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2: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产管理流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可扩展任务信息库的设计
遥感生产涉及的工作流程较多,工作流程差异较大,因此,本文将遥感生产任务虚拟化,每个任务由若干虚拟工作流程以“搭积木”的方式组成,其具体形式可根据任务特点通过任务设计模块(如图2所示)编辑实现。以常规测图任务为例,管理者可通过系统设计其工作流程为空三加密、内业采集和编辑,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DEM,DOM制作流程。虚拟工作流程从任务样式、人员组织、数据传输、资料管理等方面模拟实际工作流程,每个虚拟工作流程对应一个物理文件夹,存储该流程下的任务列表、任务样式以及任务的进度(如图2所示)。不同工作流程对应的任务样式也不一样(如内业编辑要比内业采集多一道质量检查工序),为了灵活描述工作流程的详细信息,系统以任务模块为生产过程中最小任务单位,若干任务模块和属性模块构成工作流程信息文件(如图3所示)。任务模块中包括八个参数:任务模块名称、任务名称(图号)、作业人员、部门、当前状态、工作量、分配任务日期、提交成果日期。属性模块中包括两个参数:属性单元名称、属性。任务模块和属性模块的数目、顺序视工作流程特点而定,可详细亦可简略,其具体形式可通过系统的流程设计模块编辑实现。系统采用任务、工作流程及任务模块三层结构模拟遥感生产任务,能够准确地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工作流程和任务模块均互相独立且可自由编辑,管理者可根据任务特点,灵活设计或编排工作流程和任务模块。这一设计使系统具备了良好的扩展性,适用于多种类型遥感任务。
3基于工作流程的数据传输机制
遥感任务生产过程中经常涉及数据传输,作业人员通过与管理者沟通获知生产数据、软件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路径,各自访问局域网服务器上传下载相关资料。但人工操作的随意性大,管理者对资料管理的思路也不同。随着数据急剧增加和人员岗位变动,局域网服务器上的数据量达到数十TB,其顶层目录上百个,包括多期影像数据、中间数据、成果资料、技术文档、个人资料、相关软件等,数据传输和资料管理效率低下。
3.1遥感生产的数据管理层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工作流程的数据传输机制———建立数据管理层(如图4所示),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提供“任务—工作流程—数据”三层结构的数据导航;根据作业人员的任务信息搜索和罗列相关资料供快捷下载;提供成果提交快捷通道等。
3.2数据管理层的实现
要建立上述机制,需要建立流程与资料的对应关系并将其可视化表达。在任务设计阶段,管理者创建工作流程后,将相关资料拖放至任务设计界面即可与该流程建立对应关系(这一对应关系被保存在工作流程信息文件中);系统的数据传输模块类似windows资源管理器,以被选任务的工作流程为导航,选中工作流程后可以在界面上操作与之关联的数据,用户权限不同,可使用的功能也不同;客户端任务管理模块为资料传输提供了快速通道,系统通过用户选择的任务单元(图幅编号)分析对应的工作流程,在其关联的资料中查找任务单元相关下载资料或上传目录供用户下载资料或提交成果。在遥感生产中引入数据管理层,对数据资料整理、分析,为数据传输提供数据导航、权限控制和自动分析服务,可规范数据传输机制、提高传输效率。工作流程与数据资料的关系是虚拟的对应关系,并不是转移数据资料到工作流程下,与现行工作模式并行不悖。
4可视化任务管理模块的设计
4.1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基于遥感任务信息库和第三方表格控件Spreadsheet开发,以电子接图表为核心,为管理者提供信息化管理与协调服务(如任务分配与审核、浏览进度、图幅查询、业务统计、资料入库等)。其设计原理是:根据工作流程下的任务单元(图号)生成电子接图表并显示于表格中;通过任务信息库查询任务单元的详情和进度并显示于对应表格,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进度;单击表格选中任务单元时,表格下方可显示其详细信息;通过编辑任务单元的详细信息可动态更新任务信息库;基于任务信息库可实现任务统计和资料入库等功能。基于电子接图表的任务管理模块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由多个同比例尺图号生成电子接图表是实现可视化任务管理的关键算法。其设计原理是:从一组图号中分析图号的比例尺和图幅范围;根据图号图幅范围计算测区边界;计算测区边界内所有该比例尺图号并筛选出任务图号;以二维数组的方式记录任务图号在测区范围内的位置信息;将任务图号按照计算的位置信息显示在表格中并与任务信息库关联。这样就实现了实时更新的电子接图表,任务的整体进度和细节信息均一目了然。
4.2客户端
客户端主要为作业人员提供信息化管理与协调服务(任务管理、资料下载、成果提交、相邻图幅进度查询、信息反馈等,客户端任务管理界面如图5所示)。其设计原理是:基于任务信息库和作业人员登录信息,查询作业人员的任务单元详情;分析所选图幅的接边信息和进度;提供资料下载和成果提交的快捷方式。相邻图幅的进度查询是生产中实用的功能,计算某图号周围八个相邻图号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算法,其设计原理是:分析图号的比例尺;在八个方向上修改图号的行列编号;根据图幅分幅的规则分别纠正八个方向的图号名;查询任务信息库获取相邻图号信息并显示。
一、票样的使用与管理流程
由于票据产品的用纸多为压感纸、热敏纸,票样在传递使用中容易被压,造成票面产生划痕、污渍、变色,影响票样的使用功能。因此票样不适于反复传递使用,当次使用过后即可归档存管,同时在当次生产过程中留取新的票样,用作下次生产的传递票样。不同形式或类别的票样因其使用功能不同,生产过程中流转的途径也不相同,有贯穿于生产过程的传递票样的主流程,也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票样的衍生流程,为了保障使用的通畅及质量的可追溯,任何形式票样的使用与管理都应该呈闭环式流程(如图1)。1.传递票样的主流程业务部门下达业务通知单时,将客户提供的原稿或票样一同交付给生产管理部,由生产管理部核查后随生产施工单一起下达至生产车间;经由制版—印刷—配页—装订各工序使用后,由车间管理人员归档保存。2.制版环节票样的使用与传递⑴对于新项目,原稿和传递的原票样都是制版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在依样制作完成后,需要出新的样稿让客户最终确认,与原稿一起归档保存在制版部;当新样稿可替代原票样向下工序传递时,可将原稿和原票样整理归档,保存在制版部。⑵对于二次追印的活件,传递下来的原票样是检查原电子文件或软片的依据,应随印版一起向下一工序传递。3.印刷环节票样的使用与传递⑴由制版传递而来的票样作为检查印刷各要素的依据,向下一工序传递。⑵把印刷开机样作为当次印刷的标准样张,由印刷机台自行存档保管,以便对质量进行追溯管理。⑶印刷的新票样,经质检部检验后交给业务部,由业务部交付客户或归档保存。4.配页环节票样的使用与传递⑴成品是本票时,配页是过程环节,原传递票样在使用后继续向下一工序传递。⑵成品是电脑票时,配页即是生产的最终环节。原传递票样由生产车间收回,归档保存;同时留当次生产的电脑票样,经由质检部检验后交业务部归档保存,作为下次生产时的票样进行传递和使用。5.装订环节票样的使用与传递装订是票据生产的最后环节,原传递票样由生产车间收回,归档保存;同时留当次生产的成品票样,经由质检部检验后交业务部归档保存,作为下次生产时的票样进行传递和使用。
二、票样使用与管理的规范
1.业务部下达票样时需在票样上签名并标注日期。2.生产管理部需对票样进行检查,随生产施工单一并下达给生产车间。3.在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使用票样时需妥善保管,不能折叠、损毁、污脏,本工序使用完后应与生产施工单一起放在专用的透明文件袋中向下传递。4.上下工序交接时,下工序应检验上工序对票样的使用保管状况,并在交接记录表上登记并签字。5.如遇上下工序都需使用同一票样的情况,则由车间当班主任负责协调。6.制版时使用的原稿,无论电子文档还是纸质原稿都是制版的基础依据,都应进行妥善保管。①电子文档需建立客户专用文件夹,或按时间段建立文件夹,将电子稿存储在对应的文件夹内保管;②纸质原稿如需要向下一工序传递,则按票样传递要求进行传递。若只作为制版依据,不需要传递到印刷及印后工序时,则可将纸质原稿收存于档案袋或文件夹中,并做标签,标明客户名称、日期、生产作业单号等信息,由制版部自行保管;需返还客户的原稿和样张,则由业务部在制版部签字领取。7.制版的新样张,无论是黑稿还是彩色样张,不需要向印刷及后工序传递时,要及时收存于档案袋或文件夹中,并做好相应的标志,由制版部自行保管;需要作为当次生产的票样向后工序传递时,应在新票样上标记生产单号及日期,按票样传递规范向下工序传递。8.印刷的开机样需由质检部、印刷车间当班主任、印刷机长三方共同签字确认;由当班印刷机台归档保存。9.印刷生产新票样时,应尽量避免印刷监制章,喷码的票号要注意归零。10.配页留取新电脑票样时,所打号码也应归零。11.为确保新票样的安全使用,在印刷、配页、装订过程中生产出的可替代原票样的新票样,均需经过质检部检验、签字,并在票面上加盖较为明显的“票样”印戳,由质检部返还给业务部,归档保存或交付客户。12.由生产车间保管的传递票样,以及各个生产工序保管的过程票样,需要定期统一销毁,时间周期通常为一至两年,并作好核销记录。票样的管理与使用涉及到客户方、业务部、生产管理部、质检部、生产车间、作业机台等多个相关方,只有各个部门共同对票样进行规范的使用与管理,票样才能对产品的生产与质量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陈小琪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strength high quality merchandise should be qualifie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ec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ough the "around on the production planning process management" to get that accords with afore-mentioned conditions of concrete products. Meanwhil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mmercial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will be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lan, implement the production plan and production plan summarizes three stages, introduces each stage of the process management attention, the key work and the method.
Keywords: process management;production plan; High quality merchandise concrete; Prod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6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一)优质商品混凝土概述
现代商业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管理过程,应该是一个以商品质量为前提,围绕“生产计划”展开的流程管理的过程。既然如此,在我们进一步讨论流程管理之前,让我们对优质商品混凝土的标准以及获得要素做一个了解。
现代行业优质商品混凝土应具备如下三个特性:1.合格的强度;2.足够的耐久性;3.良好的经济性。
要获得具有以上特点的商品混凝土,就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生产设备以及相关人员进行管理控制。
本文讨论的混凝土搅拌站流程管理,假定原材料质量可靠,生产设备质量运转正常。对质量管理的要素控制,将着重从人员要素的角度进行讨论。
(二)生产管理流程图
二、基于生产计划的流程管理
以生产优质商品混凝土为基础,围绕“生产计划”,我们可以将商业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确定生产计划、实施生产计划以及生产报告总结。同时,我们将按照以上三个阶段来进行流程管理的分析。
(一)确定生产计划
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合理地调度配置公司资源,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员工工作评价的可操作性。商业混凝土企业也不例外,但是其计划的表现和制定实施过程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1.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计划相对于一般生产加工组织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具体表现在:
(1)制定周期短。实际情况是一般大方量计划提前1-5天由工地上报汇总于调度室,而小方量计划一般提前量为24小时以内,甚至随报随打。
(2)准确性低。由于工地施工人员的工作水平,道路、天气等因素,经常会出现剩料和补料的现象。虽然实际工作中这种“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是很难彻底改变的,但是做为“生产计划”而言,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减小这种不确定性。
2.根据以上情况,就要求我们:
(1)要多方收集资料,掌握项目现状,要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确定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2)对项目主要负责人和项目对接人做好沟通。
(3)这种沟通应该是长期的,伴随整个项目进程的,及时了解项目进度、项目整体情况(有无事故、资金和人员更替情况)对我们做好“生产计划”意义重大。
3.在这里我们引入流程管理的5个步奏:
1)梳理——工作顺畅,信息畅通
2)显化——建立工作准则,便于查阅流程,便于了解流程,便于工作沟通,便于发现问题,便于复制流程,便于公司对流程的管理
3)优化——不断改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4)监控——找到监测点,监控流程绩效
5)监督——便于上级对工作的监督
很明显根据流程管理的观点,以上我们只是对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初步的“显化”,而流程管理的“监控”是需要我们找到监测点并制定相应表格,便于公司及上级领导“监督”,在这里生产主管应制定并完成《项目工地方量进度表》。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流程管理的“优化”是伴随其余生产的各个阶段和周期的。
(二)实施生产计划
这个阶段我们重点从生产调度的角度围绕“生产计划”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流程管理。
首先我们可以分两个维度对生产调度进行分析:
1.从其工作职能分析
通俗的说混凝土搅拌站的调度主要工作归纳如下:
三个保证:生产物料保证、生产计划记录准确性保证、车辆保证。
三个衔接:项目计划供应车辆衔接、正常生产衔接(倒班对接)、生产设备检修和开停工衔接。
从以上具体工作我们不难看出生产调度管理具有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职能,称之为系统性综合性职能。
(1)组织职能与作用。维护现有合理的调度管理组织体系,把搅拌站生产的各个要素和各个生产环节有机的组织起来,按照确定的生产经营计划组织工作,使生产经营活动有效进行。
(2)指挥职能与作用。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随时收集信息和掌握进度与情况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在组织实施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有效交流,从而使材料室、搅拌楼、实验室和车队按照生产经营目标协调配合。
(3)控制职能与作用。就是按照既定生产计划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监督和检查,掌握信息,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调整纠正,保证生产计划的达成。表现在对混凝土的质量跟踪。
(4)协调职能与作用。协调是调度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生产经营系统化管理过程中,动态平衡是规律,协调就是维护动态平衡,保证生产经营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畅通,保证所有生产经营组成部分同步运行。这就是调度所发挥的中心作用。协调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可以看到,只凭调度的生产职能,我们不能对其工作进行有效的流程管理。但是,熟悉调度的具体工作及其职能,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其工作重点,有利于我们对“监测点”的确认和“显化”工作的展开。
1、业务接单工作是服装生产组织生产的第一环节,业务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形象,关系到公司接单的数量。因此业务员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为客户做好服务工作,为公司组织生产做好资料收集和信息传递工作。
2、业务员要及时收发各种资料。收到客户样衣打样单后首先要对打样单进行登记,如打样技术资料不全则及时通知客户提交相关的打样技术资料,并对收到的打样技术资料进行登记。业务员通过打样通知单来通知技术中心打样,通知单上要明确打样计划完成时间,并在打样单登记表中填写实际完成时间和客户批文时间。
在打样期间业务员要做好客户和技术中心的沟通工作,及时把各自的信息传递给对方。业务员要关注技术中心的打样情况, 在客户交期内寄或送到客户手里。收到客户的确认意见(客户批文)后,及时反馈给技术科,业务员根据客户意见决定下一步的工作。
3、业务员收到面辅料打样单后,要对打样单进行登记,业务员通过面辅料打样通知单去通知供销科联系加工商打样。通知单上要明确打样计划完成时间,并在打样单登记表中填写实际完成时间和客户批文时间。业务员要关注面辅料的打样情况,在客户交期内寄或送到客户手里。收到客户的确认意见(客户批文)后,及时反馈给供销科。
(来源:文章屋网 )
1 流程再造管理理论
流程再造作为以流程管理理念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具体要求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经营过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安排,以改善企业的各项关键性指标,比如质量、成本、效率等。但需注意,流程再造管理是要彻底改善企业的运行状况,而非渐进改善或局部改善,同时要求建立健全全新的管理体制,以实现企业管理能力发生质的变化,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积极推进流程再造管理的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新兴管理革命的推动,即流程再造管理属革命性的变革,且引领着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二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经济均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同时若要应对如此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必须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而流程再造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提升,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三是应用电子化的需要,即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环境正快速进行着体系整合,同时电子化所涉及的领域也逐步扩宽,即逐步从基础产业及制造业扩展到服务行业,但传统的企业管理流程已无法适应此种变化,因此必须推进更具适应性的流程再造管理。由此可见,推进流程再造管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此过程必须重视对下列方面的把握:满足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重塑企业文化;再造企业经营理念;制定企业长远目标;再造企业资产及业务结构,如此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2 推进流程再造管理,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2008年年底,国内某选矿药剂企业经股份制改造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以规范企业的组织行为,但企业改制以来,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也逐步成为企业全体员工关注的焦点。为此,企业经探究决定加快推进流程再造管理,即对人事、物资、资金、生产、信息的流程进行再造。本章节就该企业如何推进流程再造管理进行探究,以提升该企业的生产效率。
2.1 缺陷诊断 流程再造管理前期,企业建立起流程再造工作指导组,以组织人员对企业的核心流程开展缺陷诊断,进而掌握企业的管理现状。此次调研活动具体采用“听、看、查”方式展开,即首先组织管理层人员谈话,然后再到基层单位就此次改革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考查,如此共诊断出9个人力资源流程问题、14个物资流程问题、10个资金流程问题、13个生产工艺流程问题及12个信息流程问题。
2.2 制定流程再造整改方案 经系列调研活动,企业已初步掌握核心流程的管理现状。考虑到此次流程再造整改工作具有覆盖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因此必须制定好流程再造整改方案,此乃流程再造管理成败的关键。企业管理层经研究讨论,制定出下列流程再造整改方案:2010年6月~2011年底,分三段实施流程再造整改工作,即2010年8月~2011年1月,重新制定出新的工作流程图;2011年1月~2011年3月,开展流程再造配套制度的修订工作;2011年年初~2011年年底,完成企业核心流程的整改工作,如此建立起新的企业核心流程图以及全面实施此流程图。
2.3 实施流程再造管理方案 结合前文可知,此次流程再造管理主要从两方面推进,即重新制定工作流程图、修改完善配套管理制度。
2010年下半年,企业根据流程再造管理的要求,就调研过程发现的管理缺陷进行梳理,即经设计流程、研讨流程、再规范设计流程、再讨论流程、形成流程草稿、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流程图定稿,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此内部管理流程由8个人力资源流程图、17个物资流程图、12个资金流程图、26个生产工艺流程图及1个信息流程图组成,此外各管理流程均包括各项工作的执行部门及执行过程所遇问题的处理办法等。由此可见,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实现流程程序从简单化向复杂化转变、从单一部门执行向全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完成转变。除此以外,待企业新的核心流程形成以后,再下发至各流程的执行部门,同时要求各执行部门对所负责的流程的所有环节予以说明,且必须说明的内容有流程的具体步骤、具体的工作内容、相关部门输入的信息、执行部门向相关部门输出的信息、输入/出过程形成的报表单据。待新的流程说明形成以后,企业再组织编制《管理流程汇编》,并下发至各流程的执行部门。企业根据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组织各管理层及执行部门分别召开会议,如此对众多的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完善,并最终形成91个新的管理制度,且包括22个新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而形成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汇编》。与此同时,就调研过程发现的缺陷,企业遵循“边整边改”的原则,即运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管理循环的方法对流程优化工作开展绩效改善;改进流程设计方法及完善管理制度,以创建长效机制。经过整改落实,此次整改率高达95%,且成效显著。
3 流程再造管理的成效
实践证实,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流程再造管理的推进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意义重大,具体表现为:
3.1 实现流程的规范及制度的完善:流程再造管理过程,企业绘制了核心流程图,以全面反映企业核心流程的现状,同时对流程与目标绩效流程间的差距进行理性分析,进而确定现有流程的缺陷。与此同时,找出制约流程的关键性因素,如此再改进流程的规范及重新建立流程。待建立起新的流程以后,再重新对配套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以找出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同时采用“废、改、立”方式重新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由此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此外,企业修改了考核制度及重新制定了配套考核制度,由此实现企业考核制度的完善。
3.2 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增强:流程再造管理过程,企业生产加工环节所消耗的原料明显减少,即2010年年底,25个可比产品的物耗较上年低,且为企业节约了百余万元,同时2011年年底,30个可比产品的物耗较上年低,且为企业节约了两百余万元。除此以外,生产原料的采供环节,三项损耗均较上年实际完成指标及年初计划指标低,同时备件及备品的吨耗较上年低3%。由此可见,流程再造管理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及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意义重大。
3.3 实现生产工艺条件的改善及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2010年~2011年底,企业共完成了对17项核心工艺技术的改造,比如冷冻系统、上料系统、循环水系统等,如此既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又降低了原料的消耗量,从而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企业引进了系列新工艺及新设备。实践表明,此举实现了企业能源消耗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从而为企业的节能降耗提供了保障。
总体而言,流程再造管理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由此可见,流程再造管理符合时展的要求,更是我国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瑞君,陈虎,张永冀,等.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7):57-64.
[2]文忠波,钟玉泉.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6):153-156.
[3]吴玉南,王育柱,张晓钧,等.应用流程再造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有色矿冶,2012,28(1):51-53.
3、执行计划阶段。主要的工作内容和责任分配后,单位个人或者单位团体需要对计划进行再次分配,目标是阶段性的成果或者是日工作计划。
4、项目实施阶段。这个过程别要注意的是每个环节的记录。在日事清软件中的所有计划任务都可以直接点击打开其子菜单,并在子菜单中对该任务进行记录备注。
1船舶生产设计管理主流程
船舶设计是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周期长,流程复杂,涉及资源多等特点,它要求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船舶设计流程进行梳理、改进和优化,提升设计效率,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2]。船舶产品设计作业一般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3阶段,其中,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是针对船舶系统、功能的设计,生产设计才是面向真实生产制造需求的工艺设计[3]。船舶生产设计从项目启动开始直至项目结束,先后需要经历生产设计前期准备、三维数字化建模、设绘生产设计图纸资料、发送客户生产设计图纸资料、处理反馈意见、项目工作总结、项目归档等环节。
2船舶生产设计团队的构建及职责划分
生产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详细设计图纸和设备资料的消化,完成各类设计方案的策划以及各专业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创建,最后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完成各类生产设计图纸的设绘[4]。在船舶生产设计项目启动之前,需要对生产设计管理团队和工作团队进行组建。管理团队包含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助理和各专业主管,工作团队由各专业设计人员组成,其各岗位工作职责如下:
(1)技术负责人:审定项目建造计划书、生产设计策划书和目标船生产设计标准,负责重要技术问题的协调与解决。
(2)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生产设计大节点计划,项目任务包分解;负责本项目生产设计全过程中专业协调的组织和设计计划的监控,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设计计划运行。
(3)项目助理:负责生产设计项目对应的详细设计、设备资料、计划、来往信件、会议纪要、生产设计图纸等文件的归口管理。
(4)专业主管:负责项目中本专业生产设计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跟踪计划执行情况,按计划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
(5)设计人员:负责每周设计任务的执行与反馈。
3船舶生产设计管理流程研究
3.1生产设计前期准备管理
项目开始之初,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团队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标志该项目进入生产设计准备阶段。生产设计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了解船舶产品和承造企业情况。
(2)了解项目大日程计划。
(3)了解详细设计的送、退审情况和设备采购订货的情况。
(4)编制并审核建造计划书。
(5)编制并审核生产设计策划书。
(6)编制并审核目标船生产设计标准。
(7)熟悉与消化详细设计图纸和设备资料。
(8)完成线型光顺和TRIBON系统工程初始化工作。
3.2生产设计模型管理
生产设计准备作为三维数字化建模的前期输入,在建模工作启动前应掌握以下信息:正式送审的各专业详细设计图纸资料、设备认可资料、建造计划书、生产设计策划书、目标船生产设计标准、技术协议和其他相关设计规范文件。进入生产设计建模阶段后,由项目经理监控生产设计计划,各专业主管按照生产设计计划组织设计人员进行模型创建。待各专业建模完成后,进行模型自检、专业内部校审及修改,并协调船厂、船东、详细设计单位参与相应区域的模型综合评审,记录模型评审意见并组织修改,形成技术状态封闭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生产设计三维数字化模型管理流程图。
3.3生产设计图纸设绘及设计变更管理
以技术状态封闭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作为依据,设计人员按照项目前期策划的区域、类型、阶段划分方案完成设计托盘的定义,并完成装配计划的收集,最后进行各专业生产设计图纸资料的绘制。图纸设绘结束后,按照各专业生产设计校审手册完成设绘图纸的自检和校对工作,确保图纸达到供图状态。当三维数字化模型状态出现变更时(船厂新增意见、船东新增意见、退审新增意见、专业间协调新增意见等),做好变更记录并完成相关的图纸修改。
3.4项目总结管理
项目全部结束完成后,需进行书面工作总结。项目组需进行完整数据资料备份如:TRIBON工程数据、图纸工程数据、PDM工程数据、其他管理记录。项目经理需对项目计划完成及时率、模型及生产设计图纸完成率、修改数量统计、模型及图纸数量统计、各个专业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进行统计分析。专业主管需对图纸完成数量、本专业计划及时率、专业的进步以及不足的地方进行统计分析。项目总结对于生产设计单位而言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一个项目完整的、客观的总结,不仅对于后续生产设计工作提供很有利的技术支持,也对企业生产设计技术的进步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服装的需求也要彰显其个性化、多样化和高端化,这对于服装的设计和生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服装企业都在想方设法的在节省服装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服装的生产的效率,而不断提高服装的质量,才是当今社会服装企业的生存之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服装企业必须深化改革企业的管理制度、优化服装生产的流程管理,用更为完善、健全、科学的生产流程管理方式来减少企业的服装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的,为企业创收。
1 服装生产流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服装企业的服装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服装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等工作,按照服装生产的状态可以分为: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三部分。
(一)生产前
1、服装的设计环节
常规的服装设计是先收集目前社会上民众对于服装的主流喜好,依据于此进行服装的设计,在完成服装的初步设计后,完成少量的服装样板,然后服装企业中的各个部门的主管人员都对新设计出的服装进行仔细而又严格的审核,必须给出个人对于此批服装的意见,如发现服装存在任何瑕疵,都要立即返工。样板的审核工作必须形成工作记录,各部门的主管领导都要在记录上签字确认。同时,也有一部分服装是按照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单独制作的服装设计,而这样的服装设计往往造价昂贵。
2、布料审查环节
在确定服装的设计符合要求后,进行批量生产之前,服装企业要完成布料的大批量进货。进货时必须使用那些具有从业资质的且信誉优良的供货商。待布料运到后,要仔细检查布料的数量、规格、材质、颜色和伸缩率等内容,全面检查布料的性能,避免在未来的生产中出现任何意外。
3、服装生产的成本预算环节
服装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设计成本、材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包装成本和推广成本等,其中材料的采购成本所占份额最多。因此,如果能够降低服装的材料采购成本,就可以大幅度的江都服装的生产成本。当然,在服装的加工中经过细致的计算,来实现布料的节省,从而节省服装生产成本。
(二)生产中
生产中就是服装制作的全过程,包括布料的剪裁、缝制和熨烫等过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布料的剪裁过程,是直接影响服装成品质量的。大部分服装企业都会提前制定布料的剪裁方案及排版计划,以便在剪裁的过程中能够按照那些内容实施,不至于出现低级错误。
(三)生产后
生产后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查生产完成的服装质量,然后对其进行包装。在服装包装之前必须确保服装干净、整洁、平整。而产品的包装不但可以保护服装的平整、无污染,而且可以为服装企业推广宣传的作用。
2 服装生产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的内部管理沟通不畅
服装企业之中各个部门大都是各自为政的,大部分的企业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准则,在企业的日常运作时,经常会出现因为分工不明,权力分配不均导致互相推诿工作的情况,导致企业的运作混乱,进而严重影响了服装的正常有序的生产计划。
(二)无生产计划
在一些小型服装企业,他们没有固定的取货商,因此,没有为生产制定出严格的计划。但企业接到服装订单后,只是按照企业现有的设备数量,然后将生产任务进行平分。
(三)无明确的生产定额
在无详细的生产计划的情况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也就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在生产的过程中也没有使用均衡的生产方式,导致半成品数量剧增,而又不能及时的提交成品。因此,也不能准确的对各个部门和车间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1]。
3 完善服装生产流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服装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想要全面的优惠服装生产的过程,首先要优化服装企业的内部结构,要求明确服装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这样有利于提高服装企业的日常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企业编制的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必须成立服装质检部门,全面服装服装的成品质量,质检部门不但要对服装的成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还要在服装加工前,对服装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服装的质量。
(二)细化作业流程优化生产计划
编制生产计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均衡生产,生产经营部门应该客观的评估每一个生产车间的加工能力,然后根据各车间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隔离的生产计划。而工艺技术部门也应该向各生产车间下发生产工序合并方案及工艺流程图,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2]。
(三)明确生产定额
榱耸迪制笠档姆装生产能够准时完成,必须确保企业生产定额分配的准确性。而完成这一工作就必须制定出准确的工作标准,并严格控制加工时间。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成品洗漱以及批量洗漱确定的加工日期和数量,根据企业的自身生产情况,不断的引进全新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程度[3]。
4 结论
社会中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服装来彰显其个性,因此民众对于服装的要求不再是停留在穿着的舒适上,更要通过服装来表现出其身份和个性,这提高了服装的生产难度。同时,服装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尽管新工艺、新材料不断的被开发和引进,但是服装生产流程的管理难度也随着升高。当今的服装企业为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满足民众的要求,必须首先竭尽全力的完成服装生产流程的优化工作,当这项工作完成时,不但可以降低服装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服装生产的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250 [文献标识码] A
1 在工作过程中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输送
对于目前市场来说,在工作过程中,合理的生产物流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就具有实用性和迫切性。以制造业为例,对于一个优秀的制造企业来说,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而且也体现在产品的交货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更快的完成产品的制造,这本身来说,就是强有力竞争力的体现。而提高工作效率,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物流管理能力。在工作中,各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合理安排各个环节,在这样紧张有序的紧扣,最终体现的就是整个工作环节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工作过程中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设计教学方案、并以此设计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进行反馈交流,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在工作过程中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的,因此,更加贴进社会的需求,更加有利于人才的输送。
1.2 有利于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关于生产物流管理理论方面的改革。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新颖的内容、新型的教学方式、风趣的老师、积极发言的课堂氛围,都是身处青年时期的学生最能喜欢和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二是关于生产物流管理实践方面的改革。对于传统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的培养,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只要牢牢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就是对学生较好的培养,达到了教学目标。而改革后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方面的投入,教学时间渐渐偏向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后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更加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1.3 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竞争优势
对于目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来说,由于国家目前提倡综合性大学的建立,再加上学校为了增加学生对学校专业选择的多样性和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设了很多的专业。其中包括的专业各式各样,有的理科性质的大学,不仅开设文科性质的专业,而且开放的有医学、艺术、马克思等专业。不是说开放这此专业的学校没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持反对意见。但是不得不承认,与那些专门以此类专业为王牌专业的学校相比,不管是教学设施还是教学资源,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也存在着差别。对于有能力的学校来说,对于较好的专业,都是自己编写教材,并有专门的教师队伍对其进行教学,并对教学内容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不管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对学校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带来较大的提高。
2 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队伍中教师的资历和教学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师资力量的引进来看,都加大了对充满活力和创新思维的年轻老师的引进,但是在引进力度和课程安排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许多高职院校来说,虽然对年轻老师有了一定程度的引进和重视,但是与具有资深的年老教授来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上,年轻的老师的教学课程,主要是比较文科性质的课程,比如思想教育、马哲等完全理论性的课程,并没有较大的教学难度。而对于教学能力较强的年轻来说,学校可能会相对性的进行培养,但是也仅限于技术含量不怎么高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课程,虽然也涉及到实践,但是含量也不是很高,其相对的课程多样性也较高。第二,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师队伍中,教学资历和教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有较高资历的老教授来说,理论知识更加丰富,而由于思想的局限和思维的固定性,对新事物的接受并不是很高,因而在实践方面的教育相对的较缺乏。对于较年轻的老师来说,由于时间上限制,对理论知识的吸引并不充分,在理论知识的分析上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是由于思维活跃和对新事物的接收性,可以在教学方式上,对实践的教学更加注重,在教学中增加理论方面的教学。第三,教学专业老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上存在较大的分歧。由于思想上存在的差异,每个教学专业老师可能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总体的把握上,还是一致的。对于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来说,理论和实践都有同等的重要地位,对两者的注重和结合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由于教学专业老师资历的分歧和见解的不同,并没有达成一致。
2.2 对于从事物流管理的毕业生来说,企业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度
从目前企业关于从事生产物流管理的员工进行调查中发现,在此类员工中,专科院校的学生比例高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出现此类情况,并不是由于企业对本科院校的关于生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偏见。企业也希望有较高学历的学生来公司就业,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整体学历素质,成为一个拥有较高学历的企业。但是,对于企业在应聘过程中,还是把机会给有较强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职院校的学生。
即使是这样,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毕业生仍存在一定的不满意度,这种就业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求职者来说,毕业的学生并不能放低身段来从事较基层的工作。梦想着一出社会,就能找到一个管理岗位的工作,从事物流管理岗。但是以于企业来说,把一个毫无经验可言的学生放在物流管理岗,并不是实际,出于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人资部在招员工的时候,既使求职中有较高学历的本科生,人资部也选择较务实的专科院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对于生产物流工作来说,首先的第一步,就是先下放到基层,对每个环节都较熟悉,为以后做好本职工作打好基础。而对于毕业生求职来说,下放到基层与他们的职业意愿相关太大。对于高职院校的求职者来说,当面对有机会时,应该紧紧抓住,并在实习中努力学习,吸引新的要求和新的内容,以此来表现自己达到公司的要求。公司在对毕业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来看,更偏向于有努力表现的毕业生,而对在工作中并不努力不能吃苦,不愿意在基层工作,时刻想着换工作的毕业生较失望。
2.3 高职院校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投入并不大
虽然目前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在企业的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对于物流管理这一名词的出现,以及用的频繁程度,也就是这几年才兴起的。因此,即使高职院校对生产物流管理以后的发展前景和生产物流管理在企业中所占的地位都有较深的认识。但是由于生产物流管理出现的时间较晚,对此的研究比较注重理论上的分析。而对于生产物流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普遍缺乏一个全面的,详细的,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分析。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不可能通过实践以提高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改革,只能根据仅有的企业在应用生产物流管理方面得出来的结论,来对课程进行一个规范。可见,高职院校想要投入资源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进行改革,缺乏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也相应的没有投入渠道,投入较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能在近期能够解决的,不仅需要目前相关学者,花费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生产物流管理给予相应的扶持和规范。企业提高了生产物流管理水平,高校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也找到了相应的借鉴经验,在投入上也能找到相应的渠道,更能对课程的改革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因此在整体素质上得到了提高,更符合社会对生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3 提高工作过程中《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3.1 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上更明确
对于传统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并没有涉及到课程设计这一理念,普遍的做法就是对学习直白的灌输。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更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既使来上课,也是上课自己忙自己的,看电子书、玩手机游戏、看电影、听歌等不好的行为。这样的做法对于老师来说,是极其不尊重的,对老师的尊严是一种藐视。更是对自己的求学生涯抱着一种不负责的态度,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在学校里什么具体的知识也没有收获,反而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气,对踏入社会生存和以后的成长也不利。
以达到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上更明确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在课程教案上,明确指出,此课程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用途。在课程的一开始,就提起学生的注意,并且老师也要说明白,这节课程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哪些方面是要注意的。这种做法与以后的工作内容相结合,不仅提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更加增加了学生的集中度。老师在教学上也相应有了回报,更加投入到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去。(2)在某个阶段时,就对此阶段的内容做一下总结,并用演讲的方式让学生提出在些课程中,对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养成思考与总结的习惯。
3.2 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要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主
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就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以学生在求学中的兴趣和投入为主要目的。以社会需求为主,就是要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与社会对生产物流管理中的要求为主。把这些要求加入到课程改革中,增加学生的生产物流管理能力。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要以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在生产物流管理课程开始和结束时,都做一个调查,对于课程开始的调查,是以从对想从课程中学到什么为主。对于课程结束时的调查,是以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和还需要在什么地方加强为主。(2)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把生产物流管理的学生带到企业参观,把平时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工作中的实际找到一个契合点,以明白自己以后在哪方面要加强。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目前对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的投入并不是很大,需要在很多方面都加强。这就需要社会、企业、院校的共同努力,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要本着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过程的生产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来。
参考文献:
[1]吴忠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模式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49-55.
[2]王亮,李世珣.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12):74-76.
[3]潘浩.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教学改革[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0-91.
[4]王雅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4):114-115.
[5]屈颖,梁超强,曾立雄.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3-25.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4-0732-03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Anhui on the Part of “National Modern Rural Circulation Service Network Project”
WU Yuan-jun
(College of Software,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China)
Abstract: With circula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in the circulation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as backgrou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Anhui’s featur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and under the B/S structure; it applies the to establish a system framework, also study further the detailed applications of management operating system in it. Still, it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designing, testing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inside sub-modul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S structure; warehouse management
“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针对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薄弱,商品双向流通不畅,农民买难、卖难问题突出的现状提出的一项为农服务的重要工作。这项工程旨在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本项目利用“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新网工程)为契机,旨在解决我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薄弱,提升现有网络的服务效能,缓解农村商品流通成本高,农村流通监管工作薄弱,特别是商品双向流通渠道不畅,农民买难、卖难问题突出现状。
按照课题要求,本人根据我省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特点,以农资物流中心的物流管理业务为应用背景,以安徽辉隆集团为依托,深入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徽辉隆集团农产品物流业务中的具体应用,建立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并提出辉隆集团应用此系统后上下游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案。
1 系统开发平台及相关技术
1.1 简介
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网络开发技术,该技术本身具有许多特点[1]。
1) 高效的运行性能:由于采用代码页面(.cs文件)与前台页面(.aspx文件)分离存储,这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像一般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一样,编译这些代码页面成DLL文件。在服务器上运行时,可以直接运行编译好的DLL文件,使页面的运行性能更好。
2) 简易性:完全基于面向对象开发技术,使整个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根据页面各个对象的属性、方法、事件进行各个功能的开发。
3) 灵活性:不依赖于任何Web浏览器,也与任何语言无直接关系,在开发中可以结合多种程序语言,构建功能丰富的应用程序。
4) 可管理性:2.0之后的版本,是基于Web.config文件进行配置管理的应用程序,这使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于本地开发环境,方便该应用程序的移植。
5) 可调试性:可以像Windows应用程序那样进行调试,并跟踪调试的错误或异常。同时也提供了处理这些错误或异常的处理机制,保证应用程序始终可以正常运行。
6) 自定义性和扩展性:可以将一个页面程序修改设置为一个自定义用户控件,并可以添加插入到不同的页面中,实现更具有个性化的功能组件。
1.2 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介绍
B/S结构是一种Web Browser的网络浏览模式,该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端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 ),用户就可以通过Web Server进行数据的交换。图1是B/S模式的体系结构。
B/S三层体系结构采用三层服务器结构,在数据管理层(Server)和用户界面层(Client)增加了一层结构,称为中间件(Middleware),使整个体系结构成为三层。三层结构是伴随着中间件技术的成熟而兴起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三个不同的处理层次[2]。
B/S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用户不用安装专门的软件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操作,客户端零维护。由系统管理员分配给用户一个专门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就可以参与系统的使用了,因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3]。
2 系统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概要设计
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的要素包括农产品的运输和配送、仓库保管、装卸、库存管理、订单处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切合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现状及发展需要,实现以仓储运输为核心,同时可管理车队、货物跟踪等功能[4]。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2.2 系统子模块的详细设计
2.2.1 客户管理子系统设计
开发这个子系统的目的就是帮助主管人事的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客户的信息管理以及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系统最终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1) 管理员登陆部分:包括管理员登陆操作。
2) 用户管理部分:包括管理员查看、删除和修改用户的操作。
3) 增加客户部分:由管理员填写客户的各种信息、并提交到数据库。
4) 修改密码部分:设置新的管理员密码。
5) 在线帮助部分:全部操作的帮助说明
6) 返回首页部分:包括返回首页的操作。
7) 退出系统部分:实现退出本次登录,返回到登录界面的操作。
2.2.2 财务管理子系统设计
1) 财务管理主页面
本页面提供了了3种功能选择:添加财务记录,删除财务记录,修改财务记录。其中,财务管理员可以进行3种操作,只有管理员可查看财务记录。
2) 财务项目记录页面
本页面为财务管理员用户提供了添加新的财务记录的操作。首先判定用户是否具有财务管理员权限,如果通过验证,则读取网页上填入的财务一记录经手人姓名,项目名称,款项记录,财务记录摘要,备注,会计经手人等信息,然后向数据库中加入相应的记录,返回成功信息。
2.2.3 订单管理子系统设计
1) 用户订单页面
用户订单页面,用来显示已经发出的当前登录用户的订单和尚未发出的当前用户的订单。订单里有一个状态字段,标志订单是否处理。以列表的方式显示。
2) 管理员管理用户订单页面
订单管理页面类似于用户的订单查询页面,区别在于订单管理页面可以看到每一个用户订单,包括已经处理的和尚未处理的。订单编辑页面用来单个的订单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对本订单选择配送商以及修改本订单中每种货物的订货数目。然后将数据库中的Stock表里的相应货物的库存量进行更新。
3) 管理员订货页面
管理员订单的过程就是向供应商发送订单的过程,货物到达时还有一个签收的过程。具体功能由货物库存查看页面实现。
2.2.4 仓储管理子系统设计
仓储管理系统是整个物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本系统包括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库存信息管理、采购作业等。图3~图4主要画出了入库单、出库单等对象的E-R图及货物管理主界面。
货物管理主界面如图5所示。
3 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整体实现
从应用软件结构层面,总体上采用基于B/S结构的三层模式。集中制数据存储管理一般可通过两种结构模式实现,即C/S (Client/Server)模式和B/S (Brow/Server)模式(三层结构)。随着应用需求和客户端数量的激增,C/S模式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客户端整体拥有成本上升;数据散乱、难以控制;系统维护困难等。基于Internet技术的B/S模式正成为新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范式。这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将桌面端繁杂的工作完完全全转移到集中管理的服务器上,终端用户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轻松访问所有的应用。B/S模式可以更好地在信息时代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信息的组织和集成[5]。
图5 货物管理主界面
本系统管理体系结构如图6所示。
参考文献:
[1] 蔡继文.21天学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袁康来,杨亦民.农业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研究[J].物流科技,2006(9):121-123.
二、源流管理思想概述
源流管理思想应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中,指的是成本控制需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出发,探究成本发生的源流,从而采取措施从源流上实现成本节约和控制。一般来说,企业产品成本发生的源流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业务源流、时间源流以及空间源流。
(一)业务源流 业务源流方面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企业开展各种业务产生的成本,一般来说,业务源流产生的成本决定了企业的成本的重要因素。在业务源流方面,促使成本发生的动因在于企业各个不同部门和各种工艺过程发生的各种业务活动。那么,要从业务源流控制成本,就需要从业务发生的内容和过程控制成本,例如从原材料限价,控制预算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控制成本。不同于传统的主要从产品生产领域实现成本的控制,基于业务源流的成本控制,更多地关注促使成本产生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中。
(二)空间源流 对于企业来说,从空间源流实现企业成本的控制,主要从两个角度去解析,从空间上来说,一个是微观方面成本控制空间,二是宏观层面成本控制空间。一是从微观方面来看,企业对于成本控制要做到事无巨细,例如现行很多企业采用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就是把企业的成本控制空间从事业部、部门一直延伸到各个具体的单独作业活动中。二是从宏观方面来看,企业成本控制的空间可以得到更大拓展,不再局限于集中于生产领域空间的成本控制,而是把成本控制的空间延伸到整个企业,甚至整个市场,从宏观的角度对成本做出企划,从战略的角度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更多的利用外部资源和发现市场机会,提高企业整体收益。
(三)时间源流 从时间层面考虑企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主要表现在对三个时间段的成本控制,分别是成本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成本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做好企划、成本预算和计划、制定成本标准和限额以及设计方面等,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好坏对于整体成本管理影响巨大。事中阶段主要表现在企业各个业务方面实现成本控制。事后阶段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改善和维护上。
三、源流管理思想对成本控制管理改革的启示
基于成本控制的源流管理思想对在传统成本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区别:管理领域、管理对象、成本动因等。
(一)管理领域 传统成本管理并没有涉及到技术领域,而只是简单地计划、核算和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源流管理思想则是将成本管理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涉及到研究、设计与开发与之相关的管理活动这样的领域。
(二)管理对象 传统成本管理忽略了企业外部的供应与销售,管理对象主要集中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因此企业外部的价值链也基本不予考虑;但是源流管理思想则将成本管理的对象拓展到了研究过程,并且对企业外部十分重视,注意加强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经销商的联系。
(三)成本动因 传统成本管理只重视有形的成本动因,认为成本只包括像人工、材料、制造费用等这种类型的支出,像研发产品、开拓市场和调整企业内部结构所支出的费用,这样的无形成本就忽略了。但是,已有研究表明,企业在生产开始前,85%的产品成本已成为约束成本,即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这正是对企业成本有着显著性作用的因素。
四、基于源流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成本管理优化健议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投入市场到最后被淘汰的全过程。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所发生的各项成本之和。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有不同的内涵。基于企业管理的视角,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概念出发一直到顾客的全过程。与之相适应,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产品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基于用户使用视角来看,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用户购买产品直到报废产品的全过程。在这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用户的综合使用成本。其包括在产品的使用期间,用户支付的购置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报废成本之和则构成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从当期的经济环境来看,为避免企业的短期近视行为,企业应站在用户的角度,预测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并对其加以控制,从而加快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由传统的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的转变。由于在激烈的竞争下,企业为了长期的发展,已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越来越充分地将用户的使用成本考虑在内了,所以在此只需考虑企业视角下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源流,鉴于此目的,在分析各阶段责任成本的源流时,要从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后期的活动入手,采取从后往前的研究方法。
(一)销售阶段 销售阶段的成本是指企业把产品销售给用户的这个过程中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主要由物流费、包装费、广告费、销售人员的薪资费用和差旅费用、售后服务费用等部分构成。物流、包装、广告和销售人员的费用都是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费用,属于销售部门职权范围内的费用支出,因此应列入销售部门的责任成本。而售后服务费用由产品的安装、保养和维修费用等部分构成。维修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的次数,而维修次数又直接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可以向上追溯到生产制造部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可能会致使产品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向上追溯到采购部门,这是因为原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问题,还可以向上追溯到设计部门,这是因为产品结构功能上的设计也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生产制造阶段 生产制造阶段是将一定比例的经济资源组合成新产品、新部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本是由物料成本和加工成本组成。其中,加工成本包括机器和人工的成本,这部分成本是取决于工时的。物料成本则取决于数量和价格,分析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在数量上,由于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很容易出现浪费物料的现象,所以物料的实际耗用量会多于设计的耗用量,两者之间的差额所造成的成本应归属于制造部门的责任成本,因为这种差额可能是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制造工人没有充分地利用边角材料、故意浪费等现象所导致的。但包含于实际耗用量中的设计耗用量部分是直接取决于设计部门的,如果是由于设计的不合理而导致成本增加,那么这部分成本要归属于设计部门的责任成本。在价格上,采购部门并不是决定材料价格的唯一力量,但是可以暂且将这部分成本归属于采购部门的责任成本,这点在后面会有具体的分析。
加工成本由机器工时和人工工时等成本构成。同样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考虑,根据成本引发的不同原因,归属到不同的责任成本中去。若是产品处于设计期,在此期间所需机器工时和人工工时引发的费用应归属于设计部门。因为机器工时和人工工时是由设计部门中的工艺规划设计负责的,工序流程也是由其进行设计的,这部分的费用成本应归属于设计部门的责任成本。但是,若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由于生产车间工作组织的问题和效率低下等原因引起的机器工时和人工工时发生的成本费用,则应归属于生产部门的责任成本。另外,这部分成本也可能会受到采购部门的影响,如由于物料采购的不及时而造成生产车间的暂时停工所产生的费用应由采购部门来承担。
在现实生产中,不合格产品的产生是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控制成本,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数量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由于生产部门是不合格产品的直接源头,因此,很有可能将责任归于生产部门。但要是把责任全部归于生产部门,这显然是有欠公平的。对于不合格产品的的控制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导致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要运用源流思想去加以探寻。例如,如果是由于生产人员的技术性失误导致产品出现不合格现象,则应该将原因归结到生产部门;而如果由于物流的质量导致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则应该将原因归结到采购部门。总之,对不合格产品的原因的探求一定要“追根求源”,切忌将所有原因归结到生产部门、
(三)物料采购阶段 采购阶段的费用主要包括物料的采购成本、物料的物流费用、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用等等几部分,其中,物料的采购成本是此阶段中成本控制的重点,因为这部分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最大比例。采购部门往往被看成是控制住物料单价的部门,所以物料采购成本的部分中,研究的重点应放在物料单价上。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料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物料本身决定的。一旦设计部门确定好所需要的物料,那么物料的价格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或在某一范围内可以基本确定下来,所以说,设计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应承担起物料价格的成本责任的。因此,设计部门的责任之一就是尽可能地搜寻成本低且能满足需要的物料。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寻找到优廉的替代品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行业中的领军企业率先对物料进行革新,然后行业中的跟随者紧追其革新的步伐。由此可见,每一次革新都是下一次革新的起点,随着领军企业的率先胜出,在一定时期内能获得比较优势,但是其他竞争者也会尽力追赶,因此,设计部门需要有超前的眼光和不断创新的思维,从而使得企业在这一维度的竞争中取胜。
但是另一方面,物料的价格并不会完全脱离采购部门的控制。事物是具有相对性的,同样地,成本的高低是具有相对性的,若本企业以较低的价格购入物料时,该企业的产品首先就已具备了一定的成本优势。基于此,采购部门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采购到物料即可。为了以最低的价格拿到物料,采购部门可以在供应商的选择、管理和维持关系等方面进行加强。总的来说,可以把物料的价格分成两个部分,相应地,由设计和采购这两个部门各自负责一部分成本责任。采购部门可以通过设计最优的批量来使物料的物流费用达到最低水平。对于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用的解决方法,采购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员工的管理,建立强有力的控制制度来扼制采购人员在外挥霍的不良现象。
中图分类号:S275.5;S5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830-04
Production Technical Rule of Alfalfa under Sprinkler Irrigation on the Thin and Arenaceous Soil at Ili River Basin in Xinjiang
DING Feng1,QIN Qiao1,PU Sheng-hai1,FENG Guang-ping1,YANG Pei-lin1,DUAN Sheng-lian2,MA Xue-qin1
(1.Institute of Soil Fertilizer and Water-Saving,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Urumqi 830091,China;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Changji City,Changji 831100,Xinjiang,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of alfalfa on thin and arenaceous soil which was newly cultivated at Ili River basin in Xinjiang, a technical rule was presented based on national and industry standard, and the problems in irrigation question and alfalfa production on thin and arenaceous soil at Ili River basin. The technical rule was against the specific geological and climate conditions of the newly cultivated land on thin and arenaceous soil at Ili River basin in Xinjiang. It concluded variety selection, fertilization ability, land levelling, irrigation management and relevant cultivation measures. This production technical rule could be a reference to alfalfa production with sprinkler irrigation on the thin and arenaceous soil at Ili River basin in Xinjiang. With its implementation the yield of forage grass and farmer’s income might be largely increased and it might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rural economy in Xinjiang.
Key words: alfalfa; production technical rule; Ili River basin; thin and arenaceous soil; sprinkler irrigation
伊犁河流域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1]。近年来,随着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生态畜牧业的转变,饲养模式也由放养向舍养、半舍养集约化转变,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伊犁河流域传统养殖模式,合理充分利用伊犁河流域的水资源,提高牧草的种植面积、种植水平以及产量,对于伊犁河流域实现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伊犁河流域新开垦区地形坡降较大,土层较薄,且以沙土和粘壤土夹砂砾为主,土壤结构差[2],蓄水保水能力差。种植苜蓿并采用先进的喷灌灌溉方式,可避免因深层渗漏与地面径流而造成水土流失,提高灌溉水和肥料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牧草产量,从而解决长期以来由于草地的严重超载放牧致使天然草场退化、草地生态不断恶化的问题[3]。苜蓿作为世界上栽培和利用最广泛的优良多年生牧草,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中日趋重要。但随着紫花苜蓿在中国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提高其生产能力成为当务之急。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的喷灌苜蓿种植的灌溉生产管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其苜蓿生产中的品种选择[4,5]、培肥地力[6-8]、平整土地[9,10]、灌溉管理[5,11]和配套栽培措施[12-16]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该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苜蓿喷灌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将显著提高饲草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新疆伊犁州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范围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喷灌苜蓿种植的灌溉管理;并提供了苜蓿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必备条件和栽培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主要文件有以下几个: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6141-1985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GB/T 8321.1~7-200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喷灌
喷洒灌溉的简称。是利用专门灌溉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以均匀喷洒方式进行灌溉的方法。
3.2 灌溉制度
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3.3 灌水定额
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或灌水深度。
3.4 灌溉定额
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3.5 灌水周期
两次灌水的间隔时间。
3.6 基肥
作物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
3.7 追肥
是在作物生长期间所施用的肥料。
3.8 秋眠性
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即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生的变化。由于在短光照条件下不同类型苜蓿对低温反应明显不同,将南方类型品种称为非秋眠性苜蓿(一般在7~9级),而北方类型品种称为秋眠性苜蓿(一般在1~6级)[16]。
4 主要技术指标
4.1 品种
结合伊犁河流域自然条件和新垦耕地的土壤特性等,选用优质、高产、秋眠级3~4级、再生能力强、抗病的品种如阿尔冈金、全能苜蓿、新牧1号、农宝和0203伴饲。
4.2 培肥地力
伊犁河流域新垦耕地主要以大坡度薄层贫瘠土壤为主,其大部分耕地坡度在2/100左右,土层厚度30~50 cm,土壤有机质
4.3 平整土地
根据伊犁河流域新开垦区坡降大、以砂质薄土层为主的土壤特性,刚开垦的土地不宜做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工程,只适宜沿等高线做水平局部平整,对显著的凹凸处进行挖填方处理,冬前土地应大面积进行秋翻和秋灌,次年春季用联合整地机将整个地块分为若干单元(一般以一个轮灌组为一个单元)平整1~2遍,然后再用钉齿耙对各单元对角耙耱3~4遍。通常如此连续整地3~4年,并结合作物沿等高线水平种植的模式和小水量多灌次的灌溉节水技术,水土流失现象将得到明显改善,新垦土地平整度将逐年提高。
4.4 灌溉管理
按照设计压力运行,严格按照喷灌系统设计的轮灌方式灌水,当一个轮灌小区灌溉结束后,先开启下一个轮灌组,再关闭当前轮灌组,谨记先开后关,严禁先关后开,以保证系统正常工作。一般情况下,灌溉定额6 000~6 750 m3/hm2,灌水42~45次,灌溉周期为4~5 d。
4.5 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
作为牧草生产田,最好采用30 cm等行距气吸式播种机机械播种,每公顷播种量在30.0~45.0 kg,播种深度控制在2.0~3.0 cm,为保全苗,在田间苜蓿出苗后,对空白点或漏播处进行人工补种。喷灌苜蓿第一茬鲜草产量约25 500~27 750 kg/hm2,干草产量约7 500~8 250 kg/hm2;第二茬鲜草产量约20 250~22 500 kg/hm2,干草产量约6 000~6 750 kg/hm2;第三茬鲜草产量约18 000~20 250 kg/hm2,干草产量约5 250~6 000 kg/hm2;第四茬鲜草产量约10 500~12 750 kg/hm2,干草产量约3 000~3 750 kg/hm2。全年可收获鲜草74 250~83 250 kg/hm2,干草21 750~24 750 kg/hm2。
5 灌溉制度
5.1 春播苜蓿第一年灌溉制度
5.1.1 播种至出苗期 采用干播湿出的春播苜蓿,在播种完后,连续8~10 d进行喷水出苗,喷水出苗一般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分,灌溉定额350~400 m3/hm2,灌水定额为30~50 m3/hm2,以浸润深度10~20 cm为宜,保证土壤在苜蓿种子发芽、出苗期间湿润,促使苜蓿种子早发芽、早出苗。
5.1.2 苗期至越冬灌溉 苗期一般灌溉定额为675~750 m3/hm2,通常喷水2~3次,灌水周期4~5 d,灌水定额为225~300 m3/hm2。此后以灌水周期4~5 d,灌水定额120~225 m3/hm2进行灌溉,10月底之前最后一次刈割收获,留茬高度10~12 cm,并灌150~225 m3/hm2的越冬水。
5.2 秋播苜蓿第一年灌溉制度
5.2.1 播种至出苗期 采用干播湿出的秋播苜蓿,在播种完后,连续10~15 d进行喷水出苗,喷水出苗一般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分,灌水定额为45~75 m3/hm2,以浸润深度10~20 cm为宜,保证土壤在苜蓿种子发芽、出苗期间湿润,促使苜蓿种子早发芽、早出苗。
5.2.2 苗期至越冬灌溉 苜蓿出苗后,灌水周期4~5 d,灌水定额150~300 m3/hm2。10月底之前如苜蓿超过越冬留茬高度10~12 cm则应进行一次收割,使之更好地刺激苜蓿根茎多发枝条,保护根冠来年返青,更有利于苜蓿的越冬和翌年生长。同时在刈割收获后灌150~225 m3/hm2的越冬水。
5.3 两年以上苜蓿灌溉制度
5.3.1 返青期至苗期 4月上旬,一般灌溉定额为750~825 m3/hm2。通常喷水3次,灌水周期4~5 d,灌水定额为150~375 m3/hm2。4月初灌1次返青水,灌水总量375 m3/hm2左右,此次灌水宜早且量大。
5.3.2 分枝期 一般灌溉定额为1 800 m3/hm2左右。4月中旬至4月下旬灌4次水;5月下旬至6月中旬灌6次水;7月下旬至8月中旬灌5次水。分枝期共喷水15次,灌水周期4~5 d,灌水定额120~150 m3/hm2。
5.3.3 现蕾期 一般灌溉定额为2 175 m3/hm2左右。4月底至5月中旬灌4次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灌6次水;8月中旬至9月上旬灌6次水。现蕾期共喷水16次,灌水周期4~5 d,灌水定额120~150 m3/hm2。
5.3.4 初花期 一般灌溉定额为1 200 m3/hm2左右。5月中旬至5月下旬灌2次水;7月上旬至7月下旬灌4次水;9月中旬至9月下旬灌3~4次水。初花期共喷水9~10次,灌水周期4~5 d,灌水定额120~150 m3/hm2。
5.3.5 越冬水 一般在10月底喷1次150~225 m3/hm2越冬水。
5.4 灌溉制度表
新疆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喷灌苜蓿适宜灌溉制度见表1。
6 配套栽培措施[11-15]
6.1 种子质量与处理
种子质量应“三证”齐全,播种前要经过精选,去掉杂质、杂草种子等,种子纯度≥95%,净度≥95%,发芽率≥85%。播种前要晒种2~3 d,以打破休眠,提高其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在从未种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要接种苜蓿根瘤菌,每千克种子用5 g菌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随拌随播;无菌剂时,可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质量比≥1∶1)。
6.2 菟丝子预防
菟丝子的种子易随牲畜的粪便传播,田间管理期间,菟丝子多发生在收获苜蓿的堆放处,如发现菟丝子,在苜蓿拉运后,用48%地乐胺乳油100~200倍稀释液及时进行地面喷施。
6.3 防治病害
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炭疽病,防治应在苜蓿刈割收获后、苜蓿株高5~12 cm时或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每公顷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50 mL加40%辛硫磷乳油750 mL对水600~750 kg喷施。
6.4 防治虫害
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棉铃虫等。蚜虫和蓟马选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稀释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稀释液喷雾。棉铃虫选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稀释液、50%辛氯乳油1 000倍稀释液喷雾。低龄幼虫用Bt制剂200倍稀释液喷雾防治。
6.5 留茬高度
新苜蓿留茬高度宜在10~12 cm,以免影响其根基部的生长发育;老苜蓿留茬高度宜在6~8 cm,以促使其根茎发枝;10月20日前后停止刈割,最后一茬留茬高度在7~8 cm,以利于安全越冬。
6.6 中耕、翻耕
苜蓿第二年以后密度会变大,应适时中耕,切断多余根系,以利于苜蓿的生长发育。苜蓿品种一般种植4~5年后产量下降明显,应进行伏翻、秋翻。伏翻、秋翻前提倡采用重型园片耙交叉深切后灌水,以促使苜蓿根茬腐烂,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后茬作物生长发育。
6.7 刈割次数及收获期
春播苜蓿当年可收割2~3茬,夏播可收割1~2茬,秋播苜蓿植株达不到留茬高度时不刈割,且冬季严禁放牧。第二年开始可收割3~4茬。第一茬苜蓿以现蕾盛期至始花期收割最佳(即整块地开花率在20%以前收获)。第一茬收割后,每隔35~40 d收割一次,最后一次收割应在10月22日前进行,留有30多天的生长时间,有利于越冬和第二年高产。
7 其他
认真做好灌溉与施肥量的记录,记录每次灌水、施肥的时间、用量及肥料种类。详细记录主要栽培措施的实施时间、技术措施及用量。统计并记录各田块的产量及品质指标。每隔3年,在苜蓿收获后取土测定农田0~2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和盐分,确定土壤的肥力等级、施肥量及秋灌水量。
参考文献:
[1] 赵芸君,李学森.发展新疆饲料业 提升伊犁河流域畜牧业水平[J].新疆农业科学,2008,45(S3):104-106.
[2] 钟新才,余 琳,杨培林,等.伊犁河流域节水农业与水土生态安全问题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8,45(S3):7-9.
[3] 丁 峰,秦 巧,冯广平,等.伊犁河流域砂质薄土层苜蓿喷灌技术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0):1990-1995.
[4] 王成章,韩锦峰,史莹华,等.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研究[J].作物学报,2008,34(1):133-141.
[5] 邓 蓉,向清华,陈 武,等.紫花苜蓿秋眠性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5,22(2):41-44.
[6] 范文波,朱保荣,王振华,等.弃耕地苜蓿耗水规律的研究[J].节水灌溉,2003,2(4):9-10.
[7] BOLA■OS-AGUILAR E D,HUYGHE C,JULIER B,et al.Genetic variation for seed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in alfalfa(Medicago sativa L.)populations[J]. Agronomie,2000,20(3):333-345.
[8] JULIER B,HUYGHE C,ECALLE C.Within-and among-cultivar genetic variation in alfalfa:forage quality,morphology,and yield[J].Crop Sci,2000,40(2):365-369.
[9] 白文明.灌溉对干旱沙区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2,22(8):1247-1253.
[10] 赵金梅,周 禾,郭继承,等.不同水分胁迫对紫花苜蓿分枝期光合性能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2):41-44.
[11] 郭正刚,刘慧霞,王彦荣.刈割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影响的初步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2):215-220.
[12] BROWN P W,TANNER C B.Alfalfa stem and leaf growth during water stress[J].Agronomy Journal,1983,75(5):799-805.
[13] SAEED I A M,EI-NADI A H.Irrigation effects on the growth,yield,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alfalfa[J]. Irrigation Science,1997,17(2):63-68.
[14] 陈宝书.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13.
[15] 徐 柱.中国牧草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89-190.
[16] 秦文利,刘忠宽,智建飞,等.河北省紫花苜蓿生产技术规程[J].草业科学,2008,25(6):67-71.
收稿日期:201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