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1: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美术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8:30——9:00吃早饭
9:00——10:30练琴
10:30——11:00课间休息
11:00——12:00暑假作业
12:10——12:40看书
12:40——1:25百家讲坛
3:00——4:00练毛笔字
4:10——4:50练钢笔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全国已经有大量教师结合自己任教的学科,对信息技术与相关学科整合进行了研究,并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五年级美术《美丽的纹样》一课,我尝试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教学,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设计意识及应用都得到了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绘画能力,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多样化信息,激发学习热情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直观性是它典型的特征之一,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激发他们学好美术的精神动力。而多媒体技术正是以其形、光、声、色等功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把教学素材逼真、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课堂充满了儿童情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在视觉愉悦的体验和感受中快速有效地接收
知识。
课伊始,根据小学生兴趣容易激发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欣赏,将生活中的纹样引入课堂。我设计了“同学们,老师搜集到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并说一说你的感受”的教学环节,以欣赏生活中的纹样导入,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通过视觉盛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感受丰富的纹样和艳丽的色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活美,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使学生感兴趣,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主题知识网站,促进自主学习
主题知识网站以主题资源网站的形式,为主题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它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支架,包括为学生提供选择需要自主学习的问题,提出引导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提供思维的板块以及学结的框架等。它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
在本课中,我设计了文字清晰易懂、画面生动美观、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图案世界”主题知识网站。站内有资源库、基础知识、欣赏、相关美术链接网站等。内容包括:玩一玩――观察比较纹样的不同;考一考――适合纹样的特点;找一找――适合纹样的骨架变化;我发现――了解适合纹样的装饰规律;我学会――掌握适合纹样的制作方法。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合作研究式学习,由“学会”变成“会学”,主题知识网站轻松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真正意义上的“支架”,保证了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画图软件,培养设计意识
运用计算机进行课内美术的交互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计算机具有强大、灵活的功能,它有图像处理软件,能够随时更换画面,使画面的处理效果丰富多样、极具魅力。计算机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动的表象,并通过实际操作将这些表象外化,为学生提取、加工表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适合纹样的绘制步骤运用的是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要求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也很讲究,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学生往往不喜欢进行这类设计。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完成作业就极为轻松。计算机通过画布选定和工具箱中的选取图形工具,可随时灵活处理画面构图,学生动手操作,画出了形态各异的基本图形的变形,在脑子里逐渐形成这种图形的表象,从而积累了创作的素材。软件中的复制、旋转、粘贴等画图功能,把手绘中非常烦琐的工序达到简单化、快捷化,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轻松松地漫点鼠标便能妙笔生花。从屏幕上的颜料盒中获取不同的色彩系列,就能让学生欣赏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美。创意能即想即改,所想即所得,不需纸张、彩笔的更换,无需学习工具的更新换代,这也是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网络平台,实现交流提升
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出来以后,作品的展示就成了最重要的环节。如何全面地展示所有学生的美术作品,对学生作品进行很好的对比、讲解。网络展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展示自己、获得成功体验的心理需求。利用电子文档、电子画册、博客、“BBS”、论坛等形式进行,将学生的作业置于个人、小组、班级、学校甚至社会中实施评价,使评价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在评价中,师生平等交流,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共享学习美术的
快乐。
课上我要求每位学生登陆同学的博客,欣赏完作业后,以评论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见解,可以是对作业的评价,也可以是向作者提出的修改建议,甚至还可以对某位同学的评价进行“再评
1.1 巧用网络资源,扩大信息容量,提高审美素质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教学挂图的展示或幻灯片的放映,讲解欣赏内容,难以面对全体学生一一作答,不能创造开放的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地得到体现。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美的形象性特点,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而是用形象思维方法。网络资源为此创造了契机,它具有广泛易取的信息量,学生拥有自由的学习空间。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上网查找世界各地的美术网站中的相关资料,或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的数据根据教学意图,制作成课件、网页,就可以或教师讲解作品内涵,或学生自主地欣赏经典名画,了解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这样,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1.2 展示动态变化的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量为一体,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各种媒体,表现许多传统教学技术不能表现的事物和现象,如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图片等。多媒体可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在解决那些教师难以表达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上,动态展示变化的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工艺与设计课的教学中,有关工艺制作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复杂、严谨,技法的要点、难点较多,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教师要利用课堂时间演示一个完整制作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二方连续”教学,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是口头讲授,稍作演示,演示时不可能全面,这样的教学,学生不能掌握技法上的难点。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图案制作的完整程序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进行放映,从绘图、拷贝、涂色到色彩转换,都非常方便、快捷,整个过程展示清晰明了又独特,学生边看放映边学习,印象深刻,教学难点轻松解决。
1.3 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在传统教学中,工艺美术设计课的教学目标一般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等环节实现。其中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讲解,给出图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班级集体授课和每节课时间的限制,在一堂课上能让学生领会和做练习的机会很少,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定的基础,即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显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难以做到的。有了计算机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媒体以后,就可以在课前编制好适合学习的教学软件,当教师讲解清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点后,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学得快些,也可以学得慢些;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教师询问,或通过多媒体网络与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完后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使用Word来做练习,练习完后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学生作品。这种自主、交互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探求知识、培养智能,均有积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对培养想象能力,对培养创造思维,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
2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1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历来是美术教育的难点。把艺术作品不同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在大脑中形成反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利用知识经验进行综合加工,是形成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的过程。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很容易地将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并方便地展示给学生,突破美术欣赏能力培养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如欣赏“农民画”时,如果只看课本中的小幅图片,学生会因为对作品内容及产生背景缺乏一定的认识,而印象不深,难以产生共鸣,影响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欣赏。电脑课件可以将画投影到大屏幕上,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通过鼠标指针,指点画中细节,欣赏农民画的内容、构图、造型、色彩的特点,同时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等,这时学生就能自觉地进入某种情境,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从而自觉地从农民画中感受质朴、清新的美和粗放、纯真、灿烂的艺术特色。这样学生原先模糊的、朦胧的审美感受就会变得清晰,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2.2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对美术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促进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主要学科,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及动手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供教师备课、上课及学生收集、查阅资料及自主学习使用。而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以其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储存光盘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学习过程智能化的特点,为美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创作活动、个性化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空间。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信息素养,而且提高了收集、选择、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出现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
3.2 不能夸大现代媒体的作用,以此取代传统媒体
一、应有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1、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现美术作品只能是通过课本、杂志、名家作品,资源有限,能给学生展现的东西也受到限制。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网络资源的互通、共享性,为美术教师教学和资源的检索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例如《中国瓷器》一课,在马未都先生没有在《百家讲坛》讲《瓷器收藏》之前,我基本是从造型和纹样的角度出发去完成这课,但马先生精彩的讲解,让我感觉瓷器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我从网络上搜集了上千张各时期瓷器的代表作品做成课件,在授课时通过精彩的文字配合图片的讲述,把学生们带入了瓷器的世界,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学习兴趣。
2、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美术课程中,很多绘画和绘制过程都是非常缓慢的,如果单凭老师示范整个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多媒体的出现,可以使老师在提前拍摄好授课内容,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这样,在节省了讲课时间的同时,更便于同学们观看。
3、为教学互动提供了可能
经过几年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已经切实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辅助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互制作视频、图片等形象的课件,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线与老师进行沟通,有效的价加强了师生间信息的沟通与反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能够提供所有教师所要展现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活动现场和故事情节等教学情境,这样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多媒体声文并茂的展现形式能有效感染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它的绘画和制作的步骤、技能和技巧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练习。教师在“单色版画”和“多色版画”的教学中,往往用录像和视频,让学生在欣赏一段版画的制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制作方法。
2、利用信息平台构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有效结合,才能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美术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学生制作“电子壁报”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后的黑板报,总结出本班板报的优缺点,然后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网络上几个优秀的电子壁报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然后讨论出其制作的优点,最后总结归纳出“什么样的壁报才是优秀的壁报”。接着我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开始制作壁报,壁报上要体现本小组的组名、口号及壁报主题,小组内分工明确,有负责网上搜集资料的,有负责动手制作的,有负责选取组名口号的,从而快速制作出每组的电子壁。最后,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交流各小组的作品。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成功构建了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而且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课堂上,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丰富多彩的艺术情趣,教师只能通过视觉形式来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而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艺术相通的,
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扩大了欣赏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通过师生共同点评作品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反馈是必须重视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的平台点评学生的作品,检验教学成果,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直接观察、分析他人作品,找出自己的不足,进行提升。初中美术课之所以成为学生比较喜欢的科目,在于其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点滴渗透多媒体技术,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发挥到最大,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美术思维。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4-20936-02
1 引言
当今社会信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新世纪知识、信息更新传递迅猛。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一个重要地位,全面发展提高公民素质,培养一代新人已成为每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党和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常规教学模式,应该改变观念,学习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来丰富教学,从而达到新世纪教育的目标。所以,笔者就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阐述一些观点,希望能够给同行提供一些参考的价值。
2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兴起于80年代末期,到目前发展越来越成熟,它是计算机领域中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采用计算机的数字记录和传输传送方式,对各种媒体进行处理,具有广泛的用途,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乐、音效等数字资源通过编程方法整合在一个交互式的整体中,具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动态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技术能够利用多种交互手段,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播讲变成互动的双向信息交流。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3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机遇 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信息媒体的多元化,并且是建立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的;
第二,多种技术的系统集成性,基本上可以说是包含了当今计算机领域内最新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第三,处理过程的交互性,即实现 复合媒体处理的双向性。
正因为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上三个特性,所以就增加了可操作性和内容更新取舍的灵活性,特别是它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丰富灵活的动态图形功能,更是教学过程中所特别需要的,这同时也使得多媒体技术有了充分发挥其特长的场所。这种结合使得多媒体技术和课程教学两者相得益彰,能得到珠联璧合的效果,从而使传统的教学产生质的变化。
4 多媒体教学优点
目前,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应充分运用传统与现代媒体技术手段,把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实物展示台、投影仪乃至多媒体计算机等引进课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用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串起整堂课,信息技术的形象化、直观化、信息化丰富了课堂内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心神愉悦兴奋,充分发挥其优势,增加教学密度,丰富教学过程,创设适宜情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使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的主体性的素质教育。
4.1 使抽象内容形象化
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表,声音,动、静态同像集成在一起,构成教学软件,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
在教学中,许多课程的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函数图象的判断时,同学对图象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应用上把握不定。我们在设计课件这一部分时,采用动画显示曲线或图表,例如,可以使曲线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函数图象中几个变量X与对应值Y所得到的图表自动缓缓移入的方法,让同学能够体会到自变量X与Y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函数图象的特征的掌握
4.2 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多媒体教学以媒传知,以媒生情,不但具有高度的反馈性,而且能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呈现感性材料,对于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统一,想象未知和验证已知的发散思维训练,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具有独特的效果,从而可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但在多媒体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认识不充分、操作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优化多媒体教学,使之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在多媒体教学的交互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这样必然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良好条件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习自主性更足。
此外,多媒体输入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4.3 因材施教,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要传递越来越多的信息,学生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各展其长,使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教学紧密联系而形成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学系统,以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高效率学习,更科学、更快捷的掌握文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并且,多媒体超文本结构的使用,克服了传统的线性结构的缺陷,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容易根据教学的实际效果时教材进行动态的组织和修改,使学生可以完全摆脱课程表的限制,按自己的实际能力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学习进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4.4 CAI和数据库提高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多媒体著作工具可以有效地控制多媒体的使用。使高质量多媒体CAI软件的制作变得相对简单,从而使CAI软件的编制者从复杂的程序中解放出来,而致力于进行多媒体教材脚本的创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软件的水平。
同时,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提高了辅助教学综合利用多媒体信息的水平;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使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互相交流,可以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同时拥有几乎无限的信息来源接口,从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上述的诸多优点,因此,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辅助教学中来,可以推动整个教学体系的变革。当然,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是要代替传统的教室和教师。它是一种使学生对自己更为负责任的教学方式,它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一乐趣将会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那么如何利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实践呢?
5.1 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和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多媒体教学环境要求教师必须有现代的教育观念,诸如开放的教育观念、多样化的教育观念、民主化的教育观念、创造性的教育观念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学校教育信息环境将逐步完善,教育资源将更加丰富。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转变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信息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教师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以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根据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运用网络,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系统,广泛收集各种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素材(文本、图片、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模型等),并根据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以及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能力。
5.2 投影教学的利用
投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体,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习者观察投影画面中传递的教学信息,最大限度地理解画面内容并指导学生思考画面的内涵。在放映过程中,为避免信息量过大,导致刺激过多,强度过大,引起学习者的疲劳,以致影响有效学习,教师有必要灵活机动,运用多种投影教学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5.2.1 图片讲授法
在投影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画面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特征,寻找规律,加深理解。这种方法机动灵活,画面放映时间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加以调控,与激光教鞭在画面中配合指点,可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与教师同步,为讲清特征、规律服务。
5.2.2 增减教学法
在投影教学过程中,运用复合法以递增或递减的形式,按教学要求逐步显示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理解问题,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5.2.3 遮盖教学法
在投影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片教学时,把暂时不需感知的内容遮盖起来,然后按教学的需要依次呈现,以突出认知的主体和重点,使学生在清晰的教学思路中认识和掌握知识。
5.2.4 创设情景法
在投影教学过程中,放映投影片时,同时播放解说词,背景音乐和效果声,让学生闻其声,见其人,如身临其境,使学生的认识和感受更加深刻,在符合教学内容的特设环境中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启发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5.3 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所具有的特殊功能用于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计算机及技术传递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计算机配有声霸卡、视霸卡、DVD-ROM 和相关的外部设备及相关的应用软件平台,具有集成性、控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它可以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处理,使信息更为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例如,在外语教学中,从听、说、读、写、练等多方面同时刺激学习者大脑神经,能唤起学习者大脑皮层多个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降低激活缺限,多通道输入教学信息。而且计算机作为一种使用工具和学习资源,所具有的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增加学习者对教学信息的注意和理解,延长知识信息在神经中枢中的保留时间。人机交互使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因此,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可以在自然轻松的教学状态下提高记忆和学习成效。
6 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22-02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功能,为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应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配合使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但化学课程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如何让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在高学化学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重、难点,若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出、突破;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明显;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通过挂图展示,往往变得枯燥乏味。而通过多媒体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化学中的微观概念及微观结构,利用计算机能够将微观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复杂为简单,这些使得学生可以从动画中深刻体会到微观世界的奥妙,形象地构建起自己对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模拟动画来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和石墨等的晶体结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可用动画制作成球棍三维空间模型,立体直观,可多角度观察分子的结构;化学键的断裂、旋转和新键的形成,也可制作成动画。
还可以用动画模拟出一些现象不明显、严重污染、危险较大的实验,以及错误的实验操作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验,如把水注入浓硫酸后硫酸飞溅;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而引起倒吸等错误操作。通过动画展示,会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而对那些危险性较大、污染严重和对身体有害的实验,如实验室中涉及的酸雾、甲醛、苯系物、汞和各种有机溶剂等,也可通过动画模拟,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安全无害。还可利用课件进行环保教育,如各种因为环境污染而受到破坏的大自然图片,各种关于环保的视频,会在学生心中引起强烈的震撼。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用动画将以往只用语言叙述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深受学生欢迎。因为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把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变得趣味盎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就会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益。
2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中化学复习注入新的活力
高中化学课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概念多,知识点散而乱,再加上定性、定量分析,还要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感到要复习好化学就需要花大量时间,耐心、细致地去学。很多学生对化学枯燥无味的复习感到很无奈。在化学复习课中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够优化课堂教学,不仅增大了课堂复习容量,也增强了复习效果。
如在进行概念复习时,可根据教学《考试说明》,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每节课复习内容逐一编制成多媒体课件,供复习使用。将概念分类对照,展示考点、重点、难点,将每节课的知识网络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学生掌握后,再出示与该知识相关的例题,并指导学生利用本节知识点解答,最后出示与本知识点有关的历年高考试题,让学生当堂体验,学生会感到高考题并不难,消除对高考的畏惧心理,对高考充满信心。
习题课是增强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习题课是搞“题海战术”,且课上时间是有限的,往往要挤占学生的课下时间,学生机械地做题就会感到累而烦。习题课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能实现精练巧练,在选题上做到由浅入深,设计成有层次性和梯度的题组,进行递进练习。传统的复习课只有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只能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多数人只是看板演的学生做练习而自己不去动脑动手。这样会耽误课堂宝贵的时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容量大等特点,可以节省教师时间,增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这时实物投影仪就可以大显神通。每道题做完后都能随机抽查学生,教师并进行点评,将出错较多习题和巧妙的解法用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找出巧法巧妙所在,做到错误的给予纠正,正确的给予表扬。还可对一些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优化了教学效果,就可以收到很好的复习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化学复习的质量。
3 教师要不断提高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多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但其辅助教学的本质是不容忽视和违背的。就当前来说,多媒体技术不仅是对学校教学模式的挑战,更是对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的挑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没有现成的教学方法可依。要想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必须有过硬的多媒体教学基本功。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师能力,应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工,同时能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在当今信息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网络上虽有丰富教育资源,但不一定都适合自己的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程序,将所选择内容设计成多媒体课件,细致地策划授课的每个环节,加以巧妙运用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以期达到最优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84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分子、原子等微观层面的粒子,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模拟微观化学反应原理,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强化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化学原理的理解,以至于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
例如,在讲授新课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及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响动画,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觉,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加课容量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变抽象为具体,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作微观处理,还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难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例如,在做“铜――锌原电池”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能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两极电子得失的特点及实验现象。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把教师的手从板书中解放出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考虑和讨论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师满堂灌的做法,让学生的思维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启迪。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增大了知识的密度,加快了教学的节奏,而且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化学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规律的阐释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既要理解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又要发挥想象力,有时也不易弄清反应原理。但利用多媒体开发软件,将这些抽象复杂而不易弄清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在短时间内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化学反应流程。使知识由抽象变成形象,使学生易懂易学。
例如,金倌坪退的反应实验中,过去是钠与水在大烧杯中反应,而现在利用投影仪,可改在方型投影试管中进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属钠,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对于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石油的炼制、钢铁冶炼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屏幕上进行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一步生产过程,对各个环节也可重复演示或局部放缩。通过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物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化学教学理论是对前人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授,所以在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启发学生探究相关理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得更方便。例如,在研究压强对平衡影响中,在NO2和N2O4的可逆转换中,可以创新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简易装置来演示,通过推拉注射器改变压强,观察注射器中颜色的变化来验证平衡移动方向。然后,通过多媒体进一步演示实验过程,巩固学生的认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探索性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这一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五、多媒体要有选择性,避免滥用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特别是对于不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程,会达到相反的效果。尽管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把使用多媒体上课看作是一种时尚。这样做,便忽视了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
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为化学教学注入无限活力,备受人们青睐。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于一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课程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1]。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学科的理论教学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果应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因此需要思考和探索多媒体化学教学的新方式、新内容、新方法,增强化学教学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具有的优势及其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理论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具有多层次、多变化、全方位的立体演示功能,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2]。
1.1教学信息量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书写耗时耗力,节奏慢,课堂信息量小,课堂内容枯燥无味,空洞抽象。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课堂信息量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表明,在同等的时间内,多媒体传授的内容比传统教学方法传授的内容可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的信息量[3]。多媒体的使用节省了板书时间,一方面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了解更多的化学相关知识和化学学科前沿的新动向、新成果,以及化学史上一些重要发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讲解苯的化学结构式时,单纯讲其结构,显得很枯燥。而使用多媒体后,我们可把有关人们在探索这方面的认识过程和历史中的人和事在短时间内展现出来,不仅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习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而且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2表现力丰富,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等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之变得形象直观。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多媒体形式生动直观地模拟出来,使授课内容动静相兼,视听结合,微观物质宏观化,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带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讲解“电子云”概念时,微观世界的电子看不见摸不着,它围绕原子核做高速旋转,用传统的方法无法展示电子在核外运动情况。此时,我们可以设计多媒体动画课件来模拟氢电子云,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放大放慢了的电子在氢核外做高速运动,根据电子在氢核外出现的几率构成了一团类似包围着氢核的云雾,形象生动地表述了电子云的概念,从而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把微观的物质宏观化,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如学习正丁烷构象异构化时,设计的动画可使两个碳原子上的基团绕C-C键旋转,基团的立体空间位置连续的发生变化,使学生充分理解构象异构的特点,以及何种构象的化合物更加稳定。如果采用传统化学教学方法,讲解非常困难,只能在黑板上用平面结构来表示分子的立体构型,很费时,学生因缺乏直观、形象的认识,而丧失了学习兴趣。
1.3剖析反应历程,提高注意力,强化了形象记忆。
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能够把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维,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如用动画演示原电池反应的基本工作原理,学生可形象地看到电子的运动方向及两极得失电子的具体情况,加深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认识。又如在乙醇和乙酸酯化反应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是乙酸还是乙醇中脱去羟基,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动画乙酸和乙醇酯化的反应过程,最后找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过程形象直观,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1.4展示实验操作,模拟实验过程,提高感性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研究化学的主要手段,能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验课之前,将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常压或减压蒸馏、回流、萃取、重结晶、滴定等展示在屏幕上,用动画演示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获得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后来进行实验操作,能顺利地、正确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做好铺垫,提高实验课的效率。此外,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某些实验受到各种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探索性和操作性在教学中无法得以体现;化学实验中一些危险性试验,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这样我们都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可以进行模拟演示。
2.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需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在节省教学时间,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弊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1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
多媒体教学具有课件容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的特点,如果教师教学进度把握不当,会造成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学生常常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而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站在计算机前,看着计算机屏幕,而应该像传统的讲课方法一样,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根据反馈信息控制好上课节奏。同时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必须给教师留出提问、启发、解释的余地,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记笔记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2.2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但它的制作内容应当坚持教学目的为原则。多媒体教学信息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而选择,更重要的是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而选择。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突出以学为中心,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要以实现教学目的而设计。那些片面追求多媒体形式和手段,而忽视教学具体内容,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更易引起生的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影响正常教学效果[4]。
2.3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弊端,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只有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融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采取多媒体授课时,不能把多媒体教学理解为简单的播放过程,那样会缺乏生动性,无法调动学生课堂上的情绪和学习兴趣。教师要将课件和讲授有机结合,将课上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知识网络的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板书于黑板上,从而避免多媒体课件转瞬即逝的缺点,从视觉上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灵活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仍处于主导作用,学生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多媒体课件代替不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科学思维方法和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5]。多媒体教学尽管存在着许多优点,但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永远替代不了化学实验。如果试图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来模拟化学实验全过程来代替做实验,就会使学生失去动手能力、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问题能力,失去了化学实验意义所在,也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以其表现力丰富、信息量大等优点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学的发展规律,同时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方战胜.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广州化工,2010,38,(2):210.
[2]朱智庭.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高中化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一)突出重难点
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将课本重难点重点突出,借助多媒体这种教学工具,以教师传授为基础,让学生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堂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对于课本中难以通过语言描述表达的重难点,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利用声音、图片等具体模型,将其更加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不能丢失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解仍然很重要。学生对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后,教师还是需要对重难点进行讲解。
(二)课件具有一定的交互性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践时,教师在设计和安排教学方案时,要注重课件的交互性,教师要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一些板书等编织在教学设计中。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能一味的点击鼠标进行下一步,这样便会失去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最终意义和目的。课堂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也无法全程集中注意力,仍然无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要注重于学生的互动交流,仍然需要进行实验教学。
二、高中化学教学应用多媒体的应用效果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激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驱动力,任何课堂教学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在化学教学课堂要使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多媒体具有声画结合、图表展示、情景模拟等功能,教师可以随时播放一些现代化工生成过程和化工产品的视频资料,还可以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用具体的模具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这些功能都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引导学生建立对化学课堂的长久兴趣。如在讲解教材中“硝酸的性质”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玻尔获诺贝尔奖章的动人事迹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学习新的知识点,教师讲解完后,再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从而让学生产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二)扩大教学信息量,强化教学知识
目前互联网信息含量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时的网络知识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省时、省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化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开展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时,可以课前将内容写在多媒体课件上,这样节省了实践,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交流和记忆,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课堂效率。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力量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进行课后视频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利用网络知识,不断弥补自身不足,在课后帮助学生强化教学知识。
(三)强化课前研究,优化化学教学实验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在实验前进行模拟实验演示,如教材中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传统的实验方法是将钠与水在大烧杯中反应,如果利用投影仪,可以将实验投影在方型试管中进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属,学生可以通过投影仪清楚的看到一系列的反应,从而达到实验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若是对多媒体教学应用不当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降低教学的质量,严重的甚至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改进,以不断地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满足学生化学学习的需要。
1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应用的现实价值
1.1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主观性
应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能够调节教课氛围,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化学历史背景,而且还可以播放相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融入实验气氛当中,让学生能够对化学充满学习的好奇心;化学实验比较实际,可操作性强,这些都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够爱上高中化学教学。而且,多媒体技术还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当中语言表达不清楚的缺陷,能够让学生真正听懂高中化学教学的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技术
化学实验当中包含很多项目,每项实验都需要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和练习才能够熟练掌握,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由教师示范,很多学生不能在示范过程中快速掌握动作要领,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则能够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动作印象,而且多媒体还能够进行反复播放,让学生能够根据多媒体的视频和图片来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这样能够通过多媒体资料来反复进行掌握和练习,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实验方法,减少常识性错误,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化学实验方法。而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对化学实验进行分解,让化学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再结合教师的示范,能够让学生在大脑当中形成完整的实验印象,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方法技术。
2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2.1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的主导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是辅助教师完成化学教学的工具,教师在课堂当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学生占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然而现在很多化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而过多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上课,课上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备课、上课和课后任务都是靠多媒体来完成,而忽视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使得高中化学教学的主导变成了多媒体,这就违背了高中化学教学应用多媒体的初衷,影响了化学的教学质量。
2.2多媒体硬件设备配备不齐全,有待提高
多媒体硬件设备是辅助完成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的因素,多媒体硬件不完善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目前大家对于多媒体教学仍然停留在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层面认识上,像数码相机、投影仪及数据存储媒介等这些硬件可能都被忽视而没有配备完全,这导致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大打折扣,不能够充分体现出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由于很多的高校缺乏资金问题,对于多媒体教学的硬件投入不足,这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多媒体教学我们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其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同之处,学校及政府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资金投入,从而使其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
2.3教师教学能力需要提高
目前很多高中的化学老师年龄普遍偏大,他们对于多媒体技术的了解与掌握不够深入,不能够自如地应用日常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老师,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这些年长的老师一般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对于化学教学有着一套有效的方法,能够很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但是由于他们对多媒体操作不熟练,导致他们没法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地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呈现,这也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有效措施
3.1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学教学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化学教学服务,因此对于多媒体的定位我们一定要把握准确,坚定多媒体的应用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定位,不要将多媒体当成教学追求的目的,它其实是一种手段,为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并不冲突,我们要有效地将二者进行结合,融会贯通于实际教学过程中,既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又发挥传统教学的严谨性,让学生在互动高校的教学平台上更快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3.2改善教学环境,发挥课后反馈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学环境明亮度的要求较低,但是不明亮的学习环境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这可以通过区分教室照明区域的方式进行解决,采用变换照明灯具,让学生处于明亮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不出现上课瞌睡等问题。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后反馈情况,经常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适应情况,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改进,以便更有效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提高反馈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自由地进行发言,老师通过平台为学生进行解答,通过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地提问,老师也可以及时地解答,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3加强模拟比较练习,充分发挥模拟比较的作用
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比较学习,让学生按照多媒体视频当中的知识来进行练习,对于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可以跟着视频进行多次练习,还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还能够对学生的横向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模拟比较学习当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以便为之后的日常练习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水平。
4结语
多媒体教学已日渐成为当代教学的主要手段,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能够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化学老师必须要正视多媒体教学方式,不断地发现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地改进问题,使其更加贴近教学的需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多媒体教学的益处,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多媒体教学技术真正地达到为高中化学教学服务的预期目标。
作者:詹龙昌 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苗瑞雪.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李宇琼.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高校的实验课程改革中,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并且加强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使高校的实验教学课程增加了一定的互动性,有助于学生进行协作式的学习交流,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无疑有着很大的帮助。
1.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减弱。在传统的实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面对面进行交流。这种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不仅有助于知识的交流和技能的培养,而且可促使学生和老师进行更加顺畅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情感交流是依靠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的,可以使师生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而目前的多媒体实验教学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相应的感情交流。大家都只关注如何进行多媒体的操作来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这种实验方式不能使师生之间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老师也无法直接从学生那里得到一定的反馈信息。
(2)先进的教学设备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先进教学思想。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现代的教学理论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在目前的实验教学情况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使教学工作流程大大简化了,但是在教学思想方面没有一个有效的支撑,一些老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这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
2.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注意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技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有一定的谨慎性,注意使用中的一些问题:一是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这主要是避免高校之间的跟风行为,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自身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才能使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达到最大化。二是要对多媒体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进行一定的限制。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过多虚拟化的教学手段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电子教学课件的设计,使多媒体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发挥创造力的优秀工具。
(2)使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师生之间面对面地交流可以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真实的教学环境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多媒体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实验过程,而且具有一定的模拟特性,比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更具有精确性。两种教学方式都各有长处,只有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才能使实验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3)优化素质,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是在高校进行实验教学的主要人员,也是实验课程的决定性力量。面对多元化信息发展的今天,教师应该积极提升自身的素质,努力提高自身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教学活动的发展需要。广大高校教师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素质,提高应用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中的一种尝试。虽然它对传统的实验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革新作用,但是自身的发展仍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开发。相信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就能找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的最佳整合方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51-01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创设最佳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显然值得我们去深思。笔者经过多年亲身实践,现归纳出以下几点与同仁一起探讨: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更广泛的要求,其中创设数学情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信息技术融图、文、声、动画于一体,能为教学创设生动、有趣、形象和逼真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如在教学“统计”这一课时,多媒体首先播放学校门通状况的一段DV,这时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学生看到自己校门口的画面时,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我们的校门口。”“那你们通过这段DV,了解到什么信息?”教师紧接着问。这时教室沸腾了,学生个个争着回答。有汽车,有自行车,有摩托车,有卡车,有男司机,有女司机……。这是,教师顺势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知道通过学校门口哪种车多吗?”教室顿时安静下来了。带着问题,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呈现出多种统计方法。通过生动的、富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且体味到学习的极大乐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远程指导,打破时空界限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受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一道题:“一个直立的圆柱体,底面周长15.7厘米,高6厘米,如果沿着直径纵切成两个半圆柱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学生想了许久,最后通过QQ向我求助。我看了以后,没有直接向该生讲解,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做了一个课件。课件通过动态的切割过程形象地让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而长方形的宽和长分别是圆柱体的直径和高,从而解决难题。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利用网络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建立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运用信息技术形象再现,呈现知识过程
数学是一门再发现,再创造的学科,它总是需要从大量实例中发现问题,进而总结规律,然后再实践,再创造……。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使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知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使学生主动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角的画法”这一课时,教师利用了电脑演示画角的步骤和方法。演示前,教师提出“注意观察画角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然后电脑演示画角步骤。由于是电脑来画,手段变化,学生注意力集中,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表象,然后教师再演示,最后让学生独立画角。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了解知识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动态显示,发展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如果借助多媒体将静止的插图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展现出来,这样既可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为清晰,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这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电脑显示客车和货车两地的位置,让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两车相遇。客车行的路程用红色线段表示,货车行的路程用蓝色线段表示,然后抓住电脑所具有的声、形、色、光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等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让学生达到一个思维的高度,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理解数量关系。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从繁琐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不仅突破了师生在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学生在学习时生情激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