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2: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围手术期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围手术期护理

篇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363-02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和健康。尤其是颈椎退行性病变可导致前后受压,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2009-2011年,我院颈椎手术与由于术前加强指导,术后精心护理,并取得了患者的积极配合,43例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渡过危险期,并康复出院。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36-68岁,病史3-6个月,有的甚至20年左右,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均有不同程度头晕、四肢麻木、肌力减退、胸部有束带感和负重感。均经MRI检查确认。术后2W内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随访1年后基本痊愈。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心理护理:由于颈椎位置特殊,危险性大,病人恐惧心理较重。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详细说明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法、术后注意事项,手术成功经验、安全性,介绍病人与病区内同类病人交流,解除病人的顾虑,取得病人的充分信任,并主动配合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不同情绪表现而引发的心理反应,分析原因做好判断,妥善解决。

2.2 选择颈托:向病人讲解颈托固定的重要性,术后正确佩戴颈托的方法,帮助病人选择型号合适的颈托,术前进行试戴,颈托与皮肤之间垫棉质柔软的毛巾,即可吸汗又可保护皮肤。

2.3 俯卧位适应性训练:后路手术术前指导进行俯卧位适应训练,并说明其意义,俯卧位时胸部和髋部各垫软枕2个,使腹部悬空,颈部下垂。开始每次0.5h,以后逐渐增加至每次2 h,以适应的需要。

2.4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前路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用2-5指并拢将气管及食管向左、向右反复推动,牵拉至较松弛状态,而且必须将食管牵拉过中线,每天定时牵拉,牵拉力度、距离逐渐增加,刚开始每次2-3min,每天4-5次,逐渐增加至每天30-60 min。

2.5 四肢屈伸训练:双手持重物上举训练,肘部伸直,重量因人而异,不超过1kg,双下肢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逐渐增加次数,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手指关节,脚趾关节进行主动伸屈活动。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术后每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至病情平稳,给予床边心电监护,观察病人四肢活动、感觉情况,如麻木是否减轻、有无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重点为四肢肌力有无减退或明显加重。颈前路手术病人密切观察自主呼吸情况,有无突然呼吸困难、憋气,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24h内每小时评估1次,此后每天评估4-6次,注意与术前进行比较。

3.2 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呼吸道情况,重视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根据短血氧饱和度,确定给氧浓度、流量和时间,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必要时进行血

气分析,及时发现病人的缺氧情况,若患者术后血氧饱和度较前呼吸加深加快,立即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减少无效腔,示范正确的咳嗽方法,协助排痰,取侧卧位,使病人病情得到缓解。

3.3 疼痛护理:颈椎手术疼痛较一般手术更加剧烈,护士要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帮助患者寻找舒适,咳嗽时协助患者按压伤口,减轻伤口张力,减轻患者痛苦,如果患者无法忍受时,适当给予肌注止痛药。

3.4 伤口引流管观察:负压引流瓶妥善固定,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折叠、确保引流有效,严密观察负压引流的量的性质和量,每小时评估记录四肢运动、感觉1次,术后24小时内切口引流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量过多,色鲜红,应及时通知医生,一般在术后48-72小时引流液明显减少,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继续观察24小时。

3.5 泌尿系统的观察与护理:按保留导尿常规护理,导尿管口用新洁尔灭棉球擦试两次,每日更换尿袋,嘱患者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术后第2天夹闭尿管间断,加强膀胱功能训练。

3.6 并发症的护理

3.6.1 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加重多见于手术止血不彻底,血肿压迫引起或减压时操作的振动对脊髓的冲击和对基础疾病的影响,神经根的损伤,多见于器械的刺激,直接挫伤或对神经过度牵引引起[1],脊髓损伤表现为四肢肌力减退、大小便失禁,神经根损伤表现为单侧上肢肌力减退,屈肘无力,肱二头肌肌力Ⅲ-Ⅳ级,所以要及时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及大小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3.6.2 脑脊液漏由后纵韧带与硬膜囊粘连严重,手术分离或切除后纵韧带时损伤硬膜囊所致。表现为术后24小时内引流液为淡红色液体,引流量多,第2天颜色更淡,但量无明显减少。对头痛、呕吐患者,抬高床头30-45度,采取头低脚高位,并用消毒棉垫覆盖后沙袋加压,并及时报告医生,静脉输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创面敷料干燥。每日换药,同时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3.6.3 硬膜外血肿:颈椎前路手术后,由于血管结扎不牢固、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有的患者凝血功能不良,可导致切口出血而引起血肿,是颈椎前路手术较危急的并发症[2],处理不及时可造成患者窒息死亡。颈前路手术后48小时,尤其12小时内,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应密切注意颈部外形是否肿胀,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呼吸异常。并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敷料、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及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对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预防和减少切口出血,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在报告医生的同时,吸氧、心电监护、备好气管切开、吸引器等抢救物品,并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3.6.4 喉上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是因为在手术暴露过程中误夹、误切、牵拉过久所致,表现为术后出现一过性呛咳,不能进水。颈前路手术中,因切口疼痛、麻醉插管等因素,早期进食较为困难,一般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发现患者进食呛咳,应告知患者暂停进食,报告医生给予增加输液量。

3.6.5 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位于下颈椎气管、食管沟内,在手术暴露过程中,由于颈部粗短,暴露颈椎盘较困难,容易引起过度牵拉、误夹、误切而致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憋气。确定为喉返神经损伤者,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告知其一般为暂时性,同时指导发音训练,促进发音恢复。

3.6.6 椎间隙感染这是脊柱手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前30min静脉输注抗生素,术中各个环节都要做好消毒及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手术切口、创面敷料,并监测体温。

3.6.7 其他并发症:(1)肺部感染: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给予吸氧、雾化吸入、口腔清洁液或静脉滴注化痰药物,指导鼓励患者深呼吸,做有效咳嗽。对于呼吸麻痹患者,在患者吸气末用双手从胸廓两侧向内挤压并向上推,指导患者此时做咳嗽动作,以协助排痰,另外,鼓励患者做吹气球训练,增强肺功能。同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2)睡眠型窒息:这种并发症罕见,常于术后48小时内发生,表现为睡眠时出现呼吸障碍[3],甚至窒息,伴有紧急从睡眠中清醒,其原因是术中牵拉气管或刺激咽喉部出现水肿,上呼吸道阻力增加所致,另外与悬雍垂、扁桃体肥大引起上呼吸道阻塞或气道壁塌陷有关,此时虽有呼吸运动,但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停止。所以,术后48小时,尤其24小时内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呼吸变化,确保睡眠安全。

参考文献

篇2

现代的麻醉观点认为,麻醉不光是保持患者的持续无意识状态,还需要而进行期间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测。小儿患者因为在年龄、生理解剖情况情况等方面不同于成年人,如何使小儿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全麻手术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笔者对我院采用全麻麻醉的小儿手术治疗患者例,其中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有25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采用全麻麻醉的手术治疗患儿252例,其中男性患者144例,女性患者108例;年龄2d~11岁,平均4.4±1.6岁;其中新生儿患者3例,婴儿患者38例,幼儿患者31例,儿童患者180例;手术部位:腹部手术患儿共106例(42.06%),颅脑手术患儿共46例(18.25%),胸部手术患儿共20例(7.94%),其他部位手术患儿共80例(31.75%)。

1.2 护理

1.2.1 麻醉前护理 手术前1 d手术护士要对手术患儿进行访视,对手术患儿的心理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了解,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不同的心理状态作出相应的心理安慰[1],减少手术患儿对手术的的恐惧及陌生感。将手术间的温度调整到24-26℃,相对温度调节到60%左右,并准备好术中所需要的各种液体、器械、急救药品、吸引器等,并将手术室内的各种环境、设备及相应准备介绍给手术患儿的父母,同时暗示手术的主刀医生及同台的麻醉医师具有高超的医术,增强患儿父母对手术的信任感,可以帮助父母解除各种疑虑,密切的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小儿手术患者特别是婴幼儿手术患者最大的手术心理伤害是手术中需要与母亲分离,因此,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题,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即婴幼儿与母亲的分离时间,是小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心理保护的基本原则。为了有效的缩短母亲与手术患儿的分离时间,避免患儿因为剧烈的哭闹而造成缺氧、嘴唇发绀及胃肠胀气等症状,手术日当天让家长陪伴手术患儿至手术室正门口,手术室护士接患儿并在手术室门口协助麻醉医师对患儿先进行全身的基础麻醉,待患儿在母亲身边熟睡后,再将其接入手术室[2]。

1.2.2 术中护理

1.2.2.1 严格核查制度 手术患儿进入手术室时,接患儿护理要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手术的名称及部位、术前用药情况、检验结果等资料,要特别注意询问患儿的禁食水的时间。

1.2.2.2 静脉通路的护理 患儿建立静脉通路后,根据手术的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静脉对患儿进行穿刺,于穿刺处留置静脉输液针。对较胖并且皮下脂肪较厚的婴幼儿,进行正常静脉穿刺比较困难,如有必要可以选择颈外静脉进行静脉穿刺,可静脉通路上接接T型延长管,以利于患儿的静脉输注给药。对输液量及滴速进行控制,新生儿应该采用微量泵输液。一般患儿按10mL/(kg・h)的速度进行补充,术中密切注意患儿的出血情况、血压及尿量等指标,随时对患儿的输液量进行调整,避免由于输液不足或输液过多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配制静脉输注药物时剂量一定要精确[3]。

1.2.2.3 气管插管的护理 术前禁食6-12h,婴幼儿喂奶停止4h,术前2 h所有患儿禁止喂水。常规准备好负压吸引器并进行调试,确保吸引工作正常,使其吸引压力保持在10 kPa左右,连接好吸痰管后放置于手术床右侧进行备用,术中随时对口鼻腔以及咽喉部的各种分泌物进行清除。小儿全麻时正确的平卧手术:肩下采用泡沫垫垫高,头后仰并且偏向一侧。如果患儿呼吸不畅,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以帮助患儿呼吸。

1.2.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等到患儿的呼吸、循环处于稳定状态后,将患儿送至麻醉恢复室进行恢复,转移途中注意患儿的身体保暖,备好氧气袋,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观察手术患儿的呼吸及面色,以保证患儿的安全。做好与恢复室护士的交接班工作[4]。

2 结果

所有患儿在围手术期均给予精心的护理,无因护理事件造成的患儿影响,术前及术后患儿均未出现不安、恐惧、哭闹等表现,手术均顺利完成。

3 讨论

患儿极宜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当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周围出现陌生的人员,均会感觉到不安及恐惧感,造成患儿出现不安、哭闹等表现。护理人员术前及术后应该给予患儿十分热情的体贴与关怀,并鼓励患者,让患儿的精神放松,并与患儿的家长沟通,一同帮助患儿放松心情,提高患儿的医嘱遵从性。

综上所述,对围手术期小儿全麻患者进行精心的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缩短手术的时间,是手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篇3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1]。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目前的死亡率一般为5%~10%,有绞窄性肠梗阻者为10%~20%。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为死亡原因[2]。治疗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是手术期间如护理不当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我院自2013年1月~11月以来收治的30例肠梗阻患者,通过加强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肠梗阻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2~80岁,平均年龄45.7岁,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CT、彩超等检查,结合肠梗阻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确诊为肠梗阻。其中行肠粘连松解术13例、回肠部分切除术5例、回肠横结肠吻合术5例、小肠切除术5例、结肠造瘘术2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没有其它严重遗传病史。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护理评估 术前详细的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有无感染、饮食不当、过劳等诱因,既往有无手术外伤史及其他肠性病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定时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情况。针对不同的症状予以适当处理,在患者呕吐时,嘱咐患者坐起或头侧向一边,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给予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观察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和量。使患者采取低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腹部张力,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

2.1.2心理护理 由于肠梗阻患者发病急,常表现为你剧烈疼痛,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尤其是得知要进行手术治疗时,使得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加重,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耐心的向患者说明手术的过程和麻醉方式,及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尽量打消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3]。

2.1.3禁食、水与胃肠减压 及时抽出胃内容物,使胃处于排空状态,有效地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胃胀防止呕吐。保持胃管畅通及有效负压90mmHg。注意做好鼻腔及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2.1.4营养支持 肠梗阻患者由于反复呕吐导致不能进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和完全肠梗阻患者更为严重,要及时给与静脉输液,补充液体量和营养成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病情 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进行护理,未清醒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麻醉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者取半卧位,半卧位可使膈肌下降,利于腹腔引流。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变换可促进肠蠕动[4]。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血压及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了解术中病情及用药情况,注意观察胃肠减压的量、颜色、性质和伤口有无渗出,接通各种引流管,严密观察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2.2术后营养支持及饮食护理 肠梗阻术后患者由于长时间不能进食,要及时给予短期肠外营养,根据检测的血生化指标,调整水、电解质的补充,防止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通过静脉营养支持可以补充因长时间禁食消耗的蛋白质,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待排气后拔出胃管,先口服温开水,无腹痛腹胀时可进流食,3~4d时换成半流食,10d后可进软食,饮食由全流、半流、软食逐渐过渡[5]。

2.2.3术后早期活动 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若患者病情平稳,术后24h即可在床上活动肢体,争取尽快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减少早期活动可减轻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

2.2.4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前要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术后恢复期的一些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腹部受凉,避免饭后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停止等不适时,及时来院就诊[6]。

3结论

通过加强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可提早进食,可减少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几率,也可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几率,改善消化道黏膜的功能,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3:246.

[2]李公艳.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52例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08(11):245.

[3]郑玉贤.肠梗阻手术后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06):12-13.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6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要求普遍提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与日俱增,急症的手术越来越多。如何提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水平,降低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因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故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感到紧张,甚至恐惧,严重影响饮食和休息。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无论大小,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是较强的精神刺激,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在其心理、生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即将手术的短时间内,这种心理恐惧将达到极致[1]。同时,加上手术室的陌生

1.2 术前指导做好全麻常规准备 如为全麻患者通知患者术前禁烟酒、禁食、禁水;术前1d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2]若行组织瓣修复手术,则同时做好手术区和供区的皮肤准备,皮肤应无感染病灶,遵医嘱术前给药。

1.3 接入手术室前护理 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胃肠道准备:①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肠道手术前3天起进少渣饮食,术前1天改流食。②灌肠:除急诊手术病人严禁灌肠外,普通病人于术前晚常规用0.1%-0.2%肥皂水灌肠一次或使用开塞露,肠道手术时需清洁肠腔。③放置胃管或肠管,一般在术日晨放置。④排便练习。增加机体抵抗力,加强营养,促进休息和睡眠。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按全麻常规护理,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斜坡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分泌物引流,降低颅内压,减轻头部充血及局部水肿;持续低流量吸氧,常规超声雾化吸入;保持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4]。

2.2 病情观察 术后72h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体征,重点是瞳孔变化、眼球运动、角膜反射及肢体活动状况[5]。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及颅内出血症状,如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瞳孔的改变,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同时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呼吸、脉搏、颅内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术后联合使用抗生素、止血药、脱水剂。应用止血药时,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脱水剂时,密切观察水、电解质情况,适当补充钾、钠。

2.3 观察切口情况 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在手术后3-4天内最明显,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及切口局部变化。术后初期病人低于38℃的发热,较为常见,这是由于破坏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局部渗液、渗血吸收后出现的反应,称为外科热或吸收热,不需处理。若术后3-4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出现的发热,应及时检查切口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和硬结或波动感。切口裂开发生于手术后6-9天,腹部切口裂开较常见,多发生于体质差、营养不良或是过度肥胖。切口感染、切口缝合不佳也是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切口并发症的预防:①严格无菌操作。②增加病人的抵御能力。③避免和及时处理术后腹胀、呕吐等导致腹内压增高因素。④肥胖病人可用张力缝线或延长拆线时间,拆线后继续腹带加压包扎伤口。⑤观察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及伤口局部变化,化脓的切口需及早间隔拆除部分缝线,引流脓液,防止切口裂开[6]。

3 出院指导

3.1 注意休息,不做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3.2 保暖,勿受凉,间歇性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3.3 按时服用出院药物。

3.4 定期复查,出院后与患者保持联系,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3.5 摄入富有营养的食物,戒烟忌酒,以减少疾病的诱发因素,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放松。

4 小 结

术前有效地沟通是让患者主动配合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及功能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而手术的成功与术前完善准备训练。术后早期有效、科学的功能锻炼,把握锻炼的时机、强度、幅度、循序渐进及个体化指导锻炼的原则,以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指导及跟踪随访,及时指导调整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通过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熟练的操作技术、热情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可亲、可信,感到医院安全,有效的消除了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及悲观失望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尽早恢复到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董慰慈,张桢光.护理学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3.

[2] 颜霞.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社,2008,33(6):366.

[3] 包家明,霍杰.整体护理临床问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9.

篇5

肛瘘是一种常见直肠疾病,是指肛管直肠与正常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其发病率约占全部直肠疾病的25%。其高发年龄为20-40岁,男性高于女性.

1临床资料 2011-2012年,科室收治肛瘘病人共108例,其中男88例,女20例。其中低位瘘40例,高位瘘6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2天,无护理并发症。

1.1术前护理

1.1.1 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病人容易产生对手术焦虑、恐惧紧张的情绪,尤其担心能否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及结构,害怕产生不良后果焦虑、恐惧。首先我们要安慰病人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正确恰当的解释,然后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治愈患者的成功经验.

1.1.2 饮食准备: 术前忌暴饮、暴食,忌辛辣、油腻饮食,宜进清淡易消化的低脂肪、高蛋白饮食。术前1 d给予流质饮食,术前4~6 h 禁食水.

1.1.3 病情观察 适当休息,防止受压或磨擦。保持大便通畅 如有发热、红肿、疼痛等状况,是急性炎症期,应用抗生素,保持部清洁,用1:5000高锰酸钾温溶液坐浴.

1.1.4 皮肤准备: 皮肤的清洁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区备皮为术前准备的传统方法之一,即在术前1 d 剃除术区周围的毛发,然后用肥皂洗澡。现主张尽量缩短备皮与手术间隔时间,必要时可在术前数小时备皮。

2 术后护理

2.1 疼痛的护理 肛瘘手术后病人会感到疼痛剧烈,西药镇痛剂容易上瘾,因此,我们在安慰病人,认真听取病人痛苦倾述的同时,选用针灸.耳针等方法,根据疼痛的性质.程度给予及时处理,指导病人掌握放松技术以减轻疼痛,临床效果非常有效.

2.2 敷料更换 术后第一天开始换药,每天进行中药薰洗坐浴,尤其是便后薰洗坐浴不可忽视.保证伤口清洁,加速伤口的愈合.

2.3 饮食护理 术后2~3d内进半流质少渣饮食。宜清谈,忌食辛辣温燥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饮食宜清谈,忌食辛辣温燥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如香蕉、梨、蜂蜜、菠菜、土豆以润肠通便.

2.4 防止出血 嘱病人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正常形态,以免加重或诱发出血.病人术后伤口渗血突然增加,应及时报告主管大夫,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5护理知识辅导 告诉病人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的重要性,知道凡使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可诱发加重直肠肛管疾病,如职业性的长久站立,习惯性便秘,慢性咳嗽等。提供正确的饮食指导:多食粗纤维,摄入足够水份,可促进大便排泄,预防便秘。介绍保持肛周卫生的知识,使用柔软、白色、无香味的卫生纸,以及避免使用肥皂用力以免刺激,引起瘙痒、出血.

2.6 做好出院指导,定期健康检查 告知患者久坐、久站的人,局部血液循环易发生障碍,降低了局部的抗病能力。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保持清洁,部皮肤有粗大的汗腺及皮脂腺,经常分泌汗液和皮脂,所以要经常清洗。防止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3 体会

篇6

1 术前认真做好健康教育

选择剖宫产的产妇,由于对手术的不了解,对术后疼痛的害怕以及胎儿安危的担心,往往表现出恐惧、焦虑和紧张。因此,术前护理人员应全面仔细地了解孕妇的病情、家庭情况、个人信仰、对手术的要求等,有针对性的向孕妇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简要介绍手术室环境,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术后恢复过程的信息,告知剖宫产的安全性,使孕妇大致了解手术的目的、意义、过程和预后、麻醉方式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说明手术全程都有医护人员的陪伴和监护,帮助其消除不确定性,赢得孕妇的信任,从而消除孕妇不必要的猜疑、忧虑和恐惧。与产妇交流时,做到专心,回答询问时认真耐心,加强对产妇的鼓励,努力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

2 术后做好常规护理

产妇术后,护士应为她们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舒适的,尽量减少探视,避免不良刺激。同时做好以下常规护理工作。

补液:由于产妇在围产期内消耗大,进食少,血液浓缩,呈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肺栓塞,因此术后三天内要遵医嘱坚持足量补液,纠正脱水状态。输液中葡萄糖、抗生素,可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注意阴道出血:剖宫产者子宫出血较多,应勤查看阴道出血量,如量过大要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止血措施。

保护伤口:嘱咐产妇在咳嗽、呕吐时应压好伤口两侧皮肤,防止缝线断裂。

及时排尿:导尿管拔出后3-4小时应及时排尿,卧床解不出者应去厕所。再不行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及早活动:术后及早锻炼是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肠粘连及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麻醉作用消失后,可做些上下肢肌肉收放、提肛等动作练习,术后第二天可在医生指导下下床活动。

3 术后止痛

由于疼痛耐受性的差异,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疼痛感觉各不相同。对于轻度疼痛可嘱其采用意象、音乐、松弛及分散注意力等辅助疗法。宫缩过强时可给予口服止痛药,亦可采用下腹抚触、按摩和热敷。嘱其咳嗽和翻身时用手扶或按压切口两旁,减少牵拉痛。现在大多数都采用留置硬膜外导管接病人自控镇痛泵的方法镇痛。自控镇痛泵变疼痛时给药为疼痛前给药,起到了超前镇痛的作用,使产妇的疼痛感觉和应激反应降低,而且还可减少阿片类和局麻药的用量以及由此产生的副反应。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性,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进一步提高痛阈。

4 术后心理护理及泌乳护理

篇7

在成人泌尿系肿瘤中,肾肿瘤的发生率次于膀胱肿瘤,但本身为非常见病,常见类型为肾癌和肾盂肿瘤。肾肿瘤的病因迄今尚不清楚,部分肾癌患者有家族史。肾肿瘤的治疗原则 是手术切除。手术包括单纯性肾癌切除术和根治性切除术,可提高生存率。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尊重病人,富于高度同情心,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对需要作尿流改道手术的病人,应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自我管理尿液的方法,利用已做过同类手术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教育,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稳定的情绪。

2.准确记录患者的营养摄入量和出入液量,尽可能缓解进食困难,按医嘱给予支持治疗,如静脉补充液体、血浆、全血和白蛋白等。每周测量体重1次,监测血清白蛋白、血常规,以了解患者营养失调的纠正情况。

3.严密观察并记录尿量、血尿出现的先后、排尿异常的程度,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做好各种检查的准备工作,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人的合作;血尿严重时应卧床休息,每日测量脉搏和血压。

4.疼痛轻时指导并帮助病人转移注意力和实施松弛疗法,必要时口服镇痛药。可先服用吲哚美辛;剧烈疼痛可应用哌替啶、吗啡等。掌握疼痛的规律,晚7时左右给药,用药后安排病人休息和睡眠,并注意观察、预防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术中处理和护理要点

1.麻醉处理要点多采用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肾切术中硬膜外间隙阻滞的范围应在T6-L2,上界最好在T4;为减轻牵拉肾脏及肾蒂的反应,需提前使用镇痛、镇静药。膀胱手术硬膜外间隙穿刺选在L 1-2;阻滞范围最好在T10-S1;结肠代膀胱手术,硬膜外间隙穿刺选在T12-L1;向头侧置管,阻滞范围最好在T10-S4,用药量要足。

2.要舒适,肾癌切除手术时,术前应查对手术部位,注意防止搞错左、右侧;手术床升高桥架要对准腰部,使腰部暴露好,腰部、四肢要垫好,防止压伤;缝合切口前,将手术床架摇平,以减少伤口张力,以利于缝合。

膀胱切除手术中采取仰卧位;膀胱肿瘤电烙术采取膀胱截石位。

3.保证输血、输液道通畅,随时观察血压变化,根据病情调整输血输液的速度。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

4.肾癌切除术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1)切除肾脏前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

(2)术中有发生肾癌癌栓脱落造成肺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应提高警惕;探查巨大肾肿瘤可导致持续性低血压,故术中应做好各项急救复苏的准备;对于估计有下腔静脉损伤可能的患者,应采用上肢血管进行输液。如果发生意外性下腔静脉损伤时只有下肢静脉开放者,应迅速更换为由上肢输液,否则经下肢输入的血液不能及时供应上半身重要器官的灌注。

(3)肾切除术中,手术困难时遭遇脆肌破裂可导致气胸,如果术中或术后病人出现持续增加的呼吸紧迫感,应检查是否有张力性人工气胸的存在;术中注意保持循环和呼吸功能平稳;严密观察癌栓脱落所致的肺梗死并发症;注意变动所致的性低血压及心跳骤停的发生。

5.膀胱肿瘤切除术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1)膀胱肿中瘤患者施行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术是泌尿外科手术中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和出血多的手术,如果术中管理不当,手术后期有可能发生创伤性出血性休克。为防止术中休克,应有大量输血的准备,输血量一般应多于出血量,同时还要输用适量的平衡液,以补充细胞外液,纠正酸中毒;适当补充钙剂,以防止大量输血并发症。

(2)术中严密观察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保持循环系统稳定。

(3)突然变动可导致性低血压和心跳骤停,需注意预防。

(4)严密观察病人呼吸道通畅的程度以及和呼吸的幅度和频率,避免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

6.监测项目常用的监测项目有:①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PETCO2,ECG,必要时监测CVP、CO和PCWP;②失血量、尿量、体温。

7.缝合前清点手术器械和敷料必须准确无误,始能缝合伤口。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51-01

选取我院眼科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实施全麻手术患者32例进行临床研究,探讨眼科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正确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眼科全麻手术患者32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13例,患者年龄在19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6±1.24岁,疾病种类:白内障患者为19例、青光眼患者为7例、眼部肿瘤患者为1例、泪囊炎患者为1例、眼球摘除患者为1例、斜视患者为3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32例耳鼻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6例。研究组与对照组耳鼻喉患者在性别、年龄、例数、疾病种类、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眼科手术全麻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临床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呼吸道、吸氧、并发症、饮食)等;研究组眼科全麻手术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护患纠纷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1]。

1.2.2 评价标准 ①抑郁自评量表,即SDS。此评量表主要用于评量患者对于焦虑的主观感受,分数越低则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②焦虑自评量表,即SAS。此评量表主要用以衡量患者的抑郁状态程度以及在治疗中的变化情况,分数越高则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 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 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眼科全麻手术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围术期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抑郁及焦虑情况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分析,见表1。

3 讨 论

3.1 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 ①术前给予各项常规准备工作,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手术相关临床检查,排除患者具有手术禁忌症,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实施手术,术前应禁水四小时、禁食六小时,常规备皮保暖,对眼部进行消毒,必要时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生活能力锻炼,如使用大小便器等;②术后将患者去枕平卧,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异物,以免呼吸道堵塞发生窒息等严重后果;③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④术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方可适当进食,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富含营养物质及维生素,适当给予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⑤若患者术后出现疼痛不耐受可适当给予止痛剂;⑥观察手术切口是否出现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辅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⑦术后严禁触碰患眼,若自觉眼部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2]。

3.2 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 ①术前针对患者对手术内容不了解以及担心异常反应及手术效果等心理特点,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如讲解手术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告知将采取的应对措施,讲解成功治疗案例,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患者自信心;②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使患者得到充足休息,定期对病房进行地面及空气消毒,避免发生各类感染,保持病房温度与湿度适宜;③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用眼卫生的重要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生活及个人卫生习惯,降低眼部疾病发生率;④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使眼部疲劳出现病症,保持充分的睡眠[3]。

综上所述,眼科全麻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9

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各类颈椎手术的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对50例行颈椎手术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在51~79岁,平均年龄(56.5±7.8)岁,颈椎病53例、创伤后颈椎骨折40例、颈椎结核7例。损伤节段C4~6,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肩痛、手部活动受限、下肢行走不稳,部分患者有大小便有不同程度失禁。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节段、临床表现等方面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创造舒适的病区环境

温馨、舒适的环境是体现人性的关怀的反应,病区要舒适、整洁、干净、温馨、空气通畅,给不允许有喧闹声。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为50%~60%。主动与患者交流,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紧张情绪,说话语气和蔼,关爱。

1.2.2术前锻炼

注意保护颈部,防止发生继发性损伤的同时,制定护理计划,指导患者仰卧,头向后过伸,肩部垫枕头,充分暴露颈部得到锻炼[1],以及气管食管牵拉训练、指导呼吸功能锻炼、手势语言训练、生活习惯训练、练习床上排大便、小便等。

1.2.3术前准备与访视

术前1周吸烟者指导戒烟,适当加强营养以增强抵抗力,也可满足患者的舒适感。术前1d由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加强护患交流,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动诉说,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已行颈椎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期间无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让患者获得对手术的安全感。术前常规备皮、抗生素抗感染等。

1.2.4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持续的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引管、开口器和舌钳、气管切开包,及时吸痰[2],吸痰动作要轻柔。常规雾化吸入,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呼吸困难的发生。记录下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包括肢体的温度、颜色,足趾的活动、感觉,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防止压疮的产生。

1.2.5康复训练

术后第3~7可帮助患者先床上坐起、床边站立、再协助患者离床活动、自己行走。鼓励患者生活自理,进行上、下肢各关节的屈伸等肌肉收缩锻炼、拇指对指训练、伸指训练、手指夹纸训练和捏橡皮球或拧毛衣训练等[3]。

1.3临床功能评价

⑴优: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上、下肢运动功能正常,生活能够自理。⑵良:自我感觉易疲劳,四肢运动功能有改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⑶差:步态不稳,常需卧床。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结果以(±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优30例,良16例,差4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优21例,良19例,差10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功能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电脑的普及,颈椎病的患者日益增多,且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手术是治疗颈椎病变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对患者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创伤,在对患者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同时,可能还会产生各种术后并发症而减低疗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医院完善的软件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顺利的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重建健康。本研究对50例颈椎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创造温馨舒适的病区环境、积极的进行术前锻炼、术前准备和访视,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锻炼,整个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的体现,关注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临床功能、术后的JOA评分、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篇10

1 临床资料

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39~65岁,平均49岁;病程6个月~8年; 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 本组28例通过尽早手术及围手术期护理,全部病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紧张焦虑,害怕手术失败,心理负担大。因此,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介绍手术过程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及手术成功的病例,安慰、关心、鼓励患者,解除其心理压力,增强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气管推移训练 术前要对患者施行系统而正确的气管推移训练,以增加患者对术中气管牵拉的耐受性。

2.1.3 其他训练 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以免因术后不习惯平卧的而发生尿潴留及排便困难;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以增加肺通气量,利于术后痰液排出。

2.2 术后护理

2.2.1 常规护理 患者去枕平卧,必要时颈下垫5 cm厚的薄枕,颈两旁用沙袋固定。翻身时注意保持颈椎中立位,勿扭曲。饮食:进冷流质饮食以减轻咽部水肿与充血。皮肤护理:术后协助患者抬臀,按摩骨突部位防止压疮发生。高位截瘫者骨突下垫软枕,增加翻身、按摩次数。每班做好床头交接班,及时登记翻身卡,本组无1例压疮发生。呼吸道的护理:术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常规给予雾化吸入,2次/d,连用3 d。

2.2.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是前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患者术后声音低沉、进食呛咳应注意是否为喉上神经损伤,禁用流食,给予固体食物,并补液,及时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下颈椎手术易损伤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表现为声音嘶哑、憋气,应鼓励患者进行发音训练。

2.2.3 功能锻炼 术后第1天即可指导患者做四肢肌肉的舒缩运动,做上下肢伸屈,抬高臀部等动作。第2天起每天坚持全身功能锻炼,早晚各1次。

2.2.4 康复指导 术后第2天协助患者练习四肢屈伸运动,3 d后嘱患者自主活动四肢,2~3周后可在颈围保护下起床活动。

3 讨论

篇11

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鼻科疾病的一种方法, 具有手术创伤小、创伤轻, 痛苦少, 恢复快, 安全可靠等优点。现在这项技术己被大量应用在了鼻、鼻窦、鼻良性肿瘤、鼻外伤及颅底外科、鼻眼相关外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1], 采用规范的手术方式及整体护理的方法, 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与康复指导会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疾病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综述。

1 入院宣教

患者进入医院对环境和疾病都很陌生, 接诊护士应热情接待, 通过系统的规范的入院介绍有利于患者进入角色, 增强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入院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生理、心理问题, 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同时发放鼻腔护理手册阅读并让患者了解手术之前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术后康复应该注意的问题[2]。为每位患者制定检查日程, 检查前充分告知注意事项并协助他们开展各项辅助检查。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 对于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 遵医嘱定时指导患者用药, 术前控制血糖

2 术前宣教

2. 1 术前1d 备皮, 修剪鼻毛, 洗澡, 男性剃须洁面, 告知患者计划的手术时间和术前麻醉访查的重要性、相关麻醉方法和手术注意事项, 了解患者术前心理不良情绪, 缓解和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告知患者术中用药的目的[5]。术前晚含漱口液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6]。术前晚保持充足的睡眠, 手术前8 h禁食。另外, 手术前教会患者用正确的方式滴鼻、冲洗鼻腔和避免打嗝的方法。此外还要多练习用口呼吸, 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手术后的各种生理不适。

2. 2 术晨 含漱口液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假牙及其他装饰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术前常规监测生命体征, 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测血糖, 并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高血压患者术晨常规服用降压药。

3 术后护理

3. 1 术后 ①局部麻醉术后采取半卧位。 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 给患者吸氧可以避免手术后的不良反应, 予心电监护, 观察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全麻患者意识清醒且血压平稳2 h后可取半卧位, 头部抬高15~30°以利于头面部淋巴回流减少颜面部肿胀。鼻部术后取半卧位有利于鼻腔分泌物引流, 有利于呼吸, 减轻头痛及鼻痛的症状, 术后6 h鼓励患者适当床旁活动。

3. 2 术后血压的监测和护理 血压的检测是评估患者术后血容量是否充足的指标, 患者手术后采取心电监护仪来连续检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波动情况, 若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在整个过程中, 如果发现有高血压的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及时采取药物治疗。引起患者术后血压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疼痛:术后麻醉剂效果消退, 持续鼻腔填塞引起面部胀痛, 可导致心律加快血压升高。②缺氧:患者术后只能经口呼吸, 不同于平时的生理状态, 同时由于鼻肺反射引起小气管收缩, 因此肺里的交换气体变少, 加上麻醉剂药物的后期影响, 这些原因都可以引起缺氧反应, 从而引起血压的反射性升高。③血管收缩剂的使用:手术过程中常使用血管收缩剂以减少术中出血, 这也会造成血压升高 。

3. 3 术后饮食指导 术后应清淡饮食, 加强营养, 增强机体抵抗力。禁忌过热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进食前后用漱口液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 增进食欲并预防感染。

3. 4 术后疼痛护理及口腔、鼻部护理 ①术后立即给予鼻部冷敷, 可用冷毛巾湿敷, 每20~30 min后休息0.5 h, 或用降温贴贴敷鼻部及前额皮肤, 每8 h更换一次。局部冷敷可缓解鼻腔填塞患者前额及鼻部皮肤肿胀, 减轻痛苦[7]。②术后常规予石蜡油滴鼻剂滴双鼻腔, 5次/d, 每侧2~3滴。③术后由于鼻腔填塞, 需张口呼吸, 可在患者口部盖一湿纱布, 以减轻患者因鼻腔填塞后经口呼吸引起的干燥。叮嘱患者多喝水, 用来湿润口咽部, 补充水分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和患者的不适感[8]。④针对唇裂的情况可酌情使用润唇膏。

3. 5 术后心理护理 ①责任护士加强病房巡视, 多关心、安慰、鼓励患者。②告诉患者术后鼻腔填塞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鼻部胀痛, 额痛, 流泪, 头痛等症状;告知患者避免剧烈咳嗽及打喷嚏, 可以张口深呼吸或用舌尖顶上颚, 避免引起鼻腔活动性出血[9]。③心理疏导患者。

3. 6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国内外文献中各家报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较大, 国外为0~24.4%[10], 国内在0~16.7% 之间[11], 按照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可分为 :严重并发症如失明、眼球后血肿 、眶内炎性肿块、脑脊液鼻漏、鼻泪管损伤、鼻中隔穿孔和大出血(>1000 m1);轻微并发症如眶周瘀斑和气肿、鼻腔粘连等[12]。按照并发症发生的部位性质可分为 :眶内及附近结构的并发症;颅底和颅内的并发症 ;出血性并发症。按照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多少主要有:鼻泪管损伤、须进行输血的出血、纸样板损伤造成的眶内血肿或感染、内直肌损伤 、脑脊液鼻漏、视力损伤、脑膜炎或颅内感染、额叶脑组织损伤、颅内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颈内动脉或海绵窦破裂出血等[13]。

3. 6. 1 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鼻部有无出血情况, 包括前鼻孔堵塞处及口腔内有无新鲜血液吐出。幼儿反复有吞咽反射时应当加强观察。由于手术和鼻腔堵塞刺激, 鼻黏膜有些分泌物夹杂少量血水流出, 属正常情况。嘱患者尽量将口中的血液吐出, 以便观察出血情况。嘱尽量避免打喷嚏, 以免鼻内纱条松动或脱出, 造成出血。手术后出血反复堵塞会加重鼻部黏膜损伤造成后期恢复时间延长。防止术后出血常用的方式有:①药物止血;②对头部进行冷敷;③采用纱条和止血海棉填塞防止出血;④避免用力, 如咳嗽、晃头、打喷嚏等都应避免用力;⑤如出现便秘报告医生及时用药物或食用香焦等水果, 使排便畅通。

3. 6. 2 眶眼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眼眶、颅脑和鼻腔鼻窦相邻 , 一旦损伤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 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眶周有无淤血、肿胀 , 有无复视 视力障碍或眼球突出;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 、恶心呕吐, 有无清水样分泌物自鼻腔内流出。上述情况一经发现要及时通知医生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眼球突出, 活动受限、视力障碍、眶周结膜充血等症状, 应立即取出鼻腔堵塞物, 并请医生处理。

4 出院指导

嘱勿用力擤鼻, 避免鼻部碰撞。注意劳逸结合, 预防感冒,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按时使用滴鼻液滴鼻。术后1个月内不做剧烈运动, 以免诱发术后出血。气候干燥季节或在粉尘及其它有害气体环境工作时, 应戴口罩并保持鼻腔湿润。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出院后的随访治疗十分重要。出院前责任护士应该指导家属和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鼻腔冲洗器, 包括冲洗时的头位、冲洗瓶悬挂高度、冲洗液的配制、冲洗液的温度以及如何观察冲洗物的性状, 避免冲洗不当达不到治疗效果或引起中耳炎等并发症。指导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每1~2周复诊一次。半年后每1~2月复诊一次。详细讲解继续换药的重要性, 督促按时回院进行鼻腔换药。

参考文献

[1] 李秀梅.鼻内窥镜手术的进展.安徽医药, 2010,14(3):355-357.

[2] 孙莉.鼻内镜鼻腔鼻窦功能性手术19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4):432-433.

[3] 郑玉珍,张彦.围术期血糖控制最新进展. 医学综述, 2010, 16 (9):1391-1394.

[4] 唐旭霞,徐翔.慢性鼻窦炎并发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医药导报, 2010,29(6):737-738.

[5] 洪伟兰,蔡玉珍,黄月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14):127-128.

[6] 黎英.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求医问药, 2012, 10(8):399-400.

[7] 龙江珍.两种冷敷方法对鼻出血行鼻腔填塞后鼻部及前额肿胀的效果比较.内科, 2012(3):285-286.

[8] 肖似男,沈丽莉.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部疾病的护理.当代护士, 2011(7):83-84.

[9] 黄静如.护理干预对减轻鼻部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3(2):89-90.

[10] Stankiewicz JA. Complicationin endoscopic intranasal ethmoidectomy: an update. Laryngoscope, 1989, 99(7):686-690.

篇12

        (一)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常识。

        预期目标

        1.近期目标  能正确理解有关疾病的信息,主动配合术前准备。

        2.远期目标  情绪乐观,主动配合进行术前及术后康复计划。

        护理措施  

        1.帮助病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饮食、排泄、安全等。

        2.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有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基本常识,指出他们的责任。

        3.制订个体教育计划,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给予有关疾病的正确的信息。

        重点评价  

        1.能否正确理解有关疾病的信息,对治疗是否有信心。

        2.能否主动配合手术前后的护理活动。

        (二)焦虑

        与害怕手术疼痛、致残或死亡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

        1.近期目标  正确理解手术过程,心理压力有所减轻,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2.远期目标  情绪稳定,安全度过手术治疗期。

        护理措施  

        1.关心和同情病人,多与病人交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种,深入浅出地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鼓励病人表达情感。

        2.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治愈情况,同时还可邀请已手术的病人介绍配合治疗的经验,从而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疾病。

        3.介绍麻醉与手术的关系和术后的疼痛规律,以及术后疼痛的临时措施。

        4.根据疾病的特点,讲述手术治疗的可能结果,支持病人明确自己的主要反应方式和正确态度。

        5.帮助病人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应付恐惧,如学习运用松弛法、转移注意力法或音乐疗法等。

        6.必要时,适当使用镇静剂,以稳定情绪,保证夜间睡眠。

        7.对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重点评价  

        1.是否正确理解了手术信息并接受手术。

        2.睡眠状态是否良好。

        (三)潜在的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要使机体组织从损伤中恢复、愈合需要足够的营养,营养状况与手术耐受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机体营养成分的缺乏可降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给手术造成困难,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延迟术后愈合,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危及生命。

        糖类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热量,如缺乏可使机体能量代谢障碍,代偿能力和应激性下降。 

        血清蛋白偏低时常可由于血容量减少,使病人对损伤、手术、失血的代偿功能差,容易发生循环血量降低和休克;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出现细胞间质水肿,妨碍伤口和吻合口愈合,还可影响肠蠕动,术后容易发生腹胀;低血清蛋白和营养不良的病人抗感染能力和免疫力减退,肝功能也可因蛋白质缺乏受到影响。

        维生素是机体代谢过程中重要的酶,如维生素c缺乏会影响胶原纤维的形成,便血管脆性增加;b族维生素缺乏会影响神经组织的生长和恢复。

        营养与病人的康复密切相关,术前护士通过病人生活习惯、疾病情况、身体状况,判断病人的营养状况,对于营养缺乏者,应通过调节烹调方法、改善饮食结构,鼓励进食;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采用管饲喂食或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方法,提供给病人充足的营养。

       (四)有呼吸道低效的危险

        呼吸道低效与吸烟、呼吸道感染、缺乏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方法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

        1.近期目标  术前呼吸道健康。

        2.远期目标  术后无呼吸道感染。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讲解呼吸道健康在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和烟内有毒物质对呼吸道导致的危害。健康的呼吸道在病人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保证病人机体氧的供应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接受吸入麻醉的病人更为关键。香烟中的尼古丁、烟碱等有害成分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增加,还会破坏呼吸道黏膜及纤毛组织,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因此,有吸烟史病人应在术前1~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呼吸道刺激和分泌物。

        2.训练病人做深呼吸运动和有效咳嗽咳痰。

        3.对痰液黏稠病人应给予蒸汽吸入,每日3次,每次20 min,接着要病人做有效咳嗽排痰。亦可在手术前3~5 d给抗生素雾化吸入,每日2次,必要时做引流,以利脓性分泌物排出。

        4.对慢性咳嗽病人及时给祛痰镇咳药,对常发哮喘的病人,手术前1 d口服地塞米松 0.75 mg每日3次,可以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

        5.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6.急性呼吸道感染者,积极采取抗感染治疗,除急症外,必须治愈1周后方可手术治疗。

        重点评价  

        1.呼吸节律、频率是否正常。

        2.双侧呼吸音是否异常。

        3.有否咳嗽咳痰。

        (五)有切口污染的危险

        污染与皮肤准备、肠道准备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

        1.近期目标  切口无污染。

        2.远期目标  切口一期愈合。

        护理措施  

        1.皮肤准备  皮肤准备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包括剃除毛发、清洁皮肤。若切口周围毛发不影响手术操作,可不必剃除,以减少因剃毛造成的表皮损伤;若毛发影响手术操作,则应全部剃除。

        2.胃肠道准备  术前胃肠道准备的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和误吸;预防手术时污染,降低感染;减少术后腹胀及胃肠道并发症。

        重点评价  

        1.备皮区是否有感染、破损、皮疹等污染因素。

        2.肠道准备是否达到手术要求。

参 考 文 献

[1]张石红,戴红霞,毛晓萍,常后婵,李柳英.围术期患者舒适护理的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5年08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