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3: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职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调查结果
1.当前安徽农业大学的招生情况
受访人员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40岁,性别基本呈对半分布。大部分受访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都是本科,有一部分受访人员只有大专学历,极少数的受访者具有初中学历。上述调查结果证实了,“一村一”计划囊括的人才层面较大,并且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差别,给实际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学习状况
(1)专业不同导致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受访者所修习的专业基本围绕在兽医、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养殖、园艺这几个专业当中,专业分布比较集中,有利于集体教学的开展。
(2)受访者的自主学习时间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受访者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学校的情况各有不同,导致不同的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的情况有一定的区别。远程教育的相关知识一般只能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假如学生没有一定的自觉性,学业很容易耽搁下来。
(3)真正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学的领悟不同,所喜爱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有的学生喜欢教师集中授课,有的学生喜欢自主学习。
(4)通过学习来保证远程教育服务在远程教育当中,通过学习建立起与服务间的支持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也是提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普及率的关键性方式。在本次调查所涵盖的电视大学当中,大部分学校都能提供教材、录像等资料,都有较好的校园网建设基础。这也是“一村一”计划开展的基础。
3.使用网络来解答学生的问题。
在“一村一”计划当中,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学习的实际效果也有一定的区别。由于学员的年龄差异较大,有的学员并不能快速地掌握新知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速度也比不上年轻学员。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教师不能保证及时进行解决,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来解答自己的问题。
4.充分利用大量的学习资源。
学会利用学习资源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一村一”计划当中,教学机构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在开展后继调查之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十分赞许这种学习方式。
5.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建立在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希望能在网上找到相关的视频,还要有网络文本等资源。根据学生这样的需求,学校应当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保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6.通过高质量的工作来提升学员满意度。学校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一村一”计划的积极性。学生对学校工作是否做到位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也对学校的工作水平做出了自己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得到有效反馈。
三、结论与建议
1.在上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一村一”计划应当注意的几点。
(1)在该计划当中,学员年龄层次较大,最小的25岁,最大的超过40岁,并且受教育程度较低,计划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2)参与该计划的学员都是以服务乡村教学为目的,一般来说,学生由园林技术、乡镇企业管理以及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组成。
(3)为了进一步贯彻该计划的初衷,学校对日常工作开展了坚实的支持工作,学员也普遍肯定学校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由于校园网更新较快,网上解答较为及时,学生日常有什么不懂的也能及时得到解决。即便如此,这种新的学习方法还有待普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以传统的书本学习为主。
2.在“一村一”计划实行了八年之后,有了一定的地方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提高基层人才选拔的质量。为了推动“一村一”计划的发展,地方招收的计划参与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在学生报名之后,首先由党委、工委对学生进行评估,当学生自身素质满足计划所需之后,再上报给相关大学进行汇总,研究学生的录取工作。因此在整个评选过程中,社区选拔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从基层就开始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选择,才能确保计划的高质量执行。
(2)确保培养过程的高质量。以往的教学工作当中,由于教学形式死板,对学生的吸引度有限。而在“一村一”计划当中,教师应当学会用远程教育作为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的因素。只有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其学会自主学习,这也是我国高校教学的最终目的。
1.1一般资料本组108例新生儿黄疸干预指标,均符合2000年9月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会议(广州)建议的足月儿和早产儿推荐干预方案[1]。108例中,男56例,女52例,足月儿66例,早产儿42例。3~d34例,6~d46例,10~15d28例。血清总胆红素≥205.2mmol/L65例,≥256.5mmol/L38例,≥300mmol/L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2组均给以对症、支持、纠正缺氧、纠正酸中毒、保暖、有感染者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白蛋白1g/kg,1次/d共5d。治疗组在综合治
疗基础上给茵栀黄注射液(江苏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批号ZZ-4717,苏卫药准字(1999)第168502号)每d10ml加入100g/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5d为1疗程。
1.3疗效标准显效:治疗5d,皮肤粘膜黄染消失,血清总胆红素正常;有效:治疗5d,皮肤粘膜黄染减轻;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
1.4治疗结果见表1。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新生儿黄疸,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并致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是新生儿期、尤其是新生儿早期的常见症状。轻度黄疸对新生儿无害且可能有益,因为胆红素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2]。本但若血中间接胆红素浓度过高,则可使基底神经节黄染,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致死或致残。因此,应积极查找引起黄疸的原因并清除体内过多的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祖国医学认为新生儿黄疸为“胎黄”,系由娠母感受湿热,传于胞胎,故面、腿、身皆如黄金色,或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佳,湿热内蕴不得输泄,以致湿热毒邪留在体内,透发于外而面部皮肤发黄[1]。所以治疗应以利湿清热退黄为要。茵栀黄注射液主要从茵陈、栀子、黄芩、二花中提取而来。方中茵陈利胆退黄,黄芩清热燥湿,二花清热解毒,栀子中含有栀子素、红花素,黄酮类等,能减少血中胆红素,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茵陈除湿利胆退黄,其中所含茵陈酮、β-蒎烯等,除能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利胆外,还能拮抗溶血,改善丙氨酸转移酶及退黄等作用[3]。全方共奏利湿清热、解毒、保肝、利胆、退黄之功能。能迅速缓解症状,可使血中胆红素得以控制。有效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超级秘书网
结果表明,新生儿黄疸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比对照组显效快,能迅速降低血中间接胆红素浓度,有效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且价格低廉,药源充足,无毒副作用,为治疗本病较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
2.告别重理轻文思想,更加完善教学体系。虽然,如今各大高职院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教学体系也算是完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还是比较偏向于理工科,在某种程度这种理工科的教学体系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和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更加完善此种学校的教学体系,进行平衡文理科的调整,让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各大高等职业院校有所发展。因此,学校可以协调教育经费的分配,用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同时,进行有效的语文课程资源的管理,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合理的让大学语文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最好可以在学校中进行一些关于语文课程的比赛,或者是校园文化建设,或者开展各种各样的关于大学语文的活动,注重学生们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最终建设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语文课程和教学体系。
3.加强民主化管理,以学生为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和管理是不同于小学或者中学教育的,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都是成年人,有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学校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把强制性管理转化成民主性管理,让学生由服从管理向参与管理转化。这将会对学校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在一个民主化的高校里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成一个特别有氛围的学校。
二、选好教材正确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积极性
语文这一课程,我们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主要是进行生字生词的人读写,以及简单的写作,中学语文更倾向于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更深度的写作,但是大学语文呢,是兼具人文性,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语文课程其实其意义重大。
1.大学语文是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客程的发展与延续,在具备听说读写,阅读理解你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技能技巧水平,更加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说话思维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了同学们交际的技巧,培养了学生们人际交往素质。
2.然而大学语文不光是面向文科,一些理解课程的,实际上大学语文面向的却是文、理、工、农、医、财、法、外语、艺术、教育等专业的公共课程,说起语文这一学科,早在以前它叫做国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时你只有学懂了语文,理解能力加强才有可能去学懂其他专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更要注重大学语文的文学精神,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文化修养。
3.大学语文是具有审美性的,就如实用美学一样,教学生们发现世界上的美,具有一定的审美思维,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在语文课中学习的文学知识明白什么叫仁义礼智信,明辨善恶是非,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让大学生更健康地生活学习。当然,大学语文课程可不可能发挥足够的积极作用,一定要抓好语文教材的合理选择,现在语文课程的教材不仅仅只是国家材了,从英美等国家传入中国的校本教材也正在流行,所谓校本教材是指增加了不同地区的特殊地域性特点,例如,一所高校在云南,则这所高校所用的校本教材就要增加云南地区的地方地理、人文情况、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内容,让大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所以,在选择大学语文教材时最好把握两个版本的最佳组合选择标准。
三、完善大学语文考试,杜绝作弊情况
对于学生来说,考试的公平与否都会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对管理者来说考试的体系的完善与否也会影响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教师来说,评价系统的完善与否也会影响教师的质量。总之,各大高等职业院校一定要完善大学语文的考试系统,严抓作弊行为以及评分不公平行为。
1.校方管理者考核。从大的方面上来考虑,学校管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专业化的管理理念,才可以把学校各个方面管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学校管理者必须要进行定期的考核,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同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中的考核要有如下几大部分:其一,学校管理者要吾日三省吾身,自己评价自己的工作是否尽职尽责,可有改进。其二,教师和学生集体评价校方管理的优点与缺点,校方应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来看待较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其三就要机构定期进行考核,更专业。
2.教师考核。教师作为学校中不可或缺的人员,其考核也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教师的考核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其一,自我评价,思考最近的教学有无欠妥之处,有无出色之处,其内容可以从个人基本教学简介,思想上的自我认识,科研上的成就等方面着手,一定要客观对待自己的评价。其二,校方的评价,其内容包括同事的评价,其上班迟到早退的情况,对学校作出贡献的情况,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的情况。其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教学情况也只有学生最为清楚,因为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可以较为可观的进行评价。最后一点,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机构考试,机构考试可以更准确更专业的评价出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及语文水平,是比较专业的一种考核。
3.学生的考试。语文学科的考试是可以选择很多种形式,可以相对于灵活一些,不至于那么死板,例如,现在各大高等职业院校一些课程老师们选择了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的做法,针对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期末考试成绩等酌情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这种做法很具有灵活性,很值得推广。那么,学生语文课程的考试不仅可以借鉴上述模式,也可以看看学生的发展方向,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每个同学的特长、优势、兴趣爱好,人际交往以及沟通能力,从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考核,看在实践中的表现或者是学生实践之后写出实践有感,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有感来看出学生的思想思路。或者其他更多的灵活的考试模式,让学生发现大学语文的灵活性,实用性,从心底接受大学语文,喜欢大学语文。所以学生的考试体系一定要完善,不要僵硬化,杜绝学生作弊的情况,让学生在公平公正中爱上考试。
四、结语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我国要一直遵循科教兴国之战略,有效,快速的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所以说,我国各大高等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我们都要了解到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具有审美性,实用性等特点,意识到大学语文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当然,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一定也少不了各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支持与参与,也希望全民都可以重视教育的建设。
作者:蒋瑞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叶朝红,肖素美.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性缺失的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3).
[2]叶朝红,肖素美.浅析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J].文教资料,2014(5).
2.课程现状。①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是“9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有较强的交际意识,但对事物的兴趣不稳定。从学生的学习类型主要可以四种:无奈型、刻苦型、兴趣型、目标型。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制定出相应的指导策略。对于无奈型的学生,主要是要增强其学习英语信心,适当放低要求以利于学生自信感的培养,刻苦型的学生加强对其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其拓宽眼界,了解英语文化,兴趣型的学生要增强其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不能忽略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最后,目标型的学生主要是以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教师要激发其对英语的热情,除了应试英语,培养其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②课程资源。a.教材。目前我们所用的教材为由王守仁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的,《实用英语听说教程》和《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和第四册。该教材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而编写,难易适中,话题较新颖,实用性强。b.教辅。为给学生补充专业英语知识,我们会参考一些专业英语书籍,如《汽车英语》、《动物医学英语》、《风景园林英语》等,把部分专业英语词汇及句型运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做到融入专业,服务于专业。c.教学条件。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及英语学习的网站来补充英语的专业及课外知识,另外,数字化语音教室的有效利用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视听能力。
3.培养目标。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在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适当补充汽车专业英语知识,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如:在听说方面,要求他们能听懂一般的业务性英语,能和外籍客户进行普通的业务交流;在阅读方面,要能看懂汽车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技术手册;在写作方面,要能写出一般性的业务问题,如:电子邮件,业务单证,合同、广告等。
二、课程设计(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为例)
1.课程设计重点、难点。①课程重点。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等级考试,以大学英语为基础,提高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②课程难点。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基础英语水平,实现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完美对接,从而培养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2.课程设计思路。①学法。学生凭借自己所掌握的英语基础,课前借助于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加强基础及专业英语学习;课外多参加英语主题活动,如英语角等,提高自己的英语实用能力;能把所学的基础英语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相结合,为未来的就业的打下基础。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加强自己的涉外交际能力。②教法。听力教学:以专业运用为题材,增强现实交际中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教学:创造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边学边练,加强口语能力;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翻译、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语篇理解能力;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句子以及文章写作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手段。①教学方法。a.启发引导法:提出问题;给出图片或者视频作为提示;学生思考;给出答案。b.任务驱动法:给出目标;分配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c.头脑风暴法:确定一个主题;适当的引导;学生畅所欲言。d.角色扮演/情境仿真法:设置特定情境;选定角色;模拟表演。e.小组合作法:分配任务;小组讨论;总结概括。②教学手段。大学英语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教学软件或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的过程。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教学更形象、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有利于创设情境,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4.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单元名称:Unit 4:Career Choice———Text A:Is Technical Training a Wise CareerMove?教学班级:1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1)教学时数:2+2(160分钟)教学场所要求: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能用语言阐述技术培训及本专业的相关信息;能快速搜集重要语言点和技能点;掌握阅读技巧、正确理解课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技术培训的内涵及实际涉外交际;阅读和翻译技巧掌握(快速阅读、定语从句的翻译);掌握重点词汇及语法(虚拟语气)的运用教学准备:了解专业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训练项目(搜集专业词汇,专业实训案例等);规划教学进程,选定教学方法,设计实施过程;制作好教学课件。教学步骤:Step One:Lead-in(18)Topic-sentenced Discussion:1.What is technicaltraining?(6)Watch & Discuss:播放视频,让学生描述视频中的场景,试着用英语给技术培训下定义。(学生先发言,进行启发引导,提供专业词汇等,然后再让学生重新描述。)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引导法、头脑风暴法。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Topic-sentenced Discussion:2.What is your ma-jor? What abilities are you trained?(4)Watch & Discuss:给出图片,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并能试着用英语描述专业内容。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引导法、头脑风暴法。教学效果:涉及到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Topic-sentenced Discussion:3.I want to buy a newcar,but I dont know which one is better,can you giveme some suggestion?(8)教师给学生提供专业词汇,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方法使用:角色扮演/情境仿真法。教学效果:培养专业业务交流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及专业词汇的积累。Step Two:Pre-reading Activities(10)Compound Dictation:听短文,填出文中缺少的单词。(5)目标:能听懂短文并正确拼写所听到的单词,培养快速适应英语语言环境的能力。Comprehensive Exercises:Have a quick look at thepassage of Text A,try to finish Exercise B on page61.跳读、查读文章,找到所需信息。(5)教学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效果: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Step Three:Text Study(90)New Words Study:学习新单词(英译汉、汉译英、用法)(30)先给出英文单词,让学生去查(手机或字典),说出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以及有哪些近义词;第二步倒过来翻译,看到中文说出英语,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Text Reading:课文阅读(语句翻译,重点语法及句型讲解)(60)按照文章的段落把学生分成相应数量的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段落的翻译,老师在规定时间后随机点每组的一个成员来翻译他们负责的段落,然后再由其他的小组来提意见。在所有的小组都翻译完之后,老师来总结,指出正确的翻译方法,并讲解文中的句型和语法,加以操练。教学方法使用:小组合作法、举例分析法、反复操练法。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气氛好;掌握重点词汇,语法及句型,奠定英语基础。Step Four:Learning More(知识拓展)(40)Application of phrases(词汇运用):短语逆译,短语运用,例句演示。(15)Grammar Tips(语法补充):虚拟语气的用法。(25)教学方法使用:举例分析法,反复操练法。教学效果:掌握重点词汇,语法及句型,奠定英语基础。Step Five:Homework(2)Review: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背诵单词,巩固句型及语法的使用。Preview:预习下一课的内容,Text B:To work orStay in School?
1.2大学生缺乏社会求职经验。大学生在高校校园中,与社会实践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因而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缺乏社会经验和求职技巧,这也是问题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生成为了就业的弱势群体,迷失在就业选择的路程上。
1.3大学生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目前,大学生群体还未建立完全的自主意识,对自主创新缺乏探究精神,由于缺乏一定资金的支撑,还必须依附于家庭的资助,因而在创业过程中还举步维艰。由上可知,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就业作为日常教学,纳入大学四年的全程,并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多渠道的高校辅导,进行系统化的就业体系创新与优化。
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分阶段的重要意义分析
2.1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就业的需要
大学生的就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与其个人的发展和前途息息相关,高校也义不容辞应当承担起为大学生指导人生航向的重任,必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为大学生构建大学四年全程的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分阶段、有步骤、分层次的就业辅导,为大学生做好就业知识准备和就业心理调适。
2.2高校教学优化改革与创新教学的需要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全方位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其培养出的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就业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和地位。因此,高校必须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教学的优化改革与创新,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学科课程以及教学模式,以全程、分阶段的就业辅导,为大学生提供优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使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欢迎,用高评价和高反馈信息,证实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教学水平,促进高校的发展。
3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全程、分阶段优化体系措施
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遵循全程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全员性原则,以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培养自身素质、提升自我评价能力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就业信息获取、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教学培训,在大学四年的全过程中,进行就业指导规划的体系构建:
3.1适应性教育———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探索期
初入大学的一年级阶段,是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的角色适应期,高校辅导员必须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介绍大学的意义、特点及专业,鼓励一年级大学生一入高校,就规划在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并以奋斗目标为出发点,进行个人生涯的拟定和设计,这是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的侧重点,在对大学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注重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用正确的大学成才方法,实现由高中向大学的适应性转换,进而辅导大学生制定成才方案及四年的分期具体步骤,体现总体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有机结合。在适应性教育的就业探索期内,教师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具体讲授内容应当包括:人生理想、道德修养教育;所学专业的认识与教育;角色转换期的适应性心理教育。总之,在大学一年级的适应性探索期内,必须让新生明确其专业与就业职业之间的关联,初步确立大学新生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大学知识的积累奠定基础。
3.2认识性教育———大学二年级的就业定位期
大学二年级学生要进行逐步的人格塑造和智力成长,在大学二年级期间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用适应性学习阶段转为专业学习准备阶段,在公共基础课结束转入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定位,高校辅导员要在大学二年级的期间内对大学生进行以认识性教育为主的辅助,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定位;确立初步的职业目标,进行自我的认识和定位;重视职业规划团体辅导,解答大学生职业咨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职业迁移能力的教育。
3.3专业性教育———大学三年级的就业实践期
大学三年级已经是大学专业的完全学习期,也是学生储备其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职业规划实施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这一期间内应当以自己的专业为主,结合自身的能力与特点进行学习,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辅助其与职业目标相适应,进行职业与专业的调适,进行具体的辅助与指导,重点包括:对大学生就业思想的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指导;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的指导;社会相关就业信息的提供与指导。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急速进步的当下,高校的教育尤其是养成教育需要一次颠覆性的反思和革新。面对人类精神信仰多元化、社会风气浮躁化、价值引领非单一化的影响,大学生们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落、价值取向畸形,种种的状况令人担忧。在这种大背景下,养成教育呼之欲出,“养成”本意为培养使之形成或长成。古人云:“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治天下之治者在于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则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这就要通过养成教育来实现,所谓的养成教育是要摒弃传统的知识灌输,唤醒个性的核心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让人获取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大学生养成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的传授和指导,使受教育者对自身已经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人格定式重新经过认同、理解、接纳、吸收和转换的过程,再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在反复的强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目的就是经过养成教育的培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和认知在教育实践的活动中自觉提升和修正,在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改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受教育者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强化训练,最终使受教育者通过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通过实践、总结、感悟和学习的过程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技巧。
(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说要放弃教育,而是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让学生在自我意识下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自我能力的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并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过程。马克思的德育论中认为,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统一进行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教育的必要条件和内部原动力。所谓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就是指大学生为了树立良好的思维道德品质而自觉地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和修缮活动。因此,强化养成教育就要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规律给予必要的外部指导,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把教育者的要求和影响主动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维意识和道德准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能力,并以此规范自身的思想言行。养成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塑造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要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自我道德认同、自我行为监督和自我素养评价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三)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贯将德育作为塑造人思想品格的单向性工作。这种认识是对德育低级层次的认知,缺乏对德育教育本质内涵的界定,容易造成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脱节现象,是对德育认知的偏误,充分说明了传统德育教育在实效性上的缺失。与此相反,大学生养成教育在完成传统德育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受教育者不断自我修缮和不断社会实践强化训练的过程,具备了双向的学习、交流和反馈的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它可以准确反馈和评价出受教育者在接受养成教育培养过程之后的行为习惯建立、自我修养能力及养成教育成果实效。大学生养成教育所体现出的教学互动、自我约束、自我修缮、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新模式,有效地诠释了社会实践中高尚思想品格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质,增强了教育内容的传播效率,保证了养成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有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二、素质养成教育实践路径的探索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是长春师范大学总结多年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经验,历经10年教育积累,探索出的适合师范院校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教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了全员养成、全方位养成和全过程养成的格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示范性。
(一)明确的目标体系有助于全方位养成
根据素质养成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行为养成的特点,制定整体、阶段和专题相结合的目标体系,从而实现养成教育的全方位进行。整体目标确保养成教育的长效性,阶段目标夯实养成教育的过程性,专题目标保障养成教育的操作性。通过循序渐进的目标培养模式的实施,在过程中赋予养成教育目标的新内涵,有效地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融合,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式内化过程,着实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整体目标的设定要从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来关注,要以师范养成教育的特点为切入口,将“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教师综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技能素质”五大目标合理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分步骤、分层次整体实施推进。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根本抓手,根据高师院校学生特点,在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和学生特长技能素质培养上下工夫,同时狠抓教师综合素质和身心素质,强化教师基本技能,让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运动机能和心理适应能力。阶段目标要侧重养成教育的过程指导,大一阶段为适应期,侧重于大学认识、诚信爱国、三观培养、专业学习、自我展示、自我设计的导航。大二、大三阶段为发展期,侧重于学术科研、实践创新、身心健康、职业道德、特长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大四阶段为成熟期,侧重于学生多种素质的综合运用能力、与社会的对接能力的养成。
(二)明晰的实施体系有助于全过程养成
在目标体系的指导下,实施体系就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采取教学、实践和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全力提升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学水平。通过“课内课外”“动手动脑”“软件硬件”“教师学生”的四个结合,全过程训练,全方位覆盖,加强学生教师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从教能力的整体提升。教学环节中要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拓展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把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辅相成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融会贯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选修课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实践环节中要整合育人方法,创新实践体系,拓展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养成教育途径。
高校教师应该是什么?这似乎不应该是个问题,然而这个本来不应该有疑义的问题,在我们现实教育中却存在着问题。先生认为,大学教师是应该对研究学问有兴趣且具有学问家人格的人,亦即应该是“热心积学”的学者。而学者是什么呢?学者则应该是潜心且执著于研究学问,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人,他们立足于对人类尚没有发现或没有认识到的知识或道理进行探索,他们追求的是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其活动的本质是创造或创新;他们在社会的公共事务中应该是人类文明和理性观念和精神的维护者,在社会道德败坏或沦丧时应该是社会的良心,“犹如茫茫大海上的灯塔”。他们以文明、理性的境界和标准评价、继承、传播历史上的优秀文化和思想,以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姿态探索和创造新的知识和思想在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培育学生的灵魂和精神所以他们可以说就是思想家、教育家。在学者们比较集中的大学中,他们的学术研究活动往往与教育学生、培育人才活动融为一体,既研究学问,又培育人才。以研究学问提高培育人才活动的质量,推动培育人才活动的深入;以培育人才激励和促进学问研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大学中,不敢说所有的教师都是学者,但大学中的学者必然是教师。而以研究学问、发展知识、创造文化为宗旨的学者们,其表现自己努力和贡献的方式就是著书立说,人们对于他们的评价也一般是以其著书立说的水平或影响为基础。而为了对他们的劳动和贡献有所区分,并且确定给他们的待遇和报酬标准,才产生了教师职称这个概念。而教师职称制度的引用,对于教师学问及研究水平的评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安宁营造了比较公平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也促进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曾几何时,教师的职称被取消了。原因是有人认为,教师是不应该有自己本质性的、独立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所有的教师毫无区别的都应该是社会政治的工具。再以后,教师的职称又被恢复了,教师似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获得社会的承认了,而伴随着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大潮而来的趋利主义潮流,深刻影响了教育领域,使实利成为教育领域中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称作为教育领域(当然也包括其他领域中“实利”的体现,成为人们奋力追逐的目标。特别是由于职称与教师的工资、奖金(津贴)、住房等经济收入及物质待遇直接挂钩,从而成为教师事业是否成功、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志,有时甚至成为有些行政职务的任职条件(比如:教育部曾经规定,部属高校中的系主任必须是教授或具有正高职称人员)。这样,职称制度在短暂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之后,便再次堕入迷茫,演变成为一些高校教师苦苦追求的体现现实理想的精神目标。一种本来是教师学术劳动结果标志的概念,教师们以其学术成就或学术劳动的水平,获得与自己学术劳动质量相等或相近的学术职称,其中教师的学术劳动为因,学术职称为果。是教师的学术劳动决定了自己的学术职称等次,而不是教师的学术职称决定其学术劳动的水平。学术职称无形中却成了一些教师从事学术活动的目标或目的,甚至成了吞噬人们心灵宁静、身体健康的“妖魔”。另外,在中国的高校中还有一种被称为“跑职称”的现象,亦即每年职称评审的前夕,一些申报职称的人为求评审顺利通过而四处“拜访”职称评委们。也有以单位的名义对评委们进行“公关”,其理由是为了单位的利益等。这种性质近似贿赂或者就是贿赂的活动,不但破坏了职称评审的公平环境,也破坏了高校的教育品质,其对高校教育作用及意义的消解,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而职称的价值和作用被异化如此,着实叫人感慨万千。
职称在普遍性意义上,既联系着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生活条件,又联系着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声誉,几乎是教师一切价值的体现,当然也是教育生态品质或质量的体现。教师在职称问题上所遭遇的不公,很容易被理解为对自己教学工作及学术成就或成绩的轻视或漠视,甚至会被理解为是对其人格尊严的轻视或侵犯,对其或耿耿于怀,或恨恨于声,或恨恨然而心生去意。然而,是什么原因让本来衣食无忧、生活条件在社会上处于上中水平的高校教师们,对职称问题这么在乎,以至于产生强烈的职称情结呢理解这个问题的较好参照,是同样在大学校园中,为什么以前人们对于职称的态度能够那么坦然、平和。尤其是在20世纪前半期,我国许多大学中的职称授予似乎比较“随意”:如清华大学聘没有博士学位、没有著作的陈寅恪为国学院导师;聘没有大学学历的为历史系讲师;北京大学聘没有大学学历的粱漱溟为讲师;在聘季羡林副教授天后(当时的北大规定:洋博士只能聘为副教授再聘其为教授等。这种看似随意的职称授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波动,甚至还被作为佳话而长期传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那时人们判断事物的依据是实质性标准,亦即这些被聘者是否有真才实学,他们与被聘的职务是否名副其实。另一方面,那时的高校教育生态较好,大学校长们一般都既有学识,又讲气节。高校中少有、聘人不当的现象。那时大学中职称评审的规矩从表面看似乎并不严格,而实际上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不公平现象的制造者极可能因为谋私而引起众怒而被驱逐去职。可以说是其时大学领导者们的开明和公正,才使那些规矩失去作用。我国高校在“”之后初期的职称评审中,也几乎少有尖锐的批评意见,那时的评审如潘懋元先生所言:“虽然评审的标准比较模糊,但过后看都还比较公正。”由于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所以当时的教师中虽然也有职称及工资方面的差别,但人们基本上都能够平静对待。在对待职称的问题上,可以说公平是最为基本的原则和前提,也是最好的“解毒剂”。公平了,公正了,学校中无疑是风平浪静、和谐安宁的。
如果有人在职称问题上,其恶劣影响必定是深远的,其谋私的毒剂就如同渗入土壤中的污水,会使土质彻底破坏,长期不能正常地生长庄稼。
我国有些高校在职称评审中的谋私行为,已经演变为这些学校中根深蒂固的不良风气和工作的低效率。然而,为什么在职称制度本来应该越来越成熟的时候,高校的职称却出现了“妖魔化”的趋向呢要回答上述的问题,则有必要审视一下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的现状。我国目前的高校职称评审分为高校自主评审和省市统一评审两种。前者主要是一些科研和教学实力比较强、办学历史比较长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后者基本上是科研和教学实力相对较弱、办学历史较短的省(市)属高校。部属高校基本上都采取高校自主评审的模式,省属高校则基本上都采取省市统一评审的模式。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高校的实力和水平差距较大,职称评审的标准也差异较大,所以本文主要依据笔者所熟悉的东部地区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审情况进行讨论。而在这些地区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有这样一些背离职称本质的现象:
一是只看“硬杠子”现象。有些省市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规定了许多必备条件,诸如要在权威的刊物上发表多少文章,要获得**项省级以上奖,要完成**项省级以上的课题,要出版**万字以上的专著,指导过**届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等。这些条件被简化为一系列被称为“硬杠子”的数字,成为教师职称申报的基本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就可以申报高一级职称,否则就不能申报。有些评审者甚至直接宣称,评审就是只看数字。在他们看来,当事人申报的奖项性质,完成课题的深度及撰写的论著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看其是否符合“硬杠子”的要求。在这样的传统和氛围中,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和习惯。人们已经习惯了不在意申报者真实的研究水平及学术影响。不在意申报者的论著是原创性的,还是诠释性的;是思想深刻,还是缺乏创见;是见解独到,还是人云亦云之间的区别。不在意其论著是否为独到见解,是否表达了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等体现申报者学术成就及资质的实质性内容,而只是在意其是否符合“上面”规定的标准。从而使作为学术职称生命的本质性评价,变成了形而上学的形式性评价。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将评审权力交给了所谓权威刊物的编辑,交给了参与评奖和课题评审的评委。
二是显著的简单化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对第一种现象的延续,其特点就是教条和僵化。表现之一是对所有的学科几乎使用同一标准。在一些省市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中,几乎没有学科区别。从知识大类的文、理科,到文、理各科中的具体学科,其标准都是一样的。表现之二是以简单化的态度对待学者的劳动数量。由于“热衷于追求科研成果数量的现象”受到批评,因而便绝对地否定了教师学术劳动的数量。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就是上述的“硬杠子”规则,其潜台词是:只要求达到标准,其他的都是多余的,是没有必要的。在这样的认识主导下,一位教师的学术论文是5篇还是篇,是10篇还是100篇,在评价中没有区别,学者的勤奋和刻苦都似乎没有意义,只有“上面”规定的几种权威期刊才有意义,从而造成了教育界内部的权威期刊崇拜症。表现之三是简单地将学术论文的水平与期刊主办单位的规格或影响划等号。对于在学术领域中属于见仁见智的刊物声誉,以及学者们质疑的“全国所有高校及科研单位都面向数个本专业权威刊物或核心期刊是否合理的问题”,则无人理会。
三是外行评价内行的现象。事实上,无论是在一些省市的评审工作中,还是在一些高校内部的评审工作中,由于评审是一种权力的表现方式,所以参与者大部分还是各个部门的领导者。这种表面上追求全面的评委组成原则,却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外行位列其中。这些外行虽然可能是自己从事专业领域的专家,甚至是极其著名的专家,但却未必是参与评审领域的专家,由他们参与评审的职称质量是令人疑虑的。因为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标准是看其学问做得好不好,所撰论著是否有学术价值,而有能力对此进行判断和评价的人,只是那些国内及国际的同行专家。事实上,在以往的评审中,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对教师申报的论著作出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并非是所评审专业的内行,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积极地认同“硬杠子”规则。与外行评价内行相联系的一个问题,就是评审程序上的短、平、快现象亦即一个涉及几千人的职称评审活动,专家们可以在3~5天的时间内完成。他们可能根本来不及仔细地阅读材料,更谈不上充分的交流和研究,而在基本不了解申报人学术水平、学术品格的情况下只能用所谓的“硬杠子”来“卡”了。只可惜教师们的职称命运,就在这种技术性的评审中被轻率地决定了。
四是缺乏申报人表达意见的“上对下”单向决定现象。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模式,与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一样,是一种典型的“上对下”单向决定机制。在这样的机制及环境中,各种职称的评审标准几乎都是在“上对下”的心态和气氛中制定出来的。对于职称评审中的不合理现象,教师们即使有意见,也难以找到可以申诉自己意见及理由的地方。因为一些直接主管职称评审的组织,既能够以职称标准是由专家制定的借口而予以推脱,又能够以职称标准不是为(你)一个人制定的为理由而予以拒绝。比如,某省在职称时间的确定上,一直采取年度与具体时间的双重标准,亦即教师的材料截止时间为年度标准(截止到**年底);而教师的资历时间却采取具体时间标准,亦即以现职称的批准时间为准(截止到**月)。这两种标准之间的差距表面看是半年,而实际差则是一年,从而将教师的评审资历由规定的5年拖至6年。对于这样一些明显不合理或没有道理的问题,尽管教师不断申诉,但就是不予改正。再比如:在某省的评审职称条件中,有“本领域权威刊物”论文的条件,然而在该省的以往文件中,却从来没有规定过所谓的权威期刊。对于出现于职称文件中的规定,不仅教师,就连评委们都感到无所适从。
显而易见,上述的职称评审现象,会使学术职称中内含的科学、崇高、文明、儒雅品质流失,使学术职称的本质及价值取向被异化和扭曲,导致学术失范、学术腐败行为泛滥,造成教育界中看似公正而实际上却不公正的现象,使高等教育这块历来被视为高尚和纯洁的圣地,被庸俗风气严重污染。其对教师职称评审的消极影响是极大的忽视了对评审对象———教师学术成就的全面了解和评价。学术职称评审工作是对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学术资质及水平的评审,评审的对象是教师。教师们作为学者,不仅在著述内容、方向、水平方面有差别,而且在人格、信念、境界、抱负、风格方面也有差别。对他们学术成就及声誉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价值性的,而不应该是技术性的、时期性的、表面性的。学术职称作为教师学术水平的体现,应该以遵循学术规律为基础立足于促进教师在潜心学问、执著研究、探索知识、创造文化方面的心情宁静和专心致志,激励教师求实而不求虚,求新而不倒退,高尚而不庸俗。然而现行的一些教师职称评审标准,要么将教师当成完人,要求教师的学术成就面面俱到,亦即既要发表和出版论著,又要完成课题和获奖,既要能够专心致志的治学,又要能够八面玲珑地去“公关”(拿课题和争取获奖);要么将教师当成由一系列数字组成的“物”,只看数字不看人的研究资质,不看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看人的学术影响及声誉,以对待“物”的态度对待人,教条化地对待“硬杠子”。在这样的评审活动中,教师作为申报者的品格、尊严、成就、声誉等品行特征,都被“硬杠子”所要求的数字遮蔽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学术造诣精深、学术著述丰富、学术品格崇高的学者,却因没有满足“硬杠子”的条件,而被排斥在职称之外;而一个学术思想平平,但却满足“硬杠子”条件的人则能够在评审中“过关”,从而造成学术评审中貌似公平而实则偏颇的现象。而“硬杠子”规则中理直气壮地张扬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技术化、教条化评审原则以及其内蕴的对教师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神态是对教师劳动的轻视和人格的不尊重,是对教师学术尊严的践踏,严重地扼杀了学者的创造性。对教师形成了负道德取向的压力。我国历史悠久的“学在官府”传统,使教育从来没有成为能够充分地体现自己本质的、独立的学术或文化机构,始终处于被管的“下级”的地位,而负责管理教育的政府行政机构,一直都对教育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控制感,习惯于以“上对下”的感觉和态度来制定针对教师的规则和制度。而在这样的意识和思想的主导下,由他们所主导制定的教师职称规则或标准,更多地反映的是他们的意志、观念、要求甚至情绪,他们在教师学术职称标准上的面面俱到要求,使得本来应该潜心治学、鄙视庸俗风气的教师,根本无法安心地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学问。
在本来应该安心学术研究的时候,他们却不得不琢磨如何评上奖,不得不思考如何申请到省级以上机构的课题,如何在单位或“上级”指定的刊物上发表文章,以满足“上面”的规定或要求,有些教师为了评审职称,将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道德和尊严。
许多本来是心高气洁、自尊自爱的学者,却不得不去进行各个方面的“公关”:为了自己的成果得奖去乞求或贿赂评委;为了自己的文章在所谓的权威刊物上发表,去乞求或贿赂编辑。而这种“权威期刊”现象,则使学术腐败由教育界蔓延到出版界,造成一些“权威期刊”通过办“刊外刊”大谋实利。而正是职称政策制定者们对教育及教师职称本质的浅薄认识,导致了教育领域中的庸俗、卑下、丑恶风气的繁衍和蔓延。
一、“硬杠子”规则中蕴含的粗暴性破坏了教育的文明和理智传统
前述的“硬杠子”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我们教育体制中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体制在本质上还是计划体制,亦即教育并没有能够张扬自己独特本质和宗旨的自,还是被决定、被管理的政府部门的下级。而这种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上级对下级不放心害怕其脱离自己的领导。比如,为什么高校教师的职称不能由高校自己去评,而要由所谓的省市或部委组织专家来评审呢?由于对高校不放心,认为权力下放后高校就会降低标准或乱评,所以必须将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思维模式不改变,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将永远不能落实)。另一方面在学术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方面,作为学校“上级”的政府教育行政机构,相对于直接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们而言无疑是外行,然而这些外行却要制定管理内行的规则,他们在不熟悉学术规律及动态的情况下,其可能采取的最简单或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制定一个能够既包容一切、又比较简单易行的“硬杠子”。然而“,硬杠子”规则中所蕴含的强制性、不容违抗和探讨性,使职称评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商讨、回旋的余地,使以逻辑思辨、心灵直觉、精神涵泳为特征的学术活动,缺乏来自社会组织及制度方面的文明、理智、礼仪资源的支持,且极容易感染和模仿带有强权意味的行政化毛病,从而导致学术研究的平庸化和功利化。当然为了使“硬杠子”规则具有说服力,人们还煞有介事的声称采用“硬杠子”是为了保障评审结果的公平所以要减少主观性,增加客观性。岂不知在职称评审问题上,关键是要保持公心,不能有私心。而保持公心的条件是要有良好的制度(包括有效的监督制度)、社会风气和教育生态。以所谓的“硬杠子”来保持公正,显然是缘木求鱼。
二、行政权力膨胀使职称评审制度“非教育化”
高校学术职称固然具有区分教师学术成就和学术水平高低、学术能力高下的学术成就分层功能,只是这种分层功能的作用,必须以教师学术劳动的成就或质量为基础,其结果必须体现对教师学术劳动成果评价的公平和公正。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由于高教领域中追逐实利目的的强劲潮流,以及我国高教领域中的特殊传统及组织结构特别是非学术的行政权力对职称评审的主导和控制,使人们对于学术职称的价值及意义形成了一系列误解和误识,为学术职称附加了太多的职称之外的内容和企求。一方面,为了照顾各方面的利益高校内部评审职称的范围无限扩大,遍及学校中的各个方面,高校内各方面的人员都能以各自的职称与教师来“相当”。这样,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及学术研究的神圣性及独特性均被消解,教育内部约束教师行为的职业神圣性和自豪感明显减弱。另一方面,在教育行政化的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的学术职称评审标准,还是具体的评审过程,其组织和操作的力量都来自于行政部门,在权力监督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教育既无法解决外部权力者的越界获得学术职称问题,也无法解决内部权力者的超水平获得职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学术职称评审的信誉和生态受损,学术职称的公平和公正问题难以解决,职称拜物教难以消除。可见是人们在认识上的浅显和短视,造成了教师学术职称制度设计及实施中的一系列简单化思维和行为,使学术职称的本质和宗旨被异化和扭曲,使学术职称应该具有的保护学者利益、激励学术研究品质提高、建立公平学术环境的目的没有达到,反倒诱发了人们的趋利意识和投机意识,形成了学术研究淡泊明志品质与追求职称而彰显名利欲望之间的悖论现象。
综观高校教师学术职称评审中的问题和矛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行政化。所以,要想纯洁教师职称评审环境,提高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声誉克服评审活动中的简单化、教条化、非人化缺陷,就应该从根本上消除教育行政化。试想,如果教师职称评审像美国高校那样校自为政,各校根据自己的标准和需要评审职称,教师则“良禽择木而栖”,高校皆为珍惜自己声誉而保持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学术职称的激励、褒奖、肯定功能自然能够发挥出来,良好的教育生态和精神环境也能够自然地形成,教育的进步和发展也会具有坚实的制度和文化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狭义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个人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的养成。而广义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有策划、有目的的长期培养和训练,是充分利用受教育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去形成积极的、正向的素质能力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模式〔2〕。它的主要教育方式是以“高校”为主体,在“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下,按照大学生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影响施压于大学生,促使其养成文明习惯,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3〕。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
特点之一:规范性。通过规章制度,使大学生的行为实现“三化”(即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达到行为自我规范的目的。可概况为两个“转变”,即不自觉行为到自觉行为的转变;不文明习惯向文明习惯的转变。特点之二:实践性。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养成文明行为和优秀品质的过程,“实践”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最基本环节,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受教育者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点之三:长期性。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教育者经过“教育—认识—再教育”的过程养成良好习惯。特点之四:生态性。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并使之成长”,这种培养类似于养育,通过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和帮助大学生良好素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并持之以恒。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缺乏“好”习惯养成
首先,缺乏规范的生活好习惯。具体表现为:宿舍脏乱差的现象严重、就寝时间随意、通宵上网等现象普遍存在〔4〕;部分大学生不吃早餐,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买些饼干、方便面之类的零食充饥,还有一部分学生吸烟酗酒的习惯严重;部分学生经常光顾网吧、KTV、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无节制地沉迷其中。其次,缺乏文明的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公共场合出口成“脏”,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在食堂打饭或购物插队;在教室的桌椅上随意涂鸦,在教学楼内随意大声喧哗,部分大学生在图书馆的公共图书上任意撕页,上课接听手机,考试找人替考或替他人考试,践踏草坪等等。最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能够主动学习,有理想、有抱负,做好人生规划,不断充实自己。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无理想、无追求,表现为:首先,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其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不知道自己“学什么”。还有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考试经常不及格。好习惯养成缺乏的原因。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能主动解决问题,不能勇于面对失败,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高考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了,认为没有必要继续前进,于是学习态度散漫。“60分万岁”成为了学习目标。
(二)缺乏责任意识,集体观念淡漠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大学生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自我能力、竞争力提升的时候,却忽视了国家利益,忽视了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把自己的个人得失和利益放在首位。大部分大学生的“三观”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渴望成才且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受到社会上其他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变化,忽视集体利益。凡事在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上产生偏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受到追崇,强调个人利益,凡事只考虑个人发展。
三、以养成教育为基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注重管理育人,规范养成
管理育人就是通过一定规章制度的管理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通过外在约束的作用养成良好习惯,健康成长以达到育人的目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是管理育人的关键,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标准和前提,管理过程即是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大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行为,都应被宿舍、教室管理制度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所包含。同时,更要引起关注的是,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特点出发,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形势,去制定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等。对于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做到有章必循。
(二)适时抓住教育契机,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
紧抓一切教育契机,适时对大学生开展养成教育。首先是抓住几个关键期,新生入学的军训以及入学教育就是大学生进入养成教育角色的第一个关键期,在军训的过程中,让新生感受到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培养和彰显大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意识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增强国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可以说,新生军训为其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另外,紧抓特殊纪念日这个教育契机,开展养成教育,纪念日不仅简单是历史的见证,而且会带来意外的教育效果,比如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等,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使学生们在感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集体活动本身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思想,增进友情、关心集体、帮助他人等高尚品德的实际锻炼契机。
(三)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强化养成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每天处于教室、餐厅和寝室的时间最多,因此可以把这三个场所作为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地。首先,通过高雅文明的教室文化,对大学生逐步进行渗透,对他们时刻进行熏陶,为创建文明、和谐的学习氛围,陶冶情操,以形成养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其次,学生食堂文化建设。在就餐时学生自觉排队,维持良好秩序,餐后自觉将餐具送至餐具回收处,保持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等等,在就餐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再者,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寝室就是大学生生活和娱乐的“小社会”,直接影响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环境育人的过程中,寝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有益的寝室文化,在大学生间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谐的文化理念。
(四)“树榜样、立典型”,示范养成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并运用正面典型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感召学生,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学生。这是我们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做法,比如说女教师、司机和警卫战士等“最美”人物的出现,以及其它许多好人好事的显现,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上闪光的一面。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示范带动作用,除了社会上出现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以外,还应该树立大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如某高校的“实践•成才”报告团,选取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生活中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学生代表。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示范作用。通过以上做法使大学生无形中接受心灵净化,发挥养成教育的作用。
1.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已达到了GDP的5.34%,这是政府多年来不断努力的结果,但跟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处在较低水平。从国际来看,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算数平均是6.3%,加权平均是6.5%。OECD国家和20国集团中一半的国家,教育投入已经超过6%,其中7个国家已经超过了7%,最多的是丹麦,已达到了8%。由官方数据得知,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仅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官方文件指出,在我国现在所处的这个阶段,政府和社会的投入应该达到6%以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和中国类似的国家都已经达到4.3%左右了,但是,我国到现在也才只有4%,从我国的现状和实际国情来看还相差甚远,远远达不到我国公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高校的数量及其所需的一些基础设施无法完善。
2.资金来源过度依赖政府,民间投入少
新校区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大部分学校都没有采取其他的融资和集资方式,主要是缺乏民间大财团、基金组织以及企业集团的帮助。高校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产物,说明我国高校市场化能力、经营能力和筹资能力有待提高。
二、大学改扩建财务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高校普遍忽视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全面控制,尤其不重视前期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总是将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施工阶段,造成了前期资金浪费的状况。
1.基建成本控制问题
预算计划太随意。高校基建投资预算比较随意,投资效益不是很明确,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在项目确立时,很多高校都是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工作,就开始动工了,以至于出现严重的超投资、超核算、超标准等现象,失去了计划的严肃性。
2.融资成本控制问题
大学改扩建的资金来源多依赖于学校自筹和贷款,特别是贷款比例相当高。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来看,高校从商业银行贷款确实可以在短期内缓解资金困难。从本质上讲,大学改扩建应该是政府行为,但是这并不能表示政府会替学校偿还巨额的债务,有的高校迫于还贷压力甚至冻结财务报销,暂停科研项目经费,取消教师的福利津贴,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大学改扩建的财务成本控制措施
教育是立国之本,大学改扩建的出现的问题必然会阻碍我国教育的蓬勃发展,解决问题已是亟不可待。
1.加强计划管理和监督管理
做好学校建设的基建规划,必须是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结合。长期规划要宏观考虑学校的学科结构、教学设施、师生食宿等的整体发展。短期规划则要微观考虑本年度基本建设的规模、方向、内容、进度和整体效果。完善新校区基本建设成本内部控制,财务部门必须做到运作有序、监督有力、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
2.树立风险意识
贷款要有“度”,做好严密的财务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财务人员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注意防范各种危机,只要发现财务潜在危机应果断采取措施予以解除。另外,要严格评估自身能力,合理安排借款结构,将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结合起来,以长期借款为主、短期借款为辅。制定严密的还款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分期还贷。同时,应该把还贷资金纳入财务预算管理,以保证每年能按期如数还款。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是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1]。也就是说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未发生的,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的价值牺牲[2]。据此,大学生实习成本可理解为,为增强大学生未来谋生的专业技能,对其实习机会、实习过程予以投资所付出的经济价值。主要包括实习联系费、实习期间的房租、交通费、餐费、水费、电费、网费等等。
1、大学生毕业实习成本开支的整体描述。
近年来,大学生实习成本不论人均还是总和都呈攀升之势。笔者每年都注意选取上海、长沙、西宁、南宁、西安等地的部分大学的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成本数据,统计得出,2003 年五地的大学毕业生人均每月实习成本780 多元,2005 年是1100 元,2006 年是1160 元,2007 年是1300 元左右,2008 年是1500 多元,2009 年达1520 元。这仅指大学生个人承担的费用成本。
2、大学生暑假实习成本开支情况。
调查材料一:海峡导报记者詹文等人于2008年8 月对100 位在厦门实习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在厦门实习的大学生。统计发现:一是这100 名大学生,超过六成表示实习的目的是想锻炼自己;其余的实习生则是为了躲避父母约束,或觉得在家太无聊,别人都去实习了,就随大流而去实习。二是处于就业压力,近70%的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利用暑假实习。三是许多单位不愿收实习生。这100 名大学生有79%是通过熟人推荐找到实习单位,其中63%是父母出面帮忙联系,其他大多是通过朋友、老师或师兄师姐等途径介绍的,只有21%的大学生是自己联系上实习单位。四是实习成本平均1704 元/ 月,吃饭和住宿是其中最重的两块。五是大多数单位不提供实习补贴。只有个别单位,对于有合作协议的对口院系会为实习生提供几百元的生活补助[3]。
调查资料二: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系07 级一班学生对南大、东大、南财大、南工大150 位在校学生2009 年暑期实习成本做了调查。资料显示:一是联系实习单位难。这150 名大学生中有123 名(占82%)是通过熟人关系推荐到实习单位的,其中70%是由父母出面帮忙介绍的,其他则是通过校友、亲戚、老师等途径介绍。有27 位学生(约占18%)是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此外,很少有人能一次找好实习单位,约90%的大学生找实习单位超过了一次,其中60%的大学生找过3 家以上才确定下来,还有个别实习生前后花了半个月找了10 家企业才确定实习单位。二是实习期间成本开支大。实习期按45 天计算,这150 名大学实习生实习期间平均成本达2577 元。其中,有87 人(占58%)的实习成本达到了3000 元;48 人(约占32%)的实习成本在2000-3000 元之间;花费1000 元到2000 元实习成本的仅有10 人,只占6.67%,花费1000 元以下实习成本的仅有5 人,约占3.33%。
不少学生反映,实习成本比在学校的生活成本要明显高出1 倍。而吃饭、住宿、交通成为开销的三大块。据分析,实习成本超过2000 元以上的学生,主要是外地学生,不少大学校园暑期关闭宿舍,且大学校园离城中较远,为了能正常实习,外地学生必须在城里租房住。此外,多数实习单位不负责实习生吃饭,因此,实习学生每天吃饭必须自己掏钱。
加之实习单位多数身居城中,吃饭成本较高,普遍超过了20 元[4]。可以想象,暑假短期实习的成本都有这么高,那毕业实习期间的实习成本就更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二、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问题解决的必要性。
1、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成为技能型人才。
实习,特别是毕业实习的任务在于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职业;让大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职场,以便毕业工作时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完成由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变;在于获取一定的实习经验,增强其就业时的竞争优势。如果大学生经济困难不能如期正常实习,或因实习成本负担过重而终止实习,就必然影响其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或实习目的的达成。
2、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大学生未来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职业性取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实习。在大多数实习生和用人单位没有形成法律上的
劳动关系,没有形成劳动合同上的劳务关系,用人单位没有义务付给实习生报酬的背景下,在国家还没有正式出台实习报酬的规定之前,我们如果没有能力解决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问题,实习单位如果让实习生拿不到报酬或者报酬很低,那就可以推测,平时连生活费都紧张的贫困大学生要维持半年的实习的难度,很可能放弃专业实习而改行或降低其专用性,在实习期间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更不要说毕业实习期一年或两年了。 3、关系到用人单位能否持续拥有优质的人力资源。
大学生优质人力资源的形成不只是大学生个人的行为,还应该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组织和用人单位,理应为大学生实习成长提供锻炼机会,而不能因为接受实习生要增加企业成本,而拒绝或不重视大学生前来实习。企业等用人单位要在社会责任与逐利行为的平衡中找到支点,要在政府有关财税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回到社会责任履行的平台上来,给予实习生一定的薪酬设计,确保大学生人力资源前期开发有序进行而不中断。只有这样,实习单位才有可能优先获得自己所需的各类人才,社会才能储备一定数量的优质的劳动后备军供用人单位选择。
4、关系到家庭企业社会能否和谐发展。
大学生的实习成本既具有经济成本属性,也具有机会成本、社会成本属性。一是实习成本牵涉到每个大学生家庭经济的整体开支和家庭幸福。有资料显示,四年左右的大学学费常常使一些没有多少经济收入的农村家庭和企业下岗职工家庭陷入“赤贫”境地;还有,在经济压力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偷盗问题;因学费开支,一些家庭经济拮据,而不惜债台高筑,其结果又引发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二是实习成本制约着实习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性,影响企业利益的再分配格局。一方面,企业缺岗少位,实习生动手实践少,特别是“不被理睬”,不付实习薪酬,就会加剧实习生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损坏企业口碑形象;另一方面,若大量使用实习生,按员工标准支付薪酬就会分割正式工的利益蛋糕,加剧实习生与正式工之间的竞争。如果大学生实习成本有财税政策做引导,或作依据,那么实习生、正式工、家庭、企业的利益承担底线就可能被认为没有被破坏,反而会趋向彼此相对满意,给社会和谐带来促进与活力。
三、大学生实习成本由谁来负担。
1、大学生实习成本应该由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负担。
此观点的依据是为了减轻各地方财政负担。据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现值和国家社会人均教育经费支出现值等重要数据显示,培养一位大学生至少要花20 万,大学每节课的成本在50 元左右。国家的教育投入远远大于家庭的教育支出。近年来,相关的教育资源配套设施建设费用主要是通过各地方财政扶持实现,可见地方财政负担不轻。
其实,这种观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与教育投资占GDP4%的国际线相比,我国教育投资的比重还不够;教育投资的方向与结构还不合理;对教育实习成本的投资几乎还是空白。当然,在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上,大学生及其家庭还是不能回避的。如果是寒暑假短期实习,其实习成本由学生本人通过家庭帮助还是能承受的;如果是毕业实习,由于实习时间较长(一般在半年以上),其实习成本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承担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对那些贫困学生而言,更是不可能的。
2、大学生实习成本应在企业薪酬设计中补偿。
此观点的依据是有劳有得。如果撇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阶段性专业实习,单就毕业实习的现状来看,其基本上是顶岗实习,更多地具有岗位就业特点。同时,有部分实习生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实习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甚至有部分实习生的人力资源在毕业实习的后阶段就资本化了。因此实习生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享有薪酬是理所当然的。再者,企业作为社会成员,不管实习生是否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从社会责任履行的角度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薪酬补偿,以体现企业的人本情怀和特有文化。
3、大学生实习成本应由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实习生及其家庭合理分摊。
此观点的依据是大学生实习成本是一种社会成本。因为大学生的成长,不是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不是学校、企业等某一组织个体内生的演进过程,其获益者也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而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具有一定公共利益色彩的事情。在“外部效应”的影响下,大学生利用市场机制往往难以实现资源(如实习单位资源)的有效配置,还需要政府公共政策适当干预。具体地讲,就是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实习生及其家庭等主体在实习成本的负担上要有所为。由于学校收取的学费,一般都包括了实习期间的有关联系费、部分实习材料费、基本交通费等,因此大学生实习时(这里的“实习”仅指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不包括学生寒暑假自主进行的实习)的这部分费用应由学校承担,而大学生也要注意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利益权。至于实习期间的房租、餐费、电话费、网费、水电费等自然应由实习生本人及其家庭部分承担,或者由企业以合理的薪酬形式予以补偿实习生的实习成本。对于这点,笔者在“大学实习生薪酬设计的依据与选择”一文中已有论述。在这里,笔者要特别强调的是,政府的财税政策要对实习生的实习成本予以特别的支持。
4、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需要财税政策支持的理由。
(1)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实习由上级部门安排,不存在什么问题;实行市场经济后,“企业往往不愿接收实习生,怕影响到精力和金钱,珠三角大量的外资企业尤为突出”[5]。在买方市场下,不少用人单位追求短期用人成本最小化和产出效益最大化,不愿意培养实习生,增加人力物力负担;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强调工作经验,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承担社会责任;一些企业担心实习生在实习中出现意外伤害,故尽量不使用实习生。当然,一些实习生因自身素质或其他因素,不能认真对待实习,使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再接纳实习生。此外,实习学生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和大流动性带来的不稳定性,也使用人单位顾虑“做嫁衣裳”
而不愿意接受实习生[6]。因此,需要财税政策引导和国家立法来约束。
(2)企业不提供实习补贴。有人曾对324 名法学专业学生实习时是否获得报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网上收集,统计结果发现[7],到
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实习的实习生分别有112 人和54 人,却没有一分钱报酬;到律师事务所和其他单位实习的实习生分别有67 人和91 人,虽分别有180 元和310 元报酬,但与实习生为实习单位所创造的利润相比相差甚远。目前,大学生实习中“免费打工”现象普遍,即使有一定的报酬,也与实习生劳动付出不呈正比,更不要说能补偿实习生的实习成本了。2009 年7—8 月,来广州实习的武汉某大学16 名学生,其中9人实习无报酬,而暑假实习成本花费2000—3000元[8]。此外,“倒贴实习”现象也常见。很多实习单位不仅不为实习生提供补贴和报酬,而且一些日常的费用如外出办事的交通费和餐费也要实习生自己埋单[9]。说起工资的事情,有些企业单位甚至说,既然是实习,就是一种学习,学习是要交学费的,哪有企业倒贴的道理。一些常年招收实习生的用人单位认为,不支付实习生工资是企业节省成本开支的一种方式考虑;利用大多数学生实习期间没有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这点,不付实习生工资和补贴;或者把实习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 (3)实习基地建设需要财税政策支持。据专业调查机构调查显示,社会可供实习的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实习的需要。金融危机以来,能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而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75%以上从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却很少对大学生开放实习机会,二级城市实习职位更少[10]。以上海市为例,2008 年上海共有毕业生14.1 万人,2009 年毕业学生15.8万人,2010 年将达16.8 万人。而可供实习的岗位供不应求,2008 年,上海只组织了3.98 万人参加实习,仅占当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四分之一;2009年由上海市教委提供的实习岗位与2008 年的岗位数大体相当[11]。可见,在企事业单位不能满足大学生实习的情况下,必须在政府主管部门主导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政府出台税收优惠等各种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联合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与高校密切配合,共同建立和提供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
(4)学生利益维权没有取得法律政策的有力支持目前,国家还没有法律条例对实习这一概念进行定义,没有明确其适用范围;没有规定各企事业单位接收实习生的责任、义务、激励机制、补贴、评估考核办法;没有规定大学生实习劳动、安全、报酬等管理办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没有培养全社会的实习概念和意识,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因此,实习生很难用法律条例或政策为自己维权。
四、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与财税政策支持的关系。
1、从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对财税政策的影响来看。
大学生实习成本负担就是对大学生实习成本的一种投入。对实习成本负担越多就意味着为大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数量越多,实习质量的保障越高;而实习的机会越多,质量保障越高,就越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发展;而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越多就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从长远来看,其上缴的“流转税”和“个人所得税”就会越多,对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就越有力。可见,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投入与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而高技能人才的发展又与税收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故大学生实习成本的投入与税收收入也呈正相关关系。
有关数据证明,从20 世纪70 年代到90 年代中期,美国的适龄劳动群体中,接受过16 年以上教育培训人员的年薪水平远远高于教育年限较少的群体。同样,在我国各类收入群体中,接受过较好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技能型人才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都是较高的。
此外,“明瑟收益率”原理也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明瑟收益率”是国际上教育年限收益率的通行指标[12],是利用明瑟收益函数计算的教育边际[!]收益率,它反映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教育的收入变化率。随着在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革,教育因素对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越来越大。可见,对实习成本的投入,能促进技能型人才发展,进而能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个人收入水平和纳税能力,丰富税源结构,增强国家财政实力,构建稳固强大平衡的公共财政体系。
2、从财税政策支持对大学生实习成本的负担影响来看。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通过财政支出投向与结构上的引导,税收负担水平的相机调整,结构性税制的区别对待等制度安排来发挥作用的。财税政策对大学生实习成本的负担主要表现在导向与扶持功能上。
从行为规范的意义上讲,就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主动调整财政分配过程和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为方式,也就是引导微观经济主体(如企业)选择确立“道路规则”。如为适应后工业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2005 年10 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就进一步明确了财税政策扶持技能型人才发展的政策导向;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规范高等院校大学生实习,从2009 年1 月起广东省就《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草案)》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
从政策操作层面上看,就是公共部门通过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所形成的既定社会产品分配模式,也就是凭借税收负担的差别对待、公共支出的重点投入,以体现政府鼓励抑或限制某一产业或部门发展的政策意图。如针对职业教育实训条件这一薄弱环节,2004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专门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拨款1.1 亿元,共支持了50 所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2005 年,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 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可见,财税政策的导向与扶持功能巨大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效应”,市场机制自身往往难于实现资源(实习资源)的有效配置;加上一些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如接受大学生实习)方面存在“搭便车”的心理,淡化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这样,就需要政府加以适当干预,通过制定大学生实习成本合理负担的财税政策,通过财政补贴、贴息、税收减免等形式来引导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
五、构建大学生实习成本的财税政策支持路径。
1、在国家职业教育的投资现状中把握现行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为了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从1986-2001 年,16 年间全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共计9 亿元;2004年,为改善实习条件就投资1.1 亿元;2005 年,为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就投资100 亿元。这些财政投资在促进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涉及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的财税政策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中,政策取向缺乏系统性。使得技能型人才成长(如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的补贴与激励标准,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相关支出,能否如实税前扣除)的相关财税政策的覆盖范围不再存在明显的真空领域。二是公共财政教育投入总量少,市
(地)一级政府可调控的财力不足,还没有达到4%的教育投资基本底线。三是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向一般竞争性领域投资过多,形成财政供给“越位”;而对社会公共产品如社会保障、基础教育、重点事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科研等方面保障不足,形成财政供给的“缺位”。四是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在预算管理上还没有单独编列技能型人才专项预算。五是还没有健全公共资金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 2、在深化公共预算改革的过程中建立实习成本单独列示的预算制度。
目前,对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各级教育部门的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拥有的职技培训基本建设资金的二次预算分配、税务系统以税收优惠形式体现的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税式支出预算、民政部门对民间组织技能型人才培训的支出等。为此,有必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复式预算体系中的特别预算形式加以单独列示,结合推进中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类型与模式,建立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导,以教育系统部门预算为基础,重新划分技能型人才教育与培训投入的收支分类基础,逐步推行跨越部门边界的“以实习成本投入为编制基础”的“跨部门预算制度”。
3、在设立大学生实习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健全绩效评价与追踪问责机制。
为了确保大学生实习资金使用效果,必须建立实习专项资金,并且对其使用绩效进行评估。大学生实习专项资金是指具有特定使用范围,专项用于大学生专业技能实习建设所需单独核算的资金。只有在规范上下工夫,才能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预算编制力求规范、刚性,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
二是对项目结余资金要加强管理,使用实习专项资金的单位要按照预算批复的要求,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对已经执行但当年尚未完成的项目所形成的专项结余资金,要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纳入下一年度预算;对于已完成的项目形成的净结余资金,原则上应上缴财政,如需由项目单位留作自用,须报经财政部门同意,不得随意处置。三是严格专项资金的支出管理,坚持“专项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严禁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四是严禁滞留、截留专项资金,要及时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五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推进项目绩效评价以及绩效考评公开激励机制构建,逐步完善教育部门内生性的实习成本投入绩效自评机制,结合外部财政收支审汁和绩效审计的环境约束,探索建立相应的追踪问责与奖惩机制。六是要防止专项资金闲置浪费和低效率使用。
4、在推进阳光财政体系的过程中完善区域间实习资源的流动配置。
为了保证大学生在不同的区域间平等的享有实习机会,因而各地区之间必须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如果基层财政财力困窘,就必须从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助。也就是说要通过财税杠杆构建一个相对公开公平的关于实习成本投入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
然而,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所涉及的资金,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流转过程,缺乏一种有序的运行轨道与道路规则。每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资金转移,其测算依据与最终结果,不仅普通公众难于了解,即便是地方政府之间对彼此资金配给的详细状况也互不知晓,具有较为浓厚的“暗箱操作”色彩。为此,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不是编制预算,而是逐步实现财政管理的阳光化进程,营造一个全社会都来关注实习成本负担和技能型人才跨区域实习不受歧视的社会氛围。
5、在构建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下实现大学生实习成本补偿多元化。
在促进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问题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和谐互动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是我国人才发展的一种战略,而且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经验。例如,在德国,政府出面干预,使产学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已积累了相当成功的经验。一方面,企业依据曾经给予学校的财力支援比例分享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学校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以接受企业的资金援助。同时,德国政府设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监督,对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偿。对不接受大学生实习,或不愿意大学生来就业的企业则增加一定的税金,当然也会公布因教育水平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学校名单,减少或停止其财政支持,以此促进产学之间的互动合作。
6、在立法和政策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确保大学生实习有章可循。
目前,有不少地方政府出台大学生实习与见习、就业与创业的鼓励政策,如财政补贴、财政优惠、财政贴息等财税优惠政策。而且广东省率先出台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草案)》。草案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接收学生实习,具体比例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确定。除此之外的企业,政府将采取扶持和奖励的方式,鼓励接收学生实习见习。条例草案还对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见习基地等作了详细规定。这样,就为大学生实习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
7、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重点建设好四个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45-02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国传统的民乐凝聚着祖祖辈辈民族文化传人的心血和智慧。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当中,民乐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之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但目前民乐的发展不景气,我国的民乐濒临后继无人的状态。可喜可叹的是,在不少高校还活跃着这样一批充满朝气、热情高涨并愿为振兴和传承民族文化而贡献自己力量的大学生,他们通过加入各类民乐社团,参加校民乐团的排练和演出活动来默默的实现这一崇高而神圣的理想。
一、引言
1.我国民乐的发展状况。我国民族器乐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欣赏和学习掌握民乐的状况来看,缺乏全社会广泛的普及性、推广性。民乐的教学和创作主要局限于专业院校。从事民乐作品创作的作曲家大多来自音乐学院,他们新创作的作品也仅在专业团体和专业学习者中传播,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作品比较少。虽然近年来有许多专业演出团体在国外演出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但民乐在国内由于受流行音乐强大的冲击,大众对民乐及其作品相当陌生。因而在市场效应的作用下,演出场次少,缺乏应有的影响力。现在学习民乐的人较之以往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同学习西洋乐器的人数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作为具有强大引导和推广作用的广播、电视、影视等媒体对于民乐作品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流行音乐相比,明显偏小。[1]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前辈民族音乐家给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民族器乐作品,但许多传统的民乐作品还有待开发,有待适应时代的需要及审美标准进行整理加工,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2.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状况。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即重知识轻文化。知识是指一个人的专业知识,而文化是指人的综合人文素质。多数大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拿到四六级证书,考试能过关拿到毕业证书就行了,认为人生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找份好的工作。对于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的意识相当淡漠,反映在音乐艺术领域则主要表现在对于古典的、严肃的、传统的艺术作品知之甚少,如古今中外经典的歌曲、器乐曲、歌剧、交响乐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崇尚时尚,紧随潮流,对于流行音乐趋之若鹜,对于传统音乐则敬而远之,对待艺术作品缺乏兼容并包的审美标准和情趣。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加之我们周围具有太多的信息、太多的诱惑和欲望以及面对滚滚红尘中的物欲横流和喧嚣繁杂,许多人在思想行为上表现为浮躁肤浅、偏于功利,只看到眼前利益,对人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对生活缺乏深层次、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思考。对待专业知识的研究浅尝即止,缺乏深入细致的钻研精神。在人际关系上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和合作,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准则呈下滑趋势。
二、掌握民乐——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手段
1.有利于自身修养的培养和良好道德观的建立。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它是我们的祖先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一份沉甸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民族乐器及其作品的产生是我国各民族和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创造积累并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遗产。当代大学生学习民族乐器,其意义不仅仅是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领悟民乐所蕴含的传统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修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进而萌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创新的信念。伴随阵阵悠扬的民乐,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融入大学生的心田,油然而生的是激情涌动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的情怀。民乐蕴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许多民乐如《春江花月夜》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同时也是诗、词、境的综合体现。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松荷酒茶、剑玉扇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古人研究艺术、品味生活的标志,更是古人从容潇洒、含蓄有礼精神品格的表现。感受民乐的那份淡然、优雅、恬静,让浮躁的心渐渐静下来,远避尘世的喧嚣,感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领悟人生之真谛。唯有宁静的心灵,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因为摆脱了虚浮、繁杂的困扰后,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就能自由地翱翔。世界上真正的大师都是与寂寞为伴,与孤独共舞,心无旁骛,潜心专研的智者。即使他们取得了成功也会选择避开浮躁喧嚣的尘世,静心治学,甘于淡泊。在这一方面,居里夫人就是一位成功的典范。居里和居里夫人成功发现了镭,当面临是否将镭申请为专利,可获得巨大的财富来改善寒酸的生活时,夫妻二人却一致决定,放弃把镭申请为专利。居里夫人说:“如果我们申请专利,那我们会获得巨大财富。但那会改变我们宁静的生活。难道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是我们所要的吗?上帝已经赋予我们很多了,我们不需要更多。更多的金钱不仅不会给我们所需要的任何财富,反而会打破我们简单而饱满的生活。”始终保持宁静淡定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过程中的得与失。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事业为之奋斗。安心做事,体验生活的从容,实现人生的理想。只有静下心来多看书,多一些独立深刻的思考,多一些心灵的对话,才能真正体会读书的乐趣,感悟人生的真谛,让灵魂得到升华,才能使陶冶性情这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充分、完美的体现。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精神的发源地,两千多年来一直贯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道德观。“不学礼,无以立”是孔子认为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培育人才的基本内容,其中“礼”字放在第一位。在现代社会里,“礼”是有关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的关键。只有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才能更好的领悟传统民族文化中提倡的优秀品质和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才能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笔者认为孔子在音乐审美标准及对社会产生的功能上曾经提倡的“乐而不,哀而不伤”这一古代审美标准及对社会的影响在当今的灯红酒绿、充满太多的迷茫和彷徨的社会环境下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推广。
2.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俗话说“看一看,听一听,不如做一做”、“看一看,听一听”都有可能忘记,只有“做一做”才能真正理解记住。这就如同大学开设的音乐欣赏课一样,许多民乐听过后,很容易忘记。只有亲自动手、动脑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对作品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2]《十面埋伏》这首琵琶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而谱写成的。《十面埋伏》集中了传统琵琶曲最多的指法、手法技巧,达到技巧运用和音乐表现的高度统一,具有极大的音乐感染力,成为琵琶曲的主要代表作之一。练习此曲既能熟悉琵琶各种演奏指法的灵活运用,继承民族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又领略了此曲以叙事曲的体裁来表现楚汉之战完整严谨的结构形式,同时对历史典故又做了一番深刻的了解和回顾,文化底蕴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和拓展。作品由不会到会再到熟练,进一步熟能生巧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最终达到对作品准确完美的演绎。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演奏及艺术表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有效地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3.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组建大学生民乐团,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民乐作品进行定期的排练和演出,对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民乐团的合奏不同于各乐器的独奏,不同乐器间的组合,乐器与乐器之间的过渡衔接,旋律的起伏强弱变化等直接影响着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民乐团大规模、有组织的训练中,随着学生对民乐合奏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民乐的创作特点和艺术表现方式的了解,对民族传统文化中深层次的意义领会得更加全面深刻,这对于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在艺术实践当中加以合理运用有着深远的意义。民乐团定期的训练和演出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强化记忆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民乐合奏中强调的统一协调,配合默契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大学生的素质拓展是推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1.人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同志强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段话里面“文化的发展”就包括民族文化的发展。[3]人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成了无比绚丽的民族文化,这份弥足珍贵的财富需要后人去继承并发扬其精华,创造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国乐的一代宗师刘天华就是一位敢于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中西合璧,对民乐进行大胆革新的先驱者。在中学教音乐时,他组织了军乐、丝竹两支乐队,并不断向民间音乐家学习丰富自己的民乐知识,后来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等高校任教期间,还向俄国音乐家学习小提琴和西洋音乐理论。由于他同时通晓民乐和西洋乐的作曲理论及演奏技巧,因此,他大胆把二胡作为民乐创新的突破口,不仅将西洋器乐的创作理论与演奏技法运用于二胡的演奏,还借鉴了琵琶、古琴的演奏技巧,极大地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使二胡在古代这种并不受人重视的伴奏乐器成了现代的独奏乐器,并成为大型民乐演奏的主力军。刘天华对民乐做出的卓越贡献源于他不断地完善自我,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勇于探索,因此被后人誉为“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4]
2.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影响深远。如何在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特征和审美需求,对民乐进行创新,创作出更受大众欢迎的民乐作品,这不仅是专业民乐工作者肩负的重担,也是我们大学生在各类民乐活动中,应该积极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开展的民乐艺术实践活动,从目前意义来看,对在校大学生会起到宣传民乐及民族文化,拓展人文素质的作用。从长远意义来看,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前不久听了一部分高校的民乐演出,喜忧参半,感触颇深。有的高校演出的作品不仅有传统民乐或将传统民乐经过综合技术加工处理的民乐,还有把流行音乐作品改编成的民乐等,虽然整场演出大多数由非民乐专业的大学生(有的仅仅只学过一年)来表演,但演出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令人感到振奋的是,不仅代表中华民族重要文化传承标志之一的——民乐后继有人,而且从乐曲的表现形式、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及表演等各个方面都能深切的感受到演奏者丰富的文化素养。但遗憾的是有个别高校的演出状况却令人对民乐发展的前景而感到担忧。整场所谓的民乐演出几乎全是用民族乐器演奏的流行音乐,表演形式单一,有强烈的一味迎合大学生盲目崇拜流行音乐的倾向。同时舞台旁的LED屏不停的出现庸俗无聊与现场的表演毫无关联的字幕,引起在场观众的阵阵笑声、嘘声,演出场景喧哗,躁动不安。据笔者打听得知,举办方怕民乐太过传统,不时尚,没人来观赏,因此用这种方式吸引年轻人前来观看演出。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即将走向社会,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这类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公民,他们专业知识强,见识广博、精通各种高科技的运用,他们的个人文化素质、行为道德包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观等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甚至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各高校开展的各类民乐活动,目的并不仅仅限于帮助大学生精通民族乐器的演奏,传承祖国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参加民乐活动引导他们领悟祖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及民族精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成为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民乐活动健康蓬勃的开展,影响并带动周围人乃至全社会对民乐及其民族文化的关注之情。大学生素质的拓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丁艳.中国民族器乐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J].艺术评论,2010,(7):77-8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
大学语文是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延续,是语文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思想的进一步加深,是大学公共课程设置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作为人文素养培养场所的客观反映。“大学语文”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文学、哲学、宗教等的研究,从中阐释与领悟人文思想的闪光点。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体系科学,既不是上述三者的简单介绍,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自身功能的“完美展示”,而是从“人”的本质角度来体会“人是什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目的就是对这些问题做一次系统性的阐述,“大学语文”的功能就在于“人文性、职业性、母语性”。
2发展阶段分析
2.1大学语文的“重启”阶段
1978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和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首先提出要重开大学语文课程。此后,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了大学语文。在这些著名教育家的倡导和率先垂范下,国内大部分高校陆续开启了大学语文课程,出版界也出现了相应的大学语文教材。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学语文更是成为国内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
与大学语文课程重启相对应的是相关研究也空前繁荣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1980年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倡议成立的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在研究会的带动下,上百所高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被组织起来,参与活动,进行相关研究,发表了近千篇论文,出版了近百种与大学语文相关的教材、辅导书。全国语文研究会对促进我国的大学语文研究、设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6年,在第三届研究会年会上,吕淑湘、臧克家等文学大家对于大学语文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一致认为应明确大学语文在高校教育中的位置、功能,倡议将其设置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此,大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才得以真正开始。
2.2大学语文的“高涨”阶段
大学语文课程自重启后,在相关学者以及机构的大力推动下,出现了一段短暂的“”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在全国语文研究会的强力推动下,著名文科类院校的示范下,大学语文的地位空前提高,大有遵循课程自身的发展规律以“摆脱附属、自成体系”之势。与此同时,一些以理工类课程专长的院校也开设了以大学语文为核心的社科类课程,甚至于在全国自学考试中将大学语文设置为必考科目。在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高等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大学语文课程统一考试命题试行大纲》中也将大学语文例为考试科目。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国家对部分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逐步放弃了“专业对口”、“定单式”培养的模式。这种大环境给大学语文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教育理念的及时更新让语文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意味着技能与人文培养并重,并开始关注学生的“以生为本”个体发展。
2.3大学语文的“瓶颈”阶段
近年来,在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学遇到了“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模式落后;二是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压力的“双面夹击”;三是社会风气、道德日渐滑坡。
教育管理模式落后主要指的教育方法、管理理念无法突破固有的束缚,“已有的改革”只是做表面的局部改良而已。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起点低,尤其是相对成熟的经验严重不足,教育理念的更新基本上都是借鉴国外的,语文教学理论更是从零开始,从头做起。
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民众观念日新月益,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了解世界、与他人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种社会现状,一方面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传统的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新兴的第三产业逐渐担负起拉动经济的重担。由此派生出许多职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大量毕业生流入社会,而提供的岗位虽然较之前多,但毕竟绝对数有限,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学生,始终坚信“狭路相逢有技者胜”,因此在现实中仍然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而缺乏人文理念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