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2: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配料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配料实训总结

篇1

民营医疗机构急诊急救知识培训总结

为了提升全市民营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更好的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疗机构安定有序的发展,我局于5月12日针对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召开急诊急救知识培训,本次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当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时,心肺复苏是最有效的紧急救护措施,为了让医务人员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术,首先由我局陈玉梅同志做培训讲解,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急诊急救:物品准备、评估与判断、放置、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有效指征判断、安置患者,每一步操作流程都讲得细致入微,各单位医务人员也听得十分认真,接下来为大家播放心肺复苏操作视频课件,期间,由我们的专业人员在下面为大家答疑解惑,然后让大家现场用假人做实验,大家表现出极其认真的学习态度,会后为大家分发了培训试卷,成绩均达到合格。

这次培训不仅让医务人员加强了医疗工作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全新理念,懂得了生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全体医务人员听课仔细,操作认真,不少同志还在下课后自觉留下来继续练习,表现了高度热情的学习积极性。

5月14日

篇2

案例:2007级建工3、4班的一组学生钢筋工程施工实训;载体:院育贤阁结构施工图纸中一根两跨的楼面框架梁。

创新一:手算、电算(G101.CAC)相结合,编制钢筋配料单等表单(软件免费下载)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育贤阁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为载体布置项目任务一基础、柱、墙、梁、板和其他零星构件等基本构件的钢筋配料单。首先采用手算,即纯手工法,掌握钢筋翻样的基本原理(弯曲角度、弯心直径、量度差、末端弯钩增加值等),结合规范、标准图集根据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完成下料。这是最原始的传统方法,也是比较可靠的方法,也是电算的基础,任何软件的灵活性都不如手工,但手工的运算速度和效率远不如软件。

在掌握手算技能的基础上,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网(chinabuilding.com.cn)下载平法钢筋下料软件G101.CAC3.0学习版,《平法钢筋下料软件G101.CAC》是与国标图集03G皿一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和06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详图》相配套,提供简单直观的操作方式完成施工图信息录入,准确地完成钢筋翻样、优化下料、原材料用量计算并根据钢筋施工流程,输出钢筋配料单、钢筋优化断料单、钢筋加工单、钢筋料牌等多种实用表 单。应用《平法钢筋下料软件G101.CAC》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幅降低钢筋加工损耗,节省钢筋。经过手算、电算结果比较分析,分析偏差,总结经验规律。见表1为2007建工3、4班一组学生根据平法钢筋下料软件G101.CAC编制的钢筋配料单表单(部分)。

创新二:根据钢筋配料单等表单,用电线按比例缩放下料,制作钢筋模型,节约钢材,降低成本(见图1)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一钢筋工程实训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学生:2007级建工3、4班一组学生(0人)耗材:蓝色、黄色、绿色、红色四种颜色的BLV6电线(6_2铝芯线)、20-22号绑扎铁丝(根据院批准的土木系耗材申报计划,由土木系实训指导老师岳文志老师采购)教学工具:粉笔(号料)、钢卷尺(m、5m)(量尺寸)、老虎钳(断料)、钢筋钩(绑扎铁丝)教学过程:学生小组自主分工任务,如:手算、电算、钢筋下料(如蓝色线代表上部筋、黄色线代表下部筋、绿色线代表腰筋、红色线代表箍筋)、绑扎安装、检查验收、评价。

教学目标:具备识读结构图纸、熟悉钢筋加工工艺、质量检查验收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体验钢筋工劳动的艰辛和乐趣,有自信心;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标准规范的科学观;在与同学、钢筋工、老师的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获取反馈,改进方法,取得进步。

通过这一创新的教学手段,笔者作了一个经济比较分析,一根两跨的楼面框架梁,用绑扎的钢筋骨架实体进行施工教学,Y25、$12.910.96.5四种直径的钢筋和20-22号绑扎铁丝共计3824.92元左右(还不包括运费等费用),而用BLV6电线代替钢筋按照纵横两个方向不同的比例缩放、制作的钢筋模型共计270元左右,成本只相当于前者的1/14左右,一根梁节约成本3554.92元,如按一个教学班2007建工3、4班学生共计70人计算,分7个小组,共节约3554.92元X7=24884.44元;如按一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共4个教学班计算,一个钢筋工程施工项目实训共节约24884.44元X4=99537.76元,即10万元左右,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经济比较分析。

具体比较分析见表2两种钢筋工程施工教学用具表2:两种钢筋工程施工教学用具经济比较分析

结语

回顾总结这段钢筋模型制作教学改革的历程,收获颇多。一方面学生在单项课程实训中加强了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为日后的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走出校门面对市场才会更有竞争力。

篇3

一、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很多专业课程建设中被不断应用和开发。在课程改革中,部分专业课程因为与国外一些课程的设置相似,直接借鉴国外的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体结构施工作为传统的建筑施工类课程,与国外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别,难以照搬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在探索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现,进行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开发设计存在很大的困难。

1.中外迥异,课程设置须细分

目前国外建筑类课程的设置与国内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以砌筑工程、木工工程、钢筋工程、道路铺设工程等细化的工种作为一门课程,切入点小,在课程中设计有木制框架的制作、木屋架的制作、木门的制作等可以在一个阶段内完成的项目,项目之间呈现阶梯式递进的关系,难度递增。而国内相关课程的设置范围较广,涵盖专业内容较多,每一门课程中包含较多细化的专业内容,教学过程中工作任务和项目设计的复杂性大,可操作性小。

2.经验不足,授课教师少实践

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在国内中职教育相关课程建设改革中无先例可循,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及相关的指导。

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生就业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专业老师大多缺乏在企业工作或实习的经历,企业的需求与教师的授课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本课程的建设要求相关的课程开发教师掌握施工现场建筑工艺流程与要求,了解企业对施工类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与条件。

3.浅尝辄止,课程改革无创新

近年来,国内许多中职校施工类课程都在尝试课改,但是推进的成效一般。也有一部分学校对课改只是浅尝辄止,并未深入探索挖掘。如:某一版本的《主体结构施工》课本对章节编排和章节的名称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进行设计,而书本内容未加改动,部分改动也只是停留在排序和排版上,无具体的课改实施内容。课程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联系实际,积极创新,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

二、校企合作,中高等学校联手,建设精品课程

1.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活动―项目”划分定义

通过与企业和专家团队的深入沟通交流,以及课程建设教师进入施工现场实践学习后,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与活动项目划分方式。

(1)任务:根据专家与企业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反复提到的让学生认知理解不同的结构类型的重要性,由此确定了以建筑的主体结构类型来划分工作任务。主体结构施工是地面以上屋面以下的分部工程,该分部工程最常用的几种结构类型是混合结构、框架结构、钢结构工程。因此主体结构施工课程的四个工作任务分别为:结构类型的认知、混合结构砌体工程、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

(2)活动:上述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细分环节,不利于课堂教学安排,因此需要在每个工作任务下设置相应的活动。例如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中设置框架柱工程、框架梁工程、框架楼面板工程三个活动。该阶段的活动内容类似于国外课程中的一个项目,能够在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3)项目:目前学校课程课堂教学不能按照周或者月来安排实施,因此以上定义的活动内容对于单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依旧过于庞大,所以需要在每个活动下设置与活动对应的项目。要按照工作任务的划分方式,基于工作过程对活动进行划分,安排相应活动下的项目内容,例如框架柱工程活动中安排有框架柱施工图识读、框架柱施工材料准备、框架柱施工方案编制、框架柱施工质量验收四个项目。

2.借鉴PDCA项目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合中职生的课程项目设计

在完整清晰地划分任务、活动与项目之后,我们参考同济等高等院校教师和同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其他科目课程改革中关于项目设计的成功案例,借鉴项目管理学中“PDCA”质量循环理论的成熟应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的设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项目的大小以小组合作能顺利完成为宜,每个项目任务的设置以满足两课时80分钟、4人一组的课堂学习为标准。例如框架柱活动下的“框架柱的材料准备”。该项目需经小组在两课时内完成,据此选择课程校本教材中配套图样的某一楼层某一根柱子进行配料,尽量避免学生由于任务量庞大而失去信心或者因任务量过小而懈怠的现象发生。实施过程中如发生提早完成任务的现象,可以要求小组对另一根柱子进行配料;相反完成不了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在下阶段框架梁的配料中再次进行学习。

(1)计划(Plan):项目设计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能够进行自学,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因此每个项目应设置一个任务,以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在明确的任务下,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自学相关专业知识解析任务,制订完成任务所需的计划安排。计划制订过程要求团队进行合作,通过组员之间的意见交流与沟通,确定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最佳方案。此过程引导学生自学、交流与沟通、优选合适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决策能力。

(2)执行(Do):根据学生自己制订的计划与教师设计的项目完成步骤进行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实施步骤与流程包括分工、计划实施、交流。学生应在计划安排下做出有利于完成任务的分工,经过组内有效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并将完成过程与成果与其他组交流。在任务执行与交流过程中,需要通过分工协调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内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检查(Check):通过小组的交流对比发现方案的优劣与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检查评价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修改完善原计划,提出能更快更好完成项目任务的实施计划,培养学生的回顾总结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处理(Action):在项目实施检查后增加信息反馈机制,包括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了解学习动态。评价信息帮助教师掌握课程教学效果,对课程项目设计做出实时调整与变更,通过同学的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学生能根据对评价信息中提到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改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落实项目实践实训环节,接轨建筑市场

在企业对毕业生及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反馈中存在以下共性问题:学生缺乏实践经历影响实际工作效率,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角色转变较慢。因此在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应社会、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实训项目显得尤为必要。

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设计了框架柱、梁、板的识图、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质量检查等工程中最为典型的实践实训项目。实践实训项目设计模拟现场施工情景和工作条件,贴合工作过程,符合企业对毕业生就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在实训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对相关实训内容有探索的愿望,可以对自身知识缺乏的部分进行求知,学会相互协作共同参与项目实践,通过努力不断改进实践的成果,教学效果远远优于课堂教学。经过项目实践实训的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能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对工作任务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受到企业的认可与欢迎。

三、项目建设成果三方共用,实践效果口碑优良

对主体结构施工课程我们积极探索适应市场、贴合学生的课程建设方案,借着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首批示范校建设的背景,对课程建设进行完善和优化,形成《主体结构施工》校本教材、《主体结构施工》项目手册、《主体结构施工》实践实训项目手册等书籍三册,完整的教学教案一套,教学用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用视频一套,主讲老师课堂示范教学视频若干,精品课程网站展示平台一个。经过三年使用后,收集学生、同行及企业的三方评价信息,得到较为真实的课程建设效果反馈。

1.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对于改革后的课程,学生对于待解决的任务有求知欲望,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任务的实施中养成了良好的交流习惯,在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生反映,进入企业后能很快熟悉工作,能积极主动与同事交流,在企业里得到带教师傅与同事的欢迎和认同。

2.同行: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程开发阶段教师通过向现场工程人员学习增加实践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按照工作过程要求,需要教师结合工程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与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计划与组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对课程以外的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做好衔接。多方面都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阅历与深厚的专业知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给老师提出挑战的同时使教师自身业务不断得到提升。

3.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及时输出

在主体结构施工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符合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企业反馈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专业知识,工作入门较快,上下班遵守规章制度,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与同事相处融洽,能为企业所用。尤其是对毕业生在施工方案的理解与应用上,企业给出优秀人才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敬军.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J].管理与决策,2005(27).

[2]徐素霞.浅谈新时期职业学校的发展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2006(10).

篇4

【关键词】:地基处理 差异性沉降 高压注浆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该实训车间场地位于某校区西北角,实训中心由1层车间组成,为钢结构,独立基础,基础埋深2.50m,基础尺寸2.8×3.4m。该场地原有一山沟,该沟呈“U”形,上窄下宽(上沟边位于车间中心部位,下沟最宽约30m),上浅下深(上部自车间室内地面开始,下沟最深处约9m),下沟边垒有毛石挡土墙,挡墙上宽0.5m,下宽2.4m。沟内填土由粉土、粉质粘土及少量石块组成,填土未经压实,部分基础(车间东侧4-10轴,其余作于风化岩)坐于其上。实训中心建成后,由于雨水下渗,坐于填土上基础发生下沉,造成车间变形,填土上车间内地面发生下沉,外侧挡墙未见发生变形。(最好附图)

2加固设计方案

根据地层条件及工程现状条件分析,造成车间基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基础下填土为新近人工填土,自重固结尚未完成,若不处理,沉降还将继续,完全完成自重固结,需要较长时间。

2.1、设计原理及目的

注浆加固是指利用液压原理,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的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的方式,将土颗粒中的水分和空气排出后占据其位置,经过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岩块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变形小、透水性低的良好的结合体,以满足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需要。注浆加固技术的成败与工程问题、地质特征、注浆材料和压浆技术等直接相关,如果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注浆工程的失败。工程问题、地质特征是灌浆取得成功的前提,注浆材料和压浆技术是注浆加固技术的关键。

根据上述原理,浆液加固法可以达到以下目地: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减小地基变形或不均匀变形;限制地下水的流动;控制基础沉降;控制土移。

2.2、设计方案

车间填土地基采用注浆加固法进行处理,扩散半径按1~1.2m计算,孔距2m,以不损坏原有挡土墙及原有基础、灰土垫层为前提,主要处理基础以下填土使之承载力提高,压缩性降低,使之自重固结稳定,控制地基在现有荷载下不继续沉降。

a、注浆孔布置

本次设计沿基础周边布设钻孔10个,钻孔间距均小于2.0m,自2.7m以上封孔,同时为减小地面继续沉降,在地面沉降部位间隔2.0m设注浆孔一个,自地面下2.0m封孔。

b、注浆

封孔约24小时后或强度达到5Mpa后采用42.5R早强水泥浆压力注浆,扩散半径按1m计算,每米注浆段的注浆量不小于0.63m3。水灰比采用0.8~1.0,先用水灰比1注浆0.5m3/m,然后用水灰比0.8浆继续注浆至设计注浆量,注浆压力不准超过0.5MPa,流量不大于10L/min。当吸浆量小于1~2L/min或注浆量大于设计值1.2倍,注浆压力达到0.5MPa时,可停止注浆,注浆时每10分钟记录一次注浆流量、注浆压力。

根据场地调查:现地面至挡土墙之间多分布纵向裂缝,裂缝宽1—2cm,为防止地面冒浆影响浆液在底部扩散,施工前,将地面所有裂缝用细注浆管插入裂缝中至地面下1m,用<0.2Mpa压力1:1的水灰比的浆液注满封闭。

c、注意事项

注浆时,随时对地面及挡土墙部位观察,一经发现有冒浆现象或挡土墙位移、基础沉降时立即停止注浆,调低水灰比后继续注浆,以保证地面不冒浆、挡土墙不位移、基础不产生附加沉降,又保证达到设计注浆量或注浆压力为原则。

若单孔注浆量小于设计注浆量50%,可在浆液中加适量减水剂继续注浆。

3注浆加固施工方案

3.1主要注浆设备及材料

注浆泵2台、XYJ-100液压钻机2台、灰浆搅拌机2台、电、气焊机各一台,压力表2个,流量表2个、直径50mm(壁厚4mm)无缝钢管620m、 42.5 R早强水泥、水、减水剂少量。

3.2施工技术要求

a、施工顺序

先按图纸要求施工编号为“1”的孔,其次施工“2”,依次类推施工到最后编号“9”的注浆孔。第一工序未注浆完不准施工下一工序的孔.其中7-9编号的孔,应隔孔施工。

b、成孔要求

基础周边钻孔为斜孔,孔位误差不大于5cm,先用91mm直径钻至2.7m(地面部位钻至2.0m),然后换75mm钻至设计深度,全孔用水灰比为1的水泥浆护壁,到设计深度后换清水洗孔至没有水泥浆,然后把孔内水抽出,下入注浆管至孔底,底部1.5m为花管,花管孔径3mm,纵向间距40mm,横向间距26mm,注浆孔变径处注浆管加止水盘,用水灰比0.45的水泥浆封孔至地表下0.1m,顶部用丝扣与高压注浆管连接,20~24小时后按设计要求注浆。

3.3、施工注意事项在本工程注浆施工中,应以严格组织管理体系和科学严谨的质量体系来保证工程质量。 a、开钻前,严格按照施工布置图,布好孔位。钻机定位要准确,开钻前的钻头点位与布孔点之距相差不得大于5cm,钻杆度不得大于1°。 b、配料:采用准确的计量工具,严格按照设计配方配料施工。 c、注浆:注浆一定要按程序施工,每段进浆要准确,注浆压力 一定要严格控制,专人操作。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溢浆,应立即停止注浆,每段注浆量应严格按设计进行,跑浆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 d、注浆完成后,应采用措施保证注浆不溢浆跑浆。 e、每道工序均要安排专人,负责每道工序的操作记录。 f、每次注浆前,要认真检查安全阀、压力表的灵敏度,并调整到规定注浆压力位置。 g、安装高压管路和泵头各部件时,各丝扣的联接必须拧紧,确保联接完好。h、注浆时不得随意停水停电,必要时必须事先通知,待注浆完成并冲洗后方可停水停电。 i、注浆施工期间,必须有专门机电修理工,以便出现机械和电器故障时能及时处理。注浆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劳保用品,方可进行注浆施工。

j、准确记录每孔停泵时压力、总注浆量、吸浆量(l/min)、水灰比。

3.4、检测要求

施工前在车间不需处理基础柱下设基准点2个,在处理的基础上柱内外侧各布观测点一个,注浆前测基准值2次,开始注浆时每半小时一次,注浆完的一天一次,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误差小于0.1mm,并将观测结果随时报知项目总工,当天把资料整理完毕。

4加固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沉降量由施工前每天5mm逐渐变为0.1mm。施工结束后连续1个月观测,沉降稳定。车间上部结构及原沉降地面在经过处理后投入了使用,安装了天车及多台车床设备,自2009年12月完成至今经历了3年考验,天车及车床设备运行良好,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篇5

关键词:GMP教学,生产实训,拟企业化

Key Words: GMP teaching, producing internship and training, enterprise-simulating

【中图分类号】F407.72-4

资金项目: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社科研究项目《生物制药校内生产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邱东凤) (项目编号:JA12426)本文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起源于国外,是人类经历了多次重大药物灾难而催生的,美国FDA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颁布了世界上首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八十年代初我国也提出了相应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概念,历经30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GMP管理体系。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二重性。由于药品质量标准的局限性,一个完全“符合”质量标准的药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求药品生产的全过程都必须在严格的监控之下,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杜绝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在《GMP》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将课程内容的枯燥法条,形象地传送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尝试在GMP教学中引入拟企业化生产实训课程,以便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GMP法规条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进行拟企业化生产实训的教学思路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所有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过程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GMP 管理的成功与否,因此企业每年都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全员尤其是新员工进行以GMP 为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他们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谨的工作态度,领会岗位文化,加强岗位素质教育,进一步强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点,我们作为职业教育学院,以培养一线熟练的技术工人作为首要目标,通过GMP课程的开设,使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进入企业之后能够很好的理解 GMP,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管理,从而很好地服从管理,进一步参与管理 [1] ,改进管理,设计管理。GMP 课程教学实践性强、应用性强,法条枯燥,为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GMP相关内容,我们考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让学生树立严格的 GMP 管理意识,在GMP课程教学中引入拟企业化生产实训。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以药品生产岗位所需知识、技能为核心,突出职业性、实用性[2],结合教学目标,制定项目和实训方案,组织实训,并生产“产品”的模式,保证对生产的全过程完全模拟,实现实训和生产的高度一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生产实训工作安排

1、项目选择

在GMP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特点,结合福建省抗生素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选用典型产品?――多粘菌素生产过程作为拟企业化生产实训项目,生产流程如下:

多粘菌素E发酵工艺流程:

多粘菌素E分离纯化流程:`

本项目源于企业,虽然在校内实训车间完成,但生产流程、岗位和工作任务与实际生产有高度的“仿真性”,保障了生产实训的效果,实训过程涵盖了GMP管理的大部分场景,让学生熟悉所有管理文件、技术文件、操作文件,理解生产过程安排、劳动组织、全过程生产控制。单元操作和生产岗位包括:菌种、配料、消毒、值班组、过筛、提炼、浓缩、碳脱、结晶、喷雾、干燥、成品粉碎、包装、污水处理、质量控制(QC)、质量监督(QA)等,几乎涵盖了福建省抗生素企业的所有就业岗位,对学生下一步的顶岗实习及就业有很好的帮助。

2、时间安排

拟企业化生产实训安排在GMP六大体系(机构与人员、设备、物料与产品、文件管理、生产管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理论教学全部完成,顶岗实习之前,学生可以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项目的特点要求,自行设计实训方案,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进一步完善、提高。

3、实训实施

人员的组织。生产实训的人员组织是模拟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安排的,以生产车间作为一个团队,分别设定了车间主任、技术员(工艺员)、班组长、基础员工等岗位各若干,学生可以根据自荐、推荐、投票选举等方式选择相应的岗位,扮演相应的角色。

方案的制订。在团队组建完成之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共同参与生产实训方案的制订。首先由企业技术人员、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老师组建教学团队,提出实训方案的总体思路,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和总体进度安排,学生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制定详细计划,分工协作,完成各岗位任务,以完成整个实训项目的方案制订。

文件的准备。根据《发酵工程技术综合实训讲义》、《生物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综合实训讲义》和《药品生物检定技术实训讲义》等相应的配套教材,结合《GMP》对药品生产规范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编写相应的工艺规程、STP、SMP、SOP、生产批记录等文件的方法。

物料的准备。让学生了解生产计划、生产指令、物料单耗等的概念。在老师的协助下,要求每个车间、每个班组在开展工作之前,列出所需要的物品清单,包括:原辅材料,工器具等。了解原辅材料的理化性质,保存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掌握设施设备、工器具等的使用、清洁、保养、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实训的组织。生产实训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是以“车间”、“班组”为团队单位,以企业制度进行管理的模式。实训团队组建后立即转换角色,以各自扮演的身份参与生产实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内通过交流和协商制定计划、确定任务和操作流程、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训过程,实训团队参照企业的管理方式,采用三班倒、工作交接制度、考勤制度、过程考核制度和表彰制度进行企业化管理,营造生产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效地培养各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实训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现场管理如:状态标识、原始记录、岗位卫生、清场等的要求和意义。严格按GMP对生产管理所强调的“三统一”进行管理,即现场状态与批记录上体现的相统一,批记录上的指令与SOP要求相统一,SOP与工艺规程要求相统一。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执行 G M P,药业生命线;硬件是保证,软件是关健;质量为核心,六大体系健;人人履职责,培训来保证;SOP 全面订,过程要验证;操作真记录,数据可追踪;现场标示清,状态标记全;Q A 强监督,Q C 不放松;安全和环保,牢记在心中;大事不马虎,小事见真功;贯彻 G M P,落实行动中。》

4、考核方法

考核对象。以考核团队为主,兼顾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评价内容。重视知识的学习,也重视技能的考核。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主要侧重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考核形式。我们采用学生自评、车间(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等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个人综合评价和期末成绩挂钩,团队考核评优评先的方式,在实训结束后,评选和表彰优秀“生产车间”、优秀“车间主任”、优秀“员工”, 召开实训总结大会予以表彰。

三、结果评价

通过拟企业化生产实训的学习和锻炼,缩小了GMP 教学理论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差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技能,主动思考 GMP各项条款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职业素养,为学生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身份零距离的转换。

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GMP》实践教学几年来,通过生产实训的锻炼,实现人员(培训)强化,培养出的学生们基本具备了生产岗位必备的知识与基本技能,能熟练完成药品生产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熟悉药品生产工作的过程与方法,实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们的学生到药品生产企业后,能很快胜任本职工作,并逐渐独挡一面,在高级蓝领流动较为频繁的现阶段,无疑大大地提高了就业率和职务升迁的竞争力,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树立了方向和信心。

拟生产实训的开展,使我们的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之后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自09年以来,我们有多批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工作,他们认为:“学生到岗后能很快实现角色转变,在实习期间,同学们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虚心好学、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原则、谦虚有礼的处事态度、乐观向上的生活作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胜任本职工作,独立顶岗,为企业解决人员紧缺的燃眉之急,同时能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发现并协助解决问题,受到了车间领导和工人师傅的好评,在实习期间就被委以重任,担任岗位技术员、工艺员等职务”。

四、总结与改进

1、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拟企业化生产实训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不但要对本课程的知识掌握扎实,还要对相关的实训内容十分熟悉,要求具有较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以更好地在实训过程中指导学生。

2、拟企业化生产实训教学对学校的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程依托学院建成的获得省财政支持的模拟企业化的生产实训基地,拟企业化的抗生素生产线、质量控制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3、拟企业化生产实训教学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图书馆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要求,还要建设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库等,以便于教师学生更加快捷获取相关资料[3]。

参考文献:

篇6

1.2师资条件参与指导实训的教师必须具备熟练的生产设备操作技能、系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及实训教学管理经验、必要的岗位操作规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施教能力。为弥补本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我校借助于“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校企合作模式,聘请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本校的专业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制订“教、学、做”三者合一的教学方案,编写教学大纲及操作性强的实践教材,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训操作。这种“双师型”师资团队模式解决了本校专业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难以顺利指导学生实训的问题,既保证了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又为校企间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7]。

1.3管理制度首先要制订仿真生产实训车间管理制度。实训车间具有真实的药品生产环境,管理制度可借鉴优秀企业车间的管理办法,既能保障实训扎实有效开展,又能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生产车间氛围。其次要明确对专兼职教师的工作要求。严格要求专兼职教师,使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按照课程计划共同完成实训教学工作。

1.4软件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中药制剂仿真生产实训”软件,对制剂生产设备、生产场景进行三维模拟。在参与实地生产实践之前,指导教师和学生在虚拟网络空间进行中药制剂生产实践等仿真互动,可完成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综合考评等多个教学环节,为参与实地生产实践做好准备。虚拟的生产场景虽然与真实场景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在没有条件进行实地生产实践的情况下,仿真模拟软件也是较好的辅助学习工具。

2优化教学设计

仿真生产实训课程的实施要有周密的教学设计,只有做好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设计包括实训课程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的设计。首先,在前期中药药剂学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习实训课程理论知识,教师根据具体剂型选择相关的生产录像视频,在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化药物制剂生产设备、车间管理制度及各岗位操作基本要领。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生产环节,使学生对制药企业现状、制药行业岗位设置及GMP操作流程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对生产技术要求及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做好仿真生产实践教学设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按照设计—预习—操作—矫正—评价的顺序,层层推进教学。具体来说,实训前教师设计重要设备的实训题目,安排学生分组预习,并将内容问题化,如高速旋转压片机的实训模块,要求学生预习后写出标准化岗位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等,包括压片岗位操作法、旋转式压片机标准操作规程、旋转式压片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场地清洁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设备安全使用及日常保养注意事项等,经教师审阅指导后,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实训内容进行操作,记录实训数据,发现问题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认真书写实训报告,最后由教师讲评和学生间互评。

3实训课程的实施

3.1单元模块操作实训基础单元操作包括固体药剂的粉碎、筛析、制粒、干燥、压片、包衣、包装、质检等模块;液体制剂的配料、过滤、检验、灌装、封口、灭菌、质检等模块。结合具体环节穿插GMP车间的规范要求,如生产前确认记录、生产记录和清场记录的填写,更衣、洗手、称量操作、车间物料的发放、生产区域卫生及消毒要求等。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先安排15~20分钟的时间由学生现场陈述实训方案,包括实训目的、实验材料、设备操作方法和要点、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再由教师补充和提问,全班学生互动讨论,做到对实训过程、原理、方法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有意识地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例如在进行压片机实训时,教师有意改变压片机的片重调节器、出片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的位置,设置障碍性问题,或从黏合剂的种类、用量、颗粒的大小和硬度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解决障碍性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3.2综合设计性实训在学生感受实际工作环境、熟悉基本技能操作之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训。要求学生利用实训车间条件设计综合实训题目,按照生产操作流程完成探索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训工作量较大,如果没有团队合作和合理的分工很难完成实训内容。因此,采用10人为一组,并选出一人担任组长的方式,组织学生认真复习理论知识,分组查阅文献,在教师的引导下拟订制剂的处方、设计工艺流程、制订质量标准、细化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全面模拟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组内学生担任不同的岗位角色,完成文件记录、制剂制备、质量检验、安全保障、清洁清场等任务,力求真实地模拟生产岗位的工作内容。这种综合设计性实训是一种主动性、探索性的教学,学生将制剂处方设计、工艺、质量控制等相关环节作为一个系统考虑,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会有效解决制剂研究、生产全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宏观掌控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实训效果评价

仿真生产实训教学的环节多且复杂,既有团队合作,又有独立创造,因此除了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外,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采取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模式,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不以单纯的实训报告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应关注学生实训的全过程,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参与实训的主动性、基本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操作规范性、设备的调试与维护能力、综合实训方案设计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回答、提出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除教师评价外,学生也参与评价。此外,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书面总结实训过程中的认识以及不足,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体会和反馈意见,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分析实训教学的效果、能力培养情况等。只有不断完善评估体系,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篇7

1实习的分级

本专业对社会实践实习环节进行分级,具体包括认识实习环节和生产实习环节,总共4学分。认识实习是培养工科型专业人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从基础课程学习转向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确立课程工程应用背景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1]。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三学期进行,均属于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认识实习,拟达成以下培养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工生产实际流程,建立对化工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逐步建立化工过程的系统概念;(2)初步了解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生产设备及操作特征和控制方法,初步学会看、画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图;(3)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培养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4)在实习中向工人、技术人员学习,培养工程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生产实习是培养工科型专业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在认识实习使学生获得化工生产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生物化工产品生产技能和管理知识[12]。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强劳动观念,群众观念和社会主义事业心,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13]。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三学期进行,生产实习相对于认识实习,内容加深,主要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知识,巩固已学专业理论,为毕业论文(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生物工程生产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进行的实习,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生物化工生产过程、管理措施、经营状况和环保安全等情况,巩固、加深和理解生物化工单元过程的原理,以及典型设备的结构和操作,进一步增强工程观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论文、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习的模式

认识实习采用“校外实习基地参观”的模式进行,而生产实习则采用“校内实习基地实操”和“校外实习基地参观”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在实习环节中,每次实习都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队,同时企业也专门配备了专业的实习指导人员。

3实习基地的建设

篇8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1.钢筋放样课程改革的背景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能。近几年来受普通高校扩招影响,职业院校招来的学生大多是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面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问题,必先深化教学改革。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简称"平法")已是当今施工、预算、监理等单位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施工的依据,更是建筑类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工作的基础。看懂平法表示的施工图是基础,如何根据施工图进行钢筋放样,将图纸转化成建筑实物,是建筑类技术人员一项基本的、重要的工作。近两年来对本校毕业生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能看懂施工图纸但是不知道怎么钢筋放样的学生占相当数量。通过个人访谈、专家座谈、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调研等多种方式,并对多个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跟踪调研和咨询,根据职业岗位及其任职要求提炼出一些相铺的课程,为使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相适应,在平法放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广泛采用与其他课程联合教学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

2.联合教学方法的思路与方法

以梁钢筋放样为模块情景,以真实的工程构件案例为主线,贯穿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中应突出“必须、够用、实用”原则。通过钢筋放样与工程质量验收联合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筋工种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和工艺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结构设计说明、技术要求等文字资料的能力,根据图纸要求使用标准图集和选用构件结点的能力,钢筋放样的能力,熟练应用机械设备制作钢筋的能力,钢筋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质量隐患的能力。掌握钢筋工程的质量验收检验标准与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熟悉质量验收允许偏差的范围。

第一步:搜集相关素材。根据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培养目标分析教材内容,选择图纸、标准图集、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第二步:布置实训任务。参照职业岗位任职基本素质相适应的要求,讲解每周教学计划安排,让学生对每周做什么都有相应的准备。

第三步:钢筋放样领学。指导学生阅读图纸及查阅工具书,要求学生对同直径钢筋进行多方案组合,综合考虑,对短料用途处做到心中有数,最终由各个小组合作完成钢筋放样阶段任务。放样过程中各个小组主要以讨论方式解决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只负责个别答疑。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梁顶面标高高差。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框架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净跨长由图纸中标注可以直接计算,对于支座锚固长度在计算时,首先需要根据受力钢筋类别、钢筋直径、结构的抗震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出基本锚固长度LabE,用LabE与构件能容许长度(hc-保护层)进行对比,来确定选择直锚固或弯曲锚固。当构件能容许长度≥基本锚固长度时,锚固方式选择直锚固,取值Max(LabE ,0.5hc+5d);若构件能容许长度

第四步:钢筋制作。各个小组带着各自下料单去厂库领钢筋,在领取原料的过程中, 各个小组应以节约成本为原则合理规划领取原料的数量。

钢筋加工过程中应该在实训室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截断时对某一种钢筋的下料尺寸有多种,下料时应先截长料,充分利用剩余钢筋,尽量减少废料,不能受下料单先后顺序制约。操作要点和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工前要检查,钢筋表面要洁净,无损伤、油污、铁锈,钢筋表面有陈锈的盘条钢筋,通过调直机进行除锈,较粗的钢筋采用除锈机进行除锈。

2.统计下料单上的钢筋,采用切断机进行断料,先断长料,后断断料,尽量减少短头。

3.对直径在12L以上的钢筋采用机械成型,操作前应熟悉弯曲机的性能,弯曲时要根据钢筋的粗细和所要求的圆弧弯曲直径正确选择轴套。

4.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的要求,Ⅰ级钢筋末端要做180?的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为所弯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的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倍。Ⅱ级钢筋末端要做的90度弯钩的,其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d的4倍。5.钢筋的末端做135度的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最终完成的成品应保证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按类码放整齐。

第五步:钢筋绑扎。与施工现场岗位工人施工环境要求相同,钢筋绑扎主要用到的机具有:钢筋钩子、小撬棍、绑扎架、粉笔,各个小组按工序绑扎钢筋。绑扎前应该充分熟悉图纸,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然后在实训室地板上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梁与柱的外皮尺寸线。

对于梁的纵向受力筋,由于条件的限制,均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设计有要求按设计,设计无规定时严格按规范执行。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箍筋时,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L,箍筋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钢筋绑扎之后,检查保护层垫块是否齐全,并将构件内杂物清理干净,严禁踩踏。

第六步:钢筋验收。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根据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验收评分表,评定实训成绩。在验收过程中要求小组自己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答辩,让各小组之间相互检查与探讨,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检测成绩的情况补充讲解并提问,根据操作的内容考核与各小组所遇到疑问相关的理论问题,例如:关于支座锚固长度具体的含义及如何正确选择锚固方式?构件中不同部位钢筋所起到的作用与长度的关系?理论方法计算出的长度为何在实际中无法安装上去?钢筋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对于拉伸长度应该如何准确把握?在这个环节中气氛活跃,全体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经过讨论式的提问,分享成果的同时真正收获的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七步:实训成果评定

依据图纸内容,根据钢筋验收环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构件绑扎完善成型;要求提供作业构件的钢筋下料表格,认真填写配料单;对于验收环节中的现场理论考核内容,以实训报告形式上交。填写小组对其他各组的质量验收评价表;总结个人在实训中的收获,要求2000字以上。

3.联合教学方法应用的体会和反思

钢筋放样与工程质量验收联合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组合,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了解。完全按理论方法计算出来的下料单,为什么会存在无法绑扎上去的现象?主要就在于对于学生对于施工环境的忽略,相比简单的看图放样,更加重要的是在满足验收规范的前提下正确的去调整下料长度,为施工提供方便。钢筋验收过程中的各个检验点,其实就是我们在钢筋放样与绑扎中应该特别考虑及满足的要点,大多数学生都是在经过验收环节后才真正理解钢筋放样。

4.结语

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构件多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平法知识的重点,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高职院校应以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围绕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培养培训这一主线构件课程体系,例如将钢筋放样与广联达软件联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看清各个钢筋的位置及长度,结合平法图集学习,有效避免施工现场的风险;将钢筋放样与结构力学联合教学,通过各类梁构件剪力图与弯矩图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如何确定构件内各种受力钢筋长度、位置、数量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达到职业标准与实训目标对接,工作场景与实训场景对接,工作任务与实训内容对接,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用工要求。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48-01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视学生实习为企业负担,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实习的难度。此外,实习费用逐年上涨,学校的投入又十分有限,许多高职院校已无力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虽然有的高职院校具备一定的实习条件和一定规模的实习实训基地,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未达到应有的水准[1]。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高职教育活动培养的学生能力离“零距离”就业尚有一定距离。搞好这方面工作责任重大,因为其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甚至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重理论轻实践,无论是已经毕业或就业的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很明确地认为目前高职教育的弊病主要集中体现在缺乏职业技能实践。因此,当前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实践教学,应始终围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就业来进行。教育活动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学生、教师、教辅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把实践活动搞好、搞活、搞出成效。其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发挥其指导作用,教辅人员提供适当的帮助来共同完成。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个团队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以面包生产为例,对高职院校学生模拟实际生产教学实习做了以下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 实际生产教学实习模式内容

1.1 结合生产工艺,讲授理论知识

在正式生产之前,教师应给出详细的生产工艺。以面包生产为例,工艺流程为:原料配料和面压面整形醒发烘烤冷却包装成品,学生容易理解。然后结合生产工艺分步具体讲授,如配料中面粉、糖、油等的使用比例,即配方,和面的目的以及在和面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化学变化,压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醒发时间的判断,烘烤中面火、底火的控制等。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来讲授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内容,增加了直观性,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避免枯燥的讲授使其产生学习厌倦情绪,效果比较好[2]。

1.2 自行采购原料,使学生深入接触社会

由于学生是全员、全过程参与,为了充分锻炼学生,要求他们实习所用的原材料全部由各个小组自行购买,教师跟随指导,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价格、品牌等。要求学生事先对所用原料的多少、好坏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在实际购买中才能有的放矢。既要符合生产要求,又要降低产品成本。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社会及生产行情,增加社会实践机会,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1.3 严格要求学生,确保产品质量

由于学生参与的是实际生产,在具体操作前要将学生分组,以便对比。教师要讲清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要点以及安全问题,明确在生产过程中各小组组长应负起的责任,并且落实到每一个人,实行责任制,严把质量关,务必使每一个成员对产品质量做到心中有数,了解每一个步骤应达到的要求和产品最后的质量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1.4 明确岗位职责,合理发挥想象

学生通过顶岗形式直接参加生产,在实际操作中要定岗定人,每一个岗位的学生都要明确其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其任务。为此,必须给学生规定“硬”的指标,即必须按照要求完成负责的工序,保证下一道工序顺利进行。加强团队意识的训练,这也是以后实际生产所需。同时,要避免学生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允许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把面包制作成自己设计的外形,以区别于他人,在最后品尝时才能享受到成果。

1.5 学生岗位轮换,最后评比打分

学生虽然固定岗位,但只能熟悉整个生产工艺中的某一部分。在面包生产中,学生应学会和面、压面、整形、烘烤等步骤。因此,必须让学生进行岗位轮换,熟悉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才能真正掌握操作的技巧。各小组生产结束后由评委进行评比,具体考核内容包括劳动纪律、工作表现、技能掌握程度和出勤情况等指标。不仅考察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还考核其工作态度和劳动表现。最后,由评委综合给出最后分数,并指出其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1.6 搞好维护保养及室内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当天的生产全部结束后,需要对所用工具、仪器等进行清洗、整理和机械保养等,同时要对场所进行清扫,保持清洁,这项工作由所有同学轮流进行。同时,应主动配合辅助教师做好损坏物品的登记、注册、仪器的清洗、摆放等工作,最后应拔掉电源,锁好门窗。

1.7 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除了要有一定的技能之外,同时也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为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院校就是要定向培养,即培养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坚强的意志、乐观的信念等能力的人才。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环境迫使其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待人,学生会变得更加有自信、有计划、有朝气。

2 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实习中,个别学生不能坚持到底,存在怕苦、怕累、怕脏的思想;有的学生有迟到、早退的现象,在实习过程中精力不集中;学生制作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销售;部分学生的销售经验不足,生产经验也不足,导致最后的利润不是很理想等。

3 建议

一是加强学生管理,强化纪律要求,注重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二是到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单位去参观;三是聘请有经验的企业生产人员来学校讲课,传授经验;四是教师和教辅人员也要深入社会实践,加强培训[3-4]。

4 结语

通过这种模式的实习,锻炼了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缩短了其与实际生产的距离,提高了其动手操作的能力,加深了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其实践技能。在此过程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行情,学会如何区别原料的好坏,也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对其以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另外,从毕业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这种模式对提高学生在市场的竞争力有较大的帮助,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5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刘庆海.岗位认知实习:高职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学理论,2011(16):205-206.

篇10

一、高职“邮轮实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邮轮经济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及相关专业也发展迅速,“邮轮实用英语”作为很多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办学经验、师资力量、邮轮企业支持、精品教材等,“邮轮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1.“拿来主义”严重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是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专业教师也是长期从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因此有些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课程教学也与酒店管理专业相差无几,“邮轮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尤为如此,“拿来主义”现象十分严重。虽然邮轮和酒店都是对客服务,二者有比较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二者的差别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Checkin”这一知识点的教授中,酒店中办理入住需要询问客人是否预订、预订人姓名、留押金、支付方式、告知客人房间号码等;但是邮轮上办理入住手续时,除了给客人发放房卡之外,邮轮上的房卡可以与客人的信用卡绑定进行消费,客人也可以直接刷房卡消费,离船前付账单,这些都是需要与客人解释的。因此在这一知识点的讲解中,需要用到的词汇、句型、岗位职责等都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果照搬酒店英语来上课,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必然是与将来的工作岗位不相符合的。

2.课程安排不合理

“邮轮实用英语”属于国际邮轮乘务的专业英语,与专业的相关度非常高,很多知识点与邮轮的专业课程结合非常紧密,但是在课程安排上,有些院校将“邮轮实用英语”安排在“邮轮概论”“邮轮运营与管理”等邮轮相关专业课程之前,这样给“邮轮实用英语”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邮轮上的基本情况学生还没有了解和接触,用英语进行解释和表达后学生会更加混乱。而且高职院校的一些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如果一直处于听不懂、学不会的状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会被一并抹杀掉,严重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就业。比如,“Dinningscheduleonboardthecruiseship”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涉及“mainseating”和“secondseating”,如果学生对邮轮上的晚餐时间安排没有任何概念,英语教师在解释这两组短语的含义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邮轮实用英语”课程安排不合理还体现在课时的分配上,总课时为多少比较合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该如何分配,课后布置的作业如何督促学生完成,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教学与实践脱节

从近几年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面试国际邮轮企业的情况来看,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学生运用英语的日常会话能力和邮轮专业知识表述能力都是邮轮面试官所看重的。学生在参加国际邮轮面试时,面试官大多来自世界各地,口音也千差万别,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同样的一个问题换一种提问方式,很多学生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面试都不能通过,更不要说到邮轮上以后的工作了。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的情景和氛围,再加上高职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薄弱这一客观现实,虽然教师一直提倡让学生自由发挥,将学到的词汇、句型、常用表达等熟练运用到日常的服务中,但是学生究竟该如何来学习才最高效地达到这一目的,是许多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疑问。因此在邮轮企业面试时,很多学生会突击背诵一些会被面试官问到的问题,如果正好被提问到背诵好的问题,就暗自窃喜;如果没有复习好,就怪运气太差,这样的英语学习对于学生面试和将来适应邮轮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高职“邮轮实用英语”教学实施建议

1.校内教师与外教、企业教师相结合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师资队伍与专业发展不协调是很多院校存在的一个问题,校内教师缺乏丰富的邮轮工作经验是客观现实,短期之内让任课教师到邮轮上工作也很难做到,因此有条件的高职学校在“邮轮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让校内教师、外教和邮轮企业教师共同授课。邮轮上的客人和服务人员来自世界各地,学生需要适应各种口音的英语。外教上课更为灵活幽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并且能提高适应各种语速和口音的能力。外教还可以扮演邮轮上的客人,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为客人服务。但是外教上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等,所以校内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校内教师备课认真,了解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因此“邮轮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常规文件、作业批改、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课余学习督促等都可以由校内教师完成。如果学校能够请到长期在邮轮上工作的企业教师每个月定期进行上课,将使学生对邮轮上的服务环境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2.全面性的教学整体设计和实用性的教学单元设计相结合

“邮轮实用英语”的教学整体设计应注重全面性,按邮轮上的部门和岗位来划分知识点,比如,邮轮餐饮、客舱、康乐、购物、投诉、厨房等多方面都应涉及。因为学生的兴趣不同,将来在邮轮上从事的工作岗位也不同,虽然重点放在邮轮餐饮和客舱等邮轮录取率较高的部门,但其他部分的内容也应该有所涉及。在教学单元设计上,要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比如,在学习“鸡尾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个同学代表一种鸡尾酒的配料,教师说到某种鸡尾酒的名字时,是该鸡尾酒配料的同学就都站出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英语的学习不能仅靠课堂,还需要学生课后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随着手机和各种社交软件的普及,人们联系更加便捷。大学课堂中,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很多学校想出各种办法制止学生玩手机,与其与学生斗智斗勇,不如更加理性地看待手机。比如“邮轮实用英语”的课后练习就可以由手机来完成,教师可以组建一个课程练习微信群,要求群里聊天或者语音聊天必须使用英语,而且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学生必须每天在群中说话,如果教师课余时间不足时,可让课代表或学习委员督促学生学习。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实践教学可以在学校实训室进行,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在涉外酒店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使用英语全程模拟客房预订、前台入住、餐厅服务、自助餐服务、康乐服务、洗衣服务、客房服务、送餐服务等邮轮上的服务,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今后邮轮面试和工作打下基础,使学生到邮轮工作后能尽快融入到船上的工作环境中。

4.书面考试与口语考核相结合

在教学评估方面,不仅要重视期末考试,还要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期末考试不仅要采用书面考试,还应该与口语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占40%,主要包括平时的考勤、课堂的参与程度等。课堂中角色扮演时,教师可以对参与的学生进行打分,同时小组之间互相评分,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放松。期末成绩占60%,其中书面考试和口语考试各占一半,使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从开学到期末的每一堂课都能认认真真地坚持学习。

5.精品教材编写和师资培养相结合

目前市面上可以找到的“邮轮实用英语”相关教材偏少,可以选择的面很窄,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上好这门课的重要基础。特别是高职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的自觉性不足,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些特点,相关教材应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交际性,比如,餐饮部分预订座位这一知识点,可以将预订的要点进行总结,对“Numberofdinners”“Time”“Specialrequirement”“Guestnameandroomnumber”“Confirmation”“Endingwords”等重要句型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一目了然地进行学习。同时可以请外籍教师录制录音,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地道的邮轮英语,同时锻炼邮轮实用英语的听与说。在编写教材的同时,对师资的培养也非常重要,“邮轮实用英语”的教师既要了解邮轮上具体的工作状态,还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所以该课程的教师也需要及时去参加最新的行业培训,夯实教学基本功。

6.模块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邮轮实用英语”课程的教学学时较多,据不完全统计,一般设置为64学时或128学时,分为两个学期完成。教师可以将该课程分为餐厅模块、客房模块、酒吧模块、前台模块、厨房模块和娱乐模块,在第一学期实施模块化教学,可以让学生统一学习这六个模块的知识,并且分模块进行考核。第二学期可以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未来想要在邮轮上选择的职位且结合学生上学期模块考核的情况,学生可以选取其中的三个模块进行深入、详细的学习,这样的分层教学法既注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也兼顾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可以集中有限的学习时间提高英语水平。

三、结语

因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开设时间不长,“邮轮实用英语”课程在教学设置和实施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该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很多院校将该课程定义为专业核心课程,与学生未来的面试和职业活动联系紧密。课堂教学应注重实用性,营造与邮轮上相似的环境,提高学生邮轮面试的通过率,使学生能够更快适应邮轮上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强.EFC合作式高职饭店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63-65.

[2]陶仕娟,张俊锋.浅谈我国邮轮旅游大发展背景下的《邮轮交际英语》课改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3]柳文娟.《饭店专业英语》课程的实训模块教学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66).

篇11

二、设计性实验选题的“四个方向”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设计性实验选题在把握“五个原则”的前提下,通常可通过“四个方向”来进行选题设立,即验证性实验转化为设计性实验、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生产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和学生兴趣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一)验证性实验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为促使学生掌握并加深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按照实验教材的要求,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从实验结果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实验结果在理论授课时已经涉及,因此学生实验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但不要因为这些就抹杀验证性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理解的独特作用。完全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转换为设计性实验。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主动性、自主性。例如,对长杆型坯料进行局部镦粗是模锻生产中经常采用的变形工序之一。因此,在《锻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实验课中设立了“局部镦粗规则的验证”这项验证性实验。该实验通过对不同长度试件,使用局部镦粗模进行镦粗,验证局部镦粗规则的正确性,观察和分析由于局部镦粗长度与直径比值的影响而出现的正常和不正常现象。由于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兴趣不高,往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参加实验,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该实验涉及内容是比较典型且在生产中常用到的。怎样保留并将其转换为学生感兴趣的设计性实验呢?这就需要转换思路,可将该实验内容转换为首先要求学生根据给定尺寸的不同试件,进行局部镦粗积聚工步计算,并绘制镦粗模模具图。当然,由于实验经费及加工时间的限制,学生设计的镦粗模并不需要制作出来,因为给定尺寸的试件,其局部镦粗模主要模具尺寸及工步是唯一的,可以采用原有的局部镦粗模进行实验和鉴定学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这些需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灵活掌握。这样,通过对原有实验内容转换为设计性实验,可使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一方面有力地提升学生的实验热情,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解决本专业有关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的镦粗模设计又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制图能力。验证性实验转换为设计性实验,不但可以保留一些经过长期教学积淀总结的经典、原理性强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而且节约实验经费,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有着“一举三得”的益处。当然,并不是所有验证性实验都能转换为设计性实验,对于这类实验项目,如果确实是经典、原理性强的验证实验项目,只要集思广益,通过合理安排,完全可以将验证性实验穿插在设计性实验项目中,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都需要在设计性实验选题中拓宽思路,灵活安排。

(二)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就是将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转化为设计性实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出现,而且高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教师学历较高,多为博士毕业,且积累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成果。把科研课题或科研成果涉及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根据调查,学生大多数对专业课老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及内容具有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此举能够有力地提高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利于实现加强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科研项目涉及到的过共晶Al-Mg2Si合金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等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已成为国内外十分重视研究开发的先进复合材料,但铸态过共晶Al-Mg2Si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差。因此,可将该科研项目涉及内容转化为“原位自生Al-Mg2S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针对铸态原位自生过共晶Al-Mg2S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差的特点,设计并实施改善力学性能的方法,并撰写分析报告。该设计性实验所涉及的Al-Mg2Si在专业课中虽未能涉及,但铝硅合金熔炼等相关知识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上已涉及并掌握,因此学生进行该项实验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首先要查找相关资料,理解并掌握“原位自生过共晶Al-Mg2Si复合材料”的相关知识,在保证合金成分为过共晶Mg2Si的条件下,自主选择、计算合金成分配比。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配料、熔炼、除气,并根据前期选择的不同方法对合金熔液或浇注试件进行处理,最后进行拉伸测试及金相观察,检验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并对结果进行理论分析。该设计性实验虽然由科研课题转化,但涉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中应掌握的合金设计、合金配料、合金熔炼、合金处理及热处理工艺等,较好地将专业知识系统、综合地链接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工程实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加深其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提高解决所学专业涉及工艺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等。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时,不可盲目地将科研内容或部分内容一成不变地照搬过来,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如果研究内容过于狭窄、难度较大或实验内容过于生僻,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和教学效果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初衷。因此,采用科研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时,一定要密切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实验能力等方面,保证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设计性实验的工作中。

(三)生产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设计性实验选题时要力求接近、结合实际生产项目,将其合理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内容。通过这种设计性实验的训练,能够有针对性地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时应用、加强、拓展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这种实际生产项目转化的设计性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例如,以W18Cr4V为代表的高速钢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切削工具和冷变形模具中,其内部的合金元素与碳形成复杂的碳化物,分布在基体金属上,降低了材料的机械性能。而锻造是实际生产中改变高速钢中碳化物分布状态的重要方法。因此,可将该生产项目转化为设计性实验“改善高速钢铸件中碳化物分布的锻造工艺设计与实施”。该实验内容包括铸造和锻造两大部分,铸造部分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设计高速钢铸件成分,并根据设计成分采用中频炉进行熔炼、浇注小型铸件,然后对铸件进行碳化物偏析分析,根据偏析分析结果,合理设计锻造工艺并利用自由锻机实施,最后再进行偏析检测,以检验设计的锻造方案是否正确。这个设计性实验有机地将铸造和锻压两个专业方向结合,符合实际生产流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实践和掌握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学生兴趣转化为设计性实验

学生的兴趣是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的动力,因此,如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设计性实验,就能激发学生对设计性实验的关注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验中运用已学的知识、技术去自主发现、探索和总结规律,达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精密铸造是用精密造型方法获得精确铸件的工艺,是铸造行业在高新领域的代表,很多铸造企业对精密铸造工艺的应用需求很大。如果开设精密铸造相关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采用精密铸造法制备小型零件,学生并不是普遍感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学生都感兴趣呢?这里可以将精密铸造制备小型零件变为艺术铸造,因为艺术铸造采用的熔模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等的工艺与工厂生产的精密铸造零件工艺及原理是相通的,而要求学生采用精密铸造技术设计并制作小型铸造工艺品,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实验的热情,学生会在实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提高精密铸造相关知识及工艺。

篇1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14-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人才培养对高校教师工作的新要求。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而且还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细致认真的科研精神、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材料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并能迅速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经过系统的、全面的实践锻炼,基于这一认识,为了提高材料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大工程”背景下多层次、创新性、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简称PMII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该实践模式的实行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一、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路及培养理念

实践教学是大学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在“大工程”背景下,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地理优势与学科特色,形成了“多层次、创新性、个性化”的实践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以企业需求为发展导向、以校外实践等为实施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全面开展材料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工程”,即以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与应用为主要特征,强调工程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实践教学体系置于这样一个大工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消除孤立的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目标、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及学生个性出发,实施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各模块的设置,实现“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学校与工厂企业”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措施

材料专业的PMII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划分为实验教学、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基本模块,具体组成内容如图1所示。

1.增加基础实验,开设独立设课实验。黑龙江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基础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达30%,许多选修课程都配套设定实验课。基础实验的教学方法不是采用单一的传授方式,而是采用教师示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板书设计和多媒体软件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把实验独立设课能充分体现PMII实践教学模式多层次、创新性、个性化的特点。以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差异出发,实现因材施教,即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分层次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独立设课的实验全部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部分实验内容教师只需给出实验的任务和要求即可,如低碳钢的焊接及常见组织缺陷,学生需要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和参考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并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即知识的掌握与基本实验能力的不同把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组讨论提出多种实验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化,最终由学生归纳总结几种实验方案,进行具体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则处于指导与辅助,这种独立设课的实验能引导学生从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设课的实验考核不是以实验报告结果和数据来进行评价,而是本着重过程、重创新思维、重独立思考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资料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的用量、实验仪器的选择及操作规范、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的创新性等多个环节做出综合评价,采用2:5:1:2的计分比例——实验前的相关设计环节占20分、实际操作占50分、实验报告及分析占10分、创新性设计20分的综合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实验学习成绩,从而真实的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2.利用专业技能训练、大学生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工程意识与实践能力。(1)传统课程设计与金工实习内容单一,学科之间的融合较少,为实现“大工程”的实践教育模式,在课程设计和金工实习上加大了机械设计、电气与自动化、计算机模拟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特点,个性化地制订实习内容,实现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工程意识。(2)专业技能训练是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重要实践内容,专业方向明确,训练内容系统化、全面化,与企业需要相融合,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训练内容有渗碳/碳氮共渗、金属表面改性技术、金属表面淬火、化学镀、等离子喷涂、砂型铸造等。训练过程首先是要求学生了解设备,学校的许多大型设备都是进口设备,如MW3000数字化焊机、TPS4000数字化焊机等,学生要通过翻译说明书来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须知内容,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设备使用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专业外文资料的阅读能力;其次,训练的内容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如汽车凸轮轴的砂型铸造,教师只需给出相应的零件图,学生要绘制出铸造图,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模拟,找出最佳方案,然后进行配料计算,造型,熔炼,浇注,获得铸件。这种训练方式由学生自主完成,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材料专业立足学校的办学特色、理念,根据所处的区域位置与地方发展需求,在训练内容上面向企业,将最新的方法与技术融入其中,把知识性与实用性进行统一,如矿山截齿表面处理方法,学院与长春东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解决截齿耐磨性问题。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的开展,不仅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实践的能力与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3)提倡并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科研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PMII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制定合理的立项制度、审批制度和结题要求,保障资金切实到位。大学生科研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优秀成果,将进一步推广,如参加全国铸造设计大赛;在第一届全国铸造设计大赛中,材料成型专业学生取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多年的实践表明,大学生科研活动对于推动学术发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3.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打造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构建实践平台,校企双方以双向推动为运行机制,以互惠互利的“双赢”为基本原则,开展长期合作。目前已经建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10个,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哈尔滨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等。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完全在企业进行,并增加实习周数,如生产实习由原来的3周增加为4周。通过在企业的实践锻炼,学生能全面了解材料生产加工过程,根据专业不同有针对性地培养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活学活用,掌握实际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在企业实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的安全、实习积极性、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院采用与企业积极沟通,确定切实可行的实习内容和目标,并在企业给学生确定导师,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确保实习质量。对于实习的考核主要由实习企业导师评价、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答辩等部分组成,按照3:4:3的比例综合考核计分。实习答辩不仅能展现学生的实习成果,更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PPT制作水平和应变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是实现高等院校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仅有利于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三、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

1.加强师资培训,形成“双师型”教师。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首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因此,学校鼓励并要求材料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接受最新的材料加工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理念,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带到学校。材料专业教师也可在校内的其他专业实验、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大工程”的培养理念。

2.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从企业中引进符合要求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聘请校外具有丰富经验的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在PMII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际经验,而且对材料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研究、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而材料专业的PMII实践教学模式是结合当代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根本的全新的教学模式。PMII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各体系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在新形势下为社会与企业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个性化、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奠定基础。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材料类专业工程训练改革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青年专项课题(GBD1211058)]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刘瑞玲,闫俊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

2.吴娅梅,胡彬,阳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1(3)

3.翁瑞珠.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韩辉,刘生发,缪花明.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