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经济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2: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水利经济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水利经济

篇1

主管单位:水利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河海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9511

国内刊号:32-1165/F

邮发代号:28-25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2

关键词 资源水利 开发 途径

连云港市位于黄海之滨,陇海铁路的最东端,是亚欧大路桥的起点城市。连云港依山傍海,是国际知名的山海相拥海港城市,也是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全市总人口为480.06万人,水资源总量为20.402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425 m3,只有全国人均的1/6,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 m3的下限,属于极度缺水;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域内分属新沂河、新沭河两大流域,灌南县、灌云县是新沂河影响区域,市区、东海县、赣榆县青口河以南皆属新沭河影响地区,青口河以北自成水系。

一、水利开发现状

我市自1982年开始正式开展城市节水工作,并成立了专门机构,建立起节水办、行业集团(主管部门)、用水单位3级管理网络,同时我市还建立起4个大型灌区,11个中型灌区,其中四个大型灌区都已列入江苏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范围。而沭南灌区工程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55左右,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6左右,年节水量为5000多万方。到目前全市累计节省下1.73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相当于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石梁河水库库容的1/3。

二、我市资源水利开发的主要途径

1.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城市资源水利开发的根本问题

要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就要以权属管理为中心,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各项职责,不断推进全市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进程,努力提高全市水资源管理水平。

一是收足用好水资源费,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经济支持。我市在2004年自备水调价到位的基础上,2005年初协调市物价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自来水调价政策,目前市区及四县自备水源以及公共供水水资源费调价政策均已出台。通过严格执法、上门宣传、强化服务、加强外联等一系列手段,确保全市各企业按标准足额上交水资源费。

二是加大科技含量,构建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市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强水资源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我市的水资源管理水平,先后全面完成了连云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建设,目前已经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和成果鉴定。另外,拟建立蔷薇河饮用水水源区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适时监测和预警预报。

三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编制水资源专业规划。编制完成的连云港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专题项目《连云港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已于去年初通过了省厅的审查。《连云港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已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评审。开展了蔷薇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等专题项目的研究,《连云港市入河排污口整合规划》、《连云港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已正式启动。完成了连云港市地下水压采方案的编制。

四是突出智能化水表安装,强化水资源管理基础建设,结合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我市实施了水资源管理“四个一”管理制度。并建立了取、排水口巡查制度,积极推广IC卡等新型计量设施。

2.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城市资源水利开发的必然趋势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关键是要抓好节水型载体建设,把我市分解成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区等不同类型的载体,实行分类管理、行业指导,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工业。在工业技改中注意引入先进节水工艺,提高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回用率;安装量水设施,按量缴纳水资源费,运用价格手段促进节约用水、实行计划用水,提倡一水多用、优水优用,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行工艺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高耗水工艺和落后的设备;应用节水和高效的新技术,如高效人工制冷及低温冷却技术、高效洗涤工艺等;根据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加强节水技术开发和节水设备、器具的研制等;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重点项目,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和节水“三同时”管理,促进节约、高效用水,充分挖掘企业节水潜力,促进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节水型农业。改变种植业结构。研究和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定节水灌溉政策法规、加强组织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以灌区、干支渠、电灌站为单位,组建农民灌溉协会,加强有政府指导的合同用水管理。继续兴建防渗渠道,实行管道化输水,喷灌、滴灌相结合,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节水型城市。对城市用水进行总量管理,建立分行业、分产业用水标准考核制度,对于用水大户的企事业单位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收费,提高各单位的节水意识;改造严重老化的供水管网,减少管网的漏失率;普及安装计量设施,取消包费制。农村生活节水要与防病改水相结合,逐步实现农村生活用水集中供给,提高农村生活用水的质量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发展城市中水回用、雨水利用以及海水利用,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减少污水排放。

节水型社区。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动员,进行强有力的推动,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要广泛推广成立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量的分配、管理、监督和水价的制定。加强节水的日常宣传教育,建立节约用水社区监督网,设立免费的节水热线,增强公众参与意识。

3.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城市缺水的重要途径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沿海地区虽占国土面积的13%,却居住着全国40%的人口,提供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由于人口稠密,沿海地区大部分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而我市就低于人均标准。因此发挥临海优势,走海水淡化之路,是解决沿海城市缺水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1)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认识。通过讲实情、算细帐,提高沿海城市各级领导干部对发展海水淡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篇3

3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3.1论文应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应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楚、文字精练、逻辑性强。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3.2文章应有中英文标题、作者姓名及其工作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应在篇首页地脚处写明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另I】、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及论文所受基金资助的项目名称、编号。3.3论文题目应能恰当简明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用副标题,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3.4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内容应充实具体,语言精练,突出创新之处,不作自我评价,应避免使用公式或化学结构等。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并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中文摘要以200〜250字为宜,英文摘要以150〜200个实词为宜。3.5关键词(4〜8个)选词要规范,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须一一对应。3.6图、表应有自明性,应随文出现,并遵循先文后图的原贝I]。图形应清晰简明,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需注明(尽量使用彩图)。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其内容不应与图形表述重复。3.7中文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序,且一律左顶格排版。一级标题为1,2,3,……,二级标题为1.1,2.1,3.1,……,三级标题为1丄1,2丄1,3丄1,……3.8数学公式应正确无误。表示同一含义的外文符号、中文名称应保持统一,并应规范使用。所采用的量和单位及符号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中文第1次出现的量的符号应给出其物理含义。对于易混淆的字母、符号,请特别注明。3.9篇末应附上规范的参考文献(10篇以上),并在文中标注相应序号。常用著录格式(常用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J];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电子文献[EB/OL])。[1]作者名(外文姓前名后).论文篇名[J].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次):起止页码.[2]编著者(外文姓前名后)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作者.题名[C]//文集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起止页码.[4]作者•学位论文名[D].地名:学位授予单位,年份.[5]作者•报告名[R].收藏地:收藏单位,年份.[6]作者•题名[EB/OL]•(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4投稿约定

篇4

于是,该县立足实际,大胆探索适合山区水利建设的路子。在现实面前,他们充分认识到,水利设施使用管理体制不改革,水利建管体制必将日趋僵化,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阻碍。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发展民营水利才能实现全县山区水利化。同时,当地已具备了发展民营水利的各项条件: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只要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采取户办、联户办的办法就完全能够做到;二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三是本县境内山多、沟多、河多、泉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地表水资源;四是水利设施管理制度改革与土地延包、“四荒”拍卖政策相得益彰,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权属感、稳定感、使命感,实施综合开发。

1998年,县政府制定了《蒙阴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试行意见》,坚持拍卖小型水利设施所有权,积极放开小农水建设权,走民办民营民有的路子,有效地解决了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及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他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一是靠政策带动。按照“拍卖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工作思路,他们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使农民真正成为水利工程建、管、用的主体。原有集体兴建的小型水利设施面向农民公开拍卖所有权,让农民成为产权拥有者,直接投资管理、受益。拍卖前,由村集体和乡镇有关部门明确水利设施的使用范围和开发利用规划方案,防止改变工程用途,然后根据工程造价和开发价值的大小合理作价,公开竞标拍卖。暂不宜拍卖的工程所有权不变,采取租赁承包的形式,依法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同时,本着“谁建设、谁拥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形式兴建水利设施。他们注重把市场机制引入到水利建设,允许农民群众自愿购买、承包或新建水利设施,除满足自己需求外,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能够继承和转让,并提供有偿服务。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农民投资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形成了家家上项目、户户搞建设、全民办水利的热潮。另外,该县还把国家、集体投入的有限资金及水利设施通过拍卖、承包、租赁收回的资金专户储存,重点用于扩大水利建设的再投入,实现了水利事业的滚动发展。多数乡镇还采取了补助水泥、资金,稳定水利设施周围的土地承包关系等措施。

二是靠利益驱动。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农民认清了治水与致富的关系,投资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特别是土地延包政策的落实,使农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放开了手脚,加大了对土地、荒山的投入,民营水利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

蒙阴县民营水利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当地以往“等、靠、要”的水利建设投入模式,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为全县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了充足的水源,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山岭薄地变成了良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彻底改变了山区除了种地就是种小麦、玉米的单一生产结构,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二是闯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增加农业投入的新路子。该县通过积极探索把水利推向市场,建立了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投入为补充、国家集体投入为导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从根本上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三是增强了农民节水意识。民营水利发展之后,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商品,蓄了水等于存了钱。买方农户珍惜商品水,想方设法节约;卖方农户则纷纷整修线路、维修设备,甚至更换节能电机,以降低供水成本。

为民营水利叫好!

篇5

一、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

1.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念

所谓水利,与水有关的对人类有利的事业,所谓水利设施,就是对自然界的水资源进行开发、治理、治理和利用的设施,它的目的在于免除洪涝灾害,并且利用水资源有效地帮助人类进行生产,满足有关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方面的需求。而农村水利工程,就是指建设在农村地区的水利工作,对水利展开的建设、管理以及其他的问题。包括水资源、水利工程、水环境等问题。它涉及到河流、站、闸以及河堤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从具体的规模上来看,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主要有两个链接的层次,一个是越过村庄的范围,水资源需要从大江大河调动,这就被成为大水利,另一个是指在农村范围内,投资并不是特别大的基础设施,这就被称为小水利。水利工程是农村地区发展农业的必备前提,也是农村和农业地区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水利工程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地区的产量、农民的收入以及社会的稳定。

2.农村水利经济的特点

和一般的基础设施相比,水利的基础设施和外部的连接比较明显,因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大业,而水利基础设施也是农民进行生产与经济活动的保障,所以,农村水利经济有着较强的外部性。除此之外,水利基础设施本身对于居民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外部性,例如水库建设工程最终的目的在于提供水资源,但是也会影响到环境的变化,改变当地的气候。水利设施因为交易费用过高,且经济意义具有飞排他性,例如,水利工程的法定责任人为了防止别人偷沟渠里的水,会设置一些监督措施,但是对于一些偷水者,往往也难以责罚。事实上,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较高的费用,在法律上规定的产权者,他的产权也不一定是完整的,所以这种经济产权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水利设施时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型产业,它在建设时,需要有较大的数额作为成本,这也被称为“沉淀成本”。当建设完成之后,需要接受的服务成本也很低,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增加了用户的规模,也会导致平均成本有所下降,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较低。这种效益主要会影响到更大规模的水生产,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从这些方面来看,水利设施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例如一些大型农业水利设施,通常在一个地区只会有一到几个,不会有太多。水利基础设施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种投资的产品,它的投资回报主要与其生产的产品有关,因为它的最终产品是农产品,而农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那么投资的效益也就会相对减少。并且,农村的水利投资收益还和当地的天气情况,气候息息相关,例如一些灌溉设施,如果投资期间有干旱,那么投资收益就会较大,不然收入就会较少,从这方面来看,它的投资收益和天气状况是息息相关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总的来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收益较低、规模较大,投资风险高,这是它的基本投资属性。

二、市场经济下农村水利经济发展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的经济体系与当下的市场环境已不相容,市场在不断发展的脚步,实现了对经济环境的改造。所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农村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必须和经济市场有效结合,实现大力的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这是打好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巩固水利工程经济必然要跟着社会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的运营体系。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和农田有关的建设,这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产业,也是民生大计。所以,在这方面,这是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职能领域的地方。政府要加快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社会管理与创新,这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应该下达指示,在尊重农村地区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现代化结果,努力提升农村的水利经济建设,是我国政府需要努力的重点问题。当前农村相当一部分水利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差,甚至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必须需要政府进行资源补助才能够生存下去。由政府出面,对农田水利经济进行管理和开发,加强资金的投入,鼓励一些地区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结合当地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方案。政府管理部门,尤其是一些基层机构,更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调配职能,合理地将预算更好地应用在水利工程当中,开发多种方式,增强水利经济的发展动力,结合财政税收等内容,形成良好的市场盈利机制,安排农村地区的水利资源流向,确保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在摸清楚一条道路之后,采用投标、招标的方式,为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进行市场化融资。基层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去调动农村居民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结合多方面的力量,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发展问题。当下,我国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相距甚远。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明显的滞后性,这些都制约了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发展,不仅会对整个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有所影响,更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所以,积极实行农村经济战略,不能只为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而进行资源的提供,而是要切实解决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这才是三农问题解决的出口。建立有关经济协调发展与水利系统的指标必须可以有效地反应出评价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对于当下水利组织和经济系统中的特点,同时对水利工程与经济两者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定性,确保指标的代表性。农村地区在水水利工程方面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资金缺少以及没有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尤为重要,避免出现设施的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调整覆盖范围,确保统一管理和分户管理的结合运行,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3.加快农村地区的改革进程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取得了某种成果,但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应该不断强化对本身的管理,契合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公共水利发展和经济管理不能很好地契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改革作为农村地区发展的动力,只有进行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改革,才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农村水利经济是一件大事,但是,在当下因为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以及惠民性,导致其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效率偏低,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很难有效地适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行业加快改革进程。首先,要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建设,形成和当下经济效益契合的管理体制,不仅拥有公益性还要具有效益型,增强体制的活力。其次,农村地区的水利经济要实现向股份所有制靠拢,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实现民众参股,增强农村地区人民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经营者的经营策划能力,提升办事效率。最后,农村水利经济经营改革,要将外向型经济作为改革的着眼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吸引外商,鼓励乡镇村民发展,实现集体经营,将水力发电、水利旅游作为开发的项目,规划和落实好相关的产业链。我国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但是落后的开发管理模式却限制了农村水利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所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经营者要切实有效地做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实现开源节流,用新的方式和方法,加快改革,推进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现代化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稳步推行,实现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逐步靠拢。农村地区水利的基础设施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要,也是推进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民生民计的大事。改革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只有改革现行的运行和管理体制,才能够实现农村地区水利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坚,曹茜茜.农村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地区差异视角[J].管理现代化,2014(03):105-107.

[2]华坚,曹茜茜.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水利经济,2013(05):58-62+78.

篇6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是早就存在的,它是一种交换和交易的场所,但是市场经济不是本来就存在的,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地演变而来的。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市场经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第二阶段是现代市场经济,即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的自身力量来调控市场的经济。这样的经济是在很早之前存在的,在这个阶段国家不干预市场经济,对其采取放任的政策,整个市场经济在自由的运行,是无组织、无计划的。这样的市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不好的状况,会有生产过剩的情况,然后导致资源浪费,或是会出现经济萧条。以上两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对市场经济采取了干预的政策,就到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在20世纪初开始了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从制度与运行上看,现代市场经济比自由市场经济更加完善,例如现代市场经济的机制是更加健全的,调控手段是更加完善的,法律方面是更加完备的等。现代市场经济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弥补了市场本身的缺点与不足,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很大的优越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合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三、市场经济的特征

现代的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自主性,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市场主体可以自主调节,使自身的资源向利益高的方向分配,平衡资源,获取最高利益,能够促进经济的进步;

(2)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竞争性、开放性以及统一性。市场是从事交易活动的场所,供给与需求、价格、竞争是存在于每个市场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它们之间彼此影响、彼此联系、彼此一寸,体现了市场的作用;

(3)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宏观调控对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的经济现状下,宏观调控是非常必要的,它使得经济能够稳定地发展,快速地发展、可控地发展。

四、水利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司法不统一。水利产业的工作由很多的部门负责,没有特别明确的分工,职责也没有具体的说明,当有问题发生时,找不到具体的部分负责,找不到具体的解决办法,没有明确的规定,使问题无法合理快速的解决。在司法方面,节约用水问题要找城建部门处理,卫生防疫监督问题要找卫生部门处理,水电调度问题要联系电力部门,这样所有水利违法事件都有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执法的力度不同,方式不同,会有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产生。

(2)性质不纯。现在的水利产业大致被分为三个类型,它们是生产经营型、有偿服务型、社会公益型。首先是生产经营型,水利产业作为现代的一种产业,是要有现代的经营模式的;然后是社会公益型,水利经济作为一种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种,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来发展,计算投入及效益,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最后是社会公益型,水利产业是具有公益性的,又不单单只是公益事业,所以也是难以划分的。这三个类型没有严格的界定,概念比较模糊,根本无法满足现在水利的生产。

(3)投资不足。在水利产业方面有很多资金不足的情况,经常会总有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技术落后等等问题发生,由于水利部门的公益性,水利产业有关部门的收入也很有限,有时甚至职工的工资也难以保证。长期下来,就会导致水利产业部门的职工队伍变小,人才流失,致使水利产业工作更难以顺利开展。

(4)缺乏竞争意识。现在有的水利产业部门还是传说中的铁饭碗机制,职工会产生一定的懒惰心里,而且受到现在体制的影响,水利产业部门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职责分布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职工工作分布不公、思想低迷、缺乏竞争意识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水利产业的良性发展。

五、水利经济改革的措施

(1)体制改革。水利产业的体制一定要进行改革,应该理清行业职责,合理分配工作,统一司法问题,做到执法及时,执法公平,执法透明,执法公正,使人民有问题能得到快速的公平的解决,减少怨声载道的情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明确水利产业的类型。明确划分水利产业的类型,例如可以分成生产经营型、准公益型、公益型等,让人在此问题上一目了然,不再模糊不清,严格界定水利产业类型,不再阻碍水利产业的生产与发展。

(3)投入足够的资金。意识到资金对于水利产业的重要性,水利产业本身是具有公益性的,有的部分无法自己维持,需要政府的支持,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才能改变经费不足、工程设施老化、技术落后、人才流失等等不良状况,资金充足了,才能高效有序的开展工作,且要紧随时代,重视科技的力量,引进高科技的技术、设备,培养高科技的人才。

篇7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稳健发展,作为影响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水利经济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经济总形势,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水利经济也就成为了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与社会发展相平衡。

一、我国大力发展水利经济的原因: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水利经济发展的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发展环境良好,进而保证了水利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态势,相关政府组织不断开创新的水利经济发展思路,传统的水利行业持续发展,并不断地发展了新型水利旅游行业,生态景观水利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水利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单一的供水方式,水利风景区亟待修缮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水利部门去发现,探究新的适合水利经济发展的方案,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水利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十一五”计划的推出和开展,水利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经营水利为政策的新的发展理念标志水利经济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水利建设围绕着避免旱情和灾情的出现为中心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水利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既要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也要保证农田灌溉的及时充足,构建水利发展水网大框架,在新理论新决策的引导下,水利经济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水利经济布局得到了改善,水利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这些都保证水利建设的顺利开展和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快速发展水利经济

随着我国水利理论的日渐成熟,供水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势不可挡的朝阳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竞争中已经形成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和股份制经营的基本模式,尤其是我国的沿海城市,由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也带动了水利部门的发展和壮大,构筑和形成了适合本城市发展的水网体系,并不断的深化了水利改革措施。同时,水务一体化的发展将水务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为此,根据现有的水务发展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拉长供水产业链条将会带来水利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所以,如何适应水务发展新需要将成为水利经济发展的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工作,主要发展方向是由传统的单一供水转向水源、供水、节水、排水以及污水处理向综合性供水的转变。

(四)发展生态水利的必然选择

我国水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影响整个生态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我国促进水利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改善居民周围的生态环境,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关键是要做到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放在水利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概念下来考虑,统筹规划,稳步促进。拉动水利旅游产业链发展是促进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发展中如何规划旅游产业,设计和建设旅游产业区,并能够宣传和运营管理好旅游企业是重中之重,只有在引进和培养水利旅游相关专业的人才基础之上,打造一批经典水利旅游品牌才是维持旅游经济长远发展的重点,把水利风景区建设成为与自然和谐、与人类和谐的独特景区。水利经济将打破传统船业的发展模式,依托自身的发展优势,积极发展与水利有关的其他行业和部门业务,为经济增长不断拓展盈利空间。

二、促进水利经济发展的主要要求分析如下:

(一)适度开发与保护

水利经济活动是一项全部围绕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总成。目前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国家相关部门的保护工作也不到位,水环境面临着日益恶化的困境,也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状。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

水利企业的发展是以自然界有限的水资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做到深挖水利潜力,充分发挥行业的自身优势,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就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所以要想长久的屹立于水利市场不倒,就需要水利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运营管理,优化管理模式,增强资源重复利用度,保护自然环境。当然,加强企业管理并不是对束缚企业的改革和创新,相反是为了保护和促进企业的创新制度,技术的创新,观念的创新,企业机制的创新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是维持企业稳健发展的根基。

(三)调整水利产业结构

我国水利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水利经济结构不合理,这是多年来影响我国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些不合理产业结构就需要企业做到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吸引和培养大批量水利专业人才,深化水利改革。

(四)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到对于公益性项目,政府机构要作为投资责任主体来进行,其他的供水等水利综合经营的非营利性项目要充分发挥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来进行融资、建设和运营。水利企业就要做到两种机制的巧妙运用和配合,才可以保障水利企业的持续运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贤波,陈红,杨学勤.析科学发展观在水利经济工作中的指导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08.

[2]高怀明.科学发展整体推进描动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J].陕西水利,2009,03.

[3]田儒东.发展水利经济,构建和谐水利的思考[J].湖南水利水电,2006,05.

篇8

2山东水利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下的必要要求是又快友好的发展

整个山东经济的水利发展,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无体系到有体系的一个过程。其中可以大致的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山东水利经济刚刚起步的阶段,那时候由于是建国初期,对水利经济多种经营的认识不够健全。但是在这个阶段中,山东水利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渐建设了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建立像水库、堤防、河道等设施,并且相应的成了一些部门进行管理。这些部门具备一定的优势,体现在人才上、机电设备上、水土资源上。部分水利管理部门,参照了企业的快速发展的经验,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还开创了一系列种植产业、加工业、养殖业,促进水利工程队的建设,逐步开办水利企业,目的是为单位给与经费上的支持。也在这一阶段,水利部提出了新的改革方针“一把钥匙、两个支柱”,将改革作为动力即钥匙,通过设立税费征收和多种经营为支柱,水利部门促进水利经营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第二阶段:山东水利经济在“八五”末到“十五初”是发展的阶段。1994年,在山东省水利厅召开的全省水利经济工作会议,则把是这个时期水利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实践。通过这次会议,明确了深化水利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就将水利经济的发展,制定出了“一头两翼,两带一区”的先进的水利经济发展总思路。水利行业逐渐认识到不对水利进行改革就没有活路,就没有发展和进步,深刻的认识到水利经济的发展一定是水利行业致富的重要途径。因此,各个水利相关部门开始重视这一项工作,落实工作到细节、提升领导能力,将一手抓水利建设和管理,一手抓发展水利经济的理念作为出发点,如青岛市提出的“两水并进,三强带动,五抓五上”的方针政策。注重规模经营的发展,重点开发高科学、高收益的项目;还可以打破疆界,与其他行业相结合的发展,能发展什么就努力发展什么。这个阶段,水利经济总量在稳步增长,对经济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相对于第一阶段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三阶段:山东水利经济在“十五”初到“十一五”初是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到来是经营水利理念的确立时期。2002年初召开的全省水利局会议上,山东声水利厅率先提出了新的理念“经营水利”,这时标准着山东水利经济面临了一个新的机遇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山东水利系统紧紧围绕“既不怕旱,又不怕涝”的治水战略目标,以资源节约型为建设目标,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建设出有先进社会主义思想新新农村的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促进山东水网大框架的形成,实施了六大水利工程,整个山东水利事业处于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时期。形成了健康的发展环境,水利经济的发展符合时展的要求,符合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出水利事业旺盛的生命力,整个山东涌现了一批成功的例子,主要可总结以城乡供水主导的“龙头带动型”,贯彻以水聚财、以地生金的先进理念。通过对全省水利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促进传统产业的稳定发展,供水和水利旅游两大产业逐渐成为水利经济的两大亮点。

山东水利经济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在经济布局方面进行了适当的改善,行业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部分经营项目没有重视顾客这方面的客观条件,与水利行业发生脱离现象,由于脱离了水资源这个基础,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就会形成不良的资产。部分经营项目由于过度的开发,无序使用,最终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以,搞好水利经济必须要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将水利行业作为基础,合理的开发及利用水土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开拓产业链是水利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过长期的发展,水权、水市场都日益成熟,供水作业作为朝阳产业,竞争逐渐进入了白热化的现状。“市场化运行、多样化投资、股份制经营”的供水方式逐渐形成。山东是沿海身份,经济发展的速度快,发展水平也高,将水利改革措施逐步深化,山东水市场的培育及发展将面临一个重大的基于。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水务一体化的实施速度增快,明确了水务发展的方向,水具备了再生性的特点,又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些特征,开拓供水产业链条是水利经济增长新的亮点。顺应新形式、满足新需求,水利经济的工作重要是要引导供水产业由原来单一的供水源逐渐向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和中水会用综合供水的转变。

篇9

年初,总局给我分局下达经济指标145.2万元。为完成今年的水利经济任务,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知识、新办法,思想观念大为解放。局党委按照总局党组制定的“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水利经济”的战略,以及发展水利经济的一系列指示、政策,狠抓水利经济指标、责任、措施的落实。一是领导干部非常重视、支持水利经济工作,逢会必到,逢会必讲,不仅提要求、鼓干劲、给措施,还年年给水利经济先进单位的领导发红包,增添了水利经济建设队伍大抓快上的热情。二是局党委固定一位副局长专管水利经济,经局党委分工,决定由副局长同志主抓水利经济工作,水利经济办公室具体抓全局水利经济,局领导及机关科室驻点单位协助工作,做到年初有动员、季度有小结、年中有检查、年底结硬帐。根据水利经济发展状况及时召开碰头会、半年检查会、新项目技术研讨会和年底百分评比考核会,并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形势,找出问题,研究措施,大造声势,有力地推动了我局水利经济向纵深发展。三是局党委把水利经济工作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全力以赴搞好水利经济工作,在发展中统一安排、统一布署、统一检查,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四是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层层下达经济指标,签订责任状,年底评比兑现,并设立了自给自足奖,新增项目奖和名次奖,保证了全年局水利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

二、发挥优势走向市场再上台阶

企业公司所属渔网市场和北坝市场。渔网市场建于一九九二年,到目前为止已有十三年的历史,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资金的影响,市场建设标准不高,尽管如此,在当时还算可以,据工商部门统计,在数量、品种、消费额等方面,数全国第一市场,每年创纯利近30万元。面对市场竞争,稳定大客户,改善投资环境。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年初局投资20万余元对渔网市场的顶棚进行翻新更换、对上下坡路、排水沟进行维修。目前,仓库、门栋出租率达100%。北坝菜市场经过投资改造呈现一派热闹气象,市场收入稳步上升。今年企业公司完成任务50多万元。

工程公司依托自身工程技术优势,走向市场。今年公司一班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广开财源,狠抓江中下游整治机遇,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各项工程力求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目前,潭洲湾险段护坡工程310米,已顺利完工实现利润10万多元。在此项工程中,公司经理带头住工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认真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得到了局领导的好评。

水政大队今年在局正确领导下,为了落实依法治水的精神,维护水利部门的权益,采取了一系列狠抓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的措施。一是学法、懂法、用法。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三是推行岗位责任制。同时,加强水政工作建设,规范行业管理,更好地为防洪保安、水利经济保驾护航。每月底水政大队都要对照制度,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实事求是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奖勤罚懒,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今年在确保堤防安全的前提下,对非法取土和盗窃防汛物资、通讯物资、通讯器材、防浪林的不法行为进行严打,挽回经济损失近10万元。为局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出了贡献。

服务公司在局的大力支持下,加强了服务的管理,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服务做到了更加规范化。为了完成今年的任务,服务公司克服困难,主动出击,拓宽经营渠道,安排专职业务员联系各类会议、考试、集训、办案及工会活动等项目,特别在今年的二次防汛期间,公司人员齐心协力、吃苦耐劳,为江防汛做出很大贡献。今年公司完成分局下达水利经济13万余元。

篇10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国土整治开发,国民经济整体布局,生产力合理配置,都离不开水利,所以水利的兴衰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所以说,水利经济的发展是顺应社会所发展的。当然,水利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在我国,虽然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我们的工程效率以及水利效率都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有了较大且稳步的提高,但我们刚才说到水利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所以水利经济的继续发展也是必要的。从现在看来,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

一、水利经济的主要问题

想发展或者改革,必须要从现在所面对的问题出发。水利经济可以说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所以说我们不能只通过水或者利来考虑,我们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视角,从而让我们知道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一)增加投入问题

所谓经济,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水利行业经济循环要达到良性循环,必须在政策投入、科技投入的同时,增加资金的投入。这包括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社会集资,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资金的投入。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发挥资金的效益,才能达到经济的良性循环。为什么需要增加投入,尤其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呢?这是由于农业和水利的特殊状况决定的。当然,增加投入必然意味着高产出,而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可以为水利经济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也可以有效的节约水利经济以及工程中的成本,也是水利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水利工程供水的水价和综合利用问题

水利经济要做到良性循环,必须尊重价值规律,必须真正做到水的综合利用,为国民经济整体服务,改变过去单纯为农业服务的做法,从而更加有效的为人民提供便利。在为人民提供便利的同时,适当提高水价是可行的,因工业产品价格高于其价值,工业供水水价也应高于其价值,但提高的数额和过程都应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度上,否则容易滋生居民的不满就显得得不偿失了。在农业供水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和工业供水价格高于其价值的部分相平衡或后者多于前者时,水利工程即可以处于自我维持与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三)水利参与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水利经济要做到良性循环,必须进行改革,大力提倡综合经营,参与地区经济发展。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应尽一切可能为水电站等某些工业项目的开发创造条件,发展工商业方面的实体,改善经营管理,增加资金的收入。水利工程多在边远山区,远离城市,生产与生活存在许多实际困难。水利建设必须考虑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逐步把水利工程所在地建设成为中小型城市或乡镇,改变边远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四)工程管理的财务分析和收支平衡问题

在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设计中,不仅要做好国民经济评价,还要做好财务评价。在财务分析中,要研究工程管理单位的经济良性循环问题,使工程管理单位这个非营利性企业能够做到财务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防洪工程当前难以向受益单位收取防洪费用,但工程需要设立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进行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修,它是社会经济大循环模式中的一环。在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收支平衡,由工程主管单位负责解决其工作条件,维持经济良性循环。

二、水利经济应抓好的关系内容

上文已经提到,水利经济不是水与利的问题,而是一个全面的问题。所以说虽然我们研究的看似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实经济也是受全方位影响的,可能其中一环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全局的利益。所以我们在水利经济的发展中,更要依托行业优势为基础动力,培养具备高科技知识的水利人才,调整固有结构,顺因民意以及市场,这其中我们主要要注意四点相对关系。

(一)正确处理宏观认识与具体落实的关系

在宏观认识上要正确把握水利经济的内涵,在微观上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对水利经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水利经济不同于水利多种经营,而是涉及水利系统各部门的全方位的经济工作。水利系统所从事的注重投入产出,讲求经济效益的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叫做水利经济。这样水利经济的内涵就非常明确,其主体是水利系统所有的单位和个人;其经营策略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投入产出,讲求经济效益其业务范围不但包括经营活动,还包括管理、生产活动。

(二)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发挥行业优势的关系

从长远发展战略上,要以市场经济规律指导我们的水利经济工作,树立全方位、多行业、全社会的发展思路,细化到水利经济当中,我们需要的是从水资源来考虑,首先注重的是质量而不是速度,所以我们还需要壹个细致的规划去帮助水利经济的改革,争取走上一条万无一失的道路。从目前发展战术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于发挥行业优势,捷足先登,突出工作重点,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正确处理执行法律、法规、政策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首先,要用足用活已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资源管理、价格收费是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搞好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用足用活。其次,要争取尽可能多地出台一些合理的收费政策,争取多方面的投人。还要尽可能多地出台一些政策允许、群众易于接受的政策性投人措施和社会办水利的投资办法,如城市防洪费的筹集等。

(四)正确处理快速发展与提高效益的关系

水利经济作为经济体的一部分,也必然存在着发展速度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当然,一个稳定的工作效率是解决矛盾的基础问题。我们现今的水利经济环境发展潜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但切忌的一点就是追求速度而不求方法,这样很容易事倍功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的水利经济虽然一直发展迅速,但是不管在经济原因还是非经济原因上,水利经济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但水利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需要建立在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与效率上的,而其全面性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这就使我们需要在多方面几把手全部抓起,毕竟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以,找到水利发展的制约性,就是找到了水利经济发展的方向,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11

每个水利工程都有自己建设的背景,也都有独特的特征,但是从总体上而言他们又都有共同的特点。首先,水利工程都有投资的连续性。也就是这是一项一次性的大规模投资,这样的投资是不能够分开间歇性进行的,只有保证资金的规模和连续性,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其次,水利工程一般收效较慢。它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的建造,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取得收益,因此,它们都需要大量的闲置资本作为创始资本。再次,水利工程具有基础性。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其他部门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成为其他部门生产的原料产品。最后,水利工程对人们日常消费的作用是间接的,它形式上远离人们的生活,但是对人们消费的作用还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只不过不是直接体现出来。

水利工程具有很多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中的大部分又都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具体而言,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水利工程最直接的经济功能就是进入生产领域。这是水利工程最直接也最为实用的表现,是其经济价值的显性表现。第二,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的经济功能,这种经济功能是间接发挥出来的,但是其作用不容小觑。第三,为水资源的调配提供方便的功能。这项功能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内的调水。总之,水利工程无论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还是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而言都有着很大的社会经济功能。

二、水利工程现存的问题

(一)客观条件的制约

水利工程也有其自身的负面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气候、水文以及地质的影响、对文物和景观的破坏等。这些都是客观因素的制约,尽管许多水利工程在建造之前要经过严密的论证,但还是会产生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在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经过科学的勘测,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二)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的制约外,人为因素在导致水利工程问题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具体而言,第一,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薄弱。对于整个水利工程,从最初的审批审查到施工,往往把重心偏向主体工程,而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相应的配套设施。在具体操作上,有的是没有计划和相应的预算,有的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些都表现为配套设施的薄弱或者匮乏。这就导致建设过程中麻烦多多,民意重重,建造完成后阻碍经济效益的发挥。第二,管理环节缺失或者滞后。水利工程的管理缺失现象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尽管水管单位经常提及管理要到位,可是真正做到到位的是极少数。特别是2O世纪5O―7O年代建造的中小型水库,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社会环境,大多数工程标准较低,加上运行机制差、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和老化失修严重,病险率较高。此外,还有一些工程建成后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水污染严重,甚至导致当地的整体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引起附近居民的强烈抗议。还有的不善于管理,导致水利工程的运营处于亏本状态。这些都使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第三,关系网络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大打折扣。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关系、人情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就导致设计、业主、施工直到监理都处于一个很大的关系网络中,很容易出现金钱交易或者裙带关系。其最终结果是使整个工程成本上升,工程质量降低。

三、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举措

(一)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的负面效应

水利工程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面貌,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工程完工后加强后续工作的处理等,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这种损失。

(二)立足于水利工程的优势,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很多水利工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大坝,它们更多的带动了当地经济整体上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工程很可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综合经营,增加收入,是把水利工程经济搞活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可以大力发展水利养殖业。一般一个水库有着稳定的水源,有着广阔的水域面积,有着优良的养殖环境。因此,这给养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大的水利工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壮观的景象,再加上各个工程所处的地理区位,一般都能构成相应的景观群。比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等。再次,利用工程周边的闲置地营建经济林木。这样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起到调节生态平衡和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三)建立和健全相应的配套设施,充分配合水利工程发挥其经济效益

配套设施不足导致了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满足主体工程对配套设施的需求,力争做到建一处工程就有一套辅助设施。而不是先建主体工程,后续配套设施,这往往导致相应设施的滞后或者根本就不建。只有同时纳入规划议程,才有可能同时投入使用,以期提供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管理

篇12

水利工程效益的外部性指的是水利工程运行所产生的效益不全是反映在水利工程行业内部,在其他部门也有反映,而且,大部分的产业效益由产业循环转嫁给其他行业和其他部门。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外部性是由水利工程的属性决定的。

1.2产出具有滞后性

基础设施和产业具有产出滞后的特点,而水利工程作为基础型产业的一种也不例外。第一,水利工程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从初始的投资到工程施工再到最后的工程产生效益,需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水利工程的产出具有滞后性;第二,水利工程能否发挥效益与工程设计年型和水文气象有关,也就是说,水利工程并不一定在竣工时就产生效益而是要遇到合适的水文气象以及符合设计年型时才能发挥效益。

1.3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水利工程的收益不确定性是由于在对水利工程投资进行收益预计和工程分析时,对外来的发展变化预测的不全面性。一方面,水利工程的投资活动开始阶段就具备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不确定因素出现的比重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周期的增长而增长。事实证明,水利工程投资活动中的不可预测因素会对其投资效益产生巨大影响。

1.5经营具有自然垄断性

无论是基础产业还是基础设施,其投资开发模式和生产经营模式都具有十分明显的自然垄断性,水利工程也不例外。这种垄断性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服务范围和对象是由工程建设地点决定的而不是以市场竞争情况为转移。而且,水利工程的经营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其投资效益鲜明的计算特征。

2水利工程投资存在的问题

2.1不合理的水利投资结构

水力资源产业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二是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产业,三是水资源的防治产业。我国水力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性在于大部分的水利投资用于防洪建设等基础设施,其中,仅2002—2006年四年间,我国水利投资规模达5600多亿,而用于防洪建设的投资占80%以上。虽然,大规模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小,但是,每年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800亿,而生态损失比经济损失更大。

2.2不健全的水利回收补偿机制

第一,用来防洪和改善生态的公益性项目因维护运行资金不足造成排涝泵站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丧失其主要作用;第二,较多的中小型水库亟需加固;第三,年久失修的大坝很难承担防洪的重任。为此,国家对一些用来灌溉和供水且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经营性水利工程进行了有偿使用的收费制度,但水价按国务院1985年制定的标准执行,价格偏低,形成机构不合理。这种规定虽然对农业、生活用水采用微利水价,工业水价利润较小,但在实际中很难执行。收费价格未能全面、统一导致在税费征收过程中遇到不少阻碍,因此,项目简单的水利产业不用扩大生产甚至连再生产都无法维持。水利投资收益较少,水利工程得不到良好运行,导致水利产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逐渐弱化,甚至缺少了对资金市场的吸引能力。

2.3尚未形成真正的水利投资市场

一直以来,我国水利投资的模式一直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基本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对建成后的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和维护。虽然这种模式为我国兴建了一大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水利工程体系,并为我国抗洪抗涝、农业灌溉和居民供水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这种模式未能遵循市场规律和市场的考验、致使一些错误发生并造成了相应损失。我国现在的水利工程主要是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负责,政府对其水利工程管理进行投资,因单位本身不需要对水利投资经营效益负责任,故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因此,我国的水利投资效益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尽量避免投资失误,国家应将水利工程由自负盈亏的建设单位作主体,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勘察、研究和论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3有关提高水利工程效益的办法

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面貌改变而造成的损失,解决相关后续问题。还要正确利用水利工程优势,大力发展相关产业,如水利养殖业和旅游业。在水利工程竣工的同时,要健全相关配套设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制,保证招标全程公平透明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

3.1规划合理、设计科学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为尽可能地降低负面影响,会对自然面貌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这就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损失,就要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设计,水利工程负责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工程竣工后不断加强对后续工作问题处理。

3.2正确利用水利工程优势

一个基础产业和基础工程的竣工会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水利工程并不只是水利大坝,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此区域的经济整体进步发展。所以,搞活水利工程的重要途径为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综合产业,因地制宜,提高水利工程收益。一般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大力进行水利养殖业发展,比如就一个水库而言,一般具有辽阔的水面积,稳定的水资源,具备良好的养殖环境,适宜发展养殖业;第二,可以大力进行旅游业发展,大的壮观的水利工程加上工程所处的区域环境能够构成风景独特的景观群,比如:我国的三峡工程;第三,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所在区域周边闲置的经济林木,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收入,还可以调节当地的生态平衡,美化环境。

3.3配套设施的建立健全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相关配套设施,并充分配合水利工程特点,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为降低因配套设施不足带来的严重问题,尽可能满足主体工程对设施的需求,争取在工程竣工的同时,辅助设施也相应完成,而不是首先在主体工程竣工结束后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导致配套设施建设拖延或根本不建。只有在水利工程竣工同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设施,才能够使两者同时投入使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

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不只是体现在水利工程建造过程中,在工程投入使用过程中也要加强管理,争取降低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问题。第一,在工程招标阶段,要公开透明,避免不法分子的暗箱操作和行贿受贿现象的发生,选择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承接工程;第二,工程设计过程要进行严密的研究,根据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水文地质环境来确定设计方案,事关农民生产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水利工程,在设计前要进行民意调查,征得区域内居民意见;第三,坚决杜绝对工程承包的层层转包行为,毕竟每一次的工程转包都会造成利润的产生和成本的提高,可能会造成工程质量下降;第四,对于工程施工过程,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制度,确保监理人发挥其工程监理作用,各环节相互监督,建立健全工程的整体质量监督体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