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2: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殡葬礼仪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殡葬礼仪

篇1

国人历来尊崇“死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对于故去人们的殡葬仪式都比较复杂。豫北的殡葬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报丧:亡故亲人的事主,一般都会先请来几位辈分较高的族人和通晓礼仪的“执客”,共同商定下葬日期。下葬分“逢七”和“逢五”,而且还有“忌土”的避讳。“忌土”按照姓氏稍有不同,有的姓氏忌六月和腊月,有的姓氏忌三月和九月(均是农历)。如果正好赶上“忌土”的月份,是不能开挖墓穴的,只能在墓地旁边临时搭建“丘坟”,到清明节、中元节等“鬼节”时再举行正式下葬仪式。下葬的日期定下来后,事主会请专门的人分赴亲朋好友家报丧,通知下葬日期。

哭路:当收到亲人亡故的消息后,亡人已经出嫁的姐妹、女儿、侄女、孙女等要从自己家里一直哭回到事主家里。在哭路开始前,还有给家里的上辈如婆婆磕头报丧的仪式,上辈会准备黄纸和鞭炮,并派人陪同回娘家。因为边哭边走毕竟不怎么顺当,路程较远的,也没有那么多力气,很多人都是从自己家里出来哭出自己居住的村子,就不再哭了,直到快进入娘家的村子时再开始放声大哭。

入殓:当亲朋好友都到齐后,要给亡人穿上寿衣(大部分在去世时已经穿上),抬到棺材里入殓。棺材里面会撒入草木灰,一般要找七户人家的草木灰,并要象征性地付给这七户人家几毛钱。寿衣不能有扣子,如果有扣子,一定要摘下,但不能用剪刀等铁器剪掉。

送盘缠:亡故的第二天晚上,要给亡人“送盘缠”,也就是在十字路口焚烧黄纸和纸折的元宝等,祈愿亡人的灵魂顺利升天,遇到难题可以“花钱”打通关节,不会被恶鬼欺负。对于已经出嫁的女儿、侄女、孙女等,黄纸的重量有—个规定:必须是九斤四两。“九、四”大概是“救死”的谐音,寓有盼望亲人能够活过来的愿望。

三天和封口:亡故的第三天,亲朋好友会赶到事主家里进行祭奠。到晚上,要进行封口仪式:封死棺材的盖子。在封口前,亡人的大儿媳要端上一碗清水,给他“净面”:用棉花蘸上清水,擦拭脸部。擦一下,扔掉棉花,再用新棉花蘸水擦拭,反复若干次。剩下的清水,大儿媳还要喝下去。“净面”后进行遗容瞻仰,亲朋好友按顺时针的方向环绕棺材一周。在这个环节,忌讳泪水洒到遗体上,以确保亡人安心上路。

出殡:按照既定日期,亡故的第七天或第五天,亲朋好友会再次来到事主家里,一同参加出殡仪式。事主家里会搭建灵棚,摆上亡人遗像,遗像前再摆上五份馒头(每份五个)、五份荤菜、五份素菜,以及酒壶、酒杯,供人祭奠。灵棚前侧两边用白纸黑字书写“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等样式对联,横批一般是“当大事”或“祭之以礼”。出殡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三、四点钟,棺材安放到一架由十六人抬的“仪杠”上,男人们在仪杠前面,女人们跟在仪杠后面。这时候,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还要按照类别,推选一名主祭带领大家再次进行集体祭奠。祭奠的形式很复杂,有“二十四拜”“巧十三”等。

篇2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殡葬改革是对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思想和旧的丧葬习俗的挑战,是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应该说,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殡葬管理很重视。多次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议,研究殡葬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了“三沿五区”的坟墓整治工作,先后整治坟墓153穴,建立了一座经营性公墓(青山陵园),工作成效比较显著;出台了*县殡葬管理规定及实施意见,在长效管理上迈出了新步伐。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从全县这个层面来看,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发展还不平衡,距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思想层面看,主要存在三种倾向。一个是畏难情绪比较重。有的同志认为,殡葬风俗是几千年的传统,以前工作薄弱,形成现在这个局面了,现在改难度很大。对抓好殡葬整治工作的信心不足、士气不高。第二是无所谓倾向。有的同志对殡葬改革麻木不仁,认为摆一摆无所谓、放一放没关系,认为只要抓好项目、经济上去了就可以了。我看殡葬抓不上去,经济工作也不会抓得咋样,这也是对领导班子驾驭能力、统筹能力的一个检验。第三是应付倾向。不推不动,就是推了也是小动、不是大动。从工作层面看,主要存在三个不到位。一是宣传不到位。电视、网站宣传不够,尤其对先进典型没有宣传、对厚葬薄养的反面典型也没有曝光。乡镇殡葬改革标语也没有看到。事情想不到就做不到,少数地方就是想到了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宣传。实行殡葬改革,国家有条例、有规定,为什么不敢大张旗鼓地去宣传?二是力度不到位。招呼可能打了,但整治效果怎么样,不去问了。工作要么不抓,要抓就抓好。否则时间长了,你那个乡镇党委、政府一点威信都没有。三是措施不到位。有的乡镇遇到检查临时抱佛脚,搞点树遮一遮,树一枯坟墓就冒出来了。这是自己糊自己,不仅事情没有解决、还落了个弄虚作假的名声。从成效层面看,有二个差距。一个是进度上有差距。宏村镇、西递镇成效较为明显,其他乡镇动作缓慢,效果不明显,目前,除了“三沿五区”之外,其它地方还没有启动。到现在殡葬整治只完成40%,要在6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务十分艰巨。一个是治本上有差距。整治工作临时措施多,公益性公墓建设比较滞后,有些乡镇还停留在选址、规划的基础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殡葬整治作为一项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风俗革命,我们不仅要承认困难,更重要的是要敢于正视困难,攻坚破难,迎难而上。各乡镇及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从全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到,推行殡葬改革是构筑全国旅游经济强县,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体现执政为民理念,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抓好殡葬整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前一段整治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成效明显的乡镇,要克服松劲懈怠心理,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再上新台阶;工作暂时处于落后的乡镇,要破除畏难情绪,迎头赶上,坚决打赢殡葬管理专项整治这场硬仗,确保我县三年整治目标任务如期或提前完成。

二、精心组织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20*年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最后一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20*年度*县殡葬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县做好今年的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推进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请各乡镇各部门按照这次会议部署,对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加以组织实施。在整治中,要突出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专项整治的力度。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针对本地殡葬整治的形势和特点,有重点地做好工作,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专项整治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而不是简单走走过场,应付了之。鉴于殡葬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已经取得明显整治成效的乡镇,要在继续抓好整治的同时,重视加强整治的后续管理工作,严防整治反弹和回潮现象的发生。还没有取得实际效果的乡镇,除了要对“三沿五区”未整治的所有区域进行整治外,对虽已整治但没有达标的地方还要进行集中整改。整治的同时,还要做好公益性墓地规划以及今后的管理,切实解决好葬有去处的问题,严格按照不留坟头的这个要求,把环境整治好。

二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各乡镇要按照市里要求,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划出一块地方,进行合理规划,解决好有地方埋葬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并不是要求建那种设施完备的公墓,但要注重搞好绿化和美化,提倡建生态型、环保型公墓,坚决防止再次出现白化现象。要改变几千年的农村习俗,要做好工作,我认为没有一点强制手段是不行的。

三要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祭祀的新风尚。尤其是在清明、冬至期间,大力倡导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在祭祀时,采用献一束花、植一棵树、开家庭追思会或网上祭祀等文明节俭的方式祭拜故人,让科学文明的祭祀新风尚在古*大地逐步得到树立。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是加强社会事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地方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把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践充分表明,只要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真抓实干,任何困难就都是能够克服、可以战胜的。希望大家回去以后一定要引起重视,抓紧研究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负总责,分管领导要直接抓、具体抓。今天的会上,邵县长与各乡镇都签定了责任书,希望各乡镇不要把责任书当作一个形式,要考虑怎样把殡葬整治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内容,把殡葬整治责任怎么分解落实到基层,分解落实到村,切实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

二是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推进殡葬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措施。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宣传群众、依靠群众、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专项整治工作的全过程,注意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悬挂横幅、张贴标语、通告到村到户以及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殡葬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把宣传工作做到村、做到户,把整治通知书印发到每个人手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形成革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殡葬的强大声势,营造有利于推进殡葬整治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加大殡葬改革的执法力度。对殡葬改革工作,中央、省、市、县各级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凡是法律、法规、规章已经明确的,都要坚决执行,凡是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都要进行整改。在整治中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整治。

篇3

二、凡出现1例棺葬或套葬的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其住点国家工作人员给予罚款100元的经济处罚;出现2例或2例以上棺葬或套葬的所在单位住点国家工作人员给予扣除全年预算外工资300以上、500元以内的经济处罚。

三、凡属救助照顾对象的直系亲属出现棺葬或套葬的,除在7日内必须取尸火化外,属6种救助对象的、城乡低保对象的、享受农村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定期定量补助对象的,按照有关文件重新从严核实,如不符合条件取消其享受资格。属申请各类定补、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对象的,三牛肉不予审核、申报、审批。

四、从事民政工作的干部或职工,按照住点包块的责任范围,凡出现1例棺葬或套葬的,给予200元的经济处罚;出现2例棺葬或套葬的,给予扣除全年工资500元的经济处罚;出现2例以上棺葬或套葬的,调离民政部门,并降职使用。

五、经年度目标考核,凡火化率未达到100%、出现棺葬或套葬的实行一票否决。农村工作指导组、村、社区居委会,单位不能被评为红旗单位、文明单位、个人不能评为标兵、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或优秀公务员。并且分别给予党政正职500元、分管副职300元的经济处罚;凡火化率低于5‰且出现棺葬或套葬的、或出现2例以上棺葬或套葬的单位,列入当年的重管单位;凡连续2年纳入重管单位的,其党政正职和分管副职按有关程序进行罢免。

六、严禁制作和销售棺木。一经发现处以销售价格1—2倍的罚款,并且没收所有棺木。

七、提高殡葬服务质量。凡邾城街范围内死亡人员必须由街道统一指定的殡仪车统一运送。殡仪车运送价格必须按区物价局统一核定价格执行,实行一价收费制。如发现抬商价格或巧立名目收费,除没收全部超标收费外,处以超标收费3—5倍的罚款。如屡教不改仍要滥收费的,撤换殡仪服务员。

篇4

一、认清形势,增强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责任感。近日,省和吉林市相继召开会议,并下发了明传电报,要求进一步做好殡葬改革

工作,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彻底治理散埋乱葬和二次土葬,提高火化率,确保达到以上,月末,将对专项治理活动进行全面督查。我市对殡葬改革工作十分重视,要求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某年,全市的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克服困难,真抓实干,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完成了火化率指标,平坟深葬工作取得了历史上最好成果,清理整顿了殡仪服务市场,促进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个别乡镇还存在土葬问题较为突出,平坟深葬工作不够彻底,以及二次土葬等问题。为了解决好上述问题,全面加强殡葬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明确任务,全面把握殡葬改革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当前,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平坟深葬工作。凡在行政区域内的耕地、林地,城乡结合部,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水库、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铁路、公路、乡村道路两侧,工矿区和军事用地内的坟墓,一律在限期内平坟深葬或迁移至公墓内。此次平坟深葬工作要全面彻底,确保不再出现坟头。要对辖区内的花圈店、丧葬用品制作点进行检查清理,彻底捣毁制作、销售棺木和封建迷信用品的窝点,取缔擅自经营殡仪用品的单位和场所,从源头上遏制封建迷信势力抬头。要认真清理土葬,巩固提高火化率。各乡(镇)要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对未火化而土葬的遗体,一律进行起尸火化,要彻底纠正以罚代化的现象,要坚决制止骨灰装棺二次土葬现象,树立社会新风。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