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2: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殡葬礼仪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人历来尊崇“死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对于故去人们的殡葬仪式都比较复杂。豫北的殡葬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报丧:亡故亲人的事主,一般都会先请来几位辈分较高的族人和通晓礼仪的“执客”,共同商定下葬日期。下葬分“逢七”和“逢五”,而且还有“忌土”的避讳。“忌土”按照姓氏稍有不同,有的姓氏忌六月和腊月,有的姓氏忌三月和九月(均是农历)。如果正好赶上“忌土”的月份,是不能开挖墓穴的,只能在墓地旁边临时搭建“丘坟”,到清明节、中元节等“鬼节”时再举行正式下葬仪式。下葬的日期定下来后,事主会请专门的人分赴亲朋好友家报丧,通知下葬日期。
哭路:当收到亲人亡故的消息后,亡人已经出嫁的姐妹、女儿、侄女、孙女等要从自己家里一直哭回到事主家里。在哭路开始前,还有给家里的上辈如婆婆磕头报丧的仪式,上辈会准备黄纸和鞭炮,并派人陪同回娘家。因为边哭边走毕竟不怎么顺当,路程较远的,也没有那么多力气,很多人都是从自己家里出来哭出自己居住的村子,就不再哭了,直到快进入娘家的村子时再开始放声大哭。
入殓:当亲朋好友都到齐后,要给亡人穿上寿衣(大部分在去世时已经穿上),抬到棺材里入殓。棺材里面会撒入草木灰,一般要找七户人家的草木灰,并要象征性地付给这七户人家几毛钱。寿衣不能有扣子,如果有扣子,一定要摘下,但不能用剪刀等铁器剪掉。
送盘缠:亡故的第二天晚上,要给亡人“送盘缠”,也就是在十字路口焚烧黄纸和纸折的元宝等,祈愿亡人的灵魂顺利升天,遇到难题可以“花钱”打通关节,不会被恶鬼欺负。对于已经出嫁的女儿、侄女、孙女等,黄纸的重量有—个规定:必须是九斤四两。“九、四”大概是“救死”的谐音,寓有盼望亲人能够活过来的愿望。
三天和封口:亡故的第三天,亲朋好友会赶到事主家里进行祭奠。到晚上,要进行封口仪式:封死棺材的盖子。在封口前,亡人的大儿媳要端上一碗清水,给他“净面”:用棉花蘸上清水,擦拭脸部。擦一下,扔掉棉花,再用新棉花蘸水擦拭,反复若干次。剩下的清水,大儿媳还要喝下去。“净面”后进行遗容瞻仰,亲朋好友按顺时针的方向环绕棺材一周。在这个环节,忌讳泪水洒到遗体上,以确保亡人安心上路。
出殡:按照既定日期,亡故的第七天或第五天,亲朋好友会再次来到事主家里,一同参加出殡仪式。事主家里会搭建灵棚,摆上亡人遗像,遗像前再摆上五份馒头(每份五个)、五份荤菜、五份素菜,以及酒壶、酒杯,供人祭奠。灵棚前侧两边用白纸黑字书写“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等样式对联,横批一般是“当大事”或“祭之以礼”。出殡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三、四点钟,棺材安放到一架由十六人抬的“仪杠”上,男人们在仪杠前面,女人们跟在仪杠后面。这时候,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还要按照类别,推选一名主祭带领大家再次进行集体祭奠。祭奠的形式很复杂,有“二十四拜”“巧十三”等。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殡葬改革是对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思想和旧的丧葬习俗的挑战,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应该说,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殡葬管理很重视。多次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议,研究殡葬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了“三沿五区”的坟墓整治工作,先后整治坟墓153穴,建立了一座经营性公墓(青山陵园),工作成效比较显著;出台了*县殡葬管理规定及实施意见,在长效管理上迈出了新步伐。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从全县这个层面来看,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发展还不平衡,距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思想层面看,主要存在三种倾向。一个是畏难情绪比较重。有的同志认为,殡葬风俗是几千年的传统,以前工作薄弱,形成现在这个局面了,现在改难度很大。对抓好殡葬整治工作的信心不足、士气不高。第二是无所谓倾向。有的同志对殡葬改革麻木不仁,认为摆一摆无所谓、放一放没关系,认为只要抓好项目、经济上去了就可以了。我看殡葬抓不上去,经济工作也不会抓得咋样,这也是对领导班子驾驭能力、统筹能力的一个检验。第三是应付倾向。不推不动,就是推了也是小动、不是大动。从工作层面看,主要存在三个不到位。一是宣传不到位。电视、网站宣传不够,尤其对先进典型没有宣传、对厚葬薄养的反面典型也没有曝光。乡镇殡葬改革标语也没有看到。事情想不到就做不到,少数地方就是想到了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宣传。实行殡葬改革,国家有条例、有规定,为什么不敢大张旗鼓地去宣传?二是力度不到位。招呼可能打了,但整治效果怎么样,不去问了。工作要么不抓,要抓就抓好。否则时间长了,你那个乡镇党委、政府一点威信都没有。三是措施不到位。有的乡镇遇到检查临时抱佛脚,搞点树遮一遮,树一枯坟墓就冒出来了。这是自己糊自己,不仅事情没有解决、还落了个弄虚作假的名声。从成效层面看,有二个差距。一个是进度上有差距。宏村镇、西递镇成效较为明显,其他乡镇动作缓慢,效果不明显,目前,除了“三沿五区”之外,其它地方还没有启动。到现在殡葬整治只完成40%,要在6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十分艰巨。一个是治本上有差距。整治工作临时措施多,公益性公墓建设比较滞后,有些乡镇还停留在选址、规划的基础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殡葬整治作为一项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风俗革命,我们不仅要承认困难,更重要的是要敢于正视困难,攻坚破难,迎难而上。各乡镇及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从全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到,推行殡葬改革是构筑全国旅游经济强县,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体现执政为民理念,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抓好殡葬整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前一段整治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成效明显的乡镇,要克服松劲懈怠心理,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再上新台阶;工作暂时处于落后的乡镇,要破除畏难情绪,迎头赶上,坚决打赢殡葬管理专项整治这场硬仗,确保我县三年整治目标任务如期或提前完成。
二、精心组织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20*年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最后一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20*年度*县殡葬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县做好今年的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推进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请各乡镇各部门按照这次会议部署,对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加以组织实施。在整治中,要突出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专项整治的力度。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针对本地殡葬整治的形势和特点,有重点地做好工作,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专项整治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而不是简单走走过场,应付了之。鉴于殡葬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已经取得明显整治成效的乡镇,要在继续抓好整治的同时,重视加强整治的后续管理工作,严防整治反弹和回潮现象的发生。还没有取得实际效果的乡镇,除了要对“三沿五区”未整治的所有区域进行整治外,对虽已整治但没有达标的地方还要进行集中整改。整治的同时,还要做好公益性墓地规划以及今后的管理,切实解决好葬有去处的问题,严格按照不留坟头的这个要求,把环境整治好。
二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各乡镇要按照市里要求,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划出一块地方,进行合理规划,解决好有地方埋葬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并不是要求建那种设施完备的公墓,但要注重搞好绿化和美化,提倡建生态型、环保型公墓,坚决防止再次出现白化现象。要改变几千年的农村习俗,要做好工作,我认为没有一点强制手段是不行的。
三要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祭祀的新风尚。尤其是在清明、冬至期间,大力倡导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在祭祀时,采用献一束花、植一棵树、开家庭追思会或网上祭祀等文明节俭的方式祭拜故人,让科学文明的祭祀新风尚在古*大地逐步得到树立。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是加强社会事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地方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把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践充分表明,只要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真抓实干,任何困难就都是能够克服、可以战胜的。希望大家回去以后一定要引起重视,抓紧研究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负总责,分管领导要直接抓、具体抓。今天的会上,邵县长与各乡镇都签定了责任书,希望各乡镇不要把责任书当作一个形式,要考虑怎样把殡葬整治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内容,把殡葬整治责任怎么分解落实到基层,分解落实到村,切实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
二是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推进殡葬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措施。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宣传群众、依靠群众、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专项整治工作的全过程,注意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悬挂横幅、张贴标语、通告到村到户以及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殡葬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把宣传工作做到村、做到户,把整治通知书印发到每个人手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形成革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殡葬的强大声势,营造有利于推进殡葬整治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加大殡葬改革的执法力度。对殡葬改革工作,中央、省、市、县各级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凡是法律、法规、规章已经明确的,都要坚决执行,凡是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都要进行整改。在整治中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整治。
二、凡出现1例棺葬或套葬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其住点国家工作人员给予罚款100元的经济处罚;出现2例或2例以上棺葬或套葬的所在单位住点国家工作人员给予扣除全年预算外工资300以上、500元以内的经济处罚。
三、凡属救助照顾对象的直系亲属出现棺葬或套葬的,除在7日内必须取尸火化外,属6种救助对象的、城乡低保对象的、享受农村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定期定量补助对象的,按照有关文件重新从严核实,如不符合条件取消其享受资格。属申请各类定补、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对象的,三牛肉不予审核、申报、审批。
四、从事民政工作的干部或职工,按照住点包块的责任范围,凡出现1例棺葬或套葬的,给予200元的经济处罚;出现2例棺葬或套葬的,给予扣除全年工资500元的经济处罚;出现2例以上棺葬或套葬的,调离民政部门,并降职使用。
五、经年度目标考核,凡火化率未达到100%、出现棺葬或套葬的实行一票否决。农村工作指导组、村、社区居委会,单位不能被评为红旗单位、文明单位、个人不能评为标兵、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或优秀公务员。并且分别给予党政正职500元、分管副职300元的经济处罚;凡火化率低于5‰且出现棺葬或套葬的、或出现2例以上棺葬或套葬的单位,列入当年的重管单位;凡连续2年纳入重管单位的,其党政正职和分管副职按有关程序进行罢免。
六、严禁制作和销售棺木。一经发现处以销售价格1—2倍的罚款,并且没收所有棺木。
七、提高殡葬服务质量。凡邾城街范围内死亡人员必须由街道统一指定的殡仪车统一运送。殡仪车运送价格必须按区物价局统一核定价格执行,实行一价收费制。如发现抬商价格或巧立名目收费,除没收全部超标收费外,处以超标收费3—5倍的罚款。如屡教不改仍要滥收费的,撤换殡仪服务员。
正值清明前后,殡葬业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而这一行业暴利、垄断的面貌又使其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显得幽暗神秘。
中福推福寿园借壳未果
2010年10月中国卫生控股公告,将向中国中福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福”)、安徽安合投资咨询公司及上海福寿园管理层收购上海福寿园集团及中福安合资产,收购标的主营墓地及殡仪服务。其中,位于上海的福寿园墓园、海港陵园占地面积分别为68.2万、20万平方米,另有其他墓地位于山东、重庆、河南及安徽等地,总计146.5万平方米,同时经营殡葬服务。
在香港从事电子分销、移动电话费预存等B-to-C业务的中国卫生控股将进军内地殡葬业,这一消息自公布伊始便引来不少关注。公司公告称,此项收购主要是看好可用以开发墓园的土地价值,墓地售价和殡仪业务的收益预期在上升之中。
截至收购前的2010年6月30日,上海福寿园净资产2.16亿元,仅上半年的营业额就达到2.42亿元,净利润8700万元,单位墓地售价溢价达到100%,毛利率达70%以上。
这笔交易总额为33.6亿港元,中国卫生控股计划以4400万港元现金加上价值33.16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进行支付。可换股票据行使价为0.4元/股,较停牌前的0.85元折让52.94%;若悉数兑换,中国中福等原福寿园股东将持有中国卫生控股95.45%的股权,但当时有约定其换股最多可达29.99%。
全球最大的股权投资基金之一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也参与到这项交易中,计划以7.78亿港元认购中国卫生控股新股的方式,间接参与到对福寿园的收购中,此项资金将用于发展殡仪业务。
此前有报道称,这项交易其实是在凯雷操作之下的福寿园借壳上市。福寿园集团总经理王计生对本报记者解释,“是中国卫生控股主动找到我们提出收购,凯雷是我们这边的战略合作方,它是看好我们的殡葬业务、跟着我们走的。”
但中国卫生控股的后续公告显示,双方不仅未能达成交易、还陷入了长期的诉讼与反诉讼。2011年6月中国卫生控股公告称,福寿园致函公司通知终止收购协议,公司认为其无权终止该协议,并提讼要求其赔偿损失;2011年11月福寿园提出反诉,指控对方民事侵权并要求赔偿。直至今年1月,香港法院依中国卫生控股的再上诉撤销了福寿园的反索偿,但案件裁决仍在进行中。
但王计生对本报记者表示,“终止协议并非由福寿园方面主动提出,交易没有达成是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主要是在政府法律法规方面没有走通和批准,很多条件还不具备,而且中国卫生控股其实一直在往壳里面装题材,但一直也没有做成功嘛……”
上海一家投资集团直投部总监对本报记者分析道,“交易没有成功,我猜想是福寿园的大股东觉得利益没有得到保障。这里面核心是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墓地资源及品牌,都是资本游戏,中国中福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将部分资产套现。”
中国中福原系国家民政部直属企业,2000年改制后由现任董事长白晓江全面接手,并成为上海第一个成功进行BOT(私营企业以建设-经营-转让的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开发商。“它的背景就是几个自然人,在上海很吃得开,当初搞上海卢浦大桥时候还出过资。”前述直投部总监对本报记者说。
“做墓地的公司必须要搞定民政部门,有很深的政府关系。”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殡葬是个刚需行业,利润率高、进入门槛也高,限制性的政策法规比较多,审批机构目前来看很难允许高盈利性的殡葬公司上市。”
王计生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后还是希望上市引入公众资本和股东,“因为从长远来看,股东的寿命有限,但殡葬企业要永久性做下去。”
殡葬企业上市利益链
殡葬行业往往与垄断、暴利相连,而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它既非公益化组织又非市场化主体,在目前的半行政化垄断之下,唯令某“一部分人”受益。
在墓地经营上,一般由开发商与民政局合作,后者出地,前者进行投资和管理。据统计,一亩土地一般可修建350个墓位,即使按照每个墓穴1万元的售价计算,每亩土地上所建墓地的销售额可达350万元;殡葬行业每年的营收总额可达2000亿元;由于公墓免收营业税,按照每亩墓地50万元的成本计算(石料及土地成本),开发商的利润可达600%。
这些高额利润皆被民政部门直属的国营殡仪馆(占全行业的80%)或与民政部门关系颇深的殡葬公司所垄断。其中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皆是在香港股市登陆并进行融资。
据《南方周末》报道,2006年,台湾企业中国生命集团凭借其董事长刘添财与重庆市南岸区民政局之间的关系,以为原在殡仪馆工作的民政局干部发放双份工资为条件进入当地殡葬业系统,现托管江南殡仪馆、莲花堂永生会馆、安福堂永生会馆、忠县殡仪馆、荣昌永生会馆五个殡葬项目。所谓“托管”可理解为承包,即土地和房产的产权归属不变,只是在合同期内每年提取一笔固定比例的费用给原所有人或主管单位。
2009年9月,中国生命集团在港上市时,首日涨幅达到44.44%,此后4天之内股价翻了4倍,市盈率也一度达到53.5倍。“若无重庆业务,中国生命是无法在香港上市的。”刘添财曾公开表示。的确,2007-2009年,重庆地区的殡葬业务收入从3694.7万元增加到4750万元,占其总收入的70%以上,仅江南殡仪馆一家在2009年的营收就达到2000万元,毛利高达85%以上,而其对民政部门上缴的费用也高达680万元。
随着营业额的不断增加,中国生命集团对民政部上缴的费用也逐年增长。其在2010-2012三年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760万元、7250万元、6180万元,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到81%-91%,同期支出的行政费用分别为3310万元、4310万元、4410万元。这对于重庆市民政局来说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此前殡仪馆经营不善的问题,每年又可坐享一笔不菲的收益。
上市后,中国生命集团近300名员工的总薪酬从2009年的642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600万,仅刘添财个人的薪金就从36万增加到123万元。2011、2012两年的员工薪酬也持续增长,分别为1852万元和2028万元。
中国生命集团的上市保荐人新鸿基国际有限公司和承销商东英亚洲证券也从中获利不菲,二者可获得相当于融资额9100万港元的1%的经纪佣金;核数师陈叶冯会计师事务所每年也获得了120万元左右的酬金。
作为外资加民资背景的刘添财能够进入内地殡葬业,须有极强大的人脉方能打通民政部门。上市说明书中的几位内地股东引人关注:2008年刘添财与杨永生、于文萍、龚大明、于红订立认购协议,四人分别购入9.6%、2.4%、4%、1%的权益,招股书并未对四位股东作详尽说明,仅表示四人“在中国拥有广泛的人际脉络,可向本集团引介更多业务机会,有助于本集团日后的业务发展”,颇显神秘。以其入股价格与上市首日开盘价格相较,四人财富增值10倍。
内地墓园奔赴港市
另外一家国家民政部旗下的北京中民安园投资有限公司,于2008年联合锦州、杭州、西宁、太原、呼和浩特等地的八家陵园公司,借壳港股新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上市,股票名称改为“中民安园”(去年更名为“香港生命科学”)。当时新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对八个墓园的估值为17亿元,但最终的交易价格仅为2.48亿元。
此外,还有港股公司中福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仁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亦是通过收购内地墓地及殡葬业务而成为“殡葬概念股”。其中仁智国际集团已在江苏、广东、贵州拿下3座墓园及1座殡仪馆连同火葬场,其集团主席徐秉辰曾表示,“新建墓地或收购墓园控股权,需要严格的行政审批,从民政拿到批文、再向国土要指标,难度非常大,拓展又离不开业内资源。”从中也可见得其在业内能量、资源颇丰。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a's Funeral Custom
——Taking the Suburb of Wuhan in 1980s and 1990s as an example
DONG Furong
(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Abstract The burial form, funeral consumption and sacrificial rituals have taken great changes in the suburb of Wuhan in 1980s and 1990s, which ar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and so on. However, how to make the evaluation coordinat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what we should consider.
Key words modern; funeral custom; the suburb of Wuhan
1 20世纪80、90年代武汉市郊丧葬习俗的演变
1.1 入葬方式
武汉市郊传统的入葬方式以土葬为主,也就是把逝者装在棺材里下葬,但自上世纪80年代 尤其是90 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入葬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土葬改成了盒葬或套葬。这两种方式都属于火葬,这是80、90年代武汉市郊丧葬习俗的第一个显著变化,即由土葬变成火葬。
如武汉市“新洲区一自然村在2000-2006 上半年间共死亡77 人,从2000-2003 年,历年土葬的的人数分别为8 人、6 人、3 人和2 人,2004 年后土葬消失,从2000-2005 年实行套葬的人数分别为3人、3 人、2 人、1 人、1 人、1 人, 实行盒葬地人数分别为2 人、4 人、6 人、8 人、11人、12 人,2006 年上半年死亡4 人,全部实行盒葬。”①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近代武汉市郊入葬方式由土葬到火葬的巨大变化。
1.2 丧葬消费
除了在入葬方式上的变化外,80、90年代的武汉市郊在丧葬消费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在礼仪消费方面,以前,亲友主要是赠送礼品,如大批纸钱、花圈、灵幄等,而到了80、90年代,更多的人们直接送钱;主人的丧仪料理消费也大幅增加,大部分是用于殡仪馆各项服务。然后在情感消费方面,以前的唢呐在一些地方被淘汰,改为雇用新式的小乐队。最后是在信息消费方面,报丧不再是使用人力,主要是电话通知。
1.3 殡葬、祭祀礼仪
第三是在殡葬礼仪上,传统的土葬需要8 或16 人抬棺入葬,而火化盒葬不需要抬棺,很多传统程式随之省去。其次,传统的吊丧礼节也变了:在传统土葬的情况下,亲戚一般以在入殓甚至出殡之前来吊丧为合礼,实行火葬后,亲戚一般以遗体火化之前来吊丧为合礼。
最后,在祭祀上,人们不再严格地遵守传统的祭祀礼仪,传统的有七七的各期祭、百日祭、头周年等,到了80、90年代,祭祀的次数大幅减少,祭品除了鲜花、水果这些传统祭品,纸扎的电器如电视、电扇、冰箱等现代生活用品都已经出现。
2 演变的原因
2.1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物质决定意识,丧葬习俗的演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分不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应的丧葬消费较之过去也就增加了许多。同时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有很大影响,如前面提到的报丧方式由人力改为电话。纸扎的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成为祭品,也从某个角度反映了这一影响。
2.2 国家政策的调整
国家对丧葬制度也进行了一些政策上的调整,1985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这是我国殡葬工作的第一个行政法规,第二条规定:“在火葬区,要提倡骨灰深埋、撒放等一次性处理,也可经批准有计划地建立骨灰公墓。在土葬改革区,应有计划地建立遗体公墓或骨灰公墓。”②这时国家还是允许进行土葬的,只是要规范相应的措施。
到1997年国家颁布了《殡葬管理条例》,代替之前的《暂行规定》,其中《条例》的第四条规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③武汉市郊则被划为应当实行火葬的地区。这一政策在当地的确立,以及当地干部的坚定执行,对促使村民实行火葬有很大的作用。
2.3 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外,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对丧葬制度的演变有一定影响。在农村,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很多村民还固守人死要留全尸,入土为安的思想。但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特别是信息的传播,许多新式的思想开始被人们接受,人们的眼界和思维更加开阔,法律意识有所增强,火葬以及葬礼的简化等被人们所接受。这都促使了丧葬习俗的演变。
2.4 传统丧葬礼仪传承的断层
最后,传统丧葬礼仪传承的断层也是一个因素。在传统农耕社会里,农村年轻人都在村里从事农业活动,愿意从上辈中继承传统的丧葬礼仪。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代,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打工,在村中生活的时间大大减少,在城市中也接触到了更多的开放思想,造成了他们对传统丧葬礼仪所知甚少,在思想上也不那么重视。随着熟知这些礼仪的老人的去世,传统丧葬礼仪的传承自然就发生了断层,促使了武汉市郊丧葬礼仪的简化与演变。
3 一些思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市郊丧葬习俗的演变虽然只是个案,但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近代社会丧葬习俗的演变。这种社会习俗的演变是否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传统丧葬习俗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同时也会与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冲突。一个很典型的事件是去年发生在河南省周口市的平坟事件。2012年3月,周口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声称为了更好地节约和利用土地,推进殡葬改革的进程,必须要进行平坟。他们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是强制性地进行,平了200多万座坟。这一粗暴的行为遭到很多村民的抵抗,一夜之间很多平了的坟头又被圆起。
这一事件充分地显示了传统丧葬习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社会习俗是人们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信仰,坟头并不只是一个隆起的土丘而已,它寄托的更多的是人们尊祖尽孝的道德操守,是人们对逝去亲人思念的寄托。周口市政府利用行政职权强制性地铲平坟头,是对人们传统信仰的粗暴践踏,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当然怎么样循序渐进地改革我们的传统丧葬习俗,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还有待我们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注释
① 方秋梅.变易中的武汉市郊乡村丧葬习俗.学习月刊,2009(8):35.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1985年2月8日,第二条.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1997年7月21日,第四条.
从“排球女将”,到“殡仪司仪”,这样的转型让很多人都惊诧不已。近几年,运动员转型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沈阳“大力士”才力早逝,吉林的邹春兰当搓澡工,张尚武街头行乞,而郑雯静则让我们为她鼓掌。
“殡葬工作和其他服务行业的工作一样,是一份能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的工作。”面对周围人的质疑,郑雯静这样回答。
在这里,她华丽转身
2009年,上海殡葬行业举行了首次面向应届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最终有108名应届大学生通过初选、培训、面试,加入殡葬行业的队伍。三年后,当年进入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所属各单位工作的71名大学生,还有60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郑雯静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上海龙华殡仪馆成立了全国首支“殡仪司仪”队伍。郑雯静在接受严格的培训、考核之后,拿到了由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统一颁发的殡仪司仪“上岗证书”。
郑雯静曾是上海女排的一员,15年的球场生涯为她赢得过许多荣誉和奖杯。边比赛边读书的她,在上海理工大学顺利本科毕业后,选择退役。然而刚刚毕业的她,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殡葬业,进入上海龙华殡仪馆做了一名普通的礼厅服务员。
周围朋友和家人投来惊诧的目光,但郑雯静没有太在意,而是积极熟悉工作环境和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帮助每一位逝者做好人生最后一次礼仪仪式。因为工作出色,一年后她被聘为“丧葬咨询师”,并开始接手一项新的服务项目:殡葬“全程陪同服务”。这项殡葬行业推出的全新接待模式,对于每一名陪同服务人员都有许多挑战和困难,但郑雯静抓紧机会学习业务知识,在短时间内掌握了业务洽谈技巧,并和团队成员一起创新了业务营销模式。
“虽然已经在殡葬行业工作了两年,但做殡仪司仪,与其他行业司仪有着极大的不同,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悲伤至极、痛失亲人的家属群体,不仅要理解和体会他们的需求,更要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减轻他们的苦痛,”郑雯静说。也正是凭借这样温情而专业的服务,郑雯静和同事们的工作得到了逝者家属的赞许。
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表示,像郑雯静这样的年轻人加入殡葬业队伍后,给整个行业带了一股清新之风,同时,这个行业也带给他们许多的感悟,“对人、对事、对待生命,都会有格外的尊重和感恩。这里不仅有精彩的事业,也有崇高的理想。”
“殡葬工作和其他服务行业的工作不一样,是一份能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的工作。”面对周围人的质疑,郑雯静这样回答。
在这里,她找到人生的意义
如果说三年前,郑雯静是因为生活而应征这份工作的话,现在,郑雯静则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正如同《入殓师》中的大悟一样。
刚进入上海龙华殡仪馆,郑雯静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礼厅服务员,最忙的时候,每天要为6场葬礼服务。郑雯静是个感性的女孩,“在礼厅做服务员参加丧事,我也会受感染,他们有的很年轻因病过世,有的因车祸走得很突然,有的劳碌一辈子却没有享受到好的生活,我常常会难过得和家属一起伤心。”时间长了,郑雯静开始慢慢调整心态,习惯了这份工作。
现在,这个“80后”女孩已经成了“丧葬咨询师”,每天她都用心为别人指导人生的最后一场电影。她说,因为从事的工作和死亡沾边,她对生命多了一份思考和尊重,更懂得如何生活,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个性化葬礼。”郑雯静说,最好的葬礼不该是单调的哭泣与黑纱,不该是“三鞠躬,转一圈,握一次手”的“311模式”,应该是柔和的,甚至是温馨的。郑雯静策划的最特别的葬礼是为一个同龄女孩,女孩父母希望女儿葬礼不要有哀乐,不要有悲痛的哭泣。于是,葬礼上,郑雯静选择了女孩最喜欢的S・H・E(台湾流行音乐组合)的歌,将葬礼演绎成一次班会,老人、同学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她的哀思,整场葬礼很宁静、很高雅。
在这里,她找到人生另一半
在殡仪馆的工作和生活就像“双面人生”。下班后,郑雯静喜欢逛街,快乐开心。
不仅如此,郑雯静还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郑雯静老公董臻峥也是殡仪馆的员工,和郑雯静一样也是一位标准“80后”。小夫妻两人都在殡仪馆工作,这也许会让许多人感到异样。但对郑雯静与董臻峥来说,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正常。而且1986年的董臻峥年龄不大,倒是创下了上海龙华殡仪馆的一个纪录,全馆首个在馆内求婚的人。尽管在这里上班的人们,早已没有那种世俗的观念,但当知道小董在殡仪馆内求婚,许多同事仍有些惊讶,“这小子,真是与众不同。”就连郑雯静,也被吓了一跳,“谈朋友的时候,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到求婚的那一刻,一定要浪漫又震撼。”结果,震撼是达到了效果;至于是否浪漫,只有郑雯静自己心中有数了。“我就是要给她一个惊喜,同时也证明,我们的职业没有任何忌讳。”董臻峥得意地告诉记者,那天他捧着玫瑰来到现场,就连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也为他们鼓掌祝贺。
1、日常生活礼仪:包括见面礼仪、会绍礼仪、交谈礼仪、宴会礼仪、会客礼仪、舞会礼仪、馈赠礼仪及探病礼仪。
2、节俗节庆礼仪:包括春节礼仪、清明礼仪、端午礼仪、重阳礼仪、中秋礼仪及结婚礼仪、殡葬礼仪和祝寿礼仪。
3、商务礼仪:包括会议礼仪、谈判礼仪 、迎送礼仪及谈判禁忌知识等。
4、其他类别的礼仪:公关礼仪、公务礼仪、家居礼仪和求职礼仪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婚丧嫁娶礼仪中,大家想想有那些?在婚嫁礼仪中,在结婚前,男方需要到女方去下聘礼,以感谢女方父母辛苦的将孩子抚养长大,现在要嫁到男方家生活了,向他们表示一种感谢,聘礼多少都只是一种形式。但到了现在,聘礼成为了一个家庭的负担,高昂的礼金让很多的男性青年成为了光棍,在座的各位,你们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呢?我想一定有,是吧。目前,我国拥有3000万的光棍,这3000人找不老婆,将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这就是陋习,我们要改变它,在这,大家要注意的是,我说的陋习是指高昂的礼金是陋习,不是说我们传统的嫁娶礼仪中下聘习俗是陋习,很多的习俗只要掌握一个度,我认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我们还是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的。除了高昂的礼金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陋习。
在丧葬礼仪中有吗?请这位大哥说说?大家都知道,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了,我们需要办一次白喜事,请亲朋好友过来,对去世之人表示一种哀思。但是现在很多作为子女的,在自己的父母去世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孝心,将父母的葬礼办的十分的隆重,大操大办,半个三天三夜,甚至请戏班来唱大戏,据我所知,在我们泰和好像还没有请戏班唱戏的事情,但在丰城县,就有这样的情况,我认为,长辈去世了,应该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而将他们的葬礼办的风光,这既是一种浪费同时也并不一定体现的就是孝心。在坐的有一些年级大的叔叔阿姨,我想问一下你们,作为父母,你想你的子女是在生前孝顺你们还是在你们百年之后将你们风光大葬呢?我想答案很明显,都希望生前子女对我们好是吧!所以说,死后葬礼是否风光并不是孝心的一种体现。这呢,也是一种陋习了。除此之外,在我们泰和,在丧礼方面有这样的一种风俗,就是做生墓,人还在世,就将死后的安葬之地就安排好了,并且将墓地修建的非常的豪华,这样以来,需要花个五六万,甚至上十万修建,这及耗费人力、物力,又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大家应该知道,我们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我们的居民面积在逐渐的减少,所以为了我们子孙后代,我们现在推行的是绿色殡葬。在这,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县为了加大绿色殡葬的力度,从2018年5月1日起,免费为大家接尸,免费普通火化,免费提供普通骨灰盒,免费短期存放骨灰盒等业务,进一步推动我县绿色殡葬。这也是我们移风易俗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移风易俗的内容很多,刚才我只是简单的和大家说了一下,什么是移风易俗。归纳有一下几个方面:
1、 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2、 提倡新式婚姻,反对高价彩礼
3、 提倡健康娱乐,反对黄、毒、赌
发展生态文明丧葬,规范丧葬管理,推行骨灰树葬、深埋等多种节地生态葬法,倡导骨灰洒林等不保留骨灰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力争2020年,全市节地生态安葬超过40%。推进文明治丧,逐步推行庄重简约治丧方式,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行为。大力倡导绿色祭扫,开展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不断创新丧葬礼仪,引导群众文明治丧、低碳祭扫。
二、加快殡葬设施建设。
构建以市殡仪馆提供殡仪服务,市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殡葬服务体系,方便并规范群众治丧。五年内完成市殡仪馆、市公墓整体搬迁工程,全面提升殡仪服务水平,达到国家民政部“设施宾馆化、环境园林化、管理精细化”的建设要求。
三、完善惠民殡葬政策。
从2016年起,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继续推行惠民殡葬政策,逐步建立以城乡低保、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和重点优抚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为基础,其他多种形式殡葬救助为补充,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殡葬惠民保障制度。同时加快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完善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对自愿采取骨灰树葬、深埋抛撒等少占或不占土地等行为,给予逝者亲属一定的奖励。
四、提高殡葬服务水平。
一、问题的起源与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很高的国家,全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5%以上,而在西部城市化率低的地方,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以上[1],由此可见,农村地区的殡葬改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行殡葬改革,解决逝者与生者争地、逝者拖累生者、殡葬过程中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等问题,最顽固的壁垒在农村地区。
从1997年国务院颁布《殡葬管理条例》以来,全国各地的殡葬改革就在有序地进行,虽然条例考虑到了农村的具体情况,“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2]但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平原地区大部分农村的殡葬改革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及不完善的政策法规等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精神负担。现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执行的火葬政策与政府所倡导的也已经大相径庭,其实质退变为“火化+土葬”,本质上依然没有摆脱土葬制度的主要缺陷,甚至还使殡葬的成本大幅提高,为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更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有悖于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合理并且符合民族传统的殡葬改革,将与进入21世纪的农村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
二、问题探讨的目的与意义
(一)探讨目的
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对我国平原地区农村殡葬方式及相关殡葬活动进行了探究,针对农村实际情况设计了诸如对国家殡葬政策的了解情况,对传统土葬的态度,对现行火葬的态度等相关调查项目,旨在调查我国平原农村地区殡葬活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把握问题的主要因素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目前现行的殡葬方式提出改进的思路、方法和措施,为我国殡葬事业的发展与与完善提供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国平原地区农村殡葬方式的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改革的必要性。同时,提出适合平原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新殡葬理念,为我国的殡葬改革提供理论资源和现实参照,这对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1.可以为完善我国当前的殡葬管理与实施体系提供合理的依据。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的现状,问题及特点,提出较完善的优化方法和现实依据;
2.有助于使我国殡葬方式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并引入环保理念,有利于我国殡葬事业的健康发展;
3.有助于改善我国现行殡葬方式在农村地区的实施现状,利于革除丧葬陋习,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三、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
(一)被调查者对我国殡葬政策认知情况的统计数据与结果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我国殡葬政策比较了解的被调查者占4.8%,一般了解者占39.6%,不了解者占55.6%。反映出我国殡葬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或者宣传效果不够理想。
(二)被调查者对土葬、火葬所持态度的统计与结果分析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者中希望土葬者占56.8%,希望火葬者占24.8%,无所谓者占18.4%。反映出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习俗依然根深蒂固,对于现行火葬政策精神上不接受并且会长期存在,同时也反映出了过去我们对我国殡葬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和效果不好的问题。
(三)农村殡葬活动中主要存在问题的统计与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农村殡葬活动中主要问题来源于传统葬礼、火化、建墓或骨灰存放等丧葬过程的费用居高不下,给人们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直接导致了铺张浪费的严重后果。
四、当前农村地区殡葬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笔者调查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殡葬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农村地区土葬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耗用大量可耕农田,并且封建迷信致使墓地往往选在肥沃的农田中,致使很多大块农田处处是坟墓,使现代化的机器耕作无法进行,给农耕带来很大不便。近几年我国年均死亡人口近920万土葬率约为50%左右,即年均进行传统土葬的人类遗体有460万具左右之多,按每座坟头一平方米计算,每年将占用近70万亩土地,仅此危害已不能小视。同时土葬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十分严重。建造墓地使用大量砖石和混凝土,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因此将会长期存在于土壤中,破坏土壤的自然组成结构,影响土壤的使用和耕作性能。同时,因土葬坟墓旁大多杂草植被丛生,每年因祭扫坟墓燃烧祭品所导致的火灾焚毁大量林木,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十分严重。
(二)农村推行的火葬依然问题重重
其一,骨灰的处理是一大难题,不少被调查的农村地区都存在“装棺二次葬”现象,即火葬+土葬。这种畸形的殡葬方式无疑造成了更大的资源浪费;其二,火葬费用居高不下,使逝者家属经济负担加重。2005年,媒体盘点暴利行业,殡葬业以最高1000%~2000%的利润率位列前三名。一个成本仅几十元的骨灰盒可以卖到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为逝者在公墓寻找一块墓地更是以万元计。愈演愈烈的程度使外国媒体称“在这个号称逝者应该像生者一样得到尊敬的国家,大多数人越来越难以负担死亡的奢华了”;其三,过度推行火葬造成空气污染和能源浪费,现行殡葬政策的初衷是要保护生存环境,但在思考解决土葬占用耕地的问题时,考虑火葬造成空气污染和能源浪费的问题不足;其四,强制推行火葬违背了我国的传统民族风俗和群众意愿,激化了干群矛盾。
(三)殡仪服务大多停留在粗放水平上
丧葬服务用品市场混乱,管理不规范,价格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殡葬用品提供及殡仪服务收费上,管理不规范,缺乏工作透明性,虽然各地民政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实际执行时却时常大打折扣,存在大量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价格偏高的殡葬用品,同时强制购买,强加附加服务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使殡葬行为演变为纯粹的经济行为,失去了其人文关怀的意义。
(四)农村地区丧葬过程繁琐,时常大操大办或者盲目攀比
铺展浪费现象严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封建迷信思想也有所抬头,使传统的殡葬陋俗广泛延续,使消极的殡葬文化和殡葬市场得到普遍性的发展,使各种扭曲的或不良的殡葬心理得以滋生和蔓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精神污染。
(五)殡葬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严重偏低
相当部分殡葬职工缺乏职业意识和专业知识,对殡葬服务礼仪知之甚少,办事粗略,态度生硬,使服务缺乏人性化,更不能是逝者家属得到心灵的慰藉。
五、殡葬改革方式探讨
通过对问题的仔细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殡葬市场规范化
目前,我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价格体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甚至非法经营现象严重,影响了这一行业的正常发展,进而影响了殡葬改革的深入实施。因此,笔者提出了市场规范化的建议,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与其相配套的执法机制,使殡葬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对社会上现有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和监管,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和无序经营;从而使市场得到有效的规范,价格更加合理化;同时还要做好现代殡葬观念的宣传工作,积极推进现代殡葬礼仪,使得殡葬方式既人性化又节约化。
(二)殡葬程序节约化
受传统习俗和思想的影响,农村地区丧葬程序繁琐,容易大操大办,铺展浪费现象严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因此笔者提出了要逐步精简传统丧葬程序,取缔与丧葬有关的迷信活动,推行现代丧葬礼仪,既要保留悼念逝者的功能,又要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在遗体处置环节上,要积极加强对绿色生态葬的可行性研究,尽量平衡各种殡葬方式,使得资源得到有效的节约和充分的利用。
(三)殡葬行业职业化
目前我国殡葬服务行业的职能划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文明程度、服务观念等仍然比较落后。行业整体的职业化水平较低,服务设施不足,职工队伍欠佳(职工人数少、文化偏低、年龄偏大),不利于殡葬行业职业化经营的实施。因此,笔者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殡葬服务行业职业化的建议,首先要吸收现有从业人员并对其进行的统一管理和再培训,使其具有基本的服务水平和观念;同时还要加大对这一市场行业的投资和监管,逐步设立各级殡仪馆、殡仪服务公司或殡仪服务点,增强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建设;此外更要积极引进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才,对这一传统和新兴服务行业进行深入科学的宣传,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它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四)遗体处置生态化
传统土葬和火葬弊端众多,污染浪费现象严重,而近年来提出的绿色生态葬具有较大的可发展空间。绿色生态葬是将死者遗体用可降解的环保棺材装殓后深埋地下,地面植树以为纪念,遗体及棺材进入自然界物质流动良性循环的一种殡葬方式。其是一种较为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新葬法,虽然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深入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刚刚起步,但它的研究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殡葬管理理论研究内容,完善殡葬改革体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推行绿色生态葬,逐步降低火葬的比例(遗传病或有可能会危害公共健康的遗体除外),使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是我国未来殡葬制度的选择。
丧葬礼俗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累、沉淀和发展。不管是何种文明,虽丧葬礼俗的形式复杂多样,但是至少在遵循某种丧葬礼俗和宗教仪式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不过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无不带有本民族的文化烙印。死亡文化的本质是生存文化,从一个民族的死亡文化中可以窥到那个民族的全部生存哲学。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丧葬礼俗的差异的比较谈谈中西方死亡文化差异的宗教因素。
一、中国的“隆丧厚葬”和西方的“简丧薄葬”
从中国的历史看,丧葬礼俗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直都有“隆丧厚葬”的传统。亲人亡故后的丧葬礼仪包括停尸、报丧、招魂和送魂、做“七”、吊唁、入殓、丧服、出丧择日、哭丧和下葬十种仪式。期间还要设宴招待前来慰问的亲朋,整个丧礼可以断断续续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西方丧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但与中国的丧葬礼俗想比就要简单很多了。以从三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丧葬礼俗的差异。
1.墓地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至春秋时期,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风水说也由此被丧葬所重视并流传至今,在某种程度上选择风水宝地比厚葬更重要。到现在,尽管中国各个城市都实行公墓对殡葬进行统一管理,但在公墓位置的选择上,不少人还是会听从风水师的建议。
与中国相比,西方墓地的选择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以美国为例,较早的墓地一般是在教堂周围,受英国和法国习俗的影响,人们也常常选择那些位于城郊风景秀丽、肃穆安详的地方作为墓地。现在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规划也很长远、划一、详细,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公墓管理很严谨,死者不论何种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见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
2.丧服
死亡是人生的重点,中国传统奉行“事死如生”、“慎终追远”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古代礼仪中,丧礼是极其讲究的,尤其是子女对父母服丧礼仪,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丧服从重到轻,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合称五服。不同丧服穿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其中时间最长是斩衰,期限三年。中国的丧服避精细,趋粗疏;忌华丽,尚缟素。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别一朵小黄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在亲人离世后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在传统丧葬中,西方没有像中国对丧服有明确的规定,不过中西方在丧服的颜色选择上截然不同。中国采用的是白色,中国一直就用“红白喜事”称婚丧。而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在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
3.哭丧
哭丧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以哭的形式表达哀思的礼俗,贯穿了整个丧葬过程,尤其以出殡时的哭丧尤为受重视。因为出殡时必须全体子孙后代特别是男人们“唱哭”,否则就会被乡亲视为不孝。此外,哭的音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会被人们视为不孝。因此为了赢得孝顺的美名,后代子孙们往往会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职业的哭丧者。
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也有哭的场景,但是不会像中国的哭丧那样需要嚎啕大哭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人们都不能嚎啕大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忧死者灵魂安静。
二、中西方死亡文化差异的宗教根源
中国的“死亡文化”是儒家仁学道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我国原有的丧礼为表致哀;祭礼为表致敬,并有“不忘”“报德”的涵义,后渗入了佛教的果报,道教的鬼神来世观念,与原有的“不忘”“报德”思想融合,行成了中国以孝为中心的丧葬礼俗。
在中国古代儒学家看来,“生”与“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正如《论语・先进》所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因此,儒家对死后世界的认识是一片空白。道教为我国本土宗教,对来世也一无所知。后佛教传入,提供了死后六道轮回、托生转世的观点。道教即予以吸收附会,填补了死后世界的空白。于是出现了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孝道”则成为儒、佛、道在丧葬礼仪中融合的关键。儒家提出了对亡故祖先“应尽孝道”的原则,佛道提出了“如何尽孝”的办法。如此,佛道影响了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影响了佛道,也因此影响了中国人的一般人生观。“中国人在得意时人人是儒家,失意时人人是道家,去世时人人是佛家”。中国是儒佛道三教合一,而这合一的可能也可以说是由这“孝”字说促成的。
西方的“死亡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是基督教灵魂学说的一部分,意在培养人们对上帝的宗教感情,净化其道德情操,坚定基督教轻尘世、重后世的生死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人活着必须赎罪,死后才能进天堂。“人的生和死是个人和上帝之间的事,死亡是灵魂摆脱了躯体而皈依上帝,人一经死亡,似乎就与自己的亲朋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躯体已经腐朽,灵魂则到一个美好的地方去了”。所以基督教轻视肉体的过程,而重视灵魂的得救。也正因为这样,对于丧礼提倡简丧薄葬,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
丧葬礼俗是人类对死亡超越的外在形式,在宗教教义的解释与参与下,它将死亡所承载的伤痛、悲苦、绝望、恐惧一一化解。并且中西传统丧葬习俗的差异不仅仅表现为“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丧葬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必定体现该社会文化的某一精神,而且是人们各种心理需要的映像。不过,我们认为死亡文化及丧葬活动最终仍然是为了生者,所以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一如生和死不可分离一样,它们各自的文化也是紧密相连,同时又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官员买尸为“任务” 明知违法为那般?
据《玉林日报》报道广西北流籍犯罪嫌疑人钟某富以及广东籍犯罪嫌疑人董某庆、何某明3人因涉嫌盗窃尸体罪,近日被北流市公安局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1月2日 《京华时报》)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民政干部花钱购买尸体,明知道违法还知法犯法,为什么?据解释,是为了完成所谓的火化“任务”。“任务”到是完成了,但两位,你们的行为违法了,难道就不怕么?估计有侥幸心理,也许是一时糊涂,可能还存在一些无奈。但为了完成所谓的火化“任务”而违法购买尸体,这样的行为既让逝者家属无法原谅也是法律所不能宽恕的。
土葬改为火葬是大势所趋,也是殡葬逐渐趋于环保化的一种形式。推行全员火化本无可厚非,但简单的以下达火化“任务”,规定每月火化人数的做法明显有些欠妥。毕竟人的生老病死没有定数,如果不依据自然规律,人为进行干预,显然就有违常理,让人不解。出现本次看似荒唐的买尸火化事件,看似滑稽,其实背后却是量化指标考核强压的推手。
土葬,毕竟根深蒂固的植根于老百姓的思维中多年,要打破这一陈规全面推行火葬,肯定会有难度,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两位民政干部现在被追究刑责看似罪有应得。但我们应通过这件事看到其背后更多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的东西。其一,说明法律意识淡薄。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购买尸体属违法行为这个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还抱侥幸心理,让法律惩治一下也好,既可以增强一些法律意识,同时也为更多的干部提个醒,干工作要脚踏实地,不能偷奸耍滑,否则,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二,说明工作方法简单。打破多年土葬习俗,推行火葬肯定会有很大的阻力,即使上级下达的“任务”不合理,也可以通过相关渠道反馈,及时纠正,而不是默默承受,完成不了更不能购买尸体火化。这既是对殡葬改革的不负责也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也提醒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对推行殡葬改革工作引起反思,进一步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拿出一套适合当地殡葬改革的好办法来。其三,说明对于殡葬改革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提高的不只是干部,还有改革中涉及到的千家万户老百姓。转变殡葬礼仪和习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要真正落实好殡葬改革工作,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干部更应带头执行,多管齐下方能避免殡葬改革浮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