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0: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行为规范总结

篇1

一.社会发展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矛盾冲突

 

1.大学生纪律规范与行为道德方面存在的矛盾。在学生的纪律与道德方面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学生的生活方面。例如: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在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十八岁入学,二十二岁毕业。根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谈恋爱是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的,甚至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加,到了大三、大四的学生甚至可以步入法定的结婚年龄。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讲,大学生恋爱的行为并不受我国法律的约束。如果期间发生了类似于性关系的行为,也只是道德方面的问题。然而,学校设立的纪律规范,就是为了约束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然而,大学生恋爱发生性关系甚至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在校方看来,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行为,必须要根据学校的纪律规范给予惩戒。但是,从法律的角度上来看,学生的行为只要是双方无条件的共同意愿,就不涉及到法律问题,反而是学校的干涉行为,对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犯。因此,大学生的纪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之间便存在了矛盾与冲突。

 

2.大学生纪律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在纪律规范与法律规范间存在的矛盾,范围较大,主要涉及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学生的学业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发生违法行为,按照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相关规定,该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刑法,应当给予相应的法律处分。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违法行为,按照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来看,学校应该在法律处分的基础上追加学校的纪律处分,以儆效尤。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学生在接受了法律处分后,便可规避学校的处分,不仅影响了学校纪律对学生的约束力,还使得法律的形象受到了影响。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相互关系

 

1.以法律规范为依据。由于我国在校大学生,已经到了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因此,在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时候,要以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免出现法律行为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的混淆,任何行为规范的制定,都不能违背法律规范的要求。

 

2.以道德规范为基础。道德规范是在道德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行为规范,主要对人们的信念、习惯等行为进行约束,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其道德行为规范必须要符合我国公民所遵守的公共道德规范。而法律规范则是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与道德规范相比,法律规范更具有强制性,而道德规范更多的是通过思想上的引导以及舆论环境的影响来实现规范的效果。由此看来,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3.以纪律规范为保障。高校设立纪律规范的目的在于建立稳定的校园秩序,约束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然而,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应该享有合法公民的一切法律权利与义务,既不能有特殊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合法的权利。因此,大学生的纪律规范的制定,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体现出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要求。通过纪律规范的建立,为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大学生的行为规范

 

1.高校大学生行为规范必须具备充分的合法性。在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大学生相关行为规范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该行为规范必须要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建立,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对于规范中存在的侵权条例要及时进行更正与修改。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违法、犯罪行为,除了法律上的相关处分以外,学校应对违法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并将公安机关及学校的处罚结果计入学生的档案之中,以免出现学校处分与法律责任的相互矛盾。

 

2.高校大学生行为规范必须具有正当性。在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要确保其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要确保行为规范符合实际的要求。以相关法律条文为指导,确定规范的基本内容,以诚信教育作为突破口,确定基本机制,不能使用行政的权利去扼杀学生的道德潜力。

 

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合理性,在制定行为规范的同时,要突出学术规范的重要作用,坚决抵制伪学术的行为,实现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真正价值。

 

四.总结

 

篇2

2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制度作出创新

2.1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可以分为管理方法的创新和管理技术的创新两个方面。在管理方法的创新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做到人性化、规范化以及差异化。人性化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功利工作应当体现出多层面、个体化、强调双向互动与交流的指导方式,不仅要重视通过直接的教育管理来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同时要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来实现隐形教育。规范化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利用学校内部的制度规章以及学校外部的法律和道德来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实现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差异化要求高职院校能够以学生资质与条件的差异对学生开展分类别、分层管理;在教育管理技术的创新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使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技术来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对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以及应用来推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成效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包括学生后勤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综合素质评测系统等。

2.2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团队的打造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团队的打造中,不仅要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同时要强化学生管理干部的参与,从而体现出学生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要认识到辅导员自身的能力水平对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于辅导员队伍应当从人员的聘用、使用和辞退三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在聘用中,有必要设置严格的准入标准,包括学历要求、从业资质要求、基本素质要求、思想政治素质要求等。其中基本素质要求应当体现出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的重要地位。同时高职院校有必要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并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学习意识,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以及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高职院校要肯定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同时对学生干部所具有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强化,让学生干部发挥出模范作用。另外,干部选拔制度以及干部培训制度要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定,通过树立教师监督制度和学生监督制度来对学生干部行为以及工作作为做出评价,从而推动学生干部在参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

篇3

1、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生活、学习、交往和发展的的基本保障,也是他们将来融入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帮助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摆脱心理困扰并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高校提升育人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21世纪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生入学教育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中学的应试教育与高考的压力,进入高校后压力过度释放,学习与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一定的心理心理不适应或心理障碍。高校辅导员在组织和开展学生工作的同时,要尽力了解和掌握新生的思想状况,尤其是心理状况,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作为重中之重,科学地去组织和实施,做到有针对性地及时疏导和沟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渠道以及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还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来组织和协助所在学院(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又需要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实施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既要有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又要有课堂知识,还需要与科普宣传等活动相结合。

2、人身安全教育校园安全稳定是学校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大学新生们刚从中学进入大学校园,离开父母的呵护,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他们涉世未深,但对学校周围和外界环境又充满好奇,急于去了解和探索。但是,在新的环境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疏于防范就会发生安全问题。对于安全问题,“与其补救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必须进行人身安全教育。新生安全教育,无论对于学生的个人人身财产安全,还是对于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人身安全教育中,辅导员要树立“说了不听也要说”的观念,不能因为学生不愿意听或者态度冷淡而放弃说服教育,而是要创新教育方法,提高说教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比如针对校园防火教育,邀请消防队的官兵现身说法,以具体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道德教育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0)》的精神和要求,在未来十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有更大发展。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自觉履行公民的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应有之义,也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父母的孝顺;二是与他人的相处。“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尽的义务。新生们步入大学校园,离开父母,开始了相对独立的生活。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让学生们也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通过道德教育,使大学新生更能体恤父母的艰辛,从而尊敬父母、感恩父母,并由此而勇于承担家庭以及社会责任。作为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对父母的孝顺是其履行其他各项公民道德的基础,也是做人之本。另外,大学生进入大学需要面临人际交往的改变。与中学时期不同,在大学期间学生们的交往范围、交往方式和交往需求都变得更加成人化、多样化、复杂化。比如宿舍成员的相处关系问题,大学宿舍一般是8人间、6人间或4人间,宿舍成员也是随机安排,来自于全国各地,因此同宿舍成员在性格、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宿舍成员在大学四年期间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朝夕相处容易产生一些矛盾纠纷。通过德育教育,教育新生以宽容友爱之心与宿舍其他成员和睦相处,相互之间建立起团结互助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正确处理自我和他人、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这样才能保证新生们在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并形成深厚的同窗之情。待到毕业时,不仅收获知识的文凭,而且收获同学的友情。高校辅导员应该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新生开展道德教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最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专业学习教育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以学为本,但不只是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在大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大学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的场所,更要为学生们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新生们选择自己在大学中的专业时,往往因志愿填报和调剂等原因,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甚至不太满意。这些会导致学生们对大学所学的专业存在情绪问题,进而导致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影响他们今后在大学的学习和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在新生入学期间帮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所学的专业,产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巩固专业思想。专业学习教育首先要进行知校爱校教育,只有了解了所在大学的校史校情,才能以学校为荣,信任学校能够将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另外,要对所学专业有初步的了解,比如需要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体系结构、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所学专业的发展历史和今后的工作前景等,这对新生们激发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也有很大的作用。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后,可以邀请专业系主任对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介绍,也可以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与新生座谈,介绍学习经验和方法。工科专业还可以邀请企业家和企业技术骨干作讲座,安排走进企业看一看等活动,让新生切实了解专业的实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当然,作为已经完成学业的辅导员,也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可以针对一些学习吃力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通过专业学习教育,不仅有助于新生树立专业思想,而且有助于新生养成勤奋的学习态度、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

5、行为规范和纪律教育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成长是高校辅导员的根本职责。作为学生管理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需要对新生进行行为规范和纪律教育,为今后的四年管理打好基础。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行为规范文明,是成为合格的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校纪校规则是大学生在校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制度保障。新生步入大学殿堂伊始,乃是行为规范和纪律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们刚从中学时代的家长和老师监管之下,进入大学校园,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在很多方面需要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就制度而言,各高校都制定了关于大学生行为规范准则以及学籍管理等方面的校纪校规。对新生开展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一般做法是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使新生们尽快掌握和了解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规章制度,比如学籍管理、学位授予、考试纪律、评奖评优、宿舍管理、违纪处理等等。通过学习《学生手册》可以帮助学生们明确学校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让他们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熟悉相关的校纪校规。规章制度的学习与熟知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辅导员应着重引导新生崇尚文明,认识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强化自律意识,产生正确的行为态度和行为评价能力,从而形成自觉、自制、自理、自立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引导学生自觉地以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从根本上预防某些突发事件的产生。

篇4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Education of Behavior Cultivation

of Lower Grade College Students

ZHENG Shuyue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Currently mental statu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positive in general. However, the situation is far from optimistic. The figure of unnatural death among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keep rising, which has coming to be a prominent problem to the mental educ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to enhance education of behavior cultiv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lower grade stu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 a healthy behavior habits and moral character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is the key to the solution to the puzzle.

Key words lower grade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cultivation; education

作为90后的低年级大学生群体,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新构建的关键时期,往往会遇到迷茫困惑、目标精神匮乏、自律缺失、心理亚健康、自理能力差等问题,能否成功实现自我蜕变,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在工作实践中认真总结思考,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行为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锻炼独立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健体魄等。

1 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开展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特殊性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行为养成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加强行为养成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在校大学生一般都是“90后”,他们伴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成长,新媒体和信息化带来了多元思潮冲击,再加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由家长代办,没能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没有形成“不需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很多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上网成瘾、厌学逃学、打架斗殴、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日常行为失范现象也随处可见,比如不讲卫生,随地吐痰;在图书馆、自习室大声喧哗;在食堂进餐不排队;上下课在教室门口拥挤,不懂先出后进原则,在楼道或路上行走,不懂遵守靠右走原则;师生狭路相逢时,不懂尊敬师长,让老师先行等等。此外,大学生中还常出现同学关系紧张、心理问题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诚信意识、不懂勤俭节约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校的育人效果,所以对大学生加强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刚进入大学的低年级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性格尚未形成,易于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很强,此时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行为养成教育实质就是综合多种教育方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行为养成教育开始,从学生的仪表仪容,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日常生活的细节抓起,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针对性地展开,最终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低年级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应该由社会、家庭和高校共同完成,所以,目前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施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发挥育人功能的效果有限,主要归因有:

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多种利益矛盾凸显,多元思潮冲击着大学校园,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浪潮中,原有的道德体系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社会道德素质教育缺失,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削弱了学校行为养成教育的效果。

二是教育观念存在误区。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升学成为衡量学校和学生的唯一标尺,学校和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放在第一,而忽视了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导致当代大学生依赖性强、忍耐力差,缺乏独立处理矛盾的能力。此外,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家长以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就放松了管教。家长主动和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很少,有的甚至没有一点联系,这种家长教育缺失的情况,对于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非常不利。

三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新的课题。手机、电脑的在大学生中覆盖率高,新媒体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和娱乐手段,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自制力较差,辨别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强,产生了形形的问题:沉迷于网游而不能自拔,休闲娱乐占据大部分时间,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专业知识。

四是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机制并不完善。大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是非常复杂的,辅导员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其他环节也要不断改进完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岗位上的教师,要切实在日常行为中起到表率作用,将育人思想渗透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构建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全方位教育网络,切实做到关心、爱护、培育每一个学生。

3 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开展行为养成教育的对策

学校应根据低年级大学生尤其是新生的特点,以行为养成教育为突破口,系统地开展正确行为指导和良好习惯训练,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1 建立系统的行为规范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低年级大学生受到中学教育思维定势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学校首先要提供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规范,让大学生行有所依,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样做,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前提。通常来讲,学校一般都有系统完善的学生行为准则,新生入学后,要组织宣传、学习《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学生住宿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通过网络、班会、答卷、竞赛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掌握这些行为规范,使其对各种制度、规范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遵守践行。

3.2 长期坚持反复实践

好习惯的形成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的学习宣传上,必须付诸实践,长期坚持,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觉的行为。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效。辅导员必须有耐心和信心,不厌其烦,通过长期反复的讲解、实践,几十遍甚至几百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长期坚持或许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学生克服很多困难,意志薄弱者可能临阵偷懒、逃脱、敷衍。比如晨跑制度,能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毅力和体魄,但部分学生会因为贪睡而导致出勤率不高。所以,辅导员一定要严格要求,坚持让大学生在长期刻苦训练中,培养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要注意研究和创新,因时因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探索出好的教育方法。

3.3 严格监督检查机制

大学生自制性、自觉性、自律能力差,要让他们克服惰性,养成好的习惯,往往需要外力约束和监督,要建立经常化的规章制度,来强化大学生好习惯养成。比如,建立寝室卫生和安全检查考评制度、课堂出勤抽查制度、班风考风检查评比制度等,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对违纪违规的学生进行必要处分。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能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感,规范其行为,鞭策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激励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为了将行为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也需要对教育过程、教育效果进行监督检查,以此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3.4 强化思想教育作保障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促成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健全的人格,进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因此,外在的行为养成教育必须与内在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金枚.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缺失现状及加强途径[J].价值工程,2011(15).

篇5

社会角色理论的创立者米德教授早期把社会看做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即为剧中角色。角色在这里是指“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角色理论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但其应用的领域比较广泛。本文缩小了该理论的解释范围,将其应用于研究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途径。

一、确立科学的角色培养观念,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才可能有思想观念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应树立以下角色观念。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组成的。[2]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可见,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全方位角色互动和相互配合。

学校内部影响因素的互动。高校是大学生社会角色养成的重要场所,高校德育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中占据主导性地位。高校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体。就教育主体而言,有德育教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教职员工。教师身处第一线,和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的立场、思想观点、品德作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当前师生互动表现为“角色错位”。教师仅仅部分起到了“解惑”与“授业”的作用,很少为学生“传道”,起不到育人的作用。因此,要构建角色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大学生,而且要用人类最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大学生,自觉地肩负起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职责。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在与学生角色互动中,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高校全体教职工都有道德育人的责任,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齐心协办,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就教育客体而言,学校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校园环境、受教育者自身条件等,都影响着道德素质培养的实效。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种全员教育,学校要加强高校内所有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

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互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不应仅限于学校,还应重视社会和家庭的作用,树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全方位角色互动观念。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它在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与家庭密切联系形成角色互动,如成立“大学生家长联谊会”,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教育作用;要注重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在信息传播、交通通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已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其道德教育就不能局限于学校,要树立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观念,调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工作,提高道德教育的整体效应。此外,社会的政策导向与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应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只有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环境协调一致全方面互动,才能营造出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营造良好的角色扮演环境,增强大学生道德意识。

环境是引导个体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选择的强大力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说明了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应该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角色扮演环境。

一是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创造富有时代意义的育人环境。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它以非强制的认同与感知,影响着每个学生角色扮演的情操与心理。学校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中的建筑雕塑、绿化美化、宣传设施及校园规划布局等,这些物质性的客观实体,“如果能够匠心独运地按照有利于育人的要求、遵循德育规律加以精心设计构建,就会赋予其生命的灵性,丰厚的人文底蕴和自然和谐的美感,不仅有利于控制情绪、调适行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还可以启迪智慧、激发灵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时时感受到美的升华。”[3]学校的物质环境也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积淀的象征,是学校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的体现,通过它们可以透射出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和美化,注重校园文化品位的提高,以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精神力量,达到教化和育人的目的。

二是要加大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力度。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这主要包括学校的精神文化传统,以及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来的浓厚学术气氛和积极健康的群体氛围。它是无形的,但时时都能感受到力量。这种无形的存在对于学生心灵的塑造、品德的培育、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大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力度。如,加强校风、学风、班风建设,用高校浓厚的学术气息和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加强学生文明社团、文明寝室、文明教室、文明班级建设,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用教师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此外,要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如学术讲座、文学沙龙、专题辩论会、演讲比赛、礼仪大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不仅使其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而且促进了其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道德教育“不教而教”的理想目标。

三、健全角色行为保障机制,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

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大学生道德素质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角色行为监控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其促进和保障作用。

(一)建立角色行为评价机制

角色评价“指社会、组织和他人对个体的角色扮演效果赋予某种意义的活动,个体在扮演某一角色后,影响角色效果的所有因素都可成为被评价的对象。”[4]因此,角色评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把抽象的角色规范具体化,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角色意识,有效地调控、指导自己的角色行为,而且可以成为促进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的导向和激励力量。

建立角色评价机制要以角色教育目标为标准,根据现实目标确立动态的评价体系,科学地指导角色行为实践。从目前教育评价标准的角度看,角色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社会发展标准和个人发展标准构成的二维标准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应建立能真正和全面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动态评价体系,科学地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

(二)规范角色行为赏罚制度

规范角色行为赏罚制度,就是通过制定并贯彻科学的角色行为规范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激励奖赏正确角色行为。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所接受的道德认识要想不断巩固,就必须与一定的制度约束相结合。大学生要养成自觉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就必须受一定的制度约束。应该坚持不懈地倡导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和大学生道德规范,严格贯彻《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制定符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和道德心理需要的日常道德行为规范与角色行为评价体系,将奖赏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行为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从正面引导和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其逐步形成自觉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加强角色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角色规范是角色行为的外在依据,角色意识是角色行为的主体认识。大学生只有强烈地意识到大学生的角色义务,才能按照社会的期望践行角色行为。这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学校积极的引导。

一是要丰富教学内容,突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局限,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增强大学生角色意识。

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结合。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在素质教育中,既要加强道德教育,发挥道德对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教育指导功能,又要加强法律教育,发挥法律对人的行为的强制规范作用。[5]大学生增强了法律观念,也就相应提高了道德水准。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当前,大学生均处于心理发育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对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和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行为上具有动荡性,常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6]将道德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角色意识,提高对道德的认识。

二是要改进教学方法。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角色意识,帮助大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素质,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案例教学是在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中将一些社会中出现的道德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案例,教师和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讨论、总结评论,把抽象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理论观点和事实材料相统一,这种课堂实践教学方法直接与基础理论知识相联系,有效地将道德知识的传授和角色行为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在无形中增强其角色意识。

感受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它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参与学习过程的感受,以追求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为教学目标。感受教学法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角色的定位,通过假想自己就是教材中的一个角色在活动,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以此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社会角色视角下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我认为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需要“四化”,一是强化,即通过确立角色观念,提高对道德素质的认识;二是默化,即潜移默化,主要是指通过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良好家庭环境和健康网络环境的熏陶,增强大学生道德意识;三是优化,即通过健全角色行为保障机制,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四是教化,即通过加强角色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7.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12.

[3]陈正良.论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和优化[J].当代青年研究,2001,(1):18.

篇6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02-03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解决当前中国劳动力结构性的短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培养和提高中国劳动者的政治、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为促进社会和谐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世界观的树立、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承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管理方式、行为准则。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看出来,企业文化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几年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企业文化,进一步夯实校园文化的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帮助大学生重构人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发挥企业文化在培养员工的行为规范、责任感和创造性等方面的优势,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在生动的职业基础之上,校园文化充满生机活力,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进一步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工作目标与思路

融合企业文化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要着眼于企业文化对职业人的要求,立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汇点上,建设具有时代特征、高职特色和本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服务于促进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企业的进程。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汇点就是两种文化对接的接口,是连结两种文化并使之顺利过渡的桥梁。通过两种文化的有效对接, 使学生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企业的认同,使高校毕业生具备现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为高校培养与企业和社会无缝对接的人才服务。

(一)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作为文化的客观载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仅要考虑到美化校园、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光荣传统、发扬奋发向上精神的主旨作用,还应注意到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加强企业文化所要求的职业环境的布置和氛围的渲染,努力使学生接触到与以后的实际工作岗位、生产现场十分相似的职业环境和氛围。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整体的物质文化规划,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吸收企业文化的有机成分,如企业对职工的行为规范、质量理念和体现企业文化精神的经典标语,引入校园文化,加以张贴、宣传和运用;二是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建设带生产性的实训或生产基地,把企业的操作规程、劳动安全制度等引入基地,建设一批具备企业文化特点的教学实训基地。通过精心设计高职校园物质文化,注意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构建突显职业教育的学院校园物质文化。

(二)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包括各种规范要求和规章制度,我们在进行学院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和锻炼学生严谨治学精神等的作用,而且要考虑到高职校园制度文化与企业制度文化的配套与内容的衔接,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为学生毕业后适应更严格的企业制度做好心理准备。也就是说,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要结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建设一整套与企业接轨的、科学的大学生管理规范和评价体系,将制度内化为学生的信念、觉悟和习惯。

(三)建设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两种文化对接的关键。绝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感等职业道德素质。高职院校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要主动吸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等企业精神文化,形成一套以现实社会和企业需要为参照系的价值标准、道德和行为准则,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方法与路径

近几年来,我们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立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探索结合企业文化来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子,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在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开展区域企业文化调研,整合企业文化资源

显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融合企业文化,首先要对企业的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企业文化的调研和学习入手。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以适应相关岗位群为依据的,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性和行业性特点较为明显,近二年来,我们在珠三角地区分行业进行企业文化调研,并在这个基础上对行业的企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注:这里所指的企业文化整合,就是指有意识地对同一地区或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的文化倾向或文化因素通过有效地整理,将其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是文化主张、文化意识一体化的过程)。目前已初步完成了服装、动漫、物流等行业的企业文化的调研报告。

(二)初步建成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引入企业的物质文化,重点是在两个方面进行实现:一是将企业对职工要求的行为规范、质量理念和体现企业文化精神的经典标语张贴在校园里,如“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告诉学生工作精益求精的重要意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则为学生揭示了工作中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的深刻道理。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中耳闻目睹,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二是在专业实验实训室的环境布置上,模拟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将企业生产现场要求的操作规程、劳动安全制度上墙等,通过精心设计,注意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达到环境育人之效,如我院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服装设计与生产基地、物流基地、计算机软件实训基地等。

(三)初步建成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大学生管理制度

对大学生的管理,是通过大学生对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生活、学习、为人处事的准则来实现的。我们积极探索和引入企业文化来创新大学生的管理模式:以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作为切入点,参照企业员工的管理模式,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衣着、举止、出勤等做出大家认同的规范并严格执行;重新评估大学生的评价体系,参照企业对员工的评价办法,制定大学生个人业绩表,从德、能、职、勤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学习企业在用工制度上的竞争机制,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奖、助、贷等方面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建立并实施一整套大学生管理及评价体系。

(四)融合企业文化,提高工学结合的水平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企业生产过程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直接体验企业的生产氛围,掌握岗位技能。很明显,要达到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在各种形式的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融合企业文化就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融合企业文化,才能使工学结合的全过程与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不单形像,更加神像,从而提高工学结合的水平。近年来,在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融汇:一是对各类实训或实习基地的软环境建设,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调研成果,聘请企业有关专家,精心进行规划和设计,引入企业的精神文化,力求建设一个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学院所有的实训基地都张贴有安全生产、管理格言、企业口号、名言警句等宣传标语或教育图片,如“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强化管理,精益求精,铸造品质”、“忠于公司、忠于职业、忠于人格”、“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等等。二是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学院成立实践教学办公室加强管理,积极引入企业的管理文化,进入基地实训的大学生,实施“准员工”身份管理;对于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的课堂教学,借鉴企业的团队管理方法,引进企业的目标责任制和员工考核办法。三是“筑巢引企”,先后将广州百越动漫有限公司研发部、环球旅游公司,福田服装公司引入学院,企业的研发部、生产设备和正式员工进入学校,也直接地把企业的文化带进校园。

(五)在大学生的二课堂活动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近年来,学院和各系积极拓展大学生二课堂活动,通过企业赞助、校企联合、科技文化下企业等形式,大力开展各种文艺演出、产品、节日联欢会、演讲比赛、技能竞赛等大学生二课堂活动,渗透企业文化气息,建立了一批行业或企业参与或冠名的校内大学生的品牌二课堂活动或社团活动,如服装展演、口语大赛、金牌导游大赛、礼仪队等,在大学生的二课堂中彰显企业文化。

三、经验总结

(一)融合企业文化是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校园文化是高校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管理方式、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企业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现代企事业单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与经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的办学理念,积极了解和引进现化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并融合到大学校园文化中来,使我们的校园文化具备大学精神和浓厚的区域经济的气息,形成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校园文化。

(二)引进企业文化是提高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选择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模式,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改革,结合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把企业文化结合进来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才有了灵魂,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否则,没有文化,没了企业的味道,人才培养模式只是换汤不换药,工学结合就只是一句空话,教育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所以,工学结合的各个环节,主动引进企业文化,既能对学生进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了解相关行业企业的文化特点,认同企业文化,增强了高职大学生对企业环境和职业岗位群的适应能力。

(三)借鉴企业文化是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有力保障

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上就是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不但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帮助大学生重构人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同时也要积极吸纳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在培养员工的行为规范、责任感和创造性等方面的优势,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在生动的职业基础之上,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管理融合企业文化,并不是不要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是我们在制定规章制度和实现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吸纳企业文化的好的经验和方法,使大学生的管理模式生动化,人性化和具体化,在管理中育人,在管理中接受具有企业特色文化的教育,这对于高职大学生从“大学生―准职业人―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14(2).

[2][美]斯坦利・M.戴维斯.企业文化治理与改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日]松本厚治.企业主义[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4]余祖光,李术蕊.职业院校文化发展的新动向[J].教育与职业,2005,(12).

[5]段伟.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篇7

【中图分类号】G648.7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在不断提高,管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而且还强调实践的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合理有序的课堂组织与管理。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入研究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管理学》课程定义及教学目的

(一)《管理学》的课程定义

《管理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近代史上发展最迅猛,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学科之一。《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周裕全等,2005;王华强等,2007)。管理是对客观规律进行总结,但管理又具有很强实践性(于云波,2006)。《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启蒙、奠基性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管理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霍彬,2008)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管理学》课程就是以管理理论为主要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实用价值的综合学科。

(二)《管理学》的教学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培养学术性人才转变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提高应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将来进入职场以后的竞争力 。

二、民办高校《管理学》课堂教学的管理现状

为了真实地了解民办高校《管理学》的课堂教学现状,本研究采用访谈的方法,对本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展开了随机访谈,主要围绕“不听课的同学给你的学习造成的影响”、“你对《管理学》课堂管理的总印象”、 “你的《管理学》老师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段管理课堂的”三个问题来征集学生的意见。在访谈中发现,本校的《管理学》课堂教学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由于自律性较差,《管理学》课程内容较枯燥,大部分学生易受到外界影响

由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初高中时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以后难以静心投入学习。在访谈的过程中,有学生反映“很想听课,但是总会被不听课的同学‘带走’”或者“不听课的同学常常在课堂中起哄,让我们不能很好投入学习之中”。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不听课的同学”对想要认真学习的同学依然存在较大的影响。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管理学》课堂管理的侧重点存在较大争议

在本校学生被问及“对《管理学》课堂管理的总印象”时,很多同学认为其“该管的不管”,即对课堂管理的方向以及侧重点存在较大的争议。例如,当某大学生被问及“对《管理学》课堂管理的总印象”时,他认为“我们学校管理很严格,但是我们觉得大多数还是停留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清洁等,其实我们不听课主要是这门课理论太多,我们容易发呆。”可见,课堂教学管理的侧重点不仅要体现行为规范,更要考虑到学生内心的需要。

(三)教师管理手段传统,容易忽视学生的感受

在对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老师常常会对他们说“‘安静’,不要再讲话了”、“最后几排的同学不要玩手机,把头抬起来”、“谁再不好好听课,就扣平时分”等。这其实说明了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手段传统,学生感觉教师对自己的管理存在“威胁”的意味,不乐于接受,导致管理效果较差。

三、提高民办高校《管理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下放课堂管理的权力,设置“九宫格”责任区

《管理学》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应该由主管人转变成“导演”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缩小管理的范围,将管理课堂的权力下放给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影响力以及凝聚力“的学生,让学生作为权力的代表,辅助教师管理课堂;其次,教师可以将这些核心人物置于“九宫格”(即9个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方式就座)的中心,成员之间互相监督遵守课堂纪律。

(二)强化情感教育,推动学生精神上的自律

课堂教学管理应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学者与教学的立场进行,而要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入手,以促进大学生自律性的养成作为管理的目标。因此,大学生课堂管理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行为给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行为如何持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应该注意:第一,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行为规范是怎样的;第二,引导学生感悟行为规范背后的意义;第三,在学生认同这些行为的基础上,促使其内化成自身的习惯,让它成为学习的动力。

(三)贴近学生实际,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管理手段。除了过往传统的“强硬式”管理之外,教师也该适当选用“怀柔”策略。最主要的是,教师在实行课堂教学管理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与学生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创新型的课堂教学管理手段应该促使师生双方达到一个“合悟”(即“一起领悟”) 的境界,在提高管理效果的同时,更推动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文举,任浩.《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文献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12(11).

[2]陈冰冰,陈平.民办高校《管理学》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3]李霞.民办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4(10).

篇8

“团结友善”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现代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强调个性,好胜心强,所以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厉害,很容易造成好、中、差学生的分化现象,这使学生间的交往有了一定的障碍,也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原因之一。所以,教育大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适当地让他们学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有利于加强同学间的亲善关系,增加与人相处的亲和力。

“勤俭自强”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现代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依赖性较强,个人意识比较强,于是就出现了“勤俭”不足,“自强、自立”意识不足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学校里要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学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鼓励他们参加勤工俭学,让他们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艰辛,在这基础上培养“勤俭自强”的道德素质。

“奉献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敬业”就是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地了解世界,了解他人,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成为符合时代精神的成功的人;“奉献”主要是规范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申出大学生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学校可以在校内外设立一系列学生实践基地,组织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奉献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校德育要有成效,《纲要》的道德规范在高校德育中要有其侧重点,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大学生道德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上

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我们重视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别是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系统应一其他机构一起,帮助促进人权、培养民主的行为和确定从未像当今时代如此必要的价值观,如尊重人的尊严,宽容,对话,团结和互助。”

就我国的历史、现实情况而言,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都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其根本之点在于全体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专门活动组织,其对大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尤为深刻。尤其是在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趋于复杂化、多样化,社会上存在着道德松弛、世风沉沦、价值混乱、舆论不张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素质,建立起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培养道德健全的公民。无论是从减少犯罪、减少道德上的无序,还是从建设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而言,都将有其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有:

1、要加强普世伦理的教育,使大学生在“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意识层面上逐渐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有道德自律。全球伦理,又叫世界伦理或全球伦理,简言之,即是全球共行的道德规范和共同道德价值。它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处基本共识,凝聚了各种文化传统、各种伦理思想的共同智慧和主要精华。决定人类的共同命运的诸多世界性问题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因此,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全球伦理可以被理解为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关系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体系,是人类整体为了求得生存和健康发展所能够接受、也应当遵守的一系列基本伦理道德原则。应通过全球伦理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经济伦理观、环境伦理观、生命伦理观、生态伦理观、科技伦理观、交住伦理观、消费伦理观等等,使大学生学会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前提来思考道德问题,吸收和借鉴人类共同的道德文明成果,具有整合不同道德价值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事务。(1)

与本篇 2010年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总结 内容有关的: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2、要重视对大学生综合道德能力的培养,全球化导致的道德价值多元化需要个体的鉴别和选择能力,要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以教育、宣传、监督、规劝、舆论压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如此,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当代德育内容中,对实践及其它综合的道德能力的强调亦成为趋势。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的并不是以刻板的规约形式去教授一些戒律,而是使学校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以便使孩子们结合具体问题了解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自己的自由怎样受到他人行使权利和自由的限制。

3、遵循在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四个层次: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内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的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等;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德育应是恒常的内容。当前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八荣八耻”的教育;还应重视加强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中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改革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注重现实的务实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天人合一”的协调精神等教育,以发挥其凝聚民族、规范行为、陶冶情操等重要作用;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信仰道德的教育,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体制中的主要内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理想教育。

三、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

1、实施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应当遵循学校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学生思想形成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应从公民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我们认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公民道德知识,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的过程。

公民道德知识是指形成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所必需的政治、经济、伦理、社会、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公民道德知识,一方面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

公民道德意识是指个人对于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态度。包括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制意识和公德意识。公民道德意识是在获得知识、升华情感和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知、情、意的统一。公民道德行为是公民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是否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公民道德意识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为此,教师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不仅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的是要导之以行,即抓好公民道德行为的实践和训练,防止和行脱节。

2、精心设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文化交融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日趋迫近,必将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更为艰巨。以公民道德教育目标为总纲,改进高校现行的道德与社会性教育,关注大学生的社会学习和生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是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之所在。在课程设计中,如何体现课程目标、内容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如何体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既能掌握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法律、政治、经济、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等知识,又培养相应的情感、态度和公民评价能力,是课程付诸实施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营造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环境是在积极、正面价值导向下,以有利于促进社会现代化和现代化为标尺的,它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不拘泥于时代精神,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遵循本国实际又不漠视世界演进之潮流。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自主、自律公民的职责。应积极挖掘、充分利用全社会丰富的公民道德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推行多种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培养出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明达公民。

篇9

作者简介:夏毅(1976-),女,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讲师。(四川 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11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音乐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针对音乐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我们应如何开展学生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呢?

一、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

音乐专业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身上既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共性的特点,但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又表现出诸多不同的特质。

1.思维比较活跃

音乐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自主意识、自我意识、竞争意识都比较强。他们追求新奇、追求浪漫,注重个性发展,喜欢无拘无束;他们价值取向多元化,对生活充满激情,喜欢表现自我,突出自我,特别是在一些公众场合,他们为了让自己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胆地彰显自己的个性;他们渴望获得成功,自我评价比较高,同时又非常关注社会评价,特别是领导和教师的评价。音乐专业学生思想上的自由、散漫虽然给学生工作带来了难度,但艺术需要激情,需要灵感,需要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只有这样,艺术才具有生命力,才可持续发展,所以音乐专业学生活跃、无拘无束的特点也必将带给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灵感。在音乐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意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创新教育形式,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更容易接纳;在学生的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体验到班级的温暖,让学生融入到集体中去,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2.文化知识相对薄弱

与其他专业相比较,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总体上相对薄弱,由于他们在升学考试中,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客观上造成了自己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总体来看,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中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轻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同时,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少学生对与艺术相关的文、史、哲以及艺术理论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只要专业技能学好了,在社会上就能得到“承认”,表现出重专业轻素质、重专业轻能力的倾向,甚至只学专业技能的现象。加之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重专业轻理论、重专业课轻公共课、重技能技巧传授轻综合能力培养的倾向,导致了学生在知识上营养不良,认知结构不合理,其结果是专业技能虽然较强,但文化水平与艺术修养却较差,这势必给学生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舆论引导和日常教育中,要让学生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自己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有较强的综合素养以及本学科的理论知识。

3.日常行为有失规范

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自城市的比例较大,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比较大,又生活在父母身边,教师和家长看管得紧,不良生活、行为习惯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到了大学以后,随着学习压力的放松,远离父母的管教,他们就想追求所谓的“自由”和自认为的“个性”,表现出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自我约束不够,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自由散漫,日常生活行为不检点,行为缺乏规范;注重个人仪表,宿舍却脏乱差;爱护个人物品,对公共财物却任意破坏;穿拖鞋、背心、短裤等进入教室;不遵守宿舍作息时间,不尊重管理人员的劳动,不服从管理;就餐不排队,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在台下交头结耳,在公共场所男女交往不得体;无故旷课逃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满口脏话,贪图安逸,讲究实惠,厌恶劳动,胸无大志,法制观念淡薄等。

4.个性张扬表演欲强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音乐专业的学生多数具有强烈的表演、表现欲望,他们喜欢舞台,善于用自己的言行来诠释自己张扬的个性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充分表现自我,以求得到关注和认可;他们大都性格外向,会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大都性格直爽,不会顾忌别人的感受,而将自己的喜好表达出来;他们言行夸张,有时让人显得尴尬,无法接受;他们思想活跃,竞争意识强,喜欢表现自我、突出自我;他们物质生活水平要求比较高,爱攀比、嫉妒心强;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种“艺术专业学生就该与众不同”的误区或偏见,在行动上表现出标新立异的个性特征,喜欢穿着奇装异服和追求特殊打扮,特别是男生把留披肩发或扎辫子、染红发黄发、戴项链耳环自认为“时髦”。同时,他们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他们大都会流露出做学生干部、参加社会艺术实践的欲望。

二、对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思考

针对音乐专业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如何,影响到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决定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性质和状况,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也不例外。结合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加强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我们可以增加民族音乐教育的开课时间,引起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让他们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通过举办民族音乐知识讲座,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举办歌会的形式,歌唱祖国、颂赞教师、弘扬革命精神,把严肃的教育主题与活泼多样的形式相结合,集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既让学生得到实践和锻炼,又增强了教育的影响力;通过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群体音乐活动,让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2.注重学生音乐专业技能的培养

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歌唱技能、乐器演奏技能、识读乐谱技能、创作技能、指挥技能、舞蹈表演技能等。同时,作为师范类音乐专业学生,还必须具备音乐的教育教学技能。这些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同时在课余时间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可以专门设计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比如开展音乐专业技能大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培养艺术表现力,激发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舞台表现的机会,提高了大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举办班级音乐会,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增强集体凝聚力,让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得到表现、施展和提高,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团结、协作,增强团队精神;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比赛,使学生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进一步调整学习目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音乐专业学生自由、活泼的个性心理,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注重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艺术实践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琴房教学以追求理论性、技术性为重点的不足,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把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艺术实践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受教育、得锻炼、长才干。具体来说,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专业汇报演出”,让学生独立策划、组织、实施,从舞台设计、宣传海报、后勤工作到礼仪接待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在艺术水平、节目质量上进行把关;开展“班级音乐会”活动,展示师生音乐作品,让师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利用重大节假日或纪念日开展“文艺演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及学校所在地组织的大型演出活动,以此接近社会,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参加专业实习或服务活动,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参与艺术培训、教学辅导或协助编排文艺节目等工作,把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参加校内外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类专业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专业素养。

4.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领域专业过硬的人才,还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好自己的理性、意志和情感方面的问题。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其音乐想象力、提高对音乐作品深刻的洞察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学科,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减少专业必修课,增开专业选修课,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观;在课余活动中,鼓励学生多上图书馆,阅读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同时开展一些相应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

5.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需要的是遵纪守法的公民。作为一名大学生,无论他所学的是何种专业,都应该具有一种规范意识,即具有基本的生活、行为规范。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应当成为全社会讲文明、讲礼貌的楷模。各个高校都制定有“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它要求学生在校园、图书馆、会场、运动场、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必须具备一定的行为准则,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各方面,要体现出基本的道德修养。作为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他们长期养成的自由散漫的特点,对他们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他们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的形式加强对规章制度学习,通过入学教育考试的方式,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开展遵纪守法教育活动,将日常行为规范检查纳入学生品德量化考核,与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强常规管理,对学生每天早上早练功、课堂考勤、琴房纪律检查、晚就寝检查、寝室卫生纪律检查等加强监管,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总结

总之,在开展音乐专业学生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他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不失艺术的创新能力,而又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张盈.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特点及提高策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

[2]朱芳.高校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篇10

一、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从对人的精神文化存在状况的实践改造和提升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其实现过程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知、意、情上追求真、善、美从而使自身得以不断完善,即在追求真理的认识、善良的意志和审美的情感。其中,对美的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之意,培育人的审美的情感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成审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人们的审美能力,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增强主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凝聚力,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奠定坚实基础”[2]。

从美的本质和特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在引导人们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过程中积极彰显人的主体性以及幸福感、快乐感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对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情感的塑造来促进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引导和审美塑造的统一。美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维度,审美活动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线索,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可谓是一种“美化”的过程,所谓“美化”就是以教育和引导人的方式来“美化”人的生存状态、“美化”人的思想观念、“美化”人的行为规范。正是如此,构建审美空间,开展审美体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空间建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与审美体验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审美活动来说,都是特定空间中的人类实践过程,需要积极利用和改造各种空间要素来形成美的活动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就在这种活动空间中构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良性以及审美主体间性互动关系的“美化”的体验。之所以说是体验,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并非一般的知识性、理论性的价值引导,而是更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功能使各种美的因素融入教育实践过程从而使人们对其感知、感觉、感受。“体验则是情感的活动,是主客合一的活动,所以人们通常‘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来解释体验。这意味着它只有将自己置身于对象,化对象为自己、自己为对象,把对象的感觉当作自己的感觉,使人感到他自己与对象是同一的时候,才会进入体验的境界。”[3]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体验,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愉悦性对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从这一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就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中的主体情感体验活动。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文化空间,是富于美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在实践改造物质空间的基础上改造人的精神空间。”[4]这意味着高校可以从实践改造审美的物质空间来“美化”大学生的生存状态、“美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美化”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同时鉴于审美活动所特有的情感性、主体性、自由性,高校可以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审美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通过审美体验来感知、感觉、感受所要接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达到寓教于美和寓教于乐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空间中的审美体验所发挥的正是一种潜移默化、凝神聚气、怡情养性的隐性教育功能。审美空间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体验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审美体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的情感性认知和领会,有助于使大学生在“美化”了的社会活动空间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正是如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本质特征来看,审美空间不仅是对物质性、外在性的审美环境、场所、要素的反映,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质性、外在性的审美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转化为精神性、内在性的主体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这实质上也是审美之为审美的特点所在,通过审美体验活动把外在美与内在美沟通起来,既激活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结构中的审美动力和审美情感,又通过审美动力和审美情感使外在美不断渗透到主体意识结构之中,从而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相互建构。这实质上就是对大学生的精神空间、精神世界进行审美化的影响和构建,是空间教育法在审美层面上的具体运用,其“根本任务就在于通过利用、延伸和拓宽上述各种维度的社会物质空间来不断地传授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从而改造大学生的精神空间,使之为更多健康先进的思想价值观念所丰富和填充,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5]。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空间的建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空间是实践基础上的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为了让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需要通过多个路径进行建构。

第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理念。高校应积极从美、审美、审美空间的视角和维度来思考和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审美活动结合起来,以审美体验的方式来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形式,用审美理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的理论先导。这种审美理念的实质体现了“教育将被视为师生间和谐人际关系及课堂、学校等环境的诗意氛围的创造。教育内容的传递或内化效率也将因其审美性而得到空前的提高。”[6]树立审美理念的核心在于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

第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研究。在审美理念的指导下,综合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索大学生与审美、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的内在关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基本特点、规律、内容、方法等,总结构建审美空间的具体实践经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基本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第三,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审美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在凸显人的主体性,使人在主体性的交往和体验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需要构建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大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关系,即形成审美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超越单一主体论的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为此,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其价值引导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的自我建构。”[7]审美的主体间性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共同参与审美空间的构建、体验和互动。其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审美空间构建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大学生是审美空间构建的参与者及其享用者。

篇11

(一)急于成长与就业形势严峻之间的矛盾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科学技术迅速更新换代是其显著特点,快节奏的发展速度,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而大部分学校所能提供的只是拥有传统产业所需技能的人才,造成了优秀的传统产业毕业生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而相对优秀的高新技术人才却能够找到很好的工作的现状。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因此这类大学生为了能够找到所谓的好工作而不断地逃课去丰富自己的履历,期望增添更多的工作经验,以适应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求职者的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的现状。

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毕业包分配,并且择优分配,这能够更好地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以求分得好的工作职位;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发挥主导作用,个别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经过统计发现,大学毕业生基本年龄在22岁,早已过了成年的年龄,可是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却不能立刻找到工作,回报父母和社会,这种心理压力以及急于成长的迫切心情,让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知识无用,反而选择逃课去做各种兼职和社会实践工作等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储备企业需要的工作能力。

(二)旧的思想行为范式与新的思想行为要求之间的矛盾

1 客观环境的不适应

中国的中学实行应试教育,为考试而学是其普遍特征,学校、教师和家长齐力为学生做好规划,三方共同努力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以考取所谓的“名校”,甚至有的学校规定了学生上厕所和吃饭的时间,严格按照既定的时间行动。严格的管理和一致的发展方向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一旦逃课就会立刻被发现,并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大学,实行宽松自由的管理,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提倡全方位发展,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发展进行规划,教师只能给予适当的指导,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不能够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适当的选择,于是选择逃课来获得暂时的回避,正因为宽松的管理,大学生逃课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受到惩罚,因此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

2 自我认知的不适应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学生也同样,不仅要承担学生角色还要承担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只有在各种角色间相互转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初人大学的大学生们大都刚满十八周岁,在未人大学之前,都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只需要承担学生角色就可以了,所有的行为都有人为自己承担后果,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替他们安排好,心理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进人大学后,面对很多和自己同龄的学生,以及显性和隐性的竞争,学生角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还需要对应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发展。因此,这种对自我角色认知的不适应让很多学生选择逃课去促进自己的其他角色的发展,期望借此跟上他人发展的步伐。

行为受意识的支配。积极的意识会指导行为的发生,消极的意识会阻碍行为的发生。初人大学的学生都是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进人到大学,在过去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一直被灌输“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思想意识,形成了思维顺势,真正进人大学后,这种思维顺势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行为惰性,沉浸在“解放”的思维中,大学生不愿意甚至排斥上课,认为应该好好补偿一下自己,这种对自我行为认知的不适应使很多大学生选择以逃课来“搞劳”自己。

(三)体制束缚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尽管在一定时期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实用性教育一直在国内占据较大的比重。素质教育要求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性和个哇化的人才,但是中国的高考和中考制度的规定使得学校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培养。21世纪的学生和以往的学生的不同点在于更加注重现代化信息的传递以及个性的发展。尽管现在许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要逐步培养自身的个性和与别人的差异性,也在努力地作出改变,但是体制束缚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使一部分大学生选择用逃课排斥应试教育与当前高校运行模式下的考试规则。

二、从教育的个体功能论述大学生逃课现象

(一)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

1 教育能提高个体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个人的市场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竞争力是指个体自身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多大份额,若是份额够大,那么个体在市场发展中就能够获得很好的地位和待遇,若是份额过低,那么个体在市场中就无法取得满意的地位和待遇。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教育是决定一个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就业又决定了一个人经济收人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对一个人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商业化社会中,学历是评判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指标,学历的高低直接影响就业前景的好坏。我国目前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企业需要人才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技术能力,而学校培养的人才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彼此信息的不对接,造成了企业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学历高低。因此,学历成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敲门砖。

当代大学生要转变自身的想法,“知识无用论”不应该出现在学生的心中,这种思想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生涯中,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艺术文化知识,都应该得到重视。良好的知识储备能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业形势固然严峻,但是学历的高低在大多数情况下仍是用人单位第一眼看中的条件,只有满足前提之后才能得到后续发展,通过逃课去充实自己的经历和为职业做准备是不明智的选择,不仅耽误学习,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自身能力并不能得到锻炼。大学生为了获得就业前的经验,可以在课程空余时间进行兼职、或参加社团活动以及学生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学校各个部门招收助理时争取得到相应的职位。总之,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竞争力,大学生要自觉接受良好的教育。

2 教育提高个体的创造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经济的发展,创造占据重要地位。[3国家鼓励建设创新型社会,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学校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全社会形成需要创新的氛围。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懂得经济发展规律,跟上科技发展进程,在一些学者的观点中可以总结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的创造能力越强,能够找准经济创新点,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和经验准备开展创新事业。

在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地,又面临着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自己养活自己的现状,面对这种两难的境地,大学生们可以选择通过自主创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增加一些创新性元素,使之更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也可以满足自己的职业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二)教育的个体社会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思想、行为的社会化。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写道:“我认为,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而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会变成更好的人。”思想是行为的产物,但又指导着行为的发生。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传递者”的角色,它通过特有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将社会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和真善美的思想体系传递给下一代,让学生获得持续发展所需的思想意识。大学生在不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时,要加强心理意识建设,多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别人的经验,让自己从中学的教学环境中跳脱出来,为适应大学生的生活做好思想准备。

篇12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校园的慎独氛围影响着学生慎独意识的形成。因此,高校要不断创新形式来营造慎独氛围,让学生在氛围中感悟、理解、思考,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一)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在舆论引导上,要力争做到三化:一是引导主体要多元化。充分整合学校的传媒资源,通过网络舆论引导(学校的校网、新闻网、BBS论坛)、广播舆论引导(校广播台)、校报舆论引导(社团所办的各类报刊以及校报)来制造舆论氛围,在这些媒体E开设“慎独”教育专栏,不断增强慎独教育的声势、扩大慎独教育的影响力,形成一种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层层推动的舆论引导格局。二是引导方向要正面化。要着眼于“立”,坚持典型引路,正面宣传会计慎独的典范。特别是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慎独”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鼓舞学生。这样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三是引导过程要渗透化。目前高校中大多是90后的学生,他们的个性比较鲜明,看待事物主观性强。因此,在进行慎独舆论引导教育时,要高度重视教育潜移默化的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广视野地进行宣传,使学生在潜意识里接受慎独教育,使慎独思想深入人心。

(二)在环境营造上下功夫会计专业学生的慎独教育绝不是单纯依靠会计专业教师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它更多的是依赖于其所在的环境氛围。一般来说,优雅的环境、多彩的文化、高尚的风气、良好的秩序,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有力促进学生慎独意识的形成。学校一方面可以在教室、学生公寓、图书馆、食堂等处,悬挂有关慎独的名人名言、故事和人物肖像,通过这些形式营造出浓郁的慎独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从学习风气、教学风气、学术风气等方面着手加强校风建设,构建一种独特的教育心理环境,让慎独氛围弥漫整个校园,让它进一步同化、促进和约束校园师生的行为。同时,高校还应该着力师德建设。鼓励教育工作者不断强化自身慎独品格的修炼,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率先垂范、以德施教,切实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在活动设计上下功夫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把慎独教育融于活动中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高校在活动设计上要始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会计教学,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要大力开展“三个四”的活动,即开展慎独四进: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慎独四评:评自律的榜样、评自省的榜样、评自警的榜样、评规范做事的榜样;开展慎独四会:辩论会、演讲会、座谈会、学术报告会。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引导。活动要结合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实际,紧紧围绕慎独意识的培养,集中优势求突破,使活动达到最佳效果。二是注重宣传。充分发挥校园传媒资源的作用,要对举办的每项活动都进行宣传,扩大慎独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注重组织。健全由学生自主组建的工作运行机制,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灵魂上受到洗礼,品格上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慎独教育的目的。

二、创新载体,搭建慎独平台

慎独的修炼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培养会计专业大学生慎独意识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以自律、自省、自警为主线,加强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培养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寻找这一有效载体,不断为学生搭建慎独平台。

(一)搭建自律平台,增强约束力“慎独”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操守,所展现的正是“独”处时的自我约束能力、自律能力。因此,一定要注重搭建自律平台:可以成立会计专业学生自律委员会,起草自律委员会章程;在新生入学时签订《自律承诺书》,《自律承诺书》可以包含言行举止、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学术规范与考试纪律、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在学期中,可以开展学生自律活动月,并适时召开自律活动推进和表彰大会。上述平台的搭建,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教育接受者,而是转化为自觉地按照良好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的主动者以及监督者的角色。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接受慎独教育的热情。

(二)搭建自省平台,增强免疫力慎独离不开严格的自我批评,离不开经静性的自我道德审视、评价和扬弃,即“自省”。“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审查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勤学习是搭建自省平台的前提。高校要分阶段、有重点、有目的地组织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与其专业相关的法规、制度,如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职业道德等,并要求学生持续关注会计准则解释以及会计准则的变动,从而让学生了解当前会计法规动态,清楚在会计信息处理时哪些方法已经不能采用,确定对错标准,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为自我反思创造理论条件。勤反思是搭建自省平台的关键。高校可以推行自省日志法,提高学生发现自身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的所在,找到错误的源头,清醒地认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校方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与辅导员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勤总结是搭建自省平台的根本。在自省后,要求学生对自省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更客观地剖析错误,加深印象,从而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做到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三)搭建自警平台,增强抵抗力要培养面对个人、单位利益与国家、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永远将国家、公众利益摆在首位的会计人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自警意识。在日常行为中就要鼓励学生从三个方面开展自警:一是以原则为戒开展自警。用会计规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警示自己,把自己的不合理欲望扼杀在摇篮里。二是以他人为戒开展自警。用一些违反会计原则的反面典型来警示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才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三是以自我为戒开展自警。即以自己过去的失误错误为鉴,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自我修养,培养自己“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的浩然正气。

三、创新方法,拓宽慎独途径

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来说,慎独应该是一种基本职能,是一种习惯。从内涵上讲,它包括慎始、慎微、慎隐。作为会计专业的学

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宽“慎独”途径:

(一)以学习会计职业道德为切入点,唱响慎始教育曲慎始,即谨慎的开头,开始就要做好。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代表成功了一半。因此,慎始教育是一个基础教育,也是慎独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高校应在大一上就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专门课程,上好慎始教育第一课。当前,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中“德育低效”现象还比较普遍,其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重专业能力培养而忽视道德教育人品魅力的培养。因此,高校要从根本上摒弃这一陈旧的观念,确立一种“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思想,把慎独教育作为思想品德必修课贯穿教学始终。同时,在开展慎独教育时,要切记抓好慎始教育,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零做起。

(二)以按照会计规范做事为着力点,唱响慎微教育曲“会计违规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不了解会计规则,也不是会计工作中的疏忽大意,而是漠视会计规则,甚至漠视法规法纪刻意而为的。”“只有培养了会计规则意识和会计规则素养,才能从根本上阻止或预防会计违规。”但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规范意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不重视、教师不愿管、学生不关注。这为会计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违规行为埋下了隐患。因此,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按照规范做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当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结合专业特点,制定更为明确的会计专业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其行为,并且这一规范要充分体现其针对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在规范制定后,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践行规范,从小处着眼,从点滴做起,在学生中开展日常行为规范评比,开展知规、懂规、守规活动。因为,“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学生时期就使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实现自我监督和自律,是实现自我保护、规避财务行为中所面临的职业风险的最佳途径。”从这个角度讲,高校必须从细小处着手,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只有当这种意识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在以后的会计生涯中,才会形成按章办事的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违规现象的发生。

(三)以开展会计实践活动为支撑点,唱响慎隐教育曲慎隐,即人前人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特定到会计实践活动中,就是在没有监督或疏于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按照会计的相关要求和准则办事。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慎隐意识培养其实就是一个认识、意志和情感统一的过程,其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它不能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要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加之,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一些特殊的技术知识,更多地依靠在实践中掌握。因此,必须牢牢抓住会计实践活动,并以此为支撑,搞好会计专业学生的慎隐教育。学校可以与多所企业挂钩,将之确定为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基地,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基地实习。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审核会计信息,处理会计业务,让他们切身感受在充满各种诱惑且无人监督时,利益与道德的冲突,并深深体会慎独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这对他们进一步加强慎独品格修炼和日后踏入工作岗位形成正确的职业轨迹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创新评价,强化慎独导向

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慎独教育,既要强调过程,也要重视结果。高校应该建立起配套的以学生思想道德为核心的慎独考评机制,制定慎独评价的硬性标准,根据学生每年的表现将学生的信用等级分级核定,详细记载。要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激励、鉴定作用,将学生自觉履行慎独的情况与其评先、入党、保研、就业推荐等挂钩。利用慎独考评来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这对其慎独意识的形成,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监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应该坚持三个并进。

(一)坚持自我评价与民主评价并进实施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学生以及高校学工处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要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等形式,让被评价者看到自己在慎独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同时,通过评价还可以使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扬长避短,调动自觉遵守慎独的积极性,促使师生共同发展。为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评价的认可度,发挥评价的发展,在评价的赋值上,还应该加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分值。

(二)坚持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并重“慎独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可以说,实践在会计专业大学生的慎独意识培养中是无可替代的基本环境。因此,对会计专业学生慎独的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纪律行为规范、学习行为规范、礼仪行为规范等校内行为进行考评,而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履行慎独的情况,做到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并重,即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并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全方位的理解慎独的内涵,感悟慎独的力量。

(三)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并举慎独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对其评价就必须在静态评价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动态评价方法,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并举,跨越多个时间点观察评估会计专业学生在慎独意识培养方面的进步与改变情形,了解其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这将有助于学校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职业道德建设情况,有助于学生慎独意识的培养。

无论用何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考评,都必须本着合理、科学的原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接受慎独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将为会计专业大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增强判断力、规避职业风险奠定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