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3: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就要快快行。
交通安全要守则,听懂规则在驾车。
要保证安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文明候车乘车:候车时,应该依次排队,站在道路或站台上等,不该拥挤在车行道上。另外,乘坐公共车辆,应该注意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重要吗?当然重要了。在众多的安全规则中,交通尤其重要。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交通安全,也无论你拥有的交通工具是汽车、摩托车还是自行车,甚至你是以步代车,交通安全法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作为学生,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马路上,我们绝不能只顾玩耍和聊天,要注意信号灯和往来车辆;过马路时,有天桥的,请你稍移玉步,千万不要跨越马路中间的护栏;在雨雪天气行路、骑车要多加小心,因为那时候的轮胎会十分的滑,容易摔倒;乘坐汽车时,请不要把头、手伸向车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总而言之,凡是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你千万不要去做,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在一次新闻报道:一辆摩托车疾速行驶,由于他不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把车开到了一辆大卡车下面,幸好他身手敏捷,在出事前,自己先跳出了摩托车外,才逃过一劫,虽然受伤不太重,但也虚惊一场。假如他身手不够敏捷的话,不死也受重伤的!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给我上了一堂很重要的课,让我知道了在马路上,不能有一点的差池,否则就可能把宝贵的生命断送。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千万不要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违规。
生命可贵却脆弱,希望人人都能自觉注意安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安全更美好。
因为忽略了交通安全,A同学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事情过去几个月了,每天,都还要由家长接送上学放学、在学校需要同学照顾,是多么不方便……我想此刻,留给他的,大概只有无尽的悔恨吧。如果他能够自觉遵守交通安全,在没有取得摩托车驾驶证的时候,不骑摩托车上路,那么悲剧还会发生吗?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自身的生命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时刻铭记交通安全,让交通安全的警钟在我们心里长鸣!
红灯停,绿灯行,交通安全要牢记。
所以我编了句顺口溜让大家牢记:
街头标志要遵守,警察手势要看懂。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成长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听课评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听课、评课,教师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学习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与评课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让听课评课更有效,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就“重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展示暨研讨活动”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评课。
一、要看得懂
1.看得懂,就是要听课者评课者看教师教了什么,学科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方法和思想
而信息对于处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学生而言,是不需要教师教的。方法是指能运用于实际的策略;思想是指学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形成价值判断的思路。因此,在语文课的有效课堂上,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思维和思想方面。
涪陵实验中学周波教师执教的《声声慢》,通过教学会让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研究作者的隐秘。在教学生运用意象分析来体会作者情感时,周老师以“大雁”这一意象为例,还特意让学生将方法归纳出来并用在后面的几个意象(如黄花、梧桐、酒等)的分析中。学生通过自我归纳和练习,总结出了意象分析法的方法:抓意象,寻找意象的特征,体味情感;抓关键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画面和情致。学生经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练习,掌握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江北十八中的刘盛浪教师执教的《咬文嚼字》,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咀嚼语言的思路。通过咀嚼文章标点,比较分析改编与原著文字,于平淡处见深情等方法的指导,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会更热爱我们的母语,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刘老师指导学生咀嚼文章标点引用了鲁迅的《祝福》中的句子。“我喊阿毛!”这个句子表达了祥林嫂讲述自己故事时内心的悲伤绝望。而“我喊:阿毛!”表现了祥林嫂发现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后,她内心有所满足,含着喜悦喊阿毛。这两个句子标点不同,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的不同,也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重庆南开中学龚春华教师执教的《张衡传》,不仅给我们呈上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更为可贵的是他给学生灌输了学习中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理念,真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龚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求助同学而不能解决的,最后由老师提供方法再来解决。比如,有学生不理解“连辟公府不就”的“就”字,龚老师让学生组“就”字的词,学生组了“就餐”“就位”等词,然后龚老师顺势归纳出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一种方法:双音组词法。这节课,龚老师带动全班学生一共归纳整理出了五种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双音组词法、搭配得当法、语意翻译法(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通过成语联想来寻找词类活用和词语的基本意义的方法、因形求意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可以自主学习其他文言文。
西南大学附中的张万全教师执教的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张老师的课以鲁迅的“删夷枝叶的人,绝对得不到花果”作为教学灵感,通过引领学生对删减文本的阅读和分析,领会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就是尊重原文,从文本中发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看教师怎样教的
(1)听课者要看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
教学中能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是否活跃,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能否相互启发、补充、批评。
(2)看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能否拓展学生的经验,是否能提升学生的智能
刘老师用少儿版《红楼梦》给学生提供“咬文嚼字”的平台;张老师用契诃夫的原文《装在套子里的人》给学生提供文本阅读的平台。
(3)看教师是否和学生一起读书,把自己经验形成的过程拿来和学生一起分享
刘老师执教《咬文嚼字》时,以分析为主,通过“分析—总结—提炼”的过程,将思维活动的展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也形成这样的思维过程,以后再分析问题就会更深入、更全面。
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以讨论为主,强调学生个性化理解,但在其中穿插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而不是直接把教师的个人理解强塞给学生。
3.看学生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获得的只是信息,那这堂课是失败的,信息不是语文课的目标。看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有思想。这里的思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名词就是学生上了这堂语文课后在认识上有什么提高,作动词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即我们常说的思维和方法。
学生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声声慢》以后,明白了一首诗词该如何去读,明白了去抓意象、品情感。听了刘老师的课,学生知道了如何从生活中、阅读中去发现美的句子,并用语文的方式去感受美。听了张老师的课,学生懂得阅读文学作品要进入作者的隐性世界,用今天的眼光读出现实意义。
二、要想得透
1.听课者揣摩课堂隐含了语文教育的哪些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
这几位教师的教案很简洁,但备课很充分,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和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的。
如,龚老师执教《张衡传》时,把学生难于理解的关于介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方面的内容删掉,这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去组织教学。
2.听课者要从各位执教教师的课上看出个性与共性
每堂课都有很多上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每个教师都会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教学重难点,这是每个教师的个性。
但语文教学都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有规律。这几位教师都对文本进行了研究,有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理解;他们自己做了很多功课,读了很多好书,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高,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信手拈来,营造课堂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春风化雨般地实现文化熏陶,达到给学生“补钙”的目的;他们能回到学生,教学都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通过语文教学来传递情感、熏陶文化、呈现价值。
对于语文课,情感传递和文化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而最终要完成的,则是学生的价值呈现。如,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理念,促成其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思考,使其能够正确地面对世界,面对当前与未来的生活;另外,从方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换。
刘老师在执教《咬文嚼字》时,既教会学生咀嚼文字的方法,又广泛举例,旁征博引,对于文本的解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性,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张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堂课为契机,将学生对奴性的认识引向深入,以此来塑造新时代知识分子的脊梁;龚老师执教《张衡传》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以“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张衡”为主问题,带领学生去领略张衡的伟大人格,以“天才全才奇才,才华横溢;文品官品人品,品行高标“来总结张衡,最后学生呈现出了我们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的价值观。这样,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情感和思想也达到。
三、要说得清
1.说得出教学的规律
听课者要能从课堂中领悟到教学规律,把必然的东西提示出来。这几堂精彩的课,都符合教学规律,引入自然,不再是声频视频齐上台;讲析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学生的讨论有广度和深度;问题的设计紧扣文本,新颖;课堂结构自然合理,做到了顺其自然(“其”指学生)、从心所欲(丢开教案)、随机应变、教学相长。
2.说得清好在哪里
每堂课要有自己的判断。《声声慢》细腻柔美,《咬文嚼字》通彻,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装在套子里的人》厚重渊博,《张衡传》给我们展示了文言文教学如何将文与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有效地听课评课,那么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育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这些年山东一个偏僻的农村初中——杜郎口中学,总是在不同场合被人们提起:学术会议上,谈到新课改,总有学者会以杜郎口为例;参加教研活动,教研员们也总会拿杜郎口说事;到中学听课,一线老师对杜郎口则表现出几分好奇。最近,借在聊城参加学术年会之机,走了一趟杜郎口,观摩了语文随堂课和展示课,听了崔校长的介绍,还买到了一本杜郎口中学的“内部资料”《杜郎口中学教案(语文)》。
这里确有许多可谓独特的“风景”:且不说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收费、发胸卡,如同旅游景点一般;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谁是参观者。就说那语文课堂,学生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读一两句课文,要争、要抢、要到台前;指出同学朗读中的一个小错误,也是要争、要抢、要到台前;展示的最大特点就是表演性:几人一组,读一段课文,谁读哪一句,分工明确;做什么手势、动作,预先设计;尤其是所谓拓展性展示,更见课前排练的功夫,学《陋室铭》一文,学生竟然能展示出“三句半”(一种文艺形式)。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颠覆!颠覆了学校管理的理念:学校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颠覆了学校教学的基本图式:学生的“学”似乎可以不需要教师的“教”(不知数、理、化之类的课程是如何操作的);颠覆了语文课堂的常态:不见咬文嚼字,鲜有沉思默想,教师更是靠边站,语文课堂俨然成了时下的综艺舞台。从校长的介绍中得知,如此改革的初衷就是:使学生上课不打瞌睡,有勇气站到台前展示自我,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而此初衷源自于崔校长的苦衷:1997年他调任杜郎口中学校长时,这是一所中考成绩全县倒数,生源流失严重,面临撤并的生存困境的学校,颠覆性改革可谓背水一战。十多年过去了,杜郎口中学居然绝处逢生,似乎还生机盎然!催生蓬勃生机的既有人的基本欲望——表现欲;又有最基本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激励。学生每天面对那些陌生看客,岂有不好好表现之理?小组合作,打擂评比,哪里还容得下偷懒懈怠?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之树长青,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固守了应试之根。以语文学科为例,从手头的这本《教案》来看,教师备课的重点还是放在语文知识上,教案的第一部分是“知识储备”,包括:作者、背景、生字词、分段、课文分析、中心思想等,且教师的准备非常充分;在课堂实施时,则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将这些知识逐一夯实,这就为应试提供了保障。至于拓展展示环节,则让学生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准备、演练,其中教师指导、帮助的心思没有少花,只是到了课上展示时,教师将学生推到了台前,自己则退到幕后而已。当然,即使是表演性展示对学生某些方面的训练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大胆自信,勇于表现,善于表演等等。
由此可见,杜郎口中学改革颠覆中的固守,既无奈,又悲壮。据校长介绍,他们学校的教师个个加班加点,人人不甘落后,很是辛劳。想必他们的学生也不会很轻松,试想,每天要展示,课课要争先,得花多少时间准备,得卯足多大的劲儿呀。假如杜郎口中学的师生真能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这倒是比他们的改革本身更值得研究。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大学文学院]
1吃透教材——心中有书
要讲好课,首先要透彻地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分析吃透,烂熟于心,讲起课来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因此,在上讲台之前教师应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钻研教材上,力求达到懂、透、化。
所谓“懂”,就是对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原理都能清楚透彻地理解,为了达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广泛涉猎,收集分析,博采众家之长,有比较、有鉴别、有选择地集中前人研究的成果,透彻地从根本上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及其细致精华之处,明确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和要求,从而搞清教材的来龙去脉。有时还应咬文嚼字,深钻细研,因教材中的概念、定义,一般都是用严密、准确、精炼的词语表达,如果忽略了关键的字词,有时甚至会把整个概念搞错或,比如“商品”这个概念,它“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如果忽略了“用于”“交换”“劳动”等词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惹来很大麻烦,因此切不可疏忽大意。
所谓“透”,就是要透彻理解教材的重点,并联系实际,驾驭好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重点和难点是解决全课问题的中心,讲透了重点,抓住了难点,一般问题往往都相应地得到解决。因此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突破之。
所谓“化”,就是把教材中深奥的东西通俗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理论的东西实际化,从而用“自己”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必须深钻教材,力求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书,以便在讲课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熟悉对象——目中有人
为使教学能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教师还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可以通过摸底考试,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通过观察,个别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爱好、兴趣及思想状况等;还可以通过班主任的情况介绍、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加深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就能联系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起点、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去了解学生。学生预习时,了解其自学能力;课堂抽问时,了解其分析能力;课后作业时,了解其对内容的掌握程度。此外,要想深入了解,还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切勿在学生面前摆架子,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坎里,达到心与心的交融,也才能有利于教学。
3设计教案——手中有法
教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力求做到细致、周密,每一个框题一个教案,教案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型、时间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还应考虑到知识的难易程度,给学生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思考题与巩固练习题,必要时利用电教手段,设计多媒体课件。
4脱稿讲课——脑中有谱
教案设计好后,要尽量熟悉教案,避免在讲台上结结巴巴地念课,被教案牵着鼻子走。
虽然是脱稿讲课,但不能在讲台上背稿,做到脱稿而不背稿。要把课题目的、要求、内容的结构、重点、难点等用一条线串联起来,做到脑子里有谱儿,这样,讲起课来就能触类旁通,提高教学效果。
5布置作业——胸中有度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份量和难易程度、批改和评讲都要做到胸中有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采用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两种形式,并针对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作业的份量适中,不给学生增加更多的负担。作业的难易程度一般以班上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为标准,使之基本上能按时完成,当堂消化。
有了书桌,我们这个“教室”似乎完美无缺,然而我们一家又有了新的向往——书。在父母的影响下,我和哥哥从小就变成了“书痴”。平时周围农村孩子养大狼狗,上树掏鸟蛋,下地偷萝卜……我和哥哥没有胆子,自然少了朋友,只好待在家里翻出木箱里衣服底下的书看,从书中寻找乐趣。看完了所有的,但想看没有的。父母当然理解,因为他们也少不了书这个朋友。于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将钱全部用于智力投资——买书。父亲戒了烟,晚上写稿熬到顶不住就喝茶。母亲统管全家,压缩开支。我和哥哥也贡献出一份力量,为了节省一根冰棍钱,喝自来水,拉了肚子。一本书来之不易,全家人更加珍惜,订了制度,排队轮流看。家中处处都是书,没有地方,干脆堆上了床。养成了习惯,晚上不靠着书竟睡不着。真应了父亲那篇《陋室书香》文章中所写的,“斯是陋室,唯‘书’德馨!”
我和哥哥挺想搬家,希望有一天能住进家属区。不是因为我们的小屋条件差,实在为父母担心。每天父母都要骑着自行车,一人一个带着我和哥哥走很长很长的凹凸不平的土路,来往于学校、单位和我们家之间。到了下雨天,那路上的泥泞就更别提了。父母却说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让我们好好安心学习。父母是能安于这简陋的小屋的,可家中的那些书太娇气了。农村土地潮,书放在地上时间长会发霉。父亲只好把它们放到顶棚上,又担心老鼠光临,没办法就打开米桶,实行“门户开放”,请老鼠放过那些书,然而老鼠吃饱了大米还是要上房钻进书箱“咬文嚼字”。父亲气得只有盼望早些解放这些书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26-0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笔者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就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备课的这一问题谈谈几点初步的看法。
一、要准确把握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给教师一个极大的余地,它是编者与教师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何运用好教材,教师的备课是关键.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改变课堂结构,优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充分使学生自主,独立,交流学习,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文字是载体。学生通过读,自己生活的经验,已完全能体会,教师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二、要开阔心胸,远见卓识
自己的胸襟有多宽?爱因斯坦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备课前教师思考的过程就是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人的胸怀比天大,每一位教师应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把握中国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国际接轨,这样,我们就能高瞻远瞩、胸襟广阔、视野开阔;我们的头脑就不会固执,思想就不会僵化。因此,教师在备课前要善于浮想联翩,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每一步教学环节。不能复制名师的备课,要把别人的东西加以变化,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按照康德说的那样:“自己思索,自己探索,用自己的脚站着”,使备课教案富有自己的新见、远见和创见。
三、要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
自己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创见。人云亦云的、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许多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到课堂的生成变化。
四、要预设情境,合理引导
上面几种课堂教学的情形,大体上反映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配合”的几种情况,无论是学生与学生切磋琢磨还是品味语言?无论是学生之间问答讨论还是辩论交流,其实质都是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很难设想?如果没有学生配合,一堂课该如何上下去?还怎么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教育大都是学生配合的结果,同样可以这样说,一切成功的教师或名师大家无一不是学生配合所造就。
应该说,“教师中心论”曾经在历史上起过进步的作用,为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而培育了大量当时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是到了后来,为了适应现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出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前提条件下的师生、生生平等互动交往的新型现代教育理念和方式,从而使“学生配合”的内容及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教师在对教材和学生的准备方面变得更为必要,且必须准备得更为周全、更为民主、更为科学、更为个性化;这些变化不仅说明着而且将继续说明,一切成功的教育或教师仍然离不开“学生配合”,或者说,“学生配合”依然是现代教育或教师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一次设计:
(一)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奥楚蔑洛夫的“变”呢?
1.对小狗的称呼:
(1)请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称呼画出来,选择一个表情来表现。
(2)请同学们选择一处“变”,大声地读一读,一定要读出奥楚蔑洛夫的“变”。
2.军大衣的细节描写:四次写到军大衣。
(二)你觉得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次设计:
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变”,或独自朗读,或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态度变化过程,并思考:奥楚蔑洛夫是一个 的人?从 (词或句)可以看出。
1.自由读。
2.师生交流。
师:下面大家交流一下,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奥楚蔑洛夫,你从哪一句读出来的?
指名读、分析,生评(从轻重缓急、语气、语调方面进行评价)。
3.专家引领读:观看视频朗读(第三次和第四次审判)你觉得专家是如何处理句子的轻重缓急的?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词语看出奥楚蔑洛夫的性格。
4.师生共读:最后两次审判。师读普洛诃尔,生读“奥楚蔑洛夫”。
老师指导:在这两次审判中,奥楚蔑洛夫的厚颜、趋炎附势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大家通过哪些语句或词语可以看出呢?
第三次设计:
1.学生自主选择作批注,围绕“奥楚蔑洛夫是一个 的人”进行批注。
2.师生交流对话(20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最喜欢的一处描写是××页的第×自然段,从这一处描写中,我看到了 一个 的奥楚蔑洛夫。(以第一次变为例)。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你能把它读一下吗?
生答、读,生评。
师:其实声情并茂地朗读小说是有技巧的。(出示“朗读小说的技巧”)
师:下面我们从分析奥楚蔑洛夫的心理入手再次品读这段文字,探究一下应如何处理朗读时的轻重缓急。下面哪位同学来揣摩一下此时奥楚蔑洛夫的心里在想什么?
生答。
师:那么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揭示这种心理呢?
生答。
师:那么××(词语)就应重读。现在大家已经知道哪些词语是关键词,我们在朗读时这些词语要重点表现,或重读,或延长读音……请××同学再把这段文字朗读一下,好吗?
师:××同学读得非常好,为我们读出了一个貌似公正、充满正义感,实际却是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沙皇警官的形象。
同一环节,三种风格迥异的设计:
第一次的设计粗枝大叶,缺乏具体细致的内容,对课堂的预期结果没有进行设想,这样的课堂随意性就非常大,往往会有一种华而不实、虎头蛇尾的感觉。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也会很少,只是热热闹闹一节课,糊里糊涂学语文。读,没有读彻底;品,没有品出滋味。实在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第二次的设计就详细了许多,而且在朗读环节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朗读设计丰富而成阶梯状:自由读―指名读―专家引领读―师生共读,形成朗朗书声。在读的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了品味,而且具体到了某些词语、标点符号,能够指导学生深入文本,体味作者的情感,做到了“与文本对话”。但是从这个教案的设置来看,仍然是老师做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第三次的设计重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的步步引导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如:
――“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你能把它读一下吗?”
――“下面哪位同学来揣摩一下此时奥楚蔑洛夫的心里在想什么?”
――“那么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揭示这种心理呢?”
最近将一学期听的一些课进行了总结分析,在二十多节语文阅读课当中,学生的活动普遍以听、读、说(议论)为主,而语文学习的主要活动“写”却被很多师生鄙弃。课堂上教师设问,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口头交流,教学流程大多是这样。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教师设置的问题不可谓不精,思维含量不可谓不大,但对大多数问题的回答采用的是口答方式。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回答的思路和方向,只要学生思考大体对路,立即赞同,然后自己具体讲解阐释。教师重视这种灵感式的思考和激情式的表达,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流程,因为课堂设置的问题相对较多,如果每个问题都让学生咬文嚼字地推敲势必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教学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近十年来,学生们上课动口不动手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个学生都有一本课堂笔记本,虽然记的是课文标题、作者、段落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内容,价值不大,有些甚至照抄的是教师的板书,但是他们毕竟手拿着笔,在课堂上动些笔墨。后来,学生们动笔少了。一是课外辅导练习多了,课内损失课外补;二是考试灵活了,考前背背笔记本上的内容不顶用。再加上后来推进新课改,课堂模式重诵读、重讨论、重赏析,不少老师片面理解了“教学对话”的内涵,将课堂教学定位在口头交流上,于是教师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虽然一改过去的沉闷气氛,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但从近年来我对近百节的语文课堂观察来看(包含一些名师课例),教师的教学设计重在教学问题和教学方法,问题的解决方式依然是师问生答,方法的呈现方式倚重于流行的小组讨论,一个问题问下去,大家立刻在小组里高声言说一阵子,然后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有了结论,且不说这种小组讨论的价值,就小组讨论的操作流程看,其效果也值得怀疑。如果问题有一定的深度,那么应留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利用这个机会激活思维、寻找灵感、组织语言、完善表达,说白了,让他们动动笔不是更好吗?即兴式的口头讨论除了能让极少数有天分的学习尖子个人表演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在问题之门前徘徊一阵子,里面的深与浅终究还是相当陌生的。杜威说:“意义的表述并不是一种事后的思考或副产品,它是完成思维工作所必须的。”写是意义的表述形式,更是思维的重要动作。将重视说向重视写转换,本质上两者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只是为了促使学生的意义表述有更大的思维含量,将原属于“个人的、即兴的、经验式、灵感式”的感悟向“立体式、纵深式、整合型”思考转变,即写的过程当中一字一句的推敲,其咬文嚼字的功夫,也蕴含着相当多的智性思考。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再完美、思路再清晰,如果不借助写来触摸问题的境脉,学生就很难寻觅到问题的答案。即使有学生产生了灵感式的顿悟,教师也要积极促其形成较完整的思考,通过鲜明的理据展开一定的论证。写虽然不同于思,但写是对思的深层粘附,语文课堂忽略了写,表面上是轻视了语言及其运用,实际上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时下语文课堂“娱乐化、平面化、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了。
其实很多老师也相当重视写的。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大量的课外语文练习上。他们之所以在课堂上不重视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写容易耗费时间,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认为写是写作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与写关系不大。可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语文课堂教学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写悬置。阅读教学中的写可以对问题深度聚焦,可以将思考完整表达,可以对优美语言仿写揣摩,就算对精美段落照抄一遍,也比浮光掠影、不着边际地赏析评价好。写虽然有些耗时,但一堂语文课中能让学生围绕问题在进行笔端思考后口头陈述,这就应当是时下语文课最大的亮点。如果你听惯了学生众多即兴式回答和教师廉价的表彰,你会发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丝毫不在于此,我们追求的应是学生缜密的思考、完整的表达和广泛的参与。如果每堂课都有一两个能让学生先写后说机会,每个学生(而不只是把机会留给个别人)都利用这一两个机会,写上一段话,表达一个观点,然后大声地在班上表达交流,几年下来,这对于全体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作用将会是巨大的。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优秀读书经验的总结。读书动笔,就是在书本的字里行间进行圈点,在文旁、文后或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评论。圈点是用不同的符号作出标记,或为了加深印象,或为了深入思考,或表示自己的感情态度;评论是把圈点过程中感悟到的,用简洁的话语表达出来。圈点和评论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完成的,是思考和感悟的结果。听课时,翻翻学生的课本,除了古文部分有点翻译注解记录外,其他书页光鲜整洁,少有圈点评注。我想起了自己上学的那时候,语文老师的书本上用红笔写得密密麻麻的,他们的备课也较为充分,虽然后来工作后,发现有些只是抄的教参的内容,但毕竟他们还是通过讲,让我们将知识抄记了下来。可是现在强调摆脱教参依赖,独立备课,加上“读读、议议”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老师上课不知道教些啥,上课信马由缰,“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即就是参照某个教案设置一个问题,也只是运用一下小组讨论装点门面,教师思考得不深入,学生当然鲜有所得。
“不动笔墨不教书”,不是要求语文课走“满堂练”的回头路。从学生来讲,课堂教学要听说读写并重,四者不可偏废,要让写从书面的表达转向思维的统整和思想的积极建构。从教师来讲,在授课前动些笔墨,关注实实在在的语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受教参左右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独立备课和解读文本的能力。如果没有,那么就扎扎实实向教参学习,认真地备课,审慎地思考,写下自己的看法,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师轻率虚浮的教学态度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倒是次要的,一旦影响到学生为人的品质,那真是祸患无穷。
在我所听的一堂课中,有位语文老师检查学生预习作业时发现有一个生字默写错了。她让这位学生订正在黑板上,又叫大家伸出右手作握笔状一齐比划着写了一遍。最近读王荣生教授的《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该书中援引了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教学实录,郑老师在授课中有鲜明的“写”的教学意识,直接要求学生“应该做做笔记”、“把同学的智慧记在笔记本上”、“好、不好,都要记下来”,这些提示有十次之多。郑老师告诉学生:“语文课上我们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把我们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把我们的思考用语言描述出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郑老师还明确要求学生先将讨论的观点“写下来,等会交流起来就会方便一些”。两位老师强烈的动笔教学意识,自觉的动笔教学实践,对时下一些讲起来不着边际、论起来不知所云的语文课堂无疑是颇有启示的。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实践告诉我们,不动笔墨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难有大收获。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4.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严华银.关于“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语文课堂观摩笔记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07,(07).
[4]李陇耕.源有活水渠自清――例谈现代散文批注式阅读法教学[J].中学语文,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