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2: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商管理博士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工商管理博士项目国际认证研究
2.法国尼斯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班(贵州)招生启动
3.从工商管理博士项目看AMBA认证的价值诉求、实施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4.工商管理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关键过程与要点
5.国企当自强——访华彩咨询集团董事、工商管理博士白万纲
6.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7.解析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
8.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工商管理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国内外比较
10.基于动态过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1.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
12.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13.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4.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研究综述
15.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16.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7.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讨
18.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9.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
20.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1.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的ERP实验教学探讨
22.工商管理案例研究作者成熟度的文献计量分析
23.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4.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十一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国内外研究热点比较与分析
25.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
26.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7.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28.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29.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以普通财经类院校为例
30.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
31.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2.加强工商管理培训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3.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34.关于工商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35.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36.国外工商管理教材浅析
37.工商管理情境教育体系的内涵、架构与协同效应
38.对工商管理类重点大学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思考
39.论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0.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41.论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及现状的分析
42.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43.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44.以ERP模拟实验室平台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45.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6.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7.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8.浅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49.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50.Wiki环境下“工商管理模拟”教学的探索
51.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52.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
53.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54.区域经济视角下的广西高校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55.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计量分析
56.创新教育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57.我国工商管理研究的知识来源与结构——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分析
58.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59.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基于对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分析
60.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61.工商管理学位论文质量分级评价问题的探讨
62.基于培养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探析
63.谈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64.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
65.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
66.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67.浅析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68.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69.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与界定标准
70.论工商管理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71.工商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探讨
72.工商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73.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分析
74.论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75.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
76.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77.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探讨——基于一项案例教学实践调查
78.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79.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内分流研究——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
80.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81.关于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82.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83.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
84.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85.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市场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86.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分析
87.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研究
88.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互动研究——以《市场营销学》为例
89.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90.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创新
91.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及培养模式研究——来自广东工业大学与广州大学城其他高校的研究启示
92.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
93.论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的职能研究
94.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95.工商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96.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97.走特色之路建设工商管理专业
98.论高等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99.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以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为例
100.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01.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02.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分析
10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宿迁学院为例
104.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105.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106.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规范化八个问题
107.以能力为本构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108.中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09.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110.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11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12.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113.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探析
114.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5.新时期工商管理的职能探索
116.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17.试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
118.工商管理培养系统思维创新:面和脸的辩证法
119.基于系统原理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0.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121.从工商管理教学改革机遇看应用型人才培养
122.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析
123.我国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取向的探索
124.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思路与实践
125.浅析工商管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26.工商管理的热点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
127.浅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
美国专业博士学位设立的伊始就是为了适应愿意从事实践性职业,而不愿从事研究和教学的那部分人的要求。它以培养实践高层次应用人才为目标而区别于以培养学术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性博士。所以对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培养目标就可以大体上总结为: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平,使之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并要求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培养目标与PHD有显著差别,所以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招生、课程设置、培养经费、实践要求、导师、论文要求等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招生
博士生招生是博士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的状况直接影响培养质量,所以美国大学十分重视博士的招生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与分化的速度急剧增长,社会对不同层次与规格的人才的渴求,导致了博士教育多样化格局的形成。美国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首先就体现在招生方面。总的说来,“美国式”招生制度的特点在于: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尤其重视学习能力;招生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基于以上两点,其专业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招生对象的实践能力就成为考察重点。例如,工程博士的招生对象虽然有一些来自学士或硕士,但是更多的来自工业企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中下层管理岗位。这些人从事过工程实践工作,具有很强的全方位的工程能力。
另外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置也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在相对“饱和”的专业领域,招生较平稳,发展较缓慢;而那些“兴旺”的学科,如工商管理、工程、教育、医疗卫生领域专业博士的生源则较多,发展也较快。这与美国高校一向所奉行的“服务社会”的理念是一致的。
课程设置
博士生入学后首先进行课程学习,这是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一个特点。对攻读专业博士学位的博士生的培养,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它注重专业知识及相应的实务教学。选修课要求侧重职业或专业的需要,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专业博士的培养方式主要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学校和企业、科研部门联合培养,在实施课程培养计划过程中,大学和企业各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讲授课程,强调在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科研。
在外国语的要求上也比哲学博士PHD要低。专业博士学位一般要求精通一门外语或者以其他学科如数学或统计学代替而PHD则通常要求精通两门外语。对于这方面的差别,作者认为可能起源于二战后的认识问题。那时美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学术中心,美国学术界那时也忙着“国际化”,外语学习对掌握国际学术新动向,发展新知识,至关重要。但是对于培养面向实践的专业人员来说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而且外语学习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对于培养实践人才的专业博士降低外语学习要求,而把有限的学习时间用于专业学习,则被认为是最恰当的。所以二战后许多专业博士学位并无外语要求或不十分苛求,只是随着发展一些专业博士学位才提高了对外语学习的要求,但仍低于PHD的要求。这只是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一致性的结果。专业博士学位既然树立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面向实践,注重应用性,它就应该建立适应目标的课程体系和要求。
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要求
美国的专业博士生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往往要求专业博士生有若干时间(一般为1~2年)的相关专业的实际经验。例如,医学博士研究生有“住院见习期”。工程博士研究生则要求至少一年的“工业见习期”。在此期间,学生往往需要常常往返于大学和资助博士论文的公司企业,接受大学导师和专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从事研究和设计开发的创造性工作。
经费来源
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政府拨款在整个经费中占的比例下降,其他渠道筹措资金比例上升。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国家拨款经费的紧张,而学校与企业横向合作的经费在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企业确实需要高水平的人才加入,所以许多企业愿意对专业博士选定的有实践背景的论文和实际应用性的科研项目给予资助,这部分资金成为专业博士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之一。例如,学生进入见习和论文写作阶段后,可以作为公司、企业的“见习生”,由见习单位支持博士生的选题,并为他们提供薪水和设备仪器及研究经费等。对于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来说,由于接近实践容易为企业带来现实效益,因此就更易于吸引企业投资,这种筹资方式所得资金占的比例较之于PHD大一些。
G642.0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旺盛,工商管理专业已成为各高校设置率最高的专业之一。专业的大发展导致了该专业的培养对象及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却未能及时跟进,这使得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直接导致了高校的“就业难”现象。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解决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各工商管理专业院校都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但从实践来看,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一些理论问题尚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在许多研究中,教育教学实践者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的理解还不够具体。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具体内容。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展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所导致的人才培养效果也截然相异,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构成要素理论的研究进展
在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研究中,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认识。如朱晟利(2005)[1]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它合乎一定的准则,使人可以照做;成中梅(2008)[2]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狭义论、泛化论、中介论、状态论等四种观点。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即“两要素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三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四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多要素说”――培养目标、选拔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日常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以上四种观点,“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没能包含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要素,而“多要素说”只是对有些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所以,“四要素说”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认同(成中梅,2008)[2]。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进展
不少学者通过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分析,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应可福等(2004)[3]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岑丽阳等(2007)[4]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视角,从创新能力的要求、存在的问题等入手,分析创新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提出了工商管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途径和措施,以上的研究都从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不同侧重点或视角,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点。
在关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中,阎军印等(2002) [5]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了能力型和素质型,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张正堂(2004) [6]认为目前各个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体现为宽口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但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值得商榷;蔡月祥(2006) [7] 指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当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其目标。他认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当满足社会需要、学术需要和个人需要三个方面。
二、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及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纵观理论及实践界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稳定的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风格,它体现着一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和评价制度,形成的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特定方式。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因此笔者认为四要素理论能较好的区分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及培养评价四方面可以体现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
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在以上培养模式的构成四要素中,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在四要素中,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要求的纲领性表述,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及方向;不同的培养目标不仅定义了学生今后的培养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包括明晰人才培养的层次如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基层、中层及高层管理人才;还明晰了人才具有的知识、技能、培养的口径大小、工作的去向及培养特色。这些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尤其关键。一是由于目前在专业设置中,一级学科工商管理类下设置了作为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使得作为二级学科而存在的工商管理具有较宽的口径,例如我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相并列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比,在求职的针对性上较弱,因此如何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特色,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体现异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优势,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明确的问题;二是由于目前全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及其类别专业的学校众多,因此如何寻求各学校的特色,走差异化的办学之路,这些都是各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确定中的重要问题。
2.培养过程的设计
培养过程包含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法。培养过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而设计的一系列知识、技能教育的环节和实现途径。不同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排列顺序,不同的培养方法和实现途径,会决定学生最终所拥有的知识类型和技能水平;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的限制,不同环节设置的比重,不同的培养方式会决定着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侧重,从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包括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选择适宜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内容及学时的选择、课程的设置顺序;课内与课外培养过程的安排及学时、培养方式选择;授课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及培养方式选择等。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口径比较宽泛,因此在有限的校内时间里如何选择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侧重点,形成培养特色非常重要;此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对人才的高复合、强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一定的培养途径与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目标,也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3.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学年制高度结构化,课程有严密的层次划分及先后顺序,课程修习以学时、学年为计算单位;学分制弹性化,以选修制为前提,以学习量为计算单位,其变化样式有学年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等。组合制度原先只是一种权宜性的计划外安排,意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惩制度。
在目前的高校中,培养制度受学校整体的培养制度选择的制约,例如对我校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由于目前学校的培养制度处于从学年学分制向学分制的转变过程,因此培养制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在学分制和学年制两种制度安排下,保障培养计划的实现;并在条件允许时(如培养制度改革后),进行两种培养制度下培养效果的评价。
4.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对培养目标、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前几种因素进行反馈、调节与优化的行为。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的研究中,一是应从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以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点为基础,研究目前对于学生培养过程质量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包括人才评价的理念、评价方式:一是关于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评价;二是学生培养目标整体实现的内部及外部评价。
参考文献:
[1]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教育评论,2005(3):28-29.
[2]成中梅.学习型高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3]应可福,石兴国,宗蕴璋.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42-43.
[4]岑丽阳,黄河,魏格坤,黄媛.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J].高教论坛,2007(4):52-54,67.
一、清华北大谁更牛?
坊间有时传闻、媒体不时提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最好学府或第一学府。但根据那个学科表看,情况不是那样。先看重点学科的数量。北大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其中文科8个,理工医科11个。清华大学有22个,其中理工医科20个,文科两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清华有两个重点学科(生物学、药学)的归属单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也就是说那是协和与清华共有的,而非清华自有的。但刨除这两个,清华仍比北大多一个。加上这两个,则比北大多三个。再看重点学科的分量。北大有的重点学科是小学科,从业人员少,分量相对轻,如政治学、社会学。比之清华最软的两个重点学科管理工程和工商管理(因为高考理科状元榜眼探花们争报清华是冲着它的理工科去而非冲着它的管理学科去的),北大的政治学社会学其分量还要轻点。所以,充其量能说北大是中国最高最好的学府之一。也许清华在两校竞争中国第一学府的长期过程中可能胜出,尤其是如果它能逐步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话。
二、何校能名列三甲?
国家有关部门和政策并没有确定何校是中国第三号大学,故二加七的那七所大学的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中国第三号大学。从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看,浙江大学共有14个,名列第三。但我认为,浙江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合校风潮中成为四校合一的航母大学(浙江农大、浙江医大、杭州大学并入)。按校均人均师均算浙江大学的重点学科并不很多;合校后的新浙大是文理工农医各大学科群都很齐全的综合大学(原杭州大学是文理科大学),但浙大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并不均衡。医学药学类没有,文科类也基本没有(只有一个不文不理的管理工程)。再加上地域区位的影响(所在的杭州在中国算不上特大城市)。所以我认为浙江大学排不上第三名大学。广大群众和考生及其家长似乎也这么看,故浙大的高考收分不算特别高。那么,哪所大学可排名第三呢?按我的校均师均的观念,复旦两校合一,共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上交大三校合一,共9个。都不宜当第三号大学。倒是一校合一的中科大和南京大学合适一点。两校皆各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科大的全为理(工)类,南京大的7个为理科类,一个为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由此可见南京大的文科要弱点)。就分量来说,中科大的一个为小学科(科技史),分量轻点(因为也可以把科技史划为历史学这个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其从业人员也很少。但中科大的核科学与技术似乎比南京大学的天文学重要一点。再加上南京大学这所文理科大学的文科相对弱些,所以我觉得中科大可以暂时排第三,南京大学排四。
三、二加七中哪所大学最弱?
二加七大学中最弱的窃以为大概是西安交大。西安交大也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但它是一所三校合一的大学。西安交大在合校风潮中合并了西安医大、陕西财经学院两所大学。但它的文科只有管理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重点学科,医学药学类没有,故其重点学科的分布也不均衡。再加上它地处西部,受地理区位的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这些不太有利的因素的影响,其高考收分也不很高。而高考收分也反映了广大群众、考生及其家长的认可度。所以,西安交大只好暂居二加七大学的末尾。
四、九八五大学中哪所最强?
在2003年入选的34所九八五大学中,刨去前九所,就还有25所。他们中哪所最强呢?我以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人民大学可提出来说道说道。北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除一个管理工程外,皆为工科。其中一个为特别重要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北航又没合并别的大学。高考招生收分又很高。故可名列九八五大学之首,将来还可能跻身2+9大学(当2+7扩容时)。人民大学也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全为文科。人民大学也没合并别的大学。不过,人大的8个重点学科中,有两个学科较小,其从业人员也较少,分量较轻,即它的理论和社会学。考虑到人大基本上是以文科为主的文科类综合性大学,其收分在文科考生中也较高。所以,人大似乎可排在九八五大学前列。将来也可能格为2+9大学。
五、九八五大学中哪所最弱?
九八五大学中最弱的可能要算兰州大学和吉林大学。兰州大学迄今没有一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无论怎么看都是最弱。这也无可奈何。兰州地处甘肃。甘肃地理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滞后,留不住人才。许多人才便孔雀东南飞了。说吉林大学也是最弱的之一可能令人惊诧。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情况的确如此。吉林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皆为理工科。这在九八五大学中居中。但吉林大学是六校合一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有师生员工约8万人。近年来并入的高校有吉林工大、长春科技大(地学类)、白求恩医大、长春邮电学院、军需大学(农牧兽医类)。其重点学科按校均人均师均算一校不到一个,有些黯淡。而且分布也不均衡。吉大是文理工农医学科最齐全的综合性超级航母大学。但其文科、农科、医科皆无重点学科。可见其合并了一些弱校,降低了原来的整体的水平,稀释了自己的研究型性质。高考招生收分的差异也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吉大同招理科考生的理工农医各院系专业,好的蹩的收分差距达百分以上。有些令人感慨。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是财经管理类诸多专业课的基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启发学生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指导他们如何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微观经济学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础课程,也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主考课,关系到学生考研的成败。
2二本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2.1学生素质整体下降,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背景下二本院校学生的平均素质降低。中学教育中高密度、被动式接受教育的过程使学生们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意识,课程学习完全依赖老师讲解。过早地文理分科,使学生们没有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理科生怕文字描述、惧怕记忆基本概念和理论,对经济常识的了解较少;而多数文科生不具备简单的数理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2高校对教学不够重视,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较弱
二本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也越来越看重学历与科研,引进的几乎都是来自研究型大学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这些教师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明显不足。虽然二本院校重视日常教学管理,但多数留于形式,教师只要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严格考勤,保证不出教学事故即可,学校找不到合理的指标体系去衡量和监督教学效果。学校的教学奖励与职称评定等也与日常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挂钩。在这种体制下,教师既没有努力钻研教学的动力也没有提高教学能力的压力。
2.3微观经济本身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教学内容繁多的特点。教师要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讲清楚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模型、图形等理论已经很不容易。微观经济学中假设条件太强太多,很多原理只有在严格的假定才能存在的,这些条件的假定与现实的经济世界相差甚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很怀疑理论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在理解消化模型上有一定难度。
2.4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
二本院校经济学课堂中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授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教师唱独角戏,教与学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逐年扩招使得各高校师生匹配比例严重失调,生均教学资源数量在减少。教师通常一学期要上几门理论课,每门课的人数又非常多(课堂人数一般在九十人以上),基本上只能采用大班上课,这种条件下不仅教师上课辛苦、课堂纪律很难控制,而且师生讨论和互动时间少,教学效果差。
3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
3.1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的选择教学内容
为解决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而不是不顾学生的专业需要一股脑的灌输全部理论。比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讲解一些基本的理论、注重理论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使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经济现象;而对于经济类的学生要求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模型分析和内容更全面,而且要配套各种类型的考题进行学习。对于考研的同学,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群,除基本理论之外还要补充一些经济思想史,让他们对不同流派的理论体系有个初步认识。
3.2多种教学方法配套使用以提高上课效率
在教学中对概念性的内容教师可举一些生活中每天会接触的商品进行解释,而对于基本原理比如弹性、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等理论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学生的兴趣和效率。
3.3改变单一的职称评审模式,有效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改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状况,二本院校在职称评定和教学奖励的过程中要更多的体现教师日常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考虑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3.4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及其他网络资源
微观经济学内容多,原理、图形、理论模型复杂,加之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好,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借助多媒体设备。此外教师也应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比如在网上寻找最新案例让学生分析,利用网络给学生布置作业,并在网上批改作业等都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难掌握的模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给学生推导过程,指导学生课外学习。
3.5注重对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考察
二本学校为提高课程的过关率,对教学的考核通常是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期评成绩。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依据学生有没有到课、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及上课有没有违纪,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形式化,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常出现学生为了捞到平时成绩,人在心不在,作业自己不做抄袭别人的,甚至还有请人代课和作业交差的情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理论的学习,应该通过理论运用能力的考察来评定其平时成绩。
【经济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去年夏末,赴美留学签证刚刚显露出松动的迹象,在北京举办的一个只有20来所美国院校参加的说明会上,趋之者之众,达到了令主办者瞠目、也令美国院校瞠目的程度。没打任何广告,早早聚集的人群迫使说明会提前开始,主办者预先准备的问卷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在众多中国学子的心目中,美国作为留学的首选国家难以动摇的位置。
“赴美留学迎来黄金年”,这是业内人士对2006年留学美国的预言。然而,潮流当中,总会泥沙俱下,想要圆自己美国留学梦的人,千万不要在不经意间被泥沙障眼。最近,本刊编辑部听到了一些关于“美国国家大学”在京招生的不同说法,记者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
两所“美国国家大学”引出的话题
去年12月中旬,一位留学中介公司的朋友王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告诉你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事情让这位有着深厚从业背景的公司副总感到这么新奇?深入了解之后记者也感到迷茫了:
去年12月,美国国家大学找到京城的一家留学中介公司谈合作,为了解美国国家大学的课程设置及学校情况,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先生出于职业目的在网上进行了常规性检索,但是,互联网显示的信息却让他大吃一惊――和自己谈合作的是美国国家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但比它更活跃的还有另外一所同名的美国国家大学“NATION UNIVERSITY”!偶然的发现促使他开始了追根溯源。经过细致的追查,得出的结果却让王先生很吃惊:
两所学校有很难发现的区别
两所学校在中文名称上没有任何区别,在英文名称上的区别也不大,不细心的人也很难发现NATIONAL大学与这家NATION大学仅后缀不同。记者跟随着王先生的路径到网上去搜索,在中国教育部“21国学校名录”上看到的是“NATIONAL UNIVER-SITY”,而这所NATION大学不仅不在名录当中,更没有在美国当地公信力很高的认证机构上出现;其在本土的英文网站上说是一所远程教育大学,而在中国的中文网站上并没有说明;其所标明的IEMAA和IARI两个认证更没有权威性可言,IARI在美国本地只是一个赢利性的注册机构,NATION大学网上所显示的证书相当于中国的公司注册后的营业执照,并不是认证证书。而IEMAA是一个教会认证,该认证机构的注册地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岛上。对此,作为中介绍机构负责人的王先生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NATION大学的真实度了。
记者调查:越洋学历还是“文凭工厂”?
问题是,这个自称是美国国家大学的“NATION UNIVERSITY(简称NU)”不仅设有中文网站,还在北京通州的一个国际公寓里设有“NU中国代表处”,他们公开地在中国进行招生活动,开设诸如“学士学位对接班、工商管理硕士MBA、亚太企业家MBA学位课程、高层主管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博士(DBA)、工商管理哲学博士(PHD)……等学位课程。按照其网站上的介绍,学员获取以上学位的方法是:
“根据在职学员的实际状况,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便于学员攻取学位,如:可通过由导师监督指导以函授面授相结合或独立研究的方式完成学业,也可参加本校承认的当地教学机构举办的课程辅导班接受导修,将传统方式的严谨与非传统方式的创造性、灵活性结合起来,使学员不必辞去工作、远赴异乡付高昂学费去外国留学,在自己的故乡即可研习标准的美国课程,获取美国国家大学学位。”
在该网站提供的各类课程中,最具诱惑力的是博士学位的课程。以工商管理哲学博士(PHD)为例:学期短(3个月内完成论文研究计划报告……6个月内完成选题……18个月内完成10个项目研究报告且字数不限)、门槛低(……持大专以上文凭并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持有大专以上文凭,获得全国性奖励或荣誉称号)、方法灵活(学员可以通过E-MAIL、电话、传统信函、会见等方式随时与指导教授联系)价格低(一次付总额6630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同时,“美国国家大学各地代表处可为本校毕业生代办中国政府驻美使领馆、美国州政府等官方机构的文凭认证手续。”真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事情。难怪这段时间以来,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热线也经常接到有关这所大学的咨询电话。
为了证核实该学校的资质,记者拨通了NU中国代表处的电话,谁知接下来的谈话却让记者蒙上了一头雾水。以下是两段通话记录。
通话1:“美国有上百家机构给学校办理认证,不能每家机构都去认证”
记者:有人反映你们的招生的学校并没有在美国当地通过认证?中国教育部的网站上被认可的学校名单中只有NATIONAL,并没有你们NA-TION,这是怎么回事?
NU负责人崔先生:美国有上百家机构给学校办认证,我们不能每一个单位都去搞认证,搞上几个就可以了(原话)。
记者:有人通过调查发现IARI是一个赢利性的注册机构,并没有权威性可讲。
崔先生:它不管是赢利性也好,非赢利性也好,也是一个经过工商局注册的合法机构啊,不能说它是假的。这从美国州政府的网站上都可以查到的。而且,我们在招生时已经跟报名或者咨询的人说过,这个学校在中国教育部的网站上是查不到的。
记者:那IEMAA是一个教会认证吗?
崔先生:即使是教会认证也是合法的,也不能说是非法的。因为我们这种院校的含金量不如世界名校那么高,但我们也算是合法有效的。在名字上确实和NATIONAL有些区别,我们还有合作伙伴把它翻译成“民族大学”“国民大学”等,我们自己就翻译成“国家大学”。这只是翻译上的问题。
记者:这所学校在中国招生开展几年了?
崔先生:我们已经在中国办了四、五年了,已经有几千学生了,当然是合法的,如果不合法早就关门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和中国不一样,他们从来不承认任何一所大学的学历,是由地方上的一些行业协会来认证。我们经过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等官方一些合法有效性的证明,也算是一种认证了。
我们的院校是在特拉华州注册的,在州政府的网站上应该能看出来,在加州也有办事机构,但是,规模不大,主要是以成人教育、远程教育为主。已经有7000多名学员毕业了。我们都说明白了:一,我们学校没在我国教育部备案;二是一个远程性质的学校。
记者:那这样会对报考经过教育部备案的另一所美国国家大学的学生形成一种误导吗?英文页面上注明了是远程教育,而中文页面上却是面授、远程两种教育结合的?
崔先生:我们在中国再加上面授不是更好吗?更符合中国学员的习惯、能提高教学质量啊。
通话2:中国学分可以转移到美国?美国网站和中国网络查询有时差?
约两个小时后,崔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这段对话却让记者更糊涂了:
崔先生:你们确实要把这件事刊登出去吗?
记者:如果情况属实,你们的学校确实不合现行规定,我们就会刊登,以警示后来的求学者。相反,如果是合法办学,我们也不会无故扰乱你们的正常招生。
崔先生:我们原来的名称叫北京中研院,我们和国外大学签协议,他们授权我们给他们介绍业务,但我们并不搞出国留学,只是联络美国国家大学和中国的机构进行合作,所有的学生都不需要出国学习,在中国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代表美国的大学来认可中国国内这些培训机构的学历,起到一个促进作用。我们再把成绩转到美国,合格者美国学校会寄来毕业证书,而且我们的学员都是企业中想有个洋学历和证书的管理人员,没必要再到国外去学习。也就是说,NATION大学承认学员在中国取得的学分,学分可以转移到美国去。
记者:上午你不是说已经做几年了吗?毕业的学生也有7000多人了?
崔先生:我们是刚刚开始做这件事情,就有1000多人。
记者:能告诉我你们现在的名称吗?
崔先生:现在的名字“美国国家大学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现在一些银行行长、党政官员都拿着我们的证书,大部分学员年龄都在40岁以上,英语也不好。他们通过在我们这里的学习无非是想达到三种目的:一,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得到一种提高;二,在学员中间建起人脉圈子;三,在下属面前有个洋学历,能顾及到面子。
这些解释确实让人感到是一种国外的远程教育进入到国内市场,确实大大方便了那些大龄的洋文凭需求者。正当记者欲在特拉华州政府官方网站上查询时,紧接着崔先生又打过来第三次电话说:“如果要到特拉华州政府的网上去查我们学院注册信息,白天可能查不到,要等晚上9点以后,因为两个国家有时差,要等那边上班时间才能查到……”。
记者:……(这是什么网站?难道互联网也有上下班?)
实地探访:我们的毕业证虽然国家不承认,但用人单位承认啊
为了探明这家美国国家大学的情况,记者以报名者的身份去了位于北京通州的NU办公地点。下午1时许,记者打电话询问路线,被告之:“你下午4点后再来吧,现在没人接待你。”记者心中疑惑:报名还要预约吗?
下午4点,记者走进了这家公司的办公室。里面的场景还挺热闹:有招生咨询的,也有洽谈业务合作的,室内环境还颇显正规:招生办、报名处等一应俱全。一位自称负责人的告诉记者:“我们的学校和北京大学有合作,也在北京大学内办学。在我们这里读硕士和博士不需要英语,硕士学费29800元,博士学位49800元。都读一年,授课课时每月三天。”
对于门槛,记者携带了一个英语专业大专毕业证,被告之:可以上。
看到记者还在犹豫,该负责人又说:“放心,我们的毕业证虽然国家不承认,但是用人单位承认啊。何况,以前来我们这里学习的都是一些市长、公司总经理等人,你还能建一个高质量的人际圈子。”
随后,他递给记者一张报名表和课程宣传页,上面落款却是崔姓负责人曾经电话中告诉过记者的已经取消的“XX中研院”。
与美国媒体披露的冒牌大学吻合
早在两年前的美国《高教周刊》上,就对美国冒牌大学的特征有过这样的描述:
“未经美国教育部备案核准,没有accreditation(美国正规大学所有的系科每10年按标准检验一次),而他们所提到的认证机构正是由他们自己组成”;
“在其他大学需要几年工夫的资格,在这些冒牌大学里,只要付2000至1万美金便可买到博士文凭(有些要求交一份简历,编字数不少于55页的“博士论文”,这些“课程”和“研究”可以在几个月之内完成)”;“大部分学校都有MBA,博士学位和托福班”;
“没有正规校舍,只有租赁的办公室”;
“有网页网址,但没有教授名单及其办公室地址”;
“目前,除了美国几个州(如Oregan),大部分州的政法部门还没有立法令禁止这类活动。”
在该校网站上的答疑解惑中,有两个问题记者看过之后哑然:一是“不想考博或考不上、又想要博士学位怎么办”?答:“只有拿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接着是“取得国外博士学位的途径有哪些?”答:“1)出国留学;2)中外合作教育项目;3)参加国内举办的以学分转移方式申请外国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研修班(指NU自己――编者)。”
至此,该校的“冒牌”性质读者应该了然。
权威人士:任何一所境外院校 不能在中国境内开展招生活动
1月16日上午,记者分别拨通了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负责对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的国际合作处处长车伟民和教育部涉外监管处处长陶洪建的电话,就美国国家大学(NU)的资质及国外院校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合法性进行了咨询。
车伟民:这个学校的网站我看到了,它没有获得美国六大区域认证机构的认证,而目前我国只对经过美国六大区域认证机构认证过的美国高等院校予以认可并向中国学生推荐。这是一所开展远程教育的机构,根据WTO有关服务贸易的条款,我们没有对远程教育这块做出承诺,也就是说,目前凡是通过远程教育所取得的境外学位或学历,国内不认可。另外,根据中国的相关法规,境外院校不可以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办事处、办公室并在中国境内进行招生和做与招生有关的活动。NU中国代表处在中国的招生活动应该说是违法或违规的,肯定是有问题的。
与车伟民处长的意见相一致的是,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咨询热线的田老师对记者说,“凡是接到咨询这所美国国家大学(指NU)的电话,我就很明确地告诉他们,这个学校是冒牌的,不能去。但很多人可能是出于自己的情况,对我说出各种可以去的理由,不太愿意听到我这样的答复。”
陶洪建:目前在中国境内有不少挂着境外某某学校代表处、办事处或办公室的机构,这些机构都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办事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取得在中国合法开展活动的“执照”或“准生证”,他们的活动不受中国法律保护。
深秋的厦门11月8-10日,恰值庆祝厦大艺术学院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全国第五届音乐理论期刊研讨会在此举行。《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周报》等16家音乐刊物的编辑与领导汇聚一堂,面对现实、回顾以往,在总结近期办刊经验,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围绕学术规范、文章质量、学科建设与编辑评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设想。
音乐期刊不必一统天下
学术文章的学术规范问题,是多年来期刊论文写作与编辑工作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引文、注释、关键词、研究概述等具体问题,与会者各抒己见,《音乐研究》副主编陈荃有首先代读了未能到会的《黄钟》前主编蔡际洲的文章。蔡教授认为,青年作者论文写作学术失范问题较为严重,有80%的研究文章前面不做论题研究概述,回避研究史实与前人研究成果;关键词不准确,文章有结论,论证少过程,谱例无序号,语言表达不符合汉语习惯等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
如何规范,以哪一种标准来统一期刊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热烈讨论。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郭树群提出注释与参考文献是否严格区分放置页下和文后等更为具体的规范问题,南京艺术学院《音乐与表演》副主编冯效刚介绍了江苏新闻出版局的相关规定,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李宝杰认为,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规范标准,就音乐理论期刊的《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和其他音乐学院学报学术文章,执行的标准都各有不同。多数与会者认为,为保证人文社科刊物各自的特色,不必像理工科刊物一样一种标准统死。音乐期刊可以执行各自的标准,但自身对文章的要求必须统一。
《人民音乐》副主编金兆钧认为,撇开音乐期刊的生存问题不谈,期刊质量的下降与稿源与撰稿人队伍变化有关。虽然近些年硕士、博士论文很多,但真正符合期刊质量的不多,许多文章大而空。比起八十年代的硕士毕业生写作水平差了许多。《黄钟》主编刘永平认为音乐理论期刊首先应该强调文章的学术质量。学报论文就是给专业人士看的,至于音乐表演与教育普及性文章,可以到音乐普及性报刊去发表。音乐编辑选择稿件的学术眼光十分重要。《中国音乐》前主编樊祖荫认为,对编辑不熟悉的稿件适当采用外审制,虚心学习老编辑的工作经验,对提高期刊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防止抄袭的办法,大家介绍了各自的经验。金兆钧谈到《人民音乐》主要办法是在网上就相关题目搜一搜。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彭佳莉则介绍了将抄袭者、一稿多投、自我复制者列入编辑部“黑名单”的办法,并希望各编辑部可以相互交换,共享资源,以便形成对学术违规者的共同制裁。
9日上午,音乐编辑新人培养与学科建设的讨论会上,李宝杰首先发言,介绍西安音乐学院的音乐编辑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情况。提出编辑学专业不能设置在本科的道理,认为编辑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必须有具体的学科训练作为基础。就像近年来许多大学取消法学、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一样。音乐编辑必须首先要有音乐专业的本科训练,就像美术编辑、文学编辑必须要有美术、文学的学科训练一样。否则,编辑缺乏对编辑内容的判断与处理能力。
1916年11月11日,贝德福德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Missouri)的一个绸布商人家庭。1934年毕业于密苏里州圣约瑟夫(St. Joseph, Missouri)的Benton高中。毕业之后,他即在当地的圣约瑟夫新闻报社(St. Joseph New Press Gazette)做了3年的全职员工。在报社工作的期间,有一次在网球场上碰到一位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孩,正是这位女孩的激发,促使他考入了当地的一所专科学校。1938年,他离开了圣约瑟夫考入了新奥尔良(New Orleans)的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分别于1940年和1947年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接着又一鼓作气,于1950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贝德福德还于1947年在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获取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贝德福德开始进入教育领域。1950~1953年,他在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任助理教授与副教授;1954年2月1日,他以副教授的身份加盟到伊利诺伊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教师队伍;1969年,他被任命为韦尔斯・鲍威尔教授(Weldon Powell Professor);1974年,他又获得一项荣誉,被任命为会计和工商管理亚瑟・扬教授(Arthur You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Accountancy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并拥有这个头衔直到1987年从伊利诺伊大学退休。
贝德福德在业余时间喜欢旅游、游泳、散步和打高尔夫球。1987年11月26日,贝德福德在加利福利亚家中去世,终年71岁。
二、理论与实务的主要贡献
在伊利诺伊大学期间,他担任了许多委员会的工作:1978~1979年,任哲学博士学位授予委员会(Ph.D. Grants Committee)和战略目标委员会(Long-Range Objectives Committee)的委员;1980年,任校杰出贡献奖评选委员会(Distinguished Awards Committee)委员;1983~1984年,任咨询委员会主席、哲学博士考试委员会(Ph.D. Examination Committee)主席;1985~1986年,任副校长学术助理;1986~1987年,任会计部门职业程序协调员;1986~1987年,任教育政策委员会主席。贝德福德在1974~1981年任会计系主任期间,他在推动由三个组织联合创立的四个命名教授职位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贝德福德致力于会计理论研究与思想传播工作。作为一个教育家,他在伊利诺伊大学担任了50多个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委员,并且担任了国外多所大学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成员。1954年贝德福德加盟伊利诺伊大学以后,他先后被大约100所大学或学院邀请作客座教授,并曾发表了250多次专业讲座。1986年8月11~13日,在加拿大安大略金斯敦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in Kingston, Ontario, Canada)举行的第七届会计学史学家的年会上,时年七十高龄的贝德福德作为会计名人堂成员代表,还曾与西德尼・戴维森(Sidney Davidson)和菲利普・路易・德弗利斯(Philip Leroy Defliese)一起受邀与会担当主讲人。
1957~1969年间,他任McGraw-Hill图书出版公司的会计专业学术顾问;1979~1981年,任《审计、财务与会计杂志》(The Journal of Auditing, Finance, and Accounting)编辑部的顾问;1986年以来,任《香港企业管理杂志》(Hong Kong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贝德福德在专业组织中也表现得非常活跃且担任过众多职务。1978年,任会计学院联盟(Federation of Schools of Accountancy)的主席;1961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简称AAA)副主席,1969~1970年间任主席,并兼职于其多个委员会,如会计框架结构和会计内容体系研究小组等;在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countants,简称NAA)中,1962年任理事,1979~1980年任副主席,1981~1984年任执行委员会(NAA's Executive Committee)委员;1980年任全国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on Education)主席,其间完成著名的研究报告―《未来会计教育:准备扩展的会计职业》(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Preparing for the Expanding Profession,亦称“贝德福德委员会报告”);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中,1971~1974年任理事,1974~1977年任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成员。
贝德福德亦任一系列组织委员会成员。1969~1970年,任美国国内税收署贸易专家咨询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成员;1972~1974年任会计研究协会(Accoun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委员;1978~1980年任财务会计基础委员会的理事;1984~1987年是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Illinois Wesleyan University)董事会董事。
贝德福德一生获得众多奖项。其中1976年,获得企业信息专家奖;1980年,获得美国会计学会(AAA)的杰出会计教育者奖;1981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卓越的校友奖;1986年,获得伊利诺伊注册会计师协会奖;1987年,获得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优秀奖。
此外,他还获得许多其他职业荣誉奖。1963年,获得杜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优秀男毕业生奖(School of Business Outstanding Alumnus);1970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杰出服务奖(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1972年,被评为富布莱特杰出学者(Fulbright Scholar);1973年,评成为伊利诺伊大学优秀学者;1976年,获得全国性优秀大学生荣誉组织贝塔・阿尔法・普赛(Bete Alpha Psi)的成员资格;1981年,获得俄亥俄州立优秀大学生荣誉组织贝塔・阿尔法・普赛(Bete Alpha Psi)的资格。此外,他还是贝塔・阿尔法・普赛基金奖(Bete Alpha Psi Foundation)和贝塔・格玛・普赛奖(Beta Gamma Sigma)的成员。
1983年,伊利诺伊大学为了鼓励和支持对会计及相关领域基本理论与应用问题的研究,并加强研究结果对改进会计教育和实践工作,专门建立了伊利诺伊大学会计学研究中心(Office of Accounting Research),以纪念诺顿・莫尔・贝德福德(Norton Moore Bedford)和1978年入选美国会计名人堂(Accounting Hall of Fame)的另外一位著名会计学教授罗伯特•K •莫茨(Robert Kuhn Mautz),以表彰这两位在20世纪主导了会计学的教育学家和学者。
三、主要论著简析
贝德福德的一生,曾撰写了许多会计著作,发表了多篇会计学论文,对会计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先后独撰或合伙创作了70多篇论文、11本书,参编了34本书,写了20多份书评。
(一)主要著作简析
贝德福德的主要著作包括《管理控制系统》(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1984)、《会计手册》(Accountants Handbook,1970)、《高级会计:一种组织方式》(Advanced Accounting: An Organizational Approach,1961)等。贝德福德还有几本书被翻译成日语,包括《收益计量理论:会计的基本构架》(Incone Determination Theory:An Accounting Framework,1965)、《会计披露的延伸》(Extensions of Accounting Disclosure ,1973)、《社会变化中的会计展望》(The Future of Accounting in a Changing Society ,1970)等。
《管理控制系统》(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是贝德福德影响较大的一部著作。该书由四部分所组成。第一部分,讲述管理控制的性质,管理控制与组织行为、策略、信息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了管理系统的要素;第三部分,介绍管理控制的程序、计划、衡量标准和激励措施;第四部分,引用案例分析特殊情况的管理控制,如跨国公司和非盈利组织的管理控制情况。这本书适用于管理会计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
(二)主要报告简析
1983年,在美国有关研究机构了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研究报告后,美国会计学会(AAA)专门成立了一个由贝德福德(Norton Bedford)教授领导的名为“未来会计教育结构、内容、范围委员会”的组织(这个委员会也曾称为“贝德福德委员会”),以对未来会计教育的目标进行专门研究,委员会的成员多数为会计教育界的杰出者,并包括了产业界、政府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
1986年,贝德福德委员会公布了一份名为《未来会计教育:准备扩展的会计职业》(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Preparing for the Expanding Profession)的报告,在这份被称为“贝德福德委员会报告”的著名文献中,对当时的会计教育作了严厉批评,指出当时五十年不变的会计教育课程,已不再适用于未来会计专业发展的需要,会计实务和会计课程的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开始行使央行职能,而此前人行也像商业银行一样办理工商企业贷款业务。所以,我们这三位首届金融学博士生正赶上中国金融改革在体制和政策上的风云变幻年代。此前的货币供给理论以黄达先生的银行资产业务创造信用创造货币为代表性理论,而到中国人民银行成为行使央行职能的调控型机构后,货币供给理论也开始尝试用西方的央行控制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影响货币存量、央行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乘数这一套东西来说明和解释中国的货币供给实践,周慕冰的博士论文《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机制》就是用现代货币理论观点解释货币供给机制问题的开山之作。
盛松成的新著《供给》是在他于1993年出版的《现代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二十多年来国内外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新问题新经验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盛本人认为该书对中国的货币供给理论研究和货币政策实践具有以下意义:(1)研究货币供给过程对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未来较长时期中仍具有重要意义;(3)一般意义上的价格型调控仍会涉及货币供给;(4)研究货币供给过程是中央银行调控的需要。从以上四点自我评价看,盛松成本人更重视的是《供给》一书的实践参考价值。但我认为该书的理论意义,即在货币供给理论总结方面的里程碑贡献也不容忽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00-02
绪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知识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企业逐渐看清:员工满意度决定着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决定了企业的效益。企业都是追逐利益的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的提高,必然不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因此,企业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已经将人力资源看作一种宝贵的资源,而不是简单的命令执行者。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其他资源的载体,一切其他资源都是通过人力资源来发挥它的作用。目前已经将人力资源的质量与数量作为评判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也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特别是全球经济变冷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企业在引进大量高水平员工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满意度。如何满足员工的需求,使其高效率、高质量地为企业效力,成为企业关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员工满意度进行深入而长期的研究。
一、员工满意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美国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进步,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管理水平的落后,导致在工作流程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上都存在大量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泰勒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先河。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要让工作过程科学化、标准化,并使劳资利益达到一致。
“科学管理阶段”只是把员工作为命令的执行者,完成组织目标的工具,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研究者的思维,使其将研究重点放在工作环节上,而很少涉及员工的感受及主动性,认为工作流程环节的设计远比员工个体的能动作用重要。
20世纪20年代,梅奥从心理学角度对产业工人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其行为的因素是多样的。并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的重要结论有:1.研究人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重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非正式组织;2.强调满足职工的社会需求。
梅奥理论提出后,“人际关系理论”研究者从员工的社会需求和主观感受出发来思考问题。关于员工主观满意程度的工作满意度研究开始兴起,并得到不断的发展。
Hackman and Oldham(1980)认为,当员工感觉到他们即将从组织获得的回报,包括报酬、晋升、认可、发展空间、有意义的工作岗位等能达到或超出他们的期望时,员工就能获得满意。可见员工满意的形成途径与顾客满意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学者将已经成熟的顾客满意度研究方法用于员工满意度研究中,如Rust and Stewart(1996)提议将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方法引入员工满意度的研究中,借以评估员工满意度和保留率。使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
Osterman(1995)认为,员工满意是实现高绩效或高敬业度的工作系统的组成要素,并通常促进企业效益和市场交易的高绩效。Maister(2001)发现公司业绩42%的提高与以下员工的体验有关:对工作是否高度满意;从工作中是否获得了高度成就感;工作是否具有挑战性;是否能将在这个公司的工作视为职业机会。可见,员工满意对企业效益的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员工满意会使企业业绩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
Reichheld(1993)认为,忠诚的员工更倾向于同他们的顾客发展个人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加强员工同顾客进行积极交互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础。Schlesinger和zornitsky(1991)的研究显示,不满意员工的潜在离职率是满意员工的三倍。可见,忠诚的员工将企业利益看作自身的利益,将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为企业发展忠诚顾客;而满意度低的员工则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工作上,造成效率低下,并伴随着高离职率,并且在离职的同时将顾客资源带走。因此,员工的离职将会大大增加公司的成本,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则是减少员工离职率、提升企业效益的关键。
吴继红(2006)通过八类员工-组织关系中员工满意度研究发现:理想型、低效型、奉献型和包袱型员工-组织关系中员工满意度高于其他类型;交易型、愚蠢型、危险型和糟糕型员工-组织关系中员工的满意度则低于其他类型。所以说,员工-组织关系类型仍对员工满意度有影响。
高充彦(2006)的研究表明: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取决于员工价值、员工期望和市场竞争的复杂的综合作用。
安娜(2009)经研究发现,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设施、工作环境、工作自、工作压力、升职机会、薪酬、福利、工作稳定性、直接领导以及企业高管对员工满意度的正向影响;肯定了员工满意度对员工忠诚度的正向影响。
孙健敏,张明睿(2009)经研究发现,员工对授权感知与员工满意度正向相关,培训与员工满意度的正向相关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李璞,南毅,骆毓燕(2010)经研究发现:在影响勘察施工企业员工满意度的诸因素中,工资福利的内部公平性、绩效考评的客观性、职业发展梯度空间的畅通性是员工认同度较低的因素,资历则是员工身份的显著性因素。
二、员工满意度的定义
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员认为员工满意度可以增加企业的效益,提高员工的生产率,因此不断将员工满意度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来研究。以下介绍各阶段员工满意度概念的研究成果。
1935年,Hoppock在其著作《Job Satisfaction》中首次提出了员工满意度概念。他认为员工满意度是企业员工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对工作环境与工作本身的满意感受,也就是人们从工作中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或是产生某种满意的感受。此概念表明了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对工作整体的态度,以及在各方面的感受。此后,更多学者投入员工满意度理论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同角度的概念。如stephen•P•Robbins认为,员工工作满意度是个人对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Locke(1976)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来源于组织成员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评估的一种愉快或积极的情感陈述”。
上述研究都是从员工的主观感受出发,对员工满意度进行定义的。认为如果员工在工作中感觉到愉快,员工满意度就提高。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将自身的期望与企业实际满足自身需求情况相比较得出的。如Lyman W.Porter(1961)员工满意来源于员工在其工作中感知所得与其期望所得之间的比较结果。Lawler(1971)认为员工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其对工作特征的自我认识,确定实际所获得的价值(报酬)与其预期所获得的价值(报酬)之间的差距。
郑文力等(2001)认为: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在企业中的经历满足员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
南剑飞等(2002)认为:员工满意是和用户满意相对而言的,是指员工对其需要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员工满意是员工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员工的一种心理感知活动,是员工期望与其实际感知相比较的结果。
三、结语
员工满意度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概念。掌握员工满意度的发展历程及概念是对员工满意度研究的前提。而如何科学、准确地判断员工满意度高低,则是员工满意度研究的重点。今后将继续围绕此重点深入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安娜.企业内外部顾客之间的满意印像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9.
[2]高充彦.服务管理中的价值满意及不确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6.
[3]李璞,南毅,骆毓燕.勘察施工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软科学,2010年2月:119-122.
[4]斯蒂芬・P・罗宾斯(著),郑晓明(译).组织行为学精要(第六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孙健敏,张明睿.所有制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0期:5-13.
[6]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论文,2006.
1944年,霍普伍德出生在英国特伦特河畔斯托克。1962年,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在威廉・斯帕兰德・巴克斯特(William Threipland Baxter)、哈罗德・艾迪(Harold Edey)和B.S.亚梅(Basil S.Yamey)等教授的指导下,他专注于研究会计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各种奖章和奖学金。在1965年的大学毕业典礼上,他获得富布莱特奖学金去芝加哥大学的商业研究生院学习。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霍普伍德又获得会计学的福特基金博士奖学金和亚瑟・安德森奖学金,这使他得以继续留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在戴维・格林(David Green)和其他教师的影响下,以及在新办《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的支持下,他对经验研究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1970年,霍普伍德在芝加哥大学完成了博士论文并回到英国的曼切斯特大学商学院工作;1973年,他成为泰晤士河畔亨利工商学院的高级职员;1976年,他加入牛津大学牛津管理研究中心;1978年,他进入伦敦商学院工作,后为该校的博士生项目组组长,同时也被任命为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的会计与财务报告教授;1985年,他回到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国际会计与财务管理ErnstYoung教授。十年之后,他回到牛津大学,先后担任管理研究教授、坦普顿学院研究员、管理研究教育中心副主任。1999年,被任命为牛津塞德商学院院长之职,并工作了七年。同时,他还保留1997年牛津大学授予他的美国标准公司营运管理教授席位。另外,霍普伍德曾进入基督教会学院,并担任过该学院的教师。2010年5月8日,霍普伍德在威尔士病逝,终年66岁。
二、理论与实务的主要贡献
(一)促进行为会计研究
霍普伍德作在行为会计的发展上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在行为会计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上比任何学者更有影响力:一是创办了行为会计研究的杂志。1976年,霍普伍德创办了《会计、组织与社会》(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杂志,开辟了行为会计研究的阵地,该杂志为开阔会计研究新领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后,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霍普伍德铺设了一个范围涉及欧洲以及美国的、致力于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学者群体网络。二是他撰写了大量与行为会计有关的论文。集中体现其行为会计学术观点的论文集―《来自于外界的会计》(Accounting from the Outside)一书于1988年由Garland Publishing公司出版。此书以评价会计艺术开篇,追忆了霍普伍德从事会计研究的兴趣变化:会计的作用―会计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决策过程、组织现象是如何影响会计的。
(二)积极服务于各种职业组织和政府机构
霍普伍德为会计学发展所作的贡献包括为职业组织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30多年来,他与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高级管理研究所进行合作,并在1995~2003年间担任该所所长。另外,他还在欧洲会计学会的成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先后两次出任会长之职。同时,他还先后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土耳其协会、加拿大注册会计师研究基金会以及其他机构的委员会、理事会中担任过职务。
在政府领域,霍普伍德也为有关的委员会和工作组提供服务,而且还为欧盟、美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英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和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的欧洲基金会等提供咨询服务。此外,他还是威尔士亲王项目“持续性会计”的高级顾问。
(三)利用法国批判理论研究会计问题
在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上,霍普伍德钟情于福柯的法国批判理论,他曾用这种研究方法发表过不少很有影响的论文,也用这种研究方法来剖析英国的增值会计问题。福柯的思想中最有名的内容就是他对历史非延续性的观点。福柯研究历史,取材于独特事件和其背后可能的多元条件,他称这种研究思路为心灵系谱学。所以,霍普伍德认为,在将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在会计现象上,往往集中在会计要素的改变时刻,并研究其背后可能产生改变的多元条件,研究时需要将千丝万缕、纠缠不清的多元因素细心进行整理,最后得出结论。
由于其突出的成就与贡献,霍普伍德获得许多奖章和荣誉,包括获得五所欧洲大学的荣誉博士;1981年美国会计学会国际会计部授予的国际杰出会计教育奖;1998年英国会计学会的杰出学者奖;2008年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部颁发的管理会计终身成就奖。
三、主要论著简析
霍普伍德一生著述颇丰,独撰和合作发表了很多经典论著。他的论著影响了无数的欧洲和美国学者,并且开创了会计研究的新领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会计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其代表性论著和观点如下:
(一)《管理会计研究(第一、二卷)》(2007)
2007年,由霍普伍德与克里斯托弗・S.查普曼(Christopher S.Chapman)、迈克尔・D.希尔兹(Michael D.Shields)三位教授联袂组织编写的《管理会计研究(第一、二卷)》由Elsevier公司正式出版。该书立足当代与历史两个维度,为会计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地透视全球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平台,同时为致力于管理会计学术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资源。该书第一卷建立了研究脉络,对管理会计作为一个学科和一种实践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从社会科学理论视角进行了丰富的针对学术文献的分析。第二卷汇集了一系列关于特定产业部门和特定管理会计实践的文献。该书于2008年荣获美国会计学会(AAA)管理会计部授予的“2008年度管理会计文献杰出贡献奖”。
(二)“会计研究向何处去?”(2007)
霍普伍德在2007年《会计评论》(the Accounting Review)上发表了“会计研究向何处去?”一文,体现出他对会计研究现状和方向的忧虑。虽然在许多不同的情况下,不同学者使用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会计,但会计研究还是显得缺乏创新力,与实务也逐渐脱节。霍普伍德为会计研究的领域给出了自己明确的观点,这些观点涉及它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霍普伍德认为,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新的经济问题的不断涌现,准则制定机构需要协调会计实务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世界会计组织、审计机构需要进行根本的变革。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会计实务界更加国际化,会计规范也已超出了国界。所以,管理会计的改革也遍及整个世界,管理方面的咨询事务也遍及开来。然而,在面临复杂而又确实存在的问题时,会计研究却逐渐变得谨慎和保守,不能协调解决新问题。目前会计研究只是信奉新的知识体系,会计专业人士宁愿关注现存的传统研究问题,而不是探索新知识。霍普伍德最后指出,会计研究在职业管理体系所起到的作用也很危险,因为阅读这些会计研究文献的人员也跟随先前的会计研究。会计研究界过多的关注他们之间的相关参考,较少地关注多样化问题,而这些问题却更能创造新的会计知识,也更能形成积极的会计研究者。
(三)《会计系统与管理行为》(1973)
《会计系统与管理行为》一书于1973年由Saxon House出版。在该书中,霍普伍德表达了其对会计系统与管理行为的观点,意在告诉读者一个有关人类社会因素更加结构性的感知,而这些因素影响着会计体系的运作。书中检验了行为因素对大型芝加哥公司的会计系统的有效性。公司的会计系统是建立在灵活的预算和标准成本预算程序之上的,会计系统不仅仅提供业绩信息,而且可作为对下级评价的一种方式。先前的研究说明这种情况对行为管理和不良行为来说是成熟的,职工行为受到了会计系统的监督。为了调查职工行为,作者采用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不仅检验了许多已知的环境因素,而且观察到职工应付不同监管者管理风格的潜在行为。本书的结论是支持良好的管理层关系能产生更好的工作环境,并且管理风格能一直存续下去。此文的创新点是在类似的工作环境里将影响因素量化,然后通过比较几种注重会计信息的行为变量来探索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管理模式。
(四)《作为社会与制度缩影的会计》(1994)
《作为社会与制度缩影的会计》(Accounting as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Practice)一书,是霍普伍德和彼得・米勒(Peter Miller)合作的成果,于1994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第2~10章,将会计的社会历史研究与当前的会计实务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扩展了会计作为一门技术的传统历史认识,认为经济领域的方法是被不断变化的计量实务所建立或再建的。书中有几章说明了社会制度和会计的关系,也探讨了新型的商业与银行机构。复式记账法的影响和发展应与教会、教育机构和印刷机构三类社会机构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实务界与机构的相互影响使得新的“可控制的实体”―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会计作为客观经济后果的惟一影响时,现代组织和会计就确定了相对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否成熟,教材是其集中反映,而教材的章节正是这一学科研究内容的典型概括。因此,以经典教材为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窥探这一学科的研究主题概貌。本研究选取中西经典教材为样本,并佐以中西比较。西方经典教材主要从“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教材系列中挑选,辅之“公共管理学科系列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和“公共管理译丛”(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等译介国外学术成果的窗口,结合北大、清华、复旦、中大、厦大等高校的博士参考书目,最终筛选出10本出现频率较高的教材。样本分布为其中5本来自美国,余下5本分别来自英、法、澳、和日本④。国内教材的来源有三:一是在公共管理学界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或其著述入选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国内学人文库的学者所编著的最新教材,力求每个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985高校各挑一到两本教材,以反映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研究传统和状况;二是黄达强、夏书章等前辈早年编著的教材;三是台湾学者的5本教材。这三类教材(共24本⑤)的选取有利于作纵向和横向比较。基于评估需要,笔者从教材中提取以下指标制成统计量表,编码录入,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1)出版年度。是指教材是哪一年出版的,若是国外的教材,则以版权页的时间为主。设计这一指标可以了解教材的新旧程度。(2)版本。是指教材出版到第几版,据此可以判断教材的受欢迎程度。版本越高,说明该教材越是被广泛使用。(3)国家。指教材在哪个国家出版,只要用于衡量国外教材选取的代表性。(4)写作情况。指该教材是专著、合著、编著还是主编,共四类。(5)章数。指该教材共有几章,把导论计算在内。(6)逻辑体系。指该教材的内容章节编排是否成逻辑体系,分别赋值1为是,0为否。可从教材的目录判断,或者作者的序言、译者序中寻找,次之则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判定。(7)特色。指该教材的与众不同之处,例如《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一书是经典理论和案例的汇编,通过案例阐释概念理论;再如《行政科学》一书的行政法和比较行政的色彩浓厚等。(8)研究主题及其频数。研究主题大体与教材的章节名重合,有些章节名出于统计的需要笔者做些改动,以便归类。在所有样本中加总各类研究主题的出现频率和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9)页数。指该章节在教材中所占的页数,为了消减误差,由下一章的起始页减去本章的起始页得出。页数越多,表明该章节在教材中的分量越重。(10)重要程度。指该研究主题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分为三个等级(1为不重要、2为一般重要、3为比较重要)。通过计算该教材中所有研究主题的页数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据此来判断。(11)变动情况。指该研究主题是否是新版教材中的新增加章节,或者是指该研究主题在修订版教材中大幅度改动,分别赋值1为是,0为否。我们可以通过新旧版教材的对比,或者作者的再版序言中得知。
三、结果分析与比较
(一)教材命名与范式转变所选样本中从书名来看,国外没有一本教材命名为“公共管理学”的⑥,与国内的教材形成鲜明对比,正如另外一项研究[5]所发现的,国外仍以传统公共行政为主流,其他新兴范式亦有反映。除老教材和该领域的前辈夏书章、黄达强、竺乾威等人,台湾学者也偏好取名为“行政(管理)学”或者“公共行政学”外,国内的新版教材都命名为“公共管理学”。这一教材取名的不同,是否反映西方和国内学者关于公共行政学范式变迁的不同看法?有学者为此通过210本行政学教科书的内容研究,发现从传统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虽然在内容安排上有差异,但只是在相同的“管理主义”价值观取向下进行的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行政学范式没有发生转换[4]。国外学者似乎对在公共管理中应用“范式变迁”不太感兴趣,只有欧文•休斯主张新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但他同时指出范式变迁是一个渐进过程,“管理主义改革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6]笔者也试图在国内教材中寻找编著者命名的初衷,发现公共管理学作为当代政府管理的研究新潮遇到了诸多的难题和大量批评,它并未形成统一的成熟的理论框架及范式;“公共管理”话语的生成与流行大概与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确立公共管理学为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有关,只能以此来解释教材易名的原委。
(二)版本、编著与经典国外教材版本的均值为3.7,其中《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已是第八版,其次《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是第七版,均是经典之作。相反,国内的教材82.6%都是第一版,虽教材名目众多,且是新近出版,然多是相互抄袭,鲜有新意。只有夏老主编的《行政管理学》已出版四次,其它影响较大的教材如陈振明主编的《公共管理学———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竺乾威主编的《公共行政学》(已出版三次),张国庆主编的《公共行政学》(已出版三次),陈德禹编著的《行政管理》(修订2版)等。版本越高,表明该教材越是受到读者欢迎;出版越早,多被誉为经典。究其原因,国内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八十年代才起步,虽处于快速发展中,但知识体系的积累缓慢,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更是任重道远;与美国将近一百年的公共行政学科发展史相比,仍属年轻后辈的学习阶段。经典教材是多方面的因素铸就,更需学科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新”是建立在“旧”的基础上。教材的编著情况也印证这一点,所选样本中国外的教材60%是专著,30%是合著,只有一本《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是主编。而国内的71%为主编,2本为编著,只有5本为著⑦,而这5本中只有一本是大陆的,另外4本是台湾的。一般来说,主编的教材很难保证教材整体的质量,因编写者的素质而良莠不齐,很难引为经典之作(除非是学科的开山之作,譬如夏书章、黄达强主编的教材,即使这样,也只能堪称国内经典)。这种“知识生产方式”即几个人、十几个人写一本教材,东拼西凑,“洋为中用”,内容充斥着相互“借鉴”、相互克隆的东西,结果只能停留于低水平重复的状态。这也可解释为什么国内教材短短几年间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而经典甚少,主编的教材往往写作周期较短,有如饮食中的快餐,而经典教材则如炖品,需文火慢慢烹制。
(三)章数、页数与逻辑体系国外教材的章数均值为14,众数为13和14,最大值20(西尾胜的《行政学》)和最小值8(德巴什的《行政科学》);国内教材的章数均值为13.47,众数为13,最小值8(张国庆主编的《公共行政学》),最大值24(江明修著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从以上统计值来看,结论比较一致,教材一般13到14章为宜(包括导论),而每章的篇幅多大呢?以国外教材为例,总页数均值为480.4,如按14章来算,则每章占34.31页,和每本教材章节的页数均值36.92大体相当。而教材的章节编排是否成逻辑体系?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教材70%有着内在的逻辑体系,而国内教材章节的前后逻辑关系不明显,对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改革与发展以及机关内部事务管理等传统模块内容进行任意取舍编排,似乎谁先谁后无关大碍,走近了所谓的“教材丛林”。恰如某学者所言,“教材篇章安排依旧延续了过去模式的做法,至于这些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什么,语焉不详,结果给人一种零乱的感觉,现有研究更没有自觉去寻找整个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缺乏一条红线,一个核心把来自各方面的知识串联起来”。[3]虽然国内教材章节的逻辑体系不明晰,但其编排套路仍可归为三种:其一,多数教科书(54.17%)因循以往行政学模块式做法,在教材编写体系上主要是以政府管理过程为主线,篇章安排沿袭怀特《行政学概论》(1930年)的基本套路,杰出代表者为夏书章、王乐夫编著的《行政管理学》,竺乾威主编的《公共行政学》。其二,受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影响,按照当前流行的西方公共管理范式进行编著,注重将工商管理的技术、方法与工具如绩效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引入到公共部门管理中来。这类教材(占到33.33%)近年陆续出版,典型代表为陈振明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其三,将传统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模式相结合进行编著,试图在公共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这类教材居少数,只有12.5%,以张国庆主编的《公共行政学》为代表。
(四)特色从编写方法、行文风格、取材构思、理论视角等方面来评价国内外的经典教材,笔者发现国外10本教材各有特色,异彩纷呈,生动活泼,可读性强。除了前述两本外⑧,比如罗森布鲁姆的《公共行政学》从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描述、阐述和分析公共行政。又如《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用大量现实资料及案例对公共行政学的原理进行深刻的阐述和剖析,突出新公共行政学的政治视角。再如西尾胜的《行政学》以制度论、管理论和政策论构建全书的体系,以一般的理论为前提演绎分析日本的行政,日本的本土化色彩浓厚。还有《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梳理了美国公共行政的百年发展与困境。如此种种,不胜枚举。相比之下,国内的教材则体裁单调,内容趋同,结构呈板块式或要素排列式,许多版本没有明显的特色。正如薄贵利所言,“行政学的一些著作和教科书,相互模仿和抄袭的比较多,在理论体系上和逻辑结构上鲜有突破和创新。读了这本书,再读另一本书,许多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7]从教材的编著取向看,台湾的教材则反映公共行政作为一种公共部门管理方式、方法和工具的特性,呈现出浓厚的管理主义取向,样本中陈德禹的《行政管理》最为明显,内含了管理学中的组织、计划、决策、授权与分权、领导、人事等主题。大陆早期如黄达强、夏书章等编著的教材,也是一种以提高行政效率为核心的管理主义取向。从内容写作看,多数教科书停留于泛泛而谈的水平,对于中国行政管理原则、特点的概括分析大多局限于学理和法律文本,没有直面现实的问题和差距,公共管理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没有充分体现。具体说来,教材每一“板块”或“要素”的内容,大致都是含义、特征、分类、地位、作用等几个方面,各篇章基本如此,无大差别。这种“标准化”现象缘于多数教材编写者缺少从事公共管理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所以简单归纳概括、理论演绎的情形比较多,无法为公共管理实务者提供切实的指导。从叙述论证看,过于宏大叙述,缺乏事实资料支撑。翻阅国内样本教材,几乎很少看到来自行政管理实践的调查、统计、案例、数据。比如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内容,大多停留于理论演绎,大多阐述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和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而中央、省、市、县、乡镇等各级政府到底在干什么?职权到底是怎样划分的?这些问题却得不到解答。再如行政决策,现行教材中所介绍的决策程序都是四个步骤或三个步骤,内容比较空洞,反映不了党委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
(五)研究主题通过对各研究主题的频数统计,国外教材排名靠前的研究主题如表1所示。再根据该研究主题的页数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据此来识别该主题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这十大主题,我们不能只看其频数的高低,更要结合其重要程度,比如“导论”这一节,虽然是90%出现率,在教材中却属于一般重要的位置;而“公共组织理论”虽然频次略低,从所占篇幅来看在教材中却属于百分之百重要的位置,这也反映了公共组织理论作为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基石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绩效管理”作为新兴的政府管理工具受到热捧,出现频率高于其他的政府工具,这反映了西方教材的与时俱进、贴近政府改革实践。国内教材的研究主题按其频率的高低依次排列如下: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行政领导、法制行政、政府职能、绩效管理、政府改革与治理、政府伦理与责任、公共财政等等。两相比较,国内外教材的研究主题大体相近,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理论、责任与伦理、绩效管理、政府改革与治理等主题受到学者的共同关注。此外,国内教材保留了一些传统的行政学研究主题,如行政领导、机关管理、行政沟通与协调、行政权力等,还根据政府管理的变革突出一些新主题,如政府职能转变、危机管理。但是“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这门“显学”还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同样地,对于政府间关系、战略管理等公共管理的重要主题仍显研究不足。
笔者认为,好的教材要能指导学者的研究和研究生学位的教育,因此笔者通过以下的两个比较分析来检验现有的经典教材是否能很好的指导学术研究和学位教育。一是与中美两国的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比较。因为博士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成果的集中反映,亦是其所在学科研究的现状与水平的直接体现。据学者的研究成果[8],中美博士论文的核心议题如下(其排列次序随着国别、年度浮动):行政理论、比较公共行政、雇员行为及发展、财政及预算、政府间关系、管理科学、组织理论及行为、人事管理、政策分析和其他。两相比较发现,国内的博士论文聚集于行政理论、管理科学和政策分析,较大部分论文集中在对策性的管理方法研究,较少涉及理论探索、检验和论证等基础性研究,而对美国90年代博士论文新近出现的雇员行为及发展、财政及预算、组织理论及行为等核心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足。这印证了以上教材分析的结论,国内的教材不能很好的指导研究生学位的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博士论文的写作脱节为“两张皮”。而组织行为的研究,笔者认为将是公共行政学迈向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助推我国博士论文从类似工作报告的对策研究走向强调理论验证或推导,更为强调定量技术的科学研究。二是与学术界的研究主题比较。
学术研究成果主要呈现形式是期刊论文,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公共行政代表性期刊近10年的论文,大体可以获知学者们关注的研究领域。何艳玲[9]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行政科学的研究主题依次如下:行政改革(28.5%)、行政哲学(包括行政伦理、行政文化)(13.2%)、公共财政(9.8%)、行政组织职能(8.8%)、公共政策(8.6%),其余有行政决策、公务员制度与人力资源、绩效评估(行政效率)、政府间关系等领域。两相对照发现,学界的研究主题大体与国内教材的重合,但期刊论文更注重实效性,紧跟“行政改革”,探讨“政府间关系”,研究NGO回应社会问题,同时兼顾传统的研究领域如政府伦理与责任、行政文化等。统计分析也有力所不逮的软肋。数据资料的定量分析只能说明过去,解释现在,或能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却难以前瞻性的规划未来。正如登哈特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科学家们之所以无法产生恰当、适用的知识,是因为他们对实证主义的信奉,是他们把自己的学术活动局限在资料收集和统计处理上,从而只能得出经验主义取向的理论”。[10]119基于研究主题频数统计分析的结论也只是说明了学界过去和现在在做哪些领域的研究,却不能指出我国行政学者在未来应该做哪些研究。根据转型期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发展和现实需要,笔者认为公共企业、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行政、非营利组织与第三部门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司法行政等这些出现频率较低的研究主题恰好是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国有企业研究几近空白,这是未来应该加以重视的研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