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惠民服务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0: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乡村医生惠民服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乡村医生惠民服务

篇1

1.医疗机构执业医师缺乏。xx县截至目前有执业医

师、护师、药师等共60人,执业人数占比达60%,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医疗服务水平低下。全县医疗机构特别是乡村两级

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乡镇卫生院至今仍未能拥有一名全科医生,县人民医院二级乙等医院创建成功后医疗服务水平有所增强,但没有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优势带动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3.群众健康观念淡薄,卫生惠民政策知晓率低。部分

群众面对疾病仍存有求神拜佛的思想,不走正规就医渠道导致延误病情有效治疗。卫生惠民政策相关金额指标与其他民生部门混淆,没有完全吃透。

4.部分乡村医务人员对卫生惠民政策把握不精准,难以

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有效政策指导。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有待加强,对健康扶贫政策没有搞准吃透。

二、原因剖析及下一步计划

1.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导致个别医护人员考取资格证积极性不高、安于现状。下一步将提请县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全县医务人员考取高职称,切实提升诊疗能力,更好地服务农牧民群众。

篇2

(一)启动三项工程,切实加强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障

1、认真抓好政府实事工程。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立惠民医院列入了20*年度县政府实事工程。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全县卫生院全部建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并落实专、兼职人员,进一步健全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财政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设立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设立了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县、镇(区)财政还对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分别予以每年1.5万元的健康体检工作经费补助,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康运行提供了资金支撑。在全市县市区中首家建立了惠民医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将县中医院列为我县惠民医院。我县惠民医院结报手续简便,惠民对象就医后相关费用予以直接减免,并推出了九项优质服务措施,做到“医疗价格低、服务质量不能低”,确保为贫困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和满意的医疗服务。8月25日正式运行以来,惠民医院已服务惠民对象67人次,其中门诊62人次,住院5人次,共减免医药费用8134元。

2、大力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县政府出台了《*县20*-2007年度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实施办法》,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我局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各镇(区)组织村民委、村民小组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健康体检。各卫生院添置了B超、心电图、尿液分析仪等设备,排出各行政村体检的时间表,及早落实好体检场所,同时克服体检任务重、人员少等困难,抽调骨干医务人员主动深入各行政村、企业方便农民体检。同时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受检农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截止11月底,健康体检人数达到189113人,农民体检数占到参保农民的71.95%,查出患有疾病人数25795人,圆满实现了20*年完成50%体检任务的预定工作目标。

3、全面启动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按照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全科医生培训、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在职岗位培训等各类教育,不断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全面提升农村卫生队伍整体素质。4月份连续第四年对全县乡村医生分片分期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8月份组织110名护理和防保人员参加嘉兴市全科医学基础知识培训,9月至11月对全县283名乡村医生进行了注册培训。此外,还组织全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主任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共114人,参加了嘉兴市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培训,进一步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政策,全面掌握*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新要求。

(二)围绕三大重点,有力促进农村卫生工作协调发展。

1、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20*年度全县农民参保数为262850人,农民参保率91.3%,共筹集资金1314.25万元,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为6209人,共筹集资金34.14万元。全年共有11846位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补偿,补偿金额达1395.78万元,共有328位城镇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补偿,补偿金额43.56万元。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启动了县合医办与县人民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的网络接口工程,使经办机构能够准确、快速地计算补偿费用,让农民及时拿到补偿款。配合省卫生厅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共抽样调查于城等4个镇1865户家庭,为今后合作医疗政策的调整积累第一手资料。下半年着重做好新一轮合作医疗政策调整的调研,为政府做好参谋。11月底县政府正式出台了2007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政策,与往年相比呈现了“一个扩大、二个增加、三个提高”的新特点:参保对象扩大到所有取得暂住证的外来务工或就学人员;增加了小病普通门诊药费报销,增加了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立;城乡居民人均筹资总额提高到118元,其中农村居民个人出资50元、城镇合作医疗参保对象个人出资8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参保居民6万/人,在校学生10万元/人,各分段补偿标准也相应提高。目前,2007年度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正在全县全面展开。

2、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我局会同县财政局深入调研,结合*实际,出台了《*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细则》,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3大类12项任务进行细化,同时制订了40条具体考核标准,把服务到位情况和农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考核评估结果核拨专项补助资金。紧紧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农村居民基本卫生服务、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和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管理等三大类12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得以较好的落实,各项工作指标基本达到省规定的标准。

3、扎实推进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巩固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成果。结合贯彻实施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6月上旬对全县已办理注册的341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依法考核,听取了执业机构、乡村医生本人、村民及村民委对其业务水平、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评价和建议,开展了乡村医生满意度调查,结合两年来培训考核成绩,综合评定考核286名乡村医生考核合格,并进行了公示。为全县乡村医生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医生保障体系。此外,还会同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全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药库规范化建设,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通过了验收。

(三)推进三项活动,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能。

1、全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省级先进县创建活动。按照评估标准,细化工作思路,制订考核细则,完善管理措施,加大检查力度,落实奖惩措施。年底我县顺利通过了*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县审核,全县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新的工作成效。一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切实规范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重点抓好公共卫生管理、消毒隔离、医疗文书、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双向转诊、药物管理等工作。全年全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人次数达482739人次,业务收入1927.91万元,实行双向转诊1890人次。二是服务区域得到延伸。以“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为工作原则,建立了一支225人的责任医生队伍,同时明确责任医生职责和任务,设立卫生服务责任区,通过社区巡诊、电话预约、家庭病床等形式,进一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形成“人人识医生,医生知人人”的工作局面,为农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三是服务内容得到拓宽。落实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职能,康复工作在全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开,全县已经形成了20分钟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圈”。全年全县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出诊5861人次,设立家庭病床461床,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建档率92.98%。1月4日,书记在我县视察新农村建设期间,专程视察了秦山镇北团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2、扎实推进“医院管理年”和“双优一满意”活动。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以深化“医院管理年”和“双优一满意”活动为载体,完善并落实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十大医院管理规范”,推行“十项优质服务措施”,强化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切实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做好品、使用和管理工作,由局统一印制了处方、登记簿,每月上报专用病历新建情况。切实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加强诊疗科目、外聘医务人员、医师外出会诊、医师执业注册等方面管理。层层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坚决控制医疗纠纷,成功处置了石泉卫生院医疗纠纷,为今后建立医疗纠纷有效处置机制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扎实推进科技兴医战略,建立和健全卫生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制订了《*县卫生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全系统共推荐上报卫生科技项目16个。认真抓好秦山卫生院、通元地区医院全省示范卫生院建设,为全县卫生院推进标准化建设起好示范作用。

3、深入推进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活动。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落实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自查自纠工作指导意见,做好层层宣传发动,扎实开展调查摸底,认真查摆不正当交易和商业贿赂问题,确保治了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全面扎实完成。经清查:全系统集体药品返利45.71万元、设备返利6000元、接受现金赞助15.6万元、接受捐赠物品价值7300元,个人上交现金、代价券11600元,经查实无违规交易行为。同时坚持纠建结合的原则,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为从根本上治理商业贿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巩固完善了医疗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和管理制度,探索开展医用试剂和医用材料集中采购活动;规范完善了医疗设备器械采购制度,按照集体讨论、上报审批、组织采购的方法,切实规范医疗仪器设备采购行为;健全完善了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和监督制度,全年全系统共有4项工程签订了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廉政责任书,并会同县检察院定期开展检查。

(四)注重三个提高,不断夯实公共卫生工作基础。

1、注重疾病预控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继续加强丝虫病、碘缺乏病、疟疾监测,顺利完成春季查螺工作,全县连续17年未查获钉螺,省人民政府督查组对我县的血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各种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霍乱防控工作,规范开设肠道门诊,全年检测肠道门诊腹泻病人样品3462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加大艾滋病宣传力度,在县城中心设置公益广告牌,组织131人听取省艾滋病讲师团宣教,组织8100余人观看预防艾滋病电影,组织人员深入社区对170人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和讲座宣传,同时继续在公共场所放置安全套、宣传资料,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加强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监测和行为干预,接受免费咨询监测800余人次,全年检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6例。强化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出台了《*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考核奖惩办法》,促进我县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的提高,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继续实施免费检查和化疗。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工作,强化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全面启动了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接种管理信息化、业务资料电子化、监测统计自动化、接种服务便民化的工作目标。认真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死因监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8月份在全市首家启动了除四害市场化操作,除四害效果得到提高,各类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农村改厕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累计改水受益率达95.42%,累计卫生厕所普及率92.77%,累计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2.77%。

2、注重依法卫生监督能力的提高。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处罚效率不断提高。“九姓火锅庄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案”获*省卫生行政处罚优秀案例评比三等奖,“嘉明大药房经营宣传疗效消毒产品案件”被评为全县20*年“十佳行政处罚案卷”。全年出动卫生监督员1200多人次,出动车辆200多次,先后开展了农村食品卫生专项整治、餐饮业生鲜肉品安全专项整治、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重点职业病危害行业职业健康体检专项检查等20余次有声势、有影响、有成效的专项检查、专项整治、专项抽检,共查处违法行为57起,罚款14.75万元。全面推广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并在食品量化分级管理A类单位中率先开展五常法管理,开展校园放心食堂建设,推行大中型饮食业承担宴席和农村家庭宴席“备案制”,做好中央有关领导视察秦山核电等13次重要活动的饮食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全年全县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向每一家应申报单位发放《申报须知》,并签订了《*县职业病防治告知书》,明确企业自身职业病防治义务,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职业卫生示范企业,*齐家水泥有限公司等3家用人单位被评为市级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继续深入开展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对非法行医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全年取缔无证行医窝点24个,行政处罚7起,罚款2.23万元,没收器械129件、药品15箱。全县无偿献血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基本实现了“三个转移,一个延伸”的工作目标。

3、注重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的提高。继续贯彻《母婴保健法》,落实《两纲》,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落实孕产妇保健、托幼机构管理、新生儿筛查等工作,切实加强妇幼保健技术规范化管理。突出抓好婚前医学检查和提倡自然分娩的宣传,加强接产医疗单位剖宫产指征符合率的检查,进一步降低全县剖宫产率。全年无孕产妇死亡,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8.14%,婴儿死亡率4.4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03‰,妇女病检查9863人,查出患病人数2496人,患病率25.31%,新生儿疾病筛查2849人,筛查率96.8%。

(五)抓好三个环节,努力提高公共卫生工作水平。

1、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探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新方法,蒋家桥社区启动了健康教育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元济高级中学启动了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拓宽健康教育宣传渠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向移动用户发送健康知识、公共卫生预警等内容的手机短信50万条;编辑出版《健康之友》宣传墙报4期4000余份,在各社区、大型企业、公共场所等地进行张贴;编印高血压防治等健康处方14种40.2万份,在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陈放供农民免费索取;编印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册2万份,重点发放给外来务工人员;印发了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折页15万份,利用各种卫生日等开展各类上街宣传活动10次,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自我防治意识和防病能力。

2、切实提高预警预测能力。采用被动监测与主动搜索相结合的方式,指定专人负责监测辖区内霍乱、结核病、艾滋病、麻疹等法定传染病以及国家或省级监测疾,定期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传染病疫情信息,对我县传染病的发病进行预测预报,及时预警信息。继续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直报工作,通过实现网络直报的动态性、实时性和网络化,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预测预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提高了公共卫生预警预报能力。全年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到位率、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报告率、重点传染病监测合格率均达到100%。

3、规范开展应急处置。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理程序,完善应对处置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先后组织参与了全县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民兵医疗救护分队三个现地演练,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到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快速有效,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有效处置了于城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我局被省卫生厅评为*省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先进集体。

(六)深化三项建设,全面增强卫生发展后劲。

1、深化卫生队伍建设。继续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强化“三基”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切实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大胆启用作风硬、业务精、事业心强的同志,优化干部结构,新提拨了7名年轻干部担任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其中正职1名)。实施了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3年内从3家县级医院选派9名医师到镇卫生院开展工作,带动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篇3

“要得,坐下嘛!”村医张伟调出了李朝远的健康档案。

“昨晚吃了火锅,怕血压升高了,来测一测。”李朝远不好意思地“交代”实情。

“是有点偏高!”张伟说,“还是要注意吃清淡点、注意情绪。”

“嗯、嗯,下次一定注意!”李朝远使劲点头。

2013年5月,村医张伟与村民李朝远签署了服务协议,定期上门为他管理健康。

和李朝远一样,2013年4月至今,永川区25万余户居民享受到了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

“对症下药”

2013年初的一天,永川区来苏镇水磨滩村,乡村医生龙超和同事背着医药箱走村串户。

“张大爷,我们来帮你检查一下身体!”

“我没病,不检查!”张中富回绝道。

“很简单,抽点血验一下,看你血糖是否正常。”

“那不行,你们不能抽我的血……”一听要抽血,张中富扬长而去。

“农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够,缺乏管理健康的主动性。”龙超无奈地说。

“一方面,乡村医生都是坐等患者上门,很少主动上门;另一方面,村民对政府的医疗惠民政策也不够了解,很少主动要求服务。因此,很多村民并未享受到相关政策。”永川区卫生局副局长阳家长说。

为了解决这对矛盾,永川决定“对症下药”,探索建立医生和群众之间“一对一”的服务契约关系。

2013年4月,永川区卫生局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应运而生。

“城镇由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团队与居民签约,社区团队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人员3人组成;农村由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签约。”阳家长说,“农户可自愿选择自己的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2013年5月,南大街小南村村民陈红家。

“放心,你以后的孕产服务,我包了!”张伟对刚刚怀孕的陈红说。

自从与陈红签约后,张伟就成了陈红的贴心家庭医生。

“上门服务就没有断过,包括送免费叶酸、指导饮食、免费预防接种疫苗等。”陈红说,“这让手足无措的我得以安心养胎。”

和其他村民一样,陈红手里有一张“联系卡”,上面有家庭医生的电话以及免费服务项目,签约户可随时电话咨询。

2014年2月,陈红当上了妈妈。

“真没有想到,现在的医生服务这么好!”正在“坐月子”的陈红感激地说。

但让陈红不解的是,医生为她提供了这么多服务,为何从没收过一分钱?

按照协议,张伟有责任为陈红家提供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孕幼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10项免费服务,这些服务都由政府“埋单”;同时,政府根据“工分”奖励家庭医生。

“每服务一户,我都要计‘工分’,‘工分’越多,奖励越多!”张伟兴奋地说。

“这样一来,一方面提高了乡村医生主动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村民知晓自己的权利,增强了其要求提供服务的主动性。”阳家长说。

截至2014年3月,永川区累计签约25万余户,累计签约人数75万余人,签约覆盖率67.32%。

为保证签约服务质量,永川还建立了联动机制。

三级联动

2013年11月4日,永川中医院培训室。

多媒体设备前,心血管病科蒋福政医生、肺病科张磊医生、急诊科商连春医生等三位老师轮番授课。

台下,来自何埂、松概等地区的30多名社区医生、乡村医生认真地听着。

“像这样的培训每年都会举行2―3次。”蒋福政说,“课程设置都是专门针对基层医务人员开设的,包括抗生素及激素的合理用药和突发性疾病的抢救治疗等基层常见知识。”

“培训确实提高了我们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诊断水平。”乡村医生唐赐财翻着笔记本说。

同样的培训,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经常举行。

2013年6月的一个周末,南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房。

“村民健康档案的录入、调取和管理……”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文玉正在教授电脑操作。

大南村卫生室40多岁的乡村医生彭成亮聚精会神地记着笔记,不时还在电脑上操作一下。

“我每周都要来学习一次,包括电脑操作、医疗知识等。”高中毕业的彭成亮很珍惜现在的培训机会。

为把好服务质量关,永川实行了三级联动的技术培训支撑体系――区级医疗分片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村卫生室。

与此同时,群众享受到了更多延伸服务。

服务延伸

2014年2月,南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急促的电话响起。

“您好,公卫科……”值班护士李红赶忙接电话。

“李红呀,我老伴突然吃不下去饭,喂下去的饭全部吐了出来……”电话里响起了紧急求救声。

李红马上意识到是位于南大街川东威尼斯蓝湾小区的50岁汪治香一家――一年前汪治香突发脑溢血,虽然捡回一条命,却瘫痪在床。

2013年4月,南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四支社区团队,分别负责不同的片区。作为其中一支社区团队的成员,李红多次与同事走访签约户,汪治香就是其中一家。

没等汪治香老公说完,李红就明白了情况,立即通知相关诊室医生出发。

篇4

1、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推进省级示范基层机构创建,深入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年内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6个,示范村卫生室20个以上,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4个以上。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比例达到70%。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实施社区卫生提升工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推动建立全科医生工作室。

2、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以中心卫生院和规模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打造融区域资源集约利用、健康体检、信息数据平台支撑、实用技能进修培训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发挥好上引下联纽带作用,建设区域性基层医疗卫生中心。研究制订基层特色科室建设规划,城乡联动培育建设特色科室,年内力争培育市级特色科室8个,通过省级考核评估特色科室5个。

3、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调整完善基层机构财政补助方式和绩效工资政策,实行核定任务与定额补助挂钩、适时动态调整的财政补助方式,建立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机制,加大基层机构内部自主分配的力度。推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骨干人才遴选计划,争取财政给予补助。在基层人员编制不足地区探索实行政府购买岗位办法保障工作开展。加强政策培训和工作督导,加快政策落地,树立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先进典型。

4、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农村85%以上的乡镇(含涉农街道)、城市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展签约服务,力争城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20%以上,20%以上的家庭获得签约服务。以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个性化签约为突破口,扩大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发挥医疗联合体资源优势,启动建立“签约医生服务联盟”,积极探索赋予签约医生更多可调配的卫生资源。组建网上专病管理社群,指导疾病防治。全面落实签约服务的全科医生可根据相关协议获取合理报酬的政策规定。

5、做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工作。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市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按新标准实施乡村医生基本药物制度补助、退职乡村医生生活补助等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水平。组织60名左右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参加务实进修,组织340名以上乡村医生参加实用技能进修。组织开展基层卫生技能竞赛,评选优秀基层医师。探索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编村用”机制,拓展基层卫生人才发展空间。

二、基本公共卫生

持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年活动,强化项目绩效管理,鼓励探索创新,做细做实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规范程度,按省定标准完成12类45项项目任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75%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以上。

1、提高项目补助经费标准。将项目人均经费标准提高至50 元,足额落实各级财政配套经费。推动各县区按照规定标准设立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池,对于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实行按季预拨、打卡发放、年度考核结算。2016 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提标部分,主要用于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提高资金到位及时率。

2、提升项目服务技术水平。加强项目技术指导组织建设,密切技术指导组专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联系,完善上下联动、沟通交流机制。编印相关指导手册、技术操作手册,加强业务监测,开展业务条线报表数据比对。举办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加强项目督导,组织市级专家对各县区项目工作进行现场督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