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嘉奖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1: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个人嘉奖申报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个人嘉奖申报材料

篇1

第一条评选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公正公开,突出创新性、领先性、实效性。

第二条评选范围。凡全办干部职工或本科队站在工作中自身创造且符合评选条件的创新成果,均可申报。跨科队站联合合作完成的创新成果,必须经联合科队站协商同意后,联合申报。

第三条评选条件。

(一)在贯彻全办重要工作部署中,勇于创新,积极对外联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和重大突破;

(二)对解决人防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可行性和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进入办党组决策,取得了明显效果;或得到市委、市政府或省级以上人防主管部门肯定并予推广或表彰的;

(三)创新成果应在月督查中体现;一般应评选为年度全办大事。

第四条申报数量。各科队站每年申报数目不超过2个,必须有1名主创人员,协助人员一般不超过2名;个人申报数目一般为1个。

第五条评选时间。每年1月份对上一年度的工作创新成果进行评选。

第六条评选程序。

1、申报。各科队站或个人要于每年12月底提出申请,并填写《工作创新奖申报表》,由分管领导签字后,报送人事秘书科。

2、预选。人事秘书科对申报的创新成果进行整理、登记,提交办党组研究后,召开主任办公会议逐项评议,确定拟参加评选项目。

3、评选。全办干部职工对拟参加评选项目进行投票。办党组成员投票占45%,科级干部投票占30%,一般干部投票占25%。

4、审定。根据投票成绩情况,由办党组研究审定。

5、公示。对拟受奖创新成果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评选工作客观公正。

6、确认和表彰。公示后,办党组根据公示情况和征求到的意见,研究确定工作创新奖名单后,予以表彰。

第七条申报材料要求。

1、申报的工作创新奖题目要言简意赅,能直接反映出所申报的项目。

2、申报材料内容要真实具体,所申报的机关创新举措及成果要充分体现创新性、领先性、实效性的要求。

3、申报材料写作要详略得当,把重点放在介绍所申报项目的内容和效果上;语言要准确精练,通俗易懂,力争用最小的篇幅把申报内容表述清楚。

篇2

(一)抓好宣传工作,为圆满完成新一年度的居民医保目标任务夯实基础。结合居民医保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统筹规划,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根据新一年的工作目标任务,不断创新宣传手段,统筹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三个提前”,即提前着手,提前宣传,提前发动,在参保期开始前,做好一切宣传发动工作,利用网站、来信来访咨询、宣传手册、宣传栏以及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上门讲解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宣传工作真正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力争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扩大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医保覆盖面。一是加强养老与医保联动,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进一步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我们将积极协调联系区职介,在灵活就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险的同时,积极宣传医保政策,引导参保人积极参职工医保,确保只要入养老,就入职工医保。二是加强与市区各部门联系,努力完成我区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费的清欠任务。积极联系市医保办个人账户处,对我区关闭破产企业退休职工的个人信息及缴费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之后协调区财政局,争取在年底前圆满完成我区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医疗费300万的清欠任务。

(三)做到两个“重视”,促进工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一是重审查,确保工伤证据扎实有效。牢固树立严、谨、细的工作态度,认真审查每一份工伤待遇申报材料,确保材料报表内容齐全,数据准确,医疗费原始发票真实,就诊医院、用药范围符合规定。二是重调查,确保工伤事实清楚明白。严格企业申报增减制度,同时加强对企业工伤部门的监管力度。向享受定期待遇人员发出一份《享受工伤定期待遇人员情况登记表》和慰问信一封,及时了解定期待遇享受人员的近况,确保定期待遇享受人员正确、真实,从而加大对社会发放人员的审查和监督力度,避免工伤保险基金的流失。

二、以“温馨医保”为载体,开展“岗位明星”评比活动

2013年为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我区医保办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完成,我们以“温馨医保”品牌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具有特色的“岗位明星”评比活动。

(一)加强自身建设,争当医保工作“全面手”。围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医保政策等方面,对所有工作人员不定期的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其中不仅包括经办范围内的知识,还将延伸到整个医保办四个业务领域,确保每位在岗工作人员都是“全面手”。遇到前来咨询业务的参保人,对所有涉及医保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使前来办事的群众能少跑腿、多办事。

(二)创新服务意识,完善工作方法。

篇3

一、引言

为应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很多高校派出教师到重点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众多访问学者中,有的是依托政府支持的专门项目,如“西部之光”国内访问学者项目、高等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有的是各高校自行组织的项目。自原国家教委于1984年启动高校访问学者项目以来,该项目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进修机会,大幅度提高了他们的学术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格局。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国内访问学者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访问学者选择导师和接收单位时普遍存

在盲目性很多访问学者在访学前对自己的科研水平、访学目标没有清醒认识,对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和接收单位没有清晰计划,导致访学效果不理想。首先,选择时好高骛远。很多访问学者选导师时热衷于选择学术圈子里的“大咖”,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选择访问学校时也是非“985”“211”大学不去。等到了接收单位,很多访问学者才发现自己的学术水平过低,研究手段和思路落后,无法与导师进行真正的学术对话。加上著名高校吸引的访问学者数量众多,高手如云,自己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巨大的落差不仅难以激发访问学者的激情,而且使其自信心备受打击,有的甚至放弃追赶而甘于平庸。其次,导师专业特长与自己没有契合度。很多访学者选导师时只看导师的头衔,对导师的研究领域并没有深入了解。如会计学专业,访问学者是研究政府会计的,但导师却专注于财务会计;访问学者是做规范研究的,导师却是做实证研究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访问学者想请教的问题因导师不了解而难以得到具体的指导,也使访问学者无法参与到导师的课题中去。最后,无法实现访学目标。很多访问学者在选导师时,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有的教师本想通过访学提高教学能力,但却选择了无心教学的科研导师;有的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但选择的导师却是早已脱离科研一线的行政领导;有的想发表高级别的科研论文,但是所访问的高校并没有这方面的期刊;有的想解决自己项目中的某些难题,但访问的高校在这方面并不擅长。

(二)访学单位局限在高校或科研院所

当今,新兴技术飞速发展,以百度、阿里巴巴、谷歌、亚马逊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企业正在改变着经济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非常有必要到先进的企业学习最新的商业模式、最新的经营理念和最有前景的科学技术。但遗憾的是,访问学者们一窝蜂地涌入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几乎没有人选择进入企业。首先,学术评价唯论文、课题为标准。现在高校和政府部门在评职称、人才选拔、申报项目时都要看SCI论文或“高影响因子论文”。在这种“一刀切”的导向下,教师们要想出成果,只有到最擅长生产这种论文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去。至于所写出的论文是否有创新、是否有利于生产实践、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则根本无人关心。其次,国家还没有建立高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学术访问的机制。政府主管部门没有专门项目支持,教师去企业难以快速地产出学校需要的高端科研项目和高端论文。对企业来说,这种访问项目不仅得不到经费支持,而且还要花费一些资源配合工作,有时还要担心商业机密被泄露。

(三)接收单位提供的住宿和学习条件普遍较差

按教育部的规定,接收单位要为访问学者提供不低于博士研究生标准的研修和住宿条件,提供网络、图书资料等学习设施,组织相关学术活动。[1]但实际上大部分接收单位做不到或不愿意做。很多接收单位把访问学者安排在筒子楼里,四个人住一间,上下铺,公共浴室、公共卫生间,有的接收单位还要访学教师自己承担水电费,在学校吃饭要额外加收服务费,访问学者做研究没有专门的场所,要和学生一起到图书馆抢位置,缺乏必要的数据资料,很多课堂、数据库、实验室不对访问学者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访问学者因忍受不了艰苦的条件而频繁或长期离开访学单位,导致访学达不到既定效果。访学条件差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接收单位不重视。在很多接收单位看来,国内访学者绝大多数来自比较落后的中西部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有限,他们的到来意味着学习和索取,只能给学校增加额外的负担。二是学费较低。接收单位一般每年只能收取访问学者一万左右的学费,这点学费相比MBA、EMBA、MPA等项目来说可谓“鸡肋”,接收单位没有很强的动力提供好的访学条件。三是刚经过一轮大扩招后,接收单位自身住宿、学习资源条件确实紧张。

(四)事中管理过于简单放任

接收单位普遍存在“放羊”管理的状况。访问学者到了接收单位后,报到时见导师一面、填一张访学计划表;结束时请导师签个字,交一张访学考核表,中间近一年的时间放任自流。就选派单位来说,事中管理要么一片空白,要么只有监督。很多选派单位让访问学者每月填报一张访学进展情况表,表上要写清楚这个月都上了哪些课程、听了哪些讲座、发表了几篇论文、课题研究取得什么进展等。有的还要给访问学者的导师打电话查岗,甚至让访学老师以接收单位的固定电话打回来,以证明人在访学单位。整个过程看似是对访学者的关心,实际却是一种监督。缺乏对访问学者的基本信任。

(五)事后考核评价过于单一僵化

当前选派单位和接收单位对访问学者的考核指标普遍单一,即论文或科研项目。在高校攀比之风越刮越猛的情况下,选派单位和接收单位对论文的要求日趋“高大上”,理工科动辄要求SCI二区以上,文科动辄要求“双核”或CSSCI二区以上;科研项目则要求省部级以上。在这种单一导向下.访问学者在访学期间就会把主要精力都花在写论文和申报课题上,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申报书”。然而,写高级别SCI论文或申报高级课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访问学者没有时间参与各类的学术活动,无暇通过广泛听课、师生互动来提升教学水平,无心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自己的社会活动水平,更无力通过良好交际来促成校际和校企合作。访学结束后,这些访问学者除几篇可以量化的论文外,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一)基于自身条件和需要务实选择

访问学者必须抛弃贪图虚名和贪大求洋的心理,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和接收单位。除此以外,在制度和措施层面,还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出改变。首先,建议把选导师由访学前改为访学报到后。即访问学者到接收单位后,由接收单位的二级学院组织访问学者与导师们见面,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双方在此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其次,建立调剂制度,不合适的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换。最后,建立网上申报系统。当前的很多访学信息不透明,访问学者基本都不认识导师,大都是通过各种关系介绍,有了申请方便、信息透明的网上申报系统后,导师和接收单位的详细情况都可以在网上查阅,访问学者无须“托关系、走后门”去认识导师,也无须特地去和导师见面,只要登录网上申报系统报名并在网上选择就可以了。导师也可以提前根据拟访学者提交的基本资料和学术资料来判断是否予以接收。

(二)积极建立校企访问学者项目

高校教师一旦到了企业,就会成为产、学、研结合的纽带和桥梁,企业丰富的实践场景不仅能让访问学者开阔学术思路、视野,而且能将其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科研的价值得到最直观的体现。因此必须大力推动高校教师到先进企业的访学计划。政府主管部门要改变学术评价唯论文、唯课题的导向,提高产、学、研结合在学术评价中的分量;要出台专门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访学项目,这些政策应包括经费支持、税费减免、项目倾斜等能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措施。从选派高校来看,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走向企业;另一方面要优先支持与企业对接条件好、双向受益可能性大的项目,从而真正实现学校、教师、企业三方共赢。大多数高校教师应坚信生产实践一线才是产生好论文和好课题的源头,勇于到企业承接科研项目,使自己的科研工作能立足一线,造福社会。

(三)改善访问学者的住宿和学习条件

能否改善国内访问学者的住宿和学习条件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为长者折枝”而非“挟泰山以超北海”。首先,接收单位要提高认识。接收单位一般都是“985”“211”高校,长期以来这些高校在招生生源、办学经费和其他资源上都得到国家大量支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这些高校应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反哺国家,回报社会,尽量帮助兄弟院校。因此,这些高校要摒弃居高临下的施舍心态,拿出一些资源来改善访问学者的住宿和学习条件。其次,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不定期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访学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解,对于长期不能提供适当访学条件的接收单位采取一些督办措施,如劝诫、通报批评、暂缓批准其新增硕士、博士点的申请、暂缓下拨学科建设经费等;对于做得好的接收单位则给以各种奖励,如通报嘉奖、调增人均访学经费,在一些相关继续教育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

(四)改善访学过程中的事中管理

1.改变管理理念,由监督转向服务访问学者需要管理,但这种管理主要是一种服务型的、人性化的管理,而非无处不在的监督。成熟的管理科学也已经告诉我们: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2]选派单位和接收单位其实在服务方面大有可为。对接收单位来说,除开放各种学术资源外,其职能部门还可以随时给访问学者发送优质课程介绍、讲座、学术活动信息;组织有资深教授参加的专项学术沙龙;组织课题的申报培训;引荐访问学者到著名企业参观学习;为访问学者学术出版提供帮助;帮助促成校际交流活动等。对选派单位来说,服务的方向主要是免除访问学者的后顾之忧。如及时发送各种利益相关的通知、帮助解决孩子的入托入学、代为提交课题、职称申报材料等问题,帮忙安排访学归来的合适课程。政府主管部门的服务则是通过提供经费支持、改善学术评价导向等方式为访问学者建立良好的访学外部环境。在三方的大力支持和优质服务下,访问学者才能心怀感激、心无旁骛、精力充沛地进行各种学习和研究,访学质量才能得到大幅度提高。2.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访学一般需要一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如果不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就会影响访学老师的积极性。建议接收单位推出专门针对访问学者的奖励计划,从多个方面对访问学者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北京大学从2005年就开始为访学项目设立了6个方面的奖励,分别为创新成果奖、精诚合作奖、社会实践活动奖、优秀成绩奖、杰出导师奖和优秀论文专刊6个项目。[3]这个奖励计划推行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很多访学老师以能拿到北京大学的奖励证书为荣,平时学习积极性很高。

(五)建立立体多维、人性化的考评标准

为改变“唯论文、唯课题”的单一访学评价导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必须建立立体多维、更加人性化的考评标准。一是社会实践。主要看访学教师是否积极参与访学地的志愿者活动并表现良好;是否为某个社会事务建言献策并获得采纳;是否与企业合作,在产学研相结合上做出突出贡献等。二是精诚合作。这个项目主要考评访学教师在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团队合作方面的表现。如,是否促成选派学校与接收学校在某个方面达成合作协议;是否促成某个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某个方面达成合作协议;是否积极参与某个科研团队或项目并表现良好等。三是创新成果。这项指标重在鼓励访学教师的创新精神,用来考评访学教师是否做出有价值的新东西,成果既可以体现为论文、专利、著作,也可以体现为商业计划书或调研、咨询报告。四是教学提升。这个指标主要看访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否有切实的提高。考核形式可以是若干节的公开课或提交的教改方案。五是爱好特长。这个指标主要看访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对于长期劳累甚至存在职业倦怠的教师来说,在访学期间通过爱好特长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适当放松、调整自己的心情和身体,为他们回来后更好地投入工作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对访学教师的访学考核可以放在访学结束后一个较长的周期里,这个周期建议为1至3年。因为访学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在不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些方面可以很快体现出来,如教学水平、社会实践水平等;有些则会延迟一段时间表现出来,如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等。

四、结语

随着各地人才战略的推出和实施,高级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必将受到更多重视,得到更大发展。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选派单位有必要将访问学者项目纳入本省和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把该项工作作为实施人才强省、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学术骨干、与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的重要契机。只有在教育主管部门、选派单位、接收单位三方的齐心协力下,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解决,含金量和生命力日益增加,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

参考文献:

篇4

一、基本情况

__市位于__回族自治区最北端,是依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市辖两区一县,土地面积531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9%,有汉、回、蒙、满等23个民族,回族人口占20.3%。__市山川秀丽,城市独具魅力,资源富集,工业基础雄厚,机遇叠加,投资环境优越,被评为“20__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并先后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国家首批资源枯竭经济转型城市试点。

近年来,我市按照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奋斗目标,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组织实施了星海湖湿地综合整治、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新区人民公园、森林公园等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大会战和“无冬闲”活动,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__年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14.8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422.4万株,实现了林业建设的大发展、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是:

(一)全面实施城市绿化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围绕建设园林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按照“增绿量、上水平、出精品”的原则,以市行政中心绿化工程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了城区“见缝插绿”工程、公共绿地改造工程、做精做美工程,打造了新区路网绿化、星海广场建设、城市街路绿化、公园改造等精品工程,实现了景观大提高、生态环境大改善的要求。20__年全市新建公共绿地2051亩,完成街路绿化48条,绿化面积1845亩,植树46.2万株,种草72.84万平方米;机关、学校、厂矿、居住小区绿化5296亩,植树87.1万株;摆放盆花290万盆。城区绿化档次明显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显著得到提升。

(二)加快城乡结合部绿化进程,城市外部大环境明显改观。把抓好城市外部大环境绿化作为展示__良好对外形象的关键,积极总结往年造林绿化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坚持按照“大通道、宽林带、多树种、高标准”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总体要求,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做法,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外部大环境绿化力度,主要完成了世纪大道延伸段绿化工程、沙湖大道景观绿化一期绿化工程、潮湖(防护)生态园、中华奇石山生态园、惠农区采煤沉陷区生态园、北武当生态园、天河湾(湿地)生态园、星海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的建设,新增绿化面积75201.6亩,栽植各类苗木1255.1万株,城市外部大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三)发挥林业优势,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林业建设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相结合,加快平原绿化工程建设进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了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治沙造林工程的建设,完成农田防护林造林5148.8亩,栽植各类苗木39.2万株;完成绿色通道绿化造林7995.7亩,栽植各类苗木352.35万株;完成治沙造林20__0亩,栽植各类苗木343.15万株,高标准完成庄点绿化85个,绿化面积20__亩,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创新工作思路,变一年造林为全年造林,实现了造林绿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大力组织开展了“无冬闲”活动,变冬闲为冬忙,对造林地段采取秋、冬两季提前做好水利设施配套、整地、开沟、修路、挖坑和落实苗木等准备工作,既为春季植树造林做好了充分准备,又缓解了春季造林绿化的繁重压力,实现了由一季造林向全年绿化的转变。全市上下积极响应“无冬闲”活动号召,冒严寒,克服各种困难,攻坚克难,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日,争时间、抢速度、要效率,奋战在植树造林第一线,实现了林业建设的新突破。20__年,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无论是栽植数量,还是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引进胡杨试栽,一次性获得成功,当年成活率高达80%以上,解决了胡杨移栽生根难、不易成活的技术难题,为我市乃至全区胡杨大面积栽植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科学依据,得到了区市领导和专家的赞同和认可。

(五)加快城市绿化步伐,有力推动“自治区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市“创园”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在相关部门及县区的大力协助和配合下,根据《自治区园林城市标准》及《自治区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结合全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对我市城市绿地基础数据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根据现状,制定了《__市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的思路与对策》,编制了《__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在全市大力开展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活动。通过“生态建设大会战”和“无冬闲”活动的开展,加快了城市绿化、城市大环境绿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创园指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5%、建成区绿地率为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3.58平方米;公共绿地499.9公顷,防护绿地161.8公顷,生产绿地105.1公顷,风景林地211.1公顷,庭院、居住区、道路三大附属绿地465公顷。九月底经自治区专家组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自治区园林城市”的标准,对取得的成绩专家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湿地得到恢复与保护。全市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的代表星海湖,经过连续4年的恢复性抢救和治理,已建成融防洪、滞洪、蓄洪和休憩娱乐为一体的景观湿地公园,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而且凸现了山水园林的特色,实现了区域内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也为我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成立“创园”工作领导班子。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做到动员有力,组织保障,政策资金落实,市政府成立了由

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19家的“创园”领导小组。制订了《__市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定期对各责任部门进行指导和工作检查。按照《自治区园林城市》的标准及申报评审办法,从组织、制度、人员等各个方面保证“创园”工作的顺利开展。收集整理《组织领导》、《管理制度》、《绿化建设》等八个部分的申报材料,并对多年来展现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成功的图片、影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而展现__“显山、露水、透绿、通畅、和谐”的生机盎然景象。(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动员全社会参与“创园”。采取有效措施,大张旗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增强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宣传形式的生动性,进一步扩大宣传对象覆盖面。把重大活动的重点宣传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作用,在交通广播电台设立专栏节目,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认真做好义务植树适龄公民的普查工作,研究提高尽责率的对策和方法;抓好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提高基地建设水平;规范义务植树管理,保证绿化成效,确保了全民义务植树任务按计划完成,尽责率得以提高。

(三)落实责任,确保政令畅通。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标准高、涉及面广、任务重,全市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行动。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产权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创建目标领导负责制,按照创建要求,制订出详细的创建整改计划,将任务逐单位分解落实,确保各项指标的完成。两办督查室对照整改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凡是任务完成好的,对创建园林城市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在全市通报嘉奖。不能按期完成任务,妨碍全市创建目标实现的,则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