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2: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土工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土工实训总结

篇1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在接到省厅、省局有关通知后,我局党委高度重视,马上召开专题会议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讨论,充分认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的××市公路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各下属单位也相应成立了以单位法人为组长的应急管理机构。全市公路系统应急管理的整体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精心组织,全局动员。

为使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到各单位、各科室全体人员,我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单位集中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对全体干部职工分期进行培训,一共进行了三期共×××人的培训工作,参加培训人员全部顺利通过了统一考试。其中第一期为局机关副科以上全体干部,下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共×××人;第二期为局机关、直属单位全体管理人员共×××人;第三批各县局全体管理人员(含城郊公路局、韶赣高速)共××人。

三、明确目标,注重实效。

在充分认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的基础上,我局根据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聘请了××××大学×××教授和我局养护管理科取得应急管理培训师资资格的×××工程师组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师资组,两位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平实的事例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参加培训的干部职工学会了如何有效捕捉带倾向性、潜在性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在我们容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地方,如桥梁建设工地、路面养护作业等,更要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培训落实到基层第一线,组织各养护中心主任以及工程安全员一起参加培训。使得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我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突发事件进行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和危害,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

篇2

二、学生完成任务

在完成试验准备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观看试验设备,要求各小组在这一环节中能认识切土刀、烘箱、凡士林、应变式制式直剪仪;位移计;天平、环刀等设备,并能熟悉每种设备的使用、养护和维修的相关内容;另外,每个小组要按要求取四个土样。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来完成任务。在土的剪切教学中,在学生自主或教师协作完成任务这一环节中,由各小组的讨论和小组现场操作,要求各小组在这一环节中能认识出各种仪器和它们的使用方法,并能阐述出每种仪器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完成土的剪切试验的操作过程等相关内容。阐述时,一般先由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每小组由一人来代表该小组成员的观点进行阐述。

三、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是学生对完成任务的总结、归纳、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在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价,评价先是由学生自评、,然后组内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再是各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和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做到评价既公平又公正。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教学的讨论评价环节中,先由各小组内部评价再相互评价,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完成的情况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

篇3

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自1928年法国学者弗莱西奈(R.E.Dill)研究成功后,1945年开始大量推广,是土建工程的一种高新结构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大量使用,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些已建成的各类大型桥梁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成为现代桥梁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然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复杂,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操作能力要求极高,对施工质量要求严格,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质量不容乐观,许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预应力筋工作不足,管道灌浆不饱满等等,而其中许多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为了提高桥梁建设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桥梁建设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已成当务之急。应南京市交通质量监督站的委托,组建预应力实训室,对桥梁预应力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本文从实训室建设、教学方法、教师培养和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讲述预应力实践教学。

1.预应力教学

预应力混凝土原理是:预先在结构上施加一压应力,其大小和分布能将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抵消(或部份抵消),从而减少混凝土受拉。预应力混凝土原理看似简单,但设计与施工却十分复杂,导致学习时“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一做就错”,因此,预应力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要。

1.1培训教材

目前国内对预应力技术的参考书是施工手册、规范和一些技术方面的专著,基本上是从技术人员的角度进行编制的,预应力施工操作方面尚无相关书籍,因此预应力实训还应编制与技术工人相对应的培训教材和实训指导书。我院从培训工人的角度出发,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工培训教材,主要内容有预应力材料、锚固体系的类型和相关参数,设备的操作方法,常用施工方法、常见质量事故及处理方法、安全管理等;根据实训目标编制了预应力混凝土实训指导书,明确每个项目实训的目标、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技术要求,计算表格等。

1.2预应力实训教学

预应力教学方法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先采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的形式介绍预应力的原理、材料、锚固体系、设备、施工方法、相关施工计算,然后进行实践操作。

实训教学采用小班教学的方法,每个小班分为3个小组,每组6―8人,

实训项目为后张有粘结施工,将其分解为4个操作项目。

(1)波纹管安装

实训室中有预应力空心板梁钢筋骨架2只,长度从梁头开始8米,其余部份省略。学员可分为4组,要求学员正确地按图纸线形要求安装波纹管、螺旋筋、锚垫板、锚具夹具等,并相互检查对方的安装的质量。

(2)油泵操作和P锚制作

由于油泵操作对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因此单独列为1个项目。主要设备有5台油泵,1台P锚挤压器和4台千斤顶模型。学员分为4个小组熟练操作油泵的4个阀门进行进油和回油,千斤顶为透明模型,操作时可看到液压油流动的路线,此时如有操作失误,比如回油到底而忘了关闭阀门导致油压异常升高,液压油将从千斤顶模型的溢流阀中流走,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已能熟练操作油泵的学员,可制作1只挤压锚(P锚),提高对高压油泵的认识。

(3)预应力张拉

张拉是预应力培训操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训室中有3套张拉设备,由3米张拉台座、油泵、千斤顶、锚具夹具、钢铰线组成,可供3个小组进行张拉操作。要求学员能正确掌握钢铰线、锚夹具、限位板、千斤顶的安装方法,能进行张拉力和伸长量的计算,并进行张拉,要求掌握张拉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压浆操作

压浆是后张有粘结施工中最后一个环节,培训方式为示范操作,主要培训学员对压浆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主要的设备有高速搅拌机,压浆机和30m透明压力波纹管组成,由教师进行搅拌水泥浆、压浆操作,讲解关键步骤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3职业技能鉴定

预应力施工技术复杂,其技术要求比同类型的钢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要高得多,技术鉴定时以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并重的方法进行。理论考试采用案例分析考试,将预应力材料、锚固体系、张拉设备、施工方法、质量安全事故分析、施工计算等相关知识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制作成多媒体,要求学员按要求进行答题;操作考试为后张法张拉,公路工程系制作了2片20m预应力预制箱梁,要求学员计算张拉力和伸长量,然后进行张拉,测量伸长量,最终以评分标准的操作过程和张拉结果(双控、理论伸长量和实测伸长量)进行打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均大于60分者为合格。

2.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培训的对象为技术工人和职业院校的学生,因此实训室的建设以实用为目的,应施工现场进行建设,除了练习油泵操作的千斤顶模型外,其它材料、工具、设备均为实物,还制作了大量的预应力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的展板。

预应力实训基地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份。室外部份主要有2片预应力箱梁,可作预应力技术工种技能鉴定时的张拉考试;1套透明塑料波纹管装置,可模拟压浆和真空压浆操作。室内部份为1间210m2的实训室,分为陈列区和张拉区。陈列区放置各种预应力材料、锚固体系、板梁钢筋骨架和设备供学生学习;张拉区为预应力张拉台座,供学生张法操作用。

2.1预应力材料

预应力是一种较新的施工技术,材料设备发展很快,实训室中应收集了常用的预应力钢筋、精轧螺纹钢、预应力钢丝、低松驰预应力钢铰线、无粘结钢铰线、环氧树脂钢铰线等7种不同类型的预应力筋,并用标签注明其类型。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预应力筋的名称,并掌握常用的预应力筋力学性能、直径和面积等参数。收集各种预应力成孔材料,要求学生能识别金属波纹管和塑料波纹管的类型和作用。

2.2预应力锚固体系

根据预应力施工的习惯,将预应力锚固体系分为钢筋锚固体系、预应力钢丝锚固体系和钢铰线锚固体系三大类,将最常用锚固体系,如精轧螺纹钢锚固体系、镦头锚钢丝锚固体系、夹片锚(Q锚)中的圆锚和扁锚锚固体系制作为实物模型和图片。要求学生识别各种锚固体系,掌握夹片锚锚固体系张拉端和固定端的组成,识别夹片、锚具、连接器、锚垫板、螺旋筋、P锚等夹片锚组成部件,掌握其功能作用。

2.3预应力设备

预应力实训室的设备按3组配备,主要的设备见表1

3.指导教师培养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必须对预应力施工技术很熟悉,掌握各种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还要有熟练的预应力施工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我院与公路建设相关的校内企业有高速公路检测中心、监理单位、公路施工三家,这三家企业同时是公路系学生和教师的实训基地,有多位教师曾长期在桥梁施工现场从事检测、监理和施工工作,对预应力施工技术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由于预应力张拉、压浆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现场卫生条件较差,一般技术人员对预应力施工操作并不熟悉,因此急需对教师进行操作训练。

在暑假期间,学院派出多位教师前往苏通大桥、宁淮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进行实习,向施工现场的技术员、技术工人学习预应力施工技术,并练习预应力张拉技术,积累施工经验。开始培训时,学院聘请一些桥梁预应力专家和技术工人进行授课,先进行学习,然后逐渐参与教学,最终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达到培训教师的目的。

4 安全管理

预应力施工工艺复杂,设备种类多,用电多,张拉设备液压高达50MPa,张拉力超过100t,而作业时安全防护措施较差,施工过程中钢绞线、夹片飞出伤人,油泵液压油、高压水泥浆喷射伤人,设备操作时冲压伤手指等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和《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的规定及设备操作等相关规定。因此施工安全极为重要。针对学员施工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实训前应灌输安全知识,实训时应准备有相关的安全设施,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结

预应力桥梁中应用广泛,施工技术十分复杂,我院进行近一年的准备工作,编制了培训教材和实习指导书,筹建了预应力实训室,进行了5期的预应力技术培训,培训了300多名预应力中、高级工,取得较好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23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building the practice base with factor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the serv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example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testing company and pract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analyzes the multifunctional advantages relating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e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professional skill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the cultivating of the core occupational competencies and the working field for building the the practice base with factory in the school.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factory in the schoo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0 前言

高职院校既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又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其主要特征就是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①高职院校的特色和生命力就在于其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建立校中厂、产教合作,则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经学院有关部门和人员积极联系,学院拟与宁波源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校企共建一个土工建材检测生产性实训基地。具体合作方式为:学院提供500m2的场地和部分仪器设备、部分技术力量(企业锻炼的教师和实习的学生),宁波源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供资金、大部分仪器设备、主要技术力量,双方以各持有一定比例股份的形式,申请成立监测检测中心,作为学院的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监测检测中心成立的资质申请、业务来源和经营管理均由对方负责,中心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按双方持有的股份比例分成。

1 建立实训基地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更好地发挥和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建设,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土工、建材生产性检测能力培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校企“互惠双赢”,促进共同发展。

2 “校中厂”实训基地产教合作的多功能平台

2.1 可有力推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真实有效的实际工程项目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力法宝。②“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建筑材料与检测”等课程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材料检测能力以及检测指标的分析运用能力,是该类课程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目前,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大多数是模拟的工程项目,学生接触到的土体也是试验室制备的土样,学生无法感知实际工程土体、分析不同类型土体的工程性状,因而对此类项目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工程项目具有真实性,因而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神秘性、挑战性及征服性等特征,所以学生对实际工程项目积极性很高,比较容易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可根据建材检测公司的实际工程项目,依据工作过程的基本步骤:认识项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系列步骤对课程作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从而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例如,“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建筑材料与检测”等课程均可将课堂安排在“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即为教学课堂,检测人员即为实训教师,实际项目即为实训项目。在“校中厂”实训基地,检测人员首先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项目,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此时教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现场授课,嵌入本单元相关知识点,学生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分组进行讨论、汇报,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总结,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即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学到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获得了以后工作过程中切实需要的岗位实际操作技能与技术。

2.2 可提高学生工作技能和方法能力

建材检测公司合作落实后,会承接各类工程项目,企业工程师、我院部分教师和学生将共同完成项目的检测和数据整理,提供监测成果资料,出具监测成果报告,以此共同完成工程项目。因此,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工作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同时,企业工程师也为同学们传授了真实生产的工作经验:整个过程中,企业工程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工程项目检测, 在项目工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工作技能和方法能力。所以,以校内实训为切入点, 依托项目化课程的实训环节,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内与校外相融合、教室与“校中厂” 相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合、学习和实训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学生工作技能和方法能力也会在多次循环中螺旋上升。

2.3 可促进“双师”素质建设,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是教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所不可或缺的素材和基础。教师只有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去,才能切实培养学生企业需要的技能,实现由高职院校“培养”到企业“就业”的无缝接轨。③

建材检测公司合作落实后,校内教师到实训基地兼任生产技术人员,直接接触实际工程项目,在真实工作岗位上实践提高自身的业务工作能力,反哺教学,从而促进“双师”素质建设。以“工程地质与土力学”课程为例,教师在检测公司以“质检员”的真实身份参与实际工程的土工检测项目,熟悉土体各项检测指标的工艺流程、检测要点,遵从检测公司的从业职责、管理制度、操作规范等,学习一线生产单位应用的新知识、新工艺,同时最关键的一点,能深入了解单位的用人标准。而这些信息对于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后续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双角色”的不断锻炼中,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以及实战工作经验均得到有力提升,可有效推动学院“双师”素质建设。同时,我们也可以聘请公司的一线工程师兼任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教学任务、生产讲座等,传授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优秀的技术服务成果。专兼结合,促进教学团队建设。

另外,学院每年对专职教师都有下企业锻炼的要求,而很多企业对教师的接收都缺乏积极性,这就给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材检测公司的成立可为我们教师搭建一个条件便利的企业平台,教师不出校门就能下企业,不出课堂就能练技能,理论联系实践更加方便。因此,建材检测公司的成立,对教师提升技术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发挥着有力的促进作用。

2.4 营造企业环境,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既能,更强调的是其在工作中吃苦耐劳、沟通合作、信息处理、可持续发展等职业核心能力。将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手段应用于学生的管理中,可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的整体质量。

学生在建材检测公司学习和实训的是真实的工程项目,所以每一位参与人员都要以一个合格的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刻苦耐劳、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职业核心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产质量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

2.5 用活资源,促进顶岗,提高学生就业率

目前,校内实训和为期一年的校外顶岗实习是我院主要的专业实训模式。校内实训主要是让学生以虚设的工作场景在校内建设的实训室进行训练,通常以“做试验”的形式进行;校外顶岗是在“3+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第6学期去企业顶岗实习,培养职业能力。因此,与企业单位签订大批顶岗实习基地是学生校外顶岗的前提。所以学院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合作企业洽谈合作条件,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而从目前该模式的运行现状来看,该种方法由于需要大批学生入驻顶岗企业实习,增加了企业管理难度,所以目前不论是大多数的行业企业,还是基层水利单位或水利工程生产建设一线都缺乏积极性。因此,学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挖掘校内实训基地的优势和潜力,活用资源,促进学生顶岗。④建材检测公司成立后,由于有具体企业的依托,学生在校内即可参加顶岗。在加强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实习时间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可带来诸多便利。而且,对各项条件比较突出的学生可签订就业协议,提高学生就业率。因此,活用资源,建设兼具生产、教学、实习及就业四位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

3 结束语

产教合作,与企业共建“校中厂”是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校企合作模式联合成立建材检测公司,不仅能提升我院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理论实践相交融的实际课堂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同时还能为企业方面接纳并培养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平台。因此,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共建 “校中厂”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益尝试。

注释

① 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91-9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