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15:03: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阅读实践总结

篇1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 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开题地点:

       主持人: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一) 王楼乡中心校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宣读本课题立项通知书;

       (二) 课题主持人 进行开题报告的阐述 

       (三) 课题组成员张深锋代表发言

       (四) 梁园区教研室副主任张振军、梁园区王楼乡一中高级教师刘立建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评议发言

       (五) 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对该课题提出建议要求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 5000 字以内,(可加页)。

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 万字。

同时,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要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群文阅读这一新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出现正好适应了信息时展的要求,拓展和延伸了学生的阅读视角,改革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并逐渐成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流。

教师对于群文阅读从接触到逐渐认可,再到不断探索追求进步,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农村中学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源于农村中学的一些局限性给阅读教学带来的难题,在农村中学开展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显得尤为急迫。

( ( 一) ) 阅读量严重不足 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 405 万字,但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以书本阅读为主,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农村学生家庭的现实情况差异大,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给学生补充的课外读物少,而且留守儿童比较多, 学生缺乏阅读的良好资源与环境。

(二)缺少指导,不知如何阅读 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孩子从小就很少有机会接触课外读物,更不用说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的亲子阅读或者阅读指导。在学校,教师授课时过分关注字词句的落实,以致完整的文本时常被切割被肢解,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和知识,也缺少持久的感悟,至于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法的训练更无从涉及。

(三) 缺少思考和运用

学生虽然课内习得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但不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学生对于书本知识记得滚瓜烂熟,但是仔细一追问就会发现学生仅仅停留在背记阶段,而对于文本的含义主题完全缺乏相应的了解,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没有实际性的帮助。

总之,针对农村中学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们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探索,鉴于此,我们提出《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 1、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思考力,积蓄语文素养。

2、以研究教学策略为契机,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

3、建立符合农村学校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反复实践摸索,形成一个针对农村教学实际的,可操作性强、可评估、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作为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研究新的生长点,充分挖掘群文阅读的社会资源,协调构建以图书馆、新华书店、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群文阅读资源库,通过学校群文阅读的研究和推行,辐射带动以家庭为核心的群文阅读的社会效应,为农村学生群文阅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撑。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为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找到新的发力点,将课标精神践行到日常教学现场,为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量,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 读素养提供可行路径。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特色鲜明,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二)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知识面窄,阅读量小,缺少阅读技巧和阅读指导,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

(三)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 日本的“群书阅读”、港台的“多文本阅读“,他们都在群文阅读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目标都指向了语文课堂的变革,都是为了更多地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台湾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在群文阅读进入课堂阅读教学以前,国内也有专家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和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窦桂梅的“主题单元教学”;李怀源的“单元整组教学”等。

2012 年 11 月重庆大礼堂举行群文阅读研讨会——“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

        “群文阅读”首倡者王林及众多专家学者、包括代表性的一线教师蒋军晶等汇聚一堂,在我国大陆地区共同正式地树起了“群文阅读”的大旗。

大陆教育先进地区在实施群文阅读实验,“ 群文阅读 ” 已逐渐走进课堂,并总结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但这些研究在群文阅读课的形成目标、达成途径、实施措施、教师指导、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还不够突出,而且针对农村中学实际情况开展的群文阅读研究相对较少。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 容 1 1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了解当下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校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改革的状况,找到群文阅读在教学层面的症结所在。

2 2 . 农村中学 群文阅读相关理论的建构 探讨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建构符合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与实效性的相关理论框架与体系。

(二) 重难点和创新点 :

重难点:研究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怎样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有效的将“群文阅读”运用到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上。

创新点: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学校,而且距离城区较近,在夹缝中生存,学生流失严重,在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较低,阅读量较少,阅读面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能从农村学校和学生本身的这些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内容注重有效性;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将“群文阅读”引入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学到技能。

六、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我们本次课题的特点和研究的内容,我们主要采用:

1. 理论文献法 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筛选整理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材料。

2. 问卷调查法 自编调查问卷,对农村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阅读力水平,通过结论分析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3 3 、 个案研究法 对比较典型个性化教学案例进行汇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使零碎的资料信息变得系统、清晰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4 4 、 行动研究法

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研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从而找到优化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积累丰富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5 5 、 经验总结法 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6 6 、学习成果展示法。

将阶段性经验成果通过撰写论文、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在批评指正中反复修正,加以改进。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一年,主要分为以下 4 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6 6 年4 4 月 — 2016 6 年6 6 月) 1、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填写课题申报书,进行课题申报;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建研究队伍;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教师的分工。

第二阶段:

交流学习 阶段 (   1、设计问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农村中学生阅读的现状; 2、在实际研究中,课题组不断修订研究方案,调整实际操作; 3、针对群文阅读教学实际,建构、完善阅读教学新模式,归纳运用教师教学策略; 4、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学习。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并进行学习反思和困惑交流。

第三阶段:实践验证 阶段 1、根据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及经验,完善已探索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完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

2、及时发掘、提炼包装研究成果,及时在学术报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课例等,召开研究成果研讨会,做好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3、开展班级读书会。利用课内进行交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

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全体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 阶段 ( ) 1、整理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编辑“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成果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论文与电子成果等 3、申请结题,完成结题工作 七、成员分析及分工 (一)课题负责人:

  (二)课题组成员:王修涛 张深锋 石俊英 毕明远 1、 :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过区级论文《 浅谈如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感受美 》,并多次参加优质课活动,有市级优质课《老王》,区级优质课《咏雪》,区级群文阅读优质课《文字中的成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负责课题决策,课题总设计、总调度,具体是确定研究方向,协调各研究个体,并进行课堂实践。

2、王修涛: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省级论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区级论文《精心点拨学生的思维途径》、《利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负责理论分析、督察指导,修改和审定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具体是查找、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材料,督导各个时间段的研究,结合我组研究进展和实际操作,修改和审订理论内容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3、张深锋: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撰写区级论文《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新教学模式的探讨》,发表文章《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经验。

通过研究的不断推进,时时修订研究成果,保存这一过程中的材料,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4、石俊英: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市级论文《浅谈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区级论文《浅谈高校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施措施》、

《创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负责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材料的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5、毕明远: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参与区级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教育》,发表过区级论文《阅读回归本真-纯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的研究经验丰富,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

负责材料收集及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6、杨藏: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在虞城县优质课活动中获一等奖,多次参与虞城县的征文活动并获一等奖,善于组织材料,组织学生活动。

负责材料的归档整理,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等各项活动,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优质的课例、教案,制作成光盘。

2、撰写研究报告。

3、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九、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语言艺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王瑞平.创新教育论[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3]叶建英.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1 [4]俞玉萍. 漫步大语文的教与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4 [5]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J]. 2013.06 [6]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7

课题负责人签名: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 字以内。

张振军主任、刘立建老师听取了课题主持人 老师所作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并了解了该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及准备工作,经认真评议,形成以下论证意见:

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研究,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培养阅读能力,积蓄语文学养,具有实际意义。

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立足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活动评价等途径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学队伍。

课题负责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科研素质,爱好学习,求知上进,为了本次课题,研究了多本教育理论书籍,多次向主管领导请教,并向其他群文阅读课题组学习,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完全有能力承担此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是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专业教师队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他们的专业论文多次获得省市主管部门的认可,多人多次参加过课题研究,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本次课题中,根据各自的专长和能力,分工明确具体,非常得当。

为了顺利开展本次课题,课题组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资料准备,阅读了大量书籍,鉴于学校实际情况,老师们在市区图书馆办理了多个借书证,不断充实理论素养,同时购买和查阅了多种网络资源,有相关著述、视频资料等,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总体呈现多样化,有优秀的课例、教案、论文、经验总结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具有推广意义,能为周边区域的群文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次课题研究得到了中心校和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给予了课题研究人员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并号召其他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配合课题研究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保障。

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一致同意 老师主持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期开题。同时建议课题组:要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避免单一化,力争高标准完成课题规划的研究任务。

评议专家组签名:张振军 刘立建 2016 年 10 月 10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立项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 字左右(可加页)。

(一) 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

在准备阶段和交流阶段,我们查阅了大量书籍文献资料,并在网略上搜集大量信息交流学习,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性,老师们的理论水平还是不够高,因此在评议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认真研读了部分理论书籍,并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边进行课堂实践边进行理论提升,将二者结合,争取有更大更快进步。

(二) 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 由于老师地处两个校区,交流不便,在总结和信息交流方面不够及时,导致各项工作的分工不够明确,因此我们对钱在学校拉了网线,并建立了微信群和QQ 群,及时将大家的思想看法进行交流,明确了各项任务,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三) 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横向的,纵向的,宏观的,个性的,避免单一化。

篇2

小学阶段进行语文课的教学其目的不但为了让学生通过启蒙式的语言基础学习具有基本识字、读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字、词以及词句和分段分析等知识开展一系列的文字阅读和写作训练,并在此类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学生对言语文学的浓厚兴趣。然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诸多因素制约,长期以来在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方面的现状却远谈不上让人满意。

一、我国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现状

1.缺少足够的阅读条件

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是众所周知的。许多地方也只能是勉强满足配备基础的教材课本,无从谈及为学生购置充足的课外读物,就算有些条件略好的农村学校有部分课外读物,其中也大多以童话故事或以漫画图书为主,虽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其中的内容却无法与教学需要很好进行配合。如此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合理促进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增进知识积累,同时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以及引导良好兴趣导向的需要。

2.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陈旧

在农村地区还存在一个比较广泛的情况是,较差的教学和生活环境无法吸引优秀的老师投身于农村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在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情况下,农村学校许多语文老师还沿用过去陈旧的方法,采取单一进行课本教学的方法,弱化甚至忽略了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学生错失锻炼良机,也没能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农村教学中阅读能力训练的实践措施

篇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23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156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应努力去鼓励引导学生,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他们智慧的源泉,理想的阶梯,精神的食粮。班主任教师如果能够将阅读纳入到班级管理中,并深入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能力提高,而且对于扫清师生间沟通的诸多障碍,促进班级管理,会产生一举多得的效果。为使班级阅读活动顺利开展,班主任需注重活动实践的方式方法,才能够在引导农村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兴趣做阅读活动实践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也不可断断续续

(一)阅读兴趣培养初期,少做要求

事情的成功多半起源于良好的兴趣。在活动实践中增强学生阅读的愉悦性,这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刚刚开始阅读时,教师不能太过于约束学生,要求过多会因为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而使阅读实践受到阻碍,同时会阻碍学生阅读兴趣的发展。对于学生刚开始选择的读物,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先侧目关注。

(二)阅读活动开展一两个月后,考评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程度

对坚持下来的学生予以肯定,不给予固定的评价标准,但评价本身是具有导向性的,因此,评价主要倾向于健康读物的阅读者,对于阅读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也要对其亮点予以肯定。

(三)兴趣是持久的习惯,但学生缺乏毅力,会导致兴趣培养的失败

班主任教师要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不同个体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没能很好坚持和不能坚持的学生单独沟通,了解缘由,寻找解决对策,尽量不让他们掉队。

二、氛围做阅读活动实践的条件。师生共同打造班级“阅读文化氛围”

(一)班级阅读环境的创设

环境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师生合力打造的“阅读环境”,能对阅读活动的推进产生深刻的影响。班主任要争取学校的支持,和语文教师合作打造班级的环境建设,力争为学生创设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

1.订做一个书架,建立班级读书角。图书来源主要是班费订阅杂志和学生从家中带来的书籍,设立方便学生课余时间阅读。

2.制作阅读活动展示墙,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并附有班主任的评价寄语。展示墙的制作要由学生包办,是一个锻炼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利用活动课集体阅读,创造人人有书看,人人爱看书的氛围。大家一起读和自己一个人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氛围的带动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自觉性不高,偷懒的学生,青春期不甘示弱的特点会促使他们加入进来。

(二)班级阅读展示活动的开展

1.活动有计划,有总结。计划和总结是开展研究重要的一部分,是阅读活动实践的主要环节,是活动开展有效与否的关键,更是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

2.活动形式要丰富。如举办阅读心得交流会,制作读书卡比赛,说说我崇拜的作家,读后感写作比赛,根据阅读内容画漫画,介绍我喜欢的句篇等。使活动中有交流,有展示,有思考,有提升。

3.争取家长的支持,为学生开创更广泛的阅读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氛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上要开展阅读展示主题班会,请家长参加,让家长认同阅读的价值,支持学生阅读,在家庭也掀起阅读热潮,孩子影响父母、父母激励孩子,学生阅读兴趣在读书活动中得到激发,成绩也相应得到提高。因为是农村的家长,难度肯定比较大,但效果会更好。

三、评价做阅读活动实践的动力

活动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评价标准是有所差别的,班主任强调学生阅读的态度以及参加活动中的表现,语文教师则更侧重于从语文专业角度评价。因此,班主任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实践时,多关注态度和行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一)根据学生选书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阅读的认真态度的程度决定着阅读的效果。学生选择读物时,有的比较专一,有的比较随意。从专一型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有的学生选书不固定,什么内容的都有,过于随意,这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一般不大,因此评价更要谨慎。对这一类学生,班主任要注意观察,在学生表现出对一些书籍有较高热情时,及时肯定并加以引导。

(二)根据学生在阅读展示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学生在阅读时的阅读质量,公正客观的评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篇4

阅读是知识的输入,也是我们学习英语的肇始,它是学生学习正确发音、获取文本信息的基本技能,是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基础。然而,囿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表现为:侧重于词汇、句型的教学,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农村学生不敢大声朗读等几个方面。鉴于此,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一、目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略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农村英语教学过多注重词汇诵记和语法讲解,阅读教学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多数仅停留在默读的层面,无法提升阅读技能及生成语言运用能力。

2.教师主观主义

部分英语教师习惯按自己的方式来阅读,没有考虑学生的主观感受,或者是他们按照他人的理论说教来组织阅读教学,而不是根据班级实情参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丧失阅读兴趣。

3.不能给予正确的阅读指导

阅读也要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英语毕竟是外来语,平时缺乏对应的语境,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像记流水账一样带领学生囫囵吞枣地读几遍,没有提示、启发和侧重,那肯定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抓不住回答问题的关键。

二、农村学生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针对以上农村英语阅读教学常见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改进和完善的方式和方法:

1.重视英语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驱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发条。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选择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注意寓教于乐。比如,笔者在新课导入时,就经常采用灵活的唱歌、猜谜、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互动将课外学习的精彩内容在课堂上讲出来,并用赞扬或奖励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录音机、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增加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与生动性以辅助教学;可以采用“结对”“分组”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在运用英语进行教学时,应注意选择具有简明性、实用性、阶段性和有利于学生接受的语言。

2.遵从认知规律,引导参与阅读

英语阅读活动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情感,要牵引学生产生想读、渴望读的愿望。这就要求一线英语教师必须参照学生的心理认知需求进行必要的牵引,以便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我们可以适时根据阅读内容逐次递进地提出追问,让学生产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和冲动,这就有了深入阅读的内驱力。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阅读前阶段,该时期要启发学生在遇到陌生词汇时不要过多地依赖词典,要注意探索和学习联系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的技巧。

3.分析文章顺序,指正阅读技巧

其实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并不需要多深的逻辑思辨能力,基本要求就是能看懂材料、能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从材料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手抓主旨,一手抓细节;既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又要挖掘作者意图,揣摩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内涵。有的文章用总起句开头,用总结句结尾,揭示文章中心;有的文章用承上启下句过渡,衔接文章前后内容;有的文章运用关联词语把文章前后内容联系起来,使文章段落衔接自然,内容结构严谨。分析这种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写作手法,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讲,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看内容,辨顺序

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英语短文,然后让同学们说明问题的表达顺序。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具体的辨析方法,找出英语短文的逻辑顺序,找重点词句辨析顺序。如: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

(2)分析文章的结构

篇5

1.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

该小学从“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着手,探讨合理运用卫星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性教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课题组的全体教师通过对课例深入分析、反思,找到了教师在运用卫星资源中存在的弊病:首先,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目标过于笼统分散,应集中到点上);其次,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适时选取有效的教学资源;第三,资源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课题组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途径:分析与掌握教学目标+分析与处理卫星资源+分析与服从学生特征。通过对以上课例的研究分析,课题组教师达成共识:即在每一个课例中,重点解决一到两个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突破。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课题组教师重新制定了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余光宏老师在上《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分析了卫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对象,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目标明确之后,教学设计很快完成了。余光宏老师在这堂课一开始时并不是急着播放课件,而是先用猜谜语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课件。观看过程中一边学生看,一边让学生认真听:把学生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同时,把课件应用到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中,学生通过边看课件、边读课文、边听老师讲解,很容易理解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生长过程,体会到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和心理变化,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该校课题组基本采用以上的研究方式,通过循环的“教学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不断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螺旋上升,从而达到预期的课题研究目标。

2.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

该校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情景教学,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最终形成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的方法。在课题研究前期,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把光盘当电影看、全课件式上课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校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让教师们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研究后期,该校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认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们感受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好处,使用起来方便、轻松、高效。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该校教师参加了校内和校外17次培训。通过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广泛收集资源,认真“整理”资源,并提倡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然后把开发的资源存入资源库,让所有的教师共享。课题组通过举行课堂教学应用大赛,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优点及不足,通过研讨交流,完善应用方法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现已形成了符合该校实际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们能较好地将远程教育资源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有效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二、分析比较课题学校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两所学校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农村中小学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确实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推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开阔学生眼界。下面比较分析以上两校开展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

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主要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该校将这一课题分解为三个子目标:l.卫星教学资源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这样的划分有针对性,便于抓住问题的实质,从点上人手,降低了研究的难度,使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从该校的研究报告中并未完整、清晰地反映出这三个子目标的具体研究情况,使我们无法从清晰的研究过程中看到研究的实效,不失为一个缺憾。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内容涉及到整个语文学科,覆盖面大,难度也增大了。但是该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注意对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使得教师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丈学科涉及到许多内容,不仅有文化知识的教学,更有文学素养、人文品质的培育,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将课题有针对性地分解成几个子项目来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成果一定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也更强,也便于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在这一点上,两个学校都做得不够细致。

2.研究方法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两所学校基本上都主要采用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为辅,使研究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效果也很明显。两校都在研究前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本校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指导、可实施、有评价、可修改的具体计划,再运用对比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研究具有较强针对性。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在课题前期准备工作中,在教师的培训工作方面做得更扎实、反映出的结果就是该校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获得的奖励更多一些。同时在研究中两校教师都很好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3.研究过程

在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结构的规律中,两校都经历了研究设计、具体实施、经验总结三个阶段,其中经验总结也穿插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在研究报告中,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只以余光宏老师的教学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对其三个子课题的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没有进行翔实说明,使研究成果显得单薄了一些。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以颜丽老师的阅读教学为例进行阐述,内容翔实,但在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情况说明的不够详细具体,无法使我们看到整个语文教学在课题研究的总体研究情况。这是该校在研究报告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4.研究成果

通过近三年研究,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经过课题研究,明晰了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模式环境下,卫星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运用的原则;探索出一条卫星教学资源应用途径;构建了卫星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式;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组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很多教师优秀论文获得各种奖项;建立了教学资源库,汇编了教学光盘、卫星接收教学资源、典型课例课件、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等,为语文学科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为学生学习互动提供了良好平台;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的积极性、制作课件、设备操作的能力普遍提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探究意识;有效地培养和形成了一支新型的,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探索并形成了适合该校学情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激励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

篇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扬州“亲近母语”课题的广泛开展,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本课题虽有人在研究,但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是很理想,尤其并未解决小学生爱读、想读这两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

二、研究目标

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为总的出发点和归宿,创设“小学生主动阅读”的系列活动,建构课外阅读教学的网络化沟通的理想模式,激活学生潜在的语言表达因素,使学生爱读、想读,探索有利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积累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开展“让好书引领学生成长”活动,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写学生,播下最好的种子,撒下最好的养料,让小学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厚文化底蕴,培养健全人格。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真情阅读,在基础上,努力培养“书香少年”。

三、研究意义

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

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育人的摇篮。许多经典名著,虽然时间已久远,但是著作中闪烁着的人性的温暖,却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化的校园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人文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育思想修养较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学生。这正是我们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改实践。

四、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五、研究内容:

1、营造书香文化,彻底改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观。

很多有识之士在提到如何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时都提高了“书香校园”这个词,但我们认为,“校园”在这里只是环境的一个别称,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很多学校都高举“营造书香校园”的旗帜,但只是在标语、名人名言上下功夫,在图书室里课外书籍的数量上下功夫,在学生读书的量上下功夫,这些当然都是需要的。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意义没有真正的理解,他们还是将课外阅读的目的“锁定”在考试和作文上,这样的“书香校园”对学生是很不利的。我们认为,要营造书香校园,首先要营造一种书香文化,让农村小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如何去读书,让他们知道书在他们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课外阅读的内驱力,真正自觉自愿地去读书,让读书就像吃饭一样变成一种习惯,一种需要,以彻底改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观。

2、打造书香学生,积极探索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

综观诸多有关课外阅读的论文,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有:推荐阅读书目、扩大阅读范围、开展阅读活动、写好阅读笔记等等,这些都是好方法。但仔细研究这些论文,我们便可发现,这些都是初步的表层的做法,那么,推荐阅读书目以后怎么做的?扩大阅读范围之后怎么跟踪学生的?开展阅读活动效果的持续性做法是什么?如何对待学生的阅读笔记的?对于农村小学生,我们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如何保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何消除留守状态带来的影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如何实现家校结合?如何利用农村的大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在农村,打造书香学生的难度虽然大,但我们想,只要我们,只要我们攻克了以上难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蓝天必定是必定会更加明澈!

3、构建书香人生,着力研究课外阅读效果的可持续性

“是的,读书是为了人生,而不是为了在这物欲横流的尘世赢得一席耀武扬威之地;更不是为了在这世态炎凉的社会争得多少功名利禄。读书,这种质朴的过程只不过是想把自己简陋却不失尊严的人生变得五彩斑斓,变的充实,变的天真淳朴,让属于一个灵魂的本质放射出光芒,折射出生命的美丽……”这段话真正道出了读书的真谛之所在!我们认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将来能考上重点大学,为了使自己将来能够飞黄腾达。我们能不能通过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达到一种考试、“书中自有黄金屋”以外的东西?我们能不能通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对农村孩子的人生观产生影响?我们能不能让农村学生懂得:“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朱永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认为,这就是通过我们的指导而达成的课外阅读效果的可持续性的问题了!

六、研究途径

(1)构建学生课外阅读的网络,创造条件,主动阅读

(2)改革评价方法,将课外阅读的评定纳入学期语文学习评价中去,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赏习作的时空。建立读者意识,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赏的时空,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愿望变为一种习惯。

(3)教师定期推荐阅读书目,推荐订阅少儿期刊、报纸;教师坚持为学生诵读经典;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写读书笔记。

(4)每个教学班级设立图书角,在每个年级建立学生个人图书交流中心;定期举行学生好书推荐活动。每个班每学期出两期有关“课外阅读”的墙报或者黑板报,同时由语文教研组牵头,每学期出一到两期橱窗墙报,并设计一些小的栏目:如“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

(5)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同时与我校承担的《亲近母语的研究》这一课题相结合,阅读《亲近母语》教材中所要求的学生必读文章,及时写好读书笔记,提高读书的效果;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定期评选“读书大王”、“诵读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家”等。

(6)课内外及时衔接,教师辅导学生链接课内延伸至课外的相关书籍文章,拓宽视野;教师撰写教育日志,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积累好一系列过程性资料。

(7)与名著对话是我校的课外阅读的传统,在研究过程中,将把这一活动进一步落实、深化、以使得我校的学生在毕业只前实现与中国的四大名著对话。同时,结合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实现有关其他国内外有关名著的对话。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寻找一条捷径。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相结合,对实验班学生采取实验前问卷调查,阅读情感测试;实验中阅读表现观察;实验后再次调查、测试,前后对比。

(3)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法:在群体主动性研究的同时,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4)经验总结法:及时从课题实验中总结得失,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八、成果显示

1、负责人撰写《研究方案》、《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2、其他的研究人员完成《论文集》。

3、案例集

4、教育日志

5、学生作品

让学生有每日读书的好习惯,有充满智慧的大脑,有优雅的举止和谈吐;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着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书香门第。为学生辟出个体自主活动的时空,发挥阅读课堂教学的辐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真情阅读,在基础上,努力培养“书香少年”。

八、组织机构

顾问:潘湘云何治平

组长:尤兴胜

成员:王艳朱彩萍潘文琴谢小花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54

一、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现状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仍以教师讲解、学生笔记为主,学生缺乏阅读实践。主要表现在:

1. 教学观念封闭、落后。一些教师“十年如一日”地沿用旧教案、采取旧教法,在阅读课上采取逐字逐句翻译,而忽视了语篇整体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犯了逐字逐句地理解短文的错误习惯,导致阅读速度减慢或碰到新单词就没法往下阅读或无法理解整体语篇,使学生厌倦英语阅读,最终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

2. 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个别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点和语法传授,忽视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阅读材料上,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越来越差。

3. 忽视背景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景教学。学生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理解课文,使他们在阅读中无法根据相关知识理解材料,这导致理解率偏低。学生没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决定了他们不能将已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最终导致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水平低。

二、英语阅读教学与讨论

英语阅读教学的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分享彼此对本话题的理解,增加自信心,从而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度和流利程度。讨论能够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分析了目前农村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尽管不少教师在备课中设计了讨论活动,希望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在实施过程中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中,笔者认为这些失败的讨论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讨论问题的难度不适中

在阅读教学的讨论中,教师应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存在差异,首先应该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创设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前进一步,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因此,讨论的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理解的范围,将会导致无人讨论,甚至出现冷场现象;而太简单的问题则会哗众取宠、流于形式。

2. 讨论中新旧知识不衔接

教师把讨论问题设计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展开,这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英语学习是一门语言的习得过程,是学生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置问题,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组织并引导并学生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运用学生不知道或没有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

3. 讨论不合时机

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抓住机会,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分享彼此的观点。

4. 讨论的小组划分单一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传统的小组学习形式是按座位自然分成两人或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便于开展活动,但人员搭配不够合理,并且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缺乏兴趣而又不乐意学英语的学生坐在后边,造成后面部分小组的学生开不了口,不知所云,处于非常尴尬甚至被冷落的境地,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

5. 讨论的时间控制不均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准备的时间,以提高讨论的质量;相反,如果讨论时间过多,则会浪费课堂时间,造成其他步骤的时间不足。因此,须对课堂教学中讨论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免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6. 讨论后未及时进行总结

学生讨论后,教师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就难以使学生对讨论的结果和讨论后出现的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利于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形成明确的认识。因此,在讨论结束时,教师都应该及时归纳和总结学生讨论的内容,并指出讨论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使学生在今后的讨论中可以尽量避免这些错误。

三、改革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英语教师必须尽快采取有效对策,改进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方法。

1. 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绝不是朝夕之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但教师自身的努力是关键。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强烈的发展意识。教师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连续活动过程,因此教师之间要大力提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还要多读一些有关教学法的书刊,以及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以便了解英语教学的新动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开阔自己的思路。

(2)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人生的领路者。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人人参与。同时也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教材的课文题材广泛、内容教育性强、配套资料丰富。这些都为新教材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课文教学中不应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分清精读和泛读,通过教学改革来发挥教材的效力。

2. 创设条件,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1)创设条件,采用情景教育。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第一个条件是优化阅读习惯。教师应抓住学生刚进入高一这一“转折点”,及时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形成新的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按意群阅读,并养成按意群阅读和定时阅读的习惯。第二个条件是开展任务式教学,教师应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阅读活动,如就课文提出有关的问题,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并回答;或给出一定的与课文本有关的情景或关键词,让学生编对话等,组织学生高效率地完成阅读任务。

(2)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尊重每一个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微笑的表情、鼓励的口吻对待每一个学生,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帮助他们树立并不断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经常介绍一些优秀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推广科学的学习策略,让学生掌握学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英语,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介绍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尽量使用英语交际,进行英语思维。

(3)开展活动,培养自学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英语简易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潜能,最终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及理解效率的目的。

3. 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

(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多媒体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2)背景知识导入法

教师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点,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

(3)以旧带新导入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按温故而知新的原则,或进行对比,或进行“连珠炮式的提问”、“突如其来的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要改变当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观念,把以语言点和语法作为教学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到以语言实践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及时彻底改变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上起课来就会省时省力,也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①县教育局从课时安排、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将课外阅读纳入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②县教育研训中心职责:按照《高淳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指导意见》做好发动宣传、过程检查、结果评定工作;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汇报竞赛活动;为有关学校、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从实际操作中提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水平;承担教育局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具体亮分工作。

③学校职责:根据《意见》要求提供必要的书报刊种类,加强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络等硬件建设,规范操作办法和管理制度;为教师本人阅读和指导学生阅读提供必要的时间、经费、制度保障。

④教师职责:师生共读,注重自身阅读素养的提高,制订课外阅读管理计划;对阅读过程进行管理和督查,实施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查与评定;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读书阅览活动,认真开设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要在读书方法上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

借着行政推动的东风,2007年下半年,县教育科学研训中心申报了2007年度第7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农村初级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管理方式的研究”,责成学科研训员主持该课题,选取有代表性的各类学校六所作为实验校,引领全县农村初中的课外阅读管理。

课题成了一个抓手,借助课题研究的形式,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管理的实践。一方面,课题研究的重点与行政管理的要求保持高度的一致:在教学质量评估中督查学校硬件实施是否到位,软件中针对课外阅读的教学常规管理是否到位;另一方面,更多地坚持县教育科学研训中心的教学引领、指导、服务职能;定期组织各类读书竞赛活动,褒扬先进;更为重要的、具体的是会同实验校的课题组骨干成员一起,研究管理中具体操作层面的管理指导方式,但凡一个学校、一位教师在某方面有所收获,便在全县的课外阅读现场会、主题研训活动中放样、推广。在这样的会议和活动中,我县教育局分管教学的副局长经常亲自到会,或提出具体要求、或进行主题讲座。各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语文学科教研组长、相关学科教师同时到场。行政推动与课题引领形成合力,同时指导、服务于教师的课外阅读管理实践。

篇9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已逐渐改善,硬件设施已基本到位,公用经费也有了保障。对于学校来说,教学质量便是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便是教育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尽管生源的好坏也有较大影响,可我们别无选择。何况,优质生源是否流失,本身同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具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以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理念,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二、问题的剖析

1、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在哪?

探讨农村初中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可用简单的一句话加以概括:先天不足,后天不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教育,许多农村办起了初中,甚至高中。师资力量不足,许多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小学毕业教初中、初中毕业教高中的情况也有发生。后来民办教师精简,学校撤扩并,这种现象才得以改变。发展到今天,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较明显,尤其是音体美等教师的缺乏。另一方面,近十年教育的大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给百姓子弟创造了就读大学的机会,也使得大学的门槛降低了,进入师范类大学的门槛就更加降低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国家在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可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填师范类还是不得已而为之。通俗地说,分数低才填报师范院校。再加上优秀的毕业生还有流入其他热门行业,进入教育系统的毕业生质量就相对受影响了。有人说,现在第二批毕业的本科生还不如八十年代的专科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这样的毕业生,分配的时候能把优秀的向农村倾斜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当然,我们也不容否认,部分毕业生分入农村初中后,他们相当努力,三至五年后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存在优秀教师向城区学校、向名校流动的倾向。宁海胡陈中学校长在一次座谈会上无奈地说:“近三年我校就调出了10位骨干教师,让我们这样的贫困初中如何发展?!”

2、教师专业成长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既然教育发展要依靠师资力量,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教师专业成长内容主要应包括哪些呢?理论界有多种说法,笔者赞同林崇德教授的三分法。

(1)专业精神。主要指师德、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方面。

(2)专业知识。主要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及文化知识等方面。

(3)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监控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

三、问题的探索: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的方式有多种,许多学校均有探索。我校重点放在中青年教师这一群体,在制定三年专业成长规划基础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读书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阅读兴趣是靠教师来带动的。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应有强健的生命力――学习的需要、信心与能力,有着强烈的“终身打工”与“终身发展”的理想与信念。为此,我们学校规定每一位中青年教师必须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和一本专业知识辅助读本,不包括课任教师所任教的教本及教辅材料,并要求写好读书笔记。书本由各教研组确定,学校统一购买,学校每年确定一定的经费支出。同时,学校实行“读书会”制度,定期学习交流总结,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2、培训

教师本身各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促进教育内涵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更迫使教师必须注重培训,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为此,我校采取了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

(1)校本培训与区域共同体培训。通过教研组、年级组、区域共同体教研大组等平台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2)省市县各级培训。学校积极参与“领雁工程”等各种形式、层次的培训,让骨干教师既有本体性知识结构的变化,更有教育实践性知识的体验与总结。

(3)民盟“烛光行动”。我校与宁波市民盟签订了五年的结对合同,学校每学期派出两位教师由民盟宁波市委帮助短期培训,同时民盟宁波市委还不定期地派市各学科骨干教师来我校讲课,有力地促进和帮助了我校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3、上网

“网上学堂”实际上也是读书学习的一种途径。从另一方面说,借助于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也是教学能力的一方面。这里把它列为单独的一个方面,是进一步认识到从电脑中我们可以更快更简便地学到许多内容。许多教学理念能从中领悟,有众多的课件也能从中引来参考,更能在众多教育名家的博客中汲取营养,还可同众多的同行及学者进行交流沟通以提升自己。学校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人手配置一台手提电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便利条件。

4、反思

篇10

阅读是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对英语阅读很害怕,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以下问题:①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差;②阅读内容中生词过多,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③大部分农村学生阅读时随意性太大,对阅读策略较陌生。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正视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缺少一个良好的外语环境,没有条件像英语国家孩子那样从听说入手去学,依靠听力输入非常困难,只能以阅读为基础,通过对英文书籍、文章等的阅读,扩大词汇量,为听说、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目前在农村中学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学生通常只能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材料增强语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而完形填空、单项选择等题型也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培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形成习惯的前提,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英语,并且在阅读中增加兴趣。人教版英语从八年级开始又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定的阅读材料,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由于农村学生目前水平尚低,时间又不充裕,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每天让他们读感兴趣的短文。在选择读物时要选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而且难度不是太大的内容,最好选择紧贴学生业余喜好的相关内容。一般情况下男生热心体育和游戏,那么体育新闻、游戏资讯类的文章男生很可能更愿意阅读;女生对涉及歌星、影星之类信息或许较为感兴趣,那么这方面的文段能吸引她们。为了培养读英语的兴趣,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或自己周围的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看看到底如何用英语谈论这些话题。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1.坚持朗读。

在农村,大多数的学生到了中学才开始正式接触英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英语初学者,教师要进行朗读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要养成经常朗读的习惯,绝不能放松。可以有目的、有系统地选择一些经典段落、精彩范文、英语小诗或谚语等让学生练习诵读。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增强记忆,获得从听、说、阅读、写作等活又形薹ǖ玫降男Ч,也能读出英语文章中的韵味和美感,还能弥补缺乏英语环境的不足。

2.保证时间。

教师除在英语课堂上定期安排阅读训练外,还应该安排每天20分钟左右的课外英语阅读活动,让学生随身携带一本简单易懂有趣的英语书刊,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3.训练技巧。

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去阅读,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其中,阅读技巧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之初就应有意识地在传授英语阅读技巧上下功夫。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就能在阅读中正确处理好朗读和默读、精读与泛读的关系,逐渐培养视读习惯,加上各种阅读技巧的综合运用,高效率阅读自然不会是一句空话。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阅读技巧有:①略读;②跳读;③细读。同时,培养学生限时阅读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限时阅读是训练速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材料,能使学生加快阅读节奏,有效地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教师主导。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地将阅读的进度、笔记、作业等情况送交老师检查,老师要及时总结反馈,肯定其成绩进步,鼓励其勤学多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阅读的一个重要内容。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详细介绍教材中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从本质上了解英语文化并进一步喜爱上英语阅读。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24-02

高中英语新教学大纲中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注重高中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在培养学生在口头上与书面上对英语语言的初步运用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部分,并且阅读理解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客观的地理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高中英语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现象,在阅读能力上相当欠缺。但是高考中的英语阅读量是很大的,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阅读能力是一种通过阅读过程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农村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农村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一、当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应试教育的身影在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影响颇深,多数的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将高中阶段的英语重心,放在了语法和词汇的知识层面上,还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和词汇的透彻讲解上,对于农村高中生的对文章的阅读能力与技能的培养上严重忽视,对于学生的阅读训练重视不够。

1.教师忽视情景教学,导致学生整体阅读能力不高。虽然进行教育改革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袭着传统英语课堂授课方式,对于英语阅读教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多数是逐字逐句地带领学生翻译,很少有教师对于所阅读的语篇,在整体上进行理解和把握。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英语的阅读过程中,也就只会逐字逐句理解短文,这样的阅读习惯对于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很是不利。出现的后果就是学生的阅读速度上不来,一旦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僻的词或者词组,就会出现牵绊,严重地影响学生继续阅读下去。

2.多数农村高中生没有搞清楚阅读的真正目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英语词汇量上,已经拥有不少了,英语的各种句型和结构,也有所了解。从笔者多年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来看,农村的高中生,在阅读理解的做题方法上十分欠缺,主要表现为学生逐词逐句地阅读文章,多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声地或者小声地将文章翻译成汉语,不能在英语环境中理解文章的梗概内容,非得翻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其大意。当然英语阅读有相对好的基础的学生,能够做到挑选阅读素材中的生词,但是多数农村高中生字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就查,相当浪费时间。对于英语的阅读,真正目的是从整体上掌握阅读材料的大致内容,再整体地理解并筛选有用的信息,孤立地查询出大量的陌生词汇,费解地吃透几个复杂的句式句型,是不能快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

二、提高农村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英语分析能力以及推理判断能力,都需要英语阅读能力做基础。听说能力的提高也是建立在阅读能力基础之上的。笔者作为农村高中英语教师,从阅读能力的提高着手,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在一定的情景中增强语感,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与交际能力。

1.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创设情境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激发和加速读者依据抓住的信息,凭借已有的经验,对文本信息进行假设推理,实现能动的认知,实现读者通过语篇与作者互动的行为过程。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在文章的题材选取上有所拓展,文章的教育意义很强,与之相关的资料比较丰富。这为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方便,笔者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仅仅根据大纲要求,吸收教学新理念,充分利用情景,有效地活用教材教学。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第4单元《地震》阅读课文《地球的一个不眠之夜》(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1 Unit4 Earthquakes Reading: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本课的主要目的为阅读并理解课文,通过对本篇课文的阅读,掌握各种阅读技巧,让高中生了解地震前兆、地震危害和震后救援等相关知识。笔者在教学中淡化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简单传授,采用情境教学法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针对农村学生的见识少的特点,将多媒体手段引进本课,将所需要的电影片段、图片、文字资料制成课件,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直观,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创设情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是否经历过地震,谈论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逐步引导学生深入自主实践,继而探讨“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中国为何多发地震”等问题,提高学生对地震成因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抽象思维巩固提高,积极参与展开联想,拓宽思路。

2.精、泛读相结合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对材料从整体上把握。笔者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然后在黑板上列出了本文出现的几个生词并用英语解释,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burst;nation;steam;extreme;useless;shocked。接着回答几个难度不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成功的自豪感,增强学习动力。笔者要求学生按发生的时间,为每段添加标题,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对全文整体理解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边听录音边齐读、细读课文,达到听读统一,之后完成对错、填表练习并复述课文,最后帮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深度理解并升华,并且在此教学环节播放课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笔者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农村学生特点,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篇12

一、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现状

在农村小学的义务教育中我们发现,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成了普遍问题,由此导致了农村小学生在面对简单的语文写作时手足无措,写出的文章空洞,无法有效地引用一些简单的事例。主要原因总结为几点,一是教育偏向于应试,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不足,大多以做题为主,完全违背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二是农村小学学校设施设备不齐全,有些学校根本没有阅览室供学生阅读。三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比较贪玩,无法意识到课外学习的必需性和重要性。这些因素,扼杀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激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1.完善学校设施,为学生阅读创造条件

要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首先要使小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有书可读。农村小学应努力寻求财政支持,建立和完善学校阅览室,增加学校图书的储备量,满足学生课外学习的需求。

2.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将课外阅读列入教学任务当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一些要求,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出一些文学常识性的题目,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获得阅读的乐趣。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中,应以学生阅读能力为参照,对于课外读物中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教师应积极解答,避免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引用一些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语文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在讲述《司马光砸缸》时,将司马光的其他一些事迹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后进一步推荐学生读简本的《资治通鉴》,有效地促使了小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3.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错误的阅读习惯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知识的获取,还会降低其阅读的动力。小学生处于塑造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正确阅读习惯,首先应教会学生精读的能力。好的文章段落需要细细品味,从中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其次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一些感兴趣、有用的文章段落可以在笔记中记下,巩固自己的记忆。对于一些重要的部分可以用笔标记,在重复阅读中增加印象。

小学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为了农村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农村教师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