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0: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银行从业公共基础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答: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向社会开放,凡年满18周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境内外人士都可以报名参加。
问: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了解到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情况?
答:可以通过中国银行业协会网站了解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情况。网址是www.china-cba.net。
问:什么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答: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问: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采取什么样的考试方式?有哪些题型?
答:计算机考试。考试题型为单选、多选和判断。
问:2007年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有哪些?是否可以同时报考?
答:2007年考试的科目有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三个科目,可以同时报考。
问:备考试科目的对象是哪些人?
答:公共基础科目针对银行业所有从业人员设计;个人理财科目主要针对商业银行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相关专业岗位的基层从业人员设计,特别是提供销售、理财顾问(初级)服务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风险管理科目主要针对商业银行从事风险管理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后台基础业务人员。
问: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是否需要年检?已取得个人理财或风险管理专业证书的人员是否需要报考公共基础科目?
答:证书需要年检,两年一次。年检内容包括持证人员的从业操守和继续教育等内容。已取得个人理财和风险管理专业证书的从业人员需要在两年之内通过公共基础科目的考试。
问:是否举行考前培训?培训方式有哪些?
答: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未规定必须的考前培训,认证办公室将根据会员银行的需求组织考前培训,自愿参加。具体培训方式有网络课件、面授以及银行内训等。
问:对已经取得证书的人员如何进行继续教育?方式有哪些?
答: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规定持证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资格认证证书管理系统将对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记录。具体方式有网络课件、面授、银行内训、研讨会议、论坛等。
问:2007年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何时举行?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Nanning 530007,China)
摘要: 通过分析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学生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不高的原因,围绕提高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从课程考核、教师、学生等方面提出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与设想。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for the low pass rate of banking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of the finance specialty in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asur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e specialty from the course examination, teachers, students aspects to improve the pass rate of bank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关键词 : 金融专业;教学改革;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Key words: finance specialty;teaching reform;banking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77-02
0 引言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推动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高职院校应主动构建符合国家职业标准、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适应新形式、新要求。
近年来,广西经济迅速发展,到2020年将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南宁市大力实施“引金入邕”战略,银行机构入驻南宁的数量快速增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的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才能增加从事银行业的就业砝码。而诱人的薪资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使银行业近年来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职业,也带动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热潮”。因此,有必要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金融专业学生提高银行从业资格证的获证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 现状分析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银行从业人员入门的初级基础考核,由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分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和公司信贷),公共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可自行选择任意科目报考。考试形式采取全国统一考试、闭卷、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有题库,随机抽的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题量145题左右。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投资与理财、金融保险、证券投资与管理三个金融高职专业,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约为15%,通过率总体偏低。
2 通过率低的原因分析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偏低,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2.1 课程考核方面
2.1.1 该校现行的金融课程考核偏重期末考试,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程的期末总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考勤,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70%。在实际的课程考核中,平时测验次数偏少、难度偏低,平时成绩占比较低,平时成绩对总成绩影响不大,学生的平时学习相对放松,形成了考前临时突击的习惯。由于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均为客观题,部分学生心存侥幸,不认真备考,考试答题靠猜,导致通过率偏低。
2.1.2 现行的金融课程考核主要采取纸质化笔试,学生不适应资格证考试的现代化考试手段。学生的平时测练和期末考试都是纸质试卷笔试,而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为无纸化机试,由于平常没有得到充分训练,学生对考试手段陌生,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情绪紧张。对操作手段的不适应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2.1.3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广,学生备考难。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题量大、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要求识记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准备考试有一定难度。
2.2 授课教师方面 该校金融课程教学的授课教师队伍由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拥有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和一定的银行从业经历。不过,在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教学与指导方面,有些工作存在一定不足。
2.2.1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够。对课程的开发和对课程的把握能力欠缺,参照职业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的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教学大纲与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不一致,不善于总结分析考试规律。
2.2.2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调整不够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创造性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有待加强。
2.3 学生学习方面
2.3.1 基础水平因素 从历年招生情况来看,该校金融专业学生录取分数线较省内同类高职院校偏高,但与本科生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要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存在一定困难。
2.3.2 学习态度和能力因素 该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少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并且考证通过的自信心不足,考证备考积极性不够,备考的主动性偏低。再加上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有待加强,导致考证成绩不够理想。
3 改进建议
3.1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3.1.1 实行多元化考核 课程考核上,将职业资格考试贯穿课堂练习、平时作业、模拟考试、期末测试等课程考核的全过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评价类型有机结合,将侧重点放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水平。课程考核的最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尽可能让学生平常多练习。老师教和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如果平常测试不合格,学生可以反复自我训练,熟悉考试题型,把握考试难度,多次鉴定,不懂的教师给予指导,在平常测试中积累知识,提升自我,以练促学,从而提高考试通过率。
3.1.2 逐渐实行网上测试 通过在网上建立试题数据库,自动生成电子试卷,学生可通过在线进行自我练习或测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试题库管理系统,具备题库管理、自动组卷、在线考试、自动阅卷、指导答疑等功能,满足课程训练与考核的要求。让学生熟悉这种考试形式,以训练促考证。
3.1.3 构建课程考核试题数据库 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收集和编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资源,并且完善试题答案、试题难度和区分度、重要程度等信息,平常测试中模拟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出题难度,让学生在平常反复的训练中较全面掌握知识点。
3.2 对教师的要求 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之一。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充分发挥来自企业的教师的作用,使专兼教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加强与银行证券、金融培训机构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实训协作关系;专门配备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专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教学效能。
3.2.1 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科目整合到课程体系中,把《银行从业基础与个人理财》、《职业从业资格考证》科目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职业素养,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并且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用书选定为教材。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校企合作,到企业锻炼,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认真学习研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平时注意搜集历年考试真题,总结考试规律,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多学多练,从而以训练促考证。
3.2.2 加强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从新生一入校第一至第四个学期都有《金融操作技能》的实践与技能训练课程,《金融操作技能》第一个学期为教师教学;第二、三、四学期是在期末进行测试,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多运用实践教学、互动模式、案例教学等方法,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活动,设计出富有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创造性设计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活动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
3.3 对学生的管理
3.3.1 提升学生自信 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延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课堂,在课堂讨论中发掘自身潜能和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足的加以弥补,不断积累金融基础知识。课外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自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首次举办以来该校已连续2届夺得一等奖,学生的金融操作技能在全国遥遥领先,激发学生练习技能的热情,营造学生练习技能的良好环境,增强学生的基本业务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给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不断提升学生自信。
3.3.2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明白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效能感。
3.3.3 实行“双证制” 将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毕业证和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这两类证书才能顺利毕业。给学生适当压力,强化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机结合,共同起作用,让学生逐步增强自学能力,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考证通过率。
参考文献:
[1]李娟,范保兴.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9-90.
[2]王水江.如何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J].改革与开放,2010(9):15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因此有观点认为,未来社会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因此,很多大学开设了金融专业,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而现实是,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尤其是金融这个热门行业,更是相当严峻。为了增加就业的竞争力,考证受到金融专业大学生的青睐。
一、考证的必要性
在多元的“考证热”成因中,就业压力最为突出。金融专业大学生认为多一本证书就等于就业多了一条门路,希望通过考证增加就业机会。随着高校扩招,直接导致大学毕业人数剧增,就业难问题逐渐凸显,甚至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压力所在。面对人才爆炸的经济型社会,一家用人单位在招收人才时,往往希望他能够拥有多方面的技能,专业水平过硬,以减少其为培训新员工工作技能所花费的成本。但是,在单纯提问而无法深入的面试环节中,用人单位无法真正了解一个应聘大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这种条件下他们就会选择通过看应聘者的简历,看他所考的证书,来初步推断他的学习能力和自身已具备的专业技能。金融类企业在招聘时,也多有“从业资格证书”方面的要求。为了给自己更多的筹码,大学生们会选择在大学期间多考一些证书来打基础,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另外通过考证可以提高金融专业大学生自身能力,改善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将自己培养成为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大学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宽口径”,以适应多种就业渠道。而用人单位要求你很专业,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有目的的考取相关资格证书。考证的过程也是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巩固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的过程。通过考证可以增强大学生就业的自信心。
基于以上分析,考证对于金融专业大学生是有益的,学校对于考证也是鼓励和支持的。但考证不能盲目,需要理性对待。
二、金融专业主要职业资格证书
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有证券业、基金业、银行业、保险业、以及企业财会类。相对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的方向相对应,种类很多,有些需要有从业经验。对在校的金融专业大学生来说,主要介绍介绍以下几种职业资格证书。
1.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尽管近几年证券市场的行情比较平淡,但是中国证券行业不断推进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多层次市场发展,将证券行业创新推向纵深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14家,证券营业部4978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规模合计1.72万亿元,同比扩大9.55%。另外,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82家,其中合资公司46家,内资公司36家;管理资产合计36981.17亿元,其中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26549.04亿元,非公开募集资产规模10432.13亿元。证券业和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证券人才的需求。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证券资格是进入证券、基金行业的必备证书,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因此,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从事证券职业的第一道关口,证券从业资格证同时也被称为证券行业的准入证。该考试时间由证券协会每年统一确定,资格考试已全部采用网上报名,采用全国统考、闭卷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通过协会统一组织的基础科目和一门专业科目资格考试的人员,即取得从业资格。通过基础科目和两门以上(含两门)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一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通过基础科目和四门以上(含四门)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二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基金行业是喜欢挑战的金融毕业生的首选。
2.期货从业资格证书
近几年,期货市场发展迅速,商品期货不断推出新的交易品种。2010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金融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期货市场和证券市场联系起来,交易额逐年上升。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期货人才的需求。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期货从业准入性质的入门考试,是全国性的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受中国证监会监督指导,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采用网上报名,机考方式。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为两科,分别是“期货基础知识”与“期货法律法规”上述两科考试通过后,可报考“期货投资分析”科目。相对于证券行业而言,市场更需要既懂证券又懂期货的人才。
3.银行从业资格证书
商业银行提供给求职者的岗位要求相对于证券公司与保险公司要更高,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较为明显。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自2006年试点考试以来,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普遍认可与支持,建立了广泛的行业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实行计算机考试,采用闭卷方式。银行从业考试是机考,有题库,随机抽的题,形式与计算机二级考试相似。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和公司信贷,其中公共基础为基础科目,其余为专业科目。证书每两年需年检一次,证书有效期为证书颁发日期往后推两年,如2010年1月1日颁发证书,在2012年1月1日需进行证书年检。
4.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对于想从事保险行业的大学生来说,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十分愿意接受,更有很多保险公司在网上做出高调的宣传,以高薪赚足大学毕业生的眼球,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加盟,以优化销售队伍结构,更好满足高端人群的保险需求。从毕业生的角度出发,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一度不被看好的保险人行业,也正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营销人员上岗只需持有“保险从业资格证”即可。“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了稳定发展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队伍,落实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而设立的资格测试,是保险营销人员初入保险市场的凭证。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保险基础知识》和《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两本书。
5.注册会计师证书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会计知识尤为重要。注册会计师考试(也称CPA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是目前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注册会计师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等。尤其是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鉴定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还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考试内容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相较于前面几种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度较大,通过率较低。但CPA作为国内金融业的敲门砖是相当有用的,而且通过系统的学习,你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会提升很快,再通过工作经验的锤炼,券商的投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就能得心应手,薪酬也会很高。
另外,金融专业还有国外的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北美精算师(FSA)、注册金融策划师(CFP)等多种证书,考试难度较大,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对在校的金融本科生不太适合。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考证
首先,应理性考证。面对各种证书,大学生该如何选择呢?曾经有金融专业的学生问有无必要考教师资格证,我问她,你想当老师吗,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招聘老师的重要条件里面要求有教师资格证吗?当你不了解的时候,不要盲目考证。考证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就业砝码,那么考证应从自己的专业和就业目标入手,有选择的进行考取。有意去证券行业的,应首先考虑证券从业资格证,有意去期货行业的,应考虑证券从业资格证以及期货从业资格证,有意去银行工作的,应首先考虑银行从业资格证,有意保险公司工作的,可以考虑保险人资格证。另外,考证要兼顾自己的精力与时间,切勿逢证必考,疲于应付。
其次,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学生为“考证”而进行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而现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现有的知识并不能满足将来的发展需求,如果没有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很难顺应知识的更新。大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的持续性。另外考证大部分也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曾经有金融专业的学生问,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是不是把握证券市场的能力就比别人强,我说,不一定。“证书”并不代表综合实力和能力,对证券市场的认识,需要我们去实践,甚至去实战。考证同时应注重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一般都有对新应聘员工的上岗培训,而高额的培训费用导致了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希望应聘的大学生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能直接进入独立工作状态。因此,证书对于很多招聘单位来说只是一个参考条件,而不是必选条件,所以,只有真正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崔量等.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企业导报,2011(17):14-16.
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有证券业、基金业、银行业、保险业、以及企业财会类。相对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的方向相对应,种类很多,有些需要有从业经验。对在校的金融专业大学生来说,主要介绍介绍以下几种职业资格证书。
1.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尽管近几年证券市场的行情比较平淡,但是中国证券行业不断推进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多层次市场发展,将证券行业创新推向纵深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14家,证券营业部4978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规模合计1.72万亿元,同比扩大9.55%。另外,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82家,其中合资公司46家,内资公司36家;管理资产合计36981.17亿元,其中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26549.04亿元,非公开募集资产规模10432.13亿元。证券业和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证券人才的需求。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证券资格是进入证券、基金行业的必备证书,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因此,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从事证券职业的第一道关口,证券从业资格证同时也被称为证券行业的准入证。该考试时间由证券协会每年统一确定,资格考试已全部采用网上报名,采用全国统考、闭卷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通过协会统一组织的基础科目和一门专业科目资格考试的人员,即取得从业资格。通过基础科目和两门以上(含两门)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一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通过基础科目和四门以上(含四门)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二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基金行业是喜欢挑战的金融毕业生的首选。
2.期货从业资格证书
近几年,期货市场发展迅速,商品期货不断推出新的交易品种。2010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了金融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期货市场和证券市场联系起来,交易额逐年上升。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期货人才的需求。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期货从业准入性质的入门考试,是全国性的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受中国证监会监督指导,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采用网上报名,机考方式。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为两科,分别是“期货基础知识”与“期货法律法规”上述两科考试通过后,可报考“期货投资分析”科目。相对于证券行业而言,市场更需要既懂证券又懂期货的人才。
3.银行从业资格证书
商业银行提供给求职者的岗位要求相对于证券公司与保险公司要更高,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较为明显。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自2006年试点考试以来,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普遍认可与支持,建立了广泛的行业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实行计算机考试,采用闭卷方式。银行从业考试是机考,有题库,随机抽的题,形式与计算机二级考试相似。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和公司信贷,其中公共基础为基础科目,其余为专业科目。证书每两年需年检一次,证书有效期为证书颁发日期往后推两年,如2010年1月1日颁发证书,在2012年1月1日需进行证书年检。
4.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对于想从事保险行业的大学生来说,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十分愿意接受,更有很多保险公司在网上做出高调的宣传,以高薪赚足大学毕业生的眼球,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加盟,以优化销售队伍结构,更好满足高端人群的保险需求。从毕业生的角度出发,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一度不被看好的保险人行业,也正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营销人员上岗只需持有“保险从业资格证”即可。“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了稳定发展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队伍,落实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而设立的资格测试,是保险营销人员初入保险市场的凭证。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保险基础知识》和《保险中介相关法规制度汇编》两本书。
5.注册会计师证书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会计知识尤为重要。注册会计师考试(也称CPA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是目前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注册会计师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等。尤其是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鉴定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还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考试内容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相较于前面几种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度较大,通过率较低。但CPA作为国内金融业的敲门砖是相当有用的,而且通过系统的学习,你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会提升很快,再通过工作经验的锤炼,券商的投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就能得心应手,薪酬也会很高。另外,金融专业还有国外的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北美精算师(FSA)、注册金融策划师(CFP)等多种证书,考试难度较大,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对在校的金融本科生不太适合。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考证
[关键词]网络系统整体性动态性协同发展
开展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公共行业合作,是中国银联厦门分公司(简称厦门银联,以下同)提高市场拓展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拓展了银行卡应用领域,实现通用好用,还让厦门市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安全、便利、快捷的银行卡优质服务,体现银联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
一、业务介绍
厦门的银行卡公共支付业务系统已经成为一个跨银行的以代收代付业务为主的综合处理系统,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基本业务的实现方式、流程,其他终端缴费渠道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批量代收。是指公共支付业务处理中心采用标准化文件的方式,定期在收费单位和银行间传递委托人委托和缴费信息,并实现资金从委托人银行账户向收费单位结算账户流动的结算方式。
2.实时代收。实时代收是指公共支付业务处理中心实时在收费单位和银行之间传递委托人信息和缴费信息,确认委托是否成功、缴费是否成功,并实现资金从委托人银行账户实时扣取,并通过银行同城清算系统向收费单位对公账户入账的一种结算方式。
3.代付业务。工资业务是一项典型的代付业务,采用的是批量传送文件的方式,实现资金由单个账户向多个账户的转账过程,对银行卡而言,是反向资金流的应用。工资业务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现由职工自主选择银行卡,并在工资的同时,同步实现代扣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另外还有社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信托公司理财资金的退本分红等。
二、公共支付类增值业务产生背景
1.主要外因。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独立开展代收代付业务不仅承担很多免费工作,还需要面向多家收费单位,增大了银行成本,银行充当了客户与收费单位的联系人,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影响银行的主营业务。银行为了拓展缴费业务,不得不自行研发相应系统,增加了银行的负担。
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普及,银联跨行网络的成熟应用,为公共支付中心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何更大限度、更大范围地发挥网络功能优势,服务社会大众,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已成为一种社会需要,而这些功能的实现由银行卡网络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来承担也更为合适的。
2.主要内因。拓展公共支付业务的内因是适应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为充分体现银行卡联网联合、通用好用的专业优势,利用已经构建的相对完善的银行卡网络转接平台,积极开拓公共支付业务,丰富业务品种,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达到业务量的整体发展,彻底改观银行卡的受理环境。
三、发展公共支付业务的意义
1.对厦门银联的意义。厦门银联的代收付业务系统保持了多项的国内首创,其中许多应用案例直到今天仍保持国内惟一的典型应用。(1)发展公共支付业务是传统POS业务的重要补充,能够进一步扩大银行卡应用范围,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对主营业务产生积极有力的影响。(2)发展公共支付业务充分体现银行卡联网通用、联合发展的宗旨,响应国家“通用好用”的银行卡发展政策,符合国家利益、群众利益。(3)发展公共支付业务为提高公司效益找到新的增长点,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4)解决当地市民缴费需求,替群众办事为政府分忧,加强了与当地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市民的互动。
上海、天津、广州、成都、长沙、深圳、宁波、新余等地结合地方特点,推动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取得突出成效;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银行发挥大行优势,率先实施金融IC卡战略,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努力按要求履行责任,根据自身特点推进金融IC卡工作;中国银联高度重视与金融IC卡应用相关的基础设施工作,在转接清算、受理环境、风险体系、产业资源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支持保障措施。
李东荣强调,推广金融IC卡应用要始终坚持利国利民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一是在投入问题上,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对金融IC卡应用实施资源战略化倾斜,在迁移改造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快速小额消费应用要合理先行投入,努力消化成本,避免产业升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二是在发卡上,要坚持主要以金融IC卡加载行业应用的方式开展合作,避免形成“一人多卡、一事一卡”的局面。三是在受理上,要坚持开放、通用、多家行参与,不另设门槛,不增加新的行业壁垒。四是在服务上,要强调保证质量和应用安全,不盲目追求规模,防止配套服务措施的脱节,同时,要继续加强对现有磁条卡的风险管理。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信用制度形成的历史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信用管理体系模式。从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的建立过程来看,西方国家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可以分为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主导、企业为主导和特许经营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具特色。
(一)以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主导的模式
通过政府建立公共的征信机构,强制性地要求企业和个人提供征信数据,并立法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这种模式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银行同业信贷登记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征信数据登记的内容包括企业信贷信息登记和个人信贷登记。中央银行建立全国数据库的网络系统,征信加工后形成的产品主要供银行内部使用,服务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及货币决策。管理机构是非赢利性的,直接隶属于于中央银行。二是政府直接投资和管理的经营模式。即主要由政府出资组建征信机构并对其实行直接经营管理。其特点在于,能够在公共数据比较分散或缺乏的条件下,由政府协调社会各方面,强制性地让各部门将各种数据公布出来,以便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各种力量迅速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征信数据库。这种模式以欧洲部分国家为代表,如德国、法国等。
(二)特许经营模式
由政府建立征信数据库,然后由指定的公司进行商业化经营,或者由政府指定的具有从业资格的民间企业建立征信数据库,并进行商业化的经营。其特点是,由政府负责建立征信数据库,但又不直接经营,而是交由民间企业进行商业化的运营,兼具了政府和企业自由经营的特点。这种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由银行协会建立的会员制企业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组成信用管理体系,日本银行协会建立了非盈利性的银行会员机构“日本企业信息中心”,会员银行可以共享信息。
(三)企业为主导的经营模式
由企业依法经营信用调查和管理业务,政府不直接参与经营,但通过立法对其进行约束。其特点是,从业者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来建设数据库和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竞争机制促进了服务范围的扩大和质量的不断提高,非常有利于征信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企业为主导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作机制,由民间投资建立商业性征信机构的模式。
二、美国现行社会信用体系
美国信用体系于19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经过1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发达的信用服务业为主要标志的成熟的市场主体、完善的法律体系、健全的中介机构和有效的管理体制。
美国的信用服务机构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从事个人信用服务机构,主要业务是向客户提供记录消费者还款历史的信用报告、来自司法机关及其它方面的公共记录、按一定规则整理的信用数据以及各类消费者的信用评分,供各种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雇主单位作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企业资信服务机构,是对各类企业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级等资信服务的信用中介机构。三是为企业融资服务的评级机构,主要是对国家、银行、证券公司及上市大公司的信用进行评级。美国的信用服务业高度发达,信用体系健全,信用产品和服务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极大便利,扩大了社会消费,维护了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美国信用体系的特点:
(一)尊重经济规律,突出市场的主导作用
美国信用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因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居民贷款消费基础上产生的巨大信用消费需求。美国在信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强调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来运作。
(二)逐步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信息服务业的法律体系,将信用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纳入法律范畴。
(三)联邦政府对信用服务业建立了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
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对个人征信机构的监管。涉及商业银行和存款类金融机构信用管理和评级的业务监管机构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货币监理署,涉及资本市场评级的业务监管机构是证监会。
(四)组建信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美国的信用服务行业协会是在信用交易发展基础上,根据信用服务企业的要求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影响较大的信用行业协会有:全国信用管理协会、消费者数据业协会、美国国际收账者协会、美国银行公会等。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联系会员单位,为业内的信用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场所;进行政府公关或议会的院外活动,为本行业争取利益;开展专业教育,举办培训、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等活动;制定技术标准;为客户提供商帐追收服务和决策咨询服务等。
(五)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美国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的主要措施,一是把交易双方失信者或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失信行为,扩大为失信方与全社会的矛盾,从而对失信者产生强大约束力和威慑力。二是对失信者进行经济处罚和劳动处罚。三是司法配合。由于美国的信用交易十分普遍,信用制度完备,使得缺乏信用记录和信用记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和个人被披露于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而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六)开放信用信息,规范信用产品的使用,保持信用产品客观公正
美国法律对于正常取得企业资信调查征信数据没有任何限制;对于消费者个人信用数据的传播,法律规定除个人隐私外都可以采集,信用局收集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不需要经过被记录者同意,大多数授信机构也会将消费者的不良记录主动提供给信用局,使失信消费者的信用记录增加负面信息。
三、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信用体系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加快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加强总体协调,建立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
首先要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形成覆盖全国的基础信用信息服务的网络。推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披露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提高政府各类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尽快实现银行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工商登记信誉管理系统以及税务、质检、公安、司法、海关、证监等部门和各类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和依法向社会的公开披露。逐步形成政府、协会、企业、中介不同层面的、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尽快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
应尽快研究制定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步规范信用信息采集、披露、使用等行为,规范信用服务机构的运行规则,使信息公开、信息公共服务以及信息监管法制化。加强征信市场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失信惩戒制度,使失信行为受到法律的惩罚。抓紧信用服务行业市场准入及标准化的制定工作,加快《征信管理条例》的出台,制定《信息披露条例》和《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规范社会征信机构业务经营和征信市场管理。
(三)按市场运行规则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开放征信服务市场
二、农村金融发展禀赋缺陷的原因探析
综上看来,靖远县农村金融发展存在众多缺陷,处于弱势发展状况,究其原因,除了“三农”先天弱质性、农村金融制度设计、金融价值取向等因素外,还存在一个共性的根源性因素,那就是农村金融具有一定的“准公共性”,而这种“准公共性”一直以来未有效得到公共财政政策相应的补贴或弥补,从而导致了其弱势状况的形成。(一)“准公共性”的分析。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根据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将所有物品进行分类:一类是私人物品,既具有排他性也具有竞争性;第二类是纯公共产品,既具有非排他性也具有非竞争性;第三类是准公共产品,包括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产品、消费上有竞争性但无法有效排他的公共资源类产品、以及具有较大正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现实生活中包括农业经济在内的不少产品和服务由于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性,都可认为是准公共产品或服务,承认这一“准公共性”,有利于深入解释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三)农村经济具有“准公共性”。从我国现阶段实情来看,农村经济和农产品体现了上述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可称之为准公共产品,这可以从其三个特性来论证:(1)外部性。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所以农产品及农业生产就带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即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2)贡献性。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国家通过人为地提高工业产品价格与农产品价格的差距(“剪刀差”政策),使农业为第二、三产业长期提供廉价的食品和原材料,为工业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即使是当前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农业的天然劣势和工业生产的效率优势,“剪刀差”现象仍然存在。(3)弱质性,农业经济的先天弱质性需要政府支持和保护。如农业生产所需资金大、回收慢,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巨大,私人投资难以承担、也不愿意承担,同时农业生产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但其高风险并未带来高收益,相反,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趋高导致农业比较收益较低。(四)农村金融事实上承担了一定的“农业补贴”。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并把农业当作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予以实施、当作准公共部门予以足够的支持和保护,以此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这种支持和保护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中,最普遍的是采取“农业补贴”的形式,农业补贴的实质是国家为了补偿农业因为“剪刀差”、外部性等导致的损失而对农业进行的应有“赔偿”。而我国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农业补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农业经济依靠自身投入难以完成原始积累,在农业经济发展巨大的资金需求中,农村金融事实上承担了部分应由国家负担的“农业补贴”,由于这种隐性补贴(即暗补)的存在,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的“农村金融供给”可定位为“准公共服务”,也即农村金融具有一定的“准公共性”。这种“准公共产品”所承担的暗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低收益率。受农业经济比较效益低的影响,农村金融的收益率也较低,加上农业贷款点多、面广、金额小,其管理成本远高于城区及大额的贷款。(2)高风险性。由于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经济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容易转嫁到农村金融上,农村金融风险要高于其他产业贷款。(3)正外部性。由于农村经济总量小,农村区域的金融机构网点往往微利经营,据测算,靖远县金融机构网点的存款保本点在2000万元至3500万元之间,而在靖远县农村区域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网点存款额低于这一标准。由此可见,农村机构网点在提供金融服务中,更多的是满足“三农”的基本金融需求,在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社会效益明显高于经济效益,从这种角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正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16)01-0045-04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16.01.11
笔者在常州某职业学院从事会计从业资格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但是近几年的考证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将从课程定位、教材分析、教法探索、学法建议、课程展望5个方面来探索该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课程定位与教材分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常州某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意识,提高会计道德素养,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对会计基本技能教育与训练、出纳实训、企业环境与会计认知、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后续还将深入学习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课程。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试行会计从业资格的无纸化考试,第一批试点城市包括常州、扬州、镇江。从无纸化考试以来,考试题型、题量、时长不断变化,考试要求不断在改革。从2014年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时间由每年1次变为每年两次。因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新版)正处于对接和测试阶段,故2015年上半年仍延用旧版的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2015年下半年开始使用新版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在教材上,我们使用的是根据最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的,于2015年4月出版的教材。这本教材并不适合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作为考试用书过于理论和书面化,没有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这是课程团队需要改进的地方,后续会征订适合五年制高职的教材,并配备考试习题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有两大知识体系:一部分为财经法规,包括会计法律制度、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意识。另一部分为会计职业道德,从道德层面规范会计行为。教学过程中,我们强化每个知识点的训练。除此,学生利用手机也可以进行学习,关注的有关会计类的微信平台,让他们时刻能了解财会动态,也能进行习题的训练。2014级会计专业五年制高职班的学生正备战明年上半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授课过程中也给学生推荐了几本习题集,可以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后的寒假期间作为考前的强化训练。但是,不断变化的考试,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要求比较高。往往教材上新增和变化的内容,还没有配套更新的习题资源。所以课程团队也在自编相关的习题资源,供学生练习。
二、教法探索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如笔记本电脑、ipad)、实物教具、微课视频等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在教学方法中,课程团队主要运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提问答疑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几种方法也可以相互结合。(一)案例分析法例如讲授税收法律制度中的税款优先原则时,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学后,自行找出案例的结论并总结成表格,如表1所示。(二)任务驱动法在任务驱动方法下,课程团队主要通过“讲解演示、现场实操、检查指导、案例练习、展示点评、学生评价”等过程展开教学,还可以辅助微课等工具,也可与翻转课堂结合在一起运用。(三)翻转课堂在授课过程中,课程团队还会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有组长。由课代表建立“财经法规讨论群”,每个组长都是群里的成员。老师在上课前提前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学生在课后准备,组长将组员成果拍摄成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通过QQ汇报本组成员完成情况,展示学习成果,反馈出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进行教与学的互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控制手机QQ的使用,只有组长才有使用的权利,汇报结束后必须和其他同学一样,将手机放入黑板旁边的手机袋。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该项票据是商业往来中一项重要的结算工具,通过支票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票据的填制有了基本的了解,如何举一反三,运用于银行承兑汇票,是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团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1.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教材银行承兑汇票的相关内容;(2)模拟银行承兑汇票使用过程中的人员角色,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位组长,组内设立5个角色: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企业A,承兑银行B、收款企业C和被背书人D及其开户银行E。过程中由出票企业A填写,并交B银行承兑后交由收款人C,C又转让给被背书人D,D最终向自己的基本存款开户银行E提示付款。(3)印制任务材料(案例、空白票样、各类章)2.课中实施(1)提出任务。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最常见的使用流程,提出本节课的总任务——学会银行承兑汇票的填制与使用,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情境。(2)实施任务。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自行填制银行承兑汇票。学习小组内分角色相互讨论、分析,尝试根据任务材料互助完成填制和流转银行承兑汇票,教师巡视各学习小组练习情况。(3)反馈任务。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中,通过组长汇报本组成员完成情况,组长通过QQ把每组填制的银行承兑汇票上传至QQ讨论组,反馈出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进行教与学的互动。3.课后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理想,个别小组在填制过程中会出现日期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填写、金额错误、选错章、印章模糊不清、背书不连续的情况。而部分小组在填制过程中发现自己填制错误后,使用修正液、胶带纸等不正确的修改方式,这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强化和提醒学生注意的。(四)提问答疑最后一个方法也很重要。“提问”其实就是阶段性的考核,比如(1)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舞弊,2年内不得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内(含5年)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终身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对于伪造学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资历证明,或者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的,由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吊销会计专业技术资格,2年内不得参加考试。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中所有不能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归纳在一起,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提问,起到复习和强化的效果。“答疑”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解答学生在阶段学习中的疑惑,根据他们反馈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学法建议
纵观以往考证失败的原因,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准备时间不足是主要原因。建议学生增强信心,课程的难度并不是让人高不可攀的,既然决定了考,就做好吃苦的准备;重视学习资料,教材、习题册、光盘;关注错误,重视弱点,温故而知新;重视学习方法,会看书,带着思考学习,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口诀法和联想法科学记忆。(一)善于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把重难点的知识归纳成表格进行记忆,如表2所示。(二)口诀法在掌握会计法律制度中13种违法行为相关责任主体应承担的罚款金额时,可以将其归纳成三大类,第一大类10种,单位三、五(即三千到五万),个人二、二(二千到二万);第二大类2种,单位五、十(即五千到十万),个人三、五(三千到五万);第三大类比第二大类多了五、五(即五千到五万)。通过口诀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联想法在掌握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的内容时,即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担任出纳工作。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直系亲属进行理解和记忆。出纳不能从事的工作以及记账人员不能兼任的工作也可以用相同的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投资体制改革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6月20日
改革开放以来,在投资与投资有关的体制方面颁布和推行的改革政策和措施超过40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投资体制改革。2004年7月,国家公布新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主要目的是改革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行企业自主投资,自负盈亏,银行自主审贷,自担风险。《决定》规定,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政府只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实行核准制,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但人们普遍认为,与金融体制、财税体制等项改革相比,投资体制改革是滞后的。
一、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投资体制主要特征
1、企业是真正的投资主体,是投资体制的基础。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是真正的投资主体,以下几个特点足以表明企业是真正的投资主体:其一,企业投资完全由企业依据市场状况自主决策,政府不干预企业投资;其二,企业投资主体的责、权、利三者统一,并承担全部风险;其三,绝大多数企业的项目的审批和立项程序全部在企业内部完成,无需上报和层层审批;其四,企业投资的数量和投向完全由市场调节,虽然有时要受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但政府的产业政策也是根据市场变化来制定。
2、发达的金融业和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宽广渠道。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也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在间接融资方面,发达的金融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诸多的方便条件和服务。其显著特点是:(1)金融机构数量多,资金充裕;(2)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条件,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这方面日本的银行做法尤为突出。
3、服务型政府是引导企业投资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政府一般都不干预企业的投资,但又十分重视企业的投资,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多种有效的措施为中小企业投资服务。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其具体做法是:美国政府成立了专门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机构――小企业管理局(SBA)。SBA支持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向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提供担保帮助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
二、加快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建议
1、改造国有投资主体,大力培育非公有经济投资主体。在抓紧做好国有投资主体改造的同时,要大力培育非公有经济投资主体。非公有经济投资主体比国有投资主体更容易做到投资责、权、利的统一。(1)提高投资规划的权威性;(2)重视使用经济手段;(3)实行严格的法律约束;(4)建立有效的投资信息导向制度。
2、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完善政府服务职能。(1)依据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投资方向;(2)及时收集、各种投资信息,为企业投资提供信息服务;(3)规范市场准入,制定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抑制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4)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为企业、社会投资提供必要的基本条件;(5)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3、提升中介组织的功能,为社会投资提供优质服务。(1)各类中介组织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吸收优秀人才从业,严格审查从业人员的资格;经常开展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道德、业务方面的素质;(2)各类投资咨询单位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防止出现明脱暗不脱、变相脱钩等现象,以保证咨询评估的客观、公正性;(3)尽快建立、健全各行业协会,并使其成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4)行业协会应协助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如凭借行业协会掌握的各类经济信息,为中小企业找到好的投资项目等。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到我国现阶段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没有配套的法律作为保障、没有足够多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支撑和缺乏行业自律和相关的专业人才;其次,分析了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可以带来的好处,可以规避信用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减少犯罪的发生;最后,借鉴西方国家的个人征信发展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需要从加快征信立法、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以及建立失信惩罚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个人信用 征信体系 征信监管
征信(Credit Reference)是指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M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服务,帮助信用交易双方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1]。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在迅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因为缺少贷款人过去的个人信用信息,无法准确的判断每一个人的资信情况,从而产生了巨额的坏账损失。由于个人的信用的缺失而产生的大额损失,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和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刻不容缓。
一、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来看,我国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中有政府的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已经有了一定的政策、法律基础和发展空间,也在逐步建立个人征信中介机构,但是远远还没有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目标。总体上来说,现阶段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首先,我国的征信立法工作起步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如在2005年10月,正式开始实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保存及使用等方面做了相关的要求,用来确保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除此之外,也只有少数几个省市出台了与之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其次,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支持个人征信信息数据的开放,只有实现了个人信息数据开放,有了准确的数据源,我们才能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实现个人征信信息的共享,在我国由于商业银行的保密条款限制了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获取,制约了商业银行的个人信用数据很难向征信公司开放。再次,缺少切实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
(二)缺乏大量个人信用数据制约我国个人征信业发展。研究发达国家的征信行业的发展过程,一个国家在个人资信信息数据是否能“透明”是该国征信行业发展的关键,征信公司是否能通过公开、合法的途径获取个人征信信息数据,是保障一个国家征信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现阶段,完整的、合法的个人资信信息数据主要还是来自于政府部门和机构、公共事业收费单位和商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征信公司还不能公开的获取政府部门和机构所拥有个人信息,而联合征信也只有在公共事业、银行、电信等少数几个部门间进行。所以总体上来看,现在我国和个人资信有关的数据几乎是“小圈子”,不对外开放,这个现状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个人征信业的发展。
(三)行业自律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行业协会是一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促进行业内的交流、维护行业的利益、加强行业自律等。我国的个人征信行业还没有与之相关的行业协会,个人征信行业自律不足。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如征信报告的具体格式要求、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标准)和行业规范,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行业人员的交流更是无从谈起。同时,我国的征信行业起步较晚,相关的从业人员较少,大多数高校还没有设立和征信相关的专业,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和征信相关的课程,这些原因导致了行业专业人员数量稀少、专业技能不高,缺少复合型的信用管理人才。这些方面严重的制约我国个人征信业的发展。
二、建立良好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意义
个人信用征信制度要求第三方在对个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利用、管理活动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人信用对个人来说,一个人以前的信用记录想当于个人的另外一张身份证,可以清楚、快速的了解个人经济行为;个人信用对社会来说,个人信用在推广信用卡,改革结算支付制度,发展电子支付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个人信用对国家来说,国家制定相关的个人征信政策必须要对个人资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落实和体现民意。在这些方面,个人信用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具体的来说,可以减少及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预防和发现违法犯罪和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法人后,各法人机构搭建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但是目前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是不完善的,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内部人控制度没有根本改变,一言堂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行业管理缺失。由于目前主要是由县联社行使行业管理职能, 但是县联社所辖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信社数量众多,而县联社的从业人员数量有限,自身既要经营,又要实施行业管理,自然对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力不从心,顾此失波。虽然目前一些地区已成立地(市)级联社,但对农信社的管理也并不到位。
2、产权主体不明,管理体制不顺
一是我国合作金融产权改革尚未到位,作为农村合作金融主要形式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着产权模糊的问题,影响到它在市场环境下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股本金大部分是在其成立初期为了落实合作制度而募集的,股民出资额很小,且极端分散,很多股民的出资额只有1元钱,因此对信用社的经营并不关心。这是形成目前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不明的主要原因。农村银行机构组建步伐迟缓, 农村银行机构在数量上仅占农村信用合作社的3. 59% 。二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摇摆不定。农村信用社自建国以来随农村体制变化经历了多次改革。“”期间下放,后又委托农行代管, 实际上成为农行的下属机构,1996年底行社“脱钩” 后, 成立农金改办进行管理, 但随后农金改办又并人人民银行, 现在部分地区又成立了地( 市) 联社行使行业管理职能, 一些省份成立了省级联社、协会。多年来的不明确的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农信社的健康发展。
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1、管理过于弱化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逐步推进,部分信用社在资产质量、资产数量和盈利能力上都得到显著提高,一些指标较好的信用社已经改组为商业银行。监管部门认为条件好的农信社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与约束能力,因此要求省联社要转变职能、弱化管理、强化服务、尊重法人自,对条件好的农信社,尤其是农商行少管或不管。但笔者认为在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放松对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还为时过早。
2、脱农倾向严重
一些农信社改制为商业银行后,不甘被局限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范畴,有一种要在短期内做大做强的冲动。在体系内,急于切割和农村金融行业的关联,依靠地方政府强势的政治力量,抵制省联社统一的行业管理。
转变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建议
按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必然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的。因此,转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要理顺市场关系,分清市场主体,使农信社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进行运作,才能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这是转变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模式的基础。其次,政府必要时需给与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定的支持和保护。因为农信社规模较小,在参与市场竞争时是弱势的一方,势单力薄的农信社极有可能在现代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遭到淘汰。最后,作为小法人机构的农信社需要建立一个行业联合体来代表他们的利益。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农信社发展模式的改革必须兼顾商业性、公共性和弱势性,缺一不可。
调整股权结构,规范法人治理
建议按“ 金字塔” 型方式建立自下而上的全国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明晰产权关系。通过层层由下而上入股的形式, 建立基层农信社县( 市) 区联社 地市级联社省级联社全国总社的组织架构,并取消农信社的一级法人资格,实行县联社级法人,财务统一核算、人员统一调配、财产统一管理、资金统一调度和税金统一缴纳, 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单个信用社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的缺陷, 而且有利于发挥农信社的整体优势,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增强从业人员队伍素质
首先要选送一批业务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人员去各大专院校进行培训。其次要扩大在岗培训范围,加大在岗培训力度,使从业人员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 得到经常性的培训,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要公开招录大批具备较高学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充实到农信社的从业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