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1: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篇1

其一,正像本课名称的变化那样,淡化了政治的色彩,强化了作为新时代好公民应具有的基本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新课标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做负责的公民为基本观念,以如何做人作为本课内容的核心,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为主线,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主题模块,围绕正处于青春时期的我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自尊自强,如何学法、用法,如何与人交往与沟通,如何培养交往的品德,如何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国家与社会,积极高度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与社会秩序等展开教学内容,最终落实到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这一大主题上来。正如新课标对本课性质所阐述的那样:“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感情,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其二,新课标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适应了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采用由近及远,由学生自身向社会逐步延展的逻辑顺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突出了渐进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上述教学内容的变革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新课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力求以其自身的具体、生动、真实性强、可信度大的特色去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二、新课标应用了目标教学的理论,突出了教学目标的理论地位,强调了目标对师生的教与学的引导和规范作

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新课标在第二部分专门阐述了课程目标,不仅有总目标的概括,而且就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目标,进行了分类具体阐述。

从目标的排列顺序,也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同时,新课标对每一专题的教与学应达到的目标又分别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而且新课标用“目标”代替原《课程标准(修订)》的“教学要求”,并由原来的教学内容分左栏、右栏排列提升到专题之首,更加强调了目标的定位作用和对教与学的统领作用。本人认为,作为课程标准的这种目标定位,它是教学时必须达到且必须扩展的,是教学,考核与评价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对教学既具有导向性,又具有规范性。

其二,新课标采用了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一一对应的方式编排,把关注点落脚于对师生教与学的规范与引导上。

新课标对内容标准的表述采用了“教学要求+内容”的方式,教学要求采用行为同描述的方法,如“知道……,了解……,理解……,分析……,体会……,懂得……”等等,通过这样一些行为动词的描述,注重对学生学习相应的内容,达到的要求作出不同能力的界定,显得一目了然,而不是像《课程标准(修订)》那样直接对教学内容作示范性、指示性表述,关注点在于对教材编写起规范性作用,而对师生的教学指导意义不直接,不一目了然。这种表述方式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和能动地位。

三、新课标重视和强调了思想品德的践行性特点,对“活动”安排赋予了相对的灵活性。

新课标将实践性作为课程性质确定下来规定“坚持正确价值理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课标虽没有对实践成活动规定明确的课时比重,仍将“活动建议”与“内容标准”按左栏、右栏并列编排,并将“活动”内容直接纳入教学目标,作为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如“客观评价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等等。这些要求如果不通过具体的实践体验,是难以达到的。同时,“活动建议”也大多以讨论,体会、交流等方式为主;辅之以调查、访问、收集、查阅等切合初中实际的,又是比较容易组织开展的活动,在活动安排上,新课标将“活力”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不再以内容标准一一对应,而是采用“活动建议”的方式,这就给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发地方课程为源,自主安排丰富多样的活动,提供了灵活性和主动性,也特别适合于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学实际。

笔者理解,新课标这样安排活动,一是尽量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活动,感受真实,交流思想、体会、认识、获得切实的情感体验。实现对社会规范的领悟,认同、自觉接受达到真正内化。二是立足于加强交往,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新课标在34项活动建议中,讨论、交流、体验类集体参与性活动就有18项,占到53%。

新课标立足于通过学生内心世界在集体的交往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培养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自觉接受。同时,通过在活动中培养起一种相互理解、尊重、鼓励、支持、合作等精神,这些都是少年儿童今后走向社会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

四、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强调多维性,过程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新课标在评价改革方面充分遵循了评价的导向性和评价结果的积极性原则,强调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为此,新课标在评价内容和方法上体现三大特点:

一是:评价角度的多维性

所谓评价角度的多维性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应只看某一方面的表现(如考试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进步提高,必须广泛深入地考察学生围绕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所发生的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提高如思想品德状况,行为表现,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等,肯定学生每一方面的点滴成绩,新课标在评价原则中对多侧面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方面作了如下规定:“要客观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要重点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从而彻底改变了对课程基本知识的“识见、理解、适用”的单一评价形式。

二是:评价注重过程性

所谓评价注重过程性是指评价要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考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行为、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认真积极,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在教学内容的引导下,积极朝做一个好公民的方向发展,如对如何做人的道理有了较深刻的领悟,分辨是非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人处世的责任意识有所增强,以及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积极,活跃等。都是进步提高的表现,都应给予积极的肯定的激励性评价,而不应只看考试成绩这一学习结果的单一方面。为此,新课标在评价原则中郑重提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并特别强调,评价应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要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是:评价手段的多样性

新课标强调纸笔测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为此,新课标大力倡导的评价方法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等。即使是考试,也倡导以多种方式灵活组织进行,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等,这种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适用为评价原则的实施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保障。

篇2

一、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老师在课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要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的目标,坚持老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的方式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和调整,使目标更清晰更明确了,更有针对性了。标准(2011年版)里的积极健康特指人的心理状态,人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社会性发展,把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相对于过去把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认识、意识当做很重要的东西而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将原有对课程性质的概括作了更为科学的总结,在肯定其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同时,点明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对课程性质的几个特点,如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一定的修改,提高了概括的准确性和指导性,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又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思想性”,其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凝练表述为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综合性”中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其余在文段的表述或内部逻辑结构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三、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73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因此,新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感悟和理解社会的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这就使得传统的授课模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以教师为主体的讲坛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需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主流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构建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布鲁纳曾说过,教师教授一门学科并不是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转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意义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在传统课堂上仅靠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学生缺乏思考的主动性,课后也容易对知识产生遗忘,而通过合作学习,在相互讨论中生成的知识会有较好的识记效果。

2. 由于学生有着大致相同的知识背景,处于相似的思维发展阶段,接近的表达方式习惯,学生更容易吸收理解新知识。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证明了,如果信息呈现水平超越学生接受水平太多则不会有大的帮助。合作学习更加强调学生自己来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并扩展知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在对这些知识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深化其对知识的认识。

3. 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也学会合作。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一方面促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认识知识,思考不同角度的知识观点,产生新认识;另一方面,将自己的观点精简、概括、阐述的过程,也是深度思考知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也会借助集体力量提高自身素质。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应,只有那些思考过的问题,感知过的事物才会以特定的方式在人脑中留下痕迹。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

二、当前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析

目前,“导学案”教学以其针对性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优势在初中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运用。在课堂中,学生根据学案,在教师的有序组织、目标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在达到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使得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掘,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但是在思品情境设置课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游离于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缺乏相应的情境;评价不全缺乏公正性等。

1. 话题游离于教学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因教师缺乏指定的讨论情境而游离话题。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学生的话题可能会游离教学目标。

2. 评价不全。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三、合作学习模式在具体实践中的策略与创新

1. 课内教学必须对要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充分准备

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小组讨论)必须有一定的前提准备,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而且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才可以进行。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设计,并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就对问题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不能太难,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更不能简单化,若太简单就无法激起学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2. 合理分工,确保课堂井然有序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3. 形式创新

在班级中进行学习方式的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步骤等,使学生产生合作、探究的欲望。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评优,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同时,教师也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与优化性,让合作的团队意识从思品课上走出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 吴海珍.优化合作学习 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J].学理论,2014(8).

[2] 朱明英.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85-02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所以我们每位任课教师都应该自觉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着重应从以下几方面更

新教育教学观念。

一、教材观

过去我们讲课时,总认为把教材上的内容都讲授给学生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了,所以有些老师上课只是死死扣住教材,盯住教材上的知识不放,对于课堂上的其他情况都不在意。新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范例、题例,是教师进行教学知识的工具,是调动学生思维活动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学习教材的目的不在于仅仅掌握知识,而在于通过对教材中概念原理、事实、教学背景的认识,培养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发展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健康的情感。

教材不是包含了所有的教学资源,它只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过去书本便是世界,现在是世界就是书本。教材观认为,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标,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利用和开发其他课程资源。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和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教学和社会生活,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活动,国际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也只有在实践中,对知识、规范、道德和情感的理解才能深刻,才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学生观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每天都要接触学生,教育学生,教师如何认识学生,对待学生是个学生观问题。持旧学生观的教师上课时只是把学生看成是装知识的“物”,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的。

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思想头脑,有主动积极性,有潜在创造力的主体,学生学习好不好,有无学习积极性,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自己,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和爱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客观世界,自觉地认识自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支持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去,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他的潜能和素质的环境。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被焕发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的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们的使命。

三、教师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