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2: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教学方法改革
(1)改变传统教师直接讲新内容的方式,可以在每节课开始,先写出本节课要解决的所有问题,按照问题来讲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卡诺图化简时,可先提几个问题:①什么是最小项?②卡诺图的结构?③逻辑函数和卡诺图的关系?④用卡诺图如何化简表达式以及卡诺图化简规则?在讲课中可一步一步逐渐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卡诺图化简逻辑表达式。
(2)因为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主要以分析和设计两部分为主,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中就可以让学生逐步建立设计思维,可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开始,例如最初可让设计一个判断输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是否符合的逻辑电路,4-6个人分为一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最后要求每组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比较每种设计的优劣点。这样可逐步设计计数器、秒表计时器等等。当然在此过程中,为防止个别学生偷懒,可在每组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时,要求每位同学只说一个部分。
(3)传统的教学手法主要用黑板讲授,但是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有大量的电路,像集成芯片的内部电路图,需花费大量时间画图,而且这种教学手法单一,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弊端,幻灯片放映过快,没有黑板讲述思路清晰,所以我们可以在以多媒体讲课为主的情况下,采用黑板辅助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节省大量教学时间,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实验教学部分需要降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为增加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可增加实验考试部分,可在实验开始时告诉学生将会进行实验考试,实验考试内容就在所有做过的实验中,到时抽签决定做那个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独自做实验的积极性。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语
种:
开
本:
国际刊号:1672-6464
国内刊号:51-1724/TN
邮发代号:62-268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译刊名:《电子科技学刊》,简称:JEST;曾用名:《中国电子科技》,简称:JESTC)于2003年12月创刊,是由教育部主管,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类季刊。JEST是专注于电子科技领域的全英文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电子领域的科研成果、学术综述、研究快报等。JEST主要设置了以下栏目: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信息与网络安全、生物电子学和生物医学、神经网络与智能系统、光电子与光子技术等。 JEST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全国电子领域学科中的领先优势,旨在繁荣电子科技领域的学术交流,近年来发展较快,已经成为完全面向世界的国际期刊,海外论文比和海外审稿率均达到了较高的比例。JEST已被Ei INSPEC、美国CA、国内万方数据等知名数据库收录,并成为欧洲DOAJ和加拿大CAOD开放获取期刊。
主要栏目: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关键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集成电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Key words: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IC technology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23-01
1 信息时代需要优秀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多学科渗透、应用性强、主要服务于IC行业等鲜明特点。能够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级人才。目前国内开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有: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几十所学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集成电路工艺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器件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打下基础。主要研究氧化、扩散和离子注入等相关技术。使学生掌握光刻、刻蚀和蒸发溅射等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技术,对集成电路工艺学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2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该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信息科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②微电子技术系统及其决策支持与安全防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和研制技术;③具有使用计算机和仪器设备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④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集成电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1 集成电路工艺学的内涵 集成电路工艺学是利用研磨、抛光、氧化、扩散、光刻、外延生长、蒸发等一整套平面工艺技术,在一小块硅单晶片上同时制造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并且采用一定的隔离技术使各元件在电性能上互相隔离。然后在硅片表面蒸发铝层并用光刻技术刻蚀成互连图形,使元件按需要互连成完整电路,制成半导体单片集成电路。随着单片集成电路从小、中规模发展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平面工艺技术也随之得到发展。例如,扩散掺杂改用离子注入掺杂工艺;紫外光常规光刻发展到一整套微细加工技术,如采用电子束曝光制版、等离子刻蚀、反应离子铣等;外延生长又采用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技术;采用化学汽相淀积工艺制造多晶硅、二氧化硅和表面钝化薄膜;互连细线除采用铝或金以外,还采用了化学汽相淀积重掺杂多晶硅薄膜和贵金属硅化物薄膜,以及多层互连结构等工艺。
3.2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集成电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2.1 教学内容 ①授课体系和重点;课程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的学生培养要求,着重从硅工艺的角度出发,理论方面力求清楚易懂,阐述微电子学基础、半导体物理基础、光电现象和光电效应,重点介绍常用工艺原理、特性和参数。为了更好的运用硅基器件,对各类器件的电路也作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给出实际应用系统举例。②所讲授的知识要紧跟科学发展前沿;集成电路工艺学教科书对于迅猛发展的集成电路工艺学来说,既是基本的,又是滞后的,教师授课时如果按教材讲解,往往会带来知识陈旧、讲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的后果,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删掉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增添一些现代集成电路工艺学的前沿知识,特别是体现本学科专业特色的一些前沿知识,从而紧跟集成电路工艺学的前沿,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索和求真的空间。③注重课程与专业应用领域间的联系;专业课可理解为某一学科的基础课程,是通向学科广阔领域的桥梁。它的基本功能是引导学生明确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使其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自如的在该学科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上钻研、拓展。因此在讲授课程各部分内容时,电子科学专业的应用领域紧密相连。例如针对硅片生产应用领域,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可适当加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应用热点以及在IC行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使该专业的学生了解所学课程内容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热点及发展前景。
3.2.2 教学方法 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例如投影、幻灯、录像等多媒体资料,充分发挥其信息容量大、方便快捷、形象直观、教学效率高的优势。这样使用这些教学工具,既使教师能方便清楚地讲授专业课中的各种图片资料内容,又省去了教师课堂现场作图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讲授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讲课的信息量。因此教师要积极制作教学课件、开发利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下载适合学生阅读的科研论文,并推荐给学生参考。这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科研意识的有效方法。②采用讲座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适当时机,安排集成电路方面科技知识的专题讲座,穿插现代集成电路科技知识,使学生既强化基础理论训练,又熟悉了解较多的现代集成电路科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3.2.3 教学目标 在集成电路课程改革中,把教学目标从以科学知识教育为主转变为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敢于创新、善于思索、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21世纪新型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文、理、工分校,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离,造成理工科生的人文文化知识和文科生的科学常识知之甚少。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工科学生,应在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其人文精神,例如在讲解集成电路课程中的科学概念、原理、方法时可提到发现科学规律的动机,提到科学家如何通过艰苦的努力甚至牺牲生命取得创新,以及这些成果的应用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等,从而使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自然的而不是勉强的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04-02
一、引言
常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学定位是:结合我校“大工程观”人才培养特色,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领域的宽厚专业基础知识、熟练实验技能,能掌握电子材料、电子器件、微电子和光电子系统的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和设计技能,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该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光电材料及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工程技术人才。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微电子、新能源和新兴光电行业。
二、专业现状
1.社会需求情况。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既有劳动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大公司,更多的是小公司和小企业;既有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更有合资、独资的外企。市场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特别是高层次设计人才的短缺。
2.师资力量。本专业共有14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1位、副教授3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28.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位,占比64.3%,另有4位教师博士在读,即将毕业。
3.科研情况。现有实验设备资产超过300万元,近五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市厅级以上项目4项,累计科研到款70余万元。发表三大检索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4.课程设置情况。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时注重协调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学时比例,并且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课程。主要的专业课有: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MEMS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与技术、工艺与器件可靠性分析等课程。实验环节有: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实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
5.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既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又具备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微电子技术等专业的相关知识,在薄膜制备、微电子工艺、电子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以及在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内就业的机会较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超过95%,学生最近在人才市场应聘的反馈信息说明,我校本专业的学生与其他院校同专业的学生相比,就业有一定竞争优势。另外,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在上升,近5年,共有37名学生考取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中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考研录取率分别达到12.3%、15.9%和24.2%。
三、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专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主要体现在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仍然较低,教师专业结构较分散且偏物理,具有微电子或半导体领域研究背景的教师较少。原因就在于:(1)本专业属于热门专业,全国相关的企业众多,对高层次研究人员的需求较大,而培养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院校相对较少,研究生毕业的规模还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2)企业给出的薪酬待遇较之高校要高出不少,这也是造成引进不到具有专业背景教师的一个极重要原因。(3)近一半教师是从事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工科背景相差很大,很难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师的专业结构。
2.科研平台和专业实验室建设仍需大力加强。物理学科在校内是属于弱势学科,不仅缺少高层次领军型的学术带头人,而且教师的科研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面临着科研经费少、科研设备缺、科研氛围不浓厚等问题,科研平台的建设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虽然近年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实验设备,基本满足了本科学生专业实验、毕业论文和研究生科研的需要,但仍然面临与实际生产联系不紧密、设备利用率低、维护人员缺、维护经费少、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3.专业的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质量、招生规模和培养方向与市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相成的辩证关系。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社会需求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重大和综合性的课题。在这方面存在着:(1)缺少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课程设置不规范,不是按需设课而是“因人设课”。(2)教材选择和讲授内容没有统一标准,仍然是“因人而异”。(3)课程知识讲授与实际生产联系不紧密,容易造成“照本宣科”的现象;(4)学生学习多以“自我为中心”,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对专业认识不够、毕业去向不明等问题。因此,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抓“质量”,只有经过“教”与“学”双方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专业实验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实验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知识和实验设备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近几年学生的就业情况看,专业实验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出现了专业实验开设数多、教学学时长、所需教师多,而教师个人工作量少、无人愿意承担实验课程等问题。
5.毕业生的就业导向有些许偏离。由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光伏企业,而且就业形势良好,这直接导致下面几届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是面向光伏企业就业的,甚至有些老师也有同样的看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也会使就业形势容易受到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而电科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就业应当是面向整个微电子行业的。
四、专业建设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因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全部依托于此。师资队伍建设应外引内培相结合,坚持以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为主,并且重视制度设计,形成一整套卓有成效的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1)引进的人才应能满足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以及凝聚态物理、光电信息材料硕士点建设的需要,可定位于引进具有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MEMS技术等领域研究背景的年轻博士,其中主要以引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领域的人才为主。考虑到专业的长远发展,应尽可能引进实验研究人才,相关的学科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等。(2)在人才引进后的使用上应明确其主要任务是科研和专业建设,有计划地为其搭建科研设备。(3)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和奖励制度。人才引进工作应主动出击,按需引进,省内外相关的院校有: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等。
2.科研平台建设。好的科研平台是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提升整体科研水平的重要保证。而目前的现状是投入到科研平台建设的经费较少,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过,《常州大学“十二五”事业规划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因此,我们应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与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融合,使基础科研平台不仅能满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需求,而且能满足凝聚态物理和光电信息材料专业硕士生、相关教师的科研任务,以科研带动教学。
3.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专业课的开设必须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教研室应认真讨论每一届学生的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人才引进等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可以新增一些与专业、就业联系紧密的课程。(2)注重教材的通用性、经典性和新颖性。选择本专业多数院校都采用的教材。经典教材是国内或国外在本专业学习中长期使用并得到公认的优秀教材。学生通过经典教材的学习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新颖性是指新版和再版教材包含有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和技术的内容,学生通过新版教材的学习能够了解当今世界上本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知识和发展方向,拓展知识面。(3)为了解决目前出现的课堂讲授“照本宣科”、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可以考虑有计划地、有选择性地选派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4.专业实验教学环节。针对目前专业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考虑大型设备的相关实验课仍由原先的几位老师承担,其余实验课由新引进的博士上,适当增加实验课教学的工作量。此外,除了目前已开出的专业实验,应充分利用已购买的设备,开设与企业生产工艺相关的专业实验,学习与制备一些半导体器件,同时应投入经费、人力,保证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这些设备。
5.专业思想教育。专业课教师、系部负责人应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其对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做好专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尽早准备。可以通过教师讲座、请已经工作或读研的同学参加座谈会、进企业参观实习等形式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信号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陈益飞、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2]邹虹、单片机波形发生器的设计、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3]毅刚,彭喜元、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5]张毅刚、彭喜元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陈明义.电子技术教程设计实用教程(第3版)[M].长沙:中南大学,2009.
[7]马晓.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D].河南2012.
[8]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
[9]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
信号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电子电路大全(合定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1
[3]童诗白华成英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P402-46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出版(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4]陈晓文主编《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129-P133页(函数发生器的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出版
[5]张宪、何宇斌主编《电子电路制作指导》P151-161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一版(振荡电路)
信号发生器论文参考文献:
[1]《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P234-P240页主编:郝波、李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出版(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2]《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129-P133页(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主编:陈晓文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出版
针对这种超限值的现象,研究设备的内部,抓出几个较容易干扰的点,进行整改,最终将设备的辐射干扰降低到合格范围内。
论文通过试验、分析和整改,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和它的辐射干扰试验的试验方法,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探讨了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在辐射干扰测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几类方法。
【关键词】电磁兼容;辐射干扰;极限值
1、设备介绍
1.1系统的介绍
系统模拟显示了一个3行4列的大屏幕显示系统[2]。
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的桌面为一个(1366*4)×(768*3)的高分辨率[3]的GPS信息地图,该信息显示可以通过多屏拼接控制器的本地硬盘系统直接运行或通过多屏拼接控制器的网络抓屏处理方式运行显示。
1.2设备特性
1.2.1可轻松接入多路信号
可以接受视频(NTSC/PAL)信号以及高清晰度电视信号(HDTV)。
1.2.2内部画面分割器
本产品内部画面分割器可将输入图像进行分割,以达到组墙显示整幅图像的功能。
1.2.3高质量的画面
高分辨率——WXGA:1366×768像素、无残影、高对比度、高亮度、宽视角。
1.2.4方便简单的安装和维护
轻松会聚、符合几何光学原理、长寿命。
1.2.5低功耗
单元最大总耗电量是300瓦。
1.2.6非常可靠的控制系统
本投影设备通过遥控器控制,也可经由RS-232端口通过计算机进行智能控制。
2、辐射干扰试验
2.1辐射干扰的基本概念
辐射干扰[5](Radiated Emission):干扰源(待测物)藉由空气(Free Space)之方式而干扰其他电子产品者。实际测试是利用天线于OATS测量待测物之辐射干扰。
2.2辐射干扰的测试架构
以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为例:
产品: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
依据标准:GB9254-2008 Class A;
极限值[6]:Class A
A级ITE 1GHz以下辐射限值
频率范围(MHz) 距离(m) 准峰值QP(dBμV/m)
30-230 10(3) 40(42.5)
230-1000 10(3) 47(43.9)
场地:Shielding Room详如ANSI 63.4/CISPR 16,均须符合NSA量测;
EMI接收机:量测准峰值[7] (Quasi Peak)、平均值[8] (Average);
测试天线:Biconilog(Broad Band)一般适用频率范围: 20~2000MHz,常用于的EMI RE 1GHz以下的量测;
测试架构:待测物置于高80cm非导体桌面,可360度旋转,接收天线置于距待测物3m/10m距离,高度可在1至4米间移动,量测待测物之最大辐射电场强度,以Quasi Peak(准峰值)为准,并应于水平及垂直极化方向各量测一次。
图3 测试架构图
3、辐射干扰试验结果和解决方法
3.1辐射干扰试验结果
图4 30M-300M 垂直 测试图
垂直试验结果如图所示,30M附近预留量较小,155M附近超极限值,垂直极化[9]不合格。
图5 30M-300M 水平 测试图
水平试验结果如图所示,除165M附近有超预留量外,其他均在6dB范围以下,水平极化合格。
3.2辐射干扰试验结果和对策研究
观看测试图水平图基本合格,垂直图存在超差,对垂直极化部分进行问题分析。依据[图430M-300M垂直测试图]:30M、84M、111M、155M附近均超极限值。
经过分析,超极限值的可能是多方面问题产生:
输入电源线造成,输入线过长,电源线未加屏蔽磁环,造成30M附近较低频的部分有超极限值。对策研究:将输入电源线过长部分绕8字线,并将电源线上加磁环用扎线带以固定。
设备外壳屏蔽部分有漏缝隙,设备外壳均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可以屏蔽一定的电磁辐射,而部分设备外壳接缝不紧密,造成电磁场透过外壳屏蔽缝隙,而产生部分点超极限值。对策研究:观察设备的外壳接缝部分,将不紧密部分,压合紧密,部分漏缝部分,可剪适量大小的铜箔,从内侧贴上。
内部的模块传输到显示屏的主信号线造成。对策研究:将主信号线靠近显示屏一段加磁环并用扎线带固定。
由于设备为拼接组合而成,设备的部分点位无法达到密合的效果,造成部分点位的极限值超差。对策研究:针对这部分特殊的点位,可以通过人体辅触的办法,即用手触及产品的外部点位,观察测试图,如触及部分点位,测试图上曲线有明显的下降,即刻记录点位,对该点位进行接地或者接金属部位处理,可贴铜箔加导电泡棉,如有加漆部分,可小面积打磨。
3.3整改后辐射干扰试验结果
经过整改,对设备重新进行垂直极化的试验,得到如下图,试验结果合格。
图6 30M-300M 垂直 整改测试图
4、总结
论文介绍了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并通过试验模拟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在环境中所产生的辐射干扰,以数据为依据,对设备上所产生的超限值的电磁场进行研究,并将其消除。论文只是小批量的通过简易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整改,但根据整改后的效果可以大批量的运用在设备生产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的功能将越来越多,集成部件和附加功能也随之不断增多,辐射干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对设备电子和机构设计的要求也就随之加大,需要电子设计、机构设计等的共同努力来完成设备更好的功能实现和更好的符合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期刊:赵阳,颜伟,赵波,罗永超,李世锦.电路辐射干扰机理诊断与特性估计.电工技术学报,2010-10-26
[2]学位论文:李瑾.LED大屏幕显示系统的视频信息泄漏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06-01
[3]学位论文:.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04-01
[4]学位论文:刘凤鹏.视频信号转换与光纤传输技术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01-01
[5]期刊:庞姬,杨中海,沈庚麟.30MHz~1000MHz电场辐射干扰测试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06-26
[6]学位论文:周永军.电磁场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及安全性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03-01
汽车车载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王箴.CAN总线在汽车中应用[N].中国汽车报.2004.
[2]邬宽明.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
[3]周震.基于CAN总线的车身控制模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4]李刚炎,于翔鹏.CAN总线技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5]杨维俊.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李东江,张大成.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汽车车载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法)胡思德.汽车车载网络(VAN/CAN/LIN)技术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马春阳.汽车CAN总线技术及其检测维修[J].汽车技术,2007.
[3]吴作斌.CAN总线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及检测维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4]付亮.CAN总线技术及其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J].中国汽车制造,2006.
[5]杨庆彪.现代轿车全车网络系统原理与维修[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汽车车载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黎顺杰;基于FPGA的PCI一CAN通信系统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谷小刚;基于FPGA的CAN控制器设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
[3].赵国良;基于FPGA的CAN-USB协议转换系统的设计[D].安徽理工大学.2014
[4].薛媛;基于CAN总线的图像压缩系统FPGA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5].胡松华;基于FPGA和CAN总线汽车数字仪表的ECU设计[D].南昌大学.2010
[6].赵城;基于FPGA的CAN总线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D].扬州大学.2013
[7].尹杰;基于FPGA的CAN总线与以太网的网关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2
[8].潘玉静;基于FPGA的CAN控制器软核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1
[9].贺漾;基于CAN、ARM+FPGA小型PLC的人机界面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
[10].王方方;基于FPGA的嵌入式Ethernet一CAN通信卡的设计与研究[D].湘潭大学.2012
[11].彭成;船舶电站模拟仿真一基于FPGA的测频测相及CAN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6
[12].孟庆仙;基于ARM和FPGA的无线遥控仿人机器人双重控制系统研究[D].云南大学.2010
【关键词】电子科技 风险 分析
电子科技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一直引导着各行各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业中的机器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电子控制,交通管理中信号灯以及摄像头的应用将交通警察从烈日与严寒中解放了出来,学校的教育依靠着多媒体的技术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进步,就连之前我们一直发愁的火车票业务也通过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实现了网上买票。所有这些,都是拜电子科技的发展所赐。然而,在我们享受这些便利的时候,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电子化和信息化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个人隐私的透明化、个人信息的泄露以及个人财产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这就是电子科技发展过程中为我们带来的风险,同时也是电子技术本身发展的风险。
1 电子技术对个人隐私的公开化风险
现代社会的快捷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的更近,信息的网络化使得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全世界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然而,就在我我们方便的了解到别人的故事时,很多人开始担心,个人的隐私已经无时无刻的不面临着暴漏在公众视野下的危险。电子技术的发展首先使得记录工具比如录音机和摄像机变得异常的先进与方便使用。可以说,在现代社会电子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个人正在慢慢地变得透明,始终能够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自己的背后。
对安全的考虑牺牲了我们对自由的向往,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思考。电子科技带给人类的风险,就是个人的生活已经被迫融入到集体中去,任何人都仿佛置身于一个玻璃的房间当中,个人的隐私已经完全得不到保障,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恐惧。不幸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每个人个性的崛起,整个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也变得越来越浅薄。为了安全,我们必须要加装更多的摄像头和监控设备,这不仅是出了事情我们可以迅速找到证据,而且对于很多不良分子起到震慑的作用。这样一来,个人的隐私就越来得不到保障了,这样带来的其实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恐惧,并且这种恐惧无论如何使无法用电子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的。社会将其中的每个人互相联系了起来,但是每个人除了具有社会性也就是公众形象,同业也具有私下的个人形象。个人的生活习惯、个人的兴趣爱好,很多人是不愿意进行公开的,但是在无孔不入的电子信息时代,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这就是我们现代人的悲哀,解决心理上的安全与身体上的安全之间的平衡,是需要大智慧才能够做到的。
2 电子技术漏洞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
电子信息在发展的过程中,系统的漏洞为人们带来越来越大的损失。手机号、银行卡号以及密码全部存在于大的依据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存储器上,而这些存储器的保密效果的确是不敢恭维的。无论系统运用这样的加密技术,总是能够被一些不法之徒攻破。历史上著名的黑客通过对电子技术的应用曾经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或者军事系统造成过巨大的伤害或者威胁,更别说个人的信息了。目前屡禁不止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使得我们都开始怀疑电子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是方便还是骚扰。计算机云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个人信息变得更加的集中,那么对于用心不良的人来说,这是更好的机会去盗取别人的电话号码、邮箱号或者一些在公共空间使用的一些聊天账号等。由于手机基站的搭建十分简单,很容易在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垃圾短息的强制发放,使得很多人虽然咬牙切齿但是又无可奈何。个人账号合格手机号的泄露导致铺天盖地的推销广告和垃圾短信,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诈骗的方式欺骗一些电子信息技术了解不多的人,这样的事件还时有爆出,使人们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提高了警惕。这种情况下我们屡见不鲜,并且很难找到充分的证据来对这种违法犯罪进行指控。对于这部分的犯罪目前虽然已经有侦破的可能,但是要彻底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仍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大的网络公司和游戏公司对于用户信息的大规模泄露事件时常发生,尤其是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的泄露为个人的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十分值得人们关注。
3 电子技术对于财产安全的风险
银行系统作为现代商业和工业的资金来源和储备的地方,对于电子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强,的确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就如同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类似,背靠电子系统的银行系统的漏洞一旦被攻破,信息化越是发达,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大。近些年来,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地严峻。由于各种的原因电子商务参与者面临财产等经济利益的风险,前者包括客户的银行资金被盗、交易者被冒名或者财产别窃取等,后者比如信息的泄露、丢失、使企业的信誉受损等,都对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造成财产安全的问题有多个来源。首先是硬件层面的问题,包括硬件和软件未及时升级以及各种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漏洞,第二个原因是应用层面,包括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消费者对于电子商务知识的贫乏以及网络攻击和商业欺诈等违法犯罪的行为。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统计,去年我国发现的计算机病毒有80%以上是以窃取信息等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这些网络攻击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和个人的信息被盗,资金被窃取,也可能导致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效率下降甚至崩溃。
归根结底,造成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于电子信息时代下对于生活方式转变太快带来的不适应和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科学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只有转变自己的观念,同时着力建设更加有效严格的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对这些风险进行监控和制止。
4 总结
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包括个人的隐私的泄露、个人信息的泄露以及个人财产受到的威胁等。科学的问题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同时也要求我们全体公民对电子技术进行积极地了解,从心态的转变和管理的层面对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进行客观地认识和有效地遏制。
参考文献
[1]张雷.电子数据及其使用规则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
[2]杨利.当今金融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10).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自然保护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一般著录格式)
2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超过3个著录者时,只著录前3个,其后加",等")
3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
4 桑正中.农业机械学: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有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标题,说明题名文字,多卷出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等)
5 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同姓不同名的欧美著录者的中译名;",译"见著录中用符号","的规定)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如"3版"、"新1版"等)
7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标准的单行本,标准的主要责任者为标准提出者,不是标准起草单位或起草人)
(b) 论文集、会议录和会议论文示例
1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一般著录格式,对论文集中多篇论文加以引用,所以只写出论文集名,不写具体论文题名)
2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天津:,1990.(没有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可用)
],1990.(没有正式出版的论文集,可用)
3 Rosenthall E M.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
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 1961.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
s ,1963.(外文论文集和会议录的一般著录格式)
4 王伯平.基于制造环境的机械产品精度优化设计.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上海,2000.
(c) 科技报告示例
1 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91-194001.
Springfield: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一般著录格式)
(d) 学位论文
1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北京:北京大学,1998.
(中文学位论文一般的著录格式)
2 Calm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Berkeley:Univ.of California ,1965.
(外文学位论文一般的著录格式)
专利文献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1989-07-26.(个人专利申请)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自适应光外差探测方法:中国,01128777.2.2002-03-06.
(单位专利申请)
专著(汇编,会议论文集,丛书)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
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
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
文献的页码.
1 程根伟.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许厚泽,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2~36.(一般著录格式)
2 陈晋镳,张惠民,朱士兴,等.蓟县震旦亚界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震旦亚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140~1156.
3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赵琦.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4 Weinstei L,Swertz M N.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Sodeman W A ,Jr., Sodeman W A.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of disease .Philadelphia:Sauders,1974:745~772 (专著题名带有其他题名信息)
5 Fourney M E.Advances in holographic photoelasticity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Applied Mechanics Division.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Holography in Mechanics,August 23~25,1971,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 ,California.New York:ASME,c1971:17~38.
(专著主要责任者用拉丁文书写的机关团体名称应由上级至下级著录)
连续出版物(统计年鉴等)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4.
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a)期刊中析出文献示例
1 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自然杂志,1984,7(7) :527. (一般著录格式)
2 李小东,张青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带其他题名信息)
3 Des Marais D J,Strauss H ,Summons R E, et al .Carbon ieotope evidence
3 Des Marais D J,Strauss H ,Summons R E, et al .Carbon ieotope evidence
for the stepwise oxidation of the Proterozoic environment .Nature ,
1992,359:605~609.(3个以上主要责任者)
(b)报纸中析出文献示例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一般著录格式,"(15)"为第15版)
技术标准著录格式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年 标准名称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2提高工程设计选题比例,鼓励到企业做设计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围绕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这三大目标,加大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选题的比例。注意选题的深度、广度与工作量大小要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适应,不能贪多求大,要确保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工程设计型、应用型题目应占80%以上。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毕业设计选题中,为学生接触行业的前沿科技、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创造条件。
鼓励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由厂方提供实际工艺改革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学校教师与厂方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拟定设计题目。条件成熟的部分专业也可安排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完成毕业设计。企业提出毕业设计题目和导师人选后,学校依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审核。题目确定后,由学生网上选题。选题页面提供课题工程背景、学术价值、经济价值方面的简要介绍,企业指导项目还需提供合作企业概况和企业导师简介。
3加强过程监控,确保设计质量
学生选题名单确定后,在第七学期末前两周内安排学生与导师见面,由导师详细介绍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向学生下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布置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等任务。对于企业指导毕业设计的项目,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由校企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本届毕业生指导的具体安排和管理措施。学校向企业方介绍本校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和教学流程安排,提供《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毕业设计(论文)撰稿指南》、《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集》等相关资料。遴选企业指导教师时,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丰富的独立科研经验。
在毕业设计进行到第三周时,开展初期检查,重点检查题目设置、课题主要任务与要求、工作量和进度安排等。第七周时进行中期检查,审查进展情况、有无偏题或跑题、完成课题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在答辩前一个月,重点检查学生的设计和论文初稿,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设计任务。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工作,学生按企业作息制度上下班,由导师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每月一次书面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论文环节中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论文专业内容质量的把关由企业导师负责,学校教师负责论文的形式审查,协助做好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协调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毕业设计经费向与生产实践、科研、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及硬件设计制作较多的课题倾斜,毕业设计评优指标也向此类课题倾斜。
4改革成绩评价模式,引入企业专家意见
2006年,电子科技大学罗小蓉老师强调将教师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陈卉2016年提出“微电子器件”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201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王蔚提出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角度出发,将“微电子工艺”课程的教学模式、内容、教材等将课堂、实验、实习3种不同教学形式作为一个课程模块穿插讲授,理论与实践彼此相互促进,编写教材,进行初步实施及评价,获得学生和微电子课程群其他课程主讲教师的肯定,评教结果为“A+”。2010年,华南理工大学廖荣提出微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改革探索。加快发展我国微电子产业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高校必须为民族微电子产业做出贡献,让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双极型和MOS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流程,了解集成电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具体实施方案
1.课堂理论教学及学生学习效果实施标准建设。根据“微电子工艺学”知识点较多且抽象、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将讲解为主体改变为讲解——学习双主体。方法如下:首先,精简讲授时间,增加课堂讨论环节,给出课堂讨论结果的评价标准。对于“微电子工艺学”难度较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学生独立思考尤其重要。增加课堂讨论环节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最好方法,但会减少理论课的时间,需要建立以下实施方案:①每堂课都要仔细设计该课主题,明确重难点,精简讲授时间;②合理设计和安排思考题和讨论题的内容以及实施方法;③合理设计和安排讨论效果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增加教学专题的seminar,采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能理解基本理论,同时能结合应用,学会基本、常用的微电子器件工艺制造方法。2.习题试题库建设及理论考核标准。课堂练习题和思考题题库建设。根据该门课的特点,合理设计和安排本课主题下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调动学生积极性,循序渐进地接受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目前,我校没有完善的“微电子工艺学”考试试题库。本项目拟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和教学大纲编写试题库,使具有不同题型、不重复题目的试卷达10套以上。具体理论考核标准:测试项目一:课堂表现考核、考核内容、课堂表现情况;考核形式:以第一次形成性考核的条件及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为基础进行,主要内容为课堂回答问题、专题讨论、口试等。考核时期:课程结束为周期。测试项目二:作业考核,包括平时作业考核和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考核两部分;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考核。测试项目三:课堂卷面考核内容:课程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考核形式:抽取题库中的试题进行卷面考试;考核时期:课程教学的最后两节课。3.实践教学实施标准与实验教学改革。本项目拟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制定实施和测试标准。进一步调整实验课程方案,安排一次对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调查研究和一周的器件工艺流程仿真的课程设计。根据实验课程设置目标,编制“微电子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拟设置的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利用器件仿真软件Medici和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4,完成LDMOS和IGBT新结构的器件和工艺仿真设计,以汇报、答辩且最终以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目的:学会利用模拟工具观察新结构的基本特性;通过实验设计掌握器件的工艺流程;在设计过程中体会设计器件结构的各个参数的折中关系和流程的烦琐性,初步建立工艺设计的思维。实践教学内容需要在教学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根据学生情况增减内容和调整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测试标准:测试项目一:集成电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前沿调研报告。考核内容:对集成电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前沿的调研。考核形式:按时提交集成电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前沿调研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考核时期:课程结束2周内完成。测试项目二:工艺仿真设计和小论文撰写考核内容:结合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4,完成LDMOS和IGBT系列新结构的设计论文。考核形式:以报告形式答辩,最终提交LDMOS和IGBT新结构的设计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考核时期:课程结束1周内完成。4.专业见习。学生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学院筹建中的实验平成工艺相关实验,如微电子工艺实验室。主要功能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器件特性参数的测试分析方法、信息功能材料的制备和结构性能测试方法。内容涵盖CMOS工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LTCC材料制备和封装工艺、多芯片组件技术,MEMS传感技术及微系统构建工艺等,如微系统封装与测试实验室。该实验平台功能用于微系统封装与测试。实验内容包括各种可用于微系统封装的基板材料及其封装技术研究,系统级封装三维复杂结构的电磁场、热场分析建模、电特性、热特性快速仿真、复杂混合信号完整性分析、电磁兼容、热效应问题的认识和优化处理,封装工艺、可靠性与测试技术研究。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通过一系列特定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单晶片(如硅或砷化镓)上,封装在一个外壳内,用以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的电子器件。该实验室平台主要用于集成电路设计。5.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网络资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完成课程创建和内容填充、作业功能、互动功能、阅读资源等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参加讨论与交流、提交与查阅作业,还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答疑解惑等。本文结合微电子工艺学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课堂设计、课程考核标准、题库建设、实验环境建设、见习实习和网络平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具体来说:①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参考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实施方法,制定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标准,给出如增加课堂讨论、专题seminar、学生项目PPT展示的环节的具体实施建议,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②期末考核中,参考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重点,编写一套能极大指导学生学习的试题库和习题库,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③根据微电子行业的发展和我校实际,建立一整套合理的实验内容和实验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微电子工艺学的核心技术和方法;④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实际工艺流程,完成CMOS以及BCD工艺设计;⑤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解决难题,实现师生互动,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这门重要专业课学习,在掌握微电子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具备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勇于创新的能力,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当代微电人。
作者:吴丽娟 宋月 张银艳 雷冰 唐俊龙 谢海情 刘斯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罗小蓉,张波,李肇基.《微电子工艺》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05
[2]陈卉,文毅,张华斌,胡云峰.“微电子器件”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等学刊,2016.01
[3]王蔚,田丽,付强.微电子工艺课/实验/生产实习的整合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
[4]廖荣,刘玉荣.微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8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四大议题:
一、大学外语课程及教学改革
1.大学外语课程设置研究
2.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3.大学外语教材研发与网络平台资源建设
4.大学外语教学与测试
二、外语资源建设与教师发展研究
1.“三多”语境下外语学习资源建设
2.“三多”语境下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3.“三多”语境下学术信息技术素养和多元识读能力研究
4.外语教育技术研发与应用
三、电子语境下的语言学研究
1.网络语言学研究
2.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四、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
1.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探索——理论基础、方法论、研究内容等
2.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实践——学科定位、课程定位、人才培养等
会议将特别邀请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外语教育技术领域主要专家莅临大会做主题报告。
会议特别征求相关主题研究的参会宣读论文,优秀文论将设立特别奖项并择优推荐发表。
论文提交日期截止到2013年11月11日。论文提交邮箱:
会务信息:
1.时间:2013年11月16~20(周三-周日)
2.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3,会务费:1000元/人(包含餐饮、资料、专家费用以及部分考察费用)
4.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
5.主办单位: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详情请发邮件至或参阅http:///news.php“学术会议”栏目会议具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