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职语文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职语文教育

篇1

语文教学的历史从古至今可谓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有论语、诗经等旷世名作。语文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课程,如何有效地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各方积极探索的刻不容缓的职教主题之一。本文就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及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展开深入讨论。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越来越普及,越来越盛行,而随之而来的语文教育水平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许多中等职业的学校为了

谋求发展,吸纳更多的生源,不惜在招生标准上不断地降低要求,致使许多入学后的中职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的程度非常的低,这样盲目地自主招生后的结果往往加大了教育的难度,中等职业学

校偏重于学生职业技术专业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人文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职业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中仍然是素质不高。中职教育的对象主要由高中录取完的线下生(初中毕业生)构成,这决定了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以往明显下降,主要体现为社会情感的日益枯竭,明辨是非的能力缺失,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的培养。

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科基础教育学科,我们每个人都要从基础的语文学

科中学会怎样做人,人文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

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最能体现出人类生存的意义,追求人生美好,追究求积极向上的东西,充分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语文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欣赏生活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他们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教育。语文教学应该是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用真善美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丰富的人生,感受到家庭、社会、亲人的温暖,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找生活的真谛,用自己的方式来感恩社会。把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融会贯通,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书本上概念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达到心灵的净化。

三、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体现人文教育

教学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是教师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不能只关注教学的结果而忽略教学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存在,而统一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个学生,所以,教师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要求中职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还要有

适于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的教育方式。要实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来达到相互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现实的结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动

态。同时,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在自己的习作中,或含蓄或直接地表明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价值判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评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所做出的正确判断、积极评价、科学引导,也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锻炼,得到升华,生活品位和道德修养都将得以提高。

注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是积累人文素质最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人、事、景、物的时候,要提前交代观察目的和任务,以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向。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才能将教育的目标具体化。

参考文献:

篇2

[作者简介]谭美英,湖南衡阳技师学院讲师,湖南衡阳42110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218―03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促进中职毕业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已引起广泛关注。教育部2000年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有关方面组织语文教育专家编写了中职语文教材;2005年,在总结国内外语文教学经验、广泛听取各类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实际和发展需要,对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教材建设日趋成熟。这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职语文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用好用活新教材,将教材的“好”转化为语文教学效益的“好”和学生语文能力的“高”,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大任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至关重要;否则,教材再好,也难以跳出语文教学的旧模式、旧框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变化很大。首先,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办学指导思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其次,生员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后进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最后,培养技能型的办学方向深化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这些发展变化无不影响着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一)中职教育阶段是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中职语文在其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职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将学习者培养成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健康发展的人,使他们既具备人格素质、精神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健康素质、职业素质、审美素质等综合素质,又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社会能力。诚然,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赖各种教育力量共同构建,但是,语文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魅力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自己的份内任务,并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扎根于人的培养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理应带着一种教书育人的自觉,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去创造性地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培养人文品质,让学生在掌握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塑造自己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求知的浓厚兴趣,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和所学所得所有为社会服务。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知识和智力“完全可以为邪恶势力服务”。这就给我们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严肃课题。在中职学校,由于它的职业技术性,绝大多数学生只重视专业课、技能课,但专业课、技能课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操作技能,而很少涉及“做人”的教育;加之思想品德教育相对薄弱,有的甚至没有开设思想品德方面的课程,这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伟大性格,教学生“做人”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到了语文教育的肩上。对此,中职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服务社会的使命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语文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其50年的教学生涯中,诚恳地做人,诚恳地教人。整整半个世纪,她始终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教学生“做人”作为根本,将语言教育、语文知识和思想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培育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教文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二)中职语文教学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语文成为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实践学科,让偏重技能的学习者为语文喝彩。中职与普通高中同属一个教育层次,但有别于普通高中。中职与高职同是职业教育类,但与高职相比,要求有所不同。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既要达到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又不与普通高中盲目攀比;既要与高职语文教学要求相衔接,又不任意拔高对学生的要求。如何把握好中职语文教学的这个“度”,让中职语文教学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层面上突出其实用性、实践性,是我们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项特殊任务。

从科学技术维度讲,语文科学是教育科学,是思维科学,蕴藏着强大的科学精神。语文又是关于语言方面的工具学科,它具有语言“功利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视语文“工具性”、“功利性”的一面,让语文成为学生实用的工具,能很好地应用于学习、工作实践,更要倚重语文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去学会理性地探究事物发展规律,思考现实问题,进行是非判断,提升审美情趣。

语文是人文学科,是富涵人文精神、人文性的课程。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作为哲学名词的“终极”,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和最高境界。而“文人精神”多指文化人清高孤傲、孤芳自赏的一种精神状态。人文精神不等同于“文人精神”,二者有本质区别。为了防止中职语文教学的失衡与异化,必须摆脱“人文性”的偏见与误解。一要防止将“文人精神”取代人文精神,二要防止把人文精神曲解为“伦理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的人往往过于偏重思想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忽视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的甚至牵强附会,任意上纲上线,别扭矫情,大煞语文教学风景。同时,还要防止以非理性精神取代人文精神。理性精神以科学化为基础,非理性精神以情感、意识为核心。非理性精神有其合理存在、需要呵护的一面,但终不能替代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并非就是弘扬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永远是人类精神的核心,也是语文教育科学的核心,语文教学应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二)中职语文教学应特别加强言语实践、写作指导和口语交际训练。中职语文修订版教材构建起以语文能力培养为核心、学生主体的语文实践为基点、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前后贯穿、具有自学辅导特征和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新体系,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单元比例大致为5:2:1,改变了以往语文教材只有单纯的阅读教学的“老面孔”,让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占有相应的位置,而且让三者相对独立,又彼此照应,相互促进,这无疑有助于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益。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就业压力逐渐加大,这些都对阅读

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改变目前“唯理性的语文教育”的倾向,强调积极自主的学习姿态,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和谐地结合起来,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思维的训练落实到言语的实践中,重视点点滴滴的语言积累。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基本目标是发展对话能力。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对话能力。语文语文,语言的文本。阅读教学文本,就是对话内容的荟萃,其本身就是对话的结果,是与人、与事物对话的文字化,又是对话内容、规律、方法、技巧的载体,记载着对话的典范事实、对话规则与对话技艺的演变。阅读教学就是以文本为蓝本,加强语言实践,发展对话能力。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心灵对话的过程。师生解读文本是师生与作者的对话;教学的多边活动是多元反复对话,既是师生的对话,又是学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师生与家长、专业人员的对话。对话应该是心声的交流,是积极自主的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中职生的“对话”普遍存在“失语”现象,即个体内心封闭,有话不说,有情不抒,有感不发,甚至为了迎合世俗而课后说谎话、假话、脏话。因此,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放飞师生心灵,真正实现阅读教学对话的优化,提升对话质量与教学效果,让思考非线性,言说无拘束,使“言为心声”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写作是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将所见所闻所感作创新的语言运用行为。它是学习者极具个性和富有创造的思考,也是沟通思想、传达意义的途径,更是学习者在观察、感受基础上进行思想的活动方式。写作者既是学习者,亦是思想者;既是自己写作,也是为社会其他成员写作。因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可以按以下层次训练:首先观察感受文,侧重自身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切身感受;其次阅读感悟文,侧重自己对文本审读欣赏的信息筛选与悟性;最后是虚拟想象文,侧重对未来的推测与假想。通过三类文章的训练以达到基本写作能力的形成,让写作者的个性得到张扬,吐出心中的苦与乐。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未来工作所需要的实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写作训练,使之能“召之能写,写之必成”。

篇3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期间孕育出了辉煌璀璨的传统文化。诸子百家、四大发明、二十四史和唐诗宋词等等,每一项曾经让世界为之震惊,每一项都彰显出了一个时代的独特魅力,而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瑰宝。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当前正面临着众多的网络垃圾、快餐文化等低价值含量文化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对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塑造。在这种情况下,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要有所突破、有所变革,而积极地回归传统文化无疑是一项值得探索和尝试的重要举措。通过在中职语文教学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能够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尽可能多地得到传承和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强化仁、义、礼、智、信等修养和情操,而这些都是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是指引他们完成院校教育和人生规划的指路明灯。

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知识极为匮乏

传统文化知识匮乏是当前中职院校学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当前语文教学在传统文化方面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很多学生或许知道孔子、了解一点儒家文化,但是却鲜有人知道法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墨子,知道其重视法律、主张锐意改革的文化观点。而且大多数学生仅有的一点传统文化知识也只是“道听途说”或是无意中在网上浏览这些附带的方式获取的,很少有人是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掌握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主观上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由于当前中职语文教育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涉及太少,老师没有刻意地营造氛围,学生没有刻意学的意识,这两者构成的恶性循环使得中职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渐行渐远,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越来越严重。

2.学习意识淡薄,思考能力欠缺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使得中职院校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快速地获取到更加直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一些现代气息的文化元素,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他们没有意识去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学生意识上的淡薄可以看作是时展带来一个必然结果,而我们当前的中职语文教育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根本性的变化,从而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许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等社交工具能够比较直接满足学生最现实的需要,但是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却要远远逊色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夫祸患常集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生活细节教育;这些引发人深层次思考的东西更容易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但是很遗憾,这些也正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的短板。

三、加强中职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1.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文化思想相结合

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是为什么却在中职院校学生的眼中一点点地被淡化,主要原因在于其知识载体或者说是其文化的表现形式与现代思维相距甚远。学生大多不喜欢文言文,对古人一些古板的套路和格式心生厌倦,使得他们首先在主观上产生了一种排斥感。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我们首先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文化思想的结合,也就是说尽量站在用现代人的角度来阐述传统文化,正如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

2.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对于现代中职院校学生来说,计算机、网络等工具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或许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用视频、课堂小短剧等形式来演绎传统文化;还可以尝试借鉴博客等讨论式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更深层次的思想精髓。以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现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动力。

中职语文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传统文化又是解决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困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教学实践中,要坚决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55

相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学生会因为教学的生动有趣以及融洽的氛围对所学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会主动地去学习。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老师要善于使用分层教学,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中职语文的课堂改革中,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语文课堂可以针对学生的好奇心、课外活动、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 中职语文教育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师生之间关系生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积极的师生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没有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进而发展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触,降低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其次,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没有兴趣。单一的评价机制是老师只注重教学成绩,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表扬少,批评多,易让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多夸奖少批评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会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语文知识。

最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使学生没有学习的目的性。有的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模糊了教学目标,导致在教学目标的安排上缺乏目标性,教学进度的安排不够合理,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迷茫,从而降低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2 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对人类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载体,学好语文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如何促进中职学生积极地学习语文,是中职语文老师摆在首要位置的课题。丰富的语文知识不仅会促进中职学生对本专业课的学习,还会在其日后的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教育事业。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只有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才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语文知识,并且乐于学习语文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 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进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教学的飞速进步,使信息教学成为现实。网络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使文章的背景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进行搜索,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的介入,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比传统的板书更具有吸引力,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兴趣。通过网络对抽象教材的具象化、形象化,使教学内容浅而易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学习动机,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保持空间,扩散思维,激发激情。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正如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诱导出人的创造力,唤醒生命感和价值感,直到精神生活的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课题。中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并且对知识拓展延伸,形成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最后,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会促进教学进程,迅速完成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对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的成功导入,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程学习的氛围之中,参与到教学的互动交流之中,从而降低教学难度,实现对知识的牢固掌握。

4 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把中职语文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很有必要,加强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只有将中职语文教育中兴趣的培养渗透于语文教学中,才会在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申月强.重视兴趣培养 搞好语文教学[J].教育基础论坛,2012,(10).

篇5

19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的西德尼・马兰提出了生涯教育理念,随后,该理念在世界各地引起广泛关注、发展和应用。生涯教育是指为达到个人生涯发展的目的,依据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成型,可能会以叛逆、世俗的目光看待周边的世界,也可能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束手束脚。其实,他们也在努力改变,但很茫然,他们缺乏对自我发展、人生目标、职业前景的认识。因此,在这一阶段对他们采取有效的干预,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让职业生涯教育走进职业中学的校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其中语文学科更是重中之重。

一、中职语文教育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1.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语文教学关注职业生涯教育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以学生为本”。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以及价值观目标和情感态度为教学的三维

目标,不管是哪一个目标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与自身发展。学生真正的发展是其终身的发展,也是其最佳的发展。于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便转向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融入社会、怎样学习、怎样谋生创业等方面。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是语文教师所要肩负的使命之一。

2.基于职校办学思想与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学参与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学校本着服务地方经济,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目的,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中职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这是中职语文教育的紧要事情。中职语文教学的体现主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适当地进行社会适应、信念理想、人际交往、人格完善等领域的教育。让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坚强地面对遇到的困难,在职业生涯方面求得终身发展。语文学科是中职学校学生必学的一门基础课,它的重要职责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二、中职语文教育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方法

1.细心阅读,领悟人生

阅读能给学生带来认识世界的快乐,可以提升素养,给学生带来审美的无限体验。在课堂上,当教师、学生、课本进行交流与对话时,就产生了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它可以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人格品质。语文教学在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中,可以巧妙地体现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家人生是学生都很向往的,比如,毕淑敏,是当代文坛令人瞩目的女作家。她的人生经历非常的丰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启示。一是生命的历程,不管身处多么艰难的境地,都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历练和一笔财富。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历程,不是一步就能达到的事情。还有其他的作家,如曹雪芹、史铁生,都经历过非凡的人生,他们在学生心中像标杆一样给学生以鼓舞与信念。

2.善于表达,找寻自我

口语交际和写作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关于写作,在作文的选题方面可以对生活、自我进行关心。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对自我成长过程进行关注,这可以引导学生投身更广阔的世界。这样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和社会,进而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明确价值取向和人生方向。

3.综合实践,提高能力

根据《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制订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意境。因此,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具有丰富多彩的方式。它不仅可以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进行检验并提高,而且对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非常有利。综合实践活动课采用“做中学”的形式,将听、说、读、写四种应用能力整合运用。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工作能力、反思能力、价值观等综合职业能力。举一例子,以“感受职业生活――与学长的对话”为主题进行活动,这要求有双方互动的过程。要让这个活动产生积极的意义,听众方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

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其教学内容广、全面,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作用非常重要,而学习过程得慢慢来,是一个坚持不懈、细水长流的过程。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丰富精深,其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协助其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职业生涯的教育是无限的。我们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从培养一个全面的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角度考虑,将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并坚持下去,就可以看到语文课堂会因这改变而放出无限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艳敏.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微[J].职教论坛,2011(10).

篇6

关键词:语文教育中职生实用性

当前,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我们中职学生就业增添压力。语文教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的竞争劣势,引导学生更加侧重于读、写、听、说和思维等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强化能力,提高内在素养,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却发人深省。

一、现状分析

(一)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学生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尤其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在语文等基础课上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基础薄弱。我校中职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大多学生表示读中学时即存在语文偏科现象,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2)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认为,他们到学校来是学技能的,语文可有可无,从而忽视学习语文;(3)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厌学语文,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缺乏对语文的正确认识,没有正确的学习导向。

(二)中职语文教材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中专第二册的语文教学工作,教材主要分为现代阅读、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五个序列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教材以促进人得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但在我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几点不足:首先是教材编排上,本教材将现代文、文言文分别编排在不同的单元,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我们的学生基础薄弱,对文言文知之甚少,让他们在两三个星期内一直学这样艰涩的文言文,就很容易对学习,甚至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另外,笔者认为教材在必学课文、必选课文和自选课文的选择、安排上也欠妥当。(三)教学方法的分析

我们都是年轻教师,缺乏一定教学经验,驾驭课堂能力还有待培养。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方法、形式单一,不能很好的将语文教学与相应的专业培训相结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相应的解决办法,即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性

(一)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转变学生对语文的看法

1.提升语文知识的思想价值。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成害群之马。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的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听后唉声一片,有的骂楚王昏庸无能,有的哀叹屈原遭遇悲惨。再比如我们还可以从李白身上看到乐观飘逸,从杜甫身上懂得厚德载物。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一个人对生活中的这些真善美如果都无法感知,那将失去多少乐趣。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创设情景和读写体味。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师还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这条途径,适当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感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多种美。通过朗读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多方面的感知教材,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美,同时也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够多方位地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朗读,可进行多种形式的的表情朗读,特别是抓住课文中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让学生体会语言美的同时,还感悟到其他的诸如人格美、自然美、生活美等等。

3.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但是,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同学在周记中提到自己性格内向,但又渴望交到知心朋友。甚至有的学生靠乱拨电话、上网聊天寻找所谓的知心朋友。长期以往,势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影响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继而影响到毕业生社会角色的定位。所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良好交际能力的形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实践表明,除了对个别严重焦虑者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外,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教材中的论辩艺术、思想观点、语言积累(如名人名言、歇后语诗句等),都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增强说话的艺术性、逻辑性等,最终达到沟通情感解决问题。

(二)教材的改进

为了适应我校中职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就业方向,我们应该采取一套适用于我校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套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教材。具体课文内容的选择以及编排可以试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双方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学科课文总量,精简必学篇目,以现代文、实用文为主,适当配给自读内容,较长的文学作品和较深奥的文言著作可安排在这一部分。这样,既能减轻语文教学负担,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又保护了部分学生钻研文学艺术、提高人文素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及针对性。

1.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头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应大力推广。

2.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上语文,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总 结

我们的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该为体现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归根结底是要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就业水平服务,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篇7

语文学科中包含着很多的人文主义色彩,这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延伸。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相比于一般的高中院校学生而言普遍偏低,这也造成了他们在生活中更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对他们进行语文素质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自信,促进心智的发展和完善,使他们更容易从生活中的低谷中走出来。

二、应用特色

这主要体现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上,与一般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更偏重于学术性不同,中职的语文教学更侧重于应用价值。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程,需要突出一定的实用价值,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高中文化的程度,同时还需要掌握一门专业的技术,未来的发展、就业方向是技术工人或是一些初、中级的管理人才。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能够突出它的实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这些能力:

(一)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这主要包括日常的应用文和学生日后就业的岗位专业文书。在培养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时,教师要侧重文章的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中心明确、格式正确等。此外,教师还需要锻炼学生的写作速度,使学生掌握对文书进行修改的有效方法。应用文可以涉及到很多个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侧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应用文写作的锻炼:对于机电、化工、电子、建筑等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侧重培养学生对说明书、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等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对于财经、管理、市场营销的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侧重培养学生的合同书、文字广告、工作计划、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应用文的写作应该保证实用性和文字的流畅和通顺,这对于学生日后就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往往很少有机会参与社会的活动,提供给他们进行语言表达的机会就非常少,因此在中职的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中职语文的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要能使用普通话进行清晰的表述,用词需要得体,做到言之有物、表达清楚和态度大方等,这对于学生在日后工作过程中更好地符合职业要求具有关键的作用。

(三)阅读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依据产品说明书来正确地操作设备、更好地领会上级领导精神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篇8

首先,要借上课之便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让学生对自己未来三年的学习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2)(中期)教学沟通阶段。现在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对中职生最大的感受就是行为习惯太差,而这直接影响了其就业效果,因此很多学校纷纷提出“先成人再成才”的教学理念,有了前期的准备,本阶段的工作重心就应该转移到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来。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沟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规范其行为。

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中职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当然,这并不妨害我们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简单易懂的故事性解说更有成效。

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职中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增长自己的才干,做到培养企业喜欢的人才。

其一,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沟通能力。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沟通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人才招聘会的不少企业透露,在专业成绩相近的条件下,优先选择沟通能力较强的中职学生。有的企业直言不讳地说:对专业成绩要求不高,但沟通能力一定要过硬。上海某职业顾问公司最近出台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中职生认为与人沟通、交往、相处的社交能力是最能决定就业成功与否的因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增强,外来文化不短涌入,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如果没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有可能处处碰壁。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写出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将口头表达课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进行教学,着重强化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并开展一系列的辩论赛和成语接龙比赛,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有了一些生气。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89-02

1.艺术教学

首先针对语文这门学科而言,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课堂教学内容还是我们首要关注的事情。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最直接形式就是课堂教学,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学语言、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与加强,并加强教师教学的艺术性,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享受的学习、有乐趣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更主动,更积极,从而优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1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最直接的教学行为与表达方式。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教学语言则是教师传递信息、传授知识、交流情感、给学生的语言行为方式。可以说,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语言教学艺术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加强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作为中职语文教师,面对着有特点的学生或一些具有较强自我思维能力的学生群体,对其语言艺术性的要求也就更高。一方面要关注课堂学习的进展,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表述时要有一定的幽默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指导又要显示出教师具有的专业素质,分析鞭辟入里,描绘入木三分,点拨恰到好处,使学生不仅愿意学习,而且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在心理建设方面,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上给学生的感受,若语言充满着距离感,那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就疏离,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与关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学语言只是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教学语言的艺术仍要以教学目的为中心,不可喧宾夺主,让课堂学习只剩下学生喜欢的幽默,最后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

1.2 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我们一直强调要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正是因为这会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减少中职生的厌学心理,让学生热爱学习,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有了学习的动力与源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会让老师和家长满意。比如说,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由于该课文故事性较强,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进行小演出的方法。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主动了解故事的背景,挖掘人物的特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这样的表演也会拓展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比如窦娥这一形象,学生可能无法准备那么多的古装道具,那又如何表现窦娥的形象特点,很多方面的思考都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而当讲到《林黛玉进贾府》这样宏大的著作时,面对如此鲜明的人物特点,教师除了书本上的描述,可以带着学生一道欣赏电视剧版的《红楼梦》这一章节,去体会更形象的戏剧表达,加深学生的理解。尤其是男同学,他们大部分都更爱读战争类武侠类著作,面对这类教学内容,我们必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要改变教师一味的教授、学生被动的听讲或是教师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让学生记忆这类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丰富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说阅读课,教师可以选择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学会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提升阅读水平,所以,教师要充当的是引导的角色,给出小提示,不急于给出答案,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而进行作文学习,就要根据作文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若是情感类的,就要巧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然后表达心中的想法,文章才有感情才能打动人。而议论类的作文,可以选用演示法,观看一些辩论赛,让学生对论点论据的表达更直观,冲击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而诗歌类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陶冶法,听一些诗歌朗诵带,感受诗歌的魅力。那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丰富多样的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中职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科目的教学,它还关系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作能力的养成,而且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于中职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对以后的职业或学习生涯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以彰显中职语文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充实并且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情感教育

到中职学校来就读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感觉自己是升学的失败者,是无前途可言的,在社会上不会受人尊敬,在家里没有地位,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自己一无所用。自卑使他们沉沦、堕落、破罐子破摔。对于这些有种种心理的学生,我们要对他们加强情感教育,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义,感受到身边的温暖和爱。

2.1 在课堂上奏响爱国之歌会升华学生的情感。很多的中职学生的脑海中基本没有爱国的概念,他们觉得爱国是大人物、英雄们的事,跟他们不靠边。基于这一观点,我首先给他们推荐了几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影片《小兵张嘎》《红河谷》《焦裕禄》等,然后在课堂上讨论。经讨论让学生明白:有国才有家,国富民才强,保卫国家、建设国家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是从小事从自我做起的,它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语文课堂以及课外的拓展学习,学生们大多会感知国家的温暖,体会到国家与个人息息相关,作为一个中职学生怎样做才能回报她呢?学生会思考他们该怎么做,思考以后自然就有了结论。课堂上的爱国学习会让学生升华他们的情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中职学校的学习变得有了意义,学好技术回报祖国使他们的行为变得崇高而伟大。他们不再迷茫而空虚,目标的牵引使他们兴奋而充满斗志,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2 教育学生爱父母,他们会变成爱的天使。"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理解其深刻含义。高兴了就和父母撒娇,不顺自己的心就和父母撒气、顶嘴甚至拳脚相加。面对这样一群被宠坏了的孩子,该怎样引导他们理解父母的爱,去爱父母?首先可以选择"暴走妈妈,暴走七月,捐肝救子""母亲捐肾救女,感动温州人""为救孩子,父亲溺亡""父亲不顾危险两次冲进火海救儿女"这样几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都是很认真的在听,他们并非软硬不吃,他们的内心也有柔软的部分。接着对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的父母遇到类似情况是否也会这样做?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反过来,儿女能否做到?世人感叹父母对儿女是那么的无私、勇敢、义无反顾,不惜以性命相救,而儿女怎么就不能去理解父母苦心的管教和恨铁不成钢的唠叨呢?接着可以选择老舍的《我的母亲》、的《回忆我的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这几篇课文一起学习,让他们来感受大人物对他们普普通通的父母所表达的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和悲哀。使他们明白了体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会让父母无比欣慰的道理。现在的孩子并非冷血动物,并非不可救药,他们内心深处也有强烈的爱的欲望——想得到爱,想付出爱。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一个合适的机会,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他们个个都是爱的天使。

3.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他们就会自强

面对这些内心自卑而且毫无自信的学生,正确引导他们自尊自爱是当务之急。那就领他们走进《我与地坛》让他们近距离了解史铁生,然后把自己跟史铁生进行全面的比较:史铁生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然后插队,他只有初中文凭,你们学历相当;史铁生在他最灿烂的季节,双腿残废,只能坐在家里,而你们几乎也是这样的年纪,四肢健全,生活条件优越,却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知识、学技术;史铁生在地坛悟出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然后自学成才,成了我国著名的作家,而你们在想些什么?通过比较后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成才并不取决于能否上大学,也不取决于别人对你怎么看,而只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自己首先抛弃了自己,看不起自己,那谁也帮不了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努力学好技术,还怕将来在社会上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社会的贡献恐怕要比一些上了大学的人还要强百倍。自尊自爱教育会让学生明白,上中职并非失败之举,而恰恰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转向哪里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他们没有必要消沉,也没有必要自卑,重拾自信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4.总结

教学艺术的彰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也对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情感的教育可以依托课文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启迪学生的思维,拯救学生的心灵,要发掘出文章中最有用的东西让它最大限度地影响教育学生,发挥它范文的作用。用爱的教育拯救学生的灵魂,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孩子们感受爱的存在。艺术教学和情感教学相结合,让中职学生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每一个孩子都会是一个人才,只要他们心中有爱,就可放心地让他们飞翔。

参考文献

篇10

中职语文教学对孩子们的文化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对孩子们学习各个学科知识,为以后孩子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存在一些问题,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现如今中职学校的门槛非常低,大多数孩子的基数文化知识比较差,孩子们的语文知识相对薄弱,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不了较大的兴趣,孩子们的文化、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并且没有任何的升学压力,没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对语文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就造成语文老师在教学当中精神疲惫,对语文教学丧失信心。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还是采用传统常规的教学模式,造成语文这门课程和实际社会生活脱离,孩子学习带有功利性,造成孩子对学习语文知识更加的厌烦,进而转为孩子们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产生非常大的兴趣,大多数孩子们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技术就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能够使用到就行,在语文教学课堂当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语文教学产生不了任何的兴趣。但是老师想要使孩子能够对其产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明显提高,就一定要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把语文教育和现实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

传统常规的语文教学模式通常是以老师为主导地位,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需求。在近些年来,在国外教育当中都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真正的为学生服务。中职学校根据市场发展现状来对其设置专业,其中一部分专业教学偏向语文教学的多一些,其中包括有文秘、旅游专业等,还有一部分专业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需求相对比较低,其中包括有电气、建筑专业等;同一个孩子对一些教学知识非常感兴趣,但是对另外一些的教学知识产生不了任何兴趣,那么,老师该如何教学,孩子们能够学习什么知识,这就根据市场需求和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未定。但是一部分老师对市场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了解市场对孩子们的要求,不了解孩子们对语文知识的要求,没有掌握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导致孩子对语文知识产生不了较大兴趣,这样的教学给孩子们以后的就业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不良影Ⅱ向。

目前,中职语文老师对中职教学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予充分的了解,不能适应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还有就是,中职语文老师进修、研讨的机会非常少,全部语文的教学活动都在学校、课堂当中进行。现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有些老师开始慢慢的重视起来,重视素质教育以及研究教学方法,从中获得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可是从课堂教学来看,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和孩子们要求,导致语文教学变得比较枯燥乏味,对语文教学质量影响非常大。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差,孩子们的社会经验少,没有很多的人生阅历,自信心不强,在面试的时候,说话声音小、语言表达能力差、普通话不标准等。老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对这方面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口语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一定要把口语训练作为语文教学当中的重点教学,要遵守循循渐进的原则,从朗读开始进行,朗读也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在语文课堂当中老师没有办法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站起来进行朗读。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采取自己朗读、提问式朗读、齐声朗读、分组朗读的朗读模式,这样不但会使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活跃,还能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口语的锻炼。可以采用自我介绍、诗词朗诵等相关朗读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流利的进行朗读和描述。

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毕业以后最大的理想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但就是对写作来说,学生们只需要学会应用作文的写作就可以了,因此要对应用作文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应用文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种文字工具。,其中包括交流、洽谈等。对应用文的训练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贴近生活、融入社会的一种关键方法之一。

中职语文老师还要和其他学科进行紧密的配合。我们必须要掌握中职语文教学当中的核心理念和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多采取一些课外活动(语文),使语文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朗读训练当中要结合自然景观、社会交际等相关学科给予情景再现的一种教学训练,可以让孩子们随意发挥,自由叙述,使和人交流的能力得以增强,使孩子的适应能力得以增强,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当中去寻找和发现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能够引导孩子们产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得以提高。

篇11

一.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1.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实践性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以可具操作性的语文活动来充实语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综合成才和终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结合职业教育强实践能力的教育特点和语文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综合成才和终身发展的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语文课堂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教学特点,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基础点、以书本为蓝本来展开教学。

2.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手段和形式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中做到让学生动起来,具体一点就是听、读、说、写、做。

听示范。语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经典名家名段,如诗词和优美的散文。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音乐美和情感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听名家的朗诵示范,直接接受熏陶和感染,无形中受到影响。由于中职生的学习自律能力较差,注意力较难集中,所以在选择听的对象时要稍加选择,考虑到学生可以接受。同时为了增加听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还可以选择有画面的播放音频,以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读经典。听完示范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学与文化的魅力,强化听示范的效果,我们接着可以让学生读起来。选择适合学生的片段,让学生开口读,在读中来进一步感受真,感受美。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读经典,可以在读经典时采取一些辅的活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如读书和朗诵比赛。通过这个活动来丰富和强化学生读的内涵。

说自己、生活。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化基础课,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让学生开口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中出现的现象和当下社会发生的热点事情让学生说,通过引导学生说来提高能力和拓展思维。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说、说得更多,在选择说的话题时最好采取既跟课文相关,又能跟社会热点联系起来的,让学生有话可说。这个环节也可以辅以演讲和辩论的活动形式来进行。

写感想。写作能力也是语文课要着重锻炼学生的一种能力。但由于中职学生大多基础较差且习惯不好,他们往往排斥和拒绝写作文,觉得无话可写。因此,语文课堂可以以写感想的形式来引导其写作。这样既可以打开学生无话可说的心结,做到有话可写,同时还可以让老师来了解这些学生的心声,从而更好地了解受教育对象、推动语文教育有效地进行。

做活动。为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环节,完全可以模拟真实场景来进行,让学生真正做起来,通过种种实践活动来更好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主要体现在应用性加强的教学点,如应用文的学习与写作,条据类、书信类、启事类、招聘和应聘都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来进行教学,以尽可能逼真的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的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现阶段教育大力提倡素质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综合成才为目标。语文作为一们文化基础课,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重任。通过实践性教学能极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以就业为目的教育,其优势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也必须加强实践性,让学生达到开口能说、提笔能写、动手能做的要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需要。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难以集中,以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性教学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实践性教学更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性,达到语文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2.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可能性

(1)目前社会和教育大环境提供背景。近几年,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家都认识到职业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这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背景基础。

(2)职业教育特点提供可能。职业教育属于就业教育,强实践能力的教育要求使得实践性教学易于在学校内推动。同时,职业教育非升学教育,没有中小学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相对来说时间充沛、精力充分,可以展开实践性教学。

三.中职语文实践性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中应打破传统中学里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尽量把实践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主,这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能增加课堂的效果,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载体,只有他们真正学到东西,这堂课才是成功的。

2.难度适中,形成坡度,易于学生接受。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和特点,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难度适中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形成坡度循序渐进,让学生易于参与、乐于接受。太难和太易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效果的提升。

篇12

(二)尊重个性,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就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寻找新的授课方式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将自己视为引导者。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多与学生交流与接触,增添一些民主的氛围,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自由发展;对于学生一些个性的想法和意见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尽量发现其中的优点和闪光点,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目前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但也应明白“人”是课堂的主体,切不可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变成一种累赘。

(三)扩展视野,通过阅读体会人文精神文学就像一片肥沃美丽的土地,等待大家去发现和欣赏,中外文学中有许多值得一读的佳作。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从而在阅读中享受人文的美的熏陶。例如,我国古代有“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唱,也有“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情怀,文学把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包含许多民族精神和情感。课外佳作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并获得灵魂的陶冶和精神的砥砺。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多进行一些美文阅读,通过美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心灵。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精神阅读。学生只有在精神上走进文章才能够算是真正的阅读,才能与作者产生思想的交流,才能辨别善恶和美丑,用正直善良的心来对待世界和生活,才能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语文教育中真正接受到一些人文精神的影响和熏陶,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营造环境,通过课堂质疑体会人文精神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在课堂上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多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利用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询问学生的意见,善于接纳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总结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提出了问题,说明他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疑问,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学生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样的状况肯定会让学生产生很多的疑问:古代女子都是要裹脚的,那么就不会发现吗?女人是没有喉结的,不会被看出来吗?这样新奇的问题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带领学生一起仔细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能够更好地融入文章的学习中,师生之间也能够有更好的交流和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方对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