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2: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英语专业毕业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英语专业毕业总结

篇1

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不景气,今年的就业形势虽较之前比较乐观,但仍有不少毕业生选择了创业。创业不再是就业不成功的后备选项,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一种时尚。80后的毕业生,有冒险精神,似乎比前人更喜欢做自己的老板,加上扎实的知识基础,希望在这个活跃的市场分到一份“蛋糕”;与此同时,国家出台很多相关政策,给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优惠和支持,这就更加激励了大学毕业生去创业。但是创业并不是想想就可以着手进行的,它需要经过周密的思考并从各方面做好准备。《南方日报》2010年10月15日有题为《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3%与美国20%成功率有7倍差距,低成功率重创大学生创业积极性》的文章,指出大学生创业的尴尬状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此课题的意义。

本文主要进行了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分析,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我们采取了人物采访和名人创业经历分析两种方式。

一、人物采访

本课题采访了15位英语专业毕业生创业成功人士,其中包括毕业多年在上海开办翻译公司的陈女士、2010年毕业并回乡在IT行业创业的牛先生、在长沙大学城内开办饮食连锁店的谢先生等。

人物采访采取问答方式,记录方式主要为录音。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对受访者提出的问题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加入一些与受访者自身相符的问题。问题的设计主要分成五大块:(1)对国家出台的相关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政策的了解和看法;(2)影响英语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因素;(3)英语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所需的条件;(4)设想中的自主创业情况和实际创业情况(包括创业地域、行业以及合伙人的选择等)。为了使采访更具有实用性,在采访中比较注重的方面是影响英语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和创业需要做的准备。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首先,是受访者讲述创业经历;其次,我们提出相关问题。如什么是创业、采取的何种创业形式、创业前后的创业观的变化、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创业优势,使整个采访衔接自然,从而使受访者更容易进入采访状态,在采访接近尾声时,我们会提议受访者给有志于创业的英语专业学生一些建议,使受访者的意见得到较全面地表达。

人物采访所总结得出的创业模式为:(1)积累社会经历;(2)培养兴趣;(3)选择创业行业;(4)进行创业前期准备;(5)创业。

下面,就以上创业模式涉及到的主要方面分别介绍。

(1)积累社会经历

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创业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们是否有足够的经验,这种经验可以是读书期间兼职的经验,也可以是自己做小本生意的经营经验。受访者均表示创业要早做准备,去社会积累经验。同时也强调不能丢下专业,最好是找与专业相关的兼职来积累社会经验。

(2)兴趣的培养和创业行业的选择

对于创业者,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于英语专业的创业者,很好的一点是英语专业对我们思维的限制相对较小,我们可以接触到几乎各个行业,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当然,自己的兴趣必须要有发展前景。

(3)创业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包括可行性分析、行业的选择、合伙人的选择、地域的选择等,这一阶段要将创业进行一个比较细致的规划。

对于合伙人的选择,要根据自身及行业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如果选择创业的行业是技术支持型的,最好是选择能进行技术支持的同伴。受访者表示,在大学读书期间,要尽可能多的参加一些校内外活动,结识更多的人,不管是对于创业还是就业来说,人脉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创业地域的选择,受访者有不同意见。有受访者认为,初次创业应该选择在熟悉的地区;也有受访者表示地域的选择应取决于产品的类型,应根据市场定位。选择好地域后,可以在此处进行一段时间的打工或者蹲点调查,打工的行业最好是与创业行业相近的,蹲点调查包括该地区大概的人流量、潜在客户的计算以及类似行业在该区域的寿命等。

(4)创业

政府加大了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包括政策优惠、贷款等方面,学校也加大了对创业方面的支持力度,各种社团、讲座以及创业基地的建立就是一种表现。创业者在进行创业前一定要认真了解这些优惠政策等。

关于创业规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修改。在创业前期进行的创业规划,因未受到创业实践的检测,肯定会有不妥当的地方,且创业的情况变化快,因而要不断修改。

当然,受访者也指出了现阶段影响英语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一些因素:

首先,是国家的政策优惠和学校的创业教育。有受访者表示未利用到国家的鼓励支持措施,一个原因是这些鼓励支持措施只针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不针对在校大学生或者工作之后再进行创业的人;另一个原因是政府支持的贷款额度小,且流程麻烦。对于学校的鼓励支持措施,受访者表示还有待加强,学校的创业氛围不够浓厚,且缺乏比较系统而有效的机构进行创业教育。

其次,另一个制约因素是英语专业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问题。英语专业毕业生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管理是关键。管理最大的作用是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同时让他们保持一个的共同奋斗目标,这也是分工协作的具体表现。要想成功创业,必须要有相关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这个可以通过自己阅读相关管理方面的书籍,也可以通过实习等途径观摩其他公司的管理模式来进行借鉴。

最后,受访者还提到了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从而达到不断发展”的问题。有受访者提到创业者一定会交“学费”,“学费”可以是时间,可以是金钱,或者两者都是。用金钱来交“学费”指花钱去积累相关社会经验;以时间交“学费”主要是针对那些通过工作来积累经验的人,这也是大部分创业者选择的方式。这两种不同的“交学费”方法实际上就是两种创业途径。

二、名人创业经历分析

采访中的受访者并不是众所周知的公众人物,为了保证课题的公正性,我们进行了网络以及书本知识的信息收集,还参加了数位成功人士的讲座,了解到了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创业经历。基于他们的成功创业,总结出切合实际的现实创业模式,并通过对熊晓鸽、俞敏洪、马云和黄智勇这四位成功创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创业历程、创业心得和对大学生创业意见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他们从英语专业毕业后是通过何种道路最终走上了自主创业并取得成功的方法和经验。

总结他们的创业成功途径,可以得出一套创业成功模式:(1)创业之前要有工作经验;(2)成功创业需要有发展空间、有创意的项目及良好的创业团队;(3)投资方向主要有三大领域:TMT、创新且能持续快速成长的传统行业和新能源行业;(4)投资方式。苦心经营、逐步扩大规模;向银行贷款,或通过其他方式融资;寻求风险投资;(5)适合做创业合伙人的人有同学(同学之间没有利益基础)、曾共事多年的伙伴、曾一起创过业的人(最好一起失败过);(6)要有良好的心态。这与人物采访所得出的成功模式不谋而合:此处第一点工作经验即“积累社会经验”,第二和第三点为“培养兴趣”和“选择创业行业”,第四和第五点为“创业前期准备”。

与此同时,我们总结出阻碍大学毕业生包括英语专业毕业生创业的因素包括:(1)大学课程设置落后,缺乏实践性的人才;(2)大学生本身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对于真正进入市场后的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处理没有经验;(3)大学生就业心态浮躁,追求不明确。(4)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未来规划不够。

虽然大学生创业很困难,但是熊晓鸽、俞敏洪、马云和黄智勇还是鼓励大学生创业,并提出了很宝贵的建议,包括:(1)普及创业教育;(2)大学生就业应该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不能盲目创业,也不能盲目涌向大城市;(3)提前规划自己的未来,并根据自己未来创业的方向来择业;(4)多了解国家政策上的相应鼓励支持措施,同时善于利用学校对创业的支持;(5)社会要相信并且支持80后、90后。

三、结语

总结人物采访和名人创业经历分析的结果,创业模式为:积累社会经验找到自己的兴趣决定创业行业进行一系列的前期规划和准备创业。

英语专业毕业生现在自主创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同时,创业成功人士很看好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相信只要英语专业学生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提早规划自己的未来,根据自己的规划着重锻炼自己相关方面的能力、增加相关方面的知识,不管是日后自主创业还是就业,都将会有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茜,王靖.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3%与美国20%成功率有7倍差距低成功率重创大学生创业积极性 全社会扶助大学生成功创业氛围形成.南方日报,2010-10-15.

[2]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0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的演讲.2010.

篇2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进一步深化,市场需要大批既懂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人才。自2000年以来,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都争相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了大批商务英语人才。然而,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并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未能在相应岗位就业和社会所需人才又短缺之间的矛盾呢?高校培养的很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并不合格,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导致了人才表面过剩而实质短缺的现象。如何提高高职商务英语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目前对于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已开展不少研究。王素芬(2011)曾针对用人单位需求总结:一是毕业生掌握良好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这些学生具有较好的商务交际与沟通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也就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蔡学梅(2011)曾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一文中总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尤其动手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同时,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从业资格证书和相关证书不可忽视。笔者一直从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总结出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一)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没有掌握相关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本身就强调重视理论,强化实践。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缺乏刻苦专研知识和技能的精神,在学习方面有很强的畏难情绪。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多数数学底子较差,而在进出口业务操作中,涉及不少计算。这一部分,教学进行特别困难。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少都出现基础理论不扎实,也没有掌握相关专业技能。

(二)缺乏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无法上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3月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个必须有职业资格证才能进入的行业。目前,外贸行业学生可以拿的职业资格证书也不少,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等。这些职业资格证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努力获得。毕业时,这些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就业的敲门砖之一。

(三)缺乏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谢辉在《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总结三个表现:一是缺乏奉献精神;二是缺乏诚信;三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我院在组织大一学生参加为期三周的暑期专业见习时,不少同学因为天气热,路程比较远等借口,不愿意完成专业见习任务。

(四)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也不知道在校期间积累工作经验,有意识朝着自己梦想的工作岗位努力。目前主要呈现以下两种情况:家庭环境好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习惯于家庭或者学校安排,就业意识不强;而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就业观念相对保守,有很强的求稳意识。对于就职单位的选择仍然停留在进国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深入基层就业(谢辉,2011)。

二、如何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

(一)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

根据高职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紧跟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瞄准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找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定位,制订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具有较高的商务英语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专业技能,能够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商务英语、商务文秘等领域熟练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适应“1+2N”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结合学院“1+2N”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调整相应课程开设和课程分配。学院“1+2N”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实施“双证”教育。“1+2N”人才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取得一个专业毕业证书、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和多个基本素质培训合格证书(英语、计算机等),挖掘并拓展学、研、产、训的合作空间,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劲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置中,课证结合,把职业技能课程融入考证中,通过考职业资格证来促进教学。例如,学生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参加全国外贸业务员考试。通过分析,全国外贸业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贸易法、商务英语等。这些内容都融入所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贸易法、商务英语课程。同时,通过考证,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掌握更扎实。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比较多,外贸行业主要有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而英语培训行业有英语教师资格证等。有侧重性选择基础和重要岗位作为教学内容纳入课程。同时尊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不强制取得哪一种职业资格证书,但是要求毕业时,至少有两个职业资格证书。

篇3

摘要:根据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本文总结出影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学校方面,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帮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方面,需调整就业期望值,夯实专业基础,增加知识储备。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英语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12—02

收稿日期:2014—01—10

作者简介:解靓(1981— ),女,河南郑州人。南阳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分析

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可以为增强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提供正确的导向,进而更有力地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以河北省某高校英语专业为例,2011年,该专业毕业生90人,其中78人就业,就业率86.67%,8人考取研究生;2012年,该专业毕业生127人,其中108人就业,就业率85.03%,17人考取研究生;2013年,该专业毕业生121人,其中106人就业,就业率87.60%,7人考取研究生。如果除去考研人数,该高校英语专业2011~2013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5.12%、98.18%、92.98%。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该专业近三年来的总就业率虽然比较乐观,但其中灵活就业率分别为88.98%、88.76%、89.74%,由此可见,除去灵活就业,英语专业的稳定就业比例是非常低的。

二、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英语专业过热,就业市场拥挤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英语在我国各个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成为热门专业,我国从幼儿园开始就开设了英语课,社会的过度关注直接导致英语专业过热。基于此,高校不断扩招,几乎各类高校都设置了英语专业,使得英语人才的供给量迅速增加。此外,随着社会英语教育水平和培训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和社会人员都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再加上海归人员,英语就业市场的压力逐渐增大,英语专业人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二)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英语专业在培养目标和方式上存在一个很明显的弊端:重视英语语言学习本身,忽视其他知识能力,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均衡,难以应对实际工作。以英语翻译为例,我国学生普遍缺乏外国文化素养,充当的仅仅是翻译机器,但两国文字之间的相互转换不单单是华而不实的“字斟句酌”,更重要的是要以深厚的两国文化素养作为基础。因此,英语教学不但要强化外国文化学习,更应该注重中国文化的教育,如果我们培养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只精通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和历史情况,却不了解本国的文化和历史,就如同培养了一个外国人,很难代表我国进行国际对话。

(三)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英语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较高,加上以往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外向型企业和大中型城市,工资待遇相对较高,直接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此外,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出国和到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工作是很多毕业生心目中的“体面工作”,这种择业观不仅让他们在择业过程中走进了追求功利、求闲怕苦、虚荣攀比、一步到位等就业误区,更让他们陷入择业面过于狭窄的尴尬局面,最终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四)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我国,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而且,英语课得到了各级学校的高度重视,英语已经逐渐从一门“专业”回归到了“工具”。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从一定程度上挤压了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此外,英语专业毕业生知识面较为狭窄,除了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强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外,其他方面所知甚少,缺乏除语言技能以外、能与职位匹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就业时并不具备优势。有些用人企业甚至指责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流利、头脑空空。

(五)毕业生自身专业素质欠缺

一些高校盲目扩招,师资条件和硬件水平没有保障,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不高。据调查,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四级、八级测试的合格率只有40%左右,大部分学生无法胜任连续传译和同声传译方面的工作,甚至有些学生进行双语商务会话都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社会有需求,毕业生恐怕也很难胜任用人单位希望他们承担的工作。

三、提升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一)不断调整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方式

高校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这才是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治本之策”。将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转变,比如增加口语、翻译方面的课时;增加与中国语言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加强公函写作、经济商业、机械电子科技等专业技巧和术语的学习;尝试与本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培养双向人才。

(二)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英语专业毕业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如今,用人单位十分注重员工的职业操守,例如,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实干精神等等。此外,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更要加强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这都需要高校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高校需要开设更实用的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从新生入校开始,全面地开展职业测评、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训练、专家指导和面试技巧培训,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和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制订学习、生活目标,理性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避免就业时出现“临时抱佛脚”的尴尬局面,帮助毕业生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

(四)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期望值过高是造成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因此,要不断地进行就业指导,甚至是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很多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只看重眼前利益,追求功利,求闲怕苦,虚荣攀比,想一步到位,不知“厚积而薄发”的道理。因此,要向毕业生灌输“骑驴找马”、“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路,在小公司、小企业积攒工作经验,待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社会经验不断提升后再谋求更好的出路。

(五)夯实专业基础,增加自身知识储备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在写作、商务会话、连续传译和同声传译等方面下工夫。不但要重视专业四、八级考试,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多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让自己了解职场、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从实践中发现自己欠缺什么,进而在学校弥补这些不足;从实践中得知社会需要什么,在学校进行再学习。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为走上就业市场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结束语

在就业竞争不断激烈的今天,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就业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更需要“亮剑”精神,面对困难时能多一些勇气,多一些信心,敢于“亮剑”,善于“亮剑”,发扬“明知不敌也要‘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主动“亮剑”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吴菲.我国外语学科发展的约束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

[2]高桂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篇4

毕业论文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学生取得毕业资格、获得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为了更好地规范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与指导,我们以长春师范学院英语专业2009届学生

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及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的设置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并未规定高校是否需要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因此鲜有高校把毕业论文写作纳入教学计划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能力,并且培养其独立思考、探索的科研能力。我校2009―2011三年开设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笔者仅以此为基础得出一些经验:

1.课时安排

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二年级与三年级开设写作课时,教师可以渗透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写学期论文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把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与教师单独指导相结合。

2.教学内容

毕业论文写作课往往涉及如下内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文献检索、写作技巧、专题写作、研究方法、论文格式、论文修改、常见错误评析、论文答辩及注意事项等。近年来,我国出版了很多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专著与教材,但考虑到此门课程的实用性及学时的局限性等因素,任课教师需要自行选择与整理,总结出适合所教学生学习程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清晰地掌握论文写作要领。

3.教学方法

此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形式应该是教师讲授与学生操练相结合。教师讲完每章节内容后,布置相关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之后再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或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评价与修正。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优秀论文与问题论文供学生参考、借鉴,让学生从评论者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讲解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下一步的工作,通过实践又能使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4.考核办法

本课程以考核学生的平时任务完成为主,辅以期末考试考查理论知识及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平时的任务形式包括小组活动、资料搜集、实验设计等,而期末考试可以以开卷形式进行或是要求学生事先准备,写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综述、论文各部分,如引言等。

二、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论文写作课只是为学生建构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大体框架,而具体的实施则需要指导教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两者应同步进行,相辅相成。

1.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完成质量

在论文写作课初步介绍完论文选题之后,教师可以给出和自己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这样,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研究中,做到教学相长。

2.指导学生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教师还应该着重注意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避免学生思路闭塞以致题目陈旧、没有研究价值。另外,由于专业特点,很多学生选择了英语教学法,但他们的论文往往只限于文献研究,并不能真正与教学相联系。教师可以指导并帮助学生结合论文课上所讲的科研方法,设计试验,做调查分析等,真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要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监督力度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强化指导与监控,力求避免抄袭现象。同时,也要督促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及时与老师沟通,保质保量地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前最后一项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的顺利完成需要学生、学校和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规范的教学及指导能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形成严谨的学术作风,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小蔷.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策略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10(2).

[2]吴俊.关于本科院校开设英语毕业论文写作课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8.

作者简介:

篇5

一、中小城市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实习机会少,实习经验缺乏

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明显低于大城市,其地高校毕业生一般不易就近寻求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出真知”,实习经验是很重要的。高校所在地没有实习机会,学生一般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外地实习,在寒暑假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就要去外地与当地高校的学生竞争实习机会,在加强锻炼的同时也显现出难度升级。在毕业季之前的招聘时,高校自行组织的校园招聘中,一些中小城市的高校由于地域和知名度的限制,邀请到的发达地区知名企业可能会较少。

(二)教学方案不能够与时俱进

部分中小城市的高校是根据形势发展将学校的英语专业改为商务英语专业,这样的改革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就业时更有针对性,改革成就业性更强的商务英语专业后,但是教学课程与培训方案在摸索中仍然不能完全切合实际,或者存在专业名称改了,但其他内容不更改,类似‘‘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学校不能完全把握工作对职业能力的完全诉求的情况下,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会有所欠缺。另外中小城市对教师的吸引力会较低于一线发达城市。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与应用性极强,如果教师有相关工作经验在教学的侧重点上会更明确。比如一些高校可以邀请知名外贸工作人员进行校园演讲,发达一线城市实习这种教学显然更便利。

二、中小城市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

(一)从就业地区来看,不同就业方式倾向的地区不同

第一:刚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寻求工作时,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深圳这些沿海发达城市或改革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在这些城市,就业就会多,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多,毕业生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第二,商务英语毕业生在自主创业时,更倾向于选择刚刚发展的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或者发展上升时期,创业的优惠政策多,创业的阻力较小,而且市场潜力较大,市场不饱和上升空间大。在创业成本和生活节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这些城市,必然会受到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青睐。对外贸易作为新兴的贸易方式,其创业空间还是很大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国内的的二、三线城市很多产业需要走向世界,进行对外贸易。在英语仍广泛使用的今天,既既懂外贸知识,又具备英语交际能力的人才,对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一定能起到很大作用。

(二)从就业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国际贸易实务方向

具体从事外贸业务员、文员、销售员以及国际贸易翻译等。第一,商务英语专业虽然是英语专业的具体化,但二者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英语专业侧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素养能力,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方向,如果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国际贸易方向,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训,来适应商务环境下英语语言的简明扼要与直接明确。商务英语专业则侧重于将英语语言与外贸知识的结合,注重培养商务背景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商务英语口译、函电、笔译等课程的教学,学习的更多的是‘冰冻体’语言形式。学生的就业领域就会比较宽阔,甚至英语基础知识牢靠的学生也可以在就业时选择教育方向。第二,毕业生在从事国际贸易实物方向时,从事的行业不局限于服装进出口等传统行业,出现国际会展、工厂贸易,特色食品进出口等新兴行业、朝阳产业,这些行业毕业生从事相关工作,行业准入的阻力较小,毕业生作为新的力量的进入,能为这些产业、行业注入新的力量,养成新的活跃因素。

三、基于就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需要培养的能力

(一)商务英语听说能力

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从事外贸,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与熟练地掌握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大量需求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尤为重要,在贸易活动中听说能力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如果能很好的展示自身优秀的听说能力,必然会受到雇主的青睐。实际工作中,不需要高分低能的毕业生,拥有优秀的听说能力,是基本素养。听说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学生的刻苦训练。但很多学生由于缺少与外国人实际交流的机会,在毕业时不自信。要克服这种不自信,加强训练,长期合理有效的训练是可以提高听说能力的。

(二)注重提升文化素养,尊重文化差异

在从事国际贸易方向,需要与国际友人进行交流,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文化冲突,从而不利于双方的经济贸易合作,造成损失。尤其是在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方向时,在与不同地区外国人进行贸易时,小的问题诸如参加会议的时间,习惯用语的表达等方面,文化差异都是很大的。在外语的学习中,所以需要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了解语言的文化意义,尊重差异,形成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三)参与学科竞赛,考取证书

参与学科竞赛是锻炼自身,提高能力的重要机会。比如外研社杯,商务英语谈判大赛等比赛,在竞赛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在竞赛中通过与他人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在就业时也可以成为简历上的加分因素。毕业生在毕业生所持的学历证书,不同的高校之间是有所差别的,但技能证书的评判标准是全国一致的,商务英语毕业生如果在毕业时考取剑桥商务英语中高级证书,中高级口译证书之类的证书还是能够很好的说明自身实力的,在这样的全国统一的标准之下,拥有这些含金量较高的证书,在毕业时还是能成为竞争优势。技能要求精通,学生在考取证书时,应避免盲目考取很多证书的情况,多而无用。学生应结合自身特点与兴趣,可以考虑将来希望从事的行业和领域,有计划、有目的的去考取相关证书。

(四)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选择辅修第二专业

通过调查发现,商务英语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市场上存在一定认识不足的问题,再加上商务英语在商务知识与英语语音技能的平衡上不完善,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技能不突出。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辅修相关的第二专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能够彰显自身的技能特色。

(五)灵活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自主性

商务英语专业设计的语言知识多为商务贸易方面的,学校和老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索,总结出常用的商务英语词汇与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商务英语社会应用性较强,课堂教学不应该采用传统模式,应该应用新媒体教学,运用科技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增加课堂乐趣,更具有真实性,能更贴近学习、生活、工作的真实环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氛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贾非.从企业需求角度浅析商务英语学生的能力培养[J].科技视界,2013(25):276-277.

[2]姜义丹,邵锡杰.浅析商务英语专业考研与就业前景[J].才智,2010(13).

[3]张东霞.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

篇6

唐山市英语人才供需现状概述

唐山三所高校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均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为目标。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包括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阅读、教学法以及计算机等。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证书,或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翻译证,教师资格证等。另外,三所大学都安排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三学年选修日语或俄语等来拓宽就业渠道。调查显示三所高校的英语专业八级证书获得率为50.3%,另有70%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考取相关证书。这说明三所高校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能够从事基础工作。

唐山企业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各种英语类教育培训居多,占到了60%,翻译类占到了30%,外贸类岗位占10%,包括跟单员、业务员和报关员等。唐山大型企业如唐山钢铁集团,瑞丰钢铁,开滦煤矿等近三年来对英语专业毕业生需求较少。企业注重英语专业毕业生将英语与具体的业务相结合的实际操作能力,除此之外,电脑常识、个人素质和人际关系等都在考量的范围内。

英语人才供需差距

唐山市三所高校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上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但与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仍存在一定差距。

从人才供给上讲,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的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略显薄弱,特别是听说能力。另外,由于各家企业要求的行业英语各有不同,而大学培养的是共性的东西,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具体业务的操作能力。我们还应该看到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英语基本功并不扎实,与实际市场需求有较大差异。另外,北京、天津与唐山相邻,毕业生更愿意选择一线城市寻求就业。

目前,从企业需求来讲,唐山最需要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行业是英语教育培训类行业,但这些岗位多属于私人企业,缺乏稳定性。英语翻译类岗位需要学生熟悉行业英语,特别是专业词汇以及行业生产工序等,入职门槛相对较高。商务英语类岗位需要集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中英文商务谈判和计算机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初出校门的学生一时很难满足要求。对于唐山稍有规模的企业在选拔英语类人才时,首先看重行业经验,其次才会考虑学校名气和相关证书等。

人才供需现状对策分析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听说能力,应该渗透到每节英语课中。另外,教师全英授课,聘请外教,开办英语角,举行相关比赛,多和国外大学进行文化交流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高校英语专业要涉及特性的内容,比如翻译课上,如果老师能把翻译最热门的行业归纳分类为食品类,出版类,贸易类等,并总结出该类可能涉及的热门词汇和行业须知,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那么学生在毕业后从事行业翻译工作时,就不会“措手不及”了。

学校应多提供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机会,建议学生入学后的每一个学期都应安排出1-2周的时间用于实践,由学校或学生个人建立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到真正的工作环境当中,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欠缺,获得相应的工作经验,助推今后的就业。学校应开设课程或举办各种活动,创造氛围去培养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个人素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并熟悉各类办公软件的综合型人才,才能迎合企业的需求。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应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打好语言功底,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也可通过实习或寒暑假兼职等方式,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课外活动,多与同学或朋友交流,学会合作,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最好拓展一项专业以外的技能;另外,要认清社会现状,合理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职业目标,在就业严峻的今天,先就业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再择业,也未尝不可。

篇7

1调查背景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体系的融合发展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新型的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应该充分适应人才市场化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新素质要求,新教学形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清华大学外语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刘世生教授在首届“华北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协作会”上指出:尽管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开设略有不同,但总体思路是按新《大纲》的要求设置的,即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英语专业技能课是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是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西方文化等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课是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1】。由此可见,21世纪的英语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也应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知识,健全知识架构,成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成立于1993年,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作为浙江省属高校中最早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于1999年成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批次)招生的专业,大学本科就业率近三年均达到95%以上。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交叉学科知识,能在工商企业、三资企业及外经贸部门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和翻译工作,或担任相关专业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英汉互译、英语语言与文化、英语报刊选读、口译、商务口译、国际商务英语、WTO文本英语、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第二外国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材及教学设施配备专业,学术科研成果卓越。

本文以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为例,从应届毕业生、企业机构、专业教师三方面进行调查,以本科生就业情况为切入点,探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并给出调查结论及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为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2调查设计及结果

本项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对浙江工商大学2012级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浙江省杭州市部分用人单位及部分英语专业教师进行调查访问,统计调查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

2.1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

本方面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以2012级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问题涉及对应届毕业生专业能力、就业需求的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经过多次定稿讨论并请英语专业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确保问卷的效度及信度。英语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就业的认知具体表现为:

根据图表1、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问题上,相比较于读写等语言输入技能和西方国家文化,以听说为主的语言输出能力是应届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并且也是自身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而对于需求方面,表3反映出,近9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的英语专业课程可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与对部分学生的访问结果相一致,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认为开设课程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能力。

从表4的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应届毕业生对于专业方向知识的需求程度依次为:经贸、教育、翻译、旅游。结合近些年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以及财经类院校录取分数持续走高的趋势,该结果符合当前社会形势。

问卷还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基于就业需求的英语专业课程认可程度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5应届毕业生基于就业需求的英语专业课程认可程度调查

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应届毕业生对听力、口语课程的认可度相对较高,这与其对语言输出能力的认可度高相匹配。其次,学生对经贸英语方向课程也有较高的认可度。此外,如英美文学、欧洲文化入门等西方文化背景课程对毕业生有相对隐性的作用。从结果来看,学生对阅读和写作两门以输人为主的课程认可度较低。这反映出,单纯的阅读和写作课程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

综合上述调查数据,应届毕业生对大学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成认可态度,他们更在意语言的输出能力的锻炼。同时,他们比较渴望得到经贸类商务英语的知识。

2.2对用人单位的调查

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的十余家英语相关用人单位和企业的英语人才需求进行走访调查,在用人单位满意度、企业评价和企业建议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和综合分析得出,超过90%的企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在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评价中,“英语语言基础扎实”、“英语口语表达流利”、“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和操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所占比例分别为:94.4%、83.3%、72.2%、61.1%、55.6%、38.9%。对于英语专业毕业生,部分用人单位在表示认可的同时,也提出了希望可以加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商务活动的操作能力和增强创新能力等建设性意见。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用人单位涉及教育、经贸、旅游等不同领域,但对于英语专业应聘者的要求却相差无几。用人单位青睐于同时具备过硬的综合应用英语语言能力、涉猎商务知识并有熟练的商务实际操作能力和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同时,在走访过程中,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在短期的接触面试中,专业考试和口译证书是考虑的硬件基础,而那些有良好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突出的应聘者更容易得到HR的青睐。

2.3对英语专业教师的调查

谈到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师的意见不容忽视。作为专业课程的教授者,一线专业英语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对于课程设置的看法和意见也颇具建设性。通过走访调查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部分英语专业任课教师对于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意见,分析总结为如下几点:

(1)低年级(一、二年级)英语基础课程设置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与英语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全面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能较为灵活地运用语言。在采访的教师中,所有教师均表示英语基础课的教学需继续得到保证,只能加强,不能减弱。

(2)高年级(三、四年级)英语教学侧重于分模块教学,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主要以经贸类和教育类两模块英语专业为主。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继续加强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有的教师表示,更具体专业的英语课程以及三年级二外的加入,让许多学生忽视了对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尤其许多四年级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暴露出的英语语音语调问题,应引起重视。

(3)专业技能课过多而专业知识建构略显不足。部分教师指出,目前国内的英语教育相比较西方国家而言,偏重技能训练但却忽视了知识体系的建构。学校应重视英语专业导论课及基础学科的建设,并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方向选择和就业方面的提前指导,让学生在了解英语专业的前提下更加清晰明了的学习。

(4)尝试引入实践教学模式。语言的学习是以可以熟练应用该语言为最终目的,而实践教学则是让学生有兴趣且能较好接受吸收知识的一种模式。对于低年级学生,英语情景模拟、英语戏剧表演等形式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课题调研或在周末及寒暑假选择相关事业单位、企业进行实习则是应该加强的一环。

3调查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英语专业教师三方面的调查走访,配合以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符合当前社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而用人单位对于语言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为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英语课程设置模式上,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通用英语)与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嫁接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2】。即在进行低年级教育时采用EGP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能力,开设课程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课为主;在高级阶段采用ESP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专业运用能力,即开设课程以分方向的专业课为主。

在英语课程设置应用上,开设课程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更多关注知识的实用性,并于社会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根据社会就业趋势和热度,可适当加开经贸英语方向的课程,提供更多的实践时间供学生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的口译能力,延长语音教室、同声传译室开放时间等。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其他非英语专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应该特别重视自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培养,包括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自学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让学生成为21世纪优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实现“全人的教育”【4】。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馈中进行修改于完善。高校英语教育者应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及市场需求状况了解、分析和重新审视,以保证学生能够抓住市场需求的趋势,及时调整职业目标,也帮助企业找到适合其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应用型英语人才【5】。

参考文献

[1]李立,21世纪英语教育电子版,2005年第5期,无页码

[2]刘思阳,《考试周刊》,2009年第37期,P117-119

篇8

    Abstract: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processes. However, at present, the major problem in graduation thesis o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lack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and the same is true for graduation thesis on linguistics, literature, cultural studies, etc.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conduct reformation. The author has attempted some changes, and better result has been achieved.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necessity of the changes, what and how to reform and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o inspire this kind of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lation commentary, innovation ability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论文写作更是语言及相关科学研究的一次基本训练,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近年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成果卓越。但在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这一领域还未见正式的调查与研究。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与答辩是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前的一项重大的教学活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大学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目前,教育部又把毕业论文列为英语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然而现状却令人担忧。本文作者在指导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时,进行了改革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缺乏创新性

    目前,英语专业翻译选题毕业论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性,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选题

    根据历年来学生毕业论文的统计,写文学的论文最多,这不仅仅是某一届的个别现象,往届情形亦如此,而且其它院校也有类似现象。这与文学的影响、文学的吸引力、文学课开课的多少都有关系,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学的资料多而且相对好查、好懂,由于文学方面学生可参考的文献丰富,因此,论文就会写得丰满、顺利一些。所以,文学类的毕业论文较多。而翻译类、教学类和文化类的论文相对较少,这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参考资料有的太专业,抽象难懂,有的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甚至需要教学实验来验证,这些都使学生望而却步。

    1.2 参考资料

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68-02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其中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自身独特的问题与困难,然而英语专业毕业生具有一些特殊优势,使创业成为可能的选择。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英语专业大学生创业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观念体系、教学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一、 英语专业学生创业现状调查

创业是一种经济活力,大学生创业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自1999年清华大学学生首开大学生创业先河,成立北京视美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后,大学生创业热迅速在全国传递。大学生毕业后有的搞起了软件开发,有的运作起了商业贸易,更有的开始了科学种田、建设新农村的实践。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被同学了解和接受。针对这种情况,对某普通高校2011年239名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形式和访谈形式。其中,发放239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除了发放问卷以外,我们还访问了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及其他学院就业指导老师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看法。

(一) 创业意识不明确

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把能进条件好、稳定性高的大机关,大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而这与创业所需要的客观精神相冲突。随着就业市场的萎靡不振,自主创业也逐渐被接受和实践,但许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往往是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他们缺乏对创业的深度认识和对大众消费的深刻了解,这种消极的选择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因素。创业知识匮乏、经验不足等因素成为青年创业的瓶颈。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太成熟,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学科体系,亟待我们进行研究。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政府指导创业的机构不明朗,缺少创业资金、创业环境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二)创业能力不强

大学生创业,他们对自主创业的看法和认识、影响因素、所需的准备条件、理想中的创业途径怎样?据统计 ,2004―2007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大学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一直比较低。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是 1%,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 20%―30%, 其中成功率为 2% ―3% 。我国大学生创业普遍表现为“生存型”,而不是“机会型”,在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很少有人把创业作为一种理想的职业选择。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是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这种消极的选择动机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

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仍是在“第二课堂”层面的“业余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仍处于自发、分散、探索和启动的状态,创业观念落后,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然而,国外学生创业其实并不仅仅限于大学生。发达国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阶段,都有比较系统的创业教育内容,一些国家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比较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社会上提倡、鼓励创业,金融政策等方面也比较成熟。

二、 在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

很多研究者认为,应该结合中国国情,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设计好创业教育课程,营造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等。有关专家表示,中国大学生的创意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能够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和社会的激励机制,他们的创新创业将会为中国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其独特的问题与困难,然而,英语专业毕业生具有一些特殊优势,使创业成为可能的选择。国内目前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早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因而,有必要深入思考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创业问题,有针对性的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观念体系、教学体系和组织保障,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

要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的创业素养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教师得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研究教学,课前是精心策划者,课后是评价总结者,传统教学有利于知识传授,模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将教学过程与语言使用结合起来,将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是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创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创业指导,培养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

英语专业毕业生传统上多从事教师、翻译等职业,似乎不如管理、经济等专业的学生适合创业。实际英语专业学生思维灵活,接触外国先进事物较多较早,英语专业毕业生并非不适合创业,而是被传统观念束缚住了手脚。所以,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加强创业指导,培养正确的创业观,有针对性地教授学生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尽可能地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

1.对英语专业学生应认真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引航教育

第一阶段,读书期间通过兼职、做小本生意等积累社会经历,补充经营知识,丰富管理经验,完善自身素质。第二阶段,兴趣培养。英语专业对思维的限制相对较少,可以通过对各个方向的接触来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将它发展为自己的事业。第三阶段,创业领域的选择。自己兴趣所在领域有其发展前景,则可在该领域创业,如果该领域将被淘汰,则应选择放弃。第四阶段,创业前期准备。将创业进行一个比较细致的规划,包括可行性分析、地域选择、项目选择、资金筹集、合伙人选择等。第五阶段,创业实践。学校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鼓励措施,按照自己的创业规划进行创业实践。

2.要切实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上下工夫

首先,要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活动是一项面临严峻挑战和压力的创造性事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

其次,要培养创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能力。创业要求创业人具备一定的管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创业知识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合理的能力结构。

再次,要培养一定的社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谈判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最后,要培养团队精神。创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学会凝聚整个团队的力量,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增强服务创业的能力

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共青团组织的固有优势,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不断增强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能力。

1.创新英语专业学生实践平台。高校团组织应努力拓展社会实践的功能和领域,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走向街道、社区居委会,走向对内外贸易公司,将有潜在机会的用人单位、实践基地逐渐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并不失时机地将就业实习基地转变为实际就业渠道。高校团组织还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前的实践舞台,积极开展“就业见习计划”。

2.完善创业平台。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一个渠道,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团组织应整合资源、创新机制,通过“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助于把一些创业活动的优秀成果直接推向市场,可以大大激发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接受创业教育,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与科技创新园区、社会企业界的沟通和联系,为学生从“计划”创业转为实际创业提供帮助。科技创新园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大,同时团组织应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英语专业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政策、资金、场地等的支持。

1998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 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21 世纪的挑战决定了21 世纪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中国将按照国际规则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有步骤地开发金融、电信、保险、外贸、商业、旅游等服务业。这将对跨国公司产生更强烈的吸引力,国外货币资本、商业资本将纷纷抢摊,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对华投资热潮。相对而言,英语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上面提到的几种服务业为英语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面对这样的境况,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正确定位,做好创业的准备。

篇10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75-03

高职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社会需要的英语专业,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机电英语、会展英语等,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理论上,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满足就业需求,具有良好的就业竞争力。但是近年来,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不少的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从专业现状着手,改进教学,使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高职英语专业的现状

(一)学生的现状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相对于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基础较差,不少人缺少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一部分学生选择英语专业是家长要求,或是不得已的选择。在学习上,缺少对自己的要求和管理,学习态度松懈,只求考试过关。

英语学习目标的模糊和学习方法的不得当,是大多数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观察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种极端:守旧型和现代型。守旧型学生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上课听课,下课背单词,缺乏充分的预习、复习和有效的知识输入。他们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结果是背了忘,忘了背,缺少学习的乐趣与持之以恒的信心和耐心。现代型学生寄希望于各种现代的教学媒体手段,期望通过多媒体课件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趣的图案、生动的对白和丰富的视频是他们上英语课的关注点,对于反复的操练和抽象性思维的话题兴趣索然。两类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急功近利,不能踏实地掌握基础知识。

(二)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各类职业学院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经逐步形成特色,但对于英语专业,由于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测试和评估上,没有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标准。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高职的英语专业主要是面对职业需求,开设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英语专业,包括旅游英语、医学英语、机电英语、法律英语、酒店英语,等等。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高职院校依据专业侧重不同,开设的课程在英语本科的基础上增减。但在处理具体的问题,如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关系、各门课程的课时、课程的侧重等时候,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例。主要是采用理论课程加实训课程的模块。这样的模块教学,在理论上,保证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学习后(主要是课文的学习),在实训的过程中完成各项任务,其任务包括设定情景、设计对话、模拟表演、书面报告等形式。实际上,在论证理论课和实训课的课时比例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在具体的课程中有所取舍,才能使模拟真实职场条件下的任务得以实现。

2 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职教学为职业需要服务,因此,技能型知识是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重点。普通学校英语班级的学生人数决定了教学方式不能是职场型“一对一”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参与讨论,应用所学的内容,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以上对高职学生特点的总结和大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使得其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3 专业教学评估。高职英语专业由于学生和学制的特点,很难达到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要求,参加并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而仅参加适用高职高专教育非英语专业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不能体现英语教与学的专业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学生选择英语四级六级、剑桥商务英语、国家职业英语水平等级或是其他类型的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但能通过这类考试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并不多,并且考试的结果很难说对其英语专业的教学有指导和促进作用。从职业需求上看,企业对于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是五花八门。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的尴尬在就业现实面前尤显突出。

(三)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才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英语专业人才原有的就业优势已不复存在,就业现实逐渐严峻,这已成为高职英语专业发展的瓶颈。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近两年的就业走向来看,85%左右的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都是非英语的专业技能,岗位完全与英语相关的仅占10%左右。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对历届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分析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考察就业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的专业技能要求实际上并不高,原因在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一般的管理和技术岗位,专业技术要求不高,除要求毕业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流利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外,企业更注重的是毕业生继续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团队精神、与人为善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素质等方面。

二、建议

要使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对教学进行反思,走“就业指导教学,教学促进就业”的道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学改革:

(一)课程设置改革

1 强化基础课程。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是用人单位首选考虑的条件。可是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制短,一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甚至不能流利地读写英语文章。除了较为生僻的单词,常用词的发音和读写也是学生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增加听说课时,加大知识的输入过程。课堂上应传授学习规律,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废除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同时开设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强化上课内容。

2 培养文化意识。从业过程中,人际交流是用人单位考查的重要方面之一。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包括历史、文学、绘画、建筑、风俗和礼仪,而且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认识区域差异、企业文化和职场道德。通过第二课堂,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甚至意识形态。

3 减少选修课。设置选修课程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部分。开设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是基础知识的有益补充。不同于本科4年制教学,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大约是2年半,课程和课时都十分有限。大量的选修课不仅分散学习基础技能的时间,而且对学生就业、从业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有兴趣的方面,可以通过阅读、课后讨论和第二课堂的延伸实现。

4 加强实践过程。实践课程是高职课程的一个特色部分。加强实践教学过程,首先要从本质上认识到实践教学的意义。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目标实际上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应当以市场需要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把面向职业需求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始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开展校内和校外实践。从校内条件看,可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设计良好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深入开展各类促进英语教学的竞赛活动,开辟以提高英语基础为目标的第二课堂,坚持教师和学生参与,做到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使技能训练深入化、经常化、长期化,以形成浓厚的实践教学氛围。从校外条件看,利用现有校外实训场地,让学生能够体会外语环境,发现自身学习上的不足,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操练所学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了解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特点。

(二)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设置的改革,让师生明确了职业与教学的关系,认清了教学的任务。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英语教学需要从职业角度出发,改变其教学模式,为学生从学校到职场的转换搭建桥梁。

1 实现交际式课堂。传统的英语课堂面向书面考试,以讲授为主,向学生讲解课文、分析语言点、操练句型语法,是学生习惯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这样的教学脱离了日常交际行为,是一种僵硬的、呆板的教与学。反复的语法和词汇练习不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学生学到的只是书面上的语言。提倡交际式互动,就是让生活、工作中的语言进入课堂上,了解在真实的语言条件下,如何与人进行交际问答,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2 拓展课堂活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对于课堂活动,学生大多经过由新奇到敷衍最后到厌烦的过程,而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往往由期待到默认最后到失望。高职英语教材的选材大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学习、生活、家庭、娱乐、体育等都是常见的话题。学生本该可以就此讨论,发表看法,或是提出新的想法和主张。可是由于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的贫乏,学生不愿意开口,或是等着听,不愿意动脑筋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和教师都感到枯燥和疲倦,失去互动的兴趣。改革教学课堂,就是要使教学活动有活力,满足师生的共同愿望,达到“教有所乐,学有所得”的效果。

以“家庭”话题为例设计课堂。简单的问题有:“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What are they?How old are they? What do they do?”等。可供展开讨论的问题也不少:“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jobs?Interesting or boring?And why?What are your ideal jobs?”等。根据具体情况,对提及的职业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的热点新闻或是例子,分析各种职业的优缺利弊,让学生在了解家人具体职业后,对家人更加关心和体贴。进行这类活动,要求教师对班上的学生的情况(包括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有了解,能够设计出激发学生回答兴趣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学生能够回答出的答案,并给予评讲。对学生强调语言输入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非英语环境条件下注重课外的积累、课后的复习和思考,避免简单的重复和机械化的练习。

3 加大教师参与。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指挥者、管理者、协助者和资源库。基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笔者认为高职英语专业教师更应该是课堂的管理者和资源库。

加大教师参与课堂活动,不是要加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而是“一个课堂,两名教师”,教师分别扮演管理者和资源库的角色。首先,教师是一名管理者。他必须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对任务讲解分析,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将要进行的任务有充分了解。其次,教师充当资源库的角色,成为情景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一员,为学生解决困难提供帮助,把生僻的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顺利完成课堂活动。最后,教师再次成为管理者,评价学生表现,指出优劣,激励学生独立学习并保持继续学习的兴趣。

篇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要与世界接轨,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无疑是一项必备的交流工具。在这个大趋势下,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就显得越发重要。开放的外部环境给予了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多的选择,我国对于英语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包括英语教育、英语翻译、外事、对外旅游等多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英语专业的招生人数也迅速增多,这就使得学生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另外,社会各个领域的用人单位对于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应聘者的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如外贸商务洽谈等场合。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探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撮而就的,也不可能是无源之水,必须从学校到学院到英语系,在每一个层次上都高度重视,齐心协力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的各级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创造各种机会,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落实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一环。如果教师没有过硬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高校应该创造机会,让英语专业的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进修,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阔眼界,与同行进行交流才能更好的了解其他高校在英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长处来学以致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英语教师也要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己在英语专业各种实践环节的经验。比如教师自己在课余时间从事的一些外贸翻译或者其他有益的经验,要总结归纳,以便于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高校也可以要求教师将进修学习中收集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编写出相关的实践性教材,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己任。高校可以邀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或者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到学校开设各种讲座,在组织过程中,让教师参与其中,使教师了解市场对于英语专业毕业生要求的一手材料,把这些信息和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渗透。另外,这种讲座的模式还可以加强校企间的合作,缩短学生与就业市场的距离,使学生可以直面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为自己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二、调整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计划

高校要根据自身和市场的实际需求,重新调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培养出以英语为交际工具的高素质的全面人才。巩固以往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训练,使之具有英语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如强化对于口语、听力、英语影视欣赏课程的训练。同时,加大学生实习和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因为目前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充分说明单纯记忆英语知识而不能将之应用到实际的毕业生必将被就业市场所淘汰。高校英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生的毕业后的工作需要为前提,比如英语文书的制作,国际贸易的进出口业务操作,英语口译、笔译的实践,以及英语新闻写作或旅游英语类的实践等等,通过开设这样的实践课程,学生可以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早日明白自己的就业方向,依据市场需要和自身的特长训练自己,增强就业“含金量”,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很多,怎样利用才能使这些时间更有意义,这也应该是大学教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单一的语言学习模式已经慢慢走出了历史舞台,逐渐被由教师进行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参与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外自主式学习予以辅助的复合型学习模式所取代。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的学习由自己把控,是英语专业学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对实现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以及自主学习相关的语言学习观有所了解,这样才会便于教师将自己引导者、解难者、组织者和传授者的角色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过程中,也便于教师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使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真正的被学生所掌握,进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使其学习过程达到最佳效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在教学全过程中都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纲》明确提出了应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且要求必须将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中作了充分的阐述。赵瑞芳、官晴华和张媛媛等人的调查研究均表明,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很薄弱。其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方面:1.大多学生在学习内容上偏向于盲信权威,比如说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或不敢运用所学知识大胆的提出和分析问题,更谈不上创新性的新思想和新观点了。2.大多教师创新意识和自身素质薄弱,授课中不会进行创新思维的渗透,不能结合英语专业的特点尝试启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3.学校的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没有充分的认识,导致教学资源配备不足,没有形成可以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大胆创新的氛围和外部环境。高校务必采取各种手段,如强化对培养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和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加强学生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

四、建立各种实习基地和培训中心,指导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书

篇12

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性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理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已经取代原来的毕业论文成为学生毕业的重要指标,但是商务英语、文秘、电子商务等文科以及商科类专业还一直采用着传统的专业论文写作的形式。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弊端使得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的弊端

对高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表明,传统的写作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以及归纳等创新思维能力,难以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预期效果。

首先,学生重工作而轻论文写作。论文写作一般都安排在顶岗实习的学期,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期间找工作比写论文更重要。为了能顺利毕业,在关键时候,一些学生从网上截取几篇与自己专业相契合的论文,然后七拼八凑,略作加工,形成自己的论文,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其次,学生在论文的选题方面缺乏自主创新,选题范围狭窄,思路不宽泛。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也容易引导学生依照教师个人的专业方向选题撰写论文,而忽略了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即使做到了论文内容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仍没能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

再次,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科研论文撰写知识了解甚少,同时自身的语言基础、逻辑思维、布局构篇的能力欠佳,因此论文质量较差。这也给指导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英语论文的写作指导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为了让毕业论文写作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且能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以及相关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笔者所在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指导进行了多元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多元化的毕业写作和设计模式创新

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原因之一是认为论文写作仅仅是学校的毕业要求,与找工作和提高职业技能没有关系。如何使毕业论文写作与学生的专业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成为创新与实践的“瓶颈”。经过研究和讨论,从2010届开始,我院将过去单一的专业论文写作的模式改为了专业论文写作、专业或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商务项目设计和商务翻译及评述多种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总结本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情况,发现选择市场调查报告和商务项目设计的学生较少,主要是因为在校期间对这两种形式的写作接触少,缺乏训练。特别是商务项目设计,虽然与工作实践联系密切,但是要求综合能力强,难度大,不是特别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而专业或职业研究报告和商务翻译及评述的写作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专业或职业工作研究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广泛选择紧密结合岗位并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主题展开设计写作。比如,在某涉外公司从事秘书工作实习的学生可以就秘书的特点、要求、所需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以及现阶段仍欠缺的知识或技能等方面撰写个人论文。再如,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学生可以就校内所学与岗位实际需求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撰写个人的理解和看法。为了防止学生将研究报告写成工作总结,我们要求学生在初稿前提交一个写作实施方案(表格形式),要求务必指出相关的职业岗位或工作职能名称、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着重于某一个方面)以及为解决问题拟定的思路和方案。写作实施方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按步骤完成写作任务。同时在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提供方案样本、论文格式样本等,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该项写作的目的、形式、特点及要求。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写作方案查找资料和相关理论、总结或借鉴经验,通过对相关要点的扩展、例证及归纳,就能写出一份不少于4000 字的研究报告。由于研究内容是针对自己的实习岗位,不会空洞和脱离实际。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实践,找到自己原先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研究报告,继续为今后的业务工作提供借鉴,一举两得,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届毕业生写出了诸如《艺术陶瓷的发展及其对外贸易前景》、《纺织业外贸跟单员的作用》、《长沙市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及就业方向》、《关于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和处理投诉》、《国际商务谈判中英语语言的运用》等与自身实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优秀论文,虽然可能在研究的系统性、结构的严谨性等方面有不足,但我们认为,这些选题和写作真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商务资料翻译及方法评述

商务翻译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之一。商务资料翻译及方法评述应该属于一种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而这种毕业设计完全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要求。具体做法是:指导教师将8000单词左右的商务英语资料在学生离校实习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翻译完毕,翻译之后还需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困难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完成1000字以上的方法评述。

翻译的英文资料要具有时效性和应用性,主要选自商务英语杂志和国际商务网站。为了保证每位学生所翻译的资料不会雷同,同时,保证学生的翻译有一定的质量,我们原则上要求选择该毕业设计的学生要达到大学英语6级水平,又特别安排两名具有翻译资格证的教师专门负责其资料的选用和翻译指导。112名毕业生中有近30名选择了该形式的毕业设计。绝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认真阅读、理解原文,做到了翻译文本基本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同时中文表达通顺、达意。在学生的评述中,也能就常见的翻译问题和技巧做分析和总结。通过答辩,还了解到学生为了完成设计任务,采取了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他们对商务翻译过程的艰辛以及成功带来的快乐都有了亲身体验,达到了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目的。

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形式促进了学生将相关专业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综合实践技能,促使学生在真正踏入社会前认真完成了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能力实训。我们就此进行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已经显示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多元化的毕业设计形式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也对毕业论文指导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和论文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还需相应地加大力度。

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力争构建一个适合高职院校语言教育类及商科类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最佳模式,使得毕业论文写作真正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OL].(2004-04-08).

[2]姜荷梅,杜姗姗.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现状调查及改进建议[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3):36-40.

[3]曹兰.设计教学模式探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个案研究[J].科技信息,2007,(32): 274-2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