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养殖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2: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山羊养殖技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山羊养殖技术

篇1

1 羊舍建造

羊舍的建造应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空气流通、朝南向阳处。要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畜禽场。根据各羊群的利用方式不同,建成8~10 m2的小圈,圈外的活动场地为圈内面积的2~3倍。羊舍的地面应高出舍外地面30 cm。地面做成水泥或砖铺地面均可(地面不要太光滑),以有利于粪便清扫和卫生消毒为宜。羊舍的高度一般为2.5~2.8 m,后墙不低于2 m,有些农户饲养的山羊量较少,圈的高度可适当低些。羊舍周围可以种植葫芦、丝瓜等藤蔓植物,以保证羊舍夏季遮荫,调节周围环境。羊场的生活区、生产区应分开并建有隔离舍[1-2]。

2 品种选择

要想养好羊,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农户的饲养管理技术、资金等情况而定。利辛县引进的山羊品种有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小尾寒羊等。但从近几年的生产情况看,仍以饲养当地黄淮白山羊和波尔山羊杂交羊效益最好。特别是黄淮白山羊,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率高,板皮优质。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提高,山羊肉需求量日趋增加,目前市场上活羊及羊肉销售良好。黄淮白山羊是地方优质品种,很适合当地农村饲养条件,饲养当地黄淮白山羊可以防止因引种带来新的疫病。笔者认为刚开始饲养山羊的农户应选择当地品种黄淮白山羊为宜。 本文由收集整理

3 饲养管理

当地饲养的山羊多以舍饲、半舍饲养殖。各类羊群都应有棚或舍,以避免阳光曝晒和大风冰雪的侵袭。注意羊群的日常饲养管理:一是早晚必须把羊舍打扫干净,保持羊舍的干燥,把羔羊、成年羊、怀孕母羊、种公羊分圈饲养。二是放牧时要有专人看管。放牧的时间,春季以5~7 h为宜,夏秋季以8~10 h为宜,羊群赶出圈之前要了解放牧的地方喷洒农药的情况,以免误食喷洒农药的青草,引起误食中毒造成经济损失。三是羊舍消毒。一定要将羊群全部赶出圈舍,进行空圈空舍消毒,应注意的是饲槽用具重新使用前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方可使用。圈舍、地面及饲槽用具消毒用10%~20%生石灰水,也可用干石灰、草木灰撒于地面消毒。如用烧碱、百毒杀等药剂,应避免与羊体接触。四是严禁饲喂霉变饲料,每天饲喂精料时,详细查看饲料是否霉变,放置的饲料是否被污染及其他不宜继续使用的情况,若发现饲料霉变及时丢弃。五是注意饮水卫生。要让羊每天自由饮水1~2次,饮水以清洁的自来水、井水、河水为宜,为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适当补充食盐,补充量:成羊每天7~10 g/只,羔羊每天3~5 g/只。六是备足冬季所需的草料,可以饲用的农作物秸秆主要是豆秸、花生秧、玉米秸秆、红芋秧、干青草和无毒的干树叶等。为避免冬季维生素缺乏,适当喂些胡萝卜、大白菜叶。七是定期驱虫。羊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体外寄生虫,使羊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严重的可造成羊只死亡,根据寄生虫流行情况,春、秋季用虫克星各驱虫1次,用量为0.3 mg/kg。冬季可用0.5%~1.0%敌百虫溶液驱虫1次。八是适时出栏,把握好出栏时机,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出栏。育肥羊最好选择在入冬掉膘前出栏或屠宰,以提高养殖效益。九是饲养过程中不使用违禁兽药,保证肉产品质量安全。

4 疫病防控

篇2

富平县是全国奶山羊基地县,奶山羊养殖规模大,数量多,奶山羊因其投资小、见效快,经济利润可观,非常适宜大多数农户养殖,2015年富平县的羊奶平均售价为每千克5元,而农户养殖一只奶山羊可以产奶600千克,除去成本,农户可得净收入2300元。奶山羊产业已成为富平县的特色支柱产业。“三分遗传,七分饲养”,奶山羊的生产性能的发挥与饲养管理息息相关,因此提高奶山羊饲养管理水平,可以充分发挥奶山羊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户养殖效益。

1羔羊的饲养管理

首先是吃足初乳,过好成活关。羔羊在30分钟内必须要进食初乳,随后也要继续吃足初乳,也就是进食母羊分娩之后一周之内分泌出的乳汁。这是因为初乳营养价值非常高,并含有镁盐与抗体,有抗病、助消化、清泻作用,可以增强羔羊的成活率与体质[1]。其次是吃好常乳,过好增重关。常乳指的是母羊在分娩一周以后所分泌的乳汁。羔羊随母羊自然哺乳。要防止大欺小,强欺弱。对弱羔要实行人工哺乳,做到定时(每天4~6次)、定质(奶新鲜卫生、无污染、加热前过滤)、定温(38℃~42℃)。以此可以保证羔羊充足进食常乳。三是适时补饲,过好断奶关。这个阶段是奶、草、料交替进行阶段,为了保证羔羊能够茁壮成长,必须要早吃草料,对刚下产10~15日龄的羔羊,需要训练其自行采食牧草与嫩叶,来加速唾液分泌与胃肠消化功能[2]。在20日龄时,需要补充精料、混合精料应含20%的蛋白质,少量粗纤维以及1%的骨粉与食盐等微量元素,每天加喂20克的混合精料,调成干湿状态,或与青草混喂,或单独喂食。30日龄时,应当喂食40克拌料,40日龄,喂食80克拌料。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少喂勤添、营养搭配的饲养原则。随着羔羊采食能力与生长能力不断提高,应当减少母羊哺乳的次数,或者采取间断母子分离的措施,来逐渐度过断奶的过度期。羔羊一般应在2个月左右,可以进食70~80克混合精料时断奶[3]。断奶之后的羔羊,应当分圈饲养,根据羔羊体况重点培育。同时哺乳期羔羊加强运动,并且要注意保持羊圈的环境卫生、保持干燥通风、密度适中,厚垫褥草。注意适时修蹄,防止四肢变形。

2青年奶山羊饲养技术

对于4~8月龄的青年奶山羊,这一阶段是羊只性成熟,体成熟时期,要保证羊只有充足优质的饲草饲料,每天补料250克精料,还要添加青草、干草或者青贮料等。饲养人员需要每天对羊圈进行清扫,频率为1~2次。每个月要对羊圈进行1~2次的消毒工作。平时注意羊圈的卫生、保持干燥、通风与适宜的温度,勤换垫草。

3母羊饲养技术

对于空怀阶段的母羊,饲养人员应当加强抓膘复壮,以便为配种与妊娠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在妊娠前的3个月内,营养饲料的喂食量与空怀期保持一致。妊娠之后的2个月需要充足的营养,并且大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4]。与此同时要看管母羊不要受到撞击、拥挤或者滑倒,更不能进食冰冷、变质的饲料。最后还要做好母羊的防疫保健工作。

4种公羊的饲养技术

饲养人员应当在平日喂食中多添加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矿物质元素丰富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同时要保证公羊的运动量,以促进公羊健壮成长。并且要注意加强对种公羊的养殖管理,尽量与母羊分离开来,避免乱现象发生。配种阶段的种公羊食欲较差,不愿意进食草料。饲养人员应当在早上与晚上补充适度的草料,并添加2%~3%的石粉或者骨料。并且这个阶段的种公羊性格冲动暴躁,容易互相角斗致使伤残或死亡,因此要单独圈养。平时要多放牧,定期修蹄、刷拭,还要注意性格的训练,使其温顺,易于管理。最后要按照计划对种公羊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5结语

奶山羊的经济利润非常可观,而且是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产业。陕西省富平县在奶山羊饲养中,已形成独特的饲养模式,在养殖奶山羊的过程当中,采用分阶段的饲养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奶山羊的成活率和健康程度,提高奶山羊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林宛,肖喜东.奶山羊不同饲养阶段的养殖技术[J].今日畜牧兽医,2014,11:59-60.

[2]陶令,李栋,尹青鹏.奶山羊不同饲养阶段的养殖技术[J].农家顾问,2015,02:108.

篇3

1.肉山羊的生物学特性

肉山羊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一是活动能力很强,喜登高;二是食性广,消化力强,喜食树叶嫩枝;三是抗病力及对蚊蝇骚扰的抵抗力强;四是喜欢干燥、爱清洁、合群性强;五是好斗,易驯养;六是早熟、多胎多产。

2.肉山羊的社群生态结构

山羊的自然组群有两种,一种是同期(批)购入的山羊基本上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不论来源、年龄、性别,以一强壮的母羊为首领;另一种是以母系繁育后代组成一个生态群,以始祖母羊或年龄较大、体格健壮的母羊为首领。

二、肉山羊的饲料与饲养管理

肉山羊能充分利用粗纤维饲料,但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仍需注意平衡。要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能满足需要。肉山羊对蛋白质的要求不高。在矿物质中,食盐供给最为重要。肉山羊可利用的饲料分为青绿饲料、多叶饲料、精饲料、矿物质饲料及其他饲料。在饲养管理中,要经常检查山羊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物质缺乏,对于妊娠后期母羊和羔羊更应加以注意。防止采食霉烂的饲草、毒草和喷洒过农药的牧草。不能饮用污水,从而减少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羊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若是长期圈养,要让山羊有适当的运动。

三、肉山羊的营养

肉山羊的营养需要量=维持身体运转需要+生长需要+泌乳需要+胎儿形成需要+运动能量需要。

1.母羊配种前的营养需要

母羊在配种前6~7周需要获取优良的日粮营养,每天摄入干物质的量应达体重的5%左右,这样有增加泌乳量、养好羔羊尽早恢复母羊配种体况、满足再次配种怀孕需要的重要作用。

2.母羊怀孕期的营养需要

母羊在怀孕的第二个月,营养需要稍高于空怀期。第三个月以后,随羔羊体重的迅速增加其营养也需要增加,这时候母羊每天摄入的干物质量应达到体重的3.5%~4.0%才能满足其需要。

3.母羊泌乳期的营养需要

母羊最高泌乳期营养需要大约为空怀时期的3倍,靠增加营养来满足这种需要是根本不可能的,尤其是母羊泌乳期到30天左右,需要提高补饲的生产效果。一是黄豆不要单一喂养,应同玉米等能量饲料配合饲喂;二是玉米投喂的方式,以整粒玉米生喂较好,可保持母羊在同等生产力情况下降低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4.羔羊的营养需要

初乳可增强羔羊对疫病的抵抗力。所以,尽快吃到、吃好初乳以获得足够的能量,才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山羊乳的能量来自于乳糖、酪蛋白质和乳脂,首先供给能量的是乳脂、乳糖。羔羊吃到足够乳汁,才能满足其对能量的需求。羔羊对蛋白质需求量变化很大,且各时期的需求水平不同。1月龄时日粮中所需的蛋白质含量为16%~18%,以后逐渐降低,到成年时为12%。

四、肉山羊选种与繁殖

肉山羊选种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市场的羊种需求、羊种引入成本和引种是否方便等情况而定,不可盲目行事。选种应坚持看祖先、看本身、看后代。种公羊的品质对整个生产羊群的品质影响很大。应选择在多胞胎、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生殖器发育良好、雄性特征明显的羊羔中去选择种公羊。选择种母羊应从多胞胎、外貌结构和生殖器官发育明显的羊羔中去选择种母羊。

篇4

二是对出生羔羊身体发育正常、心脏跳动但没有呼吸的假死羔及时处理。方法是提起羔羊两后肢,使羔羊悬空并拍其背、胸部,两手分别握住羔羊的前后肢,向前后慢慢活动;让羔羊平卧,用两手有节律地推压胸部两侧;往鼻腔内吹气。短时假死的羔羊,经过及时处理,一般都能复苏。

三是羔羊出生后,对产房要定时消毒,尽量保持室温恒定,随时观察母子情况,对出现病症的及时治疗。产后母羊的护理也要注意三点:产后母羊非常疲劳,身体抵抗力减弱,生殖器官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先让它安静的休息一会儿,胎衣排出后,换上清洁、柔软的垫草,用温肥皂水把母羊外、、尾根、后躯等被污染的部位擦洗干净,防止引起产道和生殖器官的疾病感染。产后母羊要注意保温、防潮,保持圈舍卫生,特别要防贼风。

产后的母羊因脱水过多,口干渴,产后1 小时左右,喂些温盐水,有条件喂些豆浆水或小米粥更好。补给一些优质青干草、饲料和精料。一般3~5 天后,逐渐增加精料,粗饲料恢复到产前正常的饲养管理,在羊舍周围近处放牧、运动,开始时不宜太长,一小时左右即可。

经助产时间较长,产道刺激严重的母羊,外涂些碘甘油,产道用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肌肉注射70~100 万单位青霉素,预防生殖器官炎症。

⑥羔羊培育

早期生长发育直接影响羊只一生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羔羊的培育阶段应注意哪些以下几点:羔羊出生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阶段:哺乳期和离乳期。

哺乳期一般60~75 天,最多不超过90 天。出生后一个月内的羔羊,主要依靠母乳为生,一般两周内体重可达初生重的一倍以上,奶达不到要采取措施,一要从营养角度提高母羊的泌乳量,二要进行人工哺乳。羔羊出生10~15 天后,开始训练采食能力,从饲草中选择色绿、味香、优质的干草吊到栏杆上,让羔羊自由叼食。一般经过一周的训练,可初步形成采食饲草的习惯。同时,把豆米、大豆等用锅炒香酥后粉碎,撒在食槽内,任羔羊自由采食;有条件可把胡萝卜丝与精料拌在一起,有少至多,加到羔羊互相抢食时,即可转到全群喂饲的阶段。同时要注意定时、定量,适当增加舍内外运动,防止引起消化不良。1 月龄内每天补饲精料50~75 克,优质干草75~100 克;1~2 月龄精料75~100 克,干草100~200 克;3~4 月龄精料125~150 克,干草200~250 克,青贮100~150 克。精料一般玉米、豆饼、麦麸按5∶3∶15,其余5%为食盐、骨粉、贝壳粉等,盐占精料0.5%~1%,骨粉1%~2%,贝壳粉2%。

羔羊生后7~10 天,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让羔羊到舍外自由活动晒太阳;20 日龄后,天气好时,把羔羊赶到羊舍附近的草地放牧,30~40 分钟为宜,最长不要超过1 小时。

放牧最好采取母子分群,有利于母羊的恢复和羔羊生长;羊数量小的户,可以几户把母羊组群,羔羊组群,分别联合放牧。放牧时不要让羔羊卧在草地上防止着凉。

离乳期:羔羊2 个月到2 个半月时,实行断奶,断奶后这段时间称离乳期。

断奶一方面可使母羊早日恢复体况,早,早配种;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羔羊独立生活能力。断奶方法:一是多天逐渐断奶,白天分开夜间母子见面,到3 天见一面,到最后断奶;二是分批断奶,根据羔羊生长情况,发育好的早断,发育差的晚断。断奶期间,母羊要停止喂青贮和饲料,母羊膨大时,要每天人工排乳一次,不要挤得太干净,挤到不膨大为止。羔羊断奶后,实行公、母羊分群,转到育成羊阶段。

六、饲养管理

1.公羊的饲养管理

绒山羊的产绒量、繁殖力、羔羊成活率等生长性能,都与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种公羊要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以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旺盛为原则,过肥过瘦都影响配种。种公羊基本原则是单独组群,常年放牧,在不同生理时期补饲不同标准的精粗饲料。非配种期的饲养,这一时期有10 个月的时间,经过青草期和枯草期,这阶段的膘情关系到配种期的配种能力和品质。要坚持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原则。

配种恢复阶段:一般12 月至次年的1 月,经过两个月的配种,体力消耗很大,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草地草少,又要抵抗寒冷,因此要注意:按照配种期饲养标准逐步减少精料量,不能立即停喂,延长放牧时间,使公羊充分采食,收牧后要精心补饲。2 月到8 月这个时期有7 个月左右,从冬到春到夏,气温变化大。冬春季节要保持中上等体况,保持增重不能掉膘。一是保证放牧,一般每天6~8 小时,7~8 公里。二是保证补饲,每天喂0.4 公斤左右的混合精料;1~1.5 公斤的青贮和1 公斤左右优质干草;0.4 公斤左右的胡萝卜。青草期的晚春和夏季,放牧时间8~10 小时,里程8~10 公里,每天补混合精料0.3 公斤左右。

配种预备期:这段时间大体在9 月至10 月中旬。放牧每天10 小时以上,里程在10 公里以上。补饲按配种期喂量的60%~70%给料,逐步增加到配种期的供给量。同时要进行公羊排精训练,开始每周一次,配种前1 个月,每周1~2 次,最后两周隔日1 次。通过对每次品质的检查,分析调整营养和管理,提高品质。

配种期:在不同的地方,时间为10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两个月的时间。配种期除放牧外,每日补混合精料1.2~1.4 公斤,苜蓿干草2 公斤,胡萝卜、南瓜等饲料0.5~1.5 公斤,牛奶0.5~1 公斤,鸡蛋2~4 个,骨粉10克,食盐15~20 克。精料分早、中、晚三次饲喂,早、午可少喂些,晚上多喂些。

舍饲的种公羊除保证补饲外,更重要的是每天保证运动8 公里左右,在非配种期每只每日喂优质干草2~2.5 公斤,饲料1~1.5 公斤,混合精料0.8~1.2 公斤;在配种期,每日喂青绿饲料1~1.3 公斤,混合精料1~1.5 公斤,鸡蛋2~3 个,牛奶1~2 公斤,适当采食一些优质干草。

配种期种公羊不爱吃干草,补饲青割饲草为宜。种公羊要单独放牧和补饲,不可公母混养,对配种期的公羊更应远离母羊舍,要单独饲养,减少母羊和公羊之间互相干扰。对当年的公羊和成年公羊也要分开饲养,以免互相爬跨,影响发育。注意公羊的角根、包皮、周围有无带勾刺的挂物附着,发现后要及时清除,避免破后寄生蝇蛆或感染化脓。对蹄型不正的要及时修蹄。

除放牧外,每次采精或配种前1~2 小时,对公羊进行快步驱赶的纯运动,一般在40 分钟内走完3 公里。

2.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一年中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从时间上看,各占3~4 个月、5 个月、和3~4 个月。

空怀期:此时羔羊已离乳,又处青草季节,将母羊安排到最好的草场放牧,基本可满足母羊恢复身体的营养。对离乳较晚、初产和个别疲弱的母羊在配种前1~1.5 个月实行短期优饲,一是延长放牧时间;二是适当补些精料,达到满膘配种。在这段时间内体重可增加18~22 公斤。

妊娠期:母羊妊娠一般分为两期,前三个月为妊娠前期,最后两个月为妊娠后期。

妊娠前期母羊体质较好,胎儿生长发育较慢,在坚持放牧的情况下,收牧后补饲1 公斤干草或0.1~1 公斤青贮,不用补饲精料。随着天气变冷,放牧采食量减少,胎儿发育加快,每天补干草1.5 公斤和青贮1.5 公斤,精料0.15~0.2 公斤。

妊娠后期,母羊在这段时间胎儿发育快,90%的体重都是在这段时间生长的,这段营养的好坏对羔羊的生后和母羊的泌乳能力影响非常大,这是母羊管理重要的阶段。放牧要保证每天6 小时以上,游走里程5~6公里;精料每天0.3~0.4 公斤;优质干草、豆科牧草、树叶等2 公斤,青贮1~1.5 公斤,胡萝卜0.5 公斤,有条件的在产羔前两周饮豆汁水,有利于母羊产后泌乳和羔羊发育。

在母羊妊娠期间,管理的重点就是保胎。注意不要让羊吃霜草或霉变饲料,不饮冰渣水,羊群在出牧、收牧、饮水补饲时要慢、稳,避免羊群受惊,防止拥挤、滑跌、严防跳沟、跳崖,应在比较平坦的草地放牧,羊舍要保持干燥、温暖、通风。哺乳期:母羊产羔后前两个月为哺乳前期,后期两个月为哺乳后期。

哺乳前期特别是前1 个月,羔羊的生长发育主要靠母乳。单羔母羊每天补精料0.25~0.35 公斤,青贮1.5~2.0 公斤,豆科干草0.5~1.0 公斤,其它干草1.0~1.5公斤,胡萝卜0.4~0.5 公斤。

哺乳后期比前期降低20%~25%,根据季节变换要经常检查母羊和泌乳情况,调整饲料喂量。羔羊2 月龄后,胃肠功能已趋于完善,可以大量利用青草及粉碎精料,不再主要靠母乳;这时的母羊泌乳能力也渐趋下降,又到了春季放牧青草阶段,要减少母羊的精料量或停喂精料,尤其在断奶前7~10 天更重要。

3.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育成羊是指羔羊断奶后到第一次配种前的羊只,即4~18 月龄。羊的一生早期生长尤为重要,那么断奶前是第一阶段,这段就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影响一生的生产性能。如果发育不好,会造成高腿,身窄体小、产绒量低、繁殖性能差。羔羊断奶后正值夏季,草场较好,由于刚刚离开母羊,易东奔西跑,不安心吃草。这时一是要公、母羊分群;放牧要上午早出早归,中午休息,下午晚出晚归;训练羊顶雨吃草,小雨顶着放,雨停立即放,雨大不能放牧时,要及时补饲青饲料和精料;不要让羊饮脏水;及时驱虫;二是断奶后再补饲精料20~30 天。这段时间大约有3 个月左右。

晚秋和初冬阶段有3 个月左右。这段时间放牧时防止“跑秋青”,每天不少于6~8 小时的放牧;放牧时选择好草地,低矮草地,草地质量差的,要补充青贮,干草和块根饲料。要把饮水和啖盐搞好。此时从管理上做好青贮饲料,以备过冬之用。

冬季五个月时间较长,是当年羔羊的第一次越冬,以补饲为主,放牧为辅。在天气最冷的12 月、1 月和气温、草质变化最大的4 月补饲最好的草、精料和青贮。每天补精料0.2~0.3 公斤,喂一次夜草。白天放牧每天5~6 公里,时间5~6 小时,注意羊舍的保温。晚春放牧期到转群前两个月时间,由舍饲逐步过度到青草期。如气温低,草长势差,羊体质弱,要坚持舍饲,直到牧草长到羊能吃饱再放;放牧时控制跑青,控制游走,增加采食时间。

对于羯羊,要注意是羊群结构以母羊为主,控制羯羊比例,利用年限最长到4 岁,而后育肥屠宰。

4.绒山羊全舍饲、半舍饲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