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3: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集体备课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学校规定3年以下教龄的老师,自己选定师傅(最好是同科目),师徒之间要互相听课、交流。课前课后要相互交流,提出意见或建议,这本身也是促进集体备课的一种措施。通过听课交流,有利于把老教师的驾驭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与年轻教师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通过集体备课把最新、最近、最鲜活的东西拿出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2.学校规定,每个年级带同一门课的老师都是一个备课小组,每周固定的业务备课至少要有一次,每个备课小组都有集体备课的固定时间和地点,校领导不定期参加;每个备课小组都有指定负责人并要求两周一次,且要求有明确记录,并把它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要求教师一课一教案,课后要有反思,对于这方面学校除了每学期定期检查外,还不定期检查,着重检查课后反思情况,教师必须每人订一本专业杂志,以促进集体备课。
二、组内一些具体做法与想法
我们通常可分为课前与课后两个环节:
课前,首先要确定集体备课的课题,在思考、准备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统一课题的重、难点,对于具体的教学设计避免思维抄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所带学生的情况,设计出符合新课改要求及自身个性的教学设计,也可以把各自的教学设计拿出来通过讨论、交流,在原有基础上设计、完善,但不能失去自我。
课后,通过课后记,把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拿出来共同交流,再进一步去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以总结经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每一个教师都带好几个班,在课堂上出现问题后马上记录下来与同科老师商榷,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一堂课上完后课后都要有一个课后反思。
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平时必须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否则只能是一种形式。所以为了达到集体备课的时效性,一方面,在订阅专业杂志方面,每位老师订的专业杂志通过商量都要订成不同的,有利于获得更广泛的信息材料,这样有利于集体备课过程中有话可说;另一方面,每个教师在发现与其教学相关的信息材料时,要及时记录下来,并且共同交流使用,一年下来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有利于针对某一课题选取更精确的材料。我们认为值得保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材料,比如是漫画,我们拿记号笔把它记录在胶片上,作为组内保存资料,可随时拿来选用。
WIKI诞生于1995年,通常讨论WIKI时,存在两种指代,一种是作为技术的工具软件,一种是作为提供资源内容服务的资源库或资源网站。下面介绍WIKI的主要技术特点:
1.简易性。WIKI以网页的形式供访问者浏览、创建、更改,它格式简单、提交快捷、链接方便。另外,WIKI还提供了一个“编辑试验”区,让新手可以尝试WIKI的各项功能,试验各种编辑技巧。
2.开放性。任何访问者都可以浏览、创建和修改WIKI网站下的任何页面。当然,这种开放并不意味着可以蓄意破坏,它仍然有一套保障机制,如通过“锁定”可以保护某些页面或阻止某些恶意用户;WIKI是动态存储模式,通过“历史”版本可以轻松恢复到原始的页面版本,并及时找回以前的版本。
3.协。用WIKI技术构建教学资源库,可以使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教师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对资源库进行修改,使资源库不仅仅是一个优质资源的权威库,更是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有力保障,从更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库的实用性。
我校以“维基百科”平台作为网络集体备课、议课的载体,它是教师合作研究、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备课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有利于校本教研的开展。下图是我校集体备课平台中主要开设的栏目:
二、WIKI平台的有效运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个人电脑不再需要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只要能上网,一个浏览器就能完成日常办公。WIKI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文本交流平台,这一特点给教师集体备课和协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功能保障。在WIKI中进行对话、交流、思考、探索,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想法,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得到发展,也不会因自卑或难为情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羞于启齿。这避免了集体备课中的权威性,集体备课不再单单是“高水平”者、“骨干教师”的天下,而是所有参与者的一个对话活动。
1.个体一备,研读教材。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观点证明学习要主动才有成效。集体备课前,备课组的每位教师根据所要讨论的问题或某一教学内容做充分的准备:钻研教材、上网查找资料、基于学生研究教法、制定教学策略等,让所有备课组成员都能带着问题和想法进入集体备课的活动。每次备课活动的主备教师将个人的集体备课材料:教学目标、文本解读、问题设计、方法选择、作业设计等内容,在规定时间内上传到WIKI平台,为集体二备做好材料准备。
2.集体二备,分享智慧。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把对知识的各种理解进行组织或重组,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WIKI技术能使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很好地体现这一点。
集体二备时,备课组成员集中研讨,根据WIKI平台上主备老师提供的备课内容,共同协作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份优质的目标性指导文稿。讨论中,备课组教师充分发表见解,进行“头脑风暴”,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当新的想法和思维出现时,主备教师及时利用WIKI平台记录和整理教学思路、重难点和教学方法等,其他教师会后深入地反思、理解和研究WIKI平台上的研讨内容,做真正的研究者。
3.个性三备,活化设计
利用WIKI进行集体备课,不是话语的“对话”交流,而是文字的交流沟通,它需要教师对一章节或一课进行了解、思考及研究后,自己有所想法才能编辑在WIKI上与别人进行交流。这有助于培养教师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同时,这是教师知识体系重构的重要过程,大家对同一主题发表观点,共同努力协作,最终完成知识积累、知识完善与分享。
在个性三备环节,教师可以利用WIKI平台,基于本班学情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体系,对他人的教案、文章等信息进行网上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修改之处要标注有说服性的理由),从而形成个体教案。这样,既可以让教学设计充满集体智慧,又可以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以便更好地适应本班学生的教学。
4.网络互动,反思提高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思考需要有交流,不同的观点在交流中相互碰撞,才能共享智慧。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在平时留言评论的过程中,会在不经意间碰撞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
1.异步而行,备即可用
学校建立了信息化课程平台后,教师可在家里登录平台,实现了以个体为单位在网络上进行集体备课。我校的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已成为全球通式的“备课本”。教师把教学资源上传在可以实现知识化管理的课程资源平台上,便能够形成资源的共享。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的方式,将教学资源平台、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和博客等平台进行松散整合,方便师生开展基于资源的教学活动。
2.随时修正,磨课成纲
通过应用、比较,我们发现在纸质集体备课中,虽然初备、集体交流、形成教案等流程齐备,但始终只闻其声,不见其实,无法形成真正的交流。而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初备之时,大家就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集体交流,便可明见其实。
3.挖掘资源,转换形式
在信息化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传统的文本性材料,还要备网络上的有关教学资源。我们充分考虑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其优势,在备课中,尽力发挥电子备课易与多媒体交汇的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入课堂。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沟通快捷,备中实现师生互动交流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学生要有参与课前准备的机会,教师备课之时,让学生预习课文。学生预习当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电子备课系统反映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归纳,了解其实质,最终在自己的备课上体现出来,大大加强了备课的针对性,提高了备课的有效性。
2.菜单选用式,流程灵活
工作目标: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活动,以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学中的问题研究。
工作任务:
一.加强教学常规环节解决问题的意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根据分析我校各年段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组内确立的各学年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备课组长切实承担起责任,掌握第一手材料,协调分配好前后各班的教学进度,责任分配明确,指导好青年教师和新调转教师的备课,专人保存好相关资料(前后班分开)。教研组长将每月深入一个备课组参加集体备课。
2.听课交流:(1)备课组长保证每月对组内的青年教师和新来的教师及重点班级听课,并做好交流与指导,促进年级整体推进。(2)青年徒弟教师与新来教师保证每周新课前必须听师父或老教师的课,从教学内容的把握、教法的使用和班级学生管理与监控等方面具体学习,并在期末交一份总结。(3)组长下到各年级做好重点教师的重点跟踪听课(青年徒弟教师与新来教师)和初三听课,及时发现问题。(4)按时参加&“理科四杯赛&”的听评课活动。
3.会课研讨:本学期学科组会课研讨活动将以年级为单位,有备课组长协调组织,推出参加会课的人员名单和讲课日期(时间集中在期中考试之后的一个月内)。
4.材料上交:(1)备课组计划、总结(2)假期优秀作业展的照片材料和部分原件。(3)各种那个学生活动的方案、总结(获奖名单)、过程照片(4)学科习题资源库电子稿,经备课组长检查整理后上交(试卷要有命题人及审题人,严把质量)(5)期末由周阔把参与会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电子稿收上来。每项内容均要包括前十与后十班。
5.参与学校小课题研究,即问题研究,并在期末考试之后组织研究成果交流与推广。
二.以学科开放展示为载体,促进教学交流和学生活动的开展。
本学期将与教科研课题结题仪式为载体,进行大规模、高层次、全方位的学科开放与展示,借以展示我校英语学科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学生素养。
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主要形式有同年级同学科备课,跨年级同学科备课(主要是阶段性对同学科教学的专业教研和教学衔接)和跨校际同学科备课(主要是学期始终对同学科的专题研究,考评研究)。其中同年级同学科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是指按既定教学计划在备课组长组织下,同年级同学科备课组老师,围绕课堂教学采取分工合作,互相学习的常态备课。在三种类型中同年级同学科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无论是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还是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提升,无论是合作的实用性还是学习的实效性,均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也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备课形式。
二、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操作模式
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实质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合作又学习,合作中渗透学习,学习中体现合作,合作促进学习,学习引领合作,合作是形式,学习是内容,内容需要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备课组长是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组织者,示范者,引领者,参与者。负责制定备课组计划(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定评课议教、订反思交流)、备课制度、目标要求(合作目标、学习目标)和确立备课团队的远景目标。每个人的充分参与是保证集体备课质量的关键。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合作者、学习者,每个人都是中心发言人。就某部分而言,我是中心发言人,就另一部分而言,我又是积极的思考者、讨论者。中心发言人也要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非中心发言人,也不能列为局外,要通过参与体现主人翁意识,要通过研讨提高合作意识。否则,“集体备课”将陷于“一人忙,一言堂,大家都喝汤”的尴尬局面。
三、具体操作过程
在实施时我们主要通过4步线性操作流程,体现3个合作和实现4种学习即“434”操作模式进行落实。以初三化
学第五章集体备课为例分析如下:
(一)4步线性操作流程
第一是个体预备。预备是在备课组长统筹分工前提下由教师个体对教学单元每节内容进行预备,为集体共备做好铺垫。预备分为详备和简备。中心发言的内容为详备,参与的内容为简备。初三化学第五章有四节内容,在组长的统筹下我们六位老师进行备课分工,每人重点详备一节,作好中心发言准备,简备其他章节,做好参与准备。剩余一位老师作会议记录、并从网上下载信息。
第二是集体共备。即在备课组长组织下,大家在一起就某一教学内容共同讨论,用集体智慧设计优化其教学程序,生成通用教案即共案的互动合作过程。共备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每周周二、四下午进行共备。
首先是中心发言人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将预备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时教案进行说课。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
1.本节课课型:新授课。
2.教材分析及本节教学目的。
(1)本节在教材单元的地位及前后衔接。
(2)学好本节的重要性。
(3)本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3.本节教学三维目标要求及落实方法:
教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实验器材。
学法:学案导学法。
4.教学过程设计:
(1)本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突破的教学设计。
(2)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比较和导学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设计:
从组织学生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引入新课启发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装置组织学生分组动手制备二氧化碳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归纳和小结通过讲学案巩固检查反馈和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设计:
回忆讨论书写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在教师启发下分析、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及装置动手操作制取二氧化碳讨论小结并听老师点拨结合讲学案巩固练习。
(3)本节课的课堂练习题、巩固练习题及作业的优选、确定使用的材料和补充练习的设计。
(4)板书设计:
其次,大家共同参与并研讨:如有教师就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多种设计建议做成动感课件,这样更能增加直观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比较学习效果;有的教师建议选择一些网上相关信息热点习题;有的教师对课堂生成进行了预设等。中心发言人及时修改教案。
再次中心发言人上课,备课组教师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继续修改完善教案,形成较为完善的案即共案。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或将电子稿发到个人邮箱。
第三是个体完备。即教师个体依据个体教学风格和学情通过整理、归纳、再发现;再整理,再归纳,对共案进行完善的备课,形成既有集体智慧,又有个性化的“临床”教案的过程。
第四是教后备。即教师课后写教后记。先进行个人教学反思,然后进行集体交流。经集体反思对单元教学进行总结和提升。为以后和下一届教学提供经验和范例。
(二)3个合作
分工合作:教师个人预备中的分工合作,命题中分工的合作,打印教案和实验准备中的分工合作。
交流合作:集体共备中的交流合作,评课议教中的交流合作,教学反思的交流合作。
互助合作:课件制作、教具制作中新老教师的互助合作。(新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老教师的教学艺术优势互补。)
(三)实现4种学习
准备性学习:教师预备时要进行相关教育理论和教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时通过思考发现问题。
合作式学习:教师集体共备时合作互动式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预备中和“临床”教学的预设问题。
批判性学习:个人完备时学习共案长处,融入个性特色。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出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讲述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后设计教学流程,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讲述。为书写教案充分准备,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书写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特点,还可以在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相关内容的补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集体备课中,大家畅所欲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要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要重视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一定要突破政治教材枯燥无味的局限性,争取做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个人都注重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同时,要用欣赏的目光来评价同学,学会赞美别人。在集体备课时,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得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知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最有效的平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学习到许多知识。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提高,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a)-105-02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设置较多,教材种类繁多质量高低不一,给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校近几年来,实行各教研室集体备课,通过几年的尝试,不但体会到集体备课对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现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1 集体备课的优势
1.1 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参考一些教学资料,备完整本教材的教学内容(也有的是“今年抄去年”备课方式)。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
1.2 集体备课能使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新颖性和选择性的要求,仅靠几本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教学工作的需要,除了可利用自有的一些资料外,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就是互联网了。因此,我们将网上查找的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为组内人员共享,弥补了书本材料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充分的交流,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备课的质量[1]。
1.3 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就会有一次的收获。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集体备课能让不同的老师以不同的风格备同一堂课,从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2-3]。
1.4 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增加了老师学习的机会,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集体备课中有一个“集体研讨”的制度,就是要求每一位老师每个学期上一次研讨课,上课前每位成员都要给这个老师的教案提一些意见;课后还要集体反思。因为大家是同事,没有领导在场,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交流更充分。使更多的老师有机会学习到不同的理论知识。
2 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学校教研室要坚持下去,如果各教研室中没有讨论交流的热烈场面,教学效果就不会得到提高。我们认为集体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交流性
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合作的氛围,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共同提高,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分工。
2.2 内容分割的连续性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章(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不然,容易将整块的内容零乱分散,学生很难对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3 集体备课不等于案
集体备课,更注重的是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它要求教师从过去不分轻重缓急备整册教材,转变为现在集中精力,深入钻研,精心备好一单元或者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不是第一次的备课好了,等你拿到教案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你的备课也完成了。因为各班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课时教案也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要在大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去设计。否则,将出现“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效果会适得其反[4-8]。
3 结语
教师备课的主要目的是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并通过钻研大纲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和重点。教师能否备好课是能否教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等前提。以保证教师在备课中对教材的把握不准,容易影响各班教学质量。在五官科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过程中,体会到集体备课对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前我们都是“各备各课”,每个老师在平时都是专注于自己备课,每周一次的科组活动主要是解决本科室存在的普遍的问题,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心得体会通常是“私下交流”。自从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室集体备课以后,老师们的这种交流逐渐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由无组织变成有组织。在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本学期上课主要章节的内容,各个内容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群体中,各抒己见,从中使我们学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本科室的整体和个人素质也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我们教研室会继续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在互动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牙彩林.集体备课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2):33-34.
[2]陈稚.《仪器分析》课集体备课体会[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6(26):36-37.
[3]李贵英,李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五官科教学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0):57-58.
[4]曾令斌.PBL教学法在五官科护理学教学的应用探讨[J].右江医学,2006,12(2):213-214.
[5]刘旭东,封木中,刘晓群.PBL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8,15(12):73-74.
[6]卢旭东.PBL教学法引入临床护理教学的实践[J].2007 9(1):64-65.
本学期,我园的教研工作将以《幼儿园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精神为指导,以县教师进修学校幼儿教育教研室的工作要点为主线,立足本园实际情况,深入学习、研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为切入点,继续开展各种教研教改活动,不断的更新观念,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全面整体发展。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1、组织教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幼儿园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园本培训》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使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逐步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2、深入学习教材,转变新的教材观,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义,积极实践教材。
3、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继续开展《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读书活动,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积极参加联动协作片区开展的“读书沙龙”研讨活动,将学习体会运用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抓好常规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积极探索有效的备课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抓好教学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坚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做好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工作,让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成长。本学期,我们还将开展“闽南童谣进幼儿园”活动。
2、结合本幼儿园实际开展好“走进课堂月”活动。
3、继续采用视频教研、案例引导、教学观摩、对话讨论等方式引导教师探索有效地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4、创设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研讨、听课、评课、外出交流等形式,让全体教师获得幼教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
5、加强教研过程管理。结合本园实际建立健全教研制度、备课制度、学习制度等,以解决保教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注重活动过程的指导和检查,乐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注意各种教学资料的积累,做好教学业务档案资料的管理。
(三)加强指导,彰显中心示范辐射作用
1、制定学习方案,组织民办幼儿园开展好《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读书交流活动,做好学习活动各阶段的指导工作以及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2、开展好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内容另定)。
3、加强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教改活动。
4、立足本园实际,面向民办幼儿园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活动(内容另定)。
(四)加强家园联系,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1、开展多形式家园活动,为家长创设多渠道的沟通机会。
2、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孩子成长,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月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全体教师参加中心校校本培训活动
2、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
3、组织招生工作
4、探讨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合理制定
5、集体备课“我是大班小朋友”主题活动计划
九月份:
1、交流、制定幼儿园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
2、交流、制定班级计划
3、结合教师节开展“老师爱我,我爱老师”主题活动
4、加强幼儿一日教学常规的管理
5、参加县教研工作会议
6、参加县幼儿教育中心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事宜研训
7、集体备课“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计划
8、开展家园联系活动
十月份:
1、开展“走进课堂月”活动
2、开展镇级教学观摩活动(内容另定)
3、开展民办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内容另定)
4、参加“闽南童谣走进幼儿园”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5、参加县幼教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6、集体备课“金色的秋天”主题活动计划
8、开展师徒结对“同上一节课”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联动协作片教研活动
2、参加大地幼儿园教学观摩活动
3、参加农村幼儿园教师“我们共同成长”系列培训二(幼儿园绘本教学培训)
4、参加漳州市乡镇中心幼儿园专题教研活动
5、开展视频教研活动(内容另定)
6、集体备课“一切都在变”主题活动计划
7、开展家园联系活动
十二月份:
1、参加实验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
2、参加协作片区“读书沙龙”研讨活动
3、参加县幼儿教育中心教研组活动
4、开展阅读《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心得交流活动
5、幼儿园教学常规检查
6、开展镇级教学观摩活动
7、集体备课“漂亮的服装”主题活动计划
元月份:
1、迎新年活动
2、参加视频在线研讨——数学教育活动
3、各项资料的收集、归档
3、参加中心幼儿园教研文本资料交流活动
幼儿园教研主任工作计划(二)根据省、市幼儿园教育工作要点,结合园所实际,新学期我园保教、教研中心工作是:紧紧围绕省级示范园创建目标,狠抓软件环境建设;以多层次的师训工作促保教人员的专业基本功提升;以深入的常规督导、示范展示促保教常规工作的规范化;以有效开展的磨课为载体的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促教科研工作出特色、出成果。
每月工作安排如下:
三月份:
1、以大组为中心,邀请专家来园对教师进行“快乐体验数学”教材使用指导,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每单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快乐体验数学”小组集体备课、磨课。程。(本月重点:熟悉教材)
2、教研组长根据实际教学计划,拟出学期教师磨课安排表。
3、以大组为中心,邀请专家进行分享阅读教材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领域教学水平。每双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享阅读小组集体备课、磨课(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讲故事的能力)。
4、班级开展区域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教研活动,培养幼儿的区域常规。教研组长进班对班级区域创设及区域教学进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执教水平。
5、奥尔夫小组每周备课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借鉴姐妹园的经验,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情况,做好班级区域材料调整工作,培养幼儿的区域常规。教研组长对班级区域创设及区域教学进行实践指导,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本月重点)
2、在教研室的带领下,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分享阅读观摩研讨活动,观摩顺序为:大、中、小年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双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进行分享阅读小组集体备课、磨课(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讲故事的能力)。
3、组织教师分批外出学习观摩“快乐体验数学”实验园——海南师范附属幼儿园的教学(解读教材)。每单周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快乐体验数学”小组集体备课、磨课。
4、奥尔夫小组每周备课。
五月份:
1、开展班级区域活动观摩、点评活动。班级三位教师一起组织一节区域活动,园内其他教师共同观摩,找出亮点及不足(关注教师的指导:何时指导、怎样指导),进行推广及调整、改进。(本月重点)
2、各年级做好分享阅读常规备课及课程开展工作(如何依据班级孩子情况灵活使用教材上的教案);邀请专家观摩指导分享阅读课堂教学活动。
3、各班级在年级组长的引领下做好“快乐体验数学”常规备课及课程开展工作。
4、奥尔夫小组每周备课。
六、七月份:
1、教研室邀请专家来园指导“快乐体验数学”观摩课。
2、组织教师开始准备下学期的区域活动材料(制定区域创设计划及材料投放设想—与教研室沟通交流——确定方案——着手准备)。(本月重点)
3、完善班级及个人各种教研文档工作。
幼儿园教研主任工作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根据幼儿园学期工作计划的要求,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并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开展集体备课、业务培训、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同时加强幼儿习惯养成方面的课题研究,为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在教研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但由于受到教研团队、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园的教研工作的开展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虽然处在提升的阶段,但是由于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起点较低,幼儿园的培训力度虽然有所加大,但是教师们的成长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二)、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我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这里面的问题主要有:
1、有的区域是摆设,教师没有组织孩子们进区行域活动;
2、区域活动材料更换不够及时;
3、教师们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对孩子们的活动进行引导、评价,区域活动的开展有些盲目、随意。
(三)、幼儿的习惯养成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就餐习惯、阅读习惯、整理物品的习惯、握笔姿势等等,这些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三、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
(一)、开展"区域活动开展实效性的研究"专题教研活动。
(二)、开展"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活动。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为保障以上两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本学期重点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一)、作为幼儿园的专题教研活动,"区域活动开展实效性的研究"将在我园每周四集中展开。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八月份,开学前一周:讨论、制定区域活动开展实施方案:
由于教师的调整、教材的更换,所以,开学前集中讨论如下问题并拿出解决方案:
1)托、小、中、大四个级部可以开设哪些适合自己班级幼儿发展水平的区域?
2)班内开设的这些区域中可以投放的成品材料有哪些?
3)如果让区域活动按时、有效开展,你觉得自己应该要努力做到哪些?
让老师亲自参与到方案的制定以及过程的实施中来,这会为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2、实施阶段:
九月份到十二月份:
1)每个月份的第一个周四,安排如下的教研活动:各级部主任负责梳理教材以及里面所涉及到的区域活动,然后共同商定哪些材料可以在这个月中投放到各班的区域里,哪些材料是可以在某个区域中长时间投放的,哪些材料需要及时更换等,要求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作好记录,区域活动的开展不只是班主任的事情,要让每个教师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上都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这种参与研讨、作好记录的方式会让每位教师对自己所要做的工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2)每个月的第二、第三个周四,集体研讨时间,研讨内容:提出自己在上一周的区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宜、需要在下一周为孩子们投放什么样的活动材料、哪些材料需要幼儿园准备、哪些需要家长准备、哪些材料可以共享、教师在观察孩子们活动、记录孩子们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等等,这会对下一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每个月的第四个周四上午,我们安排如下活动:两次幼儿园区域创设观摩活动,时间分别在九月底和十一月底;两次幼儿园区域创设评比活动,时间分别在十月底和十二月底;无论是观摩还是评比,目的都是为平行班级之间、各级部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观摩、评比是激发老师们开展这些活动的动力。
(二)、"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考虑到不能让老师们的感到任务太重,所以,我们会将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渗透、整合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多个环节中去,力求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学期初召开班主任会议,每个班主任需要了解自己所带班级的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带班经验梳理出需要解决的习惯养成问题在哪里,确定出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年龄班的特点,一学期确定1--3个好习惯的培养目标,老师们要形成书面材料。
2、鼓励教师将习惯养成教育与区域活动的开展相结合,尝试进行整合教育。我们将带领教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探索,这些的活动的具体实施会体现在每周四的常规教研活动中。我会在保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老师们的工作量,提高老师们生活幸福指数。
3、评价工作:教研组会根据老师们自己确定的好习惯培养目标、以及她们制定的实施、解决方案,11月底在全园开展一次"习惯养成我真棒"评比活动,选出习惯养成良好的班级并予以奖励。
4、做好总结工作:12月份我们将根据教师学期初制定的目标以及11月份的评比结果在幼儿园展开一次研讨活动,各班主任总结自己在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找出不足,为下一学期开展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确定目标与方向。
五、其他教研常规工作:
(一)、组织教师继续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继续开展读书活动,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并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做好读书笔记。
(二)、备好课是上好活动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要建立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基础上。要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上,思在课下,优化教学过程。要求老师提前一周备课,并在业务学习的时候集中交流、研讨。
(三)、定期开展教育实践观摩、交流活动。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讲一节公开课,要做好说课、评课活动。
(四)、进一步细化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量化考核评估细则。将量化评估细则调整得更加便于操作,通过量化评估,真正达到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为目的。
(五)、班级管理工作要进一步细化。教师要尊重爱护幼儿,严禁歧视、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六)、不断完善班级环境创设,根据教育内容与要求,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的教育环境。
(七)、加强早教师资力量的培训,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开展丰富多样的早教活动,提升0--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的育儿水平。
本学期教研工作活动安排:
九月份:
1、集体教研活动:教材梳理、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合理性的探讨;
2、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观摩活动;
3、制定"幼儿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4、公开课活动;
十月份:
1、集体教研活动:教材梳理、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合理性的探讨;
2、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评比活动;
3、"幼儿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
4、教研活动:"美丽的秋天"绘画展组织技巧的探讨;
5、公开课活动;
十一月份:
1、集体教研活动:教材梳理、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合理性的探讨;
2、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观摩活动;
3、"幼儿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晒晒孩子的好习惯"活动;
4、教研活动:"家园阳光体育大赛"组织技巧的探讨;
4、公开课活动;
十二月份:
1、集体教研活动:教材梳理、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合理性的探讨;
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费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因此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抓好、抓牢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效益做出有力的保证。同时,集体备课活动能够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可以充分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集体备课在我校已有多年的传统了,是我校教师备课的一项常规手段,自这项工作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学校的一名历史教师,我想把我在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中的一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给予指导和斧正。
一、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
争取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是集体备课的目标。一方面,它可以集思广益,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教研氛围,尤其对于师资力量缺乏的学校,集体备课的作用格外重要。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1.定时间
时间设置可变得灵活,如可分为:发起话题――意见交流――投票修改――信息反馈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设置时间为一到三天。在期限内,每个阶段都拥有更强的灵活性,提出的意见在教学中能够快速得到效果反馈,使得最终得到的成果与事实最为贴近,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果。
2.定主讲人
确定每周集体备课的主讲人,主讲人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如给备课组成员印发讲义等),而备课组其他教师也应积极交流、发表意见。
3.定主题
每次集体备课应事先确定好下次需要研究的课题,所定主题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可随意。讨论的重点应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4.定负责人
一般情况下,建议以历史科目备课组长作为本备课组的负责人,负责人要协调备课组成员间的关系,指导年轻教师制订备课组工作计划,记录集体备课组活动情况,评价备课组工作得失。
三、集体备课的实施办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的一项重要措施,集体备课应着力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紧抓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落实。具体地说,要做到“五个方面”,即:认真研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历年高考试卷等;掌握学生情况,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和目标;准确把握教材、精选教法;研究课后练习与教学反馈;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第一方面:认真研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历年高考试卷等。目前新《大纲》明确并强调了历史教学在培养国民情感和价值取向上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拓宽了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内涵,提出了“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对社会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历史的意识”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等。从教学思想看,新《大纲》以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教育三项要求既全面,又重点突出。从教学内容看,新《大纲》反映最新历史研究成果,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等内容均引入了新《大纲》内容。另外,新《大纲》还增加了最能体现精神文明发展史的文化内容,尤其是科技发展史的内容。新《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则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新《大纲》与《考试说明》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在集体备课中,要对新《大纲》《考试说明》及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对照,详细分析、仔细推敲,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准确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和广度。此外,还要认真研究全国、上海、广东等地高考试卷以及试卷的分析评价,力求切实了解改革对高考命题影响的新动向,把握复习的方向,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方面:掌握学生情况,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和目标。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作为教师,集体备课中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状况、认知水平、能力水平等,还要了解学生学习规范等非智力因素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定位教学起点,确定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应遵循三个原则:(1)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应体现以学生为主;(2)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要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3)教学目标要完整,应由“认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组成,教师应当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识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方面:准确把握教材、精选教法。一要研究教学的重难点;二要研究教材与《大纲》《考试说明》及新课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要研究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中外历史的联系;四要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等;五要研究历史学科的最新教研教改动态。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着重备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六个环节:(1)明确起点,即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深度、广度;(2)突出重点,要花多时间、下大力气重点讲授教材主干知识;(3)突破难点,即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4)巧析异点,即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他学科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5)激发疑点,即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6)体现各方面特点,即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反映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以实现历史教学的最佳化。
第四方面:认真研究课后练习与教学反馈。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因此,集体备课中,我们对于授课提纲中的复习思考题及巩固练习要做到“精”“活”“实”。“精”指精讲精练,选题、训练、讲评都要有代表性,要有深度、广度。“活”是指活学活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前瞻性、时代性,有机地把历史知识和时事热点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以史治世的能力。“实”是指知识点的落实要细,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对于训练,我们备课组根据学生的学情,穿插一些强化性的训练,练习测试后及时分析、总结。
第五方面: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以我校历史教学为例,就教师方面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课后督查的力度还不够,使得教与学的环节衔接不够完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到位;二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心理疏导还不够全面;三是对高考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就学生方面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就高考三大题型来说,选择题反映出学生的历史知识比较零碎,把握也略显肤浅,材料题则存在着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来回答问题的能力都很欠缺,问答题则存在审题不清和答题不规范等问题;二是学习方法不够灵活、有效;三是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波动较大。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集中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四、集体备课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几点问题
1.集体备课不必过于追求整齐划一
认为集体备课就应该追求整齐统一的认识比较普遍,即学进度、统一授课内容、学方法、统一作业,乃至教案的格式也要求统一。其实,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此在追求统一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各个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2.同一课题也可以多次备课
备课组集体备课后,备课组成员同一课题只备一次,甚至是一个人备课,集体模仿。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教师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发挥,不仅会扼制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也不会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际上对于一些难教的课例,完全可以再次探讨。
3.集体备课既要研究教师怎么教,也要探讨学生怎样学
集体备课往往强调研究教师如何教得更好,而不需要对学生学的研究与探索。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从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要研究“教什么”,还应当研究“怎么教”,更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如果不这样做,素质教育倡导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4.集体备课不一定要所有教师坐在一起,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在线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网络平台提供了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网络硬盘、教案积累、教案评选、检查、推荐等教案管理功能。同时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备课模版、教学素材等辅助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学校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利用集体备课平台,教师可以在线备课,所有教案默认为共享状态,轻松构建学校特色的教案库!每个人都可以对教案库中的教案进行推荐、收藏、评论,方便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
总之,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精心准备、协同合作,就一定能有效发挥集体备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潘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研究.
1.认识不到位。首先,农村中学由于师资缺乏,很多教师为了应付正常教学,主动放弃参加培训或到外地的听课学习,久而久之,理论水平严重匮乏。其次,农村中学一般都是寄宿制学校,校舍紧张,常常是一个年级一个办公室,加上教学资料、教学设备的紧俏,集体备课往往是名存实亡。此外,现行的绩效工资中教师的个人教学成绩占了很大一部分,有些教师为了得到比别人高的成绩,对集体备课持保守态度,甚至还加以误导。
2.做表面文章。某些学校教研组为了应付检查,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成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或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的“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成了“挂羊头,卖狗肉”,有形无实。
3.错误理解。如今,集体备课在各地已成为一种时尚,各校往往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每组挑选一位教学中的骨干教师充当组长。由于组长往往是年纪较长,并且是学科教学中的“元老”,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所以,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大多“出工不出力”,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无。
4.模式框架统一。课堂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劳动,它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学习他人的经验,也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加以发挥。可是许多抓教学的领导认为,集体备课的最佳境界就是整齐划一。据笔者粗略调查,笔者所在的山区有两所中学对集体备课作出统一的规定:教案的格式、课时、授课内容、作业乃至教学方法都要求统一。这样的集体备课,只会扼杀集体备课的科学性,打击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积极性,导致集体备课形同虚设。
5.没有研究讨论。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其核心应该是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是下笔成文。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是一人说众人听或者是一人拿一份教案进行检查修改,没有在研究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没有从教学的深层次出发进行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没有跳出应付检查的误区。
二、转变观念,完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让教师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决不能把集体备课代替教师个人备课,更不能使教学走进一个程序化的模式中。
1.转变观念,认识集体备课的积极意义。新课改要求中学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而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是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加强集体备课,加强教师间及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要想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让它在农村中学也有成长的土壤,学校就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备课组的管理,让老师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3.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要求备课组长承担具体的工作,对备课组负责。备课组长一定要让每个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引发热烈而有序的争论,让集体备课充满学术论争的氛围。备课组长在每次备课前要根据备课内容和发言人的情况,精心设计交流研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参与、组织、领导、评价、引导作用,保证讨论过程的流畅性和高效性。
(一)教师个人备课要求
1.教师上课必须要先备课,不得无备课上课。
2.教师个人备课呈现方式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
具体划分办法是:按教龄分为a、b类
a类:不足十年教龄或需要评职称的教师必须要有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原则上均为手写。不得简单照抄别人的教案,不得用集体备课教案来代替自己的教学设计,否则视为无效备课。
b类:教龄超过十年,并已熟悉备课规范、能够自主、熟练地进行教学且教学质量较高(成绩超过区平均)的教师,可不再完整、规范地手写祥细的教案,在拟出(自我化的单列材料)清晰的学期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基本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设计。主要是:表格式教学设计,框图式教学计,电子课件式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加旁批、旁注和课后反思的教学设计,粘贴单叶纸质材料的教学设计,教学基本环节加教材中旁批、旁注的教学设计等。
凡是教学从未上过的教材(含新教材),备课必须要有课时教学目标要点和较详细的教学流程设计。
3.复习、试卷评讲、作业评讲等类型的备课统一按b类执行。
4.教师个人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分为三类:一定数量的课时反思,每个单元反思,期中、期末反思,一学期合计不少于20次。
5.每节课的教案至少提前一周完成。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在能够实行集体备课的学科和年级采取设置备课组,具体设置:
(1.)各年级分别设置语文、数学学科备课组,另设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及其他备课组。
(2.)各备课组一学期要有不少于10次集体备课,允许呈现不同形式的备课,但其中有不少于5次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
(3.)备课要以教师个人备课为主。集体备课主要内容:统一备课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包括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目标的设置、教材重难点的处理、教法选择、师生双边活动、媒体选用、练习设计等。
二、检查办法
1.备课检查采取不定期检查、定期统一检查和交流展示的办法进行。重点是不定期检查。
2.不定期检查由随堂听课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行政值周检查。为体现公平性和随机性,不定期抽查采取抓阄的形式进行。
随堂听课检查与抽查办法:校领导与教科处人员以年级或学科为单位一学期不少于5次抽查。听后检查备课。主要查备课与上课的内容是否相符合,以及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质量。
行政值周检查办法:行政值周不少于两人,每周以班为单位至少跑面查一次,主要查教师上课有无备课。
3.由教科处统一组织检查一学期不少于3次。期初主要查假期备课情况,期中检查反思等情况,期末检查教师一学期的备课情况并进行汇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