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2 13:16: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对呀,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都体现了这“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课文有几个段落的描写集中清晰,值得学生积累、模仿。于是我就围绕这个练笔设计展开教学:先让学生说说“鸟的天堂”指什么,谈谈对“鸟的天堂”的整体印象;再默读课文,找一找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有哪几方面的原因,在交流中概括、梳理,开展朗读指导并加以积累;最后引导学生转换人称进行有条理的介绍。所有的学生都兴味盎然地投入到阅读、练笔之中,效果非常好。
几次备课下来,我发现《使用手册》最直接的作用便是助我正确解读文本。年轻教师没有经验,对于教材的理解总是过于琐碎,每一点都想抓,每一点都抓不实,许多时候理解甚至还会出现偏颇,而这本《使用手册》将每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设计,让我知道每篇课文可以教什么,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哪些语言现象上。这样,备课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会走偏甚至迷失方向,课堂教学各大板块简洁明确,操作思路也因此而显得清晰。感触最深的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设计过程:
一开始备这一课时,我就认真阅读了这则设计,想着这个练笔的内容本身很简单,学生容易完成,因此草率地认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多大意义,决定弃之不用。在第一稿教案中,我用常用的填空题来帮助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然后再选择重点语段展开教学,品读语言。
教研员老师看了教案后问我:与其他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让学生掌握这种文章体裁上的特点?我愣住了,心想:演讲辞不就是表达一个观点,再对听众进行号召吗?可这算什么特点呢?再次翻开《使用手册》,反复阅读这则练笔设计,心里思量着该怎样完成这道题,最后终于有所醒悟:作为演讲辞,本文和其他课文在写作上有很大不同,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演讲稿――围绕观点用事例加以证明。回环反复是本文强调观点的手段,但抒情性的文字让人一时间弄不清楚文章到底在写什么,因此引导学生先读懂作者究竟要说什么显得极为必要,而这则设计就能很好地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我这样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简单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在梳理全文后让学生明白每个自然段其实在表达同一个意思,再来完成这个练笔。这一教学环节帮助学生轻松地把握了作者的诉求和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了解了演说辞的特点,还让学生明白了阅读这种体裁的文章,并不能只将内容加以梳理概括,更要明了作者反复表达的诉求。
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教与学就在“随文练笔”的推动下展开。对于我来说,一堂课目标明确,结构清晰,步骤简洁,上课时不用时不时去看教案了,倒是能多花心思关注学生的反应并及时作出调整,心中有了底气,真正感受到作为教师的主导性。而学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与课文对话,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赏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文字,沉入流动的语言中展开思考,进行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真正属于他们。在练笔的推动下,学生的思维活动真实有效,语言的迁移和内化就很轻松,学生和教师都很有成就感。
在长期的使用中,我不断地认识到,有了高质量的练笔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方案就已初步成形,且围绕练笔设计展开的课堂教学操作起来十分轻松。我开始越来越自觉地用随文练笔来构建我的阅读课堂教学。
一次公开课展示活动,我执教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一课。课文中的怀特森先生有意编造了有关“猫猬兽”的诸多知识,让“认真学习”的学生在随堂测验中全都得了零分,以此提醒学生要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课文在写作上采用了一事一议的手法,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出发,阐明了一个道理。在教研员老师的指导下,我针对“事”和“理”采用了两个练笔设计来构建课堂。
练笔设计1:
练笔设计2: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造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巴金先生写的《鸟的天堂》时,新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向一身西服着装的我,那天穿了一身运动装,脚蹬一双旅游鞋,头戴一顶太阳帽,手拿一幅中国地图,一进教室,就引起学生的骚动,还传来窃窃私语:“老师今天怎么了?”“是呀,怎么这身打扮?”这一身打扮首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我接着说:“今天我不当老师了,我当一次导游。”“导游?导什么游?”此言一出,立即有学生发问。“游《鸟的天堂》呀”。我说,“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大榕树,它是全国的旅游胜地……”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课文讲完后,我还让学生当导游来解说。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
二、走出课本,再现生活
不管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还是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中,要取得最好的效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理论联系实际了。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在课堂是不够的,必须走出课堂,进入到生活中去。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地球的面积尤其是陆地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人在上面?地球的资源现状如何?学生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我又拿出一幅漫画,上面画着一条河,河边正有一个人拿着毛笔蘸着河水写毛笔字呢。学生立刻就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语文的作用,我让学生课下作一个小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污染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待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后,趁热打铁,我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建议或图或文,做成广告的形式向人们进行宣传。做完这一切后,再让学生课下观察这一做法有没有效果。出乎意料,不久就有学生向我汇报:“老师,我调查的地方乱扔垃圾的少了。”“我们调查的地方,折树枝的少了。”这时的学生兴致高涨,为自己的做法能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感到兴奋不已。
三、师生换位,同教同学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现在还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质还是“应试教育”“淘汰教育”,与现行教育相悖而行。新课程改革,不仅对课程做出重大变革,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者要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求受教育者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达到师生互动。为了做到以上这些,每周拿出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课,主要针对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备课,写出教案,这样为了把课讲好,学生会不惜余力去吃透课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辛苦,更进一步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
四、开展活动,拓宽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86-01
1.鼓励质疑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鼓励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 我首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和看录像相结合, 接着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最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目的是打破了学生们不敢问的心理障碍, 激起了他们提问的欲望。有的学生问:"鸟的天堂究竟指的是什么?"有的学生问:"这株大榕树究竟是什么样的? 里面的鸟儿又是怎么生活的?"有的学生问:"作者为什么第一次去没看到一只鸟, 第二次去后心中确感叹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说这株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营造一种敢问、乐问、善问的气氛,并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
2.参与讨论 充满生机
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教师要让课堂活起来"。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多向交流,课堂方能真正"活"起来。据此,教师要做到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探求独特的见解和答案。如教《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只狡猾的老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这时,一只老山羊从这里路过。狼为了让老山羊救它,想尽了办法博取老山羊的同情,大家想一想,狼会用哪些花招?"以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参与讨论,提出独特的见解。进而,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思考狼究竟用了什么花招?得逞了没有?老山羊是怎样识破狼的花招的?这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发展新知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发展和迁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3.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再如《草原》一文,老舍对他初入草原的印象是这样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是小丘,草地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和,就像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天际……”,此时可用课件,通过画面的拉近、拉远,更迭、定格,让学生比较、观察、体会,反复吟诵表示画面的句子,在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深远、朦胧的意境美,产生明快、愉悦的情感。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枯燥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使语文课文顿时妙趣横生,这就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样会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有趣。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当学生观察了小狗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上面两个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把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开拓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
本文本着一个“激”“引”“放”“活”的原则,培养并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是激发兴趣。“引”是放手引导,“放”是放开学生的手脚自由创新,“活”是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培养 发展 学生 学习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里因素。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味浓,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做好一个“媒人”,介绍学生主动与课本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许有不少人赞成利用直观教具,当然我也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我认为直观教具也有它的局限性,繁琐的直观教具会过多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教具本身而不是知识本身。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除此以外,教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
1 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倦,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造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巴金先生写的《鸟的天堂》以课时,新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向一身西服着装的我,今天穿了一身运动装,脚蹬一双旅游鞋,头戴一顶太阳帽,手拿一幅中国地图,一进教室,就引起学生的骚动,还传来窃窃私语:“老师今天怎么了?”“是呀,怎么这身打扮”这一身打扮首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我接着说:“今天我不当老师了,我当以次导游”“导游?导什麽游?”此言一出,立即有学生发问。“游《鸟的天堂》呀”。我说,“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大榕树,它是全国的旅游胜地……”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课文讲完后,我还让学生当导游来解说。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
2 走出课本,再现生活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在课堂是不够的,必须走出课堂,进入到生活中去。再说,小学生的思维还是偏向于形象思维,只靠教师的讲还不行,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学语文,要让他们知道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地球的面积尤其是陆地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人在上面?地球的资源现状如何?学生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我有拿出一幅漫画,上面画着一条河,河边正有一个人拿着毛笔蘸着河水写毛笔字呢。学生立刻就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语文的作用,我让学生课下作一个小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污染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待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后,趁热打铁,我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建议或图或文,做成广告的形式向人们进行宣传。做完这一切后,再让学生课下观察这一做法有没有效果。出乎意料,不久就有学生向我汇报:“老师,我调查的地方乱扔垃圾的少了。“”我们调查的地方,折树枝的少了。”这比起在课堂上口干舌燥、旁征博引的大讲道理要强多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完全不受教师的指使,他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3 师生换位,同教同学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现在还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质还是“应试教育”“淘汰教育”,与现行教育相悖而行。新课程改革,不仅对课程做出重大变革,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者要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求受教育者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学习,达到师生互动。为了做到以上这些,每周拿出两至三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课,主要针对阅读课文。首先要求学生备课,写出教案,这样为了把课讲好,学生会不惜余力去吃透课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更进一步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通过学生自己讲课,让学生做到心到、口到,对整篇课文的结构、写作特点、思想内容,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听课的学生也会不自觉地站在讲课人的立场去评价讲得好与坏,而不是教师讲课时,那中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味浓,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这主要靠老师的正确诱导和教法的改进。
一、 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造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巴金先生写的《鸟的天堂》一课时,新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向一身西服着装的我,今天穿了一身运动装,脚蹬一双旅游鞋,头戴一顶太阳帽,手拿一幅中国地图,一进教室,就引起学生的骚动,还传来窃窃私语:“老师今天怎么了?”“是呀,怎么这身打扮”这一身打扮首先引起了学生好奇心。我接着说:“今天我不当老师了,我当一次导游”“导游?导什么游?”此言一出,立即有学生发问。“游《鸟的天堂》呀”。我说,“鸟的天堂就是一颗大榕树,它是全国的旅游胜地......”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课文讲完后,我还让学生当导游来解说。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
二、 走出课本,再现生活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在课堂是不够的,必须走出课堂,进入到生活中去。再说,小学生的思维还偏向于形象思维,只靠教师的讲还不行,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学语文,要让他们知道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地球的面积尤其是陆地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人在上面?地球的资源现状如何?学生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我拿出一幅漫画,上面画着一条河,河边正有一个人拿着毛笔蘸着河水写毛笔字呢。学生立刻就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语文的作用,我让学生课下作一个小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污染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待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后,趁热打铁,我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建议或图或文,做成广告的形式向人们进行宣传。做完这一切后,再让学生课下观察这一做法有没有效果出乎意料,不久就有学生向我汇报:“老师,我调查的地方乱扔垃圾的少了。”“我们调查的地方,折树枝的少了。”这时的学生兴致高涨,为自己的做法能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感到兴奋不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至于从中学到多少知识,是怎么学到的,那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这比起在课堂上口干舌燥、旁征博引的大道理要强多了。这时学生的思维完全不受教师的指使,他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三、 师生换位,同教同学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现在还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质还是“应试教育”“淘汰教育”,与现行教育相悖而行。新课程改革,不仅对课程做出重大变革,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者要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受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求受教育者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主动的学习,达到师生互动。为了做到以上这些,每周拿出两至三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课,要求针对阅读语文。首先要求学生备课,写出教案,这样为了把课讲好,学生会不惜余力去吃透课本。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更进一步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通过学生自己讲课,让学生做到心到、口到,对整篇课文的结构、写作特点、思想内容,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听课的学生也会不自觉地站在讲课人的立场去评价好与坏,而不是教师讲课时,那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四、开展活动,拓宽空间
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且倍受教师的青睐。不难发现,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启动联想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张家口经开区燕兴学校不断研究摸索所获得经验,就网络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谈几点体会。
一、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有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文大多数选的是文质兼美、情意共融的文章,其教学手段自然要借助于情感上的激发和熏陶。因此运用信息技术的跨时空、跨地域的教育功能,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我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的姿态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使他们看到了从没有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去学习呢?
二、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重点难点。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其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重点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从而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伊始,我应用多媒体演示一幅人来人往的“桥”的图画,并设问“你是怎么理解桥的,又是怎么理解生命桥的?”启发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待读懂课文之后,让学生把通过读课文体会到的“生命桥”的含义与课前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这样学生更很容易理解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爱心桥、是血脉桥、是亲情桥、是生命的火种得以继续燃烧的桥。 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时,我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内外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材料,丰富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了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
三、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是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因此,我们应该把课文中的美的形象事物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教学《雷雨》运用课件再现雷雨倾盆而下的情景,逼真的声响效果再现惊天动地的雷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教学《黄山奇松》,运用课件展示让学生领略迎客松之遒劲,劲客松之挺拔,送客松之蟠曲,给学生带来奇妙的感受。二是可以提高想像能力。在进行写活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后,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凭借美妙的旋律想象“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写出自己游桂林的感受。三是可以提高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例如教学《一个村庄的故事》一课,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分别为学生展示村庄的美丽景象和遭到补破坏后颓废的景象,让学生对比画面,从语言文字中分析原因,最后归纳总结小村庄给我们留下的启示,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有助于知识视野的拓展
众所周知,教育网站上还存储了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和优秀教案等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的改变角色,不再只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和传递者,而是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善于引导学生如何把“信息”化为“知识”,把“智能”化为“智慧”,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查阅了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历史,找寻圆明园被烧毁时的情景片,尤其是收集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与侵略国签订的诸多不平等的条约,这样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们祖国的过去,同时还收集了祖国现在的辉煌成就。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而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57-01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得到自由、充分地舒展。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素质同步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完善,寻求新颖的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育。
1.改变观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的改革,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他们仍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即使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如今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生命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
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的功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有位老师讲授《五彩池》,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3.课堂二重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3.1 "精致"──巧妙简约,细致入微被誉为诗意语文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王崧舟老师曾经在《长相思》的精神三变一文中细述了此课他的创作历程。或许有人说王崧舟的《长相思》的成功是偶然,而我说这实属必然。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教学是否有教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情境的能力。我认为这种能力,就是通过巧妙设计,达到细致入微的效益。
3.2 "扎实"── 返朴归真,学有所得一堂好课,难在文、课、人的统一,难在真实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扎实而有效地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一堂好课,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构筑的匠心独运,或如品茶,含蓄优雅恬淡;或欣赏音乐,回味舒缓悠长,还必须如"清茶淡饭"──不求浮华,只求一份从容恬淡、实实在在,真正让学生品其文、悟其道、领其神。
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是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师一生、生一生平等、互动的对话情境,促使对话生成。例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我校的张老师没有搬出教材中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以体验、感悟为灵魂的组块教学,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活力和魅力。
二、把握差异资源,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生成
课堂教学中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尝试中出现错误和失败是很正常的,因为在尝试和探究活动过程中,如果能预设学生在尝试和探究中出现的错误,那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考虑到最后一节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老师范读后鼓励学生质疑:“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还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生1:巴金爷爷把大榕树和鸟儿写得那么好,如同天堂一般,可文中怎么写“我有一点儿留恋”呢?如果是我的话,会恋恋不舍的。教师的高明之处还不在这里,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自主地来解疑。师:和他一样存在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有半数左右的学生举手。)师:看来,巴金爷爷的想法与众不同,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心中的答案呢?生1:巴金爷爷觉得他留恋这里的风景对鸟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人们留在这树林里鸟儿会被打扰的。师:你认为他想为鸟儿留下更多自由的空间。生2:我认为巴金爷爷是想保护环境。师:和前面同学想法一样。其他同学怎么想?生3:我认为可能是这样的,一般小鸟都留在树林里,但是等到他们长大了成为成熟鸟儿的时候,就要飞出森林去找更广阔的天空,巴金爷爷就像一只成熟的鸟儿要飞出去做更多的事。
三、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在读中求生成
文学作品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因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对话,往往会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学生与文本交流后,每人所获得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充满个性化。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在生生交流中使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在多层面、多方面展开,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或激发疑虑……从而使交流的内容“增值”,更趋于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价值。在教学《四季》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读文本:“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结合观察雪人的图片,然后思考:冬天里雪人会怎么想呢?有的说:“雪人很高兴,因为在冬天里它能和小朋友玩。”有的说:“雪人很自豪,因为它觉得自己很漂亮。”有的说:“雪人拿着扫帚很神气。”你看,学生在多元解读中显示出童真童趣,我们又何必去追求那唯一的答案呢?
在日常的检查教案和听课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备课讲课时有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进行质疑,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学生质疑与讲读两层皮的现象――就是学生质疑归质疑,教师并没有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在学生质疑后又回到自己设计的教学问题去讲解,质疑只是走过场。2、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分主次一股脑地进行讨论、解答,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的味道,没有了对语言文字咀嚼品味,变成了知识的答疑课,尤其以知识型的说明文为甚。3、学生提的问题多是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价值不高。
二、观察
怎样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敢问、善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对待与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呢?又怎样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呢?孙双金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1、鼓励质疑。孙老师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让学生初步自我解释诗句的意思后,启发学生说:“古人说‘学规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看哪个同学能发现小的问题,哪个同学能发现大的问题,如果谁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回答不了,那我就拜他为师。”几句充满激励的话语创设了一个催人深思的问题情境,学生们听到这样的话语,怎能不埋头读书深入思考呢?――这就是孙老师在巧妙的鼓励学生质疑。
2、教方法鼓励深层质疑。几个问题后,再也没有人举手了。孙老师看没有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便鼓励道:“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提出一些好的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一定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孙老师先肯定学生的质疑,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再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读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深层质疑。
3、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下面请你们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猜猜看,汪伦为什么等李白上船时再送?为什么汪伦要欢欢喜喜踏歌相送?”让学生讨论的两个问题正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教师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整理,完全体现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质疑与讲读两层皮的现象。
三、思考
(一)怎样让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小疑到大疑
1、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不要匆匆走过场,图形式;
2、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在碰撞中产生火花;
3、要引导学生往深处想,不能浅尝辄止。如第一轮学生提的问题就比较简单,停留在语言的表层,这时教师不能满足,而是要用一番言语再次激励学生往深处想,提出更高水平的问题。有了教师的导向和激励,学生思维就有了方向和动力,就会逐步走向深刻。
4要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反常之处。例如人与人告别一般就在家门口,为什么李白上船时汪伦才赶来相送呢?这有悖常理。如朋友分别一般都依依不舍,为什么汪伦送别时却踏歌相送呢?与众不同之处值得推敲。有了敢问的意识再加上会问的方法,学生就能步入质疑的殿堂。
(二)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依据文本一点一滴精心指导。
1、首先要培养学生不唯书、不惟师、不惟权,只唯真、只惟实的意识,敢于挑战书本和权威。
2、教学生质疑的方法与途径。(1)根据课题质疑:有些文章的课题直接揭示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可以借助这样的文章对学生进行质疑训练。如《舍身炸暗堡》、《奇妙的鲤鱼溪》、《养花》、《草船借箭》等。(2)根据课后思考题质疑:阅读思考大多是对文章主要内容或难点问题提示,是学生预习的根据,稍加变换就是全文的主线,可培养学生根据阅读思考进行质疑。如根据《草船借箭》课后的思考题可提出 “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根据《曼谷的小象》课后思考题可提出“为什么说小象十分乖巧?”根据《锡林郭勒大草原》课后思考题可以提出“为什么说锡林郭勒大草原是美丽广阔的?为什么说他是一个欢腾的世界?”等。(3)根据重难点词句质疑:文章是教师教学的范例,里面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精美文章,有许多可供品味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针对重点词句质疑的能力。如9册《种一片太阳花》可根据“来年还要种一片太阳花”一句进行质疑,“为什么来年还要种一片太阳花?”抓住“还要种”深入理解课文。《观潮》抓住“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进行质疑:“为什么称钱塘江潮是伟大的奇观?”抓住“奇观”理解课文。(4)联系生活实际在有悖常理处质疑:在课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悖于常理之处,如《买小狗的小孩》中的小男孩花同样的价钱买一只小瘸狗,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如果是自己买狗会怎样买?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怎样的质疑方法,并在类似的情节中进行训练。(5)根据文章的写法质疑: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揣摩文章的思路,领悟文章的写法。所以在中高年级要注意培养引导学生对文章写法的理解与把握,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针对写法进行质疑。如《太阳》这篇文章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草原》在写了草原的美景后为什么要写草原人民?《鸟的天堂》为什么以“鸟的天堂”为题?
笔者曾对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作过这样一个调查:你喜欢学习吗?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吗?结果,一年级有95%的学生喜欢;二年级有85%;三年级78%;以后逐年下降。为什么年级越高喜欢的百分比越低?我大惑不解,恰巧无意中捕捉到的几个镜头给我很大的触动。
镜头一:
时间:一节公开课后 地点:走廊
现象:几个学生边走边说:“今天的课真精彩,还没感觉就到下课了!”“是啊!今天老师也没有发火,一直对我们笑嘻嘻的,要是每天都这样就好了!”“我说错了,老师也没批评,还表扬我勇敢发言,奖给我一颗勇敢星呢!”……
镜头二:
时间:一节美术课上 地点:美术室
现象:平时乱糟糟的课堂显得非常安静,仔细一看同学们都伏在桌上认真画画,一会儿用铅笔,一会儿用水彩,一会儿用橡皮,井然有序,问了美术老师,答:孩子们喜欢画画,每节课都是这样。
镜头三:
时间:午间休息 地点:办公室
现象:五六个孩子站着,有的读书、有的做作业,都是无精打采,眼巴巴地瞧着窗外。老师一走开,立刻神气活现,交头接耳。
什么时候,本应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堂却异常沉闷,课堂上师道尊严高于一切,理性霸权肆意横行,教学活动单一呆板;教师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以至有国人发出“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呐喊。我们的老师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师如果真诚对待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安全感、理智感和道德感,师生关系才会和谐。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作为许多孩子童年时代的见证人,我常常在思考: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最本色的童年?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更生动精彩,吸引孩子关注的目光?怎样让孩子像喜欢音乐美术一样喜欢语文学习?
尝试
一、 唤醒成功,放飞学生自由的心灵
记得孙双金老师在听了《鸟的天堂》教学后讲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大榕树是鸟的天堂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而教师则是仁者和智者的结合。”这让我想到:惟有解放自己,凸现个性,才能获得师生心灵的放飞,促进师生生命的升华。
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带着一张心灵的白纸开始了小学生活。而语文是直接扣响学生心弦的敲门砖。孩子们从《手拉手》中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从《升国旗》中知道热爱祖国尊敬国旗,从《母亲的恩情》中学会用一颗感恩之心对待自己的父母,从《第八次》中学会坚持……在语言文字的反复品味朗读背诵中丰富自身的内心世界。教师,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纽带。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教师在提出表扬时,不仅要充分体现语言情感性,还应伴有赏识的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情感。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和一闪即逝的眼神,都能保护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宽松融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不做应声虫,活出真我的风采!”是我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有的语文老师就像一个小贩,把课本内容贩卖到备课本上,再把备课教案贩到课堂上。这样干枯的“贩卖”,即使教师口若悬河,又怎能真正吸引学生?好的语文课,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即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实话实说》节目里的观众都善谈,是因为主持人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平民化环境,让观众感到愉悦、轻松。我们的教师大都是传统的教法,拿起书在讲台上讲,类似一种打针注射式教学,学生不喜欢,只有消极抵抗。
课堂上,我经常站在学生中,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是我的讲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也都可以是学生的舞台。我弯下腰和学生交谈,侧着耳倾听学生的发言。这样的零距离接触,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感,孩子会觉得教师是平易可亲近、可信赖的。即使学生说错了,我也一直微笑着鼓励他说完,从不轻易打断任何人的发言。有了老师的鼓励,学生的发言自然精彩响亮流畅多了。
三、创新教学,张开孩子想象的翅膀
新课改指出语文课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少一些刻板,多一些自由,为学生营造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放飞学生的想象。
许多公开课常常让学生忘了下课,忘了在学习,除了教师的亲切笑容,更多的是因为教师运用了新颖的教学方法,新的激励手段,新的学习形式,这一切使课堂像一块磁石紧紧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吸引住了学生的心。但是,只要教师心中有创新的种子,愿意时时撒播给孩子,每一节课都可以为孩子插上想象得翅膀,带领他们在语言文字里自由翱翔。例如教学《七颗钻石》一文,我积极引导学生改动本文的结尾,“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假如这路人一不小心把水罐掉在了地上,没有蹦出七颗钻石,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学生的兴趣倍增,思维被激活,答案也是吩咐多彩的。其中有个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结尾:一股清泉从罐中汩汩流出,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道河流,一片,于是旱情去除了,天地万物又恢复了生机,小姑娘妈妈的病也奇迹般地好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多么美好的愿望!这样的课堂给师生都带来了一种放飞想象的满足。像这样,师生互动,才会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引发学生思考,唤起探究、创新的欲望,学生才有机会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
四、适时生成,吹皱一池春水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动态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和谐的课堂,要求在教学对话中要不断“随机开发”出新的教学资源。最终是追求教师、学生、文本间思想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1.当学生对话精彩时,抓“精彩”促生成。学生回答精彩时,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只停留在赏识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这种“精彩”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资源,通过及时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世界。
2.当学生认识肤浅时,抓“肤浅”促生成。由于受年龄和学历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感悟上,难免会有所肤浅。如果我们把这种状况视为一种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可以以学生的“肤浅”作为教学起点,运用“调控---生成”的策略,引导学生浅入深出。
3.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抓“争论”促生成。在互动对话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这种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应牢牢把握良机,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合。
4.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抓“错误”促生成。当学生问答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延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