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4:54: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小学教育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二、平等对话,实现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灵魂,追求高效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永恒追求。在和谐的情境中,让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在争论中启发,激发创新思维,课堂才能生成新的成果,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认真地去研读文本,看看文本讲了什么,是怎么讲的。站在与作者平等的地位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教师以“你认为詹天佑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教学难点统领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

(1)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篇2

2.开足艺术课程,确保质量安乐小学只有一名美术专职教师和一名音乐专职教师。为了让艺术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学校选取了美术、音乐、书法有特长的刘苑、邝银姬、蓝明旺、罗宇芬、潘彦峰等老师兼任艺术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艺术教学工作高效开展。

3.创造条件,提高素质学校为艺术教师搭建学习提高的平台,做好特长教师的培训工作,让他们特长能够持续发展、有效发展。艺术教研组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共同研究艺术学科。教师之间形成彼此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风气。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艺术教师参加市、镇组织的艺术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艺术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中山市雍景园学校结对子,帮扶我校艺术教育工作,三位专职教师迅速成长为专业较硬的骨干教师。学校为艺术教师打造展示才艺的舞台,充分发挥特长教师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他们开辟用武之地。学校定期举办汇报、会演、竞赛之类的活动,让特长师生脱颖而出。

4.多方筹集,保障经费学校有艺术教育经费,学校的艺教设施不断完善,保证了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和艺术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保证经费的顺利投入,通过争取镇宣传文化部门、办学单位、企业老板等支持,多方筹集资金。近年来,投入经费约80万元,聘请专家指导,新建了美术室、书法室、音乐室、舞蹈室,购置了书法台、民乐乐器等大量的配套器材,为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开展艺术活动,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内外艺术活动。全体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小组和社团的活动,每周二至周五下午4:30-5:10开展民乐、舞蹈、美术、书法等9个艺术类兴趣小组,业余时间常年坚持合唱、书法、绘画训练,学生的才艺得以锻炼和提高。为了活跃校园艺术氛围,丰富校园艺术文化生活,学校每年都举办艺术节、文艺晚会等全校性的艺术活动。

1.艺术教育独具特色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孩子的艺术素质。2011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了乐意民族乐团。乐团由四十多名学生组成,有古筝、琵琶、二胡、扬琴、笛子、打击乐等7种传统民族乐器,分为古筝、琵琶、二胡等7个训练班,采取向外聘请专业教师、校内教师跟踪的方法,确保训练质量。经过努力,民乐教育已初见成效。乐意民族乐团参加2012年东凤镇新年音乐会获一等奖,参加镇首届文化艺术节获“银奖”。舞蹈《水开了》、合奏《大中国》参加中山市艺术花会演奏获二等奖。学校重视书法教学,每学期组织书法比赛,指导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书法班采取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全校利用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指导训练硬笔字、毛笔字。每天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硬笔字训练,每学期定期组织2次硬笔书法比赛。二是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在书法室常年训练。书法兴趣小组培养了许多品学兼优的书法特长生。近年来,我校师生参加市镇书法比赛有多人次获奖。我校的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确定了“线描画”的特色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学会运用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在美术老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学生在绘画的世界里徜徉,享受着自己创造的美丽。

2.特色活动蔚然成风学校成立了艺术节组委会,制定了系列活动:歌唱比赛、英语歌谣比赛、书法比赛、书画比赛等。英语歌谣常被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全校19个兴趣小组,艺术类的兴趣小组就有9个。他们在专任老师的指导下,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坚持每年都举行“六一”文艺晚会。每年的六一文艺汇演成了孩子们最难忘的时刻,是孩子们期待的梦想。学校为了让孩子们圆梦,在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节日里登上高雅的舞台感受明星般的荣耀,安乐小学在东凤镇文体中心大剧院举行了“七彩童年,放飞梦想”庆六一文艺汇演晚会。本次文艺汇演节目丰富,形式多样,彰显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飞扬个性。晚会取得圆满成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篇3

因而,不能象赫尔巴特那样把教育学建立在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而应以整个哲学,即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为理论基础。纳托尔普还认为,不仅教育目的应从逻辑上引申出来,而且教育方法也应到哲学中去寻求。因此,他的社会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从道德观念出发,推演出社会伦理的理念;再从社会伦理推演出应有的教育,即意志教育,其思辨色彩十分浓厚。[10]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11]而康德的教育学是以他的《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1785)两本书所阐述的伦理学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康德依据他先验的观念论哲学,认为人的一切自然禀赋都有待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道德的自由人。[12]哲学与教育哲学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在哲学视角下的教育哲学是通过客观理性的、思辨的方式方法来研究教育,从哲学范围中找出适用于教育的规律,进而从理论方面更加系统的阐述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艺术教育哲学与学校音乐教育哲学

艺术教育哲学就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对艺术教育的探究。同样,音乐教育哲学是从哲学方面,特别是从艺术教育观方面来研究音乐教育的根本方针、原理及指导原则的一门新兴学科。音乐教育哲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观的一门学问,是音乐教育学的基础理论。音乐教育哲学是对一切音乐教育、教学现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它反映了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并且对各种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三、艺术教育哲学对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作用

1932年,当时的教育部颁发的《部颁小学、中学、高中》的三个中小学课程标准将音乐欣赏列入了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形成了以唱歌、乐理、欣赏、乐器四方面构成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16]而这一音乐课教学内容模式一直沿用到20世纪末,直到2000年起音乐新课标的研制,才开始有所改变。新的音乐课提出了它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该种哲学认为:“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我们未来的课程改革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因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乃至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必须体现这种理念。”[17]

关于传统音乐的教学方式问题,以下两点尤应重视:其一,要改变观念,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并恢复运用于传统音乐的教学之中。其二,扩展视野,实施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校教育,通常以校内课堂教学为其主要形式。[18]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可以借鉴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教学生融入语言,视觉等形式当中。

1.注重在学生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音景,了解并研究学生们所喜欢的音乐,要倾听学生的声音。[19]

篇4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追求一种知情结合、文质兼美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在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能够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情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在充分再现语言所描绘的山水之美的基础上,可把桂林山水的风景图片引入课堂,并用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作解说词。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他们心旷神怡,领略了山水的自然美。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使其受到了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

(二)数学教学中的艺术美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教师应重视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利用艺术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数学美的特点,让学生乐学、爱学,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欣赏美、感受美。如,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充满情趣美的数学游戏,有“夺红旗”、“小动物找家家”、“动物餐厅”、“小邮递员”、“数学医院”等。这些数学游戏使学生在学习美、学习乐的氛围中提高了计算能力。此外,教师还编写了大量的数学歌谣、顺口溜、儿歌等,为数学教学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三)音乐、美术中的艺术美

音乐、美术中的艺术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作品,激发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国外的优秀作品,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感受艺术、欣赏艺术和表现艺术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等。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用生动的语言、美妙的方法、形象的现代化电教手段和精心设计的板书来向学生展示艺术美,让学生感受艺术美、欣赏艺术美、理解艺术美,进而去追求美,创造美,把教学过程变成艺术审美的过程,就一定会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美所带来的愉悦,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发明能力。

二、兴趣活动,创造艺术美

艺术教育兴趣活动是现代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我校开设的兴趣活动项目内容广泛,贴近生活,不仅体现了兴趣活动课的情趣性、知识性、创造性特点,而且还为兴趣活动课教学的实施、提高和发展架设了桥梁。

(一)遍地开花式的兴趣培训活动

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兴趣培训活动是唤起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学生班级特点和兴趣爱好,学校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计算机、编导、剪纸、无土栽培、柔力球操、合唱团、田径等10余个社团活动,实现了个个有兴趣,人人有活动的兴趣培训。此外,我校还将兴趣活动嵌入学校教学计划,将其在课堂上落实,营造了积极、健康、进取的校园艺术氛围。同时,我校还开发了《植物探秘》《书韵留香》《乐在炫舞》《七色神笔》《快乐在e》《HappyABC》等多元特色的选修课程,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个性需求,锻炼了师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师生的素质。

(二)满园春色式的培训活动

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持续发展,是兴趣的保持和发展。学校以“冠音乐团管乐队”为载体,将一些拥有艺术技能特长,又爱好艺术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提高式培训。这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艺术需要,又有利于稳定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我校的“冠音乐团管乐队”成立于2007年12月,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冠音琴行的支持下,该乐队已小有名气。在吴老师的带领下,管乐队的成员每天早晚都坚持训练。每周,冠音琴行的专业老师都会来校作两次辅导。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区艺术节展演中,管乐队一直都摘得桂冠。电视台也播出过冠音乐团管乐队的精彩演出。该乐队还频频走向校外,在庆典慰问演出、街道居委宣传、艺术节展示中斩露头角。

(三)一支独秀式的兴趣培训活动

这是在学校艺术培养的基础上将优秀的学生选送到校外的专业培训活动,它是对学校所开设的艺术兴趣培养活动的延伸、补充和发展。学校积极将有艺术特长发展潜力的学生推荐给一些专业艺术团队,让他们参加学习和培训,为其日后的成长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