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论文英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2: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商务论文英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商务论文英文

篇1

物流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代文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07(1):11-12;

[2]孟祥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2):22-23;

[3]汪丽.紧抓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机遇[J];甘肃科技,2007年01期;

[4]陈伟,姜丹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系统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7(2):13-15;

[5]余竑,蒋晓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动因、特征及其实施策略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6年(1):21-23;

[6]于伟,李红涛.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6年(3):14-17;

[7]陈雅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1):1-3;

[8]严瑜筱,杨云.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1):12;

[9]郭秀春;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10-09(2);

[11]贾玉萍.试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山西冶金,2006(1):12-15;

[12]李贞华.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07-08(5);

[13]俞佳;探讨第三方物流[J];商场现代化,2006(10);

[14].李春燕,杜劭平.浅议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意义[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8-09(11);

[15]吴剑刚.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1-03(15-17)。

物流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王慧玲,毕功兵.农村物流信息开发与管理初探[J].经济问题,2006,(10).

[2]王慧玲,袁维海.构建我国农村物流系统的研究[J].技术经济,2006,(08).

[3]王永康.浅析农村物流[J].技术与市场,2007,(07).

[4]鲍长生.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研究[J].商业时代,2007,(27).

[5]李明.浅谈湖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J].江苏商论,2008,(03).

[6]鲍长生.冷链物流系统内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09).

物流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何明珂.中国物流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市场与电脑,1999,(11)

[2]WTO后的中#from物流论文参考文献(3篇)来自学优网http://gkstk.com/end#国物流业[J].软件世界,2002,(03)

[3]唐友三.2003年中国物流信息化回顾[J].电子商务世界,2004,(Z1)

[4]王之泰,赵杨,张涵.中国物流概览[J].软件世界,2001,(08)

[5]余平.共同的使命[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06)

篇2

“商务”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的词典意义至少有20多种。那么,在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到底指的是什么?它的界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都具有重大意义。有学者认为“商务”这个概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申报报告中写道,狭义的商务指做生意,广义的商务是指包括贸易、金融、投资、旅游、外事等在内的业务和公务活动。但这种定义太过宽泛,并没有对商务英语中的“商务”进行准确定义。在英语中,“business”这个词在商务用语和普通用语中含义不同。《剑桥商务英语词典》网络版的解释是“买卖商品或服务的活动,或以从事此类活动的组织、公司或个人以求赚钱的工作”。在这种语境下,“business”的特点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这也是“business”最初始的内涵意义,即我们汉语中“商务”的意义范畴,可以称其为狭义上的“business“。例如:?Ourfirmdoesalotofbusinesswithoverseascustomers.(business:theactivityofbuyingandsellinggoodsandservices)?Sheownsseveralbusinessesinthecity.(business:狂companyororganizationthatbuysandsellsgoodsorservices)?He''''sinthefrozenfoodbusiness.(business:workthatyoudotoearnmoney)在《剑桥英语高级词典》?这部普通英语词典(网络版)中,"business"除了表示以上含义外,还能表示个人所做的事情或只涉及个人的事项,或是个人参与其中并给出意见的情况或活动。这种用法中的“business”的特点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不能把它翻译成“商务”,只能译成“事务”。例如:?Whatshedoeswithherlifeisherbusiness.(business:thethingsthatyoudoorthematterswhichrelateonlytoyou)?Imakeitmybusiness(=Ifeelitismyparticularduty)tocheckthemonthlyaccounts.?Arrangingatripabroadisatime-consumingbusiness.(business:asituationoractivity,oftenonethatyouaregivingyouropinionabout)由此可见,商务英语中的“商务”应该指狭义上的“business”,即与盈利相关的商务贸易活动、组织或工作。而“以盈利为目的”是“商务”的重要特征,因为正是这一特征,最终从性质上确定了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差异。这一意义的确定,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1.2“英语”的定义

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英语”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的“英语”并非同一个概念。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专业是以文学英语为文本进行的普通英语教学。而商务英语中的“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由于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具有国际商务活动的特性,所以与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中的“英语”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特征,如正式、准确、精练、专业性强等。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研究应该是以合同、信函、演讲、报告、货币支付、保险等商务内容为文本,教学研究重点是商务交际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特点,包括词、句、篇章、语体、语用、修辞、写作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所存在的差异(张武保、严新生,2008:102)。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来,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文本与英语专业的并没有太大区别,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改进。

1.3“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的定义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一词的定义在目前也存在很多争议,主要分歧在于作为专业的定义与作为课程名称的定义的混淆。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对商务英语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张佐成(2008:28)认为:国际商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其活动参与人采用/化用商务惯例和程序,选择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以及视觉、听觉符号资源,通过书面、口头或/及多种模态,以实现其交际目的。商务英语就是以这个策略际系统为内容的教学活动。翁凤翔(2009:7)认为:商务英语是人们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以及国际商务学科所1涉及的英语。简单来说,商务英语就是普通英语+国际商务行业英语。从学科角度看,商务英语是研究商务英语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以及英语在国际商务环境中所使用的规律的科学。陈准民、王立非(2009:5)认为:商务英语指在经济钱化的环境下,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贸易、管理、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等。总结以上观点,“商务英语”一词主要指的是两种概念:(1)指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概念;(2)指商务英语的专业概念。当“商务英语”指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时,它实际上是一种交际工具,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传递知识信息的语言载体。根据之前提到的“商务”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商务英语”定义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个人在买卖商品或服务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当“商务英语”指商务英语专业的时候,它指的是以涉及贸易、管理、营销、金融、法律、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国际商务活动为内容的英语专业教学。商务英语作为满足特殊商务目的的学科在语言层面上有自己的术语和形式,在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大纲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尤亚敏、张武保,2011:160)。至于我国的“商务英语"是否应该叫做“国际商务英语”,正如翁凤翔(2009:98)所说,我国的“商务英语”其实已经等同于“国际商务英语”了。对中国人来说,英语本身就是一门外语,我们通常所提及的商务英语就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英语,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就必然会涉及国际支付、国际金融等涉外领域,因此商务英语自然就具有国际性。换言之,在我国,“商务英语”就是指“国际商务英语”’而“商务”就是指“国际商务”,“国际”二字只是被省略了。

2.商务英语专业中旳概念

目前我国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英文表达方式主要有“BusinessEnglish”和“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两种。虽然中文同为“商务英语”,但这两者的关注点是否相同?另外,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是什么?下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2.1“BusinessEnglish”与"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的异同

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起源于应用语言学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它具有应用于特定职业领域的特殊目的性以及内容专门化的特点,而ESP的教学理论就是要针对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需要进行英语教学。在ESP理论下,商务英语还可以分为普通商务英语(EnglishforGeneralBusinessPurposes,简称EGBP)和专业商务英语(Eng-lishforSpecificBusinessPurposes,简称ESBP)。EGBP是以各种不同的商务背景为综合教材内容的商务语言培训,而ESBP则对商务专门知识的要求较高,是指特定行业的专业语言培训(张武保、王维,2011:306)。前者的培训对象是粗放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中各个学科领域的商务英语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商务英语知识。而后者的培养对象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生以学习普通商务英语为基础,同时学习较为系统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以及某一国际商务学科的专业知识。目前’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外的语言培训模式,其特点是短期性、针对性、课程性、商业性等,属典型的ESP理念研究范畴。中国早期的商务英语教学取名为“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就是受了ESP理念的影响。这一类的教学模式能够针对不同职业领域进行英语培训,也更利于培训机构针对市场需求做推广,属于专业商务英语。而另一类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就是我国大学里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具有全日性、复合性(语言与专业并重)、专业性、服务性等特点,属于普通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专业的英文名称虽然为“Busi-nessEnglish",但实质上只是“English",其课程设置与英语专业的没有太大区别,有些甚至连教材都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概念的混淆。因此我们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从教材、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着手,彻底从“English"转变为“BusinessEnglish"。为了更好地区分普通商务英语和专业商务英语,我们提议可以把普通商务英语称为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如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就属于这个范畴;而把专业商务英语称为EFX(Englishfor...),如“EnglishforMarketing"、“EnglishforManagement"等,以便于研究和区分。

2.2商务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比较研究

2011年底,教育部把商务英语专业正式列入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中,商务英语成为了与英语专业平行的一门专业。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下称“《要求(试行)》”),商务英语专业中英语语言能力课程、商务知识课程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的比重是6:3:1。然而,通过对比商务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①可以发现(详见附录一),商务英语专业有55学分的英语课程与英语专业的相同或相似,有34学分的商务课程与管理专业的相同或相似,它们分别占了商务英语专业总125学分的44%和27.2%,合计超过70%。所以说,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上是把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和管理专业的商务课程进行了拼凑的结果。虽然这是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初期的必然现象,能够帮助一个新兴专业快速成型,但如果商务英语专业一直保持这种借鉴已有专业课程设置的过渡时期产物,而没有自己的独创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失去生命力。一旦英语专业加大商务课程的比重,或管理专业加大英语课程的比重,那商务英语专业的存在性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此外,?要求(试行)》中英语语言能力的课程约占了总比重的60%’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然而我们应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英语作为一种技能,是一种载体,在商务英语专业中大家都将其称之为工具。如果把工具与专业内容的比重倒置,这样合理吗?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英语专业中获得一些启示。根据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下称“《大纲》”),此前的问卷调査早已证明,参加调査的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和教育部门等对于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对英语专业的大纲进行了修订。2000年的《大纲》把英语专业的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专业技能课程占总学时的65%,专业知识课程占总学时的15%,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总学时的20%。虽然相关专业知识(指与英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的比例得到了增加,但从2010年开始,英语专业连续3年都被教育部列为中国大学十大“红牌”专业?,成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月收人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英语专业这个曾经的热门专业如今却变成了“红牌”专业,它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应该是什么?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是否偏重?如果把语言这种工具当做是本科专业的核心,是否欠妥?毕竟只有在大专或中专这些培养层次才是以工具或技能为培养核心的。相比之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与英语专业如出一辙,除比例上有少许差异外’内容上几乎趋于一致,这样又是否恰当?从英语专业的《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的英语与文学或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却大量需要英语与其他学科,如管理、法律、科技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英语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顺应时代新需求应运而生的商务英语专业,其专业核心内容应该是“商务”,即以英语为载体的商务学科知识。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下文3.3中评述。

2.3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根据《要求(试行)》,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陈准民、王立非,2009:5)。而英语专业《大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那么,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到底有何差异呢?如果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也能满足《要求(试行)》所提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又何必另设商务英语专业呢?此外,“英语人才”指的是什么人才?是否只要能够用英语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就算是英语人才了?如果是的话,以此类推,只要能用汉语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也算是汉语人才了。这显然不合乎逻辑。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国际化的商务人才,而非英语人才。英语只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技能,而非他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知识范畴。英语不应该、也不能够成为高校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以英语为载体,以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主干课程为主修内容,培养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直接有效地进行各种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人才。目前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较权威定义是:“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念、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注重多元化的吸收,并具备良好的文化“免疫力”,注重综合素质、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外语,并善于进行国际间的文化合作、沟通及信息处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这个培养目标很宽泛,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关注点应该更为集中,即培养国际化的商务人才。那么,何谓国际化的商务人才?为了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需求,我们进行了一个《国际化商务人才知识技能调査》(下称"《调査》”),收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108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见附录二)。调査结果发现’受访企业普遍认为管理知识、跨文化商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经济学知识、中国商务模式知识以及国际金融知识是国际化商务人才必备的重要专业知识,而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执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等,则是国际化商务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总的来说,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在国际化商务背景下,掌握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跨文化商务知识、中国商务模式知识等商务专业知识,具备跨文化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技能,了解中国国情,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直接有效地从事以国际商务服务、国际商务运作、国际商务管理为主的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商务人才。

2.4关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讨论

在讨论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之前,有两个定义必须理清,那就是“curriculum"和“sylla-bus"。“curriculum"可以翻译为“全部课程、必须课程”,它是对一个学科或专业的总体课程规划,包括学科或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等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等;而“syl?labus"则可理解为“教学大纲、课程大纲”,是某一门课的教学计划,重点是在一门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上,同时还规定了课程的进程安排。可以说,“syllabus”与“curriculum"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是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可混淆。根据《要求(试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由语言能力课程、商务知识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4个模块构成,各课程群开课时数的大体比例为:语言能力:50%~60%,商务知识:20%~30%,跨文化交际能力:5%~10%,人文素养:5%~10%。虽然“试行”中的课程设置体现了跨学科的特性,但从英语语言、商务知识以及跨文化知识的课程约为6:3:1的比例中可以看出,英语语言这个“工具”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商务专业知识的比重偏少。在上文我们巳经提过,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上是把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和管理专业的商务课程进行了拼凑的过渡时期产物。为了突出商务英语专业所应有的独特教学模式,其课程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目标集中原则: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顺应国际化、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趋势;(2)商务名著原则: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国际流行的商务教材与专著;‘(3)中外兼顾原则:教学应兼顾中外商务理念、商务实践和教学模式;(4)专业突出原则:教学应突出本专业特色和独创性;(5)动态变化原则:中国以往的国际化教育以“引进来”为主,现在应兼顾“走出去”。根据以上原则,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可以调整为三大主要模块’即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文化课程。其中,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包括综合商务英语、商务写作、英语语言学等课程。笔者认为,此模块的教学应定位为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将目标内容域的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因此,将商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渗透到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当中是极为必要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在英语教材中加入经典商务内容为教学文本,如MichaelPorter^AdamSmith等的名家名著,通过对商务知识与语百技能的合并交融,使学生在商务内容学习中“习得”语言,在商务语境下实际使用和操练语言。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商务知识,而商务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会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第二个模块商务知识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应该是我国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化商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根据调查所反映出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专业知识的需求,本模块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国际贸易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学知识等;而且,本模块课程应该采用灵活的双语教学模式。例如,采用全英课本、双语授课的教学模式,以求帮助学生把中英双语的商务知识融会贯通,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时,老师也可以用中文解释,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学生一知半解,或只懂英文不识中文的尴她局面。最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现在的中国除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因此,第三个模块商务文化课程除了有跨文化商务、西方文化、企业伦理等课程,还应该加人中国元素,如中国文化、中国商务模式等,以达到中西结合,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特点。另外,“6:3:1”这种固定的课程比例设置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其实是不利的,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阶段侧重、动态调整专业课程的比重,从输人和输出两个阶段入手培养学生,将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开发(张武保,2011:9)。如图1所示,在大学一、二年级的语言能力培养阶段,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和商务文化的比重为6:3:1,对学生进行大量密集的英语教学和训练,使学生突破英语的听、说、读、写关;同时,在这一段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商务背景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商务专业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为第二阶段的专业教学奠定基础。此为“输人”阶段。而在大学三、四年级的商务专业学习阶段,课裎比重则调整为“3:6:1”,并采用灵活的双语教学方式。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在实战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此为“输出”阶段。商务英语专业动态教学模式体现了“双重复合”的特征和“知技并举、阶段侧重、先知后行、转识为智”的专业发展理念,也体现了“先英后专、由浅人深、先利其器、后善其事”的实施战略。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能够突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独特性,也是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成功保障之一。

篇3

    商务英语一般是指在进行国际贸易中用到的英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在国际贸易中可能用到的英语,还包括在国际交流和交往中经常使用的英语,因此,商务英语的含义应该包括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两部分。商务英语不同于一般英语,学习商务英语课程,不仅要求学院提高英文水平和交流能力,更多的是向学员传授西方经济贸易相关的知识,如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和工作方式,以便学员可以掌握如何正确合适的与外国人打交道,促成经济合作或经济贸易。商务英语所坚持的文化理念都源自于国际贸易,因此商务英语是在一般英语的基础上,结合经济贸易的特点发展而来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商务英语要求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口语能力强等。

    1.2商务英语的特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很强。商务英语用到的场合很多,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营销、经济等领域,甚至包括与国际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体系等。因此,商务英语需要用专业术语和专业语法将复杂的贸易活动和对外交流表达清楚。这同时也该外行业理解商务英语带来了困难,一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或语法,在商务英语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如“drug”的日常含义是“麻醉药品”,但是在商务英语中是指“滞销品”的含义,这是因为麻醉药品不能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又如“country”的本义是指“城市、农场”等,在商务英语中,取其外延含义用来形容距离的遥远;其次,商务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显着。全球化的交流常遇到的困难就是文化的差异带来的交流困难,有时甚至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产生冲突或矛盾。如“dragon”一词,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我们都是龙的子孙,龙被认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代表吉祥幸福的神物,而在西方国家中的意思却恰恰相反“,dragon”一词含有恶魔、邪恶的意思;再次,商务英语语言简单易懂,且语言多缩略。对此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发过语言学家马丁内的语言经济原则,该原则认为:经济原则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语言交际功能的顺利完成,同时人们对语言活动中的能量耗散要符合经济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进行经济活动中,人们所使用的语言要简介凝练,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工作时间和精力,提高生产效率,符合经济活动的要求。典型的例子是:外汇一般用“forex”代替完整的表达“foreignexchange”;最后,商务英语一般语言规范且正式,这与经济活动的严肃、谨慎特点密切相关,经济活动一般涉及交易双方的利益,这些经济活动要求用于严谨规范、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使用容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词语,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经济损失。所以,商务英语中一般少口语性词语,如表达“买”的意思时会用“purchase”而不是“buy”。

    2、如何在国际营销过程中正确使用商务英语

    基于商务英语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国际营销中要合理正确的使用商务英语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即背景知识、交际技巧、语言决策。

    2.1背景知识

    使用商务英语时要充分考虑商务英语所使用的背景知识,贸易双方的工作人员要对自己及对方的文化知识和环境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在国际营销中使用商务英语。在了解对方的背景知识时,要了解对方的宗教信仰、忌讳或避讳的习俗或习惯、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等,揣摩对方的心理特点,尽量避开双方都敏感的话题,避免交易的失败。针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这样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交易。

    2.2交际技巧

    在适当场合运用合理的交际技巧,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国际营销中,除了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背景知识,做出正确的语言决策外,还要善于运用合适的交际技巧,灵活展现语言的艺术和魅力,调节现场尴尬的气氛从而促进双方愉快的交流。因此,在使用商务英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使用合理的措辞,当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时,要在第一时间根据其背景知识对其思维习惯、心理特点等作出判断,然后运用合适的交流技巧,提升自我的交际能力。

    2.3语言决策

    对商务英语进行正确的决策,才能促进双方的交易活动顺利进行。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的应用中,背景知识是基础、语言决策是内容,交际技巧是手段和工具,只有正确合理的运用这三者,才能更好的发挥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3、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商务英语以其独特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文化理念区别与一般英语,又以其较高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国际营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商务英语是进行国际营销的前提改革开放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的经济贸易不断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进行,进展方向的正确性以及企业财产的安全性。

    3.2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哪怕是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和把关的,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的主体是人,其也是控制内部财务的客体,所以,决定工作质量的因素就是人员素质,同时也是落实财务控制制度的条件,对人员进行控制的核心。企业在对用人进行选择时,应当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业务水平以及交流沟通水平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的企业责任。企业应当合理的对奖励激励机制进行设置,对财务人员学习专业会计知识的积极性进行鼓励,对人员的培训和进修进行组织,对行业知识进行更新,尽可能的对操作技能以及爱岗敬业的心理素质进行提高。

    3.3建立严密的控制制度

篇4

1.2商务英语的特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很强。商务英语用到的场合很多,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营销、经济等领域,甚至包括与国际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体系等。因此,商务英语需要用专业术语和专业语法将复杂的贸易活动和对外交流表达清楚。这同时也该外行业理解商务英语带来了困难,一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或语法,在商务英语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如“drug”的日常含义是“品”,但是在商务英语中是指“滞销品”的含义,这是因为品不能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又如“country”的本义是指“城市、农场”等,在商务英语中,取其外延含义用来形容距离的遥远;其次,商务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显着。全球化的交流常遇到的困难就是文化的差异带来的交流困难,有时甚至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产生冲突或矛盾。如“dragon”一词,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我们都是龙的子孙,龙被认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代表吉祥幸福的神物,而在西方国家中的意思却恰恰相反“,dragon”一词含有恶魔、邪恶的意思;再次,商务英语语言简单易懂,且语言多缩略。对此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发过语言学家马丁内的语言经济原则,该原则认为:经济原则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语言交际功能的顺利完成,同时人们对语言活动中的能量耗散要符合经济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进行经济活动中,人们所使用的语言要简介凝练,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工作时间和精力,提高生产效率,符合经济活动的要求。典型的例子是:外汇一般用“forex”代替完整的表达“foreignexchange”;最后,商务英语一般语言规范且正式,这与经济活动的严肃、谨慎特点密切相关,经济活动一般涉及交易双方的利益,这些经济活动要求用于严谨规范、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使用容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词语,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经济损失。所以,商务英语中一般少口语性词语,如表达“买”的意思时会用“purchase”而不是“buy”。

2、如何在国际营销过程中正确使用商务英语

基于商务英语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国际营销中要合理正确的使用商务英语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即背景知识、交际技巧、语言决策。

2.1背景知识

使用商务英语时要充分考虑商务英语所使用的背景知识,贸易双方的工作人员要对自己及对方的文化知识和环境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在国际营销中使用商务英语。在了解对方的背景知识时,要了解对方的、忌讳或避讳的习俗或习惯、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等,揣摩对方的心理特点,尽量避开双方都敏感的话题,避免交易的失败。针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这样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交易。

2.2交际技巧

篇5

2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出发。高职教学有别于本科的教学,高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办学的特色。一切学科都需要跟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开设了商务实训课程,努力使学生拥有实际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也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包括语言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同时进行商务环境模拟。这是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语言能力过关,商务知识专业的学生才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是这两点虽然具备了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但却不能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活动,这是因为各种交际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不触碰对方的禁忌是根本保证,这就需要了解贸易国的文化和习俗。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对文化的重视性不强。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高职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过四、六级的需求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给学生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但却会有学生因此而反映教师教学不专注课本,课外知识导入过多。二是整个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英美文化这样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大纲教学就不会进行过多的文化知识的导入,了解文化差异是顺利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只有交流顺利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商务往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定要从教师和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根本来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商务文化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这类课程设置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务宴请是贸易往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简单的一次宴请会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座位安排礼仪、餐具的使用礼仪、上菜的顺序、搭配酒类的习惯、餐桌上取食的礼仪、餐桌上交谈的礼仪、用餐后或用餐中离席的礼仪,以及劝酒布菜的中西方区别,等等。此外如果宴请的对象是西方人,那么就要注意宴会时间的选择,一定要在工作时间中进行,因为西方传统注重家庭和个人私有时间,占用他的休息时间,即使是商务宴请这样的活动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快,同时也要注意按时参加宴会不要迟到。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加班和应酬是工作常态,人们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开发客户,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尽量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快,是商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了解了文化对于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和原因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和导入,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的兴趣。那怎么来实现这个目的呢?下面针对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来给出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要从根本出发,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教学倾向性会对学生的学习重心产生影响,因此想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重视文化的渗透和导入。其教学活动是根据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进行实用型商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商务文化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才会渗透商务文化,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目前有的教师本身就不重视文化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因此要督促教师从自身做起,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将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文化的作用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周刊选读、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有声资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到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交际能力。

通过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分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师还需要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多地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既具有语言能力又具有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最后,要重视日常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因为英语、商务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联系,因此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就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文化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又有专业的商务词汇和表达,以及跨文化的知识多能型人才。我们对前两项都非常重视,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就经常被忽略,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交际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无法要求老师在短短的三年学制中能教授学生所有的文化差异,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会引起的误会和失误,引导他们意识到文化对于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大概有70%左右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的。因为非语言交际传递的信息不直接,只有相同文化基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有影响力,一个简单的手势或动作,如果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就会引起误会,进而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更不要说进行商务谈判与合作了。所以要重视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也就是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高职学制只有三年,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导入,但是可以让学生课后多花点时间去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每节课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掌握了文化知识,如此在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6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它影响着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利益。研究国际分工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对于制定国家外贸政策和外贸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分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万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2002年)认为“信息革命的真正革命性影响才刚刚被人们感觉到。而激起或助长这一影响的不是‘信息’,不是‘人工智能’,也不是计算机或数据处理对决策、政策或战略所发生的作用。它是电子商务,即互联网作为推销渠道的出现。这是10年前或15年前人们实际上始料不及的事情,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市场和产业结构;改变着消费才细分、消费者价值和消费者行为,岗位和劳动市场。”德鲁克指出,电子商务对信息革命的意义与铁路对工业革命的意义相似。徐正华和马智胜(2004年)认为电子商务是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之一,廖玉麟(2000年)认为电子商务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流。本文拟分析电子商务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分工的特点和我国的对策。

一、国际分工理论

分工产生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对经济效率的追求,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的好处在于获得分工经济和专业化经济,从而得到生产效率的提高。他的“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分工能给贸易双方带来好处。

分工的外在动力是科技进步。科技革命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工业发达国家不得不向国外寻找和建立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市场,扩大了国际分工。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为这种分工提供了物质条件。

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大小。斯密提出“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观点(即斯密定理),他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励人们终身专务一业。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换得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扬格进一步深化了斯密定理,提出了“劳动分工取决于劳动分工的水平”,即扬格定理。这不是同义反复,因为首先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即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足够大时,中间产品才可能被分离出来,这是斯密定理的内容。但同时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因为一方面市场很依赖于购买力,即实际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又依赖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依赖于分工的发展;另一方面劳动分工使生产链条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企业,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中间产品越来越多,而且这些生产链条的环节之间也在相互促进,从而使市场规模扩大。在这种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相互促进、循环演进的过程中,引起了报酬递增并最终导致经济进步。

劳动分工的水平还受到交易效率的制约。一方面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另一方面产品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交易是需要费用的。分工越发达,交易次数及总交易费用越高。人们必须比较交易费用与分工的好处。如果交易费用超出分工的好处,人们不如自己生产而不分工。交易费用是由交易效率决定的,交易的效率越高,费用越低,反之,交易费用就高。因此,交易效率越高,分工的水平也越高。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电子商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企业所讲电子商务是狭义的,一般是指人们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主要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从整个社会讲的电子商务是广义的,它是指各行各业种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分析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般从广义来分析。电子商务具有虚拟化、低成本、效率高和透明的特点。电子商务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深入到生产、交换、消费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电子商务经济。所谓电子商务经济,简单的说,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它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要素为主要驱动要素,网络为基本工具的生产方式。从经济特征和技术背景来说,电子商务经济就是“网络经济”;从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意义上来说,电子商务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从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的知识的作用上来说,电子商务就是“知识经济”;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特征来看,电子商务经济就是“数字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经济形态。

电子商务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因为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范围扩大了,交易效率提高了。

首先,电子商务推动“无国界”全球大市场的形成。电子商务地出现,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格局,在全球形成了一个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以Internet为载体的“无国界”全球化大市场。这种市场被称为虚拟市场。一方面,世界各地的客商可以汇集在这个虚拟市场中,消除了距离的障碍,使各国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到大大加强。另一方面,虚拟市场的形成使得商品与服务等有关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充分、自由的流动。其次,电子商务极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费用。一笔交易包括三种流,即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与传统交易相比,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可以通过网络瞬间完成。首先是文件处理成本的节约。通过调查表明,在传统的辅导贸易业务中,一笔进出口业务需要处理相关单据约200份~350份,业务流程可长达数月,而纸张打印及差错的总费用约用货值的7%。如果应用电子商务,不仅可以简化数据处理程序、缩短文件处理周期,而且可以消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对称,大大降低成本。新加坡贸易网在运用之前每次报关需要3天,花费12新元~25新元,应用EDI以后,每次报关只需15分钟、1新元~2新元,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新加坡节省6亿美元文件处理费用。其次可节省传统业务中往返、住宿等许多交易中的人员费用。再次,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速度更快。企业为了降低投资风险,规避市场不确定性,应对快速的技术变革和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纷纷开始通过外包和全球采购等方式剥离加工制造等非核心价值环节,甚至直接出售国内外的生产性分支机构,形成价值链模块化。所谓价值链模块化,即某一行业一体化的价值链结构逐渐裂变成若干独立的价值节点,通过各节点间的横向集中、整合以及功能的增强,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价值模块制造者以及若干规则设计与集成者的产业动态分化、整合过程。价值链模块化的过程也是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

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分工的深化主要表现在分工的精细化和水平化。国际分工的格局的重心已经开始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转变,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转变。所谓垂直型国际分工就是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分工体系。水平型国际分工就是工业品生产的专业化协作,而且是有层次的。产品内分工的特征是某个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供应过程的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区段、不同的环节在不同的空间区位完成,它是区别于在一个工厂内部完成整个工序流程的一种生产方式。国际的产品内分工是把不同的工序、区段和环节展开到不同的国家,是构成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础要素。产品内分工的基础一个是比较优势,一个是规模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产业内分工提供了条件。

三、结论和启示

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这种发民表现在产业内分工和水平型分工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正演进为产业链条和产品工序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在价值链分解的基础上,每一个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收缩自己的业务领域,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任何企业,也只有融入某一价值链并在价值链中准确定位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对发达国家而言,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它们必然寻求在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去组织生产,由于劳动成本方面较大的区位差异,不仅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内的海外转移是势所必然,从而为发展中国家介入新兴产业、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条件,也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另一方面,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将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在产业链条层次,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在生产环节,越接近于上游的生产其技术含量越高,附加值越大,越接近于下游的生产其知识技能的要求越低,附加值也越小。这就意味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果我国继续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外贸条件会不断恶化,外贸利益会不断减少。要争取有利的外贸条件就要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和装备制造能力。

篇7

一般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可分为普通的英语和有专门用途的英语两大类,商务英语就属于有专门用途的英语这一类。它以普通英语为其发展的基础,融合系统全面的商务知识,实现其商务知识与英语知识的系统结合。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全面、系统而综合的商务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系统统筹商务知识的能力,还要教授学生相应的商务英语知识,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双向发展,进而更好地适应商贸工作的实践。

2.教学整体兼容并蓄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的翻译教学不仅有直接而明确的教学目标、系统而综合的教学内容,还有兼容并蓄的教学整体。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整体的兼容并蓄性主要体现在其教学对象方面。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商务知识与英语知识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在其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商务知识的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更好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进而促进学生胜任其工作。

(二)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原则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有其自身的特点,还有其自身的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以英语为基本、坚持真实性、培养语言技能四个方面。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现在社会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逐步贯彻这一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践行能力,双向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2.坚持以英语为基本

商务英语是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基础,在其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英语为基本的教学原则。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商务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学生英语词汇、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和英语语篇修辞知识的学习。

3.贯穿真实性

要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针对国际经济贸易的管理和营销创设真实的教育教学背景,根据实际的商务交际需求,选择合式的商务交际内容,以便完成实际的商务交际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和运用商务英语知识的能力。

4.培养语言技能

在进行商贸活动的过程中,商务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性占据突出地位,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读写能力,还包括听说能力。所以,在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

二、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是一个综合考量学生知识储备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学生在高职院校中的学习情况,还包括对学生以往知识储备的综合考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开支占家庭开支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可以掌握各种特长,全面发展,这就导致学生从小就缺乏对各类文学书籍的涉猎,进而导致其文化底蕴不深厚,知识面窄,不利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学习。此外,进入高等职业院校以后,部分学生因生活突然松懈和网络游戏的巨大冲击,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荒废了学业,进而加剧了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学生基础薄弱的窘状。

(二)培养目标有待明确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知识型人才与能力型人才的双向合一,但是,在现如今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两种错误倾向。首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分侧重于学生知识的培养,把学生的培养朝着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模式发展,过分强调学生综合知识的发展,却忽略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其次,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忽略学生综合知识的培养。

(三)教材编写很不完善

首先,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的编写缺乏系统性和指导性,不按“词、句、段、篇”的编写系统进行,逻辑性极差,也不标注翻译技巧,缺乏一定的指导性;其次,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所提倡的理论严重偏离实际发展的需要,形式保持陈旧,语言老化,连练习也依旧枯燥乏味,只提技巧不重理论的投机取巧方式日渐普遍;最后,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重译文轻过程,这就使学生难以学以致用。

(四)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依旧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极低,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鉴于此,在以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鼓励小班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双向技能。

(五)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其师资力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必须储备一定的商务知识才能从事教学,但是目前从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商务知识储备存在欠缺。其次,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它不仅包括PPT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方面。最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才能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双向发展。

三、解决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基础

为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学习基础,我们就要加强对学生基础教育的指导,鼓励学生涉猎不同的书籍,培养其文化底蕴,开拓思维。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二)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商务英语知识与商务英语能力双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坚持“就业为指导、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将基础英语的学习与专业英语的学习相结合,辅之以商务实践,贯穿“三实”原则,明确培养目标。

(三)完善教材编写

要对商务英语的教材进行革新,创新其形式、语言及练习,增强其实用性。其次,我们还要加强其理论与实际的研究,使教材编写的理论与实际相符合,注重翻译技巧与翻译过程的讲解,传授翻译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翻译的技能,学以致用。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改善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方法,就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小班教学与互动教学的发展,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第一,加强模块教学的发展,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第二,加强双语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改革传统“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篇8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开设3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教学内容从基础写作逐渐过渡到商务应用文写作。在第5、6学期开设的高级英语课程也以写作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没有单独开设外贸函电或商务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在基础阶段开设英语语法与写作课,在高年级开设进出口函电课和高级商务英文写作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开课情况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相似,是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了一个学期的基础英语写作,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在二年级开设了两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不同的是没有单独开设函电或商务应用文写作的课程,高年级的写作训练融入其他课程之中。

由于近年来高中毕业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已基本具备基础英文写作水平,所以,生源质量较好的学校没有单独开设基础写作类的课程,例如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虽然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但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很多普通本科院校认为学生有必要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系统地夯实一下语言基础,再接受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如进出口函电或商务应用文写作。

由此可见,各类院校尚未对商务英语写作类课程的设置达成共识,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尚有待明确。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二年级两个学期开设了基础英语写作课,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了进出口函电课,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英语商务应用文写作课。由于这些课程的开设时间和内容满足不了目前《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中对于写作能力分级要求规定的内容,所以,笔者提出了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写作类课程群的方案。

二、构建普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写作类课程群的具体方案

(一)方案设计依据

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1],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年级阶段(3-4年级)。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着重打好英语基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策略意识和良好的学风,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在继续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重点提高商务专业知识,有选择地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等商务专业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设置应有所侧重,保持四年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自始至终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分析以上课程设置的要求可以看出,一、二年级基础阶段的课程应以夯实英语基本功为主,帮助学生掌握语言习得策略,形成良好学风。三、四年级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根据以上要求,写作类课程可以贯穿两个阶段,即基础和高级阶段。因为两个阶段都强调了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写作作为主要的交际手段之一,有必要贯穿四学年的教学,可以根据两个阶段的侧重点适当安排课程。

参考开设本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认为可以在基础阶段开设三个学期写作类课程,即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基础英语写作课,每周2学时,二年级开设两个学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每周2学时。高年级以学习商务专业知识为主,可以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一个学期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课,每周2学时,该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同时巩固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10周的论文写作指导课,每周2学时,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这一方案把原来的进出口函电课和商务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整合到二年级的商务英语写作和三年级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两门课程中。这样设计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做到了自始至终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避免出现英语和专业知识学习两层皮的现象。

(二)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确立了各门课程的关系及时间安排,整合了相关课程之后,就应对教学中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原有的课程设置中其内容常常有重复或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如何按照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对课程群内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再设计,包括教材的重新选编是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挑战。

根据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一年级下学期开设的基础英语写作课可以和语法课的内容进行整合,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基本的写作规范,如写作格式,拼写和标点,英语书面语中有效表达的用词及句式特点,段落展开方式及常见文体的写作特点,以议论文为主。语法知识主要体现在用词和句式两部分,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使用英语时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不足,可以更好地把已有语法知识转化为技能。二年级开设的商务英语写作课可以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以内部商务交流以及其他公关或日常办公类函件、传真和电子邮件等为主,目标就是达到《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对于四级写作水平的要求,例如备忘录、电邮、电话留言、名片、商务信函、履历表、求职信、会议记录、经贸短文摘要、商务图表分析、个人发言提纲等写作任务。第二学期以外贸商业书信为主,因为这一学期本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对一些专业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可以选用之前外贸函电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这一学期里完成。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可以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对于八级写作水平的要求,课程内容应该包括经贸著作读书报告、商务报告、商务演讲稿、商业计划、商务合同、商务论文等写作任务。四年级开设的论文指导课由于课时有限,只能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选题做相关指导,所以,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还是应该集中在前四个学期。

三、方案实施的配套改革措施

(一)课程群教学团队的建设

组建以课程群为单位、以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首的大团队有利于课程建设乃至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大团队的教师比单一课程的教师更有全局意识,可以要求每位教师都尝试讲授课程群中的课程,形成“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的形式,这样可以改变单门课程的备课模式,能够综合考虑四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组成员应该发挥各自所长,探讨教学内容,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研讨科研课题。在这种大团队的合作中,不同层次或教育背景的教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例如,长期教基础写作的教师可以对高年级阶段的写作能力的要求更加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为学习商务写作奠定有力的语言基础。这样的团队建设比传统以备课组或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团队更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也更有利于实现整个专业学科的大发展。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写作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从传统的结果教学法、过程写作法、体裁教学法、交际任务写作法到机辅写作教学、语料库写作教学、写长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项目基础上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方法[2]符合目前商务英语写作类课程群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这种方法集众家之所长,选用学习效能较高的“项目教学法”作为基础教学模式,将商务英语写作课设计成整体的项目。将其他教学法中的精华根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融入主体计划中,并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多模态的设计”[3],可以使师生互换角色,构成多重评价体系。同时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商务写作相关的行业知识和常用表达方式等资源,对于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写作知识可以一次性系统地提供给学生。这样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运用到商务英语专业写作类课程群的教学中,在基础写作入门阶段可以“发挥过程写作法和任务写作的长处,解决学生知识结构和写作内容贫乏的问题”[2],利用“写长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并在语言使用中发现词汇和语法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阶段可以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在整体项目框架下通过写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篇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快,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这些商务活动的许多领域,如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等,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务英语。作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商务交流纽带和桥梁的商务英语翻译,近年来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商务英语是一种包含各种商务活动内容、适合商业需要的专门用途英语,其实用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语言交际工具。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商务英语翻译是为商务活动服务的,具有完整、简洁、具体、准确、清晰等特点。

因此,在商务翻译中应当认真遵循这一原则,充分表达出原文的精神实质。这里的“完整”是力求内容的完整。例如,在订货时,需要写出所需商品、何时需要、收货人和收货地点及付款方式等。“简洁”是指商务活动讲求的是时间和效率,因此简单地表达内容和适当地把握分寸非常重要。商务英语的这一特点与这些年来在英美等国出现的英语简化趋势有直接联系。此外,“具体”是指商务文书应该力求具体、明确,避免含糊、空泛、抽象。如在报盘、换盘、理赔时,需要使用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正确”是指商务文书内容(如数据),必须以准确的语言和套语加以表达。“清晰”是指文书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其内容应该明白易懂,不能存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现象。现代商务合同具有篇章结构程式化与表述结构条目化、用词正式规范、内容完整、具有针对性等文体特点。合同的格式固定规范,体现了篇章上的严密性。合同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为了避免产生任何误解和歧义,便形成了行文严谨、措辞确切的特征,构成了法律文字特有的保险性和稳定性。翻译商务合同不仅应当掌握合同协议的基本特点,而且应当遵循准确严谨、规范统一的原则。

三、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1.充分考虑文化差异语言是商务活动的交际工具,因此文化差异的影响也直接反映在商务谈判、广告宣传、产品介绍、合同制定等各个方面。比如“亚洲四小龙”这一词语,英文的原词是“thefourAsiantigers”,而不是“thefourAsiandragons”就反映出了鲜明的文化对照。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龙象征着天上的神灵,威武雄壮、生气勃勃。而西方文化中,dragon(龙)是指凶恶的鬼怪,tiger(虎)被认为是“勇猛,富于进取精神”的象征。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仅仅借助几本词典是远远不够的。要把握好各种文化的深厚底蕴,正确理解其中含义,才能更好的发挥语言的交流和沟通作用。

2.正确理解专业词汇商务英语涉及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词义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各类经济专业中的商务专业词汇相当多,因此正确理解这些专业词汇非常重要。例如“Libor”一词,是国际金融专业词汇,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制定国际金融贷款利率的基础标准,其含义是“伦敦同行间同业投放利率”(LondonInterBankcomOfferedRate)。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词汇的运用,逐渐演变成采用其缩略语的方式,普通词典中没有这个缩略语的形式。有的专业词汇,虽然在普通词典中能找到,也很难解释其在商务英语中的特定含义。如“nayorigin”这样的词汇,一般词典解释为:“nay”一般用于开会表决时的否定用语;“origin”是发源地,起源的意思。而在国际贸易中应解释为“未说明产地”。

3.注意典型套语商务英语非常注重实际的交际功能。在商务活动中,客户之间的意图越明朗,交流就越顺利。在长期的国际商务交流中,形成了许多言简意赅而又很实用的商务专业典型套语。尤其是在进出口函电英语中,就有许多这种典型例句。例如,关于“支付”的套语有:“OurusualtermsofpaymentarebyconfirmedirrevocableL/Gavailableatsight.”而普通英语很难用如此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

4.防止漏译由于商务合同翻译涉及到当事者双方的利益,有时一字之差就可能造成无法挽救的大错。因此,译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防止漏译。例如:某工程项目在订购“水轮机自动控制仪表”时,被译为controlinstrumentsforautomaticcontrolledhydro-turbine,实际上这个“控制仪表”分自动型或非自动型,应译为auto-controllinginstrumentofhydro-turbine才能配套。这里的“auto”一字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漏译,购回的设备不配套,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5.认真审校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审校译文是从事翻译工作必不可少的一步。译文是否忠实原文,是否通顺、流畅,语言是否规范,是否有误译、漏译等问题,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具体审校方法可采用译者自己校改后,请别人校阅。用这种互相校改的方法,可确保整个译文连贯、术语统一,使译文达到或接近翻译标准。

总之,经济的发展使我们与国外各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多,贸易活动不断增加,翻译的比重也随之加大。要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就要根据商务英语的特点及其规律,学习商务英语方面相关知识,使翻译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篇10

一、动态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主要有两种形式:B2C和B2B。B2B模式是企业级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更核心的是市场潜力比零售业大一个量级的企业级电子商务过程。企业级电子商务是一个将买方、卖方以及服务于他们的中间商(如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交易行为集成到一起的电子运作方式。而这种技术的使用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计划、生产、销售和运行模式,甚至改变整个产业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

动态电子商务是着重于B2B的综合性和基础设施组成上的下一代电子商务,通过调节因特网标准和通用基础设施为内部和外部企业计算创造最佳效益。动态电子商务实现的关键是WebService。WebService就是原来的组件技术思想在Internet时代中的进一步发展,它集成了CORBA、COM/DCOM等各种组件模型技术,是原有各种组件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已作为动态电子商务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随需应变”技术发展的基础。

二、WebService框架

Webservice是描述一些操作的接口,利用标准化的XML和SOAP消息传递机制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些操作,如图1所

示WebService与服务请求者通过SOAP交互。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它作为数据交换和网络计算的基础,将无可非议的成为网络的通用语言,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上的出色表现。

在WebService的世界里,三个操作都包含三个不同的技术。服务使用UDDI(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查找服务使用UDDI和WSDL(WebService描述语言)的组合,绑定服务使用WSDL和SOAP。在三个操作中,绑定操作是最重要的,它包含了服务的实际使用,这也是容易发生互操作性问题的地方。正是由于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对SOAP规范的全力支持才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实现了无缝互操作性。

电子商务驱动了WebService的发展,WebService是高度可集成的、基于Web的对象,能够将你现有的企业应用使用SOAP包装、WSDL描述,从而企业的商务功能或商务数据。

Webservice使应用程序之间可以通过Web交互,而不管应用程序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用不同的语言编写。通过Webservice,应用程序间可以共享数据,在这种环境下,WebService成为应用程序集成的平台。

三、多层分布式应用程序

企业级的商用应用程序开发中,企业里经常都要把用不同语言写成的在不同平台上运行的各种程序集成起来,而这种集成将花费很大的开发的力量。你的应用程序经常都需要从运行在古老的IBM主机上的程序中获取数据;或者再把数据发送到主机或UNIX应用程序中去。即使是在同一个平台上,不同的软件厂商生产的各种软件也常常需要集成起来。通过Webservice,应用程序可以用标准的方法把功能和数据暴露出来,供其他的应用程序使用。用Webservice集成应用程序,可以使你公司内部以及公司之间的商务处理更加自动化。

与企业级应用程序相关联的概念基于一个常规分布式应用程序结构;Microsoft最近几年为降低企业范围内应用程序的复杂性而开发了这个结构。这一模型被称为“多层结构”(Multi-tier),原因是它可以非常容易地按照逻辑分组来加以理解。

中间层采用Webservice,用户界面通过SOAP与Webservice通信。WebService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使用WebService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第一,应用程序的代码的可重用性比以前更高,当你完成一个WebService之后,任何已授权的且连接的设备或别的软件可使用它。第二,增强企业之间应用程序的交互能力,提高数据的集成。最新数据源的集成很简单,即使它距离你很远,你也可以很简单地把它拿来同别的数据一起,在你的决策系统和分析工具中使用。第三,相对于现在的软件,WebService可使你开发出能完成更加复杂功能的软件。你不仅可以使用一个节点的处理能力,你也可以使用与之相连的别的结点的及节点之间的处理能力。WebService的使用给软件业带来的革命好比是制造业中从手工转向流水线。安全,自由的数据流可提高效率,使你有机会接触或服务于更多的客户,产生新的合作关系。这些商业需求促使了WebService的发展。

四、下一代Internet服务模式

“电子商务随需应变”(e-businessondemand)。就是企业用户在需要企业管理程序、商业数据库资料时,不必再独立投资建立内部的全套软件和程序,只需到应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网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库(WebService)里去调一个出来用。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首先,不用再付软件和程序本身的高额费用,而只需付软件使用费,成本大大降低,使用更加简便和经济。其次,企业的电子商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直接地得到专家的协助和技术支持,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WebService的动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可以利用WebService创建多层分布式结构,这种分布式构建实现了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提高了软件模块的可重用性,减少应用程序的开发时间。WebService集成各种应用,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界面,使得新型电子商务应用和动态服务集成能迅速发展,推动下一代Internet服务模式的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JuvalLowy.WebServicesHurdletheFirewall[EB/OL].Netmagazine,Nov.2001

[2]尚俊杰:《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MicrosoftCorporation.GlobalXMLWebServicesArchitecture[EB/OL].October2001

[4]吴增德、刘岩、马范援:《基于服务的电子商务应用集成框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9月。

篇11

由于Web具有方便、易用、高效的特点,电子商务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各种商业Web站点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有效聚类Web用户和网页对改进网站质量、完善电子商务中产品销售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电子商务中,浏览模式相似的用户具有相似的购买习惯,通过聚类挖掘,将这些用户聚集在同一类,可以制定相似的销售策略。根据浏览模式聚集在同一类中的网页,是大多数用户共同访问的网页,在这些网页之间建立超链接,以方便用户使用。

现有的基于浏览模式的Web聚类挖掘研究方法中,只要用户请求了一个网页,便认为用户阅读了该网页,事实上有些被请求的网页用户并不关心,不会认真阅读的。通常一个实用网站包含大量的网页,现有的Web聚类方法将每个网页当作一个被聚项,无论用户访问的频繁与否,总是归入一个类中,结果造成有些类中的网页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

鉴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了基于关联规则和超图分割的聚类Web网页及用户的方法,不仅考虑了用户浏览网页的时间长短,还考虑了聚类层次(级别),将不相关网页项排除在聚类之外,使每个类中的网页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优化Web站点拓扑结构,指导企业调整营销策略,给客户提供动态的个性化的高效率服务。

一、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的层次模型

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的层次模型出于三点考虑。第一,网站中网页内容组织呈现树状结构。第二,在进行关联规则挖掘过程中,可能最下一级挖掘不出达到指定Support的强规则,但是能从上级层次挖掘出达到指定Support的强规则,或根据实际需要在某一个层次进行聚类分析。第三,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有些用户虽然访问了某网页,但是对其内容并不感兴趣,可能只是扫一眼就放弃。在此情况下,不应该认为用户认真阅读了该网页,所以应该记录网页的长度,通过计算用户的浏览时间和网页长度的比值来判断用户是否真正认真阅读了该页内容。

层次模型采用树状结构来描述,节点的数据域包含对应网页的层次名称(编号)和网页长度。树根应该取所研究的网站根目录(研究整个网站)或所研究的网站分支的最上层目录。在建立层次模型时,应根据网站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网页文件名能完全反映网页所在的层次,可以采用完全自动方法进行转换。

二、基于关联规则的聚类挖掘

1.预处理

在Web站点中,服务器日志文件记录用户的访问方式、所访问的页面、访问时间、用户IP地址等信息,通过收集Web日志所记录的用户浏览信息可以对网页和用户聚类。首先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每个用户所访问的网页序列。将一个用户对某个特定网站的一次连续浏览(从登录该网站一直到离开该网站)所访问的网页序列称为一个用户浏览事务。如果用户中途访问了另一网站,而后又返回该网站,返回后所浏览的网页序列将组成另一个用户浏览事务。处理后的事务序列将具有如下的形式:

u_id(用户标志编号),p_id(页面编号)序列

2.挖掘关联规则并计算关联规则可信度的平均值

对经过预处理的浏览事务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挖掘出满足一定支持度的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是在挖掘出频繁网页集的基础上发现的,由于频繁网页集是大多数用户在一个事务,即一次网站访问中所共同浏览的页面,所以频繁网页集反映了这些网页或共同访问这些网页的用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网页内容高度相关。在进行聚类时,应该首先考虑将频繁网页集中的网页聚合在一个类中。

通常挖掘频繁网页集的方法是在给定某一支持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满足该给定支持度的一个频繁网页集中的网页可能是另一个或另几个频繁网页集中的元素,那么将这些网页应该聚合到前一项目集还是后面的某一项目集?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看这些网页和哪一项目集联系更为密切,可采用的方案有两种:提高支持度继续挖掘频繁网页集直到每一网页仅处于一个项目集或利用各频繁网页集中网页之间关联规则的可信度。进一步仔细分析,前一方案不可取,首先可能不存在一个支持度使每个网页仅位于一个频繁网页集中;其次即使存在这样一个支持度,再进行多次的频繁网页集挖掘代价也太高,实际中是不可行的。

相比之下,后一方案可行度高,在挖掘出满足指定支持度的频繁网页集的基础上,可以较为方便地计算出每一个频繁网页集中的每个关联规则的可信度。可信度的大小也反映了网页之间关联的密切程度。为此,计算每个频繁网页集中所有的关联规则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其所有关联规则可信度的平均值,用可信度的平均值反映网页与不同的频繁网页集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3.利用超图进行网页聚类

超图是对图的扩充,允许一条边连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每条边带有权的超图称为加权超图,在挖掘出频繁网页集和关联规则的基础上,可以得到网站的加权超图。超图中的一个顶点代表一个网页,超图的边称为超边,超边连接的顶点是频繁网页集中的网页。每个超边的权取该边所对应的频繁网页集中所有关联规则可信度的平均值。

上图为超图的示意图,代表A,B和C所组成的频繁网页集的超边的权值,0.7是A,B和C三个网页所组成的所有关联规则可信度的平均值。

为了使聚集结果的每个类中的网页具有高度相关性,超图中仅包含出现在强关联规则中的网页。利用超图进行聚类的方法是逐步切割超边将超图进行分割,分割成多个子超图,分割的原则是被切割的超边的权值和尽可能小,从而保证将相互关联比较小的网页分割在不同的子图,而将关联比较密切的网页保留在同一子图内。分割过程继续进行直到被切割超边的权值和与留下的超边权值和的比值大于某一临界值,或所得到的子超图数目达到某指定值,分割过程结束,留下的各子超图便是聚类的结果。每一个子超图对应一个聚类,超图中的各顶点代表该聚类中所包含的网页。

4.事务和用户聚类

在将网页进行聚类的基础上,可以将浏览网站的事务和用户进行聚类。浏览事务聚类的原则是根据事务和网页聚类的相似度进行,将事务聚合在相似度最高的网页类中。事务和网页类的相似度可以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Tj∩Ci|/|Ci|

其中,Tj为一个事务,Ci为一个聚类,|Tj∩Ci|为Tj和Ci中所包含的相同页面的数目,|Ci|为Ci中所包含的页面数目。

在记录网站用户标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户的浏览事务聚类将用户进行聚类,即将访问相似网页的用户聚在同一类。

5.聚类挖掘结果的可视化

聚类挖掘的结果是多维的,由于笛卡儿坐标系最多只有三个坐标,所以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作图。而且这些多维的数据集一般不含有空间语义,数据集的各维之间没有空间连贯性,这也很难用传统的二维或三维图形直接表达多维空间。本文采用了一种通过主分量分析将多维空间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的挖掘结果可视化方法,实现聚类挖掘结果的可视化。根据生成的各个点之间的距离和簇的形状,我们可以有效地从大量数据中发现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三、结论

阐述了在电子商务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中,利用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层次、超图分割聚类方法,对Web网页和用户进行有效聚类。该方法借助网站层次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个层次上进行聚类分析;在挖掘出满足一定Support的关联规则的基础上进行聚类,仅将高度相关的网页和用户聚在同一类,而将关联性较小的网页排除在聚类外。该方法对于改进网站质量、完善电子商务中产品销售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eiJ,HanJ,BehazadM,etal.Proceedingsofthe1999KDDWorkshoponWebMining[C],Kyoto:PKDD,1999.396-407

篇12

2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和尝试

1)教学理念,在国家级以及省级技能比赛方案框架下进行课程的整合和开发,将英语项目技能比赛国赛和省赛的方案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前期选择目前部分科目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实行基于工作场景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前期选择语言类课程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到商务英语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下面以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在进行的前期三门语言类课程为例进行说明。开发过程如下:前期研讨:商务英语教学团队以及商务英语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进行研讨教学任务包和资源包积累:对三年级三门课程教授内容进行调整(技能比赛方案+工作场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任务包和教学资源包集体教研:通过集体教研的形式对初步形成的教学任务包和教学资源包进行探讨和修订校本教材:初步形成校本教材并在实践中检验效果,形成“真实任务包”和教学资源包。

2)教学目标上,由注重知识获得向注重技能操作实践转变。课堂教学不再以传统的课文讲解和知识点学习为重点,而是突出提高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利用英语解决问题的实训能力,通过讨论、模仿和以及实际操作,不断提高英语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和内容,由传统教学手段转向多样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真实场景模拟实训室的运用。以目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务英语教学团队正在进行的三年级英语语言类课程改革为例:前期将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语言类(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听说以及商务英语基础教程)课程进行整合为商务英语语言综合实训教程。每节课按照情境描述和职场应用以及职场风采三个大的方向来设计和分配任务。

4)教学评价上,从传统卷面测试转向以工作考核为主的综合性评定。通过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督促学生增强知识转化为技能扥能力,同时提高社会交际能力。考核的形式多样化,模拟相关企业进行绩效化考核。

5)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商务英语教学使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按照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面向以及英语项目技能比赛的国赛和省赛的方案,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教师在全面熟悉国赛和省赛的比赛方案的前提下,充分和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中行业专家进行广泛的研讨,针对不同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初步形成教学资源包和模拟任务包,例如:接听商务电话、客户交往、工作汇报、产品推广和介绍、参加商务会议、商务谈判、函电、国际贸易操作等。课堂活动的设计应使学习者能将其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运用到商务工作实践中去。每一次课程都是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每个任务都要经过行业专家的检查确认后才能写入“检验任务包”通过集体教研和行业研讨最终形成“真实任务包”并保持随时更新。该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达成以下目标:图片描述很多都是工作场景的描述和注意事项,没有统一的固定答案,学生可以在一定框架下自由联想和发挥,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工作场景的任务分配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最终达成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的高级技术人员的教育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