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2: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二年级下册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1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剪纸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剪纸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怎样剪出来才能像

五、教学准备:软纸,简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1 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 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a 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 b 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2 学习实践剪纸方法 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 手剪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 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

3 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 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 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

1 介绍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 纸方法)。 比较各自的作品: 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 的见解。

2 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 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 这时, 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 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 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的目的。

篇2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好汉语拼音中的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做到能正确进行拼读。

三、复习重点、难点:

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表

四、复习课时:

二课时。

五、复习活动设计:

(一)复习声母表:

1、说说声母表中有哪些声母?

23个: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y、w。

2、区别形近声母:

b——d,p——q,l——n,f——t,z——zh,c——ch,sh——sh。

3、默写声母表。

(二)复习韵母表:

1、说说韵母表中有哪些韵母?

24个:ɑo、ei、üi、ɑi、ei、ui、ɑo、ou、iu、ie、üe er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2、区别形近韵母:

ei——ie,ui——iu,ɑn——ɑnɡ,en——enɡ,in——inɡ。

3、默写韵母表。

(三)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1、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有哪些?

16个: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ɡ。

2、自由记一记整体认读音节,并进行默写。

(四)复习音序表:

篇3

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该以图为主要切入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直观的内容,理解能力还不够,所以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画,本来诗画一家,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思路突破:

理解古诗,体会古诗的美,是本首诗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看图想诗”——“入境吟诗”—“看图填诗”—“读诗想画”,这一过程来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1、

根据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真实情况,让古诗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2、

诗画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2、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联系诗画结合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画面。

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看图背诵古诗文,课件出示与古诗有关的图片:《春晓》、《望庐山瀑布》,学生背古诗。

二、

2、简介作者:杜甫及诗人写诗的背景。

1、

诗中写了怎样的一幅幅美丽而快乐的春景图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2、

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3、了解“绝句”相关知识。

3、精读古诗,注意读准停顿。

两个

黄鹂

鸣翠柳,一行

白鹭

上青天。

窗含

西岭

千秋雪,门泊

东吴

万里船。

4、明了诗意,体会情感,感情朗读

看图想诗:

(1)、教师出示图片: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黄鹂、翠柳)想到了什么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2)当你读到这句诗会想到什么景物?是近处还是远处的景物?

(3)出示图片:蓝天、一群飞翔的白鹭,想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相机理解“青天”的意思。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心情怎样?(轻快、喜悦)读之,想象白鹭在天空越飞越远,然后配上动作作展翅状,眼睛注视天空,再读之。

读诗句用不同的目光注视远处、近

处的景物。

(4)同样的方法学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你又读懂了什么?相机出示“千秋”、“万里”,一指时间长,一指路途远。

先析“泊”,后析“含”字,“含”字,联系生活理解,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

),你透过窗户看到房子就可以说(

),析“含”为包含之意,诗人说“窗含西岭千秋雪”。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的画面集中在一起让我们来朗诵这首诗!

入境吟诗:

(1)读全首诗,伴着古代音乐配上动作,想象画面,想象诗人倚窗之状,你从“含”中还读懂了什么?

(2)如学生有疑则释疑:为何要写“东吴”?一是“东吴”与“西岭”相配,二是诗人有东吴的情结。

读诗想画:

出示诗句PPT:(1)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请同学说“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介绍诗人写诗的地点离东吴遥远,从而体会“万里船”的意思,老师为这幅画镶上边,画上挂线,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

三、品味诗美,相机课外延升

1、游戏:接对子

规则:数量词对数量词、颜色词对颜色词、动词对动词。

鸣对(

),门对(

),两个对(

)。

黄对(

),泊对(

),翠柳对(

)。

遥望千秋雪,

门停(

)。

2、看图填诗

出示图片PPT:花丛中蝴蝶飞舞,鸽子飞上天

,学生填诗句:几只(蝴蝶)舞(花丛),一群(鸽子)上(青天)。

3、相机引出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的诗句及图画,学生边读边理解诗的美。

板书设计: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篇4

第10课

树上树下(二)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优秀的表现树上树下故事的作品的表现方法,学习如何展示自己美术作品创意过程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手工形式表现树木的方法,学习自编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

2、使用各种材料、不同方法独立或合作表现树并添加树上树下发生的有趣故事,语言展示介绍自己美术作品从创意到实现的过程。

3、体会创编故事的乐趣,培养想象力,感受自由创作的快乐,激发创造力以及自我表达展示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并运用剪、贴、卷、揉、捏等表现方法表现树。

难点:手工制作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材质去表现树木结构特征,特别是立体造型树如何兼顾美观与站立稳固。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废旧工具材料、手工立体树。《树上树下》的作品布置教室环境、创编故事。、学生绘画、手工作业集中布置在展台。

学生准备:

手工工具、各种废旧材料。《树上树下(一)》的绘画或手工作品,彩纸、剪刀、胶棒、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废旧材料等。

板书设计:

第10课

树上树下(二)

作业布置:

在自己或合作画的或做的“树”上,继续添加绘画或制作,表现一幅“树上树下”有趣故事的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尝试编树故事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问下大家有没有听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呢?谁来讲给老师听下这个故事?

(和同学一起回顾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并引出乌鸦在树上,狐狸在树下。这是一幅关于树上树下的有趣故事)

师:同学们刚才讲的故事真有趣!生活中真的有这么有趣的故事发生吗?

二、视频看树故事

1.

一起看一段微视频,有没有奇妙的故事发生呢?

师提问:同学们,刚才看到了在树上、树下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预设生回答:如科学家在攀爬大树,交喙鸟吃针叶树的种子,松鼠吃松果,猫头鹰妈妈给小猫头鹰喂田鼠,小猫头鹰学飞行,试飞失败,不气馁再飞一次,最后飞行成功。

师总结:是啊,大树是动物们舒适的家,是动物和人类的朋友,我们共同生活在大树上和大树下,树上和树下发生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三、畅想画树故事

1.

我们同学们在树上树下(一)的学习中画了树,用了各种工具材料。

还做了树,有的是做的半立体的,有的是立体的。有的是用海绵纸,有的用豆子,有的用手套、一次性纸杯等废旧材料。

在上次作业的基础上,我们能不能让这课树变得更有意思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树上树下(二)》,让我们把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加进去。

板书

树上树下(二)

2.

树上树下,有许多故事,正在热闹地或悄悄地发生……到底是什么呢?大家一起回忆或者想象一下,可以讨论交流一下。(板书

故事)

(1)自由讨论,团队或独立。

(2)交流(2位学生),请同学们大胆想,我的树上树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带上自己上堂课树的作业来交流。(板书

大胆想)

(畅所欲言,简单出效果,巧用生活中的物件加进作品中。)

你们的故事真有趣,怎样把故事表现出来呢?

四、学习画树故事

我们还是来学学书中的同学是怎样做的?

请同学们在看的时候细细得想,小作者们讲得是什么故事,用得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好,说说哪个画面表现出来的故事最吸引你?

1.(1)(图一)提问:这幅画你觉得讲得是什么故事?

预设学生回答:在阳光下,枝繁叶茂的大树结了很多的果子,松树、小猫、猴子等可爱的动物在枝头玩耍。

师小结:树上树下有这么多可爱的人和动物呢!大胆想可以让你树的作品变得更丰富更有趣。

(2)师追问:请你再仔细观察他们是怎么表现树上树下的人物和动物的呢?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预设生回答:小朋友用棉花做了大朵大朵的白云;用真实的植物枝叶果子贴出画面的树叶和果实;用彩纸剪出了蜻蜓、瓢虫、蜘蛛、知了;用水彩笔在空隙处画了许多可爱的动物。整个画面构图饱满,色彩艳丽,表现了树上树下热闹的故事。(板书

画)

师小结:用各种工具材料贴、剪、画,可以让你原来的树更漂亮。

(3)老师这里有个剪好的小红帽,你们觉得贴在什么树上合适呢?为什么做这样大小呢,能不能做得和树一样大,那样好不好呢?

怎么固定呢,我们可以用蓝丁胶,撕一点,用拇指食指揉一揉,变成小球按上去压扁,就可以粘上去呢!

老师这里的小蝴蝶用蓝丁胶一粘,直接可以用来装饰。

(教师要强调美感,提问互动。)

不仅可以画,用纸剪贴,还可以直接拿生活中现成的东西做,所以同学们要大胆做。(板书

大胆做)

2.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书中看这几幅作品,你还喜欢哪一幅呢?

(图二)提问:这幅树是讲的什么故事?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预设生回答:这件作品是用水粉颜料画的,最吸引人的是树枝上的猫头鹰,这棵大树成了树屋,很多小朋友在大树网吧的一个个房间里学习或玩游戏,还有几个小朋友在拉小提琴,有许多提着黄色小灯笼的萤火虫飞舞,静谧的夜晚增添了温馨的感觉。

师总评:我们可以做热闹的故事,也可以做悄悄发生的故事,只要我们大胆想,大胆做,作品就能做得很精彩。

3.(图三)这件作品做了一棵彩色立体树,树上有想象出来的蓝色叶子,树下有带花纹的狗和绿色羽毛的鸟,这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在打招呼吗?他们成为朋友了吗?作品简洁生动。

五、欣赏美树故事

现在让我们访问艺术家,看看艺术家笔下树上树下的世界吧!

1.(1)(图一)师引导观察:这幅画里,树上树下发生了什么故事?

预设生回答:秋天,林子里的树叶变黄,飘落下来。树洞里,有只可爱的小松鼠和小猫。树下甲壳虫替老鼠拉了一车准备过冬的食物,大家在打招呼。后一幅是小老鼠在树下的地洞里睡觉呢!

(2)师追问:你知道画家是用什么工具材料来画的吗?

师总结:画家运用铅笔淡彩。用了拟人的手法,画面的小动物们好可爱,树上树下有一个温馨有爱的故事。

2.(1)(图二)师提问:同样是表现树上树下的故事,与刚才欣赏的一幅画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回答:与前面的作品不同在这件作品有立体感了,这种半立体我们称为浮雕。这是一件非洲雕刻作品,表现了一个果农在秋天爬在树枝上采摘成熟的果实。

师小结:画面表现得很简洁、质朴、充满童趣。

(2)师追问:这里你知道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预设生回答:陶泥贴塑!

(3)艺术家是用陶泥贴塑的,今天我们课堂上可以用彩泥来捏来贴塑,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刺猬,你们觉得可以放在哪棵树下最合适?

预设生回答:枫树。

师追问:为什么?

预设生回答:因为刺猬背上背着果子,是秋天在储藏过冬的粮食呢!

师:嗯,你真善于观察,留意生活。

六、自由“画”树故事

看了这么多优秀学生作品和艺术家作品,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有趣好玩的故事?

1.

作业内容:在自己或合作画的或做的“树”上,继续添加绘画或制作,表现一幅“树上树下”有趣故事的作品。

2.

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树,怎么变成一幅树上树下有趣的故事的作品呢?

小组讨论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故事中的景物和形象呢?怎样进行分工合作呢?

(1)这里提示画面空得很多可以直接画。(略作提示)

(2)画满了怎么办?问学生,可以用其他纸画了剪贴上去。(略作提示)

3.

作业要求:

(1)大胆想,树上树下的故事要有趣。

(2)大胆做,巧妙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和方法。

(3)单独做要细心,齐心做要配合,做得要美丽。

七、评评“好”树故事

1.

评价学生作业:

(1)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你觉得哪件作品最巧妙?

(2)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自己组表现的《树上树下》,围绕评价标准“有趣的故事”“合适的工具材料和方法”“美丽的画面效果”。

师总结:同学们大胆想,大胆做,做出的树上树下的故事丰富多彩,真有意思!哪一组的作品想象力最棒,故事最新奇!哪一组的同学最会选择工具材料,制作出来的作品最有趣,材料用的最巧妙。哪一组的同学动手能力最强,做的作品最美丽!同学们好厉害,其实有了想象力创造力,树上树下不止可以是一幅画哦?还可以是什么呢?

九、妙用树的设计

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设计,看看树上树下变成了什么?艺术家用树上树下做了哪些好玩的设计呢?

师总结: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我们敢于想象,大胆实践,好像一切皆有可能,老师期待你们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智慧的大脑,让我们把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你们有信心吗?(有)好,下课,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

自我呈现

上节课同学们制作的树上树下很精彩,大家的作品里,树上树下发生了许多热闹的故事或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悄悄发生。现在你能不能试着把你的树上树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树上树下做的作品评价要点:

1.

故事最新奇。

想法是不是够大胆,树上树下的故事有趣吗?

如:树上有……

树下有……它们在……很有趣。)

2.

材料最巧妙。

用了什么工具材料,用得巧妙吗?

3.

制作最精美。

做得美不美?(如:色彩搭配好看,制作精细)

二、过程交流

深入了解

师:首先,很期待能介绍你们自己作品的特别之处,与一起大家分享学习。

请小组代表在每个作品前站着,一一介绍本组的想法,展示思考创作的过程,其他组员补充。

夸夸自己的作品,有怎样有趣的树上树下的故事?用了哪些工具材料?是不是巧妙运用材料的肌理、质感、形状、色彩?在哪些地方做工特别留心,制作精致的?最初是怎样想的,这样的作品是怎样一步步得来的?

在学生介绍作品时,老师补充,PPT进行过程介绍。

三、学习评价

取长补短

小作者们介绍的时候,同学们能谦虚好学,听得很仔细、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夸夸别人的作品,什么地方做的好?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四、教师点评

激励肯定

根据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评出“最佳故事奖”“最巧材料运用奖”“最美画面奖”“最有趣味奖”“与众不同奖”。

师总结:想法到制作,就是这么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改进的过程,一件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集体智慧的力量。只要大家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勤动手,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成为巧手艺术家!

五、情境表演

体验成功

让我们围着小树一起唱支歌吧!

播放音乐《太阳照着一棵树》。

全体学生围着圈,围着展台布置的小树外围唱歌。在歌声中,绕着小树拍手唱歌。

篇5

《小雪橇》

教学目标:

1、能用歌声表现儿童在雪地里嬉戏时的喜悦心情。

2、能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用清晰、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音乐《雪花》走进课堂,歌唱式师生问好!

二、同学们,刚才大家所听到的歌曲你们熟悉吗?(《雪花》),我们学过很多关于冬天的歌曲和乐曲,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在冬天下雪的时候大家喜欢干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小雪橇》,首先大家来听一听,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出了什么?(小雪橇轻便又灵巧、小雪橇好像那架火箭,飞翔在云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高兴、欢快)

2、谁能告诉老师驾着小雪橇是什么样子?(动作模仿)

3、一起观看歌曲《小雪橇》动画。

4、动画中的小朋友滑雪橇时的表情是怎样的?(高兴的)

5、按照歌曲节奏朗读歌词。(注意附点节奏的准确朗读,只读前面部分,部分不进行节奏朗读)

6、跟随老师学唱歌曲简谱。(逐句教唱,注意切分节奏及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

1)

X.X

X

X

2)

X.

X

X

3)

X

X

X

7、教师弹奏简谱,学生尝试加入歌词。(逐句弹奏)

8、随琴演唱第二段歌词。

9、教师弹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0、请同学们观察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六个)

11、第五乐句应该怎样演唱?(第五、六乐句是补充乐句,进一步渲染了歌曲欢快的情绪,把歌曲推向了)

1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学生上讲台选取乐器:碰铃、铃鼓、串铃、双响筒、三角铁、沙锤……)

13、运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篇6

1、通过比较、观察实验,认识镜子主要的几种类型: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2、借助实验,了解不同镜子的主要特点。

3、认识不同镜子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认识三种镜子的特点。

三、教学活动:

活动一、游戏:照镜子。

活动目标:

通过猜谜语、观察等活动认识平面镜。

通过照镜子的游戏对“像”的概念有一个感性认识。

活动器材:

平面镜、铅笔、苹果、玩具。

活动过程:

1、猜谜语:

2、观察:平面镜镜面的特点,认识平面镜。

3、游戏:照镜子

(1)观察:当你面向镜子时,可以看到什么?

把铅笔、苹果、玩具等放在镜子前面,可以看到什么?

(2)讨论:镜子里真的有人吗?有铅笔、苹果、

玩具吗?那你看到的是什么?

(3)交流小结:我们在平面镜里看到的是物体的像。

活动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2.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器材:

平面镜、半个图案的图形、书本、少了鼻子的女孩像、纸鼻子、两面镜子

活动过程:

1、魔术:变图案

(1)讨论:用什么简便的办法能把半个图案画变完整?

(2)设计方法并交流:

(3)比一比:谁的办法最好。

(4)观察:物体与镜子里的像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5)交流:游戏中的发现

(6)归纳小结:像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物体的形、大小、颜色一样。

2、游戏:照镜子

(1)用镜子照自己的脸,拉右边的耳朵,看

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拉哪一边的耳朵?

(2)把《科学与技术》这本书,对着镜子观察镜子里的字、图案方向有什么变化?

(3)交流:游戏中的发现

(4)归纳小结:像的方向和物体的方向左右相反。

游戏:贴鼻子

(1)分组讨论:黑板上的小女孩脸上少了鼻子。人站在黑板前,在看不见这张脸的情况下,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准确地给她贴上鼻子。

(2)设计方法

(3)比赛

出示:两面镜子。

交流:怎样做才能看到更多的像?

实验:活动记录P9,边做实验边记录。

小结:两面平面镜成的像与它的角度有关,角度越小成的像就越多,角度越大成的像就越少。

活动三:探究不同镜子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借助实验,了解不同镜子的主要特点。

2、认识不同镜子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

活动器材:

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手电筒、笔套、垫板、涤纶纸等。

活动过程:

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比较:观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点。

比较:平面镜、凸面镜哪个观察到的范围更广。

实验:用光照三种镜子,它们的反射光相同吗?

篇7

认知目标:

了解花朵的基本特征:花萼、花蕾、花瓣、花冠和花蕊。通过观察与对比形成对花朵的总体认识,理解花朵因角度不同而呈现的姿态变化。

技能目标:

通过前置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通过观察自己带来的花卉来进行绘画,达到从自然形态的再现到创造性地表现。

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儿形色之美、姿态之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对植物生命的崇拜,用绘画的表现形式讴歌自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花的世界知识的初步了解,感受花儿对人类的意义与作用,激发学生对花儿的喜爱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对花结构与形态的了解,在掌握花儿正面形态的表现技能后,对真实花卉进行绘画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花朵实物,图片,文字资料,音乐歌曲,水彩笔,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我是一朵小花》

学生齐唱:“我是一朵小花呦呦呦,我是一朵小花呦呦呦呦……..“

师:“同学们,你们就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都是一朵朵美丽的小花,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是一座大花园呢,你们知道我们有多少个名族吗?”

生:“56个名族“----------56个名族56朵花。

二、揭示课题《花儿朵朵(一)》并板书

三、趣味游戏-----猜谜

课件出示谜语请同学们来猜:

1.几根枝,开满花;叶子小,开黄花。朵朵张着小嘴巴;迎来春天喜洋洋!(迎春花)

2.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

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

(喇叭花)

3.小小伞兵志气豪,

头顶白帽飘啊飘。

飘到天涯与海角,

四海为家任逍遥

。(蒲公英)

四、欣赏花之美

观看视频花绽放的那一瞬间,引入花的基本机构

五、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花萼、花蕾、花瓣、花冠和花蕊。

六、巧识花之趣

1.课件PPT-----送给母亲的花(康乃馨)、花中睡美人(睡莲)、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草花)、夜间开放的花、月下美人(昙花)。、

我国的国花、花王(牡丹)

南京市市花(梅花)

连云港市花(玉兰花)等

七、感受花之意

学生小组用自己准备的花卉进行讨论,花的含义以及外观,并举手回答

八、教师示范

教师黑板上绘画:师:“老师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的回答,老师也有一朵喜欢的花,想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教师黑板示范马蹄莲绘画并讲解,它外形酷似马蹄,也是埃塞尔比亚的国花,欧洲地区多用于新娘手捧花,寓意高贵,圣洁。

九、欣赏古今中外的诗人、画家的作品,以及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

十、学生作业,作业要求:

1.选用喜欢的绘画工具,再现花卉的自然美,创造性地表现花儿的不同形态、色彩等。

2.发挥想象,添加昆虫或人物,使画面更有情趣。

十一、1.作品展示、点评

2、花卉在生活中的运用。

3、花的其他用途:药用等金银花紫丁香

十二、延伸

篇8

技能目标:恰当的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体验生活当中的点、线、面给人带来的美感,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生活当中的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难点:恰当的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教学准备

师:PPT课件、吸铁石、示范工具

生:铅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

认识点、线、面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公园吗?

生:去过

师:那你们都见到了哪些小动物,有谁可以举手说一说,有这么多的小朋友举手呐,那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说一说。火车火车开起来,谁来说,请你说。

生:········

师:我们人民公园里小动物的种类真丰富!你们知道吗?前几天园长给它们举办了一场服装大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前三甲诞生了。都有谁赢了呢?你们看。

师:猜一猜,这件漂亮的花衣服是谁的?

生:豹子。

师:豹子身上的花纹是由什么构成的?(板书点)

师:那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身上的点的形状都一样吗?

师:对,都是不一样的点点(边说边指)

师:那你们会不会画其他形状的点?

生:会

师:好,那请你们在老师发的第一张纸上画一画点。

师:那有哪位小朋友可以举手说一说你画了什么形状的的点。

生:·······(生边说师边贴)

师:从小朋友的作品中我们知道原来点有这么多形状,看,老师给这只豹子换了一件花衣服,你们看好看吗?(出示范图)

线

师:服装大赛还有谁得奖了呢?(PPT)

斑马身上的花纹是一条一条的什么?

你们瞧,它们身上的线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直,有的弯·····

那你还能想出其他形状的线条吗?请你上来试一试。

请你上来试一试

原来线条也是各不相同的。

老师同样给这只斑马换了件衣服,漂亮吗?(出示范图)

师:想不想知道还有谁在服装大赛中脱颖而出了呢?(出示PPT)

长颈鹿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请你来说。

他跟豹子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一样?(长颈鹿身上的花纹大,豹子身上的花纹小,对具有点小面大的特点)

面是大块头,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长得都一样吗?

边指边说,学生边画(伸手画一画长颈鹿身上的面)

那你还知道有什么其他形状的面。(大大的三角形、大大的圆形、大大的梯形)

看看这件花衣服,怎么样?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各不相同的点、线、面给我们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出示PPT)

点:活泼、小巧、简洁

线:千变万化、具有流动性

面:大块头、厚实

二、

学生第一次作

1、师:好,现在我们认识了点、线、面这三位好朋友。动物王国想邀请我们二(3)班的小朋友也去参加服装大赛,你们愿意吗?

那让我们先来练练手(PPT出示),用最快的速度画出你喜欢的点、线、面,音乐停你就停,看谁画的最丰富的!

2、

展评

好,谁愿意把你画的点、线、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展示)

(老师和学生说一说他画的是什么样的点、线、面)

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看看第二位同学刚才创作的作品,是不是和大师的作品很像?

三、

欣赏

1、

出示美国画家的作品

2、

出示中国画家的作品

师:看了这两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生:········

师总结:是呀,看似简单的点、线、面经过大师的组合,画面向我们表达着流动着的旋律,似乎让我们听到色彩在歌唱,感受到了画面中的意境美。

四、

示范

1、

经过刚才的练习,你们参加动物王国的服装大赛是不是更有信心啦?老师也想带着我的小伞去参加了?(出示伞的图片)

咦?这样能参加吗?(不能)

2,师:老师这还有一把小花伞,这样能参加吗?你们看,经过色彩和点线面的装饰,小花伞是不是更加漂亮了?

五、

找找点、线、面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找找点线面。

1、2幅生活中的图片

2、2幅学生作品

六、

学生创作(第二次)

师:你们想带什么样的作品去参加服装大赛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动起手来,看谁设计的最有创意。(点击出示外形图,播放音乐)师辅导

七、

展评

我们二(3)班的小朋友真是创意无限,说说看,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篇9

1、知识目标:通过回忆把熟悉的人物描画出来。

2、能力目标:对人物形态、神态进行描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父亲的热爱。

4、发展目标:掌握人物的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学习用绘画的形式生动再现爸爸的形象。

教学难点:

人物形态、神态的传神描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歌曲《爸爸去哪儿》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唱)

(师:这首歌好听吗?生:好听。师:这首歌是2013年一个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里面的主题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节课就和这首歌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题:亲爱的爸爸)

2、师:同学们,你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谁能来说一说

(过渡:不论我们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他都是为了我们能有更美好的生活。)

3、师:那谁能说说你爸爸的长相和经常表现的一些表情动作吗?

(过渡: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平时观察得还真仔细,和爸爸相处的一定很好。)

(二)发展阶段:

1、请几个能把爸爸描述得生动传神的学生,上讲台用粉笔把自己的爸爸画一画,然后老师与学

生一起来评一评,看看画得像不像。

(师:下面老师想请这几个说得还不错的同学来画一画自己的爸爸,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一看谁画的最好?为什么?)

2、教师通过范图《我的爸爸》进行画面人物分析,问:

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哪个小朋友画自己的爸爸画得好?

你认为哪一幅画在形态、神态上表现得最棒?

哪一幅画的色彩最吸引人?

3、师生共同赏析课本中的范图。教师应从人物形神、画面的色彩和构图等方面进行引导赏析。

(三)强化阶段:

1、教师讲解绘画方法和步骤:

(1)画形,画人物形态。

(2)画细节,画五官、衣服的装饰、背景。

(3)涂色,完成。

2、教师布置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回忆把爸爸画出来。

要求把爸爸的形态、神态生动地描画出来。

要求构图饱满,色彩搭配得当。

(四)作业阶段:

1、学生作业。

篇10

总第5课时

二年级

备课人

学习

目标

1、理解线条的丰富变化,让学生在设计思维上有突破、有跨越,创造性地进行线条表现;

2、初步掌握线条的变化,认识直线、曲线、浪线虚线、折线、粗细线、断续线等线条的基本形态;

3、能够运用线条对所表现的景物、人物进行描绘、装饰,尝试运用线条表达自己情感体验。

学习

重点

重点:线条的基本变化形式在画面中的合理应用,学习运用线条进行画面布局;

难点:线条的丰富变化及精细表现,运用不同形式的线条表现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相关绘画工具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反思

一、课题导入:

1、欣赏由线条制作的动画短片,引出画面构成元素的问题。

提问:画面中的小人是由什么来造型的?

2、提问:你知道的线条都有什么形状的?

3、利用课间出示线条的多种形式。表现方式方法。

4、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第三课,《用线画画》的第一课时吧。

二、讲授新课:

1、观看教学课件,让学生来总结概括线条的形式,直线,曲线,浪线,虚线,折线,粗细线,断续

线……

2、启发学生:

如果由你来创新一组新的线条,你有这个胆量吗?学生分组上黑板来演示。

3、课堂提问:线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你是怎么自由的运用这些线条呢?

4、欣赏教学课件,师生一起观看优秀的线描、白描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各种线条类型。

5、课堂示范: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向同学们示范一幅线描作品的绘画过程。

6、质疑问难。

7、提出作业的要求:

1、作业要求中强调画面的绝对独立性;

2、创作材质上多种多样,黑纸白线,白纸黑线,……

3、线条的使用量要大。疏密得当。

三、学生作业:

1、学生开始观看教师的范画,进行临摹。

2、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学生的创作。

3、好的作业要展示和鼓励。

四、课堂总结:

1、学生作业自我进行评价,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讲解画面表现形式、画面内容,寻找他人的画面优点。找出新的线条、新的结构。交流绘画时的想法,心情,画面故事内容。

3、布置下次课的学习用具:

铅笔、勾线

1、欣赏教学课件,回答老师的提问。

2、学生概括线条的各种形状和线条的类型。

3、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参与课堂上的互动。

4、学生进行创作。

5、评价自己的作品。

6、用笔记本记下老师的要求。

板书设计:

3、用线画画

篇11

快乐的牧羊人是一首蒙古族儿童歌曲,歌曲模仿了羊的叫声,旋律欢快,活泼紧凑,与舒展的节奏交替出现,相得益彰,歌曲运用了领唱、齐唱、合唱、童声与男声等多种演唱形式,音色丰富。歌曲是用蒙语演唱,虽然我们不能听懂歌曲的词意。但是从音乐的旋律中就能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内容

欣赏《快乐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能感受歌曲《快乐的牧羊人》欢快的情绪,感受合唱时声音的优美。

2.能分辨齐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能小组合作编创舞蹈动作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分辨演唱形式。

2.用伴奏、舞蹈等多种形式来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当中,有一个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吗?学生回答。

2.师:是的,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牧马放羊,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内容是蒙古族的一首童谣,叫《快乐的牧羊人》。

二、简介歌曲相关内容

1.简介蒙古族,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了解蒙古族。

2.简介歌曲含义。

三、欣赏

1.初步欣赏,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特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1)教师提问: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答:欢快、活泼。

(2)分享交流想象的画面。教师提问:同学们,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所想象的画面呢?

2.第二遍聆听,区分乐段。

教师提问:歌曲有几段歌词内容?生答:有六段歌词内容。

3.第三遍聆听,分辨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1)教师提问:歌曲有哪些演唱形式?教师例举演唱形式,并讲解其区别,学生听辨。生答:领唱、齐唱、合唱。

(2)分段聆听,教师引导学生听辨歌曲具体的演唱形式。

四、简单学唱,加深歌曲旋律的记忆。

学习中文版的《快乐的牧羊人》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五、表现音乐

1.生用自制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2.教师指挥,学生集体演奏。

篇12

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珍爱家园中的第8课的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教材以阶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以利于学生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设疑、提示、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在内容组织上,充分考虑其综合性,将课程内容有机而巧妙地融入每个课题或学习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综合·探索”、“设计·应用”三大学习领域。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辽海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珍爱家园里的第一课,整个单元以保护环境、珍爱家园、热爱生活、从小树立积极的环保意识为教学目的,通过绘画、撕、剪、拼、贴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现效果,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美好向往和无限追求的信念。本课是在卵石上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造型表现,眼睛赋予了卵石生命,放在水中观察着人们的行为,倡导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对不同的材料和美术工具的使用,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对美的事物很感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动手能力较弱。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活动经验,能够很好的进行小组内合作学习,能掌握交流、沟通学习的要领,在共同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过程中能够独立完成。能够熟练操作平板电脑,翻阅图片、视频资料等。

学生学新知遇到的困难:学习新知容易和以往的学习经验区分不开,往往习惯性的用老经验进行绘画创作,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及协助。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搜集卵石的过程中探索,并学习运用各种颜色的颜料来装饰石头,增强学生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收集朴素、不起眼的小卵石,根据卵石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颜料画上眼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卵石作画带来的乐趣,体会画上眼睛的卵石在水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爱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卵石上用鲜艳的颜料画上大眼睛,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难点:颜料在形状、大小不同的卵石上的合理搭配与运用。

6、教学方法:体验美术教学法、微课演示法、观察比较法

7、媒体资源(网络

白板

ipad

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

PPT课件

微课)

8、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信息技术应用及意图

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好不好?但是要比平时看的还要仔细,一会老师有问题问你!

学生观看课件中的动画视频

视频动画的导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小结:学生年龄段较小,喜欢观看动画片,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导入新课

这一条条生动的小鱼还有其他可爱的小动物都是用卵石画出来的,我们的桌面上摆放着大家课前搜集到的石头,这些石头来自于美丽的大自然,看似不起眼的卵石有的深埋地下,有的隐藏水中,有的做成铺路石,甚至还可以盖起高楼大厦。老师也搜集到了几块,但是,我将它们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你看!这是谁?

真棒!这只猫头鹰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是不是很可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卵石上画眼睛。(板书眼睛)

学生介绍在哪收集到的卵石。

学生回答卵石变成了谁的样子?

认识不起眼的卵石,了解它们的作用。

用另外一种姿态呈现卵石,激发学生学习卵石作画的乐趣。

小结

用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导出新课,吸引学生兴趣,同时设置疑问,卵石除了有其他用途之外还可以用来作画,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探究新知

眼睛多种多样,我们人类和动物、昆虫的眼睛也各有不同。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考验观察力的游戏,同学们小组内用平板电脑仔细的观察图片,能够猜出这些眼睛是谁的同学就是今天的观察力小达人。

学生两人一组观察平板电脑中的眼睛图片,交流结果。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体会多种信息手段的使用;同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印象,思想碰撞出火花,更好的认识眼睛的结构特点。

(一)用线条概括眼睛的外形

播放课件

看来我们班的观察力小达人还真不少,真了不起,那么问题来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大家真聪明,其实眼睛也是有自己的形状的,你看,刚才看到的眼睛概括下来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结构,(播放课件)那么我们在作画时就要根据它的形状来进行创作。

学生回答图片中都是谁的眼睛。

学生分析回答如何分辨出不同的眼睛。

观察力的考验,同时认识不同眼睛的形状、结构特点,游戏的设计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眼睛和用线条概括后的眼睛进行对比,直观的学习知识点,利于下一步的绘画学习。

(二)卵石造型与图像的结合

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猫头鹰,老师这还有两块石头,你看都是什么?(PPT)它们都是根据石头独特的造型创作的动物的眼睛,是不是很有趣呢?

猜猜是谁的眼睛

学会用将石头的造型和眼睛的造型融为一体。

从眼睛的基本结构到线条概括,从卵石造型与眼睛造型的结合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概括,学习卵石画眼睛的基本技法,从而更好的进行艺术创作。用直观的课件播放线条概括的眼睛,直观、便捷,方便学生学习。

微课演示

现在我把它们都放进水里,就是今天的《水里也有眼睛》(板书)

如何让小石头睁开大眼睛呢?先来看老师,看卵石作画一共需要哪几个步骤?

总结步骤,板书补充完整

学生认真观看微课

总结归纳制作步骤,注意事项

微课的使用让整个范画过程更直观,大大提升的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也乐于接受这种新型信息技术手段。

小结

微课的使用是整节课的重点和亮点,节约了授课时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应用的最直接、有效的好处。

知识提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的事物,我们根据眼睛的形状、结构等特点还可以给眼睛也插上想象的翅膀(播放课件中的图片)。请同学们自学平板电脑中的另外一段范画视频,注意观察细节,给你的小石头也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

学生自学ipad中的另外一段微课。

打开思路,激发想象力。

微课(二)的使用给知识点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学生打开了视野,给想象力一对飞翔的翅膀,也是学生绘画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小结

这个环节属于知识能力的提升,在学习了眼睛的基本造型后,加入大胆的想象,能够透过眼睛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锻炼学生的能力。

学生绘画

教师指导

孩子们,现在就赶快动手亲自让你的小卵石睁开眼睛吧!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创作卵石画,体验卵石作画的乐趣、以及油漆笔的使用。

学生伴随着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进行大胆创作,营造轻松自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的享受美术课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

小结

学生创作环节,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注意绘画细节的刻画,为好作品的呈现做好准备。

展示

评价

将自己的作品用手机或者ipad拍照上传,教师和学生共同展示点评。

在大屏幕中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点评。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作品传至大屏幕,利于师生欣赏评价、交流。

小结

卵石较小,展示起来比较困难,教师用手机将学生完成的作品拍照,导入白板中,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欣赏作品,是新型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中还穿插着学生手持作品展示的照片,形式新颖,吸引学生眼球,增加学习乐趣。

情感

升华

孩子们,你们的表现真棒,我们眼睛可以看到美好,同时也看到了一些担忧(播放图片),就让我们手中的大眼睛时刻监督我们,保护水资源、爱护环境、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将作品放入前边的水槽中)

学生观看课件中的图片,引发思考。

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体会图片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在这些眼中看到环境污染等环保问题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思考。在学习美术技法,认识不同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小结

情感升华,通过几张眼里看到环境污染、水源匮乏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呼吁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珍爱家园,达到了本课的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教育。

板书设计

水里也有眼睛

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