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秩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2: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秩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秩序论文

篇1

提及虚拟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投机、泡沫经济、次贷危机、金融海啸等这一系列让人并不愉快的字眼。世界经济虚拟化的逐步发展使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正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其主要趋势是由国际贸易与实体经济逐步转变为大规模资金以虚拟形式在国际间流通。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下,虚拟经济方面的研究更表现出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虚拟经济的理论研究,但都还缺乏统计实践的系统知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针对虚拟经济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测度指标研究,为开展虚拟经济统计,判断虚拟经济发展状况,认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评价和防范金融风险服务。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虚拟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各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资产迅速膨胀,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各类虚拟资本的价值运行形态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但尚未有关于虚拟经济统计核算的系统研究,国际组织的统计实践中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虚拟经济统计指标,只是《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为货币与金融统计提供了一个标准框架和核算准则,虚拟经济测度指标的设立可以借鉴现有的货币与金融统计、国民账户体系等国民经济统计指标。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是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奠基之作是刘骏民教授1998年著的《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后来,有高敏雪(2006)明确提出要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增加对虚拟经济的统计核算,这样就客观要求设立必要的测度指标用以完成虚拟经济的统计核算工作。虚拟经济的主要活动场所是金融场所,我国目前的关于金融资产存量和金融交易的指标是专门用于反映某种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的规模和交易量,是虚拟经济统计指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1.3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虚拟经济的持续膨胀和经济虚拟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核心内容,虚拟经济的运行也逐渐脱离了实体经济,因此不能单纯的依赖实体经济的测度统计指标来研究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它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建立虚拟经济合理的测度指标,对涉及的指标数值进行及时的观测分析,是强化虚拟经济监管,防止金融泡沫膨胀,防范经济与金融危机的需要。通过测度指标了解虚拟经济发展状况,控制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4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研读诸多关于当前热议的虚拟经济的文献期刊,为本课题测度指标的研究选取了虚拟经济合适的定义和统计核算口径;然后借鉴当前已有的部分金融统计指标,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角度考虑出发,将衡量虚拟经济发展规模、流动性、结构变化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等的测度指标进行设定、归类、分析,最终建立一套合适的统计指标体系,为虚拟经济测度的统计工作作出初步构想。

2虚拟经济测度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2.1虚拟经济统计工作的认识

要研究虚拟经济的测度指标,首先要明确虚拟经济的含义和核算口径,这有助于找准测度指标的定位。目前虚拟经济理论不成熟,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还在继续,争议还在进行。本课题采用普遍接受的虚拟经济理论为基石,即认为虚拟经济一般是指在股票、债券以及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脱离实体经济的一种经济活动。从统计核算的可操作性角度出发,与虚拟资本的范围一致,将虚拟资本限定在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以及房地产等领域。若按交易工具划分时,虚拟经济统计核算口径有三种:

(1)宽口径,即包含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通货与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金融衍生工具、其他应付/应收账款、房地产;

(2)中口径,即股票以外的证券、股票和其他权益、金融衍生工具、房地产;

(3)窄口径,仅仅包括股票以外的证券、股票和其他权益、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工具。本课题研究采用中口径,因为中口径抓住了虚拟经济的核心内容,虚拟经济的特性、经济活动的晴雨表、经济及金融风险,都集中在这里面体现出来。

2.2虚拟经济测度指标结构框架设计

虚拟经济统计指标的研究还属于初级阶段,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统计实践中虽没有提出虚拟经济统计指标,但一些统计对象就是虚拟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对一些指标的汇总就可以得到部分虚拟经济统计指标。而且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金融统计指标,因为虚拟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金融市场。这样,金融资产的统计指标就能为虚拟经济统计指标的设立奠定基础。现有的金融资产统计指标是针对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状况设计的,没有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对指标进行系统设计,只能反映当前金融市场各部分的情况;核算范围不全,没有包括房地产行业,没有包括金融衍生品,没有衡量虚拟经济总量(包括虚拟经济资产总量和虚拟经济资产交易总量)的指标。作为虚拟经济统计指标,除了能反映各种金融工具的状况外,还要能在整体上反映虚拟经济的规模。本课题将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角度来具体分析设立虚拟经济测度统计指标体系。

2.3以住宅市场为例的统计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主要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住宅市场,同时,住宅市场的发展也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因此,住宅市场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住宅作为投资品时,资产市场决定其价格和生产;而作为一种消费品时,物业市场决定了住宅的租金水平。住宅资产市场与物业市场是相互联系的。对住宅市场传导机制的分析,即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2.4住宅市场相关经济学理论研究

地租地价理论:地租产生的基础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存在且两者处于分离状态,无论何种社会制度,只要这一社会形态存在,就会产生地租,而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因此,地租与地价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地租作为土地价格的一种及土地价格体系的基础,是有效配置土地资源的核心和政府调控土地供求关系的手段。因此,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尤其是地租地价理论,对发展我国住宅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一定指导意义。地租理论区别于其他经济流派的主要标志是其地租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并紧密地联系社会生产关系——农业与土地制度进行考察。我国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和有限期使用制度的理论,正是由此推导出来的。从量的方面,地租分为级差地租Ⅰ、Ⅱ两种形式,由于所使用的土地本身状况以及使用者投资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地租量的差异。这一点对我们发展房地产住宅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供求理论:市场供求状况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由于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及资源稀缺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土地供给(尤其是土地自然供给)是恒定的。住宅区位理论住宅市场较强的区域性特点决定其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空间规律。区位理论是始于级差地租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关空间经济活动的一般性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onThunen),最早从区位地租出发得出农产品类围绕市场呈环带分布的理想化模式,为距离衰减法则和空间相互作用原理的出现作了准备。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随着第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住宅区位理论逐步发展,主要分为两大派别,即过滤论和互换论。

2.5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统计指标体系设定

实体经济主要是指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等各产业部门,而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中主要指金融业,资本的所有者以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资。由此可见虚拟经济的最终服务目标还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最终以监督实体经济、推进实体经济为目标。国民经济又以实体经济为主,在日常所见的商业形式中以实体经济为主要形式,因此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对比有着重要的意义。

1.虚拟经济货币占用量

货币数量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分配,调节着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物价水平。虚拟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流动性,也就是说充当资金流通的媒介作用,针对必要的货币政策,需要有一个测度指数来对虚拟经济与货币数量进行统计测量。虚拟经济作为货币的流动中介必然有大量资金滞留,虚拟经济货币占用量就是用来表述虚拟经济对大量货币的储备,从静态看,就是指滞留在虚拟经济各部门中的货币数量,就是指在市场中有多少货币可以从事或正在从事虚拟经济相关的交易活动。从动态看,就是虚拟经济各部门中货币数量的变动情况。这些变动时通过虚拟资产交易额活虚拟资产价格变动得以体现。

2.虚拟经济活跃度

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之所以能够很快的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还与国际资本的流通形式有很大的关联。此测量指标表示一个国家虚拟经济活跃程度和货币在虚拟经济中的流通速度及其对虚拟经济规模大小的支撑能力。虚拟经济中滞留或正在流通的资金对高速度的虚拟经济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流通速度也是支撑虚拟经济的一个指标,这里用虚拟经济交易活跃度来进行测度。

3.虚拟经济灵敏度

虚拟经济具有很强的灵敏性,虚拟经济的交易量对虚拟经济系统容纳的货币数量的变化非常敏感。以上虚拟经济的交易量我们已用绝对增长的指标表示,这里用当年虚拟资产交易量相对于上年同一数据的量的变动率除以虚拟经济中当年的货币量相对于上一年货币量的变动率,得到虚拟经济灵敏度。因为虚拟经济的运作活跃性很强,影响资产交易的因素很多,时间T的时间不能设置太长,否则虚拟经济的即时交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3住宅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理论研究

3.1住宅市场统计指标的特征

(1)质的规定性

住宅市场统计指标具有反映住宅市场经济活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特征及其内容的属性,且每一类住宅市场统计指标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表现属性。比如普通商品住宅、经济适用住房、别墅等均分别表示住宅的不同类型。但每一类型的住宅在质的规定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功能与用途。因此每一住宅市场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但不同的指标反映的住宅市场经济活动的内容具有不同质的规定性。

(2)同质可量性

没有质的规定性不能称其为住宅市场统计指标,但即使有了质的规定性而不能用数字来表示也不能成为房地产住宅市场的统计指标。一些抽象度高的社会经济概念是难以直接量化的,要把它分解或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概念,才能成为统计指标。例如,“住宅满意度”这一概念,可以用其它一系列指标来表示其基本内容,然后用一定计算方法加以分析。

(3)综合性

住宅市场统计指标说明的对象是总体的量而不是个体的量,它是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它体现着同质事物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比如一间房屋面积、一次房产或地产交易量等没有实际指标意义,只能在一定时空间条件下的房屋使用或建筑面积总量(㎡)或者房产、地产交易量(㎡),交易额(万元)等。

3.2我国现阶段住宅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分析

我国房地产调查体系中主要存在两大调查系统:一是由国家统计局及其调查总队所组成的政府综合统计系统;二是由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所组成的部门统计系统。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两类: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我国房地产统计调查主要采用统计报表制度。因此,住宅作为房地产的子内容,对住宅市场的统计主要也是采用统计报表制度。因此,根据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和建设部《房地产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全国部分省、市的统计年鉴中有关住宅的统计,整理分析我国现行住宅市场统计指标及其指标体。

3.3统计指标存在的问题

经过将我国现行住宅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的整理与分析,目前我国住宅市场统计指标主要有反映住宅开发投资完成情况、资金来源情况、建设情况、销售与出租情况的指标。从这些现有的统计指标设置可以看出,我国的住宅市场统计指标是从固定资产投资演变而来,它立足于投资角度反映住宅开发经营情况,仅能反映不完全的供给信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现有住宅市场的统计分类和指标设置逐渐体现不足,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住宅市场的统计范围不足

与国内房地产统计相比,统计局和建设部两个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中均有对“土地购置和开发”相应指标的设置,且联合国有“居住用地开发”统计指标的设置,而我国住宅市场则没有相应的住宅用地统计指标;与香港、美国、联合国的统计指标体系相比,缺少对“住宅金融”的统计。

(2)实物性指标较多,价值性指标少

美国住宅价值性指标有房价指数、住房售价、住房租价、购房收入比、租房收入比;香港有房地产市场租金指数等指标;联合国有住房价格与收入比、房租与收入比、住房价格上涨、市场下渗统计指标。而我国价值性的统计指标只有销售额、出租额,成交金额,尽管目前国内对房价收入比、房租收入比等价值指标早有研究,但均还没有纳入到住宅市场的统计体系当中。

(3)内容重点在于生产和开发层面,反映市场层面的统计信息量少

由于我国的住宅市场统计指标是从固定资产投资演变而来,因此它立足于投资角度反映住宅开发经营情况,而反应市场层面的只有销售面积、出租面积。而美国有住房空置率、市场吸纳率、经纪人住房供给数等统计指标;香港有自用量和自用率,租用量和租用率,自有量和自有率等指标;联合国有新住户生成、住居流动、空房率等统计指标。

3.4统计指标计算方法

篇2

发展经纪业务,将成为中国人保新时期业务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经纪业务,有利于中国人保调整业务结构,继续保持在大项目、统括保单、政府采购等业务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承保高技术,高风险项目的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中国人保在新时期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经纪保险业务。

一是广泛发展保险业务合作关系。在我国的航空航天、能源、重大工程、统括保单、政府采购、大型工商企业保险市场以及再保险市场,中、外保险经纪公司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并与中国人保开展了多方面的有益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人保是国内专业力量最雄厚的保险公司,在国内团体客户的财产险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人保要进一步发展在团体业务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合作领域,合作深度。

二是积极开展产品创新,风险管理领域的合作。保险经纪公司对客户和保险人都有深入的了解,享有多方面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保险经纪公司可及时全

篇3

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1971年,美国生态、生物及教育学家巴里·康曼纳(Barry Commoner)出版了《封闭圈-自然·人和技术》一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美国的《商业周刊》评价此书是继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寂静的春天》出版以来,有关环境问题的最好且最具有挑战性的书籍之一;《时代周刊》称巴里·康曼纳是一个在课堂上拥有千百万人的教授,是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上最有见识、最具有说服力的代言人。巴里·康曼纳在此书中用极其生动的例子详细叙述了生态学的四条法则,即每一种事物都是彼此相关联的;一切事物都有着必然的去向;自然懂得的最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王如松等,2004)。生态系统中,每件事物均与其他周围事物相互联系,并且根据系统的回馈能力来支持其稳定的状态;其中,生态网络的复杂性和其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畅通与否,决定着它所能承受的外界压力的大小及时间的长短。问题是:生态系统的回馈能力是有限定的,如果超出了系统的阈值,系统将无法负担而崩溃(王正平,2004)。可见生态系统是一个很脆弱的稳定结构,一旦被破坏,就会产生深远而且巨大的影响。

环视当今的产业生产,生态环境等议题不再是政治家的时髦用语,也不仅是一种道德启示,可被视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生态产业,已成为务实的、国际性的、不可回避的经济战略,它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增值、回收再制等,并以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弘扬绿色意识、倡导绿色观念、确立绿色消费等价值观为目标的一种庞大的文化工程,它以生产者、消费者、再生者、外部环境为四个基本组成部分,以生态战略、可持续发展等为思考点,以达成降低人类生态风险为目的。生态产业以实现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利用的最大化;废弃物利用的最大化;高效能、高产能、低耗能的优质生产;维护生态资源及其服务功能,使经济资源与生态资源做到均衡调节,发挥其最大的综合效益(欧阳志远,2003)。

在这个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年代,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对刻不容缓的生态问题的反应,层出不穷的污染、资源耗竭、动植物掠夺栖地、废弃物任意抛掷、人炸、土壤的侵蚀及贫穷化、气候的突变等,就生态问题的独特性与立即性而言,就足以构建一门新型的伦理学科。再者,在生态问题上所面临的伦理议题或者道德冲突,已不再局限于有关外部限制的协调问题或个人、团体的偏好之间的冲突;内部的冲突也是无法避免的。

生态伦理-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

生态伦理的建构、落实,与生物圈中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基础是一致的。因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生物圈的任何物种皆无例外;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自然系统的不间断运转而保证了能量与营养物质的供输。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建筑在对自然生物界的尊重与包容上,具有与自然界相同步的认知上,我们必须在生物学限度内生存与工作,尽管这样的限度不是刻意针对人类的努力去设限,但有限利用才能可持续发展,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应设法去增加动植物的种类并且丰富人类生活的方式,这样的道德基础,才能保证对自然的利用价值能公平地分配并保存给后代子孙,而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任何人必须为他们自己的生活与地球上的生物世界负担起责任,从伦理和文化的角度看自然与人类生命及命运,不管在某种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意识形态是如何的。

生态伦理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为核心的行动哲学,它有别于其他的伦理学,如政治伦理、医学伦理、社会伦理等,这些伦理学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态伦理把道德关怀和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动植物、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整体观察的角度思考,生态伦理讲的是人类未来生存攸关的重大议题。其中有严肃的一面:到底是人类利益优先还是生态环境拥有不可侵犯的神圣性?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在现有体制下,已习惯既有的现实利益者,可能放弃所拥有的而去保障、维护他人权益及后代子孙吗?如何公正、公平地分配、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责任与义务?第三世界对经济增长与生态伦理的认知有可能与发达国家取得共识吗?或许,正因为不完美、不易解决,我们才知道此问题的严重性与急迫性,我们才更应携手面对,发挥集体智慧寻求解决方案。必须指出:生态伦理的性质和主旨皆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的特征,它很难仅止于清谈,也不可能是纯概念的、形而上学的学问,更不可能哗众取宠,满足少数人一时的好奇与兴趣,它总会有持续的诉求,需要参与者充满了某种精神、感情、意志、行动的投入,它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透过行动与坚持它还可以成为一种信仰,一种终生无怨无悔彻底关注的信仰,一种为众生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关怀。它不想去解释世界,而是要改造世界、改造人心、改造人类自身的内心世界。

生态伦理肇因于严重的时间问题、生存危机,认同这种信念,并且在它鲜明的实践性、信仰性的目标下,很可能会督促我们做点什么、付出什么。由于对现况的焦虑及自觉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无论如何想为它付出行动的渴望,不管是内在的行为改变,还是外在的生态保护行动,令人鼓舞的是:它可能带来知识的喜悦,也可能会要求一种精神信念的支持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并鼓励他人起而效行。因此,生态伦理的落实是信念的承担,也是行动的承担(何怀宏,2002)。

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最终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视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可持续发展等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基本尺度,并作为人类评判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成长、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

生态效益-企业发展的新路径

1992年里约地球高峰会议(Rio Earth Summit)中,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在报告中提出了将“生态效益”(Eco-Efficiency)作为一种企业发展的理念。1995年,经济与合作暨开发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在挪威的罗森达(Rosendal)举行研讨会,提出了生态空间(Ecospace)、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s)、生态效益等有关可持续发展、消费的观念,对于经济活动与环境破坏之间的互动、驱力、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心理与伦理动机等,生态效益被视为是最为实用的概念之一(章海荣,2005)。

生态效益基本上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一种产生(out put)除以投入(in put)的比率,产出指的是企业、产业或整个经济体的产品与业务的总值;而投入则是指企业、产业或整个经济体造成的环境压力的总和。从字意来看,生态效益意涵着企业借由对生态及环境的保护,来提高经营绩效与竞争优势,并需要在整个产品与劳务中累进地降低对生态的冲击与资源使用的密集度,达到符合我们所顾忌的地球负载能力以内的程度。生态效益并非设限于现有产品与习惯,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寻求突破性的管理绩效与行动哲学、开创无止境的商机与竞争优势,增加产品的可持续性及附加价值。

生态效益的核心是要促使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最终一致,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具有可利用性、功能性的绿色资源,特别是目前虽然不具有商业利益价值但却无可取代的资源,可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洛杉矶研究中心(Rocky Mountain Institute)的罗文斯夫妇(Amory and L. Hunter Lovins)与知名企业家保罗·霍肯(Paul Hawken)共同提出了倡导绿色资源的四点建议:

大幅地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率,并抑制生物圈退化的现象,具有远见的企业通过对生产流程设计和生产公益等进行根本性的改造,不但可以减少初始资本投入的损失,也将获得更大的收益。

使生产模式朝着生物链式的方向发展,在减少废弃物产量的努力中,一方面模拟生物及自然的设计,在封闭式环境的生产系统中,以无害的营养物质形式重归自然,另一方面是杜绝浪费,杜绝那些损害自然再生能力的有害废弃物。

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使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其中涉及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上的调整,从商品与购买者之间的关系,调整为服务与流动的经济关系。在此全新的价值观下,富裕度的衡量标准发生的质的变化,由过去以物质占有率来衡量社会福利的经济观点,转变为对于质量、功能、绩效等的期望值,其所获得的持续的满意度的高低,同时可借着产品的品质、实用性、功能性、耐久性来增加社会福利。

对自然资源进行再投资,回复及扩大绿色资源存量的投资,大规模提高生产率,推动生态系统服务,仍然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刘湘溶,2004)。

倡导绿色资源,明确地将生态系统的完善性、不可替代性与经济的获利目标相结合,因此,最先进行变革的企业势必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没有参与变革的企业,将来也无法避免这一挑战,企业是否已经准备好面对这场绿色革命的挑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并且这一波即将来临的产业革命,企业的革新并非源于内部现有的产业结构,而是几乎来自外部的力量。如世界上最大的森林产业公司与死对头—绿色和平组织关于热带雨林活动网络接触计划未来的战略合作,这些看似非理性的接触、合作,显示出企业开始面对和参与一直回避、反对的问题,并与之对话。这些率先提倡生态效益的公司,为企业的生态伦理做了最佳的见证,他们不但节省了人力、能源、资金,取得竞争优势,也提升了企业形象,同时也尽了维护生态之责,并同时强化了新的使命感与认同感(李明华等,2003)。

结论

美国自然生态学家梭罗说过:行善是一项永不亏损的投资。商业活动的真谛不仅仅是把钱财从别人的口袋转吸到自己的口袋中,尚可视为一项艺术演出,创造与呵护一个可以通力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双赢局面。在积极营求利润的同时,还应对个体生命、全球社会、自然资源的终极关怀付出行动。企业家更不是对路过自己领地的旅客进行掠夺、抢劫的贵族,企业是社会良心的重大指标,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所有人皆会仰头瞻望。

生态伦理是一种共生理念,这是我们生存的伦理,需要公正的评价世界生态危机的一种责任,那将是我们文明视野中的经济新风貌、新秩序,也是企业走出经营误区、价值延伸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王正平.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欧阳志远.上帝的陶杯[M].人民出版社,2003

4.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5.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安徽作为华东六省市之一,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其气候适宜、降雨充沛,地形多样、土壤肥沃,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优质丰富,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生态省建设几年以来,安徽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在总体上是比较协调的。经研究分析,安徽生态经济建设几年来发展态势良好,受个别年份影响(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呈现出轻微波动,但在总体上是可持续发展的。

根据《安徽省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所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00亿元(按2000年价格计算),年均递增8.5%左右;201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在1995年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年均增长1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省力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经分析,要在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辩识各类限制因子。

1自然资源限制因子

安徽耕地资源数量有限,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已由1990年的0.077hm2[1]下降到2003年的0.064hm2[2],低于中国最低人均耕地警戒线0.067hm2的水平[3]。加之工业"三废"污染和农用化学物的滥用,耕地的质量也不容乐观。

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天然植被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也低于一些省份,森林总量尚丰富,但人均拥有量仅相当于全国的一半,南多北少;安徽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但人均矿产资源偏低;全省水资源总量高,但由于人口密度大,耕地利用率高,平均每人和每亩耕地占有的径流量反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相应。

伴随安徽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日益尖锐的矛盾。

2环境限制因子

安徽总体环境质量比2000年有所好转,但情形不容乐观,表1和表2给出了几项对比。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地表水有机污染严重,且呈现蔓延趋势;城市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薄弱,环境综合整治有待进一步加强;结构性污染仍然严重,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是低水平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很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十分薄弱。局部地区生态破坏与农村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水土流失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环保机构和能力与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部分市、县还没有成立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须进一步加强。

表1安徽省2003年与2000年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对比

Table1TheComparisonofDischargeofWasteWaterandMainPollutionsinAnhuiin2003and2000

资料来源:2000年、2003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

表2安徽省2003年与2000年废气及污染物排放状况对比

Table2TheComparisonofDischargeofWasteGasandPollutionsinAnhuiin2003and2000

资料来源:2000年、2003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

伴随着安徽工业和人民生活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气、SO2和生活COD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将迅速增长。

与经济和社会目标相适应,2005年和2010年安徽省的环境质量应比目前有较大改善:

(1)2005年环境质量目标

全省主要水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长江干流水质保持Ⅲ类水质标准,淮河流域按水环境功能区达标,巢湖水体和主要支流水质明显改善,高锰酸盐指数达到和接近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控制。

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处理量的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45%;主要有害废物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城市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使我省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机动车辆排放有害气体总量基本保持在"九五"期末的水平。对污染负荷占65%以上的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监控。

(2)2010年环境质量目标

力争全省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30%。城市要建立符合环境要求的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厂,使生活垃圾得到安全处置。初步实现全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安静,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按2003年安徽省环保投入占GDP0.1462%的比例投资,要达到2005年和2010年的环境目标,有较大的资金缺口。为此,必须从现在起提高全省环保投入占GDP比例,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否则,将花费更大的财力、物力,甚至会导致经济的衰退。

3经济限制因子

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证。经济发达可以为科研单位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科技的发展,为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经济发展落后说明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对环境资源的粗放型依赖也就越大,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就越大,会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与全国的其它省份相比,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财政收入都处于全国的下游水平,2004年安徽的GDP占全国的5.9%,如果按经济密度算还会更低,财政收入占5.8%,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制约了安徽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001~2003年,安徽GDP三年年均增长仅为8.91%,低于"九五"期间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二产占GDP比重也不高;万元GDP能耗居高不下。全省每年因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比重已超过10%[4]。

第三产业存在诸多问题也制约了经济发展。总量不足,比重过低;社会化程度较低,部分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多;部分行业缺乏自我发展活力,仍是"大而全"、"小而全",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慢;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竞争力弱,外商投资第三产业仅占总投资的2.3%[5]。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高,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要实现全面的持续发展,就要保证安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解决经济发展的各项矛盾。

4社会限制因子

(1)义务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的"瓶颈"制约尚未解除,高等教育仍要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还需加快发展,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2)公共卫生建设和应急机制还不够完善,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还比较薄弱,农村卫生发展严重滞后,卫生人才缺乏,执法监督不力,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未切实解决。

(3)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基本卫生医疗和公共文体设施的条件十分落后和缺乏,形成了城乡和区域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格局。

(4)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抑制了社会发展本身的活力和动力,非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事业改革缓慢,文化、旅游等社会发展领域产业化进程不快,发展环境还需优化,创新手段缺乏。

(5)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安徽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力资源再次进入高峰期。现有三股压力促进城镇失业人数上升,城镇就业压力增大。一是随着近几年国企改革、改组、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走向社会;二是近几年扩招的大学生将陆续毕业,面临就业;三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另一原因是,近年来就业弹性一直下降,就业弹性系数由"八五"期间的0.19下降到"九五"期间的0.14[5],新增就业岗位远远不够满足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就业的需要。安徽省情决定着劳动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在短期内有根本的改变,结构调整与就业难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以上各项制约了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安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影响着安徽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辩识,上述四类限制因子制约着安徽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全省生态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势必影响安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应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统计局编.安徽统计年鉴-199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安徽省统计局编.安徽统计年鉴(1996~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封新林,方一平.合肥市农用土地资源动态模型预测.乡镇经济,2004,(12):18~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