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3: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活中化学知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加入环境知识,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培养其将化学知识活学活用的本领,是一举多得的好举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环境概念,关心身边现象,发散性地提出相关问题,是化学科教学的一大利器。以下以我设计的三则教案为例进行说明:
(1)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但实际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研究和大气污染上,而要挖掘教材,提出疑问,如:“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影响空气质量的有害物质都是怎样进入到空气中去的?这些有害物质会影响空气中哪些成分发生改变?”“这些成分的改变,为什么会引起温室效应、酸雨和雾霾?”让学生带着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针对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之上,我重点介绍了雾霾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除此之外,我也介绍了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以及氮在自然界的循环、汽车尾气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水富营养化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一些成因,知道化学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观上重视环境问题。
(2)第四单元课题一“爱护水资源”指出:“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这句话会给学生造成误解,即水危机并不严重。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课本介绍的是总体水资源而非我们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短缺,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用水紧张,使学生对水资源状况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在学习“水的污染及水污染危害”时,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水污染的现状,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面对水污染危害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哪些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资源浪费”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水资源现状,并树立环保意识,加深对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意义的体会,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做“环保公民”。
(3)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本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同时还以较大篇幅详细介绍了二氧化碳的主要危害,即温室效应。因此,我在教学别介绍了什么是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措施以及相关国际公约,使学生意识到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从而增加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二、结合生活,融入本地特点,多方位发展环境概念
中学生认识事物还比较浅显,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充分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思维,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利用本地区事例,使学生有切肤感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庆是重度空气污染城市,因此在第二单元“空气”新课结束前,笔者引入《重庆日报》当天空气情况的报告,简明扼要介绍空气质量的监测,并重点讲解了雾霾的分析标准PM2.5,组织学生讨论导致重庆雾霾的原因,并鼓励大家思考自己以及家人的哪些行为增加了PM2.5的排放,又有什么解决方法。有同学表示,家人在农收后往往会燃烧秸秆,以后会提醒他们采取替代方法,比如填埋。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衡量空气质量的新标准以及空气质量好坏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并养成从科学角度改善家乡环境的意识。
又比如,第九单元课题一“溶液的形成”中介绍水是一种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能溶解多种物质,但没有提及物质一旦被水溶解,要从水里提取出来就很困难,这也是水为什么容易被污染的原因。可见大江、大河受到污染,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所以,笔者布置了“课外观察本区龙水湖水质,向附近居民了解龙水湖的今昔”的小课题,带领学生走访附近的小工厂,结果发现工厂的废液并没有采取物理和化学的沉降方法,于是借鉴课本的内容,建议了处理方法;有的学生通过观察附近居民,发现许多居民对水源毫不珍惜,生活污水也随意排放,其中甚至就包括自己的家人。学生亲历其境,感受到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环境问题谁都无法逃避;同时,这也密切了生活与课本的联系。
为了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环保素质,我还举办了诸多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举办环保讲座;利用世界环保纪念日,如3月17日的世界保护臭氧层日等,进行宣传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汽车制造公司的制氧车间、铸造厂、电镀车间和油漆车间等,使学生了解工业“三废”的产生和处理;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和社会环保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和环保小论文,且评出优秀论文给予奖励。如此,多方面地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规范实验行为,用实验手段强化环境意识
在教学伊始,就要积极传达这样一个概念,即化学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制造环境问题。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对环境的危害,就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
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中,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上课时,首先要明确三个概念:(1)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或接触到不少有毒物;(2)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药品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伤害;(3)积极探索,可以将毒害物富集处理,甚至变废为宝,造福于社会。
同时,引导同学观察,强调化学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的区别,比如:(1)废液桶,使学生明白废液桶的建立是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药品回收箱,了解减小药品使用量的意义;(3)沙箱及湿毛巾,明确化学实验室防火的重要性。
接下来,在不同实验中,要明确涉及的有害物质是什么。例如,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和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会涉及不少废液,于是鼓励学生在实验前,依序弄清几个问题:(1)反应废液的主要成分;(2)废液可否直接倒掉;(3)废液中可提取物质的种类和方法。
除了完成要求的教学任务,当教授到涉及环境问题的实验时,往往还会进行扩展。例如,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性质验证中,教材只安排了木炭燃烧和铁丝燃烧;为了提高学生对环保的积极性,补充了一个实验,即利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减少污染性气体即二氧化硫的排放,由此使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解决是可行的,并且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解决的途径。可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才是对学生最直观的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