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0: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绘画之理亦然,其理有内外之分。外者,体察了解其所欲表现事物生命形象构造与性情,且善缣素。此谓得法所画物之理。内者,探赜索隐,玄通奥理,迁思妙得,气定神凝,物我两忘,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笔墨含真藏,此谓得明心作画之性理。内外合一,戏丹青游太虚,此乃绘画明理能事者也。唐代有张彦远所阐述,其曰: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宋代有苏轼所阐述的画虽无常形却有常理,不可不谨也。其曰: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盗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以及宋代韩拙阐述的非融心神,善缣素,精通博览,不能达画之理。其曰:天地之间,虽事之多,有条则不紊,物之众,有绪则不杂。盖各有理之所寓耳。观画之理,非融心神,善缣素、精通博览者,不能达是理也。还有宋代张怀所言的人之于画,造乎理者,能尽物之妙,昧乎理,则失物之真。再有元代黄公望所曰: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明代有李开先的绘画说,虽一物而万理具焉,非笔端有造化而胸中备万物者也。其曰:物无巨细,各具妙理,是皆出乎玄化之自然,而非由矫揉造作焉者。万物之多,一物一理耳,惟夫绘事,虽一物而万理具焉。非笔端有造化而胸中备万物者,莫之擅场名家也。以及唐志契所曰:盖画非易事,非童而习之,其转折处必不能周匝。大抵以明理为主。若理不明,纵使墨色烟润,笔法遒劲,终不能令后世可法可传。清代有方薰的画理,其曰:有画法而无画理,非也。有画理而无画趣,亦非也。画无定法,物有常理。物理有常,而其动静变化机趣无方,出之于笔,乃臻神妙。
以立意而论之“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早在唐代就被作为绘画的道统。强调了“意”在绘事中的重要性。注意到了“意”的能动性,“意匠惨淡经营”,把本来没有生命的事物可以赋予艺术的生命,“意足”可以不求计较表面形貌颜色的相似。所谓意,一般而言就是人的意识分别作用下的所思所想。关于人之意识作详细的科学分析唯识学为最,在此不作分述。
世界文化艺术设计各种流派主张的理念源于其文化内涵的传承和艺术精神的弘扬。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乘中国经济强劲发展之东风,海纳中外文化精髓与时代精神,着力打造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之品牌,建设一流设计团队,以跻身世界现代艺术设计高峰阵容。
设计是一门艺术,是人类美化生活的活动,其艺术价值在于创造。设计源于生活,以艺术的形式、美学的观念和技巧来表达蕴藏的思想和创意。同时也是一项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经济活动,需要发挥创意。“艺术”是为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进行的创作。设计和艺术两者的关系表现为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
中国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现代艺术设计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文化和艺术的造诣。艺术设计理念受西方设计影响至今。反观西方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精神的包豪斯设计理念,主导西方设计的现代化进程,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等思想。包豪斯设计理念掀起世界范围的现代设计革命,使西方设计理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包括现代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古希腊哲学强调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思想。
文化是历代人类文明积累的精髓,代表着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度的精神面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断包容了不同时代的新观念,在不同的时代衍生新的文化与思潮。从文化史和艺术史的角度看,西洋艺术现代派产生之前的流派为“传统”,属于不同时代的西洋文化传统。工业革命之前,属于传统设计。西方现代工业的变革和发展催生了现代设计。而现代工业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外来文化。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自然将设计与文化融合在一起。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理念涵盖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文化和新设计的思想。
时至今日,中西方文化的艺术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导致中西方设计理念存在着巨大差异,怎么摆脱日趋西方化设计理念的影响,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寻求属于中国人的现代设计理念,笔者认为要在文化与设计两个方面传承创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现代设计理念。
不同的地域由于其发展程度的不同,思想观念必定会形成差异。文化冲突显而易见,比如东西方在表达同样的含义用不同的方法,西方人在表达意思时非常直接,开门见山;东方人在表达意思时则比较含蓄迂回。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吹祖宗,美国人吹自己。中国文化蕴涵包容的思想,强调和谐的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中国人特别是搞艺术的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古代文化总是津津乐道,对现代事物,特别是做人做事很低调,个人意识淡薄。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人做人做事则很高调,自我崇拜,对现实的人和事高调且张扬,个人意识很强烈。究其原因,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文化艺术的主张。中国人认为艺术家的人品好才能创造好的作品。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品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涵和人们欣赏的角度。中国儒家思想形成传统价值的理念是“以德为本”,评价艺术作品首先注重的是设计者的德行,其次才是作品艺术性、经济性等情况。设计者首先注重的德行出现问题,其作品肯定是不被认可的,于是乎中国一部分从事艺术的人群开始追求在政治舞台上亮相。希望“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因此,许多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很在乎政治头衔,显示出想跻身社会上层的政治企求。一部分颇有成就的学术带头人也弃艺从政,成为政府官员。一部分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则追求个人的仕途,而荒废了艺术。从而从整体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形成,以至于好的文化艺术设计作品不多。由于落后的理念,生疏的技艺,缺乏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意识的作品大量出现在文化产业的市场。相反西方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突出的艺术造诣,凸显的创新意识,好的文化艺术作品数不胜数。西方设计伦理道德认可和法律保护流行的先进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则带动其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人特别是从事文化艺术的人,多数具有崇洋与固步自封的双重潜意识。西方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是大多数中国艺人追崇的目标。中国的设计作品被西方化的倾向比较普遍,且被视为高水准的艺术。另外,设计者长期受其文化的影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进取意识薄弱,安于现状的心态导致不少抄袭模仿,剽窃别人艺术成果的事件发生。由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化的转轨变型,功利性变强,学术性相对弱化,极大地制约和影响艺术设计好的作品问世。拜金思潮导致文化产业秩序比较混乱。从中外艺术设计发展看,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文化,但从人文精神和经济活动的角度看,从事艺术设计的观念趋向融合,呈现世界文化兼容混合的趋势。
关于文化的传承,中国奉行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传统文化怎样融入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精神诠释出来古为今用。中国画、陶瓷、剪纸等传统文化艺术至今享誉世界。对外来文化,本着洋为中用的基点,包容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精髓,将中外传统文化融入设计,形成“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理念。
设计源于生活,离不开文化和创意。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衡量设计者创新能力可从心智模式和能力结构两个方面考察。心智模式指由个人经历、工作经验、知识素养、价值观念等形成的较为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人的定势思维即习惯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却不利于创新。当面临新情况时,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枷锁”,妨碍创意的产生。如果能弱化思维定势,就能获得创意。中国艺术设计由于受其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设计中个人主观能动性比较薄弱,特别是创新不够。反观西方现代设计中个人主观能动性则发挥淋漓尽致。中国港澳台地区由于特定的环境和因素,融合中西文化,现代设计和创意文化推动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纵观中国现代设计,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大量地优秀设计人才汇集于此,利用地域经济、文化、人才资源及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倾力打造中国内地“设计之都”。在中国现代设计整体水平落后西方现代设计的情况下,北京、上海、深圳的现代设计从理念到产业状况可以说接近或达到西方现代设计的水平。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国际水准的现代设计对深圳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当数量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问世,带动内地现代设计产业规模的壮大与发展。
中国艺术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性是中国设计的优势。中国艺术设计走国际化改革思路,形成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现代设计风格,在设计理念上,与国际观念同步。其设计理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现代文化,领会其文化内涵,运用现代设计的各种方法将中国文化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用特色的设计文化,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生活风貌、满足人们需求的高品质文化艺术作品,衍生新时代的文化与思潮,让中国艺术设计这朵奇葩绽放在世界文化艺术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靳埭强,靳叔说.设计语录【M】.合肥:安徽出版
社,2009年9月版
【2】李勤.中国国情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
版社,2000年11月版
【3】齐骥.动画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一、伊斯兰经济伦理的特点
伊斯兰经济学是根据伊斯兰法及其宗旨和总则,对个人如何处理生产、消费及二者间的矛盾而展开研究的学问。伊斯兰经济伦理主要指《古兰经》与圣训中所包含的经济伦理,以及在此基础上演绎的经济理论。《古兰经》与圣训中有大量关于财产权、商业活动、商业道德、商业规范、社会福利、消费观念等方面的要求,成为伊斯兰教法及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伊斯兰经济伦理强调以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为商业活动的准则
伊斯兰教历来重视商业、崇尚商人,伊斯兰教认为商业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但在商业活动中尤其强调必须以诚实守信、公平公正为准则。严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见利忘义的不法行为。伊斯兰教提倡在经济活动中合法经营、互惠互利,反对谋取暴利;禁止从事一切非法性质的行业。
(二)伊斯兰经济伦理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伊斯兰教提倡“两世吉庆”的精神,认为今生与后世同样重要,它指引人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要求劳动者凭借赋予人类的各种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追求两世的吉庆与幸福。
(三)伊斯兰经济伦理强调扶贫、济困的慈善精神
伊斯兰教规定:施济是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应尽的义务、必须力行的善功,是使财产得以净化的主要途径,是信仰纯正的表现之一。《古兰经》云:“你们绝不能获得全善,直到你们分舍自己所爱的事物。你们所施舍的,无论是什么,确是真主所知道的。”1(3∶92)先知曾说:“凡穆斯林都应施舍。”(穆斯林辑录)
伊斯兰教的施济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定性质的施济;另一类为自愿性质的施舍。
二、当前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阿经贸合作开始起步,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相继诞生。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阿双方以发展经济作为共同目标,中国企业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纵观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状况表现如下:
(一)发展速度快。中阿贸易额从2000年的152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328亿美元,增长了774%,即使是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2009年,贸易额仍然达到1048.89亿美元。而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由2000年的4742.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32.6亿美元,增长了440%。2随着贸易总额的快速增长,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也迅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中国企业文化也有待完善。
(二)中阿双方文化、贸易互补性强。阿拉伯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22个阿拉伯国家,有近5亿人口)。由于资源和经济结构的单一性,阿拉伯国家的农业经济不发达,工业相对滞后,这就为我国的传统商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目前,阿拉伯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轻纺产品、服装、粮油食品、旅行用品及箱包等,其中机电产品占有很大份额。同时,阿拉伯国家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市场。目前,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劳务以普通劳务为主,涉及建筑、制衣、商场零售、医疗卫生等行业,也有部分的技术劳务如石油钻井服务等。3
(三)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发展取决于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靠企业,企业文化是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它规范和引导员工的行为,它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仍然存在着很多因素阻碍着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步伐。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过于注重“人治”,忽视现代企业制度法治建设
在中国企业里,人与人之间产生全面而强烈的信任关系,而一旦超出自己人的圈子与“圈外人”交往时,信任感便会逐渐减弱乃至消失。这种传统文化体现了强烈的人际等级意识和族类意识,内具亲和力和凝聚力,外具排异性和分散性,信任感仅局限于家族范围或“自己人的圈子”里。
(二)中阿经贸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过于强调中庸思想和平均主义,中国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企业处在国内外竞争的环境下,必须打破就旧的管理制度、对产品进行推陈、对技术进行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阻碍了改革的进行和技术的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也迟迟得不到建立。平均主义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违背,它造成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扯皮。这使员工工作激情下降,导致创新精神得不到发扬。这不仅不利于中国企业借鉴学习先进管理思想,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传播到世界其他各个国家。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如果想摆脱种种束缚,在中阿经贸关系中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变革自己的文化,塑造优秀的、具有中国元素中国企业文化。
三、以伊斯兰经济伦理视野构建中阿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对策研究
(一)以伊斯兰经济伦理强调的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准则构建中阿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中国企业文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除了有健全的法制以外,同样需要强调经济活动的伦理道德,道德的作用范围和深度都要大于法律,法律只是作为最后的控制底线存在。
诚信既是伊斯兰教信仰的基石,也应该是中国企业应奉行的一个重要信条中国企业应该把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思想渗透到企业生产、销售、流通和分配的各个环节,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当,促进企业健康成长。4
(二)以伊斯兰经济伦理中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构建中阿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中国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神经中枢,必须具备开拓创新、敢担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企业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前途、企业的命运和发展前景。“
(三)以伊斯兰经济伦理中强调扶贫、济困的的慈善精神构建中阿经济贸易关系中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1.以“两世吉庆”的精神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古兰经》中鼓励人们积极的参与现世的物质生活,享受今世的物质产品;在满足今世生活的同时,更重视后世的生活,认为“今世的生活是短暂的,后世生活是长久的,今世生活与后世生活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两世吉庆”的精神,其实就是如何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关系的问题。
2.以天课制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古兰经》要求“穆斯林教众自觉拿出自己财产的一部分,赈济有困难的人,以纯洁他们的财产,净化他们的心灵。”(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注解
[1]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中国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梁宏志,齐云鸿,《中阿经贸合作大有可为》[J].《中国经贸》,2010(10)
1 引言
隐喻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语境等。隐喻与文化之间具有
不可分离性。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仅可以反映说话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听话人/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本论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把中国传统文化术语中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并揭示了蕴涵的中国文化模式,本论文同时也对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
2 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20世纪80年代,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的研究出现了向认知的专项,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意象图示结构(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在国外,与隐喻翻译相关的研究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规则性限定,即要求隐喻的翻译依据特定的规定性方法进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几种隐喻翻译方法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它们包括:直译、明喻;对等议、意象重现、解释性翻译等。第二类研究将隐喻翻译方法与文本类型联系起来。Newmark(1995)将隐喻分为死喻、标准隐喻、改喻、新隐喻及创新喻等若干种,译者可依据它们包含的信息量确定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处理方法。第三类研究将隐喻翻译与文化联系起来。概括来讲,第一类研究列举了隐喻翻译的处理方法,而后两类研究则涉及隐喻翻译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条件。隐喻的翻译既受到语篇的制约,也受到文化差别的限定。
(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国内也有较系统的评述,如林书武(1997,2001)的《国外隐喻研究综述》、《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束定芳(2000, 2002)的《隐喻学研究》、《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李福印(2000)的《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等。束定芳(2011在《论隐喻的运作机制》一文中谈到:隐喻涉及两个处于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互相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王斌(2002)在《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中从交织的角度解释翻译中的隐喻结构,通过对隐喻结构源语(域)与目的语(域)的整合分析,论证了隐喻结构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在于泛化个别整合模式;若能发挥其动态整合功能,为翻译的全面解释提供契机。
3 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策略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表达研究中,作者发现隐喻翻译过程中意象的不对称极为明显,时而丢失、时而变换、时而添加,形成一种有趣现象。根据 Newmark(1980)的隐喻翻译理论,下面将结合实例,探讨中国文化术语翻译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对等译法、意象代替翻译法和意象转换法。
(1)直接对等翻译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隐喻意象,即进行直译,这意味着在目标语中重造一个相同的意象,即在译入语中再现相同的喻体和比喻手法,条件是让译语读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译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译法:不是所有的隐喻都可直译,毕竟在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中都存在着大量特有的隐喻.隐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特征。当我们遇到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隐喻时,就要用目标语中的常用意象来替代源语中的意象。例如:“红人” 译为:sb’s man of hour;“台柱教授”译为:star professor;“交际明星”译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胆”译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转换翻译法:在处理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时,也会遇到意象转换的情况,会使用意译。意译是直译的一种补充手段.这种译法传递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段。这种译法多运用于一些文化标记鲜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隐喻.例如:“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译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结束语
隐喻的翻译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隐喻翻译如果没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维,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实达意。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在翻译隐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语境等因素,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有效的交际,并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带来一个较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