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典礼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1: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毕业典礼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毕业典礼总结

篇1

2、具有较为出色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自我管理及学习能力。

篇2

尊敬的老师们,我最好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中欧2011级机械2班的王勇,今天非常荣幸的可以站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毕业生向所有的领导老师,以及所有的授课老师,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向这么多年来辛苦培育我们成才的父母,说一句,从今天开始,我要走出象牙塔,开始独立,正是成为社会人了;也向我最好的朋友们,表达最真诚的祝福,祝福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在去年这个时候,毕业的钟声就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敲响。那个时候,我们吃着散伙饭,然后不断地送着自己最好的朋友们去往法国继续深造,在心底里由衷的祝福他们,在异国他乡能够过得好。那时候,我以为自己已经毕业了。

然而就在两周前,睡在我对面床铺的兄弟,忽然消失了,空荡荡的床铺。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校园里,我所剩下来的日子不多了。这个话说的有点伤感,然而我还是要努力的说下去。

四年前,我还是能够记得第一次见到室友时的情景,那时我就想,我得要和这几个人睡几年了,我们之间肯定会发生一些故事(笑)。后来我们果然就发生了不少故事。我相信大家在这四年里,也有很多讲不完的故事吧,一起去上课,一起自习,一起补作业,一起吐槽,也或者是,一起挂科。嬉笑怒骂,喜怒哀乐……无论你嘴上说的是否是热爱这个地方,实际上,四年的相处,留下足够多的镜头,给我们一生去回忆。回忆其实是一个感情发酵的过程。因为回忆出来的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片段,而是一个个关键帧,当你回想起时,实际上注入的感情,要比当初要浓的多。

其实很怀恋过去的时光,很怀恋被olive大叔的视频作业狂轰滥炸的季节,也怀恋被金鹏老师逼着开口说法语的日子。我怀恋那些非常尴尬的时刻,正是那样的经历,才让我懂得在任何时候都要带着微笑。尽管很遗憾,没有能够去法国,然而我依然要感谢法语老师们,他们是在大学里陪伴我们最久的授课老师。

很怀恋过去的时光,在那些迷茫、无助的时候,是李志芳老师和屈涛老师给了我力量,让我勇敢的前行。我在和老师们沟通的时候,才感受到,从一个教育工作的身上,他们背负着的厚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所以我要感谢,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他们在学校里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当我们谈到毕业时,我们总是想总结一下,大学是否圆满,是否应该经历的,都走了一遭,是否酸甜苦辣咸,还有甜,都尝过一遍。你挂过科吗?逃过课吗?也得了些荣誉吗?还有一起行动的小分队……这些我都经历过,当然唯一有点遗憾的,可能就是,没有追上那个女孩。但是也许并没有所谓的圆满,遗憾也许才是人生的常态吧。

我最好的朋友们,我们即将要分别,我们将要离开学校,飞向各自的天空。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母校,不要忘了这"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这是前辈给予我们以最深的期望。道理明显,然而细细咀嚼,却是最意味深长的箴言。

最后,我衷心的祝愿自己的母校,上海大学,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也祝愿我们学院,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打下牢不可摧的深厚基础!

祝福上大,祝愿中欧,祝福大家!

篇3

既要把书念好,也要学会做家务

1988年,宁乡县南田坪乡(现坝塘镇)停钟村何必成和曾献华夫妇的大儿子何江呱呱坠地。两年后,他们又生下了二儿子何蛟龙。停钟村是个偏远山村,经济相对落后。正因为如此,多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朴素思想在村民心中扎了根。

何江4岁多时,看到比自己大的小伙伴背着书包去上学,很是羡慕,扯着母亲的衣角说:“我也要读书。”父亲把他送到村里的小学去,老师说他年龄太小,怕跟不上,不肯收。何必成恳求老师让儿子试读1周。没想到,在1周后的考试中何江拿到了第一名,被学校留下了。

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家庭负担自然不轻。为此,何必成和曾献华承包了外出打工村民留下的20亩水稻田,喂了三四头母猪和十几头架子猪,还喂了三十多只鸡,每天起早贪黑,累得直不起腰。

曾献华虽然读书少,但记忆力却很强,左邻右舍谁的孩子哪天过生日她都记得,别人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能马上记住,回去再讲给孩子们听。“去看看鸡都进笼了没有,还差几只?”“你把公鸡和母鸡分开再数数。”“如果每只鸡每个礼拜生两个鸡蛋,36只鸡一个星期能生多少个蛋?”“按每个蛋卖3毛钱计算,36只鸡1个月生的蛋可以卖多少钱?”为了锻炼孩子的算术能力,她每天傍晚让何江和何蛟龙去数鸡笼里的鸡,算卖出的鸡蛋一个月能给家里带来多少经济收入。甚至在煮饭时,她也突发奇想,让何江帮着数米粒。不得不承认,她这种在别人看来土气而又新奇的训练方式,让何江从小养成了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父母的陪伴与教育,让何江和弟弟的童年完美无缺。虽然干农活很累,但何江兄弟俩却从小养成了帮爸妈分担家庭重担的好习惯。何江读初中时,每天骑自行车来回20多里山路,放学后就帮母亲做家务。暑假,两兄弟同父母一起早出晚归,卷起裤腿下田割稻插秧。

为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和家庭开支,何必成每年秋收之后到江西、湖北随捕鱼队捕鱼,挣钱补贴家用。外出捕鱼风险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赔上性命。随着年龄增长,何江才明白父亲在外打工的艰辛与危险。2002年何江考上宁乡县一中,懂事的他发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月寄宿的生活费他省了又省,平均一天才花费5元钱。

县城的同学会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何江知道家里没这个条件,就省钱买各种补习书籍自学。同时,他还阅读了大量名著小说、生物科普等书籍。到高中二年级,从没上过任何补习班的何江,学习成绩却是全班第一。

许多家长认为,要让孩子专心读好书,就不能让他们做家务活,但何必成、曾献华却认为,让孩子适当做些家务和农活,既能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又能强身健体。何江读初中时,曾献华大胆地实施了一项家庭大政――将家里所有的经济收入都交给何江来管理,培养和锻炼他当家理事的能力。正是曾献华这种朴素的教育理念,让何江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善于鼓励和引导,严父慈母放飞儿子梦想

过去的农村,没有幼儿园,孩子们大多四处乱窜。何必成和曾献华去地里干活时只能把两个孩子带着,让他们在田埂上坐着看书。时间一久,两人被蝴蝶吸引,把书本一丢,追蝴蝶玩去了。夫妻俩觉得必须想个办法让他们收收心了。

一天吃晚饭时,曾献华特意做了一碗红嫩香甜的红烧肉端上桌,笑嘻嘻地把何江和何蛟龙叫到身边问:“跟我说说你们最近看的书的内容吧,说对一个,给一块红烧肉。”何蛟龙耍小聪明,把头一歪说:“看是看过了,但都忘记了。”曾献华脸色一沉:“妈妈允许你们偶尔调皮,但绝不允许撒谎骗人。”两人被母亲板着的脸吓住了,这才承认最近没看书。那一次,是兄弟俩第一次见母亲发火。从此,他们就有了共识,做任何事情要诚实,不能糊弄人。

两个孩子渐渐懂事,每天放学后,都坚持在家自习,如果表现得好,就会得到奖励――夜深了,小哥俩可以提着小油灯,跟父亲到水稻田里捉黄鳝和泥鳅。

捕鱼是门技术活,有很多小窍门,比如要会寻找鱼群,还要保证捕上来的鱼都是活的,才能卖个好价钱。何必成于是启发何江,读书和捕鱼一样也是有窍门的,要靠自己去总结经验。

喜欢看小说、讲故事的何必成和曾献华,经常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教给两个孩子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故事,大部分来自他们看过的经典著作,也有些是他自己编的。但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夫妻俩还鼓励孩子写日记。从小学到高中,何江写了12本日记。何江上小学三年级时,班上竞选班长。以何江的能力,他完全可以胜任,可他却违心地推选了别人。曾献华从他的日记中得知这件事后问:“如果你推选的人没有把班级管好,你会后悔吗?”何江幡然醒悟,第二天就和老师谈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最终,他成功当选班长。何必成知道后很开心,并提醒他:“你能把活揽来是本事,但能够把活做好才是真本事。”何江记住了父亲的话,用后来的表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这种自信与自荐,也是他能够去哈佛读大学的原因。

在何江和弟弟眼中,母亲是个温和派。父亲何必成严厉批评他们时,曾献华总会笑呵呵地跑过来和风细雨地鼓励。一天,何江告诉妈妈,他想做科学家。曾献华在肯定的同时也说:“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有了梦想还要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地去实现。”

2005年,何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大一时,他对母亲说想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曾献华鼓励他:“相信你能够做到。”天道酬勤,何江在大三时各科成绩都名列全校第一,每年获得全额奖学金。2009年他从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本科毕业后,拿到全校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同时,在学校导师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的联合推荐下,他顺利申请到了哈佛大学生物系硕博连读的机会。

到了哈佛大学,何江起初很焦虑。中国学生大多喜欢聚在一起,很难找到机会练习英语。何江于是鼓足勇气,硬着头皮申请给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当辅导员。这种方法不但让他的英语口语很快从“中式”转成了“美式”,而且他还可以用打工获得的收入和奖学金承担弟弟读大学的费用和家庭开销。

触动心灵的演讲,中国学子声音震撼全球

“哈佛的教育教会学生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座的毕业生都会畅想我们未来的伟大征程和冒险。此刻,我不可避免地会想到我的家乡。”2016年5月26日,何江站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上,发出了一个中国学子的声音。

演讲开头,何江讲了自己小时候被毒蜘蛛咬伤右手,因为当时缺乏医疗资源,母亲用火烤伤口的土办法帮他疗伤的故事。在哈佛读书期间,他切身体会到先进的科技知识能够既简单又深远地帮助到很多人。他认为,科技知识更加均衡地分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他相信包括自己在内的莘莘学子,能够一起奋斗将此目标变成现实。

何江的励志演讲,打动了哈佛大学几万名师生,欢呼声、赞誉声接踵而来,大家发自内心地表示:“这是中国人讲给世界的故事,是真正的中国声音。”

哈佛大学最终选择何江到毕业典礼上演讲,除了他本人做了扎实的功课外,还源于一次不同寻常的机遇。一天,他去听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教授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讲座。听完讲座,他大胆地找弗格森教授谈了对于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农村发展的看法。弗格森教授很感兴趣,当场就问他:“你这周三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出来喝杯咖啡,我们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何江没想到,周三那天弗格森还带来了好几位重量级教授,他们畅聊了4个小时。最后弗格森建议何江写一本书:从中国农村的变化来反映中国近30年的发展变化,说何江本身以及他的家乡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何江爽快地答应了。为此,他整整付出了两年努力,几乎没有周末。现在,他这本介绍家乡风土人情的书即将在美国出版。因此,毕业前,导师建议何江去申请做毕业典礼研究生的发言代表。

“怎么讲,讲什么呢?”何江忐忑不安。“现在全世界都关注中国,不如就讲我们中国的发展变化,讲你最熟悉的家乡的人和事。”关键时刻,是父亲提醒了他。何江于是花了两个星期时间写好演讲初稿,参加几百人的初选,通过几轮严格筛选,成功入围复赛,并最终成为代表哈佛研究生在毕业典礼上演讲的第一位中国人。

得知这个消息,何必成和曾献华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儿子终于赢得了这次机会,担心的是怕他讲不好。为了鼓励儿子,他们嘱咐何江每天抓紧练习英语口语。父母的关爱,让何江信心大增。何江的演讲题目是《把知识分配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演讲中,他深情地表示,他希望让更多中国农村学子看到: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篇4

可世界第四富艾里森可不这么认为,他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说:“所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师生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其实你们全部是loser(失败者),因为你们以在有过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的大学念书为荣,但比尔盖茨却不以在哈佛大学读书为荣。”这话一说完,可想而知,同学和教师们都目瞪口呆,认为艾里森太狂。

我觉得艾里森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有一次我在网上与一个北大的学生聊天,从她的口气里就带着趾高气昂,自以为有一个名牌大学为自己撑腰,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篇5

不喜欢我做什么,我偏要做

郎咸平父子再一次不欢而散。

这次相聚本来有一个好的开始。作为中国最忙的经济学教授之一,郎咸平于百忙中有了两天空闲。回到上海,他给儿子打去电话:“你来接我,我想到你家坐坐。”

儿子和媳妇兴高采烈来接他,温馨的气氛却从车拐上通往浦东的高架桥后发生变化。下车进屋后,不等儿子坐下,一路沉默的郎咸平终于忍不住开口:“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叫你别开快车你偏开快车,对你老婆也不疼爱些,你老婆有孕在身,一旦出事怎么办?”

妻子有7个月的身孕,但习惯了开快车的郎世玮一握住方向盘就忘了这些,他感到愧疚和后怕,可父亲骂他不心疼老婆的话却触到了郎世玮的痛处:“我疼不疼老婆我自己知道,你是家庭的失败者,没资格教训我,我小时你在哪里呢?”

痛苦的记忆再一次像藤蔓一样爬满他的全身。13年前,郎咸平给自己的第一次婚姻打上句号,正在念初一的郎世玮不得不与母亲、弟弟相依为命。青春叛逆期的儿子背着母亲去混黑帮,偏离正常的人生轨迹越来越远,高三那年,最终因为与人打架被学校开除。

“父亲”成为郎世玮的敏感词。只要是父亲反对的,儿子都极力赞同,反之亦然。父亲不建议儿子创业,认为做职业经理人更稳定,郎世玮却在工作最稳定时风风火火开始了创业之旅;父亲讨厌儿子开快车、开豪车,郎世玮不仅专开快车,连自己创办的租车行也专走豪车路线――20多辆车全是法拉利和蓝博基尼。

父母失败的婚姻,给予儿子的不只是叛逆,还有生活习惯的深刻烙印。

穷惯了,穷怕了

离开儿子7年后,郎咸平在一顿午餐后察觉出他与儿子的问题。

2001年,郎世玮难得听从父亲的建议,辞去美国高盛投资银行的工作回国发展。归国后,已经成为著名经济学家的咸郎平来深圳看儿子,邀请他去西餐厅吃饭。

落座不久,行事风格果断的父亲便定下了自己的餐品,儿子却慢条斯理一页页仔细翻看菜单。能不能快点?他催促儿子,却听见郎世玮道出了一句他永远也想不到的话:“换个地方吧,在美国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贵的菜。”

这个风靡世界的经济学家愣了几秒钟,红了眼圈。“什么时候能吃个饭不先去看旁边的价格!”他丢下菜单,摘下眼镜,难过地走出餐厅。

做父亲的突然意识到,贫困也许只是自己上一段婚姻的内容,对儿子来说,却是从三岁到21岁时最如蛆附骨的噩梦。

儿子三岁时,郎咸平将妻儿接到美国。彼时他不过是个穷学生,妻子没有工作,两人经常为缺钱而争吵。为了补贴家用,语言不通的妻子白天给人做保姆,周末做计时小工,还做过唐人街的缝纫黑工。即便如此,收入情况最好时一家人一周也只有20美元的生活费。

郎世玮记得,有一次父亲要出差到别的城市去,临走前母亲想为父亲改善一下伙食,一家人就吃了顿火锅。父亲走后,母亲舍不得倒掉火锅底汤,谁料再用这汤做菜时母子几人食物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这样的情况以后时有发生,比这更糟糕的则是连饭都吃不上。

父亲终于攻读完博士学位,家里的经济状况眼看有所好转,郎世玮却经历了父母离异、父亲远去香港的变故。尽管郎咸平支付了孩子的抚养费,但身心疲惫的母亲既没有精力照管离经叛道的大儿子,也没有更多能力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浸泡在贫穷与浪迹街头的浑水里,郎世玮将对金钱的敏感和自卑烙进了整个童年与青少年的记忆。

两代人的婚姻观

郎咸平没想到选择放弃婚姻会给儿子带来如此大的伤害。尽管在他看来,也许第一段婚姻从相识时就注定了分手的结局。

他们相识于台湾,那时郎世玮的母亲不过是出生于台北乡下的普通公交车售票员,姥爷是普通教书先生,姥姥也没什么文化,这样的家境与教育成长环境自然不能和书香世家的郎咸平相比。但热恋中的年轻人不会考虑太多,直到婚姻里的频繁争吵磨光了两人的感情。

婚姻一定要门当户,郎咸平的第二次婚姻秉承了祖训。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后不久他又成婚了,但这段婚姻同样没有维系多久。

2004年,他决定第三次走进婚姻,下决定时郎咸平突然想听听儿子的意见。23岁的儿子心智足够成熟,可以和父亲来一场男人与男人的交流。可当听说父亲打算结第三次婚时,他却失控一般地对父亲发泄出暴怒:你都离了两次婚了,为什么还要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一次婚姻走到底!

也许是郎世玮的态度太过激烈,或者是郎咸平认真考虑了儿子的感受,他再也没提成婚的打算。“一次走到底”的誓言让郎咸平明白,儿子与自己在婚姻观上的分歧――一个不断追求婚姻的极致,而另一个只想简单的白首不离心。

但对于儿子的择偶观,郎咸平也以同样的方式表示了自己的不客气。

2005年,郎世玮将准媳妇儿领回家。妻子的父亲是工厂工人,母亲在公安局上班,面对普通市民家庭出身的儿媳妇,咸郎平不甚满意又苦口婆心地给儿子讲起“门当户对”的重要性。他不想让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做事顾大局、识大体能做贤内助的大家闺秀,才是儿子的上选。

可郎世玮不是郎咸平,不只是出于与父亲唱反调的心态,与门当户对相比,他更相信风雨同舟磨合出的伉俪情深。父亲不同意,他干脆偷偷和妻子领了结婚证。

我从来不是富二代

郎世玮深知自己的家境。“郎咸平的儿子”不过是看似光鲜的头衔,富爸爸穷儿子,在外人看来是富二代的他其实是真正的“月光族穷人”。

少年时吃够了贫穷的苦头,大学毕业后生活有所改善,但辞职创业又把他打回原形。和妻子确定恋爱关系没多久,因为刚辞掉工作,无业人士郎世玮在交了房贷后只剩下120元,而他要靠这笔钱支撑一个月的生活。

那天,他和妻子一大家子出去玩,大家都说上海话,郎世玮听不懂,又不会玩“斗地主”,一个人坐在草坪上发呆。他心情沮丧,甚至开始后悔选择了回国。情绪最低落时,妻子悄悄来到他身边,偷偷往他衣袋里塞了一些钱。后来郎世玮才知道,是岳父观察出了自己的窘境,背地里吩咐女儿塞钱给他让他得以周转。“男人要面子,你不要做声。”岳父说。

父母的言行可以窥见妻子的品德,这件事让郎世玮坚定了一定要娶妻子的决心。

郎世玮在婚姻中得到了幸福

婚后的郎世玮是名标准“暖男”,如果把父亲郎咸平比作反面教材,他则把自己努力打造成模范丈夫。

他顾家,从不认为应该为事业牺牲家庭。郎世玮的周末生活充满了浓浓的家庭味道。他会在周六清晨果断关机,当婴儿房里传来儿子起床的信号,他会自动进入“奶爸”角色,一边为儿子洗奶瓶、换尿布,一边思考一天的安排:是带着家人到公园走走,还是到餐厅里坐坐?

而他眼里的妻子,一言一行绝不逊色于父亲口中的“大家闺秀”。郎家在上海亲人较多,妻子的一大家子也都在上海,不管是和夫家还是和娘家人相处,妻子都关照得无微不至。公公郎咸平喜欢吃什么、爱好什么,亲戚们都有哪些习惯,谁不能吃辣椒、谁的耳朵不好使,她都清清楚楚。

幸福不是选出来,而是自己过出来的。儿子用自己的和睦婚姻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无误,也让郎咸平再一次反思自己的婚姻观。他曾经借用统计学观念给儿子的婚姻做出预告:门不当户不对时,99.9%的婚姻可能都会是悲剧。他没想到郎世玮真的成为了0.1%。

在接受一家媒体记者采访时,这个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竟然感慨地谈起了“爱情经济学”:“我自己不是一个婚姻的成功者,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曾经对大儿子说:‘我希望你一辈子都爱你的老婆。’我也对我的儿媳妇说:‘如果你还保留这个婚姻,就一定要他适度的自由。’我觉得这才是婚姻的本质。如果我的人生能够再来一次,我希望可以像他们一样。”

父子俩握手言和

数年婚姻走下来,郎咸平对这个儿媳越来越满意。在一次家庭聚会中,郎咸平醉后向儿子吐真言:我真的好羡慕你们!

一直在婚姻问题上对父亲耿耿于怀的郎世玮突然理解了父亲,“父亲内心深处其实是爱我们的。”

篇6

大学是人一生中最精彩生动的阶段,我们有缘,能相识在你们人生最美丽的时候!几年的求学时光既是辛苦、短暂的又是美好、值得回味一生的。在这个阶段,能够与你们朝夕相处、共同学习是我们老师的幸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我时常自问,作为一个老师,我是否足够优秀,是否能给予你们更多?如果在这里学到的一切,能够对大家未来的事业成功、生活幸福有所帮助,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在大家即将离开玉林师院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或者学习环境的时候,请允许我赠送大家几句话:

一:真诚做人。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如既往地做个道德高尚、诚实善良、团结友爱的人。以诚相待、乐于助人,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这些将会为你创造一个友善的环境。热爱生活、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并关心身边的人。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父母、伴侣、孩子、伙伴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孤独的。事业的成功固然重要,做人的成功更重要!一个不懂生活、不会与人相处、没有感恩之心的人,事业再成功,在我看来,这也不算是成功。

第二:踏实做事。同学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要认真做事,踏踏实实。努力从平凡、不起眼的工作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专心地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功。在工作中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特别是向那些不如你的人学习,努力发现并总结他人的优点,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篇7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

大概一年以前,我被诊断出癌症。医生告诉我那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我还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医生叫我回家,然后整理好我的一切,那就是医生准备死亡的程序。

有一天早上我作了一个活切片检查,我当时很镇静,因为被注射了镇定剂。当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的时候他们开始尖叫,这些细胞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用手术治愈的胰腺癌症。我做了这个手术,现在我痊愈了。

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你们将会逐渐地变成旧的然后被清除。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它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现在,在你们即将毕业,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我也希望你们能这样: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见大洋网,整理/赵鹏)

“两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不久前,教育部介绍了《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贯彻落实有关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一起开展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两部正在总结试点的经验,下一步将研究进一步推进改革试点的方案。

该负责人介绍了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一是统一中小学教师系列,过去中学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系列,这次要统一在一起成为一个系列,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地位;二是完善评价标准,把师德作为评聘教师职称的首要条件,同时突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和实践经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三是创新评价机制,靠同行专家,主要是一线教师来评价中小学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实现以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合理使用和跨校流动。

据透露,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促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见《羊城晚报》林露/文)

香港:教师收礼,后果很严重

香港的父母并不需要为是否给教师送礼而纠结。因为在香港,给教师送红包或教师收红包,会被廉政公署请去“喝咖啡”。

“每学年一开学,我们校方便会明确告诉家长,教师是不能收取礼物的,即使是节日也不例外。一直以来都这样,家长都知道,就没有送礼物的习惯了。”香港幼稚园协会副主席廖凤香说,在幼儿园碰到的唯一收礼的场合,是小朋友的幼儿园毕业典礼,而礼物也通常是一束花,或一个相框之类的纪念品。

篇8

在品评当年万科、海尔、健力宝创业成功的核心元素时,柳传志认为,一个是追求的目标不断跳高,有追求在前面,这一点很重要;第二个是意志要坚定,创业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咬着牙要死扛;第三个是学习能力要强,要有很好的情商。而对于当前整体创业环境,柳传志非常乐观,“中国的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但的确有一些很突出的地方,比如对高科技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中国发展成高科技国家的追求等等,一直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创业环境应该还是不错。”“就我自己来讲,我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企业发展到多缴税。提供就业的机会,推崇商业诚信等这些事情,是我们企业本身要做的事情。”(2012年06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

在天津举办的“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活动中,联想集团创始人、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这样建议创业者,“所有的创业人员要努力地把你到底想得到什么,想分几步走,尽量想清楚,这是我唯一提的东西。”

现在是一个人人都想创业的年代,可是就连有创业导师之称的王利芬也说,创业是很艰难的路,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最好不要创业。那么,该怎样开始自己的创业?“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尽量把事情想清楚再创业。”柳传志的回答很简短,因为人的背景不同,有的人家里条件好,创业即使失败了也没有什么;但有的人拿着父母的养老金,拿着家里兄弟姐妹的养命钱来创业,不容失败,这种情况下就要想清楚。“因为大多数的创业者一次成功的概率很小,尤其是刚从大学出来,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柳传志说道。柳传志以自己来举例,“我就是贸然出来,出来以后就被骗过,但第一二次被骗后,后来就不再被骗了,因为我会总结哪些事情应该怎么做。所有的创业人员,要努力地去把你到底要想得到什么,想分几步走,尽量想清楚。”

在品评当年万科、海尔、健力宝创业成功的核心元素时,柳传志认为,一个是追求的目标不断跳高,有追求在前面,这一点很重要;第二个是意志要坚定,创业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咬着牙要死扛;第三个是学习能力要强,要有很好的情商。而对于当前整体创业环境,柳传志非常乐观,“中国的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但的确有一些很突出的地方,比如对高科技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中国发展成高科技国家的追求等等,一直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创业环境应该还是不错。”“就我自己来讲,我希望能够把自己的企业发展到多缴税。提供就业的机会,推崇商业诚信等这些事情,是我们企业本身要做的事情。”(2012年06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

做人要像做馒头般干净实在

“我实在太平凡了——我跟领导说,最好不要让我上台发言。”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典礼的主席台上,王先荣憨厚的脸膛上略带几分羞涩。

作为南信大中苑食堂的厨师,王先荣自1983年高中毕业后来校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30个年头。“30年来,我洗过菜,蒸过饭,切过肉,炒过菜,从学徒到厨师,过食堂的每一个岗位。”王师傅告诉学生们,“我喜欢现在的工作,这么多年也没想过离开。”此话,引发了毕业生们热烈的掌声。做豆包,他从不为省事儿用外面卖的豆沙,前一晚上都要泡好豆子,第二天早上3点多钟就爬起来拌馅、和面。“红豆、糖、猪油,都要按精确比例调配;蒸的时间不到位,包子肯定也不会好吃。”王师傅自豪地介绍,30个品种,1000多份面点,绝不会让学生挑出质量问题。“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好!无论领导在不在。”掌声雷动中,王师傅深情地说,“大家即将毕业,我想了好几天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送一句话给大家吧:做人,就得像做馒头一样,干干净净、实实在在!”

在南信大,邀请“馒头大叔”这样的后勤服务人员上台致辞,这次不是首例。校党委书记、校长李廉水介绍,去年请宿管员吴阿姨上台,就给学生上了精彩的一课。他表示,每年的毕业典礼都会为后勤服务人员留一个席位,“希望通过这个形式告诉毕业生,要心怀感恩,尊重每一个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平凡人。”( 2012年06月21日《新华日报》)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12-1

每年六月,是高校毕业生离开大学校园、走向工作岗位的时节,伴随着离别的伤感,不少毕业生选择在这个凤凰花开的季节演绎 “最后的疯狂”:“散伙饭”、“毕业喊”、“毕业砸”,甚至上演“毕业照”、“ 爬树跳湖毕业照”、“火灾毕业照”等不当之举,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思考。

一、毕业生离校不文明现象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以及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社会的浮躁导致人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处于重新选择、重新定位的状态,从而引发一些不文明现象。大学生人格趋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正确认识和甄别能力,一些不文明现象可能被他们所接受,经由学习、模仿内化为他们的行为机制的一部分。

2.严峻的就业竞争的影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连年大幅递增的毕业生人数,代表了因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下降,同时也更加剧了他们未来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如今的岗位提供者对求职者的要求不仅仅看重学历,而是更加注重求职者的自身素质、能力及相关经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对未来前途的担忧引发心理失衡。再加上不完善的就业机制,就业环节中存在着社会不正之风,就业过程中非规范的社会行为与毕业生的理想模式发生冲突,更促使毕业生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在毕业离校前易演化为非理智的破坏。

(二)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学校硬件及软件条件的缺失,学生在校期间总会有不满情绪。部分学校的教育管理观念陈旧,“偏重罚而忽视说服引导,无形中加剧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对立情绪。作为自发的反抗,破坏纪律、暴力攻击等行为成为部分学生发泄不满情绪的手段,从而诱发了毕业离校前的迁怒性破坏行为的产生。”

(三)个体因素

今天的大学毕业生生活在物资丰富的年代,生活中备受宠爱,自律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低。由于个体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存在欠缺,遇到挫折在所难免。毕业生离校前,大学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夹杂着离校期间的复杂情绪,促使部分毕业生借助非理性的行为进行宣泄,酗酒、“毕业喊”、“毕业砸”成为了他们的选择。

二、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策略

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笔者认为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毕业生文明离校环境,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毕业文化观。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成功的教育方法绝非是单纯的强制管理,而是靠预防和正确的疏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文明教育、感恩教育、人格教育、诚信教育等贯穿在平时的班会及活动中,做到 “春风化雨”。针对离校前这一特殊时期,要分析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无须作青春最后的告白,大好的青春年华即将在毕业后的拼搏和奋斗中开始,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勇敢迎接挑战,才是最有意义的个性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对毕业前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思想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可开设毕业生求职心理辅导讲座,举办求职经验交流会等。针对在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形成的挫折、自卑、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通过面对面交流、在线交流等形式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调试,化解心理压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将职业指导工作当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贯穿于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针对毕业前夕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注的热点及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三)以营造和谐文化氛围为己任开展系列有效活动

毕业生精力旺盛,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极易为堕落生活提供温床,此时应在毕业生中开展以“情系母校,快乐启航”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使毕业生进一步感受母校的温暖,引领他们明确奋斗目标,加快角色转变,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顺利步入社会。

如召开“总结过去、展望末来”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及时全面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向全校毕业生发出“文明离校倡议书”,使他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组织毕业典礼、毕业生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欢送活动,让毕业生充分的感受到毕业光荣与喜悦,强化学生的母校情结。组织毕业生看望慰问教师,感谢老师的教诲,与老师话别,共忆师生情,给毕业生提供抒感的渠道。

“毕业生文明离校”不能静态的对待,要倡导理性而有内涵的毕业文化成为校园传统文化,关键还在于学校四年来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支持,必然对母校产生感情,文明离校问题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一种美好感情的外在表达。

参考文献:

篇10

今天来到这里我很荣幸。

请等一下。我知道,刚才那句陈词滥调,大家可能在想:每一位毕业典礼的演讲人都会说——很荣幸,但就我而言,的确字真意深,因为我来到这里,要比你们所知的大多数人都更为特别而亲切。我想告诉大家个中缘由。

今天我们全家都来到了密歇根大学:我、我哥、我父母亲。我父亲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了三个半学位,他的博士学位是通信科学,因为他们认为计算机只是一时热门,他是44年前获得的。他与我母亲为之作出了巨大牺牲。在抚养我刚出生的哥哥时,他俩经常一分钱掰成两半使。母亲用手敲出了父亲的论文,我戴的这顶天鹅绒帽是我父亲的。这张文凭,和你们即将拿到的一样,是我父亲的。

我的祖父在密歇根弗林特的雪佛兰工厂工作,他是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他曾开车带着他的两个孩子来到这里,并告诉他们:这是你们今后要上的大学。他的两个孩子都是从密歇根大学毕业的,这就是“美国梦”。他的女儿,贝芙丽,今天也和我们在一起。我的祖母经常扛着一个大铁锤,那时工人们静坐罢工用以保护自己。当我小的时候的时候,我就用那个大铁锤在地上砸树桩什么的。现在人们不再需要扛着个笨重的大家伙保护自己了,这很好。但今天万一出了状况,反正我带着它来了。

我父亲后来成为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授,我也是个非常有运气的孩子。教授的生活是非常有弹性的,他有大量的时间培养我,哪里有比在学校培养孩子更好的地方呢?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来这里不仅仅是回家看看。我难以表达我来这里的自豪感,与我母亲、我哥哥、我的妻子露西,还有你们大家。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你的亲朋好友骄傲,我们都加入了伟大的、大密歇根家庭,我感觉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很清楚你们坐在座椅上,听着一个老家伙废话连篇地做毕业典礼演讲的感受,不要急,我会简短地说。

我有个关于追寻梦想的故事,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发现梦想成真之路的故事。

你们知道,午夜甜梦中醒来是什么感觉吗?如果床边没有纸笔把梦记下,而第二天一早忘个精光又会怎样吗?

当我23岁的时候,我就做过这么一个梦。我猛地醒来,我想:如果我能把整个互联网下载下来,仅保存着链接......,我抓起一支笔开始写,有时候从梦中醒来是非常重要的。我花了一个午夜的时间描绘了细节,并确信它将所有作为。不久后,我就告诉我的导师,特里·温诺格拉德(Terry Winograd),要花两周时间下载整个网络,当时他点了点头,其实他完全知道要花更长的时间,但他很睿智,并没有告诉我。年轻人的乐观主义通常不可低估!令人吃惊的是,我没有想过要打造一个搜索引擎。这一概念甚至没有进入我脑海。但后来,我突然想到了更好的给网页排序的方式,以形成真正的搜索引擎,谷歌

就这样诞生了。当有伟大的梦想出现时,抓住它。

我在密歇根大学上学时,老师教导我如何梦想成真。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滑稽可笑,但我是从一次名为领导力成长的培训项目中得到了启发。该项目的口号就是“漠视不可能”。这个项目激励着我追寻一个疯狂的想法:我想在校园内建造一套个人快速运输系统以代替公交。这是这种解决我们交通问题的未来方式。我直到现在还想着很多有关交通的问题,你不要放任梦想,而要把它当作一种习惯去培育。现在人们花大力气干的很多事情,如做饭、保洁、开车,今后只会占用很少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漠视不可能”,就能找到解决方案。

我认为,实现雄心勃勃的梦想更为容易,我知道这听起来是一派胡言。既然没有人能疯狂到做这件事情,你也不可能完成。但最优秀的人就希望挑战。这就是谷歌所面临的。我们的使命就是组织全球的信息,并且让它到处能接受,并发挥作用。这难道不会让大家兴奋吗?但是我们真的不想启动谷歌,因为谢林和我都太担心拿不到博士学位。不过我们后来刷爆了三张信用卡,从一辆敞篷货车中买了硬盘,这也是谷歌最早的硬件。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如何改变世界,那就是在某种极度兴奋的事业上发奋努力。

当我做博士的时候,我像做三个方面的项目。感谢我的导师,他对我说,“为什么你不做做网络呢?”他给了我一些非常好的建议,因为即使在1995年,网络正随着人们和活动的增长而增长。技术和网络能使你变懒。变懒?我的意思是三人组合写的软件就可以让数以百计的人使用并受益,但三个人可以一天接上百万次电话吗?找到撬起地球的杠杆,你就能变得更懒。

篇11

她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白皙的皮肤映衬着淡淡的橘黄色灯光,嘴巴一张一合,看不出紧张,举止大方得体。

发言完毕,掌声轰鸣。其中却不包括夏晨的掌声。她一直冷冷旁观。精致的脸庞面无表情。仿佛一个精致的木偶,断了拉扯她的线,所以不会动不会闹。

本来是夏晨上台发言的吧,校长的女儿有什么了不起,她才是全省总分第一呢!再有,她爸爸可以把整个学校买下来送给她当玩具,有什么了不起啊什么了不起!

夏晨心里傲娇的想。

尚依存是知道夏晨的,在夏晨还没来这所学校时,她才是全年级第一,她才是校花,她才是最受瞩目的人,可自从夏晨来后,好像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就这样,在少女彼此的心里,把对方当做了最仇恨的对手。

高中的时候,她和她在同一所学校。所以整个校园都知道,有一个人叫夏晨的是理科班的第一,有一个叫尚依存的是文科班的第一。

两个都是那么精致的女生,却从来都不曾正面相遇过,都只是听说。

听说,她叫夏晨。

听说,她叫尚依存。

二。我离开我自己

“用天真换一根烟的光阴

我离开我自己

像倦鸟归去留下的空寂

安安静静

对世间的离别深信不疑

因此才会相依”

这是夏晨最喜欢的一首歌,她不知道,这也是尚依存最喜欢的歌。

她们的正面相遇也是因为这首歌。

那天是初夏,天气微热,夏晨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嘴里哼着这首歌,尚依存一直跟在她后面,只是不知道前面这个人就是夏晨。

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按耐不住兴奋,这首歌不是很红,居然也有人听。所以,顾不得面子,尚依存走过去拍了拍夏晨的肩膀。

“Hi,girl!你也喜欢这首歌吗?”夏晨转过头看了一眼尚依存,再看了一眼搭在自己肩膀上纤细的手。

“我们认识吗?”少女的眼睛里弥漫着氤氲,一时间让尚依存不知道她是不是跟自己说话。

“不……不认识啊……我,我激动。”尚依存有些尴尬的手回了手,悻悻地鞠躬道歉。

“夏晨~~~”一个人突然患起夏晨的名字,讨好般地问候。

“你是……夏晨?”尚依存拉了拉夏晨的背包。

夏晨厌恶的皱了皱眉,又来一个讨好她的人啊。

“你谁啊。”

“我是尚依存。”

“啊……?”记忆瞬间被唤醒,原来,这就是在三年前自己一直耿耿于怀的对手啊。长得还不赖嘛。

“你是夏晨啊!夏晨诶!你也喜欢听《我离开我自己》吗?”少女自来熟地兴奋道。

“嗯……还好。还蛮喜欢的。”

夏晨是理科生,尚依存是文科生,一个如水平静,一个如火热情。

夏晨不温不火地听尚依存说了一大堆有用没有的东西。最后居然总结成一句话:

“那么——我们当好朋友吧!”

她真的很想拿电蚊拍一拍拍死眼前的人。

嘴角抽搐,满头黑线。

后来多年以后,当尚依存回想起当时的鲁莽,会有些微微难堪,更多的是感谢。

谢谢,那个时候的我,能有那么大的勇气。

谢谢。非常感谢。当初的我,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和夏晨做朋友。

真的。

很谢谢。

三。夏至未至

当尚依存看郭敬明写的小说《夏至未至》哭的一塌糊涂时,夏晨正在旁边做一道五星级的化学难题。

抽泣声,擦鼻涕声,激动的翻书声。

忍无可忍了。忍无可忍了!

“尚!依!存!识相点给我闭嘴!”她和她现在已经好到了可以让对方滚的地步了。

“你看嘛,你看嘛,真的……真的……很感人的啊!”她的声音有些沙哑,有些悲伤。

一瞬间,夏晨的心就软了下来,揉了揉尚依存的头发,小声的安慰。

“你说……我们今后会变成这样吗?”尚依存哽咽地问。

“什么样啊?”

“像夏至未至的结局一样啊?”

“我又没看过我怎么知道。”

“……”

后来,很多年以后,夏晨去书店买来了《夏至未至》,原来,结局是两个最好的朋友分别了啊。

就像立夏和遇见,就像夏晨和尚依存。

最终。还是离别了啊。

那是,她看过最悲伤最盛大灭亡的青春。

最终。还是离别了啊。

还是离别了啊。

四。誓言

夏晨和尚依存都考上了上海交大。

上海,妖艳而富饶的城市。

她们曾经许诺要等大学毕业后一起创业,一起打拼自己的天下。

只是,夏晨接到了美国微软公司的聘请通知书。

她最终背叛了她们的誓言。

送她上飞机的时候,尚依存脸色发白。

“我走了。你。保重啊。”夏晨淡淡地嘱咐了一句,然后头也不回的过完了安检。

直到视线再也看不到夏晨了,尚依存的眼泪才淌下来。

你。也要。好好的保重啊。

没有了你的日子,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会寂寞的吧。

就想曾经《夏至未至》里面立夏说的一句话:我像是个孤单的木偶,失去了和我形影不离的另一个木偶,从此不会表演不会动,被人遗弃在角落里落满灰尘,在孤单中绝望,在绝望中悲伤,然后继续不停地,想念你。

“在美国那边要好好的。要注意饮食。外国人的饮食习惯我们中国人可能多多少少有些不习惯的。如果有困难有委屈了,就和我打电话。”尚依存发了一条短信给夏晨。

飞机飞入云层,夏晨紧紧地握着手机,沉默不语,神情悲伤,拼命的想忍住泪水。

最终。还是落了下来。

嗒。

像极了时针挪动的声音。

五。致我们最美好的青春

夏晨在美国定居了,只有春节的时候回来和尚依存相聚。

在一起吃火锅的时候,偶尔回想起那些初中高中大学的青春都会觉得很难过。

在美国,即使有很大的困难,夏晨都会想到尚依存,她那阳光般灿烂的笑脸,曾经是那么疯狂地洒向她平淡无奇的青春。

偶然一次,在美国的小甜品店,店名翻译过来大概是“晨光依存”的意思,她就想起了那个时候的青春,她和尚依存都很喜欢去学校附近的一家甜品店、

晨光,就是夏晨。

篇12

尽管公司不大,但竞争很激烈,经过三层考试,我和一个叫李艺的女孩分进了人事部。我以为实习结束,多半会顺利签约,可入职前,人事部曹主任私下和我说:“小陶,现在公司指标特别紧,能留下的大概只有一个。”

我猜这句“私”话,他也一定和李艺说过,意思非常明显:竞争上岗。

李艺成绩虽然比不过我,但性格比我活跃。我俩的工作技术含量很低,考验的就是细心和勤力。我想自己在外部条件上比不过李艺,就在工作上下工夫。领导交待下来的工作,我抢着做。别人做不完的,我帮着做。记得一次曹主任让我和李艺统计整理全公司的绩效考评表。我两天就做完了,而李艺足足用了四天。那一次,曹主任表扬了我:“不错啊小陶,看你挺文弱的,做起事来像个男孩子一样雷厉风行。”当时我高兴极了。

时间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很快就过去了。我认定自己正式入职是板上钉钉的事。然而一件小事却刺醒了我。那天是位老同事的生日,同事一起去饭店吃饭。我刚坐下,秘书就说:“小陶,倒水啊。”我连忙应声站起来,却突然有点心里不平衡,李艺就坐在秘书身边,她们聊得正欢。那一刻,好像只有我才是新人。

后来我才慢慢发觉,李艺在我闷头工作时,早已和办公室里的“前辈们”打成了一片。我见谁都是一口一个老师,拘谨得像个学生,她却完全成为其中的一员。我总结了李艺的方法:一是用许多减肥和美容的资讯拉近了和女同事的关系;二是她常常买来一些很贵的体育或名车杂志带到公办室,引得男同事向她借阅。工作虽不突出,效果却非常明显,很快得到了“前辈们”的接纳。

不出所料,六个月实习期结束,我离开了公司,李艺留下了。

大学毕业典礼上,我碰到了李艺。说起一起实习的事,李艺说,知道你为什么没留下吗?我摇摇头,她娓娓道来:“在办公室干得特别多、特别好,不一定得到领导认可,但可以证明两件事,一是证明别人都不努力工作;二是证明自己特别爱显。你说,这样的人谁会喜欢呢?而一个人人都讨厌的人,领导当然也不会用了。”李艺的话,和我从小到大认定的人生观是相反的,我愣在那里,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那一天,我迷茫极了。

少年得志与大器晚成

因为那段实习经历,我变得很不自信。对我来说,根本做不来搞关系这种事。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汽配公司做文员。入职的第一天,部门谭经理在例会上给所有新人训话。他对销售专员说:“你们的任务,就是卖产品。你们的方法,就是和客户搞好关系。会喝酒的举起手,你们就是公司的潜力股啊。”

会议室里一片哈哈的笑声。只有我心里冰凉。尽管我是文员。但是一个这样看中“搞关系”的经理。我的职业前景,也绝对好不到哪去。

那段时间,我十分懊丧。不久,和我一起进公司的小罗,就已和谭经理混熟了。她的老家在新疆,常常把一些新奇的土特产送给谭经理。入职的第二个月,小罗迟到。她理直气壮地对负责签到的前台说:“谭经理叫我去办事了。不信你去问嘛。”而谭经理笑笑,不置可否。

我有点鄙视谭经理的不公正。可我又不得不问自己,若这个社会就是如此,我是不是也该学着转变?

刚好没多久,就是谭经理儿子的10岁生日。我下狠心买了部ipod想送给他。可我发现,送礼比我想象的难得多。那只礼品盒在我背包里整整放了一天也没送出去。我始终放不下自己做人的准则。而那天,小罗送了份大礼。

之后的日子,我做得有点心灰意懒。努力奋进永远比不过搞关系,我为什么还努力?每天按部就班地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够了。然而就在我得过且过的时候,却交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朋友――杜严。

杜严是销售部的主管,比我大一岁,却是公司里的业绩牛人。因为是老乡,这份相似的背景,让我们很快成了朋友。我十分羡慕他的成就,也替自己悲哀。杜严鼓励我说:“你也要加油啊。”我无比沮丧:“加油有什么用。我又不像你那么会搞关系。”接着我把压在心里的憋闷,一并倒给了他。

杜严边听边笑,最后他说:“小陶,谁和你说职场只凭搞关系的,那公司还不喝西北风啊。其实你前一份工作,不是失败在搞关系上,而是你的蛮干。文职工作过于蛮干会给人一种蠢笨不灵活的感觉。职场里的生存法则,要么八面玲珑,要么业务精专。你做不来前者,可以做后者嘛。”

我反驳说:“真精专了又怎么样,领导们根本看不到,他们的眼睛都被会搞关系的遮住了。”

杜严哈哈笑起来。他说:“有一种成功叫少年得志,有一种成功叫大器晚成。只有抱着大器晚成的心态认真工作,才有机会少年得志,懂吗?”

认真是坛美酒,终有了揭开的那一刻

杜严的一番话启迪了我。也许每个公司里都少不了会搞关系的人。但让公司真正强大起来的,是业务精专的人。

我上网找了许多有关文员工作的技巧来学习。我不再蛮干、抢着干,而是要干得巧,干得精。比如不论经手多少文件,我都会分档保存。再比如,接待过任何客人,我都做详细登记。领取的办公用品,必须一一记录在案……

2010年10月末,平时马马虎虎的小罗因为失误把一个万分重要的合约弄丢了。这份合约不是不能向客户要求补发,但这种不负责的态度,可能会招致客户的厌恶。那天谭经理急得团团转,对小罗大发雷霆。我翻开自己的文件夹,说:“谭经理,您别急。合约我有存档,这就给您打一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