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1: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民族文化传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民族文化传承

篇1

作为中国化妆品领军企业的伽蓝集团,先后创立了美素、自然堂、雅格丽白、医婷四个个性鲜明的品牌,如今,伽蓝建立起各类零售网络23800多个,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县城及一万多个城镇,在百货商场、KA卖场、超市、化妆品店、药房中均设有品牌专柜,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已成为中国市场业务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居于领先地位的行业领跑者。

伽蓝将东方生活艺术和价值观的精髓传遍世界,为消费者提供爱不释手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帮助消费者实现更加美好快乐的生活!这是伽蓝肩负的使命。伽蓝的愿景,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稳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世界级消费品企业,让员工、合作伙伴、各利益相关者的事业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基业常青。为达成这一使命和愿景,伽蓝及其伙伴在秉持诚实、正直、信任、进取心、主人翁精神这五个基本价值观的同时,共同坚守“合作共赢、快乐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力。

2011年2月,作为国内首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的民营企业,伽蓝集团捐助100万美元,以“传播美的文化”为主旨,共同开发并实施创新性的公益模式,以帮助少数民族群体通过保护与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创造替代性生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礼赞格姆女神恩赐,共襄摩梭盛大节日

泸沽湖畔的摩梭社区是中国迄今最后一片仍保留母系社会传统风俗的区域。作为摩梭女儿国最高保护神——格姆女神受到摩梭人的敬拜,每逢9月10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被视为格姆女神化身的格姆女神山(又名狮子山),会迎来摩梭人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转山节”。这个始于唐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摩梭重大节日里,来自各个地区的摩梭人将身着盛装朝拜他们最崇高的女神,人们纷纷把准备好的“风马旗”布条拴在树上,喇嘛们坐成几排吹响长号和锁呐,那些不断向着狮子山最高峰攀岩迈进的背影、那种对山水自然虔诚礼拜的壮观场面、以及在山脚下欢乐自由的年轻摩梭男女载歌载舞的画面,让人感动难忘,我们不仅用相机记录下这一人与自然最纯粹质朴的和谐美景,也跟随着摩梭人虔诚的脚步将经幡挂在山顶,经筒上的箴言碰撞着我们的心,祈愿这些善良淳朴的人们可以喜乐安康。

探访摩梭织女,守护民族文化之根

在摩梭母系大家庭中,享有最高权力及地位的人是祖母,负责着全家人的生活。由于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同血缘的亲属,加之摩梭人道德观念中极强的崇母敬舅意识,使得摩梭人际关系异常亲切和睦,尊老爱幼,谦恭礼让,很少发生纠纷。男子豪爽庄重,女子敦厚多情,老有所养,少有所托,形成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

摩梭人世代以种地、织布为生,农闲时,摩梭妇女会在自家的屋檐下编织,她们被亲切地称为“摩梭织女”,而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摩梭手工纺织品,长期以来深受中外游客喜爱。近年来,由于受到大批量的机织纺织品、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的冲击,摩梭手工纺织品的销路一直差强人意,加之山路崎岖交通闭塞、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人才,使得世居大山深处的摩梭人生活多年来一直未有改善,手工纺织技艺的传承更是岌岌可危。

“如果围巾卖不出去,就没钱去买织布用的棉线,这直接导致了织织停停,停停织织的尴尬现状。”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以摩梭手工纺织技艺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少数民族文化。2011年2月伽蓝集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订为期4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启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携手致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先后建成了云南丽江摩梭手工纺织示范基地、海南五指山黎锦纺织示范基地、湖北土家族西兰卡普示范基地。其中,摩梭手工纺织发展项目被确定为首个试点的公益项目。

在项目开展以来的1年多以来,项目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长足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国家民委、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等相关政府机构、伽蓝集团分别通过邀请专家考察、义卖筹款、组织纺织技能培训、员工志愿活动、慈善助学、建立社区等多维度、全方面的公益举措,稳步推进了项目的开展,为当地手工纺织的发展做出了十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令人满意的初步成果。当在专家指导下完成的各式各样新式围巾及纺织衍生品展示在媒体记者的面前时,大家都为这极具民族特色但又不失现代时尚元素的作品而连连称奇。

篇2

文化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社会成果,为人的社会群体所共享,包括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创造的文化。所以,文化与民族密不可分,其表现具有民族性。什么是文化传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认识。从定义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承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是文化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文化传承”,即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通过主体间的符号传递与认同纵向交接的过程。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是指民族文化在纵向交接与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群体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差异的制约而形成的具有固定的、强制性的特点的文化传承机制,这种传承机制是确保人

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的关键。本文研究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包括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内容、方法、形式因素间的互动结构及其影响。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贵州作为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其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苗族花鼓、芦笙、刺绣;布依族的竹竿舞;仡佬族的蹦蹦鼓;水族的水书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化发展的冲击下,这些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渐渐被侵蚀和边缘化,逐步走向衰弱,甚至消弭。

8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纷纷倡导与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不少学者呼吁并身体力行的加入到抢救、保护贵州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动,以求尽量避免传统文化丢失和工业文化急速进入所造成的文化断裂局面,积极寻找与传统民族文化相契合的生长点。

(一)从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来看

黔南、黔东南州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是贵州省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大州,这里有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资遗产项目15项19个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项,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地区。因此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在该地区显得更加多样化,不仅包含民族歌舞、民族文字语言如芦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文、水书等,还包括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民族手工艺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游戏活动。如苗族的花鼓、侗族的打陀螺、骑高脚马、等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既有一定的娱乐观赏价值,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使得一些传统的具有文化价值的活动得以保护与弘扬。

然而,在多样民族文化面前,学校教育传承内容比较浅显,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是以国家教育局制定的教育文件为主,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尚且没有形成固定的教育体系。

(二)从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来看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以传承人才的保护入手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才越来越少,要拯救民族文化,首先要拯救人才,保护传承人才,充分发挥传承人才的作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为了传承吹芦笙技艺,请民间艺人到学校任教,给入事业人员编制,教学校有兴趣的教师吹奏芦笙,学校学生可以选修芦笙课。这些做法都让我们看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美好前景。

但就传承的主体来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民间艺人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工作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二是,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教师大都不能胜任这项教学工作,勉强可以的教师因为教师职称与精力问题大都不愿意花太多心血在此项工作中;三是,但对学生本身来说,其大部分学习精力还是花在基础课程上,因此真正了解民族文化深层次内涵的学生并不多,这影响到在学生群体间民族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觉的树立,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长远性发展。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来看

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主要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这三种。从学校内部看,这三种方法是相辅相成,共同传承民族文化的。

凯里市第三小学自主开发了以“家乡――我成长的摇篮”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该教材图文并茂,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并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争做小小接班人”的活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情操。三都鹏程希望学校自编了水语教材,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使水语走进课堂。平塘县把牙周陶艺编制成乡土教材引入课堂教学,有效地传承民间艺术,培养后继接班人。瑶山民族中学举行每年一次的陀螺竞赛,并代表学校、次参加省、州、县的比赛获得好的名次。

这些地区自编教材内容上单一、流传不广、编写内容欠规范并且实践活动主要是以课外活动为主,这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如牙周中学的牙周陶是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瑶山民族中学的陀螺竞技也是在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上进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课外的形式开展,时间有一定限制,因而学生参与活动连续性与目的性不强,没有形成文化凝聚力;另一方面,文化课程没有纳入考核内容,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波动比较大。

(四)从民族文化传承的形式来看

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地区各校都积极宣传,大力营造浓厚民族文化氛围。在校园设计和规划上有意识地吸收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如建造民族墙、文化长廊展示民间传统习俗和民族体育艺术等。学校的校歌、校训、校服的设计,校门、楼道、教室、办公室、 宣传橱窗等的布置和装饰都体现了苗族特色,具有苗族文化风格,展现着苗族风情,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校园的每个地方都能感知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这些都对学生们培养民族文化情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但学校并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仅靠学校这一传承途径是远远不够的,据调查,民族地区家庭父母大都在外地,家庭民族教育非常缺乏,且家长多关注于孩子学业成绩,对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认知不到。

二、民族文化传承机制问题归因分析

(一)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避免在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需要推行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在对考试课程进行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对民族文化特色课目的考核。在现当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对基础课程的应试教育化,导致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忽视,在传承内容上就显得简单与随意化,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与少数民族生活相疏离,忽略了民族文化传承的环境适应性。

(二)“民族文化传承”支持系统的不完善。

“民族文化传承”的支持系统包括经费支持、智力支持、师资支持、课程资源支持等子系统,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缺乏来自政府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各地区自行其事,零敲碎打,未能形成统一而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缺乏一以贯之的激励政策,也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指导。在一线从事民族文化教育的老师未经过相关培训,许多学校都是其他任课教师(主要是音体美教师)兼任民族文化传承课,各学校各自为战,没有连贯性,没有共同的理念和协作措施,校领导重视就开展一阵,更换了领导或者形势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课程就停开了,老师也习惯于按常规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费心开发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三)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缺乏

文化主体的文化心态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因素,良好的民族文化心态对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族群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对族群文化自信的缺失是族群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在阻力。因此,文化主体对本族群文化的自信还是自卑的文化心态,关系到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调查情况表明,当地很多年轻人虽然在自己的族群社区穿本族群服装、说本族群语言,一旦出了社区却不愿意穿自己的族群服装、说自己的族群语言,有的甚至不愿意对外人说自己是少数民族。这是由于对本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的信心缺,造成盲目的不自信。

(四)学校内部要素配合不够,校际间沟通待加强

学校内部要素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关于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有许多相关理论研究作指导,但在现实中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而是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摸索前进。另一方面,以学校为单位的内部要素“各自为政”。学校民族文化课程与实践活动等的开展各自是在某个活动或几个学校有“特色”的体现出来,零碎分散,没有形成体系。

三、民族文化传承校内外互动机制构建

(一)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丰富民族文化传承内容

建立符合少数民族教育内容与标准的考核体系。把民族文化课程相关内容纳入考核中。改革学校的教学制度及方法,探索发现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积极发挥教师与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积极互动学习作用。在学校教师评估方面,采取绩效评价与民族文化教育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民族地区教师对民族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对民族地区进行教育改革,适当降低民族地区民族特长生入学门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二)完善民族文化教育的支撑体系

关注多元文化形态中个体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等特点,将培养不同民族创新精神和内源性发展动力视为己任的多元文化教师,与多民族社会基本要素的密切配合与交流互动,为个体发展而且为族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建设提供了汲取活的教育资源的途径。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等民族工作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监督评价,做好分工与合作,从总体规划到日常管理给予保障,还可以邀请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参与民族教育师资的培训,共同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元素,突出乡土性、民族性、实践性,将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以文化主题为基础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选择适合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即培养文化主体的创新精神,找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的教育中,蜡染艺术教学不可能取代教育,也不可能改变现代教育体系中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但可以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让民族文化作为现代知识的必要补充,在第二课堂上,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学习,培养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这样接受民族文化会更有意义。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媒介为学生展示与蜡染艺术相关的资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教育手段密切配合,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建立校内外因素互动机制

学校可以在办学理念中融入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在突出学校教育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发挥本民族文化的优势。采取多种学校教育形式,例如:建立民族文化特色学科、开设民族文化学习班、丰富民族传统文化选修课程等。在突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注重家庭和社区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辅助作用。一方面,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互相结合,可以使民族文化具体化,在日常生活中对民族文化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这就很好的弥补了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抽象性。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又以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弥补了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不足。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作为校内外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网络,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地区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就业竞聘中适当纳入对民族文化的考量,特殊岗位对民族地区实施优惠政策,从而促进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视,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3-0091-03

1引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写照,又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民族文化往往历经几千年,由许多辈人的生活磨练、时间见证提炼而成,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和优秀文化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态度的改变,各民族传统文化正慢慢地被人们所遗忘,各民族正在逐渐趋向大同。作者有幸参与隆回县花瑶民俗村村庄建设规划,了解到花瑶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也感觉到其民族文化正被外来文化慢慢地侵蚀,其独有个性逐渐被共性所取代。本文就如何通过规划手段,将务虚的文化与务实的规划有机结合,使花瑶民族特色得到保护和传承,提出几点思考。

2花瑶民族概况

在湖南湘西南崇山峻岭间,隆回县境最北面,平均海拔1300m的虎形山上隐居着一支不足六千人的瑶族分支――花瑶,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女性挑花技术异常精湛,故称为“花瑶”。千百年来,他们独自居住在封闭的大山里,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敬奉古树和巨石,穿着花样艳丽的服饰,有着奇特狂野的婚俗。

花瑶有着独具特色的三大传统节日“讨念拜”和两次“讨僚皈”通称“赶苗”,将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花瑶的婚俗,当属世界上最古老、最具个性的婚俗之一,媒人公的提亲到完婚,需历经一连串古老的繁缛礼仪,最具撩人心扉的当属婚俗活动中的“打泥巴”“炒茅壳里”和“打蹈”,这圣洁而疯狂的三步曲。

花瑶挑花和呜哇山歌已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花瑶挑花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家山民祖祖辈辈都和寨子里的古树、山石长久相依,在他们心中,这些古树、山石饱吸天地灵气,早已是神,他们深信是这无数的树神、石神常年为他们镇守寨子,保佑家人,他们有着“砍树宁砍人”的传统。

3花瑶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3.1信息社会与花瑶民族文化

在当今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日渐增多,人们之间不再仅仅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他们可以通过Email、手机等各种方式与任何人进行交流,对于那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而言,其特有的民族语言交流范围逐渐缩小,对于年青新一代来说,也难以用其民族语言顺畅地进行交流,其民族语言正面临灭亡之危机,同样,其民族服饰、民族风情等也面临这样的处境。

3.2生产方式、生活态度的转变与传统的生活习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地发生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花瑶人不再仅仅从事传统的农耕,他们正逐步向金银花种植与加工、花瑶旅游特色产品、特色饮食及旅游服务等多元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舞蹈中花瑶人传统耕作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正逐渐减少。现代化的电器、交通工具、生活方式正逐渐进入花瑶平常人家,传统的吊脚楼正慢慢地被钢筋砼楼房所代替,昔日三五成群、家长里短的交往被人“机”对话所代替,传统居住模式、生活习俗正悄然地变化着。

3.3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花瑶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只有通过口语传述和风俗沿袭,可以说,在花瑶里,年老的长者,他们是花瑶的瑰宝,而花瑶年青一代,外出打工闯天下,受外界影响较大,同时,也受自身经济的影响,对本民族的东西不再那么的感兴趣,不愿将大部分精力专注此事,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4 花瑶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隆回县花瑶民俗村作为花瑶民族文化风情保留比较完好的村庄,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其村庄内随处可见衣着颜色鲜丽、民族服饰的妇女们或三五成群的聊家长或独座门前干着农活。如何将花瑶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使花瑶民族充满生气与活力,更具有生命力,是当地政府考虑的一个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对花瑶民族文化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时,也是本次规划所考虑的主要问题

4.1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花瑶最基本的民族文化投入,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整理花瑶的民族文化,聘请花瑶年老的长者和民间艺人,开办培训班,免费培养乡土艺术人才,组建花瑶民族艺术团,初步建立一些公平演出的市场网络,有力地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4.2加大花瑶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提升花瑶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尊意识

组织专门机构加大对花瑶民族文化的研究,在不影响民族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民族文化及特色产品,将各类特色产品进一步包装推向市场,以做大做强花瑶特色产业,不断提升花瑶民族的活力和生命力。同时,加强民族文化宣传和再教育,让花瑶人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文化的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花瑶民族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

4.3大力支持花瑶各项民俗活动,培育花瑶民族文化生境

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要保证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将各种民俗活动、乡土艺术融入到花瑶人日常生活中,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政府加大对各项民俗活动的推动和支持,有力地促进各种传统民俗活动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活着的民俗活动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有了民俗活动这块土壤和平台,文化传人就有了大显身手的天地,民间歌舞艺术就有了发展传承的条件,才能滋养出优秀的民间文化传人和精英。

5花瑶民族文化规划保护措施

5.1划定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范围,严格控制其各项建设

规划根据花瑶民族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确定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范围及协调区范围。

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范围:花瑶古寨、虎形山村、富寨、水洞坪等花瑶居住地比较集中的区域。

规划控制措施:严格保护虎形山花瑶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持花瑶文化风情的原真性和景观的完整性,严禁在该区域内建设建筑风格不一致、性质不相符的项目和任何形式的开山、采矿、滥砍滥伐等活动。严格保护花瑶民族风情、民俗文化习俗,严格保护其居住地和居住方式、人口分布,严格保护其生产、生活习惯与其生存环境。

花瑶民族文化协调区范围:虎形山乡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以外及小沙江镇部分用地。

规划控制措施:该区域的建设应与花瑶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系统相衔接。严格控制各种有污染的开发建设,保持花瑶民族文化景观的可持续性及统一性。

5.2建立花瑶民族风情园

规划利用虎形山花瑶民俗村便利的交通、优良的地理位置,设置花瑶民俗风情园。内设各种花瑶研究机构、民俗活动表演及培训场所、挑花作坊、民族特色产品、饮食一条街及特色旅馆,集中体现花瑶民族独特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园区为集花瑶民族文化的研、学、演、庆、游为一体,做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结合。

5.3保护和尊重花瑶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营造花瑶民族文化生境

耕田与种植金银花为花瑶人传统的生产方式,规划将现有的梯田结合景观,进一步的整修,在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形成亮丽的梯田景观。在延续其传统的生活习俗下,规划在花瑶居住集中地设置小型生活休闲广场,增加花瑶人们之间交流和活动,保持其花瑶人生产、生活的原真性,为其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5.4传统花瑶集居地的保护和整治

对于相对成组成院的花瑶集居地,他们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周边分布了大量的古树、巨石。规划保护其现有的布局格局,以改善其交通、方便生活为原则,利用现有空地,拆除部分破旧的附属房,引入一条宽4m的小路,满足消防要求,也便于其生活出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同时,在集聚地的中心地段结合古树,开辟一个小型的生活休闲广场,为花瑶人提供一个交流休闲活动的场所。

5.5传统居住建筑的保护与整治

吊脚楼为花瑶人居住的传统建筑,其充分地利用现有地形有效地解决了山地建筑底层潮湿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生活家具进入花瑶平常人家,其居住建筑也在不断变化,出现了砖砼楼房和砖木形式的吊脚楼。为此,规划本着保护其吊脚楼的传统形式,提高吊脚楼的生命力,将吊脚楼底层支撑柱采用砼结构,外砌当地石块,保护其自然古朴的风格,同时,底层敞开,作为家禽及农具房。二、三楼厨卫采用砼混结构,外墙采用木材加以包装,其余均为木结构,既保留其吊脚楼的传统风格,又适用现代化的生活要求。

5.6虎形山路商业街的立面整治

虎形山路两侧为村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其建筑大部分为2~3层的砖混楼,与花瑶古寨的风貌形成了强烈冲突,为此,对其传统建筑的形式进一步研究,以坡屋顶、木结构、窗花、檐口等花瑶建筑特色为元素,对沿街建筑进行全面整修,保持花瑶古寨风貌的协调。

5.7古树、巨石的保护

划定古树、巨石保护范围,禁止作为其他用地,设置其标识牌,介绍其名称和巨石美好的传说,加强宣传与教育。

6结束语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动力,在社会文化变迁相当剧烈、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席卷世界的今天,规划师们运用其规划技术和措施,合理地进行各项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各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整治措施,以文化来指导规划,以规划来保护各种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篇4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32-02

本文以阿拉善地区民族学校为例,针对我国民族教育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力争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缺。本文主要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探讨民族教育,尤其是民族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出现衰微的迹象,有些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导致很多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该如何应对,有待考证。对此本文将以教育人类学视角和方法提供一个更加充实的答案。本研究以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论证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中的传承,对其方式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当代文明社会,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所以文化人类学家要研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

美国文化人类学专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文化的解释》中指出,人类是为自己编织的网所悬挂的动物,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些网。既然人类是悬挂在文化的网上,那么,传承人类社会文化的教育就不会脱离这个文化网的约束,也可以说传承民族社会文化的民族教育是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约束的。根据历代人类学家的研究思路我们总结出以下结论:(1)少数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传承的方式。(2)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也是重要渠道。(3)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4)少数民族教育不会脱离少数民族文化网的约束。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对蒙古族民族教育做出如下解释:蒙古族民族教育是蒙古民族社会文化传承的方式;蒙古民族学校教育是蒙古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蒙古家庭教育、蒙古社会教育等也是重要渠道;蒙古民族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蒙古民族教育是不会脱离蒙古民族文化网约束的。由此可见,用教育人类学的方法解释蒙古民族学校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揭示出我国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动态,这也是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迫切需求之一。所以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采用田野调查资料探讨阿拉善地区的蒙古族民族教育现状,并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在蒙古民族学校中的传承方式和内容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做出贡献。

第一,我国关于民族学校教育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陈兴贵(2005)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金志远(2008),主张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丁宇(2009)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马兰兰(2011)在考察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尚不成熟,存在重视宏观政策层面的研究、忽视微观研究,重视教育学研究、忽视多学科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论尚不明晰等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缺乏能够反映民族学校现状的系统性实证研究,我们应以田野工作为基础讨论理论,而不是从理论讨论理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九章明确指出,国家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要协调发展。本文从教育人类学视角探讨当今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中的传承的相关问题,深入挖掘制约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因,以便为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本文以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民族学校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资料。调查目标为A小学。A小学成立于1987年,是以蒙古语为授课为主的全日制蒙古族民族学校,也是阿拉善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民族学校。调查对象是该学校的教育者(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士、包括教师、教科书编辑者和其他教育者)、被教育者(学生)和家长。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法,同时采用采访法和问卷调查法等。调查的内容是在A小学实施的蒙古语言教育和蒙古文化教育情况。其中,主要调查蒙古语言教育和蒙古文化教育课程的教科书,以及教科书的编辑、教学大纲、教课方式等教学科目构成因素和本小学的日常教学和学习状况。本文把这些叫做A小学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指本校的教学气氛、教学设施、教学方式等。

本文主要关注蒙古民族学校中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和内容,关注民族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继承的文化手段或脉络。民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是离不开民族教育的。可以说,民族教育者的脑海里有一种理想的“蒙古人像”,他们期望学生成为理想的蒙古人,并以此开展教育活动。那么民族教育者期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蒙古人?这个“蒙古人像”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首先,我们从蒙古语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该校的蒙古语言教育主要采用全国统一的蒙古语教材。蒙古语教材的内容侧重蒙语语言,尤其是蒙古语文法和蒙古语写读能力。蒙古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蒙古语教学的第一目标是在小学6年的时间内让蒙古族学生掌握蒙古常用语4000字的正确读写能力。其次,我们来看本校的蒙古文化教育。蒙古文化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两方面:(1)本校编制的“蒙古民俗习惯”内容主要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2)第二课堂教授蒙古民族文化技能,内容以蒙古摔跤、蒙古象棋、蒙古舞蹈等为主。再次就是该校相关规则和条列。该校规定每周星期一学生必须穿蒙古袍上学,每天在体操时间跳蒙古传统舞蹈。最后是该校的外观和教学设施。我们跨进该校校门就发现,在本校校园里有很多蒙古特色的建筑物和设施。校园广场上有两座蒙古包,内有蒙古族独特的装饰和牧民专用的小道具,以增强学生对蒙古民俗习惯的了解。据该校教师介绍,学校每周让学生参观蒙古包,让生长在城市的蒙古族学生熟悉蒙古族传统。该学校的校园内还设有蒙古摔跤场,蒙古摔跤场以蒙古族为吉祥物的哈达来装饰。教学楼和办公楼张贴蒙古格言和蒙古风景图。这些都是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蒙古人像”。

蒙古语言教育的内容侧重于蒙古语文法和蒙古语写读能力,这表明教育者期望的“蒙古人像”必须具备蒙古语言能力。蒙古文化教育侧重于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蒙古民族文化技能,这表明教育者期望的“蒙古人像”必须具备和掌握蒙古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蒙古民族文化技能。可见,学校的建筑物、校内的设施等的视觉的表象,民族传统服饰、舞蹈、艺术等身体表象,以教科书为主的文字文化,这三种表象对“蒙古人像”的形成作用巨大。民族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一个小小的蒙古社会。这个小小的蒙古社会以视觉的表象的建筑物、身体表象的民族传统服饰、舞蹈、艺术和文字文化组成。教育者创造的这个小小的蒙古社会,对蒙古族学生的民族归属意识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80年代的校园里没有蒙古特色的建筑物和蒙古包,也没有蒙古文化教育的课程,只有蒙古语言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当今的蒙古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本研究今后主要方向之一。本文涉及的A小学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缩影。笔者希望本文能给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以助益,希望能够弥补蒙古族民族教育领域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阿拉塔.关于中国内蒙古民族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广岛大学大学院综合科学研究科,2011.

〔2〕滕星.20世o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1.

〔3〕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民族出版社,2002.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5,(5).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41-02

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文化精髓,对各民族的发展和领域的影响意义重大,特别是美学教育方面,美术教育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手段,能够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近年来,我国教育行业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从小学阶段抓起,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素质,因此应注重小学美术教育,并设置可行教学方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这些课题都应当引起写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化科技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民族文化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在流入我国过程当中,对我国民族文化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冲击,甚至有些定力不强的人开始崇洋,忽视本国民族文化,觉得西方文化符合时代潮流而我国民族文化已经落后过时了,对于这种意识应当杜绝并进行文化教育。

其次,学校方面也有一部分责任,缺乏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学校作为教育学生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通过小学阶段的教育更能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但是由于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缺乏相应意识,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知度不够高,导致学生无法认知到民族文化,更无法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另外,民族文化对于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也起到指导作用,相应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还会导致学生思想意识在成长道路上歪曲变形。

2.民族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民族文化包括很多内容,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如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形式等,这些民族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民族的特色,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特征。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自身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积淀,融合了民族中长期生活经验和人类智慧,对一个民族有着象征意义和集体标示作用。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把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到教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感知民族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近年来我国开始着手素质教育的提升,使国民学生的素质不只停留在书本理论阶段,还应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具有高素质的表现。小学美术对于学生民族文化的启蒙作用非常重要,能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也包括发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传统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民族文化的渗透,还可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创新意识。

3.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分析

3.1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学校和教师应当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仅仅是因为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很大,还由于其能够创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民族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爱上美术的同时还能够传承传统民族文化。

3.2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美术作品质量的好坏也对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影响不同,优秀的美术作品带给人们美的同时,还讲述了其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其文化价值。而优秀的美术作品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创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了解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来讲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3 注重美术实践,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小学美术教育不只是对在课堂理论上进行讲授,提高学生的美学意识和鉴赏能力,重要的是要能够在实际作品中体现到学生对于美的创造,除了美术画画还有其他形式的美术教学课程,如剪纸、叠纸和手工等动手课程,使美术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产生美术作品,发挥美术课程的教学意义和价值。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动手能力,如三年级第五册有一节美术课程为《红色的画》,红色带表的意义深远,常常用来代表中国的喜庆和丰收,有时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红"。日常生活中应用对红色的应用也非常多,如红灯笼、红对联、红剪纸和红蜡烛等等,教师还可以以红为基准点,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剪纸和手工作品等。通过以上环节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加深学生民族文化的认识,对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依靠全国人民共同来完成,依靠各种措施来实现。而小学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手段能够有效传承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穿插渗透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发挥整个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51-02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神话或想象性资源,在新时期以来不断浮现于受众的阅读和视听空间”。①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认同,使得它需要其他介质帮助其搭建一个平台去完成传承的使命。影像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首选。冯小宁执导的《红河谷》不仅描绘了青藏高原的秀丽风光,更向观众展示了藏民族的民俗风情。影片通过一场战争来讴歌藏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在升华民族情感的同时,以影像传播的方式传达出藏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人们对遥远而神秘的藏民族有了直观的了解。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核心,同时也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的繁荣与否制约着民族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可谓千姿百态,魅力十足,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②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就好比是砖瓦,共同垒起来便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因而少数民族文化是绝对不能缺少的。

在国家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下,少数民族同胞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却在逐渐流失,文化的传承成了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时,仍面临二难困境:一方面如果加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入经济全球化的链,必然会加剧生态与传统文化不可持续的危机;另一方面,如果放慢发展经济与工业化的速度,又会加大与较发展地区的差距,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③无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正在面临即将失语的困境。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反向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积淀着该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现代社会中,无数少数民族同胞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文字的传承对于文化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形式,都可能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理解方面的误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或图片记录的载体可能会慢慢老化,甚至可能会存在遗失、损坏等问题。因此,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影像记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渠道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以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

在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博物馆”式的记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文化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即便是口与口的传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记录因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能。通过影像资料,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全面而客观。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数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稀缺,而外来者对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态”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一门语言,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会很吃力,但如果他身临其境,主动来听、说这门语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实,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灵活现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识”。例如纪录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实记录了羌族的“儒节”,在纪录片的镜头下,无论是祭山会还是羊皮鼓、羌戏、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展现羌族舞蹈和羌族戏剧的过程中,运动镜头的使用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神再现增添了魅力。“动与静的关系是纪录片镜头语言艺术中重要的标志,运动镜头可以使纪录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观事实所靠近。”④于是,在拍摄祭祀山神的场面时,纪录片镜头的运动模式对羌戏、萨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进行了富有生气的展示。有时候利用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来完成对环境的介绍或对动作和节奏的展示;有时候又运用摇臂和升降镜头来全面呈现羌族舞蹈的整体氛围。可以说,在原汁原味地展现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方面,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濒临困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生态民歌,消亡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有的甚至是整个品种的灭绝。产生于人们日常劳作的东北森林号子、嘉陵江号子,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现在会唱的也屈指可数了。因此,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真实记录少数民族文化,还原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目前值得大力推进的文化传承策略。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也不例外。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口耳相传、文字记录等一系列传统的传播方式上,而应该发挥视觉传播优势,拓展民族文化交流途径。“视觉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能够帮助传播图片语言的局限,开阔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途径。”⑤因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既需要利用影视媒介,也需要借助网络推广。在传播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深度挖掘,尽量避免理解上的误区和变相的毁坏,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得以真正实现。

注释:

①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J].民族艺术,2009(1).

②毛泓.论电视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央视春晚”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③温开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④[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Rabiger).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何苏六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

⑤罗兰.现代影像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中国传媒科技,2013(8).

作者简介:

篇7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所熟悉并长期维持的生活内容,更是一个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表现。在红河20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原生态民歌资源,它承载着我们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智慧,承载着民族繁衍生息的重托,它是红河民族文化里最灿烂的一页。但这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原生态民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到了濒危的地步。下面我就灿烂的红河民族文化在严峻的环境下如何传承做一粗浅的探析。

一、县情简介

红河,地处哀牢余脉红河南岸沟壑纵横的山区,山高坡陡,海拔差由全县最低的260多米到2900多米,2600多米的差距形成了典型的“垂直气候”。占地面积2057平方公里。全县28.78多万人口,其中哈尼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77.5,彝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14.2,汉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4.7,傣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2.9,瑶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0.07,是红河州的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份之一。

二、形成丰富民族文化的基本条件

红河县境内世居着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瑶族等五个民族,居住在不尽相同的垂直海拔高度之间,最高的哈尼族寨子红河哈尼多声部的发源地普春罗么,海拔2600多米,其次是彝族,大部分彝族寨子杂居在哈尼寨子当中,有一部分一直延居到山腰同汉族杂居,汉族以下的河谷地带,就是傣族的居住的地方,而瑶族则隐藏在深山之中,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山高沟深,两个山头的两寨相望,近在咫尺,鸡犬相闻,想要走村串寨,至少也要几个小时,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居住的格局,形成了同一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可以说红河原态的民歌、民族文化十里不同天,再加上民族支系的差别,就更丰富了红河的民族文化,就是这些灿烂的民族瑰宝,成就了红河“歌舞之乡”的美誉。

三、红河境内民族文化简介

在红河境内,有着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东部的阿扎河乡有两个国家级保护项目,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乐作舞》;歌舞类的省级保护项目三个,即《乐作舞文化艺术之乡》《哈尼族奕车传统文化保护区》《地鼓舞》;还有歌舞类地方州级保护项目《栽秧鼓舞》《奕车鼓舞》《棕扇舞》《哈尼族牛皮烟盒舞》等,这些民族歌舞都有一定数量的项目传承人,再加上少部分的傣族民歌和瑶族民歌,更充实了红河“歌舞之乡”的内容。这些民族歌舞描述着民族发展的各种情绪,记录了多少民族的辛酸,延续了多少民族的智慧,寄托着多少民族的企盼,可以说每一首民歌、每一个舞蹈都是红河民族发展的经典传承,是探究红河民族发展史的重要依据。

四、濒危状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年轻一代不再愿意在农田里劳作,微薄的收入促使他们进城打工,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所有的适龄青少年到学校念书,村子里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身影,留下的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就给民歌的自然传承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指定的项目传承人工作难以开展。目前,在传承人的两个基本功能中(一、传承人传承了先辈的文化;二、他所传承下来的文化需要被传承),传承人只扮演传承的角色,而他的文化没被下一代所传承,在农村形成了有师傅没有徒弟的局面,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传承人的工作难以开展。再一方面,民歌停滞不前,没有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

篇8

一.鄂伦春族简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称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鄂伦春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鄂伦春”这一族称早在清朝崇德五年三月丑是以“俄尔吞”出现的。以后在康熙年间的奏折中开始称为“俄罗春”、“额尔春”或“俄伦春”,较后的文献中统一写为鄂伦春。

鄂伦春族称含义有多种解释,其中“使用驯鹿的人们”和“住在山岭上的人们”的两种解释较为普遍。“使用驯鹿的人们”的解释与鄂伦春族曾经饲养驯鹿有密切相关。在《异域录》中载:“俄伦春役驯鹿驭牛马,驱似驴,足似羊,头似马,角似鹿,故称四不像。但土人则称鄂伦”。而“住在山岭上的人们”的解释源于“奥伦”的意思。鄂伦春人称山岭为“奥伦”,而“奥伦”与“鄂伦”语音基本相同。在鄂伦春族当中普遍比较接受后一种解释。

鄂伦春族是我国古老北方民族的遗裔,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历史文献看,它可能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出现的黑龙江流域北部室韦的钵室韦和大室韦。主要是因为在历史文献中有关钵室韦与大室韦的物质文化方面的记载与鄂伦春族的物质文化基本相同。如《北史・室韦传》和《隋书・室韦传》记载“以桦皮盖屋”。

托扎敏乡是鄂伦春族四个部落,鄂伦春自治旗五猎民乡镇之一。该乡镇辖有四村一居,其中希日特奇村和木奎村是典型的猎民村。两个村位于托扎敏乡政府东南1公里,共有93户,252人;鄂伦春族201人,占79.76%。猎民人均收入9540元,其中生产性收入5030元,全村经济以农业发展为准,主打产品为大豆。

二.鄂伦春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各民族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并且由于其社会发展阶段和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鄂伦春族世世代代都居住在大小兴安岭地区,从事着传统的狩猎经济。相对封闭自然环境和原始的狩猎经济,促成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在居住、饮食、交通、节日节庆等方面。

鄂伦春族1951年开始定居,到1954年实现全部定居。60多年来,鄂伦春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信仰取向受强文化的冲击,鄂伦春族的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消失。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一)传统生产方式的变迁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志。”鄂伦春族一直到解放前,在大小兴安岭森林中从事着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的游猎经济。这种封闭而人烟稀少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狩猎生产实践中发展出了与之相应的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和文学艺术。“人类住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如鄂伦春族所居住的“斜仁柱”,其形状为圆锥形,大体结构特点为以十三至十五根树干为基本屋架,上面铺桦树皮或兽皮做以保暖,并且搭建的简单而快捷性也适应游猎经济的特性。“住所的材料形式与性质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生活在森林环境,住所原材料取自其环境。鄂伦春族所有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皆适应其自然环境和狩猎经济而产生。

民族文化依附社会存在而存在。自然环境和狩猎经济的变化会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于1951年,从1954年开始,全旗鄂伦春族族陆续定居,到1958年,猎民全部定居。与漂泊不定的狩猎生活相比,定居使鄂伦春族的生活得到可靠保障。

定居之后的鄂伦春族放弃狩猎经济,逐渐开始从事农业或牧业生产。这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现代强势文化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正逐步失传或消失。托扎敏乡希日特奇和木奎猎民村为例,两个猎民村共有93户,鄂伦春族201人,其中掌握民族工艺制作的有13人,占6.4%,掌握民俗技艺(民间故事、民族歌舞,民族体育竞技)的猎民40余人,占19.9%。从这些数字说明,掌握民族文化的人达不到一半,占有比重极少,势必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掌握民族语言的人逐步减少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斯大林将语言作为民族定义的重要要素之一。鄂伦春族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有其自己的语言。鄂伦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对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爱尔伍德这样说过:“语言或是人类文化中最先发生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功效能使各个人的经验得接以互相参证,语言实是‘心理模式’传播之媒介,也便是其他各种文化之媒介。”而鄂伦春族语只停留在刻画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文字,历来鄂伦春族的文化以口传形式传承下来,因而语言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而如今鄂伦春语言掌握现状并不乐观,以希日特奇和木奎两个猎民村猎民语言掌握调查为据。本人2012年下半年在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希日特奇和木奎两个猎民村201位猎民发放问卷进行语言掌握情况调查,最后回收185份问卷,16份问卷因各种原因没能收回。问卷统计表格如下:

从表一饼状图可以看出,将语言掌握情况分为优、良、差和不掌握四等,其分值各占13%、23%、19%和45%。而表二柱状图说明了语言掌握年龄结构,掌握优的猎民集中在30岁以后,良的集中在20岁到49岁间,差的集中在10岁到39岁间,不掌握的集中在1岁到29岁间。综合以上可以得出,30岁后的鄂伦春族当中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人占多数,而不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人侧集中在1岁到29岁的儿童,青少年,年轻人当中,并且人数颇为较多。这说明,随着生产方式和生存环境的改变,鄂伦春族中老一辈的未能传承本民族语言,而新一代的人不重视本民族语言的重要性,不掌握自己的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鄂伦春族将会遗忘自己的语言,这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常不利。

三.促进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鄂伦春民族文化以其淳纯朴性和独特性成为北疆三少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元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一再强调“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提高鄂伦春族自豪感和加强民族凝聚力,而且对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建立文化强国有深远意义。

(一)促进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立体化建设

立体化建设包括纵向的种类数量和横向的内容丰富度。目前,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文化节庆活动较少,缺少全方位展现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平台,而且拥有的节庆活动内容远远不够丰富和充实。当前,鄂伦春自治旗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民族节庆活动是一年一度的旗篝火节。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类似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可以围绕桦树皮文化,狍皮文化等等开展节庆活动。鄂伦春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地区从事着游猎经济,并且在生产实践中围绕桦树皮制作家具、交通工具和器皿。桦树皮与鄂伦春族息息相关,他们的桦树皮手工艺非常精湛。

(二)打造生态旅游民族村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鄂伦春自治旗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区景点有嘎仙洞和布苏里度假山庄,缺少体验鄂伦春族族传统生产生活,涵盖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展现民俗风情的旅游景区或度假村。旅游景区或度假村搭建独具特色的基础设施,如搭盖“斜仁柱”,还原传统的生活状态,让游客体验或观赏。恢复原始交通工具,使用马匹,桦皮船,爬犁等等作为游客的代步工具。提供独有的饮食消费。鄂伦春族饮食文化丰富而独特,包括狍子肉,野猪肉,烤灰鼠等肉类和猴头蘑,羊肚蘑,蕨菜,柳蒿芽等野菜。

(三)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才的培养

人才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是不可而忽略的要素,我国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而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更应重视人才的重要性。第一,着力培养民间手工技艺,民族语言,民族音乐舞蹈等方面继承人。在上述调查资料中可知,希日特奇和木奎两个猎民村中不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人数不断增多,并且在1岁到29岁的儿童和年轻人当中占多住比重。因此,在年轻人当中培养一批民间艺人,保障民族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发展。第二,加强基层政府文化建设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基层政府对于工作人员,特别是从事文化方面的工作人员,招揽时提高学历和专业门槛,同时也要兼顾对鄂伦春语言,民俗方面有一定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集》[M].人民出版社,1972.82-83.

[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商务印书馆,1996.86.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0%。1民族文化的资本化与产业化运行是全球化背景之下弘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兴许是个较好的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2中国则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3文化产业具有环境污染小、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如果运用得当,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庆阳坝村位于鄂西南边陲,东邻鹤峰,西接咸丰,东北是恩施市,西南与来凤相连,东南与湖南桑植、龙山毗邻,被喻为是土家族的超市,村中有庆阳溪,在恩施马河滩汇入清江,交通方面仅有一条椒园公路贯穿全村。宣恩县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民委的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中宣恩县就有4个(庆阳坝村、伍家台村、板寮村、小茅坡营村)。加上入选为第一批特色村寨的沙道沟镇彭家寨,目前宣恩县已有5个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挂牌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庆阳坝村作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传统建筑、服饰、饮食、传说、歌谣、乐舞等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受外界影响小,以庆阳坝探讨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传承与路径探讨具有借鉴意义。庆阳坝村的民族文化主要传承方式还停留在书籍和影像资料上,甚至很多资料只是停留在老者或者文化精英的印象中,没有转换为民族文化资源。特色村寨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品牌,推动自己的旅游发展,首要的前提是通过文化研究和政府带头下的文化挖掘整理,寻找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在转换为资本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转换为文化资本,从文化产业的视角对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更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二、庆阳坝可利用的文化资源

(一)传统建筑文化资源

庆阳坝主体是庆阳坝老街,全长951米,建筑面积有9000平方米,街道房间前为商铺,后为吊脚结构。在庆阳坝街上,相对而建的铺面上方有用于挡雨的顶篷檐亭,还有用于疏导雨水的水槽,体现了土家族的建筑智慧。庆阳坝现存的历史文物建筑有古桥一座、驿站一座、古墓葬一座、古商业街三条、古庙遗址两座。传统木质民居有65座。还有一口古井,尚待修缮。

(二)传统民俗资源

宣恩县统计局2007年的数据显示,其中庆阳坝村少数民族成员占比高达81%,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满族等多个民族杂居在此,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相互交融。主要有哭嫁、坐丧、薅草锣鼓、上梁歌、梁粑粑等丰富的的民风民俗资源。此外,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山歌小调。在特色村寨建设中,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族文化。

(三)传统节庆资源

庆阳坝作为传统商贸文化的集散之地,传统节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存路烛节、搬土地、玩花灯等传统节日。路烛节:一般是正月十五这一天,在天刚刚变暗时,老街上的商户将事先买好的蜡烛,从街头一直点亮到街尾;其主要意义就是送年,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祈求风调雨顺。搬土地:过去没有现在的交流方便,就有了将农历送下乡的习俗。玩花灯:庆阳坝村民在正月里的娱乐活动,从正月初三左右开始,到正月十五的晚上12点结束。玩花灯由灯班负责业务联系,通常情况下,就是需要玩花灯的雇主,提前联系灯班;一次玩花灯,一般有一二十人组成,有采莲船、秧歌、三棒鼓、文艺节目还有耍耍;当天玩花灯结束后,要在出发的地方弯灯,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到正月十五结束的时候,要买来香和纸,通过写符,把灯烧掉。

三、庆阳坝可试行推动方式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第二种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第三种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现就庆阳坝的实际情况,来探讨一下庆阳坝可以试行的文化产业。第一种产出注入文化元素的物态产品,在宣恩庆阳坝,茶叶是主要的经济来源,煸茶技艺悠久,最早可以上溯至宋代。利用这样的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通过融资等手段,打造品牌效应。通过茶叶的附加产品,制作茶工艺品,进行旅游宣传。第二种是打造文化服务行业,通过舞台实景剧的表演,可以将哭嫁文化、跳花灯、薅草锣鼓等进行舞台化展演。恩施大峡谷的表演模式利用恩施土家族的山民歌、女儿会等民俗文化为主题,汲取本土情歌《龙船调》,打造大型舞台实景剧《龙船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还可以承办一些文化体育商贸活动,例如农贸会、博览会、自行车拉力赛、马拉松比赛等。第三种提升文化附加值产品,通过将庆阳坝土家族的建筑文化打造成特色审美文化。将土家族原始的木质结构与现在钢筋混泥土结构进行融合。建立特色村寨交流式的景点,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娱乐享受,建立休闲度假区。庆阳坝周边有彭家寨、清水塘、伍家台、庆阳坝、洗草坝、水田坝、双龙湖等景点,可将这些景点协同打造,建立特色旅游片区,形成精品旅游路线。

四、文化产业推动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

目前,市场化经济使文化产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就是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转;同样文化产品只是文化适应社会变化的表象,其深层内涵在于传播主流文化的公益性。在打造文化产业时,不应只看经济利益,还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公益性。

(二)正确处理民族文化本真性与舞台化展演的关系

民族文化不是少数人的价值取向,而是整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不能为了迎合当前主流文化,而放弃自身的特色;舞台化展演是需要对原生民族文化进行加工才能实现舞台展演,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搬。所以在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时候,要注意民族文化的本真性与舞台化展演之间的关系。

(三)符合本地区文化空间布局

庆阳坝可归属于土家风情体验文化区,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要从大的背景出发,不论是发展自身的特色,还是协同开发旅游精品线。都要从恩施州旅游环境的整体出发,文化产业也是一样。

五、总结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资源丰富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走产业化的道路是多元互动互惠的成果,也是一个多元促进的成果,一方面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其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中失去了社会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致使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文化产业向民族文化转移,不乏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韩骏伟胡晓明.《文化产业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2007年第三期.

[3]王元.文化产业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与发展——基于海南黎族地区的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6期.

[4]周通.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扬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江苏:扬州大学,2014.

[5]理海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3.

[6]谢红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6.

篇10

我国有56个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汉族与其它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我国优秀的中华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类型具有差异性,都呈现着各自的风采。虽然经过了上千年的变幻,文化也经历了多次的传承与变异。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传播手段的加快人们的交流,以及自由流通的多样的文化资本,各国文化强烈碰撞与融合,这给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该积极地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一、使少数民族生产文化可持续发展

生产主要是指农业、林业、渔业等物质生产活动。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平衡造成了影响,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也不断地积累经验,促进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应该要继续发扬这些经验。首先,对少数民族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让其放弃落后的耕作方式,保护土地平衡。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不是指对所有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些落后的文化形式要进行改良或革除,继承优秀的文化。例如: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会对生态系统起到严重的破坏作用,所以,一定要对其生产方式进行改进。所以,国家政府要帮助少数民族实现耕作经济的多元化。其次,要限制对木材的燃烧,实现循环耕种的形式,同时,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被砍伐的木材划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严令禁止对大片面的对木材的砍伐,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另一方面,在耕作的区域实行“轮休”的制度,在休耕的土地内,当收获了一个季节的作物之后,便停止在该土地上耕作,选择另一块土地进行耕作,促使其恢复。这样适度耕作的方式有利于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使少数民族生活文化可持续发展

在长期的生活中,我国少数民族已经掌握了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首先,对民族村寨生态林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森林为人们生活提供资源,所以,少数民族的人们应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开采,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例如:在哈尼族把村寨建立在充足阳光的半山坡,房屋后面是森立,前面是梯田,这样的空间格局特别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其次,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适应了生态环境,但是,也应该学会对生态环境的改造。比如,把森林分成可以砍伐、限制砍伐的区域,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要种植树木,学习苗族人民在房屋前后种植树木。除此之外,要保护水资源。水是支持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的资源,支持着民族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分类,减少对水的污染。禁止下井取水,不能在水井旁边建立猪圈等。例如:纳西族的“三眼水”,将水分为三层,上面的水井用来直接饮用,中间的用来洗菜,下面的水池用来清洗衣物等。根据自然的坡度,水从第一层流到第二层和第三层,便根据其清洁程度进行适当的使用。

三、使少数民族的制度文化可持续发展

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制度是人们行动的行为准则。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其实其自身的文化思想中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机制。首先,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来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在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中都已经形成了保护森林水资源的公约。例如:在苗族的“议榔制”就已经吗,明确规定:人们只能拾捡木材,不能砍伐树木,对于偷伐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对于这种村民长期以来就已经形成了的较好的公约与制度,要继续保持与发扬,使其为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动物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尤其要规范靠打渔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明文规定在动物、繁殖其禁止捕杀。其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礼仪制度进行规范。例如:我国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女儿节”,根据礼仪风俗,在孩子出生后要为其种植100棵树木,当孩子成年以后才可以砍伐。这样的礼仪无疑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还有些少数民族会有送树的习惯,海南的黎族,当双方确定恋爱关系时,女方需要赠送两棵树给男方。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清明节去山上扫墓时,也会种植树木,在丧葬过程中,人们也会种植一些树木,这些都有力的保护了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给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挑战,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上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要以少数民族文化本身为根本出发点,探索实现少数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注重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包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将文化弘扬,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长久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洪英华.试谈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9).

篇11

采风,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采集民歌,也包括民谣、谚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是一部采风得来的民歌总集。隋•王通《中说•问易》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之早,历史之悠久。这种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一直中断没有。“五四”后,“采风”的含义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口头创作和风俗。到了现代,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的现场采访也都称之为采风。

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为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增加学生民间音乐文化的积蕴,普遍在实践教育课程中开设了田野采风内容。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特定区域民族的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加社会生活体验,田野采风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教育内容。

一、田野采风的实践教学性质

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方面。田野采风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在了解、学习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感触、体验和认识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在人类衍育、发展过程中与生来的情感文化,有在生产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作文化,有在社会融合与民间交往中形成的社交文化,也有对自然现象与各种灾难迷惑不解而产生的宗教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这些社会民俗文化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根植于民间、积淀于历史中的珍贵民族文化财富,既保留了朴实而单纯的原始人文因素,又体现着凝重而精深的民族历史沉淀,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情趣、审美观点与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掌握了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田野采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基层生活,通过接触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事象,体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活动,领略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感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的原生环境,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感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民族文化修养,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在采风中所收获的考察成果,必将成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及开展科研的重要素材与题材。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收获也将是一笔有益学生终身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来看,田野采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感情,甚至对他们艺术观念及民族文化认同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田野采风活动的实施

我国疆域辽阔,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其文化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千差万别。一方面大多数民间音乐存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约定俗成的节庆活动中,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与广场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方式上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稀有乐种已经后继乏人,甚至濒临失传,其对采访进行有一定难度。因此,田野采风应首先对采风选题进行前期调研,制订周密的考察计划,让学生了解采风活动的目标、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学生提高田野采风的调查采访能力、拍摄记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只有坚持执着的求索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才能持有较好地完成采风任务。

(一)田野采风考察内容的选题

田野采风的目的,就是客观深入地考察、体验、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文化。那么,在采风中考察什么内容,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田野采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考察

民间艺术是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间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主题产生的精神文明,是地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人类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在与凶猛野兽的抗争中形成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从原始部落狩猎捕获的狂欢到现代社会各种民俗活动的喧闹,无不体现了群娱群乐的广场文化特征。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在各种民间活动中,与音声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歌会、歌节、歌圩以及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间宗族、家族仪式中的音声;各种寺庙、道观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音声;各种农事,务工活动中的音声等。采风可从这些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程式,产生渊源、历史衍变、文化内涵、流传区域及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

2.民间音乐文化形态考察

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古往今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民族的风情。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就是指民间音乐艺术的类型,有演唱类、演奏类、舞态类、曲艺类以及综合艺术等种类。在演唱类民间音乐形态的考察中,主要了解其歌种特征及产生渊源,演唱形式及声部组合,旋律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及传承方式,流传曲调及各种谱本等;在演奏类音乐形态考察中,主要了解其乐器种类及相关文化,乐器构造及演奏技巧,乐器产生或传入年代,乐种类型及组合形式、传统曲牌及流传曲谱等;其他艺术种类则是重点考察其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特征。

3.民间音乐文化载体考察

千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音乐,以绵绵不断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承载着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民间音乐事象中的群体与个人,包括民歌演唱群体与歌手,民间音乐演奏乐社与乐手,民间歌舞表演群体与艺人,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种类表演群体与个人。田野采风应重点了解地方各种民间音乐表演组织的创办时间和背景,主要成员与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班社的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技艺特点与传承方式,收藏实物及音乐资料。民间艺人的采访主要了解其从艺历史及师承授徒情况,掌握技艺的门类及技艺特长,个人表演风格及艺术成就,主要历史贡献及社会影响,艺术生涯代表作及保留曲目,收藏传谱及艺术器具,重要演出与获奖情况等。

(二)田野采风的采访方式

强烈执着的求知欲望,敏锐科学的观察能力,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田野采风的行为要求。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深入采风地,真诚地以传统为师,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达到采风活动的目标。

我敫髅褡宥嘧硕嗖实慕谇旎疃往往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与浓厚的文化色彩,而最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就生成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集体考察是采风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节约经费又能获得最好的考察效果。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体验民俗活动的感人场面,感受乡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励他们努力探索民间音乐的热情。

面对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文化,考察者的关注视线与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满足采风者的不同要求,小组采风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方式。可在总考察项目中分出若干子考察项目,进行分组并成立相应的组合机构,拟出子考察项目的采访内容与采访计划,达到深入探究、各得其所的采访目的,共同完成采风考察任务。

三、田野采风成果的整理与展示

经过田野采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感受,对采访对象资料的采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要很好地整理与总结采风成果,以便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采风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

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要经过整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采风现场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与档案;后一阶段将这些资料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便整理成终端性的档案材料。

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字资料是采风成果整理、建档的基础,包括采风中收集的原始材料及采访笔录资料。要按照民间音乐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并按乐种事件产生的年代、历史记载、社会背景、传承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和造册登记。对尚欠缺部分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再行补足。

民间音乐乐谱的收集是田野采风的重要内容,包括民间保存的乐谱手抄本、复印件和拍照图片。可根据乐种分经典曲目、一般曲目、失传曲目来整理,收集表格填写内容有乐种类别、记谱种类、演奏要求、采集地、流传区域、传谱人、抄本年代、收集人及收集时间等。在整理中尽可能将乐谱中的速度标记及各种演奏技巧符号重新订正并标注准确。为保证收集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使用音高测定器或电脑记谱软件进行测定和重新记谱。

田野采风中拍录的图片和音像也是珍贵的收藏资料,它客观地记录了采风的实况,特别对一些老艺人或濒临失传乐种的录音录像尤为重要。要注意整理音像资料的技术性问题,尽可能让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长期保存。可存放教学单位的资料室或电子阅览室,让更多的师生得以资源共享。如能长期持之以恒,势必成为学校甚至地方不可多得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之库。

实物也是采风活动材料收集的内容,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中使用的乐器、道具等都是采风实物采集的重要物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乐种与其特有的乐器是分不开的,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把乡土乐器原件收集上来,以供日后研究使用。如收集确有困难,也可详细了解其乐器构造、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便仿制。对采集的乐器、道具、服饰等实物应进行消毒、除霉、保洁,使之能长期保存。

(二)撰写民间音乐文化考察报告

认真做好考察总结是田野采风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采风结束后,应按照采风计划上的具体内容,在认真整理采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考察总结,其中包括总考察项目及子考察项目的总结。对民间音乐文化个案的考察分析,应从其民间音乐形态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流变、挖掘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等方面的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事件要求真实,数据要求准。对民间艺人个人调查可从其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与历史贡献进行专题考察报告。学生也可对采风活动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作为个人参加采风教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

(三)举行采风成果汇报展演

田野采风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后,以汇报展出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展示,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式,一方面让参与者重新回顾采风活动过程,加固学生在采风中引发的民间音乐感受与情感;另一方面能扩大采风活动及收获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共享采风成果。将拍摄的各种采风照片整理编辑后,加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出版采风活动宣传版报;将采风中采集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等民间艺术,经过重新编排,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原生态地展示,使采风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加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感受,也让更多未能参与采风的师生分享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田野采风的后续研究

(一)积极围绕采风题材开展科研活动

经过田野采风,许多关于民间音乐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其中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题材也会让他们萌发研究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田野采风结束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音乐论文是音乐学术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传递和储存信息,传播与普及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流通形式。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论文的写作得以实现的。在田野采风活动中,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民间音乐的表现艺术或文化内涵都在感动着他们,不少历史悠久、深藏民间的地方音乐需要人们去挖掘,去研究,因此,选择采风活动中引发的研究问题,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很有价值的题材。

(二)充分利用收集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挖掘学生艺术潜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是高校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构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采风活动结束后,学生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带进专业课堂教学,将采风活动中采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充分应用到歌曲写作课程的实践中去,将会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题材,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使他们的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民族气息,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我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本来就是歌与舞联系在一起的,在歌中舞,在舞中歌是不少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经过田野采风,琳琅满目的民族舞蹈艺术还给学生的舞蹈学习与创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其鲜明的舞蹈特色、丰富的舞蹈语汇为专业舞蹈形体教学带来了艺术借鉴,也为师生的舞蹈创编带来了创作的启迪与题材的拓展。

结语

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触摸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践活动。它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转变学生文化观念、树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加固对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增强自身艺术素质与民族文化素质底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田野采风给他们的大学生涯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他们带着被唤起的全新信念走向未来的人生。田野采风活动也给高校实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朝着学科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芳. 乐种学〔M〕.华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

篇12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一、设计与文化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设计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无形中也使文化作用于设计。

(一)认识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创造形成的产物。它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二)设计文化。设计作为人类通过物质形式达到精神享受的一种途径,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说,设计是体现文化特性的一种形式。

1、文化对设计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形态结构客观上限制着设计内容的选择。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设计。

2、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是以人为中介的。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是以人为中介作用于设计物上而体现出来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介。

3、设计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说设计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的,并体现当时文化的现状和风貌。设计的发展是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分不开的。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包装设计作为设计的重要分支,从其生产之日起,就与人类的生活极其密切,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包装设计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包含了自身内在的和外在的形象视觉文化。包装设计的形象视觉设计包括包装盒、瓶型等方面。在今天信息、数码时代多元化语境中,把握和坚持包装形象视觉设计的文化性,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包装设计中优秀丰富的文化内容,将传统的文化思想、人文精神之精髓同现代设计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更新、更有价值、更符合当今的人们的审美情趣,使用的包装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包装设计的文化性。包装设计有着稳定的基本文化格局,并不断为社会文化注入鲜活的内容,不断产生着与时代同步的新面貌。也就是说,它具有与时俱进的明显特征。包装本身就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人类又利用这一成果创造出新的思维模式。

在中国当代包装设计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多元文化语境的综合影响下,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文化性,挖掘、整理中国包装设计中优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文化思想精髓同当代设计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尤为重要。包装设计有着稳定的基本文化格局,是装潢设计与包装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形态。对于包装设计的文化性可以从器物层、制度层、精神文化层三个层面来认识。

(二)包装形象视觉设计的文化特质。包装设计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类心智的积极、创造。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本身就是造物的艺术和文化,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所谓造物艺术,就是指人与自然相适应而生存的过程中,利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物质材料制成生产与生活必须的生活器具时所形成的艺术制造。这种艺术制造目的就是让人的生活更为便利,更加健康美好。而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具备以上的这些特征,它也是造物艺术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质。包装以追求效益、功能、美观为目标,是装潢设计与包装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形态。

三、中国传统包装的形式特征

包装是最早、最完美的将产品与艺术结合的产物,从人类出现之日起,几乎就可以寻觅到包装的历史。尽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包装从材料的选择、工艺的改进、装饰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包装功能的认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可以看出,包装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寓意吉祥的图案、汉字、容器造型的特征、传统上的民族色彩特征等这些元素都是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无不体显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这些元素运用在包装设计中能使包装整体风格体现出传统韵味。

(一)寓意吉祥的图案。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传统图案纹样是包装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在显示民族风格上起着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利用传统图案设计完美的包装作品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应用在一些传统老字号商品及特色的商品包装上。常用作主体图案、边框或图标图案。

(二)汉字的运用。汉字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品包装设计中泛运用。目前,北京的百年老店“同仁堂”、 “千之堂”、“万全堂”、“永安堂”以及天津的“达仁堂”等,无不以独特的汉字形体作为该企业的固定标识而在产品包装中体现。

(三)容器的造型特征。中国传统的包装容器,无论是陶器、漆器、木器、藤器都具有饱满、敦厚、富有张力的造型风格。正是由于传统容器所具有的特征使得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常被设计师运用,如传统容器的使用在现代酒的包装中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中国酒瓶在材质、造型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色彩上的民族特征。通过民族色彩的应用可以使包装整体赋予民族特色,色彩在包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天然材质的应用。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运用智慧,因地制宜,从身边的自然环境中发现了许多天然的包装材料,如木、藤、草、叶、竹、茎等。竹、藤、草也普遍被当作包装材料得以应用。这些天然的包装材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仍然使用广泛。

四、民族文化是包装设计的原始语素

从早期的粽子、肉馅、酒等商品的天然包装到现在包装设计中,无不渗透着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人们特有的审美意韵一直影响着现代的包装设计。中国人对传统的水墨画、剪纸等的喜爱一直延续到现代。传统的审美观念和传统的民俗习惯,如春节拜年、吃月饼、包粽子等对包装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传统美学对包装设计有着重要影响。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同样对包装设计也有着重要影响。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这种统一的、生动的、有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感觉,在我国的包装设计中,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

(二)传统民俗对包装设计有着重要影响。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仅五十六个民族就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饮食风俗。例如,品茶,春节拜年、吃饺子、走亲访友,中秋节做月饼、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等等。人们为了表示庆贺、敬意等感情而互相赠送物品,它是人与人联系情感、传递敬意的重要媒介。对这些礼品的包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了包装的发展。

(三)民族化与国际化对包装设计的重要影响。包装设计是设计领域的一个分支,是设计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内涵不仅是特定文化符号的装置,而且体现了设计师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文化产生的认识和体验。民族化包装设计的目的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将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统一,希望通过包装向世界传递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同时,结合地域和民族共通意识,达到国际间的交流。使我们的设计在传统研究中融合时代和国际特色,以民族的特性和风格走向世界。

五、民族文化在那の味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那の味调料品包装设计是一组民族风味较浓的包装设计。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出发进行设计、创作。那の味调料品包装设计整体朴实大方、淡雅。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来构思调味料的包装风格。在那の味调味品的包装设计中运用了很多民族传统元素,把传统文化的韵味表现得很到位。

(一)那の味包装设计的标志是用毛笔书写的汉字――那の味。通过毛笔书写使标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征,这就是我国独特的书法艺术。那の味是偏日本风格的包装设计。我们把书法艺术融会到那之味设计中形成了日本包装设计风格。这种设计主题突出、传递信息准确、视觉冲击力强,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唤起人们的购买欲望,最能达到促销的目的。

(二)那の味调味品包装设计运用了自然生长的草藤、木盒包装,将民族传统韵味很好地体现出来。那の味包装设计从传统中走来,但那の味包装不是传统设计艺术简单的重复移位和变异,它应适时而变,与时俱进,创新是现代包装的灵魂。我们要准确地运用传统艺术,从传统艺术形式中提取要素进行再创造,设计出既保留本土设计艺术的风韵和特色,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文化冲击力,使我们的产品富于民族特色,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三)那の味包装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那之味的包装设计提供大量的营养,同样对那の味包装设计也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在构图上多处标志排版体现了“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简洁,在包装盒图案的运用上体现了传统美学的对比关系,在字体的排版上也运用了古代书法的竖排版法,它们将传统的审美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历史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淀。包装设计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族文化具有高度的艺术造型价值。由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包装设计的进步,包装设计博众家之所长,融会贯通,使之有更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凭借其独特的韵味获得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民族文化内涵是现代包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因素,是设计作品的生命之所在,它如果脱离了这样的文化内涵,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设计作品就失去了生命力。包装设计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和完成的。寓意吉祥的图案、汉字、容器造型的特征、传统上的民族色彩特征、天然材质等这些元素无不体显这些文化的沉淀。将这些元素运用在包装设计中能使包装整体风格体现出传统韵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