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策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0: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闻报道策划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篇1

(一)采访意图:解读xx大报告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采访阶段及任务:第一,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们今年的收成、生产中的成就和问题(生产经营模式、西瓜品种介绍等)、来年的计划和打算,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多种经营的看法和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感受。

第二,采访村委会主要成员,了解他们在瓜农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农资采购、市场信息等组织与指导方面的作用。

第三,采访县、乡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职责制、农业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务输出等相关政策在当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第四,搜集资料:xx大报告材料和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材料。

(三)题目:南王庄瓜农对来年增收干劲大、信心足

(四)组织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一)采访意图:解读xx大报告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采访阶段及任务:第一,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们今年的收成、生产中的成就和问题(生产经营模式、西瓜品种介绍等)、来年的计划和打算,对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多种经营的看法和理解、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感受。

第二,采访村委会主要成员,了解他们在瓜农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农资采购、市场信息等组织与指导方面的作用。

第三,采访县、乡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职责制、农业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劳务输出等相关政策在当地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第四,搜集资料:xx大报告材料和有关三农问题的政策材料。

(三)题目:南王庄瓜农对来年增收干劲大、信心足

(四)组织策划:xx(总策划)、xx、xx、xx

(五)栏目设置:消息或分析性报道

(六)初次采访所得关键字:

立冬刚过,华北平原上的麦苗显出一派喜人景象,忙完了秋种的农民陆续离开了家乡到城市打工。而南王庄的村民似乎还没有忙完。他们有的忙着收获地里的麻山药、萝卜、红薯、白菜等农作物:有地头交易的,有装车运往市区的;有的忙着拆大棚、施肥、集粪、松土、挖沟,让辛苦了一年的土地准备休息过冬。进入阳历年以后,瓜农们就会把自家温室里培育的秧苗移入大棚,这也许才是瓜农生产生活的新开始吧。

在村民李某的家里,作者了解到,今年村里的农户收入都不一样程度地增加了,今年李某经营了四个大棚(约四亩),每个大棚净收入大约4000元,比去年净增收20xx元左右。在农资成本增加的状况下,今年他又承包了三个大棚准备来年种西瓜,附近几个村庄的很多村农民也在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农民种西瓜的热情高涨。

南王庄大棚种植西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西瓜和其它地区农户种植的小麦一样,是当地农民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几乎庄上的每个农民都有种西瓜的经验,西瓜种植业在当地已经构成了必须的规模。南王庄西瓜远近闻名,有的西瓜远销京津和东北等地区的城市。

对于市场和信息,李某深有体会:卖低不卖高,(销售)信息灵通和关系网(客源)广的农民的西瓜每年能卖个好价钱。

村民反映:种西瓜能够让农民得到稳定的收入,挣多挣少但不会赔钱,今年西瓜的平均市场价在1。5元每千克(供应旺季价格略低),同往年相比瓜农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农民种白菜既增产又增收,但是种麻山药增产却不增收:今年麻山药的下脚料每市斤五毛钱左右,而刚收获的麻山药的批发价也但是如此。另外,大棚种西瓜与种菜相比,管理上更省心(这契合了农村劳动力超多入城务工的现实),技术难题较少,销售季节较集中,更易于安排农事等因素致使农民不愿搞多种经营而趋于保守地单户经营而不是联合经营,是自发农业而非自觉农业。是简单的商品交易而不是大规模的市场行为。

南王庄具有发展特色种植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农民自身的良好素质和谋求发展的强烈意识,这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后天培育的农业环境条件: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品牌效应等等。

如何将南王庄及其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的特色种植业园区?首先,在当地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在加强原先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其次,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某一农产品上市季节到来之时,利用当地媒体进行以该产品为主的一系列农产品的宣传,或者联络当地在外务工或经商的知名人士在各地建造固定的销售网络;再次,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按照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物质后盾,把培养新农民作为主要依靠力量,把树立民主礼貌乡风作为吸引投资和促进发展的目标;最后,切实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不仅仅要有财力支持,更要有智力支持,不仅仅要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更要做好培养人才的工作,不仅仅要以政策促发展,,更要以政策保护发展,保护农民的用心性、创造性和切身利益,只有如此,农业才会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才不会流于表面,农民在增收难度加大的状况下也不会弃地而去。(总策划)、周宁宁、马媛、王志华

(五)栏目设置:消息或分析性报道

(六)初次采访所得关键字:

立冬刚过,华北平原上的麦苗显出一派喜人景象,忙完了秋种的农民陆续离开了家乡到城市打工。而南王庄的村民似乎还没有忙完。他们有的忙着收获地里的麻山药、萝卜、红薯、白菜等农作物:有地头交易的,有装车运往市区的;有的忙着拆大棚、施肥、集粪、松土、挖沟,让辛苦了一年的土地准备休息过冬。进入阳历年以后,瓜农们就会把自家温室里培育的秧苗移入大棚,这也许才是瓜农生产生活的新开始吧。

在村民李某的家里,作者了解到,今年村里的农户收入都不一样程度地增加了,今年李某经营了四个大棚(约四亩),每个大棚净收入大约4000元,比去年净增收20xx元左右。在农资成本增加的状况下,今年他又承包了三个大棚准备来年种西瓜,附近几个村庄的很多村农民也在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农民种西瓜的热情高涨。

南王庄大棚种植西瓜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西瓜和其它地区农户种植的小麦一样,是当地农民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几乎庄上的每个农民都有种西瓜的经验,西瓜种植业在当地已经构成了必须的规模。南王庄西瓜远近闻名,有的西瓜远销京津和东北等地区的城市。

对于市场和信息,李某深有体会:卖低不卖高,(销售)信息灵通和关系网(客源)广的农民的西瓜每年能卖个好价钱。

村民反映:种西瓜能够让农民得到稳定的收入,挣多挣少但不会赔钱,今年西瓜的平均市场价在1。5元每千克(供应旺季价格略低),同往年相比瓜农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农民种白菜既增产又增收,但是种麻山药增产却不增收:今年麻山药的下脚料每市斤五毛钱左右,而刚收获的麻山药的批发价也但是如此。另外,大棚种西瓜与种菜相比,管理上更省心(这契合了农村劳动力超多入城务工的现实),技术难题较少,销售季节较集中,更易于安排农事等因素致使农民不愿搞多种经营而趋于保守地单户经营而不是联合经营,是自发农业而非自觉农业。是简单的商品交易而不是大规模的市场行为。

南王庄具有发展特色种植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方面,农民自身的良好素质和谋求发展的强烈意识,这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后天培育的农业环境条件: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品牌效应等等。

如何将南王庄及其周边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的特色种植业园区?首先,在当地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在加强原先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其次,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某一农产品上市季节到来之时,利用当地媒体进行以该产品为主的一系列农产品的宣传,或者联络当地在外务工或经商的知名人士在各地建造固定的销售网络;再次,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按照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发展目标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物质后盾,把培养新农民作为主要依靠力量,把树立民主礼貌乡风作为吸引投资和促进发展的目标;最后,切实落实科教兴农战略,不仅仅要有财力支持,更要有智力支持,不仅仅要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更要做好培养人才的工作,不仅仅要以政策促发展,,更要以政策保护发展,保护农民的用心性、创造性和切身利益,只有如此,农业才会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才不会流于表面,农民在增收难度加大的状况下也不会弃地而去。

餐饮业新闻报道策划方案

根据xx餐饮业目前状况,xx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一家经营xx闽越特色菜的私房菜馆,不管从装修风格和菜品口味来讲在同行业中都属于独树一帜的。xx闽越菜的博大精深和xx私房菜馆名字的亲和力更为彰显出本次营销活动的主题性强烈的饮食文化氛围带动浓厚的餐饮促销氛围。以系列性主题活动贯穿整个促销活动当中去,最大限度的和目标消费者互动起来,到达理想的促销效果。

xx私房菜馆营销实施细则:

第一冲击波:媒体整合

任何一项活动策划的成功,广告投放策略都很重要,按照xx广告投放有效到达率来看,排序是:报纸、传单、户外、广播、电视、网络。因此本次活动广告投放密度比例为:报纸30%传单20%户外15%广播15%电视10%网络10%。轮翻进行广告轰炸。

推荐媒体:《海峡都市报》;户外、公交站牌;交通广播文艺频道;xx电视台;福建热线以xx开业以来,整个菜馆的经营宗旨为宣传主线,贯穿菜馆对客人的服务承诺,员工服务素质的培养、菜品质量的要求以及客户对菜馆的意见反馈等为辅助宣传,在媒体上出现。并为宣告本次促销活动拉开序幕。

策略重点:1、尽量以非广告的形式出此刻媒体上,以本报讯或者通讯稿的形式为佳。2、尽量用第三者口气叙述本次宣传资料,做到让读者有可信度,对于消费者反馈的宣传资料最好能以真实顾客的经历为佳。不妨列出顾客的姓名,工作单位等。

第二冲击波: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

营销活动总体原则:

关心社会,热心公益事业;产品质量可靠,服务规范、企业形象丰富;增强顾客信任度,以更加了解xx私房菜馆。

主题一:实施消费者满意工程

透过电视台、报纸、电台等媒体,个性是以新闻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以提升xx私房菜馆品牌的知名度和公众信誉。

1、与供应商家签订质量保证书;

2、给餐饮投保;

3、开展主题为把你的烦恼告诉我的系列活动,让消费者写下餐饮过程遇到的种种麻烦,想办法解决,这样既起到了促进消费的作用,又提升了品牌形象,而且积累了宝贵的消费者资料;

4、实施会员卡积分制度。

亲和待客方面:

1、赠品方面:菜馆应有特色的小工艺赠品,让顾客觉得到xx吃饭,除了能享受高层次的气氛,还能得到令人心奇的小玩意儿。它不仅仅能起到宣传作用,还能提高我们的档次。在发放上能够根据消费的高低,赠品与之相配,但需要专人负责。

2、建立和收集《客源人事档案》,如市委领导年月日生日,公司年月日年庆,领导结婚纪念日,到时提前发放贺信以此用来加强与食客的联系,使我们有一批稳定的客源。能够这样计算,若建立有5000客源档案,一年有一次就餐机会,每一天就有5000360=13。8次,上座概率就五分之一,那么每一天也有2-3桌客源。

3、餐后服务:就餐后,客人除得赠品、优惠券外,安排一两个人为客人免费洗车(凭餐券或其它手续)事虽小,却能给客人减少许多麻烦,以此来增加客人对的印象,从而更好的为酒店创造效益。

主题二:实施餐饮学堂项目

设立餐饮学堂的优势:

①、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顾客对商家及产品(餐饮)的误解,有效的压缩了有损产品营销效应及企业形象的传言。

②、让顾客有更多的机会成为参与者,使她们觉得受到了xx私房菜馆的重视和爱慕,从而能够很好的栓住顾客的心。

③、让我们的顾客比其它餐饮商家的顾客更有面子,很好的满足了顾客十分需要了解餐饮产品的愿望。

④、为消费群制造了更多对餐饮产品认识的话题,以及社会热点问题或企业话题的探讨,对于产品及商家文化的广告有着很大的宣染力,因为这种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资料都是很好的口碑,构成了一种有利的外围环境。

资料:

1、开展xx私房菜馆杯餐饮论坛及征文活动;

2、消费者成为xx私房菜馆餐饮俱乐部的会员,享受一些优惠活动;

3、开通xx私房菜馆餐饮热线,解决消费者的疑难问题。

邀请媒体、消费者及供应商,就餐饮存在的一些问题,做深入的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提高xx私房菜馆在业界的口碑和影响力,增加消费者对xx私房菜馆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还可吸引潜在消费者。

主题互动方面:

1、活动方案:xx私房菜馆广告语征文(6月7月)拟请作家协会或广告协会与长沙晚报社市场消费部联合主办,在长沙晚报xx私房菜馆广告语这一核心概念广告语征文,利于快速传播xx私房菜馆广告语,而且透过消费者、潜在消费者的广泛参与,使消费者更加关注xx私房菜馆。此征文活动还可提高xx私房菜馆的文化品位,对xx私房菜馆占领市场和消费有用心促进作用。

2、活动方案:评选xx人最喜欢的餐厅活动目地:暗喻xx的特色性,并提升餐厅的知名度互动形式:和xx餐饮协会合作,列出xx比较出名的10家有特色的饭店餐厅,让消费者透过手机信息、网站的参入方式进行投票,并从中抽取幸运者赠送奖品。

3、活动方案:征集xx特色菜肴的名称活动目的:创造新闻效应,突出餐厅菜肴的特色性。互动形式:在媒体上列出xx主要特色菜的主要配料,主料及做法。根据色香口味让消费者给出菜肴的适合名字。并且餐厅一旦采用以后这个菜肴就一向沿用被采用的菜肴名字。并设立奖项奖励参加者或者以后针对本次中奖的消费者对来xx消费本菜肴一律实现免费。

4、活动方案:征集xx食客最喜欢的菜肴活动目的:创造新闻效应,突出xx对消费者的重视互动方式:透过各种媒体对外公开征集xx食客自我的特色菜肴或者是最喜欢的菜肴,要求有原创性,讲究必须的营养平衡因素和烹饪制作的可行性。入围者可获取奖品并由xx作成实际菜肴推出。而且入围者对本菜肴有冠名权或者免费权。

主题三:315消费者直通车(3月)

资料:设计消费者调查表刊发在报纸上,凡消费者剪下此表格填写正确,可当作优惠券来xx私房菜馆消费,并凭表格和身份证寄回报纸参加抽奖,抽出百名幸运消费者,召开消费者联谊会。力图在315前后营造用心的社会影响,带动消费。

1、邀请媒体到xx私房菜馆采访;

2、315报纸报道;

3、继续进行软性文章宣传。

对xx私房菜馆的新闻报道,使越来越多的人听到xx私房菜馆的名称和产品,但对xx私房菜馆的深入了解还不够。这时就应透过主要媒体(《海峡都市报》)推出关于xx私房菜馆创业、成长、发展的深入报道,把一个真实、生动、具体的xx私房菜馆形象展现给消费者。

主题四:315诚信消费日(3月)

透过软文的形式征寻诚信见证大使的新闻,聘请315位消费者为诚信见证大使、颁发诚信见证大使证书,实施诚信工程。

主题五:重奖高考状元慰劳英雄母亲(7、8、9月)

每年高考都是热点话题,高考状元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应借此机会宣传品牌,深入百姓生活,体现xx私房菜馆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从重奖高考状元到慰劳英雄母亲,一向到挖掘刻苦求学的典型,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深,如能做好细致的策划方案,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前期宣传,召开新闻会,吸引媒体注意;

2、与教育部门或基金协会联合主办,或取得其支持;

3、在重点市选取文、理科状元各一名,每名奖励1000元,在xx召开颁奖典礼暨新闻会,并达成若干人才培养或录用意向;

4、公司带礼品慰劳英雄母亲,伴以追踪采访;

5、挖掘感人题材xx冠名独家深入在《海峡都市报》专版专题报道;

6、宣传xx私房菜馆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的企业文化,并进行深入报道;

主题六: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美食节消费者评选活动

评选结果出来之后,有可能在行业内引起震荡,适时把握机会,制造有利于自我的新闻事件。

篇2

有一种意见认为:“新闻策划主要是指电视新闻机构或从业人员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等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方法,是新闻宣传活动的策略规划。”

另一种意见认为,电视新闻策划“是对新闻传媒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包括对传媒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产品设计、制作与营销、广告经营、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传媒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等,进行运筹和规划”。这两种见解都有道理,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作为概念未免失之严谨。

策划具有“谋略”和“规划”的含义,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行动,涵盖了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谋划、统筹、预见和期许,既重视实践的过程,同时又追求实践的效果。策划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为这一传媒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相对完整的表述应是:电视新闻策划,是策划人遵循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电视纪实特性,以事实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和效果,制定相关报道策略,规划、设计报道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以求最佳采访报道效果的运筹与谋划。

在这里,新闻报道变成了一种主观的、能动性的活动,而对新闻报道的策划行为,并没有否定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策划和组织报道的本质意义在于,报道者根据媒介的新闻传播宗旨与原则,对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选择,通过对新闻报道资源的最佳配置,使新闻传播获得报道者所期望的效果,所以,新闻策划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如何进行电视新闻策划

新闻理论告诉我们,新闻应包括两项基本内涵:一是作为报道对象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信息;二是从业人员按照一定规律借助不同的手段对事实所作的报道。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还是对报道的策划?我们不能也不会改变新闻事实,但是对新闻报道可以在选题、内容、形式、时机等方面进行创意和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视新闻策划,往往需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或程序:

掌握新闻信息,深入调查研究。在大量占有新闻事实和信息的基础上,对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况、传媒自身的特点、受众的需求愿望以及传播所要达到的目的等,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在这一阶段,是一个围绕某一主题,全面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考验的是策划人的政策理论、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

在电视新闻策划中,调查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决定着策划的成败。调查的内容包括新闻背景、新闻事实、影响程度、受众需求等方面。

突破常规模式,制订策划方案。需要策划的电视新闻,必须具有重要性和显著性,因此,创新求变是策划的核心,也是策划追求的目标,从根本上说是电视采访报道思路、观点和方法的再创新。

形成具体策划方案,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新闻价值为前提、以理性创意为核心,对采访报道的选题、范围、背景、主题、内容、角度、手法、时机和采访报道人选、注意事项、应急预案等精心设计和谋划。策划的选题要有新意、主题要突出。内容要新鲜、角度要新颖、手法要生动活泼、时机要选择得当。策划方案首先要详实、具体,同时还要便于实施。

方案出台以后,经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征求和吸收各个方面的意见,进行分析论证,不断地根据反馈的意见或建议,对策划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修改,最终制订一套相对完善的策划方案。

精心包装编排,评估宣传效果。包装和编排同样贯穿整个电视新闻策划的始终。电视的包装,讲究的是节目整体包装:形象、生动、关联和到位。片头、预告、宣传片先声夺人、值得期待。电视新闻策划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既包括前期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策划,又包括后期节目编排制作的策划。后期节目编排制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果内容取舍得当,软硬新闻搭配合理,播报方式有所突破,字幕图表使用巧妙,点评和编后一语中的,就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最终会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对宣传效果的评估,首先是策划方案拟订之后,对方案的可行性和价值目标、效果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注重的是预见性;其次是节目播出之后,利用专业公司的调查和多渠道信息反馈,对策划方案效果和宣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电视新闻策划的基本原则

新闻策划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它包括很多方面,如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节目形式策划、编排制作策划等,那么策划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

坚持客观性原则。策划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活动空间和实践活动空间,但是绝对不能扭曲事实和虚构新闻。电视新闻策划是关于采访报道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策划,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所谓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在策划中要有大局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主动地营造一个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电视舆论态势。策划人还应关注思想导向、经济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等,这些虽然是非政治问题,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有的还可能演变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政治性问题。

篇3

所谓新闻策划,是指根据新闻事实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先入为主”的谋划,对新闻实施解构和整合,掌控报道的节奏,力求对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做到角度新、选材精、立意好、挖掘深、可读性强,全景式地报道新闻,深入反映其本质特征,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发挥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一、打主动仗,精心谋划活动,随后对自己发起的活动作进行式报道,在策划中打造独家品牌。上世纪90年代,《青岛日报》先后组织了“沿黄河行”、“齐鲁行”、“长江三角洲纪行”、“环渤海行”等一系列重大采访活动。活动启动后,即在显要版面作跟踪式报道,从而使《青岛日报》完成了从“制造新闻”到“策划新闻”的一次次有效实践。这样的新闻策划虽然付出的成本较大,但却创造出独家的新闻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了最充分的开掘,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报纸的档次和影响力。

二、对一般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的策划,根据时间相对宽裕的特点,从容谋划,精心设置,“语不惊人死不休”。近年来,《青岛日报》对于、迎新世纪、申奥成功等重大事件的报道都比较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举全编辑部之力,做了大量的事前策划。新闻策划是创造性很强的工作,一人之力显然难以胜任,特别是可预见性新闻的策划,更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

三、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好对非可预见性突发新闻的报道策划。我们的体会是,此类新闻报道策划的流程,大致有三个阶段。一是策划预备阶段。即发现新闻报道线索、收集与分析各方面信息、确定报道选题和报道效果目标的这段时间。二是方案设计阶段。即根据报道效果目标,对报道结构和报道方式加以设计,最终形成系统的报道设计方案的阶段。三是方案修正阶段,即从报道策划方案付诸实施到报道结束这一过程中,根据报道进展情况不断修正原先的设计方案。1998年春节前,《青岛日报》接访了一位下岗职工,她反映,一天晚上因生活困窘,她在外出借钱的路上哭泣起来。这时一位自称住在“14号”的机关干部走上前来,询问了她的情况后,鼓励她要有生活的勇气,并送上200元现金。这件事给这位下岗者的触动非常大,她希望编辑部能帮她找到好心人。编辑部立即感到这是一条难得的新闻线索,特别在年关临近时推出一组报道,必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于是次日《青岛日报》一版头题即刊发了“寻找14号”的消息。随后编辑部做了精心谋划,记者分头到新闻事件发生地的周边查找“14号”的居民,经过近一周的连续报道,终于找到了乐于助人的那位市委机关干部。这次报道策划,由于反应及时,方案周密,收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总结一系列成功的新闻策划经验,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闻策划不存在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怎样做的问题。只要能够遵循时新性、合理性、时宜性、可受性和前瞻性的原则,新闻策划就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63-02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是北京吉利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创新课程,属全国首创。该课程开设于2009年3月,在新华社原副总编辑曹绍平教授的带领下创立而成。该课程摒弃了以往以书本为主、以理论为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它以媒体正在集中报道的重大新闻和热点问题为主要授课和训练内容,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准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参与重大新闻的策划与报道,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比例。该课程注重国情教育,注重增强学生对社情民意的了解,侧重培养学生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改革至今,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得到了业界、理论界专家以及学生的高度好评。

一、《重大新闻报道》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紧扣重大新闻,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重大新闻报道》课程以媒体正在集中报道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和训练载体。以2012年的选题为例,我们关注、报道了访美、朝鲜发射卫星、旅游景点票价问题、美国总统大选、十的召开等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重大新闻报道》课程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引导学生持续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改变了以往“新闻专业学生不知新闻”的怪现象,培养了学生每天关注新闻的良好职业习惯;也着力培养学生洞察社会、分析问题、把握时代的综合能力。《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注重关注媒体最新报道成果、报道理念、报道形式,上述内容都渗透到课程之中,是授课的重点,这改变了“教材陈腐落后,知识更新落后于实践”的现状。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无疑是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头等大事。2009—2012年,我院以全国“两会”为平台,通过寒假作业、集中授课、系列讲座、现场报道等形式,将“两会”和“两会”报道全方位植入了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属于创新课程,没有可以参照的教材,所以制定该课程的课程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至今,我们已对该课程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我们制定了《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教学合同,该教学文件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就对该课程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并对所学内容和所能达到的目标有明确的认知。

二、《重大新闻报道》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大实训比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利用“两会”时机,突出现场报道。在“两会”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对新闻会进行现场报道,实质是通过营造媒体工作环境,让学生报道新闻会,提升其上岗能力。通过反复报道新闻会,学生的新闻敏感能力、标题制作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选择新闻角度能力、制作版面能力等核心专业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教学过程突出学生准新闻工作者身份,使其参与重大新闻的策划与报道,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便是:注重实践、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走上讲台。该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训练平台,我们的做法是:关注重大新闻+制定策划方案并实施该方案+学习、运用媒体最新报道成果+学习相关领域的基本常识。具体表现为:依托重大新闻,让学生形成报道小组,制定策划方案,组织实施实际报道,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修改策划与报道形式。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的策划、报道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知识领域得到拓展,职业素养也有所提升。《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报道成果。

三、《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得到专家、学者、学生的高度评价

经过了长达四年的摸索,《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得到了业界和理论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教授认为,《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改革比较系统地结合当前新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课程改革的最大创新点是比较好地找到了新闻理论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点。新华每日电讯社总编辑解国记认为,该课程非常具有针对性,又易操作和模仿,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原创、独创,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新华社高级编辑周亮认为,《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模拟实战培训,此观点若付诸实施,则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又可以作为引领学生增强自我能力、丰富自身知识的途径。从最终的结果判识,有可能解决新闻无学和新闻教学不能学以致用的困境。同时,该课程也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在每学期的期中教学总结中,学生们都会谈到该课程在培养新闻敏感、提高策划能力、运用最新媒体报道成果、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巨大而直接的作用。

四、《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对如何落实新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做出了探索

目前,我国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有课程难以支持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已经是新闻传播学者、业界工作人员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重大新闻报道》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具有以下价值:

1.该课程体现新闻教育时代性的特性。突出新闻传播教育时代性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媒体,使学生心系国家、心系民族,关注国情、社情、民情。一个好记者好编辑,首先应当是一个思想家,每天在思考,在关注社会和时生的各种现象,从中发现时代之新、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如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体现这一理念和价值取向,在当前新闻教育中不但没有得到解决,结果反而是“教材内容陈旧,内容不能与时俱进”。《重大新闻报道》课程通过引领学生长期关注重大新闻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洞察社会变化、把握时代脉搏的职业素养,通过研习新闻界对重大新闻报道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理论和知识。

2.该课程解决传统新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新闻专业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实践环节过少”,《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授课理念之一就是: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不再是学生,他们是以新闻记者、编辑的身份参与到重大新闻的报道中。当以重大新闻为训练载体,在学生在校期间即组织学生策划、参与重大新闻报道,各项新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贯穿其中,这将会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习、实践机会,各项专业能力也会通过实践得到提升。

3.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下复合型人才培养陷入困境,尚未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在传媒业快速发展和进一步专业化的大趋势下,急需既有新闻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新闻传播技能的专门新闻信息人才。但在职业竞争中,学新闻的人反而竞争力不足,相当多的媒介就业机会向其他专业开放,如法律、经济、科技、哲学、历史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针对这一问题,不少新闻教育专家提出将新闻教育从单学科教育转向多学科综合教育,引入科学、艺术、哲学、法律等专业内容,推行复合型学科教育。这是一个好的思路和大胆的想法,但如何引进尚未突破。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从2009年对新闻学专业进行调整,改为“1.5+2.5”,即前一年半打通专业教学,后两年半实行专业教学。但因为新闻信息工作者究竟需要哪些专业的哪些知识是由所在岗位的性质、任务决定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种课程体系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实的需要呢?如何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低成本的、易操作的、适合新闻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的道路,是新闻传播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大新闻报道》课程正是新闻传播教育对通识教育模式的一次创造性的改革与实践,它的基本思路就是“以媒体为师,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学习适合新闻专业学生需要的各种通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提案与议案、选举法的制定与修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税收制度等涉及不同领域的基本知识。这样,通过不同新闻案例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视野得到很大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总之,经过五年的摸索、改进与完善,《重大新闻报道》课程已成为我院一门创新课、特色课。这门课程的开设给我院学生的面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不知道、不关心新闻和时事的荒谬状态,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社会的了解显著提高,新闻敏感性以及新闻策划、报道能力也获得很大提升。实践证明,该课程在落实新闻教育时代性、实践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5

形态层次。构成报道形态层次的要素主要有报道的表现形式、组织方式和报道者组成方式。在新闻报道的策划中,报道表现形式一般要求多种体裁和手段并用,力求灵活多样。如2008年春节前吉水县重大交通事故频发,社会上众说纷纭,吉水台及时进行了报道策划。先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了重大交通事故的状况,接着又邀请交警大队的领导到演播室进行访谈,既谈了交警大队采取防范重大交通事故的措施,又谈了群众出行应注意的事项,使群众对交通事故有了准确的了解,也知道交警部门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还获得了有关出行的交通安全知识。

报道者组成方式包括新闻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兄弟新闻单位的相互配合以及邀请上级新闻单位前来参战。在纪念杨万里诞辰880周年报道中,吉水台打破常规,抽调精兵强将,邀请省、市级新闻单位的记者联手合作,各展所长,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时态层次。包括以报道时间长短作为划分和报道时机的把握两个方面。从报道时间的长短看,可分为长期、短期和单个报道策划。长和短的划分是相对的。报道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报道的规模、力度。如对“两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报道,吉水台做了长期的策划,开辟了专栏,对“两化”的进展时刻关注,跟踪报道。“双创”(创省级卫生城市、创省级园林城市)是一段时间的阶段性工作。我们从“双创”的目的,相关单位采取哪些措施,广大市民应该如何配合进行了报道策划,并在挖掘“双创”典型等方面作了短期策划和安排。由于策划到位,报道起到了很好的鼓动和推动作用。

报道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报道的时机是否恰当直接相关。报道时机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配合式,即配合形势变化,政策颁发,工作布置等。比如中央召开重要会议、重大政策出台之时,媒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报道。由于配合式报道各媒体同时进行,容易雷同,因此,策划要特别注意发挥创造性,讲求宣传艺术。二是即时式,即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策划。突发新闻事件一经发生,立即进行报道策划,在报道过程中,随着事态的发展做出即时反映和调整。三是预见式,即对尚未发生、可能发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的报道策划。从预见性的事物中,寻找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报道策划,唤起群众关注,引导社会舆论。

篇6

违反新闻策划的根本法则,将新闻策划等同于“策划新闻”

新闻策划不能“作秀”。新闻策划有时是沙里淘金,是深挖新闻,但它必须遵循事实本身,遵循新闻的客观规律,主观臆断是最易陷入的误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这是新闻策划所强调的最根本法则。由此,我们必须做出这样的明确界定: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而不是对新闻事实本身进行策划,它是对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这就是说,新闻策划是对此事实或彼事实的新闻价值做出判断,对新闻产生的社会反映做出某种预测,对事实的变化走向做出分析,对报道产生的舆论作用做出某种期望,并据此做出报道上的一系列安排。

误区二:

新闻策划的目的不明确,选题缺乏分量和厚度,难以引起受众共鸣

这种误区的通病是“小题大做”。新闻策划不能滥用于所有的新闻报道工作中。一家媒体每天报道的内容是大量的、全方位的,客观世界中许多事实都可能成为新闻媒介报道的对象。因此,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全部报道进行策划。真正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策划,只能是那些对于重大事实、典型事实和代表某种发展趋势的事实的策划。

新闻策划的目的性决定了策划的深度和广度,策划的目的越明确,也就越意味着减少了无序和不确定性。所以,我们策划一个选题,组织一组报道,不仅要想一想这个选题、这组报道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还要考虑这个选题、这组报道是否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是否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群众生活,是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心愿。因此,策划必须注意“三性”:

一是政治性。政治判断是党报的第一判断。政治判断正确是办好党报的基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是搞好策划的关键。

二是新闻性。要始终注重新闻报道的新闻性,坚持用新闻的独特视角、新闻特有的表现形式来反映报道主题。

三是贴近性。要树立强烈的换位意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组织策划,将灌输式宣传变为接受式宣传,将党报优势变成读者的认同优势。

误区三:

策划越位,越俎代庖,排斥个人的独创意识

新闻策划需要集中集体智慧,但不能排斥个人的独创意识。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新闻采访是记者单独完成的,特别需要记者在现场和一线去发现与挖掘。同时,每个记者又各有自己的秉性、爱好、习惯、风格,这是媒体的报道丰富多彩的另一个基础。

现阶段不少媒体对策划方案框定过细,把记者手脚捆得太死,使记者像学生做填空题一样去完成策划者圈定的题目,这样便扼杀了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机械地完成规定的任务,而忽视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注意发掘采访过程中新的触发点,而这些往往是报道成功的关键所在。有一些编辑部下大力气策划的重点报道,结果不尽如人意,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策划越位,越俎代庖,捆住了记者的手脚。

误区四:

对新闻策划的可行性认识不够充分、对报道时机的把握、报道难度的估计以及思想准备、物质条件等方面缺乏系统周密的考虑

人们常说的“虎头蛇尾”其实在新闻策划中经常出现,新闻策划是否成功,取决于最终的实施效果。目前,许多新闻媒体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做过一些新闻策划,但是真正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收效良好的并不多见。究其原因,在于实施的力度小,只能坐而言,不能起而行,结果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这样的新闻策划是不可取的。

进行策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能只凭一时的激情,只求一时的轰轰烈烈,而要进行长计划、短安排,对报道过程中各种细节全面考虑和超前预测,把事情想得越周到越好、越复杂越好。只有在制订策划目标时留有一定余地,具体实施起来才有备无患,以免发生变故而措手不及。

误区五:

新闻策划缺乏科学性,只注重前期内容策划,忽视后期形式策划

这一类的新闻策划很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好的新闻策划应该既有报道选题创意,也有报道形式的创新。成功的策划,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但目前新闻策划大多偏重于内容,忽略了形式,因而难以收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因此,要提高新闻策划水平,既要涉足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报道别人未曾报道的内容,选用别人未曾选用的主题,同时,也要采取别人未曾采取的形式,甚至在体裁运用、栏目设置、版式设计、标题制作等方面都要匠心独运,真正使内容与形式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误区六:

新闻策划一味照抄照搬或延续传统做法,缺乏独创性和新鲜感

新闻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在时间和地域、内容和形式上以超凡的气势和独特的视角予以报道,才能出奇制胜,达到策划的目的。

篇7

摄影技术的问世对于新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新闻的表达方式,拓宽了大众的视野,让人们实现从耳听为虚到眼见为实的改变。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闻形式,是新闻现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宣传手段与舆论工具,对我们所居住的世界进行着一种形象的反映。在最早的新闻照片出现之前,一个普通人只能看到那些发生于他身边的事情。而新闻图片,正如历史证明的那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它使人们对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熟悉,对发生的新闻事件有了更多、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1842年5月5日,在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已连续燃烧了四天的大火,当时以银版摄影术为各界人物拍摄肖像照的微细画家比鸥乌与史特尔茨纳,克服了许多困难,进入了这个当时震惊世界的大火现场,拍摄了有关火灾遗迹的记录照片,真实地记录了火灾劫难以后的残酷场景,保留下了至今为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实践的第一张新闻照片。今天我们已进入了读图时代,人们对新闻摄影赋予了更高、更新的期望,同时也给摄影人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摄影人面对数码网络时代赋予的挑战,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解决立体传媒时代的视觉文化与新闻摄影相得益彰的问题。

一、在新闻摄影的拍摄手法上要树立观念创新的意识

摄影人在新闻摄影手法上往往跳不出老套的格局,严重制约着新闻摄影的发展。在新时期,一定要打破老式体制,以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

首先,突破新闻摄影的传统模式,创新新闻摄影的观念。新闻摄影的特性是瞬间纪录,通过瞬间的定格告知公众新闻事实,它是客观产物而不是主观的“艺术创作”。新闻摄影的采访拍摄,要强调加强采访,仔细观察,迅速抓拍,对事实做出真实记录,渗透着摄影人对拍摄对象的思考、领会和把握,展现出被摄者的情感,凸现出摄影人的思维。

1961年4月22日,戴维营天气阴冷,树木光秃,就职才三个月的肯尼迪总统,由于面临棘手的世界危机,在马尼兰总统别墅山庄求救于已隐退的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当他们让记者照完相后,艾森豪威尔转过身对肯尼迪说:“跟我来,我知道一处我们可以谈话的地方”。所有在场的记者随即走开,只有美联社的记者保罗·瓦西斯看到肯尼迪和艾森豪威尔两人低着头沿着一条小径离去,看上去是那么的孤独,于是拍下了《六十年代的诞生》这一经典佳作,作品获得普利策摄影奖。作品没有扣人心弦的瞬间,没有强烈夸张的构图,没有美妙优雅的光线,没有表情生动的人物,甚至没有可以引发联想的典型环境标志,只有初春复苏的树林,蜿蜒前凸的狭窄石径,还有就是美国新任总统肯尼迪和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两个男人沉重的背影。当时的美国,正企图积极改变外部世界,向世界各地输出自由与民主,成了世界的宪兵。这张以思想内涵取胜的照片属于一位有思想的摄影人,他必须对1960年代美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在别人都放下相机的时候按下快门。两位美国总统的背影定格了1960年代初美国的政治环境,成为“思想高于技巧”的经典之作。这幅经典作品的诞生,就是摄影人在观念上突破了僵硬的传统模式,让自己的视野得到了拓宽而产生的。

其次,在新闻摄影中观念创新还表现在拍摄手法的创新上。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当然首先得有好的主题,但拍摄手法的创新能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想着、爱着、回味着,沉浸到新闻事件中去。

1980年,马耳他记者麦克·维尔斯在充满天灾人祸的非洲大陆拍下了传世佳作《乌干达干旱的恶果》。作品以独特的构图、生动的形象冲击着人们的视觉,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自1980年代以来,非洲少雨,连年干旱,成千上万的人在饥饿中、在瘟疫中备受折磨而走向死亡。许多记者在那里拍摄的镜头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作品《乌干达干旱的恶果》很有代表性,作者没有一般化地去拍摄面黄肌瘦的灾民,也没有表现寸草不生的干裂土地,而丰润的大白手和枯瘦的小黑手强烈对比镜头拍摄,表达出作者对于干旱恶果的强烈感受和向社会呼吁的热望。作者大胆的拍摄手法,充分运用视觉艺术的特点,让人们的视觉感受强烈而集中,使照片更具视觉冲击力。

二、新闻图片的摄影报道要具备新闻策划意识

篇8

一、电视节目策划的方法

1.确定策划目标

策划的步骤是以假设的目标为起点,然后订出策略、政策,以及详细的内部作业计划, 以求目标之达成, 最后还包括成效之评估及回馈,而返回到起点,开始了策划的第二次循环。目标是检验策划成功与否的标尺。 确立目标的过程也是新闻策划的过程。 制定方案必须是在明确了新闻策划的目标以后,如我们制定一个策划方案,首先要明确总目标是什么,分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宣传效果,如何正确引导舆论,给观众什么样的感受。 目标越明确,越便于操作和执行,越能确保导向正确。 制定方案前要统一认识,凡参与者都要共同遵守统一纲领。找准观众定位是确定目标的前提条件, 过去我们期冀做出的节目要长幼皆宜, 适合所有观众的口味儿, 实际是做不到的,因为现今社会资讯发达,传播手段种类繁多,跨入分众时代, 拥有特定观众群该是电视人的追求。确定节目定位,要考虑观众的收视习惯、年龄性别、文化层次,还要顾及地区性差异。

2.制定策划方案

第二步是制定计划,即策划方案,除明确指导思想和目的目标外, 还包括确定内容要求, 这是策划方案的核心部分;节目样式,包括节目风格,节目体裁,节目时长,节目结构,节目制作,节目包装手法以及完成时限规定等,这是策划方案对质量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实人员、经费、采访设备及交通工具等, 这是策划方案对保障措施的强调; 组织领导,有些方案提出成立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或成立临时编委会、节目组,这是策划方案的组织落实。 方案有时还对责任、纪律等提出特别强调。 央视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就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报道领导小组,确保了反应及时、导向正确、资源合理配置、协调顺畅高效。 方案确定后,进行必要的评估,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和选择方案:一是与目标相对照,看方案的科学性;二是与整体利益相对照,看方案的综合性;三是与满意度相对照,看方案的可行性;四是与果断度相对照,看方案的适宜性。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适时进行相关修订和调整,以校正目标,调整主题、时间和人员为重点。

3.认真抓好实施

策划方案确定后,要认真组织实施。 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做出高质量的节目,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特点。 遵照电视创作规律,搞好现场采访拍摄、后期包装制作,最后安排播出。 为了更好地实施方案,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操作:一是实施者要进行周到细致的准备,准备工作做的越细,实施起来就越快捷,就能收到更好效果。 二是在实施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戒急戒躁。 三是在实施过程中能遵守方案,又不完全拘泥于方案。 四是注意考虑宣传效果,即在采访、拍摄、制作过程中,要把电视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以求得节目播出后有最佳的效果和效益,如画面、配乐、解说、字幕、片头、片尾等各种电视创作元素的应用和组合要力争具有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富于变化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电视节目策划的原则

1.要标新立异

一是角度奇特。 角度要新奇、独特,策划要考虑自己所处的优势和特点,从而选取最佳角度切入,尤其善于独辟蹊径,不拾人牙慧,不拘泥于陈规陋习。二是内容新鲜。 有了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形式还不够,内容至关重要,如今电视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个电视节目的成败,关键是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可以这样说,只有在练“意”上狠下功夫,使我们的电视节目在内容上有新意,让观众在收看节目中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新的收获,我们的节目才能赢得观众。三是包装新颖。 包装在商品交易中的突出作用显而易见,电视也要讲究包装,节目整体包装不流于一般,频道宣传要形象、生动、到位。

2.要实事求是

篇9

关键词:

经济日益完善,传媒飞速发展,电视媒体也将面临机遇和挑战,所以编辑的能力对电视新闻策划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一)素质对新闻编辑的重要性由于新闻报道内容要求客观真实,并需要结合编辑的主观进行描述,所以新闻编辑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编辑工作要和新闻报道协调配合。因而编辑人员在新闻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才能让信息传播更为有效。

(二)提升编辑人员的个人素养新闻编辑顾名思义编辑的对象是新闻,与其他编辑相较,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实效性。那么电视台新闻编辑更应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为提升编辑中的政治性,新闻编辑在不断深化自身政治基础的前提下,将政治理念融入编辑中。另外,电视台的编辑需要编辑素养和编辑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缺乏编辑的实务能力,将不能承担编辑工作,新闻报道的获得很零散,所以要编辑将其整合和分类,这也是体现编辑能力的核心工作。优秀的新闻,不但要真实,更要具有实际含义,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首先整体定位素材方向,其次分类整理新闻素材内容,找到素材中需要报道的重点方向和关键内容,通过报道突出新闻主体。编辑人员在整理新闻素材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过程,这体现出编辑人员的能力;编排好整理的新闻素材,体现编辑人员的思绪,因而合格的编辑人员不但要感性地认识新闻,更要具有丰富的新闻理论知识,两者结合运用,让新闻报道更具水准。新闻工作中,要求以理论指导实践,遵循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主客观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社会的实际状况做出真实的报道,这些目标的实现,要求新闻编辑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新闻编辑不仅要整理新闻素材,更要结合文字、图像和声音,给观众多层次的感官刺激,结合内容剪辑视频和画面。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敏感的逻辑思维,根据事件的发展情况,以及进展顺序逐步剪辑。科技的发展,电视技术和编辑系统也逐步升级,新闻编辑要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提高系统操作能力。

二、提高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密切关注社会动态,提取焦点信息提高编辑工作素养的关键是优化新闻结构,丰富新闻内容,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这样播放出的新闻才能真正对群众负责。因而编辑的新闻内容需要满足受众需求,编辑要经常关注当前热点的时事政治,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树立积极正确的新闻理念。新闻编辑要遵循以下几点:第一,符合国家的政治导向,紧跟国家的政策方针,报道的内容可以涉及国家的先进文化、思想以及政治理念。第二,新闻的选择要以社会大环境为背景,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了解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需求。第三,培养创新发展意识,善于发现身边的事件,让新闻题材更加丰富,深入群众生活中。第四,与社会生活的发展相适应,电视新闻需要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创新策划方案“文化的创造是创新、是求异文化的积累也是积累新文化,异于已有的文化创造。从这点来说,以求异作为编辑选择的灵魂亦不为过。”具有了求异意识的编辑,才有创新的意识和动力,才具有相应的应变意识和能力。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充满了变数,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和应变意识,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只有在求异与创新中,才能发现一些未填补的空白,才能找到当下的热点与盲点,才能引领更新的理念,才能够使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和发展。电视台编辑策划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求异与创新中,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媒体竞争出现白热化局面,因而电视新闻媒体需要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需要在新闻播出之前精心地进行策划,各类媒体和新的新闻形式的出现,为了赢得更多的关注,就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由于新闻事件多以突发事件为主,很多突发事件可以引发社会媒体的关注热潮,并且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新闻编辑可以抓住相关机会,深入地讨论该事件,并且做好后期的跟踪以及持续报道工作,让整个事件得到持续关注。相同的新闻事件,由于策划手段的不同,产生的反响也不尽相同,能否让一个新闻事件得到群众的高度关注,与新闻个性化报道关系密切,所以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为实现电视台新闻编制的创新策划能力,首先需要电视台的编辑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呈现原始新闻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让整个事件更具有吸引力。因而丰富的经验对于电视编辑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并且可以快速选取重要的新闻事件,挖掘内在含义,并且阐述的新闻观点要适应群众的发展需求,更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1]

(三)反复和重点宣传相结合电视台的报道主要的特点是实时性和真实性,与其他传统媒介相比较,电视新闻更具有便捷性和丰富性。但是新闻播放过程中体现出不容易存储的特性,很多好的电视节目在播放一次后就忘记,不能对新闻事件留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要重新审视新闻策划,根据具体的传播特点,反复地重点宣传。这类宣传方式主要是针对同一新闻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报道新闻情况,运用不同的报道方式,给观众多元化的展现方式。重点宣传是在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深入某一点重点了解,深入挖掘。两种不同的报道方式,其效果也将不同,但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不是简单的重复,是需要新闻编辑掌握一定的技巧,新闻报道中合适的方法运用,有助于提升新闻宣传力度,密切群众和新闻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

电视新闻编辑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群众的地位,以服务人民为己任,运用合适的方法提高新闻编辑的竞争能力,这将有助于提升新闻质量,要求编辑的新闻更能反映社会现实,提高百姓的新闻关注度,所以电视新闻编辑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编辑策划能力,更要将其融入实际工作中,丰富自身的工作能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78-01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记者直接“出镜头”,当面向观众叙述所见所闻,这就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报道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播报方式,也对电视记者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特点

现场报道中,记者的解说、表情、神态、动作都有传递信息内容的作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同时传播,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最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实环境之中;其次,现场报道以其解说与事件的同步和立体感使电视新闻真正步入声画合一,水融的境界。观众通过屏幕就能感受新闻现场气氛,缩短现场与观众间的距离,增强了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因此,现场报道凭借时效性快、现场感强、信息量大的电视报道优势和传播特点,毋庸置疑地成为最具电视特色,广受观众欢迎的新闻报道形式。

二、现场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结构作用

1.划分段落的作用

如在新闻节目中,多个出镜记者在几个不同的新闻现场,分别负责不同的报道段落,构成一个有机的现场新闻整体。

2.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前段内容作总结,或引起对下一段内容的特别关注,保持新闻的连贯性。

3.跳进跳出新闻现场的作用

当节目需要离开具体新闻现场,进入大的新闻背景时,或者需要对具有普遍性的事实进行归纳时,可以通过记者现场报道实现切转,让观众在获得强烈新闻现场感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新闻的深刻内涵。

三、现场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新闻现场报道还处于探索阶段,电视屏幕上的现场口头报道主要是预知性的,突发事件比较少,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口头报道应多用于正在发生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往往最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突际工作中,有些现场报道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形式单一

有些记者本身并不了解新闻报道的真正含义,只是出于形式的需要,为了出镜而出镜,为了现场而现场,套用万金油的语言,做一开头介绍,然后就从画面中消失了,这完全不能起到捕捉新闻“点”,连接事件的脉络,引导观众看,带领观众调查的效果。其实现场报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介绍,访谈,评述,现场解说等等,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服务于报道内容,才能揭开笼罩在新闻事件本身与观众之间的隔膜,让新闻事件中的真人,真事,真情通过记者的活动与观众面对面。

2.内容肤浅

在有些节目中,做现场报道的记者完全没有考虑到,在某一具体的事件中,观众到底想知道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说话才能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是泛泛带大家走一圈。观众看到的东西还是镜头里明摆着的。作为出镜记者报道一定要重在挖掘现场,否则你的活动就只是让观众看到了你,而没有完成“你让观众看到什么,你告诉观众什么”这一根本任务。

比如,记者的话不是现场的同期声,不是一次完成的口头报道而是后期配音,很多镜头明显看出是后来补拍的。还有现场该问的没有问出来而在制作时加问话等等,这些都破坏了现场报道的现场感。

四、做好现场报道新闻的方法

现场报道作为一种迅速快捷的广播电视报道方式,它最大的优势是以独家视角迅速直观地传播新闻。那么,它的特点决定了作现场报道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报道方案、一些独到的报道手法和视角。

1.做好报道前的策划

现场报道的题材一旦确定,策划就是关系到能否完成报道的关键。因此,要运用独家的视角迅速做一套策划方案,其中,涉及新闻报道的导向、新闻发生的条件、新闻的背景、主题的构思、角度的选择、场景的运用、采访对象的选择、目击者的联络、采访提纲的拟订、细节的抓拍、现场气氛的把握、新闻的传播方式等等,如果时间上允许,都要做到细致的策划,这样可以避免在现场报道过程中少走弯路。

2.进入现场后的应变

现场报道一般都是正在发生的新闻,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中。报道前的策划只能是预测常规的情节和细节,而且大多数现场报道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策划,加上随时变化的情节和细节也难以预测。因此,记者要紧盯新闻事件变动的脉搏,以良好的应变能力使报道的节奏紧跟新闻事件变化的节奏,让受众通过现场报道最全面、最迅速、最真实地了解新闻的全过程。例如:《从后排到前排 15米走了15年》,整条消息只有1分钟左右,但记者以敏锐的眼光,抓住了现场的瞬间变化:“在后排的观察员席位上,中国人已经坐了十年,从最后几排到第一排,不超过15米,中国人足足走了15年。”记者能够迅速抓住现场最能表达中国入世艰难之路的细节,体现出其快速的应变以及独家的思路。

3.现场报道必须抓住兴奋点

记者要抓现场中的兴奋点,就是在取景、状物、写人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生动传神,谋篇布局,工整而精巧,使新闻始终处在兴奋点上,吸引受众看下去。像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获得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连续报道《霸州“”枪杀案庭审现场报道》,就是不断给听众传播兴奋点的成功之作。记者准确地把握了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抓住了庭审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对法庭内外做了长时间、全景式的报道,激起了听众的注意力,把听众牢牢吸引在收音机旁,使新闻报道全过程都处在兴奋点上,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篇11

媒介融合下的微博、微信、各大新闻客户端随之出现,发展的速度十分迅猛,一些新闻能够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进行传播,人们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断方便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

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

从2017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统计报告数据来看,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七点六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也在逐渐上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目前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七点三亿人,相比于2016年底增加了二千九百万人,增长率已经连续三年超过百分之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能够使人们依靠一部手机形成知行玩乐的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在裂变,相应产生了微博、新闻客户端、手机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媒介出现的形式也在逐渐趋向于多样化,消费者也可以体验到多元化的感受,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看到相同新闻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也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媒介平台了解相关的新闻信息内容。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具有真实性和交互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用户获取新闻信息,带动人们参与的热情。随着现代化数字技术推进的媒介融合,也让传统的广播电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变革和发展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对传媒产业的影响不仅是单方面的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新闻传播渠道,也属于一种基础性、结构性的变革。它是通过解放个人对信息的需求程度和操控能力,进而使整个社会上的传播单位从一种机构变成个人的形式,从源头和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实务。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刷屏,可以接收到各种新闻客户端或者一些各大门户网站推送的最新信息或者热点新闻,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新闻讯息,从而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不可或缺的渠道。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融合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传统的传媒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或者微博一些新闻信息内容,电视节目也可以利用网站或者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将新闻信息推送。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认识,观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也由传统的被动转变为主动接受,同时拥有很多的选择权来选择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随着观众对娱乐新闻的热情不断高涨,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也开始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因此我国的电视新闻传播就应从源头上转变新闻传播内容以及形式,不断迎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策划的重要性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下对电视新闻传播进行策划是适应目前媒体竞争的需求,网络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也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带来了很大挑战和冲击,尤其是一些新闻领域日益趋向白热化的竞争更是带动了新闻媒体和传播方式的改变,现如今新闻策划已被很多人关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相对落后,因此就需要从其他方面进行弥补,才能挖掘出新闻资源和内容的最大限度价值。电视新闻传播策划能够为电视节目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电视新闻主题报道没有经过策划就传播出去,节目内容和传播方式就较平庸。当新闻报道比较通俗时,就会降低用户对新闻节目了解的主动性,难以引起更多受众的关注,电视新闻传播节目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就比较差。电视新闻传播策划是一个媒体塑造精品、实施品牌战略、赢得自身良性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电视传播媒介必须树立自身的品牌意识,讲求品牌效益,因此就需要从新闻策划开始,打造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精品。新闻策划更是关系着新闻的采编与实践,随着新闻领域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新闻策划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都会在新闻报道中展示出来,因此媒介工作人员开展新闻策划,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掌握大量的社会需求,才能对新闻传播节目进行很好的策划。这同时也可以让记者和编辑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三、电视新闻传播策划的方式

(一)电视新闻报道策划要注重内容

在一个新闻传播节目当中,只有内容新颖,才会引起更多观众的喜欢,内容对于一个电视新闻节目是制胜的重要途径。新闻报道首先要进行新闻策划,策划时要选择一些比较好的方式来对新闻的主题进行深入解读,选择题材上一定要注意选择比较新颖的观点,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的眼球。除此之外就是要更加贴近观众和人们所关注的一些民生问题,挑选的新闻事例也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次就是根据策划方案将策划前期准备做妥当,最后就是以新闻节目报道形式和角度制定最合适的新闻策划方案,制定方案时也要多准备几个,方便后期的修改和调动。在一次次的策划中吸取和总结经验,不断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

(二)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宣传片要进行包装

电视新闻内容虽然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持续关注,但如果有一个好看的包装就能够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加美观,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最后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电视新闻节目还要拥有自身鲜明的主题、适宜的字幕包装等。在对电视新闻节目包装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包装的形式要与内容相符,可以适当的根据电视新闻节目播放的特色和内容进行宣传片的确定。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宣传片进行包装,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形式进行创新、声音进行创新、画面要有冲击感、文案素材要连贯具有思想。在形式的创新方式上,要不断强化内容的视觉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声音的创新要结合宣传的对象,融入恰当的音乐。画面的创新需要将视觉冲击和文化底蕴相结合,要富有节目的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文案是整个宣传片的灵魂,因此需要具有说服力、全面和精辟等特点。可以将宣传片的基调与情绪紧密结合,将故事作为出发点进行选取,进而感染观众。

(三)电视新闻节目适当的选择一些特技

篇12

【关键词】

广播新闻;策划;重要性;运用技巧



一、对新闻策划的认识

新闻策划发展历史较长,特别是伴随着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逐渐兴起,但由于新闻媒体的特殊性,使得它与其它行业的策划又有着较大的区别,可以说新闻策划大多从属于公关的范畴。在我国,新闻策划被大众称为“新闻炒作”,是广大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为了使新闻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而精心设计的一种新闻表达方式,而这些相关的从业人员即为新闻策划人员,这些新闻策划人员就业于各类新闻媒体之中。可以说,我国有多少广播媒体,就有多少新闻策划。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媒体都有专职或兼职的新闻策划人员。

新闻策划在某种程度上和广告策划有着某些共同之处,表现于二者都是企业品牌战略方式和手段。但二者的基本特征、目的、任务、运作规律却又有着不同之处,因此二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一直以来,很大一部分新闻策划人员把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等同起来,使得新闻策划踏入了某种商业性质的误区,甚至滋长了一些“有偿新闻”的不正之风。可以说,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新闻策划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炒作”,也不是“找个事”、“找个话题”的“事件行销”、“话题行销”了,更不是塞点钱给记者,然后发篇稿子什么的。它是指新闻策划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

二、新闻策划的重要性 

当前,各类广播新闻及国内外新闻媒体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新闻媒体要想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情况下变被动为主动,达到在新闻实践中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和占据有利地位。新闻策划的成败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制胜的条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媒体竞争需要新闻策划。当前,在各类媒体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网络媒体正在以异常迅捷的速度向前发展,网民的增长速度也同样迅猛,这势必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各类媒体的竞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励。而这种激烈的新闻竞争使得新闻传播和新闻媒体发生了较为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传统新闻媒体要更能突出新意,要突出新意就要做好新闻策划工作。同时,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比,无法达到及时性,因此只能通过科学的手段,精心的策划,不仅能够提高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够达到树立整个传统媒体整体形象的目的,使新闻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以深刻的分析和独特的报道吸引受众,从而树立广播电台的品牌效应。否则,传统媒体将会被网络媒体所代替。

其次,媒体追求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需要新闻策划。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并且实施之前都要先进行一定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进行实施,我们的新闻策划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之前,我们的媒体不仅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正确导向功能,还要考虑受众的利益和兴趣,进而进行新闻策划和具体新闻报道。才能够成为成功的新闻报道,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媒体自身发展。

再次,新闻策划对于新闻采编、新闻实践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处于不败之地,正确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势必要求媒体能够在新闻策划上下功夫,需要广大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相互协作,都要懂策划,深知策划的重要性并搞好策划,这样才能将新闻传播工作搞得更好。对于网络记者来说,虽然他们各自在文字编写、摄影、摄像、计算机方面,还是在把握导向、新闻敏感、新闻采写方面,都有一定的功底,但他们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制作出更好的新闻,这就需要新闻策划对他们之间的工作职责进行提前分工,合理安排。传统媒体加强新闻策划,经常策划一些重大报道,可以让编辑、记者进入许多新的领域,在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中得到锻炼。

三、做好新闻策划的几项步骤及注意的问题

新闻策划的核心是“创意”,而创意则要通过新闻选题、新闻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时机等方式来进行展示,这些展示需要通过新闻策划来进行设计。策划人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能够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对策划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虽然,在社会生活中,并不缺乏符合新闻策划要求的“新闻苗子”,关键是你要有一双具有洞察力的眼睛,以及一颗善于分析的头脑。要做好新闻策划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步骤考虑:①市场分析。新闻策划要做好,必须先对策划对象和新闻内容应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比如对于某个行业的新闻报道,首先应该对这个行业的历史、现状、发展的新特点,相关的法律配套等进行全面细致了解,只有深入了解了才能够从中挖掘出受众更为感兴趣的新闻,才能体现新闻价值。②确定宣传目标。往往新闻都会有特定的宣传范围和目标群体,只有新闻策划掌握清楚了宣传目标才能将策划做得更加细致。③策划“新闻点”。这一步,需要策划出能达到宣传目标的“新闻点”。④策划的实施和控制。新闻策划的实施就是新闻报道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新闻播报人员及相关新闻从业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同时,新闻策划要做好还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策划往往只是一个框架和计划过程,那么这个框架就不能过于细致,只要能够把握住重点即可,如果过于细致则可能不利于开阔记者思路。策划的重点在于确定主旨、规定范围、规划采访行动等宏观内容。②策划内容不能过于呆板,注重现场的应变,最好是能够做到策划者的思想能够灌输给相关配合人员。③允许突破滚划设想,写出与策划初衷不同的好稿件。好的新闻策划也就是对新闻报道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精心设计,其内容不仅仅只确定选题,还要确定采访对象、采访路线、采访方式以及各路采访之间的协调等,以保证整个新闻策划的成功实施。

四、新闻策划的巧妙运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