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听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2: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网课听课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课听课总结

篇1

对于这一周的网络授课,我从以下方面作了总结:

一、教学准备

课前我们各位老师认真对网络学习的内容进行了知识精选,在班级直播课的课件中及时补充个重点和听课要求,急停课的课前准备,然后再链接发送到班级群,对于要呈现给学生课后同步练习的习题答案,我们也是反复检查同组教师互查,确保万无一失才会发送到班级群。

二、签到情况

我班共有学生49人,几乎每天八点前都能签到完毕。听网课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百,但每天每节的网课学习,我总有担忧,是否所有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地按照每个时间节点参与进来呢?

每天每节的网课学习我总有担忧:是否所有同学都能积极认真的按照每个时间节点参与进来呢?所以我会偶尔随机抽查班级的几个孩子,目的是看他们是否进行在线学习,让他们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以背诵或作业的方式发到班级群,这样能引起班级其他学生的上课注意力。

三、教学过程心得

这种教学方式确实非常新颖,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新奇,但是说实话不太适合所有学生,比如说我们的家长几乎都要去工作,没有了家长的陪伴,孩子们是否能够自觉?小学生的自控力有些差,相对初高中学生来说,所以网络课堂最理想的还是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陪伴。因此我在课堂上不定时点名提问学生,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够坚守课堂。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不能像平时课堂那么随时提问,随时解决问题,教师的管理能力隔着屏幕也下降了一个等级,网课学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呈现他的学习内容到班级群,而我们老师又不能及时发现是哪个孩子没有上传,因为我们还要关注时间和课程按时发到班级群。

话说万事开头难,网课开始的第一天,感觉真是很紧张,有些手忙脚乱。每天手机不离手,眼睛不离手机。电视机前,电脑前,手机前,倒映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部分家长们也并不闲着,他们此时也成为了老师,在微信群里咨询老师各科问题,监督指导孩子们按时认真地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任务。由于群里人员太多,很多信息不能及时回复,家长们也都非常理解帮助老师协调处理问题。

这场疫情让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我想也让家长更加的明白了老师一天的工作日常,相信回到学校家长们会更好地配合老师的各项工作。

四、今后措施

1、加强课堂监管力度,随机抽查几名同学,看他是否在线。

2、多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如有不妥之处及时整改。

篇2

为促使教师养成读书学习与反思总结的习惯,学校要求教师在每学期期末交一份纸质文稿“教学一得”,题材不限,可以是论文、教学设计、随笔、总结。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博客里有了这样的留言:“为啥非得这样反思呢,浪费纸张啊!”“形式主义!增加老师负担!”

反思: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家抵触“教学一得”,不能解读为漠视读书与反思,只能说明措施低效甚至“负效”。如何才能让教师愿读书、会反思呢?

应对:改“教学一得”为“读书笔记”。我们首先提出“不会学习的老师教不出会学习的学生”“多读书,才能教好书”,从舆论上造势,从观念上引导。随后,我们有意识地引领“读什么”,由教科室负责搜集、编辑有关新课程理念、实践探索等文章,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同时把文章的电子版上传到校园网上。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要把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既要博览群书,也要读透其中一本专著或某几篇文章。每位教师完成的读书笔记既可以是读后感、好文章摘要、课题研究思路,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反思日记和教案设计,这些读书笔记又被及时充实进校园网。这样,人人都成为校本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校本知识生产、贮存与分享的良性机制得以形成,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了实际的支撑。

从“听课笔记”到“观课感受”

为促成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交流切磋的教研氛围,学校规定了每学期听课节数的最低数量:教师每人不得少于30节,教学干部不得少于40节,否则评优评先一票否决。本以为是明智之举,在教学检查中我却意外发现听课记录有“造假”的现象。

调查:通过与教师谈心,结合调查分析,我认识到恰恰是学校的管理模式出了问题。为了保住“省重点校”“连云港市名校”的地位,我们过于强调教师间的竞争和成绩排名,造成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合作机制,大家不愿被听课,自然也不好去听别人的课,每个人都在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中苦苦努力,提高缓慢。

对策:从教师之间的利益同化入手,在教师评聘中看重备课组、年级组的整体成绩,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共赢;从校领导带头开设“走进新课程”观摩课做起,促进教师之间的反思共享。为此,学校每周都要开设教学公开课、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每学期搞一次“教学开放周”,诚邀市、县兄弟学校教师来我校听课交流研讨;“走出去”,虚心到兄弟校听课学习。在创设大量听课、观摩机会的同时,我们要求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及时跟进,对一周内本备课组的各类公开课展开讨论。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互动对话、交流“观课感受”,以实际的教学案例来对照自己的“家常课”,在观察、对比、反思、修正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趋于科学、有效。

从名师不“鸣”到“名师接龙”

我校不乏特级教师及省、市级名师,但奇怪的是相当一部分名师却很“低调”,对学校安排的教学重任和科研课题借故推脱,有的甚至不进反退,课堂教学效益下降,教学能力受到学生和家长质疑。为什么曾经斗志昂扬的他们在成名之后却激情不再了呢?

篇3

教研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平台。在新课标理念全面深入课堂的今天,我认为教研工作应当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实施为重点,以网络环境为辅,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学习有关新课标理念,以全新的思维,积极开展特色校本研讨。

一、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认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也越来越严。因此,大家深深感到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刻不容缓,我们不但要提高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加强自我充电,广揽专业知识。

一位专家曾说过,你再忙,也要留给自己一定空间多读一些书。而 “读一本好书,就是给世界做了一件美丽的事。”我们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要求自己广泛地阅读文学专著,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多阅读专业书籍,及网络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点。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课题研究,是教研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教研工作中,要求自己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研讨主题。例如,本校今年确定的课题:《家庭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每位教师都开设了个人小课题的研究,每周在集体备课活动时,老师们准备的材料较为充分,气氛较为活跃!发言的教师能畅所欲言,或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从而解决了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确实提升了我们的数学教学水平。

3.“走出去”加快教学前进的步伐。

让教师们多“走出去”,把名师们“请进来”,这应当是教师们专业水平提高最便捷的一种学习途径。这几年来,本校先后派出的若干名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他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及时了解当前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方向。回来后,运用他人教学理念、方法上汇报课,让全体教师都能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新面貌,受益匪浅!

二、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校本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制定严格规章制度,确保人人参与,讲究培训质量,就能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本校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1.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每学期我们都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及真对性的网络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研究方式、研究时间等方面予以规定和落实。

2.继续开展个人课堂教学的反思活动。提倡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对教案进行二次以上修改,上完课后必须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进行反思,写出教学后的总结。

3.加大听课、评课力度,建立评课诊断性意见的制度。听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便利的有效方法,通过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评课更能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注重年级合作交流,增强各组员的协作意识。

为改变过去教师习惯于单兵作战的现象,让合作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习惯,让教师的个人智慧与大家共享,让教师的个人智慧间产生碰撞,激发出更大的智慧,我们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开展研讨课活动。

1.集体备课,互动研讨。

集体备课能让教师们通过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将校本培训工作与备课组建设紧密结合,激发大家的智慧,博采众长。各年级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互动研讨,不断完善备课制度,加强集体探讨,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思路等。形成的教案要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现状,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彰显“以学定教”的备课宗旨,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求实创新,充分体现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各年级组每单元安排一位主备课教师,每位教师在听取主备教师的设计方案之后,提出补充修改意见,形成共识,由主备课教师写出教案,其他教师再根据自己本班学生实际和自己教学需要采取圈点批画、增添删减的方法进行修改。在实际教学后,每位教师还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认真反思,并将反思后的总结放在网站上、博客里共大家评价、研讨,对教案进一步完善。

2.有效开展校内满意课,让满意课的教研效益最大化 。

满意课作为一项常规的教研活动,它的作用不可低估。我们要求各年级组成员必须做到,一位老师授课,同年级的老师一定要全部调课,前去听课。同时,特别对观课、议课提出明确如下要求: ①做好听课准备。要提前了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有目的、有准备地听课。为了让听课老师更有针对性听课,执教者授课前要把自己的教学设计让听课老师事先了解。 ②尊重执教者,认真听课,听课必须思想专注,观察全面,既要注意教师的活动,又要注意学生的活动和反应。③记好听课笔记。听课是议课的基础,听课应作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除常规要求外,特别要记录下自己的听课感想。因为听课时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记录,议课时才能有说服力。④议课要及时认真地进行。议课时可先邀请授课教师自评;评课要根据教学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对于教师的优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教学中的不足,要给予必要的剖析,用例子加以说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议课有利于我们进行二度设计,真正体现议课对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

四、注意年轻教师的培养,注重教育后备人才。

篇4

一、XX年教学教研工作主要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