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2: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针灸培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针灸培训总结

篇1

xx镇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直接关系到新县城的建设进度,关系到xx县整个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关系到xx县的公共社会形象,随着新县城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团县委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对青年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xx镇失地青年农民就业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为青年农民送知识、送温暖、送工作、送岗位,关心失地农民、服务失地农民,抓住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就近就地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与创业培训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路,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本领。

二、加大调查了解力度,切实掌握就业技能情况

为了将此项工作做深、做细,团县委组织志愿者在xx镇、xx镇开展了就业创业情况大调查,共计发送就业创业情况调查表3000余份,针对青年农民的基本情况、目前状态、就业、创业意向、求职渠道、希掌握的就业技能等方面,走村窜户,深入调查,了解和掌握青年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立足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推广下去,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的政策扶持。

三、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开展市场大调查

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各沿海城市的进出口加工企业受到重创,通过国家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仍然造成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增大。为了适应形势,团县委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灾后重建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群团整合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县委、政府分忧解难。一是网络调查和宣传。认真学习了解国家各部委对市场刺激政策,市场未来发展前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推进的各项目和产业。建立北川青年就业创业工作qq群,调动各大中企业的积极性,培养其为灾区做实事,帮助灾区群众重拾信心、重建美好家园的思想。二是市场调查。组织发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各自所处的城市做好市场调查,针对市场上最需要的技能进行调查,并由团县委进行汇总分析,寻找适合xx县灾区群众能力和素质的岗位。

四、全面落实政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针对金融危机下,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并且结合xx县灾后重建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农民技能培训,主要开设了羌绣工艺刺绣班,园林园艺裁培,电焊工,建筑施工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保安等工种,并介绍到省内、山东各大企业,签定用工合同就业上岗。经过开班培训,三月份,使200名失地农民工拥有一种或多种技能,大大增加了社会竞争能力,同时缓解了社会稳定压力,推进了加快建设新县城的步伐。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xx镇失地青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篇2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Based on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Acupuncture” One Perspective with Various Dimensions Teaching Method/WANG Long, LI Dong-jie, ZOU Wei,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28):089-091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evaluates the implement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s by means of the practice of one perspective with various dimensions on the science of acupuncture teaching. One perspective with various dimensions is newly forwarde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latest acupuncture science teaching accomplish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elf-learning concerning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acupoint, location, dialectical, prescription, acupuncture basis and acupuncture skill, combing Chinese classic medicine and modern anatomy and neurology theory putting forward different teaching plans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 This method has positive meaning to improve student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has provided new clues for th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science.

【Key words】 Self-learning ability; Acupuncture; Teaching method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CM, Harbin 15004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8.031

针灸学是一门融理论、技术与临床实践于一体的学科。作为绿色治疗方案的代表,针灸治病的疗效受到世界范围的好评,针灸人才培养也受到人们的关注。纵观当前中医药院校针灸人才培养现状,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不强、中医思维和针灸手法训练缺乏等问题仍旧突出。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与研究,总结出“一元多维”教学法,通过在不同层次和角度运用,以期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针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 “一元多维”的概念

“一元多维”是一种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训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元”是基本的意思,这里引申为根本,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维”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如一维、三维,在这里指不同层次与角度;二是维系的意思,这里理解为针灸学与现代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相互结合;三是思维,即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所以“一元多维”教学法研究的核心是如何提高学生主体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 “一元多维”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践

实践围绕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展开,以学生为本,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加以教师的精心设计,实现“学”与“教”的双向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1]。

2.1 多维度教学思想指导针灸教学 多维度即从人才培养层次、理论体系构建和中医思维训练等多个方面开展《针灸学》教学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是以专业为主制定,对七年制、五年制授课不做区分。而同一专业不同培养层次(七年制、五年制)的学时数不同,在培养方案上应体现区别。笔者根据七年制、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和五年制其他专业3个专业层次教学特点,分别有所侧重。见图1。

培养学生学习针灸的兴趣,从研习经典医籍的正门步入针灸学殿堂,对构建针灸学理论体系尤为关键。在授课之初笔者融入名医轶事,引用《黄帝内经・灵枢》和《伤寒论》的原文,旨在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好奇心,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深入学习后,笔者主张将熟练掌握现代解剖学和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学以及神经病学相关知识,作为学生必备的知识内容,实现学科间的互补[2-3]。这对于构建针灸学开放性理论体系具有很大帮助。

在思维方面,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受惯现代科学技术熏陶,思维活跃,但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医思维方面明显缺乏。在继承中医传统思维的探究式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既要对话古人,又要学会批判。一改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形式,在不违背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掘学生思维的创新点,为其日后继续深造,夯实良好的基础。

2.2 多角度入手丰富教学内容 以经络腧穴教学部分为例,从穴性功效、针基针技和辨证处方等角度入手,扩展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大的信息量。

穴性功效,即穴名由来、腧穴功效和功能鉴别等内容,以往讲解不成系统,或被忽视。笔者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尽量站在古人的立场,发挥想象力预习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即穴名之中自蕴功效。如“风字穴”都以风字命名,或熄内风,或散外风,或内风、外风兼治,皆因命名各有特色[4]。其次腧穴功效有别于中药功效,根据每穴既治本经病,又治局部病,特定穴还具特殊性能的特点,要求学生预习时将每个穴位回归人体,从定位、功效到主治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师讲解时做好功能鉴别。

针灸的灵魂是针刺手法,而手法的掌握是教学难点。初学针刺手法的学生不可急于求成,每天都应做指力等基本功的训练,积极参与课堂实践。练好基本功,进行手法练习则事半功倍。众所周知行针手法得气与否赖于医者针技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手指精细触觉的敏感性,然而单靠讲解显然不能让学生领会捻转提插等细微差别之中气的变化情况。教师在讲解后应加以示范,然后将学生三人分为一组进行课堂实践,其中一名学生操作,另两名学生评价其操作的是否正确,之后轮流操作,由教师对每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达到基本功、理论和训练的有机结合。

提到辨证处方,往往不作为针灸教学重点,但临床上提高针灸治病疗效的前提,是准确的辨证配穴,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不应该被忽视,而应该作为检验学生是否掌握针灸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前人辨证处方经验,注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让学生熟记穴性功效,运用中医思维识病、辨证、配穴处方。做到顾证知穴,以便施治,必要时针药结合,增强疗效。通过上述内容的展开,对提高学生理论理解能力,技能训练能力有明显提高作用。

2.3 基于PBL学习法思想的多形式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教师应该在“一元多维”教学法基础上熟练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主体意识。其中以“问题”为核心的PBL学习法,可作为《针灸学》教学中重要方法。

PBL学习法较适合于8~10人的小组进行,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这些条件是七年制学生所具备的,所以PBL学习法值得在七年制培养层次中推广应用。具体教学主要由导师自行组织学生开展,借鉴PBL学习法的基本教育理念,以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案例式进行多方式教学,同时辅以现代教学手段,使整个教学过程,既能促进教师自我完善,又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PBL教学法结合针灸医案教学,选取名家验案开展综合探究式学习,分析病因病机,体会治法方义。在辨证处方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让学生成为情景的主人,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启发学生独立接触患者,通过望闻问切、辨证处方解决常见问题,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4 形成性评价 本研究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平时成绩占30分,根据课堂实践过程中是否积极按照规范进行针刺手法训练,是否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加临床实训,是否积极提出科学问题等综合表现给予评分。期末采用试卷形式进行考试,占到70分。通过形成性评价模式,可以在课后及时考察学生对针灸理论和针灸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1 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当前针灸教学中,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师傅“领进门”难于“修行在个人”。所以推广应用“一元多维”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是必要的。无论是专业知识,传道授业解惑,还是授课方式,便于学生接受,都应进行培训,以期切实发挥 “一元多维”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3.2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目前针灸学的教学方式,主要停留在“灌输式”模式上,忽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形成鲜明反差。运用“一元多维”教学法仍不可避免此类问题的存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在未来针灸教学中值得大力推广。

3.3 课程整合,增加专业课比重 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习西医课、中医课、外语课等课程。从课时分布及讲授内容上看,中医专业的针灸授课时间偏于不足,细分到针灸理论、技术、应用等内容的时间更为有限,明显限制了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和针灸操作技术[5]。所以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势必要采取措施增加《针灸学》的授课学时比重。

“一元多维”教学法首次把穴性功效引入《针灸学》教学,突出中医特色,注重培养中医辨证思维能力,强调经典和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两方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反复训练针灸手法,为学生立体掌握针灸学打下坚实基础。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为针灸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珑,邹伟,于学平.浅谈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在《针灸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针灸,2008,28(12):923-925.

[2]秦毅,何仲义,刘娟,等.通过应用解剖学课程教学强化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21-122.

[3]颜津津,简希尧.神经病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83-84.

篇3

【关键词】 西医院校 留学生 本科教育 针灸学

【Abstract】 The course of acupuncture therapy study by foreign students at medical college in China, the purpose is progress to compete for recruiting foreign students. For these people, basics of TCM is 108 hours in theory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clude fundamental theory of TCM and diagnostics of TCM; Acupuncture is 200 hours in theory learning and training too, include channels, acupoi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need more than 200 hours practice in clinic or hospital. As do all of these, they can take an examination in acupuncture by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Societies when they leave China.

【Key words】 Western medical college Foreign students Undergraduate course Acupuncture

目前国内的各个高等医科院校均不同程度的招收有国外留学生,这都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比较,中国各个医科高等院校招收的留学生除了学费较低外,是否还有其他优势?作者长期追踪国外中医药教育的现状[1],并作为重庆医科大学西医临床本科留学生《Acupuncture Therapy》课程领导教师,在过去2年的留学生教学中有些许体会。

2010年11月25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科技大会”,作者作为参会代表广泛的与参会的外国专家进行了交流。

柏林医科大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国际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会副主席Claudia Witt教授做了“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Research”和“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Europe”的精彩发言[2],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医学研究所的Peter H. St George-Hyslop教授也做了“Approaches to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Overlaps Between Western Biomolecular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精彩演讲[2],诸如此类的围绕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的中医或针灸研究不计其数。更多的学者介绍了在国外中医教育的情况,如德国传统针灸中医学会执行主席Gerd Ohmastede的“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Europe”,德国针灸学会副会长Birgit Ziegler的“Training standards in AGTCM associated school”,等等[2]。以及在26日大会组织的中医药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德国西医师国际中医学会主席Rainer Nogel的“SMS针对德国医生的中医教育”、以色列基布茨教育学院替代医学院院长Ramon Velleman的“中医教育在以色列发展形势及战略”、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校长Pedro Choy的“葡萄牙宝德分校的教育现状及发展规划”等[2]揭示了中医药,特别是针灸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探索中医及针灸在国外学历教育和临床医师继续教育的模式,这充分的说明中医学,特别是针灸学独特的临床疗效,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对现代西方医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尤其是美国国立卫生院下属的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3]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对中医学的高度关注,而且补充和替代医学已经被纳入了美国一些医学院校的教育体系中[4-5]。所以中国高等医科院校的优势不仅在较低的学费,更在于能在留学生的学历教育中,设计实用的、符合西方主要国家要求的中医类课程,特别是针灸学课程教育,以及符合要求的学时数至关重要。

《美国针灸中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指南》[6]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考试指南,针对完成正规学业者,即全日制东方医学院针灸专业3年综合课程毕业,和1350小时的针灸教育;其中包括至少800小时的理论教学和500小时的临床学时;临床学习可包括见习、实习或医疗实践;另外50个学时可以是课堂学时也可以是临床实习。德国针灸学会副会长Birgit Ziegler到成都参会时介绍了德国的针灸培训情况,“1954年成立的德国传统针灸中医学会目前下属有6所学校,1600多名成员,只有完成西医学习的内科医生或医疗从业人员才有资格在学会下属的学校注册和参加培训,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完成了2000-4000个小时的医学课程。并且6学校都一致同意针灸学最少开设750个小时的学习课程;中药课程至少开设340个小时;推拿课程至少开设300个小时;针灸、中药和推拿课是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相结合。此外,在校医院进行200个小时的临床实习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由此可以看出,参照美国和德国标准有利于国内西医院校制定针灸学课程教育标准,因为我们培养的留学生将要完成西医本科学历教育,也就是完成了3000多学时的医学课程教育,只需要开设足够学时的中医类课程教育就可以了。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针灸考试资格规定[7],凡全日制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学制在3年以上者,已取得医师资格,并经过针灸学培训至少500学时,有一年以上临床实践。考试的科目有[8]《中医学基础》、《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辩证论治》、《取穴操作》5个内容。因此,西医本科留学生的中医类课程主要开设《中医学基础》和《针灸学》。《中医学基础》宜设置为108学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验练习,内容包含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针灸学》宜设置为200学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验练习,教学内容包含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和针灸治疗学;除此之外,还需在医院至少200学时的临床实习。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针对西医本科留学生开设的《解剖学》218学时,西医院校的西医本科留学生在离开中国以前就可以参加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针灸资格考试。

综上所述,国内西医院校主要招收的是西医本科留学生,中医类课程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与国内中医院校招收的留学生进行中医类学历教育和短训等有所不同。针对国内西医院校留学生开设的《中医学基础》和《针灸学》课程教育,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针灸执业资格需要,这不仅是对国内西医院校留学生西医本科学历教育的一个补充,既融入了中医和针灸这样的国粹,也是中国西医院校招收海外留学生最具有竞争力的方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软实力。

参 考 文 献

[1] 龚彪,周力,张诣.针灸的国际现状及思考.医学教育探索,2006,1(5):61-62.

[2]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会议指南.icetcm.org.

[3] nccam.nih.gov.

篇4

针灸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推拿手法、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根据地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实用型通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校自2002年起面向校内不同专业开设《针灸推拿学》的任意选修课课程,收到了良好的反响。现将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的意义

1.1 适应学生掌握实用技术的要求

在目前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针灸推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单独的一门课程。由于中医学本身教学课时极为有限,实际教学中对于针灸推拿等有实践意义的内容仅能一带而过,浅尝辄止。因此,西医院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学习针灸推拿等传统医学理论和技术。而社会上针灸推拿、拔罐法等非药物疗法的广泛应用,吸引了许多医学院校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因为有兴趣而想学习针灸推拿技术。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正适应了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一定实用技术的要求,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目前,本校每年有200多人报名,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计划人数。

1.2 促进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

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常不受重视,课时通常偏少,而且由于中医学理论深奥,且多用文言文形式表达,这对于没学过古汉语的西医院校学生来说,普遍感觉枯燥和玄奥,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中医学的教学改革除了改进教学方法外,开设一定的中医学相关选修课程,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本校自2002年起相继开设《中医养生康复学》、《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每次均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实践证明,从学生兴趣出发,从技能培训入手,既能弥补中医学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拓展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了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改革。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选修学生所属专业的差异

每一期选修课程的学生中,除了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接触过部分中医学知识外,其他各专业学生均未接触过中医学,并且由于学生所属专业不同,以致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构成及学习原因等存在一定差异。而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目的和知识接受能力,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 中西医理论差异对学生的影响

选修学生多是感受到目前中医热和针灸推拿热的氛围,抱着对针灸推拿学的神秘感或持想多学一门临床技能的态度来选修本门课程。由于本校是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此课程,而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西医学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部分临床课程(如诊断学、内科学),现代医学生理、疾病的概念已深入脑海,而当面对传统中医理论时,便产生了困惑,无法客观评价。如很多学生生搬硬套地用解剖学知识解读中医学中的脏腑,用现代微生物学知识解释中医学病因,自然影响了课程的学习。

3 教学改革对策

3.1 明确西医院校《针灸推拿学》选修课的定位及教学目标

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针灸推拿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临床优势,拓展医学视野,开阔思路,掌握一定的专项技能,而并非将其培养成专业的针灸推拿医师。只有明确了课程的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及授课内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针灸推拿学》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针灸推拿学基本知识和概念;熟悉针灸推拿疗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常用的针灸推拿操作手法和技能。

转贴于

3.2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

课程的早段需讲授一定的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如经络、腧穴等。理论课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介绍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如经络实质的研究、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研究,介绍某些常用的保健穴位,介绍针灸推拿的具体病例等。另外,根据选修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放在技能培训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1-2]。部分理论课也可以放到实训课上,如讲解完手法的操作和动作要领后,教师立即演示,然后观看教学视频,再强调其动作要领,努力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认识。学生在教师简单讲授后即分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配一名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做到耐心细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做到动作熟练而又规范。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针灸推拿疗法的应用,对常见的一些针灸推拿特效病症,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针灸推拿治疗。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使学生亲眼目睹针灸推拿的疗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实践中体会动作要领,加深理解和记忆,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具体操作技能。

另外,根据针灸推拿专业的特点,课程结束时采取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的考核形式,并结合平时的技能实训表现。学生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就能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 结语

通过多年选修课的教学,笔者体会到,西医院校开设《针灸推拿学》选修课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使其掌握一定的专项技能,既可以进行自我保健或为他人保健,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机会。

因选修课程的学生专业较杂,很多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知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灸推拿学》的学习和深入理解。因此,建议学生报名时应该具备一定的中医学基础知识。

针灸推拿学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选修人数如太多,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尤其是技能实训课,故应控制学生人数以进行小班化教学。笔者认为,一个班不超过60人,实训课每班不超过30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