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0: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函授毕业生自我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在政治思想上,身为一名 1990 年加入组织的党员,有坚定的政治方 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 xxx 的领导,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电力事 业。在工作岗位上尊敬领导、团结同志,能更好的和非党员同事互帮互助,充 分发挥党员先进性。
二、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函授三年,真正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 这使我更珍惜每一次面授的时间,努力执行学校老师的各项要求。保持学生时 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课,做好学习笔记。充分把握这次学习机 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收获和体会。似水流年,转眼已过三春。回顾过往,点点滴滴,依然 清晰。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已圆满的完成了学院规定的全部课 程。在老师的用心指导下,促使我能从容应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理想的成 绩。这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在学习上毫不懈怠,才能够拥有“一分耕耘,一分 收获”。
自学考试的文凭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点,而是我们走向新生活,寻求更高发展的新的起点。我们应该以自考文凭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知识境界继续攀登,并以此作为回报社会的资本和依据,为维护公平与正义做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贡献!
通过这几年认真学习自考课程,我开始更加关心时事政治,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会,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了个人素养和道德品质。
几年的自学考试经历,使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让我逐渐学会了该如何面对新知识进行自学,然后对其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运用?在边工作边学习中,我合理安排空闲时间,认真研读教材,然后整理有关要点、重点做好笔记;最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我想这些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将会使我受益终生。
我真的很感激自学考试,它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考试!它带给我最大启示是:只要努力必有回报,只要付出必有成就。
在过去的几年里,自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年的4月、10月我会很自然的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投入到复习迎考中去,考试已经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习惯。
我真的很感激自考!自考使我真正体会到,每一次考试只是一个里程碑,求知是永远没有止境。
函授毕业生自我总结300字(三)
两年的函授大专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通过两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毕业之即,对自已两年来的学习和生活作一个总结和鉴定。
一、思想政治方面,本人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在工作和学习中认真践行。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注册招生首届毕业生的社会评价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684);炎黄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教学研究”(项目编号:YH20140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日趋复杂。传统的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是高职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课,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培养掌握基础管理知识和具备相应管理技能的基层管理者。
企业管理源于生产实践,又用来指导生产实践,是一门理论性与实际性都很强的课程,这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要围绕培养学生“理论够用”与“技能熟练”这两个目标展开。实践性教学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尤为重要。沙盘演练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继传统教学之后的一种教学创新,很多高职院校已相继将企管沙盘引入到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
一、企业管理沙盘模拟体系介绍
沙盘模拟教学以沙盘教学用具为载体,以制造企业为背景,模拟企业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仓存、市场、销售、财务等业务操作流程及运营管理过程。教师将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分别扮演CEO(总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CSO(营销总监,负责开拓市场)、COO(生产总监,负责企业生产管理工作)、CFO(财务总监,筹集和管理资金)和CSO(采购主管,负责采购)等管理角色。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履行各自角色的岗位责任,参与企业的模拟经营管理。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学生集职业角色与岗位实训于一身,在游戏般的训练中完成从课程理论知识到实际技能应用的转化,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运作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二、高职院校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的现状
(一)沙盘模拟教学的实施形式
各高职院校在引入企管沙盘模拟教学时,基本上是两种形式:一是将沙盘作为企管课程的一部分,一是将沙盘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企管之后开设。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起到了极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弊端、解决了管理类课程理论讲解多、实践环节少或没有的困境。
(二)沙盘模拟教学的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分组,讲解各个角色的职责、沙盘的推演规则和操作步骤。
2.实施阶段。沙盘模拟是按照企业经营的年度来展开的,在详细讲解了沙盘的推演规则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为期6年的模拟经营。通过教师市场信息,各小组成员在CEO的领导下通力协作、共同协商,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竞争对手的状况进行分析,预测企业发展的趋势,做出经营决策,完成1―6年的模拟经营过程。
3.评价阶段。一是学生自我评价。通过一系列的沙盘对抗演练,学生体验了完整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会企业管理的精髓,通过撰写实训心得、实训报告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
二是老师对各组的运营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在实训过程中以及实训结束后,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引领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做出正确决策,找出大家的困惑,解决各种疑难。
三、企业管理沙盘模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专门的实训室
目前,我校已购买了中教畅享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软件,并已投入使用,教学效果明显。但是没有专门的企管沙盘模拟实训室,每学期只是在沙盘集中实训时在机房的电脑上安装模拟软件供使用,集中实训结束时该软件就拆卸掉,机房留给其他课程实训使用。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
我校的沙盘模拟实训是作为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训环节存在的,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每周6课时,在学期即将结束时集中实训2周。时间安排过早,沙盘模拟所涉及的相关科目还没来得急学习或正在学习,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使得在沙盘模拟实训中,当老师讲解到有关理论知识时,学生一片茫然。周课时安排过多,每周6课时的理论课,师生易疲劳,教学效果不好。
(三)应用范围狭窄
我校企管沙盘实训仅供经贸系的学生使用,应用范围狭窄。
(四)重软件操作轻指导、引导
在沙盘实训过程中,教师普遍重视沙盘规则的讲解而忽略对学生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本身的指导,导致学生知道怎么去推演物理沙盘,但往往不知道如何决策,或是做出错误的决策之后,却不能很清晰地知道这些后果产生的原因。出现这种重规则灌输轻管理指导的情况,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在实际的沙盘模拟演练中,操作热情高,但由于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总结自己经营的成败得失。二是教师能力有限,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整体把握和驾驭能力。指导学生管理经营好企业对老师而言难度比较大。若要对学生的模拟经营管理进行恰当点评与引导,需要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多门学科进行有机结合。
(五)对实训教师的培养重视不够
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沙盘教师,是在有教学任务时,临时选派教师直接承担沙盘实训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是在实训室共同摸索完成实训任务的。对实训教师的培养不重视,没有选派教师参加沙盘师资队伍培训。
四、优化企业管理沙盘模拟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完善实训室建设
沙盘模拟实训不仅需要专用的实训室,还要求配备实训所需的各种硬件。如沙盘教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设备、沙盘专用桌、黑板或白板、打印机以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在使用时要对实训室进行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增强受训者的体验感。
(二)构建合理的教学计划
建议将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安排在二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在学生学习了市场营销、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相关课程之后开设,这样可以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大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可依然作为企业管理的实训部分开出,缩短每周的教学学时,由6节改为4节,延长集中实训学时,由2周变为3周。实训周数的延长,可以使得师生在进行为期6年的模拟经营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就相关经营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沙盘实训
凡是开设管理类课程的专业都可以引入沙盘实训。我校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在经贸系以外的各专业开设了《中小企业管理》课程,可以把沙盘作为该课程的实训部分,让其他系科的学生也能体会到体验式沙盘学习。或者将企管沙盘实训课程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打破专业界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由此深化素质教育。
(四)加强对学生经营管理行为本身的指导
企管沙盘的最大特点就是模拟仿真的企业运作环境,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和老师的指导、点评,让学生切身感受经营企业的酸甜苦辣。因此,在沙盘推演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总结。在每一个经营年度结束后,要留时间给学生交流讨论,让他们去自我总结、自我摸索、自我感悟。
(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ERP沙盘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求教师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多专业多学科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和运用,还要求教师做好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训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实训结束后的点评工作。
(六)参加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验证自己所学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的最好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决策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指导学生参加沙盘模拟大赛,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翠.ERP沙盘模拟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1,27:293-294
奖学金是激励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奖学金的评定是高校每年工作的重要环节[1]。奖学金的评定是大学生和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学生面对奖学金的心态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奖学金评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人深思。
一、高校奖学金评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奖学金信息的。
奖学金信息是学生最关心的信息之一,它的获取对学生意义重大。奖学金信息的人员有时只把对应的信息给他们主观认定的、符合标准的学生,使得奖学金信息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中间生和后进生)认为自己与奖学金根本扯不上关系,因此,主动关注奖学金评定的学生不是很多。学生事前对各种奖学金评选标准不了解,让学生进行民主表决的态度不认真,影响同学们对奖学金评定结果的理解度和认可度,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某些学生认为奖学金评选中存在“暗箱操作”。这样就丧失了奖学金评定的意义,没有较好地发挥出奖学金制度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奖学金信息的选择发送和学生对奖学金信息关注程度不够,影响奖学金公平、公开性的发挥。
(二)班级评审小组成员的推选。
奖学金评审一般要经过学生申请、班级初审、院(系)部门审核、学生处复核等多个环节。但实际上,真正承担起主要审核工作的往往是各班的评审小组。有些评审小组成员因为怕引发同学间的矛盾,损害与同学间的友谊,在评审过程中不敢如实评价同学,对有些同学自评、乱加分现象敢怒不敢言,或者平时关系较好的会出现包庇同学的现象。这些都影响奖学金公平性的发挥[2]。
(三)综合测评中附加分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以综合测评成绩作为评选各类奖学金的基本依据。综合测评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行表现、学业技能表现和综合拓展表现三个方面。每一方面都由基本分、附加分和扣分三部分累计构成。附加分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评定过程中,它占据的分量不容忽视。有些高校附加分制度不够完善,项目设置不合理,类别太多、太杂,缺乏统一规范;再者,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参与活动的数量越来越多,学生为了加分而参加各种活动,助长了功利心理,有些同学加了分后从原来学习成绩排名十几变成综合测评成绩名列班级前列,成绩优秀的学生反而落后,很可能与奖学金失之交臂,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不少学生抱怨对认真学习的学生很不公平。
另外,每学年的综合测评是在下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的前两周内统计,每位同学在一张综合测评记录表上登记自己上一学年的任职情况、获奖情况、参加活动情况等,然后交到班里,由班主任和班级综合测评小组成员统一评定。此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学生的诚信,当测评结果出来后,学生反映存在的问题较多,对于学生填写的参加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志愿者活动等情况是否属实,无从核实,因此被一些学生钻了空子。
二、完善高校奖学金评选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奖学金宣传机制,提高广大同学对奖学金的关注度。
奖学金评选信息需通过各种途径出去,为广大学生知晓,并让每位学生全面了解和深刻领会奖学金的所有信息,使学生自觉主动地用奖学金评定标准要求自己,促进自身发展,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奖学金信息的,包括奖学金评定的意义、参选对象、资格条件、评选项目、评选标准、评选程序、申诉程序等,还包括奖学金获奖学生信息的[3]。
(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奖学金评审过程中,使该项工作更公平、公正。
为确保奖学金评定过程的公平、公正,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参与,并成立专门小组,尤其是在班级评审小组中,除了要有班主任、学生干部外,还要有非学生干部同学。小组成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有成员对奖学金评定标准要熟悉,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同学间具备较高的威信和认同度,在评审过程中保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奖学金项目的评定需在班集体大会上进行评议表决。评议表决时,参会人数不少于本班人数的五分之四,且必须得到四分之三以上参会人的通过。评审小组成员要集思广益,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奖学金制度更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能够得到同学们的接受和认可,更好地发挥奖学金制度的激励作用。
(三)加强学生心态建设,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奖学金。
奖学金对获奖者而言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是精神上的激励,是国家、社会对自身的认可,学校要让学生珍惜自己的荣誉和奖励,对国家、社会怀有感恩之心,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更多同学,在同学中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同时,教育获奖者正确使用奖学金。对于其他未获奖的同学来说,奖学金评定过程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回顾、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不足,是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态度、生活秩序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要他们明白只要肯努力,人人都可以获得奖学金[4]。
(四)做好细致、严格的综合测评数据统计工作。
目前,有些高校一学年的综合测评数据统计工作放到下学年再统计,不仅统计工作量大,而且有些数据核实起来有难度。若将综合测评的数据统计工作改为每月一次,一学期四次,则得出来的数据比较及时、准确。系团总支学生会各部门将院系活动的参与情况及时汇总到指定部门,该部门负责保存相关活动信息,并将信息反馈给各班,班级综合测评小组成员每周将学生参加院系活动的情况做好详细记载,收集登记好同学们的加减分项目,在班级综合测评考核记录本上做好记录,然后每月统计一次月总分,将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及月总分先在班级公示,复查无误后本人签字,然后将签字后的统计表在系公示栏做一次全系公示。这样就将综合测评统计工作做到细致、严格,得出来的数据比较准确,并具有可复查性。
(五)合理设置附加分项目,严格控制加分幅度,完善附加分机制。
设置附加分是新世纪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必然举措,设置的内容要能够起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作用。高校人才培养不能忽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育人工作和社会需求导向不能脱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附加分项目应以大学生就业及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标准为依据设置,如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水平、沟通与表达能力、学术能力及实践能力都尤为重要,应将其合理地列入测评内容,以评奖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其次,附加分过多会削弱学习成绩的主导地位,对于不同加分项目,学校要根据学生完成的难易程度明确合理加分范围,以便评奖时操作。学校要控制好加分力度,在鼓励优秀学生的同时不影响专业学习的主导地位。
三、结语
高校设立奖学金能够激发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才干、积累经验,同时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竞争合作等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随着目前高校奖学金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高校应清晰地认识到奖学金制度对其教育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影响,因此,高校应与时俱进,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现有的奖学金体制,使奖学金的激励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让奖学金激励大学生就业,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好准备,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德赢.中外奖学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88-90.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00-02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部颁布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现《指南》也在全国各地展开实施,在贯彻实施《指南》中,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在广大的农村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是深入贯彻实施《指南》的基本保障,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当前农村幼儿教育改革中的首要任务。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展,人们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途径等方面都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是新世纪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正确认识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因素,积极探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对于推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成长和加速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进程。单就专业化而言,它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认知属于社会学角度的涵义在于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人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也即不可替代性程度不断增加。二是教师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人员,其发展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发展。[1]经历认知的不断深刻化,专门职业应具有以下特点: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完善的专业知识与成熟的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的专业自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专业人员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2]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3]幼儿教师专业化是指幼儿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幼儿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所要经历的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起点低。
从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来看,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少,大多数教师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以后才去考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一部分幼儿教师具有的是小学幼儿教师资格,而在一些民办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既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也没有保育员资格证,一些“山寨”幼儿园的教师则教师资格都不具有。从幼儿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途径来看,师范教育是幼儿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它是建立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特性之上,师范教育强化了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职能,形成幼儿教育专业信念体系和专业精神,建构了幼儿教师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幼儿园从事教育的人员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或者保育员资格证是必须的,然而云南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很大一部分没有幼教资格证,基本教育素质偏低,文化知识水平低下,专业技能技巧缺乏,不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农村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较高但专业化程度不够。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中师以上学历者占绝大多数,然而“学历达标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十分突出,即普师毕业生较多而正规的幼师生不多。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幼儿教师大多数由小学教师转化而来,在教学岗位上未接受后续的幼师专业课程培训。从根本上说,面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培养尚不充分。对于贫困地区幼儿园而言,师资水平与发达地区农村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容乐观,是贫困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障碍[3]。
(三)农村幼儿教师“幼儿教育教学研究”薄弱。
从全云南省的幼儿教育研究来看,幼儿科研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高校和市州所属的公立幼儿园,农村民办幼儿园基本没有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以丽江市古城区为例,全区在教育行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幼儿园一共有22所,公立幼儿园5所,做过或正在做科研课题的只有3所公立幼儿园,从全区的幼儿园来看普遍存在教育目标偏差、幼儿活动组织方法陈旧、教研活动开展不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环境艰苦,幼儿教师少,幼儿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和条件去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另外民办幼儿园还存在设备设施简陋、图书资料的购置缺乏资金来源,对新的幼儿教育理念的学习不及时,学习过的又不能被幼儿教师们深刻领会,未能和教学实践有效融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脱节现象十分严重。
(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单一。
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的途径基本上是在实践中通过模仿、自我探索、自我总结。这样的专业成长途径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经验,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1.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单一; 2.重知识传递、轻游戏活动,重教育结果轻活动过程,小学化倾向严重; 3.幼儿教师成长途径单一,成长环境狭窄,模仿的经验显示出明显的封闭性,没有有效地与外界沟通交流。[4]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策探析
现在的农村幼儿园中存在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较差;幼儿发展水平落后,这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如何尽快让幼儿教师的专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提高幼儿的发展水平,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村幼儿家长的社会需求,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规范农村幼儿教师队伍,逐步建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制度。首先,应该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幼儿教师聘用制度,把好幼儿教师的进入幼儿园的“入门关”,各幼儿园应把日制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作为首要条件,其次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逐步清退不合格幼儿教师。实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依法治教,使幼儿教师的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前提,是依法管理幼儿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手段。其次是落实和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即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的职称评聘提高工资待遇,解决农村在职幼儿教师的医疗和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好幼儿教师的生活及养老问题,激发他们的从教积极性。第三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建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制度,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幼儿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建立并逐步健全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制度。在幼儿教师的成长中,加强幼儿教师培训,要结合幼儿教师资队伍现状,制定幼儿教师资培训规划,并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继续教育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符合幼儿教师实际水平的培训活动。例如可以建立以市县一级示范园为核心的基地,以一级示范园的骨干幼儿教师为核心的培训网,充分发挥一级示范园、骨干幼儿教师的示范效应,通过建立培养基地,推广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开展幼师学历教育。依托地方高校鼓励幼儿教师参加幼师专业的学历教育也是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在我们云南省除了怒江州和迪庆州外,各地州都有高校,并且都办有学前教育专业。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大都由于资金短缺,幼儿教师工作繁忙,不可能经常组织外出培训,我们可以利用函授、自考等形式,依托地方高校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专业学历教育。这样的专业学历教育具有形式灵活、层次多样的特点,这些学习形式不仅会增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水平,还会起到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的作用。
(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专业的发展。1.幼儿园自己组织培训,以园为本,形成专业对话的良好氛围,促进幼儿教师互帮互学以至共同提高。我们云南省在认真贯彻实施《指南》过程中,首先就对一级示范园的园长进行了培训,充分发挥园长的引领作用,开展以“团队”为载体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通过团队活动开展幼儿教师之间的互助,让幼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幼儿教师之间在幼儿园实施活动中的交流合作,集体备课,实现深度研讨,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2.幼儿园的园本研究。主要是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和幼儿园内的教育资源,围绕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教科研项目小组为团队,进行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开展园本研究,能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幼儿教师通过园本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经过思考、实施、反思、内化和修正,形成行动研究――实践反思――更新行动的循环过程。园本研究,能够及时被幼儿教师群体所理解、掌握和实施,满足了不同层次专业发展水平的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能够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3.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加强一级示范园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横向联系,帮助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专业的成长,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园际交流,既可以密切幼儿教师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共同成长,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之间达到优势互补,扩大和利用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4.成立以中心幼儿园为核心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建设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应立足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按照幼儿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来统筹全县(市)区、镇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协调各级教育机构和幼儿园。充分利用园内外一切可利用资源,为幼儿教师提供园内、园外合作的机会,为幼儿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指导幼儿教师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多样的、开放的、自主能动的个性化专业发展模式,满足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5.建立网络培训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技能。随着知识更新的日益加快,幼儿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应该紧扣时代的脉搏,不断推陈出新,使自身的知识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良好的网络专业培训有助于幼儿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视野的丰富。6.把幼儿园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形成支持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园本文化氛围。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一种有机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五)幼儿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方面的提高。美国学者Travers说过:“幼儿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幼儿教师的许多知识和能力是依靠个人经验和对教学的感悟而获得的,特别是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化对于幼儿教师自身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首先应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方面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幼儿教师专业的良性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元的,但幼儿教师主动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是幼儿教师专业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幼儿教师应确立远大的志向。并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不断的完善自我。幼儿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加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它可增强幼儿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得幼儿教师能够理智地展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最终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目的。当前,幼儿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方面的提高,努力达到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为幼儿教师专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明东 褚远辉等主编,教育学 [M] 2007年7月第二版,144页
[2]张淑芳 张熙君 幼儿教师专业化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反思与实践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