出革命性高品质超弹性纤维莱卡,内衣既紧贴体型,又毫无束缚,舒展自如。女性真可以舒舒服服地塑造体型美了。现代人不仅重视内衣所带来的诱惑感,更重视其带来的健康呵护,健美造型,这才是流行主调。中国是服装生产大国,也是服装出口大国,但遗憾的是,中国很多服装产品出口更多的依靠OEM生产,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更多的利润都被国外品牌商赚走了。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领军企业应该把眼光更多的放眼于国际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的飞速发展,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内衣产品已经完全有能力在国际上开展竞争。比如:AB内衣集团就在大力发展国际销售网络,现在亚洲、美国、欧洲、俄罗斯、澳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业务往来。广东潮阳和南海盐步的许多文胸产品也已经出口到世界各地。
领军的实力企业更多的应该把眼光放眼国际,让我们自有的内衣品牌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性的内衣品牌。
3.服装制作业持续普及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如何来认识、如何来把握、如何来发展?现如今在服装制造业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人们正以创新的思维、成熟的心态探索服装制造业的发展:既追求现代信息产业的开发,也注重传统服装企业的发展;既认识到服装业古老的一面,所谓的“夕阳产业”,更认识到服装业是不断创新的“日不落”都市型工业。服装制造业由于其劳动密集、技术和资本含量低等产业特征,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装贸易配额将逐步取消,从理论上讲服装制造业是入世得益最大的部门。为此,全国特别是南方城市对发展服装制造业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全力推进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的转变。
4.童装消费
从几年前的童装开始初现品牌化趋势,到如今童装品牌竞争日趋激烈,童装行业经历了逐步完善、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时代的儿童,日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父母在孩子身上的开支约占家庭总开支的30%~40%,其中仅服装消费一项就占到20%。免费论文。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颖、时尚、健康的童装还会进一步扩大。现在独身子女日渐增多,孩子们追求时尚、潮流日益增长,而且现在消费者的追求正在进步,大部分的消费者的追求在提高,人们紧随潮流,照这些情形看,在未来的几时,童装的市场会很大的。
5.服饰配件将取得新突破
在服饰中,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配件艺术品,如精美华贵的首饰、夸张潇洒的帽饰、典雅大方的包袋、时髦别致的鞋饰以及形形的手套、扇子、花饰、领带等。它们的造型、用材、图案、色彩,无一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形成并演进的。从装饰到装饰是指始终以装饰为目的的配件。如以野花编织而成的花环、花冠饰物,用碎石或骨头穿凿后形成的颈饰等物,都满足了人们装饰的欲望,使服饰配件从原始装饰形式一步步走向了纯粹的、更高层次的装饰形式。服装其他辅料如里料、拉链、金属扣件、线带、商标、絮料和垫料等也是服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未来这些辅料都将在满足服装性能的同时,朝着高科技、功能性、保健性和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不断创新,中国的服装业将会是世界服装业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中国服装发展史.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以人物、山水、花鸟为表现内容,高度概括、洗练为特征,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审美规律及特殊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技法。学习中国画要“师古人”与“师造化”,即向古人学习,拜大自然为师,中国画的教学从临摹开始,写生、创作循序渐进,在中国画的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临摹是学习传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中国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论文,临摹。通过分析研究前人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分清精华与糟粕,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用笔、用墨、设色及构图的各种技法与表现方法。精心选择好的画本,认真“读画”,研读作品的意境情趣,分析表现内容、造型语言与形态结构;进而研究用笔用墨、着色技法以及场景的气氛渲染,在仔细分析画面的意境、构图、造型、色彩、技法等因素后,方可动笔。中国画的临摹实践,是认识上由“心读”到笔临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主要掌握造型、笔法、敷色、章法四个方面,同时领悟作品的内含与精髓,而不是表面地模仿其面貌。
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要逐渐地学习对物写生,拜大自然为师,即要“师古人”,更要“师造化”,写生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与研究表现对象的过程,也是提高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历代的中国画家,十分注重对表现对象的观察与研究。隋唐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宋代的花鸟画,元明清的山水画以及现代的绘画作品,都是画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之后的提炼与升华。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画家,他们都把真切具体的形态描写与意境表现放在重要的地位,他们认真选择表现对象,同时认识、分析研究所要表现的对象,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多角度地选择,做到胸有成竹,有感而发。
对表现物象进行深入地观察,是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第一步。任何对象,要表现它,首先要认识它,了解它,弄清它的特性。画人物,不仅要研究人的基本比例结构、外貌特征,还要研究其精神气质与个性特点等等;画山水和花鸟,就要到大自然之中去领略,要认真地观察与研究,了解其外部特征与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和寓意。这个过程的观察首先要从整体到局部,研究其共性、个性等特征,认清其本质面貌,然后对各个细节进行分析研究,做到真正认识它。自然的形态生动丰富,但同时又显原始、粗糙,因此,写生的过程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提炼与加工的过程,写生时既要忠实客观对象,又不能是简单的直观描绘,要表达对生活、对表现对象的整体美的感受,既要遵循自然形态的基本规律,又要调动主观能动性,要用提炼取舍等手法,创造性地进行艺术加工,变自然形象为艺术形象,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生可以创造性地构成画面,既要抓住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又要运用艺术手法来表现大自然中美的形态,这种灵活的画面组织方式不仅可以使所表现的对象变得更完整,同时也培养与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了画面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国绘画精于形象而意味横生,植根于悠久的民族意识和美学传统,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表现风格与特点。中国的绘画艺术,在表现客观世界时不是简单地再现,也不是可视物象的真实复制,而是画者对客观世界“物象”的“意象”表现,意象造型使画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和利用形象的各种因素,自由地组织画面。表现对象时,适度地概括,夸张和变形,同时移入画家个人的情感、意趣、个性,使中国绘画的写意性、抒情性、表现性和艺术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科技论文,临摹。科技论文,临摹。①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是在表现物象时,既不轻视造型,也不拘泥于“形似”,而要求画出能“传神”的,体现审美理想“传其真”的艺术形象,从而使得中国绘画作品“象”有尽而“意”无穷。“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②唐代画家张躁的这一不朽名言,概括了中国画艺术形象创作的全过程,是中国画家特有的感受生活的方法和创作情态。
优秀的中国画作品,都是经历了由外至内,因物动情,进而由内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酝酿过程。科技论文,临摹。所呈现的是天趣与人的精神,是在不知不觉中把自然纳入自我,而自己又消融在景物之中,创造的是无我之境。在我们看到的宋人花鸟画作品中,那些亲切可爱的花与鸟的姿态以及魅力均是画家观察生活后的创造所得。无论是格法严谨的黄家体,还是徐熙的野逸旷达,以及崔白的萧散风骨,虽风格各异,但呈现出大千世界中生生不息的生命,都能使我们在这些画中感受到理想的欲望和对生命的爱恋之情。画面中那一笔一墨和色彩的节奏正是画家饱满的情绪与理想的追求,既是大自然生命的律动,也是诗情的荡漾。画家感情的流露、精神的物化,在山川与花卉禽鸟中,潜流着无穷的意趣与情思。
绘画是一种创造,要透过物象的外貌观察研究它的内在本质,画家一方面要研究具体形象,另一方面又要集中概括,表现其内在的神韵。唐代张彦远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③中国绘画气韵生动,以形写神,不是简单地对物象作纯客观的描摹,而是要赋予物象感情,渗入作者气质与品格,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艺术境界。
借鉴运用传统技法,目的还是在于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反映时代精神,创作出有自我个性的绘画作品。宋代郭熙饱游饫览,“胸贮五岳”;元代赵孟頫“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吾师”;明代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可作画;清代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近代画家齐白石案头养螃蟹,日夜观察,画出了栩栩如生、姿态多变的螃蟹。学习中国画离不开传统文化,脱离不了自然造化,美学思想与审美要求的与时俱进,方可以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绘画精品。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画家是以即高且远的心灵眼睛,以小观大俯仰宇宙。中国画家对美的观照是全方位的,“胸有成竹”,“胸中自有丘壑”,“一气呵成”等都是这种审美整体性思想的描述。科技论文,临摹。中国画的审美基础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临摹不仅仅是学习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要求;写生及对自然的研究是创造“天人合一”理想世界的前提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表现力也更为丰富,中国画的教学,临摹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科技论文,临摹。在学习与继承传统的同时注入新的美学因素,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画作品。
参考文献:
①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第2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884年6月
②王伯敏《中国绘画史》第2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883年
【关 键 词】学刊/知识结构/编辑学/社会科学学/科学学/国家期刊奖
【正 文】
一
学术期刊(以下简称“学刊”)的质量无疑与其主编、编辑的素质、编辑(更主要的是主编)的知识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学刊评化的一个侧重点应该是考察其操作者(主编、编辑)的知识结构、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方面所决定的学刊的优劣情况等。我们曾经研究过“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最佳知识结构”这一课题,研究结果认为,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首先应该是学术期刊出版方面的专家,其最佳知识结构“既要具有合适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体地说,综合性社科学刊主编的最佳知识结构,包含这样四层含义:1.一定要在一个专业领域内实现“学者化”;2.一定要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学”知识储存;3.一定要有比较高的“编辑学”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修养;4.一定要有“领导科学”方面的素质修养。[1]推而广之,综合性社科学刊编辑素质、知识结构也大致如此。相应地,综合性自然科学学刊主编(编辑)应当具有的是“科学学”的修养;而对于专业学术期刊(非综合性学刊)主编来说,除了“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之外,其余三方面的知识结构完全适合于他们。只有有了学刊主编、编辑的最佳知识结构,才能有真正优秀的学刊。
二
毋庸讳言,在我国学术期刊界,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这就是有的学刊主编不去研究“社会科学学”(或者是“科学学”),或者不懂“编辑学”,就是说在这两个方面不具备最佳的知识储备,但是,其主编的学刊照样获得“国家期刊奖”、“双高期刊”、“核心期刊”或者是教育部的“名刊工程”期刊,等等。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这些主编不自觉删顷应了“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和“编辑学”内在规律的要求。但是,唯物主义地讲,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存在的。我们认为,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是由其所处优越的学术环境、依靠高水平的自然来稿而导致的。二是因为这类学刊编辑部的优秀自然投稿稿件俯拾即是,在这方面,与其他学刊相比,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竞争状态。诚如著名学者、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龙协涛先生2002年在其主编的学报获得“双高”期刊和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第一名这两项大奖后,接受采访之际所坦言的:“北大学报能有今天的成绩,首先因为她背后有北大,有北大深厚的学术资源,有北大校领导和北大学者们的全力支持,还有编辑部同仁的齐心协力。”[2]这是实事求是的。回顾历次评比,经常是这样的状况:“国家期刊奖”等奖励获得者大多是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或者是国家的主要高等学校主办的学刊(在此,我们绝对没有否认在这些编辑部里,在编辑学、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等方面的研究上,不乏高水平者)。[3]而稍低一级的奖励,往往是那些由一般综合性大学和各省级社会科学院(科学院)等主办的学刊,依此类推,几乎“概莫能外”。
还有一种现象,更能说明这一点:就是同一所大学主办的文、理两种学报,它们的获奖情况一般取决于该校文、理比重和力量的对比,以理为主的学校,它的自然科学版学报获奖情况就远超过其社会科学版,相反,以文为主的学校的社会科学版学报获奖情况就远超过其自然科学版。就是说编辑部人员的力量高低不能决定和左右其学校文理比重,不能决定其学报的优劣。加之我国大学学报国家给的定性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它不适宜过多发表校外成果,这就决定了学校层次决定学刊层次、专业层次决定相关学刊层次局面的存在。加之,人们往往习惯地把得意之作投到更高级的科研(教学)单位主办的学刊上去,使这些学刊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所以,目前的“优秀学刊”和非“优秀学刊”往往并非是由办刊人主观因素造成的。我国学刊的评比,其实是在评所登载的论文水平,是在评比主办单位的学术水平,这与评刊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我国的新闻出版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我国新闻出版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执行情况的,而我国的期刊评比又主要由它们来执行,如果不是主要去考察各学刊的编辑水平,而主要去考察他们的学术水平,难免导致本末倒置。应该说,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是由教育部等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去评比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由科技部或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代表国家去评比的。所以客观地讲,这些学刊获得的种种荣誉,更主要的是基于其依附单位的高水平,依靠其所载内容(论文)的高水平,而并非靠编辑部成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高水平)取得的。它们依附的单位是科学研究方面的“国家队”,其学刊理所当然的就是学刊界的“国家队”。对此,南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术刊物分三六九等,并非见诸言之凿凿的红头文件,而是一种依门楣而定的习惯,门当‘等’对的,主要不是质量,而是出身。”[3]我们认为,这个“依”就是依靠,这个“门楣”就是那些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单位,这里的“质量”应该指由编辑们的主观能动性所创造出来那种品位,而这里的种种荣誉往往是靠其主办单位的高水平,而非办刊人的主观努力和高水平得来的。如何通过国家对学刊的评比来真正调动编辑者们的积极性就成了问题的焦点。难怪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大刊好编,小刊难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种情况的一种客观反照。
转贴于
三
我们提出这一重要问题,还基于以下三个事实:第一,在2004年8月召开的“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上,我国科技专家发出这样深深的疑问和感叹:“中国为何没有《科学》?我国科技期刊处于内外夹击”。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没有像美国《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还没有像英国1843年问世的《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那样国际著名的学刊,就是明证。然而,与此同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国际性科技期刊近年来纷纷进军中国,美国的《科学》以及英国的《自然》等大牌学术期刊都加大了在中国的约稿力度。在我国并非没有优秀学者和一流的学术稿件,而是没有世界一流的学刊。
第二,这个事实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美国科学情报所(ISI)编制的大型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根据编辑水准、国际化程度及在学术界的影响等量化指标,每年都对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种期刊进行统计和评估。近日统计的1994-2004年国际学术期刊“引用总数”排行榜出炉。结果显示,以发表生物医学领域论文为主的学术期刊——美国的《生物化学杂志》(Jou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以被引用174万次位居首位,综合类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以133万次排名第二;大名鼎鼎的英国《自然》杂志与美国《科学》杂志则分别以119万次和117万次位居第三、四名;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与《物理评论》分别以77万次和60万次名列第五与第八;第六名由基础生物医学领域与临床医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期刊《细胞》摘得。美国化学学会的《美国化学学会期刊》位居第七名。而与英美等国的期刊相比,中国科技刊物的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我国期刊的年平均被引频次约为300次,而同期世界期刊的指标(平均数)为2000多次。
第三,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的高水平论文往往流失海外。仅在自然科学方面,1999年《SCI》收录的以我国科技人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19936篇,而其中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仅占38%,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却占到62%;我国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国际颇具影响的三个检索系统《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PT)》收录国际论文共计46188篇,比上年增长32%。按国际论文排序,我国由上年的第九位升至第八位。所有这些说明,我国不是没有高水平论文,而是没有一流学刊。
上述情况能不牵涉到我国学刊编辑主观能动性、编辑(首先包括主编)的素质和知识结构问题吗!现在的学刊评比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代表“国家队”的学刊因为优秀稿件的优势,所以,其学术质量自然而然在国内领先,它们的主办者往往可以高枕无忧,国家的种种期刊奖励非他们莫属。然而,我国有世界一流的学者、有世界一流的学术论文,没有的是世界一流学刊,这难道不是一个怪圈?这个问题与中国体育界“国足”现象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只是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而已。国足在国内是无疑的第一,但是能满足于这个“第一”吗?答案再清楚不过了。其实我国学刊界,早已有有识之士为此呼吁过,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龙协涛教授在2002年就特别强调过:“学术刊物也需要策划!”[2]我们认为,这个“策划”当然包括学刊编辑、主编深层次积极性的调动。须知,我国的学刊是在特有体制下形成的特别的运行机制。目前无论主办学刊的高等学校还是科研院所均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由国家及其所属机构投资,而现在的学刊评比实际上不是去评比它的具体操作者——编辑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努力程度、编辑业务水平等,然而这恰恰正是我们应该去认真评比的,也应该是评比的初衷所在,是评比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所以,假如我们的学刊评比,不是仅仅去注重所载论文的水平,而是把编辑的主观因素(主编是其灵魂)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真正按照可比性来进行评比的话,目前这些“优秀期刊”不见得就全都“优秀”。同时,如果我国的学刊评比按照科学合理的因素去进行,我国的学刊事业一定会出现更加繁荣的局面。
四
应当科学评比我国的学刊,解决这一问题具有紧迫性。我国的学刊评比应当及时改弦更张,把评比的角度转变到以下几个方面来:1.学术期刊编辑部独自享有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优化组合情况,这些资源包括所在地域的古今特色文化。2.编辑部成员在文稿修改中的作用大小情况,是起了积极作用还是起了消极作用,是使文章锦上添花还是有意无意弄巧成拙。3.编辑部培养作者、发现人才的情况。4.学刊编辑部门在出版标准化、学术规范化等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情况。5.学术期刊编辑部在出版规范、编辑技巧方面的情况。6.作者、读者对编辑部的满意度;编辑部及其主编执行国家著作权法等法规的情况。7.学刊封面和版芯的装帧、设计的准确度,它包括是否合乎封面设计规律、美学意义上的优劣情况等。8.编辑部成员对出版规律和编辑规律的探讨和研究状况,其标志是其发表编辑学成果的质量与数量。9.编辑部整体(尤其是主编)对社会科学学(或者科学学)的把握程度,这同样看其有无高水平成果发表,等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编辑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即一般都不是编辑学科班出身,因为我国的编辑学高等教育才刚刚起步,现在在岗的学刊编辑主力大部分是在这之前参加工作的。另外,我国传统上往往忽视“社会科学学”(或“科学学”)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所以,进行编辑学和科学学(社会科学学)方面的研究不叫不务正业,恰恰相反,这正是我国学刊主编和编辑们急需弥补的一课,因为我国学刊界当务之急需要的是学刊编辑行家——编辑家。我国的期刊评比如果能改弦更张,把考察、评比的角度和对象选准,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学刊的整体水平,必将激励一大批所谓“小”和“弱”的学刊脱颖而出,真正形成我国学刊“百家争艳”的局面,这也必将促使我国众多学刊早日跻身于世界名刊行列,从而大大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DOI]10.13939/ki.zgsc.2016.22.110
科技期刊是重要的科研成果载体,它反映了国家及科研单位的科研水平和实力,而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则是指某一阶段内科技期刊在相应的科研领域内的科研活动影响范围及深度。下面就从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现状展开综合性分析研究,以便于更好地提升科技期刊质量,提升其学术影响力。
1 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无论是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我国目前的科技期刊种类繁多,门类齐全,且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能够满足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科技期刊体系建设需求。由于我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人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也持续增加,学术论文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也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不断拉近与世界先进学术差距的重要标志,但我国科技期刊想要取得国际影响力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我们只有不断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高科研技术水平,推动科技期刊科学发展。虽然有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学术影响力和实施力度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科技期刊学术缺乏更高层次的布局和决策。
2 增强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途径
2.1 增加我国科研投入
虽然我国在科技研发工作当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我国科研实力及水平仍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科研基础实力总体水平较低,科研底蕴有限,期刊影响力不高,致使一些高水平论文流向国外期刊。若想要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应从其根本原因入手,增强我国基础科技实力,提升科研论文综合水平、提升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构建科学有效的科研管理体系,尊重科技规律,切忌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杜绝学术不端,落实科技研究工作,努力提升基础科技实力。
2.2 注重政策引导和扶持
电影、电视、影音文化等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受到了有关政策的保护,国家通过这些办法来保护民族文化,而科技期刊保护却一直未被列为文化保护行列,而一些国外出版集团又趁着我国明确的外商限制的同时,大赚出版费用,占领中国刊物市场。我国期刊有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学术自信,强调国外权威数据库,造成大量稿源外流。因此,我国政府应尽快建立良好的政策扶植环境,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
开展分级管理,创办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期刊。我国科技期刊应面向世界,抢占国际地位,采取国际化战略,加快科技期刊国家建设,使我国科技期刊更快地跻身于世界先进科技期刊行业。首先,集中多方面资源和力量,整合我国国内科技期刊市场,实施科技期刊分级管理,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国家应给予重点扶持,通过政策和经费上的帮助,提高其行业竞争力,增强刊物吸引力,吸引国际科学领域中有代表性和杰出论文,争取尽快培养出国内顶尖科技期刊,更好地展示我国科研创新成果,全面反映我国科研水平。其次,鼓励科技期刊发展,满足教育和科研需求,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人才及科研成果,建立奖优降劣机制,实现科技期刊动态管理,对于各个层次的期刊,采取一定的扶持和帮助,加快我国科技期刊行业更快发展。
近年来,大量高水平科技稿件外流让我们深感忧虑,这不仅是我们科研成果的流失,同时也是我国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流失,科研人员在花费了大量资金在国外发表文章之后,我国科研机构和图书馆还要以高昂的价格购回论文,对国外期刊依赖性较大,造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例如爱思唯尔数据库全面提价,而我国却只能被动接受,这也是极为无奈的一种表现,这不仅是文学上的流失,也对我国科技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今天爱思唯尔仅仅是涨价,若是有一天实施文化封锁,是不是我们连自己的科研成果都不能看到,这样无疑是可悲的。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实行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不断壮大我国科技期刊,尽快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建立科学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遏制科研成果外流的不良状况。科技期刊是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科研成果,它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行业,只有国家政策引导,将国内刊物作为科研人员和研究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学术自信,倡导国内刊物,不妄自尊大、盲目自卑,创建国内科技刊物宽松、公平发展环境,才能够不断拉近我国科技期刊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科技期刊水平。
开展文化交流,利用国际优质资源,改进我国科技期刊水平,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维护科技资源安全。鉴于网络期刊领域属于新兴领域,我国和国外处于同一水平,我们不需要掌握这一发展机遇,创建开放式网络平台,增加期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注重国家引导和企业引导,搭建其具有自主知识澶群的国内期刊数据网络平台,奠定扎实的科技期刊发展基础。
妥善处理市场化和公益化关系。受市场经济影响,出版体制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我们应当从基本国情出发,分析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正确定位,减少盲目性和国际盲从性。科技期刊是非营利的文化事业,它能够促进科技交流和传播,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等的重要条件,但其非完全的公益化,它有着特定的市场受众,没有纯公益非排他性特点。因此科技期刊应当是市场化和公益化结合的产物,市场决定其产量,政府的政策扶持能够给予科技期刊一定的维护和供给。科技期刊情况较为复杂,我们不能够片面判断其市场化或是公益化,应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发展,提升自我生存发展能力,使我国科技期刊能够具有扎实的国内市场根基,面向世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开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多样化经营。调整期刊产业结构,优化行业布局。新闻出版总署根据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实施了宏观政策引导,鼓励期刊间的强强联合、品牌扩张和资源重组等,不断推动科技期刊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多样化经营模式发展,努力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提高经营效益,打造多元化期刊经营发展局面。
提高办刊队伍整体素质。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保证办刊人员素质是科技期刊长期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学者型编辑队伍,选择业内精英和专业进行审稿,提升期刊办刊水平。重视期刊经营型人才培养,瞄准科研领域市场,积极组织高质量、具有前瞻性的稿源,增强刊物吸引力。紧跟时展步伐,更新办刊理念,掌握最新出版技能,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编辑出版加工手段,提升刊物编辑能力和素质,使我国科技期刊能够放眼世界、放眼未来。
3 结 论
科技期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和实力,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应积极采取政策扶持,努力提升国内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完善期刊改革发展,科学、客观地分析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营造良好的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67-03
技术决定论者坚信传播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1]。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正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许多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中国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在许多环节进行了各种积极尝试及措施以应对网络的深刻影响,并正在发生着各种发展转变。
一、对科技期刊传统稿件处理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中国科技期刊在网络应用及普及前,对稿件的投稿、审稿、退修、编校等环节均在纸质稿件上进行,并通过邮局邮寄方式联系,费时费力。
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网络的运用逐渐推广并在近十余年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技学术期刊稿件的处理方式也悄然而不断发生改变。
在21世纪初,有期刊就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利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者、专家进行稿件的传送,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稿件的处理时程;之后,逐渐出现专业的开发软件公司,制作并推广使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
该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和期刊采编业务集成化信息平台,将在线投稿、查询和在线审稿、流程监控等采编业务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以实现传统平面期刊的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和个性化利用的目标[2]。
目前采用稿件采编系统的期刊已较为普遍,这种方式易于实时查阅稿件处理进度,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稿件采编流程的效率,有效缩短论文编审及发表时滞[3]。
二、对科技期刊编辑策略及传统印刷出版方式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互联网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及方便快捷和可主动选择等优点,正在深刻影响着科研工作者查阅文献的方式,即不只是受限于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获取科研学术信息,而是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或各种专业数据库,主动检索并查阅所需内容。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积极改进并提升编辑策略,以应对这种转变。如对网络检索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篇名及摘要等正投入更多精力,编修中不断提升其关注度,以便于科研工作者查找到相关单篇文献,提升论文的传播效果[4]。
同时,网络普及也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发生着深刻转变。由于网络的即时快捷,可避免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发排、印刷装订等过程延搁。为了使科研论文及时与传播,现今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正处于印刷版期刊与数字出版并存的阶段,并逐渐走向定量印刷或全部数字出版的未来。
目前,有些科技期刊在保存传统印刷版期刊的同时,自建期刊网站,应用网络即时论文,随后再按期印刷出版。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5,6]。也有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数字化期刊或论文平台。自20世纪末以来,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这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长足发展[7-8]。如中国科研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即通过网络即时来自不同作者和不同领域的电子版论文,并逐渐开始尝试同时也出版纸质期刊。
此外,优先数字出版也是一种迅速发展并得到认可的科技期刊网络化数字出版模式。这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目前大多数期刊选用的优先出版模式是录用并完成编修的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一般以期或单篇论文为单位出版。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都有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如Springer创办了“Online First”, Nature的“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的“Express”, Elsevier的“InPress”;国内期刊大多采用中国知网平台进行优先出版。这种即时发行且灵活的出版方式,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9-12]。这些不同的网络数字化出版方式,顺应了科研工作者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并阅读的现状,也便于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读者主动推荐、推送,有力促进了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提升。
三、科技期刊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监督的发展转变
随着网络应用及对期刊出版方式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出版是否是正式出版以及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新问题,并进一步产生了大讨论和新的思考[13-17]。例如,互联网普及之前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仅在答辩后收藏于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司法界都将之视为未公开发表。因此,国内外学术期刊传统上并未将学位论文内容再次发表认定为重复发表。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出版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立了硕博士学位论文库,读者可以检索并阅读全文,这一传统认识已受到挑战。张小强等[18]认为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属于正式出版——网络出版。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法规或规范,但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很多编辑工作者,已对其学位论文内容的研究论文投稿采取尺度不一的拒绝。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硕博士研究生对此不能理解,或产生不满而抱怨甚至责问期刊编辑部,或者对毕业时学校要求上传电子版学位论文并网络产生抵触情绪,但为了顺利毕业而委曲求全并被动放弃投稿期刊。这些均对科研工作者的情绪、工作热情等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及相关各方均急需重视并积极应对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完善规范制度和机制,形成共识,达到有据可行,避免混乱;目前也并非所有高校都提供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子版全文,故是否应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如研究生只提供毕业论文摘要或应有自主决定权提供全文,或数据库按研究生论文下载支付给研究生费用等措施,以期达到互利共赢。这些均需进一步深思并转变。网络普及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所刊发论文质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广泛性及文献不端检索软件的应用,均有效避免了刊发抄袭、文字复制等不端行为,保证期刊的原创性和首发性,提升了期刊论文质量和传播效果。
四、中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和影响力并有望促进学术交流
利用网络的无地域、时间限制的优势,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占主要份额的中文科技期刊走国际化之路并减少知识产权外流,是一个有利时机,必须积极利用互联网,寻求走出国门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侨居海外的华裔科学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近三十年来迁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时期移民逐步增长,这一时期的移民大多具有高学历或为技术移民。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含中英文版)的国际化进程,可为遍布全球的华侨华人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查阅和了解中国科研成果的机会,也利于增进国际化传播。
中国知网数据库正在积极探索将中国科技期刊推介到世界各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此外,科技期刊也应进一步开拓各种方式,在国际范围内拓展更广泛的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如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国际间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优势,将其科技期刊网站在对方院校或研究单位的互联网站上建立广泛链接;或借助海外科研工作者及编委等,在其名片、电子邮件末尾签名处或博客主页等,标注上相应中文科技期刊的网址等,通过其与其他科学家交流或参会等机会,便可以使中国科技期刊得到积极推介,并逐步扩大国际传播及影响力。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海外大型图书馆的借阅者们,可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科技期刊。而且,很多中国科技期刊也已拥有国际编委或审稿专家,正是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促进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科技期刊通过互联网的这种广泛传播,也将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内科技期刊以这种方式走出国门,特别对不容易收录入以英文为主的SC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的中文版期刊,通过利用网络的各种方式推介,将极大促进中国科研成果的传播,并为世界各地掌握汉语或以汉语为母语的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科研发展的窗口。在增进国际科研工作者了解中国科研成果及期刊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吸引更多海外华裔科学家将其科研成果以其熟悉的中文撰写,并投往中国科技期刊,从而形成科研成果共享与期刊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随着其在国外推广力度的加大和提升,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推动;而且也方便世界各地华裔或他国的科研工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开辟并寻找更多与国内同行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中文版科技期刊还应进一步重视并提升论文的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和规范,为不掌握汉语的国际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解中国科研进展的窗口。相信科技期刊在传播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挥其促进交流的作用,这也顺应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到中国声音“走出去”的需要,避免科研领域购买国外试剂、仪器而将科研论文成果发表在国外英文期刊的“两头在外”的弊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等知名学者建议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重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改革旧有的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对国内外期刊一视同仁,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不采取双重标准。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及积极应对转变的进程中,这些无疑又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要坚持世界一流和国家需求方向,要关注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妥善处理好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中国科技期刊是国际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并采取各种应对方式,不断转变思路和运营模式,建立自己的科技文献品牌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的国际话语权。目前,利用网络平台,将以往小而散的期刊进行整合并实现集约化发展,也是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又一个趋势,并正在不断发展。这必将使中国科技期刊经历深远而有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更高效地发挥科研成果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巴兰,(美)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科,王景发.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研发及系统功能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3] ,韩锟,游苏宁.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以《中华神经科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
[4] 国荣,邱芬,胡爱玲.重视呈现度和发展机遇:提升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11(6).
[5] 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S1).
[6]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3).
[7] 李若溪,黄颖,欧红叶等.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J].编辑学报,2006(3).
[8] 曾湘琼.学术信息开放存取模式运行机制与前景探析[J].情报科学,2006(2).
[9] 陈海燕,卢有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J].编辑之友,2011(3).
[10] 郑丹.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探究[J].今传媒,2011(7).
[11] 郑爱莲,任玉欣,张晓晔.抓住机遇走网络化出版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12] 谢明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出版广角,2011(6).
[13] 张小强,张苹.学术期刊开放式访问中的著作权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9(1).
[14] 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J].出版发行研究,2011(3).
[15] 施勇勤,张凤杰.数字版权概念探析[J].中国出版,2012(5).
[16] 施勇勤,张凤杰,马畅.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出版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2(3).
2数据源的确定
2.1国外相关期刊论文库的确定
本文在检索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论文数量时,统计的数据源采用了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公司的webofsci-ence数据库。对在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录在该数据库的论文进行检索,对论文题目、关键词和摘要中包含选定主题词的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共得到498篇论文,并以此确定近10年来国外家族企业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2.2国内管理类中文期刊论文库的确定
在本文的研究中,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是结合了下列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26种管理学期刊;二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8)。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家族企业研究的46种专业性学术期刊。作为国内学术界的权威,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也表明关于家族企业研究被国内主流学术界接纳的程度。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被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的46种学术期刊进行关键词检索,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近10年来家族企业相关研究的基本概况。通过关键词检索,共得到583条相互独立的目录,作为本文研究的分析对象。
3国外家族企业研究内容及热点
3.1国外研究内容及现状
2000—2010年国外家族企业的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在数据库中OPERATIONSRESEARCH&MANAGEMENTSCIENCE、MANAGEMENT、BUSINESS、ENGINEERING、INDUSTRIAL等八个学科的文献进行关键字检索共得到173篇相互独立的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篇名、摘要、关键字的统计,了解到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创新、公司治理、战略、继承、财务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论文数量最多的领域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公司治理、创新、战略等(见表1)。通过纵向的比较发现,2006—2010年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创新、战略、财务管理、成长与发展四个领域增长幅度最大。
3.2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热点
研究热点是用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量和论文总量来综合衡量的,本文通过对检索到的国外2000—2010年家族企业研究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阅读,以及对其中部分论文的分析,得出如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内容及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2)。
4国内家族企业研究内容及热点
4.1我国研究内容及现状
2000—2010年我国家族企业研究的主流领域为继任管理、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创新、企业融资、社会资本等。从论文总量来看,数量最多的三个领域依次为:公司治理、成长与发展、继任管理;其次是人力资源、问题、企业文化和创新;最少的是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信任问题和社会资本。(见表3)纵向来看,2000—2010年,家族企业领域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2)这表明国内关于家族企业研究不断升温,家族企业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主流学者的关注。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08年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而2009—2010年论文数量逐年下降。20篇以上的期刊有:生产力研究(54),企业经济(48)、特区经济(44)、科研管理(36)、经济管理(33)、外国经济与管理(31)、管理世界(29)、企业管理(27)、华东经济管理(25)、科技进步与对策(24)。这些期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家族企业研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使得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重视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
4.2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所选取的46种刊物在2000—2010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字的阅读,得出关于我国国内家族企业研究的研究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4)
5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差异比较分析
根据本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各个领域的研究分析表明,国内外研究在研究内容及热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见表5)。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公司治理、成长与发展、创新、继任管理,未来持续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而创新、财务管理、战略、继任管理这些国外的主要研究领域,其论文数量在我国2003—2010年的研究中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由于受国外研究热点的影响,这些领域将会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内容。国外研究在人力资源、问题、企业文化等领域的数量很少,虽然在国内还处于主流研究领域,但预计几年后这些领域的研究热度可能会有所减退。社会资本、信任问题、风险管理等国内外研究的非主流领域的论文数量很少,近十年的发展比较缓慢,除非找到研究的新的突破点,不然这些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将会放慢速度。
6启示
从以上对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的相关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